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制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2:35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政党法治;政党现代化;考量维度

中图分类号:D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时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权宜之计,是我们党从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考量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果及对党的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有效实践模式,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客观的评价维度。

一、政党法治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政党法治是政党依法管理政党组织和规范政党行为的有序政党治理,以及由此在政党内形成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追求。政党法治既是一种现代化的政党管理模式,也是一种科学化的政党运行机制,还是一种上升为价值目标的政党精神。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提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探索法治化的政党治理新途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这就实际上提出了执政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党要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历史任务,就必须加强政党治理,建立起政党现代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党的现代化水平。对此,政党法治以其现代化价值目标和强大治理功能不仅成为执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机制,而且也是执政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首先,政党法治能够实现政党管理现代化。这里的政党管理主要是指对政党内部的管理,包括对政党组织、政党成员和政党资源的管理。笔者认为政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组织结构的稳定化、成员权利与义务的法制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其核心问题是党内民主的有序实现。政党法治能够减少党内民主管理的随意性,实现党内民主的法制化和稳定化。政党法治通过政党法和国家宪法规定党的组织结构,规范和协调党组织与成员之间以及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保障党内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实现党内和谐,保持一种有序治理的现代民主模式。

其次,政党法治能够提高政党运行现代化。简单地说,政党运行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党际交往和政党实践中对政党权力的依法规制。与政党管理相比,政党运行更能体现政党的发展价值,是政党权力的社会作用过程。政党运行依赖制度支撑,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制度现代化,即政党在制度建设中要始终面向时展,始终保持制度的稳定性。政党法治有利于推进政党制度法制化进程,形成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保证制度规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党法治通过对政党制度的依法规范,使政党权力有了一个高效而稳定的实践载体,提高了政党运行的现代化水平。从深层意义上讲,政党法治提高政党运行现代化的“目的在于对政党权利进行保护,对政党权力进行约束,旨在按规律治理政党”。[1]

再次,政党法治能够推进政党执政现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现代化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包含“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2]的现代化在内的政党执政建设的综合性概念。可见,执政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执政理念的现代化。政党法治不仅是一种符合现代要求的政党治理模式,更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政党执政理念。政党法治反对“人治”,坚决抛弃传统的以“官”和“权”为本位的国家治理形式,以法治精神为指引,通过构建法治方略、建设法治体制、丰富法治资源、创造法治环境等推进政党执政的法治化。特别是对于在法治精神贫瘠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法治更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走向执政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此可见,政党法治既是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政党法治不排斥道德和人文关怀,不是对法治的绝对崇拜。它是把现代法治精神纳入到政党治理,使政党建设更加适应时展要求的政党建设新模式。所以,政党法治也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执政党的角度看,政党法治已经超出了政党治理的一般意义,而是与国家执政相联系的政党权力社会运行的现代化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历史任务,目的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执政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政党法治作为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和现代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尺,也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时代考量。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政党法治为考量维度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实践命题,表明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境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党的现代化水平,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如何评价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积极成果,如何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推进党的现代化水平,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此,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评判尺度,也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考量标准。

第一、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制度化考量。政党制度是政党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在我们党的各项建设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p333因此,建设、完善党的各项制度既是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建设实践中,只有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纳入到制度建设中,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进程,与此同时也才能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已经创造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好制度,但是党在自身建设方面还是反反复复走了许多弯路,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好的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所以,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特别是通过政党制度法制化来实现政党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推进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这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有之意。政党法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党制度的法制化,它能够克服政党制度建设中的随意性,防止以制度为载体的政党权力的滥用。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角度看,政党法治不仅能够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也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理应达到的政党治理状态。为此,我们党通过不断学习,可以把先进的思想、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制度创新中去,特别是实现把与时展相符合的法治理念同政党治理有机结合,将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内涵。据此,正是在制度环节上,政党法治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一种评价维度。

第二,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民主化考量。民主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管理方式,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意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以保障党员民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可见,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执政党成员民利的保障与实现问题,这是政党民主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做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决策,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提高党员的民利意识和党内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党内民主的实现又会带动人民民主,为党的民主执政奠定社会基础。

民主与法制历来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从社会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民主的实现离不开法制的保驾护航,特别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制的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民主的生态现状。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是保证政党成员对党内权利享有的平等性以及政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当履行的义务。”[3]p331政党法治崇尚平等,富含法制原则,充分保障政党成员在权利与义务上的对等。所以,政党法治虽然表现为对政党治理的法制化,但体现的最终价值却是对民主的保护和推动,在政党的民主化建设中具有工具价值的味道。从这一点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政党法治具有了辩证统一性。因此,政党法治作为具有普适价值的政党治理与建设模式,在政党民主化建设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评判参照体系。

第三,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法制化考量。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5]p511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不断增强法制素质,提高政党治理的法制化水平。在国际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的法制化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毫无疑问,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法制建设,没有关于党的立法,就无所谓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更谈不上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领导。正是在这一要求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必然内含了对法制的学习、对法治理念的培育、对依法治党能力的提升等政党建设内容。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从各国政党建设的实践来看,要想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政党治理和发展体系,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人治”的风险,推行法治,走政党建设的法制化道路。为此,许多国家的政党都制定了专门的政党法律来规制政党行为,把政党管理与政党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也正是政党法治在政党治理方面所表现出的基本运行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执政经验的大党,始终从世界发展和国内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进党的创新性建设,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与其它一些国家政党相比,我们党的法制建设有明显不足,“人治”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法律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政党成员的法制素养,使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在党内迅速生长。这是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中排除“人治”风险,走法治治理道路的思想基础。所以,政党法治在法制化维度上也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一种考量。

