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6:40

劳动实践价值篇1

劳动与技术课程必须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目标的统整,注重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的统一。鉴于此,我们将劳技学习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在劳技学习中也能经历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

1.一课一重点,挖掘科学技术层面的探究深度。

以《房屋模型制作》为例,我们根据预设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用剪刀和美工刀在瓦楞纸上切刻折、用强力胶粘贴纸板”的技术。我们指导学生用美工刀切、用剪刀剪、用普通小刀裁瓦楞纸,从中寻找最合适的工具与方法。同时我们将它与小课题“城乡房屋调查”研究相结合,效果良好。

2.各个学习领域、各种学习形式相融合,拓展探究广度。

小学劳技教材的单元特点不太明显,常常是今天编织,明天折纸,孤立地教学某件劳技作品,学生的探究效果受到影响。我们以项目给教材归类、拓展,可以有效增强劳技学习的探究性。在上《迷你坦克》时,我们以“纸盒作品”为项目主题,以“迷你坦克”为项目中的典型作品。学生在“纸盒项目学结会”上认为,作品方案设计、测量制图、剪刻切折、插接黏合是制作纸盒作品时普遍用到的技术。大家还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教学,师生都觉得比孤立地教学某件作品好,具有整体效益,学生探究的广度也越来越宽。

在教学中,我们有效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中劳技教育、信技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四大学习领域的课时资源和教学资源,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整体效益明显大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部效益。例如,我们将劳技教育与社区服务相融合,效果良好。

二、进行多元的教学设计,构建全新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构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活动”型劳技课,旨在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一)主题发动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开展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建立项目研究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必须关注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和调配,要特别重视对组长的辅导和沟通。

(二)调查研究

在接下来的2~3周时间内,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教师要注意对各个小组的学习研究方法、策略予以指导。

(三)竞争交流

通过交流、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展示、汇报研究成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完善和提高。

(四)制作研究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制作。制作过程可以让家长参与,让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许多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汇报总结

学生必须通过充分准备,包括写稿件、准备资料和制作电子幻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楚地表达出他们在“主题活动”中的收获与感受,极具挑战性。

三、正视教师的指导价值,引导学生享受成功喜悦

教师对手工制作类活动的指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赛龙舟》为例,确立了主题,教师不仅要从旁帮助学生分析龙舟的意义,还要根据龙舟的原理强调关键词如“剪开”“弯折”“粘牢”“缝合”的含义和要达到的基本标准等。此外,教师可根据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考察或调查研究活动。

四、建构多元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评价,要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劳动实践价值篇2

一、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理论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石,这块基石坚决不能丢掉。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一是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正是以这两个伟大发现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而剩余价值理论又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只要动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足以动摇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是科学的、革命、建设的理论,更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是要通过对商品、价值以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等经济范畴的分析揭示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秘密和贫困的根源,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科学的理论,革命的理论,建设的理论。然而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劳动的发展变化,我们又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问题。希望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而达到继续保持它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建设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拓展的空间,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深化和发展的要求

时代环境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就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而言,我们置身其中的时代环境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更趋完善,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等等。这些变化,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不可能占有的“材料”。比如,尽管马克思当时已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一切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已经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他未曾料想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此之快,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关系的影响如此之深,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对世界市场及国际价值作用的形式有所涉及,但是还不到位。因而,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开拓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经济形式和体制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经济形式主要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如今,“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式或经济形态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密集型的高新科技产业,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第三产业的劳动在价值创造中作用越来越大,因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向前发展。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预测或设想仅是以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如今,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远远超过了马克思当年的设想,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对马克思当年设想的一种超越,所以,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向前发展。

三、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比如强调经济效益,注重商品质量,就是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体原理的具体运用。在生产中,一方面在具体劳动上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质量高、耗量少的产品;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消耗,降低商品成本,从而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坚持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原理。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则必须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于实现。所以,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价值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劳动价值论充分突现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人的首位性,人的劳动是劳动过程最主要的要素,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价值论充分肯定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劳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离开了人的劳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因而,劳动价值论比其他任何价值理论都更为尊重人、重视人、依靠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准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广泛认同,而且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及其劳动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劳动实践价值篇3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论为基础,我们的经济实践活动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论作指导,是一个关系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劳动价值理论必然要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劳动价值论是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也必须放到市场经济中去考察。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因而也就成为政治经济学史上一个长期探究和争辩不已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即1859年问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实现了价值理论史上的重大革命。作者“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理论在内”。现在,我们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一起,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上最新的伟大创举。

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了解新的挑战和考验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应对,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劳动价值理论实现与时俱进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才能使劳动价值理论成为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面对理论和实践双重挑战的优势和不足

在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探索中,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其他价值理论在理论学术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消极作用对劳动价值理论双重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应对挑战中发挥优势。又要分析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环节。

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价值理论的集结。它是在批判和论战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和理论品质。第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三,我们拥有一支由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研究、宣传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队伍。第四,广大党员和公务员以及思想文化界的许多人士都是在社会公众中极具影响力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整体素质比较高,经过武装和发动就可以成为应对思想观念方面的“争夺战”和“保卫战”的中坚力量。这些优势条件为劳动价值理论赢得这场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而我们的不足则主要表现为: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思想观点在传播和普及方面过于薄弱。在面临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的过程中,可以说除了我们的“专门队伍”以外,广大社会公众,甚至包括我们的“中坚力量”在内,很少有人知道和关心这场挑战的存在和结果。而一些非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观念却不断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向广大公众渗透着。因此我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要全面赢得这场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过去的不足,使薄弱环节能够得到改善和加强。

面对来自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些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让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优越性发挥出来。就是必须坚持用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坚持按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办事,建立和完善既有社会主义特色,又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来规范经济活动的秩序。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防止和克服自发的盲目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作用。

二、应对挑战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策略

1.应对“取代论”的策略

有人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我们早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劳动价值理论显然已经过时了,因此主张以所谓新的价值理论来取代劳动价值理论。

对于这种“主张”或者说是“建议”,是在没有弄清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学说大的区别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判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简单商品生产出发”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基本规律。当他们“从这个基础出发进到资本”研究之后,发现并创立了揭露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的剩余价值学说。

如果说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基本规律的理论,那么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劳动价值理论就不存在“过时”。马史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中去。

2.应对“多元论”的策略

这里所讲的“多元论”的观点,是指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即劳动价值的“一元论”而不同的一些观点。

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并对公众的思想观影响较大的“多元论”的观点主要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都能创造价值的观点、“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和科学技术等知识要素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特征是: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又认为别的要素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实际上是劳动与其他要素共同创造的。

“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费尽周折把“物化劳动”绕道成了创造新价值的劳动,并以此来证明新价值是这两种相同的劳动的物化,既表明了“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又标榜了这种观点归根到底还是坚持了所谓的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而科学技术等知识要素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则借助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劲东风。在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在科学性劳动创造价值这两方面的掩护下,把以物的形成加入到生产过程的科学知识含量较高的机器设备、自动化设施甚至是“无人”工厂等都列入了价值创造者的行列,并断言这些东西将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

劳动实践价值篇4

【摘要题】价值论

【英文摘要】marxrealizedthere-constructionofthemetaphysicinhiscritiqueofthepoliticaleconomy.therefore,hemadehisresearchesofthepoliticaleconomybelongtothephilosophyofvalue.inhispoliticaleconomy,allofthecategoriesembodyhisideasofthephilosophyofvalue.thispaperemphaticallyanalyzesthreecategoriesofthem:money,charactersofvalueandtheFetishismofcommoditiesforrevealingmarx’sprinciplesofthebeingofvalue,thesubjectivityofvalueandtheconsciousnessofvalue.

