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十篇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十篇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7:43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1

一、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老师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老师遇到的问题

首先,由于全国卷考试内容涵盖了高中历史必修三册和高中历史选修四册,涵盖的内容广且量大,并且是第一年使用全国卷,没有经验可循,很多老师是认真的完成了全部的课本教学,致使新课占用时间多,没有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导致二轮复习时间很紧张。在艺体生的复习方面,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其次,因为全国卷分为一卷和二卷,其难度是不同的,对于四川省在使用全国卷时,其难度如何?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老师对于二轮的复习资料无法合理取舍。

再次,正是因为全国卷的难易程度无法正确估量,所以,很多老师还存有这样的疑问:对于二轮复习应该怎样过知识?是对重难点、延伸加做题讲题就可以吗?

第四,对于很好的把握历史框架,构建完成的知识体系是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还是二轮复习时?或者是贯穿整个高三复习?

(二)建议与对策

首先,任课老师可以在高二下期必修一、二、三新课程都结束以后,适当的逐步开展一轮复习,复习时可以将选修内容按时间段穿插到一轮复习之中,这样既可以缩短新课课时,又可以为二轮复习争取时间,同时,为保证复习中的提升,复习时可以选用高考5十3历年真题进行训练。

其次,二轮复习时主要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把握总的历史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资料中可多选用材料分析题,尤其是考察大的时代背景的题型,很适合训练综合知识。

再次,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这个问题目前是最让高三老师头疼的,因为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没有知识体系的概念,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完全联系不起来,在做题时已掌握的知识完全用不上。所以,在一轮复习至三轮复习时,老师应针对学生情况,适时的帮助学生或者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学生遇到的问题

复习知识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因为高中历史必修课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专题来设置课程的,其历史时间是零散的,所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记忆不清,对历史时间的延续性把握不住。其次,很多学生在复习时还停留在一轮复习阶段,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是零碎混乱的,没有框架和体系。再次,在知识的梳理上,学生们对老师过分依赖,不爱动手动脑。第四,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如不总结已经做错的题和复习过的知识;不及时的翻阅课本;不背诵重知识点。

做训练题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很多学生都有的通病就是在做题时喜欢做选择题,材料题随便写写,然后就对答案。其次,有些学生做题时不注重审题,不研究问题,看一遍题目就开始答题,往往准确率很低。再次,学生们做选择题时,遇到有关联词的题目,如只有……才……等,不能准确的把握住题意,而此类题型在高考题中又比较常见。第四,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文言文题,或者害怕做文言文题,而文言文材料题又是高考的常见题型。

(二)建议与对策

复习知识时的建议与对策。首先,对于历史时间,任课老师应该从高一开始要提醒学生记忆,使学生养成看到历史事件自然反映出历史时间的好习惯。此外,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更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时间点。其次,老师在复习时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历史时间段的知识体系,并要求他们要自己动手且要不断的复习知识体系。再次,教师在复习时可以适当的提问学生,或抽查作业,督促他们动手动脑。第四,对于高考真题或大型考试,必须要求学生总结做错的题目,可以把错题抄写在作业本上,老师按时查阅批注。此外,一定要求并z查学生重点知识点的背诵。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笔者曾撰文从理论层面并结合历史必修1第二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课例,初步探究了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相应对策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是提高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所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策略与同仁商榷。

一、增加充实固定点知识,提高同化学习效率

既然知识获取是以原有知识为固定点同化新知识而进行的,那么在学习每课新知识之前就必须充实、补充有关可能造成学习困难的基本知识。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字典、词典等语言工具书在课前预习时查出生僻或陌生字词的基本意义,为历史课堂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其次,教师要借助专用学科工具书给学生补充学习或讲解教材中涉及学生不懂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学等领域的专用名词、概念,为学生高效学习做好知识铺垫。第三,尤其重要的是补充完善中外历史通史知识,特别是有关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这是学生学习高中历史需要的基本学科素养。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历史学科基本素养,才能把社会各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去理解剖析,准确找到历史坐标,弄清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重大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二、给学生补充学习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形成的研究成果。那么,学生在学习高中新课程时要做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认识中外重大历史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客观全面地评价重大历史现象,就必须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知识特别是哲学常识在高二下期政治课中才能系统学习,严重滞后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要解决学科之间存在的这种供求矛盾关系,历史教师应稍作“越位”,依据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论需求,补充其基本理论知识。如分析重大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时,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客观与主观、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基本理论;评价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需要现象与本质、两点论、实践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理论。

