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语文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6:59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指出:“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将古人的智慧结晶记录和保存下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媒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记忆和理解。因此,很多学生都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

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而到了高中,难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以及它的语法功能,还要学习几种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衔接不紧密,难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让很多学生晕头转向,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端正态度。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端正态度,积极致力于文言文的学习。其次,重视讲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讲读技巧。例如,对于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此文用词精准,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讲读技巧,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2.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才能学好文言文。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文言文。另外,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课外也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串讲”的方式。对文言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严谨认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单调无趣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除了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三、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并不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遣词用句有很大的差别,读起来很拗口,也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多多接触文言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分别读文章的不同部分,来表现兰亭流觞曲水的清脆水声以及文章中深沉稳重的思想感情。

2.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如今学生的时代背景相距甚远,语法习惯也与学生熟悉的白话文出入颇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晦涩难懂,不知所谓,渐渐产生抵触敷衍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魅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比如可以在学习前先让学生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影视作品,可以是根据文言文内容改编的电影,可以是介绍文言文写作背景的纪录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绍的小视频,通过影视作品的叙述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以所学文言文为主题的多种语文活动。如果是游记类型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地重游。参考作者的游览路线,将观景的心情进行古今对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结构写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节性较强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改编成情景剧,以文言文形式演出来。可以改编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改编成历史喜剧,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现代元素,如穿越,改编成多个历史事件的串烧剧。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探讨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过时,或者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进行考查。

3.强化字词句的学习以夯实基础

(1)明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的话,就能使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结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启发推测法、连环翻译法、合作探究法、“以旧带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①启发推测法是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抛弃传统的“串读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在一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内容以及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②连环翻译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组织学生进行组织活动,把文章平均分给几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向全班讲解负责段落的字词句,再由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探究。

④“以旧带新”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链接,以旧知识的记忆来带动新知识的记忆,以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句进行系统的学习。

4.注重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就能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字词之间的规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分析与整理,在不断地总结与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础知识,领会文言文中蕴含的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2

关键词:文言文;尝试

所谓自主阅读教学,并不是抹杀教师的作用。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感性认识阶段:激发学生第一次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成功的要素,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心理学也认为,人的认识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的规律的。语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

文言文中很多的语法以及字词的意义和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初学会感到比较困难,因为学不懂,自然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课文有了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第一次阅读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是大有好处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Cai课件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图片、录像、声音、文字等资料,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加以点拨,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陌上桑》一课,我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了一组画面:太阳照在秦家楼,罗敷采桑美貌,行人注目,使官谢罗敷,罗敷夸夫婿。通过一系列的画面来展现故事情节和故事细节。学生边看图边议论:这是什么地方?这是谁?她在干什么?她长得美不美?那些人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使官在干什么?罗敷反应如何?为什么她要夸她的夫婿?在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他们自己看书去解决问题。这样的第一次阅读,学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而阅读所收到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学生自主的第一次阅读,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理性认识阶段:授之以渔与知识迁移

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继承和发扬。在中考中,文言文阅读一直都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去年的中考还出现了课外文言文阅读。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使他们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常见的通假字:“说”通“悦”,“不”通“否”,“曷”通“何”,“见”通“现”,“识”通“志”,“有”通“又”等。又如词的古今义,去(离开\往),于是(“于”,“是”连用\今是表顺承的连词),妻子(妻子和儿女\今仅指妻子),但(只,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等。再如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1、疑问句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某些重点文言虚实词的多种用法,如“之”“其”等;某些词类活用;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的文化常识……掌握了这些规律,也就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

具体的实践可以在第一阶段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第二次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类,然后运用知识的规律去指导学习新的知识,其主要步骤是由知识复习到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在第二次阅读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这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捕蛇者说》一文时,我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完成第一次自主阅读后,要求学生开始第二次自主阅读。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归纳和复习一些文言重点虚实词和语法。如“之”字的各种用法:1、助词,译为“的”;2、代词,译为“它”或“他”;3、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动词,译为“到”;5、助词,无实义,可不译。让学生分析具体什么情况下是哪种用法。然后指导新课的学习,理解文中出现“之”字的句子。还有常用的文言词语,如“然”、“而”、“斯”、“虽”、“安”、“是”等;词类的活用,如“生”、“岁”等;古今义不同,如“于是”、“涕”、“病”、“生日”、“祖父”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根据掌握的知识,迫切地去运用和检验自己是否已经掌握。当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再次激发,对指导下一环节的学习将会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三、运用发挥阶段:知识延伸与知识拓展

