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十篇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十篇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0:10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专业教育;融合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高校的热门专业,法律从业人员逐年增加,然而,目前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仍然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多依靠两课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关联不大,且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效果亦不甚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若不能平衡发展,势必造成学生德智发展失衡。因此,笔者以宁波大学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探索二者融合的新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现状:以宁波大学为例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教育。目前,宁波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三:其一,两课教育。两课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求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局限性,80%的内容都围绕品德教育展开,对法治内容较少涉及。其余课程则围绕马列主义、思想、党的先进性等开展,不分专业,统一授课。其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宁波大学每年都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律大篷车”等品牌活动,让大部分同学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虽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较好融合,但忽略了品德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其三,党校学习。相对于两课教育和社会实践,党校学习针对的不是全部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的培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未能根据法学的学科特色融入法学专业教育。

2、法学专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近年来,为了彰显法律的公平公正,社会各界对法律从业人员的“德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考试中也增加了“律师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等内容。因此,“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才可以合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1]非如此,必将无法最终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宁波大学开设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程,旨在传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未来法律人的道德水准。“法律人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其职业道德是一种理性道德。这种理性主要表现为中立性与程序性。中立性要求将情感判断置于规则之下,而程序性则体现为以程序正义制约价值判断。”[2]为了适应这种理性需求,我们还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以80后、90后为主,普遍以自我为中心,易冲动、感情用事,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受教育者塑造健康积极的心态,用理性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充分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探索出融合模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1、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社会主体的道德规范的培养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这是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是要从意识形态的领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约束,法律人势必不能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更严重的甚至会曲解法律真谛,知法犯法,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前提,为法学专业教育提供内在的价值取向,事物发展的一切由内因决定。人们只有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产生政治认同、对社会主义法律产生认同,才能更好地学法、守法、用法,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法学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如果说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是需要社会主体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那么法律虽然与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强制性特征,为我们提供外在的行为规范指向。单从与道德相关的法律来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有一定道理的,道德可以干预的事实,法律未必可以约束。从教育领域来说,法学专业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对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文化素质(广阔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人际沟通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素质是基础,也是首要素质,受教育者必须要清楚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对法律观念的认知水平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偶然变成必然。因此,法学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在科学的价值体系形成后逐步酝酿成熟,使受教育者自觉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究

由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可见,二者的融合势在必行:首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是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法律人不断提高职业水平,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再次,是学科间内在联系的必然选择。二者均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法律始终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执业能力,是二者共同的教育任务。因此,我们要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探索二者的融合模式,寻找合适的教育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能够互相渗入和吸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涉猎。目前的两课教育形式守旧,教育方法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普遍忽略“法律基础”部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改进授课方式,例如,将经典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展开课堂讨论等等,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可以自然融入法学基础知识,充实“法律基础”部分的授课内容。必须要注意的是,两课教育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授课,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品德教育和法学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随之加以调整,让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增加培养方案中法律德育课程的比例。就目前所开设课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专业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只有《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涉及了对法律人品德的培养。培养方案面临改革,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增加法律德育课程的比例,将对法治精神的追求作为法律人的终身追求。即法学专业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核心在于形成对法律的确认、信服和忠诚意识,培养法律至上的思想道德素质。所培养的法律人必须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准则,树立对法律的信仰,维护法律的尊严,忠于法律、忠于事实,除恶扬善,清正廉明。要有尚法的特殊人品和刚正不阿的特殊品

格。[4]

3、充分发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同属社会学科,同属广义的大法学类,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例如,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道德范畴的基本品德,也是法律范畴的基本准则。很多高校存在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催缴难的现象,其中不乏法学专业的“高材生”,这些学生不止是违背了诚实信用的传统美德,更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在民法领域,借款行为是合同行为,合同一旦生成,就应该履行按时还款的义务。思想政治辅导员需通过日常教育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诚实信用这些基本品质,法学专业教师更应该让学生理解一系列行为背后所涉及的法律常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多,需要任课老师充分发掘,在日常教育中融会贯通,使学生在熟知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不仅包括两课的任课教师,也包括导师、班主任、院系辅导员等,他们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学生学会感恩、获取良知,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四、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法学专业教育不断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才能真能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小楼.法律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2-13.

[2]龚义年.”法学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及其改革完善”[J].皖西学院学报.2010(1).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3-02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充分反映出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随着法律职业化的全面展开,以培养“法律职业人”为宗旨的法学教育在法治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凸显。法学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法律知识,更在于涵养职业道德精神,传承法律职业道德,解析正义成为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使命。然而,综观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法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律从业人员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在从事法律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各行各业都在遵循一定职业道德的约束,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法律职业者也当然要受到法律职业道德的约束。在法治建设的时代,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治”和“德治”的共同要求。法律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涉及国家法律的实施,为社会活动提供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保障,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和体现了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关涉到国家法律尊严的维护、社会矛盾与纠纷的公正解决、社会正义的弘扬。正如孙晓楼先生所指出的:“法律伦理的重要,大概是人所共知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或道德若是不好,那么他的学问或技术愈高,愈会危害社会。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2]

