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41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1

(一)工作目标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甲型H1n1流感病例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充分准备

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医疗救治设备和专业队伍的准备工作,做好相关设施、药品、消毒药剂和个人防护用品等的储备。

2、分级收治

区卫生局确定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区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增加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必要时,动用宾馆等社会资源,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3、突出重症

各医疗机构对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以及学校、托幼机构流感样病例要严密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向区卫生局报告,由区防控办医疗救治组根据病情请区、市级专家组会诊,重症病例、高危病例一律转至市南山医院统一收治,做到重症病例的早发现、早救治。

4、统筹资源

各医疗机构要树立大局意识,坚决服从区政府和区卫生局对医疗救治资源的统一调度。

二、组织体系

(一)区卫生局成立*区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全市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政府中楼605会议室,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人员:*,电话(传真):*。

*区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区卫生局局长

常务副组长:*区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医院院长

张婉如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

成员:***医院副院长

易巧玲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林萍区妇幼保健所书记

徐智胜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胜利西善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崔益富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邱梓怀市第一医院南院综合管理办副主任

李宏大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二)成立*区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与会诊专家组,负责我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会诊、医疗救治工作指导培训和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等工作。

*区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与会诊专家组名单如下:

北片专家组(市第一医院南院、区中西医结合等医院专家组):

组长:*内科副主任医师*

副组长:*呼吸科主任医师*(转)

成员:*内科主治医师*

*副主任中医师*

*内科主治医师*

*儿科主治医师*

*检验科主任*

*放射科主任*

北片专家组负责铁心桥、赛虹桥、宁南、雨花新村街道发现病例的会诊及医疗救治指导工作。

南片专家组(**、市胸科等医院专家组):

组长:*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副组长:*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成员:*

南片专家组负责*、西善桥、板桥街道、板桥新城、开发区管委会发现病例的会诊及医疗救治指导工作,以及定点医疗机构(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医疗救治技术指导工作。

三、实施病人分类处置

(一)定点收治

1、我区定点收治医院为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治在我区发现的外地非高危病例与重症病例、居家治疗病例中病情变化需在院观察的病人,需收治到定点收治医疗机构的病例由区卫生局确定,区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会诊与指导,必要时请市卫生局组织市专家组会诊。转为重症病例的应转入南山医院治疗。

2、符合收治南京市第二医院南山医院的收治对象,由市卫生局组织市级专家会诊确定,并指定市急救中心负责病人转运。特殊情况必须居家隔离治疗时,区卫生局应密切监测病情,市专家组负责会诊指导。

(二)居家治疗

甲型H1n1流感病例多数病情较轻,临床转归明确,出现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情后,由区医疗救治专家组参照《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居家隔离治疗与管理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南京市卫生局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区甲型H1n1流感轻症确诊及疑似病例居家隔离治疗与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病例进行分类,对轻症病例原则上实施居家治疗。居家治疗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所有病例一经确诊,立即由区医疗救治和会诊专家组上门区分轻、重症,一旦诊为重症立即请市医疗救治和会诊专家组会诊,确为重症者,转市南山医院治疗;轻症患者中病情稳定的病例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医生进行居家观察治疗;轻症患者中病情不稳定、仍有轻、中度发热、呼吸道症状等非轻症病例,由区医疗救治和会诊专家组会诊后确定是否收治定点医疗机构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轻症病例一律由区医疗救治专家组每日查房,确定治疗方案,交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医生执行。

隔离治疗期间,患者病情一旦出现省卫生厅《指南》明确的情况之一时,责任医师应及时上报区卫生局,由区卫生局统一安排,将患者及时转至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诊治。

(三)防止重症甲型H1n1病例的发生

1、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居家观察治疗工作。对新发生的病例一律由区防控办医疗救治组专家进行轻、重症判别,重症病例一律转至市南山医院进一步治疗,轻症病例在居家隔离观察治疗期间,责任医生一定要每日两次随访其病情,一旦发现轻症病例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者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出现高热不退、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由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救护车接至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立即上报区防控办医疗救治组,由医疗救治组立即组织区内专家会诊,确定进一步处置措施。

2、发热门诊、发热病人就诊点一定要严密监测重症流感样病例,一旦发现重症流感样病例,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者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一定要立即通知区疾病控制中心采集咽拭子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并对病例进行积极治疗。各医疗机构建立重症流感样病例日报告制度,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出现并发症或高热不退应立即上报区防控办医疗救治组。

3、各医疗机构对学校、幼儿园中因病缺课的发热、流感样病例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建立重症病例日报告制度,对出现并发症或高热不退者要立即通知其到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将患者病情上报区防控办医疗救治组。

四、严格病人交接与转运

实施居家治疗病例需到区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治疗的病人由居家地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转运;需转市定点收治医院治疗的病人,由市急救中心负责转运。从病人家中或学校、单位接运病人的,分别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学校、单位将病人交给转运救护车,做好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的交接工作。转运工作要求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执行。

五、加强院感控制,严防交叉感染

1、严格预检分诊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预检分诊工作,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将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病人分流到发热门诊进行诊治;其他医疗机构要对有呼吸症状的发热病人相对隔离接诊,对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样症状病人分流到隔离诊室诊治。

2、落实个人防护与消毒隔离措施

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较强,各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规范要求落实个人防护与消毒隔离措施,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对来院就诊的有呼吸症状的发热病人发放口罩,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从事无菌操作、手术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的工作人员,以及与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病人诊疗有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戴外科口罩,其他岗位工作人员由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特殊岗位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3、居家治疗的防护与消毒隔离

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有关规定执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医生一定要告知轻症居家隔离患者应在家中单间隔离,加强开窗通风,不宜外出,尽量减少与高危人群的接触;离开隔离房间时应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注意洗手及其他个人卫生措施,多饮水,注意休息,并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4、严防院内感染发生

各医疗机构一定要高度重视警惕和防止出现甲型H1n1流感的院内传播,要从入院患者、来院访视者、医院内职工等途径严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院内播散。尤其是要做好妇产科、儿科、老年科、呼吸科、肿瘤科等高危人群的院内感染防范工作;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六、社会资源的动员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定点医院不能满足收治需要时,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动用宾馆等社会资源进行收治,主要收治非重症病例和高危人群病例。工作机制和流程如下:

1、卫生部门提出征用宾馆的建议。

2、同级人民政府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代表政府作出征用决定。

3、卫生部门建立管理团队,组建由呼吸科、传染科等专业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医疗小组进驻相应宾馆,组织收治。

选择征用宾馆的标准:(1)远离人口密集区;(2)独立建筑或院落;(3)房间自然通风良好;(4)地面、墙面、卫生间等常用设施利于消毒;(5)废异物便于统一管理;(6)水、电、气供应有保障;(7)环境及餐饮卫生管理工作达标。

七、保障措施

1、培训演练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全员培训和实战演练工作,区防控办近期将组织全区性的培训、演练;通过培训、模拟演练,提高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救治能力,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要进行腾空、病例分流转运、医院感染防控等工作的演练,全面提升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能力。

