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十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十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10:4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全面推进我省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积极发展和规范管理我省高校校办科技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

(一)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土作程序(试行)》(陕国资改革发[2005]162号)精神为指导,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有利于企业发展为标准,以和谐稳定为前提,积极推进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高校资源,调整校办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做到校企改制与发展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主要目标

2.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管运营机制。通过理顺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有效规避高校校办企业经营风险。

3.建立高校校办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明晰校企之间的产权关系,建立以资本为纽带、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高校校办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的市场主体,并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4.建立和完善高校在创办科技企业中的投入与退出机制,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逐步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科技企业三者之间良性循环,促进教学、科研和高校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和要求

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发展、规范管理。对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进行规范,要确保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高校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6.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各种审批手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操作,稳步推进高校校办产业的规范化工作。

7.组织落实,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因校、因企制宜,对不同高校、不同企业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

8.要妥善解决好高校、企业、企业员工或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规范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管理体制

(一)加强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9.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重新确立国有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高校对所投资企业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经清产核资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报国资和财政部门确认后,一次性剥离,按照资产属性,分别建立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资产账目分开管理的制度,从而规避高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10.高校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经同级国资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授权具有占有、使用、一定的处置和收益分配的权利。高校要设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11.高校要依据《公司法》设立和组建国有独资性质的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或从现有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独资校办企业中选择一个变更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统称高校资产公司),将高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划转到高校资产公司,由其代表高校持有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由国资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授权对经营性资产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的义务。高校除对高校资产公司进行投资外,不得以事业法人身份对外进行投资。

12.高校依法设立和组建高校资产公司应向主管部门报送组建方案,方案内容如下:

(1)高校资产公司的名称和性质;

(2)高校资产公司组建的目标、原则和形式;

(3)高校资产公司注册资本的金额及来源;

(4)高校资产公司的经营目标、主要职责和主要权限;

(5)高校资产公司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权安排;

(6)高校资产公司的投资管理、业绩考核等主要工作制度;

(7)有关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的安置方案;

(8)有关资产的清产核资、审计及评估情况。

13.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学校作为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者,其主要职能是:向资产公司派出董事会成员;与资产公司签订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书;审定资产公司重大投资决策和利润分配方案;审定涉及经营性国有资产变动的重大事项;对资产公司的经营活动,执行国家关于国有资产与财务的管理规定情况进行监督;依据资产公司的经营状况,组织设置资产公司的薪酬体系,决定资产公司薪酬分配方案。高校校级领导除分管产业、财务和纪检工作的因工作需要可在高校资产公司兼职外,其他校级领导不得在高校资产公司兼职,更不得在其下属企业中兼任领导职务。确有工作需要必须在资产公司下属企业兼职的,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在高校资产公司兼职的校级领导一律不得领取薪酬。

14.高校要重视和加强产业管理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校企业负责人要严格执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以及我省相关规定。

15.学校不得使用国拨教育经费、学生学费、科研代管费、基本建设费、专项拨款等预算内资金及用于学生教职员工的各项基金作为经营性投资。允许学校将闲置、富余及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确需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投资的,必须严格评估、公正计价,并按规定程序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及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

16.高校在校企规范化建设中要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重大决策的会议必须对所作出的决定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会议记录: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产业政策致使学校和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决策和对因管理不善、监管不严,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及违法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二)全面推进校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高校科技产业要理顺产权和管理关系,并同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为代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8.除高校资产公司外,高校所属院、系及其他下属单位不得再以任何形式从事投资经营活动。高校挂靠企业,必须限期解除挂靠关系。

19.高校要依法严格管理校名冠名权。除高校资产公司、大学科技园外,高校新组建的控、参股企业不得冠用校名。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对现在冠用校名的企业,高校应抓紧组织清理并限期更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对擅自冠用或变相冠用校名的社会企业,学校应通过工商部门促其迅速纠正。

20.校办企业不得无偿使用高校的教学、科研设备、房屋、土地及其他物质条件等从事经营活动。

(三)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的投入与退出机制

21.高校资产公司的投资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孵化具有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也可以创办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

22.支持高校通过规范程序转让持有的公司国有股权,以建立高校投入退出机制。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及转让企业股权,应履行审计、审批、评估、股权管理等手续。转让企业中的国有股权,需进入国家认可的产权交易场所依法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3.鼓励高校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到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四)有关劳动人事问题

24.根据“按需设岗、按岗定酬、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的原则,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改制后企业所有工作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实行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制度,并签订劳动合同。要依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参加当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

25.高校在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应根据教育部和我省相关规定,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改制企业中的劳动人事关系。现在校办企业工作的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可由企业及其本人作出双向选择,若继续在企业工作的人员,应正式与学校签订企业用人协议;回学校工作的人员,由学校按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可采取校内分流,提前离岗等多种方式进行妥善安置,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校工作的稳定。

三、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6.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主要以拥有的知识产权、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投资创办科技企业。高校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处理好学校、院系所、技术完成人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积极性。鼓励高校整合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展以孵化科技成果为主要功能的大学科技园区,努力在高校周围聚集形成一批高科技企业群。高校科技企业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运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27.鼓励社会企业和风险基金加强与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跟踪高校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研发前期投入,强化小试和中试孵化。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依法进行股权经营运作,搭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

28.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鼓励和支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各项政策规定。鼓励高校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高校科技企业。对经评估以科技成果等无形资声出资入股企业的,给予技术持有人和其他主要人员不低于所占股权20%,一般不超过50%的奖励。鼓励科技企业职工、主要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入股。

29.高校科技企业可根据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决议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对经营规模、利润和净资产有较高增长率的高校科技企业,可以经审计、评估确认后的近三年企业净资产的增值为基数,提取一定比例,折算为股份数,以优惠价格配售给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

30.高校科技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收回资金。收回的资金主要用于转化科技成果和孵化科技企业,努力形成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31.鼓励高校人员在教学、科研岗位和产业岗位之间双向流动。根据需要,高校可以向科技企业委派技术骨干和主要管理人员,科技企业也可以向学校聘用人员。无论学校委派到企业的人员,还是企业在学校聘用的人员,均应本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学校人才、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原则,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学校对他们在职务评聘、奖惩等方面要与学校其他人员同等对待,并充分考虑其在科技企业工作的特点。

32.各高校应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制定和实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院系所和技术完成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列入对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和科技人员业绩的考核内容。积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等方面的基金。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网络,努力形成上中下游顺畅衔接、产学研密切合作、各有关方面良性互动的高校科技企业发展新机制。

四、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3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和我省有关政策的精神,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科研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可结合企业改制,从企业最近几年国有资产净值的增值额中拿出一定比例,折为股份后以适当的优惠价格出售给个人。具体方案由学校提出,报省有关部门审批。

34.学校企业中的上市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实行股票期权试点。非上市的学校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试点,可以参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并视具体情况进行。职工持股应充分尊重职工本人意愿。

35.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科技园要实行政策推动支持、高等学校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高校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在人才、技术、装备和信息等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大学科技园开放。

36.规范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涉及税收政策应按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4]39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若干政镖规定的通知》(陕政发(2006]53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组织与领导

37.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关系到高校自身的改革与长远发展。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对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有关改制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改制的各项工作程序,精心组织,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有序进行。

38.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工作是学校“一把手工程”,各高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成的校企改制领导小组。改制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改制方案,制定有关政策,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协调解决改制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校企改制工作。

39.各高校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尽快制定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经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和企业组织实施。

40.各高校要在2007年6月30日前完成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的改制和高校资产公司的组建工作,并完成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划转到高校资产公司的工作。对企业数量较少的高校,可以暂不组建资产公司,但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清理,该关闭的关闭,该改制的改制并做好其他规范管理工作。

