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9:14

社会经济现状篇1

摘要:本文主要就现阶段社会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之间的发展现状,并根据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应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旨在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互动双赢,以及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景象。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伴随着素质教育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若干所高校中兴办的一些高校场所,大多都是由地方有关政府给予高校大的投资,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相互合作同时还是相互抑制。但是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问题在近些年来却越来越突出,如果是想能够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就需要从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根源问题出发,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这两者之间的互动问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针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额就是认真的分析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1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现状

1.1缺乏对高校意识的认知

虽然近些年来大众对高校的教育程度越来越关注,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一些地方政府所缺乏的,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宗旨,通过对科技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加快对经济和科学这两者的结合,在现代化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显得尤其的重要的关键,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和经济的相互结合也显得更加的紧迫。

1.2缺乏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

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对部分高校的开展建设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和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部分高校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创新思维的缺乏,对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没有加强重视,从而也导致其激励体制的缺乏。比如,在实际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有关领导就会经常心存疑惑,担心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经济的产品研究,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进而会干扰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甚至更为严重时会在高校中有一些社会经济纠纷的产生,这些都是在实际高校中经常感到非常忧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大的阻碍,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教师只关注科研教学等活动,但是却没有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学校本来就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最终的宗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高校早人才培养上,如果通过和社会经济的结合,并且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2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问题

2.1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少

众所周知,高校的建设经营和地方政府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高校的建设经营是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对于高校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型服务性质的场所,在其建设经营的过程中更是非常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而现阶段地方高校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社会政府所给予的地方高校支持环境并不是非常完善。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院校在进行市场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都是处于一种负债经营的处境,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经费的投入少,对地方高校培养社会人才的脚步有着非常大的阻碍,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2.2高校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总体结构布局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当前我国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的贫乏。从大多数高校都分布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情况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高校分布格局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城市中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城市只分布着很少的高校,高校在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分布差异的这种显著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无法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其的战略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贫乏,不管是对于高校,还是对于地方经济社会自身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的,就会对双方之间的互赢局面造成很大的负作用。

2.3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符合

高校的专业设置对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经济互动之间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从当前各个高校的实际专业设置情况来看,虽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所展现的都是非常具有特色而又全面,但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专业重复进行设置的现实问题。这样的高校专业设置对高校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由于在进行高校的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加强重视地方高校和地方的特色之间的结合,在这种情形下也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并不相符合,于此同时在无形中也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不相符合这个层面上来看,地方高校无法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2.4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所体现的问题是多个层面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这其中不但包括了经济政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同时也包括了人文生活层面的因素在其中。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和地方的整个互动情况上来看,更多的是在体现经济政治层面,而对人文生活层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现象在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还是说明人们并没有加以对人文文化的重视。高校和地方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因为人们表现的轻文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一个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是离不开文化内涵的,只有全面协调和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内涵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和地方之间因为没有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因此也对两者之间的合作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缺乏文化之间的互动,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只会对两者全方位和多层面的合作带来消极的作用。

3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改善对策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其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需要针对当前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所存在的现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两者之间的互动显得非常的重要。

3.1提高认知,相互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想得到真正的改善,就需要提高对这两者之间的认知。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来看,可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并对地方高校的环境条件加强改善,进而促进高校综合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从地方高校的角度出发来看,要积极的和地方经济社会相融合,并对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进行转化,于此同时在社会上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将高校科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认知要进一步加以提升,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够更好的相互协调发展。通过相互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3.2调整结构,共同促进发展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合理布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合理布局的策略上,应该根据当前地方高校分布的不合理,从而进行多元化地方高校教育的构建,在构建不同的高校特色时,需要对地方城市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定位,并根据各个地方特色的不同,进而去发挥各个地方的特长。除此之外在进行高校专业设置时,要对地方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了解,并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时要尽可能的保持和地方经济特色相符合,这样能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地方特色真正的相符合,旨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3健全机制,实现持续发展制定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更加规范和科学化显得至关的重要,因为两者之间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而这个时候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就能够针对两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者之间互动过程的矛盾。为了能够更好的鼓励高校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在进行法制法规制度制定时,可以针对高校和地方合作的有关的财政问题,然后进行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提升高校人才质量,让科学研究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当然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定期的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以便能够保证在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相应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这两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创新。

4结语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其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不但能够互利互惠、相互促进,还能够更好的将这两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对于高校和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而言,一个合理的建设性方法显得至关的重要,这就需要人们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对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中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对比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进而在对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现状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就能够对症下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高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显著。高校和地方社会要想更好的协调发展,就要始终坚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构建,进而实现地方经济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经济双赢的一个局面。

参考文献:

[1]田瑞霞.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9):73~74.

[2]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林腾辉.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探讨———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59.

[4]贾素娟,陈爱祖,王会君.高校实验室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1~46.

社会经济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一、农村经济的定义

农村经济是所有关于农村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者与所有经济体相关联的一切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农村经济关系代表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自从我们经济腾飞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特别是以小区域的农村经济体,数量之多,奠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最近一些年,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初步统计已经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急速增长时期。深思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城镇的特点是级别低,数量多,它围绕着城市的边缘,作为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农村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发展,从而达到了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相互平衡,这对经济平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畅销,也极大增加了农业人口的收入。所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农产品质量太次随着贸易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变得国际化,我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涨幅达到几倍。但是由于我们地域广阔,农业产品分布较为分散,直接导致农产品供应不及时,从而造成产品滞销。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品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施相对比与国际水平还是远远落后,这就暴露了我们农业品质量问题,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了竞争力,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就难以被消费者认可,这直接断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长期不足农村的经济投资力度不够,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自身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引入资金不够。由于农村生活竞争力相对城市比较低,所以产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间接地使农民安于现状,这样大大的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占有特别重要的因素。(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

