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2:42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新医科;地方医学院校;经济社会发展

引言

在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而地方医学院校具备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与地方经济互动日渐频繁[1]。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则互为助力、相辅相成[2],地方经济的发展必然为地方医学院校提供相应的资本支持,地方高校的稳步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3]。因此,在新医科战略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应努力提高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服务区域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能力,这将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医学院校自身改革与创新发展。

1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政策保障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地方医学院校也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社会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确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对于地方医学院校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如何操作,各级法律法规没有给出详尽的明确规定[4]。而地方医学院校往往缺乏针对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服务徐州经济发展、徐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有效开展。

1.2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科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5]。随着徐州市经济的转型和新医科战略的提出,对于学校传统科学研究方式产生了一定冲击。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学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志性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仍不够。地方医学院校科研成果在数量上的增长较迅速,但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难度较大的问题[6-8],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在成功转化后能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比例较低,对于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其科研成果转化率甚至低于10%[9-10]。

1.3部分医学院校缺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在医学院校上级主管部门方面,对高校、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等院校教师缺乏对市场、对社会经济服务方面的了解。在高校层面,部分医学院校未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发展互为助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导致其在办学模式上并没有相应调整,部分教职工只顾埋头工作,缺少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1.4产、学、研合作缺少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企业与医学院校之间缺乏了解

地方财政的经费投入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主要资本支持,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建设资金的投入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为地方高校“牵线搭桥”的主动意识。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协调沟通作用。由于地方高校与区域企业之间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导致企业对地方高校沟通不够了解,进而缺少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更有甚者地方企业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存在质疑,导致部分企业宁愿与区域外高校合作。

2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同志在徐州医科大学调研时,提出新时代医学教育是“大民生、大国计、大学科、大专业”,并就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进行了指导。作为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徐州医科大学承担着区域“新医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任务。学校按照“新医科”新在背景、新在理念、新在专业、新在融合的特点,超前谋划、主动融入,实施产学研融合发展和数字医学引领发展的“双轮”驱动,抢占“新医科”建设高地,推动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近年来,徐州市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举措。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徐州医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徐州市确立在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地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1完善制度体系,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徐州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徐州医科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等系列制度文件。《徐州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以育人为本、以服务学校师生和地方经济为导向,通过构建以产业主导、学科凝聚、政府指导、社会协同的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形成园区、基地、产业、人才四位一体、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育,服务学校“新医科”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徐州医科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等文件的出台,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各类专利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协作类合同较以往大幅提升。

2.2推进科研创新,适应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徐州医科大学大力引进科技人才,集聚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创建特色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以徐州经济发展需求为引领,立足学科优势,围绕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与运用等区域热点共商共计,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依托徐州经开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以东湖医学产业园为载体,加强校地共建,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

2.3产学研紧密合作增强区域影响力

学校形成与政府结亲、与行业结盟、与企业结友的良好发展氛围;与徐州市政府开展多轮校地对接工作会议,学校先后与华为、百度、东软、浪潮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徐州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建设;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深化战略合作,筹建徐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与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公司拟将工程师培训体系落户徐州医科大学,由该公司牵头筹建的全国首个“医疗大健康数字创新产业联盟”也将落户徐州。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在线共享平台,实现“预约后使用”的集约化管理,在保障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

2.4聚焦解决人民健康福祉和医药安全,为政府药

品监管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依托麻醉学学科特色优势,2020年牵头申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镇痛与精神类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围绕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关键科学问题和监管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系统谋划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科学监管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标准,提高监管技术平台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批药品监管科学创新人才,2021年初,成功获批。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在东湖医药产业园为该实验室提供一幢1.2万平方米实验楼作为专项基地,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我国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科学监管战略需求和江苏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徐州市经济升级转型。

2.5以贡献求支持,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依托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徐州经开区开展密切合作,共建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参与推进医药创新谷和东湖医学产业园建设。2020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7亿元为肿瘤研究所建设的科研转化大楼已全面启用。医药龙头企业复星集团万邦医药积极参与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药物国家工程中心”申报工作,复星集团也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追加投资1.5亿元,助力该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服务生命健康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徐州医科大学开展校地深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该实验室在国际上最早开展人源化CaR-t应用,“全人源CaR-t细胞治疗肿瘤关键技术”入选江苏省高技术发展重点项目计划(江苏省医学院校仅1项)。作为牵头单位,注册完成国际临床试验10项,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CaR-t临床试验18项,数量居全国首位。参与获得全国10张CaR-t临床批件中的3张。国际首家开展CaR-t治疗肿瘤并通过美国aaBB认证,治疗300余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患者,有效率达80.7%,技术影响力蜚声海外。2020年10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目前,该患者已出院。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2