41.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的范围重点是科技企业,按照“所有经营性资产要划入资产公司”的要求,目前已登记为企业的高校后勤集团企业、出版社、设计院的资产应统一划入资产公司监管,可不改变管理体制,如有其他特殊情况,暂不宜划入资产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必须完整列出,说明理由,报教育厅核准。高校其他非科技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可参照执行本实施意见。

42.本实施意见未涉及的有关事项参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办企业;企业管理

起源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高校校办企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和产学研结合的载体。它的出现,促进了高校的教育改革,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不分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许多高校的校办企业在人事、财务等方面都存在按事业方式管理的问题,校办企业的经理、董事长大多由学校委派或任命,拥有校、企双重身份。校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因经营不善引起债权、债务纠纷或拖欠银行贷款等事件发生,学校不仅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且还将会严重影响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高校校办企业必须校企分开,让高校企业成为企业的法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参与社会企业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二)产权关系不明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产权关系问题。由于产权关系不明导致了学校行政对校办企业的多方干预。他们一方面寄希望于校办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于学校;同时又不放心校办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处处干预校办企业的内部事务。另外,产权关系不明晰促使某些领导人将校办企业管理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合二为一,既有开发经营又有行政管理,往往还把行政意愿强加于企业,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违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学校的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企业资金匮乏,发展规模受学校资源配置制约

从目前状况来看,校办企业活力依然不够,还不能真正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实际需要去自主经营,资金匮乏也是长期困扰校办企业的难题。国家拨给高校的事业经费不能用于校办企业的投资,而高校计划外收入为弥补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已花费殆尽,不可能大笔资金投入校办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一方面,学校要发展,要扩大规模,向更高层次迈进;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发展,要形成规模效益,如果双方同时扩大规模,必然导致在学校资源配置上的矛盾,不能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制约了双方的发展。

(四)用人方面的不合理,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高校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数是学校的事业编制人员,很多享受的是学校的待遇,其经营好坏与个人关系不大;有相当部分科技企业的高管是科研人员,不懂经营管理,缺乏市场经营决策和运作的经验,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利益激励机制,难以鼓励有科技专长的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到科技园区和校办企业从事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创办高新技术产业。

二、高校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在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限制了校办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解放思想,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的方针,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高校科技创新的新体制和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科学管理和发展。

(一)产权明晰,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基础。高校要划清经营和非经营资产,剔除不良资产,要理顺校办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担负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二)对现有全资和集体企业进行全面的改制,依法组建国有独资企业性质的高校资产公司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学校不应再成立新的全资企业,现有全资和集体企业应进行全面改制,全部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非改即撤”的原则,制定学校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总体规划。依法组建高校资产公司,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法》规定的国有独资公司或法人独资公司。这一新型的管理方法是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经济和法律风险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都要进入资产公司,由其负责经营和管理,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学校投资企业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代表学校履行学校资产公司出资人职责,行使资产公司股东权限。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多渠道吸纳社会投资

校办企业的发展壮大,要以人才资源为契机,加强与资本的合作,拓宽校办企业融资渠道,建立产业资本与人力资源、知识资本最优配置的多种产、学、研长期合作模式。首先通过公司制改造,可以扩大校办企业与社会优势企业的强势联合,优势互补,这样一方面弥补了校办企业资金不足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弥补了社会企业在技术上的不足,是实现双赢的结合。其次,介入资本市场有助于高校校办企业引进全新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高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此外,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后续融资能力问题,高校产业可以形成持续开发、持续获益的良性循环。最后,由于高校产业一般来说都是一些优质资产,进入资本市场之后将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资产质量。

(四)加速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企业

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与学校有着“血缘”关系,企业背靠学校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及成果来源。高校要支持企业发展,认真搞好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连接。在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方面应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科技成果适宜区域特点,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高校科技企业。这些企业以大学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使命。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可望创造出大量具有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生长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科技产业地方高校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课题“基于高校创新创业苗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XC213027)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3-02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装备与材料低碳、高端、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要载体的高校,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脉搏,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市场发展方向,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互相借鉴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科技产业现状分析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路径有两种,即传统模式与衍生企业模式。衍生企业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丰富的智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的配置,结合大学科技园的有效模式,形成高效益的发展形式。从2001年开始,高校科技产业逐渐进入规范发展时期。高校科技产业的规模化调整明显,高校科技企业的改制得到了普遍推行,公司制、股份制等成为高校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大多数高校科技企业是在转化自身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创办的,由于起点高、技术先进,许多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并开始向海外出口,培育出了一批著名品牌。

二、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多元化,管理体制混乱。高校科技产业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正处于摸索阶段,产权关系和权益关系混乱导致资产的无偿占用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包括资产归属缺少合法手续、现有资产的增值部分归属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高校将承担无限连带法律责任,严重情况下将影响教学、科研工作开展。

2.科技产业规模小,分散化、集聚度不高。地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整体规模趋于小型化,分散化,经济效益差,整体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力不够强,而且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瓶颈和受到制约因素较大,在没有政策和法规支持的基础下,地方高校很难将科技产业规模做大做强。

3.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2%。大量“问题专利”或“垃圾专利”泛滥。

4.高校服务社会动力不足,动能不强。在以论文、获奖为重点的考评体系影响下,对高校服务社会的情况缺乏有效考核和约束。高校科技人员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许多科研成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对技术转移中心等校内服务机构缺乏考核激励政策,导致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推进力度不足,技术转移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5.市场化制约因素较多,缺乏缓冲带和产业化接口。产业化需要一个很长的创新活动链条,需要大量的过程技术活动,特别是大量的商业活动。中国高校在引导和服务社会发展方面一直因种种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在推进过程中较为边缘化和形式化,受到行政、市场自身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调动主观积极性。

三、南京邮电大学的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一)立足特色,瞄准战略新兴产业

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号召,努力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推广辐射和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南京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跨越,南京邮电大学围绕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根据国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立足“面向南京、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引领全国”的服务定位,坚持以规模化市场应用为导向,以建立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在物联网方面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以南京作为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应用示范基地,不断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模式,共同促进南京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二)以大学科技园建设为抓手,建立产业集聚地,带动科技产业发展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自2011年正式启动建设,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入驻企业140余家,园区产值超过10亿,利税3千余万;获批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余个;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江苏省物联网重大示范工程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现已打造成为引领全国物联网技术创新、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高地。

(三)以科技产业研发服务机构为依托,提升产业创新支撑能力

南京邮电大学在科技园内建设了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协同创新服务示范基地等一批优质科技产业研发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依托这些优质科技产业研发服务机构,科技园的产业创新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搭建了“物联网协同创新应用示范和成果体验区”和“3S智慧服务商店”等一批优秀的成果展示平台,并整合29家包括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内的协同创新单位的科技成果向社会、企业进行转化和产业化,还受南京市经信委等政府机构委托承办了一系列政府扶持的科技产业项目评审,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四)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探索技术转移服务新通道

学校按照“市场导向,需求驱动”的方式,构建了一个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校内外相结合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培育了一支学研相长、专兼结合的技术服务团队。为面向技术转移服务的需求,学校还建设了一个涵盖学校科技成果库、科技人才库、技术成果交易库等汇聚各种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技术转移服务的智慧化综合信息平台,并采用商店的模式运营,简称智慧服务商店。利用“3S”商店,可以及时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专利信息、市场需求的在线查询和交易配对等各种服务,构建技术转移对接的“桥梁”,提高技术转移的契合度和实效性,降低技术转移成本。3S商店实现了面向市场的智慧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了一条快速实现技术转移的绿色通道。

(五)以国家物联网发展目标为核心,软硬件建设结合,推进学生创新创业

一方面,对接学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托各部门组织全国3S杯物联网大赛、互联网+众创培育工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相关活动,多渠道搜集优质学生创业项目,多方位做好苗圃创业宣传工作,吸引大学生入站创业;另一方面,整合高校及行业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吸引社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众创空间。截止2016年上半年,学校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入驻创新项目482个,注册创业企业140家。