三、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的建议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的制定方案,来改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如果依然使用陈旧的方法和设施,那么质量是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因此要积极学习国际化先进技术,引入高科技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看清市场,使得农产品不滞销,物有所用。(二)改善农村思想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思想素质,改善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调动农民努力搞好农业生产,让农民都具备一定的团队感。要多传授于农村人员农业技术,可以多组织农业培训课,不断促进农村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意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快速有效,让人人都为农村经济尽一份力,建设社会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也随时增多,要随时掌握市场经济需求,根据市场供需,制定对应方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市场所需,生产链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四)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免农民各种税收,增加扶持政策。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翻了很多倍,以往的对农扶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因此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负担,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度。只有从扶持农业这个切入点入手,才能彻底打开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只有把经济基础做牢靠了,人民生活水平太能达到新高峰。

四、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生产也需要和国际化接轨,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商业经济,农村产品也逐步走向多元化。我国农业在中国经济中才有一定重要比例,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率,加快农村经济的步伐,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国民人均收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卫生条件落后的难题,积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动农村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打下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辉,阿茹娜.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7).

[2]孙良媛.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出路———“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2(5):48-51.

[3]林毅夫.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J].城乡桥,2007(9).

社会经济现状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31-02

自oliverSheldon在1924年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概念以来,CSR的研究就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对CSR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加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较多关注经济利益,而较少关注伦理方面的责任甚至法律责任,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严重不平衡。因此,如何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以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关注经济利益,而对其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不予重视。主要表现在:

(1)不重视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偷逃税款以及不为员工缴纳或少缴纳社保;

(2)不重视对社会就业应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

(3)不重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为了经济利益,而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和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不重视对顾客的责任,以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或坑害消费者;

(5)不重视对员工的责任,不关心甚至损害员工利益;

(6)不重视对社会慈善事业的责任,或者利用虚假的慈善欺骗社会公众,缺乏社会公德心;

(7)不重视对同行的责任,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不正当手段竞争,扰乱市场经济正常秩序;

(8)不重视对所有社会公众的诚信责任,严重缺乏诚信。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也导致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严重不信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对企业经济利益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甚至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如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导致三鹿集团的倒闭,甚至导致社会公众对整个国产制品行业的严重不信任。

(二)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相关机构和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规和指引,CSR信息的披露由无序走向规范。例如,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对深市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并自愿披露CSR信息进行了规范和指导;2007年4月,环保总局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有关环境信息;2008年1月,国资委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定期CSR报告;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又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证券时报社联合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2》显示,截至2012年8月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达到592家,①其中沪市主板报告在全部报告中占比59.29%,远远领先于其他板块,这可能与上海交易所强制的范围、公司规模和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虽然目前我国披露CSR报告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多,但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CSR信息披露的分析发现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1)对CSR范围的界定不一致;(2)CSR信息披露形式重于实质;(3)CSR信息披露积极信息披露多,消极信息较少;(4)CSR报告的企业大多是属于强制的范围;(5)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通过交易所指定途径对外CSR报告;(6)新上市公司报告的比例远低于总体平均水平;(7)CSR负面事件呈现行业集中现象;(8)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从而导致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较低。

二、导致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现状的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在信息不对称或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未来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不愿意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从而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形。但长期如此,也会导致企业自身利益的损失。例如,企业通过劣质产品获得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但长此以往,在客户发现之后,就会用脚投票,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如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三鹿集团的倒闭,并且导致国人对整个乳业的不信任。同时,供应商、客户、债权人等也都将不愿再与这种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最终将会导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

现代文明的进步以及教育促进了市民社会的觉醒或形成,目前人们对自身权利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要求维护自身权利的意愿更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其利益或权利的要求,并迅速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以此来抑制企业对社会公众利益的损害。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必然会考虑这些新的市场约束条件,自愿采取相应行动,以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从而逐渐建立起值得社会信赖的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王老吉一次捐款1亿元,通过媒体的传播,极大地增加了王老吉的知名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王老吉成为中国凉茶的第一品牌,很难说加多宝集团在当时作出捐款1亿元的决策时完全考虑的是伦理问题。但同期的万科,因为王石的“十元论”走红。为什么王石会有这样的言论呢?可能与王石认为万科知名度已经很高,不需要再通过捐款来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其言论也不会对万科的销售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当然对于万科王石的言论,我们也只能从伦理层面表达不满,毕竟纯粹伦理的东西不涉及到制度,其不具有强制性。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来说,在确定是否履行或披露时,更多考虑的是其自身利益,如果履行纯伦理层面的责任会带来其效用的净增加,则其会有效履行。

此外,企业通过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能够弥补纯粹的法律责任的不足,有助于规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当然,只有当企业通过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所增加的长期经济利益能够弥补甚至超过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长期的内在行为,否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其信息的披露也仅仅成为一种形式。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披露现状来看,自愿性披露的少,强制性披露的多,且披露的信息更象广告,信息含量极低,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伦理层面的信息披露质量最低。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基于其对成本收益的考虑,作为理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在考虑是否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并充分披露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该责任的履行和披露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对于伦理或道德层面的考虑更多的是利益。①由于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制度不完善,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企业也没有强有力的惩处措施,从而企业经营管理层从对企业或管理层最有利的角度出发,会尽量披露积极的信息,而少披露或不披露负面信息。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

三、确保企业有效履行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对策建议

根据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和信息的披露。

(一)加强政府的监管

包括:(1)倡导并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制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求和标准;(2)视实际情况,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强制披露的制度;(3)倡导企业建立社会责任报告长效机制,鼓励企业自愿、定期地CSR信息;(4)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为一项考核企业上市和融资的指标;(5)倡导企业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并建立起有效的问责机制,以强化CSR信息的披露。

