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用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3:42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1

商务外语话语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言语行为,如谈判可分为如何接受、指控、建议、回答、致歉、争论、要求、主张、抱怨、确认、指引、许诺、告知等。商务话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使用问题,它实际上反映了商务活动的过程和商务专业人士处理事务的角度、意识和策略。语气常常决定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如果言语者语气热情委婉,对方就会愿意思考你提出的问题,接受你提出的建议。商务外语言语的特点归纳起来为简要、完整、流畅、委婉。

二、商务外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商务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商务外语方面的知识,并能应用于对外商务实际工作中。商务外语和外语教学二者相辅相成,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

1.商务外语是外语教学的特色

商务外语和外语教学一样,首先需要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能力,学习国际商务工作环境中外语实用的方法从而提高外语的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以外语教学为基础,以商务外语为特色。外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水平,而商务知识的教学又帮助他们在外语特色上提高外语水平。所以说商务外语是外语教学的特色,外语教学对商务外语有辅助和支撑作用。

2.商务外语是外语教学的最佳体现

外语教学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商务外语与外语教学相比,这五个方面特征优势最大: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方面,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商务外语具有更大的词汇量。外语教学应该掌握大量的日常用语,商务外语不仅应该掌握大量的日常用词,还需要习得更多的属于经济管理、商业贸易等领域特有的词汇。一是更准确的语法知识。商务外语的学生通常需要阅读大量的商务信息材料或者起草一些商贸信函以及合同,这就要求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把握要准确无误,对业务信息的表达要地道得体。二是更熟练的语言技能。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在国际商务洽谈活动中,必然要求参与者运用自如地进行听说交流,如果作为翻译人员则更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即使是阅读材料和起草文件的日常工作,也常常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三是更灵活的语用能力。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交流。在日常交流中,只要对方能理解,不影响信息的传递就可以;而商务语言应该是比较规范的,并且要注意话语的语篇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中的弦外之音。

(2)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方面,外语教学要求掌握外语语言知识,商务外语具有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商务外语是专门用途外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国际商务与外语语言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两门学科相互渗透与整合的新学科。换句话说,“它是某一项特定工作或行业的专门知识和与之相适应的有效表达能力的结合”。因为它是外语语言沟通能力在某种特定商业领域内的运用,这就决定了商务外语“应用型”的学科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本功,还得广泛地学习国际商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培养解决实际商务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

(3)较强的能力方面,外语教学具有交际能力,商务外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商务外语的学生必须熟知外国文化知识,也必须熟悉中国文化常识,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跨文化意识,并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效地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白和文化冲突等问题,自如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商务活动。

(4)较高的素质方面,外语教学具有较高的外语素质,商务外语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商务外语所培养的人才常常会活跃在国际市场上,体现着中国的国际形象,还常常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参与国际商贸谈判,这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全面的国际商务知识、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思辨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国家意识。

3.商务外语对外语教学有促进作用

外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外语语言水平,提高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而外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商务知识,因为商务知识中的语言特点可概括为:

(1)词汇的高度术语性;

(2)言语使用的名词化;

(3)词汇转化意义的纯公文化;

(4)词汇搭配的公式化;

(5)句法单位使用的标准化;

(6)组篇的形式逻辑化;

(7)情感性、个人用语的极小化;

(8)言语礼节的套语化等。这些商务外语的语言特点没有一定的外语语言水平是无法掌握的。而商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又帮助学生提高外语水平。商务知识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商务情景中实现的,如推销、商务谈判、公司会议等,这一实现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水平。所以说,商务外语对外语教学有促进作用。

4.商务外语对外语教学有借鉴作用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语环境活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有着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优秀的英语素质,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我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完成作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老师提出要求,抑或是考试,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以这个为原则的。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都是一些“死”知识,并且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智力兴趣,使得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情,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因此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积累知识,只是为了“储备”知识,久而久之,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首先是不能被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不能进入周转。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如:英语课堂上,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语法,领着学生做大量的训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学生们天天上英语课,课下却从来不讲一句英语;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年轻人,见了外国人,却根本不能正常沟通……我们所学的,原来都是些“哑巴”英语。也许,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高考中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他所得到的,只是分数而已,而不能得到的,恰恰是在以后人生道路上所必需的能力!