(六)完善考核评价,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激励师生投身科技产业

随着科技产业工作的壮大发展,对原有机制体制的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制订了《南京邮电大学技术转移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苗圃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资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办法,激励师生创新创业,为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南邮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总结及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事企分明

高校教学科研与科技产业应该坚持两种机制、两个标准。根据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进程,通过一校两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一方面鼓励员工专职从事科技产业工作,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人员之间的“双向流动”,另一方面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校企人事劳动制度改革。

(二)围绕高校学科特色发展科技产业,形成产业集聚

高校具有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能够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高校科技产业在发展中会对高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更加契合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产业壮大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能够反哺高校科技创新,为其筹集更多的研发资金支撑特色学科发展。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形成依托高校学科特色的产业集聚地是一种较好的模式。

(三)构建科技产业研发服务平台体系,促进协同创新

科技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能起到打破产业发展壁垒,促进政产学研各界协同创新的功能。通过构建各类产业研发服务平台体系,逐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向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信息,开展技术诊断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满足高校师生创业和企业创新的需求。

(四)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

技术转移服务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壮大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应加强技术转移工作,以科技创新引领市场,市场需求培育成果,依托大项目大平台形成协同促进技术转移的融合机制和学研相长的技术服务团队,通过高度智慧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

(五)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与培养,通过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才能为扩大科技产业规模创造增量。高校一方面应当组织学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调动高校及行业资源,组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节等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应当多渠道搜集优质学生创业项目,以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多方位做好创业宣传工作,发挥平台优势,吸引大学生入站创业。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科技产业工作良性运行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构建有利于科技产业发展的校内激励机制如:通过建立科技产业的目标责任管理模式及从事科技产业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激励办法来调动高校教师从事科技产业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科研评价体系和标准的改革来打通教学科研与科技产业间互相流动的畅通渠道、引导面向应用和市场的科技成果研发、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柳菲.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18.

[2]王雷,王媛媛,刘心蕊.我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5,0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资产经营公司校办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71-02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在教育部要求积极发展与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背景下,由高等学校出资设立的法人独资有限公司,也是我国高校产业化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代表学校管理所投资企业的股权,经营和管理国有经营性资产,在制定校办产业发展战略,整合学校经营性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补充学校经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现阶段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

1.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传统校办产业存在组织机构定位不明、角色错乱现象。有的高校后勤集团与资产经营公司同时并存,部分传统校办企业名义上划归资产经营公司,实际管理权仍归属学校后勤集团,这种“双重管理”模式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有的高校校办企业一把手由学校直接指派事业编制的管理人员担任,其行政级别同于甚至高于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上下权属不清;同时,校办企业中有不少事业编制人员,由学校依据事业岗位发放工资,没有根据企业绩效来定薪资,存在“大锅饭”心态,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公司的人员管理与考核。

2.市场定位不清,基础条件薄弱。传统的校办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校办企业数目较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行业竞争力差。不少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应收应付往来款数额较大,流动资金匮乏,经营周转困难;更有的企业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校办企业还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不实,资金缺位的现象。同时融资渠道单一,企业整体在资金、场地、生产技术上处于劣势,运营效率低下,导致整个产业集团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缩水严重,财务风险较大。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人员往往从教学、科研等事业管理岗位转来,缺乏企业实践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经验。学校资产公司及下属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大多由原先的校办企业会计或是由学校的事业会计岗位分流人员担任,不能很好地适应公司制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与税收筹划经验普遍欠缺。企业一些新颖的、能够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好项目,因为综合型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无法顺利上马实施,制约了学校资产经营公司的业务拓展。

4.监督考核机制弱化,企业管理欠规范。不少高校针对校办产业设置了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但有一部分领导工作重心在教学科研、行政事务方面,不重视甚至忽视产业的职责,董事会、股东会等会议很少召开,未能真正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致使会议制度与议事规程形同虚设。有些高校资产公司对下属企业进行的只是形式上的管理,在财务报表上进行简单的数据汇总,并未实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缺乏统一有效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与监督考核机制。同时由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较落后,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给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经营管理上设置了障碍。

二、高校资产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独立的法人主体参与市场经营,能够有效理顺校企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积极有效地组织各种生产要素,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保证校办产业的高效有序运转。

1.理顺校企产权关系。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清晰的产权关系是企业顺利经营发展的有力保障。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公司以独立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企业运作,对企业的法人财产具有支配权,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投资资产公司,资产公司出资持有投资企业的股权。校企关系由学校兴办转为校方出资,不再以行政手段干预公司经营。当企业破产时,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设立一堵“防火墙”,使高校有效降低和规避投资风险。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事企分开。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高校企业应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企业经理人的职责。资产公司代表学校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对下属持股企业管理的责任,通过兼并、重组、改制等方式将传统的校办企业转换成公司制企业。改制后的企业实行集团董事会下的经理负责制,由经理全权负责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由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并报股东会审批。真正实现职权明确,事企分开。

3.确立投资资产安全的责任主体,实现投资资产保值增值。高校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由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全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与运营,代表学校作为出资人,对校办企业实行监管,并对所有对外投资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公司应对所属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清查,明确资产占有量与产权归属,区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将两类资产分别建账,学校经营性资产划归公司,非经营性资产归还学校或转为经营性资产。通过资产评估,明确资产的真实价值,确立真正的企业法人财产权。

4.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现代企业制度下,高校资产公司可以通过产权市场扩大融资途径,吸收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产的产权功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采用多种形式优化重组。淘汰产能落后、技术含量低、长年亏损的企业;重点扶持和发展经济效益好、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通过出售、租赁、合并等方式,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增加企业创收,建立国有资产的投入与撤出机制,实现企业资金与资产的优化配置与良性循环。

三、高校资产公司创新发展的思路

1.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建立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使企业真正建立起以产权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营造一个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因事而变的内部环境,同时也需要创造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高校资产公司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产业的配套政策,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出台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打破原有的“事业企业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制定投资控股企业及负责人的考核激励制度,明确合适的经济指标、目标利润,实施绩效考核,使公司效益与个人业绩、奖金挂钩,适当拉大绩优绩差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真正体现市场机制下的公平合理性。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资产公司控股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使企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法规范经营,促使公司合规合法、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培育吸引优秀人才。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首先,要改变陈旧落后的企业管理观念,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管理观念。其次,健全和完善公司各项管理规程与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对参股控股企业的财务监督与指导,建立以财务效益分析为核心内容的绩效评价体系。再次,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制定清晰的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战略,并能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战略。

资产公司应制定、出台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吸引那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极人才到校办产业集团创业和就职。对企业的技术骨干与优秀管理人员,采用多种形式予以物质与精神奖励。同时,企业原有的管理人员自身应加强学习,苦修内功,提高专业素质与实践管理能力;财务人员应熟悉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税收政策,准确合理地进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教育产业的种种税收优惠政策,合法有效进行税务筹划。通过对外招聘与内部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依托高校特色的企业文化,努力造就一支善于经营、精通管理的高水平管理团队。

3.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坚持特色发展。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高校资产公司及下属企业定位应围绕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目标,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因校制宜,根据学校的学科与科研优势,确定科技产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集团。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资源和政策,结合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搭建产学研用互动平台,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建立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实现学校科技成果与当地企业、资本等社会资源的融合,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4.加强内外合作,积极构筑创业平台。高校资产公司应发挥中间平台作用,加强高校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联系。加强校内合作,促进教育面向生产第一线,为高校师生兼职与社会实践提供教学基地,积极介入、动态跟踪高校师生研发的科研项目,鼓励并创造条件将科技成果予以内部转化,应用于校办企业生产,提升校办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与外部企业的联系,谋求多渠道融资、合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支持学校学科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金与私人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系。积极发展企业集团,加强资源整合,集约经营,在科技创新与内部管理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大、做强企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5.强化风险意识,合理控制风险。高校资产公司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加强风险教育,逐步建立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使企业经营者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根据校办企业的业务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对发展前景差,负债数额大,多年亏损,经营风险大的企业通过出售、转让、停业清算的方式予以战略性退出;对新增投资项目要进行充分可行性调查与论证,杜绝盲目立项,仓促上马。对收益能够预期、风险较小并基本可控的投资项目积极进行筹划和扶持。例如:发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职业培训、网络教育、科技信息咨询服务、资料出版等低风险的产业,通过项目创新,带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嵇康义.关于高校企业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2004(4)

