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规划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7:55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乡镇综述国内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34-03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责任,目前随着省、市、县级规划指标分解工作的逐步完成,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将进入实质性的编制阶段。截至2006年底,我国有19369个建制镇和14119个建制乡。从行政级别来看,乡镇虽然其处于中国政府中的最低层次,但其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客观地讲,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水平直接关系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牢固与否,对于自上而下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及系统开展土地的调查、登记、统计、评价等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在新一轮乡镇规划即将全面开始编制时期,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和专著,尝试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已有研究和实践进行细致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提供些许借鉴和帮助。

1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地位和特点

目前,在我国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最低一个层级,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控制指标最终都必须通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得以落实。因此,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地位与特点。沈曙文认为与县级规划相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最直接的依据,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欧名豪认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规划的最低层次,属实施性规划,其内容应能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应为用地管理提供直接依据。徐邓耀等认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家、地市、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具有难度大,工作量大,定性、定位、定量要求高的特点。

与其他级别规划相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用地控制管理直接依据的“刚性”要求与其可操作性等要求的“弹性”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为此部分学者也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此外,诸多学者还直接或间接地理清了乡镇地处基层所具有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劣势及由此导致的基础资料不足的特点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但总的来讲,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地位也相对模糊。

2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土地利用区,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据此,不同学者又做了诸多阐释:

王万茂认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的基础上落实分区界线和区内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进一步的指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要制定分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并统计不同用途土地面积。沈曙文认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进一步强调“四定”,即定量、定位、定性、定序,“四定”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欧名豪认为乡镇级规划的重点应是在县级规划总量控制与用地分区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土地用途编定,但在用途编定时应避免把用途划分得过细,为市场调节留下足够的空间。

则结合“四定”的方法,在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县级规划的指标安排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土地进行土地利用分区规划和研究探索。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重要表现是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乡镇规划图是土地用途管制最基础的图件和直接依据,是规划任务和内容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和保障。然而现实中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编制水平总体不高,突出表现为数、图、表、文不一致等;由于规划操作性不够以及随意修改也导致规划内容和任务落实的不够理想。

3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阶段和方法

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阶段和方法选择,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沈曙文认为“四定”既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又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四个具体步骤和方法。徐邓耀等则认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应与乡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同步进行,相互协调。为此,在各乡镇编制规划之前,县规划组应完成全县人口时空分布预测,主要部门用地需求预测,土地生产力诸要素预测,土地详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料、图件,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思路与目标设想并制作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南。

王静认为,由于规划区范围、规划对象的不同以及内容侧重点和深度有别,因而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模式、方法等都不尽相同;并在海口市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时,按照距离城市远近和性质不同等将乡镇分为不同的类型城市扩散型、服务城市型、农业型,进而分析了各类型乡镇的土地利用特点、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规划内容等。

在王静研究基础上,邓晶认为城市扩展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是合理安排和布局建设用地及其配套设施用地,农业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用地以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安排,生态保护型乡镇则应当利用“反规划”的理念。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分为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资料收集分析阶段、规划编制阶段、上报审批阶段。

尹凌等认为可达性作为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如将其应用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分析与评价中,可以从时空角度量化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状况,辅助规划者和决策者科学决策。

石英、程锋认为遗传算法是一种辅助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优化方法,并针对乡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将确定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案优化配置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提出了辅助产生可供选择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案的数学模型和遗传算法求解方法。

4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图问题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最终落实需要体现在图件上面,为此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基础图件应采用1∶5000或1∶2000的变更调查图,同时增加地形图制图的部分要素,如地形、地貌、建构筑物界线等,在此基础图件上进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规划图件为便于管理可以采用1∶5000或1∶10000的比例尺。

而目前乡级规划图件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0,这主要是考虑到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图件显然还达不到按图审批用地、划用地红线的程度。此外,由于规划基础数据不实以及规划技术手段落后、人才资金限制等原因,造成规划图件、表格和文字说明与实际数据等不一致。这就使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不到保证,对于规划的有效实施十分不利。

针对以上问题,彭芳对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着重论述了利用GiS技术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步骤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如何在文图对接中做到图数一致,并以重庆市江津区2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

5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协调问题

“政出多门、协调不畅”一直是中国各种规划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亦不例外。欧名豪强调乡镇级规划是村镇居民点规划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基层融合点,为了从体制上保证规划体系的整合与协调,必须要对目前的城镇规划与土地管理,建议尽快将乡镇一级的村镇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合并,把矛盾消除在基层。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主要应解决基础数据包括城镇现状用地规模、人口、城乡用地规模、图件等的衔接问题。

刘志刚认为由于多数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在投入少、无体系规划指导、无相应基础资料、无专业技术人才的情况下各地各自为政形成的,在时效、空间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加之基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力量的薄弱,这就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积极与小城镇总体规划互相衔接中难免存在弊端。

李伟芳认为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不协调的原因是五个“不一致”:规划的指导思想不一致、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不统一、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的定位上不一致、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不一致、规划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一致;认为“两规”衔接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布局、城镇规模的定位、村庄撤并和整理等方面,衔接途径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统一资料口径、实现资料共享、统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加强城镇建设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的配合等。

6前两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

蔡玉梅等认为我国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各级规划理应具有不同的目标、内容、方法和保障手段,然而现实中是各级规划在内容上层次性不突出、职能分工不明确,大多是宏观上过细、微观上过粗。

童菊儿、吴次芳认为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明确的编制技术的思路、缺乏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提示、编制规划的基础条件差、规划的科技含量低、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困难重重等。林素容也认为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存在诸多弊端,如权威性不够、基础图件和资料不实、刚性强、与其他规划协调不足等,建议更新规划理念、加强规划衔接、促进公众参与、提高技术如GiS应用水平等。

郑伟元等认为各级规划的编制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主要指标自上而下逐级分解下达,指标的确定实行从严控制的方针,使得规划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刘志刚则认为由于客观上的需要、主观上的促进以及制度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小城镇土地规划跟着项目走。

郭春华等认为由于基层土地管理技术、条件的限制导致地籍资料的准确性、连续性、系统性都比较差,同时乡镇土地管理水平不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滞后,这些都导致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水平不高;此外乡镇土地利用规划随意调整现象也比较突出。

7小结

虽然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学者们对此关注和研究严重不足,以此为研究主题的论文竟不足20篇(依据中国期刊网2009年7月对题目中含“规划+土地+乡/镇”的搜索,去除非研究类文章,包括西南大学刁承泰导师2008年四位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且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王青峰、李光认为由于全国各地乡镇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乡镇规划作为我国五级规划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编制的理论和技术却往往被忽视。现有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未来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加强对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如对于GiS技术应用和制图、数学模型和方法的应用、规划模式、不同规划之间的协调和融合、规划的多目标协调问题、规划弹性与刚性、公众参与、规划后监管与反馈等,从而提高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6年)[eB/oL]省略/yange/2006.htm#tj.

[2]王万茂.定性、定量、定位、定序关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路的新思考[J].中国土地,2002,(06):21-23.

[3]沈曙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四定”的内涵及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27-30.

[4]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05):41-44.

[5]徐邓耀,翟有龙,李朋东等.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用技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7(2):86-94.

[6]戚海英.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与“弹性”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分区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王静.关于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的探讨-以海口规控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41-45.

[9]邓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双福镇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童菊儿,吴次芳.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1999,15(03):128-132.

[11]尹凌,李满春,陶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1):62-66.

[12]石英,程锋.基于遗传算法的乡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案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04):380-384.

[13]郑伟元,唐程杰,肖霖等.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新思路及问题探讨以北京市大兴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03):15-17.

[14]彭芳.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探讨[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刘志刚.“小城镇土地规划跟着项目走”之我见[J].小城镇建设,2004,(06):76.

[16]李伟芳.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衔接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14(3):47-50.

[17]蔡玉梅,郑振源,马彦琳.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5):31-35.

[18]杜莺.完善我国土地规划体系的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06):36-39.