去年7月,《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北京正式,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对我国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近三年来全国800多万家庭出现了第一代大学生”这样的字眼,确实非常有助于社会去发现高职“不一样的价值”。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专门批示充分肯定该报告,认为报告内容全面深入,对于成绩、效果以及面临挑战的描述都相当完整、准确,并建议《中国教育报》全文转发该报告;鲁昕副部长也批示肯定该报告的体例、结构、文字,并要求深度研究报道高职质量报告成果,同时还亲自策划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自此,国家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的建立开始走上完整、系统、规范、制度化的轨道。今年7月,《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又如期,进一步推出了各地区高职学生学杂费负担、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等评价排序,以及培养质量“计分卡”,期待能够更客观地描述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如实反映新的一年来高职教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何新的“增量”。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质量报告,两份高职质量年报是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教育部职成教司的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联合调研编写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研究员作为主编之一,指出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宏观视野出发,高职院校必须主要定位于服务高等学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基础层面,面向以往那些难以为高校所顾及的广大低端服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接地气、聚人力、助发展,实现地方与学校共生共长、合作共赢的全新局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新四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报告中有很多生动的案例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马树超,1953年5月生,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研项目规划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顾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世界银行中国职教项目短期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短期专家顾问。他多次应国务院和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邀请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著有《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等学术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曾获得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教育更好更多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四化”联系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应该接地气。近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逐步显现。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地区分布均衡的优势,超过50%的院校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能够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接地气、助发展,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协调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成为高等教育为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平台。

一、助力地方产业结构提升

国家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求各地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区域特征十分明显的高职教育,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的统筹下找到了施展身手的更大空间。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教学与行业用人单位对接,很好地满足了地方产业升级在人力资源规格与规模上的新需要。

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德阳市,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计划投入6亿元,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建设“德阳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产学研示范园”。德阳市政府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破除管理体制障碍,在非其所属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机械工业电气、数控、焊接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等,有效提升了高职教育服务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的能力。高职院校对接产业的示范引领,也使得德阳地区集聚了更多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市长陈新有说:“如果没有各类职业院校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德阳的工业经济,特别是重装基地建设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华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同行,服务华东地区高铁与地铁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实施战略合作,共建全国一流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的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上海局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与各铁路企业合作建成真实设备、仿真运行的国内首家高铁教学站场,拥有与铁路正线对接的1200米线路和2个车站,大幅度提升了教学、培训、鉴定、研发和服务水平。学院与南京地铁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地铁学院,在为其输送员工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地铁公司培养人才。学院发展赢得了国际声誉,是欧亚(太)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单位,成为著名高校韩国交通大学的交流生合作院校。

二、助力“三农”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直面农业、深入农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涉农类专业能否服务“三农”,毕业生能否“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关系到县域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2010年,畜牧类技术人员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由9%提高到20%,增长幅度在一产和二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领先,反映了高职院校畜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好的对口率、稳定率和服务“三农”贡献率。

江苏农牧职业学院服务现代农牧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与泰州市政府合作,投资3.3亿元在农业综合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医药高新区分别打造了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和中药科技园三个产学研基地,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由教师、学生、行业技术骨干组成六大科技创新“混编”团队,实施“品种+基地+技术”服务模式,仅2011年就推广“苏姜猪”种猪4366头、销售商品猪21.2万头、“苏牧1号”白鹅62.9万只。近3年来,学院为畜牧行业培养和输送了12000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3来自铜仁,1/3来自省内其他地区,1/3来自省外,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当地产业发展,80%的毕业生留在铜仁,为当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学院通过开设农技“120”服务、“惠农快车”广播电台栏目、“农民之友”手机短信等,搭建“立体”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举办种植和养殖技术、茶叶加工技术及家政服务技能等短期培训,培养了一批产业大户、种养能手和创业致富典型。学院一批专业教师受聘县乡政府和企业任“技术帮手”“技术总监”和“技术顾问”等,发挥了科研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学院实施“一师一班一村一品”服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选派500多名师生开展进村服务活动,协助创建省、市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8个,例如松桃苗族自治县水竹村得到学院服务工程助力,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600元增长到2011年4260元,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助力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高质量城镇化将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高职院校落户中小城市、落户小城镇甚至乡村办学的人口集聚效应,及其具有的人才吸纳、人才回哺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使高职教育成为新时期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办在宁安市桥头村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坚持乡村办学不进城,坚持直接服务“三农”,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学院毕业生刘彩华回乡创建大型农业合作社,2012年合作社产粮3600吨,创效益1000多万元,成为全国五大种粮标兵。学院发展促进了当地乡村发展,形成了高职校区、人文社区和科技园区“三区融合”的良好格局,以此拉动温春镇整体搬迁至学校所在地桥头村,以吸纳农村人口为主形成8万人的规划规模;而依托学院发展的新镇,则将成为联结牡丹江市与宁安市之间同城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助推区域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德阳市的罗江县引进民办高职学院,成为县城社区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县在新城建设过程中,把支持民办的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其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中加以谋划。县政府与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投入2450万元在学院内共建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等,既为师生所用又向市民开放;为优化学院周边环境投入1700万元修建了大学路、滨河公园,并开通了城市公交车;2012年县校共建四川省级“罗江高职教育园区”,县政府协调解决建设难题并给予税费优惠,如仅以拆迁成本四分之一的低价提供学院建设用地。三年来,学院在校生达到11000人,实现全县3.5万人次农民工培训。“县校一体,共建共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隶属苏州市的太仓是一个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城市,户籍47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万,却聚集了过百家的技术密集型德资企业。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发达的高职教育已成为太仓市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而吸引了大量德资企业入驻。市政府坚持“瞄准产业设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并根据众多德国企业在太仓的聚集和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本地优秀技工的实际情况,主动出击打造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本土化新模式,在满足德企需求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依托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道路。市政府充分发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强化社会培训,拓展国际合作,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四、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均衡,一批民营小微企业异军突起,但其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技术创新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强化技术研发服务,培养紧缺人才解决企业难题,有效帮助化解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2012年,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广东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的“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模式,成为“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给水泵”。学院围绕全市15个省级产业镇、27个部级产业基地,把发展之根深植于镇区、企业的沃土,在专业镇区建立“南区电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沙溪服装学院”“小榄工商学院”等产业学院,紧贴地方产业需要优化专业、培养人才。学院96%以上毕业生在本地中小微企业就业,被企业称为“能干活、留得住、善创新”,为中山市改革开放初期依靠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甘肃的武威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成效。学院围绕地方新兴产业,新增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等15个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做到“双九十”,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本地生源毕业生留本地就业的比例超过90%,服务企业发展,助力武威市“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形成与区域发展相生相伴的良好态势。