三、引导学生创建新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从根本上提高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摒弃旧的学习方式和不良习惯,形成能动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和独立、善思、合作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变教为诱,变讲为导,变学为思。比如采用学案诱思教学法,集自学、自查、探究、巩固为一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第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够运用学习工具、学习材料寻求自我解决的途径。如运用工具书、专业书籍、学科资料、网络技术等手段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最大限度地把基本问题解决在自主学习中,以便在课堂上集中解决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历史问题。第三,引导学习养成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由于同学之间认知水平接近、心灵相通、地位平等,便于交流学习,且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操作更为便易,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

四、采用正确的学习方略

选择恰当合适的学习方略是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首先是建立历史学科的上位知识,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事件类知识结构应包括背景(原因)、目的、过程、结果、地位影响等;人物类知识结构应包括背景生平、主要事迹、评价等;文献类知识结构应包括背景作者、时间、内容、影响地位等等。第二,利用历史的联系性特点理解记忆知识结构。如理解识记一个历史事件的认知结构,可联系背景理解其目的和发展趋势,通过事件的背景和目的理解事件的性质、作用和地位。第三,用对比的方式加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对历史现象依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归纳,以提高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对同一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发生的历史现象进行对比,比较同一性质不同环境发生的历史现象和不同环境发生的类似的历史现象,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坚持一些好的做法,如做读书笔记、录集典题荟萃、制作错题本、周期性循环复习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用适当的学习对策和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也是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求证、总结,探寻高中历史学习的最佳途径,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3

一、把握内容取舍,突出“重点”复习,达到高效性

然而,在我们一生之中,又有哪个时刻,生活不曾天翻地覆、一去不回头?――约翰・班维尔

我心里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国度。――伊夫・博纳富瓦

高中历史设置多个选修模块,体现历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较多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拓宽历史视野。对多个选修模块,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材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建议,教师可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选修学习内容。同时高考试题对选修内容的考查特点和提高得分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在复习备考中必须进行内容的取舍。合理取舍复习内容,是高考复习获得高效的重要策略。怎样对选修内容的精准取舍成为高考备考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高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和高效历史学习的需要,可依据“联系”的原则可从两方面确定复习的“重点”内容: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或有重要反思借鉴价值的内容。

教师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应注意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高考试题对历史问题的考查要求是强调对历史知识的完整准确理解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对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重点复习。选择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形成通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历史认知的需要。在选修一改革模块中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的专题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欧洲宗教改革、。复习梭伦改革,可对必修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背景与结果了解更完整、更全面,学习商鞅变法能对复习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必修二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补充认识,学习宗教改革可对必修三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发展的体现或内涵理解更准确、更透彻,复习可更准确理解维新思想的内容与意义。本着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原则取舍,教材中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可舍弃。另外出于必修内容复习需要,教师可适当增加改革方面的复习内容。如对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帮助的古代赋税制度改革、作为辛亥革命重要背景的清末新政等。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特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与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关注对中华民族与全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事件的意识。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复习选修内容的取舍可依据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或有重要反思借鉴价值的原则。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历史上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改革的学习,为中国改革事业的健康与成功发展提供一些启示,避免弯路。根据与热点相关联的原则可确定复习重点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这三次变法中商鞅变法实现秦国社会转型,改革分阶段进行,没有太激进;王安石变法中政府干预与管理经济来调解社会矛盾的做法,明治维新中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配合进行以及改革者的坚定决心与意志对中国改革事业都能够提供有益启示,如改革要分步进行,要有坚定信念与意志去进行改革、改革措施间的配套性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对当今改革的借鉴意义,有效实现知识与情感态度的目标。合理取舍复习内容促进备考高效性。

