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7:03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1

一、德育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语感的培养,还要承担起“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任。

语文课程无论其性质、目标还是内容,都与民俗文化关系密切,若能合理开发利用,对语文教学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所在的盐城市是革命老区,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具有红色文化特色;地处苏北大平原,是农业大市,具有农耕文化特色;濒临黄海,因产盐而得名,具有海盐文化特色;拥有西太平洋最大的滩涂湿地,水网密布,具有湿地文化特色。这些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地方文化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用红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用农耕文化进行乡土人文教育,用海盐文化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用湿地文化进行生态环保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地方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洞悉民众的生活,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并从共同的文化习俗中萌生出爱国、爱乡的情怀,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

二、实践功能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中,民俗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供了鲜活的课程资源。

江苏可分为以下民俗文化区域:吴文化区域、金陵文化区域、盐阜文化区域、维扬文化区域、徐淮文化区域。盐城民俗文化是盐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所在的盐城市是淮剧发源地和杂技故乡,民俗文化积淀厚重,主要包含几大部分:企盼丰收致富的生产习俗、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习俗、隆重繁复的人生礼仪习俗、各具特色的岁月时令习俗、争奇斗艳的游艺民俗等。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件都蕴藏着宝贵的语文资源。所以,我们提倡到民间“采风”,探究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

在“到民间采风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制订好计划,明确“地方民俗文化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其次,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实际自行组合,自主确定主题。再次,通过观察、询问、走访、座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乡土风俗。最后归纳整理,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辩论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展示调查成果。通过这样的调查,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盐城历史风貌、民情民俗、民族艺术、民间工艺等民俗文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搜集、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无形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规范功能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民俗文化,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协调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民俗是一种规范,而且是儿童最早接受的规范。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一出生,诞生礼为他拉开了人生第一道帷幕;他从周围人群中习得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模仿着成年人的生活习性;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按照特定的风俗习惯成家立业……人生活在民俗中,从吃穿住行到精神信仰,从社会交际到生产活动,人们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从这些民俗中,可以让学生掌握父辈们在传统的农工医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从中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民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生活理解的加深而不断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

四、传承功能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方民俗文化能在语文教学中以浓缩的形式重演家乡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走过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先辈们既有的文化财富,并在此基础上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渗透;对策

中华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散发着蓬勃生命力与文化魅力,是中华民族的一朵奇葩。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极其显著,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具备文化视野,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的目标。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德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印刻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基因之中,如爱国主义、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培养起健康的价值观。

(二)智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有利于发挥民俗文化的辅助作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程度,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语文课文篇章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可以适时渗入民俗文化,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认知程度。

(三)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蕴含美的课程,在其中渗入民俗文化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社会之美等,使学生在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流连忘返,提高审美能力。

二、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民俗文化的意识,发挥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起着引导学生的作用。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语文学习也只停留在追求成绩与名次上,这造成语文课堂缺失人文气息。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民俗文化,树立民俗文化意识,通过在实际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发挥民俗文化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中华民族的民俗种类繁多,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与语言民俗,尤其是一些精神民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如爱国主义、尊老爱幼等,利于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树立民俗文化意识,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使民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走入学生的内心,为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些消极观念侵蚀学生的心灵,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要重视民俗文化的力量,弘扬民俗文化中的精华,用民俗文化武装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成为全美发展的人。

(二)在课堂中拓展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统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民俗文化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或多或少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之中,为语文课程增添魅力。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在语文教材中都以经典篇目的形式呈现,而这些经典背后总有民俗文化做支撑,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文学体裁时,都可以渗入民俗文化的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是围绕一本教材展开,从而使语文教学受到局限,而民俗文化的渗入丰富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深度,使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之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魅力无穷。除此之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入民俗文化,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一知半解,因此容易激发起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民俗文化元素。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因此,师生在学习林黛玉初进贾府与贾母等共进晚饭这个片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古代座次安排的惯例,使深入了解封建大家族的森严等级,从而把握《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主旨。

(三)在课外实践中渗入民俗文化,拓宽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语文课堂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因此教师为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识,可以将语文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在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渗入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作中产生的,因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这种特性,使之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使学生接触民俗文化。例如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与爱国情怀;例如在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赏月作诗活动,在吟诗吟唱中感受中国古人对月亮的挚爱,对合家团圆的期盼。教师也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民俗文化知识竞猜”,使学生在竞赛中汲取民俗文化的养料,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另外,学校与教师应当从当地条件出发,积极发挥校本课程,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与特色文化,使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充满个性化。

结语:民俗文化历时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民俗文化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语文教学相互呼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大力改革,教师要积极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树立民俗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民俗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外实践中渗入民俗文化,拓展语文天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菲.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05)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3

关键词:裕固族;婚俗;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172-01

文化被人们创造,反过来有服务于人们,满足了人们的生物和社会需要。正如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说的那样:“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或心灵的习惯,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由此看来,文化只有满足了人类的需要,才能够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否则将成为“过去的历史”。婚俗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和人的需要紧密相连,尤其是表现在与人的关系上。

一、婚俗的文化传承功能

任何一种民俗一旦产生,必定要在一定的空间内传播扩散,并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出现,不断复制。婚俗的这种传承性极为强烈,经历千年而依旧丰富多彩。裕固族婚俗就是这样在历史更迭中,深浸人们的血液并延续传承下来的。其传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俗仪式的传承。各种仪式的传承,包括婚礼仪式的传承,大多是通过语言行动进行的。这些语言行为不仅成为了一种记录民族民俗的符号,更成为了一种传播民俗文化的方式。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裕固民族的历史迹象,如女子婚前戴头面礼时,举行盛大宴席,但特殊之处在于讲席棚设在打扫得十分干净宽敞的羊圈中,即称“羊圈席”,反映了裕固族历史上的游牧生活方式;还可以认识到宗教信念在裕固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二)生活习俗的传承。民族习俗,在民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与其他民族想去别的重要标志。在裕固族婚礼上,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表现尤为突出。在饮食方面,除了跟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酥油、奶茶、手抓羊肉、烧壳子、油馃子、青稞酒等一样以外,更讲究羊背的使用,按在场每位的身份、地位、辈分,献上标志不同意义的羊背,反映了裕固族社会中所存在的等级秩序和等级观念。

