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科普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0:27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1

【关键词】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

目前,随着近20年来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妇科疾病患者数目正在逐年不断增加[1],定期开展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有助于了解妇科多发疾病,对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起到显著效果。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于2011-2012年4212例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于2011年至2012年4212例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年龄跨度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5±3.6)岁。而且比较患者其他的资料,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方法

依次对妇科内诊、白带常规、宫颈脱落细胞涂片、阴道镜检查、阴道彩超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等项目进行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对盆腔进行超声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2结果

4212例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显示:宫颈炎、盆腔炎以及阴道炎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发病年龄主要为20~50岁妇女,51~60岁妇女也仍有发病情况发生;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集中在31~40岁之间,41~50岁也仍有发病情况发生;乳腺包块在31~40岁之间有小部分患者;宫颈糜烂、卵巢囊肿以及妇科其他疾病的发生率较小。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在本组资料中,宫颈炎、盆腔炎以及阴道炎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发病年龄主要为20~50岁妇女。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集中在31~40岁之间;乳腺包块在31~40岁之间有小部分患者;宫颈糜烂、卵巢囊肿以及妇科其他疾病的发生率较小。这可能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有直接关系[2]。同时,大多数年轻夫妇在性生活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也容易导致发生多种妇科炎症。为了降低妇科炎的发病率,应开展经常性的妇女保健卫生知识的宣传,消灭传染源,阻断疾病传播的途径。加强妇女生理期(如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卫生知识宣传,尽可能杜绝因人工流产分娩术和产褥期的妇科感染[3]。增强妇女避孕意识,采用必要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由于妇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和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应该加强妇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以及提高患者的个人卫生。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内分泌调节[4]。

经过对4212例本地区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妇科病普查,我们发现妇女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女性健康保健机构的,加强医疗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妇女日常保健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此次普查发现,大多数妇女对妇科健康知识缺乏正确认识和了解,为此建议将20~50岁的妇女的月经情况及阴道分泌物性状的观察作为自检工作的一部分,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5]。

综上所述,定期开展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有助于了解妇科多发疾病,对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起到显著效果,对我国治疗妇女妇科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银凤.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与健康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213.

[2]罗治川.对1094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225-226.

[3]林静.妇科炎症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措施[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5):127.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2

关键词育龄期妇科普查妇科疾病

几十年来我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降低了妇科肿瘤,特别是宫颈癌的发病率,但近年来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率在迅速上升,已成为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妇女病普查对妇科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育龄期妇女妇科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育龄期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对2009~2010年进行妇科体检中的1860例已婚育龄期妇女体检结果进行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体检的已婚育龄期妇女为调查对象,共计1860例,年龄20~49岁。

调查方法:统一填写妇女体检表及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方法等。子宫附件超声检查或阴道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由临床妇科医师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并采集实验室检测标本。实验室检查:宫颈涂片检查。

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用p值表示。

结果

妇科常见病情况:检出妇科疾病高低依次为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盆腔炎、附件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见表1。

各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妇科疾病中乳腺增生、阴道炎慢性占比例较高,分别是23.98%、22.36%。其次是宫颈糜烂(15.48%)和子宫肌瘤(14.52%)。然后是盆腔炎(10.75%)、附件炎(9.57%),最后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56%),宫颈癌(0.11%)。乳腺增生各年龄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炎主要以30~39岁高发;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盆腔炎、附件炎主要以30~49岁高发。

讨论

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以满足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需求为目的,进一步搞好优质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计生工作新形象,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开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为了保障广大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有利于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妇女常见病的防治,有利于提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参与意识。普查普治是一项保障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建立相应组织,保障普查普治工作顺利进行。为确保普查诊治工作井然有序,切实把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活动摆上重要位置,统筹安排,专人负责,集中精力,认真部署,成立相应领导组织,负责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定有效的普查普治措施,认真做好妇科病普查普治服务工作。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维护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次调查研究中,乳腺增生、阴道炎发病较高,其中宫颈糜烂检出也较高,众多文献证明宫颈糜烂也是宫颈癌的高发因素之一,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而且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较无宫颈糜烂者高出5~10倍[2]。所以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但调查显示妇科体检的女性仍有5%~10%不做妇检及宫颈涂片检查。这说明妇女对自我保健意识不足,对妇检及宫颈涂片的重要性不知。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是雌激素、孕激素和局部生长因子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3]。虽然子宫肌瘤的恶变率低[4],但其症状对妇女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我国乳腺癌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5]。

因此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大力宣传普及女性健康保健知识,教育育龄妇女定期进行妇科健康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1-477.