二、多比较,总结规律认识,突出科学性

运用正确方法进行科学复习备考,是提升复习备考效果的重要途径。比较分析方法是学习历史的良好方法,也是高考能力考查要求之一。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探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通过对相关历史事物的比较才能实现,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比较找异同。在对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时,得出的“异”即为个性特点,“同”为历史事物的普遍规律或特征。在历史选修一内容的学习中,可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特点进行总结,形成学习模式,举一反三,同时感悟改革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而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无论教学还是高考考查,改革史的知识要点都包括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改革特点、成败原因、规律认识等方面。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在对重大改革比较分析基础上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从背景来说,之所以改革有三方面的因素:面临严重危机需要调解社会利益冲突与矛盾巩固统治(包括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的内在推动、学习先进经济文化与习俗的需要。

从主要内容来看,改革可分为局部调整和全面改革:局部调整涉及政治或经济军事等某一方面,全面改革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内容。

从历史作用上讲,可以从直接作用或影响、深远意义或影响方面进行归纳。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其作用或影响必会延伸较长时期,因此对其作用的分析要做到全面。

对改革特点,可以从改革的阶级性质、内容的全面与局部、结果的成败与是否彻底等方面归纳概括。

对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是否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者自身的决心与意志、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符合实际、革新力量与保守势力的对比、用人得当与否、正确策略等方面入手。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和改革的积极影响是否得以维持而不看改革者个人结局。

从对改革的认识或得到启示的分析,可以从改革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归纳:改革是革除弊政调解矛盾巩固统治和富国强兵的手段;改革是创立新事物必然会遇到阻力决定改革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呈现曲折性;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对改革评价的标准可以依据: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以新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等进行多元评价;

(5)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历史高考规律性知识阶段特征材料信息

在当今文科综合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更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观性试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的发散性。新课程高考已不再是仅仅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而是更多地通过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申出的知识和观点。考查考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就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

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分享:

1.注重历史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三本必修,还有四本选修,可谓内容繁复。如何应对高考要求?除了紧扣《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抓好主干知识外,更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联系、多比较,善于总结规律性知识。如中国近代史上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考虑。如: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英法列强向外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必然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既定的侵略方针的结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又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及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分别成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又如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果适应生产力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发展。比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最终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而“化”运动则违背了客观现实,使我国经济建设事业遭到极大的损失。其他的诸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学习中善于总结规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没有多少题目是考生非得记住准确的历史年代才能作答的。这样命题的目的是希望考生从繁重的历史记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上。从客观题的量性分析看,题干要求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分别是“反映了……”和“表明了……”,这说明命题者主张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但历史学科本身决定了不能没有基本的历史时空观。从近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时空概念错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一是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先梳理时间线索;二是转变复习观念,把重点放在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如考生不一定需要知道一战、二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分别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是灵活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建议考生抓大放小、重理解轻记忆。抓大放小,即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即可,不需要记忆具体的历史时间;重理解轻记忆意味着历史学习的领悟能力比死记硬背的能力重要。

3.掌握准确审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材料题是最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一种题型,这意味着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首先,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再者,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最后,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4.掌握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考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12

细节一:通读教材

历史一轮复习历时6个月之久,这一过程如何复习、怎样展开,各学校在大方向的把握上是大体一致的,所以笔者不再多加赘述。但是笔者认为在一轮复习中,“通读教材”这一细节工作尤为重要。所以“通读教材”就成为我们历史组一轮复习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其具体实施办法是这样的:通读范围是3本必修加选修二,按次序通读。通读时间是每天早自习5分钟阅读加上每节晚自习的10分钟阅读,每周总计50分钟的阅读时间。早自习由班主任监督,晚自习由任课教师监督。阅读方式是学生大声齐读。阅读细节是通篇阅读,从教材正文到书下注释,从知识链接到历史回顾,只要是有字的地方通通阅读。整个一轮复习中,通读教材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教材的所有细节点,虽然会有遗忘,但是通过做题也能勾起对相关知识的回忆点,觉得很有效果。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实施通读教材这一细节工作的决心。

