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5:27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1

   一、重要性的认识

   人的一切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客观实际,来源于社会实践。对一事物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往往建立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才能获得。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在德育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又有痛楚。建国初期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正规的,是成功的,是有经验的。其后是“文革”时期,德育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形而上学的,是以只抓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教育形式,放弃了对其它科目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内容,抹煞了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其间的德育教育也是扭曲了的,既不反映人的正确思想,也不体现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再次是一手软一手硬时期,片面削弱了德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标准去判断衡量一个人一个事物。理论上是非不明,实际操作中一边倒。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问题,德育课程被砍掉,机构被兼并,最终导致了一场动乱。同时也给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警觉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德育教育。最后是动乱之后的德育教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有为才有位,有绩才有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效应,这就要靠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的调节,实行科学的教育来加以弥补。培养四有新人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加大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这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二、系统性的构成

   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德育教育有它的系统性,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有机地完整地结合体。教育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系统地讲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讲求实效。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灌输而且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讲授内容要接近大学生的要求,将真理、事实、要求融为一体。要处理好几门课之间的内容、学时、协调、互补、渗透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上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完善自我,更全面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同时要注意教材中基本理论的通用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及相对稳定性。根据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不同阶段的形势需要及时地补充调整内容。

   形势政策课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题。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立足于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每次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面面俱到,要紧贴实际生活,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方法要注意启发,专题要注意系统,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要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可接受心理、国内国际的形势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内容上要形成一定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掌握应用。

   除了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外,教师队伍要健全,每门课都要有学科带头人,人人都有乐于从事这门课的心愿,不论形势如何变化,要有敬业精神。教师的思想要到位,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朗,教风要正派,队伍要稳定。以确保德育教育的系统性。

   三、心理性的互映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时也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念和利益获得结构的冲击,而一些空头政治论教给学生造成一种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之社会风气不正和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改革过程中不完善的空子,导致了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怀疑心理,心态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对峙,希望与困惑交织,有序与无序同在,伴生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消极心理,出现了理想虚无,个人主义膨胀,道德价值观畸变和对优良传统的否定,这些消极的因素构成了学生对思想教育的不接受心理,也使德育教育地位和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更加说明了德育教育承担的重任和必须加强的紧迫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真理的趋向心理还是普遍存在的,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度是可信的,对社会现实存在的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绝的,对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追求是执着的,富有风险意识,敢于挑战,想在大潮的风浪尖上拼搏一番。他们注重行为效果,不尚空谈,通常以客观效果和实际效益作为评价人和自我的尺度。要求社会为他们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机会。有的大学生也有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知识的需求、择业的标准和人际关系都以能否带来实惠为基准。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淡漠,人际关系商品化。当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会感到惶惑不安,以至精神颓废,失去信心。德育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条件和心态要求,用真理去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还要通过自己人格的感召力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力。将自己的经历,对社会现象的体验溶进讲授的内容,使其接近社会、接近现实、接近学生。注重情理交融,培植互信心理,以情感人,以理化人。按照心理规律去把握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修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将大学生的心理受一些不正常的阴暗因素的影响而扭曲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心理上要有一个互通性,用实际行动与心理反映的一致性去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以沟通思想,产生共鸣的心理互映克服茫然、浮躁情绪,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使大学生走出心理“围城”,使他们的心理随着时代大潮的步调而波动起伏。

   四、真理性的输入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先进思想不可能自发产生,共产主义思想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才能被学生接受掌握。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这块阵地无产阶级先进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就会去占领。向大学生输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把这块阵地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是时代的需要。“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邓小平文选》第219页)。要向学生输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认识真理、掌握真理、运用真理。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选集》第一卷第217页)。要让大学生通过多渠道学习,接受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输入要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思想,采取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输入方式。在输入的过程中,要将真理性贯穿于全过程,将正确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要符合内容,内容要适合对象。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就理论谈理论就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真理。输入真理的同时,要做好疏导工作,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堵塞言路,学生能说出心里话,就是认识提高的表现,不要横加指责,求全责备,要加以引导。在真理的输入上要讲原则性,在方法上要讲策略性,在具体工作上要讲引导性,在教育效果上要讲实效性。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2