法律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中,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样,“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法律职业者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所适用的道德要求当然也不同。如法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等,检察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律师有《律师法》《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虽然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各有不同,但是所有“法律人”必然需要遵守的一些最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是相同的,比如说公平、正义、忠诚、廉洁等是法律职业者需要遵守的首要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现代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地位的忽视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高校作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一直没有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因为人们常常持怀疑论,认为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没有办法直接教,单纯在法学院校的学习经历和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课程无法对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发挥有效作用。而且持怀疑观点的人根据经验证据认为,“无论是第一学年的法律实践,还是一学期的、独立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都没有影响。”[3]一方面法学教育不能缺少它,另一方面法学教育又没有恰当有效的途径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这就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教育中被淡化或流于形式,使其在法学教育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课程设置的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但这其中没有“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纵使它不能跻身于“核心课程”,作为一般课程来设置也有困难。因为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但专门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却为数不多,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些院校,但这与庞大的基数不相符合。

(三)考核方式的教条化

目前,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院校,一般还是都采取传统的试卷考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大批的法科学生之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往往在于为了应付书面的考试,而机械性地识记一些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这有背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初衷。始于2002年的国家司法考试现已成为法科学生走向法律职业的必备选拔渠道,在国家允许在校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后,大部分法科生在毕业前都加入了司法考试的大军。在司法考试四卷600分的考试中,除了16门法学专业课程外,还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统一的司法考试对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及选拔法律精英都确有重大意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准入”法律职业的一道“门槛”,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在选拔法律职业人员方面更多的是关注选拔对象对于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应用的程度,却无从关注选拔对象的实际道德素养,因为仅仅通过几个选择题是无法真正考核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难道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选择试题都做对了,就是道德良好,都做错了就是道德不合格吗,显然这样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正如张文显教授所指出的:“司法考试再怎么考,只能考出知识和部分能力,但考不出人的信仰、人格、修养。”[4]因此,法律职业道德素养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培养和考核出来。

三、现代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国家建设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法律职业者的推进,那么法律职业者的道德素养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进程。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系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的形成有助于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因此,以培养“法律人”为使命的法学教育必须实行改革,才能寻求长远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早日实现法治中国。

(一)更新法学教育关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

由于长期以来受“道德无法教”“教育无用”的观念影响,通常认为法律职业道德只是一系列的规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把这些规范的具体规定当作条文知识传授给法学专业学生,使法学专业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职业道德,记忆法律职业道德都包含哪些东西,便于应付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的考核性试题。但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它所要求的远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种对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态度、观念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法学教育中必须抛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无用论的观点。

(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培养法律职业道德认知为前提

在法学知识的教学中贯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前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有一句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只有通过对法律职业道德知识本身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认知更充分,才会对法律的正义、公正有更深的理解。人们常说:“知之深,则爱之切”,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心理学理论中,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人只有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了解主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从而产生情感;情感体验又随着认识的加强而增强。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了法律职业道德,才会对法律职业者维护公平和正义这一使命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增强法科学生对法律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才能培养法科学生“用法律拯救人们于苦难的情怀”,法律职业道德信念也更容易在他们内心形成和产生认同感。

(三)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学陷入了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之中,而忽视了对“法律人”正义价值观的教育、缺少了一些对法律职业道德的终极关怀,仅仅是局限于讲授法律职业的道德规范,还停留在教科书的“说教”层面。然而,作为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主要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感悟和相信所授内容,让他们形成情感体验。而不是教什么道德知识和学生学会什么道德知识的问题。所以,传统的讲授法对于阐释法律职业道德的原则、具体规则及要求可能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对于使法律职业道德要求向法律职业人格的转换可能作用就不会很明显。“讲演式教学法除对一些有限的教学目标会起作用外,在课堂上的这种苦心规劝不是培养律师对个人行为负责的责任感的一种方式。这种单纯说教的作用是有限的”[5]。

法律职业道德涉及的是法律职业活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即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不同角色的伦理关系。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法律职业人员通过亲身经历的关系才能形成。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能够让学生体验角色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场所,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养成。体验式职业道德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通过组织学生提供法律咨询、观看案件审判、开展模拟审判、法律诊所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提炼职业道德标准,从而达到形成优良职业道德的结果。

(四)考核方式的转变

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题考试的方式进行,如国家已经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司法考试的一项内容,但司法考试也仅仅是考核考生对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考核考生的真实法律职业道德状况。而且,我国目前的法学专业教育毕业资格取得中,并没有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一项内容纳入其中,因此,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应将法律职业道德内容作为毕业考核的一项内容。但仅仅通过“书面考试”的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是考核不出来的,需要转变考核方式。比如建立学生不良行为记录淘汰制,这种淘汰制可以将书面考核转为实践考核,有利于对存在不良法律职业道德倾向的人进行初步淘汰,以免道德不良的人进入法律职业队伍,更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出法律职业道德良好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博.传统法律教育与诊所式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174.

[2]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64.

[3]杨欣欣.法学教育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80.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培养途径

作者:李益杰

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担负着提高医药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知识水平及人文综合素质的重任,在医药学专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加强医药学人文教育,可以为培养大批既有高精尖医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新型医药学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一、医药学专业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识的缺失