[19]林素荣.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完善与实施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5):113-114.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如何实现;乡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在进行城乡规划的同时推进乡镇规划工作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所谓乡镇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乡镇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从而实现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城区,数量多、分布广,是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城乡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当前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据统计,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6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1982年提高了24.58%。我国大部分农民都居住在乡镇,乡镇规划建设的好坏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极大地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及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的成效。因此,必须加强乡镇规划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实施,只有规划先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序展开、科学发展。乡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提高规划和管理的水平,不断推进乡镇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规划和建设好符合人居环境要求,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乡镇,对于调整城乡布局、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求。

2乡镇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业革命以前,乡镇规模较小,人口数量不大,乡镇化率较低,乡镇处于低速发展阶段,自然生态也没有受到深层的伤害,自我恢复能力较强,乡镇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得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后,伴随乡镇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高度集中,伴随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以及生产力水平的突飞猛进,乡镇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随着乡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乡镇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引发出大量的乡镇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乡镇是人们生活与工业生产高度聚集的场所,也是环境问题表现得最强烈、最集中、最敏感的空间区域。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改善地球环境状况的关键在于改善乡镇的生态环境状况,抓好了乡镇环境,就抓住了问题的首要环节。例如,乡镇发展导致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连锁反映,包括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数量快速增长、乡镇热岛效应、乡镇生物链被破坏等等,乡镇逐渐失去了良好的环境自净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

随着改革开放多年来乡镇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乡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发达国家近百年出现的乡镇环境问题在中国近20年内集中爆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中国乡镇总体上空气质量较差,在检测的500个乡镇中,只有38.6%的乡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乡镇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标准以下,有58%的乡镇居民生活在100微克标准以上的空气中。相比之下,纽约才二十几微克。还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大多数乡镇普遍遭遇水体富营养化的“绿”、气候热岛效应的“红”、沙尘暴或酸雨的“黄”、乡镇灰霾的“灰”四色效应的现实生态尴尬和水资源枯竭、化石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长期生态威胁。

3乡镇规划应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的紧迫性使一种早已为人们遗忘或忽略的观点又重新获得了生机:即规划应该,而且也可以按照一种宏观的理念来开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首先应当分析与反思乡镇规划在解决现实乡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宏观价值理念本身是否正确,是否与环保理念相协调。乡镇设计缺乏生态价值理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以往乡镇规划深受“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思想和观念左右。因而,在实际编制和制定近期实施的乡镇设计项目时,如果遇到行政干预或强势利益集团介入时,通常牺牲最大的总是自然要素。究其原因非常简单,除了个别像土地那样的生态要素可以商品化外,一般的生态要素及其作用通常都难以用商品货币形式来衡量,从而变成乡镇规划和规划中被“优先调整”的对象。现行乡镇规划学科解决乡镇问题不得力的原因之一是规划中以人为单一价值主体所引起的,要更好解决乡镇问题,应深刻检讨现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如,技术标准代替价值标准的实用主义思想,社会理性缺失导致的效率优先思想,漠视自然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从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审视,乡镇规划在解决现实乡镇环境问题上存在的宏观价值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缺失。人的理性在哲学视阈中存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工具理性着重手段对达成目的的可能性,它的特点是注重手段、注重方法、注重技术、注重实证、注重量化。价值理性则是人类对价值和价值追求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注重目的、注重结果,认为方法和技术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价值取向,成为其关注的对象。乡镇规划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公共政策,既具有工具理性又有着较强的价值理性。然而,多年来乡镇规划界潜移默化地受到工具理性至上论的影响,而忽略了乡镇规划中价值理性的作用。

乡镇规划只有以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为指导,形成科学的乡镇发展观,才能实现乡镇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乡镇规划与乡镇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引入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必要性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环境危机问题的产生与乡镇发展和乡镇规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乡镇规划在解决现实乡镇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价值偏颇;第三,乡镇规划与环境伦理两种学科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需要。

4当前乡镇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乡镇建设起点低,种类多样化,乡镇发展沿袭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乡镇一系列的环境部问题。

4.1乡镇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乡镇居民从农业人口转化而来居多,素质较低。在走访中,许多乡镇居民虽受周围环境污染(如:铁匠铺的噪声、烟尘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废水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臭气、粪便等),但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另外,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乡镇居民随意抛弃固体废物、倾倒废液、制造生活噪声现象十分普遍。乡镇领导虽然大多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由于当地财政不宽裕,存在无钱治理环境污染的现象。大多数领导急功近利,以经济建设为主。较少关注环境问题。虽然大多数乡镇环境问题突出,但没有引起乡镇领导及居民的重视。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3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总结近几年的城乡规划工作,今天我召开自治区城乡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我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刚才,李建新厅长对全区的城乡规划工作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同意。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的努力下,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城镇化率达到39%城乡综合实力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城乡规划不断完善,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稳步实施,新疆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铁路沿线暨石化产业带城镇发展规划》和《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87个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部完成,详细规划覆盖比例不断提高,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70%以上,所有建制镇和59.2%集镇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29.9%以上的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13个县完成了以村庄布点为重点内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了以村庄整治工作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面建立了规划建设项目“一书两证”许可制度、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建立了规划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开展了自治区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加大了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宣传力度,城乡规划的法制建设逐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个,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2个。

区城镇体系趋于合理,随着城乡规划工作的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进一步发展,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全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城乡规划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区存在随意调整城市总体规划、随意变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现象;二是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乡建设发展需要;三是严格执行规划的措施不力,违法建设问题仍较为突出;四是工业园区的设立、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不规范;五是村镇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相对薄弱。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城乡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消除不利于城乡规划工作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区城乡规划工作健康发展。

就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下面。

一、充分认识搞好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合理配置利用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维护城市建设过程中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手段。城乡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工作,不仅涉及到宏观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而且直接关系到城乡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优化各种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推动城市、乡镇、村庄有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城乡发展活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实现的必然选择。当前,区正处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只有做好规划工作,不断提升规划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实现对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的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规划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措施、新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一)进一步转变城乡规划编制方式,切实转变规划编制方式。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要求。充分依托本地规划编制力量,重要项目适当引入先进地区具有相应资质的高水平编制机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原则,认真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规划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技术把关。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公示制度,充分吸纳群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组织修编城乡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随意进行规划修改的要追究组织单位和编制单位的责任。

二)督促市、县人民政府落实城镇总体规划,完善城镇总体规划的审查、审批工作。自治区将建立城镇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制度。保证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强制性内容和城市长期发展目标的有效落实。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县城总体规划审批权下放到各地州,各地州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城镇总体规划修改认定制度和审查工作规则、审批程序,指导所属县市切实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边境口岸、城乡规划区外独立设置的工矿农林牧场区要抓紧编制和上报总体规划。

三)加快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度,大力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城乡规划法》以及自治区《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突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法律地位。要积极开展喀什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备案制度,提高规划编制覆盖率和编制质量。要严格执行“无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出让土地、不得批准建设”规定,设市城市和县城近期开发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必须达到100%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内容,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规划条件。

四)完成《新疆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铁路沿线暨石化产业带城镇发展规划》都市圈规划》和《新疆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要做好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加强对自治区重点地区和城镇密集地区的规划引导。各地、州、市、县(市)要根据《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加强区域研究,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合理布局,对城市和乡村、地方和兵团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出统筹安排。

五)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乡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安排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抓紧编制(修编)各类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方面的各类专业规划,六)加快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各地要依据修编后的城镇总体规划。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的管理水平。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城乡规划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要把规划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乡规划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市长、县长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全过程负总责,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把规划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规划、解规划、尊重规划、执行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把抓城乡规划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城乡规划重大失误行政责任追究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抓规划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城乡规划管理机构是政府重要的组成部门,健全管理机构。各级政府、各部门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机构,特别是要充实县(市)和乡镇规划管理力量,加强县(市)和镇、村的规划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乡镇要授予部分城乡规划许可权限,落实规划管理主体,完善管理体制。要加强城乡规划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对各级领导和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城乡规划业务知识,提高规划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城乡规划管理队伍。

三)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结合发展电子政务,改进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方式。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城乡规划相关信息,构筑城乡规划公共信息平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并积极为社会各界和公众提供规划信息服务,

四、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

一)规范政府和城乡规划部门行政行为,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从年开始施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于今年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对于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学习,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的规划法制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要严格遵循城乡统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等基本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把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为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用科学的规划保障和推进自治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检查监督制度。自治区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开展以来,要加强规划实施的检查监督。依据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规定。对进一步加强我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健全城市规划监督机制,保证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扩大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范围,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检查体系。要加大城乡规划督察力度,对违反规定调整城乡规划、违反规定审批城乡规划和违反城乡规划发放“一书三证”特别是违反法定程序擅自变更规划等突出问题,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拆除各类违章建筑。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4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新形势下,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工作是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总体思路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工作,整体规划城镇和农村发展,切实改变城乡规划分割和重城轻乡局面,有利于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引导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有利于转变城乡建设和发展模式,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空间及其它稀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坚持将统筹城乡规划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坚持依法行政的基础,明确规划的统领地位,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确保在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推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的总体思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要求,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共建共享共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规划先行。树立“全域规划”思想,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做到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全域覆盖、有机衔接、严格落实,实行先规划后建设,确保城乡建设合理有序推进。

