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0:10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1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组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那么测绘应属地理信息产业,今后应围绕加快数字化测绘体系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迅速过渡,着力推进“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设,高度重视“数字中国”、“数字省份”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本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基础先行、注重应用、统一标准、共建共享”的实施原则,推进“数字中国”、

“数字地球”的建设研究,加速基础测绘与监督管理,实行开放型测绘、积极参与全球测圈,全面提高测绘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障服务能力与水平等有关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研究。

一、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方法

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1、原图数字化

当一个城市(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该方法是再适宜不过的了。它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地形图,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再配以一种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的成果。如一时连购买设备的经费也难以落实,也可让具备有图纸数字化能力的测绘单位代而为之。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其中后一种要比前一种的精度高、效率高。

但是,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现势性不是很好。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

为了可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图的精度。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2、航测数字成图

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就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的某一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推广。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可以说,这将是我们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它特别适合干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所以现在基本上由一些较大的单位来承担。

3、地面数字测图

在没有合乎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地区或该地区的测绘经费比较充足,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该方法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特点是精度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重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精度控制在5cm内是可以做到的。但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是比较大的。在本文中主要就是谈这方面的体会。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仪器设备从控制测量到成果成图输出大致需要GpS接收机,全站仪、计算机、绘图仪以及与之相关的平差计算成图软件、数据传输、交换附件,通讯器材等。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较常规地形测量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人员素质条件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技术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测量专业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及测绘软件的应用技术,这对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组织

1、生产工序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生产工序可概括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压缩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作业方案

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

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量及其作业流程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观测员给每一个碎部测点赋干一个自定义编码,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编图成图的一种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

简码法数字化测图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自定义编码)内业概略编图草图外业补充调绘内业详细编图外业巡回检查最终成果成图。

4、人员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一个作业组采用简码法时宜按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工人编制,一个项目由多个作业组施工的宜专设一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质量检查、成果资料汇总、电脑维护等。

五、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

1、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0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

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2、碎部点测绘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2

关键词: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优越性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快速步入信息化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由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化地图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地图不但使用方法简单,而且测图的精确度高、数据采集快速准确。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新的数字化地图更为方便、快捷、直观,数字化地图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获得精确的数字化地图离不开先进的测绘技术,本文将从数字化地图的测绘方法入手,分析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内容,然后探讨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优越性。

二、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方法及内容

目前使用的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主要由三种,分别为原图数字化技术、航测数字成图技术以及地面数字测图技术。但是概括起来说,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就是利用现代的各种先进测量仪器对需要测绘的地区进行数据采集,从而获得该地区的坐标信息,然后还需要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电子地图。因此,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思想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

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测绘技术,它主要依据现有的普通地图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字仪对普通地图进行复杂的处理,从而得到数字化的地图,但是该种数字化地图精确度不高。而航测数字成图技术的精确度要远高于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的电子地图,该测绘技术利用精密的航空数字拍摄仪器对测绘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快速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以及航空测量软件将拍摄获得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建立模型,最后根据建立的模型利用一些绘图软件绘制精确的数字化地图。另外一种测绘技术比较高端,地面数字测绘技术主要利用gps卫星、计算机和全站仪等仪器,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将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这样获得的数字化地图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叠加,并且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可以极大的提高测绘的精确度。

数字化地图的测绘过程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大块进行,分别为地形数据采集、数据的输入、数据处理绘图及数据输出三个部分构成。

根据上述的几种测绘方法可以知道,数据采集也主要有三种方法。原图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原图矢量化法进行数据采集,它根据已有的地图通过数字化仪或者扫描矢量化的方法采集信息。航测数字成图技术获得各个地区的地图数据信息是通过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和遥感手段进行采集。地面数字测绘技术的地图数据通过GpS卫星、全站仪等仪器,对所需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后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主要是数据采集以后到图形输出之前对图形数据的各种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有数据传输、数据转换、数据计算、图形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等等。数据传输主要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面;而数据转换主要是将数据文件的格式进行转换,适应软件的需要;数据计算是利用公式和模型处理数据的过程;最后就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管理,转换成电子地图。在完成了上述的各个步骤之后,就要进行图形的输出了,将处理数据后获得的数字地图永久保存。

三、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优越性

传统的地图比较简单,只能给出一些地区的大致的地形地貌,不形象,而数字地图就克服了传统地图的缺点,将很多地区的地形地貌形象的展现出来,并且精确度很高。数字地图十分的灵活,利用数字地图可以将普通的地图进行任意拼接或者删减,数字地图还可以以任意的比例进行扩大或者缩小。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卫星遥感影像、其它电子地图和信息数据库,可以和数字地图进行整合和连接,从而产生各种新型地图。

数字地图具有众多其他地图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制作工艺先进。数字化测绘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在电子手薄中,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可以节约很多人力、物力,使得地图的成本大大降低。传统的测绘方法得到的数据往往会存在很多误差,比如方向误差、测定误差等会导致绘制的实际图上存在很大的误差。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均采用的地理坐标,这样就可以精确地记录地理信息,提高测绘的精度。

第二,数字化地图方便使用。数字化地图将数字信息与空间信息相拟合,方便地图的更改以及整合修改。数字地图的性能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根据软件的性能和需要绘制出各种地图,如果某个地图需要更改的话,在数字化地图上可以直接进行局部修改和调整,并且修改之后不会影响整个数字地图的整体性。

第三,数字化地图的信息量非常大,可以在很多工具上储存。由于数字化地图可以任意放大或者缩小,所以数字化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并不受到测图比例尺的限制,不同级别的数据可以分开保存,地图上的信息在使用时可以完全展现出来。比如现在在手机上使用的各种地图,我们既可以看到大范围的地形地貌,当然我们也可以放大地图找到某个具体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甚至不同的道路、水系、房屋等,通过数字化地图均可以获得。另外,数字化地图还方便检索,根据贮存的数据,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某个位置,现代的导航系统就是在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开发的,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数字化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数字化地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我们可以得到精确度非常高的数字化地图,现代的测绘技术可以达到厘米级。传统的测绘技术由于其众多的缺点正在被淘汰,数字化测绘技术正在替代传统的测绘技术,但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对测绘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大量的测绘人员。

参考文献:

[1]张博.数字化测图[m].测绘出版社,2010.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3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渗透,测绘技术也在其影响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数字化测量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数字化的绘图软件和其他有关的应用程序,这些条件和因素就使得测绘技术逐渐的数字化,并在工程测量中被广泛应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相关介绍

1.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定义

数字测绘技术是基于数字技术的一种新型测绘技术。主要技术支称是智能测绘仪器、计算机硬件技术以及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广泛应用和发展。[1]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地形测图的成图和全解析的机辅作图方法。通过智能测绘仪器测量,计算机辅助合成,使得测绘精度和成图质量都有极大程度的提高,是一种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测绘技术。

1.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1)首先数字化测绘仪器的使用使得测绘结果的精度大为提高。并且这些先进仪器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比起以前的人工测绘对测绘工人技能熟练度的依赖,现阶段的测绘对工人测绘技术相关技能要求降低,更容易实现高质量测绘。除此之外,测绘步骤方便快捷,测绘工作时间短、效率高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比如航测数字地图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成图,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走访、实地勘测绘制的方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2)测绘结果的机辅分析和模拟使得成图过程更加准确,精度更高。在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显示输出预览到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形象直观。[2]传统测绘方式线条、符号、数字、文字过于专业化,导致必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能读懂。计算机成图过程的直观形象,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懂,并可以对之进行操作和处理,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测绘方式中存在的这个弊端。