在医药学专业学生的思想观念上,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是专业课程,无关紧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在医药学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够,存在各种各样的印象和偏见。有的说:“记得刚开学时,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心一下子就沉了,唉,又是既无聊又不能丢的课程”,“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以后上课的时间又很难熬了!”;有的说“本人一开始接触到这门课,感觉不好,我本来就不是文科生,感到政治课面对一大堆文字全无兴趣”;有的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我们课上课下学习到”,大学里上这门课是在“炒剩饭”。有的说:“在大部分同学看来,政治课是很枯燥的,又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所以都没有什么兴趣,就算起初很认真的听讲,中间还是会走神甚至打瞌睡了。”总之,学生的看法五花八门,他们认为这门课“既无聊又不能丢”,“难熬”,“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他们准备在课堂干什么?一位学生这样说:“很多时候,我就想着充分利用这样的课时,尽量地把所有的作业在这样的课时中解决掉,或在这样的课上练习写字,绝对不能在这样的课上浪费太多时间。”可见,部分医药学专业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观念是消极的,亟待纠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分为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三个模块,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是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素质首先关注的是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塑造,使医药专业学生认识医药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它们要求医药专业学生遵纪守法,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具备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尊重患者个人信仰;实事求是,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就决定了它是培养医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培养医药专业学生的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远大的抱负、明确的目的和顽强的毅力是人们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精神条件,因为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为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动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学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1]。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轨迹”[2]。只有德才兼备的学生,才能奋起读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通过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其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近现代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接触到上述人文社科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弥补专业学习的不足,可使学生成为一个博学多才、有较高文化教养的人。一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得较好的学生,其综合文化素质必然有较大的提高。此外,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深化,选修课程的不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更体现出综合性特点,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的作用将更大。教学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素质。有的学生认为:“在我们同学之间,有一部分人对于英语、社会学科等人文科学不感兴趣,这种偏向亟待纠正。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人文素质,即使其他学科学得再好再棒,只能成为一个不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三、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医药学专业人才中的途经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所学医药专业相结合。在课堂讲授上,任课教师要找准与医药学专业教育结合的切入点,结合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医药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同舟”、与培养和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的主旋律“同曲”。笔者在教学中,坚持理论教学联系学生专业实际的原则。通过广泛调研,收集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医药特色教学案例,如医药行业的发展动态、“精诚大医”的感人事迹、医疗卫生焦点问题等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体系,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药道德,造就一代德才兼备的医药人才。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结合学生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方法,如医药特色视频观看讨论法、医药特色案例教学分析法、医疗卫生焦点问题讲座、组织学生专题小组讨论、自制课件演示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医药专业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精炼授课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3-229

一、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概述

(一)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从事某种职业

所必备的专业能力、从事某种职业需要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能力。法学专业人才主要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法治职业是一种以提供法律服務为获利基础的谋生手段,法治职业的核心是专门从事法律活动。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是职业法治人应当具备的执业能力和水准,受过专业化系统的法学训练后,具有初步的法学理论素养及其相应的法律逻辑思维的专业操作技能与职业操守。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也就是法治人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全面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相关课程能够解决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区别于研究型本科的高校,更要坚

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与企业密切合作,重视法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法学实践教育,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坚持立德树人,完成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共同体,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二、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重利益轻责任,职业道德培养任重道远。

法学专业人才未来要成为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从业者,而这些领域都是回应人们对社会公正的期待。法律是公正在人类社会群体行为中一致性的最高表现。社会期待法治人才能够公正履行职责。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缺少专门的职业道德引导与教育,依靠法治人才的高薪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来吸引学生从业,导致法学专业人才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淡漠。

(二)重知识轻能力,课内职业能力培养缺失。

作为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一直以来重视课

内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积累,对职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能够密切关注法学知识的更新,强调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等,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职业能力标准建设、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都存在一定的缺失。

(三)重专业轻素质,通识职业能力重视不够。

法治职业能力是由应用型法治职业的特点决定的,法律要规范人的行为,法学专业人才未来必然要通过学习的法律知识与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法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清晰的法律思辨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结构清楚的写作能力等等,这在传统的法学专业培养中更多依靠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参与各类日常活动的积累,缺少行之有效的专业化训练。

(四)重校内轻校外,实践能力培养投入不足。

民办院校本科高校想要发展,主要难题和出路都在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创新创业在大背景下,更需要人才培养时刻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同样的困难,校内虽然大多建设了供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模拟法庭,但缺少专业法律实习基地支持,缺少社会法律相关部门实习岗位提供,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投入不足。

三、提高民办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做为新时代的法治人才要能够了解大众疾苦,承担社会责任,有服务社会的意愿,能够把个人的事业放在于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和进步中,这此都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始树立,因此,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力度,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元知识结构。

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是法学专业人才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法律职业本身需要准确的掌握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每一项法律的领域都博大丰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法治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法律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扎实的知识底蕴这也是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基础。

(三)提高职业素质培养,拓展能力培养渠道。

根据法学专业人才特点,需要有非常强的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专业化的通识能力,不仅要提倡学生个人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参加各类活动,有意识的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当制定标准化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专业的、统一的、强化的专业素质训练,利用模拟法庭、法律长廊、法律志愿服务、司法讲堂、法律辩论赛、法律援助工作站、司法文书写作等各种方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建立“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丰富法学专业活动载体和教学资源,把优质法学资源引入校园,共同培养学生。

(四)创造实践培养条件,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民办院校本科高校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要注重以务实为准,加大在校内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实践训练内容,将司法实践的案例引入校园,也可以参与处理校园有关的法律问题,从接待当事人、设计诉讼方案、草拟法律文书、参加法律答辩等熟悉法律相关职业的特点,强化学生法学实践能力培养;对外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庭审观摩、法律调研、社会实习等法律实践活动,加大在实习环节的投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具体案件的法理和社会公序良俗之间的融合和冲突,增加社会阅历。民办院校本科高校应当在实习要求、实习方式、实习人员管理、实习目标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法学专业职业能力。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5

