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十篇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十篇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5:21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病案管理;管理质量;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4-02

1病案质量管理的特点

目前仅仅依靠病案质检室,很难把住病案质量关。从通常情况来看,一般医院的病案质检室人数最多不超过五个人,且只对本专业范围内的知识比较了解。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也逐渐细分化,不算众多的医技科室,仅算临床科室,一个综合性的医院就要有20一3o个。专业不同,对专业病历的内涵质量也很难把关。质检人员只能按照一般标准找出诸如漏项、签名等一般性的病历缺陷,但对病历的内涵质量没有太大改变,不能实现实质上的提高。总体上来讲,目前病案质检人员对专业的诊断、治疗方法、用药是否合理等这些实质性的病历质量检查只是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能和专家相提并论。因此通过质检室对病历内在质量进行把关是不现实的。以前为了提高病案质量质量及甲级病案率,很多医院相继成立了病案质检室。病案室的主要任务就是检查出院病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些问题,直到病历合格为止。病案室人员的检查确实使病案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很多缺陷,在上级检查中也得到了肯定作用。但如果病案室不能科学利用,反而会对病案质量的提高起到反作用,比如医务人员对病案室检查工作有了依赖心理,在填写病历的时候就会不用心,认为有病案室要做最终检查的,有错误可以修改的,这样可能使病历质量越来越差劲。因此加强病案室管理质量的提高对病案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途径

2.1建立三级质控制度

医院每个科室应该设置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对本科室病案患者进行实时质控,负责出院患者的病案质控,切实建立一级质控;临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出院患者病案的二级质控;病案室质控人员对出院患者进行三级质控,对各科室医师的病历书等进行随时抽查和质控,将检查结构及时反馈给没有按要求书写病历的科室;医务科要不定期对本院不同科室医生病历书写是否及时和准确进行检查。总之,各级质控人员都应该按照省卫生厅要求的病案书写规范为依据,认真负责,切实做好病案质量监控工作。

纵观诸多发达国家,都对病案质量管理非常重视,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医院都会组织专人多次不定期对病案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改正,由于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责任制度明确,因此各级医生对病案质量都非常重视。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医院对病案质量管理稍显不足,尽管诸多医院都建立了三级质控制度,但是各级质控人员并不能充分发挥对病案质量进行监控的职能。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我国医院病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内容不够详细,责任不够明确,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其次医院医生本身责任不够,不能切实用心书写病历,认为只要能够为患者正确诊断就可以了,对患者基本资料、病史记录都不够用心,容易造成检查不全面,对检查反馈后果不重视的现象;三是临床工作比较繁琐,医生能简就简,容易造成漏项现象;四是医生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义务人员只重视诊疗和手术,不重视病案作用,手术记录不认真填写;最后个别临床科室的质控人员资历不够,不能对本科室的病案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个别人只在形式上作出签名工作,造成缺陷案不能及时发现。

面对以上问题分析,为提高病案质量管理,首先应该完善三级质控管理制度,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将规章制度内容细化,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做到有章可循。另外,各级质控人员应该明晰责任,逐级把关,认真做好病案的质量监控工作。一级质控人员要对医师病案工作进行认真检查,二级质控主要有各科室主人负责,三级质控主要负责病案质控工作的督查指导工作。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尽量杜绝丙级病案存在。

2.2提高病案室质控人员的综合素质

病案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对病案质量的管理工作影响很大,要想做好病案质量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病案管理人员队伍。病案质控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质控人员的道德教育,医院工作者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质控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质控人员的服务质量。其次,对质控人员进行专业撇讯,病案管理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包括基础医学、病案学、医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学科等等,这样就要求病案管理人员的只是比较多元化,这样才能适应病案管理的新需求。鼓励病案管理人员多多参加医院举行的业务讲座,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使病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尽快提高。

2.3建立病案室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

加强病案质量检查的力度,病案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本院的规章制度,对各科室进行不定期的并按质量检查,并将每月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每一季度或者每半年内对病案质量统计进行分析汇总,对病案质量管理较好的可是提出表扬,对病案质量管理较差的可是进行适当惩罚,并进一步提出整改措施,安排较差的科室进行培训学习,经考核合格之后可以回到临床科室。如果病案质量不合格,该科室及科室中的个人将不具备评选先进的资格,或者给予降职等其他惩罚,质量优秀的科室和个人应作为职称评选时的优先考虑对象。通过检查对比,促进不同科室的相互学习,达到提高病案质量的目的。