(3)计算机辅助分析,使得测绘结果的实用性大为增强,计算机软件的强大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测绘数据进行加工从而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多种产品,并且生产周期很短,相比传统测绘方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高。不仅如此,计算机可以对绘图进行任意的放大、缩小、剪切、拼接,这些功能的实现使得测绘成图应用更加广泛。计算机的识别技术在数字绘图中的应用也是一大优势。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识别技术对航测取得的数据影像进行识别,可以真实的还原地形原貌,使得航测数字成图精度大为提高。

数字化的测绘手段和制图方法使得数字测绘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绘图在测量和数据收集方面更加简便快捷,在成图的质量和精度方面有了一个很大提高,在测绘成图的应用方面更加广泛。[3]计算机技术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使得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

2.1原图数字化

原图数字化是指在现有原图的基础上,经过计算机和数字仪器的加工处理,来获得数字地图的一种办法。相比于其他数字化方式,原图数字化省去了实地测量的环节,大大简化了地图数字化技术,节约了投资成本。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之一就是数字化以后的地图精度会稍差。并且这种方式所得地图的实时性不好,因为这种方式形成的地图,仅仅是在原图基础上进行数字处理得到,所反映的地形地貌,地理状况还是原图绘制时的情形,如果原图绘制时间较早,那么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可能会导致数字化地图精确度过低,也可能会由于地理变化而导致形成的数字地图不能正常反应地图标示地区的真实地籍状况。另外对于原图数字化的拼接过程的实现,如果需要拼接的两个原图契合度不好,还需要工作人员对拼接区域进行实地测绘,这也是原图数字化的局限性之一。

2.2地面数字测图

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是指测绘人员携带相关的数字化测图设备,通过亲身走访、实地测量来获得地图的测绘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原图数字化的优势就是地图精度大幅度提高,并且由于是近期实际勘察,所以可以真实的反应地图标示区的真正地籍情况。这种测绘方式是现阶段我国测量部门最常用的一种测绘方式。但是地面数字测图是有局限性的,由于人员走访受天气影响比较大,限制因素较多,并且人在地面上的行驶速度相对比较低,所以不能实现短时间大面积的测图。[4]

2.3航测数字成图

航测数字成图是指利用航空摄影的方式获取地籍的数字信息,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的处理,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5]这种方式由于是通过航空拍摄的方式获取地籍信息的数字影像,因此可以短时间进行大面积区域的测绘,成图速度很快。由于航空俯瞰的方式获取的信息比较直观,使得成图比较均匀,效果较好。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不受气候的影响,特别适合于大测区、大面积成图。现阶段航测数字地图已经在我国某些试点地区推行,效果非常理想,这种方式将会成今后数字测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总结

由于现阶段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加快,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新要求的提出,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我国各个地区对数字化地图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对于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我国的数字测绘技术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随着高新测绘技术的开发,数字测绘技术依然会有很迅速的发展,相比传统测绘技术,数字测绘技术方便、快捷,应用范围广,产品质量更好,精度更高,特别是航测数字成图的出现对数字测绘技术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新的数字测绘技术将会使我国的工程测量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阮成意.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南国,2010,10:202-203.

[2]雷旭.论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8):34-35

[3]毛淑杰.浅谈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6):31.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4

【关键词】工程测量数字化测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RS)以及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得到蓬勃迅速的发展,并在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测绘科学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的成绩,并逐步构建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以网络通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中心,大大地提高我国测绘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新时期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它的产生于发展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并逐步向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时化、处理的自动化以及处理的数字化方向发展,工程测量开始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一、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测绘技术

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解决传统工程测量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使工程测量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工程测量中,主要运用到的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有地图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成图手段。

1.工程测量中的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以往的工程测量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技术,在此例尺较大的地图中,很难完成输入,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出现,顺利地解决了大比例尺度地图的输入问题,运用扫描矢量化仪器及手扶式跟踪数字化,就可以对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进行输入,大部分的扫描仪器可以对地图中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实施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具有高效、便捷以及准确等特点,对地图信息实施数字化处理时目前设立GiS系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而所需的时间也比较多,因此相关的工程测量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数字化处理工作的速度。

2.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成图手段

测绘是工程测量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工程测量传统的工作之一,但是对于工程图及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则必须实施野外测量工作,野外测绘师一项艰辛且复杂的工作,其周期通常比较长,因此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数字化成图手段的出现,解决了野外测绘的难题,运用数字化成图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地图的质量,保持较高的精度,同时,运用数字化成图手段在工作流程简化方面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测绘变成简单易做的工作,此外,运用数字化成图手段,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测量数据的存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模式,即电子平板模式及内外业一体化模式,其中内外业一体化模式是常用的一种模式,它可以借助全站仪及电子手簿等相关的设备,其精度较高,操作简单,因此比较受欢迎。

二、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手工绘图相比,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现代数字化技术在成图精度方面远远要高得多,数字化成图系统在对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可以选择全站仪现场自动采集地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并形成自动存储;在对内业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较好的保持外业测量的精度,减少或者避免出现人为的误差,同时,通过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实施外业工作过程中,可以省略了计算、读数以及展点测绘等一些传统手工绘图中必须实施的外业工序,从而可以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缩短外业工作的时间,提高外业工作的效率,从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运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对各要素实时数据加工,形成各种不同用途的图件产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测绘对象主要的外貌及形象完整的展现出来,使测量人员一目了然,同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因而可以改变传统测绘方式存在的一些缺陷。

4.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更好地存放数字化产品,方便与产品的保管,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同时也方便于产品的修改,将数字化产品的不变形性及现势性保存下来,减少或者避免出现重复测绘的现象,进而可以避免测绘图纸浪费,提高地形图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增加用户数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5.运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数字化测绘成果,客户可以利用数字化测绘成果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的设计与规划,比如对土地资源的饿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的规划,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规划等等。

6.在工程测量中,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大大地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用户的需求。

7.运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对测量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正,同时可以提供修正之后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使用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有点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比如它可以一测多用,减少图根点的数量等等,总之,与传统手工绘图相比,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有点,同时可以克服传统手工绘图存在的诸多缺陷。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工程测量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即在工程测图内容方面的应用即在数字地球方面的应用。

1.在工程测图内容方面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图内容上,主要包括对原图实施数字化及进行地面数字测图。

1.1对原图实施数字化

在测量工程中,若数字地形无具体的要求或者要求不高,而工程的经费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对原图实施数字化,对原图实施数字化可以充分发挥原有图形的价值,同时利用计算机一级扫描输入设备,测量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数字化软件获取有用的地图。

对原图实施数字化包括两种不同的方式,即扫描矢量化及手扶跟踪数字化。与手扶跟踪数字化相比,扫描矢量化在测量工程过程中具备较高的额精度,其工作效率也比手扶跟踪数字化要高。但是,若与原图进行对比,利用扫描矢量化所获取的数字图,其精度则比较低,这与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由于扫描矢量化通常只能展示白纸成图过程中各个地表及地物的外貌,其所呈现出来的实时性比较弱,因此一般只用于工程测量中的应急性措施。

