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教育的优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4:02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1

一、现阶段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盐城市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仍是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

1.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我市现有的教育发展空间仍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一是农村办学规模小,办学成本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多数村小校园功能分区不合理,办学条件和质量落后。二是市区学校生源饱和,热点学校招生矛盾突出,有大班超额现象。校舍矛盾较为突出,有的学校不得不把多功能室改成教室,以满足学生入学需求。三是城市规划中教育的发展空间考虑不够。从现状来看,城区学校空间都比较小,随着新城建设加快和城区人口的大幅增加,教育资源紧张、教育用地与学生的比例失调的问题将日益凸显。

2.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一是城乡师资力量失衡。农村学校老龄教师比重大,年轻教师配备不足,流失严重,师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教法陈旧、观念落后,较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教师学科配置不齐。有的学校存在学科结构性缺编,特别是音体美学科专业教师严重缺少,素质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三是由于学生少,学校公用经费不足,不能支付教师外出参训的经费,给教师培训带来较大困难,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学前教育优质化、公办化水平有待提高。许多幼儿园和农村办园点办园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办园质量得不到保证。幼儿园公办化在今年有了明显进展,每镇有一所公办省优幼儿园的目标基本得到实现,但公办园数量仍然偏少。二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通过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校安工程”“改薄工程”的实施,我市城乡学校的硬件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学校校园环境面貌有了显著改善,但要拉平城乡学校历史形式的巨大差距还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学校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有待提升。有许多农村学校因为条件差,缺少人才,办学思想、管理方法、教学理念落后,加之生源数量减少,缺乏竞争力,质量始终没有得到大幅的提升。

二、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是构成城乡差别的基础性原因之一。统筹城乡教育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维护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加大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力度,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1.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大市区教育要统一规划,打破“一城五方”的现有格局,形成大市区整体教育发展计划,并在落实上集中力量,统一行动。不仅要抓好市区中心区域和新城学校配套建设规划,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周边农村学校合理布局和现代化建设上;加大村小改造建设力度,尽快缩小其与城市学校、镇中心校的差距,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入学和“上好学”的愿望,吸引农村学生回流,减轻城市学校入学压力。要在市区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城乡学校集群发展计划,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合作交流,实现统筹发展。

2.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县区本级财政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同时,按照义务教育责任承担情况,统筹大市区教育投入,把资金投放重点放在发展农村教育上,大幅增加农村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加速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使农村学校在“十二五”末全部达到省教育现代化Ⅰ类标准,全力推进优质均衡。同时,由市委、市政府主持,研究完善我市流动人口入学办法和弱势群体教育帮扶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入学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3.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全市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一要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合理放大师生比,建立在职教师轮训制度。二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搭建网络教师培训平台,方便教师岗位培训。三要紧密师范类院校和基础教育的联系,提高师范类院校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高师范生培养水平。四要研究完善教师城乡交流制度,逐步推进教师均衡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均衡。五要建立全市统一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和标准,建立完善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保证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六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提供便利,鼓励支持优秀教师扎根农村。七要有计划地招聘公办幼儿教师,使公办幼儿园每班至少配一名公办教师,公办幼儿园公办教师比率逐步达到50%。

4.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公办化、优质化。一要严格新建幼儿园审批标准,优先在非法幼儿园、薄弱幼儿园附近布点建设优质公办园。二要在各街道、镇合理布局建设省优公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创建省优幼儿园,落实幼儿教育公用经费和建设贴补资金,降低收费,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三要建立完善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教育执法机制,使教育联合执法行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强化非法园取缔执法工作,坚决打击违规办学行为,保护依法办园。

5.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坚持素质教育办学方向,完善办学水平评估考核机制,创新视导督学责任制,开展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导和常态办学水平评估,全面落实城乡教育统筹。加快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和规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可衡量、有针对性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单独设立农村教育发展奖项,引导城乡教育共同进步。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2

【关键词】唐山市;义务教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而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它要求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高水平、高效率地普及义务教育。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唐山市是人口大市,高质量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唐山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唐山市义务教育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

一、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状

近年来,唐山市始终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1)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义务教育资金方面,唐山市生均公用经费执行了河北省定的最高标准,全市小学生均达到638元,初中857元;尤其是在布局调整和陈旧校舍改造过程中,唐山市在全额落实中央和省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又从市级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偏远山区和薄弱校建设。(2)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自2006年起唐山市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陈旧校舍改造工程,每年改造10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唐山市还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普及率达到80%以上,部分县(市)区达到90%,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还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和农村卫生新校园等工程,使农村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3)撤并规模小、水平低的学校。唐山市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龙头,狠抓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为避免增加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在偏远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面实施了“免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交通费”的“两补一免”政策。(4)推行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唐山市明确规定各县(市)区每年教师交流数量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的5%,公办中小学教师交流任职不少于3年,教师职务晋升和聘用要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任教经历。2006年以来,全市参加交流的教师达到3776人。此外,唐山市还将师范院校学生派往农村学校顶岗实习,使被顶替的教师集中到师范院校集中培训。

二、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制约因素

从整体上看,影响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义务教育资源方面。从唐山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来看,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还存在着不均衡,城乡间办学条件也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状况急需扭转。这些成为制约唐山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2)义务教育师资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仍然偏低,教师配备难以实现学科专业化,部分农村中小学尚不能开齐开全课程,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城乡间教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合理流动的机制,城市优秀教师资源在质量方面很难在农村得到有效利用。“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着全省义务教育的发展大局。(3)义务教育生源方面。受学龄人口减少等因素影响,唐山市义务教育生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随迁子女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在校生中随迁子女规模不断增多,且流向比较集中;择校学生问题,该问题在唐山市市区和县城都比较突出,而农村的生源则是向县城和大乡镇集中。(4)义务教育经费方面。从整体上看,唐山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虽然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但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效率化偏低,经费的不足以及不能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改善。

三、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针对唐山市实际状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从而推动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进一步发展,进而走向高位。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将义务教育资源优化纳入法制化轨道

义务教育资源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其配置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动,政府有为才能实现。为此,应该坚持做到三个到位:(1)规划到位。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造成了城乡、校际之间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到学校管理的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立足整体、全面规划,把握总体战略方向,明确校际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思路。(2)政策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政策的同时,积极制定实施符合唐山市实际的政策措施。如在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达到唐山市义务教育资源的整体相对优化。(3)督导到位。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建立严格的督导系统。可以考虑建立市级和县级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将评估结果纳入当地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体系的督导系统。

2、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责任

确保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障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所在。首先,各级政府应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必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将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目标落实到位。在经费投入上制定对薄弱学校的倾斜政策,严格管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将其优先用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其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由于农村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重点扶持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困难地区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督促辖区内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落实。最后,在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方面,还需要对其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督导体系,定期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育资金配备状况进行督导检查。

3、统筹教师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配备

首先,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改革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培养课程和教师培养模式,使其教师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增强其他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能力,以使全省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他高等院校为辅的综合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发展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其次,建立教师长效流动机制,完善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以区域为单位,建立教师在区域内的流动制度。完善城市义务教育师资到农村的支教制度,以将城市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带到农村,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再者,加强编制管理,配齐配好师资。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师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培养培训以及调配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均衡配置关系区域内的学校师资力量。有关部门在核定编制时应该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需要,逐步缓解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3

一、争鸣

赞成者与反对者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对初中进城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1.赞成农村初中进城的观点

综合来看,赞成者的主要观点有城市教育优越论、城乡流动决定论和教育均衡论等。

(1)城市教育优越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城市比农村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城市教育更适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用发展城市教育的经验改造农村教育或者以城市教育模式取代农村教育模式,不如让农村学生进城读书更方便。“每县拥有一片颇具规模的教育园区或‘中学城’,既是城市建设科学布局的一部分,也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常住人口,拉动城市消费,促进城市的发育与繁荣。”因为城市有比农村更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把中学建在城里,有望使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最终成为教师的主体,从而使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学历和能力均不达标的乡村教师逐步退出现有教师岗位。”

