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十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十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2:0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1

摘要:网络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文章从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入手,分析当前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力求探索出网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切合的可行之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网络对许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它已经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标志而深深地浸入到人们的心中。它系统地、全方位地、彻底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些挑战面前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契机。

一、网络发展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网络上充斥着太多好与坏的信息。在这些网络信息中,不乏一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但一些虚假、低级、庸俗甚至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信息也在网络上得以流传,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受其影响,人们必然面临着一定的政治困惑与迷惘,比如说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网络的信息数量之大、内容之广泛、层次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浏览信息时大抵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别人的推荐或者是一种从众心理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同时,他们在选择信息时很少也很难对网络上信息的质量及真伪进行甄别。

其次,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性合群。互联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舞台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被急剧压缩,人们有机会突破任何地理的限制进行交往。网络可以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因而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和扩散自己的信息,这其中必然有消极甚至反动的不良信息。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的合群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趋同性,即人们在网络中按照性格、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划分为一系列的生活群体。这种心理趋向的群体没有地域性的群体表现得那么稳定,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短期的,暂时的。

最后,网络使信息的“屏蔽”消失。在网络信息出现之后网络信息已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突破这种权威的限制。时间上的快捷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可以使得“屏蔽”作用无法迅速地在第一时间里做出反应,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因此信息的这种“屏蔽”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必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更大的麻烦。

二、网络发展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它改变了过去主要以单纯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育方式。在原先的教育方式中更多的是教育者一方把教育内容“灌输”给被教育者。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在双向互动中被教育者的主动性、自主性得以加强,使得教育在充分交流中得以完成。“多媒体”技术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使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是通过创造真实的受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能在虚拟的声音、感触及仿真的三维图像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效果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网络具有广阔的运用范围。表现在:第一,网络没有时间、地理上的界限。交互式远程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受教育者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受到教育,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借助网络,受教育者可以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向老师咨询思想问题或与其它人开展思想交流和讨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极大地得以加强。第二,网络具有对其它媒体的整合作用。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相、户外宣传等,形式上相对独立。而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传播媒介的结合互补,从而扩展信息来源。并结合对现实中问题的理性分析,提高人们对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从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第三,网络能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使教育突破了原先相对分离的状况而变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

最后,网络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巨大的速度优势是网络的重要特征。网络使信息可以做到实时同步,这样,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能够尽快地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获知。相应地,教育者可以尽快地做出分析判断,并通过信息的整理、,适时地把含有一定价值观和导向性的教育信息加以发送、传播,以影响、引导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能尽早地通过网络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帮助自己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决定相应的行为。这样,通过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三、网络发展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结合的建议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显得停滞不前。总结起来,其重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重视不够,不愿投入资金与精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网络与传统的固有矛盾等。因此,要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重大进步,就必须采用一些新模式,比如说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培养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等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

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突出考察和培养学习人员的网络管理技能。拓宽的研究视野,不断吸纳相关学科的核心力量,在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逐步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地分层分批的进行学科分析与研究,探索学科前沿,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积极研究,努力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断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

其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队伍专业化管理模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所以它必须严格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社会主义服务。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全方位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道路。第一,必须严格准入机制,为专业化道路把好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单一性学科,它更要求从事人员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必须拥有网络或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少一个的专业能力,并具备在工作后不断向另一方向延伸的素质,使得两者相互融合。同时必须对从事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考察,严格从源头上把好关。第二,建立评估考核机制,激励与惩罚并行,提高工作积极性。将思想教育、网络教育与管理综合起来,并结合工作态度、基本素质与成绩,尽可能量化,做到目标具体、优劣评比公平,客观评价,实事求是。并依法保障工作队伍的权益,激发工作队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网络技术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代的脉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网络化使其在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势必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元林,李美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管理的困境与破解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6).

[2].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0(1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2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4—0166—02

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其信息的容量和覆盖面也得以进一步推广,普及的程度越高,则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加上它高度的开放性,也逐步成为人们传播思想文化、开展政治舆论宣传的主要途径,甚至比广播、报纸和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力更为广泛。所以,我们可以说只要占据了网络这一信息资源,就能有效地开展与社会不良的政治舆论的斗争,并应对一些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扰和冲击,并占据政治斗争的主动性。基于当今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并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建设思路,从而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网络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网络建设的基本要求表现在:1.网站内容的丰富性。内容的丰富和全面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去关注和讨论国家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部分可以增设思想政治图书室和科技馆等窗口,并让学生可以免费的阅读和下载有关资料信息。在讨论论坛窗口可以增设心理咨询和热线服务等板块,具体的答疑者可以是定期聘请本校或外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或者是心理专业的学生,这样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2.网站所针对的群体对象是全体学生,这样各个高校就了解和掌握本校学生的思想现状的基础上,来设置合理的内容体系,从而使内容的设置更有针对性;3.思想政治内容的设计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具体内容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来设计声像和图文,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直观,并遵循易于大学生接受的原则,从而真正达到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发挥网络的教育和服务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需要不断发挥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的功能,通过快捷、有效的服务,来不断满足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网络信息的认同度,这样才能在不断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网络之间的距离,提高大学生对网站的吸引力。具体的要求表现在:1.在满足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需求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方便。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可以针对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或者是本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曝光,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目的;2.突出思想政治网站的个性化服务特色。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网站建设的个性化服务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内,需要增设校内服务信息和网络技术咨询等,另外,学生可以在网上了解和掌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近期活动安排,以及教学大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成绩查询等,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信息平台,无形当中增强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三)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资源,优化网络系统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正处以探索起步阶段,网站的布局相对较为零散,影响力也相对较小。所以,需要在不断整合全国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本校思想政治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根本路径抉择和重要举措。因此,通过各个高校思想政治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有效结合,在遵循先易后难的基础上,进而构建适合本校发展实际的网络系统。