浙江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经济主战场,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学院与当地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设有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市和院级研发服务机构38个,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学院还与永嘉县政府、瑞安市政府共建永嘉学院、瑞安学院,助力县域经济转型,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3

摘要:本文主要就现阶段社会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之间的发展现状,并根据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互动双赢,以及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景象。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伴随着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若干所高校中兴办的一些高校场所,大多都是由地方有关政府给予高校大的投资,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相互合作同时还是相互抑制。但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问题在近些年来却越来越突出,如果是想能够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就需要从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根源问题出发,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这两者之间的互动问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针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额就是认真的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1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现状

1.1缺乏对高校意识的认知

虽然近些年来大众对高校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关注,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一些地方政府所缺乏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宗旨,通过对科技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对经济和科学这两者的结合,在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显得尤其的重要的关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和经济的相互结合也显得更加的紧迫。

1.2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

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对部分高校的开展建设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和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部分高校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创新思维的缺乏,对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没有加强重视,从而也导致其激励体制的缺乏。比如,在实际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就会经常心存疑惑,担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经济的产品研究,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进而会干扰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甚至更为严重时会在高校中有一些社会经济纠纷的产生,这些都是在实际高校中经常感到非常忧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只关注科研教学等活动,但是却没有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学校本来就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最终的宗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高校早人才培养上,如果通过和社会经济的结合,并且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问题

2.1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少

众所周知,高校的建设经营和地方政府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高校的建设经营是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对于高校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型服务性质的场所,在其建设经营的过程中更是非常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而现阶段地方高校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社会政府所给予的地方高校支持环境并不是非常完善。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院校在进行市场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都是处于一种负债经营的处境,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经费的投入少,对地方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脚步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2.2高校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总体结构布局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当前我国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的贫乏。从大多数高校都分布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情况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高校分布格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城市中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城市只分布着很少的高校,高校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分布差异的这种显著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无法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其的战略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贫乏,不管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地方经济社会自身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的,就会对双方之间的互赢局面造成很大的负作用。

2.3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符合

高校的专业设置对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经济互动之间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从当前各个高校的实际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虽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所展现的都是非常具有特色而又全面,但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专业重复进行设置的现实问题。这样的高校专业设置对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由于在进行高校的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加强重视地方高校和地方的特色之间的结合,在这种情形下也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并不相符合,于此同时在无形中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相符合这个层面上来看,地方高校无法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2.4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所体现的问题是多个层面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这其中不但包括了经济政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同时也包括了人文生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和地方的整个互动情况上来看,更多的是在体现经济政治层面,而对人文生活层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现象在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还是说明人们并没有加以对人文文化的重视。高校和地方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因为人们表现的轻文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一个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是离不开文化内涵的,只有全面协调和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内涵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和地方之间因为没有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因此也对两者之间的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只会对两者全方位和多层面的合作带来消极的作用。

3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改善对策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需要针对当前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所存在的现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显得非常的重要。

3.1提高认知,相互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想得到真正的改善,就需要提高对这两者之间的认知。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来看,可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并对地方高校的环境条件加强改善,进而促进高校综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从地方高校的角度出发来看,要积极的和地方经济社会相融合,并对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进行转化,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将高校科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认知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够更好的相互协调发展。通过相互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3.2调整结构,共同促进发展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合理布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合理布局的策略上,应该根据当前地方高校分布的不合理,从而进行多元化地方高校教育的构建,在构建不同的高校特色时,需要对地方城市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定位,并根据各个地方特色的不同,进而去发挥各个地方的特长。除此之外在进行高校专业设置时,要对地方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了解,并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要尽可能的保持和地方经济特色相符合,这样能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特色真正的相符合,旨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3健全机制,实现持续发展