【关键词】教育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在谈“教育”,天天在做“教育”,可是,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一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是老师努力让学生掌握各种技巧以便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我们来看看在我国古文中对教育是如何理解的,在《说文解字》中,“教”字有它特定的内涵,其解释叫“上所施行,下所效也”,在上位的人他所施行,下所效,“效”是效仿。甲骨文“教”像一个人手持棍棒教一小儿学卦爻之状。可知远古对儿童的教育中是以教他们掌握易卦爻知识为主的。“育”就是养子使他做善,叫“养子使做善也”。再来看看西方教育(education)这个词的来源,它源于拉丁文“educate”,后来演化成一个动词“educate”即“培养、培育”,这个拉丁文本身也有它特定的内涵,叫“引出,导出”。“引出,导出”这个教育的形态很形象。既然是导出,那就不是外在给它加一个什么东西,通俗的说不是老师在讲台上说一些规律和结论,然后要学生要好好的记住,将来考试能考的着,然后拿个高分,最后毕业,找个好找工作。往深处去挖掘,它有它的一种哲学观念和世界观在起作用,为什么这样讲?“引出,导出”不是加一个东西,而是给它创造一个环境,让它去生长。就像一个植物一样,我们去施肥,我们去浇水,这个种子本身就会生长,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而不是为这个植物本身要做些什么东西。种子就是学生,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成长。

这样看来,“教”和“育”这两个字的内涵其实不同,“教”就是引导你来掌握学术上的知识,而“育”则是使你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的过程。简而言之,通俗的说教育就是教书和育人。

反观一下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教和育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被我们笼统的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技巧的过程。只有教,没有育,或者说教的多,育的少。“教”的过程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却很难找到“育”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苦、老师累。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场马拉松,而我们几乎是在用跑400米的速度去跑它的前半程,绝大多数的学生生活的不愉快,成天生活在训练中,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虽然在基础知识上非常扎实,但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社会责任感、利他的意识等方面非常的欠缺。而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到了大学,很多学生的速度开始放慢,开始享受生活,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还有一些开始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据统计,上海平均每年有30名大学生跳楼自杀。

这与西方一些国家恰恰相反。比如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都相当松散,无论是从教授内容的容量、难度、系统性,还是学生习题练习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来看,和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相比都相去甚远。但是让我们好奇的是,这样松松散散教育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却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我们学生放松的大学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这种差别的形成应该有多种原因,有文化上的问题,有体制上的问题,其中根源可能还是出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上。

美国基础教育可以说是知识的吝啬鬼,在平常的教学中会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却更像是一个贪婪鬼,我们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总是希望我们的孩子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3

【关键词】教育生命化思考

强调教育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是当代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和心声。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说过:“教育林根本上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叶澜教授在他领导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中也极力倡导教育的生命化,指出“教育是一项面对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是一项促进人的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主动发展的事业。”在现代教育中,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被看做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重要的生命历程。对学生来说,教育是其生命质量提升的历程,对老师来说,教学是其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

现代心理学家们研究表明,人的生命有两次生成。人的第一次是从母体诞生中获得,它浑然无知,人们称之为自然生命;人的第二次生命主要是在学校教育中构建,谓之人格自我,教师是儿童的第二任父母。这种人格自我的生成具有可变性。它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否定旧的自我,走向新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否定中实现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仅仅热爱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他对学生这种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特征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尽管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期,但是他们缺少生活的经验和对生命的体验,尽管拥有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但是他们不懂得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发展。这个时期的他们,是捧着金碗乞讨。他们最需要的是那些珍爱生命,充满仁爱,善于开发潜能的导师。基于此,生命化成为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站在国家的角度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阐述了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应达到具体指标,这就用法定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功能,强调了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教育的责任就是把他们身上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挖掘出来,并让它发扬光大,让他们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自我的超越,最终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目标。