(四)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网络文明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先进文化,规范大学生的文明上网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知荣知耻和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精神传达给学生,积极开展“知荣辱——明责任——树新风”的实践活动,从而树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做人的处事风范和文明上网的行为态度;2.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氛围,建设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促进网络的科学化、安全化和文明化;3.启动“绿色网络文明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通过成立“绿网协会”,宣传绿色网络文化,坚决抵制一些不文明的上网行为,可以组织一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Flash作品大赛,在学生计算机技能提高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也表现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3

【关键词】网络;思想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媒体手段,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的各种思潮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同时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对研究网络信息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的特点

网络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新的技术,它是以电脑互联网络为物质基础和载体的一种文化样式。网络信息活动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影响明显区别于传统文化。当今网络信息发展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增长迅速、数量庞大

互联网是一个集各种信息为一体的资源网,由于政府、企业、机构、个人随时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因此网络资源增长迅速,成为无所不有的庞杂信息源,并具有多语种、分布广、跨区域、高度共享的特点。

2.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网络信息资源几乎是无所不包,而且类型丰富多样,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信息,在形式上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库等,看成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的混合体。网络信息包括学术信息、商业信息、政府信息、个人信息等。因此,其给用户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3.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有序与无序并存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信息的缺少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网络上的很多资源并没有经过审核,使得网络信息繁杂、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给用户选择带来困难。

4.信息共享程度高、使用成本低

由于信息储存形式及数据结构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的特点,它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时间和空间范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和扩展。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对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

1.网络对大学生思想产生正面的影响

首先,网络将大学生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的更新与学习。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等诸多方面,从而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增强了学生之间、个人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在当今知识开放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学生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压力空前增加。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排解与释放,就会对个人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虚拟的网络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潜能,网络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入,使大学生朋友可以在毫无顾忌、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展现自我,使长期压抑的心灵得到释放。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

(1)网络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网上虚假信息、文化垃圾却屡见不鲜,会使一些大学生迷失方向。各种不良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在网上虚拟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责任心不强、冒名顶替、肆意破坏、粗言恶语等道德伦理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及个人安全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收和消化,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与封闭型的矛盾、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虚拟生存是网络时代带来的新的生存方式,在虚拟世界中的自由,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或随意欺骗他人,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道德、法律的束缚,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从而影响大学生完整的人格的形成,并对他们形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严重者则会引发心理危机。

三、网络时代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对学生的影响面广。在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信息文化严重影响的情况下,高校应当根据网络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情况,与时俱进,积极拓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鉴于目前大学生上网特点,心理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各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及相关政策来约束大学生一些行为。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各院(系)成立相应部门,学生也成立相应社团或者组织。其次实行网络行为准则,通过审查、监控等方式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不健康内容进行清理,并要求学生保证白天正常上课,晚上按时归宿。及时发现的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做到“防微杜渐”。最后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使学生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点,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

2.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络,把握文化主旋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增强“两课”教育的感染力和课堂教育的吸引力,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对于“两课”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洁;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管理与财富;2010(06)

[2]于志强,柳青,侯锡铭;新形势下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J]大家;2010(09)

[3]周小红;论网络信息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4]敬菊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5]黄晨光;构筑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4

一、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

1.有利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

第一、解决如何通过网络来优化思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问题。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在客观上引导教育者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和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寻找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第二、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要借鉴现代科学文化的新成果教育,以及知识观教育、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情商教育,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教育、终身学习观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等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层次分明,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集成性、同步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2.有利于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一、可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借助网络,人们可以在大量有关信息资源中精选有针对性,最新的事实材料,理论成果,有利于受教育者扩大视野,解放思想,提高境界。第二,可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资源。网络信息传播覆盖面广,受众面广,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地域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开放环境和广阔的教育空间。

