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十篇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十篇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7:29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1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就读经验;学生学习成果;增值评价

二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完成了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向普及化的过渡。大学受教育群体数量的激增导致了培养质量的下降,高等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开始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系统研发。其中把学生本身作为评价主体的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受到了很多大学管理层的认可。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有1979年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研发编制的《大学学生就读经历问卷调查》(CollegeStudentexperiencesQuestionnaire,CSeQ)和2000年以来开始实施的《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SurveyofStudentengagement,nSSe)。《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目前已在全美各层次千余所大学运用,对提高美国大学本科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了极大贡献。以上以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为载体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可运用的对象是所有大学。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研究型大学群体的美国需要一种专门评价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为提高研究型大学管理水平,保障与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受教育质量,《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experienceintheResearchUniversity,SeRU)应运而生。

一、SeRU项目的发展与组织实施

(一)SeRU项目的发展

作为美国大学协会(aaU)①最大的学校群体成员,加州大学系统成立了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SHe),中心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是致力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研究。1999年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道格拉斯(JohnaubreyDouglass)教授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弗兰克(RichardFlacks)教授开始进行加州大学本科生学术活动与公民活动参与度调查。随后这发展成为加州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UCUeS)。[1]这是一项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验的调查。调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把学生作为调查主体,以学生自身与大学环境中的人、事、物所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认识和体验为调查内容,比较学生就读前与就读后在知识、人格上的认识、体验及建构,分析学生在整个大学就读期间或某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描述学生在学习上进步或发展的增量。[2]首次SeRU调查于2002年春季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进行,问卷收集与数据统计显示这是一次成功的调查。随后研究者们先后在2006年、2008年在加州大学系统成员大学里进行两次大规模调查研究。随着SeRU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得到肯定以及其调查数据对加州大学管理者帮助甚大,佛罗里达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俄勒冈大学、匹兹堡大学、罗格斯大学、南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共九所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学校也加入到SeRU项目中来。至今为止,SeRU项目成员包括全美十八所研究型大学,占公立研究型大学总量的一半以上。[3]

(二)SeRU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SeRU项目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其组织机构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研究团队、协作小组、国际小组以及各成员学校代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对问卷设计、项目发展进行研究;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成员进行协作工作;国际小组负责发展全球范围内有资格的研究型大学加入SeRU项目;各个成员学校代表则负责协调本校调查的工作。

从2002年开始,SeRU项目组已进行了六次调查,其中前四次主要在加州大学系统各学校中进行,2009年第五次调查有6所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大学参与到调查中,2010年第六次调查又新加入两所研究型大学。SeRU项目以成员学校的所有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一般在春季开学期间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以2008年调查问卷为例,问卷包含两个核心与四大模块。第一个核心包括时间分配、学术与个人发展、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学术参与、个人规划、总体满意度和对专业的评价等维度;第二个核心为学生的背景资料和个人特征。四个独立的模块分别是学生生活和发展模块、学术活动参与模块、社会活动参与模块和校园热点问题模块。[4]其中第四个模块可根据成员学校自身所关心的问题灵活设计。问卷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本科生手中,学生也可进入相关网页参加调查,被调查者有选择是否回答的权利。根据数据显示,这种宽松的调查方式使得SeRU调查的问卷回收率超过其他学生调查。[5]

二、SeRU项目的作用与优势

(一)SeRU项目的作用

SeRU项目设立初衷有二。一为评价本科生的就读经验增长状况,提高其受教育质量;二为收集足够的一手学生就读经验信息和数据用以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于学校管理者、相关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学者的工作中。目前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广泛开展于所有项目成员学校,从初次调查至今已有数十万本科生接受了调查。得益于该项调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研究者获得许多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行为、态度、满意度、成果以及个人特质与背景资料等一手信息。学校管理者通过调查数据能清楚了解学生的想法。SeRU项目所提供的持续性调查从时间长度方面给予了学校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相关研究学者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数据库。越来越多研究型大学的加入则增加了调查样本的广度,有利于不同学校之间的比较与借鉴。

总体来说,SeRU项目为学校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充分了解学生信息。通过调查,研究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术能力、文化、种族背景以及自我认同等。第二个方面,解析学生就读经验。研究者根据收集的数据查看学生学习成果增量并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学术研究、学校管理者管理方式对学生学术能力、学习期望以及学习满意度水平的影响,更进一步探索学生的学术行动与学术兴趣对学校学术氛围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把调查结果应用到政策制定中。分析和使用数据能帮助学校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了解学生的需要,看清学校培养本科生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在后续的管理与政策制定中树立明确的目标导向,同时也有助于进行相关的政策研究。[6]

综上所述,通过收集就读经验数据,研究者们能够知道本科生的需要,看到本科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增长,这是一扇了解学生思想的窗户,为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SeRU项目的优势

SeRU作为一项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的调查,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大量数据应用于项目成员学校的各种报告与政策制定中

SeRU调查问卷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制定,调查结果包含了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研究数据广泛运用于相关报告、政策制定中。以加州大学系统为例,学校大量的研究应用了SeRU调查数据,如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心理健康委员会、学生多元化研究小组、问责质量小组等学校系统的研究报告中都应用了SeRU调查数据。在交换生、退伍军人学生、理工科女性学生、二年级学生学习状态低落等问题的研究中,SeRU调查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7]此外,SeRU是一项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是一种对教育产出的测量,它的测量内容丰富,符合美国“自愿问责系统”(VoluntarySystemofaccountability,VSa)的理念,从而为其提供了大量测量数据。[8]

2.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所学校的行之有效的普查方法

作为一项面向项目组成员学校所有本科生的调查,SeRU一直有着较高的回收率。调查问卷包含大量有关学生个人信息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通过大规模的调查掌握了学生总体情况,通过学生个人特征与就读经验的相关分析也可了解某些特殊群体的状况。如理工科女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研究者可利用SeRU调查中的学生个人信息数据筛选出此群体成员,对此群体的满意度、学习活动参与度、学习产出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问卷设计灵活,可根据各个学校自身紧要问题、特殊情况进行问卷设计。[9]

3.调查内容针对研究型大学特征制定

SeRU调查内容多样。问卷包含学校氛围,本科生学术研究经历、学习活动参与度、校园与社会活动参与度、个人时间安排、对学校各个方面的满意度,研究生就读计划以及学生的个人特征与背景资料等。这些内容包含了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所涉及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题目涉及师生学术交流、学生科研参与、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等情况。可以说,SeRU是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的Dna。[10]

4.一种更好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

有别于以往评价教育投入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SeRU基于增值评价设计,评价学生的教育产出。这种方法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学术能力、思考能力、道德水平、公共活动参与度的变化进行评价。[11]它是一种对教育质量的直接评价,能有效掌握学校教育的实然状态。这样的评价结果具体、真实,可用性强,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5.为改进本科生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持

调查分别针对各个成员学校进行,项目组成员根据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并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就本年度研究问题进行磋商。年会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依据调查结果确定下次调查的重点。[12]这些信息给各个学校的管理机构提供了帮助,能明显地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

6.有利于各个成员学校之间的比较研究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考虑了交叉与比较分析原则,成员学校的调查数据具有可比性。成员学校建立自身本科生就读经验数据库,各数据库实现数据分享。[13]借助这些数据,研究者们可以进行各个学校相同专业学生学术参与度的比较。这种数据库模式将会吸引更多研究型大学加入到SeRU项目中来。

7.深入研究学校热点问题

SeRU问卷内容设计灵活,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列出一个模块调查校园热点问题。[14]学生作为学校受教育主体、学校服务的对象,他们关于热点问题的回答数据对于学校研究校园热点问题至关重要。各个学校的校园热点问题有同有异,通过数据库分享,各个学校可以互相讨论、借鉴。此外校园热点模块数据对研究问卷的其他内容也有帮助。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调查中,学生有机会对问卷调查提出建议以及对自身就读经验提出看法。如在加州大学,学生反映小班学习经历会让自己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师学术研究项目中来。[15]学生拥有选择是否参加调查的权利。进入或者退出调查完全遵循学生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SeRU项目对毕业的本科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学生本科阶段就读经验情况与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情况或进入社会的工作情况之间的关系。[16]

三、SeRU项目特点分析与借鉴

SeRU作为一种正在全美乃至全球研究型大学中推广的教育质量评价调查,具有自身特点。最为突出的四个特点是调查内容为大学生学习成果;问卷设计者采用增值评价的理念设计问卷;研究者利用网络展开调查;项目成员学校各自建立历次调查数据库,并且共享数据。