细节二:我们的小考制度

狠抓基础早已经成为所有学校历史备考中的共识。狠抓基础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这也是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我们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平行班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差,如果不考、不批、不罚,就几乎没有学生背,这样一来,想抓牢基础那都是空话。为了能把抓基础的工作做实做牢做出效果,我们历史组从进入高三以来,无论是一轮复习还是现在的二轮复习,或者是剩下的64天,都在坚持小考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是这样的:每班绘制当月小考满分一览表并张贴在墙上,每名学生准备一个小考本。教师在讲正课前利用3到5分钟对上节课讲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小考,一般都是5到10道小题,要求学生闭答在小考本上,一次一页,考完即收,收完课下教师及时进行批改,并利用当天的自习课给学生做出及时的反馈。每次得满分的学生记在满分一览表上,不得满分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罚写处罚,考得特别不好的学生课后单独到办公室背。这样一个月下来,统计满分前10名,计入班级的整体考核。为了得到满分,学生已经习惯在课前把知识点背好。半年下来,学生用完的小考本已经有5本之多,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细节三:我们的错题反思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做过的题可以说浩如烟海,做错的题也是数不胜数。但有一些学生做同一道题做错了,再做还错。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有效的错题反思,这也是我们所有高三历史教师的共识。我们的错题反思是这样进行的: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反思本。一本分成5部分,分别是时间错题、关键字错题、问法错题、纯材料错题、大题。要求学生把做错的题分类记入错题本,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上对该题的解析。教师每周收一次错题本,以监督学生对错题进行及时总结。每月要求学生翻看自己的错题本,并统计自己错的题哪种类型错得多。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在哪类题型上是薄弱的,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相关的题,也可以在以后的做题中注意同类题的做法,吸取教训,减少错误率。同时每个月我们会把学生集中错的题重新组卷,再让学生做,这样保证做过的题不易再错,也就保证了多做题的意义。

细节四:攻克历史时间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6

一、“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的必要性

(一)中国近现代史深受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纲要”课离不开对世界历史的阐述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针政策是深受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反映了这一要求: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帝国主义时期,垄断组织产生,推动着资本主义列强加强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因此,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试图把中国瓜分完毕。中国现代史是1949年以来的历史。新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其内政和外交都离不开国际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事件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都影响着中国政府的决策。如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公开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反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导致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呈现“一边倒”的形势。

(二)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纲要”课离不开与世界历史的比较

“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有助于更好地阐述中国特殊的现代化历程。而这些特殊性正是“纲要”课所要讲授的重点。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纲要”课教学中,把“三大选择”与世界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比较;首先,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历史的必然性,理解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事件本身的局限性和深刻意义(如民族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等)。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知道今天社会主义成就的来之不易,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对祖国建设和发展的责任感。其次,通过这一比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祖国未来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自信心。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历史观和世界观,“纲要”课离不开与世界历史的结合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不一定有正确的历史认识;要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依靠正确历史观的指导。科学历史观是正确厘清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的一把利器,只有采用科学的历史观,才能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用全面的而不是只局限于中国的片面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使大学生认知有深度,思维有广度,分析问题科学全面。况且新一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社会上各种思潮泛滥,文化日趋多元,且国际化程度已非往日可比拟,“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史观,具备放眼看世界的广阔视野。

二、“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的结合点

(一)背景分析结合同时期的世界背景,更好地解决“为什么”

背景分析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把中国的历史置身于世界历史背景下,有些很难理解的背景和原因就会明朗多了。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一章的背景介绍,就是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日渐衰落和西方资本主义日渐上升的比较,使大学生意识到当时中国是怎样落后,落后在哪里: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英国却在1640年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号称头号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在这个入侵活动中,英国走在了最前面。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认识马克思主义,并有很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法宝。在探究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原因的同时,应该结合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背景。因为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内忧外困的国情和中国非常相似。俄国曾经是欧洲强国,但在19世纪末叶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国力和提升国际地位,沙皇先后通过了彼得一世改革、叶卡捷琳娜改革和1861年改革等,逐步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直到20世纪初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即使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俄国,经济仍然落后,内忧外困的局面迫使先进知识分子再次寻找国家出路,最后在列宁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学习西方屡遭失败、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失望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看到了新的曙光:同样是封建压迫严重,同样是经济文化落后,既然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解放,中国的出路也就近在眼前。总之,将背景分析置身于世界历史背景下,能让大学生易于理解,思路更加清晰。

(二)阶级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相同阶级,更好地解决“是什么”