3总结

综上所述,病案质量的好坏与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关联,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医院工作稳步开展的基石。案是病人医疗活动的记录和病症,能够真实的反映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转轨状况,因此病案质量的好坏也间接反映了医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病案管理质量的提高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当然,病案管理质量的提高单靠某一方面是不行的,需要病案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政策支持。总之,多方面多环节提高病案质量,切实体现病历内涵,对保障医患利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湘资,傅远芳,梁婉芳.加强质管措施,提高病案管理质量[J].海军医学杂志,2011.22(1):74.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99-01

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工作,也是我们整个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考核整个单位实际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数据信息资料的来源。在机构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带给其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在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去适应新的挑战,是目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要求。

1现代化观念,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国家卫生部、档案局在《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与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不断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因此,疾病控制中心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纳入中心发展规划中来是很有必要的。而要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重要的是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的配置,如相应的档案存储库房、服务器、统一规范的档案装具、优良的阅档环境等硬件的投入,以便于规范;在软件方面,在人员配备的基础上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的管理要求、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科室和主管领导,以及良好畅通的网络管理体系等。

2现代化内容,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

机构调整后,卫生防病工作成为疾控中心的重头戏,不断充实完善卫生防病业务档案尤为重要,馆藏量的丰富和优化与否,是实现档案利用需求的前提条件,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各级疾控中心档案室目前收藏数量都很有限,所以档案人员更要开阔工作思路,深入科室指导,加强以下内容的收集。①历年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调查处理及分析的总结性报告;②人群免疫、免疫接种质量的效果评价及重大异常反应、接种事故的调查处理、分析和总结性报告;③主要传染病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分析与总结;④重大疫情、食物中毒及饮水污染的调查处理、分析和总结性报告;⑤微生物学、卫生理化和毒理检验技术性总结;⑥病媒医学昆虫各项监测工作总结以及专题性调查分析;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题性总结;⑧针对卫生防病工作的建设性、指导性,管理性、综合性论述以及学术论文等。特别是对核对无误的疫情材料和各种疫情统计报表等资料采用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的形式,按一文一件操作规范统一编目,并确定保管期限为永久,然后将数据录入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保存,做到有序化且有目可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其信息资源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实践业务工作的重要支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部门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馆藏的信息资料和检索工具,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加工整理归纳,有效进行深加工,以便于查找利用;根据预防医学的不同学科,对机读档案进行分类,编制各类检索目录,准确迅速全面地查找档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快速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3现代化管理,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大致可以分为文书业务会计设备声像实物等类,一般多采用中心档案室和科室两级管理的模式,由中心领导主抓档案管理工作,中心档案室设专职档案员负责全单位档案的整体管理工作,统一管理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全面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鉴定和销毁等工作各科室设兼职档案员应由中心档案室管理的档案,各科室整理立卷后向中心档案室定期移交;科室档案由科室内兼职档案员在年终整理装订立卷后存科室备查,在保证单位内重要资料得到有效保存的同时,也使得科室档案内容的延续性使用的便利性得到了保障档案员在学历和专业方面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公共卫生档案管理计算机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中纳入年末绩效考核中,统一规范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利用等操作流程,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保证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配备现代化的计算机、打印机、移动硬盘等办公设备及充足的档案装具。

4现代化服务,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发挥出它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部门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使档案为疾病预防各项工作服务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借阅模式,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封闭式服务方式,扩充服务内容,更新服务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如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配合研究任务分工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的档案资料其次要优化综合档案室的硬件环境,接入计算机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使借阅者不用到档案室就能查阅档案目录,减少查阅时间,提高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翠兰.加强疾控档案管理提高中心服务水平[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6

[2]潘智慧,程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探讨[J].活力,2010.8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3

医院建立、健全完善的四级病案质量监控组织,保证病案质量监控工作落实到实处。有人管、有目标、有检查、有结果、有奖惩。

(一)科室一级病案质量的自我监控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质控护士组成一级病案质量监控小组。每周自查自控本科或本病区的病案质量,不断提高实习医师、进修医师、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病案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科室应有病历质控记录本,每周一次,要求有具体病案质量问题以及分析,改进措施及实施回馈记录,责任人及质控员、科主任要有签名;建立每月病案质控分析记录本及整改意见报病案科。