当条件符合一定的要求时,可以运用扫描矢量化,获取相关的数字地图,但如果单纯使用,则不够科学,所以常常辅以补测及修测等方法,将工程测量中的地表及地物方面的信息与利用数字化技术所扫描出的数图进行有机地结合,参照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地表及地物信息,对原图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与完善,尽可能地提高原图的精度。通过这样的方法,地图信息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实测地图所呈现出来的坐标也随之得到进一步地修正,从而达到提高地图精度的目的。

1.2进行地面数字测图

在工程测量中,如果要求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缺乏符合要求的、比例尺比较大的地图,这时候可以选择实施地面数字测图。地面数字测图方法是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方法中比较典型的方法之一,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地面数字测图方法,可以获取精度较高的数字地图,同时再辅以一定测量手段的基础上,可以将关键的地物及其邻近控制点所具备的精度控制在5cm之内。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地理坐标的构筑统一,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同时可以保存重要的社会信息,客户可以运用通信网络,对上述数据进行访问,获取重要的数据与信息,与传统的测绘工程相比,数字地球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庞大等特点,其科技含量非常高,因此综合性也比较高,并且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无论是哪个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作业,因此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包括空间技术部门、信息科学部门、地理科学部门以及多个应用部门等等。测绘是信息学及地学中关键的内容之一,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测绘工作者在工程测量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重要的空间信息,并对空间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形成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信息源,客户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即可获取重要的信息。

1.2进行地面数字测图

在工程测量中,如果要求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缺乏符合要求的、比例尺比较大的地图,这时候可以选择实施地面数字测图。地面数字测图方法是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方法中比较典型的方法之一,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运用地面数字测图方法,可以获取精度较高的数字地图,同时在辅以一定测量手段的基础上,可以将关键的地物及其邻近控制点所具备的精度控制在5厘米之内。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实施地理坐标的构筑统一,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同时可以保存重要的社会信息,客户可以运用通信网络,对上述数据进行访问,获取还总要的数据与信息。与传统的测绘工程相比,数字地球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庞大等特点,其科技含量非常高,因此综合性比较高,并且设计到内容比较广泛,无论是哪个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作业,因此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包括空间技术部门、信息科学部门、地球科学部门以及多个应用部门等等。测绘是信息学及地学中关键的内容之一,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我国空间数据进出设施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测绘工程者在工程测量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重要的空间信息,并对空间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形成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信息源,客户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即可获取重要的信息。

结束语:

数字测绘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型的测绘技术,解决了工程测量的很多实践操作中的难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除此之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测量工作长足的发展进步,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益的同时又增加了其经济效益。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测绘工作者要积极的学习相关的专业只是,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实时的参加必要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做好工作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淮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2012(24)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5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量技术;数字化;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1.地图数字化技术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人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2.数字化成图手段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1.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在屏幕上直观生动地(分层)反映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而且一目了然,基本上改变和弥补了传统产品线条、符号和数字、文字等综合包罗,非具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读懂的缺陷。

2.数字化测绘产品在使用、维护和更新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能够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可以随时补充修改,随时出新图提供使用。

3.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可以对产品的各种要素进行数据再加工,得到不同用途的图件,而且还可以随意对图形进行拼接、缩放,用途更广泛。

4.利用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成果,作为底图,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规划与设计(如土地资源开发规划和城市道路网的设计等),可方便地进行许多方案的设计与比较,对各种要素的统计、汇总、叠加、分析也方便、准确。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大大提高了测绘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应用水平也将达到新的高度。除此以外,在其他方面还显示出很多优越性,但从以上几点足以可见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很符合现代社会信息的要求,是现代测绘的发展方向。因而,以前以传统测绘为主的专业测绘单位,现在是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三、数字化技术在原图处理中的应用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需要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原始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当前主要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GpS数据输入三种方法,手扶跟踪数字化需要的仪器为计算机,数字化仪及相关软件,是较早的一种数字化输入方法,输入速度较慢,劳动强度也较大。扫描矢量化是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像,然后通过矢量跟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随着扫描仪的普及和矢量化软件的不断升级,其作业方法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它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法。GpS输入是依据GpS工具能确定地球表面图形精确位置,由于它测定的是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因此不需作任何转换,可直接输入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应用RtK(RealtimeKinematics一实时动态)技术,它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数字化绘图技术的主要特点与传统工程测量中所进行的工程测绘相比,现代工程测量中测绘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测绘主要运用大比例尺地图与工程图实施绘图,绘图所运用的具体数据由人工进行核算,核算任务量大,工作环节容易出现疏忽,导致测绘数据存在缺陷,对工程建筑造成不利影响。而现代绘图技术以数字绘图技术为支撑,极大地提高了绘图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极大地提高绘图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程测绘人员绘图工作的强度。

数字化绘图技术的工作节奏与现代工程快速发展的进程相吻合,符合现代工程建筑对绘图技术的根本要求。数字化绘图技术主要采用的是内外业一体化模式来进行工程绘图工作的。内外一体化模式作为实施外业数据采集的一种方式,主要采用全站仪、电子手薄等主要绘图设备。数字化绘图技术具有方便保管,更新方便的特点。数字化技术可将测绘内容与所绘制的图纸存储在软盘上,软盘较具体图便于保管还不至于磨损。同时图纸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输出,并加以修改,这种自动化的保存修改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测绘地形图的实用性,有效地规避了重复测绘所导致的人力、物理资源浪费。

2.实施外业数据采集所适用的具体工作要求在进行外业数据采集时,工作人员要具备数量使用地物代码的工作能力,并对各种数据进行有序划分,尽量避免内业成图误差的发生。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工作规定,对各测站点实施严格的检查,对坎子进行测量时,既要对坎子的比高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对砍下的地形点进行数据采集。局部数据采集完成后可以提前备份予以保存,避免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的不合理操作,导致测量结果丢失,影响外业数据采集工作进度。

四、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分析

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技术在社会建设发展的直接应用,传统的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行业领域仅仅局限于建筑、水利和交通等,其应用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测图和放样两部分。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已经突破这一局限性,除了涉及建设工程的几何及物理量测定,还包括了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分析和对物态发展变化作初步预报。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由传统的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测量技术转化,逐步实现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测绘工程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并发展成为工程测量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手段。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精密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激光扫平仪和激光准直仪等一系列相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仪器都不同程度的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和基础,其发展主要改变了传统工程测量中的工程控制网布置、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繁杂的作业方法。因此,对于测绘工程测量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6

关键词: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数字信号接收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4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018-02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009

S着现代社会技术水平的逐步发展,数字化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向。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在传统的模拟信号基础上建立信号数字化,通过数据结构形成虚拟的数据监测频率,智能化进行滤波的数字分析,提升了信号传输的强度。本文对数字化信号的分析主要是从关于数字信号的滤波方法入手,结合现代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数字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促进我国信号通信技术能够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1对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分析的必要性