现代教育同样赋予教师职业新的内在价值。如果说传统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继承性,对基础知识的规定强调的是学习掌握人类已有经验的话,那么,现代教育则可以说,更注重的是未来性。“教育要面向未来”(邓小平语),“教育就是人类通过培养生活在未来社会的人,让其掌握创造未来的最基本活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第二次审议报告》)。要培养适应于未来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这个创造性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就必须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正如印度教育部的文件规定的那样:“一个好教师的标志是他自己总是在学习,总在发展他的知识和了解儿童和青年人。简言之,一个教师应该是这样一个人,即从他的态度到知识,从他的思想到行为和他整个生活动都是受的比较好的教育,今天受的教育比他昨天受的教育更好,而他明天受的教育又将比今天受更好。”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这个时代里,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将在时间优先上获得高回报。如果教师面对以变加速的速度增长的人类文明知识时,不主动地去获取、筛选、分辩、归纳、利用信息,从中探索、掌握生产、生活的客观规律,依旧停留在“传祖宗之道,授先帝之业,解六经之感”上,将在知识创新时代中连同他的学生一起被无情而残酷地淘汰掉。正是时代赋予教师工作这种创造性内涵,教学才得以摆脱机械简单的文化传递使命,才摆脱了“奴隶一般的工具”(马克思)的尴尬处增境。教育活动的创造性开展,体现了教育者的智慧和艺术,实现了教师职业以来未有过的尊严和欢乐。教师不再扮演一厢情愿的奉献角色,如蜡烛,点然自己,照亮别人,如春蚕,吐出青丝,耗尽生命,而是在自己工作领域中独立地创造,主动地追求,实现自己职业内在的价值。也正为此,教育才焕发出迷人的个性魅力,吸引着众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成为了传承和创造人类先进文明的事业。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4

我是抱着支持和学习的目的参加这次活动的,本无打算在会上发言。可会议期间,聆听将军们讲述我军的英雄故事,整个心灵深深地为这些共和国英雄们的事迹所感染,内心充溢着不吐不快的冲动。

近期,走进崇高研究院要出版一本文集,执行院长贺茂之将军希望我把发言整理出来,这个命令我不得不从。

一、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概括当代中国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恰当不过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普及各级各类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在九个世界人口大国中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86%,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但是,我国教育存在问题和挑战也显而易见。特别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升学轻人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我国教育存在的上述弊端导致国民创新素质和人文素养不高,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

基于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报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教育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回归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二、德育是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是地球变暖了,人心变冷了。德育是未来教育的最大难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担心,因为这是个国际性的问题。如今,人类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可以让飞天不再是梦想,可以克隆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德育。目前,人类的道德不是在进步,而是在滑坡。”

那么,对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当前德育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

“物欲主义”正向整个社会蔓延。1977年,粉碎“”时,我国国民经济已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吃饱穿暖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发展国民经济,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要战略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等等,保障了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不能不承认,“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释放国人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切向钱看”思潮的泛滥,“物欲主义”不断向整个社会蔓延,有的人甚至为了致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限。而当这一思潮从社会领域向教育系统蔓延时,中小学生道德成长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就是其必然结局了。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二律背反”现象。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一个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卢梭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时甚至会出现物质文明愈发达,精神文明愈退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在享受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却时时刻刻面临着物欲横流、道德滑坡带来的种种困扰。

南怀谨先生曾经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伴随着当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世界范围内物质产品生产、交换分工和贸易体系的加速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流、物流、思想流,几乎进入了无障碍、无隔膜感的时代,人类社会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种背景下,东西方的文明范式、社会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交流、交融与冲撞,日趋激烈。

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信息和知识在人类社会传播方面,更加开放、公平、便捷;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日益虚拟化,其信息、知识和思想的分享常常处于无“安全阀”状态,尤其借助网络快速传播的图像、视频,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了唾手可得、数不胜数的感官刺激……这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弊互现,人类社会面临着日趋严峻的道德教育挑战。