(2)城乡流动决定论。在城市化的洪流中,赞成初中进城者认为:农村初中基础条件差且过于分散,安排城区中学教师轮流下乡任教无济于事,仅靠修修补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变教育投资思路,集中投资修建教育园区”则是顺乎民心,扩大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农村孩子进城读书,是实现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应有之意。在他们眼中,城市化的浪潮过于强大,其中裹挟了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大量要素,一厢情愿地发展农村教育是徒劳无益的,依村救村的单向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也不能给农村教育带来真正的转机与希望,认为城乡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胡俊生指出:“在农村办学,无论投入多大,前景实在不容乐观。”“农村教育的希望,不在乡村在县城。”让农村子女进城与城市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集中体现。

(3)教育均衡发展论。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公平。长期以来,我国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城乡之间在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差距,即使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间的教育差距也非常明显。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寻求二者之间的同一成了解决城乡均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突出表现在以城市学校的标准规范农村学校或者干脆取消农村学校,让农村儿童都进城读书。

2.反对农村初中进城的观点

反对初中进城者与支持初中进城者针锋相对,也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理由。其主要观点有农村文化缺失论、规模不经济论和伪均衡论。

(1)农村文化缺失论。学校对于所处的村落具有符号意义,是所在区域“适宜居住性”(livability)的象征。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哪怕一个小小的教学点,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农村初中进城,会给当地的文化结构造成破坏,使得有知识、有素养的“乡村能人”转入城市,进而导致乡村文化的荒芜。

(2)规模不经济论。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改变过于分散的不合理状态,可以提高农村教育的规模效益。然而,撤并农村初中学校,让农村孩子全部进城读书,又会出现规模过大而导致的不经济问题,比如,规模过大造成学校管理压力增大、存在安全隐患、协调成本增高、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等。将农村初中集中到城区建设“巨型学校”,是以城市教育取代农村教育的做法,“会导致国家多年以来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付诸东流,出现城区教育资源紧张和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并存的结构性浪费”。

在访谈过程中,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透露,在城里建学校比在农村改造老学校的成本要高得多,在城里集中建学校可以省钱、可以节约资源的说法是伪说法。“在城里建1所学校,在农村可以建10所。”在农村,不仅建设成本低,还可以节省不少交通费。“一个孩子一个月要回两次家,一次10块钱交通费,两次就是20元,一万个孩子就是20万,一年是200多万,可以用来建很多农村学校。”

(3)伪均衡论。对于实践中把农村学校数量减少和城区学校规模扩大作为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经验进行推广的做法,未免过于简单,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撤并农村初中,让孩子集中到县城读书不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好办法,还可能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关系少、学习成绩不良的儿童选择辍学。在访谈中,有教育行政领导认为,在城里集中建学校是政绩工程,在城里集中建几所学校比在农村分散建几十所学校更能显出政绩,并且可以带动县城的消费,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与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是一种伪均衡。“孩子进城有利于刺激县城的消费,在城里喝水都要花钱。”“农村的孩子,在农村读书,给他们提供好的学习条件,而不是把农村的孩子弄到城里读书,这就是教育公平。”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4

一、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1.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政府提供给每个孩子的学习机会是均等的,保证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条件如校舍、设施、师资等资源配置的均衡,并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当的、充分的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

2.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保适龄幼儿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其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其核心是实现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具体而言,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育机会的平等,即适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人园率方面。2)教育过程的平等,即儿童所享受的教育条件是均衡的,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方面。3)教育结果的平等,即儿童接受教育后所达到的标准是一致的,其主要体现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

二、城乡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城乡幼儿教育发展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本文将从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

1.城乡幼儿教育起点的非均衡性

城乡幼儿教育起点的非均衡性,是指由于存在城乡差异,导致广大农村幼儿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主要体现在城乡幼儿入园率方面。目前,我国农村有70%以上的适龄儿童尚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J。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为47.3%,城市接近60%,农村仅为37%24j,而一些大中城市的幼儿人园率已基本达到85%,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基本全部入园、“。城乡幼儿入园率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幼儿偏低的入园率是导致全国入园率偏低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2.城乡幼儿教育过程的非均衡性

城乡幼儿教育过程的非均衡性,是指幼儿所享受教育条件的非均衡;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方面。教育资源也被称作教育条件,是教育过程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资源,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拍。。这里仅从“人”(师资)、“财”(经费)、“物”(校舍、设备、图书等办学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说明。(1)城乡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2006~2008年,城乡专任幼儿教师队伍逐年扩大,但城乡专任幼儿教师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学历层次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2008年为例,城市专任幼儿教师为428933人,而农村仅为253323人,城市专任幼儿教师比农村多41%。从学历情况看,城市专任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比例依次为研究生占o.30%、本科生占14.20%、专科生占54.30%、高中占29.73%、高中以下占1.47%;而农村专任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比例依次为研究生占0.03%、本科生占4.17%、专科生占34.48%、高中占54.47%、高中以下占6.85%。可见,城市专任幼儿教师以专科毕业生为主体,即专科高中毕业生为主体,即高中学历的专任幼儿教师占54.47%。具有专科以一tz学历的农村专任幼儿教师所占比例低于城市,而具有高中以下学历的农村专任幼儿教师所占比例则高于城市。城乡专任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导学历的专任幼儿教师占54.30%;而农村专任幼儿教师则以致了城乡幼儿教育质量的差异。(2)城乡幼儿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差异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2000年至今,我国幼儿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200k一1.30%之间。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主要受益者为城市公立幼儿园和重点幼儿园,而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主要由乡(镇)一级政府承担,而乡(镇)一级政府财力薄弱,往往无力投入,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一直处于维持甚至萎缩的状态。这样,继续拉大了城乡幼儿教育的差距。(3)城乡幼儿园基础设施的差异2006—2008年,城乡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在逐年改善,但城乡差距明显。以2008年为例,城市幼儿园校舍面积为45530316m2,而农村仅为26070553m2;城市校舍中危房面积为161850m2,而农村则为251470ill2;城市图书总量为38910410册,而农村仅为25229191册;城市录音、录像带总量为5943087盒,而农村仅为2803828盒。可见,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3.城乡幼儿教育结果的非均衡性

城乡幼儿教育结果的非均衡性,是指幼儿在接受教育后所达到的标准存在差异,其主要体现在城乡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入学准备是指儿童接受了正规的学前教育后所应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盖笑松等人对城乡幼儿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优于农村儿童;从五大发展领域来看,农村儿童只在运动技能发展领域优于城市儿童,但差异并不明显,他们在学习方式、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基础、言语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8J。城乡幼儿入学准备方面的差异,增加了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获得相当的发展结果的难度。为了确保城乡教育公平,应从基础做起。幼儿教育是我们理应关注的教育阶段。只有确保教育的起点公平,才可能收获公平的教育结果。

三、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1.政策保障

幼儿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幼儿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入学准备直接影响他们入学后的学习和发展。为此,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各项措施中,各国均比较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如美国1979年颁布的《儿童保育法案》,1990年颁布的《儿童早期教育法案》;英国1989年颁布的《儿童法案》;澳大利亚1972年颁布的《儿童保育法案》;等等。实践表明,学前教育法案的出台,不同程度促进了地区间、城乡间、园所问、儿童问的均衡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也应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职责,从政策上保障城乡儿童入园的平等权利和机会,确保儿童发展起点的公平,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个儿童的权益。