(一)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本科生就读期间学习成果的调查。这种评价把学生本身作为评价的主体,调查关注学生的学术参与度、校园与社会活动参与度、学习产出。研究者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学习成果的最初设定,进行评价、判断教育教学的成效,找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及相关学生服务等各个环节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之目的。[17]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教学,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可谓是对大学最基本职能的评价。许多研究型大学把学术研究放在第一位。SeRU对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是对研究型大学把教学作为其首要职能的监督与保障。这反映了SeRU项目组织者及成员学校开始审视自身的弊病,重新回到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大学卓越标志的正确道路上来。[18]

1999年中国大学扩招以来,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急剧增加。稀释的教育资源让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质疑。我国在2003-2008年展开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这是一种对教育投入的评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对教育投入进行评价继而去预计教育质量是在构想一种应然的教育质量。大学教学质量评价,若要发挥其确保学生素质功能,必须评价学生的能力、行为与表现,也就是要评价学校的施教成果,否则我们的评价工作,就会如只评鉴厨师的资历(教师),以及做菜的材料与用具(学校课程及设备),而未能实际品尝做出来的菜饭一样。[19]SeRU把学生本身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这种评价理念值得我们思考。

(二)采用增值评价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t.taylor)、迈克柯兰(C.mcClain)等提出了增值(valueadded)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大学就读期间或某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分析,来描述学生在学习上进步或发展的增量,这个增量可看作是教学质量提升的结果,是学校教育改进的标志,也是教学质量评价所要抓的重点。[20]增值评价的理念是建立在学校可以增加价值到学生的学习成就这一假设之上的,SeRU项目组依据增值评价理念设计调查问卷,在春季开学时对学生就读经验进行调查。大部分题目设置了就读前与就读后两栏列表,答案可以作为学生就读前与学习过程中能力水平的对比。调查关注学生起点状况,重视学生发展过程。研究者收集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综合考察学生发展影响因素。此外,SeRU是一个长时间持续性调查,调查样本庞大,符合增值评价结果保持有效的要求。

这种评价法适合学校进行自我教育质量评价,管理者对评价结果一目了然,可以清楚看到学生各项能力的增量情况,依据数据分析得到影响增量的因素。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缺少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发展增量评价,缺乏学习过程评价。各个高校很少有一套进行自我教育质量的评价系统。国内高校应该在教育质量评价中运用增值评价法,开展长时间的纵向评价,从学生能力增量中找寻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

(三)网络调查方式

2002年,加州大学首次实施《加州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史蒂夫・查特曼着重分析此次调查问卷的问卷发放方式。以往调查问卷发放是以纸质问卷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发放给学生。各个成员学校建立一个专门填写问卷的页面,学生进入页面后即可答题。答题完毕,学生提交数据即被放入数据库中,研究人员不用输入问卷数据,直接打开数据库即可获得。这种问卷回答与数据收集是同步的,并且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21]项目研究小组比较了网络调查与纸质调查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比起传统纸质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可以减少数据误差,更为全面地覆盖调查对象,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此外网络问卷的回收率与问卷有效性也较高,现成的电脑数据省去了录入数据的繁琐,减少了失误,大大缩短了搜集数据时间。另外,加州大学还通过电子邮件把问卷发放给学生,这样更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人数众多,学校管理部门与教育质量评价部门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或学生意见采集等工作。这样,工作人员可以从容应对大规模样本调查信息搜集,使调查更有效力;研究者能更好地利用数据进行调查分析。

(四)建立共享数据库

SeRU项目开始之初,负责项目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便建立了加州大学系统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数据库,经过十年发展它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纵向数据库。2009年以来随着全美更多研究型大学的加入,各个成员学校建立了本校学生就读经验数据库。所有项目组成员学校均可以共享其他学校的调查数据库,这使得横向数据库产生。SeRU数据库通过多次调查数据的积累,已拥有学生四年本科就读经验的完整数据,研究者可以从数据变化中分析各种因素与学生就读经验改变、能力提高的关系。成员学校之间共享数据库,可以进行相互比较,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根据数据分析,提高教育质量。目前,SeRU项目正在向全球研究型大学推广,共享数据库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研究型大学组群需要建立一个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数据库,分享各自学校通过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以充实我国各个高校在教育质量保证与学校管理方面较为薄弱的实证研究,为研究者们提供详实的参考数据,从而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研究。通过比较,各个学校取长补短,借鉴经验,少走弯路。

四、结语

美国学者弗雷泽(m.Frazer)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指学生的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态度)。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22]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是一种关注教育质量输出的评价,基于增值评价理念关注学校各种因素对学生能力增值变化的影响。学生并不对学校质量做出价值判断,他们作为“质量主体”只是描述和汇报自己的大学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学习收获等情况。研究者通过对他们大学经验描述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形成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意见和结论。[23]调查保障了研究型大学最基本的教学职能,让大学恪守了自己的灵魂。定期的大规模调查搜集了大量宝贵数据,研究者通过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学校管理者依靠数据与调查报告管理学校与制定政策,教师中受到研究报告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SeRU作为一种教育质量评价新方式能有效评价教育质量,影响学校研究、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国目前的教育质量评价以对教育投入评价为主,主要关注学校教学设备、投入资金、师生比等外部指标与硬件条件,是对教育质量的一种应然评价。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的保障并不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传统的评价法可以说是一种以资源投入评价为主的范式,缺乏对真正体现教育质量核心要素的分析。[24]SeRU调查所体现的教育产出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理念以及共享数据库、网络调查等方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注释:

①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Universities)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的顶尖研究型大学(61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组成的一个组织。它是由14所授予博士学位的美国大学于1900年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统一博士学位的标准。该协会以提升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水平为宗旨。协会只邀请在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出众的大学成为会员。

参考文献:

[1]SeRU.HistoryoftheSeRUprojectandUCUeS[eB/oL].cshe.berkeley.edu/research/seru/history.htm,2010-05-15.

[2][23]周作宇,周延勇.大学生就读经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新视角[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27-31.

[3]SeRU.SeRU-UnitedStatesConsortium[eB/oL].cshe.berkeley.edu/research/seru/consortium.htm,2010-05-12.

[4][6][7][9][13][15]SeRU.ReportontheResultsofthe2008UniversityofCali-forniaUndergraduateexperienceSurvey[eB/oL].cshe.berkeley.edu/publications/docs/SeRU_engagedLearningRepoRt_2010.pdf,2010-02-05.

[5][21]程明明,常桐善,黄海涛.美国加州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项目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6):95-103.

[8][10][11][12][14][16]SeRU.SeRUadvantage-Beingtruetothe“Dna”oftheResearchUniversityexperience[eB/oL].cshe.berkeley.edu/research/seru/advantage.htm,2010-05-11.

[17][18]黄海涛.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内涵与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0(7):97-104.

[19]彭森明.将学生学习成果纳入大学评鉴指标项目之必要性与可行性[J].评鉴,2008(15):9-14.

[20]章建石.增值评价法――关注学生的实际进步[J].评鉴双月刊,2007(8):3-4.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2

关键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001-02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承前继后,在各自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对调查研究的地位、作用及途径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调查研究理论。

一、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和倡导调查研究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也是我们党实践调查研究的楷模。他身体力行,深入工矿企业和广大农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非常独特的见解。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0年5月,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突出强调了调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109,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为了进一步论述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1931年,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又提出了“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2.调查研究是保证科学决策的前提。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认为,调查研究是保证科学决策的前提,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写出具体的东西。他指出,坐在房子里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的东西,绝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他认为,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很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缘故。所以,他要求领导干部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把在社会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他还要求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学会使用典型调查法、普遍调查法和矛盾分析法。

3.调查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是顺利实现调查研究目的的根本保证。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最常用两种调查研究方法:一是阶级分析法。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得出了“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1]9的重要结论,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切入点,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二是矛盾分析法。认为,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当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1]336。他认为,调查研究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否则,仍旧是没有发言权。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的调查研究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将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调查研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1.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邓小平认为,要科学决策,必须做深入调查研究,如果不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就容易脱离实际,犯决策错误。他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在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许多工作人员中,有不少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接近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不了解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他们往往不是从客观的实际条件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出发,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而是从不确切的情况出发,从想象和愿望出发,主观主义地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因此,他们做出的决策有的不完全正确,有的甚至完全错误。这样,就会激化矛盾,影响干群关系,最后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3