一级质控小组是源头和环节管理最根本、最重要的质控组织。

(二)病案室质控员二级病案质量监控

病案室对病案归档、整理、编目、录入、病案质量检查,有严格检查把关的责任,发现资料缺失,主要诊断选择填写错误,手术名称不全面等质量问题的病案,立即通知临床医师,限定在24小时内补写和修改。病案质控员定期将检查结果向医务科、质控科汇报,建立奖惩制度,与科室及个人的奖金挂钩兑现。要有每月病案质量检查记录本以及检查结果、科室病案质量分析说明汇总后,备案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要建立病案质量控制分析记录本,具体要有病历号,质量问题说明,通知责任人的签名,以及整改后符合要求的备注,以及处罚奖惩记录。

(三)医务科、护理部三级病案质量监控

医务科是医疗行政管理主要部门,护理部是护理工作主管部门,其日常检查和抽查带有权威性。医务科、护理部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定量或不定量地抽检各病区和门诊各科病历。每月依据病案科的检查结果分析,要有全院病案质控分析记录本,提出整改意见及具体处理办法备案并有整改实施方案记录本,提交病案质量委员会决议。

(四)质量管理委员会四级病案质量监控

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的最高权威组织,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应不定期或定期,定量或不定量,普查与抽查全院各科病案,审查和评估各科的病案质量,特别是内涵质量。抽查可以侧重重大抢救、疑难病案、死亡病案、手术后10天之内死亡病案或有缺陷、纠纷、差错、事故的病案。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内涵质量。

建立健全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制度并由分管领导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落实,使该项工作常态化,要求各科室每月对出院病案进行质控自查、登记、形成报告表,每月对现症病案、归档病案进行抽查以及医务科、护理部的整改意见作出通知性决议,并向科室以书面形式反馈,并有整改责任人、科室负责人、具体实施情况反馈记录本;每季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对病案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要有每季度质量分析会议记录本。

甘谷县中医院病案质控流程图

质控记录;

每周一次。

质控分析;

每月一次。

临床科室

病历

检查

质控记录本

质控分析记录本

质控

整改

病案质量检查记录本,每月一次。病案质量质控分析记录本,每月一次。

出科

实施

病案科

上报

反馈

病案质量控制分析本,每月一次;病案质控整改实施方案记录本,每月一次。

医务科

护理部

意见

决议

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

病案质控整改实施方案决议记录本;(每月一次)。病案质量分析会议记录本;(每季度一次)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

疾控档案工作者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

责任心和责任感,应当说各行各业人群都需要的,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任何事都做不成,而作为疾控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仅要求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将来的开发利用。例如,哈巴河县基层部门的一个文档人员,整理一份我县畜牧大户的个人档案材料,拟写档案标题时,竟没有将该畜牧大户的名字在标题中体现出来,而这个档案总共是10几页,涉及这位畜牧大户的个人材料就达5页多,这个案卷却没有什么意义,这就需要疾控档案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收集的业务档案材料要认真审核,把完整、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业务档案,把好质量关。杜绝粗心大意,在档案鉴别过程中,档案工作者更要认真负责,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它具有其他图书资料无法代替的作用,能对未来疾病发展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加强档案学习,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档案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档案存档的门类之多,技术难度之大,已跟过去无法相比,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疾控中心档案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时代要求,改变过去封闭、单调的管理模式,注重提升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优秀档案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其心理素质教育和强化业务素质训练,从而使档案工作者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使命感。并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开发利用四个方面学习,严格实施《档案法》,结合疾控档案工作实际情况,从理顺档案管理体制、档案的规范管理、“9防”以提高档案管理。其次档案工作者之间要加强交流,创造条件多走出去开开眼界、换换思想,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宣传,在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产生互动,学习别人的好做法、好经验,使档案工作者受益匪浅,为我们疾控工作带来新思想和新知识,助推我们疾控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善于交流,接受新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作为疾控档案工作者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遇到的困难要多请教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不能凭主观意识来判断文档的归档价值,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职业特色,创造性地使用归档方法进行归档。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精品意识,培育职业意识。不断接受新信息,扩大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的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都离不开档案资料的查阅和利用,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理清思路,确保疾控档案齐全完整