因此,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去创造,不能把知识当成“死”的东西,要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利用它去掌握更新的知识,利用它去实现我们更高的人生目标。一句话,我们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改变以往的“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观念,让知识“活起来”!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而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知识“活”起来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种观念,即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可以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用来思维、交际的工具。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思维,进行交际。当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或是新的语法项目时,我们不能按传统的“填鸭式”来授课,而是应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创造,进行思维,进行交际,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掌握知识,体会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比如,学习了每个单元的词汇时,我常常让学生用一些重点词汇造句连文。并给学生设定一个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了语法后,除了进行专题训练,我经常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语法结构结合当前的热门话题造句成文。这样,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知识也变得“活”了起来。

其次,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良好的英语环境是我们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我们都知道,一个幼儿,如果让他在一个说英语的国度成长,不用专门培养他说英语的能力,他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我们的中国学生,从小学英语,大学毕业后,不少的却不能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这就说明,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我规定只允许说英语。每堂课前,让值日生用英语汇报天气、学生出勤情况,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汇报一下发生在班级或校园的重要事件。每隔一段时间,便拿出一天作为“英语日”,规定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其他英语老师一起组织英语角,每周进行活动,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英语交际活动,比如购物、问路、就餐、出游、聚会等。还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主题演讲,英语歌曲演唱比赛,举办英语晚会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英语环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让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活”起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可以通过过洋节、英文电影欣赏、英文名著原著阅读、英文报刊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母亲节、愚人节等节日,我都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熟悉西方的文化习俗,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达到形成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并且用这种意识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我们高中英语教学,就是要让知识“活”起来,把学生的知识变成一股“活水”,使学生形成运用知识进行思维、交际、创新的能力。只有让知识“活”起来,学生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终生受益;只有让知识“活”起来,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新高中英语教与学

[2]给教师的建议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3

1.英语语用能力概述

英语语用能力属于语用学范畴内,随着人们对语用学的深入研究,大力提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语用能力,但是目前仍没有明确的语用学定义,在外国学者看来,语用能力是人们大脑中存在的一种对语言的运用状态和思维能力,属于语言能力中的一部分,通常语用能力能够表示使用语言知识和语法等相关内容实现一定的目的,达成某一标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用能力不仅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而且包括思维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状态下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就是指进行交流沟通中的人们能够结合环境状态从而理解和传递思维用意的能力。

2.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在明确英语语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下面提出四项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2.1提高学生认识和把握英语语境的能力

语境是指使用英语的环境,语境主要包括认知语境、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其中认知语境就是指人们通过自己掌握到的知识,把正在接触到的内容与自己掌握到的知识相结合,从而产生对某一知识的认识:语言语境就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到整篇文章或某一句话的应用背景,语言语境反映出了语篇的连贯性:社交语境包含了社交中的对象、社交环境等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就要保证学生具有很强的认识和把握英语语境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语境,分析英语文章和片段,更要学生提高把握社交语境和认知语境,使其能够实现对英语的利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2.2结合学生年龄,为学生普及英语文化知识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提高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英语语境的认识和把握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限制,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很少的社会知识,且英语文化与传统汉语文化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年龄,为学生普及一些更易于理解且能够扩充英语使用知识面的英语文化知识,使其融合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到教材知识的同时充实自己,从而提高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小学英语Unit11peopleandcountries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授完教材中设计到的国家时,还可以为学生普及一些其他国家,像“theUnitedStatesofamer-ica”、“theUnitedkingdom”等等,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