三、单向度的教育造成了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日益贫困

人有两个世界,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教育在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对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培育上。人的物质力量是改变物质世界的力量,这里突出的是知识的力量、能力的力量;而人的精神力量,则是改变人的内心世界的力量,这里,突出的是人的品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在这里,我把着眼于人的物质力量培育的教育,称为“物质人教育”;把着眼于人的精神力量培育的教育,称为“精神人教育”。所谓“物质人教育”,从教育价值定位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功能;从教育内容上讲,更多地强调知识和能力教育;从教育个人功用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改变个人命运、改善个人生活的价值。这种教育,突出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对人的物质力量的释放。所谓“精神人教育”,从教育价值论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文化意义,特别是人的人文素养教育;从教育内容上讲,更多地强调人的德性成长和人文教育;从教育的个人功用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对人的自我成长的意义。这里,突出的是教育对人与内心世界的关系,强调修身与内省,释放的是人的精神力量。

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社会日益被极端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所绑架,使整个教育深陷单一的“物质人教育”泥潭之中无力自拔,让教育沾染上了日益严重的“金钱味”“铜臭味”。这种教育培养的人,由于精神发育不健康,在人生的长跑中,往往会得“三种病”,一是“犹豫症”,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患得患失,人生的路迈不开步;二是“躁动症”,面对人生的各种诱惑没有定力,人生的路走不稳;三是“近视症”,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没有远见,人生的路走不远。

四、精神世界的培育离不开三个载体

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培育,离不开以下三个具体载体。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民族的文化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然包括文化复兴之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标识,是滋养每个中华儿女心灵的最丰厚的精神产品。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植入中小学生的大脑。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民族的信念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大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系统完整的教育,将这种理想信念转化为本民族的价值崇拜,这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个孩子打牢价值观的根基。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5

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突然看到小孩掉到河里或有人出了车祸,都会产生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并不是为了讨好落难者家人,也不是为了在群众中获得好名声,而完全是出于人的本性。然而许多青少年看到别人陷入逆境,要么漠然视之,要么幸灾乐祸,更有甚者落井下石。是什么抹杀了他们纯真善良的天性,辨别是非的能力?是糟糕的家庭环境,是充斥暴力的文化产品,是一贯对生命的漠然,还是对法律的无知?

无论怎样,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社会伦理呼唤浩然正气,生命与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青少年在身心发展期间,人格尚未健全,易感性和冲动,自控能力弱。这更需要呵护其同情心,增强其正义感,完善其人格,培养其珍爱生命的美好品质。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青少年进行关爱生命,远离暴力的人文教育。

一、植树种草,养花观景,培养美好心灵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唯有体会到一草一木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意和智慧。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闻清新空气,鸟语花香。赏树影婆娑,小草吐绿,百花争艳。领略自然之美,从而引发对自然的热爱,落实在行动中,体现为勿践踏草坪,勿攀折花木,保护自然环境。

二、与动物交朋友,学会珍爱生命

参观动物园,认识动物,写善待动物的作文。了解某些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动为鸟等动物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感受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与动物交朋友。对捕杀和残害珍稀动物,干扰野生动物生活的丑恶行为要敢于揭露和反对。要学会关爱和呵护我们周围的生命。

三、树立平等意识,同情弱者,关怀老弱病残人

通过为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等做义工,设身处地地体验弱势群体的酸甜苦辣,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活动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幸的生命更需要肯定和尊重。在弱者面前抖露威风是最虚弱的表现;在傻子面前显现聪明是最愚蠢的表演;以践踏别人人格尊严来表现自己的强大,是最卑劣灵魂的昭示。

四、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改变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培养开阔的胸怀

在日常交往中,了解彼此的差异,尊重彼此的个性,通过相互评价,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体谅别人,悦纳自己,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能够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感受到一个人的生命对他人和社会带来幸福和快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不可睚眦必报,要能够宽容别人,原谅别人。但也不是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迁就姑息,要敢于和善于斗争。这样既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他人和谐相处,也能深刻体会到生命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什么值得尊重。

五、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1 注重自己的生命健康

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健康的饮食起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病及时医治,突然发病或意外事故,及时拨打“120”;学会自我保护,具备避险自救的安全常识;保持心理健康,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折能力,使自己由脆弱变得坚强,避免因为不堪压力而自残或轻生的悲剧发生;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途径来捍卫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

2 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

“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任何人都不得故意或过失伤害他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通过听取法制报告会,参加公判大会,参观法院、监狱、禁毒所等第二课堂,让孩子们认识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不容侵犯,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六、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暴力文化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6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要在实践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

