教育方针基本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1:09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中国;教育方针;经典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03-06

一、教育方针定义的思维方法论

教育方针是什么?新中国60多年来,有关定义不下于数十个。按照对制订教育方针主体的不同理解,可分为国家主体型、政党主体型、政党和国家主体型三类。国家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国家是颁布教育方针的主体;政党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政党是颁布教育方针的主体;政党和国家主体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总任务而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政党和国家是教育方针的共同主体。按照对制定教育方针出发点的不同理解,可分为社会目的型、教育目的型两类。社会目的型认为,教育方针是根据一定历史阶段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实现社会的总目标、总任务或为社会服务;教育目的型认为,教育方针是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也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旨在培养合格的人才。按照定义的不同.可分为总方向型、总指导思想型、总政策型三类。总方向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标、任务、功能及实现途径等原则性规定;总指导思想型认为,教育方针是一定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或根本指导原则,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及其价值倾向;总政策型认为,教育方针是对不同时代教育实践的总结,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和各项教育政策的总规定。

上述划分仅具有相对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定义多是运用形式逻辑的属种定义思维和方法,对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教育方针进行静态抽象、归纳和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其认识尚处于知性思维或朴素的经验理性思维阶段。它仅仅把教育方针当作一个知性概念,亦即抽象概念或抽象同一概念加以认识,还“停留在概念否定的、抽象的形式里”,停留在形式逻辑(初级逻辑)相对单纯的“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上,没有能“按照概念的真实本性将其理解为同时既是肯定的又是具体的东西”,亦即把它当作一个理性概念或称具体概念、具体同一概念――“包含多样性于自身之内”、“包含不同规定的”、“一种综合的统一(对立统一)”的概念加以研究,也没有能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给概念下定义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运用辩证逻辑的定义规则,展示其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个殊上升到一般、由抽象同一上升到具体同一、由最初的教育宗旨随着时势变迁而发展衍变至今天的教育方针的运动轨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在理性认识阶段,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或两条相反的路径:一条是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条是由抽象到具体。抽象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具体是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抽象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事物的个别方面、个别特性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认识过程中可以抽出某个方面、某个特性而暂时撇开其他的方面和特性。具体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事物本身是不同方面、不同特性等多样性的统一,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既表现为综合的过程,也表现为综合的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由抽象思维到思维具体,前一阶段称为知性思维或经验理性,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后一阶段称为辩证思维或理论理性,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它直逼客观现实,把处于抽象认识水平的概念提升为包含着差别和对立于自身的具体普遍性的概念,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接近,更深刻、更准确、更科学。

此外,概念的内涵也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反映事物同一属性的概念是初级概念,反映事物内部多样性对立统一的概念是高级概念。相对而言,形式逻辑的概念属于知性认识的概念.是对事物同一性的反映。它内部不包含矛盾。不能显示概念变化的内在联系。辩证逻辑的概念属于理性认识的概念。是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反映,它本身是对立面的统一。抽象同一概念。是个别事物,或事物个别本质属性,或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反映是事物的第一级本质,即对象自身的同一性及与其他对象的差异性。具体同一概念,从其反映的对象来说,也是对个别事物,或对事物个别本质属性,或对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但是,它是知性认识的发展,不仅继承知性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一切成果,而且更深入到被认识事物内部的多样组成部分及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层面,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由对事物一级本质的认识上升到对事物二级本质以及继续深入下去的认识。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同一性,而且反映事物的对立面的多样同一性;它不仅反映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而且反映事物自身的内部差异。

循着知性一理性的思想进程,对教育方针定义的方法论也应该是:由感性认识出发,通过知性思维或经验理性思维方式的加工.也即通过对不同教育方针的内容、形式及其定义的整理、归纳和概括,获得关于教育方针概念的抽象认识,而后再对其进行理论理性思维或辩证思维方式的加工,把对教育方针的简单抽象认识提高到具体的辩证的认识,把握并揭示教育方针的复杂形态及其本质。

二、教育方针的辩证逻辑定义

从辩证逻辑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行程来看.概念是从历史发展中产生出来的结果。教育方针的概念也复制了简单到繁富、抽象到具体的运演轨迹,由单一逐步走向复合、综合与集合。

一方面,其名称经历了清末、民国两个政府“教育宗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其思想内容经历了从晚清强调各级各类新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也即教育目的),到民初倡行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和德育为首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中经南京政府强化三民主义教育的政治性质、方向、职能和任务,直至新中国融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形式等于一体的演变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及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总指导原则,教育方针的功能不断增加,内容越来越多,概念越来越丰满,其定义也由原初的相对单一和抽象发展到后来的相对宏富和具体,既是教育地位、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途径等的总规定,也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总的指导方针。

另一方面,教育方针又是一种规范引导教育发展的活动,是一个过程概念。其表现为一定的统治阶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及其管理实践活动上,它是动态的,是时间的函数,与历史和未来有关。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说,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也说过,政策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在行动的过程和归宿。如果仅将教育方针表征为某种静态的结果,而不注重其现实运行的过程,那么这种表征是不全面的。事实上,教育方针的动态运行过程也是构成教育方针整体的重要部分,它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实际进展。教育方针本身就是制定和实施、评价和调整的综合体,研究教育方针,既要重视其静态的文字表述,更要考察其贯彻落实情况。应将教育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当作一个有机体看待,其中,制定是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实施是制定的目的和结果,任何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有悖于教育方针的本旨或原意。这也是政策科学、教育政治学的一项通则。

教育方针是一种观念,反映或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决策规范,是统治集团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意志而做出的相对恒定持久的重大决策。内核是一种指导思想或价值选择,外壳则是一种政策化、法律化了的行动准则或价值规范。它是观念和标准的统一,是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的统一,是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行动纲领或指针,它还同时规定着可能有的行动方式和行为的发展方向,是一种鼓励良性期望行为的刺激源,是导引激发健康积极行为的催化剂。它代表了整个教育运动的旗帜,是一般教育规范(政策、法规)根本精神以及教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教育规范体系的总表征。它是目标、原则、任务、方式、措施、步骤等多项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制定和执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完整统一。它要求制定者和执行者双方都应自觉自律,达成一种默契,形成一种机制,即坚守行为的一致性和执行的重复性。此外,它本身既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集政治和教育等几重标准的价值选择行为,也就是统治阶层教育意志表征的一种行为.这里姑且把它称作教育方针行为。

从国内外教育指导方针发展的历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统治阶层、政权组织(政治团体)对教育的干预总是绝对的,不干预才是相对的,无论其是否有“教育方针”一说.但通过颁布类似的规定或以其他形式实施对教育的规范、引导和控制等干预职能这一点总是类通、恒定的。作为统治阶层的一种行为,它自身也有其诞生、发展、消亡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就是教育方针的制定、执行、评价、终止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也就是教育方针“生命周期”的发展史,或者说是一部教育方针行为的发展史与教育方针的实践史。

教育方针不仅表现为一种状态或现象.如观念、思想或标准、规范等,而且也是一种活动过程,是一个由认识、实践和价值活动这三项基本活动组成的有机活动系统。这三项活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一幅完整的教育方针活动的“过程图”。在这个活动的程序性链条中,其认识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制定,并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指向性和最优选择性:其实践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实施或执行,并表现出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具体操作性:其价值活动较多地体现于教育方针的评价,并表现出较强的主观价值倾向性。

进而言之,教育方针是上述三个环节、三种活动的辩证统一和有机整体,在实际过程中,它们不仅相互交叉、包容,而且紧密连动、互动。其中,实践活动是核心和基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都是围绕着实践活动而展开并为实践活动服务的。没有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评价.教育方针的实践也无从谈起,实践活动必须依靠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教育方针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育方针制定的认识活动和教育方针评价的价值活动,既指引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又推动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教育方针的实践则检验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正确与否,使观念形态的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对象化、现实化。