2赵颂今.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89例分析[J].中国妇幼杂志,2003,18(3):148.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5.

4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7-328.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3

关键词:产后;康复;普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育龄期女性素质、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她们不再一味地顺从传统生育观念,主张产后尽早下床活动,产后康复与健美也随着发展起来。有研究表明产后尽早做产后康复瑜伽有助于于腹部及骨盆肌肉恢复,促使体态复原减轻腹壁松弛,预防子宫脱垂、尿失禁等[1]。妊娠和经阴道难产分娩是盆底功能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2],同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30%~4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瑜伽作为一种流行、时尚的健身美体运动,但在产后尽快的进行练习瑜伽的锻炼[4],其运动量较大,常被产妇拒绝。针对产后情况,参考香港医院管理局其物理治疗部给设定一系列简单易学的产后康复瑜伽指导训练。本文通过探讨在病区普及开展产后康复操瑜伽,以提高产妇认知产后康复操训练的重要性和依从性,为住院分娩产妇出院前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再评估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5月~6月,三甲医院中产科三病区中预备出院的180例产妇,安排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⒂氩后康复操练习为干预组。产科一病区中进行常规出院宣教的180例产妇为对照组。

1.2研究方法

1.2.1两组患者出院前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小讲课和答疑流程。

1.2.2干预组病区中设立一个健康宣教瑜伽场所,科室高级责任护士对出院前一天的指导产妇进行训练。参照香港医院管理局制定的一套产后运动根据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指导产妇进行。通过站,坐,卧,等姿势,弯曲伸展,扭转身体各部分,对脊柱、肌肉、内脏器官起到自我按摩及牵引的作用,可调节神经及内分泌系统[5]。运用凯格尔盆底肌肉运动法,锻炼盆底肌肉韧性,预防尿失禁及阴道肌肉外喷出和子宫下垂的发生[6]。

1.2.3由科室设置调查问卷,两组产妇使用同一问卷,包括研究患者的年龄、文化、产后康复知识的了解和产后康操复训练的依从性等。

2结果

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知识认知和产后康复操训练依从性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妊娠对盆底肌肉影响方面的认知相当,均为46.6%~46.8%,干预组接受培训后比对照组产妇在对如何进行训练产后康复操提升41.6%、产后是否准备产后进行康复操训练上提升34.3%,见表1。

3结论

我国居民以家庭群居为主,老一代较注重产后坐月子,但是对科学坐月子的知识不了解。现代的育龄妇女中,开始有产后科学坐月子的观念,但是医学和社会对其支持的力度和知识面较窄。我们通过参考国外先进地区的康复经验,通过医院大面积的推广产后康复知识和训练,提升其科坐月子的普遍性,大幅度提高产后进行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产后病"的发生,加深护理的意义和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蓉梅.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97-98.

[2]周碧华,廖丹梅,韦林宜,等.1462例产后6-8周妇女盆底筛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25(1):50-52.

[3]郝燕菲,孙秀丽,王建六.问卷调查在采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病史中的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5):446-448.

[4]alvairDaS,alves,andréiaLt,melo,marcusV,etal.SeroprevalenceofRickettsiaspp.inequidsandmolecularDetectionof'CandidatusRickettsiaamblyommii'inamblyommacajennenseSensuLatoticksFromthepantanalRegionofmatoGrosso,Brazil[J].Journalofmedicalentomology,2014,51(6):1242-1247.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4

摘要目的:初步了解武鸣县农村妇女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趋势,确定妇女病的防治重点,探讨有效对策,县妇幼保健院与县计生服务站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运用医疗卫生资源为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活动。方法:由县妇幼保健院业务骨干和县计生服务站医技人员组成普查服务小组,为农村妇女进行乳腺手诊、乳腺冷强光透照检查、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检查。结果:农村妇女查出疾病率高达54.34%,发病率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盆腔疾病、阴道疾病、生殖器官肿瘤,不同年龄妇女患病率不同。结论:农村妇女生殖保健科普知识缺乏、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的影响、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有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是发生妇科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农村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75

