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十篇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十篇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28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工科学生;量化管理;原则;实践

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的基本组成单位,各种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班级来实现的,加强高校班级管理是顺利完成各种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在班级和学生管理中,量化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借助于对班级和学生学习、工作、纪律、精神风貌、生活卫生等诸多方面的评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一、高职高专工科院校班级量化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最近两年的高职高专工科院校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果只依据不成系统的、简单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班级的优劣,量化管理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给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管理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

(一)实施细则没有紧扣高职高专工科学生的特点

由于高职高专工科院校的学生及其培养目标有其一定的特点,仅仅依据相关粗线条的量化管理规定是不足以做好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目前实施的班级和学生管理的量化项目还存在一些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必须针对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的细则,包括量化的项目和相关的评分、评价标准。

(二)对量化管理的看法本末倒置

对于量化管理,老师和学生都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误区,应进一步理解评分量化不是评价的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对班级和个人实行量化管理并不仅仅是为评奖评优评先进提供相关依据,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激励学生更好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班级量化管理方法单一

单纯的进行量化管理会降低教育的效果,一些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一定行为或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出于自觉,而是为了赢得分数,久而久之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思想,使学生形成了双重人格,或者对学校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和不满,对学生长远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高职高专工科院校班级量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量化管理作为一种学生、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量化内容和量化方法上应该切合管理的实际目标,体现管理对象的特点,但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班级管理的手段,却有共同的原则需要我们遵循。

(一)稳定性原则

量化管理作为一种长效管理手段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不但是对量化管理内容的要求,也是对量化管理实施的要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者还存在管理随意的问题。在量化管理细则中随意制定一些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制定的不科学,在管理实施之初又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说明,从而造成管理漏洞、重复劳动,也大大影响了量化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一些管理者不能持之以恒,在实施过程中或一个量化周期结束时,随意更改量化项目、改变规则,造成“虎头蛇尾”、“言而无信”的不良影响,甚至失去学生的信任。

所以在对学生班级进行量化管理时,首先应仔细推敲量化管理的项目和内容,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量化细则。比如我们设定班级量化的管理的项目包含:学习成绩、思想作风、教室寝室卫生、早操晚寝、素质拓展等一些项目,每个量化周期都要对这几项内容进行考核,使量化管理的项目和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使学生有章可循。如果在实施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也应尽量避免中途改弦更张,可以在征集意见、充分论证后,从下一个周期开始实施。

(二)系统性原则

进行量化管理不但要求量化管理的内容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需要形成系统,对班级和学生量化管理不系统,就不能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十分公平的评价,并且容易造成学生两级分化:好的愈好、差的愈差;以及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在守纪和进取方面分化严重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短周期量化管理的基础上“拉长战线”,形成一个关联学生三年学习生活的系统。比如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的优异成绩和不良表现将在学生大三就业推荐时给予适当体现,从而增强学生注重整体过程表现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也增加学校和老师在对学生就业做推荐时的公平性和可执行性,同时也有利于对管理难度较大的大三学生进行管理。

(三)动态性原则

目前的班级学生量化管理大多停留在机械的依照量化细则加分或减分的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功利思想、实用主义的负面效果和班级学生的两级分化,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起到它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针对这种问题,已有教育者敲响了谨防班级量化“过度理由效应”的警钟。所以量化管理亟待我们进一步完善量化管理评价体系,形成动态评价体系,突出量化管理的导向性,避免学生为了分数而行动。例如,学生旷课一节扣3分,该学生拾金不昧又加了3分,从总成绩上看学生既没有违反课堂纪律,也没有获得嘉奖和鼓励,而实际上这两项内容是不能够相互抵消的。另外我们应在系统量化的基础上加大质量跟踪,对要求进步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四)导向性原则

量化的重要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发展,这就要求在制定操作细则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教育要求,班级管理的实际,体现出量化的导向性。所以我们在对高职高专工科院校进行学生班级量化管理时,应该充分结合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符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由此,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考核时,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对违反实习、实训纪律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鼓励学生考取“双证书”或“多证书”,对学生的创新意愿要尤其保护,鼓励学生多出创新成果。

(五)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量化细则是为了实施管理,所以要特别注意量化细则的可操作性。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使得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再全面的量化细则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学生的所有行为,所以制定量化细则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具体、外显的行为可以细化出评分标准,而对一些不适宜机械赋分的行为则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调节空间。

三、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学生班级量化管理的实施

(一)正确引导、定好细则

班级量化管理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将其内容用数值来表示,并根据数量统计结果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说,将学生的行为规范细化成若干项目,对每一项目、每一层次都给予相应赋分,通过加减分来衡量一个周期内学生的行为,并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这样的方法对老师来说,可以方便直观的对学生进行考量,但却对部分学生造成误导,本来学生努力学习、拓展素质是出于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但久而久之却变成“为得分而去做”,从而使学生的行为调控总是停留在他律层面,而无法转变为自觉行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实施量化管理前,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将教育的要求、手段内化为学生发展自我的需要,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正确看待量化管理这个教育监督手段,而不是将其作为目的对待。也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制定量化细则是进行量化管理的前提,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施细则,所以在制定具体的指标体系时,不但应符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还应充分研究管理对象的特点,结合具体培养目标制定。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也可以将实施细则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后使用。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对实施细则的宣传、推广途径。当然,经过反复讨论后的实施细则,一般也会更加合理和贴切。

