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0:09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1

关键词:规章制度;建设;规范;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

规章制度建设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长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加强规划、有序推进、逐步完善是建立科学化、规范化规章制度体系的重要措施,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对进一步提高油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现状

(一)制度管理情况

2008年初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部分实行重组整合后,为了加快推进一体化管理进程,实现规章制度统一管理,通过出台《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了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定权限与管理层级;确定了业务管理机构及职责;规范了制度内容的要素、文本格式和管理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的统一、有序管理。

(二)当前油田公司制度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油田公司实行规章制度集中统一管理以来,围绕制度的清理、整合和制修订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油田公司现存的规章制度总量大、内容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层级多、数量多的问题有待改进;二是油田重组整合后,上市与未上市制度一体化建设工作有待深化;三是制度立项过程缺乏统一规划;四是制度审查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要求和当前大庆油田制度管理工作实际,油田公司将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开展规章制度优化完善工作。

二、规章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规章制度建设应当确立“以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逐步优化制度体系,逐步提高油田规章制度规范化水平为目标,重点完善核心业务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为油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的指导思想。

(二)工作原则

油田公司总部规章制度建设应当实行“统一管理、层次审查”,即:由油田公司企管法规部组织对规章制度实行统一规划、合规审查;主责部门组织专业协调性审查。具体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规范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严格履行管理程序,保证规章制度的立项、起草、、执行、更新维护及监督检查等符合管理标准和业务要求,保证规章制度合法合规。

1、系统性原则。通过对油田公司规章制度的系统整合,消除规章制度之间的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等问题,保证规章制度体系优化、内容完整、程序简约,各项业务管理相互配套、有序衔接。

2、时效性原则。根据国家法律、环境和业务发展变化,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补充制定、修订或废止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符合业务发展需要。

3、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油田生产经营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业务管理内容、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和管理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力。

三、规章制度建设的目标与程序

(一)工作目标

规章制度建设应以现行规章制度体系为基础,重点建立与完善油田生产与管理领域的核心制度,为创建一体化、简约化、持续改进的油田公司制度管理平台创造条件,保障油田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与高效运行。

(二)审查程序

依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如下制度管理主体程序,即:“有关部门制度立项-立项部门按职能范围起草制度―制度涉及的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性和冲突性审查―油田公司企管法规部进行结构完整性和合法合规性审查―油田公司规章制度分管领导确认审定方式―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或由相关业务分管领导组织集中审议)―油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按照行文程序予以”。

四、规章制度建设的具体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机构与人员责任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作为规划任务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保证制度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应当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油田公司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工作中还要严格落实业务人员责任,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重点,推进油田规范化、一体化管理

制度建设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的战略部署,围绕“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三大战略任务和挖潜增效、拓展市场、扭亏解困等重点工作,认真分析本部门、本系统在履行职责方面的工作缺失或薄弱环节,通过优化与完善相应规章制度的内容,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其中,重组整合前对同一业务重复规定的两个制度,除两个法人经营上的特殊需要外,原则上都要整合为一个制度,重新行文,过时制度要及时予以废止,以加快推进大庆油田上市与未上市业务一体化管理的进程。

(三)积极宣贯,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公司机关各部、室应当针对本部门负责解释的新规章制度,就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制度执行者及管理对象进行培训。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制度,重点做好相关部门间的职能协调;对专业性较强的制度,要在本系统内开展培训活动,保证各级执行者全面掌握新的规章制度。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2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促进公司壮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公司管理制度范本。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不断壮大公司实力。

四、公司提倡鼓励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塑造推动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鼓舞和激励公司员工,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对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与实施做出规定,是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下属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

第二章企业文化管理机构

第四条公司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协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下属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办公室设在总经理办公室。各子公司成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并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责人。

第五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审定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方案,审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总经理办公室的职责是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以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各个阶段的相关工作。各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及专责人的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落实和信息反馈工作。

第六条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审核、指导其他各单位、部门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一)制定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二)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三)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

(四)制定公司对内对外宣传规范,并监督执行;

(五)组织进行对公司企业文化重要议题的相关研究;

(六)开展公司对内对外企业文化宣传,组织公司企业文化活动;

(七)公司企业文化培训的组织、考核、管理、培训效果评估;

(八)审核对外宣传内容,指导各单位、部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第七条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各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范畴,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本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人,并设立企业文化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其具体职责为:

(一)制定建设计划,协助企业文化在本单位、本部门的建设、推广、宣传。

(二)协助总经理办公室落实文化建设工作,合理安排,保证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企业文化活动时间。

第三章企业文化理念管理

第八条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是指:公司的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哲学、管理思想等企业文化核心内容。

第九条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管理的执行机构,总经理办公室应充分调研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总结大通的经验和特点,研究制订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第十条总经理办公室在开展企业文化工作中,应深入实际调研分析,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分析公司所处产业的特点,广泛听取各单位、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提炼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使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能够切合企业实际,对公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十一条各单位、各部门应为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工作提供充分支持和密切配合,积极提供建议和意见。

第十二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审议和确定;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将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工作开展的依据。

第四章企业文化制度管理

第十三条公司企业文化制度是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表达和规范,必须与企业文化理念保持一致。

第十四条公司的企业文化制度系统涵盖下述三个领域:

(一)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规范。该制度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进行设计,是企业思想文化塑造的基础;

(二)企业员工行为规范。该制度对企业员工行为规范进行了设计,是企业行为文化塑造的基础;

(三)企业风俗文化制度。该制度在对内工作上,对企业教育培训、礼仪仪式、服饰、体态语言、工作场所相关规范做出规定;在对外工作上,对企业营销观念、服务规范、公共关系、银企关系、公益活动、文化传统做出规定,是企业风俗文化塑造的基础。

第十五条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企业文化制度的编制和监督机构。相应管理制度经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批生效后,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推动落实。

第五章企业文化器物管理

第十六条企业文化器物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相关器物的设计,可以直观、生动地表现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

第十七条企业文化器物系统包括如下内容:

(一)公司vi系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二)企业象征图案;

(三)企业宣传标语;

(四)企业吉祥物;

(五)企业之歌;

(六)企业容貌。

第十八条公司企业文化器物系统应用范围包括:

(一)办公用品、事务用品;

(二)企业证照、文件类;

(三)交通运输工具类;

(四)指示、标识类;

(五)广告展示陈列类;

(六)商品及包装类;

(七)服饰类;

(八)公司出版物;

(九)公司礼品;

(十)公司网页;

(十一)其他。

第十九条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企业文化器物的设计管理机构,总经理办公室在充分听取相关意见后,组织设计单位对企业文化器物进行设计。各项设计经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审议认可,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推动落实。

第六章企业文化实施管理

第二十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推动公司企业文化的实施,组织开展公司对内企业文化宣传工作。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各部门在开展对内对外宣传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公司企业文化的要求,不得违反公司企业文化相关规定。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对公司各部门宣传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二条各单位在开展对外宣传时,必须将宣传内容上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审核,并会同总经理办公室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总经理办公室应协助各单位做好企业形象推广工作和企业标志标识使用规范的检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为更好地培育、塑造公司企业文化,总经理办公室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

第二十五条各单位、各部门可以提议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由总经理办公室研究并提案,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总经理办公室组织开展活动,或协助分公司开展活动。