从更高的层面看,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每次具体的教育方针活动中,其实践活动必须在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的指导下进行,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又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当然,这种认识和评价又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近现代中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史上,其实践过程逐渐凝结为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理论,积淀为一定的教育政策规范和教育行为准则,上升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成为人们进行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所必须依据的一种模式和参照系,深刻影响着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从历史的过程看,一切关于教育方针的认识和评价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实施为目的、以实现为归宿。就其实践活动的内部关系而言,它也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一个过程。在实践的每一个阶段,往往都会带来新的信息,暴露出原来认识和评价中的不足,进而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以修正、调整、充实以至废改原先的教育方针。

姑且撇开对教育方针有制约作用的其他因素不说,教育方针的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是随着其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既是其认识的源泉、评价的标准,同时又是其认识和评价的对象。反言之,教育方针的实践活动又是以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为导引、方向和依据的,认识既是实践的内容,也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既是认识的动力,又是实践的调节器,教育方针则是集这三种活动于一身的综合性的教育领导活动。这样,将活动和过程概念引入并包容于教育方针的含义之中,突破其传统的定义域,突出其动态性,从而把定义思路由形式引向过程、由静态引向动态、由平面引向立体。

概言之,教育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功能、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定统治集团在一定历史阶段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的活动,是观念和标准、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及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

三、教育方针的价值逻辑定义

如果说关于教育方针的定义是一种判断、是一个事实命题、是关于教育方针“是什么”的认定的话,那么,关于教育方针的内容则是一种指令、是一个价值命题、是关于教育工作“应如何”的行动指示。前者属于认识领域,注重事实逻辑,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在性,后者属于实践领域,遵循价值逻辑,具有典型的主观性和价值性。教育价值指教育的有用性或效用性,是人们有意识地掌握、利用或接受、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是教育对人与对社会的意义所在,并通过教育的功能作用体现出来,它反映了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与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属性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

在传统逻辑来看,思维的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典型的公式是:“s是p”。这种见解与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有关。按照这种哲学传统.人们的思维就是对于既存实在的认识,思维的全部功能就在于揭示事物。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维并不仅限于揭示事物,说明事物“是什么”。思维命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判断.一种是指令。在人类思维中,指令命题是大量存在的,人们的一切行动无不受指令的指导。判断本身并不能直接指导行动,指令才是关于人们“应如何”的行动指示。人类思维实际上涉及认识和实践两个领域,判断是有关认识的思维形式,指令则是有关实践的思维形式。因此,把思维仅仅局限在认识上而不注重实践、积极从事实践,那么,这是狭隘的。同样,仅研究教育方针的定义而不去探讨其内涵也是不够的,因为研究的出发点乃至终点不仅在于对概念的认定,而是要发出关于教育行为的指令,并认定它、揭示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制定的宗旨在于实施。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学研究,既要遵循经典逻辑,更要遵循价值逻辑。教育方针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人文社会性和民族地域性,它不但不排斥价值倾向,而且还必须有明确的价值态度和倾向。任何一个定义都是定义者自身观念、态度、水平的观照和折射,上述定义也不例外。从政策科学的角度看,教育方针具有价值负载的特质,它所面对的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或自然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所以,定义、制定、分析乃至实施教育方针过程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领域,价值中立的论断是不成立的.教育方针需要价值涉入。但是,教育方针毕竟是一个事实概念而非价值概念,不管定义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如何,都不能违背经典逻辑定义的规则而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那样也就说不上什么定义,也就无从揭示教育方针内在的本质与特征了。定义教育方针既不可能严守中立、价值无涉,亦不可能随心所欲、价值无边。

在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看来,并不存在能达成共识的关于教育的唯一定义,这同样适用于教育方针概念的分析。当然,不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虽然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是主观的、言人人殊的,但它毕竟是一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管理现象。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也曾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规定性义、描述性(theDescriptive)定义和纲领性(theprogrammatic)定义三种。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即作者“创制地”回答“我所说的事物是什么”的定义,要求被界说的概念在其后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说的定义,也就是回答“事物实际是什么”的定义。教育科学理论主要陈述教育事实,在此基础上解释教育事实发生的原因与条件,故关于概念的表述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从描述性定义中择定精确的、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定义。纲领性定义是指或明或暗地告诉人们应有的事实状态,也就是在定义中包括若干关于某种被定义的事实状态的规定性,回答“事物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它与描述性定义所说的“事物实际是什么”不同,与规定性定义赋予事物一定的含义或意义、规定“事物是什么”也不同,它往往包含着是(is)和应当(should)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同样,谢氏讲的这三种定义方式也适用于教育方针的定义。

虽然有人也在试图寻求一种能够为大家所公认的“一统”的教育方针定义,但由于定义思维与方式的不同,教育方针定义的丛林法则仍将继续存在下去。比如。规定性定义本身就是充分反映定义者价值取向的任意式定义,它要求不同声音的争鸣和讨论,如果只有一个绝对的教育方针定义,反倒不正常。描述性定义主要是陈述或表示教育方针概念所指称的事实.但对于同样的教育方针事实,由于定义者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以及定义语境和定义目的的不同,也会有多种不同的描述性的陈述和定义。

如此看来,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的教育方针的真正定义很可能是一种科学的纲领性表述.也就是集规定性和描述性定义于一体的定义。它既要表述教育方针是什么,又要揭示教育方针应当是什么;既要定义实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的史实和经验进行总结、抽象、归纳和概括,揭示教育方针固有的本质意义,又要界定应然的教育方针。对教育方针的概念和过程进行严密的逻辑和语义、语用的辨析与论证,揭示教育方针所应包容的含义;既要运用事实判断对教育方针的“概念”作定性研究,又要运用价值判断对教育方针的“观念”作定向分析。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定义主体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纲领性定义。因此,现在所能做的是,运用综合式定义,寻找一种纲领性表述.即将“教育方针是什么”和“教育方针应当是什么”结合起来,将教育方针诠释为:“一定的统治阶层为实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总方针及其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及其实践过程。”

概言之,教育方针的定义是经典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是集规定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于一体的纲领式定义。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阶层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是一种规范、引导和管理教育发展的政策活动。

综上所述,教育方针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词。作为中央政府规范指导教育发展的工具及其与集权型管理模式相符的教育方针,其概念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宏富,其语式由旧中国的教育宗旨到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它之能够在近现代中国得到不断的运演、进化乃至强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时代背景,既是中国教育管理规制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中国教育政治文化的传统特色,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点及经典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的定义思维,科学界定教育方针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从而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活动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持,应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天平.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界说[J]_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2.

[2]辞海编委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469.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8.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2

论文关键词:反腐倡廉教育;廉洁文化;科学性;社会性;针对性

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三化三有”特色惩防体系,提炼“干事、干净”廉洁理念,搭建国网系统反腐倡廉总体架构。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丰富“三个建设”内涵,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迈进。各单位也都按照上级要求,着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争妍的可喜局面。反腐倡廉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培训机构,如何切实有效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训,让廉洁文化在企业员工心中落地生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创新廉洁文化内容形式的总体思路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为基层单位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不断完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形式是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基层单位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廉洁文化内容形式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1.把握教育的科学性

首先,反腐倡廉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注重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反腐倡廉教育则注重人的思想品德的塑造;其次,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政策性,而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则具有更强的道德性,它内化为人格的修养,稳定而长期地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这些特点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以抵制贪欲诱惑、坚定廉洁信念为目的的综合教育。在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上,党性教育虽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教育,但是以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理解真正幸福人生为目标的养成性教育更为重要。在教学方法上,仅仅采取“我说你听、我讲你记、我教你做”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应当采取理论教育与案例教学、实践体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并产生共鸣,真正做到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2.注重教育的社会性

社会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反腐倡廉教育的社会性表现在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社会的每一个基本单元,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一个家庭都能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风尚。为使受教育者的行为发生变化,除了教育者的直接教诲之外,周围的社会环境对其行为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除了直接教育,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是增强人们道德信念、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一是面对大量的消极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反腐倡廉教育要大造声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导向。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营造廉洁的思想氛围,让反腐倡廉的思想、意义、成果经常不断地为人们所熟知,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和坚定反腐倡廉的道德信念。二是要建设好廉政文化阵地,搭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注重收集整理有关的影音图像资料,充实各种廉政法规、书籍、杂志,共享廉洁文化资源。三是要广泛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创作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和谐理念的优秀廉洁文化作品,营造人人参与、建设廉洁的浓厚氛围,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效果。