——以人为本。把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民生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目标,合理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协调并进。坚持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转变生产方式与倡导绿色文明、绿色消费相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推进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依法管治。依法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下位规划必须服从上位规划,城乡建设必须服从城乡规划,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管,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

三、全面把握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注重“全域规划”。树立全域规划、全面规划理念,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融合,深化市域、县域、镇域总体规划,重点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形成相互配套、全面对接的规划体系,逐步实现全市城乡统筹规划“一张图”。

2.注重集约发展。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加强城乡空间管制,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镇、中心村(社区)为支撑,发挥集聚和规模效应,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引导村庄合理集中发展。

3.注重凸显特色。探索主动互补协作的新型城乡关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严格保护城乡开敞空间和生态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充分体现城乡产业需求、文化脉络、空间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色,促进城乡走协调、特色、健康发展之路。

4.注重科学引导。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各地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城乡居民意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阶段特征和自身需求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城乡统筹规划的引导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1.协调推进城镇和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科学发展

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状况,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满足基本需求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关系。尊重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发展意愿,充分考虑基本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策略和各类建设标准。

构建一体化的城、镇、村体系。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合理规划城、镇、中心村结构布局,抓紧制定城乡一体的新型镇村结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重视开辟县城新区,拓展其发展空间;根据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建设一批品质高雅、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精品小城镇。加大以城带乡力度,全面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并在城镇就业安家,充分发挥城镇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集聚和纽带作用。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研究城镇和乡村在产业结构、功能形态、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全面加强乡村规划布局,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城乡和谐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城乡特色互补、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2.统筹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

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落实资金、土地、信贷支持政策,把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与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相结合、与建设中心村(社区)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大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城乡居住条件。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农村宅基地流转与村镇建设的有机结合。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要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坚持“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和形成乡村特色,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积极探索中心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配建模式。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试点,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通过规划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社区)适度集中居住,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3.调优产业空间结构,提升城乡产业水平

按照城乡产业互补的原则,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引导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特色村庄和乡村资源条件,建设特色显著、经营灵活、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4.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凸现地方特点和乡村特色

促进城乡空间集约利用和集聚发展。以中心城区、县城、镇和中心村为重点,继续加强各类要素的合理集聚。强化城乡空间资源整合研究,统筹规划中心城区、镇区和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城镇村合理布局。

推动特色发展。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等类型,积极推进村庄建设,优化村庄空间,彰显村庄特色。完善村庄布点,合理安排村庄规模、布局和建设时序。充分重视乡村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的同时,尊重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保护乡土文化、乡村文明和特色乡村环境,倡导健康生活。

5.构建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充分发挥交通引导作用

树立“大交通大发展”理念,构建城乡协调的综合交通网络,发挥交通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空间集聚的引导作用。依据市域、县域功能布局特点,制定相应的交通发展策略。生态保护和农业开敞空间应减少交通对生态敏感地区的影响。构建层级清晰、城乡一体的公交网络,提高规划中心村和乡村旅游点的公交通达度和服务水平,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增进城乡交流。围绕加强风景名胜区、旅游城镇、特色村庄等的交通联系,结合客运枢纽布局,构筑多元化的旅游交通网络。

镇(乡)域城乡统筹规划应在优化镇区交通网络的同时,重视完善镇村联系道路,确定乡村公交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形成便捷的镇村交通路线网。结合村庄规模、地形地貌、村庄形态、河流走向、周边交通条件及现有道路基础,对村庄内部道路建设提出指导性要求,道路组织形式与断面形式要适应当地生产和生活需要。

6.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综合考虑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定位、适宜规模和服务范围,统筹配置与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积极引导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农村公共服务以综合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水平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合理配套公共管理、日常便民、医疗保健、义务教育、文化体育、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其他公共服务功能应主要依托镇区、县城和中心城区。结合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和旅游交通组织,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7.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环保和综合防灾

按照统筹、安全、节约、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城乡基础设施,明确配置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按照区域供水规划,有条件的地区应优先考虑城乡供水管网对接,提出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措施。以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相对集中处理、分散处理等形式因地制宜推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应明确镇村供水和污水处理模式,合理确定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率,重点落实区域性主干管线。推进“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明确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站点数量、位置和规模,根据地区情况合理确定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引导农村有机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利用。因地制宜多样化选择能源供应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制定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要求,防止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及其他污染物向乡村地区转移。合理划定禁建区和限建区,落实保护和控制措施。合理确定城乡综合防灾的目标、标准、原则,建构城乡综合防灾体系,科学规划区域防灾设施。

(三)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

与城市(县)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作为城镇总体规划章节,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成果。

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单独编制的城乡统筹专项规划,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规划说明书、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各项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城乡统筹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等各类空间的范围及空间管制要求,城乡空间组织和建设引导,中心村的规划原则和规划布局,城乡产业的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城乡综合交通、城乡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配置标准和规划布局,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政策建议等。

规划主要图纸包括: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图、镇村居民点布局现状图、空间管制规划图、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图、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图、城乡产业布局规划图、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图、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图、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图、城乡旅游规划图、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等。

四、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

(一)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城乡规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抓落实”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机制。

(二)明确年度工作目标。按照“十二五”规划安排的工作步骤,市规划局提出全市统筹城乡规划工作年度工作目标;各区县(市)提出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推进统筹城乡规划的年度工作目标。其中,2012年市规划局完成市域统筹城乡专项规划,各区县(市)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统筹城乡专项规划。市里将继续抓好大通湖区、高新区东部新区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抓好沅江草尾统筹城乡发展试验镇工作;各区县(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选择一个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作为统筹城乡工作的试点单位,开展试点示范,形成典型带动效应。

(三)健全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制度。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认真贯彻实施“一书三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划许可管理办法,严格规划审批和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加强基层规划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区县(市)规划主管部门牵头,乡镇规划、国土管理机构合并运行、联合审批的机制,加强基层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强化内培和外引,加强规划工作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乡镇党政干部的培训,强化其规划意识,解决乡镇规划人才缺乏的难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规划工作人才队伍。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村镇;发展;规划

0.引言

在对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我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仅是为了繁荣农村的经济,还关系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成。因此,为了统筹城镇经济发展与村镇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快速稳定的发展村镇经济建设,国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为主要内容的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及巨大的城乡差异和低下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都将是阻碍村镇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怎样规划经济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

1.依照法规,合理规划

1982年国家建委及农委颁布了《村镇规划原则》,我国开始了“从只抓农房建设发展到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建设”的新阶段。1993年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同年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5年《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各个地方政府也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及标准,至1996年底,全国78%的镇,59%的集镇,18%的村庄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或调整完善。在1996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98%的县(市)和67%的镇(乡)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机构。2007年《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8年实施了《城乡规划法》,使城乡规划进入了完整规划体系的新时期。

2008年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明确,城乡规划中的村镇规划也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现阶段规划中,市(含县政府所在镇)的规划相对来说按城市规划的要求编制实施进展较好,村镇规划包含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发展相对滞后。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布局。镇(乡)制定规划时,也要规划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指导村庄制定规划。镇(乡)规划的具体要求可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规定执行,村庄规划在新的村庄规划标准实施之前应参照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要求编制。

2.根据实际,理性规划

根据我国村镇规划编制要求的发展来看,村镇规划已从原来最基本的要求,即满足村镇体系现状图,村镇体系规划图,规划区用地现状图,规划区用地规划图,规划区工程管网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的“五图一书”,调整为现状资料分析,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各市政工程规划、防灾减灾、环境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一整套内容,所采用的标准也基本与城市规划的要求接轨。而且,规划法要求在制定调整规划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城乡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推进,审美观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得村镇规划的制定与修编将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村镇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2.1产业分析,准确定位

产业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村镇规划的依据。因而我们要注重产业定位研究,做好产业分析,找到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及重点。村镇在产业定位研究时,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农产业也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产业定位研究的过程。产业定位研究通常由产业规划师进行专题的产业研究,根据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典型的成功案例的研究借鉴,产业的Swot分析,确定产业定位,确定总体发展思路的规划产业、指导产业的发展。

其次,在产业定位研究中必需进行产业的详细分析,应从产业发展机遇与区位优势,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区产业的对比,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总结中理清产业发展的脉络。通过产业扫描,产业筛选,提出产业定位建议,确定村镇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也就是对产业及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整合,搭建村镇的发展平台,培育村镇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确定产业定位之后,就可以为村镇规划中确定村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如确定村镇的类型,是区域条件分类的城郊型和乡村型,还是主导产业及资源分类的产业型、养殖型、旅游型、保护型、交通型等。村镇类型确定后也就容易确定村镇的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之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村镇发展之路。