2、物资储备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对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院感控制设施、设备、药品、消毒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进行补充,做好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物资储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3、信息管理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病例报告制度,及时按规定程序和方法报告病例及病例病情观察情况,不得瞒报、缓报、谎报。要严格执行传染病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得擅自向社会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病例救治信息,避免引起社会恐慌。由区卫生局加强对相关信息的管理,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2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医疗应急救治水平,增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市政府《关于加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府发〔〕55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力争用2年时间,全面推进我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医疗救治工作做到反映迅速、指挥有力、科学规范,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医疗应急救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部署,分步实施

坚持属地化管理为主的原则,按照我区医疗机构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科学部署全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所包含的各项目采取分步制定方案和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二)整合资源,提升档次

在我区现有省、市、区三级医疗资源和部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医院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加强应急培训,逐步增强应急装备的配备,提高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治能力。

(三)统筹安排,强化管理

在加强我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医疗应急救治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的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治管理,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服从区政府统一指挥。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我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到年底,重点制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生物、化学、核辐射和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放射污染和辐射事故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治和灾后防病应急预案》、《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预案以及各操作流程和职责分工。

(二)加强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建设

1、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到年底,依托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医院(区骨科医院)、区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452医院等组建一支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的专业化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全面提高我区在面临各类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生化辐射事件等紧急状态下的医疗应急救援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相关医疗机构要组建一支由分管业务院长为队长的专业化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做到组织、人员、车辆、通讯、必要设备及救援药品“六落实”;平时积极开展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服从区政府和区卫生局的统一指挥。

2、加快全区卫生应急专家库建设。在辖区省、市、区及部队医疗机构中选拔中级职称以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业务骨干,组建卫生应急专家库,并进行及时补充、更新。

3、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区卫生局牵头,聘请我区范围内包括省、市、区及部队医疗机构、教学机构在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家,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理工作提出咨询和建议,指导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指导区卫生局开展预测、预警工作,对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估,承担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和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安排的其他技术工作。

(三)加强医疗应急救治培训工作

各相关医疗机构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的培训。力争每年对急诊科医生和从事急救人员进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培训面达到90%;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重点传染病培训。依托市传染病医院开展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立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区卫生局局长担任,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区目督办、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监察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劳动保障局、区卫生局、区公安分局、区食药监局、区红十字会等组。

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负责全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各项方案。办公室主任由区卫生局局长兼任。

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员单位职责由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通知。

(二)加大财政投入

从年起,根据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工作需要,区财政局要对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医疗应急救治培训、应急事件医疗救治、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建设及设施、设备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专项资金保证。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3

一、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的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医疗救治运行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降低病死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任务

组建队伍,完善设置,规范流程,强化培训,有效应急,科学救治,督查落实,依法管理。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处置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医疗救治工作期间。

四、制定医疗救治应急方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机构,要认真总结前段时期诊治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根据卫生部和我厅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和本院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医疗救治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论证,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救治预案。各医疗机构将应急救治预案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预案同时上报省卫生厅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救治预案上报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救治预案上报省卫生厅。

五、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要求的贯彻落实,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宣传、信息报告等工作。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临床救治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辖区内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其职责一是在救治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组织下,对辖区内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的诊断、治疗提供技术指导;二是制定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救治有关的诊疗规范;三是接受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任务,对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行救治知识的培训和对基层救治工作的指导等。

(三)二级以上设儿科的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应成立相应的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救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

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其他相关领导及职能科室人员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研究制定医院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救治工作的具体方案,落实患儿筛查、诊治等各项任务,负责调配人员、医疗设备和组织专家会诊,保障后勤供给等。

专家组由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小儿肾内科、超声科、放射科、护理等科室富有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指导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的临床诊治、数据上报等工作。

(四)建立医疗队伍。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和服务对象、现有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条件、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等组建若干个后备医疗队,作为医疗救治的后备力量。后备医疗队的工作职责是一旦短时间内发生区域性患儿急剧增加情况,随时做好准备,受卫生行政部门指派参与救治工作。

六、实施分层、分级、分区域诊治

(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童医院、设区的市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负责患儿的筛查和轻症病例的治疗工作。

各市根据区域内患儿就诊的情况,结合当地的医疗卫生资源实际,完善筛查门诊的设置。在全省范围内无突况发生期间,各市保留若干家综合力量较强的医院作为后备收治医院,并设置规范的筛查门诊。设立筛查门诊的医疗机构应向社会公布24小时预约电话。

住院患儿实行集中收治。医疗机构要将患儿集中收治在一个病区,并增派人员、抽调设备,加强该病区的医疗力量,提高诊疗水平。

(二)重症病例实行定点收治。设有儿科、综合实力强的三级医院或三级儿童医院作为重症病例定点收治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儿。

各市指定1家以上定点收治医院、1-2家后备定点收治医院。要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施,使其符合收治病人的要求。各种专用救治设备应以市为单位登记造册,统一调配管理,保证性能良好。在无突况发生期间,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备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一旦需要,应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腾空病房并保证设备、人员及时到位。

省卫生厅指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妇幼保健院作为省级定点收治医院,集中收治下级医院转送的急危重症患儿或疑难病例。

(三)患儿的转诊:按照正常的程序办理转院转诊程序,力争不出现新发死亡病例,通过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儿出现并发症、后遗症。

七、医疗机构筛查门诊的设置及应急措施

(一)医疗机构开设绿色通道,规范管理。

1.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要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各承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院要针对就诊人数增多情况,及时优化医疗资源,合理设计就诊流程分流病人,在门诊开辟专门的候诊区和诊疗区,抽调相关医务人员、增加设备,加强门诊接诊能力,抽调专门的护士在候诊区进行巡视,保证患儿的安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实解决患儿排长队、就诊不便等一系列问题。

2.医疗机构实行首诊负责制。筛查门诊应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预诊、登记、甄别、报告等工作。病房要做好对住院病人的诊疗及观察工作,对重症病人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

3.按照医院病床的情况预留一定数量空床位,随时准备接收急剧增加的患儿。

八、信息上报工作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做好报告工作。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每日的信息报告工作。各医疗机构将每日接诊病人数量分类汇总统计后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将辖区内所有医院数据汇总后上报省卫生厅。

九、应急培训工作

切实做好诊疗技术培训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家组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对医政管理干部、医院负责人和临床骨干等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训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医疗救治政策法规、诊疗的基本知识、定点医院和筛查门诊、病房的设置要求等。

十、督查落实

省卫生厅组织对全省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督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全面督查,重点检查诊疗设备、就诊流程设置、免费治疗措施、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等是否落实到位,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必要时,要进行通报。

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服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

十一、应急反应

(一)出现部分县(区)患儿急剧增加时,所在市的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立即按照制定的预案要求,统一指挥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协调各项措施的落实。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进入应急状态,后备筛查门诊及备用床位根据情况启用,所在市统筹安排全市医疗支援,下派医疗队,有效科学整合医疗资源,确保患儿的顺利就诊。

(二)出现部分市患儿急剧增加时,在以上响应的基础上,省卫生厅立即组织有关专家与发生地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赴现场指挥救治工作。全省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进入应急状态,临近市的后备救治力量服从省卫生厅的统一指挥调派,省级医疗队赶赴各市参与救治工作,筛查门诊及备用床位马上启用支援相关市的医疗救治工作。