一、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1.美国高校以通识教育为实现德育的主渠道。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和我国高校的德育有所不同。我国高校的德育有着完整的德育概念和独立的学科体系。美国则是通过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学科的学习把意识形态传输给下一代。美国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这类课程主要以美国文化和人文社科类为主,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广泛领域,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隐蔽性,更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间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设置通识课程,一方面为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供广阔的背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人文、历史、社会等内容进行批判性学习和思考,逐步内化美国社会的主流政治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这样,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技能,既有共同思想又有共同道德观知识修养。美国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通识课程,如哥伦比亚大学就规定,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首先必须学好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等文化基础课,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他们认为一个美国学生必须对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有一个起码的体验和理解,否则他就不算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美国人。

2.美国的高校德育功能分别体现在在通识教育的正式和非正式课程中。一是通过明确而完善的正式通识教育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美国高校开设了一些显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如《公民学》、《独立宣言》等,在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或社会领域涉及的科目学习中往往采用较为直接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政治观、价值观的教育。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合格公民的责任感,还开设了别国的政治以及法制类的选修课程。美国各大学就是通过教给学生人类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认知自身文化传统,逐步建立起西方主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二是在丰富多样的非正式通识教育的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乔治福克斯大学给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的课程,包括探索性文化类的、技能建设性的,另外还有为社区服务的实习等。麻省理工学院的非正式的通识课程中也设置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等。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有的可以获得学分,有的没有学分,但是鼓励学生参加。还有很多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如领导实习等。这与正式课程相互配合,共同达到育人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工作的价值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隐蔽而间接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美国通过设置综合多学科的的通识课程扩大德育范围。美国大学还普遍开设如美国宪法、政治与社会制度、民主问题等人文类课程以及语言和人、艺术和社会、西方文化的三次危机与文明、亚洲政治思想、伦理学等相关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其责任感。另外,几乎所有学科都上心理课,理工农医类学生至少要上一年的人文类课程。美国学者约翰埃利亚斯曾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1]。美国学校把公民教育内容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中,以致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成为公民教育内容的载体。比如,美国通过历史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通过政府学课程,向学生灌输美国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美国的政府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美国的经济制度是最有生命力的,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的国家等观念。

二、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美国高校除了开设通识课程实施道德教育外,还十分强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注重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道德教育功能。各门专业课,在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中也会巧妙地渗透人文精神。这不仅要求在所有的课程中进行,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做出榜样。这实质就是在专业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精神,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工作的价值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隐蔽而间接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美国的教育家大卫・克尔也明确指出,公民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它应该是广泛课程整体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跨学科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公民教育应该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中去[3]。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主要是各高校通常要求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时,对每个主修的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卡耐基报告曾提出了“内涵丰富的主修专业”这一设想。即不仅要鼓励大学生深入以后某一学科领域,而且要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专业领域。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也认为对主修专业的学习必须明确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某一种专业或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引导学生塑造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对美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进而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和课堂教学的渗透教育

隐性教育是课堂内外,间接的、内隐的,以特定方式呈现,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这种隐性教育方式具有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通过情境交流,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达到教育目的。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如,美国学校中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成为专门从事学校道德教育的机构。咨询人员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专门为学生提供咨询,排忧解难。

美国的课堂教学以渗透教育为主。在大学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一般来讲,美国的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对所学内容不太清楚,学习后缺乏明确的概念和坚实的基础。对于这一现象,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认为这种渗透式教育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从知识的学习角度来看,它不在于给学生什么明确的、系统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体会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不能形成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它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的能力。

四、注重课堂实践活动

美国公民教育的课程没有多少作业,大部分练习是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完成的。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亲身接触到的,在课堂上讨论易于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互相启发,比死记硬背效果好。有的教师在公民教育课程中,采用模拟形式,如模拟国会活动、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欧洲议会等。如教师托马斯・安布里奥虚构一个多种族的国家,让学生扮演持不同政治主张的代表组成立宪会议,就宪法条文进行讨论[4]。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育中注重将时事、热点问题,当地乃至社区的问题与基本原理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批判思维能力。另外,通过辩论、口头报告、模拟法庭等形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了公民教育知识,还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113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

专题化教学高校开设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近十年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针对这门课的改革和创新显得越来越迫切。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愿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磋商。

1授课内容的专题化

所谓专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行专题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如何实施?效果如何?这都有待于教学实践的继续探索和及时检验。笔者认为,这门课的专题应该宽泛化,即每一专题可以包含许多选题,并且以课本内容为依托重新规划,分出几个大的专题。这种划分的优点是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变目前内容的零碎化。笔者认为,应该划出至少8个专题的内容: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新阶段;二,培养大学生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三,坚持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五,传承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实践;六,学习法律基础,树立宪法权威;七,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八,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塑造完善人格。这8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基本的学科理论,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这8个专题,无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领域都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我们应尽力从多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开展教育工作,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2专题内容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可动摇。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唯一信仰。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密切和加深,各种错误思潮正侵蚀青年学生们的头脑,腐蚀他们的灵魂,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这一信仰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甚至没有信仰或有错误信仰,或者正确信仰受到威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战场。教学内容中,每一专题都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而不应当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那么,这门课的教学如何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些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这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要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科学的理论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总是在同错误的思想观念的斗争中形成的。社会无非存在三种意识形态:旧的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虽然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是思想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坚定不移的。

3专题内容要反映一定的学科角度

每一种社会存在都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比如,我们制定宪法,宪法的政治意义在于把人类社会的民主制度法律化,说明人类社会如何走向公民社会,阐述公民、国家、社会的建立,即国家与公民如何分配权利。宪法的法律意义,说明宪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它是治国的一种手段,是国家法治的基石。诸如此类。每一专题都会有多个选题,每一选题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角度。哪个学科角度更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探索的。社会发展变化太快,教学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专题教学要有一定学科理论,不可漫无边际地理论拼凑。