2.3重视语用知识教学,明确英语语用原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用法的实际含义,例如在“wouldyoufinishyourworktomorrow?”和“Couldyoupossiblyfinishyourworktomorrow?”两句话中虽然表述的内容大致相同,但是两句话所表示出来的礼貌程度相差很多,教师在教授时,通常只会告诉学生第一种说法的礼貌程度低于第二种,但是不会讲授英语语用原则,这就造成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就应该教授学生英语语用原则,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2.4培养学生语言使用思维转换能力

由于小学生平时使用汉语进行沟通,日常生活中也处于汉语环境中,因此在使用英语时存在着用汉语直接进行翻译的情况,学生不能使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影响学生英语使用的正确性,降低学生语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语言使用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只是将汉语词汇变成英语单词的现象,使学生能够将英语语法与英语使用习惯融合到英语造句和英语翻译中,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例如,在讲授小学英语Unit2Friends课文最后一句“wearefiendsandclassmatesall.”时,如果用学生汉语思维进行考虑时,就会造出错误语句,因此教师在进行该句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思维转换,利用英语造句的思维进行造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4

我们知道: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我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完成作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老师提出要求,抑或是考试,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以这个为原则的。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都是一些“死”知识,并且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智力兴趣,使得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情,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因此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积累知识,只是为了“储备”知识,久而久之,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首先是不能被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不能进入周转。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

如:英语课堂上,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语法,领着学生做大量的训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学生们天天上英语课,课下却从来不讲一句英语;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年轻人,见了外国人,却根本不能正常沟通……我们所学的,原来都是些“哑巴”英语。也许,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高考中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他所得到的,只是分数而已,而不能得到的,恰恰是在以后人生道路上所必需的能力!

因此,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去创造,不能把知识当成“死”的东西,要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利用它去掌握更新的知识,利用它去实现我们更高的人生目标。一句话,我们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改变以往的“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观念,让知识“活起来”!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而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知识“活”起来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种观念,即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可以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用来思维、交际的工具。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思维,进行交际。当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或是新的语法项目时,我们不能按传统的“填鸭式”来授课,而是应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创造,进行思维,进行交际,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掌握知识,体会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比如,学习了每个单元的词汇时,我常常让学生用一些重点词汇造句连文。并给学生设定一个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了语法后,除了进行专题训练,我经常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语法结构结合当前的热门话题造句成文。这样,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知识也变得“活”了起来。

其次,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良好的英语环境是我们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我们都知道,一个幼儿,如果让他在一个说英语的国度成长,不用专门培养他说英语的能力,他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我们的中国学生,从小学英语,大学毕业后,不少的却不能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这就说明,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我规定只允许说英语。每堂课前,让值日生用英语汇报天气、学生出勤情况,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词汇汇报一下发生在班级或校园的重要事件。每隔一段时间,便拿出一天作为“英语日”,规定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其他英语老师一起组织英语角,每周进行活动,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英语交际活动,比如购物、问路、就餐、出游、聚会等。还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主题演讲,英语歌曲演唱比赛,举办英语晚会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英语环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

再者,要让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活”起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可以通过过洋节、英文电影欣赏、英文名著原著阅读、英文报刊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母亲节、愚人节等节日,我都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熟悉西方的文化习俗,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达到形成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并且用这种意识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5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类划分;高中生

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的新生,只要上文言文很多学生就感觉很吃力,特别是讲到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时候他们更是一头雾水。课后调查发现,原来初中老师甚少讲语法,基本都在淡化回避语法。的确,从中考的考纲到高考的考纲都没有对语法知识进行明确的考查要求,但实际上每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都隐形地考到了语法知识。

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如牛毛,由这些词组合而成的具体烦人的短语和句子更是难以计数,但是它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而语法则可以描写、解释这些规则和格式。语法是从众多语法单位里抽象出来其中共同的作何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掌握了语法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