(二)严格执行、适度评价

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如果不落到实处,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所以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尽量克服各种困难,使已经制定的制度一丝不苟的落实到位。一个周期的量化结束后,管理者要兑现当初的承诺,赏罚分明,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取信于生,也将有利于以后量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对已制定的制度,执行态度要坚决,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要注意“适度评价”。因为学生的行为表现本身就是一个模糊量,在行为的动机和意图上存在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人的行为表现不仅存在着质的差异,也表现为程度上的不同;社会变化和人的需要造成了行为的多样性。所以单纯的割裂行为及行为背景的机械赋分,不但难以真实反映行为的性质和水平,影响学生对评价的认可,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发展。此外,量化时的赋分并不是越细越好,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过于严厉的量化,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过于具体的操作也会消耗管理者过多的精力。

在量化管理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提出。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量化重在过程,且需要及时向学生反馈。有些老师将所有的量化工作积压在学期末进行,这不但增加了期末的工作压力,也容易造成材料遗失,导致工作出现漏洞。每周或每月将量化成绩向学生公示,可以趁热打铁的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有利于发挥它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及时梳理班级和学生在短周期内的成绩和错误,会使量化管理更加公正、透明;同时,学生参与量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锻炼工作能力、学习、反思、总结的过程。

(三)多措并举、不断完善

对学生和班级实行量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实效,但即便如此,量化管理也并非万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量化管理应和多种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集体对个人的带动作用。

做好一个周期的量化管理并不能一劳永逸,它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和班级的发展动向,不断调整具体实施措施,使老办法焕发新活力,不断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我们进行班级量化管理目标在于:通过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从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的意识和能力,端正学生对量化考核的态度,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出教育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云凤,秦克铸.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2

【关键词】班级管理;精细化;情感教育;自主发展;群体意识

中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笔者依托我校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在班级管理方面,对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1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因此,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

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

2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2.1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法典》,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

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法典》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

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班内量化管理细则》、《值日班长的职责》、《黑板报小组职责》、《学职责》、《室外环保组职责》、《值勤组长职责》、《室内环保组职责》等无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又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

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2.2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

应对学校“学生会管理细则”的实施,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同时负责出版、编辑次日《班级日报》,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学生会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登报批评,并写出任职心得,使班务管理透明化。

2.3学生以学业为重,为解决困扰已久的部分学生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和我班课堂气氛沉闷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突出学习重心,学生们自愿推选、组建了“作业监察组”配合科代表检查、监督作业的完成和上交;印发了“家、校作业联系反馈卡”及时把作业情况反馈至学生法定监护人手中,密切了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班委会和学生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校、师、班、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帮助的精细化立体运作机制。

为活跃课堂、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升华班级文化层次,设立班级文化创作协会,以学业为核心,营造充满活力的、动态的班级文化氛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创建了七个学习小组(第七小组由部分学业困难学生组成,我兼任组长),在作业完成、课堂检测等所有于学习有关方面展开竞赛,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有慈母般的爱心,作学生思想工作要耐心,日常工作要细心,一切规章制度、计划措施重在落实。

参考文献

[1]邓超友《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3,(9)

[2]宋永刚《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w]西安:陕西大学出版社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3

一、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照印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规,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规,实施班级量化管理。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班级管理细则》、《文明用语职责》、《值日班长的职责》、《学职责》、《作业组长职责》、《室外环保职责》、《值勤组长职责》、等无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又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与此同时,完善了检查反馈制度,不仅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勤组长随时监督,作为班主任的我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求到位,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以《班级日报》形式反馈到责任人手中,进行整改。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应对学校“学生会管理细则”的实施,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一天)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取消学习委员建制,改由科代表的工作平台,由科代表兼学习委员的职责,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

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育人理念而进行的如上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展了班委会的作用,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同时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减除了班主任琐碎事物的制约,使班主任更高层次的运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导向;也消除了班级管理的局限性,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突出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4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活性”管理管理模式

一、班级“活性”管理的提出

“精细化管理”①,被认为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1],正成为时下越来越多学校争相实施和完善的管理模式。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以四项竞赛和各类评优活动为依托,对班级的两操、卫生、纪律、寝室内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督察管理,对学生个体的言行举止进行全天候监督引导。特别是采用年级部管理制,将管理重心下放,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然而,精细化管理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同时,大大压缩了学生的“生存空间”,使他们倍感压力。

学校管理的大势难以逆转,而教育又不能沦为对学生的“压榨”,因此,笔者提出在班级推行以精细化管理为底色的“活性”管理。

二、班级“活性”管理的特征

所谓“活性”管理,就是紧紧围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指导思想,牢牢依托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背景,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班级发展目标,建立适切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集体生活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有三大特征。

(一)以人为本,凸显学生发展。

“活性”管理,其本质就是要还班于生,让班级时时处处洋溢学生成长的动人气息。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班级营构自主向上的班级文化。