妇女病普查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农村妇女健康,探讨改善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工作对策,对构建和谐新农村意义深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10年3月~9月由县妇幼保健院业务骨干会同县计生服务站医技人员组成妇女病普查服务小组,抽查全县经济发展好、中、差共6个镇为服务点,为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有2250人参加了咨询,检查2212人,并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0年9月对辖区内被抽查的6个镇2212例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的检查。

检查方法:由妇产科医师、B超技师、护师共8人组成普查服务小组,带上妇幼保健院现有高档B超机和乳腺冷强光透照仪等医疗设备,深入基层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有乳腺常规视触诊、乳腺冷强光透照、常规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检查情况统填入妇女病普查登记表。

疾病分类:①阴道疾病;②宫颈疾病;③盆腔疾病;④生殖器官肿瘤;⑤乳腺疾病。

结果

本次检查2212例,其中正常1010例,异常1202例,查出疾病率54.33%,其中宫颈疾病患病率居首位;乳腺疾病患病率居第2位;盆腔疾病患病率居第3位;阴道疾病患病率居第4位;生殖器肿瘤患病率居第5位。不同年龄妇女查出疾病情况及患病率,见表1。

讨论

关注农村妇女健康,探讨改善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工作对策,对构建和谐新农村意义深远。通过这次妇女病普查,初步掌握我县农村妇女病常及多发病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盆腔疾病、阴道疾病、生殖器官肿瘤。不同年龄段妇女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同,从表中可以看出,有722例妇女患有各种宫颈疾病(以慢性宫颈炎为主),总发病率32.64%,宫颈疾病发病年龄集中在20~59岁年龄段,可能与该年龄段妇女处于生育旺盛期,性生活频繁,生育、流产引产、上取环行为较多,经期、产期及围绝经期保健不当有关,慢性宫颈炎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20~59岁女性群体开展普查普治,进行重点干预,是防治工作重点。

乳腺疾病(以乳腺小叶增生为主)527例,总发病率23.8%。乳腺疾病发率高与当今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内患病率38.8%~49.3%,且近年有逐年增高趋势[1,2]。乳腺增生常伴有与月经有关的胀痛,影响妇女们的生活质量,乳腺增生为妇女的多发病,一些学者认为有恶变可能(2%~3%),另有学者认为并无恶变,重要的是本病和乳腺癌有同时发生的可能[3]。因此,应将乳腺增生防治作为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宣传乳腺保健知识,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人生观,积极防治月经紊乱等妇科病,保持夫妻之间性生活的和谐,注意膳食平衡,同时要学会乳腺的自查方法,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农村妇女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妇女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家庭幸福与和睦,更关系到和谐新农村的构建。因此建议,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妇联、计生、卫生等部门联合,进一步加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提供足够的卫生咨询和信息,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强干预措施,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健康体检,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才能有效降低农村妇女病患率。

参考文献

1韩历丽,齐庆春,丁辉,等.贯彻执行女职工妇科检查工作维护女工合法权益[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20.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5

【关键词】农村;妇女;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01-02

巨野县地处鲁西南,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生育理念陈旧,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加之不少农村妇女受经济条件限制以及自身知识缺乏,不做婚前检查,怀孕后不做产检,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因而存在着严重的健康问题,这给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带来隐患。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统计资料选取我院2012.03——2013.03期间前来就诊的病患。①对象: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共329人。②年龄:21-30岁70人;31-40岁145人;41-50岁82人;51-60岁32人。③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61人;初中140人;小学108人;文盲20人。

1.2方法随机对病患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妇女病普查登记表》,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2结果

在对329名已婚农村妇女调查中,患病人数266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龄妇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妇女一人患有多种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炎症,31-50岁发病率较高,所患前三位疾病分别是宫颈炎34.88%、阴道炎32.88%、附件炎19.03%,子宫肌瘤患病率3.22%。

3讨论

3.1结果显示:

3.1.1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在对329名已婚农村妇女调查中,患病人数266名,患病率80.93%,大部分育龄妇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1.2个人卫生习惯较差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妇女冬季要半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洗一次澡;不女不能每天早洗脸、晚洗脚,也很少有妇女能坚持早晚刷牙;部分妇女还有吸烟、酗酒等恶习,随地吐痰更是常见。