2007年,原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提到:“纲要”课老师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斗争的历程和经验教训;通过比较地主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让大学生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有三个阶级:农民、地主、民族资产阶级。对于这三个阶级以及他们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熟悉,再去详细地讲授其中的历史过程是无法与专业的历史类课程相区别的。况且“纲要”课程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更多地应该分析这三个阶级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阶级局限性,而把这一分析置于与世界相同阶级的比较中,更能体现这一局限在近代中国是无法克服的。例如,分析中国的资产阶级时,可以将辛亥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双方的相同点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武装起义的道路,矛头直指本国的封建主义;不同点可以从时代国情、领导力量、舆论准备、依靠力量、革命地点等方面入手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18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经过原始积累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这场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左、中、右三个阶层的资产阶级都参加;而不像中国只有革命派孤军奋战。舆论准备是声势浩大、响彻欧洲的启蒙思想,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况且革命地点首先是巴黎———法国的首都,政治心脏。以上内容给大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原因就一目了然。总之,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比较这三个阶级,结果或有一样的,或有不一样的,但都能使大学生在视野开阔的前提下更深刻地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原因。

(三)事件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相似事件,更好地解决“怎么样”

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相异,对于同类型事件的解决,各国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在分析“纲要”中涉及到的事件时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让大学生理解和体会事件处理的必然性。例如,在讲授中国怎样建立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就可以结合苏共二十大后,1956年“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来解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1956年6月28日,波兰波兹南市工人为减税和增加工资而举行了游行示威,示威群众与波兰执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派来镇压的军队发生了,酿成了震惊世界的“波兹南事件”。这一事件是1948-1953年间波兰模仿苏联模式所造成的恶果。1956年10月19日至21日,波兰顶住了苏联的压力,选举了主张走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搞个人崇拜和极权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于是,在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匈牙利发生了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称“匈牙利事件”。为了缓和矛盾和稳定局势,新上任的领导人纳吉在“告匈牙利人民书”中向人民承诺:政府“走符合我们民族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匈牙利道路”。总之,把对事件的分析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在同类事件中寻找恰当的例子来佐证,就比对单一事件的分析有更强的深度,得出的结论有更强的说服力。

三、“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止陷入讲授历史的误区

“纲要”课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讲“纲要”,是为了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所以,“纲要”课教师在选择世界历史内容时,要严格遵循为教材内容服务的原则,防止陷入讲授世界历史过程的误区。把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同阶段的比较作为教学内容是万万不可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作用等方面。

(二)防止喧宾夺主

喧宾夺主,这是“纲要”课教师在教学时切忌的一点。这里的“主”是“纲要”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这里的“宾”是世界历史。“纲要”课的教学结合世界历史背景会使大学生很容易理解一些单凭中国近代史无法深刻明白的道理。但是,一堂课上如果只详细讲述世界历史的相关部分,占去课时的大部分,把大学生的思路引到与本节内容无太大关系的细节上去,即使讲得很精彩,也注定是失败的。所以,“纲要”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协调好“主”和“宾”的关系,时刻切记“宾”是为“主”服务的,有些细节该省则省,不要一味地追求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三)既防止浅尝辄止又防止过犹不及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7

历史课本的阅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历史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主课题。

有人把它称之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它是学习的入门书籍,掌握知识的最好捷经。根据教学大纲和双基教学的要求,历史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从历史这门学科来看,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轻视教师的讲课,也没有注意有条理的读书,总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读书,这样翻来覆去读好几遍,还是不得要领,一时强记下来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有的学生记忆力很强,能较牢固地记下许多史实,但又不会变通和应用,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可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读书的方法。笔者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文理结合读书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愿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阅读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一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二是大声朗读、背诵或小声的默读理解其含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学数理化离不开阅读,只有字斟句酌地阅读讲解内容,才能真正的理解公式、定理、公理等的确切含义,并会应用于实践。同时,要想学好数理化,必须多做题,而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只有认真推敲题中的字、词、句,弄清题中所给数据之间、已知和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运用正确的公式,定理、已知条件,推出结论。历史是过去的史官用语言、文字和一定的体例把过去所发生的事记述下来,他们的记述或评论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所以,文史不分家,许多历史巨著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经过分析、综合、和概括才能理解其内涵把握好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所以,阅读历史课本可以用文、理结合的方法,使其历史阅读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我阅读历史课本的方式从大的方面分为两种:框架式阅读和细节式阅读。