一般地说,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一般在实验室中完成,需要配备实验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各种科学仪器工具),一般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而且理论性很强,是一般的社区医生所不能独自完成的。调查研究主要在调查现场和办公室完成,不需要特殊的设备,直接以事物或现象为研究对象,注重实践性,这些比较适合社区医生学习运用。当今社会也要求我们社区医生开展相应的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总结工作经验,因此社区医生也要学习开展研究工作的方法。

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现况研究,既需要现场测量血压,又需要采集血样分析测试血糖水平。这样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相互结合起来了。在此仅就现场调查技术与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工作参考。

调查研究的种类

按调查研究的的性质,调查研究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类

①客观准确地描述所调查研究事物/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的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例如对我国某地区孕产妇利用妇幼保健服务的现状、过程和特征的描述,以发现孕产妇使用妇幼保健服务的规律,提出改进妇幼保健服务的措施。②解释性研究经常应用于理论检验研究或专题研究中,主要目的是说明某现象的原因,预测发展趋势和后果,如对某地矿难事件原因的调查研究。

按调查研究的时间,调查研究可分为横断面研究和纵贯研究横断面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横断面的研究。如不同人口特征和不同经济状况的人健康状况以及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单个的横断面研究属于静态研究,但多个横断面研究结合起来,可作动态分析。横断面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但横断面研究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较差。

在不同时点或者较长的时期内开展的观察和研究,就是纵贯研究。纵贯研究的特点是,它能了解某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但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于进行不同类型人群之间的比较。

按调查研究的范围,可将调查研究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普查: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这类调查的典型代表就是人口普查。普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高,可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调查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可精确地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但调查的内容较局限,缺乏深度,工作量大。

抽样调查: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调查结果是否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的状况,取决于抽样方法是否科学。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可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

个案调查: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按调查研究获得的资料性质,调查研究可以分成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类①获得定量资料的调查研究,称为定量研究;②而获得定性资料的调查研究,则称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其结论更客观更科学。但是,定量研究容易忽略深层的因素和具体的过程,很难真正确定某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定性研究可对研究的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描述。但是,定性研究的结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各有优缺点,应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不足,结合运用。在自然科学中,定性研究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多了。

搜集数据资料的方法很多,只有选用正确的搜集数据资料方法,才能得到研究所需要的合乎要求的数据资料,达到研究的目的。

搜集数据资料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测量和探究,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搜集资料的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对于敏感问题,还有特殊的调查技术。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对于某一项研究,往往采用不只一种方法来搜集数据资料。用不同方法搜集数据资料,相互比较印证所得到的数据资料,从而评价并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最终保证研究的高质量。

问卷法

问卷法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与意见的一种方法。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即是问卷。问卷法是现代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是高效率地了解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

问卷法的特点:问卷法的第一个特点是标准化。对于所有的被调查者,问卷法都是以同一种问卷进行询问,同时以同一种方式发放与填写问卷。因此,既可以反映同一地区、同一阶段等具有某种相同特征的被调查者的平均趋势与一般情况,又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等具有某种不同特征的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有时还可以对相同的一些被调查者在间隔了一定的时期之后,进行追踪调查。本法搜集的资料,便于进行计算机处理,进行定量分析。

问卷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匿名性。使用问卷法,调查者一般不要求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署名。由于匿名,被调查者就减少了顾虑,有利于提出某些敏感性与威胁性的问题,并得到被调查者真实的回答。

问卷法的第三个特点是间接性。使用问卷法,调查者一般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这样可节省调查费用。但这样不能有效控制对问卷的正确填写,而且将研究结果完全建立在被调查者主观的回答之上。因而,问卷的真实性程度难以确定,一般来说要低于访谈法。问卷法要求被调查者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上提出的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因此,问卷法对被调查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适用于对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进行调查。间接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另一个缺点是回收率低。

问卷的基本结构如下。

①前言:前言是写在问卷开头的一段话,又称说明/封面信,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与要求的一封简单的信。前言的篇幅不能太长,宜短小精悍,但它在整个问卷中的作用巨大。被调查者能否愿意配合,如实按要求填写并将问卷交回,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前言的效果。前言一般要说明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关于保密的保证、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以及调查者的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②主体:问卷的主体是问题和答案。问卷就是通过问题和答案来搜集被调查者的资料的。问卷中的问题,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开放型问题,不向被调查者提供备选的答案,允许应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因而其回答是自然的,所得的资料是丰富多彩的。但正因为这样,开放型问题需要被调查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组织和书写,被调查者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完成。另外,对所得的资料分析处理较困难。与开放型问题相反,封闭型问题提供备选的答案,被调查者只能从中挑选,这样实际上就限制了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和内容。因而,被调查者容易回答,而且所得的资料形式统一(甚至有些死板),便于分析处理。但是,如果设计人员考虑不周,遗漏了重要的选项,那么可能导致调查结果的偏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常常将问题设计成半封闭(或说半开放)型的,就是在封闭的答案后增加一开放性的选项,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开放型的问题常用于探索性调查的问卷中,而正式调查的问卷中,封闭或半封闭型问题占绝大多数。

主体中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回答问题方式的说明,即对如何回答问题或选择答案作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说明。对问题中的概念和名词要给予通俗易懂的解释,对其含义和范围作出说明。要特别注意对问题接转的说明。对回答方式的说明要简单明了,使被调查者一看就懂。自填式问卷的说明可以放在问题的后面或前面,也可以在问卷中对有关项目作注解;访谈式调查,则要单独编制访谈指南,培训调查员时作重点讲解。

③结语:结语是完成问题后,结束之前的一些话。主要包括感谢被调查者合作,以及请被调查者将问卷寄回或上交。

④问卷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是调查研究者通过问卷了解被调查者情况的过程。一方面,问卷要满足调查研究者的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充当为调查研究者服务的角色;另一方面,被调查者根据问卷,决定是否参加调查,回答哪些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等,因此问卷是被调查者的主宰。问卷的这两方面的功能,都很重要,尤其是后者,为此设计问卷时必须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着想。

问题的产生:问卷的核心是“问题”。编制问卷首先需要确定问题,即在问卷中提出哪些需要被调查者回答的项目。问题的形成,一般经过如下步骤:a.课题分析,提出假设;b.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c.确定指标;d.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直接与间接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提出问题是问卷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问卷,必须合理科学与艺术地提出每一个问题。

问题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a.同类组合,即把相同主题的问题排列在一起;b.先易后难。先容易回答的,后难于回答的;c.先次后主。先问次要的问题,后问主要的问题;d.先一般后特殊。先问一般性的问题,后问跟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特殊问题;e.先大后小。先问较大方面的问题,后问较小方面具体的问题;f.先封闭后开放。先问封闭容易回答的问题,后问需要思考的开放型问题。

问卷的试用和修改:初步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甚至是遗漏和错误。存在不足和缺陷,乃至遗漏和错误的问卷一旦发出去后,一切潜在的缺陷和错误都将无一遗漏地直接展现在被调查者面前,然后又带着令研究者遗憾和后悔的资料回到研究者手中。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即使发现了所存在的缺陷和错误,也无力对它们进行修改和纠正。所以,问卷设计中的任何不足,都将在最终得到的资料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初步设计好的问卷,不能直接用于正式调查,而必须先用于一次试调查。

对调查问卷的试用,就是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的实际测试,包括对问题顺序、格式和说明等的测试和检验。试用初步设计好的问卷,有两种方法。一是客观检验法,即在要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30~100个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试调查,然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发现问题,修改完善调查问卷。二是主观评价法:将初步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数名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各种缺陷和错误。研究者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⑤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可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自填问卷又可分为邮寄问卷、发送问卷和报刊问卷。由此可见,问卷可以通过邮寄发送问卷,再通过邮寄回收。可集中分发,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或登门发送,登门收回等等。也可夹在报刊中或者印刷在报刊上,来发放问卷,再通过邮寄回收问卷。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发送问卷,问卷的回收是问卷调查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常用问卷的回收率来衡量问卷回收情况的好坏。问卷的回收率是指问卷调查中收回的问卷数占发出的问卷数的百分比。问卷回收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以及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问卷的回收率过低(低于50%),就很难保证调查结果对总体的代表性。因此,保证较高的问卷回收率是进行问卷调查时的基本要求。总的说来,影响问卷回收的因素有:a.主办调查研究单位的权威性。主办单位的权威性,将直接影响被调查者是否信任,是否愿意回答调查问卷。合法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单位或者其成员主办/组织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一般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提高问卷回收率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组织的名义来发放问卷。b.问卷及其回收。影响问卷回收率的因素之一是填写和回收问卷是否方便。一般来说,调查问卷不宜太长,被调查者能够在20分钟内完成的最好,完成一份调查问卷最长不能超过30分钟。同时问卷中必须给回答者有关的指导。应该明确无误地告诉回答者回收问卷的方法。需要邮寄回收问卷时,一定要说清楚邮寄的地址,最好为回答者提供已经写好地址、贴上邮票的信封,可能时甚至可以附一定的报酬。c.说明信和催追信。无论是哪一种调查问卷,都应该附有说明信,说明调查研究的性质、目的和意义等,并请求被调查者积极合作。问卷发出去以后,还要发一些提醒或催追的信涵,再次请求被调查者的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访谈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问题的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了解人们的经历或动机与看法的科学方法。

