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1:06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态学

案例教学于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它最先运用于法学和医学教育,其后运用于管理学和其它学科领域。在师范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相对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教育案例教学方法才进入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阶段[1]。1980年,我国引入案例教学,目前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广泛应用,mBa教学更是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模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文本形式的教学案例与视频文本复合体的案例已经开始同时出现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2]。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随着历史发展人类对自然逐步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生态学教学是讲授式教学,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明显。讲授式教学虽然很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由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而忽略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教师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将生态学概念理论具体化、生动化,一方面可以增强课程魅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学生通过案例教学的实施,改变了讲授式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地位,无论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有助于掌握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及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在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必要与合适的。本文主要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生态学教学活动中的实施及优越性,旨在为相近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一、《生态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获得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自身对实际情境中的具体案例分析而主动构建的,获得知识的方式更为有效主动,不再局限于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案例教学的教学主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不同。后者的主体是教师,前者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中心,由过去传统教学的“重教”转为“重学”。

2、典型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的设计中,必须遵循案例的典型性原则。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态学的教材内容,因此所选案例不能脱离教材知识点,在贴近生活的前提下代表生态学的普遍规律和主要原理。学生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将相关知识点融合贯通。

3、启发性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时还必须符合启发性原则。由于教学主体已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方式也应由传统的注入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充分发掘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个具备良好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将会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利用网络学习技术查阅背景知识、讨论热点问题、开阔学习视野,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生态学》案例教学的基本步骤

生态学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有清晰的教学思维以及较高的教学设计水平。一堂优秀的案例教学课需要教师付出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精力与准备。其教学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实施、评价反馈三个环节。

1、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备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在众多的案例中精选适当的案例作为教学材料,要求案例必须与生态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密切相关,能够反映生态学的理论框架,除了典型性与启发性外,案例还应具有时效性,选择与学生所处时代相关的案例,一方面能够反映生态学理论发展前沿,另一方面更容易在学生内心引起共鸣与关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备学生:考虑到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储备不够,教师应预先将案例布置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段时间准备。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相关材料,让学生熟悉案例,但更鼓励学生扩大视野,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与本案例相关的数据资料,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写出讨论时的发言提纲等,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备老师:案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自身素质决定的。教师除了具备收集、整理、选择合适案例的能力外,还必须充分预测到课堂实施中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意外情况,并针对这些问题对课堂组织进行预设计及应对办法,从而起到总体引导、调控教学进程的作用。

2、课堂具体实施

小组讨论:在讨论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案例材料进行研究探讨,主要表现为根据生态学课程中的理论问题,以及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研究问题。此环节主要侧重生态学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强调学生互相启发、相互补充,集思广益,使案例分析更加丰富完善和全面[3]。

集体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不同小组的学生选出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该组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此环节主要侧重由生态学现象到生态学理论原理的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深入案例。

教师辅助:在学生汇报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并给予补充,强调一些重点和被学生忽略的要点,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讨论,但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提出教师自己的观点或解决方法,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此环节主要侧重生态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

3、评价与反馈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2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知识群;自主探究

案例教学是1870年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精神的目的出发率先推出的。案例教学于20世纪70年代运用于普通教育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地理学科也已得到应用。但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许多老师明显地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对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作用感到迷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尝试运用这一方法,收到较好效果。下面仅对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谈几点体会。

一、案例选取实施的原则

地理案例的选编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选编地理案例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和针对性原则

当教师为某一教学内容选取案例时,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相关地理事件,因此选取教学案例必顺要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取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得出预期的地理规律、结论,案例必须反映地理事件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同时案例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新奇的,应该恰当地联系热点问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地理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为紧随其后的问题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有关地理的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要做适当的加工和处理,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2内容的丰富和完整性

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地理教学案例,从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都应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使学生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提供的案例必须真实,来自地理事实,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一般教师会把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实例作为例子讲述给学生,如果把这个例子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案例的突出特征,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地理教学案例。

3情境性和可读性原则

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可读性强的地理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因为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案例必须精选。那

种“信手拈来”的案例,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

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如果只在素材和内容上引入案例,而在教学方法和思路上沿袭传统模式,必然进入一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讲”和“授”变得不再重要,让学生自主、能动地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学的核心。所以,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师角色的转换。

(1)开放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精选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考促学。在案例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既是组织者,同时也是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因为多数情况下,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之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而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解决方略。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辨,另一方面自己要积极思索,运用“知识群”的相应理论,就学生观点进行研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即所谓的“教学相长”。