4专题应体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特征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大特色。没有实际的思想教育是空洞的说教。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问题变化多样,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变化迅速。怎样联系实际才是我们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最好是刚刚发生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要突出、典型,而且影响比较大。现实问题可能反映我们的工作在许多方面是错误的。比如,农民种植蔬菜,有时会供过于求,有时会供不应求。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农民的个人问题,另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的工作存在失误———没有及时给农民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正确的指导,致使种植带有盲目性。当然,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有主要原因。总体看,政府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对以后的工作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此例中,我们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等。我们找到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些社会问题还可以成为判断政府是否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评价政府政绩的一项指标。再如,社会道德问题。道德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但现实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和划分专题时要把一般的道德问题与现实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区别开来。当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惩治腐败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就是我们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总之,关注具有一定代表性、时间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是设计好专题的重要因素。

5专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专题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往课程的理论体系是讲理论、列举实例去说明理论的正确。但是,当前的专题教学就大不同。如何把握深度和广度呢?笔者认为,专题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本内容的基本要求,又要抓住课程内容的主题思想,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专题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比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我们可以从多方面选择专题:其一,人生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其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其三,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与人生价值关系密切,那么,选择哪些内容既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又理论结合实际最密切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题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专题的内容涉及的理论渊源、学术争议的程度、现状、发展前景、意义等。专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我们专题教学的核心内容,掌握它们,意义非凡。

6专题内容应有一定的连续性

思想修养本身就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一种修养过程。虽然,我们把这门课程分为几个专题,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孤立地对待每个专题。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意识的教育。无论哪个专题,我们都是希望每个学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人生不平凡,但是,我们都要对社会、家庭、国家负起责任。遵守社会秩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专题阐述的内容不同,但目的都一样。所以,专题之间互相联系,有时互相贯通。第一专题的内容:青年学子进入大学,是人生里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新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规划过程。第二专题的内容:大学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目标,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航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第三专题的内容:坚持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情感,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自己?祖国的存在和稳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个人与祖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国主义在今天具有新的内容和含义。第四专题的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人生与祖国的命运相连。第五专题的内容: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实践。我们的祖国历史上崇尚以德治国,今天,我们虽然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方略,但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以德治国仍然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第六专题的内容:学习法律基础,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第七专题的内容: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应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单靠国家的强制执行不行,需要每个公民的自觉遵守才能实现。所以,完全以德治国行不通,依法治国需要国家与公民的共同努力。第八专题的内容: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塑造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格的逐步完善。整个课程的专题之间互相联系,印证着道德与法律是治国的两种重要手段,相辅相成,二者不可缺一。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社会规范的约束,更依靠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的人们的自觉遵守。

7专题要反映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思想教育的内容

授课内容的专题化,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课程内容分为法律和道德两个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有理想、有文化、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单纯掌握某种知识。当然,没有知识谈不上是有素质的国民。知识需要内化,才能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之所以把本课程设计成几个专题,显然是因为这些专题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希望学生通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坚定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有道德、守纪律、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专题化教学要全面反映思想教育的内容,不可偏颇[1]。

8专题与课本内容要协调进行

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专题的选题和内容一般是从课程内容中选择性地单列一个或几个内容。所以,专题必须是课本的内容,而不能离开课本的基本内容去选择其他内容。但专题有自己完整的设计体系,可以不受课本内容章节的限制。专题的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方法可以相同。专题也可以使用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多媒体教学、课后实践、布置作业等诸多方法。毕竟,我们是开设一门课程。这些方式和方法也在探索中,如何协调这些内容,需要改革实践。专题化教学不能改变教学目的和任务。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时展的需要,尝试专题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7

【摘要】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大力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档案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总之,政治理论知识扎实,档案专业知识深厚,科学文化知识广博,是一个档案专业人员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  档案 政治品德 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由档案、必要的物质条件、档案专业人员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人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要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既要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又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当前档案事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档案内容日益丰富,档案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化,档案管理现代化逐步推广,对档案提供利用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使之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势在必行[1]。

        1  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素质

        1.1  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  维护档案真实和历史真实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档案工作的政治性、服务性,决定了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此外还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品德素质。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品德素质是指政治态度、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它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大力倡导和坚持立档为公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的真实面貌,满腔热情的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档案服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1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对自己从事职业执著的追求,始终以旺盛的精力、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档案专业和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使档案专业人员有知难而进的信心和决心。

        1.1.2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档案专业人员的责任心就在于把党和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自觉的管理好、利用好、维护好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严守国家机密”等工作作风和思想道德情操都来源于档案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

        1.1.3 要有勇于创新精神。  树立勇于创新的进取心,才能使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大胆开拓,勇于尝试,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改善档案管理条件,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1.2  档案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档案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根据一般社会道德结合档案工作职业特点提出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职业道德在档案工作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1.2.1 不为名利,甘为人梯,热心服务  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手段决定了它本身是一项服务性、条件性很强的工作。而档案工作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不同在于它不能通过服务对象直接产生效益,而是通过服务对象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体现。不为名利、勤奋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周到的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档案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1.2.2 尊重档案,尊重历史  档案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维护档案和历史事实的原貌,既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档案的内容和特征,也不允许主观臆断随心所欲的鉴别档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坚持据实立档,据实用档,尊重历史,忠于职守,维护党和国家档案的历史真实面貌,同一切篡改档案、歪曲历史的行为作斗争。