访谈法的特点:访谈法具有如下特点:①访谈双方直接互动。访谈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相互影响,并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一方面,访谈员所搜集的资料以及对其的解释说明等,要受到被访谈者的回答和态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被访谈者的回答和态度,又受到访谈员的仪表举止等的影响。因此,交往成功与否,决定着调查质量的好坏,这就使得访谈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调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个人的交往能力、掌握的访谈技巧以及对访谈的控制能力。所以,访谈法对访谈员的要求比较高。

②访谈过程灵活可控。在访谈过程,如果发现被访谈者对问题不理解或者误解时,访谈员可以及时引导和解释;如果对被访谈者的回答不理解或不清楚时,访谈员可以当面追问澄清;如果访谈环境不好,访谈员可以设法调整,以使访谈不受干扰。在访谈过程,当访谈员发现新的预先没有估计到的感兴趣的问题时,访谈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追寻探讨,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资料。故访谈法获得的资料可靠性好。

③访谈结果易有偏误。访谈的潜在威胁是有些被调查者言不符实,或对某一问题存在偏见,从而带来资料的偏差。

④访谈法不适于敏感性问题、尖锐问题和隐秘问题的研究。被访谈者往往不愿意当着外人的面谈论这些问题,或者不愿意真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很可能得不到调查结果,或者调查结果不真实。

⑤此外,访谈法的费用较高,也需要较多的时间和人力,不适于做大量的访谈。但总的来说,访谈法可以获得较丰富的资料,实施起来灵活方便,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且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细致的探讨。

访谈的类型:访谈法可分为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

①标准化访谈:按照研究者统一设计的访问表询问被调查者,要求调查者以相同的提问方式、记录方式进行访谈。采用这种访谈形式获取的资料,便于统计与比较分析。但这种访谈形式比较呆板,调查者难于临场发挥,被调查者的回答也缺乏弹性。这种调查形式适合在调查者对被调查者一般特点已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使用。

②半标准化访谈:为了克服标准化访谈过多的束缚,保留标准化访谈便于汇总的优点,社会学者创造了半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使用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与主要问题,具体如何发问,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决定。这样,各组访谈双方都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又有同一的交谈中心。

③非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是一种自由的漫谈形式,事先只给访谈员出一个大题目。这种方法有利探讨问题,并在自由的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涉及某些敏感的问题。但这种访谈费时,容易离题;从不同访谈员访谈得到的信息资料难以相互比较。非标准化访谈往往采用事后记录的方法。

访谈员的挑选与培训判访谈员是访谈中的中心人物,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者的个人品质、特征和能力。一个好的访谈员,不但所得资料丰富可信,而且还可以从访谈中获得新思想,发现新问题。反之,就只能了解到一些表面的,甚至不真实的现象。因此,利用访谈收集资料的任何研究都有一项任务:挑选和培训符合该项研究要求的访谈员。

①访谈员的选择:一般地讲,应尽可能选择那些经过训练、有调查经验、对所调查的问题比较熟悉的人作访谈员。访谈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研究主题的性质、社区类型及调查对象的特点所规定的;另一类是任何研究的访谈员都应具备的。前者称为特殊条件,后者称为一般条件。

特殊条件: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a.性别:研究表明,男性访谈员去访谈领导人较宜,对女性的访谈则以女性较适宜。在访谈生产、政治问题时,以男性访谈员为宜,而婚姻、家庭调查则以女性访谈员较合适。b.年龄:通常是青年访谈青年较好。对于身份较高或影响较大的领袖或年龄大的人,宜以年龄较大者为佳。在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亦不宜以年轻人为访谈员。c.教育: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访谈员在提问方面造成的差异最小。教育水平对访谈的重要性,还在于访谈技巧的运用和对于被访谈者的反应程度。d.地区:尽量选择当地、同民族的人作为访谈员。总之,访谈员与被访谈者背景(如职业、社会地位)越相近,访谈效果越好。

一般条件:要求访谈员诚实钻研、有兴趣有能力、勤奋负责、谦虚耐心。

②访谈员的培训:任何一项调查研究,无论招聘到的访谈员素质、调查经验如何,都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训。这不仅是因为每一项调查研究的目的、要求和问卷等不完全相同,还因为对访谈员的培训过程,实际上是将不同的访谈员的访谈统一化和规范化的过程。这是调查中控制和减少系统误差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培训访谈员的方法与一般步骤是:a.研究指导者作简要介绍;b.阅读问卷、调查员手册/访谈指南及其他与该项研究有关的材料;c.举行模拟访谈;d.集体讨论,解决疑问;e.宣布监督管理办法。

访谈的程序与技巧①访前准备:正式实施访谈之前,有两种准备工作:一是访谈项目主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即编制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等;二是访谈员的准备工作,即掌握访谈细则,熟悉访谈提纲或访谈表内容,学习相应的知识,利用文献等方法了解未来的访问对象等。②预备性谈话:根据被访人、周围环境等的特点,访谈员主动说一些有利于活跃气氛的话;寻找共同点,激发被访者的热情与兴趣;引用权威力量,引起被访人对访谈的重视。③正式提问:发问清楚、委婉、从容,切忌审问式提问,要让被访人有考虑的时间;耐心礼貌地听,做中立者,不作对错评论,要用语言和动作表情,时时鼓励被访者继续说下去,要与被访人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即学会“听的艺术”,切忌反客为主,发号施令;淡化与麻痹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④追问访谈:当被调查者答非所问或一带而过,或避而不谈,或欲言而至,或说谎时,需要进行追问,追问主要有直接追问、迂回追问和反感追问三种形式。⑤结束访谈:结束访谈是访谈的最后一步,但有时比开始访谈还难。访谈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2小时为宜。要正确把握结束访谈的时机:被访谈者谈兴正浓时,可以转移视线等暗示他不要继续谈下去,然后适时插话而结束访谈;被访谈者感到疲乏厌倦,没有谈兴时,应尽快结束访谈。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最后都必须向被访谈者表示感谢。⑥访谈的记录:访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信息资料,在访谈调查中,资料是由访谈员记录而得到的。因此,在访谈调查中,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化访谈的记录比较容易,半标准化访谈的记录就比较困难,而非标准化访谈的记录就更困难了,做好记录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记录分当场记录和访后记录两种:当场记录是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边访谈边记录。这种记录方式记录的资料比较完整,比较忠实于访谈对象,但有可能忙于记录而忽略访谈对象的非语言信息,甚至引起访谈对象的反感。为此,可以由两位访谈员合作,一位提问,另一位着重记录,共同完成一个访谈;最好是征得访谈对象许可,使用录音设备,将访谈谈话录下来,回来后再整理,既可以保留现场记录的优点,又可克服其不足,只是相对来说比较费时。访后记录是在访谈结束完成的,建立在访谈员的记忆基础之上,尽管能够保证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消除访谈对象对泄密的顾虑,但记录很可能不完整,甚至可能由于访谈员的偏好而只记住了他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导致信息偏性。如果一定要访后记录,那么访谈员一方面要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另一方面可学习并采用一些技巧,如先列好提问的顺序,然后按顺序提问,最后按顺序回忆记录,也可在提问的同时,作一些看起来简单但有利于回忆的文字记录或者符号。

电话调查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话越来越普及;同时,人们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个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等等,导致当面访问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电话调查应运而生。