【关键词】马克思/价值哲学/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marx/philosophyofvalue/metaphysic/politicaleconomy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00(2003)04-0010-07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作为他展开哲学批判的一个扇面[1](序言),而且是作为他阐发价值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注:除政治经济学外,马克思还通过自我意识的研究、法哲学的研究来阐发他的价值哲学思想,此方面的研究参见拙文《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与市民社会》,《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马克思的实践--价值解说》,《学术月刊》2003年第5期。)所以,如何看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中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一开始就关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定义来发掘马克思价值哲学的内涵。只是随着价值哲学研究的深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价值定义的哲学意义提出了质疑,从而形成了前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价值定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学术界普遍以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定义为马克思的价值哲学定义,从而把马克思的价值哲学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划了等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学术界又在对前一阶段马克思价值定义的质疑中否定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对于研究马克思价值哲学理论的意义,力图绕过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实践概念中寻找马克思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起点。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价值理念建构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的。所以,我们即使追溯到实践概念,还是绕不过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就提出了如何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定义入手,而应该从马克思的形而上学问题入手,探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价值哲学问题,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机是为了解决困扰着他的市民社会问题。[2](p32)解决市民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探索人类历史规律的问题。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不止于此,它的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发现人类历史规律的形而上根基,重建形而上学。

那么,马克思要重建什么样的形而上学呢?是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是对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扬弃,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真正价值,就是它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的人本学。因为它不仅把人作为哲学的惟一的和最高的对象,而且还把人作为感性的存在,置入感性的经验世界之中。这是对黑格尔现象学的唯心主义的颠倒。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找到感性的经验世界的真正基础。他看到了自然存在的人,却没有抓住人的劳动,没有把人的创造活动作为人自身发展的环节,不理解否定辩证法对于人的感性存在的意义。所以,在费尔巴哈那里,人是没有历史的。相反,黑格尔的《现象学》却抓住了人的劳动,并通过劳动,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1](p101)。这正是“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1](p101)。但是,黑格尔只看到劳动作为精神创造活动的能动性,却没有看到劳动作为物质存在的自然性,他把“作为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1](p4)当作“劳动”的出发点,而这些“作为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不过是超验性的观念,是“上帝”,因而,也是“劳动”的历史限度,所以,否定的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是不彻底的,他的现象学也是不彻底的历史主义。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在人的自然主义与精神创造方面各持一端,都无法把人的历史性存在贯彻到底。但是,它们却又以否定的方式表明,要把人的历史性存在贯彻到底,就必须抓住劳动概念,把劳动的积极能动性、创造性与劳动的消极的自然主义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马克思重建形而上学所要做的工作,也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容。

马克思重建形而上学的工作虽然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出发的,却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完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使马克思获得了重建形而上学的两个决定性重要的哲学原则:一是历史主义原则,二是价值否定性原则。所谓历史主义原则,就是把历史本身绝对化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现实是一切观念的出发点,强调任何事物、人的活动、社会关系、人的观念等等都是“不断运动的”,它们的存在也都只是“历史的、暂时的”[3](p142)。所谓价值否定性原则,就是从劳动的否定意义探讨人的价值生存的原则。劳动的否定在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上,就是把劳动看作物、看作商品、看作是用价格进行交易的产品。这是对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的否定。通过这种否定,劳动被赋予了价值的意义,成为人的自我否定的价值存在。这就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

严格地说,历史主义原则和价值否定性原则都产生于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创造的,一开始就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联系,本质上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科学。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就是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本质上是价值的生产。在这里,不仅商品是价值物,就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人也成为价值物。因此,研究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就构成了政治经济学的特殊内容,也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但是,在如何研究价值规律上,马克思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肯定资本主义制度出发,否定价值规律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因此,他们只能看到价值生产的经济形式,却看不到这种经济形式后面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者的生存价值被否定的事实。与之不同,马克思从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角度,从批判国民经济学立场出发,强调价值规律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并通过对商品生产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及人的价值生产过程,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人的生命价值创造的一个否定性环节,一种必然被扬弃的社会形态。这样,马克思就从政治经济学进到了形而上学,从分析商品生产形式进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和人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过程。历史主义原则和价值否定性原则就是由此而被建构起来。

历史主义原则和价值否定性原则体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路:其一,把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置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加以考察,以此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其二,以劳动范畴为核心,考察人的自由本性及其自我实现的运动;其三,考察资本主义对于人的生命价值创造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意义,从而把历史看作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只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否定性存在形式。这一哲学思路表明,马克思是把政治经济学当作一种价值哲学来研究的,他的政治经济学中的每一个范畴都体现着他的价值哲学思想。所以,我们研究马克思的价值哲学不仅要把握马克思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路,而且要深入分析他的政治经济学范畴体系,发掘其中的价值哲学思想。本文仅以其中的货币、价值属性和商品拜物教三个范畴来分析马克思的价值哲学原理。

二、货币与实践:价值存在

货币,是国民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但是,在马克思眼里,货币不仅具有国民经济学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哲学的意义。国民经济学只看到货币的现象形式,哲学却处处揭示出货币的本质存在。

货币的本质是由实践规定的。但是,货币并不是消极地被实践规定,它同时也以自己的价值特征规定实践,使实践成为说明人的价值存在的范畴,因此,在说明人的价值存在上,实践与货币是两个互补的范畴。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实践与货币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价值存在的一般规定言,实践是理想的和肯定的价值存在,货币是现实的和否定的价值存在,两者分别从理想和现实、肯定和否定的方面揭示了价值存在的本性;其二,就价值存在的实现过程言,实践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货币才是可能的。在马克思那里,实践作为人的普遍的和自由的价值存在,只有经过扬弃私有制进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而私有制就是货币制度,私有制使实践表现为异化劳动,而货币就是异化劳动成为可能的手段和力量,亦是实践的否定性存在。在这里,货币不仅是实践的异化的存在,亦是实践的否定性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货币,就没有实践的现实和发展,实践作为人的自我价值创造的活动就只能停留于抽象的思辨,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

那么,货币的哲学含义是什么?它在什么意义上揭示出人的价值存在?

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的全部哲学意义来自于它代表一种文明制度,即私有制。在哲学的意义上,私有制是把人的价值存在与人的自然生命分离开来,对立起来的过程,这种分离和对立是对人的生命的整体性的一种否定,却是一种积极的否定,因为,人只有在价值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分离和对立中,才能建立价值生命的意识,才能创造人的价值存在,因此,私有制的产生本身就证明,人的价值生命的形成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分离的过程,一个否定性的过程,而私有制就是这种分离和否定的现实活动。但是,私有制本身又是以货币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分离和对立活动是通过货币功能实现的。