2.2城乡结合,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村镇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需要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层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的保护;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在城市层面划定蓝线(水系控制线)、绿线(绿地控制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黄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和红线(道路、用地控制线),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乡统筹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也就使村镇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使城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镇规划;居民点体系;基础设施网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等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带来了机遇,提供了保障。2008年,《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等相关法规的施行,对当前的村镇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在城市占据发展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农村的现代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真正发展水平的“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平和谐发展。

1、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村镇实际情况复杂及规划者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村镇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外协调性差、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近年来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中,虽然在规划范围内顾及了城乡两个层面,但是在技术性因素上对村镇层面特别是村庄层面难以真正企及,导致规划指导难以实现。

2、村镇规划注意的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不仅要把镇区和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要对自然环境等镇域内多种要素统筹考虑,在村镇现状分析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镇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和协调、镇村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规划实施政策及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乡(镇)域规划更应成为村镇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的直接载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镇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等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设施集约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产业化,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对农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考虑到当前村镇经济实力较弱,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应将镇域与中心城市对接,加强两者的联系,使村镇接受城市的辐射。统筹区域水、电、路、环卫、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覆盖,提高农村给排水、环卫、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尽量集中建设、集中供应,减少重复和无序建设;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民素质;产业方面,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局面,加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村镇规划的作用不仅要打破城乡间的障碍,合理引导诸要素在市场调配下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应对市场经济带来城乡间的不平衡,保障农民利益,如解决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带来基础设施无法在农村配建等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产业低水平竞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功能互补。

(4)村镇规划在落实城乡统筹中必须根据城乡间不同资源条件和优势,不同社会、经济、生态差别状况来突出不同重点,从而形成“全面覆盖”和“特色突出”的结合。城乡统筹要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荣局面,村镇规划应加强村镇特色研究,注重提炼当地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如充分利用农村的山水自然资源,加强对古村落、名刹古寺、古桥古墓、古树名木、革命根据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一种误导,即村镇规划体现城乡统筹的直接方式就是村庄建设规划,忽视了镇区规划的重要性。村镇规划对待城乡统筹发展应具有两面性,一要合理引导城镇化,促进镇区发展;二要落实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镇规划要将视角转向农村,包括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使社会服务功能惠及农村,将产业链下延到农村,让小城镇真正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

3、村镇规划改进的主要内容

在村镇规划内部,镇(乡)域规划作为呈上启下、有效联系城乡规划的部分,不仅指导镇区规划,而且指导村庄建设,镇(乡)域规划是村镇层面实现城乡统筹理念最适宜的载体,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具体可从居民点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入手:

(1)居民点体系

镇村居民点体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按照“镇区―中心村”两级设置,确定镇区性质和发展方向,落实镇区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控制范围;同时确定中心村的位置,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建设设想,按照就地保留、异地新建等不同类型提出各自相应的措施,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

(2)村镇产业体系

结合大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村镇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规划,镇区结合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区,利用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挥乡村物资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注重旅游等特色资源的整合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之一,村镇规划应将村庄布点规划与都市宜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

(3)村镇空间体系

引导村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划分镇域内各种用地类型。根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对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治要求和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

(4)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公交、环卫设施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结合城市与农村的不同特征,按其规模等级配备相应层次的市政设施。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和重复建设,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共建共享、管网的衔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构建城乡给排水、环卫、公交、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乡规划法》将村镇规划进一步分化为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更趋多元化,因此,村镇规划必须增强协调性,加强与外部规划的衔接,包括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同时要加强村镇规划内部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之间的衔接。

加强村镇特色的研究,在村镇规划中可引入城市设计的手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将其反映在村镇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风貌。同时研究制定贴近当地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以保障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01-01..

[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Z].2007-05-01.

[3]叶家足.浅析村镇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城市建设,2011(6).

[4]高红.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政策关系[J],城市规划,2008(7).

[5]叶齐茂,发达国家村镇规划核心内容、设计要素、价值取向和特征[C].城乡建设,2005(1).

作者简介: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7

新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配套、从部门规章到行政法规再上升到法律的逐步完善过程。过去五十多年的城乡规划实践,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加速推进。据统计,2000年全国转移就业的1.1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在乡和建制镇就业的占58.8%,进入县级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就业的分别占13.5%、14.5%和13.2%1。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建设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从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来看,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对城乡二元化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新一轮的城乡建设发展进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尤其是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如何通过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变革基本上是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的。在总结建国以来城乡规划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国务院颁布施行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我国的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管理依据这“一法一条例”,形成我国近20年的城乡规划基本运作制度。2008年1月起,我国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

(一)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概况

我国近年的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现行《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各种运作制度。主要是:

1、城市规划制定制度。

城市规划的制定制度主要是指如何编制城市规划、由谁编制,审批实施的程序等,明确了规划的概念、内容、原则、编制主体和阶段划分,确

1汪光焘:《在2004年全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小城镇建设;2004年04期,28页

定了针对不同类别规划进行分级审批的制度,规定了规划修改与调整的程序和权限。这一制度在《城市规划法》实施初期效果良好,各级城市都依照法定程序开展了规划制定工作。近年来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在审批阶段增加了部际联席会制度。

2、村庄和集镇规划制定制度。

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级人民政府审批。截止2005年底,80.4%的集镇编制了镇(乡)总体规划,51.1%的村庄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2。由于受基层政府规划意识、资金和技术力量的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村庄和集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村庄集镇规划的整体水平不高。

3、划定规划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度。

《城市规划法》与《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制定城市和村庄与集镇总体规划时,必须根据城乡发展建设的需要划定规划区,同时规定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布局,以及机场、水源地、重要的基础设施、自然与文化资源、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等都要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这一制度对于防止盲目发展、布局混乱、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定的行政许可仅限定在规划区范围内,一些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擅自扩大建设范围,在规划区以外出现了大量无序开发建设活动。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截止2002年,全市在城市规划区以外建设的违法违章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3。

4、城市规划实施许可制度。

城市规划实施的许可制度是确保开发建设符合规划的关键环节,即通过“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许可对建设项目实施规划管理。这一制度基本上保证了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依照规划实施,避免了城市混乱无序发展。

5、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许可制度。

村庄集镇新建住宅、乡(镇)村企业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必须取得选址意见书和开工批准(简称“一书一证”)。由于乡镇

2冯建国.城乡统筹规划先行促进中国城镇化,《小城镇建设》2003年07期,第24页

3永州市统计局.永州统计年鉴,2003年,第15页

一级管理机构不健全,县级建设部门管理力量薄弱,这一建设许可制度在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得到十分有效的执行。以永州市零陵区为例,目前全区12个乡镇中,设有正式规划管理机构的仅有2个镇,没有或虚设管理机构的有10个乡镇4。

6、违反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制度。

《城市规划法》对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提出了处罚条款。这些条款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以纠错和改正为目标,以罚款和拆除为手段。目前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是,对违法建设“以罚代拆”的处置较多,而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偏轻。

7、违反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行政处罚制度

对违反村庄集镇规划的建设行为,分别给予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没收、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样是由于行政管理的薄弱,这一制度目前在多数地区执行不力,这也是浪费耕地现象加剧、违法建设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

(二)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

我国的城镇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目前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约44%左右。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经济体制改革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模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上而下型”,逐步演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并行的发展格局。小城镇的发展促使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变化。200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3.9%,比2005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城镇化在促进市场拓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量大面广

1978年至2005年,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城市等级规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从40个增加到139个,中等城市从60个增加到226个,小城市从93个发展到296个。2005年,城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75000亿,约为改革开放初期的100倍;全国城镇建筑竣工总面积达11.81亿平方米5。

4永州市零陵区统计局,《永州市零陵区统计年鉴》2007年,第4页

5袁振华.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习论坛》2005年09期,第53页

3、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建制镇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1978年我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这些镇以县城镇和工矿城镇为主,其经济社会结构和小城市相似,与周围农村的经济社会联系相对较弱。到2005年,建制镇数量已达19522个,新增的建制镇由原乡建制发展而来,是分布广泛的乡村中心,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成为县域、市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据测算,2002年浙江省20个经济强县的工业特色产业产值点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6%,由此可见,“镇”的概念已与过去有着本质的区别6。

4、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市民化”任重道远

我国目前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亿人。由于户籍和土地制度等原因,农民工多数处于流动状态,即户口在农村,工作生活在城镇,农忙短期返乡,年底回家团圆。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学者称之为“准城镇化”的现象,在保留农村宅基地和承包经营土地的前提下进城务工,避免了拉美国家出现的那种过度城市化。但农民工多数时间工作生活在城镇,而各种待遇与市民相差较大,是城镇社会