制定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加规范和科学化显得至关的重要,因为两者之间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个时候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就能够针对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者之间互动过程的矛盾。为了能够更好的鼓励高校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在进行法制法规制度制定时,可以针对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关的财政问题,然后进行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提升高校人才质量,让科学研究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当然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定期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以便能够保证在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应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这两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创新。

4结语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其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不但能够互利互惠、相互促进,还能够更好的将这两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而言,一个合理的建设性方法显得至关的重要,这就需要人们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对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进而在对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症下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高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显著。高校和地方社会要想更好的协调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进而实现地方经济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双赢的一个局面。

参考文献:

[1]田瑞霞.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9):73~74.

[2]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林腾辉.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探讨———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59.

[4]贾素娟,陈爱祖,王会君.高校实验室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1~46.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4

摘要:人类与社会都是在不断的文明演进中发展进化,刨除在学校被教育的知识吸取方式之外,作为大学生和社会人的主要知识、信息和文明的汲取方式,大多在于图书馆,不过分地说,图书馆影响着相当的所谓的素质层次优劣。而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产业交流势必都与社会人的素质层次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本文就是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和创新来探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模式地方经济

引言:随着十的顺利召开,提出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健全我国文化产业基础建设,提高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目标。可见从党中央上下,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体系和构想、任务和目标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确定了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只有知识层次的提高,才有利于我国战略部署的完善。

图书馆作为社会人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来源,不无夸张的说,是现代社会人汲取精神寄托、深化自身知识储备、改善自身素质和健全资源共享化的温床,而可以做这样的定义,必然有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前提。

1.传统图书馆服务特点

传统图书馆以收藏纸质媒体为主要收藏模式,因而其服务必然围绕纸质媒介和图书馆自身。无论是各省市级别图书馆还是各大高校图书馆,都以藏书为主要存在方式及目的,很少为大众有所服务。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古板的服务模式,单一的服务观念,简单的服务结构,一并造成的资源的浪费,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第一,封闭型建设模式导致传统图书馆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受到限制,每个图书馆都试图建立自身独有的体系。第二,我国图书馆存在根深蒂固的公益性,在这里并不是说公益性不好,而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如今,公益图书馆无法给民众带来相应的服务与效率,从另一方面这就是一种制约。第三,图书馆以一种等待的姿态被动等待读者的上门,而不去主动将服务设施和自身特点宣传于民。第四,服务对象只是固定的读者群,在纸质媒体受到冷落的当今,不得不说服务对象虽然是跨年龄层的全民众,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根本不会去图书馆修身养性。第五,浅层次文化传播并未真正的浅层次,深层次文化研究也没有确实地深层次。第六,图书馆固有的劳动密集型图书管理工作造成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进滞后。不难看出,以上六个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图书馆服务模式难以创新突破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如若不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显然只会从根本上造就区域性经济社会的滞后性发展,因此,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改变我国图书馆现有服务模式,进而创新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2.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有过这样的论断:任何模式体制都不是可以照搬照抄过来的。有鉴于此,在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的道路上,借鉴高校图书馆运营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来对社会图书馆进行服务模式改革创新,才是必由之路。

2.1培训系统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已然成为当代社会知识分子的良性作风,鼓励学生学习,鼓励社会人再学习,鼓励退休人终生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我国自古以来的良性学习习惯密不可分,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活到老学到老”从来就不是过时的话语。高校图书馆自然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后盾,那么社会图书馆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健全完备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系统并不简单,就连最基本的公民信息采集,没有公安机关的协助,自然就是难上加难的事。不妨改其道而行之,对在编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教育,进而减少不必要突况的产生,势在必行的是,给予工作人员知识管理服务,使其在电子网络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建立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2.2青少儿系统

青少儿的定义一般是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一方面部分地区没有完备的青少儿阅读系统,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青少儿阅读系统并不完备,这就极其需要图书馆服务模式在青少儿阅读中做出充足的准备和相当的重视。首先向青少儿推出网络在线阅读,让他们利用网络之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习。其次使其监护人成为志愿者加入引领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3特殊人群系统

不得不承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特有时间段,特殊人群曾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位置,时至今日的二十年后,虽然慈善事业一如既往,但特殊人群在众多经济发展的GDp数据下,显得微不足道。图书馆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特殊人群的阅读和教育情况堪忧的情况下,图书馆必须建立专为特殊人群准备的一系列服务模式。无论从相关法律、政策、就业和健康医疗等方面,还是从特殊人群的阅读、教育和素质提升方面,新世纪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都应该予以一定的侧重。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公民文化和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方法,自然在于首当其冲的位置,不难看出,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并不简单地在于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更多的在于当局者对于图书馆文化和产业链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下文将进行相应的论述。

3.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式方法来看,互联网普及使图书馆资源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其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提升了整个国民的知识体系构成、提高了公民自身素质,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支持。正确处理传统服务与社会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图书馆根据自身性质,拓宽信息来源,加深信息储备,创新服务模式,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层次上、文化上和效率上更好的服务。

4.结语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基本的服务功能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价值也是通过服务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如今,社会经济结构瞬息万变,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从培训自身员工、设立青少儿和特殊人群阅读功能,进而提高公民整体知识素养和自身素质,反作用社会经济增长,拓宽社会整体层次,从劳动密集型社会向知识密集型社会转变,才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

[2]刘辉.国内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现状分析——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8.7.