马克思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了货币的多重哲学含义:其一,货币创造着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存在。马克思指出,货币“具有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1](p140),这一特性恰恰显示出货币具有改变人的自然特性的能力,即它能使没有头脑的人变得有实际的头脑,使一个跛子获得二十四只脚。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改变人的自然特性,并不是人自身自然的改变,而是人的社会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形成,也就是说,货币能够创造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能力,从而使人克服他的自然能力的缺陷。货币的这种功能表明,货币所创造的,绝不是人的自然存在,而是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存在。不仅如此,货币还以自身具有的“分离剂”和“粘合剂”的功能,把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的人类的生活联结起来,建立它们之间的特定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货币称之为“社会的电化学势。”[1](p144)其二,货币创造人的异化的,即否定性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以颠倒和混淆的方式创造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存在。颠倒和混淆一切人的和自然的性质是货币的神力。“货币的这种神力包含在它的本质中,即包含在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中。它是人类的外化的能力。”[1](p144)反过来,也可以说,人的异化、人的否定性存在就是货币的人格化,或货币的人性表现。货币的这一特性使货币成为历史运动的现实力量,因为货币的神力所造成的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是通过现实的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运动实现的,而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运动是个体扬弃社会整体的过程,亦是个体获得普遍价值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人的自我实现看作是私有制和扬弃私有制的历史运动,而货币就是整个人类历史运动中的重要一环。在这里,马克思不仅不否定货币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从货币的否定性创造方式中发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现实力量,发现了否定性辩证法的历史根源。其三,货币能够打通人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现实之间的联系,实现价值观念和价值现实之间的相互转化。马克思从思维与存在的高度考察货币的功能,指出,货币具有使人获得他想得到一切的能力,具有把人的任何需要转化为现实的本领,也就使他具有“把观念变成现实而把现实变成纯观念的普遍手段和能力,它把人的和自然界的现实的本质力量变成纯抽象的观念,并因而变成不完善性和充满痛苦的幻象;另一方面,同样地把现实的不完善性和幻象,个人的实际上无力的、只在个人想象中存在的本质力量,变成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能力”[1](p145)。由于这一功能,货币才能超越价值观念的束缚,进入人的物质活动,从而成为实践的一个要素,参入人类历史运动。当然,货币作为实践的一个要素,是以自己的方式,即以混淆和替换、颠倒世界方式,参入历史运动,所以,它创造的现实是异化的现实,它创造的观念是宗教的观念,总之,它创造的是历史的否定性存在,是供以后历史扬弃的现实基础。我们认为,马克思把货币作为实践的一个要素来考察价值观念与价值现实之间的关系,即价值思维与价值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他的价值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他的实践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这一考察不仅揭示出实践是如何获得价值规定性的,而且还揭示出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获得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规定性,从而表明,实践作为一种否定的辩证法只有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综上所述,马克思对货币的哲学概括,深刻地揭示出货币与实践的关系,以货币规定了实践的价值内容和形式,而且揭示出价值的存在形式。就货币与实践的关系言,货币作为私有制的文明形式,它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货币包含于人类实践之中,是人类实践的一个阶段、一种形态;货币作为整个社会联系的价值尺度和媒介,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又规定着实践的价值内容,表明实践在什么意义上成为价值存在,揭示出实践的价值存在方式及发展规律。可见,离开货币的考察,实践的价值论永远只是一种抽象观念的东西。

三、价值属性与价值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就是人的自由本性。人的自由有两种:一种是认识的自由,一种是存在的自由,认识的自由是在人对外部自然关系中获得的,表现为人的理性的主体性,存在的自由是在人与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中获得的,表现为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近性主义哲学主要研究人的理性主体性,于是,形成了以认识论的方式研究人的主体性的传统,从而窒息了人们对价值主体性的研究。价值主体性与理性主体性的区别告诉我们,研究价值主体性,首先要摆脱近性主义哲学研究理性主体性的方式,也就是说,不能以认识论的方式,通过对比人的感知与外部自然界的一致性来说明价值主体性,而应该通过考察人的价值世界的结构,揭示价值主体性的本质及其实现方式。那么,人的价值世界的结构是怎样的?人是以何种方式与人的价值世界发生关系,从而获得他的价值主体性呢?马克思以对价值属性的哲学说明揭开了这一理论之谜。

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属性时,提出了三个关键性的概念: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在这三个概念中,对于我们研究价值主体性最有意义的是交换价值。因为在马克思那里,交换价值不只是表示价值的社会形式的概念,它还是说明人们价值交换活动的概念。只是由于人们的价值交换活动,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才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构造价值的主体性的因素,而交换价值的特性及其与价值、使用价值的联系方式直接决定着价值主体的构造方式和实现方式。所以,考察价值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要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交换价值的特性,特别要说明交换价值作为人们的价值交换活动的特性。

交换价值的哲学特性是通过它的历史运动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的历史运动就是交换活动的发展,在价值形式上,它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四种价值形式的更替表明、交换价值的形而上学特性,就是以价值交换活动把隐藏于商品物的形式下的社会价值运动形式呈现出来,使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呈现为价值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和决定价值的主体性。因此,价值交换活动的历史,就是价值主体性构造的历史。这种构造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社会形式,与价值发生逻辑的和历史的联系,确立起价值的主体性结构。在马克思看来,交换价值与价值都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但是,交换价值与价值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商品的社会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隐藏于商品的内部,它本身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它的社会性必须通过一定的现象形式来表现,于是,价值就与交换价值相结合,把交换价值作为自己的社会的现象形式。交换价值也就获得了价值的外化的、客观的表现形式。但是,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外化的、客观的形式,绝不是对单纯地反映价值的社会性,消极地依赖于价值,而是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价值,决定价值的实现方式。交换价值作用于价值,使价值呈现出来,首先是通过人们的交换活动建立不同商品之间的联系,并且把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价值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其次,它要扬弃不同价值主体的主观性,使价值主体的需要服从于公共的社会价值尺度,于是,主体的需要作为价值主体性的主观形式就变成了交换的动机,表现为价值与价值的交换,而价值与价值的交换表现的只是客观的、共同的社会形式。这就是价值主体性客观化的过程,亦是价值主观性向客观性的转化。在这里,交换价值不仅揭示出商品交换中的价值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证明,价值主体性有主观性与客观性、内在性与外在性之分;价值主体性不可能在它的主观性中获得价值,它只能在价值与价值的交换中,通过价值客观化而获得自身的价值确认。

第二,交换价值以其活动方式改变了使用价值的意义,从而规定了价值主体性的表现方式。交换价值的活动方式就是进行价值的交换。为了进行价值交换,交换价值把商品内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外化出来,使进入交换的商品双方各持一极:代表商品价值的一极为相对价值形式,是要表现价值的方面,代表商品使用价值的一极为等价形式,是充当价值表现材料的方面。当使用价值成为表现价值的材料时,它就超越了自然形式的限制,不再是商品的自然实体,而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化身,是以其某种有用性表现抽象人类劳动的形式。于是,使用价值成为了价值的镜子,而价值把使用价值当作自己的实现形式。我们知道,价值作为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的是人的创造本性,亦是价值的主体性。因此,价值与使用价值在交换中建立起来的本质和实现形式的关系,也就是价值主体性与价值自然体之间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价值主体性的社会性只能通过商品的自然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交换价值建立了价值主体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交换活动是以价值的个体性存在为前提的,交换活动的功能就是把不同的个体联结成社会的整体。在交换中,个体把自己的劳动产品转化为价值,也就把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不仅如此,随着交换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关系,个体在进入交换之前就把自己的产品当作社会的产品来生产,并且以交换价值的社会尺度来约束自己的生产,使其成为社会生产的一部分。这样,交换活动就使自己成为了价值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建构过程,一方面,它把价值主体分裂为个体,另一方面,它又赋予个体以价值社会性,把个体联结成有机的社会整体。

价值主体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其实就是价值主体与价值世界的关系。从这一观点看,交换活动不只是建构价值的主体性,而且还建构了人的价值世界,它是以价值主体的建构来展示价值世界的结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四、商品拜物教与价值意识

商品拜物教概念是马克思对商品所作的最明显、最突出的形而上学反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开篇,马克思就明确地指出:“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4](p88)商品的“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是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地,也是马克思说明商品拜物教的逻辑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就是商品的本质与表现这个本质的现象形式之间的矛盾性和不一致性。这种矛盾和不一致也就是商品的异化存在。

商品首先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是人们社会劳动的成果,体现着人的社会性。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本质上也是社会的产品。但是,商品又不同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采取的是直接的共同劳动形式,直截了当地表现人的社会性,而商品生产则采取的是私人劳动形式,因此,它的社会性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获得社会形式。交换把劳动产品抽象为人类社会劳动本身,抽象为价值,把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价值与价值的关系,这时,人类劳动的社会性就取得了价值的表现形式,即采取了物的外观。于是,劳动产品就转化为商品,劳动产品的社会性就转化为商品的价值关系,劳动产品的自然形式就转化为商品交换的物质媒介。这就是商品社会化的特殊表现形式。马克思把这种特殊形式表述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4](p89)