(三)出现全省大面积患儿急剧增加时,在以上响应的基础上,根据救治病人的需要,省卫生厅在全省调动医疗卫生人员和相关设备等,支持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救治工作任务最为紧急的地区或医院,加强医疗救治力量,必要时请求卫生部派出专家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全省的后备筛查门诊及备用床位马上启用,服从省卫生厅的统筹安排,同时扩大临床医疗救治队伍。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救助和医疗机构减免等相关制度的紧密结合,探索有效的补助和支付办法,在保持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为尿毒症困难患者实施免费血透治疗,进一步缓解城乡居民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自愿救治。保证城乡困难居民公平享有,患者自愿救治,实行疾病风险告知和同意制度。

坚持统一方案。全县统一补助模式、统一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统一补助标准、统一补助办法等。

坚持合力保障。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和慈善机构救助等合理分担医疗费用,对尿毒症困难患者实施免费血透救治。

坚持分级负责。省协调办负责全省尿毒症困难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包括综合协调、制定方案、确定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设备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工作督导、评估及总结等工作。市、县协调办负责辖区内免费救治工作日常管理,包括组织人员培训、病种筛查、身份认定、实施救治、登记、信息报告等工作。

三、救治对象

对持有我县常住户口的尿毒症需维持性血透的困难患者(城镇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福利院供养孤儿、新增四类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户)实施免费血透救治,预防和治疗尿毒症血透相关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和其他尿毒症患者血透费用按照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有关规定核报,不列入本方案补助范围。

四、定点救治

按照安全、有效、优质、方便的原则,经医疗机构申请,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评审,报省卫生厅同意,确定我县定点医疗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定点医疗机构由可独立开展血透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组成。定点医疗机构对具有血透治疗指征的患者,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诊疗常规实施治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尿毒症困难患者按照属地就近原则,经县救治协调办公室同意后,在县定点医疗机构(名单详见附件1)中选定一家作为本人血透治疗的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一经选定,原则上一个年度内不得更换。

五、筛查确诊

由县协调办牵头组织,县卫生局负责,走村入户对所有人群进行初筛并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将初筛的患者集中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经民政部门对确诊患者身份认定后,由县救治协调办公室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统筹安排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同时,做好患者的筛查信息上报工作。

六、人员培训

由省协调办组织专家统一编印教材,实行分级培训。省协调办负责培训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人员、设区市专家组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市协调办负责培训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和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县协调办负责培训乡镇、村和社区筛查人员。

七、设备耗材采购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主要设备(血透机、水处理机、除颤仪)和主要耗材(透析器、浓缩透析液、透析管路、穿刺针等)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采取委托具备资质的招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标,确定设备和每个耗材品目的中标厂商、型号规格及中标单价。省财政按照需要及填平补齐的原则,统筹相关资金,为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配置血透机、水处理机、除颤仪。此外,各定点医疗机构根据设备和耗材需求直接与中标供应商联系,由供货商统一配送。

八、经费安排

(一)治疗经费来源

已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困难救治患者,由城镇医疗保障、新农合和医疗救助按比例进行补助,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部分医疗费用减免,鼓励慈善机构对患者救治费用进行补助。

(二)补助标准

1、根据《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血液透析收费标准为:三级医院400元/次、二级医院360元/次、一级医院320元/次。每人每周免费做2次血液透析,每年按52周计算。门诊与住院血透治疗的患者采用统一标准核报经费。

2、尿毒症困难患者按照属地就近原则,在定点医疗机构中选定一家作为本人血透治疗的医疗机构。如到上级或非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血透治疗,差额费用由患者个人承担。

(三)结算办法

属于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困难患者,由县医保局按收费标准的85%报销;县政部门按收费标准的10%给予医疗救助;剩余5%救治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减免。属于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的困难患者,由县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按收费标准的70%报销;县民政部门按收费标准的20%给予医疗救助;剩余10%救治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减免。救治费用报销按照现行医保、新农合及医疗救助核报程序进行。

(四)经费管理

要加强对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骗保、挤占和挪用。发现有不符合规定使用经费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全县统一部署,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卫生、宣传、发改、财政、人保、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作协调小组(见附件2),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等日常工作。同时,县卫生局成立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作专家组(见附件3),负责对全县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作的技术指导。

要积极争取白求恩基金会等慈善救助组织对疾病补助工作的支持,在医疗救治、资金筹措、经费补助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共同提高保障水平。

定点医疗机构应成立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对困难患者的确诊、血透治疗、信息报送等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

1、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救治工作,会同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制定救治工作方案,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区域协作网络,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组建专家组,组织筛查及人员培训,整理保存资料信息,开展督查、评估,完善新农合支付、结算服务,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和推广典型。

2、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把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作纳入医改内容。

3、财政部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相关政策,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根据城镇参保居民和职工相关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规范,按比例核报医疗费用,并实施监督管理。

5、民政部门负责研究制定相关医疗救助政策,按比例核报医疗救助经费;做好救治患者的身份认定,并建立救助台账。

6、宣传部门负责免费救治工作的宣传报道。

(三)积极宣传引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宣传工作,特别要注重发挥医务人员熟悉业务、直接接触、群众信任的优势,广泛宣传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社会预期,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自愿参加救治,为做好救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四)规范资料管理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5

XXX应急办 

201X年XXX应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XX局应急办的业务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责任明确、机制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准备充分、应对有效"的卫生应急体系,继续坚持以“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科学规范、客观实用”的原则,做好卫生应急常态下的充分准备,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应急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医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成立了由1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院外应急医疗救治队伍和4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院内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为每个队员建立了人员档案,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完善预案,制定管理制度。

针对我院工作实际,为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了各专项事故应急预案。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协调,确保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置。同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责任问责制度、卫生应急处置管理制度、应急风险隐患排查监测制度、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应急管理信息员制度、应急管理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等应急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应急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印发文件安排工作

按照上级卫生应急工作精神,结合我院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印发了《XXX关于调整XXX医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的通知》、《XXX医院关于成立应急专业队伍的通知》、《XX市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实施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及《XX医院应急医疗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对医院全年卫生应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四)监测预警,提供科学决策。

为尽早发现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医院建立健全并完善了现有监测系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明确报告责任和义务,对各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工作,以利于尽早发现和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与市卫健局、110急救系统、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于通报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五)培训演练,锻炼应急队伍。

医院注重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积极组织开展了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提高了队伍综合素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1年来年我院主要开展并参与了如下应急演练科目:

1、201X年X月X日,为加强医院医疗救治管理能力,规范救治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在突发事件,特别是在低温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急救治水平,医院组织各临床科室及职能科室开展了医疗救治应急演练,此次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紧急救援任务的反应和协作能力。

2、201X年X月X日至2019年X月1日,xxx天气的影响,xx市卫健局、xx市人民医院启动了应对xxx天气应急救援预案,医院应急办派出2组医护人员乘救护车到达xxx进行医疗保障。

3、201X年xx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于201X年X月X日在XX市举办,有10000名运动员参加,XX医院承担将此项比赛的医疗保障工作,我院派出了18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运动医疗保障工作。