关键词:哲学思考;思想;素质教育;客观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峰回路转,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作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科技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国策。素质教育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政治思想保证。它的提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命运和前途有长远的决策性意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切实贯彻、全面实施。

一、素质教育的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客观性原则,就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性与必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等诸多方面的统一,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要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并非易事。素质教育的形成,正是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研究国情,把国情作为我们办事情的出发点。研究国情的实质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果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就必然脱离实际,也就是违背客观性原则。我们过去教育经历了许多曲折,很重要一条教训就是脱离国情。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怎样根据中国国情来发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后来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有偏差,参与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曾多次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教育和质量。”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和1994年全教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客观性及其指示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来自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国的教育,是在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只有对国情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正确性,并自觉地为之奋斗,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谈得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传下来的,它是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形成的共识。它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它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是这个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之,认识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十分重视对国情、省情、县情的研究,要反对本本主义和一切主观主义的东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完成,使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富于自觉性和创造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万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任何的诸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事物的整体。如何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素质教育,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所必须的。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抽象的理论形式来反映我国教育实际的,从形式上看他是主观的,从内容看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论与大力支持。不了解其中各子系统的联系和关系,就不能把握其整体,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就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

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及其内部诸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完成这个任务,但必须努力去研究他、实践他,以期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素质教育协调而健康地向前发展。下面试从三个方面略加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我们习惯把素质教育称为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它简明而形象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以其具体内容而论,它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和关系,要充分认识其整体性,必须做全面考察。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来的,它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13亿人口中实行的。它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它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和需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纪律、学会审美,为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

可见,素质教育是由前提、保证、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手段、措施等构成整体。其中有几个具体问题需要澄清。

一是搞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了?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因此,考试是一种教育评估手段,不同点是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推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手段,所以素质教育不是要考试而要对考试进行改革,有效地利用考试这个手段。只要学校存在,考试就永远不会完结。

二是搞素质教育不是就要多搞活动?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二者都应抓好,但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所以素质教育绝不等于活动教育。

三是是不是条件差的学校就不搞素质教育了?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办学指导思想,所以无论条件如何,都应该搞素质教育。

四是打牢基础与升学选拔是什么关系?应该明确,推行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只要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拔尖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指出:“实践主义(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一个是他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他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社会生活本性是实践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并依据社会的规律去改造社会,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主体客观化。素质教育是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理论武器和战略举措。

然而,它毕竟是精神的东西,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也内在地蕴涵在素质教育的内容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紧迫任务,党和国家把素质作为关系到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问题提到了我们面前,所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遵循实践性原则,我们在实施教育进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三个要求”的内容。

遵循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我们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理论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性是实践的前提,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教育实践的科学真理,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二是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7

关键词:初中;思政教育;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有健康心态的人,这是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质的重要工具。传统的思维认为,学习成绩与思想素质正相关,只要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自然也跟着上升了。可是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这么简单。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关系,学生的思想素质相对于学习成绩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因此应该予以特别地关注。本文拟从学生特点、师生关系情景设定、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生年龄小,正处在由少年期向育年期过渡阶段,生理、心理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自治能力尚未形成。若教育失当,则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笔者曾组织本校老师做过5次抽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纪律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从这几次调研的结果出发.学校决定把理想教育和纪律教育作为我校思想教育的重点。同时,考虑到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成长特点不同,分阶段、有层次地制定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力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于初一的新生,我们主要开展生活理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学雷锋做好事,为“四化”勤奋学习,立志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纪律教育的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薄师守纪,遵纪守法的观念,讲文明有礼貌,履行《中学生守则》,实践中学生行为规范。对于初二的学生,我们着重进行道德理论教育。重点开展青春期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排除青春期阶段叛逆心理的影响,防止学生因为早恋而导致学业的下滑。在纪律教育方面,我们强调家庭学校结合,认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要求学生逐步提高自治的能力,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对于初三的学生,理想教育是我们思政教育的重点。教育学生初步树立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全局观点和劳动观点;同时,进行升学和职业选择指导。纪律教育,则加入法制观念的教育,要求学生自觉地以一名小公民身份遵纪守法。