①电话调查的特点:电话访谈有其独到的特点,包括:a.电话访谈时间短,并省去了路途往返等时间。b.电话访谈费用比较低。c.电话访谈降低了对被访者的潜在威胁性。d.电话访谈只使用少数有经验的访员完成访谈任务,从而可以提高访谈质量。电话访谈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访谈的最佳时机。e.电话访谈比当面访谈更能得到关于敏感性问题和威胁性问题的真实答案。f.电话访谈难于控制,对于不愿意接受访问的,访问员无能为力。g.电话访谈受电话普及率的限制,样本的代表性往往不太充分,因而增加了推论总体时的误差。

②电话调查的抽样方法:在电话普及率极高的地区、阶层或单位,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是可行的。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a.电话号薄法:根据电话号薄抽样的常用的方法是机械随机抽样。其程序如下:根据电话号薄的页数与样本规模,决定平均间隔多少页抽出一个样本。假设这个间隔为K。在1到K之间,随机确定一个数字,以这个数字为样本所在的第一页,然后每隔K页抽出样本所在的页数。在第一页上随机抽出某一栏中的某一个号码为样本,以后每一页均把这个位置的号码抽出来作为样本。某些人不公开电话号码,或者电话号码常变更,甚至没有电话,这三种情况可能影响使用电话号薄法抽取得到样本的代表性。

b.随机拨号法:随机拨号法,就是随机地在电话拨号盘上拨号,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可以消除根据电话号码薄抽样的前两种形成误差的因素。但随机拨号技术也有它的问题:住宅电话与非住宅电话混合在一起,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可能在住宅电话和非住宅电话中被访谈;拥有两部或更多部电话的家庭,比只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有更大的被抽取的概率;随机拨号往往会遇上空号。

C.综合法:是兼用电话薄法与随机拨号法而形成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随机双数法”和“加1法”。随机双数法:首先,从电话薄上抽出若干号码,然后,随机改变已抽样号码的最后两位数字,作为样本。加1法:每当从电话薄中抽出一个号码,再加上1,然后以此数作为样本。

选择受访者的方法:可以任意指定,也可以根据要求选择指定。一般来说,首先接电话的往往比较乐意交谈,因此如果对访谈对象没有特殊的要求,访谈首先接电话的人比较合适。如果对访谈对象有特殊要求,可以礼貌地请符合要求的人接听电话。如果该号码的家庭没有符合研究要求的访谈对象,该电话号码就算抽样不成功;如果有符合研究要求的访谈对象,最好立即进行访谈,不方便时可以礼貌地约定访谈时间。一般主张在一个家庭中只访谈一个访谈对象,访谈多个访谈对象有可能造成信息污染。

电话访谈的时间:①访谈时间长度:电话访问的总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5分钟为好。②访谈时机:不同的项目,被调查对象不同,访谈的最佳时机也不相同。电话访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访谈时机。准备实施时,首先应该估计到访谈对象很可能在家,而且有时间接受访谈。

电话访谈的应用:电话访谈是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常用于电视收视率、热点问题等的调查,可以充分发挥其获取信息快捷经济的优势。在医药卫生的科学研究中,还没有正式使用电话访谈的报告,但是通过电话了解卫生工作的状况、进展等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想了解分散地区的情况时,电话调查更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观察法

前面所述的各种方法,能够获得人们的有关信念、态度、价值和报告行为(而非实际行为)方面的信息,但不能准确推测他们的实际行为,实际行为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非语言方面的信息)只能通过观察来了解。观察法是一种搜集所研究问题的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的方法,它通过直接感知和记录的方式,获得由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一切有关现象和行为的信息资料。观察虽然主要是依赖视觉获取信息,但也运用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和直觉等)作为辅助。观察法属于定性研究方法,通常在实地研究中使用,而且经常与其他方法结合共同进行。

观察法的意义与特点:观察是取得社会信息的重要手段。观察法还用来搜集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取的信息,特别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情况下。观察也是提出假设的基础。在理论研究中经常是一开始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假设。这时一般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初步观察和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并结合其他方法形成一些理论假设,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准备。

由上可知,观察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以当时当地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②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对研究对象的扰动较小,可得到自然条件下真实行为的资料。③观察法特别适用于研究无语言文字沟通的调查对象,例如对土著、幼儿、聋哑人等的研究。④观察法可以弥补其他方法的缺陷,并且能验证其他方法所获得的资料。

观察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①观察者的出现往往会干涉所观察行为的自然客观进程,使观察时的目标行为与一般情况的目标行为不完全一样,最终使观察的资料不完全真实,研究结果有偏性。②由于观察的直接性和自然性,使它难以控制环境变量和时间变量,很难进行数量分析和统计判断。③由于观察的主观性和情感性较强,观察资料可能受到观察者的价值观和情感因素的影响。④观察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工作量很大,资料的记录、整理、分析以及总结也较复杂,需要花费许多时间。⑤观察的样本量小,如不补充其他来源的信息资料,就无法说明观察结果的代表性(典型性)。

观察的类型:从观察的场所来看,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实验室观察通常在具有单向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有时也可以在某些自然场所如教室、俱乐部等,但这些自然场所事前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控制,如网络生存研究。实地观察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观察的场所和对象进行控制,而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对实际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

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观察法可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所谓局外观察即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置身于所观察的现象之外,“冷眼旁观”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表现。参与观察则是指观察者亲自投身到所观察的现象和生活中去,在自身成为这种生活的一员的同时所进行的观察。

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可把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往往事先要对观察的范畴详细分类,对各项内容的观察和记录方法逐一规定。因此结构式观察常将注意力集中到若干具体的、明确的,许多还是可以计数的行为特征上。这样,结构式观察的结果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而非结构式观察则没有这些要求,其资料只能从定性的角度用来描述所研究的对象和行为。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又可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即对那些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人们的行为所进行的观察。研究者当时亲眼目睹人们的行为举止,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和过程。例如,对医生提供服务的态度或问诊检查过程的观察。间接观察的对象通常不是正在活动着的人们,不是人们当时的行为和表现,也不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和活动,而主要是人们行为以后,事件发生以后所留下的各种痕迹。例如,研究者想估计旅店顾客的使用情况,由于的实际使用是无法窥视的,直接询问顾客是否使用又得不到可靠的资料,因此,研究者将分发给所有顾客,在顾客离去后检查旅店房间和废物箱,取回用过和未用过的,从而估计其使用率,这就是间接观察。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4

[关键词]调查研究;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践行科学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任何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都离不开调查研究。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对有关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了解、认识、学习和掌握。

一、调查研究的一般理论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

简要地说,调查研究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考察、了解、分析和研究,认识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活动。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或环节。调查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了解,掌握事物实际情况的感性认识活动。研究是通过对调查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理论和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及群众路线理论的贯彻和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贯穿于决策的形成、制定、实施等整个过程。

(二)调查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古代社会的调查研究,近代社会的调查研究,现当代社会的调查研究。从有关的资料看,古代社会的调查研究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如我国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奴隶社会的人口、土地调查等。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都有对其人口、土地、牲畜的清查。我国的封建社会,调查研究已遍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律等方面和领域,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社会作用和成果。近代社会的调查研究产生于18世纪的西欧,盛行于20世纪的西方。近代社会的调查研究是调查研究成熟发展的时期。现当代社会的调查研究是调查研究革命性变革和科学化阶段。标志是有了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调查研究在目的、作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特别是调查研究成为了我们党的一个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形成为我们党的一种优良传统和作风。

(三)调查研究的特点和一般过程

调查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方法性和综合性。调查研究的目的、过程、结论、作用等都是以实践为目标和基础的,是一门面向实践,直接为实践服务的实践性学问;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情况,接触矛盾,体察民情,科学决策,因此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工具、手段,具有方法性的特点;调查研究的综合性,一是指调查研究的内容对象有综合性,二是指调查研究要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研队伍等。准备阶段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是调查阶段。该阶段要利用各种方法获取调查资料。同时要做好外部协调和内部指导工作。调查阶段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阶段。第三是研究阶段,包括整理、分析调查资料,开展理论研究。要在研究上狠下功夫。那种不重视研究,满足于堆砌材料,不面向实际,习惯于图解已有结论,不集思广益,沉湎于少数人编词作文,都是需要力戒的弊端。第四是总结阶段,包括撰写调研报告、总结调研工作、评估调研成果等。当然,调查研究的阶段划分并非是绝对的,或者说只是讨论上的方便而已,事实上彼此具有互相渗透、融合的性质。

二、调查研究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者在思想理论素质、能力素质、作风素质、决策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这些素质,就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在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调查研究不仅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富含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从而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提高思想理论素质,首先要“讲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但学习有教条主义地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地学;有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地学。这就是学风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照抄照搬,反对本本主义,做到这些,重要的桥梁和途径就是搞好调查研究。