第七章附则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3

一、主要工作内容

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负责公司行政及后勤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是进行公司规章制度的建设;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全面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行政、后勤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人力资源工作规范性建设;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面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行政、后勤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负责项目部的全面管理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项目部规范管理的建设;2010年11月1日至今,负责公司行政及后勤管理工作。本人实际上是从事了12个月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6个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2个月的项目部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完成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主持制定了17套规章制度,其中亲自主笔编写11套,这些制度基本上满足了公司目前的管理需求,从而使公司的各项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有“法”可依,为公司实现企业现代化规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公文管理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各种内、外公共文书的管理流程,使公文的收、发、送、阅、审、存、借有了严格的管理程序,确保了公文传送的及时性、公文执行的有效性及公文使用的安全性,从而对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3.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建立了公司专业的档案室,并实行了专人管理,对公司档案进行了分级、分类、编号登记管理,对档案的归档、保管、调阅、借用实行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并实行了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保存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及延续性。

4.完成了前台接待的标准化管理。公司现有三个前台,均进行了统一的形象布置,并对前台接待员的岗位进行了全面培训,统一了公司的接待流程及工作要求,为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接待起到了模范作用。

5.会议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公司对内、对外的会议,从会前准备到会中服务及会后跟踪,都能全面完成,无论是会议接待、资料制作、会场布置都能较好地完成,保证了各项会议的成功召开。

6、印章管理工作基本规范。严格按照《印信管理办法》执行印章使用审批制度,对印章的启用、保管、使用均进行详细的登记管理,确保了印章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总之,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在海南企业中已达到了上等水平,我们的公司也跨入了现代化规范管理的企业行列。

(二)信息管理工作

1.加强了网站的管理工作,对网站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核,并不断充实网站内容、更新网页,及时上传新信息、搜集外来信息,为企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宣传窗口,并对网站后台进行了分析、汇总,及时掌握网站使用动态。

2.建立了企业信息库,完成了公司信息的统一管理,规范了公司信息的使用流程。目前已建立客户信息、通讯信息、项目信息、新闻信息、资讯信息五个子库,并完成了通讯信息、客户信息及资讯信息三个子库的信息收集,共收集信息515条。

3.加强了信息收集与信息传递工作,增大了公司的信息量及信息流,按照公司领导要求进行了《资讯周报》编制,并提供给公司中、高层领导学习与运用,方便了领导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制定并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细则》,规范了招聘、录用、转正、离职等人事工作流程,明确了人才选聘标准。

2.完善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人事档案规范内容,健全了人事档案,规范了人事档案管理流程。

3.企业文化建设初具规模,先后组织了项目开工典礼、周年庆典、抗震救灾捐款、新年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组织了大、小六场培训活动,并组建了篮球队,开展了多场篮球比赛,以及印发《项目简报》41期、参展冬交会、参展海洋渔业博览会等多种宣传活动,不断地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有效地塑造了企业文化。

(四)后勤管理工作

1.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对公司资产在进行彻底清查的基础上,依据公司《资产管理办法》分别按部门对资产进行了分类、编号登记,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人或保管人,规范了资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回收、调拨等管理流程。

2.车辆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对公司车辆的调度审批、调配使用、维修维保、行车安全、违章处理、费用控制、车辆保管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并严格执行了派车审批制度,达到了有效地使用车辆和有力地控制费用的双重效果。

3.办公用品管理工作规范化。实行了办公用品月计划制度,并结合以旧换新的节约措施,既保证了工作需要,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有效地控制了办公成本。

(五)总经理办公室管理工作

1.以创建先进集体为目标,加强本部门的团队建设与管理,使本部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且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本部门在公司的重大活动中均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2.本着严要求、勤指导的方式,以树立模范、培养骨干为目的,加强本部门员工的教育和培养。

三、主要工作经验

1.做人原则:做员工表率,为下属老师,当同事朋友。

2.做事原则:原则坚定,奖罚分明;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3.管理原则:理论上高度,实践到深度;分工要明确,责任必到人。

四、工作中的不足

1.行政管理力度欠佳,行政监督职能不强。

2.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执行制度时有宽松之短、仁慈之弊。

3.考核制度还待进一步完善。

五、新年工作愿景

1.为总经理分忧解难,与员工一道艰苦创业,为实现公司的宏伟目标而奋力拼搏。

2.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3.务实敬业、勇担重任,希望有机会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新年工作设想

(一)行政管理工作

1.在对现行规章制度执行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现行规章制度,并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2.新建《合同管理办法》、《保密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办公场所管理规定》、《员工行为规范》、《工服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3.建立企业危机管理机制,有效预防或应对企业经营危机;

4.建立规范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力度。

(二)后勤管理工作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4

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来,一直努力致力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工作,并按照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严格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运作制度,及明晰的决策授权体系.同时公司也加强了对内部各项制度的建设,为公司的内部控制与治理提供了基础的制度保障.

公司治理总体来说比较规范,但也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公司章程》尚未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修改;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已在XX年度股东大会对《公司章程》中股东大会召开通知等内容作了部分修改,但是还有大部分条款未进行修改.公司将在情况明了后对《公司章程》进行全面修改,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公司部分制度尚待修订与完善;

(1)公司需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完整的评估并形成自我评估报告;

(2)公司需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3,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尚未完成.

由于公司第一大非流通股股东与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对公司股改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提出的两次股改方案都未获通过.公司将促进大股东之间加强沟通,尽快就股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以启动第三次股改.

4,期权激励工作尚未开展

由于公司未完成股改,无法实施有效的期权激励.董事会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出台期权激励方案,待股改完成后实施.

为了向广大投资者全面扼要地揭示公司的治理架构,使投资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公司治理情况,公司对治理情况进行了自查,并拟订了该份治理报告.针对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公司已制订了整改计划.并将自查报告全文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诚挚希望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促进公司提升治理水平,以更持久,更健康,更稳健的发展回报投资者.

二,公司治理概况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要求,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独立运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下:

股东大会方面:股东大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公司股东大会依据相关规定认真行使法定职权,严格遵守表决事项和表决程序的有关规定.公司历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均由律师进行现场见证,并出具股东大会合法,合规的法律意见.

董事与董事会方面:公司共有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选聘程序选举董事.公司各位董事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在召开会议前,能够主动调查,获取做出决议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认真审阅各项议案,为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重要决策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积极参加有关培训,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作为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监事与监事会方面:公司共有5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2名,监事会的人数和人员结构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监事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够本着对股东负责的态度,对公司财务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

与控股股东的关系方面:公司与控股股东严格执行"五分开",公司与控股股东基本上实行了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公司没有为控股股东及其控股子公司,附属企业提供担保或提供资金.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企业也没有挤占,挪用本公司资金.公司通过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之间的日常关联交易.控股股东提出并保证切实履行股东的职责,确保与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上分开,在机构,业务方面独立,不越过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重大决策及依法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利用资产重组等方式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公司根据政策要求和自身经营情况需求,制定了各项内控制度,并得到较好的落实.公司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细则》,使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运作中,总经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上述规则执行;公司制定了涵盖公司各营运环节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明确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

信息披露方面: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为公司信息披露的报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并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保证所有股东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

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公司已经建立了公正,透明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与激励约束机制,并逐步加以完善.由于公司未完成股改,无法实施有效的期权激励.

相关利益者方面:公司能够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司按上市公司规范要求制定了较为完善,合理的内控制度,这些制度得到了有效的遵守和实行,公司治理总体来说比较规范,但是针对公司过去几年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需要做出改进:『1

1,《公司章程》尚未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修改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已在XX年度股东大会对《公司章程》中股东大会召开通知等内容作了部分修改,但是还有大部分条款未进行修改.主要原因为公司股东未就股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股改工作未完成.公司股权结构,选举董事,监事时是否采取累计投票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营层权限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希望能在情况明了后对《公司章程》进行全面修改.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公司已准备了《公司章程》草稿,待相关事宜明确后再对草稿进一步修订,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公司部分制度尚待更新与完善

目前公司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公司还需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完整的评估并形成自我评估报告.公司将督促职能部门尽快完成对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作出自我评估报告.