(2)学生自主学匀。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采用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最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能把课程中相互分割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看到其内在的联系,透过表面现象探寻其本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最透彻并能灵活运用。

(3)问题的探究。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地理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规律的方法。在地理案例教学时,应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提供和呈现地理案例。在呈现方式上,可采用印发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在呈现时机上,地理案例可在讲解地理知识点时呈现,或在某一章节教学之前或中间呈现。不同的地理内容可选用不同的时间和方式。

其次,分析和讨论地理案例。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地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地理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再次,总结和评价地理案例。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地理案例讨论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地理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地理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对于部分有典型意义的重要案例,可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分析评价报告。对于学生独到的观点,只要符合教学“知识群”体系的基本原理,就应该给予肯定,而不要强求和教师思路的一致。即使是对基本理论有所突破,只要其思想符合人类思维规律并自成逻辑,能自圆其说,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因为创新、进取的精神比一些具体的所谓知识要重要得多。对于学生的案例分析发言,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进而形成今后的工作习惯和人生哲学。

四、案例教学考核的实施

1.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一般集中于期末。学生的学业成绩通常就是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至于学生平时的综合素质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业评价中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具体做法是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以学生平时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为主,包括案例分析阅读资料等准备情况、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发言过程、神态及表现、观点的正确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变“静态测试”为“动态测试”

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通常过于注重“静态测试”,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考核,从而导致学生看重对各“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理解。这样往往造就了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业评价只是一种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因此,必须对这种静态测试方法进行改革,变“静态测试”为“动态测试”。使用案例教学为尝试把平时完成的课程作业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因为通过案例研究学习某个地理原理或理解某个地理问题,无须死记硬背,所以可以把学生平时完成的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作为最终考试的一部分。静态题占50%,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动态题占50%或更大的比重,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能力。甚至也可设计较为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知识群”的综合运用能力。考试的形式可依据各门地理课程的具体情况,既可闭卷考试,也可开卷考试;既可笔试,也可口试或实际操作。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的结合,促使学生由“死学”变为“活学”,由死记硬背的机器回归到具有灵性和创造力的活生生的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总之,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探索,它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地理教学方法体系。地理课程中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部分,更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本知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课堂教学社会化,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这必将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正面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4-0166-01

初中阶段,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其心理特点也会出现一定的起伏过程,因此,政治教学在该阶段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政治教学的效果由于受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使得如何让政治教学更加有效果成为了初中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而案例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恰好可以很好地加强政治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和背景

(一)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主要是通过课本或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案例去辅助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基本理解对应的政治知识,但是,仅仅通过课本上对政治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案例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获取重要的政治知识。例如,在讲解学生对个人性格的理解时,教师往往会对不同人的性格的具体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比如具有消极心态的人的表现特点,嫉恶如仇的人又有怎样的特点等进行必要的分析。然而,仅仅是通过课本上的列举明显不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这些表现特点。

(二)教学过程中未对学生心理状态做细致分析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心理特征也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需要在前期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比如男生与女生在此时所表现出的青春期萌动,以及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另外,学生在面对一些生活中和学习上的困难时如何应对等问题是该阶段初中生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所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去做对应的教学安排,并且在分析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对应案例来加深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认知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具体的政治知识教学建立很好的理解平台。

二、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政治教学中

(一)正确选择具体政治理论知识的对应案例

由于在政治教学中,政治理论知识一般都会有对应的案例作为该理论的信息载体和对应的反射面,也就是说案例的出现不仅可以基本反映出具体政治知识的表现方式和基本的信息集成要素,并且可以从侧面将政治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而检验出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条件。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生的早恋现象时,可以选择一些反面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因为早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其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还会导致学生受到一定的心理伤害。教师利用一些学生早恋所产生的危害作为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然这样的案例教学是比较合理有效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效应。

(二)注重在案例教学时与学生进行互动

案例教学在政治教学上的运用虽然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如果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在分析案例时没有充分聆听学生的想法,并且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纵使案例教学被启用,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案例分享时,要及时交换双方的看法,这样案例教学的效果不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还会让政治教学充满意义,并且在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换看法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新的政治理论知识,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为后续政治学习提供新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显然,这样的教学形式一般运用到具体的政治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也会产生新的面貌。

三、结语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去辅助学生理解对应的政治理论知识时,需要对该阶段学生的具体信息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对应的教学交流,使学生在了解了具体的案例后,能够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具备正确的心态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基本应对方法,这也是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政治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可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的风向标和激励点,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获得一些必要的政治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汉和.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161.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5

