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1:50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1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医药市场正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12年底,我国医药产业总资产16408亿元,同比增长18.4%。2012年完成产值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化学药品原药3305亿元,同比增长16.6%;化学药品制剂5089亿元,增长24.7%;中药饮片1020亿元,增长26.4%;中成药4136亿元,增长21.3%;生物生化药品1853亿元,增长20.5%;医疗器械1573亿元,增长20.6%。同期,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5%,高出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

笔者史立臣认为中国制药工业企业面临两个极端:大型企业和特色专业企业满是雄心壮志,大战拳脚,四处开展收购,投资和多元化发展;中小制药企业内心惶恐,或得过且过,或试试探探的进行局部调整。

与此同时,外资药企在国内也大肆进行收购药企。

据不完全统计,1-8月份,国内医药企业并购案30多起,外资企业占一半。

一方面大型国企和外资合资企业看好国内医药市场,一方面中小药企发展前景迷

在面临发展迷茫的境况下,中小制药企业还面临认证日期日益紧迫的新版Gmp认证,新版Gmp认证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截止8月份,全国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365家,核发483张证书,占总数27.7%;3839家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中,通过认证(不含医用氧、中药饮片及体外诊断试剂)690家,核发846张证书,通过率18.0%。

在国家行业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中小制药企业自身资源能力较弱的情境下,怎样规划未来的发展战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小制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制药企业目前在产品结构上还没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主销产品基本是普药产品为主,市场竞争能力差,规模化生产能力低,这种情况下,中小制药企业很难在单纯的产品竞争上获得优势,这一点也正是中小制药企业最为关键的问题。但是,也存在另一种情况,一些中小制药企业本身拥有很多的储备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科学筛选的方式遴选出具有冷门效果的单个产品甚至产品组合,但是,中小制药企业缺乏专业的人才或者缺乏专业的思路。我们做过一个制药企业的战略规划项目,其中就有产品线规划,我们在对这家制药企业的储备产品进行综合评估时,发现了两个专科产品,这两个专科产品竞争厂家少,病重不在大疾病范围内,但是,市场用量并不低,之前,这家制药企业也曾经寄希望与这两个产品,但其销售队伍习惯于流通和招商,对产品的具体运作存在竞争能力低下的问题,销售两年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销售队伍更愿意销售走货快的普药品种,虽然利润率低,销售人员赚的少,但毕竟每月都有实际销量,所以,销售体系对这两个产品也没兴趣。经过我们梳理后,重新确定了这家制药企业的产品战略,以这两个产品为核心,在保证原销售体系政策运作的情况下,另建一支专业队伍,专门做这个产品系列,并结合一定的营销策略,经过3个月运作后,这两个专科产品从基本为零的状况下,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后期笔者史立臣项目组融合这两支队伍,持续放大专科营销的效果。

中小制药企业要想发展,就不能走大众化路线,而要做到专或者精,要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不是用没特色的产品去与竞争者肉搏,而是用自身可塑造的竞争优势去参与行业的发展。

二.资源能力获取和配置能力较低

目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向资源竞争过度,任何国内制药企业都面临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差的问题。大企业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上海医药,产品群整合能力低,竞争性产品线少,营销能力薄弱,市场拓展能力低下,好在拥有庞大的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依靠这些庞大的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自身的竞争力,发展的不温不火。目前上海医药正在进行营销体系整合,但是,缺乏内部产品的规划和外部市场的资源布局和规划,效果不会太好。

中小制药企业在资源和能力获取配置方面更低。目前一些中小制药企业对自身的资源视而不见,经营状况差的原因归结于竞争对手做的好,殊不知人家做得好的首要根本是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强。

中小制药企业要想发展,必行清晰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对未来的发展来说欠缺什么,而不是去模仿其他成功企业的做法,很多模仿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支撑的资源和应该匹配的能力。

三.经营体系效率低下。

中小制药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经营企业就是内部控制成本,花小钱办大事,外部算计成本,预算内的钱要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一些制药企业虽然业绩有所增长,但是,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增速很快,利润率降低很快。原材料上,采购原材料没有规划,市场购买随机性强,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生产上,到处跑冒滴漏,过程浪费严重。

有些企业虽然生产浪费低,但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我参观过一家企业,厂房整洁,废料处理率极低,但我们在参观生产流水线时,却看见大量发霉的中药原材料被粉碎后填入生产槽,中途破损的产品拆掉包装后重新放回流水线,甚至被污水侵染的包装盒都晒干后简单处理重新包装,我过后提示过这个企业的老板,但老板不以为意,后来发生了系列质量问题被相关部门查处,目前这家企业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好产品已经被卖掉,老板已经转行做其他生意。相信这种情况一些企业是存在的。

四.投机心理强

一些中小制药企业在企业经营上投机心理太强,原材料采购便宜的最好,市场销售上不惧价格体系被打穿销售出去就行,产品策略上,什么话都能做宣传资料,什么许诺都敢承诺,甚至通过造假证明材料或者名人信息来做宣传,基本没有品牌意识。有一家藏药企业,利用藏药神秘性把普通的藏药国准字号产品说成能根治癌症,预防癌症,通过会议营销的手法辅以造假的宣传资料骗取老人甚至国际友人的购买。这家企业历经多年,仍然龟速发展,其企业人员说“市场这么大,忽悠完这茬还有下茬”。

有些中小制药企业为什么能从小到大?就是老板是以真心做企业的想法去经营自己的企业,而不是想短期发财。投机性强的老板很难或者基本不可能做成大企业,通过投机行为形成的业绩和市场也会很快消失,这样的案列很多,枚不胜举。

五.营销模式单一。

现在营销模式很多,但很多中小制药企业基本就是用招商、流通或者没规划的销售队伍去撒盐面摊煎饼。而招商基本不专业,就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联系合作客户,后期简单的收款发货。销售队伍基本是定好指标,分好区域撒出去,坐等收获。

这种现象与中小制药企业自身的营销规划能力有关,营销体系单一,竞争力就弱,营销体系内涵少,适合自身的优势模式就很难建立。

好的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一般是综合性的,细分性的,会根据不同产品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特性采取差异化的区域营销模式。

模式是为经营服务的,制定适合企业、适合产品、适合区域市场的营销模式才是营销制胜的根本。

上述五点反应了中小制药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那么,中小制药企业怎样进行战略规划?