二、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要性分析

1.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通过对部分大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的抽样调查,可以得知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网络从各个方面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个性与行为。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极大的优势,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多的学生认为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网络讲座和在线交流的方式开展更加有效。但是,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浏览网络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方式无所谓。从调查的整体状况来看,大学生认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再进行大胆的创新。

2.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全面发展需要

和谐社会构建,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保障。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是否能够取胜的关键,是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紧跟时展潮流,必须要引领社会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积极创新,才能够更好反映时代特征,适应社会发展,显示强大生命力,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人才。

(2)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为了更好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在当前网络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为了相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沟通交流的活动过程。特别是在当前网络时代,受教育者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灌输为主,没有顾忌受教育者的特点,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而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质疑,难以有效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必须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要让受教育者更加满意。

三、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和挑战

1.网络中的平等思想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维

随着世界网络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各种社交传媒工具开始出现,论坛、微信、博客、微博等先后出现,开创了互联网新时代,大大提高了网络参与的互动性和平等性。参与调查的同学100%都利用网络平台与人交流和沟通,信息的获取95%来自网络,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出现重要变化,借助于电脑和智能手机,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麦克风”,成为信息源和信息传播者,从而改变了传统信息资源控制着集中控制的信息传播模式,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从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进行根本变革。

2.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网络多元化冲击

微博在我国开始出现,使各种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和交织,形成了我国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发展局面,同时也存在一些信息垃圾,高雅信息和庸俗信息、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主流信息和非主流信息同时并存,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影响。作为一个高互动、低成本的传播交流平台,网络文化对于人们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模式直接冲击,难以形成一个主流的社会规范,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对当前社会主流思想产生极大冲击。

3.传统社会价值模式受到网络自由化冲击

网络技术创设了一个新的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将更多的活动移植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开展,形成了网络化生存方式,对传统社会组织结构产生根本性变革,改变了传统社会中人与人社会交往模式,一种新的不稳定的伦理关系取代原有的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关系相比,这种新的网络人际关系异常松散和脆弱。人们在网络中活动的个性化和自由化,网民不仅容易接受各种新思想、新观点,而且可能对原有价值模式产生质疑,缺少相应的道德约束和相互监督,甚至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传统权威的价值模式提出变革要求,对传统价值模式影响力产生直接削弱影响。

四、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1.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交往、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加强网络建设,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国家时政,时事分析,来自网络的信息量获取达到50%,课堂信息30%,其他渠道为20%,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获取量仅5%,守好思政教育的网络阵地,犹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高度重视网络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网络时代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限制,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主动走进网络世界,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导网络的科学、合理运用,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通过网络媒介工具加强沟通交流,及时给与帮助和指导,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2.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托网络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前主流思想的主阵地,也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突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应有功能,网站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够得到受教育者的关注是最为重要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的高低。通过对调查报告的分析,100%的同学浏览过学校的主页,院系的网页,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更多正面的,准确的时事解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灌输方式有很大不同,它是通过积极引导受教育者主动进入,自觉学习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将这些要求内化为个人理性认识,引导行动和实践,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网络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方式发生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要从传统的我讲你听、我令你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到网络教育平台中,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个平等沟通交流、相互帮助提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适应网络环境,自觉学习网络交流技术,主动掌握微信、微博、邮件、QQ等各种交流工具使用方法,要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中与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取得受教育者的信任,准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受教育者要能够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和理念,从受教育者客观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首先要达到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然后再通过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思想任何不断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柔性,更加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

4.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机制创新是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保障。如前所述,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整体上做到环环相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成立相应的创新协调机构或部门,要将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整合在―起,形成工作合力。第二,要强化责任。根据不同部门和人员分工,分别确定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工作职责,统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宣传引导,牢牢控制舆论引导,形成受教育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第三,要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前提和基础是要投入相关经费改造网络和维护平台。因此,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是一项重要保障,要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总体要求,合理预算相关经费,并纳入到正常年度预算。第四,要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根据管理职责,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5

(一)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认识不足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如网上购物、娱乐、交友、学习等,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不成熟,部分大学生甚至为了逃避学习压力整天沉迷于网络,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影响着不少大学生的思维判断及行为。而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生活化认识得不够全面,没有深刻意识到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为思政网络教育即简单地提供一个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或上传一些课本资料即可;或是认为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即传统思政教育在网络上的重复实施。这是目前思政教育类网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没有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生实际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网络思政教育者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生活对他的影响,对学生实际生活缺乏必要的引导。此外,有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浏览不健康网页,一直以来虽有部分思政教育者很关注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但仅提出一些口头建议,没有从网络游戏本身的危害对其进行引导,故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工作有待加强和提升。

(三)教育者缺乏网络生活化教育经验

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化给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是专职老师,他们大多忙于日常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很少有时间去体验网络生活,部分教育者虽然有自己的网络生活,但也局限于自己的生活所需,很难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此外,部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者对网络教育技术不熟悉,不能与时俱进地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时洞察到,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引导。