(二)强化协会自律管理

包括:(1)根据我国的国情,通过相应的行业协会建立并完善统一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推进提供框架指南;(2)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3)加强行业或协会的监管力度;(4)通过开展社会责任培训等有效措施,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社会责任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企业内部治理

包括:(1)建立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决策机构,并建立相应制度规范,以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工作体系;(2)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将社会责任工作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3)参考国际通用社会责任报告标准以及我国相关政策及指引,编制并CSR报告;(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披露CSR信息,及时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企业受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5)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社会责任监督与自治工作,强化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四)强化外部审计监督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外部审计鉴证,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企业所披露的受托社会责任信息的信赖程度。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现状篇4

摘要: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东乡县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经济发展较落后。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国家“富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东乡族自治县顺利超额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本文以《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基础,根据历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对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结构作出分析,并试图探索其发展特征,归结其发展困境。

关键词:东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据统计2000年全县总人口284万,共有20个乡,5个镇,229个村民委员会,189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5万户。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实施临夏回族自治州“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各组人民团结一致,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调整、分类指导、培育市场和全面开放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大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000年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自2000年至今,东乡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十余年时间,东乡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9400万元,涨幅3675%,人均纯达1814元,涨幅为1338%,财政收入达4595万元,涨幅为826%,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2822元,涨幅为325%。从表一数据可以分析得知,自2000至2010这十年,东乡县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东乡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统计数据系统《2000年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统计》,《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9》

一、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据《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7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26%,非公有制经济达314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96%。其中第一产业283亿元,增长58%,占3563%,第二产业23亿元,增长156%,占2898%,第三产业281亿元,增长119%,占3540%。人均生产总值为2816元,增996%。全县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但必须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东乡地区的经济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经数据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还处于调整之中,一、二产业发展仍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化。(见图二)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农业

综合分析:农业是东乡族自治县的主体经济,辅之以林、牧、副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全县重点发展以“养羊、洋芋、劳务、花椒”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把支柱产业规模做强。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总产值达到5210991万元,比2009年增长1852%。

表三2007年与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值对比(时价,万元)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三对2007年与2010年两年的东乡县第一产业相关经济数据作出了对比分析。从三年的增长率分析,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三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793%和4157%。林业和农业服务于产值下滑,三年增长率为-3130%和-1612%。分析可知,东乡族自治县第一产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养羊、洋芋、劳务、花椒”四大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

种植业: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为3678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为3719万亩,其中夏粮575万亩,秋粮3144万亩,夏秋作物为1:546。粮食播种面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252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18776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6982851吨,比上年增长389%,比十五末的605万吨增长1537%,年均递增29%。其中夏粮总产达到773765吨,比上年增长323%,秋粮总产达到6209086吨,比上年增长398%。农民人均占有粮25538公斤,比上年增长227%。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四分析可知,东乡县三年来洋芋产值和产量不断增加,小麦和玉米小幅增加,花椒产量因为自然灾害原因大幅下降。从抗病和抗自然灾害能力比较,洋芋种植优势最为明显,适合在东乡县大面积推广和发展。

表五2007年与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主要牧业数据比较牧业总产值(万元)肉类总量(吨)牧业人均收入牛肉(吨)羊肉(吨)绵羊毛产量(吨)大牲畜年末存栏(万头)2007年15816181290041812481088336452155092010年2239141181714582146994665741538三年增长率±%4157-83939231771-13022697-570--!>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五数据结合东乡县牧业发展实际分析,全县畜牧水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东乡县牧业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饲养量不断增加,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牧业产值不断提高;2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分散养殖处于主导地位;3、牧业产业化初见成效,但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4、牧业科技化发展趋势已具雏形,但牧业投资不够。

工业:

综述:东乡县工业经济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东乡县族自治县工业坚持以“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富县”的发展思路,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发展目标,不断强管理,完善体制,发展特色经济,建成了一批新兴的特色产业化企业。2010年,东乡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年均递增1285%,工业增加值达到075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年均递增1284%。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累计发展到1068家,从业人员达到13056人,乡镇企业总产值91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405%,是十五末的195倍,年均递增1433%。乡镇企业增加值12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在乡镇企业中:县以下建筑企业达到29家,从业人员达6512人,实现施工现价总产值40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加值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53%,乡镇工业企业累计发展到154家,从业人员达到2688人。

发展特征及制约因素:东乡县工业发展表现出四方面特征。首先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体,再次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例高,最后,新兴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东乡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工业发展先天不足,资源匮乏,基础薄弱;二是工业产业化程度低,无明显特色产业;三是企业家族式管理,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四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过盛;五是工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健全。

第三产业:

据2010年末统计数字显示,东乡县第三产业实现产值281亿元,增长119%,占3540%。人均生产总值为2816元,增长996%。交通交通运输业现价产值2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4%。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全县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65部,移动网络覆盖率92%,联通网络覆盖率78%,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773%,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报刊累计发行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2%,是十五末的21倍,年均递增1597%。其中城镇零售额6900万元,乡村零售额3768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52万元,比上年增长487%;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3752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084万元,比上年增长5675%,零售贸易业销售额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281万元,比上年增长914%。

城乡居民收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单位从业人员8970人,其中在岗职工8970人。年末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241493万元,年平均工资额269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4元,比上年增长1323%,比十五末增长7146%,年均递增11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50元,比上年增长1446%,比十五末增长3305%,年均递增588%。

三、对今后经济工作的建议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展。东乡县县是个农业大县,只有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优化投资项目,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重复建设。以环境和高能耗为代价的短期的经济高增长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3、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东乡县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只有做好政策性的调整规划,才能更好了调整和诱导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发展;

4、突出龙头产业发展,加强“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力度。东乡县经济发展虽然较快,但缺乏龙头企业,缺乏特色性企业。民族经济要发展,必须合理利用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5、积极推行劳务输出政策。劳务收入在东乡县人均收入中所占比例较高,积极推行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解决劳动力过剩和失业人员安置的双重社会问题。(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2010中国民族统计年鉴》:民族出版社,2010.