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社会建设中,为了保障工程技术的顺利实施采用的技术分析手段,数字波动处理技术的发展标志着现代工程技术应用逐步走向新高度,信息技术的探究角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我国现代工程数字化技术分析的途径是物理分析,而传统的信号分析采用图像分析为主,物理分析为辅的分析方式,数字化信号分析的清晰度和识别性更强;另外,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在实际中应用可以进行工程信号的远程检测,从而达到工程部信号强度的收集整理技术水平应用较短的时间,收集更加准确的信号信息,从而保障了信号处理在工程信号处理中发挥实际作用,提升了工程的施工效率。由此可见,新型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了相对完整的信号接受处理系统,降低工程信号受到外界电磁信号感应,导致工程施工建设效率不稳的情况,是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的最佳技术手段之一。

2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

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必须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数字信号接受和处理的基本设计原理入手,结合实际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技术的科学设计。图1为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设计简图。通过以上数据,探索实际信号处理系统的技术设计规划,为后期的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探索的新渠道。

结合图1进行技术的设计结构分析,从图中的整体构成结构来看,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物理电磁波的震动信号处理进行信号过滤,达到稳定收集工程信号的作用。第一部分是信号外部接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将工程检测的信号通过单片机传输到液晶显示、数字化转换器、案件电路中;第二部分是内部系统控制装置,分为参考闹钟电路,这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当检测到的信号发出震动,闹钟系统会进行接受信号的接收提醒,DDS信号产生电路系统,再将低通滤波信号通过低通滤波线路进行信号传输,形成信号传输的幅度调节电路,最后将信号的振幅处理信号进行外部信号资源的扩大,将工程接收到的滤波性信号在数字化的信号平台中输出滤波的数据分析结果。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整体设计结构中采用物理电流信号传输系统进行信号的过滤传输,系统整体结构性较强,每一个数据处理阶段都能够保障处理的信号资源分析数据的准确,抗干扰性增强,从而保障了工程信号的应用强度和传输速率,成为新的工程施工中技术应用手段。

3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分析

3.1信号幅度的自动化调节

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是现代工程信号检测中主要应用的一种信号检测分析技术,结合以上对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新型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保障信号传输各个阶段的信号结构完整下,从而为工程信号的传输与发送提供可靠的保障,数字化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信号滤波的电流变化作为主要的信号收集动力,数字化信号传输中,低通滤波电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净化后的信号传输波,信号传输系统内部进行信号的分解,自动进行信号资源的振幅自动化调节。例如:当系统内部接收到信号,系统内部则会主动将信号进行振幅分析,假设系统分析的最佳信号值为24,则系统中自动信号处理系统自动将信号收集中低于24的信号进行振幅滤波的自动化调节,保障信号传输后的扩大信号清晰程度,完善信号传输系统。

3.2信号接收频率的自动化

信号接收频率的自动化处理技术也是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形式之一,自动化频率搜索的作用主要是对外部工程技术信号搜索强度较低的信号补充作用。例如:当工程施工中采用工程信号技术接收和检测工程的施工成果,此时由于工程地理位置因素,使实际外部的数字信号接受强度降低,传统的图像分析技术则无法正常进行分析检测,应用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内部自动进行信号频率的收集与补充,能够通过信号的频率震动收集较大范围中下的信号资源,保障工程信号应用中信号接收和发送的稳定性,为现代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了后期的信号频率保障,促进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作用得以发挥。

3.3信号温度性的智能调节

从图1中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图来看,新型信号分析技术的整体系统结构的规划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与手机存储能力,并且每一部分都具有相应的信号滤波处理独立系统,使用物理技术进行信号滤波处理,其中温度的智能化调节系统为数字化处理系统的顺利应用提供了保障。例如:传统的工程信号接收滤波系统中采用人工外部降温的形式,保障信号滤波技术的应用,但由于外部降温的程度有限,无法完全保障滤波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新型数字化信号滤波处理技术可以非参数化的温度信号频率分析方式,改变信号滤波内部温度的调节功能,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降温不稳定情况,提升工程信号滤波处理技术的信号处理和传输效果。

3.4小波型信号的分析与收集

小型信号的分析与收集也是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小型信号滤波收集在传统的大型滤波收集的基础上,依据工程信号应用的每一段滤波特点进行信号分析,与大型滤波相比,小型滤波的收集与分析能够保障信号传输的每一段滤波结构形成相对完整的信结构,提升信号整体强度。例如:大型滤波信号收集的频率变化为120次/分钟,大型滤波收集与分析时,采用整体信号滤波的综合性搜索,系统中保留信号传输强度强、稳定性高的信号波段,对存在信号断裂、信号资源结构不完善的情况,采取直接忽略的形式进行信号的滤波处理,大型信号滤波处理的频率变化数据准确性较低。采用小型滤波型号处理技术,对系统收集的工程信号进行内部信号资源节点性切分,每一段信号的节点分析都中既包含信号强度下较强的信号,同时又包含信号强度较弱的信号滤波,系统内部进行信号资源的补充和对接,保障了工程信号传输滤波整体结构的信号频率强度的稳定性处于统一信号滤波的平衡点上,这种信号传输系统保障了工程信号的传输强度,促进我国工程技术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拓展性技术研究与发展。

4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现代工程技术应用与分析结构逐渐取得新的技术创新,工程信号传输系统在整体工程信号应用中,逐步进行现代技术的综合应用,数字化系统结构已经成为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形式,数字化滤波技术为现代工程的信号传输与接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相关滤波法振动信号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大大提升了工程信号的传输强度。例如:应用新的数字化信号可以打破传统信号接受中存在的信号强度不稳定,信号结构完善性低的问题。例如:某工程中采用信息信号传输技术,克服了信号传输中存在的信号结构不稳定、信号图像清晰性低的问题,新型数字化信号系统可以智能化进行工程信号的存储与分析,并且储存空间利用虚拟空间建立信息存储系统,大大节约了工程信号资源存储的空间性,为现代工程施工的信号稳定与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5结语

数字信号研究分析是促进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工程部信号的技术应用分析中常见的如小波滤波方法等都是工程信号,这些数字信号能够打破传统的图像信号分析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振动、温度等物理变化进行信号的处理和输送,逐步引导现代工程信息接收与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化、灵活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秀,李晓光.基于matLaB语言数字FiR.滤波器的设计[J].吉林师范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4,3(23).

[2]杜秋华,杨曙年.形态滤波在滚动轴承缺陷诊断中的应用[J].轴承,2015,5(11).

[3]郝如江,卢文秀,褚福磊.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数学形态学提取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24).