档案信息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全面、系统、连续记录了单位发展的全貌和成绩,是一种历史文献,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咨询、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没有档案资源,疾控档案工作显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夯实档案工作基础,就必须千方百计不断丰富档案馆藏,切实加强档案资源管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职能作用,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疾控档案,确保档案齐全完整,更好的服务与疾病预防事业。

档案宣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是疾控工作的结晶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应用

1前言

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疾控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提高疾控档案信息化水平有利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建设服务型和谐社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疾病档案管理水平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2当前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仍然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机制不健全各大疾病防控中心都按照我国卫生部的相关指示与部署,制定了符合自己特点的各级档案管理规定,但是档案管理机制仍未健全。对管理人员的监管、制度的制定、责任的承担等方面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由于管理机制的缺陷造成部分档案的遗失,不利于疾病防控工作的发展[1]。此外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档案的甄别能力与分析能力不足,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对科研工作有一定的误导性。

2.2管理模式落后目前一些疾病防控中心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在收集材料时只能采取一些传统方法,如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这种调查方法十分老套,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容易出现漏洞,无法提供科研要求的精确的数据。此外,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还不能及时更新数据。

2.3管理意识浅薄疾病中心的档案管理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以及科研工作的发展。管理意识的缺乏,会导致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具体来说,可能会造成资源废置,数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不利于科研事业的发展。

3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水平。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档案的利用率信息技术的出现,档案管理人员不必在事事亲力亲为,利用机器,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减少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信息技术的出现,还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档案管理的不良影响。而高科技的出现,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对其的影响,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3.2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信息收集过程使管理更加便捷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区域的限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快捷的方法。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如拥有一台电脑、一个管理平台,就能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汇总等工作[2]。不必像原来一样必须到指定的地点才能办公,或者必须查阅书籍资料才能掌握相关信息。信息技术在疾病档案管理当中的的应用,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并且能够对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

3.3节约空间,实现应用一体化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纸张为载体,纸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或者残缺现象,不利于资料的保存与利用,况且档案管理大多内容繁琐,纸张形式的资料必然会占用比较大的空间,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档案的载体是电脑硬盘或者某一个平台,我们只需要确保硬盘的稳定、平台的安全就可以保证档案管理的安全有序,实现了信息应用与管理的一体化。

4增强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的措施

4.1提高对疾控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加强管理意识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前提。信息技术能否在疾控档案信息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疾控部门领导的认识息息相关。相关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提高高层的管理水平,改变其落后的观念,完善其知识体系,使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当中发挥出最大作用,推动疾控防控体系的逐步完善。

4.2完善软、硬件设施先进的设备是信息技术得以应用的基础。单位要注重设备的更新,采购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先进的设备,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计算机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及功能与性质的稳定关乎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利用计算机存储相关资料,节省了空间资源,缩短了查阅信息的时间,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并且还可对档案进行精确查找,为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奠定基础。

4.3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疾控中心的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其他专业发展而来,对档案管理缺乏系统认识,只把档案管理看做是机械的工作,没有现代管理的概念。为改变这种现状,要求单位要组织相关活动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会运用相关软件,提升自身的技能。从而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总结,结合具体的实践工作,做好疾控档案管理工作。

4.4提升电子档案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电子档案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但网络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的异常或者保密工作失当都有可能造成数据的遗失,威胁数据的安全。为此,要格外重视系统的安全,警惕一切危险源,例如病毒、黑客等;借鉴先进的经验,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4.5完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档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疾病防控中心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自身的信息管理的运行机制,使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服务于疾病防控工作,服务于人类科研事业[3]。例如,制定相应的工作条例,完善内部管理,健全档案管理机制,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

4.6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标准规范作为新兴事物,疾控档案信息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阻碍,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能够根据实际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确定档案管理的目标,使疾控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井井有序地进行。

5结论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对人类医学事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英秀.医院档案信息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13):56-57.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6