        1.2.3 遵纪守法,严守党和国家秘密  由于档案工作是不同于其他服务性工作,档案工作者对于利用者不能“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必须克服主观随意性,按照法律和工作纪律的要求正确处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当前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在日益扩大,外事活动不断增加,这给国外敌对势力窃取我国的高科技技术提供了可乘之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必需具有严格的保密观念和良好的保密习惯,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确保档案在政治上的安全。

        1.2.4 工作作风要严谨细致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技性、服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的工作,它要求我们在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案内容、利用档案咨询及信息反馈等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2  档案专业人员的知识素质

        档案专业人员的知识素质指的是一个档案专业人员从事本职工作应该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面。一般的说,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知识、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2.1 政治理论知识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指南。档案专业人员只有努力学习,掌握并正确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确定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科学的探索、总结档案工作的规律,保证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2.2 档案学知识  档案专业人员必须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档案学知识,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实践技能。档案学理论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档案工作实践又迫切需要档案学理论的指导。档案专业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一方面,档案是一种知识载体,档案专业人员要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就要熟悉档案的内容,掌握档案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另一方面,档案专业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编研、提供利用中始终贯穿着分析、研究、综合、判断等各种科学的研究活动。档案专业人员只有熟悉和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档案专业人员应重点学习、掌握《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文书学》、《档案分类学》、《档案目录学》。这是档案专业人员必学具备的专业知识。

        2.3 相关科学文化知识  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工作面广,知识门类繁多,特别是在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的今天,仅有档案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史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更好的胜任档案工作。

        2.3.1 掌握文史知识。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的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著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2.3.2 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现代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日益加强,档案专业人员应有重点的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现代管理学、情报学、图书馆学,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贸、法律知识。

        2.3.3 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建设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缩微、音像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2.3.4 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知识。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扩大,档案专业人员掌握和熟悉一门或多门外语知识,以确保外文资料的管理与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

        2.3.5 掌握宣传知识。改革开放的形势强烈要求档案专业人员走出“馆堂”,面向社会。档案部门要借助各种媒介宣传档案工作,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档案专业与其他相邻专业的渗透与联合,培养自己的信息编研、开发能力,成为能够胜任“办公文秘—档案管理—信息开发一体化管理多面手”,并逐步使档案管理工作从经验型的手工操作模式向现代型的技术操作模式转变[3]。综上所述,政治理论知识扎实,档案专业知识深厚,科学文化知识广博,是一个档案专业人员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

        3  档案人员的身体素质

        档案专业人员应当具有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这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档案管理工作要长期收集、加工、编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连续性,这些都决定了做档案工作要有一个适应紧张工作的精神状态,而良好的精神状态皆来自健康强壮的体魄。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与健康的身体密切相关。从档案工作目前的情况看,不仅有脑力劳动,也有大量的体力劳动,因此,在档案专业人员诸素质中,健康的身体素质应成为重要的一个条件。

综上所述,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这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为了发展我国的档案事业,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 

参 考 文 献 

[1] 朱祥.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8,(5):145.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存在的现状

(一)德育智育各自为战,导致“两张皮”“两条线”现象

我们的民族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德育与智育、育人与育才没有先后之分,两者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德育与智育不同,它将有渗透源的作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蕴含在一切活动之中,可以说它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超脱教育教学之外形成了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分块结构。这种智德分离的现象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是非常不利的。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分化,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共青团抓德育;校长、教务处、任课老师抓智育。这种格局分工明确,各守一摊,形成学校德育与智育的“两张皮”“两条线”现象。同时专业教师队伍有逐渐远离德育战线的倾向。专业课教师从事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上,再加上高校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极其明显的科研成果导向,使得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关注,必然导致专业教师在高校德育中主导地位的萎缩和作用的自我局限。加上德育教师难以得到其他专业教师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在学校没有学术地位,在评定职称时受到“学术歧视”,在客观上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孤军奋战”的局面。

(二)去政治化趋势,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未充分发挥育人优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中形成了去政治化的思潮。哲学社会科学中的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职责。然而一些教师对马列主义不是真懂、真爱、真信,一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以为是“左”;还有的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其课程教学的“知识功能”,而忽视其“政治功能”,有时甚至为了追求知识性、趣味性而牺牲思想性。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相对较低,队伍不稳定,不安心于教学,少数教师素质不高,平时不注意学习,在教学中只生搬硬套,不注重灌输引导,分不清重点、讲不透疑点、解不开难点,也不敢回答学生提出的难点、热点和疑点,课堂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与高校改革和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高校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但要求政治过硬,素质全面,还要求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基本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并且要求将理论合理地融入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中,为学生解疑释惑。这就要求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都能够胜任工作的需要。然而就现在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而言,学历层次偏低,基本上是以大学本科学历的为主,与高校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训练,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因而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现象;理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普遍存在对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理论培训不力以及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自身理论学习不够的现象,对学生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难以站在理论高度予以释疑解难,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队伍不稳定。在各高校现有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特别是中青年政治辅导员,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坚实的思想基础,缺乏相应的系统理论与认识,组织服从的多,心甘情愿的少;借作“跳板”的多,长期安心政工工作的少。加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竞争机制的引入,担心从事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思想压力大,有后顾之忧,一部分人准备转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批年龄小的报考研究生,准备走“曲线转行”的路子,从而造成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不稳定。