(二)深化管理,追求的是每个人的发展。

“活性”管理的底色是精细化管理,秉承“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任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2]的原则。它不只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而将目光投向全体学生;不只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发展,而将目光投向学生整体发展;不只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将目光投向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制度保障,注重的是发展过程的稳定与规范。

制度保障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性。班级“活性”管理不是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逆反,也不排斥制度。恰恰相反,“活性”管理更强调制度保障。它让学生成长促进工程变得不再随意;让学生成长促进工程有据可循;让学生成长促进工程有序推进;让学生成长所得不断巩固。

三、班级“活性”管理的做法

“活性”管理通过学生的角色开发、班主任角色定位、班级的制度建设三方面推动。

(一)高度重视学生的角色开发。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你把学生看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效。

1.学生是管理和建设班集体的主人翁

“活性”管理倡导还班于生,通过管理主体的选择,实现对精细化管理可能造成的过度压力的消解。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我们通过“全民公决”拟定班级规范,为班级的管理和发展确立方向,制订计划;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团队,为班级日常事务的开展做足准备;采用“班委会议制”、“班主任顾问制”,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决断;采用“全民公决”,对班级重大事件进行裁决;采用“观察员议事制”,对班级管理团队进行日常监督。

还班于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尝试的是现代社会的运作模式,向学生传达的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必然促进学生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

2.学生是有所施展热爱岗位的劳动者

“活性”管理追求的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空间,我们创设了三大劳动岗位:

(1)责任岗位。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每位同学自己的学习任务(为便于测评实施目标责任制),二是分配到的卫生工作。每位同学完成相应任务即给予“劳动工分”。

(2)竞标岗位。包括黑板报、各类比赛、班团课组织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竞标。完成相应任务即给予“表现加分”,参加比赛获奖的再另外给予相应“竞赛加分”。

(3)惩戒岗位。包括抬水、调休日卫生工作、考场布置、才艺表演等内容。才艺表演获师生认可的,由师生评议酌情给予“才艺加分”。

给学生创设劳动岗位,让学生热爱劳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且培养他们的行动意识和表现意识。

3.学生是敢于挑战享受比赛的竞争者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学生所承受的管理压力也变得更大。如果只将学生当做竞争的被动参与者,那么当压力过大时,他们的积极性必然受挫,管理的效果自然削弱。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将各类竞争分类管理。

(1)班级竞争。全员参与,以为班争光为荣,主要参与人员实施即时表彰制,享有双倍“竞赛加分”。内容主要包括学科成绩竞赛、四项竞赛、各类校级及以上竞赛等。这些竞赛,学校层面往往都已实现量化考评,每个班级都有考评分数。

(2)团体竞争。结合学校管理要求,以班内各类组织团体参与为主,成员实施岗位责任制、主管负责制。主要有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内务竞赛;以座位组为单位的学科作业竞赛;以学习互助小组为单位的学科成绩竞赛,等等。

(3)个体竞争。班级实施量化考评制,每一位学生即是一个竞争主体,内容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将班级竞争、团体竞争中的考评结果,按比例折算,纳入个体考评。

“活性”管理将学校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各类竞争作分类管理,一方面,减轻严密管理对青春期学生的冲击和束缚,有力地调动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校生活的演练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得到很好培养。

(二)认真落实班主任角色定位。

以精细化管理为底色的“活性”管理,既不是要班主任做时时处处监督学生的超级值周教师,又不是要班主任做事无巨细每事必管的超级保姆,更不是要班主任做甩手掌柜,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班主任认真落实好三种角色。

1.严师――在重大问题上给学生把关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严师,在班级中有足够的威严。这种威严不是来自于他的严厉,而是来自于他的思想和人格。他放射思想的光芒,在精神上引领学生;他彰显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吸引学生;他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具体来说,他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传达“民主、平等”的社会理念――这既是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基本准则,又是他们今后步入社会生活的价值追求;向学生表明“公正、公平”的做事原则――这是班级管理者处理班级事务应有的准则,也是班级成员在考评班级管理团队时应遵循的原则;向学生展现“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只有做事一丝不苟才能把班级环境创造到最佳,只有做事一丝不苟才能把学习绩效提升到最高,只有做事一丝不苟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总之,班主任要做“北辰”,能让学生“众星拱之”,能从思想的高度把握学生发展。

2.顾问――在具体事务上给学生建议

班主任应该是一名顾问。对于班级事务,班主任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更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要管,但要管得有策略,原则性问题严抓不动摇,具体问题则更多地应以顾问身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自主处理。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好顾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求必应”,只要学生需要帮助,班主任就应义不容辞地提供,但只提供办事策略不提供具体方案,只提供办事程序不提供具体步骤,只提供注意事项不提供解决办法;二是“学生为主”,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切不可越俎代庖,一不小心就从幕后跳到前台亲力亲为,甚至对学生处理班级事务横加干涉,要相信学生是能把事情办好的,是能把事情越办越好的;三是“及时点评”,不管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事情还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的事情都要及时点评,帮助学生看清事情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须改进,以期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朋友――在情感心理上给学生呵护