3.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要注重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将受教育者划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针对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主要以树立正确权力观为主,重点围绕如何利用自身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如何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双重监督;对一般干部的教育主要以廉洁从业准则为主,重点围绕如何严肃对待自己所处的岗位和工作,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对职工群众的教育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主,重点围绕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增强勤政廉政的自觉性。针对处在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在干部上岗任职前开展党风廉政基础教育,对即将面对的权利诱惑敲响警钟;在干部履职一段时间后及时进行任中审计,开展廉政勤政诫勉教育,规范与监督干部的从业行为;在干部退休前进行拒腐保廉晚节教育,不断加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新员工上岗前进行廉政知识基础教育,牢固树立廉洁从业意识。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体现教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必须改变表面化、简单化、理论化以及照搬照套的做法,围绕教育的对象和内容设计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坚持主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在坚持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等党性修养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一个时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选定教育主题,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先进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使受教育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一方面通过反面典型案例,剖析违纪违法案件,听取现身说法,以案为鉴、以案明纪,做到警钟长鸣;同时还要坚持教育与疏导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体现反腐倡廉教育的时代性,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廉洁文化内容形式的具体做法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将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吸取内外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优势,坚持教育先行。在内部学习与外部培训中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机制,以廉洁为主题、以文化为形式、以制度为基础、以宣传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在校园多角度、多方向贯彻落实廉洁文化,着力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培训。分别面向中心员工与培训学员实现反腐倡廉教育三步走,即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做“实”、做“活”、做“硬”校园反腐倡廉教育。 1.创新载体,让反腐倡廉教育“实”起来

反腐倡廉教育是党员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和“堤坝”,是一项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工程。以往我们常选择参观外界展览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注重社会共性问题,与电力企业自身结合并不紧密,因此也不能很好起到警示教育干部的作用。培训中心根据公司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公司反腐倡廉教育整体资源优势,配合公司建立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真正做到让公司反腐倡廉教育“实”起来。

基地包含反腐倡廉展厅、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四部分。反腐倡廉展厅是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展出了反腐倡廉重要论述、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公司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廉洁文化作品,并配备两名培训师进行全程讲解。其中,反腐倡廉重要论述记录了各届领导人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观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反对贪污腐败的重要历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部分共精选案例20个,从来源上看,有来自电力企业也有来自其他单位的,从层次上看,有针对领导干部、一般干部也有针对职工群众的,从年龄上看,有刚参加工作的也有面临退休的,根据受教育者的群体特征,培训师将有所侧重选择相关案例进行重点介绍,更有针对性让受教育者产生共鸣;第三部分公司反腐倡廉建设,这一部分系统展示了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做法,在宣贯公司政策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廉政教育的效果;最后一部分廉洁文化作品展示,精选在公司“学制度、保廉洁、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征集的员工廉洁文化作品,以生动活泼、为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了廉洁理念,陶冶了道德情操。展厅中的电视和展示机循环播放公司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中的获奖影片以及公司形象宣传片和变革之道,给整个展览营造了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

多媒体教室承担着观影与互动双重功能,展厅参观后可引导学员观看廉洁文化影片,甄选《反腐镜鉴》、《廉政中国》、《警钟长鸣》、《扭曲的人生》等一系列反腐倡廉教育影片,使学员产生极强的心灵震撼,通过学习先进汲取了力量,通过观看案例获得了警示;互动答题则以较为轻松的方式让受训人员深化廉政法规知识,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此外,电子阅览室可以进行远程教育及任前知识考试,数字图书馆则实现了廉洁文化资源的共享。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建成,使得公司廉洁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资源得以合理整合,发挥了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也让公司反腐倡廉教育真正实在起来。

2.丰富内容,让反腐倡廉教育“活”起来

要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针对现阶段党员干部思想活动的新特点,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鲜活性。为了避免内容上的老生常谈,培训中心坚持创新形式。依据《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学制度、促廉洁、保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组织中心员工读书、观看视频、开展竞赛、征集作品,树立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廉政之风”入脑、入心、入行,切实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思想道德防线。

作为公司唯一服务主营业务的培训服务机构,培训中心还担负着学员教育培训的重任。为提高课堂教育的针对性与学员的参与度,中心开设了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调研式和选学式五种学员参与教学的方式,积极引导学员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员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培训中,通过建立包括党纪条规、法律法规、正反案例等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专题库,组织学员参与案例式教学;开展讨论式教学,针对廉政理论和案例组织集体讨论,促使学员主动学习,并在探讨中有所感悟;在重要培训班中坚持体验式教学,并充分利用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监狱、检察院等内外部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和警示教育;将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等相关内容列入调研选题,组织学员进行调研式学习;完善外聘专家、内部专家、先进事迹报告团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教育师资队伍,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开展选学式教学。通过听、说、观、感、想等形式,促使领导干部有所悟、有所感,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

3.完善机制,让反腐倡廉教育“硬”起来

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制度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来确保教育的严肃性、持续性和有效性。为了将制度更好的融入培训中心工作,中心对现行反腐倡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思考构建符合培训中心实际、涵盖运行模式、管理流程的制度体系。同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完善预防制度,对有明显漏洞、刚性不强的制度和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建立了具有培训中心特色较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保障体系。

在培训策划组织上创建了全方位、纵深化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通过对培训对象进行了统筹考虑,将学员分为领导干部学员、后备干部学员、企业中层干部学员、企业一般管理岗位学员;对培训班进行统筹考虑,将培训班分为领导干部主题轮训班、领导干部强化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专业管理干部培训班以及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对培训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将培训内容分为廉洁自律教育、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职务犯罪预防、治理商业贿赂等。通过几个方面的全方位统筹和细化,初步形成了纵深化的培训体系,可针对不同学员不同班次提供不同课程,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反腐倡廉教育要求。

三、创新廉洁文化内容形式的结果成效

几年来,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培训的进程中,培训中心本着把握教育的科学性、注重教育的社会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的总体思路,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做“实”、做“活”、做“硬”校园反腐倡廉教育,使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1.反腐倡廉教育“实”起来

2010年12月17日,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在培训中心正式落成,国家电网公司及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领导亲临基地并一同为基地揭牌。基地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组及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已有国家电网公司,四川、河北、江苏等省级电力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本部及直属单位47批2090人次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收到良好效果。

2.反腐倡廉教育“活”起来

2010年5月至10月,培训中心每月组织一次廉洁文化特色活动,目前已组织研读《从政提醒——领导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观看《老实做人干净做事》主题教育视频、参加党纪政纪知识竞赛答题、征集廉洁文化作品参加公司比赛,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廉洁文化在培训中心落地开花。

3.反腐倡廉教育“硬”起来

2009年,培训中心以落实企业文化“四统一”和加强廉政教育为目标,针对培训班开发了立体化、多角度的廉洁文化特色教学,创建了全方位、纵深化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并在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等重点培训班中进行实践,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3

关键词:岗位任职教育;分层;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甘轶(1978-),男,湖北安陆人,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讲师;夏海宝(1970-),男,甘肃庆阳人,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38)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3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性岗位对人员的上岗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正常的学历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岗位的任职需要,多层次的岗位任职教育将解决这个难题。岗位任职教育是继续教育,具有职业、继续、教育三属性。这里所讲的岗位任职教育以即将或正在从事指定岗位的人员为主要教学对象,以使教学对象的岗位任职能力匹配对应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为目标,以短期针对性的体系化培训为手段,开展的速成、速效教育。

近年来,院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岗位任职教育,以便发挥院校资源优势,弥补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具体岗位之间的脱节。特别是高等教育院校的参与,将岗位任职教育带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过高、过于广泛的能力培养将失去岗位任职教学的针对性,容易损伤教学对象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过低、过于局限的培养目标则难以满足岗位任职能力与个人发展需求。为此有必要研究岗位任职教育特性与规律,科学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对象、岗位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相互适应、匹配。