(三)伦理道德的传承。婚俗集中而又鲜明的体现了民族的道德素养,性格特征。裕固族向来热情好客,知礼数懂礼节,尤其对长辈十分孝顺敬重,而且英勇善良,这些道德品行在婚礼各个仪式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因此可以说,婚俗对裕固族民间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婚俗的民族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民族凝聚力又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根本,而民俗则是形成与加强这种力量的重要因素。作为民族文化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婚俗,起着团结民族成员共同建设自己家园的重大功能。首先,可以凝聚家庭的力量。婚姻不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而且还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夫妻都应勤苦劳作,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亲人之间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一个忠诚、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从而加强家庭的合心力。其次,可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裕固族婚礼仪式繁杂,延续时间长久,这时本族亲戚和乡民就会自愿或请他们来帮忙。这样在此期间,人们就可以交流感情,加深家族意识,建设一种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最后,也可以强化民族凝聚力。裕固族婚俗仪礼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浸透了民族情感,赋予了民族属性,被视为民族的标志,形成了自己的的民族个性。通过婚俗这种外在有形的民俗形式,增进了民族的感情,拉近了民族成员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民族朝着更团结、更进步、更文明富裕的方向发展。

三、婚俗的娱乐教育功能

婚俗的娱乐功能,是民俗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许多传承下来的民俗事项大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正如钟老在《民俗学概论》中所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节日、游戏、文艺、体育的民俗,他们都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同理,婚俗的产生和延续也起着很好的娱乐调节功能。裕固族人民生活在半农半牧的社会环境中,一年四季都忙于劳作,很少有闲暇的时间,也极少往来。这样婚礼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放松调节的借口,人们可以尽享婚礼喜庆浓郁的气氛,欣赏甚至参与到歌舞表演中来,陶冶情操,得到身心解放的愉悦。在娱乐的同时,人们也可以受到强烈的教育。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价值理念,做人的标准。随着婚俗的一次又一次的举办,这些民族知识、民族文化观念就在无形当中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做人做事的习惯和准则。这些即成的准则,价值观念,就是这样被继承下来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的。总而言之,裕固族婚俗,不只是一种独特的仪式,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裕固族人们,成为了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4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5

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学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在中国成为了一门学问,一门科学。就自己而言,我对民俗学的认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民俗学研究的是一种记忆

民俗有很多的是关于旧时文化的记忆,是对于过去文化、历史、环境的一种记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远,很多民俗传统都是上古时期或古代遗留下来的。其中,有些民俗经过时间的洗涤,已经蜕变或者消失,但也有些民俗却经过人们的去粗取精而得以保存。

以中国的春节为例,春节的起源和古代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春节兴起于虞舜、夏商周时期,据《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春节的正式形成是汉武帝时期,由于之前各朝的历法不统一,春节没有具体的日期,所以汉武帝创立并实行了“太初历”,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为岁首,至此春节以固定的日期沿袭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春节也由祭神向娱神与人方面转变,尤其是唐代以后,春节的娱乐性才得以加强,真正成为了普天同庆的佳节。

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上,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是一种记忆,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对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始终不敢将年岁交替和祭神祭祖这些传统的记忆相忘,在人们看来这些民俗是古人留给他们的遗产,并且民俗依然在生活中发挥着效用,保佑他们丰收,带给他们欢乐。

二、民俗学研究的是民间传承

民俗学从诞生之日起,便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着研究民间事项的重任,很多的民俗事项都来源并传承于民间,节日民俗、服饰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民间文学等。

1846年汤姆斯在提出民俗“folklore”这一学术名称时就说,民俗就是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信仰、传说及风俗等。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民俗学研究的范围要远大于当时的研究内容,但是从汤姆斯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学的研究非常重视民俗在民间的流传。一定地域的、民族的、社会的民俗传承,总是受一定地域、民族、社会的人们共同心理因素支配的。在这些独特的心理因素的驱使下,民众在对待祖先遗留下来的民俗事项时,小心翼翼并且满怀尊重,他们将生活中的场景,生存知识,自己的感想,愿望全都融入到民俗之中,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断创造出新的民俗,接受并完善旧的民俗,让其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他们不遗余力地将祖先的财富---民俗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三、民俗学是一门知识体系

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中国的民俗学的研究正式起步于晚晴时期,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钟敬文在他的《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中提出了中国民俗学的结构体系:(一)理论民俗学;(二)记录民俗学;(三)历史民俗学;(四)立场、观点论;(五)方法论;(六)资料学。

作为一门学科,民俗学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多层次的,对人类精神生活、社会政治以及工艺生产都起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国民。古代,统治阶级处于统治的需求,深度挖掘民俗移风易俗的作用,如孔子就是非常重视“礼”与“俗”的关系,他崇尚周礼,强调上至统治阶级,下至黎明百姓都应该重视“礼”,同时,孔子也发现民俗的功能,因而他将民俗中的有些人生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升为礼,使之变成适应统治阶级的一种伦理教条。鲁迅在1913年提倡要进行“国民文术”(即民间文艺之意)的研究,是为了要“辅翼教育”。可见民俗除了用以学术的目的,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总之,民俗的功能既有教育国民这种显,又有让民众通过学习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爱国主义精神这种隐形功能。在探究民俗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握它的科学体系及它的功能性。

四、民俗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民俗研究虽然开始于近现代,但是一定不能无视之前已产生的民俗意识,人类最早创造的是民俗文化,原始人就处在图腾、巫术崇拜、禁忌等民俗意识中,他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己创造的习俗文化制约。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民众也已开始重视民俗。由于民俗体现了文化,民俗是我们先民创造的文化,它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某个地方的文化特征、人文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等,这对于后代来讲,有着非凡意义,更有文化上的价值。

综上所述,民俗学这门学科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通过对民俗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它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对研究人类生活规律、政治生活、文化传承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明白民俗学发展的道路依然很长很艰辛,需要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使民俗学可以更好更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晋]郭璞,王世伟整理.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1987.