[4]胡爱军,唐贵基,安连锁.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降噪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4,42(4).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7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气自动化应用创新

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计算机在工业电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电气技术高压试验中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变压器试验设备,利用计算机的测试系统和辅助方法对高压强电流功率驱动集成电路进行测试研究。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

一、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化中的使用

(一)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强

正如我们所知,数字化技术具有逻辑能力强、应用简单等特点,能进行信息数字量、模拟量,识别信息的正确与错误,避免了人力、财源的浪费,节约了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就是对命令进行传递并且进行指导,通过微波、电缆、网络等传输介质进行传输,自动进行其操作流程,而且它本身就带有判断和辨别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在多个层面都进行了模拟监控,所以通过它引导的信息产业可以向电子商务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微电子处理器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意识到了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工业电气化方面也因为数字化技术的使用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高性价比

另外,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还有诸多好处。数字技术一方面保证了工业自动化更好的实现其功能,在使用和检查方面都有所改善,使通信能力加强,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更智能化,另一方面它的标准得到提升,清晰的内部结构,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也就是说,在对工业电气进行设备改造过程中,系统为它提供了比较优越的条件。把工业电气自动化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得到高性价比,而且在其它领域也很受欢迎,大力推崇。工业上,在电气及其自动化工程中,数字式变电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变电系统的使用,并且在生活和工业中被大力应用。数字式改变电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型计算机来进行硬件的设置和信息的收集,不仅能使数字化的程度更高,而且还可以削减在设备和面积上的不必要浪费。数字式变电系统的操作简单、成本比较低,能够在不需要别的设备帮助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和控制。

(三)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高可靠性

第一,它采用的电气系统在网络系统和技术都比较先进。之所以在工业电气及其自动化中使用数字技术能够实现操作简单,准确率提高,即使出现错误修复也比较快的功能,是因为使用的数字化技术能够避免很多设备集中工作的麻烦。第二,在工业电气化中,使用了数字化传感器和光纤网络,更加提高了工业电气化使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工业电气及其自动化中,仪器和仪表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应用前景就非常好,因为它们拥有较好的平衡性和明确定位的能力。事实证明,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应用,而且应用市场也相当不错,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工业电气化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已达到了70%以上。根据数据显示,数字技术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这种结果肯定了数字技术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化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二、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虽然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被大力使用,而且已经促进了电气行业的进步,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能够使数字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某福利,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转效率,我们需要不断的找到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一)可控性创新的方法:使用虚拟终端

因为G00Se虚拟子不仅完善而且还优化了二次回路,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换和监控设备中,它使二次回路的灵敏性明显提高,并且改善了整个二次回路系统的可实践性和有效性。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虚端子在电气自动化是如何变现其有效性的。首先,虚端子能够起到控制的用处,可以全方位的控制全站的线路、母线和开关灯等重要组成部分,这样能够在提高不同装置之间的传输信息和通信的能力的同时达到跳合闸的功能,进而更加有效的维护遥控装置以及间隔层;其次,虚端子能够起到优化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温度调试系统而且还可以使档位调节系统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大大的简单化,从而实现了操作简单的优点。

(二)可操作性的创新方法:程序化操作

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的基础是数字技术的可操作性,所以,在实施命令调度以前,必须严格的检查、核实票据,之后再把已经确定没有错误的票据存储到电脑上。实施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调整及设好人工操作界面,检查闸刀和开关灯主要的器件是否完全正确,然后实施操作演习,改善预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保证数字技术的可操作性。在对信息进行操作时,程序化操作的工作原理是让它与网络技术相融合,这种方法重在让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结合成为一个,以实现数字技术的高准确度为目标。此外,这种方法将智能系统分为很多小模块,进而实现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维持了智能系统的正常运转。

(三)可靠性的创新方法:智能终端安装

为了保证数字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在电气自动化操作中可以采用智能终端安装方法来实现配置的有效运转。光纤技术是智能终端安装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光纤连接,有效地采集和控制间隔层与智能终端的数据信息。此外,要对程序接口不断改进和完善,加强pC自动化平台与eRp等系统的连接,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连接过程中,一般采用tCp/ip作为通讯协议,以达到程序接口的有效性和标准化的目标,为数字技术智能化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

总而言之,由于数字技术普遍的用于电气自动化中,使得电气体系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以及系统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成本以及机器维修的费用,进而使电气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得以提高。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上,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不容小觑。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8

一、水利工程测量中的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

1.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地图数字化技术Gi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一种空间信息技术,主要解决与地球空间住处有关的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与应用等问题,它的技术优势不仅仅在于它能够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还包括着它对于空间的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因此在建立GiS系统时,要对原有的地图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从而提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准确性。

2.水利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成图手段测绘工作是水利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工程图以及比例尺较大的地图的测绘时,要使用数字化成图的手段来最大限度的提升地图的质量,降低野外测绘的复杂程度,缩短测绘的周期,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数字化测绘的精度。传统的测绘成图方法工作量较大且作业的程序复杂,还要处理繁琐的内业数据,这就使得成图的周期较长,且精度较低。而数字化成图手段可以将地表和地理要素转化为数字量,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从而形成电子图形,这种数字化成图手段的优点在于精度高,工作量较小且易于保存和管理,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测量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也称为GpS技术,是由空间系统、用户设备和地面控制三部分组成的,其主要功能在于能够全天自动化高精度地实现军事及民用交通的导航、摄影和大地测量,并且实现快速准确地定位三维坐标,在水利工程的测量过程中,GpS技术正是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且定位的准确度较高的特点使得其在工程的测量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总体来说,GpS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能够准确的定位、测量的时间较短、且操作简单能够及时地提供三维坐标,并且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就可以进行测量,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间断地连续作业,水利工程的业外实施工作包括选点、测量以及数据传输和数据预处理等都可以由它完成。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优点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成图精度较高传统的绘图方式主要是人工完成的,相比于传统的手工绘图,数字化测绘技术成图技术的精度要高很多,并且数字化测绘技术在进行外业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时,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全站仪现场自动采集的地形地物点的三维坐标进行自动的保存和处理,另外在进行内业的数据处理时,会尽量减少误差,提高和保持测量的精度。除此之外,在进行数字化的测绘过程中,还可以省略传统绘图方式中的计算、读数等步骤,大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量,缩短测量的绘图时间,提高外业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2.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更好地存放数字化产品传统的测绘技术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产品的形成和保存,因此人们在经过大量地研究和实践之后逐渐形成了对于数字化产品形成以及保存的现代化技术,通过运用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对各种有效的数据和要素实施数据的加工和整理,并且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媒体技术将这些数据形成各种不同用途的图件产品,即我们所说的数字化产品,进而对其进行报关和存放,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3.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订正,因为数字化测绘技术形成的测绘结果在进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客户可能还会根据实际的设计和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例如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相应的设计规划,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统一规划等等,这些都是在测绘成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进行相应的修正。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供相应的修正,并且通过一定的修正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图内容方面的应用

在水利过程的测量过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包括对原图实施数字化以及进行地面数字测图。在对原图实施数字化的过程中,有扫描矢量化及手扶跟踪数字化两种方式。扫描矢量化在测量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工作效率也明显比手扶跟踪数字化要高很多,但是用这种方法获取的数字图与原图相比精度较低,数字化的处理过程有一定的误差。除此之外,这种扫描矢量化的方法所呈现出的各个地表及地物的外貌成图过程的实时性比较弱,因此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水利工程测量的应急处理措施中。在工程测量中,地面数字测图则是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方法中比较典型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测量进度要求较高,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可以获取较高精度的数字地图。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测量当中,数字地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理坐标的构筑进行统一,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可以对重要的社会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保存和维护,客户也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对数据进行访问。由于数字地球的科技含量较高,且系统工程复杂、庞大,综合性和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因此在这个体系当中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数字化测绘是空间技术部门、信息科学部门、地球科学部门以及多个部门的关键工作内容,对于水利工程的测量和数据的获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也要注重对于空间信息的建设和管理。从事测绘工作的专业人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完整的信息源,以此来保证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精度要求。