总的来说,对于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按照其成长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而教育的内容又随着其心智的成熟阶段而具有越来越深入的内容。

(二)、我任教的学校在农村。学生主要来自附近农村,存在多种问题:厌学情绪严重,学生学习基础差,生活上沾染了许多社会不良习气。相当多的学生家长在沿海务工,与自已的孩子缺乏足够的思想交流。对于留守的孩子,家长能做的只能是关心孩子的生活条件和身体健康,至于学习和思想方面则鞭长莫及。对于孩子未来的规划也十分简单:学习好就升学,学习不好就早早地就业。应该看到,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利的。老师在施加教育的过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框架之内的,手段、成效、进程都受到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情景的设置

教育者首先应当处理好自己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思政教育者不应该讲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更不应该成为让人望而生畏的“传教士”。改变学生应该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与学生做朋友,这一简单的说法中包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而非等级制的。笔者从长期的思政教育实践中发现,如下的师生关系设定是失败的: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进行训斥,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除了认错之外不能做别的,对于自身的错误没有真正的认识,过后依然如故。师生之间应有的平等关系变成了命令——服从的关系。这是无法让思政工作发挥效力的。因此,笔者在与学生谈话时,都首先要求自己保持平等的心态,让谈话的过程始终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并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让学生也进入朋友的角色,参与谈话的内容。大量的实践表明,这样的关系设定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会融入这种关系,与老师进行更加充分地交流,老师也能够充分地了解学生一些失当行为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地予以解决。

三、改进教育方式

(一)改进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思政的课堂教学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对于学生的主动状态,老师应该把他们引到能充分表现他们能力的领域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给学生安排做事时,难易程度不深不浅,恰到好处,让学生喜欢,使他们坚持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某个老师讲课时学生能专注听课,换了个老师就不行的原因。笔者从长期的思政教学课堂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

1、课前要准备充分。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老师应该在备课上多花心思,对整个课堂进行仔细地规划和准备。这样的课才是有内容有质量的。

2、课堂上情绪要热情、饱满。良好的情绪是吸引学生专心听课的条件,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老师是这一过程的主导者,应该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活跃学习气氛。使学生有交流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在上课时多作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设问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平时所关心的事情等内容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4、了解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应该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尤其是后进生,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和信心,而不是一提到学习就产生厌倦情绪。因材施教还包括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标准。

(二)与相关科目合作教学。思政教育是以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为目标的,该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思政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思政单个学科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无法靠单一的学科教育来实现。只有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和各项活动之中,才能真正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就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言,可以起到开阔视野,学会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问题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如果课本里的内容需要其它科目来加深理解的,都尽量展开、延伸。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平时我设置练习题时比较强调材料分析题,以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8

温晓清

21世纪正以倒计时向我们走来。和平和发展,将是它的主旋律;而竞争,将是它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不管是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竞争,还是经济上或科技上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高低的竞争。

关于素质教育,柳斌同志指出:它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实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我们普通中小学落实和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根本所在。

普通中学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虽然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中学里没有开设我们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但类似的功课则是必须开设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上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程,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先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克服单纯的智育型和片面追求升学(即分数第一)的旧观念。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变革。

过去,思想政治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基本上是围绕升学指挥棒转动,教学工作不是为“育人”服务,而是为片面升学服务,“升学”教育压倒了“育人”的素质教育,结果往往是思想政治课的“教书”做得比较扎实突出,“育人”却未放到应当重视的位置。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现象,年复一年,屡见不鲜。还有许多人把政治课看成是升学考试的“拿分课”,甚至以此作为评定职称和发奖金的依据。这种错误的导向,造成政治教师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应付考试和拿高分上,而不是放在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政治课的理论条文虽然背得很熟,考试成绩也很好,但他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并不高。这样的情况从反面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在育人方面存在着不足。

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要按照中央有关通知精神改革教学思想,根据其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的要求,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克服单纯的智育观念,片面追求升学的观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

只有克服了片面的升学教育观,确立了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观,我们才能真正地进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到育人,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注意到育人,在拟定试题时也想着育人,从而把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从升学指挥棒的高压下解放出来,完成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任务。