面对国内医药市场的新形势,中小制药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医药行业诸多政策和新的竞争态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分析评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构建真正适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规划

中小制药企业做正确的战略规划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决策层习惯于跟风,那个疾病种类用药量大就奔那个领域去,于是,很多企业都蜂拥般的奔赴市场大、前景好的领域,造成红海更红,自身却延误的战略发展。比如我们给一家企业做营销项目时,发展这家企业请咨询公司制定的战略就是进入肿瘤、糖尿病、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领域,但是这家企业自身在这些领域基本没有优势,产品也较少,研发基本空白,这种战略就是形式主义,按照这个战略发展下去,这家企业肯定跑死,我们叫这种战略为死亡战略。所以,如果找咨询公司做战略,对方的合伙人一定要对医药行业极度熟悉,最好在医药行业从业十几年,否则风险很大。

好的战略规划,一定要适合自已自身,而不是简单的分析行业机会,那块机会最大就去那一块,结果,绝大部分企业都去那一块,最终成立陪衬。

笔者史立臣认为中小企业战略规划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1.从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入手。

你有什么资源,拥有什么能力,这是战略选择的根本。在实际的土壤上做的规划要远比空中楼阁可靠。同时,还要分析和规划未来可获得的资源和能力,现在和未来的结合就形成了战略的坚实基础,这时就要聚集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具备现实意义的企业愿景。

2.要构建核心竞争力

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研发创新等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离不开创新。

比如扬子江药业就是通过营销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后期又开始构建研发创新能力,现在的扬子江药业研发能力很强。

核心竞争力是有层次性的,现在拥有什么,明年拥有什么,三年五年十年拥有什么都需要勾勒出来。

核心竞争力构建在战略里必须描绘出逐步建立的构件图。

3.营销模式要有创新

目前的医药行业,三甲以上的高端医疗市场是外资合资企业为主体,国内药企短时间内很难有所突破,而医药商业贿赂问题层出不穷,代金的学术营销仍然是主要模式。基层医疗市场目前由于520基药目录的推行,市场主要掌控在各省的政府手中,药店与制药企业博弈能力日益加强,很多原有的模式和已经作用渐衰。

未来医药市场竞争取决于市场布局立体化细分、品牌建设、营销体系重构、模式创新、管理提升和战略取势等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为此,制药企业的营销创新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突破:

1)聚焦核心产品

制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创新一定要和核心产品或者主要发展产品吻合,不能脱离。比如企业的主要规划产品是专科医院,那么做专科医院的模式就和普遍的医院开发模式存在差异,还比如,降血压药品北方市场销量最大,而南北方的市场存在明显差异,一盘棋的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合制药企业的产品销售。

2)聚焦重点市场

通过立体化的市场布局,对制药企业的市场做一次真正的彻底的梳理,根据自身的产品资源和营销能力,决定进入哪些区域、哪些层级、哪类终端市场进行竞争。制药企业一定要对重点市场、目标市场进行政策分析和竞争分析,明确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进而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

3)要和国家和各省医药政策匹配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各级医疗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两票制和反商业贿赂的诸多政策,将会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的整顿力度,制药企业将会面临更多、更高的政策性门槛,只有跨越这些门槛限制,才有机会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基本药物目录、定点生产目录、城市职工医疗保险目录、新农合目录、社区用药目录等种类繁多的目录也是制药企业在政策性市场的主要目标。

4)要和营销体系和营销团队特性匹配

4.要形成真实的路径。

很多中小制药企业的战略构建基本就是目标和愿景,缺乏实际的路径,没有路径的战略基本是完不成的。怎样形成路径?其实很简单但也很复杂,这不仅要具备熟悉的战略规划能力,更要熟知医药行业和医药企业发展的规律。

5.要进行产品线规划。

医药行业中,产品是战略的真实载体,可以说没产品线规划的战略根本就没有战略,现在很多企业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这是战略巨大的漏洞。企业自己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是由于企业没想清楚,而请咨询公司做战略没产品线规划是咨询公司不懂,于是有意识的避免掉这一块。

产品线规划是巨大工程,主体是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士,包括研发、市场和销售人员,再加上高管层和决策层,产品线规划要在充分研究整个市场的基础上反复讨论,逐步深入,最终确定。

什么是产品线规划?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外在机会与风险以及市场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以及实施该远景目标的战略、战术的过程。产品规划的内容包括产品各类别结构规划,产品系列化规划,各机型定位规划,产品长度和宽度规划,产品生命周期规划等。

6.要形成战略步骤。

战略步骤就是在战略路径基础上根据财务年度进行划分,每个财务年度做什么,那个部门或者领导负责,具体责任和权利要分得清晰。步骤的确定,就是行动的确定,而行动就要有策略,只有策略领先,行动才可以致胜。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2

论文关键词:中小医药,战略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战略管理一词最初是美国学者兼企业家安索夫提出。此后,其他许多战略研究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现在观点认为,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2】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的目的及作用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中小医药实行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医药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医药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自主创新的新生力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但中小型医药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一直没有重视。中小医药企业对我国医药行业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每年仍有数以百计的企业倒闭,有研究表明,尽管倒闭的原因多种,但基本症结却是缺乏战略管理的技能,或没有开展战略管理。中小型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严重缺乏,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已迫在眉睫。

2.我国中小医药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中我国的中小医药企业不断壮大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在经历了初步的竞争后,医药市场不断规范,相关法律日益健全,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医药企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单薄,生产条件落后,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水平低、集中度不高等致命弱点,其无疑也是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阻力。而如今世界,医药竞争却日益加剧,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面对竞争,如果我国的中小医药企业不尽快增强自身的实力,终将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如何找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其优势,充分整合资源,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当前中小医药企业所共同面临的亟需探讨的问题。