班主任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精细化管理一定意义上压缩了学生的“生存空间”,原本那些能带给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以小小乐趣的管理的灰色地带,现在荡然无存了,学生开始担心自己将“无法呼吸”。管理过程的透明和结果的可测,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担忧。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一旦踩了管理的红线,自己的过失便会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不但给自己抹黑,更拖累了班级,学生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班主任要能够像朋友一样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一想,想想他们的难处,想想他们的困惑,想想他们的不满,只有懂得学生的心,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看待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才能使管理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而生为学生的发展而动。

具体来说,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呵护要做到“三心”,即细心――对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都要深加体察,悉心引导、排遣与呵护;真心――对每一位学生的爱与呵护应当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尤其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存歧视、爱护有加;耐心――对学生尤其是对待犯错学生的爱坚持不动摇,对他们的成长始终保持足够的信心和热情。

(三)大力加强班级制度建设。

如图所示,笔者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立法”、“审察”、“执行”三个环节,并且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写入班级管理条例。各个环节的运行以制度为保障,使得学生和老师的班级管理行为变得可控,从而不断走向规范与完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个环节的运作。

(1)以全民公决的形式制定或修改班级管理条例,以条例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依据。(2)班级事务的处理须先经过审察,即主要由班干部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依据班级管理条例赋予的职权,以常委会议或全体会议的形式对具体事件进行核查、定性定则,给出处理方案;由班级观察员以会议的方式对班干部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并可对明显疏漏直接提出整改意见;面对重大问题或班级管理条例未予明确规定的事件,可以启动全民公决来商讨对策,也可以及时向班主任咨询,应该指出的是,全民公决是班级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即便是全民公决的结果,班主任也应从原则立场的高度予以必要的指导。(3)主要由班级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工作。执行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是班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的;②是班委会议讨论决定的;③是全民公决讨论决定的。由班级观察员具体负责监督各项决议的执行情况,执行完毕后,应总结事件从发生到处理过程的经验教训,如有必要,应及时完善班级管理条例。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科学管理不是最大限度地压榨人,而是要从根本上激发人的工作效能和创造力。学校引入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重心,严密管理体系和举措,首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办学质量,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育人。因此,精细化管理不等于扼杀学生的自主性,恰恰相反,是要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作为班级管理者,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老师要敢于“还班于生”,真正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班级环境,“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注释:

①它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5

关键词:以法治班;以情治班;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5-02

班级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科学地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工作就会井然有序,班级生活就会丰富多彩,学习气氛浓厚,充满积极向上的不断创新的活力。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就以法治班和以情治班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法治班

以法治班,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以法治班是把一个班的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让大家有法可依。管理过程中,班委干部依法办事,也能很好地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怎样才能做到以法治班呢?首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委集体。一是必须选好、选准人员。班委干部是否选得准很重要,选准了,干起工作得心应手;选不准,就会给班级管理选成混乱,影响班级工作。在选择班委干部上,必须要有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思想。一方面,必须选择成绩好且有一定管理能力或是调皮但不乱来的同学;另一方面,必须选择愿意管事,敢于管事,肯动脑筋的同学。二是要加强培养锻炼。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担任班委干部是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希望和信任,是一个难得的锻炼自己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愿意管事;其次,要多给他们一些上台发言、表演节目和独立组织活动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胆量,并注意树立他们的威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做他们的后盾,让他们敢于管事;在他们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既要让他们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地积极完成任务,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让他们在总结中逐步成长,做到善于管事。再次,及时做好调整工作,保持班委的优化。对于那些起不到表率作用,不坚持原则,不公道正派的班委干部,要及时改选。这样,才能保证班级工作时时有人做,事事有人做,人人会做事,事事能做好。

制定好班规班纪,并确保落到实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起了符合校情、班情的班规班纪,班级管理才能有法可依。在建章立制上,一是要慎重立“法”。班主任老师要深入班级实际,与学生打成一片,认真了解实际情况,倾听学生的呼声,认真分析学生来源、学习基础、人员构成、家庭情况等,对班情做到了如指掌,再结合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与班委干部一道集体制定班级法规——《班级管理操行评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切实有效。制定《细则》时,一定要充分突出它的操作性,便于班委干部贯彻落实。二是要充分发扬民主。《细则》的制定,既要与学生干部商讨,又要征求多数同学的意见,并在班会上集体通过。这样,经集体通过形成的班规才更能对学生有约束力,才能增强他们遵守班规的自觉性。《细则》制定后,可确定适当的试行期,结合试行期内出现的情况,对班规予以修改完善。三是执法要严。《细则》一旦形成,就要狠抓落实。对首例违纪人员,及时妥善地处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对典型违纪事件,要搞典型教育;对倾向性违纪现象要堵源截流,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操作时,班主任必须做到五戒:一戒对班规班纪任意加码;二戒处事不公;三戒时紧时松;四戒以罚代管;五戒不对应奖惩。需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个别尤为特殊、不宜公开处理的事情,解决问题时方法要灵活,以免在处理问题时把自己逼到死角。以法治班固然重要,但是,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使是以法治班也不会收到最佳效果。

二、以情治班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生理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困惑,以致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在此情况下,对学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故意以身试法,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以情治班,就是用爱去抚慰、感化学生焦躁的心灵,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使师生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共鸣,达到互相理解,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保障以法从严治班的实现。那么,如何做到以情治班呢?