人类劳动的社会性以物与物的关系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本身就是一种异化。这种异化首先发生在人类劳动的社会性上。人类劳动的社会性以物与物的关系为外观,是人类劳动社会性物化的结果,它使人类劳动的性质脱离了人自身的存在,并且成为独立于人、制约人的活动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本身就是人类劳动社会性的异化物。其次,物与物的关系也处在异化之中。物与物的关系本来是劳动产品的自然关系,却采取了价值的形式,这就意味着,物与物的关系已经从它们的自然形式中异化出来,成为掩盖人的劳动社会性的物质外壳。人类劳动的社会性采取物与物的关系的外观所引起的这种双重异化使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4](p89),于是,人们的感觉也随之异化了,商品的价值给予人们感觉的,不是人自身的社会性,而是同人的社会性相对立的物的形式。这种感觉的异化最终导致了商品拜物教。可见,商品拜物教来源于商品内在的社会性与其表现的物的外观的矛盾和不一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强调:“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商品拜物教与宗教一样,是异化的意识。但是,同为异化的意识,商品拜物教与宗教又有区别。宗教的异化产生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狭隘性,而商品拜物教的异化则产生于人与自己创造的生产方式的狭隘性,明确地说,它是私有制的产物。由于这一区别,宗教的异化意识表现为对上帝崇拜,而商品拜物教的异化意识则表现为对价值的崇拜,本质上是异化的价值意识。在这里,价值意识的本质通过商品拜物教被揭示出来:价值意识不产生于人们的认识活动,而是产生于人们的交换活动,所以,价值意识不是对价值的反映,而是价值的创造,它不存在于人类的理智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现实活动中。因此,价值意识是有着特定含义的意识,只有在商品的本质中才能得到说明和理解。

马克思以商品拜物教揭示了价值意识的秘密,也展示了货币、价值属性的历史局限性,从而表明,人的价值存在、价值的主体性和价值意识都是时代的产物,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它们以异化的和否定的方式存在,随着商品生产为新的生产形式所代替,这种异化的价值存在、价值主体性和价值意识必然被扬弃,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内核的价值存在、价值主体性和价值意识。这是价值哲学的绝对历史主义的观点。正是在坚持这一观点上,马克思把自己的价值哲学与现代其他价值哲学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劳动实践价值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认识世界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揭示了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对于任何社会的思考广泛涉猎人文与自然等其它各个方面,艺术当然也不例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用社会实践的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的审美活动,思考美的生成,第一次真正解决了美的起源问题,指出了美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著名论断,科学地论证了美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哲学基础

高等美术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美术人才的摇篮,也是培养和造就艺术家的源地,。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人才应该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对于“美是什么”的思考,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没有一个人能给予真正的回答,从帕拉图到黑格尔,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一直都是从理念、绝对精神出发探索美的起源,有“美是关系”、“美是生活”、“美是理念”等等众多说法,[1]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源流关系,都偏离了人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紧密相连,由此,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主体的关注,美就不存在了。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一审美活动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凝集和物化了人对现实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审美关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认识审美活动,揭示了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伟大思想,阐明了社会实践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和哲学基础;与此同时,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由此推及,艺术人才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就是重中之重了。事实上,历代著名的艺术家们在这方面都有许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唐代画家张璪有一句至理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艺术家的成长必须向大自然学习;清代绘画大师石涛也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经典绝句,他本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承先启后的一代绘画大师,关键就在于他一生遍游千山万水,将客观的风物景致,通过主观的感受和理解,熔铸凝炼方才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画卷,所以社会生活实践的积累是创作活动的源泉和哲学基础。

在论美的生成和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不是美的生成之根本,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2]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烙下了人类本质力量的深深地印记,创造了“第二自然”,即人化自然。“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伴随着激情和热情的想象、联想和虚构,“按照美的规律”从事艺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实践与人的感觉以及整个心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深刻地论述了人的感觉能力和感觉性质对人的实践的依赖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的感觉包括美感,不仅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及其结果——人化自然,因此人化自然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审美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过程。正如奥·科尔在《马克思、恩格斯》一书中阐述的“艺术是人的活动的最高形式,因为只有通过艺术,人才完全地和彻底地肯定了自己是人类的(社会的)存在物。艺术活动的基础,是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和人的感觉的人化。由于人的感官的构造不同于动物的感官,而这些感官的对象又不同于动物的感官对象。因此,通过人类的全面发展,这些感官就成了文化的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才能产生和发展。”由此,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艺术院校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和科学的美学观,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是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此外,只有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和艺术生产的诠释,才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目明心清方可观照到自然万物的最本质美。

二、“人的全面发展观”为复合型美术人才提供了指导思想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著名论断:“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还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然而它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现实的理想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包涵四个层次: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指体力和智力;人的社会关系“取决于他的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主要是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信息诸要素的交流与启迪、充实与丰富并完善自我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互动协调、健康和谐。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是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相联系的,是现实的个人在活动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内容。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3]

近代美术高校教育大都以专才取胜,视实用的专门技艺为立足之本,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艺术人才素质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压力与挑战,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开始重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知识的复合、学科的复合、能力的复合以及思维的复合。针对美术人才而言,则是自由个体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全面解放。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必须具备高超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形象创造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所谓“天才出自勤奋”同样适合于美术人才。艺术院校学生必须坚信:艺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学习,勤奋实践,艰苦求索,才能使技艺或技巧达到高度熟练。就如同“达芬奇画蛋”,众所周知,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让他画鸡蛋,一连画了几天,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芬奇除了刻苦学习绘画技能、技巧外,还学习数学、天文学、透视光学、解剖学等科学文化知识,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所以他在临终前心酸地说过:“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因此,真正的艺术家除了具备高超的艺术才能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境界。诚如大文豪曹雪芹所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次,他必须具备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生产,真正合格的艺术人才总是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无比热爱,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转化为强烈真挚的情感并成为创作的内在动力,将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或“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彰显其内在的思想境界,使其情感、意境、志趣、理想及修养跃然纸上或其它载体上,就好比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所以“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艺术”、“作画先作人”、“人品即画品”是艺术的最高准则。与此同时,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通过以塑造生动具体的、感人的艺术形象与图形来反映现实,评判现实并为现实服务,通过运用具体的可感知的视觉形象、幻觉形象、听觉形象来把握和表现客观现实,创造出以形象为核心的艺象世界,传递出艺术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追求,从而触发和诱导消费者的想象和共鸣。例如人们在欣赏《米洛维纳斯》雕像和《蒙娜丽莎》油画时,无不为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的艺术形象之神秘美感所震撼。

第三,他必须具备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马克思曾说:“生产即创造的行为”,艺术创作生产过程是审美艺术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特有的规律,创造出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美感教育价值、情感交流价值、审美愉悦价值、精神怡养价值,政治导向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等为具体内容的社会文化的功益价值,来满足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精神审美需求。[4]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创造主体“有权利暴露自己的精神面貌。”[5]人们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会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6]而创造性极强的艺术劳动更是要求如此。由于每一位艺术人才思维认识、理想信仰、审美意识及心理结构、文化修养、艺术内涵、创作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不同,其创作的作品绝对是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乃至不同心境创作的作品也会同工异曲,所以有多少个艺术家就有多少个相应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物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此外,由于艺术生产的独特性,艺术复合型人才还必须具有独到的专业技艺而与众不同,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技巧。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经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有别于常人的“眼中之竹”,一定是因为他具有相当娴熟的绘画技巧与造型艺术等艺术语境。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艺术实践方可出神入化。