2.财政倾斜

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基本的物质保障。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幼儿教育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除了具有历史和基础两方面的原因外,教育投入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问题。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仍采用乡(镇)统筹的管理体制,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主要由乡(镇)一级政府承担,县级以上政府基本没有投入,而乡(镇)一级政府财力最为薄弱,农村税费改革后,根本无力承担发展幼儿教育所需经费。9H5。另外,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间资本也相对薄弱,多种渠道吸收民间资本办园也基本行不通。以上分析表明,在当前城乡教育失衡的情况下,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财政倾斜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资源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向落后的农村地区流动,这就需要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因此,缩小农村与城市幼儿教育存在的差距,政府的干预和补偿尤为重要和紧迫。

3.稳定师资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他们的工资待遇低,职称评定、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学历层次低,职业认同感差,转岗率高,流动性大。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调动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据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应建立相应的农村幼儿教师聘用和人事管理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按统一标准向社会招聘教师,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核定一定的编制数,对在岗的幼儿教师进行统一注册并统一管理,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由财政统一拨款,确保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9“。

4.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城市示范幼儿园在办园理念、管理经验、师资队伍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农村幼儿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城市示范幼儿园的优势,向农村幼儿园输送先进的理念、经验和优秀的师资,带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要“送教下乡”。城市幼儿园可组织人员定期到农村幼儿园开展讲座,帮助农村幼儿园开展教师培训,为农村家长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从优质的幼儿园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农村幼儿园定期支教,促进农村幼儿园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要“进城取经”。农村幼儿园可选取一批优秀教师到城市幼儿园工作、学习~年,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带回农村幼儿园,发挥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幼教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的压力。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5

2009年4月,教育部与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在成都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副省级城市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按照协议,到2012年,成都将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0年底,成都和全国其他8个地区一道,被安排在“探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试点,以此解决择校问题。目前,成都市已基本实现圈层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

几年来,成都市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的,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逐步探索建立市域统筹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构建和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成都”满覆盖体系。2010年,成都全市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16%。2005年,成都率先在西部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此同时,成都社区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社区教育西部高地的地位初步显现。此外,民办教育不断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含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在内的民办学校2478所。

成都市三大圈层初中入学率第一圈层最大为100%,第二、三圈层分别为99.8%和99.2%,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看,第一圈层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圈层的0.8倍和1.2倍,差异较小。成都市已基本实现圈层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如果不是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石室、树德、七中等名校就不可能在彭州、崇州、都江堰、金堂等地落户;如果不是因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的名校长、名教师也不可能在偏远的乡村小学一待就是好几年……这背后的原因,是从2003年起,成都市就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链动发展:锦江区“教育链”串起名弱校

锦江区从2004年开始进行“教育链”探索,以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教育链”以区域内优质学校为龙头,按“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方式建立。在锦江区看来,所谓的“教育链”不是简单串联,而是一种生态链,当“链点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它还可以组织自己的链条,让优质资源枝繁叶茂地生长开去。2004年开始招生的成师附小万科分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所新建小区配套小学,经过几年的“链动发展”,万科分校已经成长为崭露头角的名校。目前,锦江区共有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教育链”11条,“链点学校”从市中心延伸到了三环路以外的辖区最边远的涉农学校。

捆绑发展:武侯区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

2003年10月,武侯区率先将12所城区学校与12所村小捆绑成12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至2006年,武侯区成为全国首个“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此后,武侯区通过进一步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机制体制、实施惠民资助工程和推动学校自主发展等措施,努力实现“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理想。如今,武侯区已成为全市唯一的薄弱学校改造免检区,基本实现这一目标。

成华区的教育发展则是另一种模式。几年来,随着石室中学北湖校区、石室初中学校、石室小学、树德成华中学、树德小学、以及嘉祥实验外国语学校先后入驻成华区,彻底结束了该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目前,成华区已组建“区域教育雪球发展集团”10余个,集团内学校通过教师走校、开放课堂、共同教研、共同科研等措施,带动区域教育办学实力的整体提升。

区县对接:城乡互动激活教师交流机制

青羊区是蒲江县的教育对接区。为了让支教教师“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青羊区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据悉,该区支教的校长和教师,每人每月约有500元生活补贴。支教校长实行职级制,每人每年的绩效奖励比在原学校多1.3万至2.4万元。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提拔使用及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还可享受特殊照顾。事实上,除“青蒲对接”外,成都市5个中心区都有自己对接的远郊县。成都市试图通过跨区域带动和帮扶,将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同时又发挥农村教育的生态和本土知识优势,为城市教育提供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2.合肥:政府主导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重点,结合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市同步规划建设87所中小学,比“九五”、“十五”时期的总和多20所。由政府主导的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惠民。2008年以来,合肥市辖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和包河区全部被评为“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该市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光荣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广泛报道了合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

合肥是一个在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张,教育资源总量有限、传统名校集中在5平方公里老城区等先天不足,逐渐成为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痼疾,“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明确了“优先发展是态度,优质均衡是目标”的教育发展思路,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把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做到优先发展、优先保障、优先推进。五年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过1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4倍;同时,全面落实好免费义务教育、中职国家助学金等政策,设立每年2000万元以上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布局调整与名校扩张是合肥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按照城市发展现状,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题,合肥结合布局调整,加大投入,让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2007年,市政府投入近20亿元将合肥一中等3所老城区名校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3所新校总用地798亩,建筑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招生规模是以前的3倍。2008年,该市又投入5.5亿元把省示范高中合肥八中整建制迁入政务新区办学,新校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招生规模由以前的600人增加到1650人。三年来,合肥累计撤并整合中小学130所,仅2010年撤并整合中小学数达36所。名校迁址扩大规模,薄弱学校撤并整合,有效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矛盾,带动了新城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使义务教育形成了新老城区并驾齐驱、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6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64-08

义务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均衡发展又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青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为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区域、城乡与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强调“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求“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必须找寻并破除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与政策的阻碍,通过制度重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共生发展。

一、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断裂与失衡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它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范畴,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而且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办学质量与水平上均有很大的差距,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失衡不仅与党中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追求有相当的反差,而且会给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带来隐患。下面仅以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为例,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差距

从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物化办学条件来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上存在巨大差距。以2010年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情况为例,当年全国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械配备、美术器械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比例分别为55.48%、52.19%、48.55%、47.64%和54.62%。全国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械配备、美术器械配备、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比例为69.53%、68%、62.4%、61.67%和74.55%。当年城镇(城市和县镇合并统计)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械配备、美术器械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校与建立校园网学校数比例为67.21%、72.02%、69.47%、67.94%、73.58%、46.07%;农村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械配备、美术器械配备、数学自然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校与建立校园网学校数比例分别为52.88%、47.81%、43.939/6、43.16%、50.43%、9.28%。农村小学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镇小学的差距也很大,分别比城镇小学低14.33、24.21、25.54、24.78、23.15、36.79个百分点。在普通初中方面,农村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配备、音乐器械配备、美术器械配备、理科实验仪器配备达标学校与建立校园网学校数比例同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比城镇初中低7.41、11.83、13.49、13.51、9.75、20.89个百分点。在生均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册)、生均电子图书藏量(GB)、生均固定资产总值(万元)方面,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也有较大差距。同样以2010年小学为例,当年农村小学生均拥有教学用计算机0.0294台、生均图书藏量14.47册、生均电子图书藏量0.1624GB、生均固定资产总值0.4381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镇小学的差距更大,城镇小学生均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生均电子图书藏量、生均固定资产总值分别是农村小学的1.87、1.10、1.27、1.29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物化办学条件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办学质量极不平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差距