3.我国中小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者胜任力欠缺

3.1.1缺乏战略思想,短期行为严重:大部分中小医药,尤其是处于婴儿期的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战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运行仅出于对地方资源的即时利用或短期出现的市场需求,缺乏长远的目标。

3.1.2错把计划当战略,盲目扩张发展:许多中小医药企业没有战略,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计划。有的医药企业错把计划当战略,耽误了企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有着根本不同。

3.2企业战略文化环境欠佳

我国一些医药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不能准确体现企业核心的精神层面,缺乏未来导向性,不能在实际工作中激励员工。此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医药企业形成企业的独有特色及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为医药企业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文化。

3.3.高素质人才的匮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较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企业的必备因素医药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目前,一些医药企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不仅缺少生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还缺少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虽然一些企业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和逐渐壮大的科研队伍,但仍不能为医药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3.4产品营销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的一些医药企业营销方式仍以传统推销为主,缺少创新,,不能很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医药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并未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

3.5创新能力低,国际竞争能力差

我国的医药产业对于研发的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3%左右,而发达国家医药业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新药研究与开发,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耗资2~3亿美元,甚至10亿美元以上。20世纪70~90年代,世界各国共开发152种新药,仅美国就占了将近一半,而我国颗粒无收。这些无疑说明了我国在国际医药市场所处的劣势,创新能力低下。

4.中小医药企业战略管理实施与对策

4.1提高管理者与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吸纳高素质人才

对我国中小医药企业来说,人才已成为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针对自身条件,围绕着管理人员、研发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3支队伍分级、分类、分批进行长期或短期培训,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4.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持企业团队的旺盛的战斗力

加强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和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能是一个时期的行为,而是需要采用不断升级培训的方式,针对不同基层的员工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级别的培训。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1)深入贯彻企业精神,宣传企业文化。(2)重视企业责任观和价值观(3)在继承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力求创新。

4.3“科技创新”增强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创新精神,医药科技创新【3】投入大、门槛高、风险大、是一个持续投入、不懈探索、执着追求的过程,我们必须大力鼓励创新精神,以倡导尊重科学规律、宽容失败来弘扬科学精神,用长跑的技能和心态代替急功近利和短、平、快。

4.4有效战略管理和组织再造是中小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具有可操作的能够推行的企业发展的战略实施步骤,并能够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短期目标。组织再造是实现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有效方法,进行组织再造流程,需要医药企业与消费者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认真分析消费者医药消费需求特征,从中找出既符合企业发展目标,又能适应中国消费者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的市场机会。

参考文献:

【1】官文龙.中小医药企业艰难前行,路在何方[n].医药经济报,2008-01-18.

【2】汤少梁.基于合作竞争的我国医药企业竞争战略中国药业,2008(10):9.

【3】庄志勇.中小医药企业的发展创新之路中国实用医药,2008(24):198。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3

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国务院决定,将卫生部的职责、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时,将人口计生委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同时,不再保留卫生部、人口计生委。

新成立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规章,依法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负责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药品法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拟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生产的鼓励扶持政策,提出国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

(三)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制定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统一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四)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国卫生资源配置,指导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农村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

(六)制定社区卫生、妇幼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规划并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妇幼保健的综合管理和监督。

(七)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实施重大疾病防治规划与策略,制定国家免疫规划及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对重大疾病实施防控与干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八)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和政策措施,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指导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九)起草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规章和政策,指导制定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

(十)指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

(十一)负责医疗机构(含中医院、民族医院等)医疗服务的全行业监督管理,制定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技术、医疗质量和采供血机构管理的政策、规范、标准,组织制定医疗卫生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

(十二)组织制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医药卫生科研攻关项目,参与制定医学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

(十三)指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拟订国家卫生人才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并组织实施。

(十四)组织指导卫生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卫生援外有关工作,开展与港澳台的卫生合作工作。

(十五)负责中央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中央部门有关干部医疗管理工作,负责国家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4

这是一个中国医药工业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抉择的时代,回归我们的主业,看清我们生存的根本,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形成我们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我们自己的营销特色,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渐行渐远。

那么在2012年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整体的营销决策呢?专业做医药管理咨询的北大纵横医药团队对中国医药市场进行了深透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改善医药企业的竞争策略:

一.策略领先行动制胜

医药工商企业应当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渠道策略,在整体策略领先于同行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变革企业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运营组织、强化执行力。

面对医改的新形势,医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医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评价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发扬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快速发展。而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将是医药企业在未来市场抉择中胜利的根本。

1.根据政策、市场调整企业的产品策略

专业做医药管理咨询的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先生对多家成功的医药企业进行研究时发现,好的企业在产品规划上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比如提起西安杨森,我们想到的是达克宁;提起修正药业,我们想到的是斯达舒;提起三九,我们想到的是三九感冒灵颗粒。这是典型的产品品牌优势企业,然而,提到同仁堂我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高品质的中药系列;提到王老吉,我们想到的不是抗生素的典型代表,而是跟上火、上呼吸道等相关的产品。

这就提醒我们,产品规划要具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来自于企业对竞争市场的充分了解,从产品品质、产品内涵、产品系列化、产品包装,到产品市场传播策略等都要形成企业和产品自身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进行跟随性的产品规划,比如省级部门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需要进行基本药物的扩容,这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其中,帮助省级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基本药物目录。

2.对全国商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随着招标主体逐步变换为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的职能将由批发商转变为配送商,这将导致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转变,配送业务将成为医药商业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其主要收入为药品的配送费,配送费用包含在招标价格中,按比例向配送公司返还。这样一来,拿不到配送权的企业未来会被边缘化,或许被淘汰。

医药企业必须谨慎选择商业客户,和主流商业形成业务对接,以便在主流商业内形成相对强势的渠道通路,这对医药企业所有产品的销售都会起到好的作用。

3.顺应形势建立适合的市场管理模式

鉴于各省的医改情况不同,医药企业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调整市场管理模式,重要的是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营销模式。同时保证价格体系,由于安徽模式的全国推广和各省在进行招标挂网时要比对其他省同类产品的招标采购价格,这就要求医药企业的价格体系不能做穿,否则就会逐渐被淘汰掉。