3.1.3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卫生知识缺乏,故发病率高。一个明显的证据表明,高中学历以上的妇女患病率明显低于文盲妇女。

3.1.4观念守旧,保健意识单薄,保健知识知之甚少观念守旧是农村妇女妇科疾病不能及时发现的一个主要因素,部分农村妇女认为丈夫和孩子是家中的顶梁柱和希望,为他们花钱是理所应当,而自己却舍不得花钱,身体不舒服忍一忍就行,没必要去看医生;部分农村妇女认为,去医院看妇科病害羞,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妇女对妇科病检查很不在意,认为无关紧要。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获取科学卫生保健知识的渠道不多。加上羞涩,许多妇女不敢或不好意思公开学习和了解妇科方面的知识,多方原因导致农村妇女保健知识贫乏,由此卫生习惯较差。

3.1.5经济状况不佳因经济条件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去体检一次,也不愿意寻医问药,不去咨询请教,默默承受着病痛,致使小病酿成大病。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看病难等问题,但这些政策对于一般妇科疾病仍不适用。

3.2农村妇女保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全民保健水平和整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她们健康水平,事关全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如何进一步地搞好农村妇女的保健呢?

3.2.1建立有效的常见病普查制度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导向对于改变和提高农村妇女保健意识意义重大。基层政府和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常见病普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卫生,计生、妇联、乡镇卫生院协调配合,把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检查列为妇女保健重点工作,开展普查,建立妇女常见病数据库,特别是对妇女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纳入公共卫生管理领域进行防治和监测并以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使更多农村妇女享受国家卫生服务,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贫困妇女妇科疾病治疗问题。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常态化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水平。

3.2.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妇女良好氛围政府有关宣传、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自身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妇科常见病普查项目、意义、内容,宣传妇科疾病危害,宣传相关政策,通过媒体宣传、开设专栏、播放公益广告、开通“妇女保健热线”和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开展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传播妇女健康卫生知识和保健常识,为促进妇女健康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3.2.3发挥妇联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要发挥妇联组织的群团优势,教育引导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自身妇科方面的疾病,主动接受医疗卫生部门的检查和治疗。要通过办黑板报、专题讲座、培训、印发妇女保健手册等多种形式,普及宣传新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使广大妇女意识到自愿进行妇科常见病检查既是对自己负责,也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并积极参与妇女妇科常见病检查活动。只有妇女自己知道自己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后才能积极参与妇女妇科常见病检查。

3.2.4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调查显示,农村妇女关心自己的健康,也渴望掌握有关妇科常见病预防和治疗知识,她们更渴望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关爱。作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生要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和丈夫共同参加妇女保健知识学习培训。丈夫只有在了解一定妇科常见病知识后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妻子精神上的关怀和行动上的支持,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女疾病的发生。因此和谐的家庭,充满爱的氛围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6

【摘要】目的:了解乡镇妇女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乡镇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按卫生部门所制定的妇科病体检标准,开展普查,普治工作。检查项目包括妇科、、阴道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及B超检查等。结果普查妇女中患病率为59.21%,妇科常见病主要为子宫肌瘤、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及乳腺增生等。结论定期开展妇女病的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妇女健康意识,降低妇科疾病发生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关注人类健康,尤其是关注女性健康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的共同话题。为了促进妇女生殖健康,降低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本院于2010年对本县部分乡镇2247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妇科普查。现将普查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保健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对本县部分乡镇的已婚妇女定期进行妇科普查,妇女年龄21~54岁。各年龄组2l~29岁890人、30~49岁910人,50~54岁447人,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生殖疾病的患病率及常见病的种类。

1.2方法由妇产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填写病史卡片,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包括:一般妇科双合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刮片、盆腔超声检查。

1.3诊断标准各妇科病诊断依据第6版《妇产科学》[1]的相关内容为诊断标准。

1.4全部资料均由SpSSl6.o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患病率2010年总受检妇女2247人,其中有1330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常见妇科疾病,患病率59.21%。

2.2各种妇科疾病分布情况妇科普查检出疾病分别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30~49岁年龄组女性宫颈炎的检出率最高(8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肌瘤、阴道炎及卵巢囊肿也多见于30-49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3讨论