4、201X年X月X日至X月X日,献礼新中国成立X周年的重大题材电视剧《XX》剧组进驻XX取景拍摄,我院承担了剧组在XX取景拍摄期间的全程医疗保障任务,应急办、医务科协调抽调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成立了院内和院外应急医疗保障组,同时派出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的医生进驻剧组驻地和拍摄现场,进行全程医疗保障。

5、201X年4月21日,XX市进行液氨危化品移除,医院成立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医疗救护工作的需要,医院成立院外、院内紧急医学救援分队,能及时参与现场医疗救护和院内处置,我院派出由2辆救护车、6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学救援分队到现场进行医疗救护。

6、201X年5月8-9日,应急办派出2名医务人员参加了XXX公安局组织的交通事故演习。

7、201X年5月11日,高速公路x方向某隧道口交通事故,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应急办派出2名医务人员及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医疗救护。

8、201X年6月7-8日,高考期间我院派出医护人员1组(医生、护士各1名、救护车1辆)到x考点现场进行医疗保障。

9、201X年6月24-26日,201X年XX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我院派出了6名医护人员参加演练,圆满的完成了应急演练任务。

10、201X年7月2日,XX市防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我院派出了,4名医护人员参加演练。

11、201X年9月3日,XXX一行对XX进行调研,我院派出医疗救护组4人乘救护车进行全程医疗保障。

12、201X年9月15-18日,XX期间,我院派出医

护人员进驻XX酒店、XX酒店、XX酒店进行医疗保障,同时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参加各个XX现场医疗保障,圆满的完成了政府安排任务。

13、201X年9月27日,XX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我院派出4名医务人员参加演习,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

14、201X年3月、6月及9月,我院分别组织了201X年“春季”、“夏季”、“秋季”消防演练,背景是我院各个楼层,突发浓烟,消防警报响起,监控室保安发现火情,启动报警系统,立即向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启动应急预案。

(六)储备物资,提供救援保障。

按照“一专多用、专兼结合、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除在急救车配备相应的必需应急设备外,医院专门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参照《XX省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标准》建立了XX市人民医院应急物资储备目录,从医疗救援类、生活类、服装类、救生工具类四大方面进行了全面准备,物资储备丰富,调取方便,能够保证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物资供应。为应急队伍配备了相应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二、工作中的不足

(一)我院的机动应急力量配置薄弱,由于我院各科室人员配置紧张,无机动保障人员配置,尤其是急救医生更是紧缺。因此在无预告情况下开展应急处置,一般只能抽调待命的急救人员和车辆前往应急现场。

(二)医院的综合救治、急救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现有设备设施还不能满足区域卫生应急需求。

(三)应急队伍人员能力水平距离上级对卫生应急工作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人员的业务知识、技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的提高。

(三)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各类应急预案,并需不断加强演练,通过实操优化预案流程,确保预案的可落实性。

(四)应急经费和后勤保障还需进一步改进。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制,按照市卫健局应急办公办部署,组织召开应急工作会议,再次明确工作责任,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卫生应急职责,健全卫生应急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总结我院卫生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卫生救援和医疗卫生保障等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二)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

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我院卫生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保障方案,开展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主动搜索,定期汇总相关信息,逐步建立和健全区域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工作模式。组织开展区域内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三)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专业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卫生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明确卫生应急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通讯网络,做好应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成卫生应急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等专业知识培训,组织1-2次综合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和应急拉动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

(四)加强卫生应急装备管理

参照《XX省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标准》,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极端灾害情况下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的装备配置,建立药品、器械储备目录,完善应急物资的调用机制,为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资保障。积极准备做好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五)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考核

组织做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规范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的排查管理和应急处置,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安排,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六)提高院前急救意识,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健全各种急救制度及医、护、司岗位职责,并落实;抓好“三基”及急救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急救水平。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七)开展多学科的的协作,进行院内大会诊,提高对急、危、重症的抢救和诊治水平。为了提高救治能力,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质量,应加强多学科会诊的管理。建议医院出台《关于加强院内大会诊的管理规定》,规定经科内会诊仍难以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急、危、重、疑难病症抢救治疗需多科协作的病人等作为院内大会诊的条件;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担任会诊专家,通过高质量的全院大会诊,提高诊断符合率、临床治愈率与抢救成功率。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6

关键词:海事救助;医疗救护;船员;院前急救

近年来航运市场较低迷,国内各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及主要航行区域内船舶交通流均呈现缩减态势,但海上搜救区域内船舶遇险、船员伤病救助等事故依旧频发。据统计,2015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1884次搜救,涉及遇险人员14698人,其中死亡失踪971人,搜救成功率达93.4%[1]。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船舶遇险和船员救助仍将继续挑战我国的海事救助体系。

1船员常见伤病

在海上事故中,因船舶碰撞、搁浅、沉没,海上火灾、爆炸,恶劣天气,人员落水,船员日常作业、斗殴等导致船员伤病事件频发,其中常见伤病有淹溺、冻伤、挫伤、触电、烧灼、窒息、各类休克、中毒、内脏破裂、肢体骨骼断裂、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脱水、传染性疾病等,本文主要研究海事救助下的船员重大伤病。

1.1船员伤病分类海事救助期间的现场急救和护理是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属于院前急救的范畴。为方便岸方医疗救助单位组织施救,提高后期伤病救助率,本文依照综合分诊法对船员伤病进行五级分类:i级-危殆、ii级-危急、iii级-紧急、iV级-次紧急、V级-非紧急,与陆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保持一致[2]。

1.2海上伤病现场救助的特点海上伤病现场救助是伤病船员进入医院诊治之前的救治过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伤病船员救治工作的成败。在海上,伤病船员急救和护理的原则、方法等与陆上无很大差别[3],但船员伤病发病环境特殊,船上医疗救助资源匮乏,海上通信不便,搜救应急预案实施等给现场急救和护理工作带来不便,致使伤病船员的救助工作较陆上医疗急救更复杂。

1.2.1救援h境复杂、特殊船舶航行在海上,受航区风、浪、流、气旋、降水、雾霾等外部因素,船舶吃水、配载、船型、稳性、操纵性等船舶自身情况影响,致使船舶摇摆、震动,船上环境嘈杂、人员晕船等,这将直接影响到现场伤病急救和护理工作,严重时可能导致救援队伍无法靠近被救助船舶,无法实施救助工作。

1.2.2医疗救助资源较匮乏除船公司有特别规定外,当前我国商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配备主要参照1990年交通部颁发的《船舶医务室医疗设备、药品配备标准》执行,一般由大副或船长兼任船医,无专业船医。造成船上医疗设备过于陈旧,药品过于单一,缺乏专业的医疗救治,仅能满足船员常见伤病的诊治。海事救助期间,依靠外来专业医疗救助队伍携带的有限医疗器械,较陆上医疗急救水平,海上伤病救助显得有些困难。

1.2.3海上通信受限我国海事救助系统主要由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中国船舶报告系统(CHiSRRpC)、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等四大部分构成,主要通过VHF、mF、HF等无线电设备、卫星电话、邮件、电传等通信方式进行海事救助期间的协调与沟通,这些通信方式易受地理、环境、天气等影响,造成信号间断、噪声大等现象,相比较覆盖范围广、通信方式灵活、使用便捷、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陆上通信,针对院前急救的紧迫性,海上通信技术显得有些滞后。