人员未细化。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是不同的,但现实是“学”字当头,凡是学生的事,都找辅导员,繁重的具体事务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育的系统工程的重要部分,其工作重心应放在大学生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和提高上,而不是单纯的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上,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不是内容。如果仅仅将辅导员的工作拘泥于此,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实质,也就不能完成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输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的重要任务。有的辅导员对关心学生政治思想进步问题重视不够,工作中一味强调“寓教于乐”,形式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但细品起来,活动品位不高,层次不够,尤其是活动的政治教育功能不强。最终导致有些辅导员不能给学生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批倒,使得工作主导性差,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领路人。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力量还未形成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更是薄弱中的薄弱环节。缺少师资,不少高校没有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岗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强的工作,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多数学校是由“两课”教师、辅导员或校医从事这项工作,把一些心理问题简单化地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处理,导致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方法和内容单一,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矛盾,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因此也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整体育人,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

《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在体制和学术范式及其评价体系上,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明确全体教师的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全员育人的问题。在体制上应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制和导师制,要求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直接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要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大学生指导老师,逐步建立大学生导师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健康成长。在机制上应把育人工作纳入专业教师的学术范式,把育人成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专业职务评聘、考核评比等工作之中,促使教师像重视学术成果一样重视育人成果。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既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宏观的调节,政策的导向和有力的支持性干预,有利于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的外部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他们是德育资源的主要组织者、利用者。提高他们的水平与素质至关重要。提高公共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和关心。加强培训和进修,通过不同渠道让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进修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同时进一步实施公共理论课教师学历工程,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公共理论课教师,有效地稳定骨干。大胆选拔“名师”,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提升公共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实公共理论课教师编制,切实解决好公共理论课教师的职称和待遇问题;鼓励教师敬业乐教,把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

(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要做到专职人员为主干,确保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本职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由精干的专职人员与众多的兼职人员组成,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

促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工作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除了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常识,具备思想预测决策能力、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等以外,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业务方面下工夫,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熟悉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了解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

实行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职务、职称管理制度,解决好他们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通过专业职务和职称管理,使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和奖励,对不符合条件的、表现不好的及时进行调整。

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与坚持正确的考核原则。考核的内容应是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坚持客观性原则,做到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地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状况;坚持民主公开原则,将考核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等公之于众,让广大师生直接参与考核;坚持注重实效原则,反对任何形式主义的作风;坚持依法考核原则,严禁任何形式的舞弊和弄虚作假的手段。最终要把考核的结果同专业职务和职称管理结合起来,作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主要依据。

(四)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管理

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实行职业化管理,是提高人员素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资格认定制度、职业化管理越来越成为社会公认的规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同样需要走职业化之路,而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实现这一目标。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象,既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受教育者信服,也可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的职业形象,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的要求外,还必须具备坚忍的意志品格、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和蔼可亲的教师特征。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魅力,才能让受教育者特别是广大学生容易接近和接受所教育的内容。

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也指人们对现行职业即将实现的目标的追求和信仰,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品质中居于主导地位。职业理想有高、中、低层次之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不能定位在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层面上,也不能满足于发展个性、发挥个人才智和兴趣爱好层次上,而必须把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职业”同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事业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项职业,而是崇高的事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的伟大事业。

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大学生是高知识、高智商的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多种工作本领,才能应对这一特殊的工作对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演讲鼓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在学历方面,应具有较高的正规教育学历,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应达到硕士水平和部分博士水平,至少是双学位和本科水平;在专业结构上,要做到文理结合,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应是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从职称上讲,要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各个层次。

参考文献:

[1]王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1-252.

[2]马福运.“双肩挑”: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44-47.

[3]吴泽娟,彭启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44-45.

[4]彭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建设[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5)56-58.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 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整合基本原则

从2009年秋季入学开始实施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不仅涵盖了所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德育课程,而且包含了五年制高职大部分德育课程,并深刻影响着独立高职高专“05方案”的德育课程。这次职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开设了一门新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新课程不是“99”方案中“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创新,即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统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出发,将职业道德内容与法律意识、基本规范有机融合为一体,开发了一门崭新的课程。因此,探索对新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创新是非常迫切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一、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定位的思考

1.法治教育性质的定位——德育性。

在法治教育性质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属于智育的范畴[1],否认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而法治教育是传授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持上述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割裂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立起来。有法谚云,“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目前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有增无减,其原因很多,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人们失去道德的自控后,恶欲滋生膨胀,法律的外在强制力也很难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后,他们会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法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行为是人的一种重要品德,是“德”中应有之义,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他们都把法治教育纳入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法治教育应归属于德育。所以,我国学校法治教育从性质上讲应归入“德育”范畴,应侧重于法律观念和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专门法律知识教育的“智育”。

2.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素质性。

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是教育活动的终极指向,要回答的是教育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有的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就是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有的人认为就是守法教育;还有人认为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等等。可是教学实践中,法治课程设置少,课时量有限,学生既没有学透法律知识,又没有增强法律意识,法治课几乎形同虚设,实效性极差。所以在法治教育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方能收到成效。

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及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指示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3.法治教育内容的定位——思想性。

我国学校法治课教学中知识化倾向过重,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对法律缺乏应有的尊重与信仰,出现学法而不信法,知法而不守法,用法而不护法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设计不完善,法治课教材内容往往就是一部中国当代法律的小汇编,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二是老师的专业限制,很多进行法治教育的老师非法学专业出身,自身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把握不准,难以对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思想。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定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上文有关中央精神和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法治教育内容定位只能是重在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而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培养学生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正确的政治观点。