从城乡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来看,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十分明显。根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与2001年比较,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有较大增长,分别是2001年的3.42、3.27、9.4、7.36倍。但城乡仍不平衡,差距没有缩小。在2001~2007年期间,这一时期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虽得到稳步增长,但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占城镇比例仅为53.39%~59.66%,两者差距幅度一直在40%以上;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城镇的比例仅为52.95%~68.65%,与城镇相差幅度达31.35%~47.05%。同样,农村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也远低于城镇普通初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仅为城镇的49.71%~57.02%,两者差距幅度也一直在42%以上;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仅为城镇的56.29%~67.49%,与城镇相差幅度达32%以上。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直接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办学物质条件的差距,最终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失衡。

(三)城乡义务教育的师资配置差距

从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看,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质量差距巨大:(1)从城乡中小学专任教师中代课教师的比例来看,2010年我国小学教职工中代课教师数占当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3.63%。在城市小学中,代课教师数占当年城市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3.01%,县镇小学中代课教师数占当年县镇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93%。而农村小学中代课教师数占当年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59%,农村小学中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全国平均高近1个百分点,比城市和县镇高1.58和2.66个百分点。(2)从城乡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情况来看,2010年我国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城镇中小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年我国城镇小学专任教师队伍中,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高中以下各级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0.224%、34.64%、52.8%、12.18%、0.16%,农村小学专任教师队伍中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高中以下的比例分别为o.0299%、15.19%、55.93%、28.12%、0.724%,城镇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为农村小学的7.49倍和2.28倍。而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则大大高于城镇小学。在普通初中专任教师方面,农村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本科学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o.199%、54.62%,而城镇初中则为0.894%、68.37%,城镇初中是农村初中的4.49倍与1.25倍。农村初中专任教师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则高于城镇初中。(3)从城乡中小学专任教师职称情况来看,2010年全国城市小学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小学高级职称的比例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2.05%和55.96%,农村小学仅为o.75%、49.4%。城市小学分别是农村小学的2.73倍与1.13倍,比农村小学分别多l_3和6.56个百分点。城市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21.96%,农村初中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8.92%,城市初中比农村初中高13.04个百分点,是农村初中的2.46倍。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存在的差距,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制度与政策根源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的制度与政策根源,从根本上说源自城乡教育分割形成的二元结构。在城乡教育分割、分离、分治的二元结构之下,义务教育领域一系列的制度及其政策安排,导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分化和严重失衡。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制度成因

1.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的影响

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关联。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之后,我国开始确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决定》指出:“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强调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从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的设计初衷看,该制度的目的在于调动地方投身基础教育的积极性,但它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办理责任和义务,在义务教育领域“将本应主要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转嫁给了农村和农民,其结局是不仅加重了农村和农民的负担,而且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滞后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延续与扩大。”

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确立之后,地方开始担当起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责任,城乡义务教育由此被一步步分割。《决定》指出:“为了保证地方发展教育事业,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乡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教育。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此项收入首先用于改善基础教育的教学设施,不得挪作他用。”1992年3月14日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中央和地方财政视具体情况,对经济困难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给予适当补助。”“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重任主要下嫁到县、乡(镇)人民政府和广大百姓,加重了农村与农民的教育负担。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这些举措“看似可广泛调动社会各界投资义务教育积极性,实则为政府责任转嫁提供了制度基础。”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我国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规定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基础教育负有主要责任。2006年修订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但乡(镇)人民政府仍然要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它“忽视了义务教育的纯公益性特征,固化了‘谁办学谁掏钱’的原则,并不可避免地将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与财力差异带入到基础教育的发展中。”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源配置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导向,农村义务教育仍然难以获得有效、及时的资助。

2.义务教育师资人事管理、配置制度的“城乡失公”

在义务教育师资人事管理、配置制度方面,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及政策的“城乡失公”亦非常明显。①在基础教育师资资源配给上,首先考虑满足城市需求,城市中小学编制较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较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是不同的师资配备标准,如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初中阶段,农村为1:18.0,县镇为1:16.0,城市为1:13.5;小学阶段农村为1:23.0,县镇为1:21.0,城市为1:19.0。在教师人事制度上,更多地向城市中小学倾斜,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较为困难,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医疗卫生、住房条件较差,获得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远低于城市。以城乡中小学教师在住房上的待遇标准为例,城乡中小学教师亦有相当的落差和不同。如我国《教师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城市教师的住房由国家规定标准并通过政府拨款予以资助或提供,而农村教师的住房一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乡镇统筹由农民自己所负担。在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管理、配置的“城乡失公”之下,城乡教师队伍在编制水平、福利待遇、能力素质、专业发展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优秀的中小学校长与学科教师等优质教师资源主要分配、集中在城市中小学尤其是重点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不仅优质教师欠缺,其英语、艺术类等课程的专业教师也严重短缺,农村中小学不仅缺乏吸引优秀教师加入的能力,相反还出现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单向的“趋城性流动”,教师流失严重。

3.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的“城乡失衡”

在义务教育财政投人制度方面,我国最初是由中央财政统一负责,列入国家预算,由中央统一下拨。到了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体制,过渡到以乡村为主的分级办学经费投入体制。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开始进入到县级政府为主、乡镇级政府为辅的投入体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直到90年代,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具有高度分权化的特点,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县、乡、村以及家庭缴纳的学杂费。这种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的多少以及经费的分配差异主要依赖于学校所在地区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家庭的富裕程度”,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差距不断拉大。

从2001年开始,针对农村税费改革造成的乡和村级财力的削弱,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开始确立起以县级政府为主的投人体制。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重心从县、乡级政府以及村提升到县级政府。在这一体制之下,“各县级政府成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乡镇政府不再担当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而只是具有‘办学’的管理职能”。从形式上来看,这一体制比以乡镇为主无疑有进步,但即便是“以县为主”,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主体和责任仍然是过分下移,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基本摆脱了负担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县级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了绝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这种政府问财权与义务教育事权责任的不对称安排,造成我国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加上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健全,城乡和地区间义务教育投入的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不少县由于县级财政的薄弱,难以支撑庞大的义务教育经费,仍然诉求于乡镇。如根据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主要还是由农民自己负担。在全部投入中,乡镇一级的负担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各种集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大幅减少,而中央和省级财政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额度又远远不能满足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需求,使原本就短缺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加陷入困境。2006年国务院规定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之后,我国开始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但由于城乡义务教育原有差距过大以及原有政策的巨大惯性一时难以逆转,导致目前城乡义务教育的财力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依旧短缺,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短板。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政策因素

1.“精英化”义务教育政策取向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巨大失衡,与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精英化”的政策取向有关,其核心体现便是从小学延至大学的重点学校政策的实施。

早在建国初期,就指示要办重点中学。1959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各级全日制的正规学校中,应该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个经常的基本任务,而且应当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1962年12月21日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通知”明文规定,要求集中力量尽快办好这批学校。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之前,各地办理了一批重点中小学。“”结束之后,面对人才匮乏的现状,为了加速人才培养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邓小平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以期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在此背景之下,1978年1月1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的通知》,对办好重点中小学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统筹规划、领导管理与招生办法都做了一些规定,并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由此形成了我国重点学校的体系和格局。1980年10月14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提出“重点中学是中学教育的骨干。办好重点中学是迅速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至此,重点学校政策在实践上完全定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鲜有重点学校的提法,但又涌现了仍系同一办学思路的所谓“示范校”,1995年7月,国家教委下达了《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决定在2000年以前分期分批建设并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高中,重点学校实际上“名亡实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示范学校政策“是精英教育政策的另一种表达,它同样是制造和加剧城乡教育差距的政策契机。”

重点学校与示范性学校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尽管有着特定的、可理解的背景,并在特定时期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实施导致国家将既定的教育资源大量投入到重点中小学(而重点中小学从地域上说又基本上集中于城市),加剧了重点中小学与一般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失衡、城市与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失衡,扩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差距。