[3]韩北平.地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功能浅探——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J].文教资料,2009.8.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5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了计量工作,而计量工作也涉及到各行各业,与群众的民生密不可分。计量也不是简单的局限单位统一、量值传递,计量工作在科技时代的巨大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加快计量工作的科学基础建设利于为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一、计量工作的现状

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是计量的根本,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获得的这些数据很难真正达到这个目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行政管理的不协调和技术保障的不足都会直接影响到计量工作的开展。企业计量工作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管理和检测水平停滞不前,部分企业由于结构合并、职能分解、人才流失、检测设备老化等原因,还出现了计量工作倒退的现象[1]。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渠道的不稳定以及固定资金来源的不足,技术人才纷纷流失,缺少基础工作人员,使得计量基础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导致计量基标准技术水平不足,一些运用到传统行业的计量基标准在一些新行业和新技术上面无法使用。当前对于计量技术上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修正不够及时,部分计量器具管理规定不足,大多与国家脱轨,并且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发展,各领域对于计量工作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行政管理上面,单纯的把计量工作归为计量部分的个体活动,缺乏团结配合,也导致计量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开展。

二、计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计量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现代科技与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与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证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加强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不通过计量管理来监控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保证。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计量是质量的基础,离开了计量就无所谓质量。所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加工、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计量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内在性质、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这就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也就是说,要靠计量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所以,计量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立法制社会,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3.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较低。这就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靠计量量化管理企业,靠计量量化指导生产,靠计量量化降耗挖潜。因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通过能源的堵漏挖潜等等取得成效,实践证明,采用这些好的措施和方法的前提是,都必须建立在具备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了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应用计量数据等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上。所以,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4.计量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的监督行为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是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实现的,法制性是计量的基本特征之一。计量执法监督工作是质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手段达到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严厉打击计量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消费者免受不诚实计量的侵害,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此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打击计量作弊,维护“名优”利益,极大地保护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计量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质监工作人员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及重大使命。所以,计量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三、促进计量工作发展的设想及思路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加快计量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要求,联系我地计量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为科技进步服务、为产品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节能减排服务、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的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与健康安全、医疗卫生、公平交易、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管,组织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均取得了显着一定成效。

质监部门是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计量是质监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质监部门的老本行和第一看家本领。当前,正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计量工作必须紧贴这一工作大局,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把“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拥护”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为全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特色求作为

一是围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作用。二是在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三是满足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拓延计量检定内涵,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四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企业提高质量的需要、企业检测手段的提升和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五是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把提高测试水平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

2.加强计量工作促生态建设求作为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标尺”。全面加强本地区重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合理配备计量器具,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为企业构筑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促本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求作为

一是加强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行政执法、产品质量检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和监督管理,强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有效提高强制检定覆盖率和抽检合格率。二是开展计量惠民工作。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查办计量违法行为。同时加强能效标识产品计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能效标识虚标行为。三是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者自律、行政部门监管、社会各界监督”的工作机制。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6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圣地车都随州职院服务途径

一、主动服务,要继续保持随州职院服务随州的优良传统。

作为地方高职院校,随州职院自2002年组建以来,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直立足随州本土,以服务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紧紧依托随州经济板块和支柱产业,开办汽车、旅游、机电、医药营销、电子技术、模具等30多个贴近地方经济的专业,培养随州籍学子5000余名,培训随州各类技能学员2万余人次,输送2000余名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参与校企科研开发合作项目10余项,鉴定国家职业资格认证7000人次。

二是为城市形象提升提供了志愿服务和义务宣传。近3年来,500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6000余人次师生参加全省县域经济工作现场会(随州)和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等重要活动志愿服务。生源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留学生,与国外合作办学。随州职院学子成为提升随州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最大义务宣传群体和排头兵,随州职院成为国内外了解随州的重要窗口和渠道。

二、主动服务,要科学把握“圣地车都”战略的历史机遇。

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将“圣地车都”建设列入省级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意味着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是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机遇不等人,只有牢固树立紧迫感,立足于早,立足于争,立足于抢,立足于快,才能牢牢地把机遇抓在手中。当前随州要加快建设“圣地车都”,必须紧紧抓住三个历史机遇:一是抓住鄂湘赣携手共建“中三角”的机遇;二是抓住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机遇;三是抓住“一元多层次”省级战略市级实现的机遇。