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时刻要把老师与学生置身于平等关系基础上,组织实施班级管理,既不能居高临下,要求学生唯命是从,也不能在遇到学生出现某些费解的事情时,在没有弄清原由时,无根据地怀疑学生的诚实,更不能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进行讽刺、责难、体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丰富的精神世界,都渴望尊重与鼓励。教师只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就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主观意识的改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次,要爱学生。爱因斯坦说过:“爱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只要用真情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能拥有化爱为教育的力量,就能收到奇妙的效果。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6

[关键词]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

中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如何实现魏书生所说“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笔者围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一、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做到润物细无声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规范》,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规范》,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级规范》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值日班长的职责》、《学职责》、《值日组长职责》等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一天)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相关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批评记载,并写出任职心得,使班务管理透明化;取消学习委员建制,拓展科代表的工作平台,由科代表兼理学习委员的职责,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

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再次,明确职责,奖勤罚懒,凸出学业管理。依托班级精细化量化管理体系,我们废除了沿袭已久的值日生制度,根据班级日常工作的性质和劳动量,组建了“环保组”,负责日常室内外的卫生清扫;“自行车组”负责每天自行车的摆放、监督上锁等工作;“供水组”保证同学们日常纯净水的饮用和饮水机的保洁;“特别行动组”应对突发事件和学校安排的临时劳动性事务等等,将各种工作分配到个人,奖勤罚懒,天天检查反馈,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第四,突出学习重心,稳步提高学业质量。各小组组长配合科代表检查、监督作业的完成和上交;印发了“家、校作业联系反馈卡”及时把作业情况反馈至学生法定监护人手中;密切了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班委会和学生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校、师、班、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帮助的精细化立体运作机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创建了七个学习小组,在作业完成、课堂检测等所有于学习有关方面展开竞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7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组合作;重要性

小组合作管理是通过小组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的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进行班级管理,不仅能够突出中学生的主题作用,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中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还能将班级管理分散到各小组中,对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和艰辛的工作,目前我国教育界中普遍存在着班主任工作繁忙但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不利于班级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给和谐班级的构建带来一定的阻碍。作为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小组合作管理能够将班级事务的管理分散到各小组中,利用小组自治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2.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人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社会要求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管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开展班级管理,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小组自治的管理模式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对培养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的策略

1.科学分组,实施小组合作

以往的群体规模研究发现,以一个群体中4~6人最为理想,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可根据班级人数和特点,合理确定每小组具体人数,通常以不少于4人且不多于8人为宜;在划分小组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能力等,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组内成员在智慧、能力等方面应存在差异性,小组间的实力应均衡,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践中为便于管理,还应注意对学生座位进行调整,安排座位的具体方法有多种,以班级人数为48人为例,以6人为一个小组,先将班级学生隐性划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每组中三个层次的学生各有两名,以前三后三的形式安排学生座位,三位学生中优秀的学生坐中间、两边分别安排一位中、差的学生,增强学生的互动性。

2.因生而异,明确成员定位

合理划分小组后,班主任应协助学生进行分工,明确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定位。在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前,班主任应积极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生制异,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每小组中应有一个组长,在小组合作管理开展的初期,组长可由班主任指定组内组织协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成绩等各方面相对更为优秀的学生担任,同时组长还应具备服务学生的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以保证小组合作管理的实施效果。小组合作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可让学生自主推荐组内最优秀的成员担任组长,通过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其他小组成员分工可依据班级特点、组内成员人数等进行具体划分。

3.量化细则,制定考核内容

为保证小组合作管理的有序性,班主任还应制定具体的考核内容,对班级中课堂纪律、作业、卫生等各项活动制定具体的考核制度,量化、细化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可分为学习和德育两个方面,前者可细分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各类考试成绩,后者可细分为几率、卫生、礼仪、安全、活动参与积极性等,每项考核指标中均以0~3分评分制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以作业为例,作业完成情况好、质量好则评为3分;作业完成情况好、质量一般为2分;作业完成情况一般、质量一般为1分;作业完成情况差、质量差为0分。以小组内每个成员作业均按时完成、上交为完成情况好,未按时完成上交作业的学生不多于两位为作业完成情况一般,否则为完成情况差,作业质量根据各科任教老师的评价进行评定。

4.把握要点,创新评级体系

在小组合作管理中,应首先明确评价的主体不再是传统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或学校,而是学生自身,班主任则担当着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在实践中班主任应正确引导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其次,在评价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表现,还应注重德育方面的评价,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量化的评价标准是为了方便班级管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但由于不同的学生在智慧、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量化评价的前提下,还应当注意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如在学习成绩指标中,以是否进步作为评价标准,而不以考分进行评价,从而增强后进生的信心,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三、总结

小组合作管理是一种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提出的将学生自主管理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小组合作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管理的实施方法,以充分发挥这一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8

一、坚持“三全”原则,构建德育立体网络

“教书必先育人”,要教好书,必须以“育好人”为前提。这种观点强调了“育人是教书的先决条件”,“育人”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就必须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班主任,抑或是学科教师,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需要将德育工作放在其各项工作的首位。为了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提出“全面着眼、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的“三全”德育工作原则。