2.“重城轻乡”义务教育政策取向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包括教育在内的我国的公共政策形成了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在这种公共政策整体存在“重城轻乡”的背景之下,义务教育同样存在“重城轻乡”的政策偏差,造成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失衡。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中央政府就确立了教育发展重心在城市的政策定位,1953年11月,政务院首次政务会议通过《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指出:“由于国家逐步工业化,城市人口增加较快,而过去几年内城市小学增加的比例一般地较乡村小,因此,在工矿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立小学应作适当发展,……在农村,为适当解决农民子女入学问题,应根据需要与自愿的原则,提倡民办小学(包括完全小学),……对乡村公立小学,除在学校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应作适当发展外,其他地区均应以整顿提高为主,一般不作发展。”强调要发展城市小学,乡村重在整顿。1978年4月,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会议总结时,就此进一步阐述:“怎样才能尽快地把教育搞上去呢?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办好大中小重点学校。”“办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对教育战线的破坏十分严重,百废待举,但目前不可能百废俱兴,总是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平均使用力量往往会造成少慢差费。”1980年5月,在中央书记处两次讨论教育工作方面问题时,当时的相关领导也表达了这一思想:“因为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水平制约的,在一定时期内,要下决心承认不平衡,条件好的地区要把教育搞好,落后地区就不能要求很高。大城市和小城市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沿海地区和内地不同;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不同。要把重点抓好。教育经费的投资和师资要集中,把先进地区先搞上去。平均要求,什么都搞不上去。今后增加的钱究竟加在哪里,很值得研究:我的意见是,哪个地区基础好,出人材快,就加到哪个地区。”1992年5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搞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城市基础教育要优于农村,“意见”指出:“城市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与科学文化的中心,集中了现代化物质生产、技术和智力的优势,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善城市教育的整体结构,首先必须保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使城市基础教育不仅要在普及程度上高于农村,而且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在这种政策偏向之下,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上实行城乡不同标准,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三、走向“共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重构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重构城乡一体化共生的义务教育制度与政策。就制度、体制方面而言,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义务教育分割、分离、分治的制度瓶颈,建立以“共生”理念为基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双向有机联动的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教育投入配置体制与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一)办学与管理体制:多元并行、统筹管理

在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方面,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塑造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不断激发各类主体的办学积极性,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引导企业、个人与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投身义务教育,鼓励社会捐赠,推动与扩大义务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在办学形式和体制上,构建灵活、多元的办学形式和体制,打破城乡中小学的壁垒,建立多方主体融合、城乡中小学双向联动的办学体制;通过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建立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形式促使城乡中小学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相互支持,互动互惠,共强共荣,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此同时,大力提高中小学对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尤其是大力推动这些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开放,实现城乡中小学对公共资源的共享。

在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针对现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必须要统筹管理城乡义务教育,终止城乡教育分治,实施一体化规划:一是要明确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上的权利与责任,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升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二是要提升管理主体的层次与级别,在教育投入、师资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加强中央与省、市级政府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统筹,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同时完善省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建立城乡中小学统一的办学条件标准,明确规定中小学的教师、设备、经费、校舍、图书、器材配备要求,使城乡中小学按照法定的办学条件标准实行规范性办学,实现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四是要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统一的教育质量合格标准,并建立与完善城乡中小学均衡发展的检测与督导评估制度。尤其是省级政府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责任机制,加强对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对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既要对中小学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与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同时也要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必要的外在催发机制。

(二)投入配置体制:加大投入、统筹安排

一是要真正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健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不断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尤其是根据义务教育财政责任承担主体上移的国际经验,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责任,建立以中央、省级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促使中央和省级政府切实承担与履行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和义务,彻底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主体重心过低、中央与省级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倒置、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弱化的问题。二是要建立义务教育多元融资投人制度,打造政府、企业、个人等民间社会力量多向、多元投入的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弥补义务教育经费的整体不足与结构性短缺,在经费上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亦需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合理配置教育经费,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教育经费要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消除城乡在经费投入上的巨大差距,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四是省、市、县各级政府要严格实施城乡中小学统一的办学条件标准,注意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大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切实配备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服务人员,并通过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解决办学条件匮乏问题。五是要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和逐级问责制度”,通过相应的资金投入制度、使用管理逐级问责制度,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1―0080―02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简介]张丽岩(196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党委书记、校长,研究方向:医疗卫生学、职业教育、学校管理。

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讲话科学地阐释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我国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齐齐哈尔市以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统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简称“三化”建设。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还适时果敢地提出了“打造全国一流职业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为齐齐哈尔市职业学校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同时也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和机遇。齐齐哈尔市职业学校也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的机遇,努力适应市场,紧盯市场,办出特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负责,做好为“三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这篇大文章。

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对“三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党的十提出了“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的新要求,同时强调实现这个战略总体部署“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农民进城务工或进入小城镇,既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提升农民生活水准的必要举措,也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齐齐哈尔市委十二届二次(扩大)会议上,韩冬炎书记的讲话提出的“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构建齐齐哈尔更好更快发展新格局”,这是齐齐哈尔市委为今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谋划的总体布局;是立足市情实际,科学定位的发展道路;也是立足齐齐哈尔市现有的城市发展定位、现有的产业基础、现有的特色经济、现有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做出的科学决策。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对于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也有重要作用。城市化、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和标志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无论是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即离土不离乡,还是向城镇转移,跨地区流动都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它的实现要依赖一个重要条件,即都要以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为前提,素质高有职业技能的劳动力更易于流动、更易于转移。因此,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多寡,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乡统筹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目前齐齐哈尔市城镇化率还不高,要加快这一进程,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汽车修理等服务类专业职业教育不但能为青年农民“进城”创造条件,让他们有适应进城务工需要的一技之长,更承担着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提高“农转非”人员整体素质和幸福指数,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重任。许多来自农村的各专业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成为未来的城市居民,成为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坚。

目前,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已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设立职教专项经费,“十二五”期间,将为社会输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0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万人,培训城乡劳动者200万人次。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将重点办好涉农专业,培养50万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技能型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5万名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这一系列举措必将对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强力推动作用。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打造全国一流职业教育”的目标,意图通过职教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区域竞争的软实力,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进入良性互动的局面。职业教育的魅力和价值,就在于通过系统的技能培训,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进而改进生活质量。因此,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和民生工程。例如把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孩培养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就不仅仅是就业教育,也是一项民生工程。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素质并拉动农村教育的普及,把人口负担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一线劳动者,提高区域竞争力。这理应成为我市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特点。

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应成为齐齐哈尔市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现代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极,在优先发展战略中处于排头兵的位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家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一起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技能人才培养进入发展快车道。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此明确,我国下一步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同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对教育的工作部署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一致的,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内涵发展、继续发展与加快发展相比,充分说明国家发展各类别、各层次教育的思路与方针的不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战略中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全国许多省市的成功经验。职教越发达、经济就越发达的规律在国内日益得到验证。广东、江苏经济发展迅速,与他们重视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苏南乡镇企业率先异军突起,职业教育迅速跟进。江苏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省份之一,正是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让其过重的人口负担变为了人才优势,与经济实现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广东更是重视职业教育,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大省。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卓有成效,这些都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支撑。从长远来看,齐齐哈尔市还处于持续工业化阶段,从产业结构来看,齐齐哈尔市的现代服务业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消费大户,无论从储备人才、建立人才高地、吸引项目落地的角度,还是从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角度,都需要提前谋划各专业初中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把职业教育做为齐齐哈尔市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三、紧盯市场不断创新是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紧盯市场需求,必须不断创新。齐齐哈尔市各类职业院校应当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人才供应。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学习借鉴经济发展快的省市经验,树立抓职教就是抓人才,就是抓软实力的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互动并进的观念,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中国近现代职业指导理论的集大成者黄炎培先生,曾将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业教育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将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职业院校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一个真正的现代技能人才,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统一体。一个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才是真正受企事业单位欢迎的人才。决定一个技能人才长远发展和最终成就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而是其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成为现代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和决定着对技能人才的评价。职业教育要在发挥传统技能训练优势的同时,着力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既要解决专业设置分散重复,各校没有形成品牌专业,“黑板上种庄稼、口头上说教”的问题,又要解决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要创新素养教育路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关注学生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未雨绸缪,因材施教,着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激发他们自信心和进取热情。高素质的学生是高素质的老师培养出来的。要全面实施“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计划”,打造过硬师资队伍,引导教师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升人格魅力,当好学生的表率。要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在处处、时时都可以开展德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综上所述,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以齐齐哈尔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大多数地区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趋势。在此过程中,必然有大批农民进城的问题。职业教育对于培训农民工,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乃至对于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职业教育要紧盯市场,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时展,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04).