2.邱钧.谈高校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10(4)

3.郑春雷,张前德.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地方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C31文献标志码:a

大学有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市场化转化的意愿,以此吸引资金和各方资源增强自身的建设,企业有向科研单位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生产力提高和活动时长利润的需要。技术转移中心是以技术转移为起点,致力于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服务,旨在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是集展示科技成果、推广科技项目、培养创新人才,并使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技术转移中心并不是研发中心,而是负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是技术的集散地,不是创新的发源地。

1.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开始推动产学研合作,标志着高校技术转移的起步。1992年4月,教育部为了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启动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并选择一批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成立科技园。2001年9月,在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随着这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体系更加完善,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2年度,这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委托开发等合同2922项,合同额8.24亿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使得很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2012年,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已成为技术转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科研立项与市场需求不符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科研课题的研究方向是政府征集的科技项目,都比较重理论轻实践,研究项目侧重于对国内外领先技术领域的研究,并且科研人员都是结合自身擅长且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缺乏市场意识,很少有研究人员根据市场需求选题立项,这就造成了高校的研究项目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无法将研究项目推广到企业,无法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些研究人员虽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研究,但成果还处于实验室或中试阶段,不能立即投入生产或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缺乏实用性,所以高校科研立项所研究出来的成果通常处于闲置状态,既浪费了研究人员的精力、高校的研究经费,又不符合市场需求。

2.2高校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

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科学有效地方法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成果转化运作机构和机制不健全。我国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低效已严重影响科技创新步伐,构建有效的技术转移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在我国,评定职称或晋级的标准是课题、论文、获得各种奖励等的数量,并不重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这就使高校在科技管理体制上产生了一种重视学术研究水平,轻视成果应用价值的现象,不注重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科研人员为了适应这种“重理论,轻应用”的高校管理体制及模式,不得不选择有利于职称评定或晋级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移缺乏积极性,认为成果应用及产业化不是其正确的选择,长而久之,就严重影响了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2.3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管理不足

虽然这几年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逐渐增加,但在高校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大部分高校还是没有成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从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工作,只是科研处承担了相关的工作,但并没有将技术转移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更没有人研究相关政策、模式、办法等问题。任何领域都是一样,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工作就有局限性。管理人员侧重于对项目的管理,而缺乏推广的过程,市场意识淡薄,更谈不上经营能力,以致于在推介项目时,无法与企业实现真正的对接,双方的信息交流不顺畅,企业在没有完全了解科技成果的应用前景时,对高校成果产生排斥,不利于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和转化。

2.4技术转移资金投入不足

用于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资金是科技成果从高校转向市场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基本上还依赖于国家拨款和国家项目,高校投入的科技经费取决于国家对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虽然政府每年的投入资金在不断增加,但高校将经费用于R&D投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部分还是很少,无法保证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保障。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运营经费不足,已经成为高校在技术方面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障碍。

3.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模式

不同学者往往根据研究需要将其进行不同的归类,针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模式分别以下5类。

3.1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机构转移模式

服务机构转移模式是高校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模式,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服务机构直接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形式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形式,高校发挥其技术、人才优势,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改进生产工艺并联合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实力的同时,也将高校科研成果快速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可以随时提出技术需求,高校结合企业需求研究科技成果,成果从实验室直接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2校企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模式

经济发展对科技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单纯依靠内部技术创新活动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越来越难,必须依靠加强与外部知识源的合作,因此,校企技术转移逐渐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将高校的科技成果从立项到研发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相结合,把高校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的车间里,将科技创新从高校转移到企业,高校科研派出有研发实力的科研团队,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和辅助条件,双方共同成立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根据企业市场需求,研发科技成果并转化应用,形成一种长期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服务模式,这样不仅明确高校技术转移的市场化运作方向,还能缩短科技成果从研发和中试到投产和销售的进程,加速校企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营,提升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将有效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3官产学研结合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推向市场进行销售,整个过程要靠市场调节机制的推动,与此同时还离不开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参与,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并调动相关力量实施计划,而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中介桥梁,加强多方的沟通交流,促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种模式能将高校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产品。

3.4高校科研人员自办企业模式

自主直接转化模式是指由城管所有者直接创业投产应用其科技成果的方式。这种模式是现有的政策和环境条件下,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技术转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高校科技成果的持有者,即科技研发人员,以成果立项的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成立自己的企业,将研发成果向实现生产力转化,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支持机构,为科研人员自办的企业提供风险评估、融资等服务。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是高校的支持政策,改革旧有体制下的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事评聘等机制,推进校内教师成果转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校要鼓励校内教师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商业化运作,允许校内教师专职从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并将校内教师从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入科研工作奖励范畴并增大奖励额度,甚至将校内教师从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量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可选条件。

3.5大学科技园模式

孵化器能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研发场地、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以及人员培训、市场推广、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融资支持等服务。而大学科技园的职能包括孵化器的智能,除了孵化高新企业和培养创新人才,还包括转化科技成果,高校可以将技术转移中心设置在科技园内部,通过科技园这一平台,开展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工作。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开展科技服务的大平台,平台的服务水平、集聚能力和辐射强度直接影响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以及对地方经建设发展的贡献度,也关系到平台自身发展和存在价值。大学科技园在整合资源要素和集成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强,工作方式灵活,适合从事高校技术转移工作,因此,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模式是高校开展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产业结合将先进实用技术向企业转移,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生产力

每个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希望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以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企业也希望获得有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生产服务过程产生效益。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造成,一方面是很多项目在等待转化,另一方面是有大量空闲资金在等待着项目,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速度,成为我国科学和经济事业高速发展的“瓶颈”。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部门的科技成果向应用部门输出并与之进行交换的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可以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品结构的变化和新兴产业的诞生。

1、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意义

高校科学研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体现出以下特点:重学术、轻应用;科研与经济脱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利益机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传统的高校科研体系中,教师申请立项、政府拨款、课题研究、学术性论文产出、专家论证,构成了独立于社会环境的封闭式系统,企业资金与社会支持难以参与。

要实现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就是要让科研理论走出实验室,进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最终实现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科研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新身份参与到商业化运作中,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承担风险,创造价值。

2、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市场预测确定科研目标、科技成果的产生、科技成果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使用四个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渐进的过程,只有完成了这四个阶段,才能达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企业、市场等各要素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各要素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资金在所有环节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必然是一个在规范管理下的经济利益驱动的运转系统。如果缺少了经济利益这只无形的手,科研与商业之间只能隔河相望。用资金作杠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运用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充分利用社会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才能使这一复杂的系统高效率运转,推动产学研结合,使科技、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需选取合适的模式

根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和高校与环境的互动融合程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从产权形态上可分为两类:合作型态和非合作型态。合作型态包括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共建经济实体等模式;非合作模式包括自建经济实体和自建大学科技园等模式。

1、技术转移模式

技术转移是早期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主要模式。高校研发所获得的专利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扩大和规范技术转移,我国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技术市场,形成了技术市场网络,建立了以《技术合同法》、《成果转化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与行政法规相配套的技术市场法律体系。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能利用高校的创新成果弥补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不足或技术资源的结构性缺陷,利用资金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缺点在于高校与企业的互动融合程度较低,不利于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同时企业也无法分享创新过程的信息,不利于企业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