4.法治教育方法的定位——综合性。

当前,很多学校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课时量给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思想上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使法治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新时期社会文化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致使法治教育方法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方法要多样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演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第二,强调社会教育渗透性发展。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法治教育就必须渗透到人们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及其环境之中。第三,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法治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作为面向职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或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从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使课程具有了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总是他们生活时代中凸显的重要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论能否反映现实,能否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准确而合理的解释,是课程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相结合成为了“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最基本的原则。

同志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2.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还必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理想代表着“应然”状态,而现实代表着“实然”状态,这种“应然”与“实然”内在地存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法律素养养成的状态是一种理想,而人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提高法律素养的实践则又是一个现实。法治教育与德育无法回避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只有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不以现实的矛盾与丑恶否定理想的美好,也不以理想的光鲜和圆满否定脚下苦苦坚守的现实,立足现实,坚持理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完善。

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中。教学别要注意做到:一要克服传统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倾向,二要避免以道德价值及道德理想模糊法律的独立性与现实性,以道德教育取代法治教育的做法。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道德的理想层面,而忽视道德现实性的现象,这种脱离现实生活根基,回避现实生活矛盾的做法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结果,被称作是“假、大、空”的德育。面对“道德高山”,学生迷惑、抵触、敬而远之。有识之士呼吁: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从天上回到人间?[2]与道德的理想性不同,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是现实的、具体的。如果立法脱离现实生活,超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水平,过多地追求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理想,这样想当然制定出来的法律无论从基本制度还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讲都将只是一座海市蜃楼。这种过高的要求民众根本不可能达到,法律只会孤悬在半空中,难以落地,从而出现有法难依,甚至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的尊严和功能受到损害。因此,不切实际地推行道德理想的法律化,对法律提出不切实际的超值期望,就会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最终将给道德与法律带来致命的伤害。法律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作为行为规范,法律只要求人们从外部行为上无条件服从;道德则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规范的对象确定为内在思想并诉诸于人的良知,引导和帮助人们从善的需要出发寻求崇高的目标[3]。因此,“法治”离不开“德治”,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决定了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体现的是公民现实的道德水平与理想的道德追求的结合,是现实法律规则与未来法治理想的结合。使较低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法律这一底线道德的现实要求,而较高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较高的道德理想的要求;使全体公民都认同现实法律规则的权威,又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中去全面推动法律的进步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法治教育的现实性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更好地为公民所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共同带动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坚持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就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校的法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教育。因此,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目标导向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改变过去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的做法,使学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应有的高度。在传统的做法中,尤其是法治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了解主要的部门法的有关规定,希望学生能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这无疑模糊了法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界限。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有句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学校的法治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对制度规则的认同和对道德、法律的信仰,使学生成长为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坚定法律信仰的良好公民。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时期,璞玉浑金,可塑性极强,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坚持以信仰教育为目标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有效的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成功有效的必然要求。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是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的知、情、意的统一。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不是等非科学信仰,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理论和主张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坚信和践行。而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直接面对的是人的真实生活,涉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彻底的理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在当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中泛滥的影响人生的种种主张、主义、思潮,在对比中明辨是非、区分优劣,才能真正说服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41]可以说,知识教育做得不够深入,也是影响当前信仰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南、坚持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认清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定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赵光军.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2]温玉平.职业学校德育的困惑与启示.华章,2011(36).

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所谓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专业课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持之以恒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从教育教学理论上来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符合教育学的科学规律。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阐述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最重要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意识到肩上的重任,既当“经师”又为“人师”;既讲科学技术,又教为人处世,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又处于德育的熏陶与感染之中,帮助其生理与心理的均衡同步发展。

从职业院校的教育实践看,仅仅依靠“德育课”或“思政课”这种专门的德育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了。因此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渗透作用,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培养方面看,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用人单位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走上各种各样的一线工作岗位。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的调研发现,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聘用职业院校学生的标准,专业是其次,品德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品德很好、专业一般的学生和一个专业很好、品德一般的学生供其选择,用人单位肯定宁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企业愿意培养的是那些思想品德好的、愿意为企业服务的、任劳任怨的员工。因此,职业院校有责任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在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

2.1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只不过没有政治理论课那么直接而己。首先,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受一定的哲学观点所支配。如市场营销课程通过“沙盘模拟实训”,强化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其次,各专业课教材是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编写的,它本身就具有内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关系,其内容是从不同方面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因而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如会计课程的“单证填制”教学,就蕴含了丰富的职业道德规范。再次,各专业课教师对教学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本身,也对学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在课堂上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所作的评价,都具有教育作用。

2.2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效果比较好且时间充裕

将德育渗透其中的专业课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虽没有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工干部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直接、鲜明,但却是自然地寓德育教育于专业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这种教育效果会更有效。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时间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学生除第五、六学期参加实习外,前四学期内开设课程几十门,其中专门的德育必修课四门、选修课两门,占总课程的六分之一,其余均为专业课程,所以职业院校在专业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时间非常充裕。

2.3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有着一些特殊的优势

首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学生的求学专业一致,师生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这些共同之处,有利于师生相互认可,相互沟通,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工作,课时一般较多,几乎要天天面对学生。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进行大量的实习实训和课外辅导,很多同学也愿意在课余时间与专业课教师聊天、谈心。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学生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还要从事该专业,以此立足,以此生存。学生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的未知者,往往把专业课教师看作知识的先行者和带路人,本能地对其认可、亲近甚至“崇拜”。

3.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渗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指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还要潜移默化的教学生做人的准则,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爱岗敬业和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渗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是相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无不体现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之中,绝大多数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中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如物理课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是“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渗透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