要学生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必须举一反三。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训练就要有足够的训练量和对训练的高度类型化的概括,积累足够的训练心得。这是用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的再循环过程,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的。因而,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从大纲出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训练目的性强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对于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推荐一些文章,让学生对照着大纲要求,自己用掌握的方法去学习、理解,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经常采用的训练方式。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后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培养语感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人的教学实践初步证明,文言文的自主阅读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和内在潜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阅读教学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注意因材施教

文言文自主阅读教学适用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生。而在班级教学中,学生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应对有困难的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并加以辅导,以争取班级教学的同步推进,力求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二)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自主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和主导者的作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不仅仅是完成这一阅读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性地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3

语文作为我国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培养人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基础学习方法

【引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就是语言,尤其是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要想和谐相处,文明交流,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高中语文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好高中语文既是我国当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1.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古国,而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语文是我国当代每一位高中生义不容辞的义务。语文包括了语言和文学,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如果我们的语文水平低,就会被他们耻笑,当别人用很有文化的语言跟我们交流时,我们就那么很难读懂其真实的意思,也就很难准确回答问题,尤其是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学好语文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高中阶段,我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审题不清的问题,当然有时候是由于自己的马虎,但更多时候实际是由于语文水平差而导致的。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中,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是当代高中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在其他文化课上就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才能学好其他学科,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2.学好高中语文的基本方法

2.1加强记忆锻炼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每天需要熟记的诗词、语法非常多,作为学生,要想熟练的掌握语文知识,就必须加强平常的记忆锻炼。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有记忆才有储备,有储备,在进行下次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离不开记忆,小到一个字,大到一遍文章,对于语文的学习离开记忆,语文学习将起不到任何的效果。例如,笔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制定了语文学习计划,每天早读前利用10分钟温习老师将的语法知识,再利用二十分钟背诵文言诗词,通过制定这样的计划,加深语文知识的记忆,既达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学习重在积累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在学习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写作方面,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不至于没有东西科协。首先,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读书馆借阅一些名人典故,将一些经典的词句记录下来。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学校开办的各种课外读刊活动,阅读学校提供的各种刊物,不断积累的自己的文学知识。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知识,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库,虽然这种知识比较琐碎,但是随着学生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会逐渐在语文学习上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2.3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语文学习方面,在其他学科上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在认真书写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上课预习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障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语文学习当中,学生在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得学生终生受益。例如,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2.4老师的引导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老师处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教,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现阶段的高中生,虽然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其在学习中难免会迷失方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一定的意义讲,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教师正确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结语】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学好语文既是我国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振兴中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语文作为我国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寻找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我国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为此,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促使我国优秀道德文化得到传承,为我国现代素质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群英.学好高中语文要养成“五个习惯”【J】.学周刊,2014(17)

【2】蒋斌.浅议如何学好高中语文【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06)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4

关键词:作文教学效率想象体验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更是一直困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又突出表现为写作教学效率不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写作成绩不理想,实际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亟待提高。”这些年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不少学校的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初中阶段,对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文化的熏陶。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感受,再加上他们很难有抽象想法,想象的空间也比较狭小,所以他们的作文创作就很容易遇到瓶颈,对作文的写作兴趣自然就比较淡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减负增效,实现有效学习。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想要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一个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是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作文写作的。

一、增加生活体验,创造写作素材

初中生在作文创作的时候一般会面临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来的问题,他们的作文对模版的依赖性较强,很少有学生写自身的感受。因为写作素材的缺乏,很多的学生只能凑字完成任务,这些问题的出现更多的是学生远离生活,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为此,要想优化学生的作文教学就要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创造写作素材,让学生感同身受,亲临生活环境,如带领学生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时,都可以把这些当作积累素材的好时机。丰富的校园文化,多彩的校园生活,如运动会、广播操比赛、“五四”才艺大赛等,学生都非常高兴。活动过后,让他们口头叙述活动过程,谈谈对活动的感受,学生都特别兴奋,语言也较流畅。于是,我就顺势引导: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活动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呢?学生自然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来了。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生成”。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作为老师就要仅仅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某学生因小事大打出手;午餐时不排队被扣分等。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好好引导,都可以称为学生习作的大餐。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去感受大自然之神奇,去探索奥秘,去充实人生,去感受社会之博大、生活之艰辛,关注社会焦点,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果我们教师如此引领学生去感悟,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充实而多彩,也就有了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了,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在实践、生活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而且一旦有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一定的写作习惯,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发实感、抒真情。