3.1慢性宫颈炎宫颈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造成的原因很多,大多数学者认为,机体免疫功能、局部受物理、化学因素刺激,特别是器械、手术创伤影响较大,如人工流产、分娩、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均可损伤宫颈,给致病菌的人侵创造条件。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发病机理与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和人瘤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2]。本次普查结果显示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是宫颈病变的高危人群,这与其他报道一致[3,4,5],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应加强普及青春期卫生知识,育龄女性需要注意性生活卫生,及时治疗阴道炎等生殖器官炎症;降低手术创伤的发生率,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3.2子宫肌瘤本次普查结果中子宫肌瘤的患病率8.32%,且30-49岁年龄组患病人数高,高于喻红[3]等的报道,这可能与B超技术的提高及在普查中广泛应用和与环境污染、饮食结构中含雌激素和类雌激素多等有关。此外,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城市妇女的压力不断增大,中年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建议30岁以上妇女每年进行1次妇科检查,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同时配以血清肿瘤标志物Cal25、aFp等检测筛查以排除肿瘤。

3.3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次普查结果30~49岁患病人数居多,这与患者正值生育期,性活跃阶段,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关。近年来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一直较高,且有逐年增长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女性都很注重自身的美,穿化纤、紧身内衣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加上非处方药物及抗生素的滥用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使阴道内pH值适合念珠菌生长,而致感染[6]。

3.4乳腺疾病乳腺增生是内分泌紊乱,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它虽然是良性疾病,但乳腺增生者以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较正常人高[7]。本次普查结果30-49岁年龄组高发,这就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普查中要严把质量关,做好乳腺疾病的监测、随访,发现乳腺肿块要及时治疗。乳腺触诊是目前简单易行的早期筛查方法,但因不典型的乳腺病单独依靠触诊不易筛查,建议必要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超声和钼钯。在开展普查工作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教会女性对的自我检查方法,提高她们的自检能力。

近年来我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降低了妇科肿瘤,特别是宫颈癌的发病率,但近年来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率在迅速上升,已成为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病。故应充分发挥基层三级网络的优势,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妇科疾病发病情况,掌握发病规律,探讨发病因素,制定近一步防治措施,确保妇科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切实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1.

[2]邵为荣,张雪涛,李凡,等.应用pCR和免疫组化Sp法对慢性宫颈炎相关病毒感染的调查[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8):1034―1037.

[3]喻红,邱昕光,严红,等.2510例妇科体检结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30(17):124-125.

[4]杨晓玲,徐世兰,段素华.543例女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及分析[J].四川医学,2000,21(7):629-630.

[5]陈姚,马继红,曾蓉君.西部地区已婚妇女妇科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8):91-92.

[6]王素.17000例妇科病普查普治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07―108.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产科;护理效果

由于妇产科病患的特殊性,当她们患有疾病时,容易出现失落、伤感等情绪,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病患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宣讲,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水平。

1健康教育应该围绕病患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只注重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的宣教,忽视了病患刚入院时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需要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提高病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流程中的服务质量。从病人入院开始,主管护士应主动接待,介绍病区的分布情况,对于病患需要做的检查,及时耐心地告知检查地点、检查项目以及检查目的,监督患者按时服药,解释和交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指导患者不要因为身体不适而过度紧张,同时在饮食上要指导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院期间多开窗通风,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应拘泥于简单的院内沟通,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可以通过官方账号以及微信公众号大力推广和传播与妇产科疾病相关的医学常识,指导其学会在官网上挂号、找专家、开药、查询报告等功能。官网上应经常请专业人士编写一些常见疾病的介绍文章,让大家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相关症状及防护措施等[1]。病人出院后,要及时做好随访工作。可以给病患做一份有对针性的计划表,列举术后出院的注意事项,如伤口的护理、饮食的注意事项、运动项目等,让患者认真阅读并执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计划表的下端要留下医院的电话号码,方便病患出院后及时向医生咨询。