〔2〕周耀华,胡国强.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19).

〔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05).

〔4〕刘金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8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4-01

一、关于原州区城乡师资资源配置上的差距

1.城乡教师性别年及龄结构上的差距

教师性别和年龄的城乡分布差距是目前原州区基础教育阶段师资资源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2012年,原州区小学共有专任教师2604人,农村教师1605人,城市教师999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农村比城市低20.4个百分点。农村初中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比城市低24.7个百分点。

农村中小学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而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城乡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分布实际上反映出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年轻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的特点,农村学校事实上成了城市教师的培育基地。

2.城乡教师学历结构上的差距

2012年,原州区农村小学教师1605人,专科以上教师占63.6%。城市教师999人,专科以上教师占90.2%。农村初中本科以上教师436人,占64.1%,城市本科以上教师544人,占84.1%。小学专科率和初中本科率城市比农村分别高26.6和20个百分点。城乡之间教师学历的差距突出表现在高一级学历指标上,小学专科以上和初中本科以上人数,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3.城乡教师职称结构上的差距

职称是用来评定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12年,原州区农村小高职称教师799人,占49.8%。小一职称教师557人,占34.7%。城市小高职称教师582人,占58.3%。小一职称教师411人,占41.1%。小高和小一职称城市比农村分别高8.5和6.4个百分点。

农村初中中高职称教师77人,占11.3%。中一职称教师168人,占24.7%。城市中高职称教师157人,占24.3%。中一职称教师265人,占41.%。中高和中一职称城市比农村分别高13和16.7个百分点。在教师职称结构上,农村教师整体职称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教师职称水平。

二、关于原州区师资资源配置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

谈到城乡教育差距,通常看到的是硬件设施上的差距,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距。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上的差距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而明显缩小,农村学校在生均校舍面积、图书和计算机生机比等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城市学校。但是,教师资源的城乡差距和教学质量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究其原因:

首先,由于原州区历史等诸多原因造成的民转公教师多,这些民转公教师基本都在农村任教。2001年-2005年间原州区没有补充新教师,导致教师在年龄结构上断层,教师老龄化严重。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学校规模扩大,每年要从农村招考部分教师进城,无形中把农村学校变成了城市教师的培训基地,农村学校教师从数量和质量上一年不如一年。

其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生活工作环境的差异导致城乡教师在待遇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使教师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城市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均多于农村,这就意味着在城市学校任教就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包括观摩学习、在职进修、职称晋升机会等。

再次,由于师资资源上差距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上的差距。部分农村教师不能安心农村教育,职业倦怠,敬业精神差,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时,教学质量差距很大,导致部分农村学生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学校的校舍及硬件资源浪费和城市学校的“大班额”严重。

三、关于缩小原州区师资资源配置城乡差距的对策思考

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制度强制建立城乡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把教师流动与晋升挂钩。提高下乡教师补贴,使教师流动由外力型流动转变为具有实效的可持续的内力型流动。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9

[关键词]成都试验区;基础教育;城乡二元体制;均衡发展;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6-0027-05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城乡居民享有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发展权,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过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关键环节。要真正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制度建设,即彻底破除长期形成的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真正构建起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成都市自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全域成都城乡居民子女共享优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政府主导、全域统筹、城乡互动,努力构建以城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六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制度体系,在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旨在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透析成都试验区破除城乡教育二元体制、探索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创新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主要经验,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一、破除制约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障碍

制约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障碍是城乡教育二元体制,而城乡教育二元体制实质就是城乡二元体制在教育公共服务领域的集中体现。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面临的主要差距和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体制根源就是城乡二元体制。[1]众所周知,城乡二元体制源于上世纪50年代“以农补工、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1953年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和1958年开始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二元行政管理体制、二元教育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财政投入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2]这一体制在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向强盛的工业国进程中曾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制度惯性、利益格局和思维定势,以身份壁垒和不平等交换为基本特征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核心要素并没有根本改变,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快发展,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此,党中央全面审视城乡关系,立足现代化发展规律,在十六大做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在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根据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十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我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

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也形成了独特的城乡教育二元体制。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在校舍、设备、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城乡成为两个世界。[3]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城乡教育二元体制,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衡,关键在城乡分离分治的教育管理体制,根源在城乡居民不平等的教育权利,难点在长期形成并固化的既得利益格局。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从政策取向上看,城乡教育二元体制源自“城市教育优先”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方式,无论是改革前的“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集体办”,还是改革后的“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靠集资”[4],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倾向性的制度安排。从思想根源上看,城乡教育二元体制主要源自对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在国家发展总体格局中所处地位的认知没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改变,“重城轻乡”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从微观层面上看,以“重点校”、“示范校”、“改制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分级政策制度,也导致了城乡中小学资源配置的落差。[5]随着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实施,国家开始从城乡统筹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城乡教育的发展方式,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成为国家战略选择。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将“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2006年6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全文六处强调“教育均衡”,标志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在法律层面得到了确认和维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并据此于2012年9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根据党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2003年以来,成都市开展了一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实践,并把破除城乡教育二元体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领域,率先进行改革探索。其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硬件均衡”为重点的自主探索阶段(2003年-2007年)。这一阶段主要瞄准农村教育事业硬件建设“短板”,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使所有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了与城区学生相近的基础教育资源。二是以“制度创新”为重点的国家战略阶段(2007年-2010年)。这一阶段主要立足成都先后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按照国务院、教育部的要求,着力破除城乡教育二元体制、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主要做法是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以统筹城乡教育的思路和办法,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交流共享为抓手,推进“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六个方面的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三是以“优质均衡”为重点的改革深化阶段(2010年—)。2010年,在已有改革探索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成都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城市,重点探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成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改革项目,标志着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也意味着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进一步迈入攻坚阶段。

在十年多的探索实践中,成都市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围绕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环节,成都市先后出台了134个相关政策文件。其中,综合导向性文件有12个,经费投入、教育资助、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教师资源配置文件各有6个,标准化建设文件有7个,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文件27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文件有8个,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文件有7个。[6]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成都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构建“六个一体化”的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制度体系

近年来,成都市针对破除城乡教育二元体制这一重大难题,围绕城乡居民教育权利平等这一核心,以城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六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初步构建了符合基础教育特点、具有成都特色的新型制度体系。[7]

一是发展规划一体化。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龙头和依据,也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引领和向导。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成都市力图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根本解决“分而治之”的历史难题。坚持“全域成都”理念,把全市城乡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贯穿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全过程,做到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二是办学条件一体化。办学条件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成都市在改革之前,与其他城市一样,在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农村学校远远落后于城区学校。为改变这一格局,成都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城乡办学条件的一体化,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全域统筹”的重大项目和工程,促进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同时,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并提高师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化,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区学生相近的硬件资源。