1.园林设计案例教学应以一定的专业理论为基础: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讨论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概念和设计原理,只有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吃透案例设计意图,从而充分展开分析与讨论,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案例教学需要提前把设计案例和课堂讨论内容通知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背景资料,就案例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探析,以便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2.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案例:

课前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所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及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在一个园林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内容,如环境、功能、布局、规划设计、植物应用、表现等等,教师心中应做到有的放矢,每一教学环节要清楚通过案例教学解决的是哪一层次上的什么问题,还应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课后应达到的具体的专业技术水平。案例的选择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选择自己能够熟练把握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内容应随理论内容由浅到深。现代新颖、图文兼备、图纸清晰,设计兼具优缺点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案例都应在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鉴于案例教学是将求知和实践合二为一,因此在园林设计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园林设计案例,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设计的优缺点,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组间的讨论,采用辩论形式,讨论场地现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功能布局、植物配置、表现技法等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案例教学在园林设计课堂的实践应用

以甘肃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案例教学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1.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与学生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除了各类道路绿地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外,还应使同学明白,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文化品质的追求,道路不仅仅是起到城市的脉络和骨架、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的作用,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理解和需求被大大丰富和扩宽。除了基本的通行功能,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是人们了解、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的绝佳界面。

2.介绍正宁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案例:

熟悉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场地概况。首先使学生明白案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该案例实际场地位于甘肃省正宁县庆阳市东南部,属于非常典型的黄土地貌,温带季风性气候,物产丰富,黄土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地方传统文化方面,该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除了黄土文化发源地、民歌摇篮和手工艺制作之乡的美称外,还是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所要规划建设的北环路两侧用地面积约4.2公顷(合63亩),包括路北路南两部分,路北用地为崖壁陡峭的沟壑环境,地势高低不平,形状变化多样,中间大量分布有已经废弃的窑洞,零星分布有榆树、槐树、核桃等大树,还有少量民房等建筑物;道路南侧为中学校园、医院等企事业单位。

3.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如前所述,道路除了具有基本的使用、通行功能,还能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因此,该设计针对用地现状条件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正宁原有地形地貌、地方物产,深入挖掘当地历史及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法则,借鉴现代景观设计理念,采用生态设计方法,师法自然,营造和谐融洽、生态健康、持续发展、景观丰富的城市道路休闲娱乐景观环境。自然化、生态化、景观多样化、人文化及人性化是进行该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4.北环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场地分析和了解建设方要求的基础上,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指导案例教学。因此学生提前应熟练掌握设计原则内容,以便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意见。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化设计的规划指导原则为:因地制宜,就势成景;保护开发,持续发展;生态和谐,人文特色;科学布局,保障安全;地方风貌,时代形象;合理利用,降低投资。学生可以依据北环路设计背景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反复思考、揣摩,对该案例设计原则提出自己的意见。

5.景观建设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道路的使用、景观和文化功能,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正宁北环路将整个绿化区域规划为“一条景观轴线、一条生态绿廊、六个景观节点”的布局框架。学生可以依据道路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复核该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选取“黄土人家”和“民俗文化广场”两个景观节点讨论“因地制宜”和“地方风貌塑造”在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指的是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环境特征,利用原有景观要素,在满足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工程造价较少的设计。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基址最西端的崖壁下的窑洞院落,对窑洞内部及院落环境进行重点的改造和装饰处理,完善窑洞内部的水、电、暖、通讯等生活设施,洞口加强装饰处理,体现典型窑洞形象;将院落处理为两级台地,做硬质铺装,靠近路边台地上布置一处辘轳井的装饰小品,突出体现乡村景象;下级台地结合原有核桃、国槐营造凸显北方黄土高原农家窑洞院落的景象。经过这样的讲述,使学生明白通过对原有环境合理的规划,既避免了大量回填土壤的工程内容,节省建设投资,又保留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窑洞景观。具有地方风貌、塑造时代形象是每一座现代园林必备的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指导下,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景观形式表现当地历史、习俗等地域特色。正宁孕育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突出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刺绣香包、陇东民歌等等,场地基址东部最大的用地较为平整,正好将其规划为以反映正宁乃至陇东地域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广场。结合原场地形状特点,从正宁刺绣香包代表性图形中提取双鱼纹样做整个广场布局构架,广场入口区景观借鉴当地代表性建筑牌坊门的造型,结合建筑斗拱形式的四根装饰立柱分列两侧,轴线起点处的长方形种植池内布置十二生肖的造型小品,这些共同构成文化性广场入口区特有的景观环境形象。中心部位设置一尊较大型雕塑,对称布置的花架组合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轴线尽端为以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浮雕景墙,道路布置既完成图案纹样要求,又形成广场的环状交通需要。以上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地方风貌如何在园林规划设计得以体现,雕塑、广场、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是体现文化内涵的最佳形式。