2、技术合作模式

技术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并把它作为“九五”期间的技术创新工程。近十年来,产学研的结合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的技术创新成果就是技术合作成功的例证。

技术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技术合作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和企业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这种需求和资源结构的互补性能够产生比单一资源单独使用更大的效率,在合作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资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二是通过技术合作对资源集中使用能有效地控制资源的投入规模,减少了由于单个单位因资源不足或资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创新滞后,因而能够缩短创新时间;三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创新过程,能有效地分担创新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3、共建经济实体模式

这种模式是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中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最高级、最紧密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有:高校提供技术、文化等软件条件,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作为合作一方的高校对共建的经济实体有自己可接受的管理方式和思考;明确了各方的责、权、利的关系。在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我国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的,而且这种方式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企业。

这种共建经济实体的模式,是高校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环境作用较大的一种模式,与技术转移相比,这种模式会给高校带来更多的制约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使高校获得更大的创收效益。

4、自建经济实体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拥有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的高校纷纷开始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创办经济实体,如北京大学创办的北大方正、清华大学创办的清华同方、南开大学创办的南开戈德等。这些自建的经济实体由于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同时高校不断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使这些校办企业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很多都成为了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者。

近年,高校财力的增强、政府政策的宽松和支持,使得高校有可能自建经济实体。这种发展是在高校自有技术成熟、政府政策宽松、高校财务增强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自建经济实体里,大学能更自由和更灵活地执行其自身的管理思想和组织文化,同时还可以达到自己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目的。这种模式为高校与环境互动和融合的最高形式——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能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优势的高技术行业,如信息技术、新材料、软件等,由于起点高,技术先进,许多高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二是发展不平衡,在创办经济实体的全国400多所高校中,销售收入前十位的校办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校办企业收入的70%;占创办企业高校不足10%的36所高校,其校办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企业销售收入的90%;其余90%的高校企业仅占10%;其中北大和清华两校校办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校办企业销售收入的45%。可见,高校企业的集中度非常明显,几所著名的高校占有相对的优势。三是培育了一批科技企业家。与在其他类型企业中成长的企业家不同,在高校企业中成长的企业家具有更高的科学素养和技术前瞻眼光,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宝贵的人才。众多高校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等过去都是高校的教师,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得到实际锻炼,既是具有商业头脑的科学家,又是具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

5、自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目前,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更为成功的模式就是其利用自身的优势自建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利用其所具有研发人才、研发机构、研发场地、实验设备建立研发基地,吸引社会资金、企业及人才到园区创业,同时利用科技园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我国科技部、教育部于2001年开始在国家层面上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近年来,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迅猛异常,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功能与定位日趋成熟,运作模式也逐步形成特色。

从理论上来看,大学科技园的产生是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高水平。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给高校最合理和最高效配置其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培养卓越人才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和最有效的组织结构。这种形式承载了高校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科技园的产生,是对高校功能的延伸和拓展。

以上是对我国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可选模式的描述,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高校功能的转变。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差距,抓住机遇,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并选择合适的产业化模式,尽快建立起符合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着力解决高校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技术源头、市场开发、政策保证、资金投入等关键要素上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能加速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进。

【参考文献】

[1]高杰、周敬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2]丁同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3(4).

[3]李庆祝、彭光铭、关铃、骆宏华:高校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4]康敏:关于推进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究[J].山西科技,2011(4).

[5]王喜媛、叶明、许权利: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7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推动教育从省级向市县政府、向学校放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基于规划的省级统筹机制,加强各部门政策配套和职能整合协同,优化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教育管理职责。加强在粤高校共建共管,建立部省共建在粤部委属高校的协商平台。推进经费拨款、学费标准、院校设置、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教材审用、教师评聘、学位授权点审核等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政校分开,依法明确和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推动建立政府评价、学校自主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强化政府服务,重点加强教学指导服务、教师培训服务、校园安全纠纷协调服务、基建保障服务、信息服务、质量监测评估诊断、教育教学基本资源服务等。

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优质发展。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确保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扩大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办教育质量,提升民办教育社会声誉。鼓励采取股份制、合作制、合伙制设立民办学校,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鼓励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开展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和深度合作。规范独立学院发展。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民办学校收费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和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民办学校退出机制。

专栏13实施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计划

修订《广东省实施办法》,出台我省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系列配套政策,确保民办学校平稳过渡。建立完善各级政府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工作机制,制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在财政、税收优惠、用地、收费等方面的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实施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治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公示和信用档案制度,规范民办学校财务与资产管理,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到2020年,培育和建成一大批办学规范、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高水平民办学校,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健全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省、市、县人民政府应明确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和人员,加强督导能力建设。完善教育督导报告制度,加大教育督导公开和问责力度。加强对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加强中小学督导责任区建设,提升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水平。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的评估监测制度,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建立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信息系统,推进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使用。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基础教育入学制度,合理设置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和学校,全面行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积极推进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实验操作考核纳入中考考试内容。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中、高校招生录取体系。实行中等职业学校春秋两季招生,学生根据自身学业水平、兴趣爱好及发展意愿报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加快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改革,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方法,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完善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和“五年一贯制”招生办法,使分类招考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试点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建立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高职院校选拔培养机制。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积极探索部分科目多次考试办法。完善重点大学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倾斜政策,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不断完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粤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措施。改革完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办法,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加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努力维护公平公正。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深化研究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优化招生结构。

加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统筹推进教育科研院所、教学研究室、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校协同发展,重点支持打造一批水平高、影响力强的新型教育智库,充分发挥教育智库支持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等功能,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智力支持。鼓励和支持高校建设一批以服务党和政府教育科学民主决策为宗旨、以教育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型特色智库。通过政府采购、委托、课题合作等方式,引导相关教育智库开展教育战略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教育决策评估、政策解读等工作。创新教育智库组织和管理方式,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理论水平高、政策意识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形成一套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构筑高水平教育科研及教学研究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创新,形成一批在全国知名度高的教育研究品牌。建立教育智库成果报告制度,注重教育科研及教学研究成果宣传出版,扩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研究效益。完善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办法。

第二节调整优化教育空间布局

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根据全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口发展需要,有序扩充城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规划建设,稳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资源。科学设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一步提高城镇学校学位供给能力。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促进公建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三同步”。

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适应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加强教育统筹发展,加大粤东西北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教育装备区域间差距,扩大粤东西北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教师资源在城乡及校际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教师对口帮扶工作,建设粤东西北地区省级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健全粤东西北地区教师培训机制和交流学习机制,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加快提升粤东西北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水平。

专栏14推进粤东西北基础教育现代化

以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先进市为抓手,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幼儿园规范化建设,扩大公益性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巩固已经通过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建设成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提升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内涵优质发展。配齐配足紧缺学科专业教师,建设高水平校长、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推进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齐教育发展的短板。稳步推进“世行贷款”项目。深化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工作。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确保“地方专项计划”真正惠及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考生,进一步提高粤东西北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到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覆盖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粤东西北地区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全覆盖。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科学规划城乡教育设施,实现教育设施建设办学效益、规模效益、社会效益一体化。推进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达标,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鼓励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学区化管理等办法,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打通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要素流动各个关卡,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科学调配,开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试点,加快建成一批示范区,切实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战略。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帮助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为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良好环境。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稳步扩大免费范围。探索率先建立面向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统筹机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健全幼儿园和高中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完善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加强以w籍为基础的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人口、低保、扶贫、残联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确保应助尽助。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地应严格落实应由本级财政负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创新寄宿制学生关爱和教育形式。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

第三节完善高校创新体系建设

优化高校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深化高校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配套制度,努力形成创新链条完整、资金链条匹配、监管链条健全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破除高校内部各部门、院系、学科之间的壁垒,综合应用管理技术、资源配置方式、信息技术等手段,以问题为导向打造跨院系、跨学科的大平台、大团队,提升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能力。鼓励高校强化统筹协调,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平台、团队的责权利关系和绩效考核机制,为相关平台、团队的公开、公平、高效运作创造条件。