现在,很多医药企业由于在各省的营销模式不同,如自建办事处、制与底价承包制等两种或三种相结合的体制,造成了对各个区域的掌控力度存在差异。又由于掌控力度的差异,企业在招投标采购上形成了不同的价格,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必须尽快加以改善。

二.决胜终端管控渠道

新医改带来的药品市场扩容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国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市场进行培育,在这个培育过程中,及早介入国家培育市场的医药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新医改对我国的医药终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给医药企业形成几个具有增长性的终端市场。国内通常把中国药品市场分为四级:一是医院终端,指县及县以上医院;二是零售终端,指所有药店(包括连锁);三是社区终端,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四是第三终端,指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等。

医院的市场总量将继续增长,2011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公立医院就诊人数达15.64亿元,同比增长1.28亿人次,高端医院采购增幅下降为15.35%。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同比增长31.98%三甲医院的市场份额在增加,县级医院份额增长较快,新农合若有40%流向县医院,将带来约巨大的药品消费增长,县级医院药品销售总量将增加1倍。

由于中国新医改已经定了了基层突破的新医改决策,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的农村医疗市场和城镇社区医疗终端份额将快速增长。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由于新医改的推进,药品集中采购趋势对零售和连锁打击非常大,2011年零售终端增速下降为15%,上半年药店增加16929家,连锁增加2409家,未来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未来对医保定点资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将受到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的冲击。

从现在的情况看,医药企业惟有通过国家政策导向的营销规划才能对新农合和社区两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进行布局,未来的终端掌控是政治性的低成本的掌控,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的终端掌控。通过介入新农合、社区和基本药物目录进入国家强制使用的目录范围,就会随着新医改的推进逐渐进行真正的全终端覆盖,这种覆盖相对市场运作来说是低成本的,是强制性的,是相对垄断性的。

在进行政策性终端掌控后,医药企业还要解决渠道商业的配送问题,慎重选择未来的商业客户,对全国性的渠道商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主流渠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管控渠道上形成医药企业自身的优势。

三.模式转型适者生存

未来的市场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在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要素中,不同的医药企业也许只是在某个营销要素上较为强势,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实力的培育和建设,将上述四个要素配置成合理的组合,通过模式转型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

鉴于营销模式的适应性,企业必须从各省政策、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提炼出不同的实效营销模式;同时,这些不同的营销模式又必须统一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下,必须能在不同的省级医药市场环境下实现医药企业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综合来说,医药企业要抓好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竞争要素。

政府关系是进入医药竞争市场的资格,缺乏良好的政府管理体系和能力,在未来的医药市场将寸步难行。

产品是营销的载体,竞争要从产品的功效、定位、宣传、成本和目标市场细分等多方面练就竞争力。医药企业要提炼产品的价值,深挖产品的商业卖点,让患者在购买产品时觉得物有所值。比如达克宁由于商业定位明确,成为了治疗脚气的名牌产品,好多相近成分的产品泛泛地定位于皮肤用药,使消费者失去购买的目的性,自然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渠道的力量正在逐步凸显,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药品,渠道和终端的真正的使用和认可往往决定了产品在招标中的命运。同时,集中招标采购后,指定配送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企业的产品销售规模,是否配送、配送量的大小、配送的覆盖范围等都将直接影响医药企业在当地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医药企业的渠道之争还表现在医药企业占用渠道商业公司资源的比例大小、商业公司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渠道政策的调整等。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加强基层突破的问题,要求生产企业自己配送,但这在真正的基层,企业生产企业自己配送是不现实的,那么渠道的竞争将伴随医药营销的全过程。

很多医药企业认为,在新医改的推行下,终端将被强制使用目录内的产品,所以终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终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强制使用只是表象,问题是使用多少、进了产品是否使用不一定由政府说了算。医药企业对终端的拉动和维护还是必须的。笔者医药医疗管理专家史立臣认为占据终端、扩大销量是长期的工作,不要企图一步到位。

三.提升能力永续发展

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医药企业要学会借势,抓住政策机会。如何抓住政策机会?企业必须先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永续发展。

在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快速打造自己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壮大和发展。构建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销战略转型

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重新考虑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这是目前医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2.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很低,不像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该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当前,医药行业来的“狼”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3.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这个口号医药企业喊了多年,但笔者还未见到哪一家国有医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使用“三板斧”的老招,这也不叫专业。 专业做医药管理咨询的北大纵横医药团队认为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进行合理的管理、授权和配置,尽量精简非客服人员。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和运营体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强化市场部

很多医药企业的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有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销售结果可想而知。

好的市场部应该发挥如下作用:现有市场分析和未来市场预测;营销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调查;消费趋势预测;品牌推广、消费引导;竞争对手分析与监控;通路调研;围绕公司销售目标拟定市场开发计划;会同企划部制定营销、产品、促销、形象等企划案,并与销售部、客户部共同实施;现有产品研究和新产品市场预测;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市场资料。

5.强化医药企业政府关系管理

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政府新医改的工作思路,调整医药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

现在很多医药企业没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有的即使有也是在市场部之下的底层级职能编制,更多的是没有相对固定的职位和编制,杂七杂八的工作都做,就是政府事务工作做的少。另外,有些医药企业即使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也是摆设,既没有完善的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方案,也没有相关的政府事务拓展经验,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医药企业都没有年度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预算,资金和费用都是来自在整体预算编制之内的结余或者挪用。

2).参与省级或者地方的新医改政策制定,或者为之提供服务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各省可以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推进新医改的进行和完善新医改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新医改方案只是一个大纲式的文件,内容不具有实操性,这样各省就会制定适合本省的实操方案。医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研究,向省级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为省级相关部门分忧解难,或者为省级相关部门就本省新医改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医药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

3).编织医药企业自身的全国性政府关系网

由于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布局是面向全国的,所以医药企业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自己的政府关系网,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驻地营销人员的人脉关系和业务能力,还要借助医药企业的商业客户,三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医药企业庞大的全国性政府关系网络,未来医药企业的全国性市场布局的根本就是企业自身构建的政府关系延伸到哪里。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5