掌握汉语语法首先得掌握词类的划分。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可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等;虚词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词类的划分掌握了,我们就可以较详尽地讲解句法成分了。汉语句子的成分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例句:(全体)学生〔都〕完成〈了〉(语法)作业。在这句话里,主、谓、宾、定、状、补都体现得很清楚具体。

掌握了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我们在讲解古诗文和语言文字应用的时候,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大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就是在直接考语法知识。在简介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有关策略中,语法分析就是一个最主要、最准确的方法。

对于古代诗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之一就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成分省略。没有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知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主谓,什么是宾语、状语,省略的是哪个成分。依照现代汉语的语法,宾语是跟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但是在古汉语里,有些宾语常出现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而在古汉语里,常常出现定语在中心词后面的现象,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定语后置”。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而在古汉语里,很多由介宾结构构成的状语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称之为“状语后置”。学生如果不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中句子成分的正确位置,不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那么对文言倒装句式既无从判断,也无法理解,因为文言倒装句式本来就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正常语序而言。

我们的词类活用有名词用作动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动词用作名词、使动和为动,形容词用作名词、作动词、使动和意动,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其中的名词直接作状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中“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的规则而言,所以视为词类活用。至于词性变化这几类更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中这些词的一般词性作为参照原点,这些词在文言语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常常也改变了功能),于是视为活用。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现代汉语语法中关于词语一般词性及其功能的规定作为参照,就无所谓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可见,掌握文言词法和句法,须以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为基础和前提。

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要求学生能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题目要正确作答,是需要有一定语法知识的。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6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应对策略

要谈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特点,有必要先明确一下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以我所见,所谓语文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就是: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的内容。纵观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活跃了课堂,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把“三维目标”作为语文课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把学生变成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教材在知识的设置上,由于淡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淡化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于提高,甚至出现了“滑坡”现象。如:学生没有掌握语法知识,病句、错句到处都是;淡化文体知识,直接导致学生的写作缺乏逻辑性,甚至颠三倒四。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学生不会写应用文。缺失的这些语文知识,恰恰是武装学生头脑的法宝,是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现实的问题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知识的设置上忽略了这些。

为了弥补语文教材基础知识设置的不足,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弥补。

1.帮助学生宏观认知语文基础知识体系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认识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学生缺乏合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就不能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就会使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变得困难。所以,必需使学生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这对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把基础知识用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使学生从宏观上建立基础知识体系。实践证明,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从宏观去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非常重要。

2.继续坚持传统教学中重诵读、重积累的方法传统教学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像新课标所提出的“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等要求,就与我们过去常强调的“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精髓是一致的。因此,在学习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警句、对联、古诗词等语文知识时,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促进理解,增强积累,灵活运用。像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所列出的词语或短语都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准确运用。每册书后面编列的课外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准确背诵、默写。

3.通过互评作文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了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我要求学生互评作文。做法如下:我先告诉学生互评作文的要求,如:格式是否符合文体要求,错别字有几个,有几处病句,别点符号有几处错误,语言是否流畅,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前后是否照应等。在学生评改作文时要求他们划出错误的地方,并在旁边进行修改。当然,修改作文的要求会因年级不同而有所偏重。学生在修改别人作文的同时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加强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4.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品读、仿写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精彩的片段,我会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看看那些词语用的好、作者在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并要求学生当堂进行仿写。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对于课文的第二段我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然后问学生好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修辞用得好,有的说不仅写出了紫藤萝的颜色而且写出了紫藤萝的形状。于是我要求学生用“颜色+形状”的格式,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一种自己熟悉的花草。当然,在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片段是非常多的,我都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7

 

进入高中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明显感觉到语文学习越发吃力,成绩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语文老师更多的感受到当下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和水平低,甚至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词性都混淆不清,在区分名词、形容词、介词等方面存在困难。由于学生现有素养和水平无法满足语文教学的要求,也给语文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一、语法知识补习的重要性

 