(四)教育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当今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不少教育网站只是将原有资料上传网上,内容陈旧,形式单调,这与强调个性的空间、微博、朋友圈时代相去甚远。此外,风靡网络学习平台的网络新课程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对学生影响很大,如翻转课堂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视频短小精炼,其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此课堂还有教学手段先进、教学信息明确、学生小组化学习、老师角色导师化、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的特点。而纵观目前大学教育,并没有利用慕课、翻转等网络学习平台的特色来教学,以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主动地、有效率地学习。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三观”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的需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全能人才,必须结合网络与学生的生活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故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掌握知识,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进行理解运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此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高校扩招,高文化水平人员增多,社会对人才要求具有更高标准,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素质等也成为社会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虽具有较成熟的思想意识,但涉世不深、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这就需要学校结合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心理和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从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问题,从而适应社会需要。所以,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思想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为学生所接纳,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及时平等的思想交流才能实现,没有思想交流,思想政治工作就变得单向化了。思想交流能够拉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针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现状,只有将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交流中来,进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思想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通过网络生活化教育解决问题。

(三)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从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通过在网络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引入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如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由与选择的权利。网络全面、多角度的宣传方式,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理解网络的权利与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此外,大学生在网络中有充分的话语自由权,能针对某方面的问题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意见,这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最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互联网、微博、空间、朋友圈等虚拟网络发展迅猛,但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仍存在缺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如正确选择和利用网络信息。网络的健康安全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实施,更需要人们的自我约束。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使网络空间健康向上发展,而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周而复始,整个网络社会将处于健康发展的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价值也得到体现。

(五)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活品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深入发展,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使思想政治网络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并为其所用,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注重教育内容和方式,将教育渗透到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对不同兴趣的大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和现实生活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可行性

方法要实现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高校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其次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新载体和模式,要建立网络思政教育专业队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及生活世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和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生活品质,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高校应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生活化思政教育制度,从基本的建设、管理出发,做好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各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作为教育者,应具有强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意识,利用网络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所以树立意识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者的动力,才能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受到学生长期关注和喜爱。

(二)将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与学生网络生活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跟上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发展节奏,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协调发展。高校应打造适合于大学生思政网络教育生活化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将教育贴近生活,以满足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需求。思政教育者应关注学生常用的网络软件,如各种影音软件及聊天工具,设置影音评论,根据学生评论把握其思想动态,并进行相关引导和教育。还应注意娱乐、游戏、消费等网站,充分发挥这些网站的潜在优势,如将这些网站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网站建立链接,间接地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此外,思政教育者可以与游戏软件研发者合作,开发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的游戏软件,让学生在玩游戏时受到思政教育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教育者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渗透到学生网络生活中去,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生活化。

(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说教为主,内容空洞抽象,教学方式封闭守旧,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今天已不再受学生关注和推崇,甚至遭到排斥。所以,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水平,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有助于人生的发展。另外,教育者要结合当今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将教育渗透到网络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此外,随着网络课堂如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学习平台的发展,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其特点,将思政教育与此类网络课堂结合,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四)以网络舆论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媒体的大肆宣传以及人们的热情参与,现实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很快就会在网上引发舆论高潮,每个热点话题后有成千上万的网民评论。这些评论是网民在特定时期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思想和利益在网上的集中反映,这些反映对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影响。如发生的昆明砍杀事件、新疆暴力事件、公交车纵火事件等对学生的精神冲击很大,此时教育者应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此外,网络媒体在宣传报道、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故教育者可与相关网络媒体合作,利用网络媒体将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话题相结合,最终使广大网民能够正确对待周围发生的一切。当然,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责任,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帮助,依靠共同的努力完成。

四、总结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6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2-076-2

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特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技术和工具层面,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换。所以,我们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网络空间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在网下针对网络影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全面。掌握最全面的信息,了解社会最新知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大量时事类、政策类的内部或公开报纸、期刊来获取信息并传播给学生,资料拥有量与信息权威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信息不仅具有极高的更新率,还有着无限的存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网络,就能从中发现可资利用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传受平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充当这种被动接受的角色。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网络世界里,传受双方都是平等的,彼此熟悉而又陌生,相识又不是真的认识,教育者要达到目的,只能建立在受教育者对信息内容的自觉认同的基础之上。这种平等的教育关系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三)双向互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传播者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无视接受者个体的兴趣和需要,用一种固定的教条去教育接受者,很大程度上禁锢了接受者的智慧和道德发展。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再以权威自居,只能平等地与接受者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启发和人情人理的商讨,引导接受者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双向甚至多向的商谈和对话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并不反对对接受者进行积极引导;它反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是针对其强制性的本质而言的。