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协同机制改革创新,加大部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力度。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联合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校地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高校主动对接省内重大创新平台、高新区、专业镇等创新载体,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健全科研创新供需对接机制,搭建高校科研创新信息对接平台,促进科研创新供需双方紧密对接。深化高校科研开放合作,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将所属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向市场和企业开放,完善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吸纳校外科研人员进入创新平台开展创新研究。鼓励和支持高校以项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进、平台基地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科研交流与合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8

一、近三年我校科研取得的成绩

近三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在项目的争资立项、成果转化、整章建制、规范学术活动、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数量稳步增长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立项311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233项(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民委项目2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5项,中央其他部委24项,省级项目33项,厅级项目50项),横向项目48项。这比以往都有较大的增长。

(二)科研经费有了一定的突破

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经费149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1031.8万元,横向项目经费466.666万元。同时,学校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学校对项目1:1配套,更是省内其他高校所少见。

(三)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年来,我校共发表科研论文3*0篇,其中CSSCii和CSCDa共计权威期刊论文33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出版著作(含教材)322部,其中专著133部,编著94部,教材90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90项;其中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四)科研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三年来,我校形成了由非实体研究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组成的科研平台体系。截止目前,有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统战部研究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个省级工程中心,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

(五)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科研管理建设等方面,20*年共出台各类科研管理文件14项,使科研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三级系统,使我校在科研管理迈向科技化更进了一步。这套科研管理三级系统在省内院校处在前例。

(六)产学研一体化有了进一步的推进

学校每两年召开校地校企工作会议,并已形成一项制度。在科研转化上,开发的动物血清、氧化淀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我校建筑节能建材方面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各教学单位针对科研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与其他兄弟院校对照,归纳如下:

1、一是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还不多,缺乏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整体实力不强;

2、缺乏有稳定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各自为阵,成果关联性较差,特别是对服务民族地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科研方法、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心理;

4、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当部分教职员工对学校科研的形势及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有的甚至将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

5、部级科研项目少,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少;

6、项目中后期管理滞后,项目结项率低;

7、科研质量还不高,权威期刊论文少,权威期刊论文在整个学术论文中所占比例偏低;

8、成果获奖少,特别是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少;

9、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率偏低,科技创新尤其是应用科技研发服务与重大需求对接不够,产学研紧密结合不够;

10、科研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横向经费管理过严、过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缺乏有效管理。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以科研管理创新促进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1、着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一是要树立“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届人才”为原则,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工作的热情、想象力、创造力。

二是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拔尖人才队伍建设。要出台科研团队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三是高度重视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继续扶持我校中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力培养科技创新新生力量。

2、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是加强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博采众长、合作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注重积累、勇于跨越,求是求新、力戒浮躁”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二是切实加强科研道德建设。要严格贯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遵守行为准则,恪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和纠正弄虚作假、剽窃侵权、学术霸权、功利浮躁等学术不正之风。

3.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科技管理队伍

要切实加强学校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科技管理人员熟悉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知识;努力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精神的力;要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热心服务的水平。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抓好体制机制创新

1、加快推进科研分级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要明确学校与二级单位在科研管理上的权责划分。科研处要侧重于全局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与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及对二级学院的科研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与考核工作。具体事务性工作应由二级学院承担。对此,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基层学术单位的活力,

2、强化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一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力度。要争取多渠道、采取多措施以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要在申报领域有所突破;要在经费有所突破;力争今年经费达到800万元。

二是大力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前培育,提高争取和承接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紧密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及我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目标,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预研项目。要做好目前我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前期工作。

三是加强对科研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科研的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今年准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项目申报有关问题进行辅导。同时加大对科研干事和主管科研的领导进行培训力度。同时,在2010年1月召开科研表彰总结大会,并对申报有关的部级课题进行动员、部署,下达申报任务。

3、加大对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项、鉴定的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我校在研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去年我校的结项率为63.7%,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立项。对此,要通过加强管理、狠抓落实,提高项目的结项率。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要从经费上强化项目的中后期管理。

4、积极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

针对成果获奖少,应加强外联工作,保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畅通;力争在申请和争取组织好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方面有突破。要通过一定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申报成果的积极性。

5、加强科研工作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研究机构建设,要根据科研及学科建设需要,多设立一些非实体研究机构。如尽快制定制定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二是切实加强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一,进一步做好委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现有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二,积极组织建设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做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第三,配合省委统战部,做好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的日常工作,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第四,做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大学藏药研发中心和兰州高新区XX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第五,重点要做好兰州粘合剂工程中心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挂靠我校的各学会、研究会等,要策划组织好科研活动,发挥学会、研究会等的优势,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

一是促进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今年9月份要召开我校校地校企合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地校企合作。同时,要建立与市、县政府、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是促进专家教授积极与企业家合作,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活动。

三是做好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要鼓励与地方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合作承担完成科技研发、技术改造、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项目,形成“产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今年要做好XX大学节能建材示范园工作。

7、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一是通过制定《XX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XX大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XX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等三项制度,进一步创新我校科研机构平台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国际合作项目管理。

二是要通过完善《XX大学科研项目学校配套经费管理办法》《XX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XX大学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促进经费、校级中青年项目、学术资著等工作科学管理,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人员做科研的积极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抓好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1、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统筹

第一,将科研成果向课堂、向教学内容、向实验手段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实施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第三,努力促进本科生教学参与科技研发或成果转化工作。

2、抓好传统优势学科与其他应用学科的统筹

在优势学科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其他应用学科研究,注重应用技术创新。特别是要做好优势学科和其他应用学科结合,要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上发挥优势。

3、抓好数量与质量的统筹

要力争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科技成果。要在文章的发表的级别与成果获奖方面要有所突破。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9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难的原因分析

高质量的品牌项目和适销对路的科技成果少

高校技术转移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果质量低下,而其问题的源头就是选题不当。研究人员选题时常常凭个人喜好或只注重理论和学术需要,没有明确的市场意识和商业目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度偏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期,在体制上,高校与企业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边界比较明晰的体系,这就使高校在选题时难以踏准市场节奏,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反映滞后。二是缺少宽容失败的机制。科研人员在选题时,回避有风险的课题,只选择一些别人做过的、国外成功的项目。项目是开发成功了,但成果的市场影响力低。对这一现象,科技部徐冠华部长有这样的客观评价:“每年国家和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几万项,从没听到一项是失败的,所有项目都是成功的,至少是国内先进,这一现象本身就违反了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规律”。三是科技评价体系的羁绊。目前,高校的科技工作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如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在评估体系中所占份额的比例为4:1,有的学校为5:1。致使高校的兴奋点多集中在纵向科研上,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承接横向课题的积极性,市场急需的、企业欢迎的项目得不到及时研究开发。四是科技决策的缺陷。高校科技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非科技因素,行政人员的好恶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科技方向,科技工作者难以按自身优势选择课题。项目评估不规范,“跑部钱进”、“提钱打招呼”现象依然存在等等。

国有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高

一是观念滞后。在我国,由于长期粗放型经济的影响,作为科技成果吸收体的企业,普遍存在着重资本要素的外延扩张,轻技术创新的内涵突破,重产值利税等硬指标,寻找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二是国有企业法人产权不完整和不具有排他性。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等均确认了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作为法人式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投资人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明晰,投资人因其投资,通过所有权置换而获得股权,企业则因投资人的投资而获得法律确认的法人所有权。这种产权边界确定的权利配置是企业吸纳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然而,对国有企业,《公司法》又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即国家对其资本的所有权并不因其投资行为而改变其性质。这样,企业吸纳成果、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的收益主要归国家所有,企业经营者的收益与吸纳成果、进行技术创新获得收益的相关性很低。相反,一旦吸纳的新成果或技术创新活动失败,会给经营管理者政治前途和升迁带来直接影响,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三是现行的经营者选择机制,成为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桎梏。目前,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由上级主管部门行政任命,且有任期限制,这就导致经营者急功近利,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四是存在行业垄断。目前,我国电力、供水、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的企业处于自然垄断或半垄断地位,企业之间不存在基本的竞争,这些企业很难有吸纳科技成果或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科技中介体系建设速度缓慢