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美术人才还必须具有市场意识与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面对火热的市场,他们愿不愿意,敢不敢于,如何能够把自己的审美创造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摆在未来艺人面前的现实课题。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无比,给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理想放飞的平台,然而与之相随的也给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市场的迅速崛起,行情异常火爆,就像快餐食品一样好吃未必有营养,就像快速冲泡的咖啡表面都是泡沫。然而即将进入市场的未来艺术家群体就像雾里看花,容易迷失方向,如何学会理性地看待市场,忽略价格观摩艺术精品的内在价值;如何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规避风险,防止侵权或者被侵权,更是摆在美术院校大学生面前的必备素质。因此,市场要求他们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去辩证思考、理性思维,认清创作自由与市场走向的矛盾,坚持无产阶级的文艺党性原则,遵循艺术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脑中装有相应的艺术受众,使我们的艺术创作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牢牢记住列宁曾说过的: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的,不是为百无聊赖、胖的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7]三、劳动价值理论为培养艺术人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兼艺术批评家王尔德曾指出: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呢?他们只知道世间万物的价码,对价值却一无所知。当代艺术市场正处在一个价值认同都以价格衡量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品都被重新评估定价,价值的扭曲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品由“无价”到“天价”的起伏跌荡,实在有看不懂的感觉。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必须牢牢记住,那些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即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劳动再生产的东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艺术品等)的价格,可以由一系列非常偶然的情况来决定。[8]这些偶然的情况,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使得同一件这样的艺术品价格可能出现很大的振幅波动。[9]因此,对于尚不成熟的艺人群体,如何不以画价论画家,不以天价论画作;如何忽略价格研究艺术精品之内在的价值,一定要认真学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深刻领会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清醒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

首先,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深刻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受其他因素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里所指的一般人类劳动主要是抽象劳动,即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劳动过程中的脑力、体力的消耗。然而艺术劳动是高度的一般人类抽象劳动,所以艺术品应当包含更多的价值。

其次,马克思还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而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相反,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概言之,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无庸置疑艺术劳动是复杂劳动,它需要通过耗费体力,尤其是脑力、智力等才能掌握的特殊劳动;需要才情,需要积累,需要创新的复杂劳动,因而具有更高的价值内涵。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艺术创作的题材广泛,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取材的复杂性要求艺术家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独特的审美情趣、督智的观察能力以及敏锐的政治头脑,方可捕捉到风云变幻的精彩瞬间,留下人间最美妙的笔触。第二,艺术创作情感思绪的微妙细腻,融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使之更加复杂化。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触景生情、下笔生晖,通过对情感的支配把握现实,将其对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喜思怒哀乐、爱恨情仇、褒贬抑扬等态度、观点融进画作;如果汇入复杂多变的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就会更加厚实有深度,气势而磅厚,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民族的灵魂。第三,艺术的创造性要求艺术家的劳动更加复杂化。它不仅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情商、智商、财商,还要求艺术家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因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造性植根于艺术劳动者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独特追求,形成于独特的艺术构思与设计,独特地艺术传达与表述,充分展现其艺术风格的个性、特长、才能、从多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审美需求。

总之,商品的价值包含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上面论及的是质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则是量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然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本人对于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由于艺术家理念信仰、审美视角及心理结构,创作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作品不可能有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同作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它的个别劳动时间,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特权。由于价值特权的存在,艺术家的自我报价就顺理成章了,自吹自擂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也应运而生,不论创作题材,不论笔墨多少,一概以尺幅论价,完全不管画中人物多少、笔墨多少、情趣几何、艺术变成了最直接的价值计算方式。尤其是少部分在世的名家,不仅以画论价,而且还没有创作出来的白纸也可叫价,名曰“现在有人把钱拍在这儿了,十天半月能拿到画就不错啦!”真是口出狂言,照此演绎,画家们必将沦为纯粹的劳动力,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特权的初衷,价格与价值的扭曲侧射出艺术作品需要价值回归,市场需要理性,同时也警示未来的艺术家群体要认真研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学会分析价格走向,学会鉴赏艺术精品,找寻其中包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应该明白“台上一分钟”说的是现在的劳动时间;“台下十年功”说的是过去的劳动时间的累积,每件艺术品它不仅凝结了艺术家当期的劳动消耗,而且还凝结着为此作奠定基础的过去劳动的总耗费。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研究艺术与文学,就像马克思曾说过的:要把艺术看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历史。作为这个“历史原则”的具体化,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在艺术的长廊中界定一个作者和一部作品的地位源于它丰富的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的融合。如同声誉载满全球的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老先生所言:“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是上帝却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里的人”。绘画之美是人的心灵对美的观照,只有心灵美、人格美的艺人才方可观得大自然之真美,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

2.官汉蒙.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17

3.迟明珠.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顾兆贵著.艺术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07

7.官汉蒙等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69

劳动实践价值篇6

[关键词]劳动力价值实践调查

一、核心概念

应用型本科,是指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梯度式”需求,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区别于传统本科教育,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在“应用”二字,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性本科教育,应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从教学体系建设中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我们以《政治经济学》教学为例,探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几个问题。

二、教学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结合社会实践,参与社会调查,为以后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为将来从事社会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政治经济学》教程所涉范围极宽,内容十分丰富,如果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面,要求学生在理论所涉及的诸多环节中参与社会实践显然是办不到的,必须有所选择,重点突破。2011―2010年第一个学期,结合我国2011年上半年Cpi高居不下现象,重点选择《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作为教学实践中的突破口,以调动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的积极性。

三、环节设计

(一)拓宽学习视野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部分,要拓宽其学习的视野,将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内容、内涵、特征交代清楚。

内容: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学说是在1857一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建立起来的,它主要包括四点内容:一、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二、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特点;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及重大意义;四、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内涵和特征: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和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在分析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性质时,马克思这样描述:“资本家例如支付劳动力一天的价值。于是,在这一天内,劳动力就象出租一天的其他商品(例如一匹马)一样,归资本家使用。”[2]在论述劳动力特征时,马克思提出:“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将其概括为:劳动力是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4]

(二)深入实际调查

在较为清楚地了解马克思商品学说内容特征的基础上,就要求学生进行我国Cpi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的社会调查。时间安排在十一长假期间,学生放假回家,可以很好地深入到社会底层。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学生所住区域内食品价格是否上涨;二是同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为多少?三是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四是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从问卷回收情况分析,学生大都认可所住区域内猪肉、蔬菜、粮食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上涨幅度因受区域的影响不甚一致,取其平均值猪肉大约上涨26%;季节性蔬菜上涨8%;粮食上涨12%。上涨的原因归纳有三:一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二是运输成本,比如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的;三是食品经营场地的改变造成的。三条归纳在一起,实际上就是“需求+成本”是引发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如果仅以此作为调查的结论,未免与我们的教学要求相差太远。引发我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上述需求方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经过讨论,学生意见大多数可将其归纳为外因范畴。舍去需求的角度,剩下的只是成本因素。在此,我们又将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引申至劳动力成本上涨和粮食价格上涨周期方面展开讨论。

劳动力尤其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因素。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这是改革开放前1979年的53倍,是2000年的3.4倍,比起2004年的收入也实现了翻番。

其次,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调查数据来看,2003―2008年期间,农民工实际工资每年增长率为10.2%。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投资和出口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快速增长,部分地区例如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出现了民工荒。2010年第一季度末,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为1560元,同比增长11.1%。

再次,在政策层面上,2010年全国有27个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地区最低工资的涨幅都超20%。在近几年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同时,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强化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加大了对劳动力的管理投入、福利支付和收入补偿,不少企业家坦言劳动力成本增加20%-30%。在劳动力价格本已上涨的基础上,政策因素又进一步助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周期的分析。我国粮食价格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7―1989),这个时期粮食价格震荡盘升,是1978年以来粮食改革的继续。