2健康教育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优生优育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生育政策。妊娠期对于一个女人至关重要,所以妊娠期妇女到医院检查期间,医院要做好相关的科普知识普及以及相关的保健知识指导。对于妊娠期妇女,医院要定期开展孕妇课堂、发放听课卡、邀请专家定期举行健康讲座,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传播简单易懂的孕期保健知识。对于不能来医院参加讲座的孕妇,要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指导其网上学习孕期保健知识,告知孕产妇孕前各项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各项检测的目的,每一项检查的时间、内容等。告知其胎儿每个月龄会具备的能力,鼓励孕妇对胎儿进行胎教,介绍与胎教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让孕妇在孕期重视胎教的价值,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胎教,促进胎儿健康地生长发育[2]。孕期是一个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阶段,容易引起产前忧郁等症状,所以在门诊咨询期间,医生要随时关注妊娠期孕妇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3]。对于产褥期的妇女,要开展营养指导和保健教育,让她们了解正常分娩以及剖腹产的相关知识,指导其生产指征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使其在选择生产方式时,更可能地选择与自身情况相符合的方式[4]。要给孕妇讲解自然分娩的特点,让孕妇及时掌握生产要点,缓解产前焦虑、恐慌和不安等情绪。加强产妇在生产前的心理护理工作。产妇进入待产室以后,应安排责任护士陪伴,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如指导她们如何调整呼吸,如何降低宫缩引起的疼痛,同时要不断地给予产妇以信心,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5]。产妇生产后,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讲解一些新生儿预防接种事项。在传统的“坐月子”习俗中,有很多陈旧的观念,如把尿、定时哺乳、绑腿、睡头型等,都是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护士要及时告知照顾者正确的方法和护理要点,安排新生儿按需哺乳,使产妇了解科学合理的饮食要点,促进产后伤口及体能的恢复,促进产妇泌乳,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确保母乳喂养及时顺利地进行[6]。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指导产妇准确掌握喂奶姿势、换尿布等,向产妇介绍婴儿抚触和婴儿游泳等科学的育儿方法。辅导家属关于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让家属时刻关注产妇产后的精神状态,及时疏导产妇的不良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7]。

3健康教育在妇科手术病患中的应用

要加强对手术前后妇科病患的心理疏导,缓解她们因紧张而带来的不适。患者安排好手术日期后,主管护士就要提前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护士要用自己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同时建立护患信任关系[8-10]。对于术前要做的准备,比如空腹抽血检查、灌肠等医疗操作,护士要及时向患者作出解释,告知患者此项检查的目的和方法,使患者充分了解并积极配合[11-13]。对于术后卧床的患者,应遵医嘱及时告诉家属是禁食或流质饮食等,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等。对于有留置管的患者应及时记录出入量、颜色、味道、性状。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要指导其建立科学正确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会适当放松自己,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压力,饮食上荤素搭配,适量运动等[14]。

4小结

做好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疏导患者的紧张不适状态,使患者对自身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建立积极应对疾患的心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陈旧的生活观念,达到治愈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可以在患者及家属中做普及一些疾病自查的手段和方法,这样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又提高了她们对疾病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李惠英.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04):99.

[2]高雪.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02):2-4.

[3]吴燕.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2):107-108.

[4]张冬梅.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1):133.

[5]李慧芳.浅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21,226.

[6]樊雪芹.妇产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91.

[7]孙文玉.健康教育对妇产科护理效果及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6(07):143-144.

[8]李秀艳.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8):106-107.

[9]郑静文.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9):1246-1247.

[10]王娟,李志丽.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6):170-171.

[11]吴靖.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216.

[12]林红.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206-207.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8

为了认真贯彻省妇联、财政厅、农牧厅、科学技术厅、教育厅、林业厅、科协联合下发的甘妇发29号《关于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意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力度,共同推进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现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当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切实增强农村教育培训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确保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62万,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46%,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进一步发挥各级财政部门的优势,整合农业、科技、教育、林业、妇联、科协等部门和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妇女教育,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展职业技能和文化、健康、法律知识培训,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数以万计合格的非农产业务工者,是各级农林科教部门和妇联、科协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认真组织,积极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各县(区)财政、农业、科技、教育、林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制定有关农民培训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农村妇女的培训指标和比例,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妇女培训给予适当倾斜。

各县(区)农业部门的“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中,农村妇女的培训比例要达到4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程”要加大对农村青年妇女的转移培训力度;农业科技电波“入户工程”等远程教育培训工程,要为农村妇女提供农业新技术、政策法规、农村家政和非农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