管理需要认真面对的新问题。

5、在城乡规划等政策的调控作用下,较好地实现了城镇紧凑发展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立足国情,合理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实施严格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已经形成了包括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内的城乡规划体系。规划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低密度扩张,避免了美国等一些国家出现的城镇低密度扩张、城市人口密度持续下降的现象。近年来,依法制定的城乡规划在遏制盲目扩大城市占地规模,促进城镇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速度都比较快,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下中等收入国家组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基本适应。今后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

6裴琰,段红兵.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更多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增强各级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三)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

1、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

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行政管理上就是城乡分治。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由于经济规律作用,大中城市获得了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上客观存在的城市导向,结果必然导致大部分生产要素流向城市,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事实上,城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没有乡村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正如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所说,真正有效的城市规划必定是区域规划,是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的规划。同样,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只有通过区域层面的城乡统筹协调才能实现。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受到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城市和乡村分别对待,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分别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而据此开展的各项规划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加剧这种二元的结构特征,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这种制度还造成了法律空白,在一些地区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治,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各类开发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规划管理薄弱,出现了“遍地开花”式的零星建设,大量耕地被圈占,直接损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2、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不适应体制转轨后的开发管理

现行《城市规划法》在内容上对规划编制作了较多规定,而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随着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新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等,带来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建设单位或个人不再是原法假想的“均质状态”,而是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利益主体,甚至地方城市政府也产生了追逐利益的冲动。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也对现有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和城市管理构成挑战,如资本流动性与现行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程序之间的冲突,有可能促使地方政府在竞争压力下为争取流动资本而放弃规划原则,用“规划服从投资回报”的代价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wto带来规则透明、市场开放等要求,也需要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做出回应,如规划的公开公示制度、对内对外开放的规划设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制度等7。

7史际春.论规划的法治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偏重技术管理,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

《城市规划法》形成于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初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历史文化遗产和公众利益面临严峻冲击,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这在客观上要求城乡规划必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充分体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原则,由物质空间设计走向综合规划,由技术管制走向公共政策。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言,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由于现行《城市规划法》没有突出对公众利益保护的规则,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4、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现行《城市规划法》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据此形成的规划管理体制,使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城市政府,而立法机关、上级政府、社会公众对规划工作这一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缺少法定的纠正能力。“一任领导一张图”,“领导一换,规划重来”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作为市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划局,坚持规划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当前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如不顾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不顾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客观需求,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人为提高建设标准、随意干预变更规划、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象等,都可以追溯于监督机制的缺失,归咎于缺乏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现行《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该法主要针对违法建设行为本身提出纠错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仅涉及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特别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若非涉及经济犯罪,基本上构不成法律责任。这样的法律制度,为规划决策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鉴于一些地方违法的机会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机会成本,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6、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对中国法律传统和现实国情不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研究重点基本上是“洋为中用”,对于“古为今用”,则鲜有提及。可以说,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不可能摆脱传统无所不在的影响和超越国家行政法的发展阶段而直接移植西方某国观念以及具体制度,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渐进式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前苏联极端的“管理模式”早已被行政法学界年否定,而英美国家的“控权模式”面临种种困境,其自身也在探求出路。中国学者的“平衡模式”提出近10年,并为行政法学界广泛认可,但这一理念始终没有得到法律制度与实践操作的支持8。

二、国外城乡规划立法的经验与启示

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全面展开,主要借鉴了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验,在法制建设上也有很深烙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但原有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城乡规划面临新的需求,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使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制建设少走弯路。

(一)国外城乡规划立法回顾

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现代城市规划,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各国公认的、保障城市化有序发展的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看,在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凡是缺乏科学权威的城乡规划体系及法律制度,城乡建设就会呈现无序和混乱状态,危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1、英国不断完善城乡规划立法的经验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人口向城市大规模集中。但由于基础设施匮乏、生活环境恶化,劳工住房短缺并很少考虑卫生要求,导致传染疾病蔓延。为应对这种发展方式给城镇造成的恶劣后果,英国在1848年第一次颁布《公共卫生法》,继而又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共卫生和劳工住宅的法令,并于1909年颁布《住宅与城镇规划诸法》,确立

了针对城市问题适时制定并实施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8郑长德、钟海燕.现代西方城市经济理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规划法律制度的英国,在规划实践中很快认识到城乡统一发展的重要性,于1932年颁布了第一部《城乡规划法》,该法将规划的范围从城镇扩展到周边的非建设区域。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将城乡用地作为整体纳入规划控制,奠定了二次大战后当代城市规划的基本体系。在1968年的《城乡规划法》中,确立了战略性的结构规划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的二级体系,将宏观战略引导和具体操作结合为一个整体。2004年的《规划和强制性收购法》又以“地方发展框架”替代了以上的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并在国家批准的“区域空间战略”引导下进行编制。

2、美国和日本放松城乡规划的教训

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采用联邦政体,城镇和区域发展更多地属于州和地方事务,联邦政府对于城市化的干预只是间接的,私人土地对于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城乡规划法或相关法律制度,规划的行政和职能体系在各个州差异很大,对于大多数城镇,区划(zoning)几乎是对城乡土地利用和开发唯一有效的法规控制手段。由于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过分依从市场需求而缺乏必要的调控,导致城镇无序蔓延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

1980年代中期,日本为活跃民间经济,采取对城市规划控制指标的缓和、放松政策。主要包括:对住宅建设规定、容积率及高度控制、控制发展地区的规定、开发许可制度及土地使用性质的放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给城市景观和居住环境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土地、房屋的投机和地价飞涨。为此,1990年代初日本对《城市规划法》等作了一次较大的修订,纠正了在控制地价和土地开发方面的失误,为建设高水平的人居环境奠定了法律基础。

3、城乡规划立法形式的演变

纵观发达国家规划立法的历程,几乎都以“宣言法”为起步,逐步形成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法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和将法律与规范融为一体、覆盖城乡的“规划法典”的阶段。宣言法是国家统一的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体系的初步奠基,在宣言法阶段,规划法往往比较原则,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划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界定规划的主要对象和范围。此后,各国的规划法根据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和修订,逐步进入核心法阶段;在作为核心法的城乡规划法的框架下,建立了完整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得到加强。在核心法阶段之后,部分发达国家又将城市规划核心法和其他有关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方面法规和规范融为一体,组成了覆盖城乡一体的规划法典。规划法典是解决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各种法律法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继续增强可操作性的一种途径。

发展中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立法的起步较晚,法律体系相对不够完善。但多数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努力进行法制建设,完成了从宣言法向核心法阶段的过渡。如新加坡1959年的《规划法令》,韩国1963年的《国土建设综合规划法》,马来西亚1976年的《城乡规划法》等。

(二)各国城乡规划法的经验借鉴

1、统一城乡规划体系

各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规划制度从关注“城市问题”为主,逐步发展为以强化区域协调为核心的城乡统一规划。

英国始终坚持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以确保地方发展与国家相关政策的一致。1947年《城乡规划法》建立了覆盖整个国土范围的城乡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由中央政府审批。1968年《城乡规划法》规定了规划的制定与行政事权对等,郡范围内的结构规划由郡政府编制,由中央政府审批,地方层面的各项规划由地方政府制定,但必须符合区域层面结构规划的指导原则。德国《建设法典》确定的规划体系包括各联邦州的空间规划、州内大区的空间规划、跨州界各区域的空间规划、各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各个城镇社区的建造规划等多个层面,形成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2、有效维护公共利益

德国的规划法律强调保护、维持和发展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包括水域和林木等,其别是要符合高标准的生态要求,承担对于子孙后代的社会责任。为了保证规划内容的真正实施,尤其是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土地所有者在自由支配土地的同时承担维护公共利益的约束性义务,并通过有力的法律措施予以保障。英国2004年的《规划和强制性收购法》,强调区域空间战略和地方规划中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该法通过对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来保证公众利益能够在规划过程中得到反映,并废止了皇室在土地使用规划上的特权和有利于开发商的土地购买和建造方式,要求用新的补偿机制来加快处理土地的强制性获取。

3、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规划法中都强调要不断完善公众参与规划的法律制度。如德国《建设法典》规定,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尽早告之市民有关规划的目标、规划方案和影响,以便及早听取市民的意见进行规划修改。城乡规划在接受市议会审议时必须向公众公开展示并听取意见一个月。英国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就有允许公众对城市规划发表意见和建议的规定;1990年的《城乡规划法》则对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这两种主要的规划形式,分别制定了公众参与的法定程序。2004年的《规划和强制性收购法》明确规定,在主要的地方规划政策文件中,必须包括一份“社区参与申明”,表明公众参与了从规划制定开始的一系列活动。