1.2.4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启动与实施的时限性自2005年至今,国家、省、市、县区等相继颁发辖区内海(水)上搜救应急预案,依据海上突发事件等级、事故发生区域、事故船舶/船员等,预案规定了相关海上搜救中心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搜救,事故上报及后期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但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实施,牵扯到多部门、多方救援单位,如若一方或多方在救援过程中行动滞后,将直接影响到海上搜救工作的机动性,易错过最佳救助时机。因此,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启动与实施具有一定的时限性。

2海事救助期间现场急救和护理现状

2.1国内海事救助期间现场急救和护理现状依照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规定,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应会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指定当地具备一定医疗技术和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海上医疗援助任务。当发生海事事故,亟需海上医疗援助时,一般由实施救助行动所在地的医疗机构承担,如涉及到入出境卫生检疫的船舶,应会同检验检疫部门协同处置,当救助力量不足时,可通过海上搜救机构逐级向上请求支援[4]。

2.1.1我国海事救助中的医疗救护机制以山东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为例,见图1,当收到遇险报警时,须对报警信息进行核实、确认,经确认无误后,相关责任搜救机构依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其中在调动应急力量、制定搜救方案、启动专家系统等工作中,需省卫生厅或其指派的医疗专家、医疗机构等参与其中。在后期救助行动中,医疗机构将提供人命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海上医疗救援服务。

除上述医疗专家、医疗机构等国内专业医疗救援单位构成的地方海上医疗救护体系外,我国海上医疗救护体系还包括海军部队、海后卫生部管辖的海军医院等医疗救援单位构成的军队海上医疗救护体系,军地两大海上医疗救护体系协同合作,共同担负海事救助任务,以提高救助资源的应用效能[5]。

海事救助期间,医疗机构(以地方医院为主)将依照相关海上搜救机构安排,启动各自应急预案,实施医疗救助。医院船将根据船员伤病类别、特点,医院船船舶设计、医务人员构成、医疗设备配备等,启动对应伤病的应急预案,实施医疗救护。

图1山东省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

2.1.2我国院前急救运行模式当前我国院前急救运行模式主要借鉴法――德模式,急救工作主要包括急救小组现场治疗、送院继续治疗,其中通讯手段、运输方式和急救医疗技术等因素对急救成果影响较大。而各大城市院前急救模式不尽相同,有独立型、指挥型、院前型、依托型等,急救模式无法得到统一,资源配置参差不齐,相对稳定性急救经验不够成熟。

2.2国外海事救助体制现状许多国外发达国家的海事救助工作一般由准军事或警察性质的机构担任,具有一定的司法权和最高执法权威性。如日本是以海上保安厅为主体,借助“日本水难救济会”等民间力量,建成覆盖全日本海域的海上搜救网络。该网络将其管辖海域分为11个管区,每个管区内设海上保安本部,下设若干海上保安部和海上保安署。依靠紧密的无线电监测网络,专业化、技术化救助装备,充足的救助船艇及专业人员,组建了一支高效、机动、专业的海上搜寻与救助队伍[6]。

3优化海事救助中现场急救和护理的建议

3.1优化救助协调机制,构建海上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继续加强军地协同机制,达到救助资源优化配置,优化海事救助应急预案、医疗机构急救应急预案,开通海上医疗救助“绿色通道”,提升海上医疗救助快速性、机动性。

3.2鼓励相关医疗机构建设专业海上医疗救助队伍鼓励具有海上医疗救助能力的医疗机构培养专业海上医疗救护人员,使其能够适应海上医疗环境,具备多学科多门类急救与护理技术,熟练掌握和运用不同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案。在资金、设备、实习、培训等方面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同时,也鼓励民间海上救援组织参与到海上救援行动中。

3.3提升海事救助装备,配备高科技医疗救助设备更新通信设备、交通工具、救助/打捞设备等海事救助装备,缩短启动救助预案与开展现场急救之间的时间间隔,保障救助行动顺利进行。建议更新船舶医务室医疗设备、药品配备标准,船上配备种类齐全、技术含量高、操作便捷的医疗设备及充足药品,以提升医疗救助队伍的技术和装备,提高伤病船员救助率。

3.4增强海上医疗急救演练,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增强开展海上综合搜救应急演练,做到多部门参与、多方人员协作,并进一步提高医疗急救演练在海上搜救演练中的地位。加强与他国之间的海上搜救演练、合作,通过国际间、区域性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与他国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海上救助经验,同时能够提升海上事故中船舶、伤病船员等的救助率。

4结论

综上所述,海上医疗救助成功与否关乎海上伤病船员的生死,是我国海事救助体制运行地体现。只有通过各方努力,在实践与协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提升,积极借鉴国外海上救助的先进经验,才能够确保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海上搜救中心.2015年12月份全国海上搜救情况[eB/oL].http:///sj/zhongguohshsjzhx/.2015.12.29

[2]张波,贵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陈国良,刘晓荣,等.海上伤病员护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J].护理杂志,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Z].2006.1.22.

[5]王晓波,栾振涛,等.海上医疗救护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医疗卫生设备,2011.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7

根据《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预案》、《__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_市重大活动医疗卫生应急保障预案》、《__市国家教育统一考试期间有关部门主要职责》及全市、全县中、高考会议的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根据《__市国家教育统一考试期间有关部门主要职责》中卫生计生部门的职责及全市、全县中、高考会议精神,为切实加强医疗救护、传染病防控,决定成立县级中、高考医疗卫生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县疾控中心、县卫监所、县人民医院及市中医院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中、高考医疗卫生保障的协调指挥和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在县卫计局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__同志兼任,成员__,联系电话:__,领导小组下设3个工作小组,各组人员名单及职责如下:

(一)医疗救治小组:全县共设3个医疗救治小组,负责中、高考期间学生及相关人员的现场医疗救治及其它相关医疗救护工作。

1.市四中考点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__,联系电话:__,联络员:张崇新,联系电话:*,成员:__

2.市七中考点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联系电话:*,联络员:*,联系电话:*,成员:*

3.市八中考点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__

__市人民医院为__县中、高考保障定点收治医院。考试期间各医院要安排医疗救治专用车在医院待命,不得作为他用,确保在本院不能处置的患病学生能及时转运到市人民医院。各驻点成员请在八点钟之前进场。

(二)传染病防控指导小组:负责传染病防治技术指导,对中、高考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出处置意见,负责各考点考前消杀技术的指导工作。对考生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者,及时劝其就医;对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监考人员建议不得再进行监考工作;一旦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出现流腮、水痘、季节性流感等常见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置。县疾控中心应主动与县教育局联系,加强对考点相关防控工作的指导,视考生情况提出安排单独考试的建议。

__

成员:__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疾控中心应急办,负责具体日常工作__

中、高考期间负责考点传染病监控监测、考前考点的消杀和防治技术指导工作。

(三)卫生监督组:负责对中、高考期间学校及各职部门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负责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巡查涉及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建立及措施落实情况,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学校内供水设施卫生许可、管理情况,供、管水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学校索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情况,学校内供水水源防护情况。