(四)交流直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深入细致的交流是最基本的要求。互联网双向互动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便捷地与不止一个学生同时进行双向交流,加上不参与讨论的旁观者,教育的积极作用就会更大。而且,网上交流经常是匿名的,这使得参与交流的师生之间容易形成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气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点,只要是学生关心的话题,只要是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在网上都可以讨论交流,这样就可以让工作通过网络入脑贴心。

二、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指导思想,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网络交互性、隐蔽性、超时空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互动的交流影响过程。目前,各高校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时,没有很好地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建立网站,忽视了网络的服务育人功能。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二要把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不让青年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做到实处。

(二)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渗透对青年学生的侵蚀。西方信息大国利用信息网络优势,非常注意运用网络媒介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影响,这从外部环境上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大国利用迅速发展的全球网络,向他国青年学生传播错误思潮,借以削弱他国优良的文化、道德、传统和精神基础。境内外敌对势力,也经常利用网络对高校进行渗透,高校网站往往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各种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粉墨登场,一些错误思潮、观点不时在高校网络上出现,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都力图在互联网上争夺新阵地和新领域,使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争夺青少年的前沿阵地。

(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陈旧、方法过时、信息滞后、服务面窄、点击率低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显得冷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发表了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和专著,但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已经形成的部分研究成果还没有进入应用领域或者没有大范围地得到推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如果我们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实施途径等的认识还处在探索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就难免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盲目性。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一)着力打造三支高素质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许多高校都把打造三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有效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第一支队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干部队伍。他们是抢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新阵地的排头兵。这些高校一方面强化这支队伍的理论建设,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强化网络技术培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既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第二支队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他们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的实施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一线,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对他们的信赖,这使他们的教育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激发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需求。因此,高校选择政治素质好、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线教师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可以深入挖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潜在吸引力。第三支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骨干队伍。为调动青年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高校始终坚持“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的原则,选择一批思想素质高、综合素质全面、网络技术熟练的学生骨干参与网站创建、维护、改版、升级等工作,在网上形成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教育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网上网下互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网络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从本质上讲,它只不过是现代社会新生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它从来都是为人服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径,它只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信息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手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许多方法,都有可能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借用。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用来代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懂得一些网络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是现实生活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坚持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以及典型引路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等。同时,要加强网络媒体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其他传统媒体的合作,如在网络上传递传统媒体的教育信息,或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介绍网络媒体的丰富多彩的信息。针对青年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和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靠正面信息去影响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匿名性和平等性等优势,组织青年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讨论,或直接利用BBS、e-mail、QQ等与青年学生进行双向或多向交流和沟通,发挥网络媒体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互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形成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更好地营造校园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氛围,提升整体的校园文化品位和科学精神。

四、结论

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的限制,扩展为全社会的、开放性的立体式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合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社会化水平,创造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忠明.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定位[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1):108-110.

[2]张玉.探析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86-88.

[3]王璐,李扬,宋元林.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及其运用[J].前沿,2013,(01):31-33.

[4]范鹏飞,沈鹏,赵娜,夏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13,(01):26-27.

[5]丁科,胡树祥.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话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4):111-11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活化;网络境域;教育方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并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全球,渗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不仅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重要方式,也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的重要平台。互联网虽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带来巨大方便,也为腐朽思想、不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对学生的社会认知、政治信仰、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产生了不良影响。因而,应将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学习、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交际等之中,深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网络境域

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育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导向,立足于现实生活,并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的教育模式。将虚拟的网络生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引导网络生活,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但是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许多学生忽视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师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一)学生对网络生活的认识不够。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中,网络给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各种专业知识和新闻信息,通过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站进行网上购物,通过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进行娱乐活动,通过QQ、BBS、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进行交流沟通。虽然网络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带来巨大方便,但是过分沉湎于虚拟的网络生活,可能会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比如,有些大学生对虚拟的网络生活缺乏认识,整日沉湎于网络聊天、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不能自拔,并因此而耽误了学业,影响了身心健康。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生活相脱节。当前,网络空间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色情、暴力、封建迷信、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泛滥,这些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游戏导致许多学生荒废了学业,网络色情让许多学生胡思乱想,丧失道德,网络聊天使许多学生沉湎于虚拟的网络生活,等等。为了占领互联网这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许多高校都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等,但是这些网站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点击率不高,甚至形同虚设,并未发挥宣传教育的功能。此外,许多学校并未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未对沉湎于网络生活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思想教育,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人意。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不专业。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不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教育平台和宣传阵地,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新困难、新挑战。比如,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政治观点、价值思想的渠道更为宽广,许多学生不再满足于单调、枯燥的理论说教与思想灌输,而是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学生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批判意识等明显增强,不愿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等等。但是,许多思想政治教师缺乏网络知识技能与网络生活体验,不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不会用思想政治网、多媒体、微信、博客等网络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不尽人意。

二、生活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就是生活,只有从生活中来并回到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生活已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1]