三是师资配置一体化。师资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因素。改革城乡教师的配置机制是当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成都市在解决办学硬件条件的基础上,着力在师资一体化配置上进行了机制创新。在实践中,主要是按照“全域统筹”理念进行教师配置,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一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实现教师的统筹配置,促使城区优秀教师和干部向农村流动。例如实施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选派了100名城区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市级财政设立专项目标奖励经费;实施中小学教师定期支教制度,从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并把支教一年以上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实施名校集团定期交流制度,名校集团龙头学校与成员学校之间、城乡结对学校之间按一定比例,统筹干部教师相互交流。二是统筹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学段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大至非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范围从农村中小学校扩大到了城区(镇)中小学,招募范围扩大到30个学科,有效的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师资紧缺问题。三是统筹城乡干部教师培训培养,将城乡干部和教师的培养纳入了统一体系,特别是开展为期一年的城乡1081名校长参加的“千名校长大练兵”活动,基本建立了“研训一体、实践导向、问题探究、合作共赢”的校长研修共同体,促进城乡校长在制度化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共同提高。四是统筹保障城乡教师培训经费,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统一构建市、区(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在考核标准和培训机会上充分体现城乡标准统一与平等共享的同时,有区别地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五是统筹提高教师待遇,在全面落实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教师自愿的原则,通过集中建设、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为农村教师建设住房,基本解决了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四是经费投入一体化。经费投入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过去的教育投入体制是导致城乡教育水平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成都市在改革实践中,始终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费投入体制作为重点来抓。一是针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不足,确立了“以市为主、分级承担,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经费分担原则,实行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二是明确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的思路,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加大市本级向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农村教育经费“短板”,着力提高“倾斜农村”的经费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教育投入均衡化;统一并提高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教育事业费,实现均衡共享。

五是教育质量一体化。质量是均衡发展城乡基础教育的生命线。成都市在改革实践中,重点抓住两个方面进行突破,推进城乡基础教育质量在高水平基础上的均衡发展。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区域推动”到“全域实施”,从“单纯减负”到“内涵发展”,全市一盘棋,以内涵发展为核心,聚焦课堂,实现“轻负高效”。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教学业务捆绑帮扶制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等形成性评价制度,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二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满覆盖,以建立城乡互动交流机制为核心,通过统筹配置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有效流动的机制。特别是通过组建名校集团和建立城乡互动联盟,推进名校捆绑式发展和城乡共享,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依托这些城乡互动机制平台,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实现共同教研科研、共同培训、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组织城乡师徒牵手,是城市业务精湛的教师与农村一般教师结对,切实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六是评估标准一体化。成都市坚持把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作为督促手段和检验标准,以评价、监测体系为杠杆,以督导评估为导向和为保障,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基础教育督导评估标准,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一是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拟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度、教育公平度等指标体系,每年进行监测并监测报告。二是建立城乡素质教育的监测机制,制定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体系、基础教育学能监测体系和科学的评价制度,形成了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评监测体系。三是制定城乡教育现代化的评估标准,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教育现代化先行省市的共同性、代表性指标,统筹拟定了成都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制定成都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标准,为深入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数据来源: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2012),载吕信伟等著.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前沿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8-94.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六个一体化”,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通过实施和运行这一新型制度体系,成都市在破除城乡教育二元体制、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体制机制的转变,促进了城乡中小学从差距过大到基本均衡,不仅办学条件得到了同步改善,而且师资配置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也大为缩小。根据《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2012)》,2011年,成都市各区(市)县义务教育均衡总指数平均值为0.39,各区(市)县域小学、初中校际均衡差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49和0.43,均小于国家规定的基本均衡差异系数标准(小学小于等于0.65,初中小于等于0.55)。同时,全市农村中小学许多均值指标已经大于或等于城镇中小学均值指标(表1列出了小学的基本情况,中学的情况基本类似,故略掉。)

三、创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模式

总体上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既是一种教育发展目的,也是一种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8]成都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确保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契合。也需要我们从实施路径的角度考虑制度设计中创新性与现实性的结合,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确立公平共享的制度设计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制度建设的依循。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确立科学的制度设计理念。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赋予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教育公平是国家已经确定的基本教育政策。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坚持的价值追求就是城乡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从成都市的实践看,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不仅要在规模和数量方面注重基础教育的城乡公平共享,而且更要在内涵、质量与效益方面注重基础教育的城乡均衡,促进城乡居民子女共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教育发展路径。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供给主体无可争议应该是政府。而且在当前成城乡存在明显收入差距和生活差距的情况下,靠市场机制“无形的手”是无法自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逆向流动。[9]因此,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无疑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在改革实践中,鲜明地明确政府在制定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配置基础教育资源、改革基础教育体制、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主体职责。同时,必须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重点,在有效消除政府职能交叉、重叠和错位现象的基础上,使政府真正成为教育体系的规划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标准的制定者和教育质量的监管者。[10]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包揽一切,也必须发挥社会的协同作用和办学主体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大学校管理自,促进学校在教师发展、课程实施、学生成长等关键要素上能够自主决策、有所作为,真正形成“教育统筹层级和投入重心上移,学校管理重心下沉,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的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

三是必须建立全域统筹的资源配置机制。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虽然较好解决了乡镇学校、农村村小等问题,但因其统筹能力有限、财力差异大,导致穷县办“穷教育”、富县办“富教育”,造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碎片化”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统筹的层级和重心,真正实施市级“全域统筹”。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在全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域成都”理念,即打破行政区划的体制障碍,将全市市域范围124万平方公里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系统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按照这一理念,成都市打破行政区界,对“全域成都”范围内基础教育发展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系统整合并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有效消除了地域、经济等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因此,要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要按照“全域统筹”的理念,构建“全市一盘棋”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优质教育服务城乡全面覆盖、全域充分交流,进而实现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四是必须形成城乡互动的共同发展格局。打破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形成城乡教育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成都的改革实践看,必须要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要求,着力打破区域壁垒、行政壁垒和体制壁垒,通过捆绑式发展等政策措施,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同时突显农村教育的乡村特色,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双向交流、互促共进,从而形成城乡基础教育动态均衡的发展的整体结构[11],有效提升全域范围内基础教育质量。同时又要妥善化解城乡教育二元的利益矛盾,既尊重和保存二者的个性和优势差异,又以科学的政策措施促进二者的利益融合[12],真正使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式的“零和”均衡,而是“抬峰填谷”式的城乡共进。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8(3).

LiYining.ontheReformofUrbanandRuralDualSystem.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2008(3).

[2]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ChuHongqi.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SystemReconstructionandinstitutionalinnovationtheDualeducationalStructureofChinaanditsSolution.educationalResearch,2009(11).

[3]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

Zhangwang.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theDemandsofthetimesoftheeducationFair.educationalResearch,2012(8).

[4]邵泽斌.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ShaoZebin.ConceptualChangeandinstitutionalinnovation:fromBalancedUrbanandRuraleducationto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FudaneducationForum,2010(8).

[5]王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3(10).

wangwei.theResearchSummaryontheBalancedDevelopmentofBasiceducation.ShanghaieducationResearch,2003(10).

[6]吕信伟等.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前沿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64.

LvXinweietal..ReportontheLeadingedgeofnationalComprehensiveReformexperimentalZoneofeducation.Beijing:Sciencepress.2012.p164.

[7]四川大学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2003-2010)[R]成都:城市教育现代化论坛,2011年11月.

ChengduinstituteofScientificDevelopmentofSichuanUniversityetal..Reporton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inChengdu(2003-2010).Chengdu:UrbaneducationmodernizationForum,2011.