6.植物景观规划:

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植物的配置选择应严格遵循绿地系统多样性的原则,要根据基址所处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结合植物的生态学习性,使植物多样性在主干道、交通节点和各个景区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把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落到实处。北环路景观设计绿化选用银杏为行道树,基址北部崖边“桃林探塬”景区密植碧桃和红叶碧桃为主的花木,基址东部山地“秋染翠岗”景区大量种植三角枫、五角枫、樱花,“黄土人家”景区利用原有核桃、国槐、榆树,“生态绿廊”景区多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群落化景观,这都符合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讨论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支撑,以浙江农林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生态优化管理为案例,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进行研究。阐述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并实证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研究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育生态优化管理生态性教学

一、引言

体育教学生态是一个系统,包括体育教学系统本身及周围的各种生态环境。生态化体育教学是在生态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体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中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形式。近些年来,教育与生态的交叉研究已成为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依据教育生态理论,课题组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

通过精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课题组了解到:国内目前关于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方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尤其缺乏在支撑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浙江农林大学正在努力创建国内富有特色的生态性大学,其教育的生态化研究与发展处于浙江高校前列。因此,以浙江农林大学为案例来探究体育教学生态化在某种程度上意义重大。

本研究运用教育生态理论,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性大学建设为抓手,即运用教育生态理论的和谐观、平衡发展观等来解析浙江农林大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实证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探索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建设与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阅、收集、整理、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

(二)访问调查法

借助各种渠道,访谈了相关教育理论专家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专家,征求对本研究的可行性、理论和实践价值方面的意见及相关指导,并进行了专题研讨。

(三)问卷调查法

针对具体的、不同的调查咨询对象,依据选题研究内容设计不同类别的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经检验均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

(四)案例分析法

以浙江农林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为案例,基于教育生态视角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

(一)体育教学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

1.充分重视所处地域的自然优势。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和弥补已有环境的不足,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2.协调好体育活动参与者与自然的关系。如在体育教学场馆设施的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来陶冶情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大力加强运动场馆周围的环境绿化,提供健康运动的“氧吧”、降低污染与噪声;4.考虑细节,加强生态环保观念,全方位地优化体育教学活动自然环境。

(二)体育教学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

1.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及政策上的支持;3.优化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如充足的经费和场馆设施条件保障;4.提高课任教师业务能力与水平;5.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6.优化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客观的、能较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状况的教学评价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

(三)体育教学规范生态环境的优化

1.积极营造舆论环境,重视高校体育运动;2.加快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的发展与建设。

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实证分析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

案例1:浙江农林大学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浙江农林大学坐落于全国著名生态城市――临安,该校充分发挥所处地域优势,利用自然资源,把环境的生态效应放在首位,优先加以考虑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校园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应,也使得建筑密度大的校园产生更大的自然空间和开阔视野的视觉效果。

分析: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而且是人们感到亲切、愉悦、并能唤起审美情趣的学校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数量充足、布置合理、幽静庄严的花园般的体育运动场馆、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体育运动设施。这些方面展现了教育自然环境的功能作用,唤醒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社会生态环境的积极营造

研究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一种狭义的教育社会环境,涉及学校的思想重视度、各方面的投入、体育教学活动内部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多个方面。列举几个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案例2:浙江农林大学“教育生态化”办学理念。浙江农林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创办“生态大学”的目标。所谓生态大学,就是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

近些年来,在生态大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农林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人。

案例3:浙江农林大学争取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浙江农林大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学校运动员的竞争力,扩大学校影响,激励广大教师和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暂行规定》。政策的科学运行,有效促进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

分析:政策环境、制度保障和各方面投入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约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生态效益。具体到学校体育工作来说,对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4:浙江农林大学以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来改善人际关系。浙江农林大学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组织指导和日常管理,突出了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1)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交往意识;(2)拓展教材教法,培养交往能力;(3)提倡合作中竞争,避免消极影响;(4)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5)增强主体意识,培养良好品质。

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和谐、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也发展了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锻炼习惯和积极交往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交往。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规范生态环境的合理构建