[4]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6

关键词:甘肃秦安;蜡花舞;社会文化功能

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1]每一种文化事项都有自己独特的、且不能被替代的作用与功能。民俗民间舞蹈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出其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功效、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于秦安蜡花舞民俗功能与文化价值的关照,也是我们探寻这个族群潜在的文化心理结构,体察出蕴藏在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等表象特征背后所饱含着的有关文艺、宗教、哲学等观念要素的深层精神本质。缘此,笔者认为对于社会文化功能的探析也是我们全面解读秦安蜡花舞所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驱邪求福的民间祭祀功能

从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可以看出秦安蜡花舞的流传地郭嘉镇、安伏乡,供奉佛教、道教、民间俗神的庙宇处处可见;从社火、蜡花舞表演时的仪式与禁忌中也能够窥探出敬神、娱神的文化心理结构。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庙宇神灵是民众攘祸祈福、治病消灾、求子延寿的精神寄托。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我们对神鬼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利,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2]“其实,尽管前提是虚假的,神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信徒笃信神的存在,因而由宗教礼仪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却是真实的。宗教礼仪似乎是一种神秘活动,但正是通过这种活动,宗教感受进入人们的意识,鼓励他们,熏陶他们,使他们的精神进入一种神圣状态。这种精神感受尽管是人同虚幻的神的交往而产生的虚幻的感受,但却是一种真实地感受,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也是真实的”。[3]秦安蜡花舞驱邪求福的民间祭祀功能,彰显出这一族群真诚而又向往的心理需要,从宗教祭祀信仰与意识中激发出来的情感体验使村民们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安定,在经过无数次大浪淘沙般的历史积淀,渗透和转化到民族情感、心理需求和风俗习惯之中,成为当地族群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庆贺春节的民众娱乐功能

秦安社火、蜡花舞表演的主要功能是驱邪求福的民间祭祀,当人们在严肃、庄重的敬神娱神之后,它便成为一种表达来年美好期望、蕴含春节辞旧迎新等内涵的方式,更是当地农民们在春节农闲期间的集体狂欢、自娱自乐的宣泄途径。诚然,秦安蜡花舞最初的敬神、娱神的舞蹈图景,恰恰表达出人的活动方式和精神特征。正如笔者与当地村民的访谈中得知:之所以愿意受邀去村里或外庄人家跳舞,主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娱乐,为了欢快。“最强烈而又最直接地经验到舞蹈的自然是舞蹈者自己。但是充溢于舞蹈者之间的,也同样地可以拓展到观众,而且观众更进一步享有舞蹈者所不能享受的快乐,……他感觉到舞蹈,却看不见舞蹈;观众没有感觉到舞蹈,倒看见舞蹈。在另一方面,舞蹈者因知道他已引起群众对他的善意和赞赏也可以得到一种补偿。因为这个缘故双方都激起了热烈的兴奋……”。[4]

每年农历春节期间,只要村里社火队、蜡花舞的组织者开始吆喝张罗,小姑娘们希望自己能够被选入蜡花舞队,男女老少皆会时刻关注社火队的动向,情绪高涨,将此看作是本村的一件大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社火耍到的地方,无论近远,村民们都会及时赶到现场,里三层外三层的微观为演出捧场喝彩。特别是蜡花舞的伴奏音乐秦安小曲的曲名、唱词、旋律,村民们都早已耳熟能详。在敲锣打鼓的氛围的烘托下,在民众欢声笑语、聚精会神的观看中,人们顿时忘记了一年的农耕辛苦,抛却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彻底地、毫无保留地、尽情的去享受舞蹈带给我们最纯粹、最有生命情调的节庆狂欢。

3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功能

“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5]社火是一种具有全民性且以村落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因此,它也具有一定的凝聚民族内部向心力的功能。村民们可以通过闹社火、跳蜡花舞这样的集体活动来祭祀神灵、娱神娱人,加强族群的集体观念。从社火开演的前期挑选人员、定时排练、乐器小曲的熟悉演示、化妆……,无论男女老少、血缘亲疏、辈分高低,全村人在最短的时间里组成了一个团结一致的大家庭,每个人都会拿出全部的热情,发挥自己的长处。就算是没有参加演出的村民,也愿意临时义务的充当剧务,为大家整理场地、准备道具等。

在敬神娱神的祭祀仪式中,同村同姓同祖的人聚在一起,加强了村社、族规的神圣性,以仪式的手段加强了村民内在精神的凝聚力;在“送社火”进人家时,建立起来的以儒家礼俗为核心的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礼仪制度,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势力渗透到社会中,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从而形成本族群共同的、潜在的、道德约束力,使其民族心理文化的积淀流传不息。在社火活动的参与中、蜡花舞的跳动中,人们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真情实意,建立了彼此的信任感,所有人皆会不计前嫌、和平相处,平日里个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在这一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从这个角度来说,耍社火不仅具有内在强大的凝聚作用,而且还是村民之间和谐相处的剂。相对来说,秦安郭嘉镇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与村之间因现实条件受到阻碍,来往较少。如是受邀参加外村演出,每个人都会以万分自豪、激情澎湃的心情去为社火队服务,大家都希望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和技艺为本村赢得赞赏。这也是调节村与村之间和谐相处、凝聚人心的重要渠道。

4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它不仅是规范人民行为、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它是人类行为习俗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浓缩体现。因此,毫不夸张的讲,民间舞蹈是民众、习俗习惯、行为礼仪、审美倾向在舞蹈动态形象中的集中反映。从民间舞蹈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习性密不可分,为民间舞蹈的表演提供了典型环境和浓郁氛围。诚然,如此五光十色、层出不穷的民间舞蹈也为民俗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形象色彩。它们之间相互依托、日积月累,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而得以世代沿袭……。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英).文化论[m].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1:99.