[8]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2).

theResearchGroupofShanghaiCommitteeoftheassociationforpromotingDemocracy.ResearchonBalancedDevelopmentofBasiceducationinShanghai.educationalDevelopmentResearch,2006(2).

[9]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J].教育研究,2012(8).

wuZhihui.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problemFormandinstitutionalChange.educationalResearch,2010(8).

[10]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11).

ChuQihong.educationalSystemReformand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BreakingthrourhtheinstitutionalBarriersofDualStructureofUrbanandRuraleducation.educationalResearch,2010(11).

[1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FFB011148课题成都子课题组.《成都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报告(撮要)[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7).

theChildGroupofFFB011148SubjectonFifteennationaleducationScienceplan.theResearchReportonConstructionof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ducationDevelopmentmodel.JournalofChengduCollegeofeducation,2006(7).

[12]李玲等.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J].教育研究,2010(2).

城市教育的优点篇10

在普通中学教育中,“重点中学”“重点班”办学体制盛行。在我们的调查中,占总比例64.6%的广大师生作为被调查者对此明确表示“不应该”,其中农村中学师生认为不应该的占63.3%,城市中学师生认为不应该的占65.9%;一般普通学生家长对此更颇有微词。“重点”办学体制是一种单纯追求教育GDp增长、把教育作为政绩工程来抓的行为,虽然造就了少数学生辉煌的前途命运,却使得绝大多数受教育者不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不仅造成基础教育领域公立学校之间、学校内部教学班之间教育质量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差异,践踏教育公平原则,也导致教育腐败盛行,严重窒息了教育应有的自由。为适应进名校、读重点需要,我们的学生从小开始就被动地接受这一错误的“成才观”,更使得以树人、育人为旨归的基础教育沦为功利性的买卖活动,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明显缺乏。这种办学制度严重窒息了教育环境,影响了教育质量。地方主管官员和这些学校领导尽管明知这样做法的不合理、不合法性,却依然乐此不疲。由于各种办学资源都由地方行政系统掌控,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直接听命于各级主管政府;围绕办学资源的分配,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强大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以重点学校为载体,政府将优质办学资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这种不公平性的办学资源分配带来的直接影响,则严重制约了并将继续制约普通中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的不科学,使中学教育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尤其在师德方面,一些教师平时给同事、学生、家长留下的印象是:缺乏爱岗敬业精神;遵纪守时的观念比较淡薄,时有失范行为发生;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对学生不是缺乏关心、爱护,就是要求过于严厉甚至苛刻。其中最突出的是遇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甚至部分教师师德严重滑坡———凡事只顾自己的利益,比如在经济利益方面,一些自以为“有水平”的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完全背离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些原本在课堂上应该教学的内容安排在补课时才讲,以赚取学生的补课费。[2]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及其影响

近年来教育发展进度较快,对教育的投入总体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但其总量相对于实际发展需要而言却依然很不足———从项目组调研所得的下列一组数据来看,显见其教育资源配置亟须进一步优化。

1.教育经费投入差别大

一是从不同县区来看,差别较大。目前,我们的地方政府还没有一个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教育环境的举措;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政府在统筹县区中学教育投资时有所侧重,不同县区中学获得的资金有多有少,结果使各区域的普通中学教育发展得更不平衡。二是从各个县区来说,政府对各个学校的投资力度基本情形是:越是好的学校(重点中学)获得的资金越多,越是差的学校(非重点中学)获得的资金越少;结果“重点”与“非重点”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差学校“度日如年”,进入了发展受阻、教师待遇低、生源不足且质量较差,最终陷入越来越艰难的恶性循环之中。三是从微观角度来说,即使一所完全中学的内部投资也各有侧重:无论经费投入或者教师待遇,高中普遍比初中好、重点班比普通班好,这种差异性不仅影响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更不利于调动“后进班”师生的教学积极性。

2.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是城乡师资配置方面。据了解,全省普通中学师资总体上并不缺乏,关键是配置不合理,城市中学的优质师资相对集中,编制上往往超员;偏远的农村中学教师缺编严重,也基本无优质师资可言,即使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两个来,迟早会跳槽或被挖走,引进优质师资就更不必说了:造成城乡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内部师资使用方面。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普通中学内部的师资配备与使用也是不均衡的,一般是择优班的教师配备得最好、重点班次之,而其他班级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从学生方面来说,那些没有进到择优班或重点班的学生始终有一种明显的自卑感和厌学情绪,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种“因人而异”的结果,实际上形成了学校“抓了这一头,放了另一头”的工作局面。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与师资力量分配不公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在校舍、设备、师资、经费、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过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不仅导致教育内部的结构失衡,影响整个学校个体的科学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三、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进城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他们的子女正值初中教育阶段,形成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而农民工子女在这一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对以后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导向,以及社会歧视等方面的原因,在农民工子女这个特定的社会边缘群体中明显存在着教育公平缺失的现象,他们无法享有与城市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困扰。[3]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保证他们的教育公平,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课题,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应当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但目前的事实是: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1.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性

首先是进城入学难。因为城市公办学校的接受能力和扩容能力有限,面对不断增加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公办学校爱莫能助。即使城市公办学校愿意接纳这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横在这些孩子面前的,也因为要保证其教学质量、社会声誉和升学率等,还有入学考试这个门槛,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度。其次是教育费用高。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来说,教育费用高主要表现有二:一则其教育费用比之户籍所在地的正常教育费用高,比如多出一些建校费、择校费、补课费等一大笔开支;二则这类学生的教育费用占其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以至不堪重负,因为这类学生家庭总收入原本就低。

2.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性

由于家庭背景、生长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校不仅易受到城市学生的排挤,也明显感受到一些教师对他们的心理偏见。他们在缺少关怀和理解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城市学校课程设置缺乏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特殊考虑。大部分的城市公办学校的课程设置根本没有考虑到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教育背景,没有也不会考虑他们与城市学生的“差别对待”问题。事实上,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比如他们的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知识欠缺,很难融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正常学习中。

3.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性

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来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中考升学和高考上。进城农民工子女如果要在流入地升学,就必须缴纳更多的学杂费和借读费。高考制度中的户籍限制使进城农民工子女根本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他们必须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或结束之后返回户籍所在地读书。这样,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平性自然地再次衍生出来。

四、促进普通中学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传播先进的社会理念,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人才,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基本保障。普通中学教育存在的上述一些突出的不公平问题,不仅与“坚持育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相违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普通中学教育整体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可以说普通中学教育现存的绝大多数问题和矛盾,都与教育的公平性有关。如果没有实现管理的公平性,教学改革就不是一种治本的彻底举措。因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普通中学教育实现公平、正义发展,十分必要。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的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因此,要促进要普通中学教育公平发展,就要加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统筹力度,努力加强基础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切实纠正不规范的办学行为。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的实现依赖于公平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政府必须改变教育管理理念,改革现行的教育办学体制模式,取缔重点办学制度,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择班问题;把握教育公平的关键,突出教育公平的重点,建立一个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把办学主动权、话语权归属给人民的学校,依法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中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才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治本之举。这是一个原则的问题,需要主管政府彻底更新管理理念,管理者要彻底摒弃官本位的陈规陋习,真正从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上来一个根本性的大转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务必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政府在规范教育范畴和办学行为、理顺各种教育关系、健全教育管理机制的前提下,善于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统一筹划,实现教育公平。在教育投入、资源配置、管理体系等方面调整策略,通盘筹划城乡区域普通中学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公立与和民办普通中学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在保证贫困地区教育优先发展前提下实现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尤其注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同时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性设施建设,加大师资建设力度,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坚决取消补课制度,杜绝教育乱收费,有效遏制一切单纯追求“教育GDp”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