[2]马学礼等主编:《东乡族自治区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

[3]东乡族自治县统计局:《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社会经济现状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05-02

一、区域经济及其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内涵

1.区域经济的严格界定。在一个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此区域内人力、物力、财力及相关资源达到最优化发展。

2.区域经济的必要要素。第一,适度的地理区域;第二,区域内资源禀赋条件;第三,区域内社会及人文条件;第四,区域内经济活动方式;第五,区域内市场发育程度及状况。

(二)实行区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所处地形复杂地域辽阔的地理空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三级阶梯状地型且海拔落差较大和千差万别的条件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第二,中国处于发展中且不平衡的社会发展程度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应当承受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历史重任。第三,中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阶段对发展区域经济提出更紧迫的要求。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正在被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好发展好,更能克服当前的经济危机,社会更和谐,国家更长治久安。

二、什么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方面是经济协调。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以致经济功效达到最优化。由于人类认识有限性及经济规律性,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又不破坏其他区域的发展机会,既能维持当前的发展,又能保证未来发展的可持续。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区域间经济差距不能过大。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差距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区域间差距过大,落后地区不仅会掠夺式开采本地资源,还可能诱发各种社会问题。经济协调发展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平衡、同步发展,不意味着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同步发展会使资源配置不优化以致丧失竞争力因而要使差距合理。

3.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协调好区域间社会成员生活水平。适度的区域间差距能促进人口的流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若不协调好区域间社会生活水平,差距太大就会发生人口大规模迁徙,造成交通、教育等社会问题,发达地区也将面临过度城市化、资源紧张、公共管理系统运转不灵等系列社会问题。

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不良发展所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愈加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在发展时注意环境保护,节约使用资源。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严峻事实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区域间协调好产业结构。目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在加快,幅度在扩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趋势和速度明显加快。各区域不能单纯从GDp的增长出发来选择产业,否则产业重心失衡,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所以应当走集约型增长型道路,大搞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各区域内产业结构且不断优化,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动力。

三、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过大

1.地区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户籍制改革使国内人口流动呈加快趋势。从每年大量农民工人流动量、流动向、流动原因和国家的每年统计报告及相关数据就可以得出区域间有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

2.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参照发达国家,经济总量聚集的地方也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经济总量与人口大体协调。而中国经济总量大的地区没能吸纳相当数量的人口,中西部地区由于缺少资金、人才,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比重比较低,而人口比重却大大高于其经济所占的比重。

3.人均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资源差距较大。区域发展的差距同样折射出人均公共服务的差距。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差距较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流动人口享受的公共服务低于户籍人口,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重重

1.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行政区与经济区划分不一致导致经济有机体被行政辖区分割,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再加地方政府使本地利益最大化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构成了极大的阻碍。

2.缺乏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机构。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市场、合作、互助和扶持机制。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能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但由于行政区规划、地方保护主义势力及非均衡发展战略,各区域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使资源配置效果不佳。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行政区域协调机构,区域经济的协调大多采用非制度性的组织形式无法满足深入发展要求,既增加区域协调的成本,又无法实现综合利益的提升和合理分配。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落实还不够理想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区域经济发展走新内涵,走集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地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各区域还没有形成全局发展和整体最优化的观念,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地区存在不合理开发的现象,造成土地沙化、生态退化,发展的生态屏障遭到破坏,此势必影响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整体上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

2.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该走出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误区,既要满足于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要正确处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长远与短期、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力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继续加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各地区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互补

1.继续增强东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支持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是对外开放、保持全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奠定地区协调发展物质基础的需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底子好因而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继续进行西部大开发。加大投资比重和金融倾斜力度,加强资源性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合和协作等。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优势产业中崛起。西部要加快发展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的成果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坚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3.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工业基地,也面临着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竞争力低下等许多困境。因而要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对其补偿和产业援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与相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三)创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打破区域间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依靠中央的宏观调控,依靠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对区域整体利益所达成的共识,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

2.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和产业配置中的作用,使生产要素向低成本高效益的区域和产业流动。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来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实现,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障碍的最佳思路。

3.积极发展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要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交流与协作。

4.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率先发展的东部要搞好对中西部的“对口支援”工作,要本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探索建立长期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新机制。

5.编制跨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区域发展规划。加强行政区划研究以解决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现行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通过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对资源和利益进行重新分配,比如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就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尝试。

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现状,借鉴他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经验,通过宏观调控协调各区域的关系,使资源要素在完善的市场内有效流动,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闯出一条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推动各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共同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嗣明,李月华.区域经济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社会经济现状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试点单位,成为广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任务的三所院校之一。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高新区(现代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指定培养基地。“以学院为主组织学生实训”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山火炬模式”已形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新时期,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亟须强化高端产业、高质文化、高尚环境、高端人才、高度宜居等珠三角最美丽湾区的国际化、高端化示范功能,拓展该区域的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一体化示范功能,解决区域发展设计研发功能、市场营销功能、教育培训功能与高端人才缺失等问题。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也只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才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够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发展自己,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社会进步和人们的需求出发,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已成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中山市积极把握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谋划、积极先行,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建设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着力打造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珠江口西岸重要服务业基地,努力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中山市拥有部级产业基地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5个和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06个/件,落户中山世界500强企业有24家。

(一)地缘优势产业

中山是粤西连接深圳、香港乃至更宽地域的黄金走廊。广珠城轨的开通,规划建设中的西部沿海铁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将为中山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90公里半径内中有5大机场和4大外轮深水港,中山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十强、世界百强的地位,从中山港往香港航程仅需75分钟,对外发展贸易方便,是天然的海运良港。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根据正在修编的《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中山打造成为珠三角西翼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一镇一品”的互补性经济模式