二、突出个性,注重知识联系

初中生的思维其实比较活跃,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但是在作文创作中却没有展现出来自己的个性,因为格式化的复制性教学,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写作个性。为此,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转变思想,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让学生敢下笔,敢写作,写自己的所想所见所闻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作文素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注意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

三、激发想象,拓展学生视野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方法;能力提升

口语交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能力的好坏,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变得极为重要而必要了。下面,就初中教学的点滴,谈谈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胆量仪态的训练方法

胆量、仪态对口语的表达效果有直接影响。有的学生一上台,由于心理紧张,或满头冒汗,或手足无措,或搔首弄耳,或抿嘴卷衣角等等。因此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胆量、仪态的训练。多给他们上台的机会,并要求他们上台要从容,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上台的次数多了,各方面的细节注意到位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有了,胆量自然也大了。

二、创设情境的训练方法

人的成长与遗传、环境、教育、自身努力四大因素有关。环境所起的作用又特重要。亚洲潜能开发大师陈安之说:人的成功,智力只占30%环境却占70%。人生下来智力上差不多,但生活的环境却相差很大。有的生下来就在富人家庭,而有的生下来就在贫穷的家庭里,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所面临的环境会有一定的差距。人是环境之子,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他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存在决定意识”,人的存在环境决定人的成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起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可见,“时势造英雄”,无凝是正确的。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共识,也是环境育人,环境造人的最好注释。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应该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从多方面施展学生口语表达的条件和环境,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情境,鼓励学生动脑思维。那什么是情境呢?《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从中看出,无论是情形还是景象,都必须是具体的。具体可感性就是情境的特质。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和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是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他与意境不同,情境是具体可感的,意境是属于人的主观的精神世界。“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感情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例如:在野外听老虎的吼啸声和在动物园中听,其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体育比赛中,对方的强弱,观众的反映,对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有很大影响。这些都是由于情境不同。”这就是说,所谓的“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更应该注重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生主动交际之兴,入境练主动交际之能。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如:假想一个场景,进行真情告白;展播录象节目等。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既要有形象性,感染性,又要对交际具有挑战性和诱发性,特别要注意符合生活实际。因为与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学生的情绪因此而变得高涨起来,交际的主动性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情境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我们要做好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他的论著中汲取养料。他认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教学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学生在大自然多采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他还特地为学生编写了《大自然的书》,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他说:“我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他利用自然进行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古代的教育家在他们的论著中,就论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他将人的本性喻为纯洁的素丝,如把白丝染上青色就是青色,染上黄色就是黄色,因而强调“故染不可不慎也”。深刻揭示了环境对人影响的威力。孟子曾指出,如果要一个楚国人说齐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到齐国去住上几年,这“一傅众咻”的道理说明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庄子认为“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庄子・外物》)荀子则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荀子・儒效》)这些都证明作一个道理:人的成长绝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古代教育家提出了“择邻而处,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等有关的教育原则。其经典案例就恐属孟母三迁教子、断织教子的故事了。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前面说了: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语言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践培养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不可能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主动的实践过程”。我们现在的教学条件比起古人来,实在是好多了,特别是有了多媒体,我们的各种设计就能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使之更容易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去主动交流。

三、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训练方法

思维习惯在学习语文提高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和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不意改变的行为倾向。语文本是一门工具,用以交流的,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多起来了,特别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这是由于老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习惯于不自主思考,不交流,习惯于接受,所以许多学生有一种懒惰心理、自卑心理、怯于公众说话,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失败之处。

服从训练是一种带有强制型的训练,不管受训者愿意与否,都必须服从训练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行为方式去做,经过多次重复,使之形成习惯。服从训练的目标是社会的规范和道德行为。

强化训练是一种不带强制性的训练,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的强化,既对受训者身上自发的出现的一些良好的行为采用各种方式,加以巩固和加强,使之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如,有一位学生看书时习惯用红笔在紧要处作记号,老师发现加以鼓励,使之成绩提升,还使之形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对待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的方法不是训斥和惩罚,而是加以弱化使其逐渐消退。