一、岗位任职教育特征与层次划分

不同于以提升人的普遍素质与能力为目标的学历教育、国民普及教育,岗位任职教育主要是解决人与具体岗位的矛盾,不同岗位任职阶段,任职对象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不同,对岗位任职能力培养要求不同。据此可以将这个矛盾分为“上岗”矛盾、“在岗”矛盾、“升岗”矛盾。岗位任职教育根据不同岗位任职阶段的要求进行分类,能针对性地解决能力培养与岗位任职之间的矛盾,培训效果好。

1.能力与岗位要求间的矛盾

不同岗位阶段,任职对象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主要矛盾规律不同。从未任职到具体岗位任职的过程,或是一个岗位转换到另一差异较大的岗位过程是“上岗”过程。这个过程将面临着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转换为一个具体岗位能力的矛盾,是“上岗”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即“上岗”矛盾。特别是针对一些有特定技巧和能力要求的岗位,这个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在岗”矛盾是对在岗人员的操作熟练度、问题处置灵活性、业务拓展能力的更高要求,随着在岗人员的技能或知识到达或超越岗位基本要求,将大大提升岗位效益。所谓的“升岗”是人与岗位的共同发展决定的。一方面是人员不满足、不局限当前岗位,对岗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人的发展基本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岗位不满足现状,需要新增或重组时,岗位就得到了发展,这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决定的。在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升岗的要求,这是岗位任职的第三阶段矛盾。

2.岗位任职不同阶段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常,上岗阶段期望任职对象具有对岗位的基本认知、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即基本知道“岗位是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注意问题”,理解岗位在从事行业、专业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基本掌握岗位所涉及的主要理论、主要工具、主要设备和主要生产对象的原理、规程等方面的理论培训,基本熟悉岗位操作流程、操作技能的操作培训。其中岗前理论培训和岗前操作培训是上岗阶段的主要方式。而“在岗”任职教育主要侧重于针对性的理论深化培训教育、操作技能深化培训教育两大方面。作为补充,开展一些针对性专题教育以解决一段时期、一些普遍问题的综合短期培训。对于“升岗”培训,它是为满足人和岗位发展要求,以知识结构补充、知识面扩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培养岗位人员宏观掌握和综合管理能力,是一种眼界扩展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任职教育。

3.岗位任职教育结构分层

岗位任职教育按照“上岗”、“在岗”、“升岗”对其进行类型的划分为上岗任职教育、在岗任职教育和升岗任职教育三个层次。其中上岗任职教育为初级岗位任职教育,主要解决岗位适应性;在岗任职教育为中级(深化)岗位任职教育,主要解决岗位熟练性、技巧性问题;升岗任职教育为高级(拓展)岗位任职教育,主要解决总领岗位方向、专业方向、系统组织岗位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主要面向高级技术工作、中高级管理工作的岗位任职需要。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毋庸置疑,区分岗位任职教育类型,自然地将教学对象进行了划分和筛选。不同的任职教育类型以满足不同岗位任职培训对象的特定需求。根据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期望,规划教学内容,探索教学过程设计与管理方面,将更加针对性地改善岗位任职教育的认同度,压缩培训周期,提升教学效果。

二、分层设计岗位任职教育实施的关键点

在岗位任职教育中,教学对象容易产生“学习理论没什么用,不如直接教我怎么干,需要拨什么开关、按什么钮”的“实用主义”短视思想;而一部分教学对象,特别是在岗任职教育对象又迫切希望解决“怎么干最好,为什么要这么干,不这样干后果会怎么样”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岗位任职教育需要面对不同教育类型,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任职教育的实施涉及岗位特性、教学对象、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等四个方面,面临着培训对象对岗位认同度不高造成厌学、理论学习与实践难以平衡、教学内容成熟稳定与岗位动态发展不匹配等问题。追根溯源,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针对性地考虑岗位、对象、培训内容、组织等多个方面,以内容的体系规划为入手点,注重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方法设计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和弱化上述问题的影响。

1.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体系是基础

教学内容的规划、组织与设定将对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教学内容的规划组织关系到岗位任职教育能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岗位能力要求与标准是制定教学内容的首要参考。尽管依靠于某次岗位任职教学并不能直接解决教学对象与岗位能力相匹配的问题,但教学内容组织上还是应尽可能地涵盖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不仅如此,任职教育不能仅停留或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谋生的技能知识,适应纯粹的岗位需要,还应该把岗位任职教学当作社会教育、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让受教育者认识自身价值、认识自己在团体中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即使是岗位任职教学,也应包括适当、适量的人文价值素养的熏陶。

另一方面,作为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因素,就是建立学员对岗位的认同度。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中,除了岗位能力这一标准外,应当注重于岗位职责、特性、价值的教学,重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建立“知岗、爱岗、敬岗”思想,建立对岗位的认同度,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这将有助于解决任职对象对岗位认同度不高造成厌学的问题。

2.大力注重教学过程设计是关键

最为通常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分析不同岗位或者不同的任务,设计课程模块,包含岗位要求的技能和知识。但是岗位能力的培养并不直接等于知识模块的数学相加,对于简单岗位的初级技能培训这点还是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那种机械式、流水线、程定操作的工作一般都能够得以满足。对于那种灵活性、人工干预、动态变化的工作岗位,按照课程模块组织内容的方式就显得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另外,每个岗位随着时间及外在条件的变化发展也会不断变化,作为课程通常又具有成熟性、稳定性,不可能随时变化,那岗位任职教育必然与岗位发展不能同步进行。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环节。

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充分考虑岗位特性的同时,应注意及时更新岗位任职变化要求,岗位的发展方向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进行动态更新。

3.同步打造师资队伍是保障

在教学内容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实施依赖于单个教师对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岗位特色的把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授课,不可否认这些内容是由区分的,这种区分过程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容的删选过程。应该说一个优秀的老师不是把教学规定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讲授出来,而是根据内容、对象、目标三者的关系,动态地把握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技巧和对内容重组,争取到最大的学习注意力、激发最强的学习兴趣、开启最广的思索空间。岗位任职教育由于其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多元性等问题,对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将更困难,只有依靠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内容的把握,允许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内容选择、补充、深化,将有利于促进任职教育的教与学。

三、岗位任职教育的组织实施流程

岗位任职教育教学目标指向性强,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设计都必须以达到教学期望效果为标准。但是其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从流程上,以岗位职能为中心,提出岗位任职教育目标。按照岗位任职目标的基本要求,进行调研以确定岗位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划,基本确定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并在教学具体实施后或是岗位任职教学期班结束后,充分采集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流程如图2所示。

通过对岗位任职教育的规律分析,按照三个层次对岗位任职教育进行分类,并据此组织岗位任职教育开展。在科学规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搞好任职教育,将使得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为岗位任职教学的科学规划、科学组织、科学开展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余艺艺,龙一平.全球化对职业继续教育结构要素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论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12-13.

[2]高进.关于当前职业教育误区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7):133-134.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同步性

【中图分类号】G64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与其它思政课有明显的区别,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同步性,是一种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形势与政策课要与国内外形势、国家方针政策同步,体现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认清国内外形势,掌握、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形势是入门,讲政策是落脚点,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既相对稳定,又需不断调整,这就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也是动态的,要把握和体现时代特性。具体说,要以教育部社政司印发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点为根据,以《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作为教辅资料,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坚持抓热点、谈焦点,以刚发生或正在发生、发展的重要事情为基本素材,快速传达国家方针政策,使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路线方针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疑惑或错误观点,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和支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形势与政策课要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同步,体现知识性和思想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知识比较深,高职学生特别是理工高职学生该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要理解和掌握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在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相关内容的教学结合起来,互为弥补。一方面,《基础》和《概论》课的学习,为形势政策教育提供基础和前提。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的基本知识,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际战略等社会发展相关的基本思想,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就能较容易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了解国情世情,理解和掌握国家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分析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大量鲜活的材料、典型的事件,使教学更生动、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概论》课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可见,《基础》、《概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同步进行,能双赢共生,相得益彰。形势与政策课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教师要善于寻找其与《基础》、《概论》课内容的共同点、联系点,同步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与学生的成长同步,体现针对性。

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要以教育客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要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影响、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应力求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依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有重点的设置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根据高职学生不同时期思想和心理变化的特征,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阶段展开教学,使学生真正受益,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1]