一、目标

通过实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基本摸清我区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分布、职业病发病人数及主要职业病发病特点,研究职业病的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为保证全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顺利完成,区卫生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成立市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和实施,定期组织检查、开展督导检查和评估。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调查工作小组,在省、市职业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指导组的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开展调查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负责调查资料汇总分析、数据录入和调查报告撰写。

各镇、街道、管委会成立相应的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领导小组,由经济发展部门牵头成立调查工作小组,具体实施辖区内的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

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当地镇、街道开展调查工作。

三、调查范围、对象、内容与方法

1.调查范围:全区。

2.调查对象:辖区内年月日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职业病危害企业。

3.调查内容:辖区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填写《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附表1、附表2(附表另发)。

4.调查方法:各镇、街道、管委会具体实施本辖区内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区疾控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1)各镇、街道、管委会调查工作小组将调查表以文本、电子邮件、调查员入厂调查等方式分发到各企业,由企业填写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表并上交调查工作小组。

(2)各镇、街道、管委会调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表进行汇总,填写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状况调查汇总表,并连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表统一上交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调查工作小组根据调查结果,随机抽取2%的企业调查表,由调查员入厂复核。

(3)区疾控中心调查工作小组按照全国统一的编码及程序软件,录入调查数据。

四、工作步骤

1.组织部署与培训阶段

(1)各镇、街道、管委会成立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和调查工作小组,做好辖区内调查工作部署,确定辖区内调查对象,并于年月日前将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和调查工作小组的名单报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卫生监督所)。

(2)调查培训:年月日前,完成对各镇、街道、管委会职业健康状况调查技术骨干的培训。

2.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调查

各镇、街道、管委会完成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并于年月日前将辖区内企业调查表和调查汇总表上报区疾控中心。

3.调查总结阶段

区疾控中心完成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复核调查、数据录入、数据审核、结果分析,形成调查总结报告。

五、措施和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管委会、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本次职业健康状况调查作为贯彻落实《省职业病防治规划》的一项具体行动,作为促进我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实际举措,各镇、街道、管委会、各部门应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各负其职,抓好落实到位。

2.强化培训指导,落实工作职责。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各镇、街道、管委会要认真研究,并结合今年正在开展的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

3.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调查质量。区疾控中心设立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对调查情况、调查数据录入进行抽查审核,做好质控记录,确保调查工作质量。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疾控档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5.115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5-0241-02

0前言

疾病档案是疾病控制和预防的基础资料,尤其是在传染疾病控制中,疾病档案不仅是传染的依据,还是传染过程的真实记录。近年来,随着疾控中心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疾病档案资料出现丢失、散乱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疾控档案资料的使用,本文就疾控中心疾病档案管理现状,及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疾控中心疾病档案管理现状

1.1档案管理观念有待提高

随着疾控中心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提高疾病档案的归档率、精确性、完整性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疾病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太重视,对疾病档案管理投入的资源远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同时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领导很少协同档案管理人员对疾病档案进行管控。疾病控制中心的领导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观念,错误地认为疾病档案只要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就行,由于疾病档案管理观念落后,导致疾病档案管理水平比较低。

1.2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疾病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疾病档案管理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就当前疾病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待提高。在档案管理岗位上,有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地培训,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将会被淘汰。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懂得疾控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因此从整体上看,疾病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还需要提高。

1.3档案信息化程度低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档案信息化的制作费用比较高,管控难度比较大,使得疾病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很难顺利地开展。加上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法不科学,造成信息化档案遗失,很多珍贵的档案资料没有得到保存,从而增大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难度。

1.4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疾病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软硬件的使用没有保障,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造成影响。一些疾控中心不太注重信息技术在疾病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没有制订合理的软硬件保护措施,也没有合理的配置信息技术资源,从而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2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更新疾控档案管理观念

在疾控中心的日常工作中,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比较差,对疾病档案的管理、使用不太重视,这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对疾控中心的要求。因此,疾病中心的相关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档案管理观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对疾病档案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疾控档案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采用信息技术对疾病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档案管理效率,还能为疾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2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互联网技术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储存容量越来越大,各种资料的查找、阅读也更加方便,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疾控档案管理中,能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快捷、方便地查找各种档案资料,极大地提高了疾病档案管理效率。如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时,国内并没有相关病例,通过互联网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能查询出这类流感的历史、发病特征、发病人群,从而为这类疾病的防控提供相关依据。通过互联网技术,疾控中心还能建立居民健康状况档案,当疫病爆发时,管理人员能根据档案资料迅速地查找出发病人群,从而有效地提高档案使用价值。