第四,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现代化考量。所谓政党现代化,是指“政党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6]p293政党现代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都在不断努力并希望达到的发展目标。对于有着七千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想实现执政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就必须首先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之路。因而,政党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一个高水平执政党的综合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吹响了我们党向现代化进一步迈进的号角。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就成为我们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学习型政党的深层目标。

政党法治能够使政党治理始终保持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状态,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所以,它理应成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方向。一方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本身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使学习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规范,并在法制支撑下以有效的学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我们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开展对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的系统学习实现党的创新建设,提升党的现代化水平。可见,无论从学习型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学习型政党对政党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出发,政党法治都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应该最终达到的现代治理状态,体现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执政党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三、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推进政党法治

政党法治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维度考量,那它也是我们党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要努力达到的政党治理状态。政党法治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样,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有计划地推进党的法治治理进程。

第一,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夯实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进行政党建设的思想源泉,也是政党法治的思想基础。特别是那些有关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包含了思想、制度、文化、法治等诸多内容,是对党进行法治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它的深入学习既能有效地防止政党法治在运行中偏离社会主义轨道,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党法治建设道路,也能使政党法治从中获得大量的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能够为政党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会不断地从时展的需要出发推动政党法治进程,实现政党法治创新。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体现出的一些人文思想和道德精神,可以直接转变为某种法治理念,为政党法治的有效运行提供价值支撑。

第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政党法治提供组织保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推进政党法治的重要环节。政党法治作为政党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必然要求政党组织具有丰富的法治理念和科学的现代知识。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党成为愿意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政党组织,才能紧跟时展步伐,才能在现代知识的学习中实现持续创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推进政党法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由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就是要在组织内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在推动力;其次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在实践中创新,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党组织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会有力地推动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进程。

第三,开展对宪法和政党法的学习,提高依法治理政党的能力。政党法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政党的依法治理。这就要求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法治观念和相应的法律知识,否则政党法治就会成为一种空洞的理论和说教。因此,要在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推进政党法治建设就要在全党内大力开展对宪法、国家法律和政党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全党的法律素养和依法治党的能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党法律学习的首要内容。一方面,对宪法和国家法律的学习有助于全党把握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在我国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大量的有关政党的条款,它们在党的权利和义务、党的领导、党的秘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对它们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充实全党的法律知识,提高党的法律应用能力。这种对宪法和政党法律法规的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政党法治治理能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增强我们党依法执政的有效性,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

总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回答的不仅仅是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类型的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自身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然而,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效果以及它在推进政党现代化中的有效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客观评判。政党法治作为与政党现代化相统一的政党治理理念和政党治理模式,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系统的制度架构。正因为如此,它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形成了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综合评判尺度。无论在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还是在现代化维度上,政党法治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考量既有观念形态的价值考量,也有实践形态的工具考量。这也是政党法治能够评判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成效的重要原因。政党法治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既是我们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实现现代化运行的模式选择。我们要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党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实现我们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韶兴,张垚.论政党法治建设的价值意义[J].理论学刊,2005(1).

[2].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8-2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2

一、总体要求

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全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紧扣全市“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防风险”年度工作主题主线,高水平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为书写新时代乐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学习重点

(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辅助读本,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在逻辑脉络和重大原创性贡献。通过深入学习,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华,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在深入学习经典原著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提高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深入学习领会关于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刻把握研究和加强重大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既要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通过深入学习,更好地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四)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学习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决定》,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不断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推动全会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五)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持稳字当头,增强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深刻认识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深刻理解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七)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扬斗争精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八)深入学习领会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整体崛起,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旺盛生机活力,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此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既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又要担当作为、敢于斗争,更好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创新局。

(九)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红色基因,鲜明政治本色,对党保持忠诚,恪守人民情怀。通过深入学习,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在党的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五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十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学习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各层面各领域思想观点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创造性实践和历史性成果,深刻认识“八八战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内在关系,深刻把握同志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探索实践,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上全面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浙江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践行好赋予浙江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期望,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开创省域治理现代化新局面,努力成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十二)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创新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牢记寄予的“把温州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书写新时代乐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学习要求

(一)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

1.制定学习计划。各单位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将以上学习重点列入专题学习计划,作出统筹安排,创新学习形式,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学习任务,着力提升学习效果。同时结合各自实际,适当增加党内法规、民族宗教、科技前沿、军民融合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2.加强集中研讨。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的规定要求,探索建立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制度,以学习研究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中之重;始终聚焦政治学习定位,在提升学习思想性理论性上下功夫,坚持集体学习研讨为主,安排好重点发言,确保集体研讨有思考、有深度、有见地,防止以常委会会议传达、工作碰头会部署等代替理论中心组学习。

3.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既向上级学又向专家、基层和群众学,运用好“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工作载体,结合“三服务”工作机制,把调查研究贯穿理论中心组学习全过程,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3