通过本次自查发现,公司未制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公司财务部与董事会办公室将尽快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对公司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和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3,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尚未完成

由于公司第一大非流通股股东与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对公司股改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提出的两次股改方案未获通过.公司将促进大股东之间加强沟通,尽快就股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以启动第三次股改.

4,期权激励工作尚未开展

由于公司未完成股改,无法实施有效的期权激励.董事会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出台期权激励方案,待股改完成后实施.

四,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责任人

公司的规范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本次治理自查结果,近阶段我公司主要对下列问题进行重点整改:

在情况明了后对《公司章程》进行全面修改.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公司准备了《公司章程》草稿,待相关事宜明确后再对草稿进一步修订,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五,有特色的公司治理做法

1,公司比较积极的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明确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的第一责任人为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为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的业务主管,董事会办公室为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具体有以下方面:

(1)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投资者关系专栏,设立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会议事项等子栏目.网站上还开设了投资者论坛,提供一个投资者之间以及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交流平台.安排专门人员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将一些问题汇集提交给公司经营层.

(2)积极,认真地接待投资者的来访来电.在百货业日益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要求也有所增多.公司予以积极接待,希望公司能更多的被投资者了解.对电话咨询的股东则予以耐心解答,并作来电记录.考虑逐步设立股东数据库,为公司股票全流通的管理打好基础.

2,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规划的高度.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第一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梳理,找出了百大企业文化的"优秀基因".第二是对公司核心理念体系进行了设计.第三是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结合公司现状,对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系进行贯彻并调整.结合以上三方面工作,公司形成了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门报告.其中对企业精神,公司宗旨,核心服务理念等进行了列示.具体如下:

(1)企业精神:团结创业求实创新(1989年)

(2)公司宗旨: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努力将公司办成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向国际市场迈进,为公司积累资金,为全体股东和公司职工谋取利益.(1992年)

(3)经营理念:信誉恒一,服务第一,品质如一(1995年)

(4)二十六条服务理念(1997年)

(5)核心服务理念:百分之百为大家(1997年)

(6)企业生命线:诚信(1998年)

(7)四大品牌: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员工品牌,商品品牌(XX年)

3,公司建立了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公司经营层到基层员工都有相应的考核体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其年薪与公司职工人均应发工资,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并根据董事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发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具体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对于各分公司人员,都有相应的经营指标及其他指标.在年终由各部门进行综合考核后予以发放薪酬.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5

论文关键词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变革

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概念

在不同的语境中,“资本”一词拥有不同含义的,尤其是在公司法中,资本也体现为一个十分复杂的法律概念。资本在我国公司法中,定义为股本,即指在公司章程事先已经确定并载明、出资总额由全体股东承担的一个概念。在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经注册的资本才有效,无论是在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公司要实现运营,公司资本是前提,也是基础。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物质保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从广义上而言,是指有关股东投资的股权在公司资本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完整的配套系统;从狭义上而言,公司注册制本制度仅指规制公司资本的产生、运行、退出等相关机制的一系列具体的制度。

二、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类型

对社会资本的认识,会因为地域差异、时间错位或者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分为三类。具体来说,为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这三种。

(一)法定资本制

法定资本制在公司资本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含义是“公司章程中所规定的注册资本必须不得少于法定最低资本标准,即在公司成立前由股东一次性全部认缴完毕,股东可以一次性全部缴足,或者按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及比例内完成首次缴付,使公司得以成立的资本制度”。具体来说,法定资本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公司的注册资本要符合法定标准。虽然法定资本制下公司章程仍然可以对注册资本的数额进行约定,但这种约定不得低于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

2.公司注册资本的数额是一定的,要求股东必须一次性全部认缴,不得出现公司注册资本没有股东认缴的情况。

3.股东出资的缴纳义务为实缴制,即法律规定公司章程中所预定的股东出资,必须在公司成立之前一次性缴足或者依法缴纳至一定比例。如若股东未能及时按照法定标准缴纳出资,则公司就不能依法设立。单纯从注册资本角度而言,法定资本制本质上是对法律安全价值的追求,同时也是法律规范对公司资本安全性追求的一种体现。在某种情况下,公司无法设立,导致破产。倘若出现这种情况,则可以用最低资本金额内的资金偿还债务。

法定注册资本制度的形成在于规制空壳公司的设立。此种制度通过实缴注册资本保障在公司成立时拥有最低财产额度以保障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此种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司运行中,法定注册资本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依据资本确定原则,公司在设立之初需要全部缴清资本。然而这种举措必会影响新建公司的正常运营,不利于公司自身的成长;其次,公司在设立之初尚未开展营利活动,实额缴纳注册资本对于公司发展而言,易导致资本循环出现断裂;最后,公司资本第一次发行认缴之后,会产生一种不利的效应。那就是如果公司今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加注册资本,则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法律上的程序。

(二)授权资本制

授权资本制度指在公司成立之初,用来注册的资本的总额早已确定,但发起人只需认购应由其所应缴纳的部分股份。这样,公司便可成立。而剩余部分的股份应由公司依据公司章程,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现阶段生产运营状况以及涉及公司发展的市场行情等制约因素考虑决定是否发行公司资本。因此,授权资本制相与法定资本制相比,前者增加了些许灵活性。授权资本制度的优越性不单是因为它体现了公司制度的灵敏和便捷,另外还通过降低公司准入门槛的方式,规避大量繁琐的法律程序,从而有利于资本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保持适度增加,进而快速适应公司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对公司在规模上扩张的要求。同时,由于在授权资本制下的公司注册资本难以落实,使其注册资本相对减少,从而致使其往往陷入不安全的环境中,进而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三)折衷资本制

折衷资本制是对公司资本制度中上述两种制度的相关理论的中和。换种说法说,是上述两种制度的一种妥协安排。在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中,折衷资本制因本国政治、历史以及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许可资本制,二是折衷授权资本制。许可资本制为德国所采纳,又被称为认可资本制,即在公司成立之初,应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公司资本总额必须一次性发行、全部认足或募足;或者在章程中规定,授权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成立后一段期限内依据授权,按照一定比例发行新股、增加资本,无需经过股东会的特别决议。而折衷授权资本制在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适用,它指在公司设立时,通过章程明确确定资本总额,只需认足公司依法成立所必须达到的部分资本或股份,未发行的部分通过授权董事会,要求董事会根据需求发行。但该授权发行的部分依法不得超过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公司资本的一定比例。折衷授权资本制是在授权资本制基础上,通过限制董事会发行股份的比例和期限而形成的制度。它不仅坚持了授权资本制的基本精神,又体现了法定资本制的要求。

三、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变化

(一)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历史演变

《公司法》从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至今,在我国已先后经历了四次修正。公司法作为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公司法律制度的不断变革,是我国公司法律制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的影响,针对转变政府与市场关系而做出的进一步修改,是制度上的重大进步。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完全法定资本制,即公司依照在公司登记机关所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出资作为其公司注册资本。而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由完全的法定资本制逐渐向折衷资本制转变。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对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的逐步放宽和企业年度报告制度的适用,创业成本将会很大程度降低。通过这样的方式,社会的投资活力必会被大力激发。