__

中、高考前,县卫生监督所对考点学校及考区范围内公共场所饮用水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饮用水安全监督

1.要按照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的要求对辖区内承担高考、中考任务的学校及周边地区宾馆、饭店的饮用水安全要实施过细的卫生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防患于未然。

2.加强考试期间考点学校食堂、学生饮用水情况安全巡查。

(二)医疗救治

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医院要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应急救治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和演练,要做好人员、物资、设备、器材和药品等的储备,要做好组织协调、人员配备、车辆、物资等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处置突发事件。考试期间所有120急救车在接送病人途径考点时禁鸣警报器。

(三)疾病预防控制

县疾控中心要提前介入,做好考点学校因病缺课、传染病发病情况摸底工作,保持与学校校医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传染病发病动态,对考生出现的各类传染病突发疫情要及时进行处置。要主动与县教育局、学校联系,加强对考点防护、消毒工作的指导,视情况提出安排单独考试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参与保障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此次卫生保障工作,按照保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措施,要选派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的专业人员参加保障工作,保证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车辆及物品到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实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各单位在高考中考期间要实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如出现突发事件在及时处置的同时,必须及时向县卫计局报告。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8

指导原则

坚持科学、可行、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集中收治、分级治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布局收治医疗机构,就近就地开展诊疗工作。减少就诊环节,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疫情传播。坚持科学防治、中西医结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组织领导

三河市卫生局成立市级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下设三河市手足口病诊断治疗专家指导组,具体负责全市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督导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工作落实情况;对全市救治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对重症病例进行会诊和现场指导;对全市救治工作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市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医疗救治机构设置与职责

医疗救治机构设置为预检分诊点、留观病例收治医院、住院病例集中收治医院和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

(一)预检分诊点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设立预检分诊点,配备体温计、压舌板、检查床等常用设备和从事过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负责对接诊病人进行初步筛选和分诊。

(二)留观病例接收医院

确定三河市医院、三河市妇幼保健院、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三河市儿童医院为我市留观病例接受医院,留观医院要设置专用具有隔离措施的留观病房,配备儿科普通医疗设备和儿科医疗护理人员,负责符合留观指征患者的观察治疗。

(三)住院病例集中收治医院

确定三河市医院、燕郊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负责集中收治住院病例。定点医院要设置明显诊疗区域,包括门诊、住院病区,要预留至少6张床位专门用于收治手足口病病人,并根据发病情况增加床位。病区应设置在感染性疾病科或封闭区域,不得将病人收治在其它病区。要配备儿童呼吸机(有创、无创)、气管插管及复苏设备、监护仪、输液泵、吸痰器、雾化泵、抢救车等设备和小儿呼吸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piCU等专业高级资格医师和从事小儿急救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接诊和治疗手足口病病人。要立足于防大疫的思想,做好药品、器材以及其它物资设备的储备。

(四)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

市卫生局已指定市人民医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为市级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负责市辖区内重症患者和市城区内住院病例的集中救治工作。

医疗救治流程(图略)

医疗救治程序

(一)预检分诊

各医疗机构要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在门诊醒目位置设置手足口病分诊点,安排有临床经验的人员负责分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开辟专门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防止手足口病与其他常见病混合就诊。在接诊疑似病人时,一定要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的规定进行对照检查,特别是儿科、呼吸科、消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要明确鉴别诊断,根据病情进行分诊。

(二)分级治疗

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诊,并确定收治方案。

1、居家治疗

患者病情较轻,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可门诊治疗的,由经治医院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后,可居家隔离治疗。居家治疗的病人,接诊机构必须详细登记,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及时报告三河市疾控中心,并告知消毒隔离等注意事项,病情加重及时到定点医院检查治疗。

2、留观治疗

经留观收治医院两名医师检查,依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需要留观的病例,要及时转诊到留观病例收治医院进行治疗。留观医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48小时内病情好转的可解除留观。经院内专家组会诊,确定病人出现符合住院病例条件的要立即转往住院定点医院治疗。

3、住院治疗

具备住院指征的病例,由经治医院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后,立即将其转至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出现重症时要及时报告三河市手足口病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协调市领导小组转至重症病例定点医院。

4、重症患者救治

一旦出现重症病例,需要上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支援的,及时上报三河市卫生局,由三河市卫生局向卫生局提出申请救治。经市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后,收住到市人民医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集中救治。

(三)患者转诊

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实行分级救治。本地发生的手足口病病例均在当地定点收治,不得擅自跨市(县、区)转诊。对符合留观指征和住院指征的患者由接诊机构立即转至相应医院进行治疗,确需转至重症收治医院的,由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确认,重症患者必须转到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转诊按下列要求进行。

1、转诊前与相应医院取得联系。

2、由需要转院患者所在医院安排医护人员与车辆并携带患者相关材料护送至上级医院。

3、转运车辆须配备一般的救治药械。

4、转运和接收单位要做好患者交接登记,并及时上报三河市卫生局。

5、转运患者的车辆和医务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消毒。

治疗措施

参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进行临床治疗。

医院感染控制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和《省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切实加强和规范消毒管理工作,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要严格限定住院病人陪护,实行一患儿一陪护制度,减少传播机率。

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集中收治”的原则,实行就近就地开展诊疗工作。对符合留观指征和住院条件的患者要立即转至相应医院进行治疗。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和门诊部不得收治、截留病人;对接诊的疑似患者立即转至县级医院,定点医院不得拒收病人。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转诊制度和隔离消毒制度,建立健全门诊登记,凡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人要进行详细登记,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根据病情可以进行家庭治疗的病人,必须通知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并告知消毒隔离等注意事项,病情加重及时到定点医院检查治疗。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9

汾阳医院紧急受命参与救援

2013年9月28日凌晨3时10分左右,位于山西省汾阳市杨家庄镇东南、三泉镇平陆村西的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正升煤矿东翼回风巷发生透水,致10余名作业人员被困井下。时间紧迫,山西省汾阳医院接到吕梁市卫生局紧急通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院长领导,急诊科参加主要救治,汾阳医院救援车队赶赴现场。至此,一场为期240多个小时的生死大营救迅速展开。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卫生厅厅长卫小春,以及省内专家等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第一时间,汾阳医院专家组也制定了救治流程及救治方案,并组织参救人员进行煤矿透水事故救治培训。汾阳医院在其他医院的配合下,紧急调配了14辆救护车,并做到每车配备两护一医,以确保被困矿工能得到及时救援。

分秒必争解救被困人员

透水事故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排水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时间尽快解救被困人员。而从医疗救援的角度来讲,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则是重中之重。汾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应急办主任王建林参加了救援全过程。他告诉记者,正升煤矿透水事故医疗救援大致分为3个部分:井下救援,伤病员的院前救援与转运,伤病员的院内救治与营养。该院急诊科主要承担的是井下救援及院前救援与伤病人员的转运工作。接到紧急通知,汾阳医院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救治领导组、救治专家组,并指定坑口现场医疗总指挥、医院救治总指挥,前往正升煤矿集结待命,做好一切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医疗救援情况。为执行此次紧急救援任务,汾阳医院出动了3辆多功能监护型救护车,调动27名救援人员,前往参加救援共计32人次。