第二个阶段(1990―1991),粮食价格开始下跌,这是我国粮食价格改革后出现的第一个谷值。1988年末,国家开始整顿经济秩序,宏观调控开始实施“硬着陆”,物价受到控制,粮食流通不畅,农民开始出现“卖粮难”现象。与此同时,乡镇企业规模开始萎缩,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开始下降。双层效应,导致农业劳动力价值下跌,为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机。

第三个阶段(1992―1995),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这一阶段正是我国“民工潮”的迅速发展时期,大量原来不需要“吃商品粮”的农民一下“涌”到了城市,极大加剧了城市粮食供给的负担,我国政府开始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粮食价格的大副提升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第四个阶段(1996―2002),粮食价格持续下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政策层面。二是1995―1999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取得丰收,特别是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性的51203万吨水平,这一纪录至今仍没有超越。

1998年后,农民工“流动”幅度频繁上升,原因也有两点。一是粮食价格持续下跌,农业劳动力价值下降,促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挫,对城市流动力度加大。二是粮价低,又反过来造成城市生活成本的降低。两种原因作用的结果,促使民工“流动”加剧。

第五个阶段(2003―至今),粮食价格第二轮持续上涨,这其中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造成。如果结合民工“流动”所造成的“民工荒”分析,粮价上涨,表明农业劳动力价值上升,城市生活成本也随之上升,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又直接或间接地对提高农业劳动力价值产生极大的“助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工资过低或相应较低,就很难吸引民工继续留在城市,“民工荒”现象于是就应运而生了。

(三)归纳概括

在上述调查与师生之间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取得几点共识:

其一,2003年下年年以来,各地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陆续出现“民工荒”现象,继尔提升工资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两项叠加的结果,就是劳动力尤其是农业流动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促使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劳动力生活资料价值的上涨,反过来又会促进劳动力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其二,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同其他商品价值的决定相比,其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对生活资料的需要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它的构成和范围,就不只取决于劳动者的的生理需要,而且还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其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三部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我国劳动力商品价值是提升的,提升的主要部分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依据等式两端平衡的原理,一部分提升,另外两部分必然分别趋于下降。也就是说,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如果仅从打压农副产品价格出发,不如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的培训方面的投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平稳市场农副产品的价格。

其四,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及再分配的原则。国民收入的的分配问题是同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相联系的。尽管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并以不同形式进行但都涉及国家、企业、投资者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四者各自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必须体现对四者的利益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

四、一点体会

通过上述实践环节的安排,学生接触到了社会实践层面,认识到当前我国食品价格带动的Cpi上涨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现象。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劳动力价值的提升却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最主要的因素。上升到理论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劳动力价值学说的学习,使学生较为清晰地掌握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劳动力商品价值公式的建立,又让学生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等有关政策,有了更为清醒地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90页;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96页;

劳动实践价值篇7

[关键词]价值劳动者高职教育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对劳动者的价值认识正确与否,劳动者的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而且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价值,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促使劳动者价值理念确立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最核心职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价值的提升。关于价值,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在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在这里,马克思表明了主客体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人和物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应关系。而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劳动者不仅被动地接受外界提供的生存资料,而且主动地创造自己作为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劳动者的价值,或者说劳动者的有用性,就在于创造价值。

高职教育正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既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同时又注意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在职业领域里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对于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有一个更广阔、更符合现代精神的看法。他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是社会活动的积极主体,他们为社会劳动,也就是为自己劳动,他们是自己未来物质生活条件的创造者,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动力。只有当每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地位、能力、职责、权利有较清楚地认识,才能有真正的自信、自强、自重、自尊和自爱,也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提高自己的主体地位尽其应有的责任。进一步讲,也只有在实践中,真正地、现实地依靠劳动者、唤起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提升劳动者的价值理念,才能把千百万劳动者吸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二、经济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者价值层次的提升

经济发展不仅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展、专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者价值层次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其目的是教育与培训高级职业人才。可以说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领域的开发;第二产业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和技术的引进;第一产业科技含量的渗透,使得一些岗位的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作方式逐步由体力技能操作转为智力技能操作,技术的发展对操作性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在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同时,经过高职教育的职业劳动者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自然也就实现了劳动者价值的提升。

知识经济引发的经济革命,对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知识经济对高职教育培养知识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新的诠释,他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决定生产、经营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积累将成为改善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的起点和收人,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知识积累决定着其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劳动者的价值也在提升。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高职教育就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通过技术的运用提升产业结构的能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职教育通过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提升产业结构的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劳动者的价值。

高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发展形式。高职教育符合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发展的原则。高职教育通过精心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方式,使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自我能力展现中提升劳动者的自身价值。

三、高职教育创造了实现劳动者价值的条件

劳动者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越大,它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内在统一,不断平衡的。实践证明,要想真正提升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价值,真正实现劳动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需要造就一个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环境。高职教育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适应性、前瞻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已经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职教育是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银领”人才的体现。高职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价值,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银领”人才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转贴于

第一,高职教育为现代化条件下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理想的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怎样把人类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现实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契合,使其不仅具有思想引导作用,而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不失为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理想途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是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基本方式。人们必须从属于一定的职业,在特定职业岗位之内实现其发展。高职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职业发展的教育事业,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高职教育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高职教育为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不断展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

第二,高职教育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高职教育在实现人的一般发展需要基础上,满足了人的特殊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强调教育的人格化和个性化。高职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关注和探求,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高职教育不仅承认个性的差异性,而且通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形式为不同个性提供了发展的选择性。这种教育,有利于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和张扬个体的特殊潜能。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以社会的职业分工为基础,较为具体地反映了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根据职业指导理论,人的各种能力模式和人格模式,总能与某些职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一旦个体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宜的职业发展轨迹,就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实现最大限度地发展,劳动者的价值自然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使学生为发展个性而选择专业进而发展个人的职业能力。由于专业与他们的兴趣、能力较为接近,一般学生都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密切关系,这就可以有效地激发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潜能的开发中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高中阶段学习平平的学生,进入高职后由于所学专业适合本人的特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真正成为表现其个性的自由活动。

第三,高职教育促进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人的个体价值是以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的,主要体现在职业成就方面,正所谓“有所位,才有所为”。高职教育以指导学生就业、创业、乐业、立业为宗旨,对劳动者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可以赋予学生以职业能力,使其成为现实的职业者。高职教育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高职教育是未来劳动者的职业引领人。高职教育对于提高个性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展现其职业劳动者的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高职教育创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高职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受教育者本人,也关系到整体劳动者价值的提升。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锻造,也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而是把教育对象作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主体加以培养、塑造。高职教育不是授人以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的功利性教育,他的价值取向是以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拓宽学生创就业渠道为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确立社会坐标系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位置。在认识职业的基础上,熟悉职业、发现职业、发展职业。高职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元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马必学,王式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劳动实践价值篇8

论文摘要: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以及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指导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创立100多年来,一直存在多方面的争议,其中包括价值是不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论以现实指导意义何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电子化甚至电脑化的出现,生产中需要投入的活劳动要素相对减少,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包括机器、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在内的资本要素,即物化劳动要素却急剧增多,很多产品似乎不需要人的活劳动参与就能生产出来。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采用全面的观点,整体地看待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含义。

一  关于劳动创造价值问题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揭示出“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原理,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特别是今天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关系、劳动过程,均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结合新的实践,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曾表现了对价值问题的极大关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1841)中,曾对人的自由与必然和反对神本主义价值观等问进行过探讨。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其他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对各种不同意义的价值概念作过考察和把握。他首先严格区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交换价值,立足于对交换价值及其内在尺度的考察,揭示了商品生产的秘密,从而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面对利用混淆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来否定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庸俗经济学观点,进行了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他反复强调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毫无共同之处”同时,马克思并未因此而将它们的差别绝对化,并未否认在一般科学的范围内研究使用的价值的意义。