双机制学习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有两种机制,一种是联结机制,一种是运算机制。当人们运用联结机制来获得知识时,就称为“联结性学习”;而运用运算机制来获得知识时则称为“运算性学习”。有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只需要用联结机制,也即只要通过联结性学习就可以完成,这类知识一般只有信息意义,而无智能意义。所谓信息意义,是指个体作为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懂得或把握的经验,如识字或掌握单词是学生进行和各种学习必不可少的。所谓智能意义,是指在掌握知识或经验过程中能使个体形成一定的认知操作方式,即可以发展个体能力的知识经验。联结性学习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知识的信息意义。由于个体的联结机制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联结性学习无所谓难易。另一方面,有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则需要经过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相当于智力活动)才能实现。当个体在通过相应的认知操作活动获得知识或经验时,既获知识的信息意义,又获得知识的智能意义,并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认知操作方式(即运算性学习机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以往的运算性学习而逐渐形成的。例如,数学知识会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数理逻辑运算方式,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智能意义。由此可见,有的知识对学生只有信息意义,如懂得用水灭火、用土阻挡洪水等;有的知识对学生只有智能意义,如智力测验中的推理问题等;有的知识既有信息意义又有智能意义,如学会算术的四则运算等;而有的知识既没有直接的信息意义,又没有智能意义。

双机制学习理论给我们一个启示: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习有关的两种机制的改善。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互补性原则,即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承,不可偏废的。我们既需要学习具有信息意义的知识,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需要选择同时具有智能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实际上,理论知识、抽象知识或有联系的知识要比事实的、具体的或孤立的知识更具有智能意义。在中小学的学科中,一般而言,语言、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信息意义成分更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智能意义的比重更大,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学科各自在发展联结机制和运算机制上的功能。

2.整体性原则,即要重视提供具有发展学生这两种机制所需的完整知识给学生。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做到学习内容知识和应用策略知识并重。所谓内容知识是指关于现象、事实、概念、原理、规则以及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它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中小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属于这种知识;所谓策略知识是关于信息加工策略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它主要涉及到如何感知、记忆、理解信息,如何组织学习内容,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这两种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分别发展学习者的联结机制和运算机制。人们常说的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可以解析为通过内容知识和策略知识发展具有智能意义的运算操作机制,比仅仅通过内容知识完善具有信息意义的联结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能力。

3.阶段性原则,即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选择促进学生机能发展的材料和教学活动。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儿童思维或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出生到青少年期间一般经过四个质的变化:即从动作运算思维到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和形式运算思维。那么,我们应抓住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有利时机,向他们提供的学习材料逐渐从以信息意义为主过渡到以智能意义为主、以信息意义为辅,或根据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补救措施(如诊断其哪种机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教学的层次也逐渐从事实水平(主要提供有信息意义的、以具体、事实现象知识为主的教学层次)向概念水平(以解析事实、现象之间关系的知识为主的教学层次)、概括水平(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为主的教学层次)和个人应用水平(强调认知活动与个人情感相互交融,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认知结构中并迁移到对其它问题的解决上的教学层次)。例如,当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发展阶段(约2—7岁),正是他们守恒概念发展形成时期,如果没有大量不同形状体积或时间观念的感知,就难以发展他们这方面的概念,也就无法促使他们发生思维方面“质”的变化。语言也是如此,假如学生没有一定量词汇、句子和篇章的积累,要让他们理解语法和语音的规律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事实的积累,就没有概念的形成;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就没有智能的发展。

4.适应性原则,即有意识采用相应认知策略来促进双机制机能的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学生那种具有智能意义的运算机制或操作方式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维特洛克(m.C.witrock,1974)提出发生式策略进行教学。这种策略鼓励学生形成有自己特点或意义的认知方式来学习知识。运用该策略时教师可允许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会组织自己的学习内容,将所学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分清学习的顺序和重点,利用元认知(一种对认知活动本身的认知)策略进行理解监控,学会在把所学的知识、规则迁移到其他背景的过程中产生新信息与旧知识之间的联想。教师需要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结、概括或确定一段内容的标题,找出中心思想,甚至画出反映学习内容的主图。学生把新信息与其认知结构联系的活动越多,其加工的深度就越大,对学生操作(运算)机制的发展就越有利。而为了使学生的联结机制更早地成熟起来,教师可以利用辅导性策略加强教学。这种策略明确、开放性地提供许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要素、事件,积极主动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向学生说明学习的目标,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其作用在于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学生可以集中更多精力、用更短时间形成知识结构,发展联结机制。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4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7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本书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1]。在佐藤学教授看来学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对话(认知性实践,即创造世界),是与自身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即自我探索),是与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即形成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简单地看到了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单维的活动。“时间”、“空间”、“人”、“知识”、“环境”等等在效率的压缩下,变得客观而失去了其原本丰富的内涵,机械而僵硬。课堂里同时发生着他与客体世界、与他人、与自我三位一体的实践,而且这种实践的发生是一次性的、特有的、瞬间的。

我读着佐藤学的书,内心不时充满着对教育无限的遐想,勾起美好的向往。掩卷沉思,在脑海里究竟留下哪些痕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下面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学为例作一阐述。