认知训练是一种以自觉性为基础的训练,通过受训者的学习和认知,使其认识到所训练的特定行为的意义、缘由和作用,从而形成适当的动机,以便自觉的去进行训练,并形成习惯。它注意受训者的具体情况、目的兴趣和行为的整体性。这种训练比较适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如刚上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就训练其写日记并适时鼓励,让学生养成不写日记就觉得少了什么似的。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将上述三种方式根据情况综合运用。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勇于发言,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良好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高;写作方法

一、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的方法

1.养成摘抄的习惯

写文章最好的方法是积累,积累一些素材和文章材料,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因此,为了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例如,学生可以多背诵语文课文中的优美文章,这样时间长了,就有了积累,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利用自己背诵的优美句子,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亮点。

2.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要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文的水平,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在阅读了课本文章之后,要习惯于写一到两篇的小短文练手。因为很多优秀的文章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扩散思维,所以要立足于课本,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让学生在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在学生阅读了课外优秀文章之后,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段落进行背诵,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预感,积累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自如。

3.整改语文课文

这方面不仅包括对现代文故事情节的扩写,还包括对文言文的扩写。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改写现代文的故事情节,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应该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把诗文扩写成现代白话文。这不仅培养学生扩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二、总结

总之,初中作文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的方法是相当重要的。以后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新的语文作文教学理念,放弃那些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错误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写作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于教材,采用改写故事情节,摘抄优美句子,扩写文言文词句等方式方法,从根本上找出更加适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创新策略方法,以此来解决初中语文的高耗低效现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模式管理创新

一、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模式单向,忽视个性发展

我国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偏重于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模式过于单一,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所以许多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和上课积极性较低。

2.教学内容及方法陈旧,脱离实际

现代语文教学是将知识从书本转移到学生身上,语文多样化的特性在教学中背扼杀掉。整个教学过程有老师一个人控制,提问成了老师的手段,回答成了学生的责任,教学方法和答案的统一,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目的过于偏重于应试考试,将一些历史、政治等综合性较强的语文项目肢解成高考的阅读模式,机械的讲解并将其奉为教学经典。这就使教学缺乏了知识性、趣味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以成绩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存在以下三种现象:第一以应试取代教学。为了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不惜将课文直接成考试题目加以辅导。破坏了语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第二,以备考资料取代教材。老师不在从精读、研读的角度去剖析课文中的精华,而是以资料的讲解作为取得成绩的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也盲从于此。第三,以背诵文章取代自主作文。这些现象彻底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归根结底就是教学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二、新形势下改进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策略

针对以上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应该给予调整。包括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建立评价及激励机制等方面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化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即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需要,灵活多样能适应学生身心需要的新型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出发,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式。力求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以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和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刺激人们的求知欲望。

2.建立合理的语文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合理的语文课程结构是指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好语文知识技能与就业需求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课程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程的进行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在语文教学中不光要教会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际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思维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到思维的结论都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尤其要在一些比如注意力及意志力的培养、自信心、集体合作精神等等方面合理的加以引导,达到更高的教学境界。

3.建立完善的评价及激励机制,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善的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更加强调除了成绩之外的,通过课堂中学习的技、战术的使用,进步程度,及团队配合等综合因素。通过采取自评、小组内评价、教师评定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教师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教学比赛中,建立自信心,激发参与与热情,合理利用规则,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勇于表达个人见解,对同学作出客观评价;有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1.“精心”选择语文教材,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因此在对语文教材的选择中我们要兼顾文学、历史、伦理道德、哲学等特点。语文教材的选取一方面要满足学生阶段性知识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有所运用。教学过程成应立足教材,并对其中的任务形象和所撰写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归类,得出具体的方法,让学生能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内涵。

2.“匠心”设计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的讲解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非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际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使其养成了依赖于他人的习惯。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应该根据文章性质和结构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互动性。

3.“用心”营造课堂氛围,增加语文学习乐趣

众多教学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则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要从营造课堂氛围入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加学习的乐趣。用真心、爱心和学生去互动,共同享受感受教与学的快乐。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教法;处理教材