如果以生产工业产品作比喻,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正常情况下是建立销售机构,组织销售人员,进行各种销售推广活动,肯定不会将产品无限期堆积下来。而我们现行的针对科技成果的办法却是后者,即囤积下来,进行下一成果的研制。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我们科技政策导向偏颇,对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跟踪力度不够,对现有成果的转化与下一步的课题立项没有科学地衔接起来;另一方面是缺乏强有力的科技中介机构,高校没有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社会没有形成科技中介体系。如同企业生产产品后,没有自己的营销机构,而社会也缺乏经销商,产品卖不出去就很正常。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历史原因。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经纪人制度规范,经纪人的作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中介活动,已在社会和厂家树立了牢固的信誉。而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科技中介健康发展的社会条件还不成熟,缺文化,无底蕴。二是观念差距。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因,国人对中介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认为中介是二道贩子,是雁过拔毛的角色,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中介机构的作用愈加显现(如房屋、保险、人力资源、文艺、体育等),但成见短期难改。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技术中介工作非常复杂,一项技术的成交,往往是服务的开始,其后还将进行大量的工作,包括技术支持和效益跟踪等,这就决定了科技中介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如扎实的理工科背景、多年的工作经验、通晓多门技术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市场判断力、熟悉法律法规等等。而在现实中,由于从业观念的不同,人们更愿意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工作。另外,市场成熟度低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严重阻碍了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的内在动力,源于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和适销对路的科技成果,而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发达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的强有力的推进器。

充分发挥高校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和人才结合产生的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不能有效转移所造成的浪费就是最大的浪费!高校作为我国当前科技成果的主要输出者,应在自身系统内进行改革,创新科技体制,打破传统观念,研究建立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科技政策,努力提升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动力。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

诺斯和托马斯认为:“创新、教育、规模经济和资本积累,都不是增长的源泉,除非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坏人,一个坏的制度可以使人变坏。”权威和魅力都不能替代制度,制度更重要!因此,高校应从制度着手,改革影响科技成果质量和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一是面向市场选题立项。引导高校及科研人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提出课题教师接受,或教师提出课题企业认为有商业价值并愿意深度开发推向市场,再经过专家评估论证,最后确定是否立项。二是制定更趋科学的科技激励办法。科技奖励具有科研方向“指挥棒”的作用。科学分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奖励比例。对应用研究应在技术持有人的持股比例等方面有所突破。在职务升迁和职称评定中,应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高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跟踪企业技术难题等。三是科学分配科研经费。我国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与先进国家相比,无论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都处于劣势,因此,在经费的使用上更应合理分配,使之发挥最大效率。目前,在实验研制、成果孵化、技术推广到产业化这一链条中,我们的经费主要投在实验研制阶段,成果孵化阶段很少,技术推广阶段基本没有。由于经费分配不科学,研制的成果不能及时得到推广。高校只热衷于设立课题,争取资金,却很少去关心研制出的成果转化情况,时间一长更是无人问津,只能束之高阁,致使国家有限的科研资源再次浪费。如果全省高校每年研制1000项成果,只转化200项,那么,我们就应该减少成果的立项,只立800项,另200项的资金用于成果的孵化和技术推广,使成果转化的数量达到300项或350项,以此类推,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投入的资金达到最大的产出。四是减少行政干预。建立专家库,客观公正地评判项目,阳光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因素的影响。

加强与民营科技企业的合作

国有企业虽然有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但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吸纳新成果的动力不足,相反,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既有吸纳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又有吸纳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巨大动力。首先,从所有制性质上看,绝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属于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其产权边界明确,法人产权完整,他们不仅会关注企业的近期发展和追求企业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且有巨大的压力和动力追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他们也能真正、直接获取吸纳新成果和进行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丰厚利益。其次,民营科技企业更需要依靠吸纳新成果和进行技术创新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由于制度性和体制,从目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所处的行业看,许多行业民营企业还无法进入,它们几乎都处于竞争性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且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它们在规模、基础、市场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落后于大型国有企业,它们更需要通过吸纳新成果和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其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以此赢得竞争的主动。再次,民营科技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民营科技企业大多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这些企业的发展关键是企业家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把技术看作企业的生命,而且,民营科技企业机动性、灵活性强,能将吸纳新成果和进行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这些积极要素正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所要求的。民营科技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将成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主要吸纳者。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美国众多高科技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达到50%左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篇10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使科研产出促进技能技术的应用。虽然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受益方和利益相关者,但在国内现行的职教体制中,企业却不是法定的办学主体,然而,企业希望在管理和办学中掌握更大的决策权和主动权,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笔者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企业的调研以及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发现企业对于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需求主要是如何从目标计划、体制机制、运行模式上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办学,以切实反映企业的意愿并保证企业的回报。1.目标计划: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企业主导型技能人才培养对企业来说,面向中高职一体化的教育管理应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时就充分调研和论证,以契合企业的需要。企业通常会按照岗位要求来参与培养和招聘人才以及培训在职员工,相应地就会以岗位任务来设置学校的专业教学,以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职校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既让企业参与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又让企业承担教育教学的主要角色特别是实践教学,让企业“自产自销”人才。德国“双元制”就是以企业为主、由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组成的培养模式。我国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可以加以借鉴,如在传统手艺型师徒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特定行业职业的现代学徒制。企业看重的是中高职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证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化的教学方法等办学特色,[1]因此,教育管理也应从办学体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优化、学生管理与职业素质教育企业化、具有专业特色的招生机制与就业服务等来进行创新改革。2.体制机制:持续促进技能技术转化的特色科研机制企业参与、投入、获得反馈和回报的地位要求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形成一套保障运行的完备的体制机制。这在目前较为薄弱的科研成果转化上尤其必要,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可以系统布局创新创业教育、科研管理、产教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并具有关于地方紧缺和主导行业需求的动态信息,从而能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用人需求。根据企业需求,中高职学校一是应根据行业标准来设定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引入大部分企业都适用的行业核心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与研发;二是应紧跟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来培养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是应确立产学研合作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从教学、科研到转化、产出的教育质量。这就要求加快中高职一体化的专业科研对技能技术的转化,加大中高职一体化对应用技术与基础科技的贡献,特别是针对适合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如艺术类、某些工业类以及复杂技术类的专业等。[2]3.运行模式:融入地方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应围绕企业需求和办学效益设置一套依托外力支持和成熟网络的运行模式。而产学研合作既能为企业引进人才和技术,也能使校企合作共享地方产业的集群效应。它通过集中地方特定产业中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带来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利于企业降低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因此,企业希望通过与中高职一体化合作获得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优惠政策,为中高职一体化设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按产业布局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作为产业集群的基础资源保障和创新机制。中高职一体化适宜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本模式,前者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办专业,后者是企业结合自身的产业类型来配套开办高职院校,这样可以避免撇开合作企业对象和学校优势专业而盲目增加衔接专业的现象。

二、企业需求视角下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在中高职学校衔接并实现一体化立交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培养、新技术新工艺教学、企业行业的反馈机制等不足。从管理层面上来看,问题主要集中于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主体、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