框架式阅读:是宏观上把握历史教材的阅读方法,也称粗读。它要求我们首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整体感知教材的内容和主题;其次,在阅读每一章(即一个单元)时,先阅读整章的引文部分(即每章开头方框里的小字),形成对一章知识的整体了解;第三,在阅读一节内容时,先读这一节所有的目,以及了解本节大致有几幅图片、注释、表格等。框架式阅读就是从大知识向小知识阅读,从宏观逐渐向微观的阅,就是把书由厚读薄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细节式阅读:这里的细节阅读指的是每节、每目内容的具体阅读,又称细读,也可称为品读。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关注正文部分,也要关注小字、引文、注释、各种实物图片、人物画像、图表、练习等是把书由薄读厚的过程。之所以需要如此细致的阅读,是因为当前的文综考试试题考察的内容很细。把粗读和细读结合起来,是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我在日常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

1、读目录

目录其实是全书的总纲,是教科书内容的高度概括。打个比喻,目录就是画龙的点睛之处,章节的内容是以目录为纲编写的,目录为全书构成了一个知识框架,犹如一张城市平面图,使人对全城的布局和轮廓一目了然。

2、读地图、图画

现行历史课本称得上是图文并茂。课本中的图画包括历史人物、器物、场面、漫画等,大多是课本重点所在,读地图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空间概念,培育学生的历史感。历史感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形象性的感受。读地图,应要求学生把课文中读到的每个地名或路线落实到地图上,这叫据史读图。有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看着地图复述有关历史过程,叫据图解史。图文结合,学生养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对史实的理解。

3、读资料

课文中还插有“知识链接”“资料卡片”“读一读”,是向学生提供的阅读资料,是新课程课本的一大特点,该内容虽然不作要求,却是对课文的补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所以,要让学生明确资料围绕正文展开,为正文服务,要把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阅读,其作用在于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强化思想教育,增加趣味性,为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供素材。

4、读习题

课文后的习题大都是基础题。在读完正文后做这些题目,有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但一些学生没有仔细读完正文,吃透正文,就急于作答,是舍本求末,有的同学把学习历史看着是靠背题得考分,忽略课后基础题的练习,热衷于考前突击,做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这是舍近求远。对这两种倾向,都要注意纠正。

5、读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是贯穿本书的一条红线,细读大事年表才能明了本书重要知识点先后顺序,理清各章节重要事件的发展线索,从而系统掌握本教材的知识点。

6、用“纸条式”方法记忆课文重点

一些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某一朝代或某一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都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常常把在课堂上记不完的内容抄录在小纸条上,装在衣兜内,随身携带。利用睡前饭后的一些时间随时阅读,逐条背记。记会以后,再把这些小纸条积攒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一下。这样既利用了一些看起来无法利用的小时间,又确实牢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

7、科学合理的分配时间去阅读课文

a、每日早操前用5分钟朗读课文

b、每日晚自习用半小时边圈点边阅读课文

c、考试前用2—3天的课外时间系统地复习课文

8、系统复习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常识;历史眼光;关注生活

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中不断深化,教学目标从基本的掌握历史知识延伸到更加具有主体性的要求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来实现其教学目标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历史教学必须脱离传统的只局限于教学成绩的目标,那样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片面而无法兼顾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需求以及整体能力的培养,最终教出来的只会是高分低能的学生,导致学生的质量下降。因此我们要走出只强调成绩的历史教学,而使教学目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不是说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常识教学不重要,还是要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历史教学,因为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必须要以基础知识为背景和前提,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历史常识进行教学,只不过为了更加符合多元化的历史教学目标,历史基础常识的教学也要和以前有所不同,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我讲你记,我教你学的被动学习方法,而是应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教师在历史课上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是自己一个人不停的灌输知识、讲解原因、条件、结果、影响等,有些历史事件的发展甚至有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会有所了解,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表达,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具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自觉参与历史课的学习,调动积极性,而历史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不断深入,引导启发学生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或者历史改革失败原因等,从而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中基础常识教学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

此外,历史常识教学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念课本,把课本的知识点画出来,然后就开始让学生背诵,这种以背书为主导基础常识学习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所以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历史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寻找的方面会更加齐全,教师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常识。初中历史常识的学习必须要具有系统性和规划性,也就是在教学之初,教师们就要对本学期的基本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接下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会更加有针对性。总之,基础历史常识的教学既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又需要在教学的准备和设计上别出心裁,争取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增加更多丰富的内容。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是当下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历史眼光是初中阶段学生主体能力不断发展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历史教学的必要教学任务,学生在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对于历史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并且能够客观正确的分析一些历史现象,基本能够从历史表层看到一些历史人物、事件、环境的本质,从而具备历史分析眼光,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历史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呢?