四、结语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9

[关键词]激字地籍测绘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p27[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3-134-1

信息电子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数字控制技术能够为工程、各行业提供精准度的保证。地籍测绘需要界定规定区域的地界坐标和地理构造、建筑物的高度、空间体积等专业数据,汇总细节数据整理成图册和报告。数字化的地籍测绘是借助卫星定位、电脑终端数字控制完成数据测量,下文就数字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运用展开讨论。

1数字测绘技术在我国的实际使用中的优势

1.1电子化水平高,减少不必要的劳力

旧式的地籍测绘工作需要数名技术人员采用基础测量工具实地测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人为测量可能受技能、方式、情绪等多重不可预计因素限制,容易出现测绘数据误差值较大,影响整体的精准测绘要求。电子信息化对地籍测绘的首要影响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人为误差,经由专业精锐的技术小组既能实现测绘效果,在投入和产出比上实现利益和效益的最佳结合。

1.2测绘数据准确度有保证

地籍测绘技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程式要求对测绘区域测绘,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区域内部数据测量,测绘定位和空间形状均通过一定的算法形成电子测绘图必要的数据,依赖电子计算机算法实现测绘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误差的产生,保证测绘准确度。

1.3数据保存空间大

电子测绘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有效地汇总在存储器中,二进制的储存方法能够压缩实际的数据占用的空间,便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整理。使用时调用参考数据,通过固定算法的计算得到可靠数据,一方面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保证数据源的单一处理环节以减少差错。

1.4数据输入和输出电子一体化

地籍测绘数据收集工作是影响其精准度的因素之一,数据的存储和输出也是数据加工的关键环节,电子信息格式下的数据能够保证所收集的原貌,多次演算实践的算法形成的固定程式保证了数据加工的可靠性,因此数据由采集、储存、加工到输出四步骤内,数据的实质不会发生人为干扰的变化。

1.5成像、输出方式的简化

电子技术的参与保证了测绘数据的原始性,同时电脑高速的运行能力和运算处理速度为测绘数据汇总、制图节省了时间,数字地籍测绘技术的新锐性就在于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一体化的科研成果,通过编写程序完成测绘效果图,通过打印甚至高端的3d技术实现测绘效果的展示。

2数字化地籍测绘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数字化地籍测绘优势如上文所述不胜枚举,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操作技术问题,下文针对调研结果展开技术应用分析。

2.1测量精准度控制

测量数据的管理、控制是从技术层面对信息采集提出的要求,建议测绘单位及时更新数据变化,建立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沟通系统,不断改进定位系统,除了保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升级外,加快研发、采用动态的数据控制,适应事物动态变化的发展规律,开辟测绘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2.2细节测量的支持技术

目前数据采集技术按照采集方式分为卫星静态定位、动态监测、扫描和拍摄几种,方法各有优劣,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往往采用多重结合的方式以扬长避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技术操作的意义就体现在方法的选用和控制上,即通过技术人员审核区域测绘的具体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测绘的诸方法,采用组合的形式分阶段或性质选用不同的搭配模式实现测绘。

2.2.1RtK技术使用范围

RtK技术是指实时动态对测绘对象采用载波相位差分析定位,适用于野外测绘,并能精确到厘米或更细范围内。一般来说,RtK技术使用在较为空旷的测绘对象上能够发挥更大的潜力,如遇独立的高层建筑且周围没有障碍干扰物的情况可以采用该技术,动态测量数据能够即刻传输到控制终端,通过既定程序实现成像。

2.2.2全站仪的使用技术

全站仪全称为全站型电子测距仪,一次定位即可全效测量水平、垂直距离以及高差等数据,是电子一体化的测量角度和距离的新型仪器,超越了传统经纬仪的有限度性能,能够通过一次性固定实现全面操作,该技术也是诸多技术中适用最广的。望远镜的一次观测即能实现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数据收集,因此该方法有其适用在地质条件复杂、测绘工作不便全面展开的区域。建议首先适用卫星或动态定位技术确保参照点的定立,完成区域总图测绘,选取覆盖全区域的数个定点,安装全站仪实现全面数字化的覆盖式测绘。

2.2.3扫描数字化作业

对于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河采用将原图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得到栅格图形后再利用专业的扫描矢量化软件将栅格图形转换成矢量图形从而实现原测地籍图、地形图的数字化。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河以通过采取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界址点或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纠正河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图的精度。

2.2.4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它是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通过专门的航测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数字影像进行像对匹配建立地面的数字模型再通过专用的软件来获得数字地图这种技术的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的实现对数字信息和图像的测绘。

3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测绘管理的相关工程来说,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的精度。目前我国的数字地籍测绘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的管理,下面将对该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屈桂荣.数字化地形测量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2]秦炎平.试论市场条件下测绘工作的创新[J].三晋测绘.2003(04).

[3]王志豪.深圳市1∶1000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补测中的创新[J].山西建筑.2011(14).

数字化技术方法篇10

(一)中国烹调数字化技术的形成中国烹调数字化技术,是以典范模拟化中国传统烹调技术为对象,以原料所含营养成分为物质基础,以原料营养成分的性质变化为理论参数。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方法为标准,对传统烹调技术进行改造使之达到科学化生产的要求,从而使具备一定操作技能者可以生产出既营养科学又味、色、香、形俱佳的食品。它涵盖了研究营养素来源为主的烹调原料学,研究营养素性质、结构为主的烹饪化学,研究营养素功能、作用为主的营养学,和以营养素组成的原料变化为生产工艺的烹调工艺学和面点工艺学,并将以上学科以营养素为纽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首先,具体表现在中国菜、点制作过程中。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为标准,以营养学理论为基础和核心,以原料学为对象,用组成原料的营养素性质作为原料定性的依据,确立了科学的定性方法,作为烹调的核心要素,走出“以味感受或以味为核心”的误区。其次,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为标准依据,将烹与调中模糊的计量方法,转变为标准化的数字计量方法;从营养素组成原料选用、初加工、切配、烹制、调味直至成菜、装盘等各个环节,一切技术信息以标准计量,用数字传输,按数字操作。烹调的温度用摄氏度(℃),时间以分钟、秒表示;原料以克、千克计重;将原料老嫩转换成用生长期或含水量等表示;将颜色的深浅、味道的咸淡、酸、甜、转换为以“色度”、“味度”表示;形状的大小按“厘米”计算;等等使传统烹调达到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要求。第三,将菜、点产品营养与味、色、香、形的感性认定方法,改变为以客观为依据的两种认定方法:即直接客观认定营养与味、色、香、形和以营养素性质为依据的感官认定方法。味、色、香建立起以“度”计量机制,形以尺寸作计量等;使之达到科学化认定的要求。数字化烹调以营养为核心,绝不是否定了味的作用,味是营养素组成原料的一种性质,它虽无营养,但可以促进食欲,使人产生享受的意识。所以在数字化烹调中,“味”,仍列为感观标准、色、香、形之首。所要指出的是味感、味享受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形成的。刚出生婴儿的第一口奶,形成的依赖性,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人们以营养为核心的味感意识,使营养好与味好相统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对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排斥,也说明味感后天的可以改变性。第四,菜、点的制作用实录手段按工业化生产要求,设计制作配方(又称菜、点的生产工艺,即传统烹调中的“菜谱”),然后,由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人员按配方、工艺进行生产。理论与实践之间,师傅与徒弟之间,厨房从采购到初加工到炉灶,一切技术信息交流都以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凭数字说话,达到科学化、工程化生产的要求。有关菜、点配方的设计,有了“实录法”后,具备一定操作技能水平的厨师即可完成;而好的配方、高质量的配方还应由烹调高级技师、技师完成。