全面着眼。一是“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学校可以将德育工作划分为“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三个系列,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三个系列的教育工作。月主题依次是:心理品质月、文明守纪月、学习研讨月、励志教育月、青春红五月、感恩教育月、行为规范月、爱国爱校月、德育综合月、集体精神月等。每个月的主题相互补充,相互照应,每年到相应月份的时候,再围绕这个主题确定具体的“口号”(主题)。例如,2010年9月~11月,我们确定的主题依次是“读经典,学规范,做文明人”、“励志爱国,文明爱校”、“内修品质,外树形象”。二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德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照顾全面,不可以丢弃任何一个“后进生”。与智育不同,越是“后进生”,越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我们提出了“着眼全面,面向全体”的原则,不允许在德育过程中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三是“教育空间的全面性”。德育工作的“全面着眼”,还包括“地域的全面性”,不仅在教室要做德育,在学生寝室,在学生家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德育工作的存在,甚至校园的一块墙壁,一扇窗户,一株花草,都是德育的一部分。因此,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关注德育内容的方方面面、关心德育对象的每个个体、关注德育空间的每个角落,着眼全面德育,这是我们坚持的第一个德育原则。

全员参与。一是建立从“校长室、政教处到年级组”的纵向德育网络,全体行政人员和年级组参与德育管理工作。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分管校长主抓、政教处落实、年级组细化的纵向德育网络,除具有德育工作职责的分管校长、政教主任、政教组长、文体组长外,各校长、主任、组长都有具体的德育职责和任务。二是建立由班主任、副班主任、学科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构成的德育工作小组,即横向德育网络,全体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领头羊,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副班主任、学科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齐心协力参与班级德育管理。三是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团委、学生会、文明监督岗、青年志愿者、值周班级等共同组成的立体化大德育网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德育管理。尤其是学生会、值周班级等学生组织,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建立由语文教研组、政治教研组、体育教研组、艺术教研组等多个教研组构成的德育教研网络。学科教育,尤其是艺术学科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各教研组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全程管理。德育管理没有时间真空,无时无处不在,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坚持“全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实施“全方位的行政值班制度”。我们制定了细致的行政值班制度,要求行政值班参与以德育为首的全程管理。我们每天安排5人参与行政值班,一名校级干部、一名中层干部、三名年级管理人员,负责一天的全校全方位管理,所有行政值班,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在学校“内网无纸化办公平台”,这作为学校德育全程管理的一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强化“课间的走动管理”。我们要求班主任和学生会干部等,“课间,多到教室(广场等)走走”。三是着眼学生的长期发展。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着眼三年”和“着眼三十年”的教育,不急功近利。

二、实施“班主任专业化”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只有打造一支专业化、科研型的班主任队伍,学校德育工作才可能“事半功倍”。为此,学校启动了“六个一”工作,着眼岗位培训,开始实施“班主任专业化”促进工程,为德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月一推荐。我校每月推荐班主任教师观看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录像。我们将精选出来的专家讲座录像上传到“学校内网无纸化办公平台”,各位班主任自行安排时间观看。每人看完录像后,以“跟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看完讲座后的感想或收获。例如,2010年9月,我们推荐给班主任老师观看的是唐云增的讲座―――《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学会建设班级》。老师们在观看后,纷纷发表“观后感”。九⑽班班主任赵丽丽看完这场录像后,在内网上发了千余字的观后感,她说:“听了这场讲座,无疑给我的班主任生涯上了一节生动的批判课……这场讲座给了我不少启示,有些方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

一月一讨论。我校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每月确定一个“班主任工作方法讨论专题”。例如2010年9月,班主任讨论主题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七⑶班班主任张修东在内网上发了千余字的“研讨讲话”,他从“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习惯训练无小事”及“榜样的力量”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全校60位班主任“各抒己见”,“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一月一案例。每位班主任每月选定一个学生进行典型案例研究。班主任老师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该生进行观察、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分析其现状成因,再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同样,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如何,全校各位老师也都“一目了然”。2010年9月,九⑹班班主任陈亮选定的研究对象是班长胡凯。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陈老师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全面了解到胡凯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对其在校各项表现大加褒奖。然后,陈老师简析了胡凯的“成功”经验,发表自己的感想。一个来自农村地区的优等生个人成长历程,就很清晰地展现出来,给他人成长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月一报告。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次例会都安排一名优秀班主任做15~20分钟的典型发言,介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学校期望通过此举,打造本校的名班主任队伍。例如,2010年9月的班主任例会,学校安排了殷五一老师做典型发言,殷五一老师介绍了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加减乘除法”,给老师们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期一本书。为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我校实施了“一期一本书”制度,即学校每学期发给每一位班主任老师一本班主任工作书籍,供班主任学习。各位班主任看完后,还相互借阅,共同提高。