论文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营销战略计划;营销渠道

1.营销战略计划与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医药营销方式也发生了由计划产销到根据市场需求产销的根本性改变。然而,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市场营销活动无战略阶段,或者仅仅局限于广告策划和促销策划,没有一套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

首先,由于我们的新药创新能力弱,使大部分企业依靠仿制开发新产品,加以新药审批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造成了新药开发中的“高水平重复”现象,同一个产品最多有上百家企业生产销售,这是目前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第二,渠道建设混乱。当前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还在应用依靠广告建网络、不规范的买断经营,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前经济现状下已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弊端。不规范的买断经营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造成不该有的市场空白等等。第三,营销手段简单且不规范,靠大做广告甚至是高额回扣促销等营销方法打市场。广告的“恶补”造成很多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反向移动。国家对药品广告的规范性措施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广告的,其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带金促销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严重降低了医学及药业的社会信誉度,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没有必要的市场调研、缺乏创新的产品、没有正规的品牌宣传、混乱的销售通路管理,因此可以说当前相当厂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药营销战略。

2.营销渠道狭窄

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由国内中间商和国外中间商构成,生产企业可根据国外市场情况来选择长渠道还是短渠道、直接渠道还是间接渠道,但传统的贸易体制使得我国制药企业难以对渠道(国内外中间商)进行评价、选择、调整和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市场信息除了靠分销渠道反馈和政府信息部门提供,更多地是靠自身的调研机构或委托目标市场国的调研机构。多年来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忽视及误解,因而对市场信息在现代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更不用说国际市场信息。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按理来讲,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通过其销售网来获取市场信息,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即使是销售部门,也只是从事销售业务,主要是完成预定的销售额指标。相当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仍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常常因判断失误导致营销失败。这类事情在国内时有发生,在国际营销中更是不胜枚举。市场调研已成为国外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竞争武器,他们不仅委托市场调研公司负责调查,自设市场调研机构体制和运作机制也十分完善。我国制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及营销环境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3.物流服务和管理

物流服务和管理包括几方面:即物流管理、销售服务、营销制度和内部管理。现代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只限于市场开发方面的竞争,也体现在物流快捷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物流管理就是在客户需求时如何快捷安全的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这需要企业在内部机制和网络等方面完善,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售后服务的完善是稳固客户的法宝,这需要营销员及时了解客户是否需要企业配合做什么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客户随时的需求,营销经理也要进行定期的拜访,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

营销制度必须适应市场发展规律,能更好地开发和操作市场;内部管理要完善、顺畅和严格,以便保障市场开发成果。这两个方面的好坏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是企业留住优秀营销人才的关键。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6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首个且最高规格的健康产业规划,也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正式落地和实施。那么,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哪些产业将会受益,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

规划细致入微

此次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是继8月的卫生与健康大会和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该纲要之后的又一重要政策事件,再次把“健康中国”的概念拉入人们视野。

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主要指标。就战略目标而言,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全民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而针对具体指标,规划纲要对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在内的共13条指标提出目标,如到2030年要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30%,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低至2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5.3亿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在2020年超过8万亿,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

同时,规划纲要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方面阐述了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任务。内容主要涉及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倡中西并重,发挥中医优势,推进中医创新发展;老龄化健康问题;完善医保体系、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展商业健康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不仅仅关于治疗本身,还涉及到了治疗前、治疗后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

8万亿市场空间开启

伴随着健康中国的战略不断推进,资本市场对大健康产业的关注逐渐升温,大量资金流入相关领域。

2015年以来,创投领域大型融资额的大健康产业的项目频现,上市公司的并购规模也大幅提升。根据中国并购库的统计,上市公司在大健康产业的并购在数量和资金规模上于2015年有着大幅的增长。考虑到并购库的行业分类,平安证券将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保健护理服务、人寿与健康保险、生物科技、西药、药品零售、医疗保健地产投资信托、医疗保健技术、医疗保健用品与设备、环境与设备服务都计入大健康相关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大健康产业的并购项目为322个,并购金额为889亿元;2015年数量达到了570个,并购金额为2546亿元;截止至2016年8月24日,2016年并购数量为211个,金额为761亿元。在2015年,环境与设施服务、西药和生物科技的并购项目数量最多,分别为140、128、115;而西药、生物科技和人寿与健康保险的并购金额最高,分别为684亿元、510亿元和427亿元。

而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大于8万亿元无疑会加速资本的涌入。同时,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纲领性指引,随着11月份即将在上海召开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到来以及“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的推进,“健康中国”热度将续发酵,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相关主题投资机会。参考去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认为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慢病管理、传统中医药、康复养老、医疗信息化及创新药应成为配置首选。

兴业证券认为,从纲要中提及的与医药行业相关条目来看,政策考量范围已经不仅局限于疾病治疗这一环节。首先,“防治结合、全民医保、分级诊疗”将是未来医疗领域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其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商业健康保险和分级诊疗政策推进值得重点关注;其次、“坚持中西医并重”也为中医服务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确定了基调。再者,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相关要求,将为医药流通领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保障。最后,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有望推动我国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康复、养老、体检、慢病管理等大健康产业的全面繁荣。

兴业证券预计短期内,由于政策催化的影响,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的关注度依然会较高。但是,考虑到“健康中国”主题前期市场已有所发酵,相关个股也有所异动,虽然从中长期的角度对行业构成利好,但短期部分概念股(比如纯粹主题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品种)还需要注意回避,建议积极布局有业绩支撑、估值合理、长期趋势向好的优质标的。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7

对巴南区乃至重庆生物医药产业而言,这天都是一个大日子。

这天,美国athenex制药基地等17个重大医药项目,在麻柳园区集中开工。

这意味着,作为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将一枚影响产业全局的棋子布局到了巴南区。

目睹眼前盛景,园区管委会促建服务部部长穆毅不禁心生感慨。

“外人很难想象得到,我才来这里的时候,看到的仅仅是一片菜地。”穆毅说。

破土

回忆初来麻柳的情形,穆毅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2011年2月的一天,作为麻柳园区管委会筹备组成员,建筑学专业出身的穆毅第一次来到园区建设工地。