第一,抓住学生入校的不适应阶段。刚迈入高职院校大门,部分学生因没能考入自己理想的专业或学校,产生失落感、自卑感;部分学生认为高考的目标实现了,不知道“现在的我”追求在何处,出现“理想迷茫感”等。这一阶段要重点解决环境不适应、失落自卑、理想淡化、专业思想不牢固等问题。结合《基础》课的教学,形势与政策课也要以适应大学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结合学校的特色,对学生进行校情介绍,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利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奋斗拼搏成才的典范,使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大学和人生的追求目标。

第二,抓住高职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成才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时的新鲜感消失,也没有升学压力,自由散慢,无所事事,产生空虚感;部分学生因没掌握大学学习方法或基础差等因素,导致成绩欠佳,产生危机感,甚至自暴自弃;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长期受长辈宠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诸如此类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不解决,可能会使他们虚度大学光阴,乃至整个人生。这一阶段要侧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重点引导他们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从关注校园到关注社会,跳出狭窄的个人空间,观察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使学生明确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校园当作身份转变、迈向社会的最后一级台阶,珍惜大学时光,不断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锻炼、提升自己,为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抓住高职学生面临择业的就业阶段。当前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抬越高,许多高职学生怀着较高的期望值步入人才市场,却被用人单位的学历平台所阻挡,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对前途失去希望,甚至对生活缺乏信心。这一阶段要侧重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和创业历程,运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增强他们的信心,克服心理困惑。特别是要加强对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对自己准确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事业轻地域的就业观,根据社会需要到基层锻炼自己,或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出发,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比较合适的行业自我创业,帮助高职学生从容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走好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只有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时效性;合理布局教学体系和内容,既保持稳定性,又体现动态性,既体现知识性,更注重思想性;从教育对象的需要出发,增强针对性,才能落实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5

化学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绿色化学思想理念在我国现代高等院校化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应用,为有效提升我国大学化学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水平和绿色环保特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围绕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绿色化学教育;大学化学教育;改革探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我国现代大学化学教育事业的开展过程中逐步获取了充足的指导应用空间,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创造和提供了基础性指导条件。随着绿色化学指导理念在新时期大学化学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引入运用,我国大学化学教学工作,在基础教学理念、基本教学模式和教学和方法层次均发生了鲜明而深刻的变革,有效解决和突破了我国现有的大学化学教学模式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我国高等院校化学教学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是开展新时期大学化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基本指导理念。绿色和环保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主题,也是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大学化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基本课题。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相对照,大学化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具备着更加鲜明的系统性、专业性,以及广泛性表现特征,直接导致大学化学学教学过程本身面对着鲜明的复杂性,亟需借由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逐步提升大学阶段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要积极在大学阶段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开展过程中,扎实倡导和践行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为我国大学化学教育事业改革工作开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和提供基础性支持条件。要紧密关注节能环保材料研究与应用,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我国现阶段大学化学教育事业具体开展过程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不断提升我国大学化学事业的时展水平。第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引入运用,真切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化学学科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诉求。在具体培养和输出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关注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理念的践行实践力度,要在为大学生引入并宣讲化学学科基础性知识内容要素基础上,通过为大学生初步介绍绿色化学基本理论的相关内容,切实促进大学生群体初步实现对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要采取针对性教学实践措施,诱导大学生在逐步形成参与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探究,以及化学相关产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实际开展的大学化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呢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综合素质建构发展水平,为大学生群体实现良好有序的成长发展,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创造支持条件。

二、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

在具体应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开展大学阶段化学学科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要制定实施系统措施,促进传统大学化学教学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发展,要通过有效转变大学化学学科任课教师,以及大学学生群体对化学学科的观念认知状态和基础思维模式,逐步督导大学化学教师和大学生建构形成基础性绿色化学观念认知,逐步提升大学师生参与绿色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观积极性。要切实逐步加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基础思想观念宣传普及教学工作力度,逐步提升大学生群体对绿色化学基本理念的理解认知水平,并在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呈现过程中,时刻关注绿色化学知识理念的引入和渗透。比如在讲授有机化合物工业合成制备过程中,要基于绿色化学和节能环保的技术控制理念,重点关注有机化合物工业合成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的毒性,及其对自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效应,并针对性制定和应用恰当的技术处置措施。鉴于绿色化学教育工作是大学阶段基础性化学教育工作,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纽带,直接要求大学教师在具体开展基础化学教育改革实践工作过程中,要时刻坚持和保障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的指导地位和导向地位,逐步加强和深化化学教育基础思想理念的改革调整力度。比如在讲授无机有毒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要秉持系统深入的人文关怀实践理念,优先为学生全面介绍分析无机有毒气体物质的理化性质,督导学生实现对无机有毒气体物质环境影响效应的清晰认识,继而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认知视角,切实加强无机有毒气体物质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技术属性状态的优化控制工作,确保大学基础化学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实现水平能够实现幅度显著的改善提升。在具体应用绿色化学思想理念指导大学阶段基础化学教学工作改革工作过程中,要切实针对现有的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构成体系展开针对性的优化改良,要结合绿色化学基本理念,针对现有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材文本实施改革处理,在针对现有知识内容章节展开基于绿色化学基本理念的改良优化基础上,增加编写专门性的绿色化学知识内容章节,确保绿色化学思想理念能够在大学基础化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普及过程中,实现充分的渗透推广。要重点关注绿色化学思想理念与基础化学知识相互融合过程中的自然性,促进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工作能够顺利获取最佳的预期效果。

三、结语

针对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大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符会芳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先炯.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对如何贯彻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作出了全面具体部署,为党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特别是的讲话,从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坚持党校姓党,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了党校工作的本质特征,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在党校教学中怎样坚持好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是一个中心问题。县级党校本身属于培养大量党员干部的关键性阵地,对于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养发挥着重要价值。

二、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制约性因素

近几年,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其制约性因素也越来越多,具体有:(1)相关部门对于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认识缺乏合理性。部分县城忽视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价值,甚至违背了党中央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不仅县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存在误差,同时受训党员、培训组织者的思想层面同样存在问题,以至于各部门间无法顺利配合。(2)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经费处于短缺状态,同时基础设施也普遍表现出落后性特征。由于部分县区的财力十分紧张,严重影响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活动经费,以至于设施建设趋向于落后,不仅教育设备偏于陈旧,同时教育条件也十分有限,限制了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进行。(3)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内容有待更新。从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可以发现,培训活动不仅缺乏动力,同时还缺乏效益,究其原因,与培训活动内容偏向于陈旧化有直接关系,不仅培训内容过于陈旧,同时培训手段、教育方法同样较为陈旧,导致受训党员发散思维以及求异思维受到桎梏。

三、提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建议

1、以党校干部教育基本规律为出发点,严格遵守党校办学重要原则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合理提升,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坚持以党校干部教育基本规律为出发点,同时严格遵守党校办学重要原则。首先,始终坚持正确、合理、先进的办学方案与办学方向,以“党的领导”为指导标准,以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基本规律为参考指标,通过开展县级党校干部教育教学活动,以“党的理论”、“党的路线与方针”为重点教育内容,保证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始终处于正确轨道。其次,坚持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学风以及教风等方面需坚持“求真务实”,并将其视作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的灵魂。最后,参照政府部门、党委组织的各项工作部署,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及调查的基础上,力争为政府部门及党委组织制定重大决策时提供咨询建议和参考指标,确保党校“智囊团”以及“思想库”的职能都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2、不断更新与丰富教育内容,合理提升干部教育改革力度

为了合理提升党校干部教育改革力度,其关键性手段之一即为不断更新与丰富党校干部教育内容。在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出集“刚正不阿”以及“与时俱进”等品质为一体的干部队伍,通过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系统,从而提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1)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中,需大力推行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成果,以党内新型理论成果去武装所有受训党员的头脑,以提升其执政能力。(2)以受训党员的知识需求为参考指标,选择个性化教育内容,确保教育内容各个设置程序均能达到实用性、科学性、新颖性以及系统性标准。(3)结合县城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结合受训党员实际状况,选择培训课题,以提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整体实用性和针对性。