(二)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促使其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打开新思路,开创新局面

能力包括认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等等。从认识问题来说,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发言权包括对问题的了解、分析和本质的把握,如果不进行切实的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认识问题,更谈不上正确的认识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i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从解决问题来说,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解决问题就是对问题拿出意见、办法、措施、方案,即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显然,这些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之中。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搞好调查研究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识解决问题即实际工作的能力才能得到切实

锻炼和提高;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工作有新举措。

(三)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转变作风

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等。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我们要完成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好的作风,否则正确的路线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党的工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就要求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坚持搞好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避免或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顽症。同时,调查研究本身也有个作风问题和转变作风的问题。

(四)通过调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现代领导者的基本要求。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只能通过调查研究来实现,即决策的科学化来自调查研究;决策的民主化必须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统一。

(五)调查研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它的科学性,二是它的实践性。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离不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调查研究,我们才能从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工作方法,是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对任何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都离不开调查研究。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调查研究史。我们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调查研究坚持得好的时期,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健康发展。否则就遭受曲折。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5

关键词: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机制机制构建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本科教育中“教”与“学”问题引起学者和公众的批判和反思。例如,大学办学理念混乱、定位不准;大学管理政治化、企业化、商业化;大学人才培养“工具化”,等等。这些批判和反思揭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根据大学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目标,构建研究性学习机制既是一种有价值的理念选择,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选择。

一、社会调查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指贯穿于社会学专业教育中,以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和实施的所有社会调查过程。它不仅是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社会学教育的本科阶段,主要包括社会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中的社会调查实践、论文写作等研究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和专业实习的社会调查实践。本文的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西北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社会调查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机制。

研究性学习机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大学本科教育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代大学之母”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提倡建立研究型大学。他认为,大学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科研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wholeman)。“完人”从学术研究中获得理智和道德。因此,大学应该是一个探求科学与真理和培养个性与完善道德的场所。②德雷克·博克(DerekBok)在考察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大学目标不能局限于智力发展领域,大学的责任是让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一些极为重要的素质。③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明确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框架,提出了八项本科教育基本目标“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

在中国大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模式大致有基础学科实验基地模式、“以项目为中心”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课程模式三种。具体形式有:实行小班化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与导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优秀到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并存。④西北政法大学在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习惯,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

三、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在“研究性学习机制”构建中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机制是一种恢复大学科研职能和培养“完人”(wholeman)的教学与学习功能系统。社会调查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或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在实现形式上与研究性学习机制相同,而且在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能够带动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为学生课堂讨论和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过程中利用所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主动性和能力明显提高。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后,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够结合大量的社会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一次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中,由于曾经参加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乡村小学的调查,他们从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教学资源和家长与学生的主观态度等方面列举了大量实证资料说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这种不平衡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后果。

在论文写作与调查选题方面,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学院的题目指南,而是倾向于自主选题,所选题目涵盖的范围明显扩大。他们既主动关注传统文化,又关注城乡社会经济现象;既关注白领群体,又关注弱势群体。例如,关注皮影和秦腔的保护与继承,也关注城乡老年人养老问题;关注城市白领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关注农村早婚女性群体和农民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关注神木免费医疗保险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也关注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成效。同时,他们还将目光投向那些新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群体。例如,“娱乐至死”现象和网络作家群体。在论文写作方法上,他们越来越多地从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理论分析转向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资料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越来越强,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科学研究意识得到强化在表现为遵循和贯彻实证主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社会事实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同时,还注重对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进行反思。2011年兴平调查组一位组员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了如下的总结和评价:“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我们此次调查是比较成功的。……但对于先前的问卷及发放过程,我认为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是问卷的问题内容价值不大,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我认为此类课题就不适合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二是我对问卷的发放过程有些看法,因为这些问卷有些不是我们组员发放的,而是由我们其中一个组员的父母和老师完成的,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感谢,但他们在对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问卷的解释上可能是出现偏差的。”此外,他们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例如他们总结:“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拒访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觉得要想降低拒访率,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博取调查对象的信任;二是要注意称呼和表达适合和选择适当的场合;三是问他一些他可能关心的问题,让他觉得你站在他那边。”“访谈是了解调查对象想法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在这其中,一个人的亲和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使我们不得不更改一些计划,而这时总会有分歧产生,在调查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想法自然不同,想要在统一意见很不容易,已经有了感受,再次访谈的时候所问问题角度也会不同,这对后来的材料整理很是不利。”如果没有参与社会调查实践,这些总结和体验就很难如此真切。

2.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强调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和能力。团队协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团队工作效率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是个人能力,作为团队的一员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也成为企事业用人单位考察和录用人才的重要考量指标。社会调查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需要每个小组成员都根据需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在自己的职位上各尽其能、互补互助、通力协作。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领会团队协作的精神,而且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活中更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奏响优美的旋律,舞出优美的舞蹈”。通过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同学相处,学会了尊重、宽容和信任,以及欣赏和沟通。用学生自己的话说,他们通过实践“收获了最纯最真的友情,学会了拥有爱和给予爱”。

3.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如上所述,调查报告和论文的选题显示,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此外,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了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争取和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实践。他们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收获的是比听更直观的经验,比看更深刻的体会,比想更透彻的感悟”。2010年神木调查小组一位同学写道:“通过这次神木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去,走向田野方能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理论是工具,实践是手段。走出课堂,田野里有更广大的一片天地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2011年“西安市早餐工程销售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小组一位同学写道:“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试卷上,只有通过多次的实践才会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才会更恰当地和更灵活地运用知识。我们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学业知识的学习中,更应该注重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调查,才会经得起事实的考验,才会得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社会问题。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些认知之后,学生们不再放过任何参与社会调查实践的机会,不仅积极参与学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各种调查活动,还积极报名参加市级和省级及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活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自己的价值。”这句为早期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作为自己实践的感受写出的总结性话语变成了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准则,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和践行。

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精神,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又有助于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根据目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走向,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次数越多,参与程度越高的学生,其考研和找工作的成功率越高。根据反馈发现,通常这些学生无论是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能很快适应,与新的同学、同事和谐相处,并以较高的效率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可见,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符合研究性学习机制的理念,又符合研究性学习机制的实践要求,在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8-174.

②[德]彼得·贝格拉著.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6.

③[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8:39.

④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库,2012:114-118.

参考文献:

[1]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德]彼得·贝格拉著.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8.

[4]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库,2012.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6

同志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调查研究正是为了坚持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上述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们坚持和发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同克服和纠正不正之风结合起来,进而在实践中改进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重新审视和定位调查研究在我们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回顾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就是我们发扬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不断探索研究和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困难和矛盾的历史。今天,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工商行政管理历史使命的不断调整转换,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和新的目标要求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但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没有变,相反却日益凸现起来。特别是每当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发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一再被突出强调起来。目前,我们正处于工商行政管理改革深化的重要历史变革阶段,工商行政管理改革要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要努力达到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的水平,这是摆在我省各级工商行政机关面前的重大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必须改进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中牢牢把握我们改革和创新的正确方向,创造性地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

――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断探求真理,并在此基础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和落实到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是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时必须始终注意的重要问题。首先,坚持求真务实,明确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智慧源于群众,力量来自于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和生动实践,调查研究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调查研究中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问计于群众,求教于群众,才能够听到真话,看到真情,获得真知,才能够真正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决策。其次,坚持求真务实,明确调查研究的立足点。密切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一定要面向实际,贴近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认真研究新的发展中遇到的事关全局、事关未来、事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有效发挥的新问题,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始终建立在实践的坚实基础之上。再次,坚持求真务实,明确调查研究的着力点。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调查研究的过程,是理论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规律、认识规律的过程。在调查研究中,只有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详细占有研究分析所调研问题的第一手材料,再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才有可能拿出有材料、有分析、有见解的高质量调研成果。

――不仅要作深入调查,而且要作深入研究。调查与研究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在调查研究中,应先作系统周密的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尊重事实,一是一,二是二,切实弄情真实状况。同时,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要注重分析研究,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和满足于对所调查情况的表象认识上。为此,必须对所调查对象由历史到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弄清其内外联系,抓住主要矛盾,发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调查与研究,不仅需要科学态度,而且需要科学思维,研究阶段尤应如此。深入研究所调查对象,就要将其放到宏观全局及未来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分析,着力寻找上情与下情、条条与块块的结合点,努力提出符合本部门实际的措施与办法,既不折不扣地做好“规定动作”,又富有创造性地搞好“自选动作”,从而破解难题,进一步促进我们事业新的发展。