中山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并且是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山传承着浓厚的“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发展氛围,拥有各类市场20多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就有3629家,投资总额高达167亿美元。

中山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蓬勃发展,12个科技专业镇,培育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园区。“一镇一品”是中山独有的经济模式,各镇错位发展,已形成中国乃至世界的专业品类生产集散地,专业镇已成为中山市最具特色也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也开创了极具特色的中山发展模式。

(三)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中山火炬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于1990年共同创办的部级高新区,是中山工业最发达的区域。

中山火炬开发区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工业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有23家,出口创汇位居中国十强,同时拥有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中山(临海)基地,七块部级牌子居全国高新区之最。

在广东,中山“火炬速度”一直令人交口称颂;在产业园区经营方面,中山“火炬模式”和“火炬现象”在全国高新区广为流传,开放和勇敢的中山火炬人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四)转型升级平台的翠亨新区

中山翠亨新区位于中山东部沿海,地处珠三角地理中心,是沟通珠江口西岸和东岸的战略桥梁。新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朗镇、横门岛及东部临海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起步区约20平方公里。翠亨新区是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全省转型升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

翠亨新区产业选择以“前瞻性、根植性、错位性、融合性”为原则,与临近地区实现错位发展,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方向的六个重点产业:即以文化服务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生产服务业、以旅游休闲为重点的生活服务业和以健康医药为重点的现代生物产业、以风电产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游艇产业为重点的海洋产业,努力将翠亨新区打造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重大合作平台。翠亨新区依托“九峰环抱、七水汇集”的生态基底,打造“青山翠林衬城、碧水绿道融城”的生态格局,使其成为世界一流的宜居、低碳、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五)文化名城

中山市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历来崇文重教,因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许多英才俊彦,产生了众多闻名中外、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中山的文化传承形成本土独具特色的香山文化,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构,为岭南文化增色添彩,对岭南文化研究是一个重大推动。“慈善万人行…全民修身行动”都彰显了中山以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精神,阐述城市的幸福与光荣,中山正向着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位居全市首位。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据测算,中山火炬高新区未来五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将高达2万人以上,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明确之后,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可以加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并能够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进而为高职教育的进步提供有力的保证。

国家《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将珠三角地区建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2009年,广东省政府提出,把“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从珠三角地区逐步转移至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双转移”,加快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实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战略,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双转移”和“双提升”的战略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要“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广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广东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火炬学院依托的最坚实的行业背景。从教育的角度看,园区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产业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产业,代表着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相一致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向这一领域流动。二是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充实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我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园区产业研究开发具有工程性研发的特征,与学院的项目研发水平和特征相一致。有利于学院的产学研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院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中山地区处于广东省的枢纽地位,与广州、珠海和香港之间,交通十分便捷,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和紧密。这一大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也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最迅捷的地区。这一区域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要求,火炬学院在办学中,目前的人才培养和输送范围,已经突破了中山地区。在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方面,区域更为广阔,合作形式更为丰富,成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辐射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三、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直属中山市人民政府,并由市政府委托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校企深度融合的“中山火炬模式”受到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推动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军地共建培训基地

建立了军地合作的人防教育主题公园和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培养防灾减灾和交通战备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省、市人防办出资4000万(首期2000万),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统筹95亩土地,学院提供人才与管理,共同建设“中山人防教育主题公园”,并以此为基础,共同申报了人防与应急管理专业,编写了《防空防灾知识与技能》、《人防与突发事件安全防护教育》教材;与国家和省交通战备办公室联合共建广东省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编写了《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与管理培训教程》、《装配式公路钢桥构件图集》,联合开展了7期培训。

(二)校协共建培训学校

与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共建中山市现代服务业职业培训学校,面向社会人员及中山市高等院校在校生,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主要在金融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物流管理、装潢设计与制作、企业信息化管理等7个专业16项工种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考试。

(三)联合共建科技平台

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开发区管委会累计投入900多万元,与学院共建“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全市第一家光学工程技术中心。2007年以来,为园区36家光学企业提供检测与技术服务。

(四)回炉培训企业员工

开展企业员工“回炉”培训,2007年以来,累计培训企业员工8000余人次。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和资格鉴定,2009年共鉴定2600余人次。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会培训新格局。

四、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仍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是缺乏系统性。与区域企业合作和为地方服务中仅局限于搞一、两个项目,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整体性、连续性,没能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应从怎样坚持不懈、办出特色、形成品牌进行长远思考规划。

二是缺乏紧密性。高职院校的行政隶属关系上脱离行业,形成了与企业联系不紧密的格局,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也往往停留在认识上或者口头上,这就直接导致社会服务意识滞后,服务成效欠佳,应与企业密切对接,共同合作建立二级学院等。

社会经济现状篇7

[论文关键词]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滞后性

爱因斯坦把道德归为“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和“人间罕见的巨大力量”。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面对因物欲膨胀而屡屡陷人“非难”境地的道德现实状况,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声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间以不同的方式产生着强烈的共鸣。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其道德规范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德治国的需要。同时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建设可以有效遏制“象牙塔”中的腐败,保障教育公平。

1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的含义

所谓道德规范,是指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要求,具体体现为一定的社会道德核心原则与基本原则以及为人们所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行业道德规范具有具体的“职业化”特征。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就是高校党政干部应当遵循的、与其所从事的公务活动紧密相关的、具有党政机关和教师职业特征并且客观反映高校党政干部自身特殊要求、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概括起来说,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建设现状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其道德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构建。高校在贯彻我党道德规范始终走在前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如“三讲”、“保先教育”、“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都在高校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不同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术道德规范》等。高校党员干部的素养相对较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如孟二冬、方永刚等都是道德的楷模。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具有共产党、教师、干部三重身份,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尚未出台明确的、完整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和准则,只有一些相关规范散见于各种规范中,甚至一些学校连起码的《教师道德规范》等基本的职业道德都尚未明晰。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是具有更高觉悟、更高责任和更高尚的群体,有更高的追求,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个角色对他们的道德赋予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和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市场利益至上的驱动下,社会上形成了追求功利的浮躁风气。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不正之风、价值偏差、学术剽窃比比皆是,甚至经济腐败也开始侵蚀“象牙塔”。