3、不断优化干部教育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

以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基本规律为前提,通过不断优化党教干部教育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在培训活动中,建议县级党校以“以人为本”为指标,以“从严施教”、“从严治校”以及“从严管理”为主要手段,从而有效提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科学性、民主化以及规范化。为了有效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首先应结合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性目标,创建起一套集完备性、科学性为一体的专业教学评估机制,通过客观评估参训学员学习状况,再将考核成果视作提拔干部、任用干部时的关键性依据,提升其考核程序的公平性。其次,客观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在构建起专业学员评价机制、领导评价机制以及教师自评机制的同时,对教师教学成效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将其考核成果视作提拔教师、教师任职以及教师晋升环节的参考指标。最后,创建起囊括多个部门的考评监督管理制度,包括领导部门、人事部门、教师部门、组织部门以及纪检部门等,从而确保考核程序的公平性以及真实性。此外,通过创建起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以及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最终提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4、不断增强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推动县级党校工作发展

党校教学中也确实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都不强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同样要着力解决。“针对性”就是要针对问题,问题是分层次的、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学目的针对的问题不同,党校教学的针对性有特定要求。《意见》指出,一些干部不合格,主要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一些干部出问题,根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问题。党校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大问题、根本性问题,难道没有针对性?这是最重要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要有切实效果,教学效果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学目的追求的效果是不同的。党校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上,体现在解决好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而不是去解决业务问题、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党校的定位和主课来看,党校的教学不需要也不可能解决所有业务问题、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解决,更应该由于部自己去解决。党校的定位和主课,决定了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特定要求,不同于其他一般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针对性教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69-03

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真学、真信和真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为其顺利成长和全面成才提供思想启迪与智慧支撑,是教师、高等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我国许多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上已经探索出了丰富的经验。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培养诉求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和完善,为保障教学质量提供了支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面对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校和学生,面对着具有不同年龄阶段和知识构成的受众,面对着不同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情景和教学条件,这迫切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遵循共同性、统一性要求的前提下,强调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与个性化,[1]并以此有针对性地创新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

随着教材改革的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不断向整体化、系统化和精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受到教学内容、教师水平和受众特征等原因的限制,课堂教学也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1.知识体系庞大,教学课时有限

现有的基于“05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综合了原“98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在吸收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庞大知识体系的教材。基本特点是确保和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体系的完备性和科学性,使课程设计真正重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2]然而,按照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教学学时数满足不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教学要求,如果再考虑实践教学的课时量,授课教师普遍感觉课时紧张,把握重点较为困难。[3]因此,在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知识体系下,任课教师如何有重点、有主次、有取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是有效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选择,如何确保重点选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难点,也是课堂教学面临的首要困境。

2.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接受能力有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新课程体系中学理性、理论性最强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其基本原理都是由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推理构成。而课堂教学所要讲解和传授给学生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稳定最一般的原理,与属于原理应用的内容相比,具有很高的抽象性。[4]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阐释与表达的能力,将抽象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进行讲解,而又不造成理论的割裂和庸俗化,并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使学生爱学、善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这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处理好抽象理论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使深刻但枯燥的理论解释成为贴近学生和贴近现实的鲜活生动认知渠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深刻挑战。

3.教材知识重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程教材的内容对于一些文科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经济学、管理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高中阶段就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部分知识,这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呈现了重复。由此,教师在课堂上继续按照教材知识授课,那就使学生认为课堂知识陈旧枯燥,进而缺乏学习积极性而反感和逃避课堂教学。然而,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突破已有的教材知识体系,重新选择和拓展新的教学内容,则又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弱化了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育人效果。在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要求下,如何结合大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专业背景和知识需求,展开分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减少学生因教学内容重复而产生的排斥抵触课程的心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面临的直接困难。

二、针对性教学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内在要求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从根本上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以教材和学生学习的特征为依据,以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为途径,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完善和优化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即通过研究学生的知识、观念、道德、智慧、意志、需求、心理等状况,把握他们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示”,尊重学生的成长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独特个性和求异性思维,为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提供有效的与教师共同的意义空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内在要求。

针对性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教师在教学中立足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学业得到充分发展。展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针对性教学,目的是在教材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抽象、教材知识重复的现实约束下,通过改进教学的进度,细分教学的类型,以适应大学生受众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这一教学方法的立足点是将学生群体的学习实际视为教学的组成因素,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特征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有指向性、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课堂学习状态上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活学活用、真学真用、实学实用的真实呈现,也是促进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从课程定位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围绕教学目标,使青年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教学才是富有实效的教学。要让课堂教学取得更加突出的现实效果,这需要教师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结合其知识、情感、心理和人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了解大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和学习,了解其发展的诉求,才能够在课堂内容选择和教学方式运用上联系实际,使其与教师产生共鸣,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指导性和价值所在,进而从内心自觉地接受课程知识。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三、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的主要措施

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使其发挥在大学生思想塑造、品质锤炼、心灵陶冶和智慧启迪层面的引导性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这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大学生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并在理解其知识基础、认知倾向、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和完善针对性教学的具体措施,使教学过程更加细致具体地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

1.展开课堂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已是“90后”大学生。不同学科、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又有不尽相同的成长要求,他们的思维方式、成才目标以及所面临的困惑、问题也各有特点。要更好地对其进行持续、系统、有效的关怀和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首先把握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知识需求特征。授课教师需要深入学生,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动态。调查环节内,要突出学生是否理解、认同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何学好、用好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对自己成长、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等主要问题。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授课教师根据不同教学群体的个性特点、精神面貌、认识程度、发展目标、教学情景和教学条件,将学生的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取得更加富有实效的教学效果。

2.整合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理论性强,知识全面,但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内完成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不能完全套用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而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保证基本内容完整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一方面,授课教师要从整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集体备课、课程研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在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重点的同时,合理斟酌和取舍教材知识章节,节省授课时间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还需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兴趣、思想动态及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实现教材理论与专题讲授相渗透,打破已有的教材知识体系安排,对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突出教学目的,既注重将教材设计的基本理论融于不同的专题讲授之中,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专题内容,又注重用大学生不同受众群体所关注的热点和现实问题发展专题内容,并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度分析,增强课程的说服力。

3.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材知识传递最为重要的载体,是教师直接面对受教育者而展开的具有主体性、创造性、艺术性的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能动性活动。要使课堂教学富有实效,教师必须运用针对性教学方法和有效的交流渠道,实现对教材内容的重新创造和生动表述,使之转化为可接受、能理解的知识内容。在授课方法上,教师要转变不顾学生专业背景、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差异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根据学生群体发展实际,引入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探索案例教学、问题导入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演讲式教学等教学方式,采取辩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方法有选择性地运用于不同的知识章节中,并吸取各种教学形式之长,创新性地综合运用;在讲授具体知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注重跟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表达与展示的主动性。同时,捕捉新鲜元素,积极转换表达方式,以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的理论,引发学生的共鸣,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凝聚感情;在授课的具体手段上,可以结合教学情境和授课内容,将板书授课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特点等,合理运用音频、视频、文史资料、数据图片等媒介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具体性,让学生在具体有效的课堂知识传授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尝试和探索课堂教学之外的新型教学互动方法,采用现代信息交流手段,拓展师生互动空间,通过与学生进行具体的课外联络,以较强的创新态度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48.

[2]姚小玲.“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转化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1):46-47.

[3]罗琼,田辉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64.

[4]刘建军,胡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38-41.

[5]李国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特质与内在诉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8(3):64.

[6]周海军.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2):91.

[7]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王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化教学理论探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44.

[9]陈保同.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的几点体会[J].现代企业教育,2011(7):187.

[10]王展飞.把握整体贯穿主线突出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初步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15.

[11]张小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化教学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76.