4、实施规划督察员制度

英国的中央政府不仅制定国家的法规政策,而且有权干预地方政府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并可指派督察员直接受理各地的规划上诉,在当地主持规划听证会并进行相应的协调。法国为了加强对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管工作,设立了国家建筑师驻省代表处制度,代表处是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向各省的派出部门,接受文化部、建设部和环境部的业务领导。代表处直接参与市镇按程序编制、修订、审核地方规划的各项工作。全国100个国家建筑师驻省代表处每年要60万条意见,包括对建设工程申请提出“强制性意见”或“非强制性意见”。这些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颁发许可证的权力机构(主要是市长)。

5、适时修订规划法律

由于城乡规划法具有相当强的时效特点,即必须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提出的新要求。许多发达国家的规划法在颁布后都有多次更新和修订的经验。如处于战后快速发展阶段的英国,在1947年《城乡规划法》设立后的三十年的时间,议会先后12次修订了《城乡规划法》。联邦德国的《建设法典》在1986年颁布后的二十年里,议会已经对其进行了20次以上的条文修订。

6、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西欧和日本、韩国等城市化发展较为成功国家的重要经验之一,都是在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中,始终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原则,其别重要的是健全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层级监督,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和全程监管。

三、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规划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加以完善。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地区是国家的工业化基地,乡村则是为其服务的基础,相应的行政权力架构也由此形成。“镇”的概念被局限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要么是县域行政权力中心所在地,要么是因工业建设和交通集散需要而形成的居民点,其发展与其周围的乡村地区缺乏内在的直接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促使原有乡村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乡建制改为镇建制,这种以镇为核心、与周围农业地域密切结合的地域结构性变化,促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城乡统筹的方针,并在空间资源的配置、发展目标的协调、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方面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具体的制度规约上,需要明确所有的建设活动应限于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区范围以内,在规划区以外原则上禁止除基础设施之外的非农建设活动;在规划区范围以内,也并非是所有的用地都用于各项建设,也需要划定相应的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生态保护或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环境保护用地、水源保护地、地质灾害区等,保证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公共安全,促使各项设施相对集中,提高运行效率,切实有效地避免零星开发和“遍地开花”式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

二)适应立法的阶段性特点,逐步完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城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应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有必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首先,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应当成为立法的基本前提;其次,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规划制度,以适应保护公众利益和规划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第三,针对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随意、频繁变更规划的现象和由此导致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滥占耕地和盲目圈地等问题,要调整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制度,保证规划的严肃性;第四,针对地方政府在规划管理中不依据法定规划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要注意建立上级机关的规划监督制约机制,并需要与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追究的制度相结合;第五,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范规划机构和个人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有必要建立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和注册规划师制度。

(三)规定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保障社会和公共利益

在我国,城乡规划是国家调控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纠正市场失效,弥补市场的缺陷,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到市场消极面冲击而进行有效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城乡规划一方面需要维护市场秩序,支持正当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承担起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切实保障公共利益的责任。

针对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重点,应由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变为对各类脆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有效保护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在对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街区、水系、道路交通、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实行强制性的规定,并且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同时,城乡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协调好城乡各项建设和城市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城乡空间布局和建设应在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尊重和保护居民的利益,防止大拆大建,解决好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人居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建立协同的行政体系,保障规划的全面实施

建设完善的行政体系,关键是应当考虑“谋、断、行、督”相分离的原则,避免出现将权力主体、责任主体、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集于一身的状况,使承担参谋、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机构之间既有分工,又互相制约。

通过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建立,明确各级政府在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实施城乡规划方面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清晰的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政府各自制定目标并各自拥有事权,在局部利益不得影响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地方各级政府在法定范围内享有自。通过事权划分,强化行政体系的职能建设,并通过体系化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各级规划事权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各级规划事权不应随意下放。

规划行政体系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行政体系的执行力。在城乡规划开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之间应加强相互合作,做到管理层次上的完全衔接。各级政府要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对各自决定的执行负有监管的责任。针对上级政府对审批结果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直接损害了规划严肃性的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建立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的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批准的规划对下级政府实施监督。这样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城乡规划更为有效的实施。

(五)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乡规划制定制度与城乡规划技术法规体系要随法律的完善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首先,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理念作为城乡规划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行动的原则,并将这些理念具体落实到规划控制的具体要素上;其次,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改进规划编制工作方式,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第三,要加强规划的审查和审批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针对当前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推进地方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增强规划师的发言权和完善决策者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加强对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和建设,严格管理规划编制机构,逐步实行职业规划师制度,更应注意对规划机构和人员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进行规范;第五,推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运用,提高规划编制工作中分析研究的准确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第六,建立规划公示和听证会等制度,加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力度,通过强化城乡规划的民主性来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保证城乡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

四、《城乡规划法》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办法分析

《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的意义和作用

贯彻《城乡规划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城乡规划法》规定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必须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也就是说城乡规划工作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协调城乡空间合理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就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有利于城乡发展的各种资源,为城乡之间、县(市)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优势互补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是履行政府职责的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加快,迫切要求政府提供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共需要,如城市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绿化、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水、电、气的安全供应等。因此,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一定要从民生民意的角度思考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通过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满足城乡人民的公共需求,充分保护人民的公共利益,实施还权于民,为人民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认真履行政府的职责。

三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城乡规划法》是在总结原《城市规划法》和《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规划管理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颁布的,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加强了人大、上级机关和人民群众对规划部门的监督,强调社会公众充分享有城市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些方面的规定,是《城乡规划法》的新内容和特点。

(二)落实《城乡规划法》的理念和方法创新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生态的世纪。城市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结合势在必行。落实《城乡规划法》重点在于理念和方法创新,其中生态学理念的培养和新的规划方法的引入至关重要。

一是要深刻理解《城乡规划法》的立法意图。通过以规划为龙头的一系列相关手段,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未来五到十年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领域之一。《城乡规划法》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关于城市、镇总体规划中“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的内容。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类型(基于功能分化)的迅速增加,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的扩展过程成为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程,城市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城市发展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得到关注。重新认知城市生态关系引发理念创新,而规划方法、建设方法和工程措施的创新更成为通向理想城市的必由之路。特别是随着城市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轮廓越来越清晰,城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逐步得以普及。《城乡规划法》的立法意图的本质,实质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机衔接,这样,城市的理性发展是有望达成的。

二是城市规划要强调以人为本。认真分析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和阶段,城市规划对经济和社会生态的关注是充分的,如传承历史文脉和地区文化特性,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相关规划都对此给予了充分研究和落实,并将这些理念从城市扩展到乡镇和村落。但城市规划中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多停留在景观和环境保护层面,如对建筑周边的绿化建设给予了较多关注,景观设计中虽然强调对诸要素的考虑放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前提下,也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主要强调绿化的景观效果。但实践中也出现了忘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根本目的而盲目追求土地开发利益的倾向,而且城市规划成为这样的短期逐利行为的帮凶,使区域生态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另外,城市盲目地陶醉于单纯地利用现代技术或建筑艺术创造“奇、大、怪”建筑或构筑物,使城市人居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人们在收获财富的同时损害了身心健康。因此,要从非建设用地入手进行城市规划,就是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规划师与决策者们从“想建什么”到“不该建什么”的思维模式的转变,使得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以保障,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城乡规划法》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发展新时代,也为强化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以永州市为例,具体探讨《城乡规划法》的具体操作办法。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北麓,湘江上游,东与湖南郴州相接,西与广西桂林毗邻,南与广东清远接壤,北与湖南衡阳、邵阳交界。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永州现辖九县两区,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人口570万。近年来,永州立足原有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业以100万亩草场、100万亩无公害蔬菜、100万亩优质水果、100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绿色晶牌,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高效农业基地。工业快速发展,汽车、卷烟、医药、食品、建材、造纸成为托起永州现代工业的六大支柱,中心城市辖零陵、冷水滩两个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2007年实现GDp506.39亿元9。根据《城乡规划》的有关规定和永州实际情况,针对当前规划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以具体举措完善《城乡规划法》的可操作性,形成实施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加大规划编制投入。市政府要加强对城乡规划法实施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加强对县(市)、镇、村的规划管理网络建设,重点要加强零、冷两区规划一体化建设和两区城乡全覆盖工作。建议市财政要加大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大力提升规划水平,中心城市重点抓好永州历史文化名城各项详细规划的高水平编制,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特色鲜明、环境舒适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的山水园林城市。