进入工地才迈了两三步,穆毅的鞋子和裤腿就沾满了稀泥。

抬眼望去,偌大园区里,除了几片水田和菜地,别无他物。

两间大会议室、一个工棚,就是筹备组23名成员拥有的一切。

而条件艰苦还不是筹备组面临的主要困难。

“当时,我们最主要的挑战是当地一些群众对工程有误会。”穆毅说。

原来,当地一些群众对园区建设征地等工作不理解,不时跑到工地上阻拦施工。

为此,穆毅频频赶到工地,向有误会的群众解释政策,宣传园区建设的红利――“按照规划,这里以后会入驻很多企业,大家肯定能找到工作……”

在穆毅等干部们苦口婆心的劝导下,乡亲们的误会终于消除,转而对园区充满期盼。

2013年,麻柳园区引入了第一个项目――拓为服装城。

此后,随着入驻企业越来越多,穆毅也开始琢磨,如何帮助入驻企业代办手续、完善服务……随后大半年,他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了园区服务专家。

因表现突出,穆毅被任命为园区管委会促建服务部部长,专职服务企业。

从此,穆毅成了园区的“金牌管家”。

在穆毅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麻柳园区在建立后头两年,就迅速聚集起一大批魍巢业。

就在发展顺风顺水的同时,麻柳园区这艘刚起锚的“航船”,也机缘巧合地邂逅了一片“蓝海”。

“邂逅”

2013年,穆毅团队完成了一次角色转换。

“修建医药生产厂房有什么特殊要求”“医药企业管理运营采用什么模式”“医药产业链如何培育”……那段时间,穆毅和同事们满脑子全是“生物医药”。

他们这次角色转换,源自这年发生的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出台,巴南区被划入都市功能拓展区。

第二件是:《重庆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印发。

消息传来,巴南区委、区政府敏锐地嗅到了机遇的气息。

“麻柳沿江开发区建立伊始,区委、区政府就制订了《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将‘原料药’作为园区发展着力点之一――这就赋予了麻柳园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凸显功能定位的‘先发优势’。”穆毅说。

巴南区委、区政府很快出台规划:在麻柳沿江开发区规划约20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医药产业布局核心地带,聚焦医药制剂、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规划到2020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产能600亿元,建成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医药产业园和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

“麻柳园区选择发展医药产业,是巴南区委、区政府结合都市功能拓展区战略定位,以及重庆打造千亿元级医药支柱产业目标,依托园区实际作出的战略选择。麻柳园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全可以乘势而上,抢占先机。”巴南区相关领导表示。

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穆毅团队和整个园区都开始为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排兵布阵”。

在制订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的一年里,穆毅的一头黑发熬成了花白。而他和同事们的付出,也换来了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成长――2015年11月9日,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2016年3月1日,17个重大医药项目在麻柳沿江开发区集中开工……

“倾心”

最近这两年,穆毅有了一句口头禅:“办公桌不前移,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不解决,招商项目就是水中月。”

这是穆毅和同事们从实战中得出的心血结晶。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目标确定后,麻柳园区旋即碰到了一系列瓶颈。

在硬件上,生物医药厂房的建设标准比较高,这让寻常园区常常望而却步。

“不管是建筑工艺还是设备的复杂程度,生物医药企业的精细程度都远超一般企业。”穆毅说。

在软件上,生物医药企业所需设备和技术60%是“舶来品”。如何帮助企业降低和外方的交易成本,也是摆在园区面前的难题。

“有一次遇到一个突况,又临时找不到翻译,我只能硬着头皮用翻译软件和外国设计师一句一句地沟通交流,闹了不少笑话。”穆毅说。

面对重重挑战,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从创新运行体制上入手,营造更加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为此,麻柳园区放出了一系列创新服务大招。

第一招:创新协同机制聚合力。

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必须定期深入项目现场,协调督促,解决问题;企业反映问题后,要在12个小时内协调解决,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

第二招:“硬招”“软养”促园企双赢。

在招商引资时要出“硬招”,要紧紧盯住目标企业,通过宣传区位红利、政策优惠等凸显自身比较优势,吸引企业入驻。在后续服务时要出“软招”,针对企业厂房建设、融资、人才培养等全产业链环节,采用“保姆式”服务,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服务,以及春风化雨般的真情实意打动投资者。

第三招:拓展服务项目助增产。

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生物医药企业不仅需要水电供给,还要用到大量的蒸汽。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这个特殊需求,园区以优惠价格增加了“供热”项目,为入驻企业提供蒸汽,既满足了生物医药企业的特殊需求,还能让入驻企业员工洗上热水澡,可谓“一箭双雕”。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8

对段继东董事长的访问可谓是一波三折,像许多公司老板都是“空中飞人”一样,他在北京的时间也很短,往往是刚回来,就又要出发去外地。记者曾经设想,这位老总是不是本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刻意远离外界的关注?亦或者,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背景,因而在医药行业轻而易举地就能做得风生水起?

实际情况和我当初的预想很不一样,面对记者的提问,年过不惑、气质儒雅的段继东语气随和,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虽然言简意赅但是诚意十足。而他的事业成长史,完全是自己一步一步赤手空拳打拼出来的。段继东是学医出身,曾经是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医疗工作历练了他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传统医学“悬壶济世”的理念融汇心身。随后,他在当时“医药营销是世间最具魅力行业”说法的感召下,加入了充满挑战、锤炼意志、培育精英的营销大军。用段继东自己的话讲,就是通过努力奋斗,“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从士兵到将军”的医药销售人员。从医生到营销人员,这个转变看似突兀,实则非常合理,最好的医药营销人员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生严格的从业道德。这个过程的艰苦磨练,也为他日后进入医药管理咨询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段继东表示:“管理咨询其实就是企业的医生和保健师。”多年在医药营销行业的从业经验,使他充分体验了在外资、国营、民营等不同所有制医药企业的营销特点与管理方式,深悉不同属性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也就更能针对不同企业的营销管理症结,对症下药。