一期一评选。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仅靠“培训”是不够的。“培训”仅是“砝码”,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还需要“杠杆”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制定了《宣城十二中班主任考核暨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宣城十二中班主任暨德育工作小组工作常规》和《宣城十二中寝室文明班级评选制度》等。我们每个学期对全体班主任考核一次,评选一次,“考核与评选”同步进行,要求班主任提供“班主任工作手册、班委和支部工作材料、班级管理取得的成绩”等,组织评委按照方案进行量化评分,评出若干奖项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评选促进班主任的主动发展,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进而促进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实施“德育细化”工程,保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德育工作最忌讳的是“泛泛而谈”“浮在水面”,这样的德育将没有任何实效。为避免德育的空泛,我们实施了“德育细化”工程。

一月一筹划。按照德育主题月活动要求,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精心筹划,安排好一个月的各项工作,包括“系列主题班会”的设计、“安全与法制教育”的落实、各项德育工作与活动的筹划等。“一月一筹划”的具体内容用“德育与安全工作简报”印发给全体师生,并在班主任例会或升旗仪式上布置和落实。“一月一筹划”是将学期工作计划的“细化”,是学期工作意见的“具体化”。

一月一简报。为总结和布置一个月的“德育与安全”工作,学校政教处、团委创办了一份“德育与安全简报”《柏山新风》,简报分四个版面:综合新闻版(由一则头条新闻和“信息快车道”栏目构成)、安全小卫士、文明先锋榜、工作新展望等。该简报很好地将一月工作总结和计划、安全教育和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了“细化”。

一月一活动。为活跃校园气氛,促进积极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我校每个月开展一项教育活动,例如在我校形成品牌的活动有“辞旧迎新情系柏山”对联征集与展览、名著阅读报告会、青春红五月综艺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啄木鸟行动、励志班歌大赛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班级风采展示报告会、圣诞英语晚会和元旦文艺汇演等。通过活动进行德育,让德育“更实在”“更具体”。

一周一主题。我校秉承“重在体验,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围绕“一月一筹划”的“主题月”大主题,每周分解出一个小的主题,作为该周的德育教育内容。例如,我们将10月份确定为“爱国爱校月”,该月四周的德育教育都将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这个大主题由政教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和当前教育形式需要确定的。各班级在这个大主题下,自行确定该月四周的具体教育“小主题”,这是一种“大主题统领下的系列小主题班会模式”。各班级完成主题教育后,要在“学校内网无纸化办公平台”指定位置跟帖回复说明完成情况。例如,在“爱国爱校”这个大主题的统领下,10月份第一周,九⑿班将班会主题确定为“爱国让悲剧不再重现”,他们结合九一八演练和日本扣押渔民事件谈爱国,谈中日之间差距,引发学生深深地思索,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一周一主题”的落实,让德育主题教育得以“细化”。

一周一评选。任何管理都需要抓手,管理班级也一样。我校为细化班级管理,实施了“星级班级”评比制度。即在班级间开展“文明行为星”、“劳动卫生星”、“体艺活动星”和“学习管理星”的评选活动。我们按年级、分走读和寄宿两个组别,开展评选活动,每个方面单项表现得分前若干名的荣获该单项星级班级称号,一个班级最高可以荣获四星班级荣誉称号。实施星级班级评选,是政教处管理班级工作的“细化”。

一周一表扬。我们规定,每个班级,每周要对本班的好现象好事件进行表扬,将表扬结果发在“学校内网无纸化办公平台”年级部模块指定位置,各年级分管组长汇总本年级最重要的表扬,发至政教处指定位置,由学校广播站播出。“一周一表扬”是德育激励的“细化”。

一周一仪式。每周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由值周班级主持,升国旗、校旗和值周班级的班旗,升旗仪式流程是“主持人宣布开始―――‘三旗’旗手出旗,依次升国旗、校旗、班旗―――国旗下讲话―――表彰(可选)―――领导总结”。“升旗仪式”是创新形式表彰优秀班集体的“细化”。

一周一个班。我们每周推出一个班级作为“值周班级”,其值周任务包括:主持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升国旗、校旗和他们的班旗;制作一份展示他们班级风采的展板;负责一周校园车辆停放、文明监督等九项工作;完成一项自选的志愿者行动。实施“一周一个班”的值周制度,是政教处管理班级、营造班级集体荣誉感和校园文明监督工作的“细化”。

一周一个点。每周,政教处选择一个点进行观察,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德育工作的落实情况。例如,2010年9月的第四周,我们选择的观察点是“班级卫生角”,我们拍摄了所有班级卫生角的照片,制成幻灯片进行比较观察,以了解各个班级的卫生状况。“一周一个点”是德育工作检查的“细化”。

一周一统计。我们每周结束时会统计“一周一主题”“一周一提醒(安全教育)”“一周一评选”“一周一表扬”以及其他各项德育和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一个月结束还会统计“一月一推荐”、“一月一讨论”和“一月一案例”等),统计结果以表格或清单的形式在“学校内网无纸化办公平台”。“一周一统计”是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细化”措施。

四、实施“校园安全”工程,筑牢校园安全保障线

学校应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生命大于天”的思想,坚持“多防”并举,环环相扣,筑牢学生安全保障线,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注重预防,常上安全课。我校每周