2.3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疾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必须有软硬件支持,但由于很多疾控中心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导致疾控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欠缺,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如有的档案工作室缺少抽湿机、空调等设施,有的档案工作室缺乏防盗窃、防火灾系统,这极大地降低了疾控档案管理水平。因此,疾控中心要加大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地配置资源,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加强疾控信息资源管理,确保疫病爆发后,能从信息化档案中获取相关资料,从而为病情的控制提供依据。

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依靠软件进行,因此疾病控制中心要对相关软件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购买功能比较完善的软件,从而保证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疾控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统计、备份等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档案原始资料的保存,并注重对视频、音频等资料的管理,从而为疾病档案的使用提供保障。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疾控中心业务知识不断更新,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时期,疾控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更新自身观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疾控防控等知识,从而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疾控中心要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疾病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

3总结

目前,我国的疾病控制中心在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疾病控制中心的快速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疾病控制中心要更新疾控档案管理观念、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互联网技术建设、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疾控档案管理水平,确保疾控档案管理能跟上时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翠红.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

2013(12):125-126.

[2]张勇.浅谈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

(5):141-142.

[3]宋英爱.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

2014(15):117-118.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9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的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1]。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我院自2007年5月建立了三级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监控网络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管理方法

组建危重病人三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健全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执行度及时、执行力到位、可操作性强的质控组织模式,有利于护理部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各个环节分层次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纠纷的发生。危重病人三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一级由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及骨干护士长组成,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其职责是研究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的相关事宜,定期检查危重病人质控情况,并对质量难点进行指导。二级由8名护士长组成危重病人质控小组,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其职责主要对各护理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及时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收集各护理病区的建议,然后进行整理汇总,并完善危重病人护理管理规范。三级由各病区护理骨干指控员组成,负责本病区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不断提高病区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建立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评机制:全程监控是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前提;环节质控则是重中之重。护理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查找护理质量缺陷并予以修改。定期对照质控标准检点部位,如iCU、CCU、RiCU、niCU等应认真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将危重症、严重并发症、有护理纠纷趋势等作为质控的主要对象,建立有效的危重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和危重病人护理会诊制度,严防护理差错发生。护理部要结合实际,细化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让具有正确导向的通用标准在护理质控督查中有章可循,并实施连续、动态、全程的共性管理[2],达到放大管理功能倍率的目的。我院完善了护理部、总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岗位管理体制,并对护理质量进行了追踪检查。

制定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护理纠纷。为此护理部制订了具有可行性的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并且每项预案都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如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重大抢救应及时通知医务处和护理部,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若接到停电通知后,要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和手电等。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单呼吸器备用,如突然停电要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并及时与电工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整合资源,创建优势:护理部创新护理服务理念和模式,成立了以总护士长为核心的护理专项技术支持中心[3],形成了我院护理人才群,确保了临床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处理都能及时有效,尤其对危重特殊病人、突发病情变化的病人等,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护理部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使护理人员都能自觉落实好各项制度。据统计,2009年度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达99.88%。

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开展“三基三严”能力培训活动,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结果

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着力培养护士长“大质量观”意识,重视患者全方位的护理质量要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现代质量教育,探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和持续推动的长效机制[4],从而有效地防范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护理部针对性的健全了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完善了三级质控机制,为病人提供了技术和服务多层面的支持,并着重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向“质量改进及质量持续改进”过渡,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成效。

讨论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9

在新形势下,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随着各种法规的实施而增强。从内容上看,要求提供利用的档案,不仅是文书档案,更需要科技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及从档案原件中提炼、加工出来的档案信息。但就目前现状而言,人们往往会把着眼点放在经济利益较高的工作项目上,对档案工作的现实作用和潜在意义往往重视不够,这就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现在虽然制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科研档案材料由于跨越年限较长,科研课题人员及部门有时缺乏与档案室人员的沟通,很容易造成科研档案收集工作中资料不全现象,许多技术资料在个别部门和个别人手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外派学习人员将学习资料常常据为己有。同时,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的形成,公文的网上传输都将给档案的收集、管理带来新的课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信息意识等也将给档案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2对策