案例5:浙江农林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浙江农林大学从学科特点和地域环境出发,将生态文化作为培育和强化校园文化特色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专业教育和全校性生态伦理必选课的设置等,进一步树立生态理念,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上,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利用各种方式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篮球项目是浙江农林大学的优势和品牌项目,多年的积淀使篮球文化在这里深入人心。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史、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及其他篮球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篮球文化。如每年的体育文化节所设定的篮球活动内容,充分地体现了人文思想内涵的身体健康教育,是身体文化教育的升华。这种正能量的辐射使得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蒸蒸日上。

分析:实践表明,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了“化人”,即教化、塑造“生态人”。通过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学校体育从单纯的机体教学活动与文化隔离化状态下解脱出来,把体育活动变成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是欣赏又能参与其中的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人才启动项目(2010FR073)。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教育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02-107.

[3]成守允,刘东辉.论教育生态环境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2-15.

[4]薛春艳.生态论理论视阈中大学定位问题的反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8):34.

[5]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49-651.

[6]夏峰.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7(30):1.

[7]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46.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26-02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教育情景为依托,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学生的普遍感受,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创设特定的教育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案到一般理论的认识飞跃,同时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着重探讨在该课程中如何选择并使用案例

一、选择案例的原则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精心选择案例是关键。案例选择既要满足案例的一般要求,又要反映并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性。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本文认为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不能跑题;二是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即案例包含的信息要完整,对案例的深入讨论能够反映该类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结论。

(二)启发性原则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案例要能引人深思,启发思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化认识,培养能力。

(三)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是对案例的进一步要求,它意味着案例所包含信息要丰富,覆盖的知识点越多越好。这样的案例不仅对特定知识点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还能引申出相关知识点,既彰显理论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又能保证思维的深度和连贯性,避免频繁引入新材料而引起的杂乱和注意力调整。

(四)鲜活性原则

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善于批判,但是知识和阅历有限,因此案例要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契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鲜活性包括三类:首先,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此类问题不一定是新问题,但具有公认的重要性,探究其解意义重大,社会关注度高,也是大学生乐于关心的问题。其次,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正在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大学生对其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和判断,易于深入。第三类是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大学生迫切需要获得帮助和指导。

(五)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案例选择中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任意选取事件和人物,只是引入案例,不做任何价值判断。

二、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问题是案例教学的轴心和焦点,问题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唐世纲、李枭鹰指出[1],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问题本身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即问题具有挑战性;其二,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间的缺失能够弥补,且弥补的内容是开放发散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问题可解,即“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缺失能够弥补”则构成案例有效的前提。“弥补”过程即是案例教学中的分析、探讨与交流过程,是学生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结果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出现量变或质变。

在问题设计中还应始终强调问题的针对性,即问题的目标状态必须指向教学任务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案例材料的新颖、问题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但对问题的求解结果如果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毫不相关,这样的问题就不是好问题,只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已。

(二)展示案例,分析讨论

展示案例既可以在讲授知识点之前也可以放在讲授知识点之后,其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录音等。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在教师导演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听讲者和知识接受者,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根据案例材料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结论。教师则扮演指导者和推动者,处于从属地位。

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如,黄明、郭大伟认为[2],案例教学法包括讨论法、质疑法、提示法和操作法。本人认为上述四种方法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一般而言,讨论以学生为主,质疑则师生均可应用,同学之间可相互质疑,同学可以向教师质疑,教师也可以通过向学生质疑引导讨论的方向,向学生提示分析问题的思路,引导讨论向有效争论的方向进行。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一个案例做进一步分析。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中讲授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引入案例“何作庥院士谈本届(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夸克粒子理论研究我国早于美国”。该案例在介绍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涵义,进一步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引入。实践的物质性、主观能动性较易理解,难点在于理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因此上课时把社会历史性作为重点,引入案例。

本案例的重点内容是何作庥院士对获奖事件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一是遗憾,二是钦佩。据此设计了两个问题:(1)何作庥院士遗憾什么?为什么该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不是中国科学家?(2)何作庥院士为什么佩服美国人?