(一)引领学生的精神生活。互联网是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信息的崭新窗口,是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对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社会交流、文化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也存在许多色情、庸俗低俗、暴力迷信、的不良文化,这些不良文化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形成。因而,需要以网络生活为教育背景,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基本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是生活的主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可见,个体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语言、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在当代社会中,网络是人们获取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娱乐休闲、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学习、网络交际、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等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网络生活结合起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必然选择。因而,应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1.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网络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网络交际、网络新闻等使网络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娱乐、社交、休闲、工作之中,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形式,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人、引导人、改造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理应顺应时展的潮流,将网络伦理、网络文明、网络政治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网络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2]

2.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网络生活。网络具有匿名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网民能够摆脱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等外在条件的限制,以真实的自我参与网络活动,这有利于形成新的社会关系,提高网民的社会化程度。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上网时的思想、行为、需求、心理等出发,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认同教育目标、接受教育内容。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情感渗透,而不能用“填鸭式”教育法进行灌输,这样才不会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与反感,收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领生活。现代社会有着节奏快、变化快的特点,一种时尚与潮流很快会被另一种时尚与潮流所取代,网络在推动时尚潮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改变着文化娱乐样式、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随着互联网及相关概念进入寻常百姓生活……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那么我们就会失去阵地、失去空间、失去人民”。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网络生活为坚实的依托,利用和开发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教育引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引导广大网民的网络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用“善的生活”引导“非善的生活”,“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生活结合起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网络心理和网络需求,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网络生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网络生活相脱节。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从学生的网络生活节奏出发,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比如,可以加强校园思想政治网、班级微博、校园BBS、官方微信等网络平台建设,借助网络平台宣传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网络思想政治网站,创新网站的内容与形式,或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库、专题博客等,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可以将思想政治课堂搬到网络空间之中,通过虚拟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或者针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此外,可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聊天室、BBS、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结合起来,建立健康积极的网络社群,在网络交流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网络娱乐之中,比如,将优秀的音乐、影视作品等上传到校园网上,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一些优秀的网络游戏,通过这些高质量的网络游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网络购物中,可以将《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上传到校园网、校园微博上,引导学生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在校园网、思想政治网等网络平台上开辟购物讨论区,引导学生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离不开一支教学经验和网络知识丰富的教师队伍。因而,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网络技术培训、网络教学比赛、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培养高素质、懂网络、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此外,教育者也应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多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生活,积极探究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因而,应从学生的网络生活出发,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方法路径,深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娜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2]王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6

[3]王璐,宋元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现[J].鸡西大学学报,201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整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我们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学生网民的本质的虚拟世界。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

现阶段,学术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主客体、有效性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概念,目前尚未有权威性的定义。本文借鉴刘宏军的观点,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定义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就是指在网络背景下具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功能的,且可以被融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信息资源;是在现代社会中能被纳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并有利于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①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现状

高校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效果如何,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的现状可以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取得初步成效

1、信息资源定位准确全面,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的来源可以分为主体资源、客体资源、介体资源以及环体资源。四种来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诸如国家和上级领导单位的政策性和目标性资源;网络受众最近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身的思想动态;社会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社会风气的新变化以及理论和历史资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般把主题网页的栏目分为“两课学习”、“理论学习”“、经典理论”、“心灵辅导”等。这些栏目的设置,是高校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的体现,是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区别于其他商业娱乐网站的表现,凸显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和育人功能,是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体现,也是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手段发展的体现。

2、信息资源载体形式多样,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多样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载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发挥其作用的重要依托。现阶段,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形式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网站、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党校和团校网站、党委职能部门网站、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网站、教学和科研机构网站以及其他主题鲜明的网站。不同的网站,侧重于不同的内容和重点,如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两课”的教学资源,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则是以各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栏目为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全方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同形式的网站,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展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多样性。

3、信息资源管理主体多元,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渠道

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主体较多,有各校的宣传部、团委、组织部、学工部、各院系等。另外,许多网站还聘请了学生进行网站建设和管理。采用不同的管理主体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渠道,同时也让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从而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以此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大部分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资源内容缺乏,更新速度慢

目前的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主要以学校及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为主,这就容易出现记流水账式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对于网页设置中的其他栏目,如“心理辅导”这种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栏目,则容易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甚至出现“空页”现象;而对于“时政热点”这些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的栏目,尽管没有出现空置,但是其内容也是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更新速度远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时政热点信息缺乏时效性。