[2]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5:110.

[3]陈荣富.宗教礼仪与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5051.

[4]格罗塞(德).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8.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7

1甘肃陇西云阳板舞变迁的考察

表演内容:云阳板舞表演队行走队列为对称式的,旗队前导,锣鼓吹打合奏,舞步随锣声节奏进行。他们手持云阳板道具,排双行,两人一列,在旗幡导引、唢呐吹奏、锣钹齐鸣下,做对称式挥舞行进:时而舞板对击,如金戈齐鸣;时而舞板划空,如彩虹飞舞。功能上。宗教仪式功能:仪式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载体,在其狂欢的背后,总体现着某种功能,这些功能又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地处在秦陇大地上的陇西,由于农耕特文化形态,使得娱神和祭祀成为云阳板的主要功能,其组织表演不仅是文艺,也是祭祀;它不仅让神笑,也让人笑。娱乐功能:由于这一时期村民娱乐活动较少,人们通过云阳板舞这种特定的娱乐项目进行娱神自娱,表演者不仅在表演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人们的赏识和赞扬。也使云阳板舞与村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成为群众性的体育文化项目,参与面广,互动性强。认同功能:由于云阳板舞特定的宗教情结,使云阳板舞使将平时分立的家户和村民联合起来,强调村落之间、人与人之间内部的团结、和谐与认同。也使得人们自觉地强化集体意识,增强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凝聚力。教育功能:由于这一时期,村民的教育主要形式是村落社区教育,而云阳板舞是一种特定的教育形式,是村落教育的主要形式。

调控功能:由于这一时期,村民法律意识普遍较低,而云阳板舞不但可以增强集体意识,提升人们之间的情感,对缓冲、化解公共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维护村落与家族内部的秩序都有重要的作用。健身功能:云阳板舞以民间舞蹈为主体,吸纳了民间诸多的体育文化因子,特别是它有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原因分析。根据大量的实地考察,本研究认为,云阳板这一时期所处自发性期的主要原因有:独特的宗族组织管理:尽管这一时期国家对农村基层进行控制,但实际上这一时期中国的村落还是延续着宗族管理的模式,由于宗族管理的权威性,使得村民凝聚力强劲,人际关系温情提升,从而为云阳板舞自发组织的开展提供了最基础。共有的经济基础:根据陇西巩昌镇二渠村的老艺人回忆,这一时期云阳板舞所有的经济来源于村民共有地产的收入,而且每年的收入都能满足云阳板舞活动的开支,有时还有结余。稳定的制度基础:这一时期,村民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云阳板不仅能够增强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增进家庭成员及邻里之间的关系,通过云阳板舞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们的认同感和互助合作意识。文化的传承与村民的需求:正如马林诺斯基说:“文化是包含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能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切都是在活动的,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

甘肃陇西云阳板舞时间性与空间性都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不仅体现了它的渗透性、包容性、延续性,同时也体现人们对云阳板舞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果说早期的云阳板舞仅仅是为了村民的一种“祈雨”的宗教仪式,随着云阳板舞逐步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它内在诸多功能以及特有的文化价值,逐渐成为村民们的一种文化需求。

2衰退期(1954—1966)

根据大量资料分析,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在1949年到“”时期基本消歇,但根据老艺人回忆,陇西云阳板舞并未在这一时期消失,而是一直延续到1966年。

2.1延续原因的分析独特的社会环境。至1966年期间,政府并没有取缔村落中的一些民俗文化,而是提倡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据一些老艺人加快,即便是在“四清运动”中,云阳板舞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随着“”及“破四旧”的发展,云阳板舞逐渐消失。文化的遗存与记忆。在国家完全没有否定云阳板舞时,云阳板舞还未失去其合法性。其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还能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们无意识的根据云阳板舞表演的程式和习惯,使得云阳板舞得以延续。并且,这种文化的遗存与记忆也为后期云阳板舞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2.2衰弱的原因组织机构的缺失。随着土地运动的开展,国家对农村基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控和管理,取消了一些村落中的宗族管理制度,原先组织、管理云阳板舞的一些宗族领导受到批判,使云阳板舞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状态。物质基础的丧失。由于“”和其它一些政治运动,使得村民共有地产收入的机制被打破,从而使云阳板舞的经济来源受到限制。文化传承与人们需求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云阳板舞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是云阳板舞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能够满足村民们主体的需求,而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它所传承的文化价值对村民主体的需求减少。在之后,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小农经济一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集体经济的建立,从而使得到云阳板舞所传承的文化功能对村民的需求逐步减少,但还能满足部分村民的需求,使云阳板舞得以延续。

3退却期(1966—1978)

3.1云阳板舞表演概况这一时期由于政治运动的发展,村落中一些公共仪式全部被取消,而云阳板舞被视为一种封建迷信而强制取缔。

3.2原因分析这一时期云阳板舞退却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家把一些村落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被列为“四旧”而遭到批判;二是国家在村落提倡新兴的体育文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陇西村社插队落户,为了发展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他们与当地的中小学生带动农村青年在农村修建体育场地、制作体育器材,使得农村体育得以发展,使得云阳板舞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得以新认识,从而疏远了人们与云阳板舞之间的关系。