3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虽然高校一直重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但党员领导干部道德失范仍不可避免,究其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是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建设不足。仅凭道德的诉求是远远不够的,道德依靠自律、自觉,而道德规范则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道德规范建设十分必要,因此有必要剖析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建设力度不强的深层次原因。

3.1道德规范具有滞后性,缺乏有效预警机制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滞后于物质,道德规范属于意识范畴,是社会文明的产物。道德规范具有意识形态烙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然而,由于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使我国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具有转型过渡时期的特征。转型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既为道德革新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会造成一系列新的道德问题。道德规范建设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时展,导致一些高校道德宣传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相对混乱,内容上陈旧落后,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要求。另外,转型时期,存在着双轨运行问题,浮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表达某种追求尤其是利益追求时呈现出盲目性、冲动性、非理智性。这种滞后性和整个社会风气致使高校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建设不利。

3.2缺乏重视,系统研究不足

一直以来,道德和道德规范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论文之多,难以统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道德规范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对道德规范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已有的道德规范研究成果也是以宏观研究居多,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进行系统性、专门性研究较少,且创新不足、前沿问题研究不多,针对性不强。道德规范研究属于伦理研究范畴,学术界并没有及时根据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调整对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另外,道德规范研究应是全面的、系统的体系研究。而目前的研究更多只是注重内容的约束,缺乏全口径的研究。道德规范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学术研究不足,已有的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必然导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科学性、系统性的不足,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有效引导和制约,导致道德失范。

3.3应对变革,灵敏度不够

高校历来就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市场经济刺激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求利求富心里凸显,体制不健全、政策漏洞、高校改革财政投入加大、后勤社会化、人事制度不完善、权力集中、扩招等因素都给一些人带来可乘之机,成了腐败滋生的土壤。全球化的趋势中,多元文化冲击高校,诱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主流意识形态出现淡化倾向,而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摒弃,致使传统美德不能很好地传承,必然导致一些人在利己主义面前迷失自我。面对这些问题,高校缺乏积极应对机制,灵敏度不够,致使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缺失。再有,社会和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缺乏正确引导,师德是否高尚已经不是考量教师晋级或成的标准。当然,整个社会从未间断对道德的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对其道德水平要求更高,只用具有普适性的道德规范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归根结底,是作为高校决策者本身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应对市场经济给原有道德规范带来冲击时,不能适时调整,灵敏度不够。

3.4制度建设不足,监管缺失

社会经济现状篇8

>>基于河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综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行为调查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分析及对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工作的现状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现状的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研究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成因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人文关怀理念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及资助、教育思考农业院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研究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功能新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研究农业院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调查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李成,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0―92

[3]李静,等.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霍兰德,e.p.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m].冯文侣,译.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92―93

[5]奥尔波特,F.H.社会心理学[m].赵演,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272

[6]弗洛姆,e.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93

[7]程家明.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述评[J].学术研究,2009(7):36―41

[8]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133―139

[9]朱新秤,邝翠清.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与观念――北京、武汉、广州三地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10(4):5―14

社会经济现状篇9

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反思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波动及其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集中体现,二者相伴而生、不可分割。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也就消除了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产生的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只有因政治干扰和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偶然性波动,这种波动是暂时的、外生的、不规则的,是可以通过严密的国民经济计划加以克服的。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都存在周期性经济波动,我们必须对经济周期波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周期性经济波动是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共生的产物,是超越社会制度的普遍现象。经济波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周期性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前提: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

商品经济本身就包含了产生经济波动的可能性,这是商品经济内部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商品经济发展几千年来,为什么直到1825年在英国才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周期性波动的开始)?那是因为在此之前,工业革命尚未完成,社会化大生产尚未最终确立,商品经济只是一种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即使发生经济波动也只是局限于某一地区而不会波及全社会。在社会化大生产最终确立之后,国民经济成为统一的整体,各部门、各地区密不可分,出现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简单商品经济变成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这时,某一地区或部门的经济波动就会辐射到全社会,引起连锁反应。1825年的英国正是同时具备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这两个前提条件,才开始了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显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具备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这两个条件,且大大高于1825年当时英国的水平,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产生周期性经济波动的现实性。

马克思曾把一次经济波动划分为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并认为经济危机是经济波动中一个必然的组成部分,是经济波动的集中体现。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看,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正确的,但是,二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自身的经济变革,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周期性经济波动照常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却为周期性的有限经济衰退所代替。这种衰退已不在是早前的那种绝对的经济倒退即负增长,而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即只是增长速度放慢一点,可以称之为正常的经济收缩。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同样证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严重时也会发生经济危机。

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运动决定了要使经济系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是不可能的。经济波动是对均衡状态的偏离,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是这种偏离的反复出现。这种偏离有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内,偏离能够为国力所承受,是一种较温和的有限经济衰退;超过临界点,偏离不能为国力所承受,国民经济将出现破坏性的震荡,这就将造成经济危机。尽管经济系统内在的波动基因是经济危机生产的基础,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外部因素的刺激,包括经济决策失误等,正是这些外部因素诱导并加剧了经济波动的剧烈度,才使经济波动中的正常收缩转变为破坏性巨大的经济危机。