医药行业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更新不断,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生存与发展压力加大,希望号忧虑共存。企业与企业家看未来如雾、如烟、如水、如冰、如梦,企业和企业家如何拨雾、如何驱烟、如何涉水、如何破冰、如何圆梦?已经担任过华立医药集团、昆明医药集团总裁的段继东再次“转行”,重操旧业做医生,但这次是做医药企业的“医生”。因为他相信,在营销咨询策划圈内,自己比别人更了解医药行业。为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强身健体、为它们的心身痼疾寻症把脉,他同样能体验到过去行医时的快乐。

但是,这个新的理想实现起来并非一帆风顺,段继东当时虽然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医药业界有一定名气,可转换角色之后,作为外脑咨询公司,很多医药企业却并不买账。曾几何时,为了一笔几万块钱的业务,他亲自开车奔赴外地与客户谈判,到今天时代方略在业界独树一帜的地位,这其间的艰辛远非外人所能体会。但是谈及这些,段继东语气淡然,微笑着一笔带过。聊起目前所从事的咨询工作,他却充满热情、滔滔不绝。他认为咨询公司可以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站在行业高端,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特别是当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自身的人才和能力无法在短期内达到要求时,专业化的咨询顾问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帮助企业和管理者开拓视野,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在工商共赢的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

治国如烹小鲜,治企业同理

在下属眼里,段继东董事长为人温文尔雅,性格随和,但是讲话却很有分量。“治国如烹小鲜,治企业同理。”从医生成功变身职业经理人,再到现在管理咨询公司的老板,段继东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和整个团队成长迅速。2009年,时代方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针对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生产和经营的影响作出预判;对新版的Gsp法规进行了修订。2010年公司又受商务部邀请,参与了医药流通行业五年发展规划的设计。在企业咨询方面,时代方略已为近百家企业服务,赢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曾评价说:“时代方略是一个优秀的咨询团队,他们的服务,对医药企业提升竞争力,探求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正如康恩贝的胡董所言,时代方略的幕后团队也是其能够在业界逐渐树立威望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专家纷纷加入进来,也有很多“走出去”的精英。对此,段继东表示:时代方略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公司从不强留人以阻碍个人的发展。如今,不少知名咨询公司、大型医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曾是时代方略的一员。

医药江湖,诚信为先

也许是一日为医,悬壶济世就成了毕生理想,转战营销策划和管理咨询领域之后,段继东身上还保留着那份医生的责任感。他对《广告主》记者说到了医药行业所应遵守的“火炉定律”。该定律即“火炉法则”,意思是烧红的“火炉”(法规、原则等)如果不去碰它,自然平安无事,但一旦有意或无意地去触碰它,必然会受到惩罚被烫伤。在他看来,这个定律能够很好地促进行业自律,净化市场氛围。首先要明白“火炉烫手”,这个警示可以使整个医药行业建立制度的尊严与威信,对市场与商业伦理要有所敬畏,不能欺哄消费者;其次要知道这个法则时效性很强,“一摸就烫手”,一旦触犯规则,就立即会有而显著的危害产生,小则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痛苦,大则人命关天。还有就是这个定律的公平公正原则,“谁摸都烫手”,对所有从业者和企业都有约束力,无人、无公司可以例外。段继东认为,医药行业的参与者,首先应遵循好“火炉定律”,然后再来谈营销的战略与战术,否则,如果光想着走“捷径”,到最后却往往会发现自己走的是死路一条。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9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意义;对策;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68-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到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推动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催生和引领产业变革,对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具体内容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从范畴来讲,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因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进步产生的全新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经济等;二是传统的核心产业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如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的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际拉动力,衡量的标准是产业经济规模的大小和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以及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2.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内容。中央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能源――新能源发展将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新材料――新材料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信息通信――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信息网络产业将是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生物育种――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着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要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节能环保――目前全球的节能环保技术主要掌握在日美等发达国家手中,如何实现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让,已经成为全球气候谈判博弈的焦点和新的国家间贸易谈判的焦点。电动汽车――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充分论证,尽快确定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课题组认为,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契机。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中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推动中国能源技术进步,避免受制于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

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中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提升中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三、国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

1.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发表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报告,酝酿着一场以新能源、生物工程、纳米技术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仅投入到替代能源、电动汽车等的研究和推广费用达到700多亿元。英国先后发表了《低碳转型计划》、《生命科学蓝图》、《数字英国》白皮书等一系列产业规划,将绿色经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支持包括奔驰公司在内的3家研究伙伴,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日本出台了《未来开拓战略》,提出日本要建成世界领先的环保节能国家,大幅提高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原来的882亿元增加到1156亿元。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2.国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由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正在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将在6月前递交国务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最快将在9月提出,这两个文件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描绘出一张清晰的五年路线图。从2月到4月,部际小组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包括区域调研、重点行业调研和政策问题专题调研的系列调研活动。江西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发展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省对全省新兴产业组织开展调研工作。调研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航空产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开展,调研对象主要是有关重点地市、符合新兴产业范畴的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在建或拟建的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四川省正在组织编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将就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提出具体扶持办法,使其尽快形成规模,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山东省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海洋、集成电路、彩电平板显示、轨道交通等五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促进山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

3.江苏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年前召开的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兴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明确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传感网六个新兴产业,着力抓好发展规划落实,制定出年度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考核体系,力争尽快培育成为引领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具体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抓“链”,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强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二是抓“片”,重点打造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三是抓“线”,呼应沿海开发战略,引导支持沿海地区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新兴产业,形成错位发展的新兴产业增长带;四是抓“点”,支持集成总装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支持综合实力强、在新兴产业若干重要环节上能起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徐州市制定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规划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及软件与服务外包、物联网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实现产值6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