各县(区)科技主管部门的“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五大培训工程(星火远程科技培训工程、乡镇企业科技培训工程、青年星火带头人科技培训工程、星火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工程、外向型科技培训工程),要在保证农村妇女培训适当比例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带头人和农村妇女技术人才。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乡镇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农村科技致富骨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能力培训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要坚持农村妇女的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大力开展与妇女相关的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卫生健康、家庭理财、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让农村妇女在提高增收致富能力的同时,得到综合知识和培训,实现全面发展。

各县(区)林业部门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要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总体培训规划,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林业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提高“三八绿色工程”活动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各县(区)科协要在全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加强农村妇女干部和妇女党员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各类科普志愿者的作用,在科学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科普宣传、科技知识咨询、示范基地指导、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等方面为农村妇女培训提供服务。

各县(区)妇联要加强与农林科教等部门的协调、合作,继续深入开展“学科技、比致富、奔小康”活动。要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开发,继续抓好“双学双比”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在培训内容上,围绕花椒、核桃、油橄榄、茶叶、蔬菜、银杏、苹果、中药材、草畜十个特色产业开发,开展“三送”(送政策、信息、技术)、“双带”(带头、带领致富)和“三面向”(面向“双带”妇女干部、面向中年妇女增收、面向农村富余女劳力转移)活动。在徽县、成县、西和县开展高效示范农业科技培训,武都、礼县、文县、宕昌、康县、两当开展经济林果病虫害防治、嫁接换优、无性扦插、中药材野生驯化、蚕桑等实用技术培训,体现各自特点。在培训方法上,采取因地制宜,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办法。一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二是邀请有技能和实践经验的科技女能人搞实用技术传帮带;三是经常性地开展科技上山下乡活动或通过放科教片、录像带、光盘、订阅科技报刊等办法提高产业经营农户的科技水平。

三、整合资源,为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搭建平台

教育部门创建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妇联创建的农村妇女学校,科技部门覆盖县(区)乡镇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和星火学校,以及农广校、农函大都是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平台,都应开展农村妇女的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和社会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办学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依托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覆盖率和办学质量。

各县(区)妇联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妇女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抓好农村妇女文化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要建立普及农村妇女学校。经济条件好的徽、成、西和县要在40%的乡镇建妇女学校,其它县(区)要在30%乡镇建妇女学校。并注意总结推广农村妇女学校的办学经验,不断加强对农村妇女学校的管理,推出一批农村妇女示范学校,使农村妇女学校成为培养农村妇女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促进我市特色产业化的骨干力量。

四、加强合作,努力推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9

【摘要】本文对我市2007年十乡镇孕妇高危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探索高危妊娠的管理方法,提高高危妊娠管理质量,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高危筛查高危管理高危发生顺位措施与对策

一资料来源与结构分析

1.1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孕妇普查登记表及高危孕产妇逐级上报表。

1.2高危妊娠的发生率:按昆明市统一要求,对我市十乡镇已确诊怀孕的孕妇一年进行2次筛查,使每个孕妇与市、乡、村三级保健人员见面。2004年我市十乡镇孕产妇数为1022人,筛查人数为797人,筛查率为77.98%,筛查出高危孕妇283人,高危筛查率为35.51%。

1.3高危孕妇发生概况:居住在山区、半山区人数为186人,占65.72%,居住在坝区人数为97人,占34.28%,从文化程度上看,文盲11人,占3.89%,小学122人,占43.11%,初中130人,占45.94%,高中20人,占7.4%。