1.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政策制定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经过“三校统筹”和“三改一补”而来,许多中专以前由行业部门主管,技校由人力资源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所以在中高职一体化中,存在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部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未能理顺中高职“纵向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如何改变中高职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交流协作、统筹兼顾的一体化科学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制度上的壁垒。同时,在中职和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上,更多的还是考虑学历的衔接,而没有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育教学等内涵上推进衔接并予以切实细化,如对于课程体系的衔接还未按专业制定各自的标准,也没有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制定详细标准。同时,作为中高职衔接主要依据的专业设置是依据专业所属类别(文科或理科)来选择,而不是根据专业特性和地方产业需求来决定,这是因为在政策上没有导向,在制度上没有规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衔接标准和管理标准。

2.管理主体不全面,阻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机制

当前,有企业和高职院校对于“3+2”教育不满意,企业认为,到培养周期快一年时,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则认为,在学制缩短以后,部分课程应该下移到中职阶段,但中职并没有做到。这里既有学制和教学衔接上的问题,也有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由于企业没有充分参与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所以中高职一体化尚存在衔接滞后、人才培养技能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这除了与办学定位有关外,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不是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主体,不能参与办学决策。目前,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仍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但政府的指令和学校的决策却不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从而使企业在校企合作机制中处于被动地位和话语权缺失的角色,同时也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回报得不到保证,以致校企合作出现了许多利益纠纷,“现行管理体制使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3]加之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设置以行业为第一依据,就使企业对于专业调整、实训教学和就业工作缺乏直接而充分的决策权。

3.教学管理不配套,降低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质量

教育内容上的衔接要求中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实现同步转变,但目前中高职在各自的教学管理上对接不够,没有根据办学系统全局的变化调整方式模式,特别是中职学校,对于“3+2”班学生的教学管理有所放松,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教师对“3+2”班学生的考核也存在放水现象,学生因为没有升学压力也降低了学习要求。另外,中职学校对直升高职的“3+2”班学生的留级、退学执行不严,也助长了学风恶化,这些都影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质量。对于高职而言,“高职阶段没有积极介入前三年的教学管理也是导致‘3+2’班级中职阶段质量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4]高职的教学管理没有提前监控和评估中职的教学质量,中职也没有向高职就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反馈和评价,两个阶段的教学管理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沟通联系。最后,中高职双方在课程管理和学历资格认证上也没有统一,在学分、资格证书、学历上没有转换对接和科学认证,导致有些中职课程到了高职还在重复开设,特别是实践教学管理没有衔接好,依然是以学校为本而不是以专业一体化为本,没有从教学运行机制上保证教学的顺利对接。

4.评价机制不科学,减弱了中高职一体化的评价效果

当前,中高职一体化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教学方面虽取得了实质进展,但多数学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上依然沿用传统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应兼收“学科中心”和“能力中心”模式的长处,[5]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展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从企业需求来看,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机构不够权威,没有引入相关企业的领导或技术人员、具有专业权威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或权威评审机构的专家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易使职业教育异化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既无特色,又无法在学科与专业上与普通院校竞争,制约了我国中高职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及其社会效益的发挥。[6]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创新之路

基于企业需求创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需要立足于人才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职教管理体系。这既需要整体规划,又要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校企合作、科研管理、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加以改革。

1.强化法规,夯实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制度基础

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来优化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需要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来引导调控,但目前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只有一部《职业教育法》,地方上更是缺乏关于中高职一体化的法规和政策,“很多地区都使《职业教育法》流于空空泛谈,缺乏相应的法规建设以确保《职业教育法》的有效实施”。[7]不仅对于中高职一体化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且涉及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办学的内容也较少。这就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当前单一的职教法律,推动形成国家、部委、地方三级法律体系,特别是制定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中高职一体化配套的、与各级办学主管部门和各类办学主体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一是明确职业学校的法人地位,从法律上认可和完善学校的办学自,推动中高职及职教集团建立现代学校产权与管理制度;二是修订《职业教育法》,进一步规定中高职一体化的衔接、办学和组织领导,理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统一中高职一体化的政府管理部门,并适当给地方政府放权,保证面向特定行业的中高职一体化与地方经济紧密对接;三是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并出台配套政策来保障企业参与中高职一体化的管理、办学和评价,明确和进一步落实行业企业在中高职一体化中的角色和权责,从法律层面对企业的具体要求加以规范。

2.完善体制,提供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发展支撑

目前,对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还应从整个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着眼,政府要简政放权,办学应分权分工,推动学校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和中高职衔接的办学体制。创新体制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教育部门下设统一的中高职衔接管理机构或与行业部门共同设置一个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确保教育管理和校企合作有序运行,这既可协调中职和高职双方的利益及衔接事项,又可推动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还可通过职业教育研究为中高职一体化提供决策参谋。第二,加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集团契约制,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机制,完善中高职一体化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第三,中高职学校实施分工合作、有机贯通的分段教学管理,在学校内部可以成立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遵循“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中职重职业,高职重专业;中职重做中学,高职重学中做”的原则,明确中高职的责任分工,并就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运行体系,切实保证管理组织和制度到位。第四,改进教学管理机制,包括学分管理、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一要实施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中高职学分相互支撑、相互认可机制及“2.5+0.5+2”弹性学制,落实中高职一体化学制的衔接;二要让高职提前介入中职的教学管理,发挥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在日常教学管理上的作用,形成学校间的定期交流调研机制,规定高职到中职调研的要求和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到中职、高职检查的要求;三要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型,实施分年级分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建立教学计划执行监督体系和教学反馈机制,建立中高职教育质量网络监控评价机制,探索以专业为单位的学生转入选拔考核监督机制,以“四个机制”来建立中高职共同参与、企业行业共同投入的质量监督模式。

3.企业主导,制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管理的校企合作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第十五条“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应该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战略规划,实现中高职一体化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将校企合作面向行业企业、面向地方的优势充分融入一体化。为此,一是探索采用以企业为主体、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与行业联合为基础的中高职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引导鼓励企业参与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培养为主体、以企业管理为补充的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中,由学校和行业组织以专业为纽带共同组成学校内部或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公室,负责学校的知识理论教育,与企业负责的技能培训相区分相补充,而行业组织还应加强对企业教育的指导、评价与服务,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行业的管理作用。二是发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包括集团化、无界化等。依据专业特点,以区域性、行业性为职教集团优势,使其向集约化发展。[8]无界化较之集团化进一步打破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强化按专业群来促进校企融合和校内外的团队合作,是比较宽松、内外联络比较自由、校企广泛参与的大联盟,它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产教沟通和资源共享。三是制订专门的校企合作法律。目前我国尚无此类法律,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因为专门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有助于保障职业教育管理的权责实施。四是财政扶持。由财政出资补贴中高职一体化所开设的紧缺专业,对由企业投资的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政府也要给予税收上的适当优惠,或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4.科研转化,助推中高职一体化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管理

产学研结合比之人才供应更能直接推动企业效益的教育产出,是校企合作的另一基本社会功能。目前,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产学研合作大多停留在产学合作而失去了“研”的创新内涵和服务功能。而高职院校的科研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包括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技术服务和培训等,应通过完善科研管理来激化科研潜力,提高中高职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实力,为企业提供前沿核心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从中高职一体化适合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来看,一是夯实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研究和信息服务,一方面,中高职一体化要建立依托行业的市场调研常态机制,了解行业和技术发展动态及技术市场的需求,通过科研部门畅通产学研合作的信息渠道来进行科研开发;另一方面应发挥科研信息的中介功能,加大学校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科技评估、科学论证等的力度。二是健全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体制,这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学校以行政管理占主导的管理体制,减少科研人员与行政管理的层级,加大科研人员的自,并构建面向市场、主动开放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邀请行业企业的科技专家直接参与学校的科研管理,使科研方向与企业的应用技术需求紧密对接。三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营销与评价一体化,拓展校企合作实训实习的途径,为一体化专业提供成果转化的平台,将教师到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的考核纳入科研激励。学校要制定科研成果推介营销的商业战略,细化企业对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并实行校企双向互评制度。四是由政府制定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政策,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中高级专门技术和新技术的开发、实验和投产场所。

5.素质助推,创新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与职业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