较之初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语法知识方面的学习,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文章层次及整体构架、辨析句子正误及改错,要学会运用特殊句式、活用文言词汇。

 

虽然这些内容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中考并不涉及相关内容,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老师甚少将其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教授,学生也很难对其有一个较深的认识。在进入高中学习后,这部分内容由一个“被漠视“的地位突然转变为重点学习内容,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无法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更好的接受语法知识学习,语文教师需要在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时,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第一时间系统地给学生补习相关语法知识,并在后期学习中不断强化和巩固,逐步扫清高中语文学习的障碍。

 

二、语文基础语法知识补习的重点

 

(一)词语的词性

 

要使学生明确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分辨某个词语的词性。要重点掌握名词和动词、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差别,避免使用混淆;同时注意各种词性在文言文中的使用和辨析。

 

(二)短语的结构

 

短语的补习主要从短语结构、短语辨析等方面着手。要明确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结构形式。例如:学生学习、老师教书,是由主语+动词组成,是主谓结构;漂亮女孩、蓝色天空由形容词+名词组成,漂亮是蓝色都是用来修饰后面的主语,是偏正结构。

 

(三)句子的划分

 

句子是现代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习句子划分相关语法知识前,需对句子的定义有明确的认识。任何一个句子都是由词或者词语组成,句子需具备语调且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语文中句子划分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用途和语气,可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二是根据结构,可将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句子的构成主要包括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虽是作为句中的补充成分而存在,但在特殊句式中,也可单独成句。现代汉语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

 

三、补习语法知识,扫清文言文学习障碍

 

“词类活用”常见于文言文中,是指部分词语基于特定语境具有新的含义和用法。在文言文学习中,常常因无法正确判断词性、句式结构而出现翻译和解释错误等问题,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推断和理解。

 

(一)名词的活用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作状语,也不带宾语。但是在文言文中,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出现,在句中起到修饰作用。

 

状语放在谓语之前或句首,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多为交代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而相如廷斥之”中的“廷”原本是名词,表示“朝廷”;在此句中作状语,表示“在朝廷”。

 

文言文经常出现的另一种名词活用形式是在名词后接宾语,将名词作为动词使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名词直接作动词。如“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王”,意为“称王”,是名词直接作动词;第二,名词使动用法。“生死而肉骨”中的“肉”,意为“使……长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第三,名词的意动用法。如“鱼肉百姓”中的“鱼肉”,意为“以……为鱼肉”,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二)动词的活用

 

文言文中,动词的活用形式通常表现为两种:第一,动词作为名词使用。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动词直接充当句子主语或宾语的情况,而在一些句子中又受到“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就使该动词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亡”本为动词,而在“追亡逐北”一句中,“亡”意为“逃兵”,是名词;第二,使动用法。如《鸿门宴》中“项伯杀人,臣活之”一句,“活”本意为“活着”,但在这里表示“使……活”。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原本是用来描述事物性质的词语,但是在文言文中,也有多种活用形式,主要表现为四种:第一,形容词作名词使用。“红”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在“晓看红湿处”一句中,借其颜色代替某一类事物,“红”意为“红花”,是名词;第二,形容词作动词使用。“穷”为形容词,与“富”相对,表示“穷困”、“尽”。但在“欲穷千里目”中,作为动词使用,表示“看尽”;第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富国强兵”中的“富”和“强”,在此句中翻译为“使……富裕”、“使……强大”;第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小”,意为“认为……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补习语法知识,扫清语句错误的障碍

 

病句通常都是语法错误造成的,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错误等等。因此,辨析和修改病句需要能够很好的掌握词组搭配、句子结构等语法知识。即便是面对较为复杂的复合句,在正确分析其主干及结构、理解句子的中心意思后,便能够迅速判断句子的正误、找出其病因所在。

 