4兴盛期(1979—现在)

1980年陇西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日益广泛。经过一代代云阳板艺人反复修改,现行陇西云阳板既保持了原有的传统特色,又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容,体现了民族特色、陇原风情和时代气息。

4.1特征的变迁管理科学化。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成立了云阳板舞民间管理组织机构,负责云阳板舞的具体事宜,逐步使云阳板舞的管理科学化。通过组织机构对遗存的云阳板舞的挖掘与整理,重新演练,并组成了一支队伍庞大的演出队,多次参加国家及地方的重大的演出。1994年参加全国第四届艺术节演出,1997年获甘肃省广场舞“群星奖”银奖,1999年参加甘肃省建国50周年文艺晚会并制作mtV,在甘肃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后又几经改编,参加了兰州华夏献土仪式,定西师专成立及定西撤地改市庆典演出。2001年《云阳板敲得满天笑》获第二届定西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经费多元化。有力的财政扶持是现以云阳板舞发展的基础。根据大量实地考察,现阶段云阳板舞现有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四种路径:一是政府的投资;二是社会各届人士的捐资;三是村民们相互集资;四是社团及企业的赞助。受众大众化。随着外来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得陇西云阳板舞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村民们消遣娱乐的一种大众文化。目前,在陇西地区仁寿山每年举行的朝庙会上有几万人之多,他们不仅为了朝拜,更是为了观赏云阳板舞的表演。而且随着文化下乡文化活动的开展,云阳板舞不仅走进行农户、学校、社区,而且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表演艺术形态。形式多样化。随着云阳板舞的弘扬和发展,原有的表演形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通过对云阳板舞的创新,使云阳板舞的表演形式趋于多样化,如重新改编后的表演项目“二郎担山”、“金蛇咬剑”、“童子拜观音”、“偷步”、“朝天一柱香”、“相子吹笛”、“方步”、“银扭丝”、“凤凰三点头”、“红娘托雪”、“连身转”、“拔草寻蛇”、“退三步”、“翻山打虎”、“双坐”、“提水枪”、“金鸡独立”、“苏秦背剑”、“古树盘根”、“白鹤亮翅”、“飞燕点水”、“海底捞月”、等深受大众的喜爱。文化主体扩大化。如果说在集体化时期,云阳板舞表演主要以村落联合进行,随着云阳板舞商业运作等途径,使得表演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云阳板舞主体文化已经超越了陇西地区境内,成为陇中文化的一朵奇葩。

4.2内容的变迁传承方式。由于村民青年行为的变化,导致云阳板舞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家庭和老艺人单一的传承方式演变为在政府及基层干预下的多种传承方式。表演程式。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及需求,云阳板舞的表演程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表演没有固定的场所,表演场所可能是学校、庙宇,也可能是社区、企事业单位;二是表演队伍的变化,由于青年人不再是传承云阳板舞的主体,扮演角色主要是中青年、老人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三是表演动作的变化,以传统武术动作表演为主,融入一些现代竞技体育的元素。表演道具。与早期云阳板舞表演道具相比,现在云阳板舞的道具更加精细、复杂。主要表现在:一是云阳板制作更加精细,形式多样;二是表演服饰及旗幡更加华丽,色彩斑斓;三是表演乐器增强了一些现代乐器。

4.3功能的变迁仪式功能由强到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达,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与征服能力不断提高,对不可知的天、地、神灵崇拜依附的感情越淡薄,祭祀礼仪也日趋简单化。且常常把一些宗教祭祀仪式活动变成人们的一种娱乐活动。尽管目前云阳板舞还遗存着诸多的宗教因素,但这种宗教仪式功能逐步减弱。同时,在时代变迁的冲击下,原始的庙会活动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并添加了一些现代文化的因素,已无法保持陇西原有的云阳板舞的风貌。娱乐功能减弱。随着电视、电脑、录音机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和现代大众娱乐文化的兴起,村民的娱乐形式多样化,而且这些大众娱乐文化有极强的吸引力,使得云阳板舞所承载的娱乐功能逐步减弱。教育功能增强。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它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云阳板舞的早期教育功能仅限于村落中,但随着云阳板舞主体文化的放大和政府的关注,使得云阳板舞走进了中小学的体育课堂、走进了社区、走进了企业,其教育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张。认同功能由强到弱。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引入,大众文化渗透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村民的文娱活动也日益丰富。因此,村民对云阳板舞认同的诉求明显减弱。调控功能由强到弱。这一时间,由于法律的不断健全及村民的法律意识不断的提高,村落内部以及外部出现的各种难以化解的矛盾都可以通过当地政府或法律途径找到圆满的解决方案。健身功能的变迁。尽管云阳板舞含有诸多的体育文化因子,通过云阳板舞表演可能增强表演者的身体素质,但由于客观原因,早期的村民对这一特有的功能意识淡薄。通过访谈得知,这一时期村民有主观的健身意愿和心理需求,也对云阳板舞的健身功能的意识逐步提高。

4.4原因分析民间组织机构的兴起。尽管解放后的集体化一度为陇西云阳板舞造就了一种新的组织机构,但由于家庭力量的逐步壮大和集体力量的消退,使得这一组织机构很快的退出了云阳板舞组织管理的历史舞台。同时,原有的民间非正式的组织管理在社会和生活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立了云阳板舞非正式的民间组织机构,包括一些村落的领导,对云阳板舞进行整理、修复、创新及日常管理。村落的文化自觉及政府对文化的关注。随着国家对人们的意识形式控制的减弱,在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兴起了乡村传统文化复兴活动。在此基础上,村民对村落标致性文化符号的一些庙宇、祠堂等进行恢复和重建,这些恢复和重建的庙宇、祠堂为村落民间的仪式与表演活动提供了基础。而且,随着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一些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被引入到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堂,其中也包括云阳板舞。同样,随着我国的文化变迁及其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力度。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扶持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保护民间优秀艺术的工作,并于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正是在政府自上而下的“文化关注”,云阳板舞于2011年成功申报了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云阳板舞逐渐的走出了陇西,走出甘肃。稳定的物质基础。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家庭职能的重新恢复,包括民间的传统体育在内的一些民间传统文化在村落中得以恢复和发展。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的愿望逐渐增强。这些变化和发展,不仅为云阳板舞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且也为云阳板舞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5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