2、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科学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建议市政府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实施”的方针,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具体实施意见,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一是政府组织。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与修改,市政府及市、区规划部门要切实发挥好“龙头”作用,组织好城乡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二是部门合作。城乡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编制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包括研究确定行业发展目标、阶段性计划及实施措施)、专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等,并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使各类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三是专家领衔。

9永州市统计局,《永州市统计年鉴》2007年,第1页

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与审查,应以城乡规划专家为主体,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发挥专家的作用,保证各项规划成果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四是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要尽快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断推进规划决策的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五是科学决策。规划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规范工作程序,按照法定程序组织评审、报批与备案,不断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六是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根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项目实施批前、批后管理,制定《城乡规划法》责任追究办法,依据《城乡规划法》对有关违法和不作为行为予以追究。

3、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智力保障。当前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规划工作开展的制约因素。建议市政府制定加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计划,重点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规划专业人才。同时,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改革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组织年轻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选送年轻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深造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要强化实践锻炼,提倡和鼓励专业人才到规划工作的第一线去,到乡镇、农村去,切实解决好乡镇规划工作“三无”却“无机构、无人才、无经费”的突出问题。

名词解释

一、城市和乡村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除城镇以外的其它地区,统称为乡村。截至到2006年末我国有设市城市656个。

二、城镇化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镇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化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

三、城镇体系规划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四、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998年的《欧洲城市规划协会章程》提出:城市规划包括所有不同形式的开发和土地利用活动。它在所有不同的社会层次内、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空间等级上(地区、农村、城郊、城市、都会、区域、国家乃至国际范围)起作用。它在尊重个人权力的前提下,代表着公众的共同利益,在不断变化着的物质环境中,鼓励、引导、加强、控制开发。

五、村庄与集镇规划

指农村集镇和村庄的建设规划。在中国,一般是根据县的农业区划、县域规划,按照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等状况,对规划期内的各项建设(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以及给水排水、道路、绿化、电信等)进行全面布置。村镇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因村镇的性质、规模而异。一般情况下,村庄的建设规划,主要是安排农民的宅基地和少量公共建筑。中心村的建设规划,除布置建筑物外,还要安排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简易的公用工程设施。集镇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其规划内容基本上与小城市相似,但要较多地考虑为附近农业地区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郑长德、钟海燕.现代西方城市经济理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2]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3]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刘玉,冯健.区域公共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5]丁健.现代城市经济,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2版

[6]易可君,唐瑾.湖南区域经济教程,长沙: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函授学院,2001年第1版

[7]冯建国.城乡统筹规划先行促进中国城镇化,《小城镇建设》2003年07期

[8]唐伟优.城乡统筹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袁振华.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习论坛》2005年09期

[10]马宝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1]浦善新.改革城乡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12]溥善新.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探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3]铉玉秋.完善法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行政与法》2005年02期

[14]张勤.事权明晰主体明确责任落实——瑞士城乡规划体系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3期

[15]吴良镛.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该地区当前建设战略的探索之一,《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16]黄家驷.加快村镇规划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浙江省江山市为例,《小城镇建设》,2004年12期

[17]裴琰,段红兵.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18]曹发义.突出重点,加强监督促进规划事业持续发展,《规划师》,2002年07期

[19]史际春.论规划的法治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0]何丹.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3月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小城镇;总体规划

"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ruralarea"andmasterplanofSmalltowns/ChenZhicheng,HouLei,LanGuisheng

[abstract]traditionalmasterplanningofsmalltownsisbasedonurbanizationandgrowthleveltheory.itplacesemphasisonlyontheplanningofthetownshipzoneandignorestheplanningofthetownshipareaaswellasignores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ofthe"fivecoordination"strategies,the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ruralareaisbasedonthenewideaofurbanizationandadvocatesthepatternofnetworkdevelopmentforurban-ruralareas.thisideacanbebestpresentedinthemasterplanofsmalltownsasplanningthetowhsipandthetownareaatthesametime,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industrialspace,coordinativegovernanceofregionalspace,integratedcoordinationofurban-ruraltraffic,etc.

[Keywords]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ruralarea,smalltown,masterplan

城乡矛盾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是各学科长期致力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规划层面而言,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因此,笔者拟以小城镇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参与的大量小城镇总体规划实践,在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传统思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新发展观为指导,对城乡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提出城乡发展应相互协调与融合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使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与时俱进,克服传统规划产生的弊端,适应城乡发展的新趋势。

1、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1.1对象

小城镇作为乡村与城市之间过渡的载体,其不定性导致了人们对小城镇范围的理解存在分歧(目前人们只在小城镇包含建制镇这一点上取得统一认识),这些分歧主要有两方面:①是否包括小城市;②是否包括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由于本文主要涉及到对城乡关系与总体规划的研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小城镇与乡村直接联系的紧密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随着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相继开展,总体规划中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建制镇。因此,本文将小城镇界定为:对周边农村区域有确切影响的建制镇,不包括小城市及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

1.2范围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乡村人口非农化和乡村地域综合化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生态化和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张,城市与农村的分界日趋模糊,城镇和农村地域相互渗透的作用增强,形成了连片的城市化区域,即城镇密集区。这些地区城镇与乡村差距不大,因而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出现了将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合二为一的做法,即明确镇区规划区范围为小城镇功能区范围,覆盖小城镇的整个行政区域,如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小城镇。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仍然比较明显,乡村相对比较贫困。本文讨论的城乡关系与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是针对我国大量存在的城乡二元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而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两部分,镇区规划区为建制镇辖区,镇域规划区为建制镇行政区域。

2、传统规划思路

2.1规划特征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则深度不足。就成果而言,无论是规划说明书还是规划图件,镇区规划都要比镇域规划详尽得多。规划审批与实施也主要围绕镇区规划展开,镇政府的资金也基本投向镇区建设,镇域规划形同虚设,只是被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被完成,镇域规划蓝图成为镇区规划的“附属品”。镇域规划不被重视,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总的来说,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

2.2规划动因

2.2.1理论意识

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主要建立在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关于空间集聚的内核基础上。

(1)城市化集聚观。对于城市化的概念,由于人们认识角度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理解。人口学家Christopherwilson在其主编的《人口学辞典》中对城市化所作的解释为“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地理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社会学家则把城市化看成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村社区转向城市社区,并由此引起各种社会关系变化的过程。城市化指标的测度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三是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测度指标上都可以看出,城市化普遍被理解为要素在城镇空间的集聚,且城镇规模越大,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越高。

(2)增长极理论。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Boudeville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极”概念引入地理空间,他把增长极与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镇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将原来为某种推动型工业的“极”与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这个“增长中心”相结合,提出投资应集中于增长中心,进而通过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的理论。

集聚理论具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空间集聚理论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区域推行增长极战略的效果存在差异。城乡二元化地区由于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效应,小城镇推进型产业与当地产业无紧密联系,基础结构落后,无适宜的外部环境。因此,增长极战略不完全适合贫困的乡村地区,如要在这些地区培育小城镇增长极,就必须同时重视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空间联系,否则容易造成增长极“飞地”经济的现象。

2.2.2政绩驱使

依照我国《城市规划法》,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由于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一些基层官员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

2.3后果与弊端

由于空间所“关心”的主体为镇区,这就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而农村地区则相对不景气,城镇经济发展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盲目”的造城运动,镇区脱离实际,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大量占地较多的公用设施、超规模的基础设施(如宽马路、大广场)及大型工业园区,进而导致了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乡二元化仍然突出,小城镇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这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

3、规划新思路

3.1城乡统筹发展观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实质是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

转贴于

(1)城市化新理念。以城乡统筹发展观为指导来确定城市化发展理念,城市化不只是一个人口转化、经济结构和地域景观空间变化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对人类社会进行整合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空间集聚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空间关联的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城市化侧重于改善城乡地域系统的有机构成,不断优化城乡关联结构和构造一个有序的空间组织,使城乡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为不同规模层次的城镇居民和不同聚落类型的城乡居民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保障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城市化并非要将所有的乡村都变为城镇,不赞成为刻意追求城市化指标而忽视农村发展,而是提倡通过理性选择,促使城乡公平发展,保持城乡社会稳定,这也与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新发展哲学观一致—改变传统城市化中只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线性产业布局。

(2)城乡网络化。城乡统筹发展观,在承认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城乡互补性和协同性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改善城乡发展中的空间结构关系,使人们增强城乡网络化发展意识,重视调控城乡发展的协同关系,提高城乡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这就是曾菊新所倡导的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2001)。其中心含义旨在使一定地域内的城乡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紧密、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2规划应对