(二)构建数字化的生产模式烹调数字化生产与工程化接轨,负责设计菜单和菜、点配方的人员组成,可以是十几个、几个,甚至一个人。研究院人员的组成应包括营养学专业人员、烹调高级技师、面点高级技师、厨房设备技术人员,以及卫生、消防、中医学人员等组成。负责全国、全行业标准制订,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专用定量的数字化设备的研发等。研究所、研究室负责单位甚至是个人饭店生产工艺流程、菜单及菜、点配方的设计等。菜单和菜、点配方的设计可以是市场化的,由专业部门(如烹饪研究院、研究所或设计室)编制、出版、发行,提供给市场;也可根据大多数客人的要求、原料情况、饭店定位水平等专门设计。星级以上饭店应成立自己的设计室,由1—2人专门负责本单位菜单和菜、点配方的设计,操作人员的培训,产品质量的检查。自己有的好处是灵活、花式品种翻新快,根据客人反映与要求不断修改、完善菜、点配方,淘汰过时的菜、点配方,不断创新,尤其是大型连锁店、快餐公司,更应具备自己的研究设计机构。小型饭店、食堂、小家庭等可到市场选购营养菜谱,从中选择适合的菜、点配方,先按配方工艺试生产,再不断根据客人和自己营养要求、口味等修改工艺。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下进行,一切做到有数据可依。菜单设计人员或单位还应负责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客人沟通和意见反馈,以便不断提高设计水平。这样才能出精品、出名品。一个时期的精品,必须不断改进才能成为精品。精品的唯一标准是消费者的认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广,正宗菜系也将淡化。数字化烹调技术的生产模式,以营养为基础和核心,以保护营养为手段,以合理营养为目的,与工程化生产方式接轨,它科学,易推广,几乎不要经费投入,仅是生产方式、生产理念的变化,它适用中式烹调饭店、小家庭等所有烹调领域。

(三)实施数字化操作应具备的条件1.转变观念近代科学技术和设备的不断革新,势不可挡地全面进入了中国烹调领域。经过刘正顺三十年的实验研究,在生物科学、化学科学和一切技术科学的支持下,中国烹调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操作技术(简称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已初步成形,它是以现代营养科学为基础的应用技术科学,是烹调科学的一场全面的革命,被人们所接受,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观念。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食”愈来愈讲究科学,重视营养。实践证明,中国烹调数字化的关键,是从业人员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烹调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烹调尽早实现数字化。2.培训人员培训具有菜、点数字化制作工艺设计能力的烹调技师和按数字化工艺操作的厨师(即操作工)。首先,为现有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菜谱编写能力,又有一定实践操作经验的技师、厨师长,办工艺设计师培训班,使他们掌握数字化菜、点制作工艺编写能力、操作方法;其次,在现有厨师中,举办数字化操作培训班,使他们能掌握数字化操作技术。即将来的烹调操作工,可由烹饪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养,或由有关机构组织培训,也可在烹调技师、高级技师指导下,在实践中培养。对人员的技能要求:红案厨师的技能,应熟练掌握初加工,刀功、勺功和数字化估量功及其相关名词、技术,能看懂菜肴配方;白案厨师应熟练掌握面团制作、馅心制作、成形与熟制技能及其相关名词、技术,能看懂面点配方,切配岗位掌握了刀工基本可以上岗,炉灶岗位掌握了勺功,数字化估量功,及相关应知内容可以上岗。

二、中国烹调数字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早在1994年7月和1995年4月,钱学森教授曾预言,烹饪工业化将引发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产业革命,那就是将在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首先出现的产业革命。在1998年通过国家部级技术鉴定前的一次研讨会后,与会专家在写给部领导的信中指出:“刘正顺同志历时8年,不畏艰辛,自费研制的工作成果,为中国烹调逐步走上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石,为中国烹饪若干重要成果转化为现代工业大生产准备了基础条件。”成果鉴定后,刘正顺又经过15年的研究,以传统烹调经验型、模拟化操作技术为基础,以组成食物原料营养成分的性质变化为理论,将传统烹调的以“味的享受为核心”转变为“以组成原料的营养成分为核心”,并以此为定性的基础,以其在烹调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为理论指导定量,以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和实录法为手段,对传统的烹调技术进行改造,使之发展成为合理化的理论,体系化了的技术,达到了科学化的要求,于2013年6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烹调数字化工艺学》,从理论上以营养成分为对象,对数字化烹调技术进行论述,从实践中介绍了技术体系建立的方法。该书出版之后,又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于2013年12月之后,陆续出版了《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食堂炊事员数字化烹调手册》、《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手册》。使有了菜谱可以做出菜来,也就是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烹调中,先按营养要求设计菜、点制作工艺,再按工艺组织生产,从理论上建立起以营养为核心的数字化烹调技术体系。同时,在实践中以“盐城迷宗菜”作平台,用五十年前的厨房设备,建立起21世纪饭店、宾馆工业化生产模式,即由中式烹调技师,负责饭店菜单和菜、点工艺配方设计,厨师长行工厂车间主任职责,负责组织厨师生产。顾客认为“价廉物美,经济实惠”,满意度达95%以上,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进行数字化教学研究,一个大学三年制烹饪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烹调工作七年不能胜任炉灶岗位工作,数字化培训后,一个月即可胜任数字化体系下的炉灶工作。用数字化方法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操作厨师,由过去的三年缩短到一年。2014年元月以《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手册》作教材,用小家庭现有炊具,义务举办了首期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技术培训班。一堂理论课,两堂课操作演示,每课3小时。培训后的信息反馈,学员基本掌握按手册提示做菜,并受到特邀教育专家的肯定,反映数字化烹调方法简便、易学,做出的菜营养好、味道好。食堂则根据其各自条件,现有厨房设备,就具体对象以《炊事员数字化烹调手册》为教材,为其编写一周的菜单,再进一步编写成菜、点生产工艺,后培训炊事员和组织生产。至此中国烹调中的饭店烹调,食堂烹调,家庭烹调,三大数字化生产体系建立,也为各式饭店、宾馆的餐饮部、餐饮连锁店,各式快餐店、小吃店等,为军队、工厂、学校、机关等各式食堂,为全国小家庭烹调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培训提供了样板。

三、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一)彻底改变了传统烹调技术的以“味的享受或味为核心”,改变传统烹调方法的经验型与对烹调是艺术的定位,使其回归科学。

(二)确立食物营养第一的原则,它是亿万年人类进化,不断优选食物的结果,现代《食物成分表》的分析结果也得到证明,营养学家说,人吃食物就应该是吃营养素。

(三)确立中国烹调“以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为核心”,中国烹调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物质———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自身或相互反应的结果,它同任何应用科学一样,必须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它的重复生产,即科学化生产。