(二)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新变革

2014年《公司法》的最新变化,是适当放宽了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关于注册资本登记的相关要求。此次修改,将公司注册资本的登记制度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修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具体体现为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第五十九条以及第八十条的规定取消了关于公司设立最低注册资本额度的要求,进一步放宽注册登记资本的条件,并在立法上对注册资本予以明确规定,将注册资本由之前的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上述改革要求对于新进创业者而言,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其设立公司的准入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企业为自身发展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情形。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变为认缴登记制的新变化,一方面是鼓励公民自主创业,促进我国公司的设立、发展,从而带动就业,进而推进我国进一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而另一方面,充分体现我国对市场主体的充分尊重,在取消原公司法中对股东或其发起人首次出资比例以及剩余出资额缴纳期限的规制,从理论上使股东自行约定出资额、出资时间以及出资方式,使创业者“零首付”设立公司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在登记环节取消了公司成立时应向登记机关提交相关验资报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者更加灵活适用所持资金,以便使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致使公司的规模与其发展资金的需求相适应,进而实现市场资源在我国社会中的进一步合理使用。

四、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完善与建议

(一)建立高效的政府调控监督机制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问题,也是现阶段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的首要问题。上文论述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由“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的转变,降低了公司成立的准入门槛,激活了市场竞争机制,在强调强化市场责任主体责任的同时,适度放宽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过度干预。加强政府对市场资本的监督力度,实现放管集合,做好对企业相关资本机制的事前事后监督工作。在此阶段,应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一致,从而建立健全高效的政府调控监管制度,从而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进而维护相对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建立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系统

由于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相对变化,债权人的权益也会随着改变,即公司在相对宽松的资本登记制度下设立,债权人的利益会有一定的风险性。若公司缺乏自律意识,则这种情形对相对交易人而言则更加明显有失公平。因此,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强化企业自我管理,将企业不披露或不实披露的问责机制落到实处,从而完善信用约束机制,进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通过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信息披露意识,促进市场和谐有序的发展,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奠基石”。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数据化时展的必然要求,即信息化建设能促使对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近来兴起的电子营业执照与公司年度报告信息公示制度,需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才能使其上述两项制度广泛使用与开展。因此,只有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才能实现现行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改革,从而实现市场主体信息公示系统的不断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信息公示效率将会提高,进而平稳推进各项改革的实现,促进我国注册资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6

中国民营企业类似的违规个案很多,除去违反法律的案例,还有一些是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灵而招致败局的情形。这说明民企制度的失灵与残缺比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的短缺更具杀伤力。严格制度约束、规范的财务行为、充分的信息披露、照章纳税、健全的内控乃企业长期发展之根本。

一、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充分信息披露是公司外部治理制度底线

首先,且不说在理论上如何展开是否存在“原罪”的争论,但现实的分析“原罪”问题在较长时间还是民企难以回避和解开的“结”。比如案例二中周伟彬的两套账发生在1998年4月~2001年7月间,法律上的处罚是在2006年,追溯时间跨度将近10年。第二,民营企业始终面临着比国有企业更加苛刻、严峻的法律制约。以境内a股上市公司为例,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虚假信息披露、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乱担保等案例屡禁不止,其中既有国企上市公司也有民营上市公司,但对后者严肃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的更多。第三,对于企业的经营亏损、资金链断裂等盈利预期和流动性风险,股东可能实施“用脚投票”或实施“用手投票”让经营者“下课”,但股东们不能启动法律程序将经营者变成被告,送进牢房。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和周伟彬的遭遇,并不是因为很差的财务绩效所致,而是因为违反了法律。第四,企业比较容易应对、化解财务亏损和人才流失这些“硬伤”风险,但对违法违规这类“软伤”风险就难以承载、无法化解了。如果金龙油墨化工有限公司是在经营上亏损1500多万元,对于数亿元身家的周伟彬来说,承担和消化这类“硬伤”没有任何问题;但偷逃税款1500多万元,就变成了违法犯罪,这种“软伤”对公司、经营者造成的破坏就会相当严重。

对于违法违规问题,民企经营者有两种不恰当的心理预期:一是不少人总是强调“我过去就是这样过来的”。的确,不同程度的账目不清、两套账、小金库、行贿、偷漏税等曾伴随着中国民营企业出生和成长。二是法不责众或从众心理。诸如“现在大家都这样”、“有几个公司没两本账的”、“现在这个社会不行贿、不打点谁能办成事”。这些说法,凸显一些民企对于国家的法制和政策规定还抱有侥幸心理,总是对“利用政策寻租”、“打球”的事情乐此不疲。不可否认打制度上、政策上的球会有“政策收益”,但其机会成本也是很高的,而且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完善,即使有些企业目前还没有踩上“地雷”,但不可能永远是幸运的。

二、规范的内部治理和内控体系是公司制度建设的战略任务

从外部治理来看,企业只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的义务,但聚焦内部治理与内控体系等制度问题,却有“建设”与“遵守”双重任务。

(一)规范公司内部治理

从制度建设的实用主义角度,应该区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司内部治理中的制度底线,即必须遵守的治理规则制度,这类制度是普遍的、明确的、强制的,主要体现为《公司法》等;二是公司内部治理中依据公司具体情况择机决策的制度安排,这类制度具有个体性和弹性,主要体现在《公司章程》的具体条款中。第一类制度是治理问题的基础,第二类制度是第一类制度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故此,每个民企治理制度的建设应该:第一,防范“流行病”。总结历年违规情况,民企在股东权责与公司法人权责模糊、资本金不到位或抽逃注册资本、关联交易与转移资金、拖欠银行贷款等方面最容易“触雷”,防范这些“流行病”应该是治理制度的重中之重。第二,高度重视个性化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审批。《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内部宪法”,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制度和游戏规则。但很多民企对此项制度的形成和决定非常草率,一些民企的《公司章程》完全是为了应付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公司注册登记时的需要而草率请人撰写或简单照抄其他企业的章程文本而完成的。第三,把握公司治理制度的形式与实质。从形式上看公司治理就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这套机构,形式上的存在是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实质上长期发挥机制功能就决非易事。民营公司治理的关键三件事是:适当隔离Ceo和大股东身份;逐步明晰“运动员、领队、裁判员、教员”身份;健全公司内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第四,严格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治理上的法律要求更加苛刻,比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必须的,非上市民企是否需要独董就是自发的。而且在当今处于转型经济下的中国,证券监管对公司治理的制度冲击和要求呈现很强的动态性。那么,民企如何“低成本高效率”构架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呢?也许股东们集中学习《公司法》,结合公司实情加以简单化、具体化、数字化来构建自身治理规则,并落实于《公司章程》,是一条捷径。

(二)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要强调复制和放大企业会计业务中“钱账分管制度”原则,即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内部牵制的作用。即使公司有了完备的“钱账分管制度”,仍需要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的持续监督检查。这种制度安排中隐含着不少不可忽视的“理论假设”:比如:①企业每位员工包括经营者都是理性经济人;②在企业中追求工作效率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制度和流程的到位;③制度建设是过程导向为主体的,尽管不排斥对财务结果的考察。这三条正是典型的、标准化的会计控制思维。本文强调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必须遵照这种思维路径,尤其是公司的采购、销售、投资、重大费用开支等业务必须强化“钱账分管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因为这些方面的内部控制和流程制度,始终是民企的最长“短板”。