三、主动服务,要密切对接“圣地车都”建设的服务要求。

随州职院要紧紧抓住“圣地车都”战略建设的历史机遇,自觉融入随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局中去,树立一个目标,办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为随州的赶超跨越、科学发展作出支撑和贡献,这是随州职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为此,随州职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接工作:第一,专业设置及调整要对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模式改革要配套,着力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第三,师资队伍建设要配合,提业升级科研创新智力支持;第四,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合,营造主动服务地方的人文氛围;第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创新,构建服务机制保障支撑。

四、主动服务,要积极探索服务“圣地车都”战略的新途径。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按照规划是先导、融合是核心、统筹是关键,精神是保证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服务“圣地车都”战略的新途径。

(一)坚持大规划,是高水平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前提先导。

坚持大规划,就是要科学定位。要基于科学发展观、高职教育理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三个前提,认真研究国家对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功能要求、政策导向和政策配置等,明确国家、省对地方高职院校的要求,努力在国家教育体系和省高教配置体系里谋划并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坐标,最终确定面向随州、辐射周边、走向全国的办学定位。

坚持大规划,就是要志存高远。按照“圣地车都”战略,随州将建设成为一流的城市。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随州职院作为唯一高校,必须有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理念。第一步是建成全省示范(特色)高职院校,第二步是冲刺部级示范(骨干)职业院校。

坚持大规划,就是要求真务实。面对适龄人口、就业结构、生源结构的变化和学院规模发展的变化,要正视客观存在,努力适应区域教育市场的新形势,适应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认真做到把随州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高职发展的潜在需要真正地融合和对接起来。

(二)实施大融合,是提供地方经济发展所需智力和人才支撑的核心内容。

一是紧密构建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组成随州市职业教育联盟领导机构和具体协调机构,共同负责协调处理产学研合作中的相关问题,为校企合作提供机制保障。以“圣地车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注重通过校企共建、股份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搭建更为完善的平台。突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积极开展“校中厂”、“厂中校”建设。针对随州企业行业人才需求,以“定向培养、保障就业、共同管理、责任分担”为原则,实施“就业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主动构建为企业与社会服务的技术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将院校的项目研究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以项目合作研究来驱动产学研融合。

二是设置贴近随州产业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高职教育须承接服务和支撑区域专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做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落户随州,学院专业建设一定要凸显这汽车和旅游,传统特色专业建设要凸显医药、服装、食品、电子等随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围绕随州七大产业板块的发展,培育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适应随州对接大武汉、鄂西圈节点、承接大转移等大发展方略所需要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现代特色专业建设要凸显随州经济发展的亮点,如配套城市建设发展的装饰设计类专业,加速经济发展的营销物流专业,体现随州农业特色的绿色食品专业,等等。

三是打造高素质科研型师资队伍。依托大中型企业、国家高职师资培训基地、部级示范高职院校等师资培训平台,通过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外出进修学习、学历提高工程、海外培训项目等措施,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植一批在教学、科研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中青年专家、“三师型”(理论教师、操作大师、教学软件处理开发教师)教学团队和专业带头人,使师资队伍适应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是营造富有随州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鼓励教职工创新、改革,进一步构建“做事文化”,形成厚德重能、求特创新、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的校风。在校园景观设计,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职业技术大赛、演讲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渗透随州文化元素。成立炎帝文化研究中心和随文化研究所,实现与区域文化的有效对接。

(三)推进大统筹,是奋力实现各项工作和谐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

一是统筹学院各种创建和专题活动。服务“圣地车都”战略,要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招生工程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平安校园创建、“四大行动”建设、治庸问责、两访两创等活动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二是统筹多元办学形式。坚持教育与产业对接、专业与职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以继续教育、产业发展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源源不断地为“圣地车都”建设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是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坚持用制度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推行学院和系(部)“两级管理”,明晰教学运行机制,行政运行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民主管理,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院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凝聚大精神,是努力提升服务“圣地车都”境界水平的根本保证。

一是要立足竞争,勇于担当。没有竞争,就没有出路,没有担当,有路也会迷途。要弘扬炎帝神农精神,来激发全院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跨越赶超的豪情,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立足竞争,勇于担当。破除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和瓶颈,增加招生人数,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

二是精诚团结,坚定信心。团结就是力量,信心就是黄金。首先,领导干部做起,班子要有信仰,讲团结,核心是对高职教育有信仰,形式是在难关面前团结一致;其次,教职工队伍要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工作中团队合作。

三是狠抓落实,作风过硬。要服务“圣地车都”战略,必须狠抓落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树立正气,要求教职工中说服务“圣地车都”话,做服务“圣地车都”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建立服务“圣地车都”建设的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深入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政活动,严肃查处工作“不在状态”和一切损害服务“圣地车都”行为现象。

参考文献:

[1]郑光喜.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析.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9,VoL23(3).

[2]刘斌.发展职教事业服务随州建设.随州日报,2012,(63),(三版).