5.1先决条件:地域环境的变迁地域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民俗体育孕育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通常来讲,地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是相互重叠、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地域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决定着这个环境中一切生物及其活动。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伍慈“当社会自然环境的改变有利于民众新的思想模式时,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就具备了。”也就是说当地域环境发生变化时,民俗体育文化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就云阳板舞而言,如果说早期的云阳板舞是根植于农耕文明时期的一种特定的祭祀舞蹈,它的表演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但随着农村改革后,社会转型的加剧,村民意识水平的提高,云阳板舞所处的地域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也导致了云阳板舞急剧的变迁。

5.2主要动力: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文化运行的一条基本规律。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就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也就是民俗体育的积累与传承,这种积累传承的主要动力就是文化主体的需求。就云阳板舞来看,在之前,云阳板舞之所以处于一种自发期,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由于农耕时期宗教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和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比较协调,也赋予了云阳板舞所传载的意义能够满足村民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不断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娱神功能逐步减退,而娱人的功能逐步的凸现出来,云阳板舞不仅是祭祀的一种手段,而且也占据着村民日常生活,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成村民们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形式。相反,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和各种运动思潮的影响,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得云阳板舞与村民的需求发生了紧张、甚至断裂,从而导致了云阳板舞所传承的意义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使云阳板舞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即处于衰退期。自1978年以来,由于社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更是加速了社会的变迁。尽管由于受流行文化的影响,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日益丰富,但由于政府对文化的关注,当地政府对云阳板舞资金的投资及民间组织机构的兴起,使得云阳板舞内容增多,表演形式多样,从而为云阳板舞赋予一种新的气息,使得云阳板舞传承的意义得以恢复,进而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主体的修复、创新、传承和发展。尽管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有诸多的因素,但其主要因素是来自文化主体对不同价值的需求。当民俗体育文化所传载的价值取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民俗体育文化会逐步走向萎缩,甚至消亡,但随着环境的变迁及人们主体对文化的需求,使民俗体育文化又注入了新的活力,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又能满足人们主体的需求。

5.3物质基础:社会形态的变迁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的变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进的,社会形态的变迁不仅表现出经济和上层建筑的变迁,而且也为文化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一般来说,文化的变迁总是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而变迁,当社会形态处于一个稳定的时期,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总是同步或同向进行的。但是,由于民俗体育文化的自身特点,在变迁的过程中与社会形态的变迁并不是完全同步或同向的,在某一时期,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可能超越了社会变迁,也有可能滞后与社会变迁。就云阳板舞来说,尽管起源较早,但由于早期农耕自然经济和宗族制度的影响,虽然经过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但没有创新,只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期间,我国大多数民俗体育文化被取消或被排斥,政府想通过一些新兴的体育文化来代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这种新兴的体育文化由于农村特有的经济基础和村民的意识水平的低下,并且由于超前性,使村民难以认同,从导致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的速度超过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尽管云阳板舞在“”时期被取缔,但它的文化价值还存留在村民的记忆中,这种文化记忆对云阳板舞以后的恢复和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步提升,村民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大众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交流、碰撞,使民俗体育文化发生变化,其表现为民俗体育文化与社会形态变迁的同步或同向性。

5.4变迁的结果:民俗体育文化的重构社会变迁由一个社会内部的发明创造引发时,就属于内发发展,由外部的传播引发时,则属于外发发展。就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内发式发展村民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而外发式发展是外来文化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输血”和“嵌入”。正是民俗体育文化的这种内发式和外发式的发展,才使得民俗体育文化得以重构。更进一步说,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的最终结果就是民俗体育的重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特征上的重构:尽管民俗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但由于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云阳板舞文化的变迁,我们不难看出,它在每一个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征是不相同,这种不同的特征就是一种文化的重构;其二,功能上的重构:自1979年恢复之后,云阳板舞与前期的相比,在功能上发生了重构,前云阳板舞所承载的的主体文化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使得这一时期云阳板舞的功能减弱,随着政府对文化的关注以及村落的文化自觉,云阳板舞的功能不仅得以恢复,而且重构的过程中发展出多种功能;其三,内容的重构:早期的云阳板舞内容单一,表演形式简单,但随着对云阳板舞的整理、改变及创新,使云阳板舞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达到了云阳板舞在内容上的重构。

6结语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艺术设计教学;当代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民俗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如何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当代大学生在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接触与掌握也就成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在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加大民俗文化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这不仅要提升理论课堂授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大民俗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还要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使民俗文化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各种形式的考察、活动让学生打开一条通往提升民俗文化素养的通道,让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竞争性的复合型人才。

一、充分认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从大处讲,文化不仅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凝聚社会的粘合剂,还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小处讲,文化与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是党的十为何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1]文化不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还要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因为文化“引导我们构想真正的人类完美,应是人性所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完美,是社会各个部分都得到发展的普遍的完美。”[2]就个人而言,我们人性的所有方面要得到完美的发展,就要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尽善尽美;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的各部分要得到和谐发展也要依靠文化的力量,全面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各界人士无不生活在文化营造的氛围中。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越来越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社会功能。苏蔓就曾指出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实用性、群众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还认为民俗文化承担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及具有审美等功能。除上述功能外,民俗文化还具有一如尹伊君所言的下述功能:社会认知、启蒙教化、道德规范和心理调适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民俗文化中,我们有时将倚重民俗的道德约束力,由于“民俗在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3]因此,人们通过民俗文化所产生的约束力,在生活中按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使人们在自己的心理和周边环境之间找到平衡。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民俗文化必将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难以割舍,只有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才能获得健康、持续地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习俗与文化的总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民俗的也就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审视我国的民俗文化,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加大民俗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