在以往的经济学著作中,“价值”一词有时表示商品的价值,有时表示交换价值,有时则表示使用价值,其含义往往只有根据上下文联系及作者的思想才能具体地确定。虽然一些英国经济学家曾有用“worth”(价值)表示使用价值、用“value”(价值)表示交换价值的习惯,但无论是日耳曼语源的“worth”,还是罗马语源的“value”,都只是“价值”一词的两种不同语言符号形式罢了。为了避免象这样多义地使用“价值”一词所造成的混乱,马克思对“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这三个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并分别用三个不同的词,且ⅱ“value”、“usevalue”、“exchangevalue”来表示它们。换句话说,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中,与价值问题直接相关的,实际上有三个概念,其中,“价值”概念指的是商品中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交换价值”概念指的是商品价值在社会交换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而“使用价值”概念则不完全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只有“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value”),而且是活劳动,不是物化劳动,它强调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二字的含义及其理论价值。它强调和认可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确认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从价值量的变化规律来看,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劳动量的变化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直接改变商品的价值量,而仅仅是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今天人们生产产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以生产简单工具和简单日常用品为基础的,只需要很简单的工艺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劳动,而是需要许多现代化的机器设备等资本要素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复杂劳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链条也大大地拉长了。但是,即使是最复杂的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如果向前层层推移,最终都归结于人类的活劳动,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劳动创造价值仍然是正确的。

二  关于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劳动要形成价值,光靠劳动自身还不行。如果只有劳动而不具有诸如土地、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素,无论如何是生产不出商品来的。没有商品,自然也无价值可言。关于产品的生产要素,马克思明确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作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胁”“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产品的生产要素,这是马克思关于生产要素的基本观点。

近年来,有人认为,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由活劳动与物质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劳动与资本彼此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因此,不能说剩余劳动仅仅是由活劳动创造出来的。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物化劳动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因素,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越来越大的作用,否定它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就不能客观地、科学地、正确地认识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作用和功能。因此,认为应该是价值及剩余价值是由物质生产要素和活劳动共同创造的。

  我们认为,物质生产要素虽然不是价值的源泉,但它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质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物质生产要素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它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新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生产要素的消耗只有在社会“平均消耗”的情况下,其价值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如果大于社会“平均消耗”的范围,就意味着物质生产要素的浪费,超出部分的价值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反之,如果大力节约物质生产要素,使物质消耗大大低于社会的“平均消耗”,就有利于降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有利于商品生产者实现更多的价值。其次,先进的物质生产要素有利于劳动者从事复杂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样的劳动者,如果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不同,创造的价值也不同。但是,物质生产要素的先进程度要与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不是越先进越好。

但承认物质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价值中的作用,并不否定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这个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这是因为:第一,前者说明的是商品价值形成的条件,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能创造商品价值;后者说明的是商品价值形成的源泉,没有劳动这个唯一源泉,无论物质生产要素多么先进,多么丰富,同样创造不出商品价值。第二,物质生产要素对商品价值的作用是通过劳动为媒介而实现的,它并不改变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唯一尺度这个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三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指导意义问题

对价值规律的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动,必然会促使商品生产者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生产力向前发展。市场化改革20多年的成就证明只要我们尊重价值规律,我们的事业就能向前发展;相反,如果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我们就必然走弯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很长时期内,我们实践上把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统统视为异端,简单地认为我们可以不经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这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做法,结果证明是行不通的。

劳动实践价值篇9

【论文摘要】教师价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本质关系的概括,是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与教师是否具有满足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状态,也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状态。教师价值具有相对性、导向性、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创造性是教师价值的最高表现,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职业,人类文明的延续与传承离不开教师。对此,研究教师价值及其特征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所谓教师价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师生之间本质关系的概括,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状态。可见,要构成教师价值必须具备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而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之间要存在必然的联系,同时,且价值客体的某种功能属性要能与价值主体的某种需要达成一致,或满足主体需要。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价值具有相对性、导向性、创造性及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1教师价值构成分析

1.1教师的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

教师的隐性价值(潜在价值),即尚未实现的价值,是一种可能的价值,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价值。就是说作为教师虽有一定知识、技能、经验、修养、德性等,但未能较好地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有的教师因故(生病或出差等)未上班、停职而从事其它职业,有的教师出工不出力或“茶壶装汤圆--心中有,倒不出来。”等,对学生没有带来积极影响,尽管有价值,也是一种潜在可能的价值。

教师的显性价值(实现了的价值),即教师的劳动对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积极或消极)。显性价值,又有正价值和负价值之分。正价值就是指教师劳动对学生产生的正面、积极、健康向上影响的价值;负价值是指教师的劳动对学生产生的负面、消极、不良影响的价值。

1.2教师的劳动力价值

“教师作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就教师而言,其价值包括:(1)教师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赡养老人、维持家庭、抚育后代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培养教师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接受继续教育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5)获得信息、积累资料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上述五项中,(1)则是教师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之处。因为教师需承担校内劳动(讲课、实验、辅导、考试等)、家庭劳动(资料、备课、批改等)、社会劳动(参观、实习、家访等),在劳动时间、空间、强度以及业余劳动的必须性等方面都是大部分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教师享有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是由其劳动特征及与此相关的劳动价值所决定的,而决非其他,更无非议。”[1]

1.3教师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生活着的教师,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因此,教师价值又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之分。教师的经济价值主要是指社会对教师劳动给予的经济报筹;教师的政治价值主要是指教师应有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而教师的社会价值主要是指教师的劳动被社会认可,诸如得到社会的赞誉、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等。

2教师价值实现分析

2.1教师作为价值客体时的教师价值

作为价值客体的教师,是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经验、修养、德性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相应的作为教师价值主体就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认知需要、审美需要、道德伦理需要等多种需要。价值客体应满足价值主体,因而,教师价值就只有通过学生来体现,其体现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其实现有两种情况:(1)是正价值,即教师将其知识、技能、经验、修养、德性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言传身教,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道德伦理要等等。学生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素质,这样教师的价值就是正价值,这是教师价值的主流。正价值是教师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2)是负价值,即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修养、德性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未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道德伦理需要等等,相反给学生以负面不良的影响,甚至给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伤害。教师的负价值是教师中的极个别现象,是教师本人的耻辱,理应受到社会所摒弃。

2.2以教师作为价值主体时的教师价值

教师价值以教师作为价值主体,其价值客体便是学生、家长和社会。教师是人,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能得到满足,其满足主要源于价值客体的学生、家长和社会。

教师劳动有不同于别的职业劳动的特点,其劳动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的人。由于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毛病多,问题多,加之求新求异、思维活跃、观念多维、价值取向各异等等,加大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难度。因此,教师的付出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由此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重复性、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对此,教师劳动理应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尊敬、理解和支持,以确保教师应有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的实现。这样,教师正价值的实现才有保障,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教师价值的特征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价值具有相对性、导向性、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3.1相对性

教师价值的相对性指学生需要与教师素质之间构成价值关系是有条件的,表现为主客体关系是相对的。现在的教师是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可能会是明天的教师。从视角转换看,学生是主体,教师就是客体;教师是主体,学生就是客体。不同的主体可跟同一客体构成不同的现实价值,同一主体对不同客体或对同一客体也会构成不同的现实价值。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或对同一教师也会构成不同的价值。同一教师可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而作为学生也有不同的需要,且学生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教师价值便具有相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个体的一切器官,……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2]

教师价值的相对性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是丰富多采的,教师价值在本质上具有全面性,这种全面性是人的本质全面性的反映,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3]这种全面性自然只能是相对的。