例如:“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主干是“学习效率改进”,但是主语“学习效率”和谓语“改进”之间搭配不当,因此,需要将“改进”修改为“提高”;“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通过对这句话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存在成份残缺、缺少主语的错误,因此,对此句进行修改时需要删除“随着”,使“秦兵马俑”成为主语,保证句子结构完整。

 

五、结语

 

在高一阶段对学生语法知识进行深入、系统地补习,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是高中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虽然语法知识的补习仅仅只是衔接工作中的一部分,但其对扫清高中文言文、现代文的学习障碍却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8

【关键词】英关文化 背景知识 素养 高职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化的传播、熏陶和感悟。因此,是否把英美文化纳入外语教学范畴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

一、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

高职英语是一门非英语专业高职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学大纲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还要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使高职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传统的外语教学却忽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所占比重较低,教师将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技能训练上。结果在实际交往中,学生经常会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常会因缺乏文化方面的知识而犯错误,轻则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重则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二、培养高职生英美文化素养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高职生英美文化素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如下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语言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它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由于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我们在学习与汉文化不同的英语时感到有不小的障碍。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产生了畏惧心理,但是,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巧妙运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而且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话:ifiamlateagain,thebosswillraiseCain.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我再迟到,老板就把‘该隐’叫起来了”。“迟到”和“叫起该隐”有什么联系呢?原来,该隐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亚伯的哥哥。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贡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妒忌,因而杀害了弟弟亚伯。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在英语中,Cain成为devil魔鬼)的同义词,常用raiseCain表示“大发脾气”。因此,上面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我再迟到,老板就要大发雷霆了”。老师在讲解这个句子时,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使学生增强理解的同时,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到Simile(比喻)这种修辞格时,我就告诉学生一些与禽兽、颜色有关的联想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往往有不相同甚至很大差别的现象。如:在古时代,人们把龙(dragon)和风(phoenix)作为皇权的象征,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有“望子成龙”一说,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以消灭。再比如,“虎”在中国人眼里是百兽之王.汉语中许多带“虎”字的词语就体现了这一喻义,如:虎子、龙潭虎穴、虎踞龙盘等。但是在英语里,“虎”的地位却被“狮”所取代,众多词语如lion-heart(勇士),thelion’sshare(最大或最好的份额),alionintheway(拦路虎)等都说明了“狮”在英美等西方)、眼中的地位类似中国人眼中的“虎”。

这些文化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有利于提高授课效果。

(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

书本知识的获得固然必不可少.而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在内的课外知识的介绍和了解也同样不可缺少。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培育英语语言环境的沃土。向学生适时、适度地引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能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英语在它漫长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是最杰出的代表,许多出自《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的成语和典故早已家喻户晓,如“wiseas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地智慧过人)、“ForcefulasSam-son”(像参孙一样力气大)等。它们也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英语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英语又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词汇和表达,如cyberspace(空),publicpricehearings(价格听证会)等,它们又形成了新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加深语篇理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经过研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取得了共识。读者阅读时可以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去理解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对语篇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语篇的内涵,从而导致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解。所以,在语篇教学前.我除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外.还要事先给他们提供理解语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或提供提取这些背景知识的途径.扩大其知识面,引导他们准确地理解所读的语篇。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夏天”常常与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n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俄能不能拿夏天同你作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夏天”在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竟是如此迥异.这是由于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又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有了这种背景知识,对莎翁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四)加深材料理解,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听力教学