四、连云港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

近年来,连云港市围绕新型工业化、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做强骨干企业,培植优势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以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引导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新医药产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的发展,由恒瑞、康缘、正大天晴、豪森4家企业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初步建成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生产基地,4家重点医药企业全部入选中国制药工业销售百强。2009年,连云港市规模以上新医药企业58家,实现销售收入115.1亿元,增长45.3%;利税33.25亿元,增长36.4%;实现利润21.20亿元,增长43.6%。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核能方面,核电1号机组和2号机组已先后并网、投入商业运行,三、四期工程正在准备前期工作。太阳能方面,有太阳雨、苏阳、响亮等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36家,品牌60多个,年产量近150万平方米,总产值约15亿元。光伏产业方面。硅材料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总投资9800万美元、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阳光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300吨单晶硅项目已投产,二期年产2600吨多晶硅锭和1000吨单晶硅棒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新材料产业规模扩张。目前,连云港市初步形成复合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硅资源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代表性的企业有国内最大的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玻璃钢管道和容器制造企业――中复连众;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中复神鹰;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环氧模塑料企业――汉高华威等。2009年,连云港市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126家,实现销售收入105.3亿元,增长50.8%;利税10.54亿元,增长69.0%。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新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产品仍以仿制药为主,面临被停止注册或被诉侵权的危险,同时也有药企自有知识产权不时遭受国内外同行的侵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展较慢,在欧美国家仍停留在保健食品的层次上,国际市场难以拓展;企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尚未树立起成熟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医药企业间的协作配合较少,资源不能有效共享,难以形成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还不明确,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加产业产能较低;上下游产业链不健全,没有实现园区化、专业化发展,没有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新材料产业有待进一步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深加工能力,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较少,缺少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制约了行业发展。

五、连云港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尽快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比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优先供地优惠供地;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2.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应将招商引资的重点转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借助外力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些瓶颈问题,以优惠政策、丰富资源、优质服务大力招商引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3.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大市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工程开发人才、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企业为主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与高校联合,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

4.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与跨国公司、国际专业科研机构合作交流。鼓励恒瑞、连众、太阳雨等研发实力较强企业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研发设备、技术人员,探索有效合作途径,合作开发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拓展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领域。与中科院、南大、南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全面校地合作,聘请一批专家、教授成为我市企业顾问,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关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作用。依托淮工、师专、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活动”,推动市政府建立“市校企合作资金”,加大引导推进力度,推动我市企业“就地取材”,积极利用地方高校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篇10

《投资者报》高方方/文

投资者报

随着“两会”的临近,给许多相关热门板块个股的上涨带来了动力。上周沪指收于3253.43点,周振幅为2.04%,周涨幅为1.60%。市场人士认为,临近两会,各行业板块均会产生更多利好消息。所以,当前的市场是重个股轻指数的行情,对于已经涨幅过大的个股,均出现了回调走势,反而是那些未涨的板块在爆发。

低点稳布局关注五热点板块

“就a股市场而言,当下最需要重视的是,投资人必须充分了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a股市场风格变化较快的现状,尽可能做到对于每一笔投资的前后逻辑一致、完整、不受干扰,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投资胜率;投资者最忌讳经常改变投资策略,时而长线持有,时而短线投资,投资逻辑一旦混乱,就会对组合收益带来伤害。”南方基金李振兴表示。

对消费及新兴成长等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消费能力和意愿最强、人数最庞大的群体,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步入中产阶级,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消费升级的根本,这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

展望未来,精细筛选低估值、高股息率的价值股,确保这些公司基本面运行稳健、估值拥有足够安全边际,交易上寻求市场低点左侧稳步布局,重点相关板块包括食品饮料、家电、汽车、制造业、公用事业等;积极发掘基本面向上突破、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或周期性行业,力求做到研究和跟踪均领先市场,以灵活的仓位和交易策略捕捉投资机会,具体包括建筑建材、高端制造、tmt、环保、新能源等。

对于再融资新规对转债市场的影响,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张亚辉认为,新规明确表示可转债并不受新规的诸多条款限制,这让可转债市场或迎来长期利好。此次再融资新规让基本面较好、盈利能力强且专注于主业的上市公司拥有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靠概念、讲故事的上市公司以及过度融资等不规范行为将失去生存基础,这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华商基金童立认为,小金属股票的上涨正是反应了前述的供需改善,是具有基本面逻辑和支撑的。

“一带一路”将迎重大机遇

于2017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表示,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2017年“一带一路”战略将迎来关键性的进展。从国内环境来看,经过三年的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不断明晰,先后出台的各项规划以及会议的召开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了计划实施方针。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相关职能部门也成立,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亚投行等金融机构也为战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成熟的合作模式和较为丰富的经验也为2017年“一带一路”的快速推进提供了良好基a。近年来ppp规模及落地率都远超预期,投资模式也在国内逐渐成熟。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一方面可以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实现供需平衡,拉动国内基建投资,维持经济增速,也能有效实现国内经济的提振,随着战略影响的范围扩大,更多国家和地区会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这为有国际业务的国内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其战略的深化也为国内相关行业带来利好,如高铁、水泥建材、机械、交通运输等行业都将有盈利改善的预期,其中高铁建设是重中之重。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中西部地区能够发展与他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在2017年有望实现中西部地区的GDp显著增长。

而已经投入运作的亚投行将为“一带一路”服务,它的设立证明中国的号召力增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基建、制造、物流建设等很多具体项目的资金支持上,将提供有效保障。

“一带一路”对于中国来说是3~5年甚至5~10年的一个长期规划,对于a股来说则是一个可以反复炒作、可持续关注的一个投资板块。今年两会,“一带一路”无疑是市场重点关注的热点,可能会带来较大投资机会。

创金合信基金程志田表示,国企改革可能会贯穿全年,但高度有限。相对而言,“一带一路”概念同时有了基本面的支撑,至少近期几个月,该板块或存在不错的行情。

布局景气行业医药业沐政策春风

对于近日a股行情的表现,以及近期上市公司年报密集,国泰基金杨飞表示,2017年的a股市场,从估值到盈利,机会将大于风险。2017年依然会贯彻“寻找行业景气度高且估值合理甚至被低估的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自下而上地寻找预期偏低的公司。未来会在医药商业、光通信、生态环保几个景气度偏高的行业中寻找成长股,此外,钢铁等周期股、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等价值股,以及受益于政策导向的国企改革概念股也会少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