一、在问题驱动下走向“对话”,形成对浓度概念有效建构与浓度意义的深入思考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们在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搞清楚溶液中含有溶质微粒数有多少,也就是说,原来的质量分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衡量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这部分内容位于《化学1》的第一章[2],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了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本章又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本内容要使学生对于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本内容承前启后,既是对初中溶液知识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对新学物质的量等化学基本概念的巩固和应用。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采用“类比式对话”的方法,通过常见的口服液、消毒液、眼药水、酒、矿泉水等标签中表示组成的数据意义的理解,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能够提高溶液的组成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与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兼容性,有利于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个陌生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并将建构这样的基本观念:混合物的组成表示方法总是某种成分占总体的多少;表示溶质和溶液多少的物理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相同物理量时单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将某些物质配成溶液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人们首先要搞清标记溶液定量组成的方式有哪些,故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与之形成对话:(1)矿泉水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质量体积浓度来表达,其单位为mg/L。其中钙的含量为≥4.0,它表达什么含义?(2)天之蓝酒的酒精度为45%,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说出它的含义?(3)表示溶液组成的共性是什么?(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为了实现从用“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向用“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的转化,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本质意义,初步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分数、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围绕浓度的本质意义开展对话,为学生体会物质的量浓度的价值意义进行铺垫,引导学生切身体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获得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内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对有关知识进行深入研读和深刻思考把握其本质属性。

问题解决总是跟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为解决问题而思维。作为思维产物的观念跟问题和问题解决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发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从定义、符号、单位、表达式等方面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就是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观念;由问题的提出而引发的对话,一是实现了对几种浓度表示方法的对比和表达的探究实践,理清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概念的本质认识。二是巩固对溶液均一性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溶液浓度本质意义的暴露,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防止知识的混淆;三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入体验到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发“对话”,建构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思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定量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课堂上,从浓度的意义出发,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利用更多的课程资源、制造更多的机会来充盈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对话,形成学生注意、好奇、质疑、愤悱等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更具体、更丰富地与生活、生产、科研进行更为亲密的接触,诠释了佐藤学的教学价值重建的意义。

在教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时,应该明确配制的要求与目标,而不应将溶液的配制一味“精确化”,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的性质和浓度要求出发,思考配制方式的选择,使学生理解粗配和精配的价值和方法,根据实际要求,按需配制才是最符合科学研究需要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教学,围绕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定义,从c=n/V的基本意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核心: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配制时确定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确定溶液浓度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凸显溶液配制的思考方法从浓度的内涵入手,结合浓度的要求或物质的性质,确定是粗略配制或是精确配制,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一是揭示溶液的精配、粗配与物质的量浓度内涵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将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核心知识(思路与方法的选择)结构化,形成“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意义建构;三是促进学生对浓度配制思路与方法的理解和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归类、整理,创设将仪器、试剂的选择与溶液配制要求相结合的真实的情境,选择适当的仪器、步骤进行配制。

通过创设正确与错误、探究与建构,分享与独享、激发与抒发的真实情境,将情绪内容(到底怎么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啊?)与知识内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的良好载体;有利于学生产生化学认知兴趣的源泉;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4]。

如,教师可以提出是否什么物质都能精确配制、能否精确配制0.400mol/L的naoH溶液100mL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naoH由于其在空气中易于吸收Co2和水分等,因而不能精配。与naoH类似不适合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还有浓硫酸、盐酸等,而naCl、na2Co3等物质由于(1)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不挥发、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受热不易分解;(2)纯度较高;(3)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含;(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便于减少称量误差而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化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基准物质”。像naoH、硫酸等不能精确配制的物质,即使采用精密的仪器,要配制所谓的0.100mol/L等精确浓度也是完全达不到的,这些物质一般均采用先粗略配制,再采用基准物进行滴定标定的方法获得其准确浓度。

三、在学习共同体中生成“对话”,建构溶液配制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认识观念

佐藤学认为: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把过去的个人主义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保障每一个学生的以多样性为出发点的活动性学习,以实现多样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成为自立的、活动的、合作的学习者[1]。边讲边实验集教师演示、学生实验于一体,既凸显了化学学科特点,也是创设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对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不仅思维过程合理、有效,而且能使学生增加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和方法的理解,丰富有关一定浓度溶液配制意义的认识。

由师生共同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顺应了化学教学由教室向实验室转移的改革趋势,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形式的变换,它蕴含着教师对步骤源于实践(实验过程),仪器源于步骤,操作和仪器的注意事项源于步骤和仪器的精度等认识观念的正确把握和建构。通过学生在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过程前形成一定的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心动”;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精确配制实验探究,引领学生“手动”;通过在精确配制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对比分析、质疑、辩论,激发学生“脑动”;通过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口动”;这样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形成对溶液配制意义的深刻理解。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唤醒,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嘴的过程中[5],建构配制过程要求与仪器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核心观念。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5

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

党的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根本保证,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意愿,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对于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通过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要增强自信,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智慧和力量,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要准确把握《决定》的重点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1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明确各级党组织责任。

四要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要认真做好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工作。

一要组织深入系统学习,把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围绕全会主题,认真学习领会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要实现全覆盖,要分层分类开展,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结合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制度层面上需要做的事情,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规范组织生活,以“三会一课”、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推动广大干部师生深入学习研讨。专题培训系统学。将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各班次的重要内容,集中一段时间对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员轮训,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