2、网络信息资源分散,整合度不高

由于目前我国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主体是实行多元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还没有全国性的宏观规划,因而会出现行政管理不统一,资源分散性强整合程度低的问题。目前高校网站与其他行政部门的纵向关系上,处于各自独立、相对分散的状态,缺乏全方位的链接服务;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不畅,不同部门之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工作也是分工不明,这就容易导致重复工作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也不高,一方面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又没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网站建设技术单一,服务性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技术单一,服务性不强。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网页以陈述性的文章内容为主,互动性的网络论坛资源较少,即使某些学校开设有论坛栏目,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则更是少之又少。第二,网站信息资源载体单一,主要是以文本和图像形式展现,供学生自主下载学习的文件和声音图像文件较少,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枯燥单一。这种单一的网络展现技术容易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却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信息有极大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进而转而求向各种盈利性的社会媒体和娱乐媒体。第三,网络速度较慢,资源共享率低。校园网络普遍存在着网络传播速度慢的缺点,学生若要下载某些资源则会出现资源下载失败现象,某些网站由于受到黑客的侵袭,经常出现网站运行失败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极大的挫伤大学生关注网站的积极性。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思想观念决定行为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以上问题,其首要原因要归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者认为只要有了网络政治教育平台就是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他们对开发和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敏感度不高,责任感不强。某些管理者只是被动地根据上级指示建立网站、更新内容,对于大学生对信息的新需求则置之不理,对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信息则更是视而不见。

2、不同管理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交流合作

如前所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是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组成的,由于各种原因,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者之间,无论是纵向的沟通还是横向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都是非常少的,不同管理主体之间各自为政,从而导致某些网络信息资源重复用,而其他一些更重要的网络信息资源被忽视。

3、缺乏一批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知识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及其他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语言文学这些理论知识,而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网页设计的知识则只是到达初步或者中等的水平。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必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精通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同时还要有热心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心和相应经验,同时符合三方面的要求的人才不多,这就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人才缺口。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现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加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效度,从而提高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

1、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信息资源的“量”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海量化的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丰富多彩。如何利用海量的信息资源种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鉴于作为网络受众的大学生对不同信息的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鉴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着开发经费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从物质和政策上支持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大开发的力度,增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信息资源量,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为占领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阵地奠定坚定的结构基础。

2、强化资源的整合效度,提高信息资源的“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还要在信息资源的质上入手,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如前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在着内容分散、整合程度不高的问题。我们应该改变各自为政、互不干扰、互不沟通的局面,对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的信息进行全国性、地区性以及校内性的全方面、系统性整合,使参差不齐、零星杂碎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效性管理,增强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此外,还要对各栏目的信息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提高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

3、培养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是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有良好的信息素质,能在信息社会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能加以有效利用,又要懂得网页设计等计算机技术,以更好的利用网络技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总之,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质”与“量”的开发与整合,抓快培养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的人才,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才能更好地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注释]

①刘宏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6月,p10.

[参考文献]

[1]韦吉锋,徐细希,汪维:《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p76—80.

[2]刘宏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6月.

[3]史铁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现状与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p55-57.

[4]李方裕,杨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J].教育探索,2011年第8期,p30.31.

[5]陈吉利,郑忠梅,王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p77—79.

[6]王辉:百所211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调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146-148.

[7]江潮炳: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网站点击率的几点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69-7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人的个性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个性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需求:一是大量可供自主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提供自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广阔舞台;三是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这样一些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才能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提供了条件。互联网传播是一种分布式网状传播结构,这种传播结构使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快捷性等特性。开放性使它的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型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因而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互性使数以万计的受众可以同时直接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的局限性;虚拟性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快捷性则为人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多自由可支配的时间。

可见,人的个性的发展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而互联网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条件或可能,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网络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教育的实效。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内容上存在着社会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教育内容的矛盾。如何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调整、充实教育内容,使其与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相适应,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再比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随着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广泛应用,影响人们思想的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多,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何及时消除消极的社会影响,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又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网络社会求发展,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变只依靠网络专门部门和专业工作者的状况,实现教育的社会化,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了条件。一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互联网能够真正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一体化。并且,互联网上所有文化产品的供应都没有配额,不受数量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很难走向社会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稀缺。二是提供了途径、方式和方法。随着各种局域网、城域网同部级现有的四大骨干网络(即中国公众多媒体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相连通,并通过电信部门的四个出口与因特网相连,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初步形成了多途径、多形式的立体式格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人的生存方式的发展,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虚拟世界。在虚拟环境中,网民的真实身份被虚拟化了,网民的地位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网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吸收是一种自主选择。因此,只有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网民的各种生活信息紧密结合在一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实效,也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了条件。互联网1994年进入商业营运以来,由于需求不断增加,新的技术及其应用不断拓展。现在,电子邮件、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社区、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等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产、学习、生活和休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同时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终端将无所不在。因此,可以预料,随着人们生活网络化的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将不断得到提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篇10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

[作者简介]郝艳杰(1980-),女,河北邯郸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河北保定071000)孙玉(1981-),女,河北沧州人,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保定071051)李双印(1979-),男,河北雄县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58-02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学生网络用户迅猛增加,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成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网络载体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中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理论。笔者希望本文可以在网络载体思政教育创新性上有所补充。