这里推荐两条简便、高效的内控制度建设路径供民企参考:一是学习领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再具体细化补充成为公司自身的内控制度。如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国资委下发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条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条例》、《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这些内控制度适合于国企,制度条文的原则性和概括性很强,关注了内控中普遍性的问题,充分反应了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导向。民营企业可以根据上述制度,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制定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条就是以西方同行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标本直接借鉴使用。西方一批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十分成熟,其可操作性、针对性、系统化、精细化等方面很值得我们企业尤其是民企直接“引用”学习。在公司内部清晰的授权制度、严格的职责分离、细化的预算管理、固化的it系统和信息管理、苛刻的审计监督、明确的业绩合同与绩效问责等制度建设方面,企业不需要谈创新,只需标杆学习和简单模仿。

另外,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应该同时包括CoSo报告中的“为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就业务层次的内控而言,不少企业设计的内控目标主要囿于财务报告可靠性而忽略运营效果(效率)和合规性目标,这不仅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仅仅限制在财务会计部门,成为一种纯粹的会计控制,也使治理和内控制度无法延伸到整个企业的各个流程和全体成员尤其是董(事)监(事)高(管),难以把公司制度演变为一种管理文化。

三、制度的执行力最为关键

很多企业都不乏健全的制度条文,难的是制度实施中的偏离甚至失灵,偏离或失灵的根源是缺乏制度的执行力、缺少执行者对制度的敬畏和呵护。理论上讲,治理和内控更为关键的就是要强调制度对公司上下包括公司经营者在内的每位成员的威慑力,强调公司每位成员对制度的敬畏和遵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华联集团主席傅军曾经感慨:“在中国做企业比较艰难,为什么呢?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法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体系也有些问题。所以,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要强调制度的建立,强调游戏规则的建立。建立的制度能不能执行,这是最关键的。在新华联,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制度是高压线,谁触电谁倒霉。’我们副总裁一级的干部中有当过常务副市长的,有当过厅局级干部的,但我前前后后开除、辞退了5个。你不动真格,就没有办法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联想集团柳传志也说过:“我不能绝对保证我们的管理人员不犯法违规,但是我们联想已有防范违规违法的制度机制,一旦有谁触犯制度肯定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同样也需要“付出极高的违规代价”的制度安排。

四、公司掌门人的表现与态度是培植制度威慑力的首要决定因素

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掌门人需要扮演不同角色:企业掌门人要事必亲躬、冲锋陷阵;企业发展到成长和成熟期,掌门人要定位在重大战略的决策者和制度的构建者,完成公司重大战略决策,建立管理结构和管理体系,致力淡化公司的内部运作和流程上个人的痕迹,转靠固化的公司制度系统来运作。随着制度与流程的力量越来越强,公司掌门人也就可以甩手成为“精神贵族”。总之,企业在有些阶段需要人管人,更多的时候需要制度管人,包括制度管掌门人自己。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7

第一条为保护贷款公司、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贷款公司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贷款公司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贷款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贷款公司是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条贷款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贷款公司的投资人依法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四条贷款公司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第五条贷款公司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贷款公司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机构的设立

第七条贷款公司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

第八条设立贷款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章程;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为实收货币资本,由投资人一次足额缴纳;

(三)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四)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五)有必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六)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设立贷款公司,其投资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投资人为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二)资产规模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

(三)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四)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五)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十条设立贷款公司应当经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筹建贷款公司,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筹建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五)非贷款公司设立地的投资人应提供最近两年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及该投资人注册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书面意见;

(六)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贷款公司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可提交开业申请。

贷款公司申请开业,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筹建工作报告;

(三)章程草案;

(四)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五)拟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备案材料;

(六)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七)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三条贷款公司的筹建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银监局审查并决定。银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或自受理之日起4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贷款公司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四条贷款公司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内设立分公司。分公司的设立需经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贷款公司分公司的筹建方案,应事先报监管办事处备案。未设监管办事处的,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贷款公司在分公司筹建方案备案后即可开展筹建工作。

分公司的开业申请,由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受理、审查并决定,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

第十五条经核准开业的贷款公司及其分公司,由决定机关颁发金融许可证,并凭金融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贷款公司可不设立董事会、监事会,但必须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投资人可委派监督人员,也可聘请外部机构履行监督职能。

第十七条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由投资人自行决定,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

第十八条贷款公司章程由投资人制定和修改,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查并核准。

第十九条贷款公司董事会负责制订经营方针和业务发展计划,未设董事会的,由经营管理层制订,并经投资人决定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批准,贷款公司可经营下列业务:

(一)办理各项贷款;

(二)办理票据贴现;

(三)办理资产转让;

(四)办理贷款项下的结算;

(五)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资产业务。

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十一条贷款公司的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

第二十二条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必须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经营宗旨,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十三条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当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贷款公司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

第二十四条贷款公司应当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制度、信贷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提高贷款质量。

第二十五条贷款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准确划分资产质量,充分计提呆账准备,真实反映经营成果,确保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8%,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

第二十六条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二十七条贷款公司执行国家统一的金融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贷款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第二十八条贷款公司应当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由投资人聘请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报告须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

第二十九条贷款公司应当按规定向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报送会计报告、统计报表及其他资料,并对报告、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条贷款公司应当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披露年度经营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贷款公司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与投资人实施并表监管。

第三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对贷款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集中、关联交易等实施持续、动态监管。

第三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贷款公司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对资本充足率大于8%,且不良贷款率在5%以下的,可适当减少检查频率,支持其稳健发展;

(二)对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4%,或不良贷款率在5%以上的,要加大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力度,并督促其限期补充资本、改善资产质量;

(三)对资本充足率降至4%以下,或不良贷款率高于15%的,适时采取责令其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停办所有业务、限期重组等措施;

(四)对限期内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以下的,应责令投资人适时接管或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贷款公司的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督促其完善资本补充机制、贷款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

第三十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投资人加强对贷款公司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其资产质量进行审计,对其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信贷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有权根据贷款公司的运行情况要求投资人追加补充资本,确保贷款公司稳健运行。

第三十六条贷款公司违反本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采取风险提示、约见谈话、监管质询、责令停办业务等措施,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防范资产风险。

第三十七条贷款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实施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贷款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机构变更与终止

第三十九条贷款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需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批准: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住所;

(四)修改章程;

(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第四十条贷款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决定解散;

(三)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

第四十一条贷款公司解散的,由其投资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

第四十二条贷款公司因解散、被撤销而终止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缴回金融许可证,并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予以公告。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规定所称农村地区,是指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省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以及其他省(区、市)的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及县以下地区。

第四十四条外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贷款公司,参照本规定执行。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8

第一条宗旨

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公司文化建设是全体

员工共有的责任,全体员工应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的专业职能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推进,紧密配合;企业文化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依靠全体员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中,有机地和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条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在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同时,对公司文化进行系统宣传和持续推广,统一公司治企理念,统一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目标:(2008年)

通过公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贯彻,从根本上消除公司各级管理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滞后,消除企业文化惯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学习氛围。

进一步完善公司文化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用制度规范广大员工的行为。

通过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和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通过熟知、熟记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概念、作用、意义的再认识,广大员工的基本素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中期目标:(2009年-2010年)

通过公司文化的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在广大员工中得到深化,企业制度文化更趋完善、规范、合理,并能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凝聚力更进一步增强。

员工能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联系起来,并能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工作,员工工作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公司文化对公司形象的宣传、维护及知名度的提高显现突出作用。

长期目标:(2011年及以后)

员工的价值取向与公司的价值观高度一致。在可见的未来,公司成为广大员工最愿意为之服务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公司文化为企业超常规发展、规范化管理与技术创新起到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文化促进生产,文化推动安全,安全与生产的和谐彰显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对公司的形象发挥突出作用。