第一,客观公正对待历史发展,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倾向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有所歪曲。这是初中学生应该意识到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素养,但是,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由于其自身阶段性特征以及性格情绪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往往不够全面看待事物,容易陷入偏激的情w,这很不利于历史事件的探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来对待历史问题。例如,在学习之后,需要对负责的人有很多,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极大的伤害,使我国的发展落后其他国家好几十年,但是期间,我国的经济政治各方面发展是否真的没有一点进步,教师要借助于事实来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对待历史现象,从而养成理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具备历史眼光。

第二,运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发展。因为历史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科技、工具,还包括很多手工业、商业、农业的发展等等,某一个时期某一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可能是单独的现象,而是各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这些历史问题呢?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经济政治等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就是在某一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在黑板上为学生列出详细的纲目,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联系。

第三,需要学生具备历史分析方法,那就是实事求是,根据事实说话,有的时候历史考试我们发现很多知识或者材料几乎就是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的,这就需要学以历史分析方法为指导来进行思考和解答,历史分析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事件背景以及发展趋势来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保证历史分析方向的准确性。总之,历史眼光是学习历史需要具备的一项人文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最后,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展潮流的最新教学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学生和公民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初中学生都局限在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中,而忽视了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基本的一些社会发展动态和时政要闻,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具有开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关注社会和世界以及国家大事,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来,以历史分析和判别能力来正确透析当下的社会时事,从而具备实践能力。

第一,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要贯穿时事生活。例如抗战90周年纪念日活动就可以由此带动学生回忆抗战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从而以历史知识来认识当下社会上的大事件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9

   “顺向导学”,顾名思义,就是顺应教材行文思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的方法。它符合顺向思维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思考和接受,有利于提挈中下等学生,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明显体现。“顺向导学”程序分为点概要、引思路、讲背景、读重点、议难点、总全文、练习题七个教学步骤。

   ⒈点概要。就是点出课文的内容提要,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它是历史课教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指出“一切的知识来源于感知。”不通过感知,就不能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如讲《卢沟桥事变》一课前,老师先制定了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老师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作提示性的点示,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提要,提纲如下:

   思考:

   (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2)卢沟桥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是谁挑起的?我国军队是怎样对待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3)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农民、爱国学生做了哪些支援前线抗日的工作?这些工作起了什么作用?

   (5)著名爱国将领佟麟阁说了些什么话?

   思考题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预习思路,引发了学习兴趣,感知了教材整体内容。

   ⒉引思路。就是根据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西安事变》一课,国民党蒋介石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专打共产党。但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一再号召“停止内战,实行全民族抗日。”在这两种对日政策的形势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毅然决然地逮捕了蒋介石。事后,中共不计前仇,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就释放了他。”在思路繁多、疑点丛生的情况下,老师让学生回顾了影片《西安事变》,同时设计了以下问题,要学生讨论。

   (1)西安事变后,南京政府的何应钦为何与日本的驻华大使频繁交往?

   (2)何应钦以什么为借口派飞机轰炸西安?其目的何在?

   (3)日本的特工部队派特工人员在西安活动频繁,其目的是什么?

   (4)南京方面的宋美龄和何应钦为何吵架?

   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国内矛盾复杂,为了挽救危亡,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行动是正确的、爱国的、正义的。他们这一行动掀起了华夏民族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⒊讲背景。现行小学历史教材内容,只是叙述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重大事件或介绍一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换言之,仅是摘取了历史长河中的一两朵浪花,独立成篇。囿于篇幅,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生活的环境不可能在课文中作详尽介绍,教材行文简洁,跳跃性较大。如果学生对某一历史人物活动的环境或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不能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介绍背景也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历史教材背景的讲述,把握了教材整体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讲《王安石变法》一课,首先让学生回顾宋朝时,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然后,教师讲辽宋的“澶渊之盟”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其次,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军队不断扩充,官俸和军费开支越来越大,财政收入不够支出,北宋政府就不断增加赋税,人民忍无可忍,起义接连不断,由此看来,变法势在必行,不变国将亡矣。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也使他们对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领悟了变法是大势所趋,是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