一、网络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超越时空。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同时也会导致网络的虚拟性。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信息的飞速传递,提高信息传递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即时传播。经过了两次发展浪潮,中国互联网正在经历“即时化”的发展时代。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它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它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影响,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三是信息共享。网上的信息所有人都可以浏览,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足不出户尽知世界新闻。后两个特点使得网络信息传递不断快速而且广泛。这三大特点决定了网络的发展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

1.网络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得网络教育不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和课堂时间,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大大拓展,平台大大延伸。

2.网络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一种单向灌输式教育。而网络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在开放平等的平台上进行自由的交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

3.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其中有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可以为我所用,并且其传递信息的方式生动活泼,易于接受。

(二)网络发展带来的挑战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那些错误的信息和思想对大学生会产生消极甚至是反面的影响。一方面,西方一直试图通过网络这一渠道把不良思想渗透到中国,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实现“和平演变”,大学生一旦辨别力不够,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网络中充斥很多暴力、色情等消极腐朽的东西,上网使一些大学生不断接触这些内容,从而腐蚀和毒害他们的思想,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扭曲。

2.网络不道德行为使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道德失控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利用网络自身缺陷泛滥成灾。这些错误的网络行为无形中成为大学生放松对自己要求的“辩护律师”,逐渐地使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冲击他们的道德观念,导致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网络的普及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式。首先,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的信息占有对学生不再有优势,甚至出现教师的信息占有量以及信息获得的速度不及学生的现象,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其次,网络具有全方位覆盖和即时传播的特点,课堂上的、校内的正面教育成果很可能很快被网络的消极影响抵消,导致课堂上辛辛苦苦讲授两个小时,学生一旦上网,看到与课堂完全不同的活生生的现实,课堂的正确引导就显得苍白无力。再次,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自身修养和精神健康,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从着手。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虽然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进入了广泛运用阶段,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其运用还非常不够:一些人还是习惯于运用传统载体,对于新生事物没有热情;同时网络本身的缺点使得一些人对利用网络开展教育退避三舍,甚至把网络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然而,网络是回避不了的,它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不能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就会失去大学生的信任。孙中山先生说过,“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教育的意识,掌握网络这一重要教育阵地,才会在新的时代把握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脉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载体,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二)大力加强网站建设

1.大力建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它们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我们在不断认识网络载体重要性的同时,建立了很多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比如:浙江全省有75所高校建立了门户网站,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就有448个;南开大学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通了《觉悟》网站,开设了《晨钟》博客,深受同学们欢迎。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的建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静态的宣传和教育过多,实际运用少;网站内容单薄,不够及时和贴近学生生活;摆成绩多,讲问题少,导致说教味道浓;虽然载体是现代化的,但是内容还是传统的,导致网站影响力不够。所以,我们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弘扬主旋律,在内容上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和反对西方的错误和腐朽思想。第二,网站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紧跟时代步伐。网站内容要丰富,既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趣味性,在加强时事新闻、学生信息、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娱乐内容;反映形式要现代化和大众化,学会运用多种网络手段,把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直播、视听点播等手段综合运用,以增加网站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充分利用红色博客、专门BBS等网络交流平台。红色博客和专门BBS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筑互动平台,既可以把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传输出去,让学生受到教育,也可以通过交流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同时,在博客上大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这种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获得思想的共鸣,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丰富网络内容,强化其他网站的育人功能。除了专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外,很多综合型网站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网站的育人功能。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使用和浏览这些网站,使这些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扩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3.加强管理,净化网络空间。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造成了很多弊端,导致网络内容泥沙俱下,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网络监控,净化网络空间:第一,要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保证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对于内容低俗甚至反动的网站要依法打击,对于积极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良好效果的网站要大力支持和表扬。第二,教育大学生绿色上网,鼓励他们做文明网民。不接触、不传播不良信息和网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职责,要教育大学生远离并大胆举报不良信息和网站;同时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让大学生远离网络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

(三)科学引导,教育大学生有效使用网络载体

科学的引导,已经成为大学生有效使用网络载体的重要环节。首先,思想政治理论网站要通过加强网站设计吸引大学生,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实现“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化。其次,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利用好网络,使他们学会自觉运用网络开展自我教育。比如课堂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站内容,通过博客开展与学生的课下思想交流,这就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到网络上寻找教育内容。再次,要将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四)着力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政治课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等,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面对网络载体的普及和使用,这支队伍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新时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所以,我们要培养善于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型人才,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力军。第一,要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一个教师只有自身素质高,品德高尚,你的理论才有说服力,这在网上也是一样的。第二,要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的能力。一个教师对网络技术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就不可能具有网络教育意识,更不可能开发网络教育功能。第三,创造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继承传统教育的优势,更要创造性地依托网络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近年来,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实践经验,加强科学研究,把实践的感性的东西提高到理论的理性的层面,然后再用科学的现代的理论去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徐伟东.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教育的新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