――推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才能保障调查研究工作的经常化,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有效性。从省局机关开始,全省工商系统都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都要制订调研工作规划,并列入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要认真检查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的调研工作,把调查研究能力和能否坚持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提拔任用的主要内容之一。凡属重要决策,都要先行经过调查研究。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全省系统干部崇尚学习与调研的良好工作环境。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7

[关键词]地址矿产调查评价地质矿产勘探矿产潜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121-1

地质矿产的调查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地质矿产勘探、矿产潜力评价和地质矿产研究。通过地质勘测来了解目标矿床的地质特性和矿产资源的储备量,全面搜集和已有的矿产资源相关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用最新的理论技术对矿床的资源储备做出评估,为探测和开采工作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此外,还需要精确研究地质矿产的地质特征、成矿的背景以及类型、矿产环境、成矿条件以及模式等等因素。国内已经开展了大量地质矿产的研究调查工作,并且对于这些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进行了绩效评价。不可否认如今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绩效评价的结果仍然反映出在地质矿产调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细微的漏洞。

1地质矿产调查的主要内容

1.1地质矿产的勘探

对于地质矿产的勘测是做好地质矿产的第一步,也尤为重要。在地质矿产的勘测过程中,需要研究确定矿产中整个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矿产背景以及矿产特征等等。这需要通过地质勘测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产的地质特性和资源储备量。具体的步骤分为: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主要的勘测对象为地质矿产区域的地层以及构造,周围的岩浆岩、变质岩以及围岩蚀变等等。根据地质矿产勘测的规范要求,勘测工作主要分为四个环节:预查、普查、详查、勘测。各个环节分工不同,目的也不同。预查是在对地质矿产区域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后,类比其他地质矿产和初步调查后,根据工程验证发现可以作为普查的地区,即一些矿产潜力较大的区域。根据相关信息可以初步估算出矿产的储备量。普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野外勘探工作进一步确定地质矿产潜力较大的地区的价值以及一些概略的研究并标出下一步详查的具体范围等。与普查衔接的环节是详查,在这一环节将要在普查提供的具体地点进行系统的勘探工作。主要任务是明确该地区矿产的地质特性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矿体的连续性需要确定,通过研究对于地质矿产是否具备工业开发价值进行评价,同时为下一步骤标出勘测的范围和缩小矿产储备量的误差。最后的勘探环节是对于前面所有工作的总结,是对于之前所有研究数据信息的加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详细地探测矿产的地质特性以及控制或破坏的因素,确定矿体是否具有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的储备容量。最终根据研究调查结果为矿产建设投资决策和设计确定方案并提供相应的依据。

1.2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估

所谓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估,是在准确收集与目标矿产资源有关的地质信息后,根据最新的理论技术进行研究,科学评估在目标区域矿产的储备容量。这一过程是将来开采挖掘的铺垫。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估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成矿地质区域的背景调查以及绘制地质构造图,研究目标球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的预测需要潜力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此外,还需要进行典型矿床以及区域成矿的规律研究,绘制典型矿床和区域的成矿模式图。然后进行成矿预测区的选定和筛选,估算地质矿产的资源储备。

1.3地质矿产的研究

地质矿产的研究以对成矿的研究为主,其中主要调查研究的对象有矿产的地质特征、成矿机制、成因类型、形成机制和机理、成矿地区的背景构造、成矿环境、地质背景、条件、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模式、成矿习以及成矿的预测等问题。在这些诸多问题中,研究的核心是矿床的成因研究,包括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形成机理和成矿机理、构造背景以及环境等。对于地质矿产应用研究的核心集中在对于成矿预测的研究,主要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背景、成矿规律、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等问题。在这基础上可以标出矿靶区,明确找矿方向为地质矿产的开采工作提供找矿前景和找矿远景。

2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研究评价工作仍然比较传统,技术手段不够先进,不仅效率不足,而且精确度有待商榷。如今的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已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地质矿产的调查研究,比如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VS可视化系统等等。这些技术集成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标识着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已进入新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国外的地质矿产研究项目绩效评价,针对现今国内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状况,制定我国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的绩效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此外,如今国内地质开采的人才缺口非常大,技术人员缺乏。相当多的地质矿产的工作人员选择了换行。由于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很多不具备经验的工作人员还无法胜任,专业人员的转行,新晋人员的不够纯熟,已造成地质矿产调查中技术人员的断层现象。

3结语

目前,国内已经开展了大量地质矿产的研究调查工作,并且对于这些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进行了绩效评价。不可否认如今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绩效评价的结果仍然反映出在地质矿产调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细微的漏洞。对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工作者们了解缺陷,并更好地进行地质矿产的开发。

参考文献

[1]DZ/t020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s].2013.9(14):86.

[2]于德福.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典型示范成果终审会侧记.地质勘查导报,2010.14(11):38-40

[3]游小毛.地质矿产研究专业的建立[J].中国科技博览,2012.3(12):34-36.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8

关键词:设计;用户;用户信息;用户研究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35-01

一、用户信息

信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存在时普遍的,出现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用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只有通过用户使用才能表现其存在价值,而用户在各种活动中离不开信息,表现为信息与用户的相互依赖。通过对用户信息的研究来深刻了解用户。

二、用户信息研究定义

设计行业是一个整合,处理分析,传递信息,并将所需要的信息应用在设计产品的行业。目前网络时代充斥着大量繁杂的信息,使得设计师能够快速,准确处理所需信息变的尤为重要。而作为其中信息重要载体之一的用户因此受到重视,逐渐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趋向。

因此说白了用户研究就是一种研究用户信息的方法。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一种获取用户相关信息,将他们的目标,需求与商业宗旨相匹配的理想方法。对用户来说,用户信息研究使得产品更加贴近他们的真实需求。通过对用户的理解,我们可以将用户需要的功能设计得有用、易用,并且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用户信息研究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等相关信息,才能真正了解用户,提高用户使用产品的满意度。用户信息研究不仅对公司设计产品有帮助,而且让产品的使用者受益,是对两者互利的。

四、用户信息研究的内容

我们总是把“用户”放在首位,但用户研究到底研究什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要设计出好的产品把握用户是关键,从而用户信息成为我们必须了解的部分。因此,在用户研究过程中,围绕用户的相关信息应该包括用户类型,用户的心理,用户需求的调查分析,用户所处的环境,用户获取信息的来源等。

(一)用户类型研究:类型研究是用户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开展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

(二)用户信息心理研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用户需求和吸收信息的心理过程和状态,分析其中的各种因素,探索用户的心理行为规律。

(三)用户所处的环境影响研究:研究用户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对用户吸收与利用信息的影响,探讨其中的规律,这是用户研究中的又一基本内容。

(四)用户需求研究:一般把用户需求分为两个层面,动机层面的需求和操作层面的需求。

(五)用户获取信息来源的研究:研究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五、用户信息研究的方法

既然是一种研究方法,那么怎么进行用户信息研究,怎样快速,准确收集用户信息就是重中之重了。用户研究的方法大概可分为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两大类。

(一)直接调研

直接调研法是用户研究中的一种直接方法,其基点是必须有用户本身参与调研活动。它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即可调查当前用户,又可调查潜在用户。采用该方法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具有详细,可靠,具体的特点。主要缺点在于使用不方便,由于受调查对象的限制,优势对调查问题的答复率不高。

直接调查的方式归纳起来可分为调查表法,询问法,实地考察法和信息反馈法。

1.调查表法:调查表法事用于用户研究的常用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调研内容及范围设计调查表,然后将调查表递交给调查者,待被调查者按要求填好调查表后收回,进行分析研究,引出结论。

2.询问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根据研究目标直接向用户提问,从而获取询问信息,然后引出研究结论。

(二)间接调研

所谓间接调查,就是调查与用户有关的各种资料,如各种文献,用户登记卡,服务工作记录,咨询记录,业务日记,用户工作日程表等。使用该该方法进行用户调查研究,虽然不直接与用户接触,但所调查的各种资料却与用户的活动息息相关。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利用一定的媒介与用户交往的调查方法,与直接调查相比,间接调查具有可靠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六、结语

总的来说,用户信息研究作为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满意度。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9