第三条基本原则

参与性原则:全体员工要积极行动,踊跃参与公司文化的建设工作,务必扫除企业文化建设的空白区域。

导向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公司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必须始终围绕公司安全核心理念,营造正确的企业文化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奉行并宣扬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坚决果断地反对和批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和言行。

关联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创造性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部门日常工作管理结合起来,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公司文化建设。

持久性原则:公司文化建设是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教育、引导员工,有决心、有耐心、有信心,打好企业文化建设攻坚战,切实将企业文化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去进行落实,从组织、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不断完善,持续提高。

效能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加强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通过灵活多样的渠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协调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应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公司文化推进过程中听从指挥,服从调配,发挥整个文化宣传网络的最佳效应。

合法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企业文化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宣传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章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第四条企业文化建设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由公司文化办公室汇同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土建工程部、安监、培训中心等部门协同规划,按照逐年分解,分步实施的步骤进行。在规划目标的同时,分步编制出当年的年度《计划和预算表》,其内容包括:建设目标、培训计划、企业文化活动安排、经费预算等。

《计划和预算表》经相关部门会审后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并报请董事会审批。

第五条每年底至次年初,各分管部门要在充分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的上,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别对各自承担的工作内容进行年度规划和安排,并附年度《计划和预算表

目的:规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适用范围:本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宗旨

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公司文化建设是全体

员工共有的责任,全体员工应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的专业职能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推进,紧密配合;企业文化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依靠全体员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中,有机地和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条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在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同时,对公司文化进行系统宣传和持续推广,统一公司治企理念,统一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目标:(2008年)

通过公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贯彻,从根本上消除公司各级管理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滞后,消除企业文化惯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学习氛围。

进一步完善公司文化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用制度规范广大员工的行为。

通过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和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通过熟知、熟记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概念、作用、意义的再认识,广大员工的基本素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中期目标:(2009年-2010年)

通过公司文化的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在广大员工中得到深化,企业制度文化更趋完善、规范、合理,并能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凝聚力更进一步增强。

员工能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联系起来,并能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工作,员工工作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公司文化对公司形象的宣传、维护及知名度的提高显现突出作用。

长期目标:(2011年及以后)

员工的价值取向与公司的价值观高度一致。在可见的未来,公司成为广大员工最愿意为之服务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公司文化为企业超常规发展、规范化管理与技术创新起到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文化促进生产,文化推动安全,安全与生产的和谐彰显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对公司的形象发挥突出作用。

第三条基本原则

参与性原则:全体员工要积极行动,踊跃参与公司文化的建设工作,务必扫除企业文化建设的空白区域。

导向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公司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必须始终围绕公司安全核心理念,营造正确的企业文化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奉行并宣扬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坚决果断地反对和批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和言行。

关联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创造性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部门日常工作管理结合起来,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公司文化建设。

持久性原则:公司文化建设是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教育、引导员工,有决心、有耐心、有信心,打好企业文化建设攻坚战,切实将企业文化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去进行落实,从组织、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不断完善,持续提高。

效能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加强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通过灵活多样的渠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协调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应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公司文化推进过程中听从指挥,服从调配,发挥整个文化宣传网络的最佳效应。

合法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企业文化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宣传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章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第四条企业文化建设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由公司文化办公室汇同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土建工程部、安监、培训中心等部门协同规划,按照逐年分解,分步实施的步骤进行。在规划目标的同时,分步编制出当年的年度《计划和预算表》,其内容包括:建设目标、培训计划、企业文化活动安排、经费预算等。

《计划和预算表》经相关部门会审后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并报请董事会审批。

第五条每年底至次年初,各分管部门要在充分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的上,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别对各自承担的工作内容进行年度规划和安排,并附年度《计划和预算表

目的:规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适用范围:本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宗旨

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公司文化建设是全体

员工共有的责任,全体员工应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的专业职能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推进,紧密配合;企业文化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依靠全体员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中,有机地和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条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在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同时,对公司文化进行系统宣传和持续推广,统一公司治企理念,统一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目标:(2008年)

通过公司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贯彻,从根本上消除公司各级管理干部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滞后,消除企业文化惯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学习氛围。

进一步完善公司文化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用制度规范广大员工的行为。

通过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和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通过熟知、熟记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概念、作用、意义的再认识,广大员工的基本素质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中期目标:(2009年-2010年)

通过公司文化的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在广大员工中得到深化,企业制度文化更趋完善、规范、合理,并能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凝聚力更进一步增强。

员工能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联系起来,并能有效地指导自身的工作,员工工作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公司文化对公司形象的宣传、维护及知名度的提高显现突出作用。

长期目标:(2011年及以后)

员工的价值取向与公司的价值观高度一致。在可见的未来,公司成为广大员工最愿意为之服务的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公司文化为企业超常规发展、规范化管理与技术创新起到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文化促进生产,文化推动安全,安全与生产的和谐彰显公司文化,公司文化对公司的形象发挥突出作用。

第三条基本原则

参与性原则:全体员工要积极行动,踊跃参与公司文化的建设工作,务必扫除企业文化建设的空白区域。

导向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公司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必须始终围绕公司安全核心理念,营造正确的企业文化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奉行并宣扬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坚决果断地反对和批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和言行。

关联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创造性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部门日常工作管理结合起来,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公司文化建设。

持久性原则:公司文化建设是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教育、引导员工,有决心、有耐心、有信心,打好企业文化建设攻坚战,切实将企业文化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去进行落实,从组织、人员、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不断完善,持续提高。

效能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加强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通过灵活多样的渠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协调性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应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公司文化推进过程中听从指挥,服从调配,发挥整个文化宣传网络的最佳效应。

合法性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企业文化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宣传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章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第四条企业文化建设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由公司文化办公室汇同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土建工程部、安监、培训中心等部门协同规划,按照逐年分解,分步实施的步骤进行。在规划目标的同时,分步编制出当年的年度《计划和预算表》,其内容包括:建设目标、培训计划、企业文化活动安排、经费预算等。

《计划和预算表》经相关部门会审后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并报请董事会审批。

第五条每年底至次年初,各分管部门要在充分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的上,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别对各自承担的工作内容进行年度规划和安排,并附年度《计划和预算表

》报请公司董事会审批。

第六条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公司年度规划要求认真落实,并按规划要求,制定出本部门、本单位企业文化相应的计划,在报主管部门的同时,一并报公司文化建设办公室备案,按照公司统一部署,统筹安排人员参加各项活动,或因地制宜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相关活动。

第七条公司设立企业文化专项经费预算,

由公司文化建设办公室统筹安排,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

第三章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

第八条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公司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总经理任组长,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和安监处长任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财务总监、两办、企业管理部、安监处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企业文化办公室,党委副书记任主任,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公司文化建设方案的审定和公司文化建设的总体领导、安排和部署,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对企业文化建设重大事宜作出决策。

2.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1)公司文化建设办公室

①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年度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②指导公司各部门及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

③组织筹备公司重大庆典、大型专题等活动,利用活动宣传公司文化;

④汇同相关部门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评比考核;

⑤负责公司文化传播渠道的协调、审查、考核工作及公司信息动态、广播、橱窗、宣传栏、板报、标语的管理和宣传工作;

⑥负责公司内外接待和联络及公司文化的介绍和宣讲;

⑦加强公司文化活动的情况调研,随时掌握了解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进行信息反馈和沟通。

2)人力资源部

①协助参与企业文化年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②制定公司管理人员、员工等年度企业文化培训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③组织新员工入职前的企业文化培训和考核;