[3]冷士良.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23).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互动发展;模式

服务地方是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高校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围绕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课题组调研了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陕西、安徽、福建、四川等九省十六所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校,梳理归纳形成六类有代表性、有成效的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不协调”,进而提出了互动发展的理想模式=认识+机构+计划+优势+平台+机制。

一、互动发展模式归纳

被调研高校在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方面都各有特色,主要形成了以下六类富有成效的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

(一)高校通过实施服务地方计划实现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南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扬州大学通过制订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用计划统领和推动服务地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南通大学成功实施了《“五支撑一引领”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有效地推动了“校地互动”深入发展。济南大学成功实施《服务济南行动计划》,通过五大举措,形成全方位推进互动的局面。确保计划落实。临沂大学实施《服务沂蒙行动计划(2012―2015年)》,重点是发挥大学的六大优势,使大学成为引领和助推老区发展的强大“引擎”。扬州大学大力实施“创新服务促进计划”,积极推行与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联动”。

(二)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推动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通过建立健全服务地方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服务地方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服务地方工作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互动发展。

青岛大学先后成立了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战略发展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从全校抽调和配备得力的干部和人员,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构建学校与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学校与各学院、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江汉大学专门成立了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统筹谋划和组织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将社会服务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将社会服务作为一级指标纳入学院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社会与发展规划处的成立,为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宽范围、多领域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广州大学创新工作体制,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促使服务社会工作制度化、系统化。成立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成员除职能部门领导外,还包括在服务社会工作中成果突出的若干名专家。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代表学校行使服务经济社会工作职能,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争取社会资源,给更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机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通过省市地方政府共建高校促进校地互动发展的模式

青岛大学、集美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积极推动落实省市共建协议,争取所在地市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融入地方发展,在互动发展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互动双赢。

青岛大学借助省市共建,争取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进而更好地融入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持青岛大学申报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青岛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署了共建青岛大学的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资金,支持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利用青岛市政府5亿元重点支持资金,重点建设10万平方米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医学教育综合楼,并顺利获批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集美大学通过省市共建,厦门市政府帮助集美大学改善教职工待遇,增加集美大学的正常办学经费,集美大学相关办学经费按厦门市属高校标准拨补,厦门支持集美大学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在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及安排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省市共建这个平台,集美大学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一流学科,提升办学质量,进一步强化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能力。

常熟理工学院通过省市共建,实现了“更好地贴近地方,走互动发展之路”的发展战略,发挥专业、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牢牢抓住服务观念转变与服务能力培育这两大核心问题,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掀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通过服务地方,实现学校的办学任务和自身价值,赢得办学资源,开拓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能力。

(四)地方主导、高校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杭州市政府专门建立支持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杭师大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杭师大紧紧围绕杭州十大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平台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即U-G-S)教师教育联盟,学校与杭州江干区共建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与杭州余杭区共建余杭艺术教育集团、成立杭师大幼教集团等。三大附属教育集团的成立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五)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互动模式

苏州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通过将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出击,全方位服务地方发展,卓有成效的实现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实现了自身腾飞,提升了服务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了校地互动发展。

苏州大学是通过这一模式实现腾飞的典型案例。一是借助苏南良好的经济环境,苏大探索出一条坚持特色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途径,先后与江苏的锡山市、昆山市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二是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学科建设,是苏州大学的一个创举。苏大采取与地方企业合作加强学科建设的办学新模式,与在苏的台资企业旺宏电子和著名跨国公司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组成了苏州大学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三是苏州大学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主动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作为办学的一条重要思路,不断加强对苏州地区社会现实问题和经济发展前沿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设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吴文化研究室、苏南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四川文理学院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着力点调整到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调整系科专业设置,大力建设应用型专业。推动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实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克服自发性和随意性。拓宽服务平台,创设良好环境。整合全院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广泛搭建合作平台、助力地方发展的互动模式

宁波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安徽大学重点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与地方政府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广泛搭建合作平台,进行项目化运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

宁波大学通过广泛搭建平台,实现校地互动发展。与宁波市11个县市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浙江省其他县市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慈溪、椒江、三门、绍兴等县市区设立地方技术转移中心,拓展大学与政府的合作领域。学校以服务宁波文化强市建设为切入口,组织与宁波市相关部门的合作对接交流会,与宁波市20多个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了校地双方的共赢发展。学校联合宁波市相关部门和20多家地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利用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合作平台,加强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沟通联络,拓宽合作渠道,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地方合作平台30多个,实现互动共赢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设立“一所六中心”,彰显开放办学的姿态。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等合作,成立“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七大中心,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径。产出了一批成果,锻炼了一批干部,发挥了示范作用,引起了较大反响。

安徽大学与17个地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协议,与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2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创办《决策参考》,注重成果转化,将一些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形成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组织编写作为长期性的研究项目,以原创性和权威性的研究对安徽社会发展的未来作出科学预测,为解决安徽社会发展问题出谋划策,为政府决策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互动发展存在“四个不协调”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对双方互动发展的认识不协调