二要加强宣传研究阐释,推进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和资源优势,围绕全会精神宣传起来、讨论起来、研究起来,将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为全社会提供学习服务、作出智力贡献。要强化宣传引导。统筹好各类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发展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解读全会精神。要加强制度自信教育。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把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深刻认识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和成就背后的制度逻辑、制度优势,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打牢爱国主义思想基础。

全面落实全会精神,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要聚焦全党共同推进的改革任务、教育系统专责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协同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率先探索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对重大改革提供研究咨询评价服务等五种类型,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突出政治巡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汇聚强大合力,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原则,提高保教质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四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的能力。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快推进教育立法,增加制度供给,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法,推动修订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健全依法行政机制,完善教育制度实施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提高教育系统普法水平。

五是提升教育管理效能。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督导“长牙齿”,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出台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意见,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完善教育决策和执行制度,健全教育政策性文件制定程序,实行重大教育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咨询、听证、公示制度,完善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加强和改进对地方教育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6

一、动员部署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收到市纪委及教育局通知后,我校迅速召开中心组会议,集体学习了《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决按照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树牢“四个意识”,认真践行“两个维护”,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并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了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方案》、《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明确了工作责任和任务目标,确保我校集中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学习,开展教育工作

自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校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大会、教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基础,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牢固树立在位有为、必须作为思想,立足本职、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3、坚持以上率下,协调统筹推进

对专项整治工作实行高位推动,所有干部把自己摆进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协调、齐抓共管,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二、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以工作研究代替理论研讨的倾向比较明显。

2、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警惕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上个别消极舆论或负面言论的抵制力度不够。

3、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相对较少,没有全面及时的了解教职工的诉求和困难,需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主动性。

4、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督促还不够深入。有关教学、学生以及行政后勤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对制度的针对性、严密性等还需进一步改进。

三、问题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教育。采用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由校长领学,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谈体会,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学习活动,在学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将学习常态化,并深入交流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引导全校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7

加强党员意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一个抽象的组织,它是由一个个生动的党员组成的,党员意识教育作为一种激发党员身份意识、卓越意识的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尤为关键。加强党员意识教育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求的根本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党员意识教育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的主要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员意识教育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手段,表现如下:首先,党员意识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党员的精神信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需要党员意识教育的有效激励。通过党员意识教育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先进性意识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体味其深刻内涵,将其精神实质内化认同,转化为党员个人的精神信仰和基本价值取向。其次,党员意识教育可以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党员意识教育通过启发党员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科学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员意识教育将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重点课程,作为对党员民主评议、干部考察使用的重要标准,让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感受责任、领悟崇高、体验光荣。再次,党员意识教育通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员是标杆,党员是旗帜。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党员意识的指引下,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党员意识教育是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根本举措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由一个个学习型党组织组成的,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我们需将"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党员意识教育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手段,表现如下:首先,党员意识教育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成"型"。有学者指出:"一个热爱学习、重视学习的政党并不直接等同于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的关键在'型'上,它不仅是一种学习风气和学习常态,更是一种集制度、组织、可持续发展、信仰于一体的互动循环系统。可见,要想学习型党组织达到成"型"的高境界,那么极其需要党员意识教育。只有当每个党员在党员意识教育的感召下,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党员的光荣身份和特殊使命,才能将学习当做一种政治使命,当做一种崇高的信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样开展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党员意识教育有力改进全党的学习制度。"衡量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学习型党组织,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由此可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当组织必须注重创新学习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符合实际的学习制度。对于学习制度的改进,党员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通过党员意识教育,在全党上下可以大力宣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制度;通过党员意识教育,可以大力促成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学习制度;通过党员意识教育,可以大力促成团体学习、讨论学习、交互学习、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再次,党员意识教育有效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境界。党员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卓越意识,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要求普通大众做到的党员首先做到,要求普通大众不做的党员坚决不做,普通大众可以做到的党员要做到更好。如果有这样一种卓越意识的指导,那么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境界将不再满足于基本理论的认知,而是在深刻领悟和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提高实践本领上实现飞跃。

党员意识教育是开发全党学习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向我们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目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又向我们提出了"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是一个有着强烈创新意识的政党。在新时期,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全党的学习创新能力上。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意识感召下,一个个共产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首先,党员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全党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以致用本领。党员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它内在的争创先进、不甘落后的品质是崇尚学习、扎实学习、学有所得、学用结合的伟大力量。其次,党员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全党不断创新的意志。要知道,创新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过程,除了需要孜孜不倦的脑力活动创造出先进理论成果外,还需要将理论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操作实践。这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没有非同寻常的坚定意志的人是难以胜任的。再次,党员意识教育有助于树立党员干部在百姓心中的美好形象。形象是品牌,形象是生产力,形象也是创新的动力和后盾。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可见,党员干部的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的体现都在于老百姓对党员的认可和拥护。只有在老百姓的认同和赞许下,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我们各项理论和实践才找到了生长的肥沃土壤。

加强和改进党员意识教育,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顺应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党员意识教育为了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成,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良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队伍