   ⒋读重点。“读”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导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细致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圈画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例如《大航海家郑和》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郑和下西洋的经过,画出下列重点部分。

   时间长:1405—1433年

   规模大:人数27000人,船60多艘

   行程远:刘家港红海沿岸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这一“读”一“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郑和是世界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⒌议难点。“议”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小学生思维具有单向性,认识事物容易片面,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西安事变》一课,蒋介石杀了共产党十年,可以说仇比海深,但共产党却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就释放他。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歧义:共产党是否有点“傻”?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在这思维断层的关键时刻,教师放手让学生“议一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不难看出“共产党的博大胸怀比海阔、比天大,中国共产党是站在全民族利益上处理这一事变的”。一旦杀死蒋介石,国民党的内部将是群龙无首,军阀混战,遭殃的还是人民大众。中共主张释放蒋介石,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当务之急。

   ⒍总全文。教师回顾教学程序,串联知识要点,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连贯性知识,照应开头的“点”,获得整体认识,名曰总全文。总全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板书设计示意图:

   (附图{图})

   这是一种板书形式的总全文。这种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以“点”穿“线”地回顾掌握所学内容,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⒎练习题。“练”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通过“练”可检查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练习题主要时间放在课内,必要时,也可延伸到课外。

   如《卢沟桥事变》一课。

   习题:

   (1)简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填空:a、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年()月()日,也叫()事变b、抗日战争从()年()月()日开始,到()年()月()日结束,历时()年。

   (3)填表:卢沟桥事变后主张行动结果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

   课外延伸:收集抗日民族英雄的故事,开一次故事会。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篇10

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环节。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本人就新形势下做好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谈几点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复习策略;基础;强化训练;关注热点;政史结合

一:加强训练,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

侧重基础,理、背、思、讲、练五步紧密结合。

理:就是师生共同整理历史线索。由于历史新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所以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但是,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主要就是让学生明确无误的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和重要历史概念.

背:就是背诵基本知识点,“理”是复习的开端和前提,“背”是复习的基础和关键。我们以填空的方式将课文主要知识点展现出来,印发给学生填写记忆。

思:运用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引起学生对重大事件、历史概念的注意。

讲:“思”是“讲”的铺垫,“讲”是“思”的落实,就是针对学生“思”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教学法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的过程要讲清,讲透,而且要讲的有趣味性,不仅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练:就是紧跟做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背”“思”“讲”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难易适中、基本的知识、概念、观点基本掌握。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做到大面积过关。

第一轮复习主要以每单元的每一课时为主,偏重于“点”的掌握(如基本时间标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为下一步复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精选习题,综合运用强化训练――第二轮的复习

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线成面,做到点实,线清,面广,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教科书内容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即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又更加踏实的掌握了知识要点。九年级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根据考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每次训练下来要及时阅卷分析总结,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交谈,课堂上要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答案,更重要地是交给学生审题、解题的方法。

三:关注热点,政史结合――第三轮复习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之一,也是近几年来中考历史试题命题方向。因此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平时多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信息探索的能力,开拓思维,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意的时政热点可以是一定时期内值得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年甚至近期的事件。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如聚焦,反对行径、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三农”问题;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科学的发展观问题;靖国神社问题;战争赔偿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涉及周年的知识点,如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等。这样将学习的重点与时事的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四:全面演练,教授方法,提升能力――第四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轻松迎接中考。

通常,从学生答题角度来看存在着审题不细,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全面的情况。因此,从第三轮复习中一开始就要严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与答题习惯,尽可能减少失分的现象。

培养能力,除记忆力外,主要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如北,在复习的后阶段中,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教学中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图示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简明的直观性、较强的思维开放性和可行的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和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在初三历史总复习中大量采用图示教学,可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要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点拔,解题思路的分析,学习规律的总结。要运用专题复习法,多归纳比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避免基本概念和史实的混淆。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应在专题之下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将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的联系统一于一个系统之中。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以课为本、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结合时政、归纳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新课程历史中考,赢得历史中考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