[12]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应处理好的三个重要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8(8):93.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来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阶段仍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舞蹈教学定位的模糊。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是要向社会输送幼儿教育人才,因此舞蹈教学的实施更多是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教育能力,但就目前来看,对舞蹈教学的定位仍较为模糊,即未能明确提高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目标。二是内容选择不合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依据实际情况及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三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就目前来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教学的质量也有着不利影响。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策略

基于现阶段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为切实提高其教学的质量,就要求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能从以下的几方面出发,实现教学的改革。(一)对舞蹈教学进行明确的定位。针对现阶段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舞蹈教学方面定位模糊的问题,对教学的改革就必须要明确教学的定位。首先,舞蹈教学应与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形式之间相适应,确保在教学中能重视落实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工作适应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日常就要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确保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教育培养的实践性。其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应以学生今后实际的工作内容为依据来进行教学定位,并明确学生今后工作中教学的对象,确保能以幼儿教育为导向来实施舞蹈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二)对舞蹈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舞蹈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强调的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而促使教学的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一方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确保能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舞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以学生年级为依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能力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确保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舞蹈教学的针对性,来实现对舞蹈教学的改革。(三)对舞蹈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要想提高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的有效性,也要求教师重视对舞蹈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实现对教学的改革。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要求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可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第一,分层教学。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能力素质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要想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第二,互动教学。互动教学强调的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和谐轻松的氛围,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利用音乐进行辅助。舞蹈与音乐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进行教学辅助来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9

关键词: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德国职业教育;中德职教师资比较

作者简介:鄢彩玲(1986-),女,福建福州人,德国锡根(Siegen)大学教学论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教学论。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职技高师课程模式转型研究”(编号:HB15JY058),主持人:孙芳芳。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9-0021-06

以p元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为德国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在降低青年失业率以及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15年经合组织(oeCD)报告显示,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德国公民的高学历者比例并不高,但是在针对就业技能和就业率的分析中,高学历比例高的国家就业优势反而明显下降,德国则超过平均值[1],在此,职业教育功不可没。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和特点,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历史概览

始于19世纪的德国职教师资教育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起始阶段。1834年卡尔斯鲁厄综合技术学校建立了针对工业领域的职教师资培训,1898年又出现了针对商业领域的职教师资培训[3]。这一阶段的职业学校,主要通过吸纳工程师及专业工人经过短期培训来承担职教师资工作。以工业领域为例,职教师资的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具体的车间工作实践、工业工作以及机械构造知识,还没有涉及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内容。

1960年之后,随着职业教育法制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培养主要是开展针对专业领域的通识性教学,针对专业内容的部分有所下降;职教师资“既不仅是专业领域的实践者,也不是专业领域的理论家,而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中间的理想的教学方法论者”[4]。

1973年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KmK)参照普通教育的学科划分,在对其简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职教师资培养内容规定。据此,职教师资培养学习内容包括工程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与前两个阶段相比,本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将面向工程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辅之以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在教学工作中教学论知识。在此,职教师资是“专业工作与理论学习的联结者”。

在1999年博洛尼亚(Bologna)学制改革之前,在德国没有学士和硕士学位划分,大学生获得的第一个学位是Diplom或magister(国际上公认为硕士),平均学习时间长达6年。当时的职教师资是通过“学位+国家考试”模式进行培养的。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德国参与了旨在建立欧洲统一的高教体系、促进欧洲高校统一化和国际化的博洛尼亚学制改革,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也从“学位+国家考试”旧模式逐渐向“学士-硕士”培养新模式过渡。与前三个阶段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确定教师培养内容不同,此阶段职教师资培养开始关注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大框架里,进行教育学的专业化发展。确定学习内容的基础是职教师资的能力发展阶段与工作过程分析,职教师资的角色定位转变为“专业教学论者”。

二、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及问题

在博洛尼亚学制改革之前,“学位+国家考试”两阶段培养模式被视为德国职教师资质量的保证。职教师资培养过程包括为期1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平均为期9个学期的大学学位学习,以及2年的预备实习并通过两次国家考试(见图1)。学习者在完成大学阶段学习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有的州还规定要参加相应的学位考试。在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并完成为期2年的预备教学后,才被准许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后,才可以获得职业学校的教职。

“学位+国家考试”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学习难度过大,尤其是在专业学科方面。由于参照普通教育的学科划分,专业学习内容主要通过对工程师的理论学习内容的教学简化来确定,而不是技术工人的工作内容。由于薪酬和社会地位的可比关系,在学习内容难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工程师而不是职教师资的专业教育,这导致了职教师资生源持续短缺。职教师资生源短缺,又导致教师短缺。例如在2000年以前,职业教育的师生比逐年攀升(见表1)。此外,“学位+国家考试”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德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之间进行比较和学位互认。

按照博洛尼亚学制改革的要求,现在“学士-硕士”模式不再把第一次国家考试作为强制考核标准。专业学习的内容构建也参照职业学科划分,基于职业领域而不是学科结构。对第二专业的课程学习也不再强制必须是普通教育学科,而拓展到了职业学科或教育学科。这些做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了学习难度,在内容上也更加契合职业教育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核。因此,职教师资专业吸引力得到提高,相应的生源和职业学校的师生比也逐年改善(见表1)。

三、职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

职教师资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德国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科知识的简化来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近三十年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引入和推广,对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内容要求。根据Dreyfus-Dreyfus的能力发展模型,德累斯顿理工大学(tUDresden)职教学院院长哈特曼(m.Hartmann)教授把职校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手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在新手阶段,教师根据教育学原理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关注学生以及教学材料所涵盖的技术系统。第二个阶段,教师能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进行反思,校正教学行动并发展相关的教学经验。相对于新手阶段,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行动能力、行动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第三阶段,教师能够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全面考虑技术、工作组织、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设计。此阶段除关注教学材料涉及的客观的技术系统外,还更加关注学生主观的个体特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如学校组织、教学环境和社会期望。整个能力发展阶段涉及五个层次的工作过程知识,即:关于课程开展的知识,关于教学行动的方法知识,关于教学行动的策略知识,关于教学行动的评价知识以及关于教学行动系统化的设计知识[5]。德累斯顿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正是基于对职教教师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及能力发展过程分析,构建课程内容。

四、德累斯顿理工大学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

按照“文教”原则,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仅对教师培养过程提出框架性的指导意见,对具体实施过程如开设哪些课程、课程时间和内容顺序安排以及考核要求等,则由各培养高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德累斯顿理工大学是德国最早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校之一,也是萨克斯州目前唯一设有技术类专业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校。该校于2008年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按照规定,整个学习分为本科和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两个阶段(见图2、表2)。本科阶段为常规专业学习,总计6个学期180学分,包括4周教学实践(计11个学分)。教学实践由针对两个职业学科的实践理论准备研讨课(各3学分)以及试讲(5个学分)构成。研究生阶段总计4个学期120个学分,包括4周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总计10个学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基本教学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能对教学行动进行设计。

在本科阶段,学生经历从新手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的发展阶段。学习内容以与未来教学内容相关的职业工作知识、与学生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基本教学论知识为主。在教育学科的学习中,要求掌握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在职业学科学习中,不仅学习与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在入学前或在本科期间完成至少为期一年的职业培训,了解具体工作过程,理解技术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将教学论与教学实践安排在职业学科学习部分,这一做法保证了从职业活动的角度学习教学与课程论、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运用以及教学管理知识,从而深入理解工作与教育的关系。教学实践环节包括两种,即听课与试讲。学生通过在职业学校真实课堂教学的听课,了解教学实践并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评价知识;试讲则是在职校骨干教师指导下,对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试讲和进行的反思与讨论。

1996年起进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现已推广到了所有职业。学习领域课程是将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在职校学习的学习任务,是基于工作行动、针对学生职业发展的n程体系。由KmK开发的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计划一般规定了10到13个学习领域。但是将学习领域转化成具体课堂学习任务,则是教师个体的设计性活动。在研究生阶段,学生要实现从反思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过渡。他们在职业教育学相关学科学习基础上,深入学习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职业学科学习是针对专业方向的进一步学习,以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另一个学习重点是专业工作和技术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情境(具体的学习任务)的设计。

技术和工作组织的发展变化对职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职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德累斯顿理工大学校在专业学习方面开设了针对职业工作的研究性课程,以顺应终身教育的要求。最后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在上述基础上,对具体教学任务的设计。学生针对不同学习领域,根据职校具体情况,与职校指导教师共同设计一个教学任务并实施。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实践不同,此阶段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创造性的设计过程,是与职校指导老师的共同探索。

总的来说,职教师资培养课程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一定的教学行动知识;而后开展相应的教学行动;最后通过反思设计教学行动。课程针对完整的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符合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