在省、市有关领导的指挥下,医院制定了4套救治方案,包括井下救治方案、坑口救治方案、医院救治方案和重症患者救治方案。

据介绍,井下救治方案是根据井下被困工人的数量,由市卫生局调配救护车,车内必须配备被褥、氧气及常规抢救药品及器材,保证做到一人一车,每车配备至少由一医一护组成的医疗救护队。坑口救治方案就是考虑成功升井的伤病员在井下要确保每人一副担架,手臂戴编号牌,执行平卧位,并给予最初的生命体征监测、保暖、眼罩遮眼或梦魇避光等院前急救措施;然后,成功升井后交坑口医护人员,由医院人员进行救治与分流。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抬至救护车上,迅速离开现场,以便下一批人员的救援。医院救治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方案要求伤病员上车后,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静脉点滴生理盐水或是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滴速不可过快,避免加重心脏负荷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对意识清醒及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并缓慢饮用适量淡盐水或米汤等;重症患者救治方案,主要是明确院内救治。对转运入院的患者,汾阳医院的救治小组要对其进行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同时对病情作出评估,必要时可请部级专家会诊指导。

“对于此次救援,医院从上到下都极为重视。在整整10天10夜的救援过程中,汾阳医院的院领导、车队司机、急诊科医务人员和其他科室骨干放弃国庆长假休息,24小时待命,数十次奔赴现场,任劳任怨,严格周密、井然有序地执行救援行动。”王建林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应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医疗救援团队,汾阳医院每个救援人员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放弃一线希望,被困人员随时都有可能救出,要做到有备无患,呼之即应”,以此确保一旦被困人员救出,救援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现场救援。

千方百计确保两位矿工活下去

山西省汾阳医院在紧急医疗救援中,迅速调配了一批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以及救护车司机,成立了一支标准化、军事化的急救队。由于透水后井下人员出现以下情况:因溺水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井下可能坍塌造成被困矿工骨折、脊柱损伤;被困矿工长时间被困,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呼吸骤停等,所以医院特意安排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以及现场抢救技术过硬的急诊科医师第一时间赶往矿难现场,并确保24小时蹲守在井口。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营救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多日,但救援人员并没有放弃希望。经过10天10夜的救援守候,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终于发生。10月8日凌晨3时20分许,两名被困240多个小时的矿工被安全解救出井。“救出来,就一定要确保他们能活下去。”王建林告诉记者,得知这两位矿工被困240多个小时,在没有任何食物、一片漆黑的井下,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后,所有参加救援的医护人员都怀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千方百计一定要让他们活下去。

这两位生还获救的矿工叫张荣飞和朱邦奎,他俩一个20岁,一个47岁。能在井下坚持如此长时间,一是因为他们有要活下去的坚强信念;二是因为他们不会游泳,采取了较为科学的求生、维持生命的方法。

“两位矿工被救出后,医疗急救队现场立即给予眼保护,建立静脉通路及必要生命支持,同时由救护车紧急转入汾阳医院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在伤员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医院救援护士在颠簸状态下,克服极大的困难,利用过硬的技术,对两位矿工进行了准而稳的静脉穿刺输液,为救援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治疗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这足以说明,在10天10夜的救援工作中,一支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良好、专业技术过硬、做事有条不紊的救援队伍,在救援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关键作用。”王健林介绍说。

尽心尽责还伤者一个强健体魄

10月8日凌晨4时许,两位获救矿工被以最快的时间安排到了汾阳医院的iCU。患者张荣飞,被困井下,当时被水冲击摔倒,致左下肢外伤,全身多处皮肤被擦伤。入院初步诊断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患者朱邦奎,当时被水冲击摔倒,致胸部及左上肢外伤,入院初步诊断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胸部、右上肢、右髋部皮肤软组织挫伤。汾阳医院院领导及主治医师针对他们所患的不同症状,召开紧急会议后,为他们分配了各自的主治医师并拟定了相应的治疗计划。

第一天,医护人员积极完善了两人的各项相关检查、化验。为张荣飞做血常规、血气分析、生化八项、血镁、血淀粉酶、尿常规等检查,同时对他还进行了鼻导管吸氧,必要时还建立人工气道。此外,还进行了心电监护、重症监护、抗感染治疗、保护胃黏膜治疗等。朱邦奎年纪较大,医护人员为他做了心电监护,监测生化、血气、血常规等检查,同时让他吸氧、抗炎。在保护胃黏膜、早期补充糖盐水及胶体液完毕的6小时后,医护人员帮助他口服流食,以此提升肠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为了确保两位获救矿工能尽快恢复健康,医院要求主管医师均要时刻了解患者病情,了解早期病情变化过程,配合护理人员按时对患者进行服药、拍背、翻身、吸痰、进食及大小便等处理。同时,医院对其病情、诊疗过程随时进行了解。经过紧张的精心治疗,当晚19时13分,主治医师在查房时开始鼓励两位矿工自主咳嗽、咳痰,适当床上活动。

医护人员尽心尽责,第二天两名矿工均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张荣飞虽然依旧鼻导管吸氧,但已无明显呼吸费力不适,无需双眼罩保护,心律也较齐,心音有力。而朱邦奎的双下肢则已无水肿,足部皮肤开始发红,显现生长迹象。两人均可进半流食。医护人员则让他们减少液体摄入量,继续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一刻也不放松警惕,继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随后三天,在主治医师和陪同护士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两名患者皆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没有出现呼吸困难,也无明显饥饿感。咳嗽有力,人有了精神、食欲也好了起来。其间,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两位创造生命奇迹的矿工。张荣飞告诉记者,当时井下发生透水后,只有他和朱邦奎老哥不会游泳,其他人会水以为能游出去,没想到水量太大……他俩爬到井下的坡顶,背靠背互相支撑,在黑暗中依靠仅有的水维持生命。“当时我们只想着要活下去。我想家里的亲人,而朱邦奎想见他的女儿。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我们才能坚持240多个小时活着出来。被救出后,汾阳医院医护人员前前后后,全力以赴、尽心尽责对我们进行救治。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才能顺利活下来,恢复健康。”

据了解,在两位矿工治疗期间,卫厅长还组织省内著名的消化内科、精神卫生科等专家赶赴医院,协助进行医疗救治。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两名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在接受汾阳医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健康状况也愈加良好。对此,上级部门也对汾阳医院在此次救援行动中的出色表现予以了肯定。

从获救矿工质朴的话语中和上级部门的的肯定中,正升煤矿透水事故紧急医疗救援行动无疑体现了汾阳医院是一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全面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合格的医疗救援队伍。由于他们的加入,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让受伤矿工迅速恢复了健康。汾阳医院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何况作为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们应担的责任。”

让我们在为这些无私白衣天使感到骄傲的同时,也真心地希望这世界从此再没有疾病、没有灾难,不再有救援。

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左三),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卫小春(左二)领导现场制定抢救方案

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代表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看望伤员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卫小春在iCU病房指导救治

山西省汾阳医院王富珍院长指导救治伤员

山西省汾阳医院医护人员精心护理获救矿工

[相关链接]

矿难透水事故发生后矿工应如何自救?