3.2.1理念转变

目前,规划理念已从关注“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集聚过程”转到关注“空间关联过程”和“空间重组过程”,从城乡发展为线性因果发展理念转到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理念(图1)。将小城镇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网络化发展作为一个地区城乡有序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指导一个地区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3.2.2内容完善

对应城乡统筹发展观,小城镇应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镇区规划,要立足于城乡区域,用区域的眼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镇区适度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增长极(点);镇域规划,则要强化对广大农村地域的研究,对城镇与农村关联度及融合度的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小城镇总体规划新旧思路比较见表1。

镇区作为镇域增长极,镇域作为镇区发展腹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镇区要依据镇域的分析研究,切合实际制定镇区规划;镇域要在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突出城乡关系的融合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主要体现在镇域中,针对镇域规划现状,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产业空间统筹发展、地域空间统筹管治、交通设施统筹协调三大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

(1)产业空间统筹发展。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实际上是指城乡之间多元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和有机关联,主要内容有:①根据小城镇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结构模式,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②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城乡空间产业的合理布局。

农业经济要求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按照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引导分散的农户从小规模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积极努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建立农业特色基地、农业示范点、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区,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农业经济发展带。

工业经济要求改变目前主要局限于农村内部的农村工业化发展策略,依据产业关联效应,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传统工艺,以及有地区资源优势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依照专业化的垂直分离组织方式,生产城市中大中型企业所需的零配件或配套产品,确立主导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小城镇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小企业能对市场的需求做出适时快速的调整和变化,加上地方社会网络的植根性、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相同的文化背景,培育具有柔性生产特点的中小企业新产业区,形成一批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规划布局上,布置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利用横向联系形成新产业区;适当考虑在某些行政村规划农产品加工点,与交通和规划中的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以便利地获得原材料;利用交通联系,构建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轴等。

第三产业中要重点发展商贸业、信息通讯业,发挥其与乡村物资交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使小城镇成为商品集散地。同时注重对其他特色资源的整合(如旅游资源),并做出相应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2)地域空间统筹管治。

城乡地域空间统筹管治,是一种可持续的空间管治模式,具体包括引导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通过划分各项建设用地类型,对各类用地进行分区管治,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对策;将基本农田、水源、自然环境、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等不同的空间建设内容纳入到建设用地的分区管治之中,划定农田基本保护区,促进对镇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可将镇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建设区、生态敏感区和农业开敞区3种类型,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内部功能,对各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管治要求及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使城镇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协调进行。

(3)交通统筹协调。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罗杰·特兰西克在图底关系理论及联系理论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图”,乡村及生态空间是“底”,认为“图”与“底”通过一些“联系线”可组织成一种关联系统和一种网络,这些“线”可以是交通线等实体要素,也可以是信息、技术、资金等虚体要素。可见,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

在更大区域内,规划建设与市区、县城的联系通道。市、县城区与建制镇镇区之间、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要有一定级别的公路相连,一般要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并尽量与重要交通干道、交通骨干线相连接;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加快小城镇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建制镇驻地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

4、结语

小城镇总体规划尤其是其中的镇域规划,需要我们付诸实施,而不应该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层面。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是规划实施的关键。通过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

针对现状规划的不足,笔者认为主要可从几方面加以完善:①完善规划管理、执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规划决策体制,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②合理利用资金,除投资镇区进行适度规模建设外,还应将资金投向城乡公路、通信设施的建设等方面,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③改变政绩考评标准,在招商引资、发展镇区建设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解决就业、抓好农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标准;④改革制度,创新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确保城乡各种联系要素顺畅。

[参考文献]

[1]GrabherG.theembeddedFirms:onthesocial-economicsofindustrialnetworksroute[m].London,1993.

[2]poterm.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1998,(11)~(12):77-90.

[3]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管理规划建设

城乡规划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时期,对城镇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同时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监督,从而促进城乡布局的合理化。城乡规划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城乡布局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随意性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具有行政能力的管理方式,是当地政府意愿的体现,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特征。由于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城镇储备能力有限,因此经常处在应急的状态。当地的政府在城乡规划进程中缺乏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光,往往是每一届政府出台一届新的管理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也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

2.城乡规划体系不健全

城乡规划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城乡规划工作缺乏宏观的指导,因此在实际规划建设决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城镇的体系规划缺乏层次,而且性质雷同,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较多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带来的更大的难度。另外,由于针对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小城镇在城乡规划中处在尴尬的地位,也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由于城乡规划体系不健全,使得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办公程序,只能依照领导者的意愿进行。近几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技规程和政策指导,但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仍然任重道远。

3.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执法难度大

执法难度大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顽疾,长期存在,却始终没有获得有效的制止。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受到政府权力的牵制,执法者在执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滞而无法顺利执法;第二,个别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利用金钱打通关系,而大量的占用公共资源;第三,很多按照规划要求应当拆除的建筑物,往往周旋在罚款与拆除之间,甚至利用罚款来躲避拆除,使得执法工作面临两难的境地;第四,个别领导干部带头违法,以重点项目作为掩护,从中谋取利益。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执法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4.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匮乏

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提供保障。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得建设管理技术十分滞后,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城乡规划建设的正常运转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途径

1.加强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视

城乡规划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够促进城镇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其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城市人口相对饱和的状态下,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能够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提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保障,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行政决定的依据必须要明确规定,因为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会导致程序的混乱,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明确,时期符合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等相关程序的要求。同时,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应当对规划审批与法定规划、法定通则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确保城乡规划有明确的技术标准。另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开展,要与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并且根据城市规划中关于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的规定,经过申请、审批等相关的环节,否则视为违法。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的消除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随意性,制止和越权的现象。

3.加强对规划管理的监督

城乡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这也决定了规划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不间断性,为了保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并且做好日常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对于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督促相关人员坚守岗位,完成自身的职责。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在这些年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很多地方存在着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的现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对此必须要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并且促进内部控制度的完善,从而实现对规划管理的有效监督,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

4.增强人员素质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繁琐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过程,因此作为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道德水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规定,自觉坚守工作岗位,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将不断加快,对于城乡规划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充分重视城镇建设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并且积极地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增强人员素质,鼓励公众参与,同时实施有效的监督,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的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同时促进城乡规划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彭新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J].广西城镇建设,2014(02)

[2]王欣光.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难点及改革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3]朱富强.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制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07)

乡镇规划的重要性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高村镇规划管理水平,逐步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村镇规划管理的范围、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村镇规划管理范围。除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镇(街道)、村的各类建设行为。

(二)村镇规划管理指导原则。坚持城乡统筹、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住宅向生活小区集中,引导村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三)村镇规划编制目标。20*年前,全面完成镇(街道)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国(省)道、重要交通干线、重要河流沿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及省级风景名胜区周边可视范围内的村庄规划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风貌保护专项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中心镇重要节点、重要部位建筑风格设计;按照近期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的要求,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四)村镇规划管理目标。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加强批后管理,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建设行为,确保村镇规划全面落实。

二、强化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五)村镇规划编制主体。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本镇(街道)各项规划和所辖村庄规划编制的主体,要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镇(街道)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六)村镇规划编制原则。规划编制应当严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省城乡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村镇规划编制的强制性内容。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七)村镇规划编制程序。各镇(街道)的各类规划项目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审批、修改和备案程序。村庄规划在报送区政府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经区政府批复的规划成果要分别交所属镇(街道)和区规划管理机构备案。

三、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

(八)落实建设项目规划分级管理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村镇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区规划建设管理审查审批暂行办法》的要求,核发“一书三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立完善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方案镇(街道)级的初审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开工前,必须由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建设工程开工放线通知单》后,方可进行建设工程现场定位、放线、验线工作,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

(九)规范镇(街道)规划监督管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创新思路,将城市规划区外的村镇建设项目批后规划监督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和村,强化市、区两级规划监督指导职能,健全完善“三级政府(市、区、镇)、四级管理(市、区、镇、村)”的村镇规划管理监督机制,各镇(街道)要切实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好规划批准后的跟踪管理工作,依法对所辖区域内各类违法建设行为采取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

(十)加强村镇居住小区建设。镇(街道)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停止办理私人住宅零星用地、零星建设审批,严禁骑路建设,推行组团式块状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式,完善道路、电力、电讯、给排水、垃圾处理、绿化、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镇(街道)之间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十一)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各镇(街道)设立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人员不少于2名,中心镇配备专职和兼职人员不少于4人,并建立以村委会主任为协管员的村级规划监察队伍,强化规划监察,形成区、镇、村规划监察联动机制。

四、夯实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保障基础

(十二)资金保障。各镇(街道)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各项规划编制及实施,规划编制、管理经费要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十三)规划培训。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加强对镇(街道)、村规划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促进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