同志指出:"干部真正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够牢牢把握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够放眼未来,立足当前,增强履行历史责任的自觉性,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在建设和改革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才能够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局势,驾驭矛盾,应对自如,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此处,同志强调的就是造就一批具有良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员干部队伍对于我党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加强和改进党员意识意识教育必须从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良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员干部队伍着手。第一,培养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追求。追求,简而言之就是用积极的行动去达到目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只有将积极的意识和目的内化为思想,才能外化产生积极的行为表现。因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放在激发人生追求的高度上,唯此才能达到党员意识教育服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效果,才能"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第二,号召广大党员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汲取经典著作的精华,积极思考,发挥党员意识教育的功能,开展有意义地学习活动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向经典著作"取经"。第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方法。方法对头,可以事半功倍。学习也不例外,好的学习方法无疑是成功学习的一半。对于学习方法问题,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致的,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第四,躬身实践,发展理论。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体悟理论的深刻内核和本质意义。因此,我们强调必须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创新理论才算真正地掌握了理论,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创新党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

只有恰如其分的内容,方能使教育任务早日完成,教育目的尽早实现。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大旗引导下,党员意识教育创新教育内容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始终高举马列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领会思想的科学实质,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务实谋求科学发展。特别是与时俱进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系列的理论体系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方向的可靠武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始终铭记,并切实身体力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二,牢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员中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标准价值观,是结合中国实际和发展要求所制定的价值原则和处事标杆,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作为党的一份子都应牢牢记住,认真体悟,深刻反思,对此见贤思齐的导航灯。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就会失去主心骨,失去奋斗的航向,失去前进的价值动力。第三,认真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知识包罗万象,具体有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建设、党员、党的干部等等。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意识教育来说,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学习的核心内容。因为,我们的一切言论和行为,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尺度。只有将党的先进性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学真懂,那么党的其他基本知识会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强烈驱使下迎刃而解的。因此,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关键环节。

改进党员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8

【关键词】“三型”政党执政党建设创新路径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①,这是党首次提出“三型”政党建设的概念。从建设创新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执政党建设被赋予了更宽广的视角、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完备的目标。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也深刻体现了我国执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深刻理解“三型”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逐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自觉转变,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促进了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加强执政党建设领域分别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十七大修改又把“服务”增加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2008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型政党”的概念,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的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只有创新型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只有创新型的政党才能永葆先进性。”②

在上述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型党组织和创新型政党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把三者集中起来,首次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建新要求和新目标,形成了“三型”政党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学习、服务人民、重视创新的思想为“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在强调理论对革命的指导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③列宁明确指出:“先锋队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要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素养不够,本领不大。全部关键在于,显著要同无比广大的群众,即同农民一道前进,用行动、实践和经验向农民证明,我们在学习并且一定能学会帮助他们,率领他们前进。”④《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⑤

在创新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以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为根本目的的,因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般是用“创造”、“发展”、“革命”、“改革”、“革新”、“新事物”等词汇来阐述创新思想,论及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这些都为我们形成“三型”政党建设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和依据。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回顾历史,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每当我们党能够坚持虚心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党就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解决新矛盾、新问题,从而能够在革命时期不断地推动革命胜利,在建设时期不断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反之,每当我们党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人民群众,脱离时代要求,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严重的挫折。恰如在总结党90年发展历程时得出的结论:“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⑥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党作为领导核心不仅面临着更为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还面临着更为尖锐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危险。

我们党能否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挑战,根本出路在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用新要求、新标准引导自身建设。为了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我们党要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了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党要更加重视为人民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了克服精神懈怠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党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变革,做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增强党自身的时代气息和工作成效。

“三型”政党建设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

丰富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党建目标是执政党建设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政党这一核心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党建目标也在不断完善。虽然在不同阶段我们党对党建目标的表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点都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提出的“三型”政党建设思想是在坚持这一根本点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一,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基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旺盛生命力的本质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和创造活力为重点,培养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治党治国人才,并最终以党员干部的率先发展带动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第二,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基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党面对多元多变的社会需求,更加充分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以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创新型政党建设是基于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着眼于增强党和国家的发展动力,以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推动党不断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既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又结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学习型是前提和基础,创新型是动力源泉,服务型是目的和归宿。

深化了执政党建设的制度理念。制度在政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建设不足造成的。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党的十提出的“三型”政党建设就是在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中,通过不断丰富制度理念,拓展党建的制度平台而逐步形成的党建新成果。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关键在于“型”。所谓“型”,强调的是制度化的状态。因此,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一般地强调学习、服务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要创造出一整套适应于时展新要求和社会发展新理念的学习机制、服务机制和创新机制,通过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开拓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世情、国情和党情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执政党传统的以行政权力领导国家、支配社会的执政方式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变化。各地频发的更是折射出部分党组织存在领导方式不正确、沟通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活动方式和外部形象需要实现一次新的转型。

“三型”政党建设就是适应于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势而提出的党建新目标。这一思想把党的主要特征定位于学习、服务、创新,强调执政党建设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塑造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执政党新形象,而不仅仅是一个权力行使者。可见,“三型”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党建的思路,可以有效克服在执政党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自我封闭趋向和自我耗竭情况,从而能在开放环境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