在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英语听力作为专业必修课,主要采用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学家弗里斯也曾指出:只有先学会听懂英语,才能进一步学会说英语[1]。近些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商务英语听力教学却表现出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缺乏语音专业理论知识、对英语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英语文章阅读的程度方面存在欠缺、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词汇的积累不够、国外文化背景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无形中给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听力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在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方面,听力差、环境有限、训练不足等问题依然是摆在我国高职院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1.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听”在人们交流、学习等过程中扮演者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听力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是英语技能培养的关键所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工作中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能力,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生商务英语的整体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缺少一定的英语训练环境和机会,导致总体掌握程度偏低。听力教学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带来了很大阻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显得尤为关键。“听”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学生和教师主要通过听觉的互动进行商务英语知识的灌输与学习。常见的商务活动如:电话联系、会议交流、合同谈判等都需要采用先听懂后交流的方式进行。可想而知,在互动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的内容没有听懂,那么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项目的达成。另外,造成学生英语听力偏差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根据大多数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听力材料在播放的时候速度过快是导致学生厌学、逃课的主要原因,学生没能掌握正确的听力技能,使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和正常交际受到影响,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商务英语水平。

2.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语音专业理论知识

在英语交流过程中发音显得特别重要,英语作为有声语言,其语音和语调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如果学生对专业的语音知识不了解,辨音能力跟不上,那么势必会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造成阻碍。当然,这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学生缺少正确的发音方法,导致读音不准甚至不会,客观方面是学生容易受到方言的影响,对相同发音或类似发音的单词误发正确判断,如:常有学生把light听成night,把sink听成think,fan听成van。另外,语音技巧掌握不当也会造成听力的提高,如实词重读,虚词轻读,重音加强等,再如爆破、连读等常见语音变化方法等。如果学生无法正确掌握以上语音知识,那么很难听懂听力材料中的对话。再者,对于语调的变化,常常是困扰学生学好商务英语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国家的人,在说英语时采用的变调、升降不同其意思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如果对语音、音变、语调等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那么在实际听力训练过程中也就很难理解准确说话人的具体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语音方面的却别把握得不够准确,如:hostile(敌对的)/h蘅stil/(美);/h蘅stail/(英)。当然,有些单词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尽管拼写和意思一样,但是语音发音存在不同。

2.2语法知识和阅读量的不足

在商务英语听力训练时,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尴尬现象,学生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但是并不知道句子表述的具体含义。导致这种局面原因较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复合句、从句套从句的关系理清不够,导致无法从句子中包含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其次,英语功底不扎实,导致语法结构混乱、概念模糊、歪曲句意等现象的发生,学生在听的时候不但要在心里对句子的语法成分快速理清,而且加强专业素养和加大阅读量显得非常有必要。

2.3对商务专业词汇的积累不够

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积累专业词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学生在做填空题时,如果自身积累的专业词汇量不足,同时对常用句型和口语习惯等掌握不够,那么即使在短时间内较快的作出了反应,但是也未必能准确的翻译。

2.4缺乏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文化可以产生不同的语言背景,各种各样的文化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背景。在英语听力训练的教材里面,有很多内容讲到了诸如:制度、风俗、习惯、思维、价值观等不同文化背景,这些内容因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意义也不尽相同。所以,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准备不充分的话,在面对国际化的文化交流,要想获得较好的效果,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3.高职商务英语听力教学的相应对策

(1)不断强化基础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逐步提高学习英语的乐趣,以此为点带动英语学习的全面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时,应该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加强学生对语音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提高音标的发音技巧,掌握众多的语音技巧,学会理清句子的节奏、音变、语音语调的变化等;第二,既要掌握课本上的单词、短语、句子,还要鼓励学生不断扩充词汇量,而且加大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在增强语感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第三,要将听和说有机结合起来,防止一味的听或者说,避免课堂的枯燥无味甚至厌烦[2]。为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找身边任何机会勇敢的大声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交流。

(2)加强听力训练,掌握听力技巧,消除英语听力的过分焦虑。听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为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或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解并传授一些好的听力技巧,如在播放听力录音前,学生应该将试题的选项或者供选答案进行浏览一遍,在心中留下大致印象,并且对听力中可能会提到的问题进行预设,在听力播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边听边做笔记的方式对听力内容进行记录。由于播放的速度比较快,那么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速记的方法,如速记符号等。这样一来,听力即使已经播放结束了,但是仍然可以借助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回忆。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音室对声音过滤应该具有一定要求,至少不能影响到学生的听听力播放,最大排除外界杂音的干扰。另外,在播放听力之前,还可以采用先播放一些英语听力的方式,缓解一下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准确度。