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在于其自由经济制度及其基本矛盾,经济发展单纯表现为企业的自主推动,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处于被动无为的状态,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马克思所说的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二战后,资本主义通过自身的经济变革,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变为由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同向推动,并采取各种措施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大大减少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决定了其经济发展主要来自于政府推动,企业在经济决策中处于无为状态,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基本上导源于国家决策的失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决策的作用逐渐增强,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更小。

对周期性经济波动本质的哲学思考

许多学者认为周期性经济波动将破坏整个经济体系发展的正常秩序和合理的内在结构,因此是一种干扰或危害,一种完全的不稳定因素和退化现象。然而,通过100多年来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各国经济周期实践的深入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这里,我们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本质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哲学思考。

第一,经济持续的线性增长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虚幻,因此,我们应当承认,经济波动是经济运动唯一可能的时间有序形式。这一结论已为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所证明。正国为经济周期从本质上可以视为相同事件的重复,它的明显的规律性使经济学家们可以认为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是稳定的,他们的预测是合理的,并摆脱了系统性的偏离。

第二,经济系统随时以较小的波动检查自身稳定性,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的时期(远离平衡态)导致宏观巨涨落,从而触发系统失稳。当然,经济的大起大落会带来破坏性的严重后果,这是问题的一面;另一方面,这种巨涨落带来的振荡和大量信息也将引导经济系统新结构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创生的建设性的因素。例如,19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1970年代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都引起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在中国,1958年~1962年(第2轮周期)和1963年~1968年(第3轮周期)都出现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在以“”为特征的第2轮周期,波动幅度为486%,以“”为特征的第3轮周期,波动幅度为240%,使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既是一个严重的教训和预警信号,同时又为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阶段,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的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了。

周期性经济波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把周期性经济波动视为洪水猛兽,但是过去100多年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周期性经济波动的作用。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确有消极影响,但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周期性波动是市场得以发挥作用的运动形态

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和调节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社会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最终要体现在市场经济的供求总量是否平衡以及供求结构是否合理上。在周期性波动中,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信号及时而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情况,从而形成竞争,并自发地引导生产和消费对社会供求关系进行双向调节。调节的结果使社会供求总量趋于平衡、供求结构趋于合理。但是这种平衡和合理只是暂时的,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出现新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必然再开始新一轮的市场调节过程。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供求总量的平衡和不平衡、供求结构的合理和不合理的循环变化进行周期性波动。如果没有供求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周期变动,市场调节就无从谈起,市场机制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时空条件,市场经济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2)周期波动过程中的涨落交替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济系统内部各部门、各产业之间不可能保持同步发展,其中短线产业最终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界定了上限。当国民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便会进入到一种我们通常所说的“过热”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增长受到短线产业强有力的制约,供求矛盾相当尖锐,国民经济进一步扩张的动能逐渐枯竭,增长速度不得不放慢甚至出现停止增长或负增长,这就是国民经济的收缩状态。显然,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如果还人为地采取各种措施刺激经济增长,这无异于竭泽而渔,随之而来的将是雪崩式的经济衰退,甚至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国民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收缩之后,过热状态下那种高度尖锐的供求矛盾已经不复存在,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扩张余地。当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决策者普遍感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扩张余地。当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决策者普遍感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即将到来时,便会采取包括扩大投资在内的各种措施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时期来临了。因此,虽然经济危机破坏性巨大,但正常收缩则是经济运行过热状态时绝对必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固然会放慢,但它却为一轮的经济增长准备了条件。

(3)周期性波动是实现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最佳机遇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在科技革命开始的时期,由于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必然形成大规模的技术设备更新,从而掀起投资高潮。重大的技术革命还可以改变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比原有生产力高得多的新需求,并刺激生产飞跃发展。西方有人曾经说过: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破坏性的提高。在周期性波动最为严重的衰退阶段,许多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和组织规模弱小的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被大企业兼并,在经济领域里实现了“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所有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会纷纷改进技术,加强自身管理,扩大企业组织规模,从而使企业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可以说,今天西方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先进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导源于经济波动的正效应。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可以判明市场经济现实运行所处的具体阶段。处于周期的扩张阶段,企业能够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及时抓住周期波动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而当市场经济处于衰退阶段,企业则应采取谨慎经营的策略,利用市场波动的机会,选择好投资或固定资产更新的时机和内容,尽量避免更大的市场风险。

(4)掌握周期性波动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结果,它显示了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状况,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出社会总供求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向,反映社会生产量的涨落和结构变化的情况。因此,认识和利用市场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可以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取得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并为制订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国家还可以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鼓励和督促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使之在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都能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从而促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社会经济现状篇10

  【论文摘要】社会的现代人格体系的构建,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社会的重要内客。理性地阐释我国社会人格现状存在的若干弊端、形成弊端的原因以及该弊端对所引发的人格障碍,指出面对人格现状必须进行社会人格整合与重塑的必要性以及整合重塑应循的基本原则。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推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人格文明的全面建设,适应并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这将使得我国社会进一步走向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要求社会的诸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与军事、“硬”件与“软”件并重,和谐地发展,在彼此互动的发展中求得社会总体上的进步。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态势下,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的“软”件建设,关注社会的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状态。因为不和谐的社会将引发冲突、暴力甚至动乱,这不仅妨碍社会的经济建设,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包含着社会公民的个性、品德、潜能等方面的社会人格状态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精神状态,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素质。付我国社会的现实人格状态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的弊端及其危害并寻求付策,将有利于构建现代人格范型和新的人文精神,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社会现实的人格状态及其弊端