3.2导向性或指向性

导向性或指向性是教师价值最突出的特征。教师价值的导向性特征可以表述为教师价值具有行为动力的功能,这一功能借用波普尔的分析,动力充当行动的“引擎”,期望充当“瞄准镜”,支配倾向最终表现为“终结目标”。教师价值的形成最终决定于学生有什么需要及其满足,学生需要既是教师价值的动力和目的,又是教师价值的尺度。这说明,学生需要是形成教师价值的主体深层内容,没有学生的需要就无所谓教师价值。这就说明,教师价值具有导向性或指向性特征。

就学生的心理要素而言,认知、情感、意志缺一不可。相比之下,在认识活动中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在价值活动中则是情感发挥核心作用。马克思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本质力量”[4],列宁也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认识是价值的心理基础,感情是价值的心理内驱力,正是学生对教师素质能否满足自身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好坏、利弊、善恶、美丑、有用无用、应该或不应该等不同的情绪态度,决定学生对教师的学识、技能、经验、修养、德性、治学态度等的取舍。面对能满足学生自身需要的时候,学生则表现出好、利、善、美、有用、应该之类的情感,反之则表现出坏、弊、丑、无用、不应该一类的情感,这自然是一种明显的导向性或指向性特征。

此外,教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只有通过教师价值活动,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师素质满足学生需要的统一,这种统一状态就是教师价值的实现。而教师价值的实现就是学生预定目的的实现,而目的性就是导向性或指向性。

3.3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师价值的最高表现,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师价值的创造性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毛泽东说过:“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6]其中的“做或行动”是价值的创造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初要确立行为动机,形成一定的教师价值追求,这种追求是比现实更优越的东西,是高于现实的理想,而理想是包含有创造成份的。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7]这就表明教师的价值追求与创造性是成正比的。列宁讲:“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宏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8]这就是说人的意识有高于现实的价值追求,能根据自身需要设计出新的改造蓝图,并用行动去实现它。所以,意识追求的创造性首先是指价值追求的创造性。教师的价值追求只有通过改造活动才能逐步变成现实,因此这一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教师价值及其大小全在于能否创造出精神价值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社会或他人提供精神服务。离开创造性谈不上教师的价值。

3.4S教师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如果从价值的发展视角进行审视,社会历史性就是教师价值的基本特征。上述教师价值的相对性、导向性和创造性,都蕴含着历史的印记,表现出时代的差别。教师价值的相对性本身就包含时代差异的相对性,不同时代的学生与教师构成价值关系,其价值意义是不同的,有差别的,历史性即是相对性;同理,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学生的价值追求存在差别甚至对立,教师价值的指向不可能完全一样,价值目标必然不同,这就造成不同历史环境下教师价值导向具有时代烙印,表现出历史性。就创造性而言,不仅因不同时代教师的价值追求不同影响其创造活动的方向,还因时代不同,教师进行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手段不同,这就使教师价值创造带来明显的时代性,一定价值创造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教师只有在弄清了自身价值、价值实现及其特征后,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zje.net.cn/_zjeres/jiaoylw/lib/2/205/zjeres_jiaoylw_205_15365.htm.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第42卷第1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169页.

[5]列宁全集[m].第20卷255页.

[6]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卷,第477页.

劳动实践价值篇10

论文摘要: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对于这两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无论是劳动价值还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第三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人类天生赋予的、意识决定的,意志与理念决定价值的存在与否。马克思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批判,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而在当前发展中继续起着重要的知道作用。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

   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价值是商品生产中交互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价值的劳动当然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而不是非生产劳动。问题在于有些生产劳动被看做非生产劳动,或者某些非生产劳动又被看做生产劳动。

   第一,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从商品生产关系来讲,劳动生产力必须高到能够提供剩余产品,才有可能进行产品交换,使产品转化为商品。生产劳动不仅包含必要劳动(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还必须包含剩余劳动,从生产结构来说,就是生产劳动是能够生产剩余产品的劳动。从价值形式讲,就是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这一定义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使劳动包含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进人流通转化为商品。

   第二,直接生产过程外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商品生产是和商品运动分不开的。为了商品生产必须从市场购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人直接生产过程后流水作业,产成品流通流到消费者手中。纯粹商业劳动只是为价值转型的劳动,不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属非生产劳动。但商业劳动又是和物流结合在一起,就属于生产劳动。农业、采掘业、工业都生产了商品,提供了服务,它们的劳动当然属生产劳动。这是广义的服务。一般是就狭义而言的服务,即未提供商品,只提供劳动的服务。这里的界限在于,或者是生产有形商品的劳动,通过商品间接服务;或者是生产无形使用价值的劳动,直接为消费者服务。超越这个界限,就是非生产劳动。

   第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生产劳动从劳动方面上,由于商品具有二重性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就相应具有二重性,作为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生产劳动从生产方面上,由于生产具有二重性一生产力(物质内容)与生产关系(社会形式),前者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当具体劳动抽去具体现象成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的生产力便表现为抽象劳动的生产力,即单位劳动时间生产使用价值(商品)量,或单位商品所耗劳动量。

   第四,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简单劳动以体力支出为主,复杂劳动以脑力支出为主。脑力劳动的复杂程度在于它积累了前人和今人的科技劳动,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劳动。体力劳动多墨守成规,未具有这样的脑务支出,故称简单劳动。因此,从量的比较讲,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第五,共同劳动与一般劳动。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或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同一期间(横向)共同协作,马克思称之为共同劳动。但在复杂科技劳动中不仅包含横向协作,还包含(纵向)传递下来的脑力劳动结晶。这种劳动即为一般劳动。

   第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凝结在价值中的劳动是已经过去的劳动,或称“死”劳动,不是正在运行的活劳动。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两种形态及划分意义

   劳动价值论具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劳动价值论的抽象形态,其特点是所论述的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稀薄的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正因为它“抽象”,所以马克思的论证附有若干假设和前提,一些比较复杂的因素如市场竞争、供求关系等都被暂时舍去了,仅仅从它的“纯粹形态”方面进行考察;正因为它“一般”,因此不仅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而且适用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第二种形态为具体形态,它是第一种形态的逐步具体化,其特点有三:一是不再从“纯粹形态”方面进行考察,一些原来被舍去的因素如市场竞争、供求关系等逐步进入研究的视野。二是贴近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经济生活。三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一种形态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和基础,第二种形态是第一种形态的逻辑推演、逐步展开和具体化,两者构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劳动价值论的整体。划分和研究两种形态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特别是要发展抽象形态的劳动价值论。这一部分是马克思长期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扬弃和对历史和现实中的大量材料进行深人研究得出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更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竖立其上的马克思经济科学大厦就是依赖其支撑的。其次,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在深化劳动价值论具体形态的研究上下功夫。《资本论》的出版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抽象形态应该说还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它的具体形态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而对当代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三、面对经济发展的新问题以及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许多不同的新情况,主要是:(1)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单位商品中活劳动的含量大大减少;(2)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精神劳动(科学劳动)已大大超过工人的直接劳动;(3)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已使工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趋减少,而商业、金融业以及各种为生产服务和为生活服务的部门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日趋增大。任何社会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都应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发展,不能凝固化,一成不变。劳动价值论研究有如下的新进展。

   第一,劳动主体队伍的多元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研究的劳动主体,主要是私有制下的商品生产者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雇佣工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劳动主体对象与传统意义上的对象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既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主体,也有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主体,还有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中介服务的劳动主体。多元结构的劳动主体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

   第二,生产性劳动范畴的广泛性。马克思曾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劳动范畴进行了一系列区分。但他把自己研究、考察的重点放在物质生产部门,这也是当时的条件所限定的。在当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保险、通讯等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来越高。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已把生产性劳动的范畴扩大到那些为物质生产者生活服务的,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换的劳动上。

   第三,劳动价值量的计算具有复杂性。当代科技在生产中广泛运用,使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马克思以简单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而将复杂劳动看成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传统的比例结构被倒过来了。商品价值形成中复杂劳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