井下透水事故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发生了透水事故,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避灾自救:

首先要尽力判明水源性质(含水层水、断层水、老空水)并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区的工作人员一起按规定的路线撤出。要手扶支架躲过水头冲击后向高处走,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出井。

假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者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等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暂时避灾。如系老空(已采掘的旧巷及空洞)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共度过难关,安全脱险。要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

当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自救方法是:

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地方,脸向下卧倒,头要尽量低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等物盖住身体,使肉体的外露部分尽量减少。

要迅速藏好自救器,辨清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撤离中,要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假如巷道破坏严重,又不知道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就要设法找到永久避难硐室或自己构造临时硐室暂时躲避,安静而又耐心地等待救护。

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并严格控制矿灯的使用。要主动照顾受伤的人员,还要时时敲打铁道或铁管,发出求救信号,并派有经验的老工人出去侦察。经过探险确认安全后,大家就可向井口退出,并在沿途作出信号标记,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如有可能,要寻找电话及早同地面取得联系。

矿井发生火灾后,任何人发现了烟雾或明火,都要立即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护队救援,同时还要自救避灾。具体做法是:

沉着冷静,迅速戴好自救器,避灾领导要逐一进行认真检查后撤退。

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人员,如果距火源较近,且火势不大时,应迅速冲过火源撤到回风侧,然后迎风撤退;如果无法冲过火区,则沿回风撤退一段距离,尽快找到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再撤退。

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绝对不要惊慌,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方和风流方向,然后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矿工如何待救和自救:

要千方百计减少个人呼吸量,静卧休息,并注意加强支护以防继续冒顶。

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篇10

关键词:院前急救系统;系统设计;远程急救

一、系统设计开发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作为以院前急救为己任的120急救服务正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急救工作站点分布日渐增多,局部趋向合理化,覆盖面越来越广,单个服务半径也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直接设置在各大医院内急救站的增多,院前急救水平得以极大提高。尽管如此,因诸如路况差、交通堵塞、现场车辆无法进入、高层楼房患者转运困难等各种客观制约因素所限,在急救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无法及时到达现场状况,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建立一个远程医疗急救网络,通过语音、文字、图片及图像等信息的实时传递,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病情判断,在派出救护车的同时,中心急救人员即可通过网络实时指导现场相关人员或患者开展互救、自救,并协调和指导医院有针对性地做好接诊准备,更加有效地提高医疗急救的成功率,是当前医疗院前急救工作面临的迫切需求。建立远程医疗急救网络,一方面可以更加凸显院前急救的快捷反应,另一方面能更加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加快医疗急救行业的发展,其也是未来院前急救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系统设计目标

(一)缩短伤患救治前的延误时间

利用GpS患者定位,实现最佳路径选择以及到院时间估算,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将急诊科前置到车上,提前进行预约挂号以及书写检验检查项目,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医院的救治能力,挽救患者生命。

(二)远程急救与指导

通过视音频编码解码技术,以及3G、4G等通讯手段,实现患者现场视频传输,以及音频通话救治指导。

(三)院内急救的路径与质控

导航式临床急救路径的使用,可以降低因为医护个体差异产生救治效果的不一致性,同时有助于医疗质量的监控。

(四)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快速病历的书写,减少了医护人员书写医疗文书的时间,使其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到患者身上。

(五)利于医疗举证

完整详实的院前至院内的急救诊疗信息,利于医疗举证,减少医疗纠纷。

(六)辅助临床急救的科研和教学

提供完整真实的诊疗临床信息,将医疗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为以后辅助科研统计与临床决策分析提供可再次利用的数据资源。

三、系统组成及功能

(一)指挥调度子系统

筛选现有调度系统的基本信息,将患者信息、任务信息、GpS信息、地图信息集中显示。对急救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对急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急救事件进行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地集成了患者信息和急救任务信息,整合了区域内的急救资源,有助于更合理、便捷地进行区域资源调度。

(二)远程救治与会诊子系统

以实时的视音频通讯为媒介,能使院内专家对患者进行远程评估与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并指导院前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各专科专家在急救中心,通过音视频系统了解患者病情,结合院前急救医生的诊查,进行远程诊断,提前开立医嘱,为患者赢得宝贵救治时间。

(三)院前预分诊子系统

平台将自动整合患者分诊所需信息,院内护士可在患者入科前对其进行预分诊,实现急救资源预分配。系统自动将分诊所需的必备信息进行提取、整合,提前展现给相关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急救平台,根据分诊路径、知识库的帮助提前进行分诊。

(四)急救快速电子病历子系统

系统自动对患者诊疗记录进行整合分析,形成结构化的急救电子病历,包括抢救病历、院前急救病历、留观病历。病历信息覆盖了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信息、图片信息、视音频信息及生命体征信息,为患者提供了详细的病情记录,也为医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为医学科研提供数据基础。

(五)急诊手术、iCU、远程会诊集成

无缝集成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建立抢救、监护的绿色通道。通过与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系统的无缝联接,减少科室间的信息屏障,将急救流程扁平化。同时与全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病历的回传。

(六)急救专科中心子系统

辅助科室的学科能力建设,规范急救工作流程,建设数字化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急性创伤中心等急救专科中心。针对专科中心建立急救抢救路径,通过辅助医生诊断,快速、准确的危险评估机制,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达到减少误诊漏诊、减少过度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七)急救路径子系统

提供急救知识库、诊疗路径、分诊路径,结合急救路径、分诊路径实现提前诊疗,规范工作流程,减少因医护人员个体差异导致的救治效果不一致性,同时提高对医疗质量的监控。

(八)转运iCU子系统

通过远程通讯技术,对转运患者进行远程监护,对患者的突发状况进行远程指导。记录患者转运期间的治疗护理状况,包括生命体征数据、心电波形、用药记录、出入量记录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护。

四、实例应用

(一)需求规划

我院对院前急救系统进行了如下规划,现都已一一实现:

完成急诊患者快速身份识别,读取历史档案信息;

体征参数实时回传,远程分诊与急救资源预约;

建设区域急诊会诊中心;

急诊转运,县级医院急诊患者转运至徐州市中心医院;

建立脑卒中专科中心,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科急诊诊疗服务。

(二)应用效果

在系统投入使用以后,达到了如下应用效果:

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连接,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识别率,减少三无患者,而且让医生可更全面、准确掌握急救患者历史诊疗信息,为制定抢救方案提供最佳依据;

车载急救平台的应用,让院内医生提前掌握院前患者病情信息、分诊及准备所需急救资源,缩短抢救时间;

区域急诊会诊中心的建立,使乡村、县一级单位在现场即可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实行急诊患者的远程会诊;

利用转运护理信息系统,可记录患者转运期间医嘱、护理等信息,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医院专家及时开展远程救治指导;

通过流程再造,整合院内各科室资源,神经内科、导管室、介入室、检验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可在第一时间接收患者的实时信息,快速组建专业团队,通过协作医疗模式,为急救脑卒中患者提供专业、快速、完善的一站式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