民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又极具竞争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课堂教学要适应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我们是要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但我们不能忘记的前提是:我们的文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就是我们的特色,民俗文化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俗文化应该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得到重视。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是盲目照搬照抄,更不是拒之于千里之外,而是要择其利而用之。我国的美术专业院校、艺术研究院、高校中的艺术学院及艺术系中基本上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受近年来高校扩招的影响,我国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呈上升趋势。而他们的整体文化课基础令人堪忧,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民俗文化素养已刻不容缓。

强化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地位,增加民俗文化的教学比重。要强化民俗文化在课堂中的地位,首先需要学生树立民俗文化重要性的意识,学生只有从心里上重视我国的民俗文化才能使它在这一阵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民俗文化的比重要加以体现外,在学生实习方面也可尽可能多地安排对民间美术的考察。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诸如剪纸、刺绣、蜡染、陶瓷、泥塑、年画、漆器等的考察,让学生了解每种民间美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其次,要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在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学生通过造型语言的学习对我国集体审美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所认识,同时认识到我国人民对民俗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通过对民间美术色彩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色彩结构既是物理上的视觉结构,更是精神上感觉的一种体现。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符号作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含义又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形式。红色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的流行色,就是因为它象征着红红火火和美好的前途。因此,通过强化民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课堂上的地位,使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加以学习和运用,可以提升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艺术设计中的民俗文化素养

让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讲授成为提升当代大学上民俗文化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当代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大都有了自己的“专业”或“方向”,而且随着“专业”越来越细,“方向”越来越明确,大学生所学课程也日趋精细化,而对于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涉猎也就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偏食”。如果不是主修文学或文化专业,能够了解到的文化知识和理论也就相当有限了。艺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报考时本来文化基础就较弱,再加上读大学时很多学生自身对理论课程的不重视,这样就导致他们在这方面就更为欠缺。对整体性的文化了解较少,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也就可想而知。因此,加大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民俗文化的讲授力度就成为大学生了解、接受民俗文化的关键一环。强化大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力度有助于他们从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民间艺术是民俗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4]我国的民间艺术来源于民俗,因此,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反映形式。它承载的是民俗的观念,反映的是民俗的文化。因此,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民俗文化的形式、意义及重要性,才能在潜意识中去重视它,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根于民俗文化的土壤,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的作品。从这层含义上说,加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力度是提升他们文化素养的一条有效而重要的途径。

要培养21世纪合格的大学生,除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如何培养他们综合的人文素养就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让学生了解、接触、掌握、运用民俗文化,使他们在接触西方设计理念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观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康庄大道上,对民族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包括当代的大学生。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绝不等同于对西方文化的简单接受,而是在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来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同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习、传承民俗文化,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10.

[3]钟敬文.民俗学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3.

[4]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18.

[5]唐家路.民间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随想[J].设计艺术,2002(2):26.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学前教育启蒙教育

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民间剪纸浓缩了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精神,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传统哲学、美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活化石”[1],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民间剪纸具有教育、审美、认知、娱乐等多种功能,开展以民间剪纸为主要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是幼儿园发挥文化传递功能的有效途径,将幼儿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从教育的视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一、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教育学理论价值

美国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的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应该“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应该符合儿童的生命本性,应当尊重儿童的生活本质,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2]从杜威的经验论课程观中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和生活出发,教师传递给幼儿的知识不应该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必须尊重儿童的发展和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在学前艺术教育过程中,开展民间剪纸启蒙教育则正好符合了幼儿的生活实际,是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能够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

二、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心理学理论价值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是有不同的认知发展规律的,而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主题和客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学前艺术教育资源中对民间剪纸的开发和利用,是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的,是幼儿能够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的。开发民间剪纸艺术资源将主要从探索幼儿学习动机、好奇心、兴趣点着手,通过欣赏、游戏、操作、娱乐、交流等形式,摸索有益于幼儿学会思考、想象、创造、探究等个性综合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3]。日本医学专家也指出:“如果要培育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由于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从而促进全部智能的提高。”民间剪纸艺术需要各种折、剪、刻等组合动作,都是精微细致的指尖活动,因而是锻炼手指、开发智力的良好途径。

三、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民俗学理论价值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它具以下几种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维系功能[4]。民间剪纸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其本身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含义恰恰是具有的民俗“共性”和“完整性”特征的。作为一项民间民俗文化,民间剪纸具备的民俗学这些功能都是能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得到具体实现的,同时所有这些功能及相关理论也都为民间剪纸在学前艺术教育资源中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四、民间剪纸启蒙教育的生态学理论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问题学前儿童启蒙计划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会受到其所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理论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朱家雄教授提出:“人的发展是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特别是与文化不可分割。”[5]。民间剪纸启蒙教育正是基于幼儿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是能够找得到民间剪纸与幼儿艺术教育之间的切合点的,也是能够让幼儿接触到最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注重民间剪纸与幼儿教学互动、主题环境的紧密联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民间剪纸艺术与学前艺术教育的生成课程目标,将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置身于这种“生态系统”中,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总之,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质朴的民俗气息和深厚的艺术底蕴在学前艺术课程资源探索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民间剪纸作为幼儿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和传承与幼儿启蒙教育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从教育的视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既充分利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所蕴含的各种教育价值,又利用了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促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锐.浅谈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美与时代(中),2012(05):107-109.