时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原因,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心选择教法,激活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1、巧置悬念,以疑激趣。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记》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是蒋干中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蒋干,还会是谁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2、创设情境,以境致趣。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笔者曾执教市级赛课《荷花淀》,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荷花,美丽的荷花淀。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美而震撼心灵:荷花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丈夫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家乡,而如此美丽的家乡却正在遭受日本侵略鬼子的蹂躏,为了美丽的家乡,为了美丽的祖国,荷花淀的普通人民甚至女人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战游击队员。进而学生便不难理解荷花淀人如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了。他们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向往和平……也理解了反侵略、保家卫国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3、利用朗读,以读促趣。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以《荷花淀》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夫妻话别”段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水生的语言,女同学读水生嫂的话,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学生兴趣味浓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激活课程资源,让学生爱学

高中语文课文历来就吸引学生,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更是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更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1、用活教材资源,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中驰骋。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不断思维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作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89-02

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阅读作为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能力,开始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伴随着社会各界关注程度的提高,陈旧阅读教学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学的发展。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与总结,结论虽然略有偏差,但是却都指出:如今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忽视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因此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目前的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先是阅读教学目标偏离,忽视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其次是阅读教学的过程关于简化,没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次,教学方式太过单一,语文教师拘泥于教材,局限于考试,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针对这三种情况,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与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就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绝对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效率与效果,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阅读,才能够产生较高的阅读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在阅读范围、阅读内容、阅读角度等方面开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阅读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

具体来说,语文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大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堂虽然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作为阅读教学来说,课堂阅读却只是基础,课外阅读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以课堂阅读带动课外阅读,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材相关的优秀作品等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精心设计一些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等,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互相分享阅读的乐趣与收获。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更是由于学生的实际参与,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大大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3.营造读书的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全力营造一种阅读的积极氛围,运用氛围的力量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最终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即将面对高考,压力巨大,故而其阅读往往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单纯依靠个性化阅读很难实现学生高考考好的愿望,还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的层次,进行探究性阅读。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培养探究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阅读范围内,运用自己个性化阅读的经验与习惯,培养对各种文学体裁的阅读方法,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感悟与认知的能力。

只有把学生自主的个性化阅读与教师引导点拨相结合,去探究性地阅读,才能够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高考的理想,才是真正的探究性阅读。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各种游戏的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探究的尝试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习惯,开放学生的思维方式,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倡导学生进行目的性阅读

高中学语文的方法篇10

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把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把学生作为主体,坚持精讲多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言语实践。

现以高中英语高一(下)Unit13Reading为例,从阅读整体教学的步骤来谈谈我在课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Step1pre-reading

一、talkingaboutthetitle

在进行阅读前,教师先把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测本篇课文的大概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

如:1.whatdoes"diet"mean?

2.whydopeopleneedfood?

3.whatshouldadietofhealthyfoodcontain?

4.whatisahealthdiet?

5.whichdietishealthier,Chinesedietorwesterndiet?

6.whichfooddoyouusuallyliketoeat?why?

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快了教学节奏。

二、Letthestudentsknowsomeknowledgeoftheback-ground

让学生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十分重要,它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而且还能使学生学到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知识。当然这一系列的任务最好用英语完成,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

三、teachingthenewwords

为加快阅读速度,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卡片、实物或简笔画对一些生词进行讲解。还可以通过上下文进行猜测,或鼓励学生查字典来了解词义。注意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Step2while-reading

一、Helpthestudentsunderstandthecontent

这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了解。为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让他们快速阅读去了解大意,找出重难点,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的讨论消化。同时注意对那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提问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二、thestudyofthelanguagepoints

要想更好的理解课文,掌握词汇、短语、句型、语法和难句理解很有必要。教师应本着精讲多练的语言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举例、联想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新内容,新知识。

三、themasterofthedetailedquestions

在对整篇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peopleneedenergytolive,arethefoodsthatcontainthemostenergyhealthiest?why?etc来培养学生对课文事实的理解和掌握。

四、Discussingsomequestions

教师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对课文中的一些遗留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弥补,以全面更好地掌握理解本堂课内容。这是训练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Step3post-reading

一、Retellthetext

根据本课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是很有意义的。所以采用口头复述课文是整体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等让学生进行复述。同时注意积极参与,思想高度集中。即使是较差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争取得到表扬的机会,整个课堂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二、Dosomeexerc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