针对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一周一提醒”教育活动:每周由学校根据学生实际,确定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并提供有关资料,由各班具体落实。例如,2010年上半年第15周,我校开展“防溺水教育”主题活动,除了有翔实的“防溺水”文字资料外,还有一段防溺水教育视频录像以及课件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要求学生在参加“一周一提醒”活动时,必须在“三会”(即班会、校会、晨会)记录本上认真做笔记,每学期还举行优秀“三会”记录本评比活动。同时,为保证“预防工作”落实到位,我校每个月还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学校成立了安全管理检查组、教学楼安全检查组、宿舍楼安全检查组、食堂与食品安全检查组、交通与周边环境安全检查组、教学安全检查组等6个安全检查组,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检查,以保证“安全预防”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人防,坚守安全岗。我校每天

安排5名中层以上干部值班,值班人员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畅通。5位值班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并将巡查情况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及时发送到学校内网,有关班级了解相关情况后,就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在上学、放学及下晚自习等重点时段,学校的大门口、教学楼及寝室楼道口等重点地段,均有保安在执勤。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9

班级管理之难,难在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届与届不同,班与班不同,家庭背景有别,个人性格迥异。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突出,情绪容易波动,观点时有偏激,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行事自有个人的准则,限于学生的知识阅历,不一定全都能正面解读。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也都是普通教师,有普通人的思想情感,自然也有普通人脾气性格的弱点。再者,教师虽说是崇高的职业,但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行业,师道尊严早已被淡化,甚至扭曲。

化解班级管理之难,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掌控,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原则是: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其次是方法问题:正面引导、积极鼓励、依靠“群众”、民主集中、尊重个性、激浊扬清。

一、尊重而不迁就

尊重学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前提,而赢得学生的尊重才可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育理论倡导切切实实地尊重学生,这很好,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失之过宽,一味地做“好人”,在学校纪律和个人情感中寻找一个灰色地带。结果是过犹不及,在评教评学活动中可能会赢得一时的“选票”,但丢掉了育人的原则,从长远看是贻误学生,最终也会失去学生的尊重。

二、信任而不放任

学生都是可塑的,往往拥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天生的强者,强者都是在不断的尝试锤炼中成长起来的,读书是这样,做班干也是如此。班级管理要信任学生,笔者对学生常说的话是:“才华是逼出来的。”信任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收获意外的惊喜。当然,心理上过分的信任容易变成行为上的放任,平时的学习也要细心观察、督促跟进,防止学生作风虚浮,华而不实。

三、统揽而不包揽

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把握方向,驾驭班级全局,不能“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如果无论大事小事都得由班主任发号施令,事必躬亲,其结果是大事管不住,小事管不完;该统的没统住,该放的没放开。这既压抑了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管理能力,也牵扯了班主任抓班级大事的精力。要处理好统揽而不包揽的关系,首先要善于选拔和培养好学生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树立威信。其次是把班级近期奋斗目标与具体措施结合起来,保证班级工作目标的实现。然后是放手发动群众,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人尽其才,都有用武之地。最后是把班级中心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忙而不乱,活而有序。

四、果断而不武断

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保障,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也应成为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民主的基础上对班级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如让学生民主讨论制定班纪班规、民主评议班级干部、民主评优、班费管理一律公开等等。组织班级活动时,班主任不能一厢情愿,自作主张,否则会缺少凝聚力。

五、参与而不干预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内因,班主任是外因;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班主任既要精心组织、指导班委会、团支部,放手让学生干部做好分管的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又要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

六、热爱而不偏爱

班级管理细则的实施方法篇10

一、预警对象

局班子及下属单位班子和副股级以上干部

二、预警内容

(一)领导班子

1、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有反映的;

2、对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决议决策执行不力的;

3、抓班子带队伍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

4、班子民主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的,或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党建工作责任制“优秀”率低于80%的;

5、全县政务环境测评、行风评议在县管单位中倒数三名的;

6、单位主要领导受到红色预警或班子成员中有2人以上受到黄色以上预警的。

县城管局预警管理领导小组认定其他情形需要预警的。

(二)股级以上干部

1、不遵守上班、值班制度,不按要求参加有关会议的;

2、未按要求参加各级组织培训和学习的;

3、驾车违反交通规则的;

4、个人银行信用被银行列入黑名单的;

5、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单位、居住地社区有不良反映的;

6、违反出国(境)管理规定的;

7、未按要求上报干部预警信息的;

8、主管或分管工作被县委、县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或连续五年以上未被评先评优的;

9、不按规定及时、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重大事项的;

10、对配偶、子女、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管理不严,群众有反映的;

11、操办红白喜事有不良反映的;

12、违反公务接待规定的;

13、妨碍正常执法,人为造成阻力或干扰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

14、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

县城管局预警管理领导小组认定其他情形需要预警的。

三、预警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8月13日—2014年9月12日)。各下属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干部预警工作,并按照县委《关于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实施意见》和《县县管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预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印发学习资料、组织单位干部重点对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县委从严管理干部加强日常监督文件精神、《领导干部行为规范》漫画口袋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集中学习;要做好预警管理宣传栏等工作。

2.自查自纠阶段(2014年9月13日—2014年10月12日)。股级以上干部要按照有关要求如实填写《县科级(股级)干部日常管理信息表》,并对照干部预警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自查自纠;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局主要领导、下属单位主要领导找班子成员谈心,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谈心;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