   自上世纪}o年代末,我国社会进行的社会改革和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可喜的进步,但勿庸讳言的是,比之于物质文明则有着较大的差距。反映在社会精神领域,表现为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物欲至上、急功近利盛行,我国社会的人格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存在诸多弊端,其现实表现不容乐观,甚至有某些危机的迹象。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人格的“三失”—即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弊端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有的传统人格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形态不相适应。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是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这一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依附性强、缺少自主独立的人格状态及人格范式。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统一安排和听命,习惯于通过依靠他人或社会来达到自己的行为目的,缺少自立、主见和开创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大的变化,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所有制并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多元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的人格状态能充分展现人们内在精神气质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并倡导人性中的独立、自主、竞争、富于责任感以及开拓创新的人格精神。这就使得原有的人格范式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形态很不适应,巫待构建新的社会人格。

   第二,现实的人格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无序的混乱局面。由于社会改革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带来了由种种道德冲突、价值困惑而导致的普遍性的边际人格乃至病态人格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前,长期维系人们社会生活的是感性的伦理道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因经济利益所造成的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国际、国内市场的建立使人们的交往范围极大地扩大,社会关系也变得异常复杂,单纯的伦理道德已不能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主要杠杆,而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秋序和道德规范尚未定型,使得社会滋生出诸如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不良现象,有些人甚至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第三,人格价值的终极追求目标的缺失。这是当今我国社会人格状态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弊端。所谓社会人格价值终极追求目标的缺失,是指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作为其理想终生都不放弃追求的人格典范的缺失。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改革开放前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人格价值体系因其本身单一虚高、脱离实际,缺少可操作性,不再真正地被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逐渐地被摒弃。其二,由于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变动和新旧交替之际常常必然出现的“空白”地带,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新的人格价值体系特别是理想人格的模式没能够及时建立起来,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人格终极目标的缺失状态,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大打折扣。由于缺少理想信念和做人的崇高境界的追求,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人或放纵怠惰、贪婪腐化,或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或奉行极端个人主义,人性中潜在的消极甚至恶的因素大行其道。社会的人格状态则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令人堪忧,甚至潜藏着某种危机。

   二、人格状态的弊端引发的人格障碍

   由于上述社会人格状态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社会成员在面临社会的变动和新的社会环琉时,表现为诸多的心理冲突和不适,情况严重者,则形成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L’J:

   第一,依附型人格。依附型人格原本是在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政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封建生产关系本身缺乏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的力量,而是通过高度集权的****政体来维持社会的整体秩序的。这种情况下,个人只是国家、家庭和群体的一个无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个人的权利、个性和追求都被视作非分之想。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造就了一种俯首贴耳的依附型人格。建国以后,这种依附型人格的残余仍在新的社会里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又进一步强化了国人的依附心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地在竟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依附型人格的不适应性被暴露无遗。例如:子女依附父母的权势和地位谋得职位与利益,下级对上级攀龙附风以求升官,职工期望国家和企业把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包下来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做法都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对个体主动性和自主性的要求,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形成尖锐的冲突。

   第二,因循守旧型人格。因循守旧型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走的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路径,因循守旧观念在人格中根深蒂固。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观念依然深刻地定格于人们的思想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观念中还残存着因循守旧思想。因循守旧者固执地用旧的价值观念来评判新生事物,村新时代的变化不满,对时代和文化的变迁感到很不适应,在态度上抵制和对杭新兴的事物与观念,使自己陷入一种深刻的怀旧、失落和自怜的境地。

   第三,无为型人格。无为型人格对人生持安于天命,不求非分的态度,无虑无忧,无欲无我,安贫乐道,善于守成。这种人格类型的人,持守一种“混日子”的生存哲学,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在重大社会发展关头,缺乏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个人的潜力和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第四,反社会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又称社会病态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对传统和现实,对社会本身抱着一种强烈的不满和对杭态度。其思想上极端偏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羞肚心,时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犯错误后,他们没有后悔之意,也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常把一切责任归罪于他人或政府,对社会的无知和不满使他们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怀疑和敌意。他们只有在侵犯性冲动的释放中才能感受到一种报复的快意。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在外界的刺激下常常走上犯罪道路,对人民、社会、国家有很大危险性。

   第五,边缘型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守法与违法之间呈游离状态。他们对社会的主流文化保持一种超然漠视的态度,想超越社会各种规范的约束,又不愿受到社会的惩罚。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既不以传统的价值观作为判断标准,又不接纳现代社会的价值系统,只以个人想当然的价值判断为评价标准,以个体为核心,以利己为依归。他们在行为上虽不公开地、直接地与社会相对杭,但在实际上又危害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打法律和社会规范的“擦边球”。

     三、面对人格现状亚待进行社会人格的整合与重建

   如前所述,人格范畴是一个包含着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理念、信仰、道德、权利、义务等,而且也反映了个人的需要、信念、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社会对人格的期望值的大小和实现程度,取决于个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结合程度。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社会的人格主题和趋向以及公民人格的具体范型。社会的进步,需要相应的人的进步。面对上述我国社会的人格现状以及由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公民的伦理价值观、人生价值取向的变化,巫待进行社会人格的整合与重建。我们要自觉扬弃中国传统人格,吸收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现代人格的合理因素,改造现实人格中的非主体人格成分,逐步消除现实人格中存有的弊端,并进一步改造或矫治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因此,这种整合与重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

   第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z}0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并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科学和文化进步等,并且要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也就是说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本质,并由此出发来把握现实社会生活中普遮存在的种种人格现象、人格观念、人格培养、人格价值以及文化、法规、权利等问题,研究怎样在我们今天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去培养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怎样才能创造出一种鼓舞每个人全面发展和全体人共同平等发展的人格价值观体系和社会文化。与此同时,要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格的热点性、敏感性问题予以充分关注。例如,对封建文化遗留下来而又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依附人格一惟官、唯上是从,仰人弃息,缺少独立性等现象,以及由市场经济竞争环境造成的人格物化、人格金钱化等现象进行评析和批判,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体现独立自主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多层面的现代人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