一是地方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特别是作为地方高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干部教师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地方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和文化优势的全面深入了解、关注。不少地方政府低估甚至蔑视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盲目攀高,宁肯舍近求远,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名校进行合作,宁肯花费数倍的费用聘请所谓的名校的一般专家,也不给本地高校中有着这方面特色优势、完全可以胜任的教授,不能很好地发挥本土优势。

二是不少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地方或服务社会工作机构,体现了对发挥自身作用服务地方的重视。然而,地方政府几乎没有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有计划地协调组织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发展互动工作。

(二)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方科学研究思想存在不协调

一是高校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学术创新、学术真谛,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反复研究。这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追求短平快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喜欢短平快,希望科研人员尽快按照他们的要求拿出成果,从而尽快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热衷于选择短期内成功可能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是大学科研人员注重自身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术价值,而地方政府注重科研成果顺利产业化创造利润和收益。

三是大学注重学术交流,科研人员喜欢通过让大家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上课给自己的学生传播自己的新思想新成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而地方政府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千方百计的对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严格保密,一定时间不允许公开。

(三)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定位时常不协调

一方面,目前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隶属于省市自治区,经费拨款主要来自省级财政,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都由省级主管部门决定,往往按照高等教育发展和本校治校理念确定战略发展定位与方向,不注重所在地市战略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高大全”,一味地向综合大学挺进,导致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与地方政府战略发展规划不吻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地市政府,往往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不够重视,为了短期发展目标,有时不顾国家和省高教发展布局和规律要求,一味的要求地方高校服从服务于地方,甚至只给地方高校任务不给经费和物质支持,影响了高校的积极性和发展。

(四)地方高校满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科研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不协调

地方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大多是在办学中积淀形成,有的与地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关联度不够,需要调整优化和发展创新。而当前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经费紧张压力,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人才培养运转和传统学科建设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建设新的学科和研究平台。因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需求变化快于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速度,两者存在的这种不协调,影响着双方的互动发展。

三、理想互动发展模式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与地方发展互动的模式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是形势内容比较单一的模式,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困惑和问题。根据广泛调研,经科学梳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课题组研究提出以下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理想模式: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理想模式=认识+机构+计划+优势+平台+机制,即: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计划+发挥本土优势特色+搭建广泛互动平台+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重视是双方互动发展的关键。只有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把促进互动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过问,专人负责,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这项工作才能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

这是推动双方互动发展的组织保证。政府和高校分别指定或成立专门部门,负责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最为重要。

(三)制定切实可行计划

这是双方实现互动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推进校地互动,绝不是学校内部个别教师、单位或学科的个体行为,而是涉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和教学科研学科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各种资源。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学校工作大局和总体规划,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并真正付诸实施。地方政府要把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地方发展中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一方面用政策资金鼓励引导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一方面明确规定和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必须优先考虑和加强与本地高校的互动发展。

(四)发挥本土优势特色

这是实现互动发展的核心。高校要对照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同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从而吸引和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咨询,从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与科研优势,针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制定发展战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和谐、健康发展,发挥智库和智囊作用,积极参与和承担重大课题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和产业发展优势,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关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高校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和匹配度,促使高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最终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产出符合地方发展的学术成果并实现本土产业化。

(五)搭建广泛互动平台

这是促进互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政府主导建立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汇聚和政府、企业的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培训等供求信息。高校要发挥自身科研资源优势,广泛与地方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和科技合作平台,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有针对性的参与到地方发展需要攻克的重大问题。

(六)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这是双方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要建立规范有序的互动发展运行机制、完善系统的激励机制和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地方高校要建立完善服务地方制度,从部门职责、干部培养、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制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规定,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激励学校各单位和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服务地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傅大友.高校服务地方的瓶颈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3).

[2]吴淑娟.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董漫雪.试析区域高校与地方政府和谐关系的构建[J].丽水学院学报,2010(6).

[4]邱祖发.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发展问题[J].学术论坛,2006(2).

[5]杨同毅,王仁高,仇宏伟.驻青高校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赵鹏飞,肖俊涛.湖北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3(6).

[7]杨同毅,王仁高,仇宏伟.驻青高校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方式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助.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1(3).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提升能力

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我省高职院校61所,在校生5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4.2%。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职业特色更加鲜明。但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结构质量不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种种问题,还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1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其一,政府统筹管理不够。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二,《职业教育法》约束不强,执法不力。其三,职业教育科研力量薄弱,难以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地科研保障;其四,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1.2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从南到北蔓延的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可目前职业教育却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模式落后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1.3招生难与上学难并存。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已经日益显现。有的学校、有的专业教师比学生还多,教学资源闲置,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可同时,大量的农村孩子上不了学,初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成为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的弱势群体。

2我省、我市“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具体内容包括:实施“四个一”战略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化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等等。张家口市“十二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和建设强市名城的关键时期。旅游服务、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三大成长性产业是张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我省我市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必然需要数量庞大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如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成效,也会成为制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3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3.1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职业院校只有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打造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从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