④建好培训情况登记资料库。

3)财务资产部

①协助参与企业文化年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②落实年度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实施的资金运筹准备;

③审查公司文化建设资金的运作,负责公司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

④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效果评估。

4)安培中心

①协助参与企业文化年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②协助人力资源部制定员工整体培训计划和实施细则;

③负责组织并实施员工安全培训、特殊工种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和管理,并建好员工培训档案;

④负责培训对象的落实,协助人力资源部总体培训任务的完成。

5)安监处

①协助参与企业文化年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②检查、督促和考核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

③配合企业管理部编制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④规划并落实井下各场所安全宣传图板及标识;

⑤协助公司文化办公室完成地面生产场所和公路沿线安全宣传图板规划、制作;

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效果评估。

6)土建工程部

①协助参与企业文化年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②组织实施井下、地面各项工程的设计、改造和使用维护;

③协助公司文化办公室、企业管理部对地面形象的设计和规划;

④检查、督促各项工程的工期质量和进展,按期完成工程计划。

7)企业管理部

①汇同公司文化办公室编制企业文化年度、中长期发展规划;

②负责制定企业文化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汇同公司文化办公室参与公司企业文化的考核检查和效果评估;

③汇同公司文化办公室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及协调工作;

④每半年至少一次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效果专题调研,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

8)信息管理部门

对公司文化建设管理过程中所涉及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予以支持,及时更新公司网页,提供企业文化宣传的对外沟通平台。

第九条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执行情况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考核范畴,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本部门、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小组长,其工作职责是:

1.结合公司文化建设总体工作部署,制定本部门、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2.协助公司文化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不影响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前提下,确保员工有效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

3.结合部门(单位)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第四章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内容

第十条打造公司外部形象表层文化;进一步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持续推行公司的有效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着力打造企业管理中层文化;着力培育公司与广大员工的共同利益体,努力形成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念一致,以企业文化指导员工的思想,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十一条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公司文化活动突破口,加强员工《企业安全核心理念》、《制度操作及规范》、《岗位应知应会》、《案例教育》和《员工手册》等宣传教育,并以此为核心不断逐步增设新内容。

第十二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宣传,营造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第十三条公司文化办公室应加强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的先进事迹、外部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贴合公司文化的格言、警句、故事等公司文化宣传重要素材的收集整理,建立并丰富公司文化案例库。

第十四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撰写公司文化活动开展的心得和读书体会,择优编发通讯,并向外推荐优秀稿件,作为员工交流企业文化建设心得的平台。

第十五条公司文化建设办公室应依据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按照本公司文化活动安排部署,统一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和内外宣传工作。

第五章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十六条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领导垂范、培训教育、舆论导引、行为激励、树立规范、造就楷模、利用事件、活动感染、形象重塑、建立礼仪。

领导垂范:各级领导者应深刻理解公司文化,言谈举止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所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通过说服、协商、参与、命令、榜样等方式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日常行为,以身作则,推广公司文化。

培训教育:培训是集中、系统的教授过程,可以迅速地在广泛的范围内形成学习气氛,实现宣传效果。各部门、各单位在组织参加公司文化培训的同时,还应把企业文化培训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培训工作体系,统筹安排,全员培训。

舆论导引:舆论可以营造氛围,引导行为,通过舆论宣传可以统一意识,宣传文化。各部门、各单位应通过各种会议、利用公司网站、广播、橱窗等,对公司的核心理念、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行宣传和引导,形成企业文化宣传的良好氛围。

行为激励:对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体现公司精神、作风的行为,各部门、各单位不仅要建立奖励机制,公司每年也将进行一次表彰,以强化员工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将企业文化逐步内化为员工的理念。

树立典范: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直接表达了公司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公司文化要求,不断完善、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奖罚考核机制,确保企业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造就楷模:楷模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象征。各部门、各单位在塑造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结合公司文化活动内容一并考核,促使员工成为先进典型的同时,也是企业“文化标兵”。

利用事件:重要事件是表明公司态度、宣传企业价值理念的良好机遇,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文化。为此,各部门、各单位应密切配合公司的行为和表态,把握企业内外部重大事件的发生时机,以企业的具体行动表明企业的理念。

活动感染:团体活动以互动、轻松的方式营造了无界限的沟通氛围,使个人的理念在团队活动中得到感染和升华,从而在活动中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认识企业的文化理念。各部门、各单位除积极支持配合公司组织的相关企业文化活动外,还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创造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的影响与塑造,增加内部凝聚力。

形象塑造:形象与文化密切相关,树立和传播企业的形象可以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各部门、各单位在进行企业形象塑造、展示和传播时,应注重加强员工对企业形象的认知,各项工作必须严格遵循集团公司企业形象的相关规定,自觉维护企业形象。

建立礼仪:公司礼仪是企业特有的文化活动,可以向员工传递明确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遵照公司礼仪的统一规定,或参与公司组织的,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的相关的礼仪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礼仪修养。

第十七条企业文化活动一般利用业余时间,如确需占用工作时间举办活动的,报主管领导审批。

第六章企业文化的培训

第十八条培训是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重要手段,并以此促进员工学习并熟知公司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座谈讨论、撰写心得等多种方式,促进员工学习企业文化。

第十九条结合企业实际,对各级人员的公司文化培训应有所侧重:

新员工

培训方式:讲座、参观、讨论

培训内容:《公司发展史》、《公司文化基本情况》、《员工手册》

培训要点:营造学习氛围;加强考核与评估;领导介绍与宣讲;重点强调公司文化的认同。

普通员工

培训方式:讲座、讨论

培训内容:《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知识》、《制度操作及规范》、《岗位应知应会》、《案例教育》

培训要点: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阐述公司文化的成因和作用;重点指导员工把公司文化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各级管理人员

培训方式:讨论、座谈

培训内容:《企业文化知识》、《相关制度及规范》、《企业管理知识》

培训要点:深入探讨公司文化的内涵;结合管理实际,互相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经验;重点理解企业文化与安全生产及经营业绩的关系。

第二十条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企业文化宣讲竞赛活动,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同时利用各单位安全或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宣讲优胜者参加企业文化巡讲。员工参与公司宣讲的情况和成绩进入《员工企业文化培训考核档案》。

第七章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及奖惩

第二十一条公司对各部门、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落实效果,按一线、二三线和机关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考评,并对在活动中考核评选出的优胜部门和单位,在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的同时,授予企业文化建设“流动红旗”。

第二十二条在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公司设立企业文化总经理年度特别奖,用于奖励对公司文化建设中具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单位或个人。其奖励标准为:部门2000元,单位5000元,个人500元。企业文化总经理特别奖由公司文化办公室和相关部门根据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由总经理颁发。

第二十三条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积极,落实效果差,考核不合格的部门或单位,除给予通报批评外,对部门或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200元/次。影响公司文化建设,给公司文化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部门或单位,分别罚款100元/次、500元/次,其个人罚款由当事人承担,集体罚款由责任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分担。

第二十四条在外聘成熟人才时,应依据企业核心管理理念严把招聘关。引进人才时,不仅要强调人才对公司文化的认同,还要把企业文化的归属作为外聘人才的考核指标。对不符合公司文化要求的人员和对公司文化产生不良影响的人员,应及时提出辞退建议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八章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基本义务

1.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并遵照统一的规定,服从安排;

2.活动期间不得无故迟到或缺席,违者严格按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3.义务将企业文化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争做企业文化使者和维护者。

第二十六条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工作职责:

高层管理人员: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公司文化各类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和形式,积极宣传公司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和外部影响力,并在人员配备、运作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各级中层管理人员:坚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管理,统筹安排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企业文化考核指标作为员工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各级管理人员:注重自身素养提高,积极参加活动,言传身教,起好表率和带头作用。

普通员工:主动接受公司组织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相关企业文化读本,严格遵守公司倡导的各项理念,积极同违反公司文化理念的行为作斗争,结合本职工作,踊跃参与企业文化各类活动。

第二十七条员工参加企业文化建设的权力

1.员工有权利参与公司组织的企业文化相关知识培训和企业文化活动,公司或单位不得无故拒绝或拒不执行;

2.员工有权利对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培训组织者和培训效果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

3.经批准参加公司文化培训和相关活动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4.员工有权力向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提出改进企业文化活动效果的建议和意见。

第九章附则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9

第一条为加强县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的管理,规范投融资行为,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指经县政府批准,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专门从事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活动,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并依法登记注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条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县国资委统一代表县政府履行公司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政府职能部门不再代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县国资委对公司享有重大投资决策权、资产收益权和依法委派产权代表等所有者权利。

第四条县财政局、县国资办负责对公司国有资产营运、财务状况实施日常监督与管理。

第二章公司的设立

第五条公司的设立应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国家和本县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营运效益、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第六条公司的设立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县政府批准设立的文件,明确国有资产经营授权范围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公司注册资本一般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四)县国资委批准的公司章程。

第七条公司的设立,可通过产业相关的国有企业归并、国有股权划拨、国有资产重组等途径组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县国资委直接投资设立。

第八条公司的设立、合并、分立等,由县国资办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县国资委批准,并按国家规定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第九条公司在持续经营期间,对注册的国有资本除依法转让外,不得抽回出资。

第三章公司的组织机构

第十条公司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制衡机制。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监事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第十一条公司依法设立董事会。公司董事会对县国资委负责,行使《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执行县国资委决议,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董事会应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董事会制度。

第十二条公司设董事长,可以根据需要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县国资委在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指定。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成员可以兼任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三条公司依法设置总经理,可以根据需要设副总经理。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及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董事会成员可以兼任总经理、副总经理。

第十四条公司依法设立监事会。监事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五条县国资委对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对其资产营运、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切实维护所有者权益。

第十六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下同),由县国资委按法定程序委派或更换。

第十七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第十八条公司内设机构,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工作人员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从政府职能部门中调配,或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聘。

第四章公司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与管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益,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负责对授权经营和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登记,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资产统计报表和财务报告;

(三)自觉接受县国资委的监督与管理,定期报告资产营运情况;

(四)依照有关规定,上交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五)在资产经营形式变更和产权变动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六)承担法律、法规及县国资委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享有以下权利:

(一)享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权利;

(二)依据产权关系向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委派董事、监事、财务总监,选派或推荐高级管理人员;

(三)决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财务决算方案;

(四)县国资委授予的其他权利。

第五章公司的重大事项管理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根据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和业务特点,制定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司的下列事项应向县国资委报告:

(一)公司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二)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

(三)公司季度、年度财务报告;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公司的下列事项,必须报县国资委审批:

(一)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

(二)变更公司名称

(三)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四)修改公司章程;

(五)政府项目投融资,资产抵押、质押或担保,国有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

(六)从事授权经营范围以外的经济活动;

(七)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公司及其所投资的企业应建立正常的不良资产自我消化机制。对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五条公司应按规定及时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第六章公司的产权代表管理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所称的产权代表,是指县国资委按照一定程序向公司委派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总经理、副总经理。

第二十七条公司产权代表的委派按照现行干部权限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公司产权代表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经营业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和政府项目投融资情况等,具体由县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公司产权代表原则上不得兼任与其任职的公司无产权关系的其他企业的负责人。如确需兼任的,应经县国资委批准。

第七章公司的投资营运管理

第三十条本办法所称的投资,是指公司用现金、实物、有价证券或无形资产等实施投资的行为,包括设立全资子公司、收购兼并、合资合作、对出资公司追加投入等对外投资;办公用房、公共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期货投资、委托理财等金融投资。

第三十一条公司实行对外投资、金融投资,必须报县国资委批准。

第三十二条凡是政府投资项目,公司应按照《开化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公司转让国有资产,按照《开化县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县国资委与公司签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责任书,明确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确定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其他考核指标,进行公司绩效评价。

第八章公司的财务管理

第三十五条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第三十六条公司财务应单独设账核算。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不得另立会计账簿。

对公司资产,不得以任何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第三十七条公司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使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公司应及时编制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县国资委、县财政局、县国资办和有关部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三十九条公司应当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乡镇政府、供销等单位所属集体性质的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建设公司的规章制度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投资者;保护

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生命线,在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和规模急剧发展以及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普遍较弱的情况下,投资者保护工作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中国证监会一直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监管理念,从监管层面做出了许多投资者保护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如何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成为当前制度及监管框架下促进资本市场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提高投资者保护意识,完善规章制度是前提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走向法治国家的第一步。建立健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是依法治理上市公司,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根本前提,公司要全面提高投资者保护意识,将投资者保护理念体现在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公司应该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并持续完善公司运作的相关规定,并在规章制度中明确投资者保护详细条款。具体而言,首先是制定公司制度的“基本法”即《公司章程》,要按照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和证监会关于“清欠”、分红等相关规定,及时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其次是对公司规范运作的相关制度,如“三会”运作、内部控制、募集资金管理等制度进行完善更新;第三是对信息披露、财务会计、内幕交易防控等其他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二、加大制度执行力度,规范运作是基础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确保制度的实施,从现实来看,其难度一点也不低于制度的制定,如果没有实施,再完备的制度也不过是一堆废纸。切实依照公司相关制度执行,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

(一)规范“三会”运作

1、规范股东大会运作

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必须聘请见证律师现场监督并出具法律意见书;积极实施网络投票、累积投票制等,支持独立董事或其他股东征集投票权,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规范董事会运作

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选聘程序选聘董事会成员,按相关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设立董事会提名、战略、审计、薪酬、关联交易等专门委员会;配备符合条件的独立董事,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关联交易、董事高管任免及考核薪酬、外部审计咨询机构聘请等方面的作用;按照《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董事会议事规则》等相关规则规范运行,督促各位董事忠实、诚信、勤勉的履行职责,对公司经营战略、重大投资、对外担保等事项尽责审议;促使董事会依法行使职权,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实现高效运行和科学决策。

3、规范监事会运作

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监事选聘程序选聘监事会成员,配备足额的职工代表监事,保证监事会的人员及结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监事会按照《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监事会议事规则》规范运行,本着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负责的原则,独立行使监督和检查职能,列席董事会会议,切实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二)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

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方应该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不得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存在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确实需要保留的关联交易,必须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相关决议表决时关联董事或关联股东均必须予以回避,独立董事发表相关独董意见,并按规定予以充分披露;不得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侵占公司资金行为,也不得有违规担保或委托贷款等变相侵占公司利益情况。

(三)加强募集资金管理

公司应当审慎选择商业银行并开设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用账户集中管理,同一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在同一专用账户存储,公司应当在募集资金到位后及时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并向监管部门报备;集资金应按照招股说明书或募集说明书所列投资计划用途使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改变;闲置募集资金在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时,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分别出具明确同意后,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时必须提供网络投票表决方式;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必须经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后的募集资金投向原则上应当投资于主营业务。

三、狠抓落实,找准抓手是关键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在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制度并确保制度执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的关键是突出重点,找准抓手,切实提高投资者保护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