①要不断充实卫生防病业务档案。机构调整后,卫生防病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头戏,应加强以下内容的收集:历年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调查处理及分析的总结性报告;人群免疫接种质量的效果评价及重大异常反应,接种事故的调查处理分析和总结性报告:重大疫情、食物中毒及饮用水污染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性报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专题性总结。

②积极进行档案实践的探索,要注重防病中产生的新档案。如新发传染病产生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监控工作中产生的新档案等,并对收集的范围、过程、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档案资料收集的畅通,使档案事业不断发展创新。

③应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在一切活动中,人是最活跃的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如何,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保证档案服务的决定因素。计算机网络的建立,电子文档的形成,使档案工作日趋复杂化、技术化。信息化管理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感,紧迫感,自觉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

④更新设施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微机应用,网络管理,是时代档案管理的标志。没有计算机难以开展电子文档管理,因此经费的投入必须满足常规性工作和深层次工作的开展。

病案管理质控中心工作总结篇1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更好地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方法]对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结论]须建立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加快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时反馈预防医学档案信息,提高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思考

英文标题:Filemanagementpreventivemedicinenewthoughts

预防医学档案是人类社会医疗群体在疾病预防控制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录像等各种形式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原始凭证,是重要的医学科技信息资源。新时期,尤其是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传播以来,如何加强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开发利用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是值得档案管理员思考的新课题。

1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现状

近几年随着预防医学事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疾控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1.1预防医学档案种类繁多、归档复杂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已经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因此预防医学档案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包括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监测数据、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案、各种疫情报告及疫情统计资料;实验室原始记录、检测报告、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价资料;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资料;免疫规划方案、专题调查、工作总结、接种率报表、免疫效果监测资料等。因此,预防医学档案名目种类繁多,收集、整理、归档较为复杂。

1.2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要求

目前预防医学工作已经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儿童计划免疫系统、流感网络实验室等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管理,预防医学工作形成的档案已经由纸质载体转变为数字载体,过去传统的手工收集纸质文件不再适应工作需要,互联网或数码设备直接收集电子文件成为了档案管理员的一项日常工作。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与工作实际脱轨,迫切需要启用新的管理模式。惟有使用计算机进行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因此,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新时期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2.1建立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精神组建成立,前身是卫生防疫站,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报告等与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这些工作形成的预防医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建立建全档案管理体系,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制度、工作手册时明确中心档案室和各业务科室档案收集、整理、归档范围以及各自的职责,各业务科室确定一名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本科室业务工作形成的预防医学档案移交到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中心所有预防医学档案。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才能保持预防医学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才能保证预防医学档案记录完整、整理规范、归档及时。再次,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员要经常主动地与业务科室沟通交流,及时给予档案业务指导,提高其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2.2加快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添置和改善档案管理所需的硬件设施。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经济适用、功能齐全、安全保密原则添置档案管理工作专用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数码设备,夯实预防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其次,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安装档案管理软件,将预防医学档案按照业务科室分类,设定最佳查询方式,以保证准确、迅速、全面地查找档案,实现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快速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再次要构建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局域网并接入互联网,各业务科室与中心档案室建立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局域网,电子文档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查询都通过局域网完成。实现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2.3及时反馈预防医学档案信息

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不但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而且会给社会经济和稳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处置疫情所形成的文字、照片、光盘等档案信息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是独一无二的珍贵的预防医学档案。它为当前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应对疫情积累经验;为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一旦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各业务科室专业人员都全力以赴处理疫情,这时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员就应当全程主动收集档案资料,利用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备份电子、纸质资料,做到疫情处理工作进展到哪一步,相关档案资料收集到哪一步;疫情处理工作结束时,档案收集工作也跟着完成。档案管理员还要根据收集到的最新资料及时更新数据,并对数据做出统计分析,标引出有价值的信息,编研出疫情处理的综合资料,提供疫情的最新动态,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2.4提高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预防医学事业在蓬勃发展,预防医学工作者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档案管理员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以良好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在职学习、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成为既懂档案知识又懂预防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成为单位的档案知识宣传员,通过会议、专栏、图片展览等方式提高单位领导和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使档案工作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