第二: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现在所用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在过去的教材以及各种改革实验教材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比较成熟的教材。它的组织体系、内容结构都比较科学,这是广大政治课教师及编写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认真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下功夫做好的工作。比如:初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则是此前的《公民》课脱胎而来的。两册书共十课,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培养学生具有“五爱”道德,做“四有”新人来编写的。其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就是教育学生懂得做人之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一致;坚持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先行作用;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之中。以上“热爱祖国”一课为例,我着重引导学生对祖国和社会主义以及特区的基本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的教育,并建议班级组织同学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尤其是深圳特区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了生动的教育。此外,开展壁报比赛、歌咏比赛、组织“我爱祖国”、“祖国和我”、“我爱特区”为主题的演讲会等。这些实践活动,既把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情感化,又把教学中热爱祖国的内容与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在教法上,针对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的特点,多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法(如放映教学录像、幻灯,组织调查采访、参观城镇农村等);针对初一学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搜集名人名言编辑成册等;针对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开展幻想畅谈主题班(队)会,组织小辩论会,让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针对他们自尊心强的特点,采用表扬为主,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正缺点,等等。

此外,依靠班主任、年级教师,依靠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组织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形成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网,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抓好素质训练,把学生培养成为“三个面向”的新世纪的建设人才。

今天的中学生,是下个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实现我国下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快慢。

对中学生而言,抓好素质训练,让他们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确实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光荣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怎样抓好素质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教学目标,逐步地全面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有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课,有它的总体教学目标:即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目标之下,具体到每一册每一课,又有其子目标。比如高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原来的课名就叫科学人生观。它的教学目标是:上册要求学生从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入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的理想与价值,逐步树立科学人生观;下册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第一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上册的内容偏重感性知识的教育,下册突出的是理性的教育。明确了两册书的教学目标的不同点,我们便好因材施教,抓好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素质教育了。

2.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多才多能,做既懂理论又能实干若干的新型人才。

每门学科都有能力培养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怎样注重能力培养呢?我认为,主要是要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即能说会写。

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城市建设,细心的学生看到道路清洁,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没有纸屑果皮;粗心的学生则一路说笑,城市的房屋道路、花草果木,一概未进入眼里。二者的观察力就有高下之分,如果再就此问几个为什么:“城市的环境好说明了什么?”“我们从中能得出什么理性的认识?”有的学生能说出许多道理,有的学生则说不出什么来,这里,分析能力就有强弱之分。老师就此再引申一下,举一些环保的典型事例启发教育一番,那么学生就会在参观城市活动中受到一次生动的环保意识的教育,增强爱护、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又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前面所述的调查、访问、墙报比赛、歌咏比赛、主题班(队)会、小辩论会以及其他活动中,都能达到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搞与不搞,情况与结果大不一样。这些能力训练的活动,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既有书本知识(理论)的指导,又有具体的出力流汗的行动(实践),通过反复的锻炼,就能达到培养他们成为多才多能,既懂理论又能实干苦干的新型人才的目的。

我们的感觉是,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行动滞后于认识较远。

3.重视社会实践,训练学生顺应潮流发展,做21世纪的有用之人。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9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47-01

理工科背景下人才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水平往往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小的作用。如何提高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已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一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在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看来,理工科的学生往往会比文科类的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甚至许多学校会倾向于在学生本科毕业前就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这无形中这就抬高了就业率在理工科院校的地位。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往往会更加注重本学校专业特色的建设,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如何开拓新的专业特长上去,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价值取向越来越影响甚至左右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就更加剧了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文科类专业受到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必定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发挥应有的功效。

2.专业教师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在理工科院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理工科背景,他们自学生时代起,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些重理工轻人文思想的感染,加之不经常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自然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偏见。即使是科班出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长时间在这种理工科环境下学习,也会受到来自外在的一些干扰,使得自身的水平和倾向发生一些变化,甚至会对自己所信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一定的怀疑。马克思列宁课上缺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造成了原本就已很薄弱的人文基础处于更加难堪的地位。