五、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

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回答三个问题:职教师资培养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安排学习顺序?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狭义上说,职校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会学生工作和做人。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决定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即工程师、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或纯教育学者都不能独自承担起这项工作。职校教师不仅要掌握职业科学和工作过程知识,也应同时具备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知识,具备集理论实践于一体、职业性与教育性于一身的“双师”特质。职教师资培养的学习内容包括基于专业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基于典型教学工作和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和发展职业学科(vocationaldisciplines)具有重要的意义,即系统研究技术技能人才所需能力的学科[6]。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有如下借鉴意义:

(一)基于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系

我国高校(包括职教师资培养)传统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是促进一个学科体系内的专业认知发展。按照Dreyfus-Dreyfus能力发展理论,专家的成长经历从新手到专家的五个阶段。职校教师学习也应当按照这一规律来设计课程体系,即:1)针对新手型教师阶段:在完成基础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提供职业入门的工作知识、基本的教育学知识;2)反思型教师阶段: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以及更高水平的职业性知识;3)专家型教师阶段:以设计性知识为导向,提供的课程能满足技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作为一个职教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行动能力。

(二)改革本科与硕士教育阶段的课程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对我国本科与硕士阶段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我国本科职教师资专业通常由“对应”工程科学派生而来,硕士阶段师资培养课程偏重理论学习,对职业性教学内容涉及很少。有限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性和实践性能力的缺失,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基于目前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体系割裂的现实,建议整合两个阶段的课程学习。首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其次,在同时具备本科、硕士学位点的职技高师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职教师资培养的完整体系。第三,利用现有资源,从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等角度进行融合、共享和交流,为建立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提供保障机制。

(三)多方合作保证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德国过去主要通过统一的国家考试对职教师资培养进行评价。改革后的职教师资培养评价涉及企业、职业学校、高校及其它社会团体。形成多方合作机制,共同保证师资培养质量,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有借鉴意义。首先,应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安排职教师范生参加相关企业实践工作,掌握并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在此,国家政策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极其必要。其次,强化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参加相关职业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建立起具体的职业行动与教学情境的联系。最后,组织力量开展针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项研究,尤其是专业教学论和职业学研究,为加强教师对职业教育规律、对象、专业及课程的认识,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的专门化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oeCD(2015):educationataglance:oeCDindicators.paris.

[2]StatistischesBundesamt(2016):BildungundKultur.BeruflicheSchulen.pp.9.CURL:https://destatis.de/De/publikationen/thematisch/BildungForschungKultur/Schulen/BeruflicheSchulen2

110200167004.pdf?_blob=publicationFile(11.01.

2016).

[3]Bauer,w.(2007):tVetteachersandinstructorsinGermany.in:philipp,G.;Felix,R.(eds.):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onteachersandLecturersintechnicalandVocationaleducation,Springer.pp.123-158.

[4]Schütte,F.(2007):professionalisierungvonBerufschullehrern/-innen(1896-2004)-vierDiskurse.in:DieberufsbildendeSchule,64(2012)1,pp.6-11.

教育方针基本内容篇10

[关键词]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18-02

思想政治教育的象是人,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阿基米得点。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做到深入人性,也就是能不能真正做到从人的需要出发。只有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只有引导人的需要发展,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只有注重人的需要差异,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性。

一、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主要是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现实为基础,重视人的实际需要,关心教育象的切身利益,避免空洞的说教,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践表明,于能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人们是很乐于接受的,而脱离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相当于纸上谈兵,会导致很多人单纯的理论说教缺乏信任甚至产生反感,其效果也就必将大打折扣。我们现在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生活,实质上就是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因为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因缺乏现实性而丧失其吸引力和生命力。

个人合理需要的满足是跨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卡夫丁峡谷”的动力。这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起点。要让“群众从事实上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但是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常常忽视个人的正当需要和正当利益,认为人追求自身利益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这是我们今天应努力避免的。

关于个体合理需要满足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起点这个问题,多亚尔也曾进行了很好的论述。“在一个文化中,责备任何人行为不道德并且希望他们将来加以改进的前提必然就是尊重他们这么做所必需的满足最低水平的需要的权利。因此,如果我们相信某人与我们有相同的美好愿景,并且有能力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做的更好,而不帮助他获得这样做所必要的至少是最低限度的财力物力。这种做法是很矛盾的”。

现在。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于广大普通群众来说。不重视个人的合理需要和利益,那是不可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邓小平曾说过:“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于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凡是能办到的,一定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重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通过增强现实性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

二、引导人的需要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就是其面向未来的发展性及其社会实践活动和人的行为的先导性”。而“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性,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但如果没有导向性,那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

人既具有现实性,还具有超越性,人的需要不断发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的内在基础。人的需要是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和精神文化结构的确证和表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和需要结构。也就表明了他有什么样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和精神文化结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实现人的发展和超越,就要引导人的需要不断发展。

(一)要正确处理好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

物质需要具有先行性、基础性。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所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性需要的纠缠越厉害,精神性需要的发展越艰难。所以。精神需要的发展是要立足于一定的物质需要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实中人们在追求物质需要满足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就全盘否定满足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作用,这就如同因噎废食一样,是不可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在人们追求或满足物质需要的过程中,引导人的精神需要的发展,从而使人能够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心人的物质生存需要,同时还要引导人的精神需要,从而实现“起于生命、达于精神”的境界。

(二)要正确处理好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关系

高级需要的发展有赖于低级需要,但一旦牢固建立,就可以相独立于低级需要,越是高级的需要越为人类所独有。比如说人和其他一切生物一样都有食物的需要,或者说也许一些高级生物也与人一样具有爱的需要,但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却是人类所独有的。而且由于人的自然属性所限,我们于满足饥饿的食物的需要是有限度的,但是我们爱、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的追求和满足却是无限的。而且“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具有有益于公众和社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越高级,就越少自私。饥饿是以我为中心的,它唯一的满足方式就是让自己得到满足,但是,爱以及尊重的追求却必然涉及他人,而且涉及他人的满足”。所以,遏制人的需要恶性横向膨胀,引导人的需要纵向发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就要引导人的高级需要,使人的高级需要成为人的优势需要。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反完全否定个人需要的倾向,又要反将个人需要凌驾于真正的社会需要之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其实,正是社会需要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性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甚至否定社会需要的相独立性。否定了社会需要,否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其实也就否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这将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尺度。

三、注重人的需要差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象的需要和思想实际的差异等情况实施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症下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承认教育象的特殊性,尊重教育象,这是我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性的基本前提和内在要求。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统一。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受教育者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是需要不断修正的,这当然是指具体目标。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实际,不断修正和完普教育目的。制定出既体现社会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思想实际与需要的教育目的”。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要具有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性主要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要密切联系社会需要实际

社会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它之所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不同的。“理论教育受到冷落主要是理论教育的内容问题。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缺乏与中国当前实际结合的内容。学习理论而不能解决当前改革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自然就不受青年一代的欢迎”。所以,要根据社会需要的实际来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与社会需要的实际或社会现实能接起来,离开现实或违背现实讲缺乏现实依据的道理是苍白无力的,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

2.要密切联系个人需要实际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包容性和完整性,使诸多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效;还要注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契合教育象的需要。“人们的思想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实际生活之中,因此,脱离实际,无的放矢,光讲大道理是不行的,必须联系他们的思想实际,讲出他们想听之理,讲清他们要知之理。否则,理论一大篇,解决他们的实际思想问题没有帮助,就难免产生厌烦情绪。这就是说。说理一定要有针性,引导一定要打动心灵,才有成效”。[9]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契合教育象的需要时,他就乐意接受并顺利实现内化。反之,如果教育内容不能契合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时,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的。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性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是普遍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关键是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否从实际出发,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打破封闭的教育模式,要针教育象的复杂性,采取多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总的来看,理论教育和思想说服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但也不要忽视现代传播媒介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隐性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作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活力,从而有利于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同时,还要注意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能有效结合起来,因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陷入软弱无力的状况,管理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实现的,有效科学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有效的管理方法也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2][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4][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5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6],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80

[7]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