[2]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10-11.

[3]苏霍姆林斯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J].新课程(综合版),2009(9):1.

[4]陶立.民俗学[m].学苑出版社,2003(9):235.

[5]薛烨,朱家雄等.生态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7.

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篇10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学科创立之初,即与文艺学、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学科建立了密切联系。在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轫和奠基时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参与到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设中,周作人、江绍原、顾颉刚等人的研究成果,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多学科参与一方面拓展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现代民俗学者在研究中始终保持着跨学科意识,面对复杂的民众生活现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而不断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1927年11月,顾颉刚在其领导的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内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当时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除“语言”和“历史”外,还设有“考古”、“民俗”等科目。1928年,顾颉刚主编了《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简称《中大周刊》),后来又出版了《民俗》周刊,这些早期活动体现了中国现代民俗学与语言学、历史学的天然联系。①顾颉刚在20世纪20年代所撰写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亦成为民俗学与历史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而顾颉刚等人在北京妙峰山所做的实地调查,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上更具开创意义。妙峰山调查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认识到对于民间习俗是不能简单地用“迷信”二字去评价的。此次调查亦使中国现代学者开始摆脱西方学界特别是英国人类学派的影响,更加主动接近民众的生活,了解民众的思想行为,进而为普及教育、改革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努力。②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民俗学者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田野作业的方法,也称实地调查法———兼及区域调查法和参与调查法;二是文献学的方法;三是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即专业操作的技术性方法。③在上述方法中,将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及民间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不同于人类学者的田野作业,也不同于历史学者的文献研究,而是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出发,将不同资料进行参照对比,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对现代民俗学者来说,“将历史文献中的民俗记载、民俗文体文献和田野资料共同搜集,整体研究”,是对传统研究的挑战,也是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④对上述资料、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中国现代民俗学致力于文化整体研究的学科理念,也凸显了民俗学的学科特色。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早期研究中,曾深刻地受到英国人类学派———如安德留•兰的神话学、哈特兰德的民间故事学等方面的影响,后来也受到过法国社会学派和日本民俗学的影响。对此,钟敬文曾称之为“描红格子”。⑤随着学术思想的成熟,中国民俗学者也在不断探索建立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理论构架、资料系统与研究方法。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本土的民族文化,这一点与西方人类学、民族学有很大不同。钟敬文在晚年著述中多次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学术,固然需要相互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要在坚持自己独立的学术品格的前提下,更好地借鉴外国有益的学术成果”。⑥借鉴外来理论并不意味着削弱本学科的独立性,作为一个中国学者,要坚持学术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观点至今仍有警示意义。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虽以本土的民俗民间文化为主,但其学术视野却是国际性的。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激荡这一独特历史背景,使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创立之初即具有一种跨文化的视野。重视同国际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传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民俗学会在杭州开展民俗学活动期间,就与国际学界加强了交往,除了邀请国外学者在中国的民间文艺刊物上,同来访的国外民俗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并合作撰写研究专著外,“还经常在期刊杂志上报道国外民俗学的信息,为打破闭关自守的研究局面做出了努力”。①这一学术传统被传承至今。

从民俗发生、发展的历史和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其中有很多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颇适于进行跨文化研究。钟敬文早期对中国、朝鲜和越南三个地区的同型民间传说《老獭稚传说之发生地》,以及晚年对中日民间流传的灰姑娘型故事和老鼠嫁女型故事的比较,都具有跨文化研究的特征。②而钟敬文对“狂欢化活动”的比较研究,亦具有跨文化对话色彩。③钟敬文将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运用于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解读中,他以民间社火和迎神赛会为例,阐述了其中一些比较主要的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同世界性的狂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例如“两者都把社会现实里的一些事象颠倒了过来看,表现出了对某种固定的秩序、制度和规范的大胆冲击和反抗”。但与西方的狂欢现象相比,中国社会的狂欢化现象在文化内涵上“要相对复杂一些”。④对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整体文化观与跨文化对话性质,程正民从文化诗学角度进行了多角度探讨。他运用文艺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文化语境中都存在着民间狂欢化思想。以此为出发点,程正民通过对巴赫金在文化诗学研究方面所阐释的“文化观”与钟敬文在现代民俗学研究中所阐述的文化观进行比较,发现二者都具有“多元、互动的整体文化观”。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关系“是巴赫金文化观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巴赫金与钟敬文整体文化观的共同点。⑤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不断扩大,西方汉学界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中国民俗民间文化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成果,如德国学者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⑥英国学者杜德桥的《妙善传说》、⑦美国学者欧达伟的《中国民众思想史论》⑧和洪长泰博的《到民间去》①等。这些著述在资料系统、研究方法与观察视角上都与中国的学术传统有明显不同,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译介及中外学者的合作研究,有助于加深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人类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同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中国民俗学者也在从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和发现自我文化的价值,而这正体现了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的特征。

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传统的形成,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欲推进国民教育发展的理念有关。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校长启示》,郑重支持北大教授创办《歌谣周刊》。这一行动与他作为一位现代教育家、重视平民教育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自那时起,对民俗民间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感,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者坚守的学术品格。“民俗学兼有学术的和教育的功能”,钟敬文先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投身于民俗民间文化的普及研究与民众教育工作。②直到晚年,他还在“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钟敬文始终认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在大学里开设民俗学课程,有助于学科建设,造就专业人才队伍;而对一般的社会成员,乃至中小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教育,则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感,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程度,使广大的国民不仅知道帝王将相和上层精英的历史,也知道人民的文化史,通过“普及这种民众文化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服务”。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民众对民俗知识的了解正在经历从瓦解到重构的历史巨变。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从乡村走向城市,或者在不同的城市间栖息、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