3.学生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素养

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追求的是理性、务实、科学,这与文科学生的批判、个性、争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就造成了理工科学校的一种沉闷、刻板、严谨和没有活力的校园文化。在这种文化下生活的理工科学生往往也形成了一种内敛的性格,他们往往更爱探讨专业如何改进,新课题如何申报,而比较少关注人文情怀,更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理工科院校,图书馆内的藏书多为各种应用型的书籍,剩下为数不多的人文类书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考级用的英语参考书。所有这些,都没能给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1.培养专业合格教师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专业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教书,目的是育人,教师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对于专业课教师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一些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推进理工科院校文化建设

文化是根本,要想取得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环境相匹配,这就需要理工科院校在校园文化上进行突破,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的布置可以更放松,学生的活动可以更开放。要着力提高理工科学生对于思想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在就业指导中渗透

不可否认,现阶段的社会还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就业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大事。但是,在就业指导中,教师要时刻不忘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必过于追求系统化而面面俱到,讲的知识过于琐碎,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要把握“精”就可以了,保证内容的有用性,而不是夸夸其谈。要让就业中的学生在关键时刻能摆脱困扰,让他们的内心感受到有一种力量在支撑。

当今社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国家建设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如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对于国家的未来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突出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显得重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坚定政治方向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小龙.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刘莉莉、崔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关于教育的思考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

[Doi]10.13939/ki.zgsc.2015.07.157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同志也曾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这一观点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1亦师亦友互信互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工作对象是学生。正确处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系是做好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赖,才能贴近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学习中、思想上的问题。相反,如果不能被学生认同和接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将是苍白的、缺乏生命力的。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并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不断地修正自身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尊重学生对于学生发展乃至社会化成长具有重要作用[1]。大学生已经年满18岁,具有独立的人格,追求个性自由,对外界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对知识有极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渴望得到尊重,获得认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其自尊心,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充分了解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及优秀品质。其次,善于聆听、积极引导。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修正和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会积极应对,但同时也因为缺乏经历和经验显得茫然无措,无所适从。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聆听并善于聆听,正视学生的困惑和迷茫,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直面问题。

2要求严格尊重学生

随着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和招生人数的扩张,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面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不再是人们眼里的“象牙塔”,大学生也难以成为人们心中口中的“天之骄子”。如何在现有条件充分挖掘自身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如何在未来的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绽放光芒。大学期间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要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从而影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而对其日后择业、工作、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学期间学生的个人可支配时间明显增加,那么如何计划安排课余时间对大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沉迷于各种聊天软件和网络游戏,还是利用互联网这一方便有效的途径获取更多对专业有益的知识;是逛街购物休闲娱乐,还是勤学苦读刻苦钻研。总之,业精于勤荒于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帮助学生明确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无偏私的,如何利用则要看自己的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学生懈怠的时候给予鞭策,在学生困惑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失落时给予鼓励。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大学生更愿意接受推心置腹的交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学生们往往容易产生更强的认同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实在说,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鞭策鼓励学生进步,向着更高、更广阔的人生目标迈进。

3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种神圣而崇高的职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应该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大学教师的所言所行,就是大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最好参照标准。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强调,“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此可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立足于本职岗位,将求真务实的做人原则、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真正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扎根于所思所想,进而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以教师为典范。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作为教师,首先应该重视自身的品德形象,注重追求卓越人格,重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人格魅力以及特质修养,同时具备超于常人的人文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执业素质。其次,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育人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具备崇高的责任心、事业心。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牢固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向上的育人观,重视每名学生个性化的问题,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4融合创新贴近学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发生着变化。作为年轻的一代人,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极高,乐于学习并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并将之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始终了解学生的思想的动态,和学生交流融合,就必须要从方方面面贴近学生。当前,各种电子设备日新月异,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微信、QQ、人人网、微博等,都已成为大学生常用的重要交流方式和交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种学生喜闻乐见,广泛接受的社交媒介。卢秀平[3]研究发现,把教育管理工作有机融合于QQ平台,是提高其育人实效的有效路径。笔者发现,在生活中,学生们更喜欢通过微信、QQ这种方式跟老师交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困惑、迷茫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回复,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手段有效干预,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和学新,董树梅,张扬.教师尊重学生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