积极培育学习、服务、创新意识,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三型”政党建设思想能否得到有效贯彻有赖于各级党员干部是否能够真正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理想淡化、道德滑坡、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等精神懈怠现象。同时,受封建传统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党员干部中还存在错误的权力观、价值观。要实现“三型”政党建设新目标,必须尽快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培育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切忌形式单一、内容乏味,要结合工作实践和思想实际,既坚持政治导向性,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先入为主,不避重就轻,不人云亦云;切忌纯政治式、纯论道式的说教,要以平等交流方式循循善诱,在教和学中产生思想共振和共鸣。

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培养党员干部的学习、服务和创新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们要把学习、服务、创新意识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促使党员干部把学习、服务和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从而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把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三型”政党建设的突破口。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创造活力和群众基础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对此,列宁认为:“对于党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进行普遍的(真正普遍的)监督,就可以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制。完全公开、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作用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亲身尝到自己的错误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避免错误。”列宁所描述的就是党内民主。它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因此,“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突破口和关键点。只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促使党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增强党员的学习、服务、创新意识,提高党员的学习、服务、创新能力。为此,必须不断探索以党内民主推进“三型”政党建设的新途径。比如,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和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支持并组织党员直接参与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讨论,激发党员的活力和创造力。只有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能提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的事务和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广大党员主动学习新知识、完善并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克服党员中普遍存在的“习惯性麻痹”症状。

加强制度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就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依靠制度的力量解决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学习、服务和创新成为党的一种制度化行为。这是“三型”政党建设本身的内在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完备、符合现实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服务制度和创新制度,形成一个严整的制度系统。在制度设计中,任何一项具体制度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既要有实体性制度,还要有程序性制度和监督性制度,使与学习、服务、创新相关的任何行为都有章可依,任何错误都能依法惩处。其次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这是“三型”政党建设的关键。为此必须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必须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到制度制定具体细致、科学合理、易于把握,防止制度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必须建立健全能够保证学习、服务、创新制度得以坚决贯彻执行的组织体系,做到各级党组织配合默契、井然有序,最终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列宁苏维埃制度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DKSJ04)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52~253页。

③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第283~285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0页。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9

第一,全会主题方面。要把握主题,深刻认识党的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党的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以“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为主题,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实现路径和总体目标,旗帜鲜明、直奔主题。会议既充分展示了我们党解答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又进一步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下了“调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清了“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我国的制度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党的四中全会,更加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了党领导一切的核心作用。

第二,全会主线方面。要贯穿主线,深入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四中全会的主线。针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全会始终贯穿主线,既总结强调了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又明确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和十三个坚持和完善,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必须要始终贯穿这一主线,深刻领会会议的主要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深刻领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理论水平。

第三,全会主责方面。要落实主责,深入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的职责使命,提高责任水平。党的四中全会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使命职责。这就要求全国各级党委部门、政法机关都应该担负起这一职责使命,要全面学习、深刻理解会议提出的“13个坚持和完善”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前进方向、工作导向、改革指向,有的放矢地履职尽责,全面落实这个主责,提高责任水平。

学习制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情感内涵;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30-03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它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为了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

建构课程对于学生的主体意义,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以致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由知性教育向生活教育回归,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教育教学的起点,而且在于只有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有助于建构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具体来说,其情感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一般来说,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愿不愿”则主要受制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的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教材内容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之相比,“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教育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和难点。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实际上都是旨在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的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课程的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的制约。这是因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不同,它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表现,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表现,即情感所表现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因而,教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主体意义,即是否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是否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困惑,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情感反应。并进而决定了学生对其态度和接受的意愿。同样,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接触某一教育教学情境时,其并非主要从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特性的认知性角度对之产生反应,而是更多地从课程内容与自身关系的主体特性的情感性角度对其产生反应,并由此决定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对课程内容的主体意义的探寻及其情感反应,在发生上经常处于学习活动的前沿,并构成学生学习的最初制约因素[1]。

第二,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心向。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这个“有意义”并非指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或逻辑意义,而是指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具有主体意义或心理意义,即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和观念能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现实的关联作用;这个“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等于对有意义的教材的学习,而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使课程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新观念与自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和旧观念得到改造、新知识和新观念获得实际意义的过程。因此,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主体意义的认识及其情感反映,必然直接制约他们的学习心向。在“有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倾向于把学习看做是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倾向,更多地采用交替、网络式的认知加工策略,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搜寻提示线索和意义特征,如对新旧知识的“切合性”做出判断,调节彼此间的分歧或矛盾,或将新知识加以简化、重组与转换,使之与自身认知结构融为一体;而在“无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则倾向于把学习看做是一种痛苦、难受的差事和负担,对学习内容明显表现出退缩、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更多地采用简单、直线式的认知加工策略,仅注意学习内容的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意义特征,甚至简单地将新学内容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登记”一下了事[2]。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材组织和编写的基本要求之一。以往的教材组织和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考虑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以致学生有厌烦情绪的现象甚为普遍。为了有效克服这一弊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材组织和编写要求上十分强调把学生当做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教学话题和案例,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推动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文本。其中的情感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会。