一、人大调查研究成果的评价

就调查研究成果的价值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自身的研究价值。每一项调查研究活动都有它明确的目的性。自身研究价值首先体现在它是一项工作成果,或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或是具体问题的调查。因此,工作上是否有新意,认识上是否有新观点,是衡量调查研究价值的主要方面。二是调研成果的两个转化。即向工作实践的转化、向决策和理论方面的转化。向工作实践的转化是指这些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以推广和运用;向决策和理论方面的转化是指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领导层的决策,为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提供实践依据和实践支持,为人大制度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调查研究成果的几种类型:

(一)情况汇总型。是对一般工作现状、动态等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后,汇总整理的反映基本工作情况类的调查报告。这类调研报告是为了便于常委会或有关领导对全局情况的总体了解、掌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经验总结型。是工作经验类的调查研究报告。一般是对典型的问题、典型的做法进行调查研究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即通过对典型单位的做法进行详细地了解和分析,从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教训,用以推动和指导工作的开展或提供给有关方面参考借鉴。其突出特点是具有示范性。

(三)探讨研究型。这一类调查研究成果是指对人大工作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在理论上需要研究、讨论,实践中有待于完善、改进和发展的做法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论证它的可行性,并且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预见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有价值的调查结论。这一类调研报告具有探索性、预见性、论证性和咨询性,相对来说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调研成果。

二、人大调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途径

调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是人大进行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再好的调研成果,如果把它束之高阁,便失去了它的意义。调查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是整个调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研成果体现价值的重要阶段。

调研成果推广和应用的主要途径:

(一)报告调研成果。将调研情况和调查当中了解到的一些重要问题整理成调研报告,并向组织调研的部门报告。报告时,一般应先向主任会议报告;常委会要求听取汇报的,要向常委会会议汇报;属于上下级人大联合调研的,要向上级人大汇报。同时要根据情况,请示领导同意后抄报有关部门和方面。供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决策时参考,从而被决策机关和决策者所采用。

(二)为本级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提供依据和参考。将详实的数据和可靠的一手资料、有价值的结论、成功的经验等,体现在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工作中。

(三)将调研成果吸收到人大领导讲话中去,用以指导工作。可以以“送阅材料”等形式,向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反映。也可以通过起草领导的讲话、报告,推广调研中获得的新理念和成功的经验,用来指导工作。

(四)宣传调研成果。各级人大机关都办有内部刊物,是发表优秀调研报告和开展理论研讨的首选载体,也可以在社科类理论刊物或有关报纸的专栏上发表。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篇10

文章写作是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理论,先有认识,再有表述,先有材料,再有写作。所以只有认真研究写作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论文准备阶段,是写作的初始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博采信息、聚集资料、分析资料、提高认识。会计论文的写作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搜集论文资料(包括调查),整理分析、筛选使用资料等内容。即搜集、整理、加工资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材料,闭门造车,难于撰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搜集与占有资料、整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同时也贯穿于撰写财务会计论文的始终。

(一)资料搜集的范围。搜集资料时,首先要明确哪些资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哪些资料是必需首先了解的、急需的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搜集。写作论文一般应收集以下几类材料:

1.论题的核心资料。它是指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例如:《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冲击与挑战》这一选题,其核心资料是围绕知识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如《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会计理论》、《会计计量理论研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国际会计准则》、《论财务会计概念》等书籍。核心资料,往往是“参考文献”所列的书目、篇目。

2.背景资料。它是对核心材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和与论题相关的参照材料。学术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后人通常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要重视已有成果资料的收集。可以编制已有成果目录,从标题上掌握论题研究的线索,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各派观点的资料,以便寻找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有些资料还能用于行文中的理论探讨,以增强文章的理论性。

3.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资料。专业论文不能停留在就事议事的层面,而要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理论来分析和阐述问题。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理论资料收集。

此外,还要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面对如山似海的资料,怎样才能迅捷地获得我们所需的资料呢?这需要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

1.社会调查。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包括亲身体验)的主要方式。大量实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等,都是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比较零散,但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能给人们深刻的感性认识。写作论文时可重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具体方式有:

(1)普遍调查。它是对论题所涉及的一定范围内的有关情况,作出全面性的调查。例如,探讨我国国有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等问题,就要对各地区、各单位作全面的了解,对其人员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的状况,作系统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全面情况,掌握各种有关数据和事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的管理方案。这样普遍的调查,难度会大一点,需要花费较多的物力和人力。

(2)专题调查。它是针对某个问题作专门的调查。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对沪深两市的所有纺织类的股票的股本结构、财务指标、市场价格、政策倾向等资料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对各股票市场价格高或低的原因作重点的剖析,预测各股票的未来走势,并进行技术分析。

(3)典型调查。这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典型可以看到共性,即一般面上的情况。因此,典型一定要注意有代表性,可以选取上下两头,也可以选取上中下三类。例如,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可以选取非常成功的邯郸钢铁制造厂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典型调查,分析其降低成本的方法、原因、经验,然后总结出降低成本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设想。典型调查单位数目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属小型调查,能节约时间、人力、物力。

(4)抽样调查。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从所要研究的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取得资料,然后推算出全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在总体数量庞大时运用。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纺织类股票家数较多,要想对所有股票的情况一一进行调查,实际上工作量很大,有时也并不需要这样做,这时就可以运用抽样调查法,将其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两家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分析比较。

(5)重点调查。它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求对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内容方面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有典型性的单位。

(6)个案调查。它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与典型调查有许多共同特征,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缺点是主观随意性较大,优点是耗费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可全面深入细致,方法多样,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生动、细致,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

进行上述调查,可以通过观察、开会、问卷等调查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其中,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考察、搜集资料。开会,是指调查主体(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相关会议、报告会,利用开会这种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调查内容)的一种调查方法。此种调查方法比较方便,与会者彼此可以相互交谈,相互启发,相互修正,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资料信息;问卷,是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设计的问题(亦称调查问卷),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的设计要鲜明、准确、易于填答人理解,才能提高回收率。

2.文献资料搜集。文献,通常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但我们写财会论文,所指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即与论题研究对象信息有关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如,《财务与会计》杂志,侧重于介绍会计法规、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会计研究》杂志,则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中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会计学会每年编制的《会计学论文集》,则选择了当年有代表性的财会论文。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学会的刊物、文集亦可选读。

有关财务会计书刊资料名称,可以参考本书第三部分的“参考文献索引”。

总之,搜集资料既要丰富又要适度,要有重点地阅读与选题有关的内容,而不要漫无边际地阅读。文章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可精选,有的可精读,有的只需大致浏览一下即可。

(三)搜集资料的方法。检索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充分利用论文撰写者自己的藏书,善于利用图书馆、档案馆、书店、书展等。每一个研究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建立自己的藏书系统。可以直接在资料上做阅读记号,或者插上若干纸条,随时备用,这可节省大量抄录时间。此外,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大量专著、报刊、统计报表、历史资料和技术档案,而且经过整理开发,以其资料齐全、检索方便的优势,吸引着研究工作者。到图书馆查阅是获取文献资料的基本途径。当然,经常逛书店、看书展,往往也可以获得最新的图书资料信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单位的资料室、侧重于平时积累,经常做卡片、记笔记、剪贴(复印)报刊。是书,注明作者或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是报纸,注明作者、篇名、报名、第几版、年月日;是杂志,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年月(期号),以便附录在论文的后面“参考资料”项,也便于文中注释引文的出处(是书最好还要加上页码)。

怎样才能快速地查检到所需的资料呢?

①要熟悉图书分类法。一般来说,图书馆都是把所藏图书资料按内容的科学性或其他特征,以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型,有规律地排列出来。开架图书,我们可以自己查找;对于闭架图书,我们可以查看图书馆编制的目录。目前使用得较为普遍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此法把资料分为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一级大类目下,根据图书属性又划分为若干二级类目,其下再分为三四级类目,并采用“八分法”和“双位制”编码。比如,要查找财政、金融方面的资料,就要先找经济大类,它属于社会科学大部类的F项目,然后找到政治经济学项,再下找至“8财政、金融”,在此项目下就可查找到你要找的相关论著,用专门纸条写上编码、书名交给管理员就可以了。

此外,有些图书馆还同时使用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读者可以按其中的一项进行查找。总之,如果不熟悉图书分类法,可以选一本简明的“图书分类”浏览一下,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翻检图书分类目录时,可编制参考书目。每本书名用一个单独的卡片,既便于借阅,又便于保存,还可以从书的标题中估计与本论题的关系,然后“按单索骥”,借阅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