(3)不断拓宽文化知识面,多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逐步缩小文化差异。在听力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西方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补充,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丰富知识阅历。另外,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因为商务英语学习的英语知识,必定要对英国人的日常生活等习惯要做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缩小文化差异,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当然,为了让学生形成较深刻的专业理论,教师可以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协助学生总结出存在的差异。不仅如此,为了不断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阅读英美文化方面的书籍,具体可以通过电影、音乐、书籍等。最后,对于商务礼仪等教师应该予以一定的示范和教学,从而让学生了解商务工作人员的秉性和处事风格。

(4)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和趣味化,防止过于单一,避免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网络技术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技术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一些当今世界上普遍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中东局势、叙利亚局势等,教师应该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采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进行相关报道、翻译和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打开了视野,还扩充了专业理论结构及知识面,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从而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将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当然,采用电影、歌曲等一些个性彰显比较充分的方式进行商务英语的学习,可以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3]。所以,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多采用不同的方式补充商务英语有关的信息,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4.总结

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内化相关专业知识,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英语听力教学,从而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不断强化基础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加强听力训练,掌握听力技巧、拓宽文化知识面、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逐步缩小文化差异实现教学多样化和趣味化,在强调学生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商务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实现和提升,通过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听力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能型商务英语人才。

作者:钟擎单位: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伟然.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科技,2015,03:222+263+220.

高中语文常用知识篇10

泛读作为大家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阅读方式,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泛读可以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

美国语言学家语言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并且同样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因此,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而泛读恰好是为学生提供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好方式。

2.泛读可以大大提高语言项目的复现率,使学生拥有对语言全局的把握能力

目前的语文教学很“科学”地把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教材按知识点来编,课按知识点来讲,考试按知识点来考。一个博大精深的语文体系,一个完整有机的语文教学过程全部被“点”化。光变成知识点还不算,这些知识点被“精心”安排在各年级、各章节中去。这样,每节课、每学期,学生都掌握了活生生的语文的某些“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学过之后再复现的机会很少。学生被迫去死记这些孤零零的学习要点以应付考试,头悬梁锥刺股地刻苦学习,却只能掌握支离破碎的知识,残缺不全的语文能力。而泛读恰好可以对这种教学模式予以矫正。泛读材料或长或短,都是整体。学生阅读之时可以只考虑材料的内容,不必过分重视知识点,而课本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在这种阅读之中恰好得到巩固和联系。因此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的,既要重视精读精讲,也要重视泛读,而且学生在泛读上所占的时间应该至少不少于精读所用时间。

3.泛读提供的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语法等知识,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精读精讲过程中学习到的词汇等知识,一般也是结合一定的语境进行讲解的。但是语文知识是非常灵活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许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有不同的用法。通过泛读,可以把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前没有学过的语文知识,在语境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理解和掌握,而且整个过程是非常自然和愉悦的。泛读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所感觉,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因此,泛读提供的语境,是深层次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4.泛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见多识广

泛读的范围可以很广,不限于文学作品。现在的青少年很多时候缺乏常识,这与读书太少有直接关系。只要学生感兴趣,内容健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哪方面的书都可以读。读书多了,知识面自然就广,这对开阔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等语文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5.泛读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终身受益

课外泛读主要以兴趣为主导,学生所选择的阅读材料,都是他们感兴趣的,阅读量大,有节奏感,无需苛求精确。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他们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享受求知过程于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对学生来说,整个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自然也就精力集中、效率高,相应地收获也大。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6.泛读是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唐朝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表明了大量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读书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宽广的知识面可以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也可以借鉴别人文章中好的遣词造句方法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因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常大量阅读积累的语文知识,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