(四)以营养成分为纽带,将研究食物性质、功能的营养学与烹调原料学、研究营养成分在烹调中变化的烹饪化学,研究食品生产工艺的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及生物学、生理学等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烹调与食品科技、食品工程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它们仅是手工生产与工业化生产形式上的区别,产品性质等上的区别。

(五)确立以原料所含营养成分、性质为基础,以其品种、产地、生长期、性状等为依据的定性方法。

(六)在定性的基础上,根据烹调需要,进一步对营养成分组成原料的性质它在烹与调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等进行定量,并经过二十多年的试验,分析研究,确定了烹制的温度值,及调味的标准化方法与参数。

(七)在烹调过程中用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一切与之相关的行为准则,为原国内贸易部编写了《菜肴配方编写标准》。

(八)烹调中的定性、定量、标准化的行为用数字相表示,一切技术信息以数字传输。从而使中国烹调达到科学化的要求。中国烹调生产方式的科学化,为中国烹调以营养成分为核心的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打下基础。在理论上于2007年4月在《世界餐饮》杂志发表了“用数字化烹调制作营养餐”。2013年6月出版了以营养为核心的《中国数字化烹调工艺学》,12月出版了以营养为核心的《中国数字化烹调操作技术》,及以营养为核心的《食堂炊事员数字化烹调手册》和《小家庭数字化烹调手册》。实践中以数字化操作方法为手段,建立起饭店模式的数字化操作体系,小家庭的数字化操作体系和食堂数字化操作体系。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营养学用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的方法与烹调工艺学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以营养素为纽带将营养学、烹饪化学、烹调原料学、烹调工艺学、面点工工艺学等诸多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应用学科,为21世纪中国饮食业的产业革命,为国务院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实施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四、产生的主要效益

(一)数字化烹调对传统烹调以“味享受或味为核心”及操作方法处于技艺性的不可重复阶段进行改造。成为以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为核心,为纽带,用定性、定量标准化为手段。使营养学与烹调原料学、烹饪化学、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饮食营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理论上完整,实践中达到科学可重复生产的要求,并与食品工程化生产接轨。

(二)数字化烹调以营养为核心,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指出的:改变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为保障食物有效供食,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提供了科学、切实可行的手段。若仍以传统以味享受或以味为核心,以技艺不可重复的操作方法推行纲要,很难落实到实处。

(三)确立中国烹调以营养为核心的理念,可提高人们的营养观念,让人们知道味是营养素的一种性质,它并无营养,但它可以促进食欲。以婴儿喂的第一口奶,和“三高”病人对高糖、高脂肪、高盐食品的排斥为例,告诉人们味观念后天的可变性,从而确立人们营养好,与味好的统一。

(四)数字化烹调技术,极大降低了中国烹调的技术难度,使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用传统方法厨师一辈子也难以掌握的油发干货技术,用数字化方法操作,一小时可终生掌握。火功菜也不复存在。既丰富了中式菜、点的花式品种,又保证的营养学家为人们制订的营养方案的落实,尤其是可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吃前算或吃后算提供了依据。可以做到根据不同人群如部队、工厂、学校、运动队食堂等单位,不同营养需求,设计工艺配方,做到“看人做菜”。也为居民家庭提高营养和烹调水平提供了捷径。家庭主妇按营养学家提供的营养菜谱做菜,不但保证了营养,同时提高了菜肴质量,品种。中国烹调以营养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必将极大提高我国人民“食”的科学水平,增进健康。

(五)促进营养学和烹饪化学工作者对食品成分在加工过程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厨师能动地控制和变革烹调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而奠定必须的理论基础,和掌握研究营养素变化规律需要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按营养学的要求做到合理烹调。

(六)以营养成分组成的原料为核心的定性、定量、标准化、数字化技术是21世纪中国餐饮中,烹调工艺学围绕营养学为对象的一次重大产业革命,将使中国烹调的生产方法从技艺走向科学,走向工业化模式的生产,使饭店、食堂、家庭烹调等更加科学化、营养化、简单化,该成果的推广只是要求人们观念的改变,而不增加任何投入,仍使用原设备、灶具、工具惠及全体国民,走向世界,惠及世界民众,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七)树立顺应烹饪产业变革形势的理念。第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烹调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变革有赖于先进的仪表设备,应实行开放型合作,协同创新,采用升级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标准化、数字化的要求,渐进式地渗透到烹调的各个环节,带动厨具、量具、专用设备、智能化仪表和家电制造业的发展,以满足烹调数字化操作技术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这是烹饪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减少废气、垃圾,建立绿色经济。人力节省了,原料利用率高了,废品少了,成本也就降低了。

(八)运用信息技术,根据烹调生产与产品的特殊性,运用实录法,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将实际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制成“软件”,形成工艺配方,提供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公共技术研发服务,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应用技术服务,拓宽服务渠道。

(九)变革和创新烹调人才培训体制和方式,大专院校四年制培养技师,第一年基础理论教学,第二年实习,第三年理论学习,第四年半年实习,半年毕业综合考核,发给大学毕业和技师证书。技工学校二年制培养厨师,理论、技术各学一年,毕业合格发给相应的厨师证书。技术分工:中式烹调技师、高级技师负责工艺设计、厨师负责生产,中国数字化烹调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烹调技术的难度,缩短厨师成才时间,降低厨师培训成本,提高了烹调人才的培养速度和质量。

(十)餐饮业根据饭店定位、特色、风味等情况制定菜单,并由菜、点配方设计人员,设计成菜、点配方,并不断根据季节、地域、人群变化,做到常做常新,经久不衰。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中小饭店各自在菜肴制作中有了标准,便于实际操作,进入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可以企业为研发主体,开展应用技术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带动整个烹饪产业的发展。将使中餐厨房发生历史性变革,煤气大部分被电力替代,厨房炊具节能、环保、卫生,将大大降低厨师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可改站着烧菜为坐着烧菜,增加了女性在厨房工作的机会,可延长厨师在厨房工作的工龄,提高厨师的素质。

(十一)国家、行业将建立数字烹调研究院、所,负责营养方面的研究,制定标准、法规,厨房设计、设备的生产等,单位成立烹调工艺设计室,负责菜、点工艺设计,新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等。在保证菜、点营养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人们适口者诊的要求,以促进食欲,变革饮食文化的内涵。

(十二)数字化烹调提倡,净菜进城,将部分餐厨垃圾留在田间作肥料,农民工留在家里就业,可减少城市就业压力。半成品工厂化机器加工,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厨师劳动强度,家庭主妇的技术难度。调料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应定性、定量、标准化,并应生产有区域性,针对性的红烧汁、糖醋汁等复合味调料,可直接应用予厨房,而不需要家庭主妇或炊事员自己配制。

五、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比较

从目前掌握的技术信息看,西餐的快餐领域的“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原料的定性、定量,还是生产工艺的可重复性,都有很高水平,但它仅是几个菜、点。而中国烹调数字化操作体系,是涵盖所有中餐菜、点的制作,包括生产流程设计,与其相比难度更大,水平更高。以营养为核心的数字化烹调技术适用世界各式菜肴的制作,方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中餐领域,该技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是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一次变革与创新,营养与烹调两者结合,相得益彰,更好地服务人民。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