1.从教材知识的掌握来看。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因为,学生对教材知识(特别是人文类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情感上的“认同”向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教材内容大都直接、间接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大都直接、间接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因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必然首先以自我经验为参照系,并且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来自于教材内容与学生自我经验之关系的亲身体会和价值判断,其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直接制约学生对教材的“认同”。为此,当前教材的建构特别强调发掘其情感内涵,充分利用其表现力和形象感染力,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使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具有主观意义,并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感情上的陶冶,进而自觉地将使教材蕴涵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

2.从学习动机的内化来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社会要求和个人意愿。其中,社会要求来源于社会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了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达到的目的,它对学习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目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的规定。个人意愿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和态度,反映了学生“愿意”做的事情和“愿意”达到的结果,它对学习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行为动力水平或个人所愿投入程度的规定。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彼此加强,最终化社会要求为个人意愿,化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这一“联系―转化”过程的实现,受情感体验制约。这是因为,情感总是与个人意愿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在发生上总是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因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要求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总是受到相应情感体验的“折射”。其结果,学生对于社会要求的情感反应,直接影响其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要求及其实现过程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的认识,并常常构成学习活动的直接诱因和学习动机的最初制约因素,进而决定了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是否投入的意愿。一旦学生通过切身情感体验认同了学习的社会要求,他就会自觉自愿地服从这种要求。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外力作用下的“迫不得已”,而是内化作用下的“心甘情愿”[3]。为此,当前教材的建构十分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影响,强调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合作来激发与调节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相关教材内容对自己的积极意义,使个人意愿与社会要求相契合,进而使其学习动机因在内容和动力上取得心理契合而得以有效地形成与实现。

三、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

增进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情感需求,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型师生关系建构和教师成长的基本追求之一。从以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在心理发展和学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师生情感关系不佳或学生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乃至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和评价要求上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使师生情感交往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其中,从促进学生发展来看,其情感内涵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的乐观态度与学生的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乐观是人向上发展的基础。同样,对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而言,教师的个人行为和职业行为如何,取决于他们是否对学生抱有乐观的态度。这是因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权威人士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靠权威人士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来维持。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就是这样的权威人士,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乃至自我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4]。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ane等所强调的那样,在课堂中,教师是一种权威性的刺激物,他们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精细而深奥的影响。那些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的学生,一般会形成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积极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并为此积极努力;而那些认为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悲观态度和消极评价的学生,则通常会形成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不抱什么期望。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悲观态度、消极评价和消极的交往方式所产生消极的或伤害性的效果,会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上持续许多年,特别是在那些尚不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学生心目中[5]。另外,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悲观失望,认为他们是无能的、无价值的和没有希望的,那就会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寻找证实自己预言的途径;如果教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学好的、值得尊重的、能发展成才的,那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尽力为学生寻找和提供在学业上获得成就的途径。同样,如果教师按照学生现有的样子对待他,认为他“就是这么一种人”,就可能使他变得更糟;而如果教师按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对待他,认为他将通过教育不断发展向上,就确实能帮助他变成那个样子[6]。因此,众多教育心理学家强调,以各种积极的方式行为,增强学生对自我价值、能力和潜力的积极认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师的尊重意识与学生的发展。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是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类不断寻求发展向上的内在动力,也是个体发展具有

可塑性的内在心理机制。例如,人在自尊上的差异会使其经验中的世界和社会产生普遍而明显的差异。高自尊的人,通常以一种他们将被很好地接受和将成功的期望,从事工作和与人交往,他们的行为更独立于外在强化,敢于尝试,不怕做错事,不怕说错话。低自尊的人则与之相反,通常以一种他们将被拒绝、排斥和将失败的期望,从事工作和与人交往,他们的行为更依赖于外在强化,不敢尝试,害怕做错事,害怕说错话。与正常或高自尊的学生相比较,低自尊的学生易屈从、冷漠、依赖,丧失自我控制,更可能出现明显的扰乱、焦虑、紧张等心理症状。而且,人的自尊程度越高,他的欲望、能力表现、自我控制就越强,这是一个规律[7]。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更为重要的了。尊重,意味着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特价值、有发展潜能能力、有自我指导力量的行为主体。而且,这种尊重是“给予的”,而不是“挣来的”。要想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学校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尊重的方式实施,学校中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以尊重的方式行事。任何有损学生自尊的行为,诸如嘲笑奚落、独断专行、性别歧视、贬低性比较、体罚等等,都不允许存在。即使当学生应负责任的过失发生时,也应对之进行劝导,要求他分析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改进的保证;即使当需要处罚时,其方式也不是使学生丧失自尊,而是失去某些优惠,如自由时间[8]。从学生自我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对学生自尊的伤害所导致的消极后果,无异于谋财害命,因为当学生的自尊需要不断遭遇挫折以致丧失不断寻求发展向上的内在动力时,他必将自暴自弃。

参考文献:

[1]乔建中.情绪心理与情绪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7-78.

[2]乔建中.课堂教学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Qiao,jianzhong.theRoleofemotioninteaching[J].US-ChianeducationReview.Jun.2005:67-69.

[4]乔建中.论自我观念及其教育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2000(2):63-68.

[5]Beane,Ja.Sortingouttheself-esteemcontroversy[J].educationalLeadership,1991(49):25-30.

[6]purkey,ww&novak,Jm.invitingSchoolSuccess(thirdedition)[m].wadsworthpublishCompany,1996: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