1.4高危因素情况分析及顺位

283例高危妊娠中共有高危因素341项次,其中固定因素269项次,占78.89%,动态因素72项次,占21.11%。

表1显示固定因素高危孕妇发生项次269次,排列顺序依次为人流≥2次,身高≤150厘米,孕期服用有害药物及接触农药史,新生儿史,畸形儿史,死胎史,骨盆异常等。

表2显示动态因素高危孕妇发生项次72次,排列顺序依次为胎位异常,心脏杂音,孕妇阴道流血,双胎,前置胎盘等。

以上因素均对孕妇、胎儿、新生儿造成危害并导致难产。

二讨论

2.1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开展妇幼卫生宣传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从本次普查率77.98%看,普查率偏低,还有部分漏检的高危孕妇存在而危害孕妇身体健康,且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人数186人,占65.72%,而这些地区离办事处卫生所、乡卫生院较远,交通不便,属妇女保健薄弱区,使孕妇不能很好地接受妇幼卫生知识宣传及孕期保健,以致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故应大力宣传妇幼卫生知识,增强孕妇对孕期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每个孕妇都能自觉接受孕期保健管理,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从而有效地控制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2.2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监测和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资料显示,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35.51%,高危因素发生顺序依次为多次人流、身高≤150厘米、胎位异常、孕期服用有害药物及接触农药史、异常产史、妊娠合并心脏杂音、孕期阴道流血、骨盆狭窄等,以上这些因素均对母婴造成较大危害,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这些高危因素,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因此要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筛查和管理,并普及有关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水平,尤其是提高基层保健人员识别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3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下是影响高危妊娠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有的高危孕妇经济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经济来源,而无能力、也不愿到医院住院分娩,增加了高危妊娠的危险性,而有的办事处卫生所、乡镇卫生院设备落后,无必备的检查设施和抢救条件,使高危孕妇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发生危险,影响了高危妊娠的管理质量。

三措施与对策

妊娠期出现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均属于高危妊娠,而高危妊娠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为加强高危管理,确实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3.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高婚前检查质量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使每个孕妇从产前、产时、产后都得到保健,孕早期建立围产保健手册,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孕妇,并及时管理。

3.2各级领导应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妇幼卫生工作的社会性很强,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及各级政府的参与及重视才能真正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应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增加对妇幼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对乡、村保健产科的管理,增加设备,以提高各级人员处理各种危急重症的抢救水平。

3.3大力宣传妇幼卫生知识,提高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接受产科医疗保健的自觉性,培训基层保健人员,提高其识别高危妊娠和管理高危妊娠的能力,确实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

3.4加强产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各医疗部门应加强产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使高危孕妇孕期得到有效治疗,确保母婴平安,避免因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发生。

3.5对高危孕妇进行分级管理,县、乡、村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建立和完善转诊制度,使高危孕妇得到系统管理和救治。

3.6巩固和落实“贫困孕产妇救助方法”,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妇产科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乐杰主编

妇产科科普知识篇10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信任。对山区医院的医生来说,能到上级大医院进修是提高业务技能的难得机会。20__年,她被医院选送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深造,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带着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学习和掌握妇产科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妇产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回到县人民医院后,她把学习到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如率先引进腹部横切口行全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从原来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且解决了用老手术方法创伤较大、出血量多的难题,采用新的手术方法几乎不用输血,以前通常手术病人需输血200-400ml,这样既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节约了医药费用,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切口疤痕小。又如宫颈炎、盆腔炎是已婚妇女常见多发病,患者常常因腹痛、白带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但引进新疗法微波治疗技术,利用超声聚集治疗后,效果明显、疗效巩固,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从医十多年,她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的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细解说病情,当遇到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医院妇产科工作相对较特殊,特别是产科,要求医生必须密切观察产妇产程进展,遇情况危急时须立即剖腹产,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同时,作为科主任,有很多的行政管理工作,几乎固定的节假日都没有正常休息,且常常因会诊或做手术在医院饭堂吃饭,睡在值班室,但不管多累她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就连县内兄弟医院遇到危、急、重病患者抢救,只要接到会诊通知,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抢救病人。

20__年,__同志开始担任妇产科主任,负责妇产科全面工作。妇产科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平时病人多,且工作量大,面对当时妇产科工作人员人心涣散、管理混乱、组织纪律差、病人投诉不断局面,她首先想到如何在科室带好头,以现身说法起表率作用。20__年妇产科被列为县机关作风评议参评科室,她亲力亲为,制订机关作风评议工作计划,制定一系列科室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组织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同时针对个别医护人员工作中出现思想松懈现象,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个别谈心,从思想根源上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通过她的带领下,全科工作人员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工作热情明显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有效加强,被评议为机关作风优秀科室。20__年11月份,中国初保基金会健康扶贫组委会在梅州市启动妇女病免费普查普治活动,并确定人民医院作为全市第一个试点率先启动。由于时间紧,普查对象遍及全县各个镇,全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坚守工作岗位,自愿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普查普治工作任务,并得到健康组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