学生以举手发言的方式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由于该问题具有较强的发散性与现实相关性――诺贝尔奖、中国的科技发展、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问题的求解等都可纳入讨论,学生参与踊跃,从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各有所见。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展开思路,清晰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同时也肯定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看待问题的意义,引导讨论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科学研究这一实践基本形式的个案探讨,实际上已触及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不仅深化理解了理论,同时又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训练。当然,学生的分析探讨主要是从具体情况出发所做的具体分析,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是一般理论,需要教师在总结评述阶段提升概括。

在讨论阶段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导演”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能过早地肯定或否定某种观点,抑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总结评述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在讨论中,学生们提出的观点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和点拨,讲明案例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讨论中的长处和不足,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原理,扩展、升华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同时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

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时,引入“大发展还是大破坏――百电争利神农架”案例。该案例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例分析与讨论,揭示现实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并学习运用唯物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联系、运动以及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问题,而不是仅仅把事物看做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加以考察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

本案例展示借助多媒体设备用一组图片呈现出来,包括神农架小水电规划布局图、优美的神农架风景图片以及由于小水电过度开发而导致的干涸的河床图片。鲜明的对比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情景之中。本案例中设置的问题是:神农架地区在狭小的地理范围内密集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小水电,且已经造成河流断流和生态破坏,这样的发展,究竟是发展还是破坏?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

学生们围绕案例材料展开讨论,小水电背后的利益冲动,小水电――河流干涸――生态破坏之间存在的客观制约与依存关系逐渐清晰,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也有了坚实的事实基础。在总结评述阶段,一方面肯定了同学们客观正确的分析,同时对讨论的结果进一步作理论提升,概括出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出案例中折射出的经济发展中当前与长远、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地方获益与环境治理中国家埋单的矛盾关系及这种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偏激式发展道路的短视性,并建构起如下观点:在实践中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等。

精心选择设计的案例,辅以精心组织和引导,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提升了理论教学的实效。然而,在操作中依然存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与教学效率低、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案例的选择与应用制约明显等问题,有待求解。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空心和实心钢球案例;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者简介:杨智勇(1976-),男,河北保定人,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讲师;韩建民(1960-),男,山东青岛人,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教授。(北京10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D09-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76-02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先修的“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厚基础、宽方向、适应性强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该课程既要加强讲授材料成型基本理论,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掌握零部件毛坯成型方法和工艺、结构工艺性设计和毛坯选用方面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以往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对学生的工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知识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为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足;[1]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强、课堂教学过程欠活跃。[2]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同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

本文采用空心和实心钢球作为案例教学实施对象,针对不同成型方法,开展了案例教学的设计,并在“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某个工程对象或案例,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分析、开展研究和讨论,实现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首先,案例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等特点,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具有活力,教与学也成为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其次,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发生变化,从“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针对具体工程案例,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传授知识与培养自学能力相结合。再次,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变化,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4]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具有学习效率高的特点。学生在完成一个和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会非常专心,乐此不疲,从而学习效率大幅提高,教学质量也相应提升。

二、“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选择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材料成型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要求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液态成型、塑性成型、焊接成型的工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和设计对教学效果非常关键,在选择实施案例时,应该考虑如下两个方面:选择的案例应为同学所熟知的,这样可以避免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去理解零部件的结构,把主要精力用在知识学习和工艺设计方面;选择的案例要求覆盖的工艺内涵丰富,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选择不同的成型方法,实施创新性设计,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善工艺方案设计。

基于以上原则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本文选取空心和实心钢球作为案例教学的工程对象,实施了金属材料的液态成型、塑性成型(锻造成形、板料冲压)和焊接成型案例设计和教学内容。

铸造空心钢球作为液态成型案例,具有结构简单、成型方法多样、涉及工艺内容广泛等特点,适于开展案例教学。该案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钢的成型工艺性能,掌握分型面选择、浇注位置选择、型芯使用、浇口冒口设置、收缩率、公差和加工余量、工艺卡的制定、工装设计和铸件防护等工艺内容。

实心钢球为锻造成型案例,涵盖了自由锻和模锻两大基本锻造方法,学生对钢球也比较熟悉,适合案例教学。此案例要求学生掌握锻造毛坯结构的工艺性要求、金属材料的可锻性、常用锻造方法、坯料计算方法、加工余量、锻造比、锻造公差等工艺参数的含义及确定原则等内容,以及一般的锻造工艺流程。

焊接空心钢球作为板料冲压和焊接成型案例,涉及板料冲压中分离和变形两工序,还涉及材料的焊接性能、焊缝布局和焊接顺序、焊接变形等基本工艺内容,工艺内涵丰富。该案例能够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冲压件结构的工艺性要求、常用冲压工序,排样和板料计算方法、焊接结构的工艺性要求、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评价方法等内容。

2.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的具体设计内容包括案例作业题目、任务布置、分组实施、课堂报告及讨论、教师点评和总结、学生完善报告、教师评分及反馈等七个方面。下面以空心钢球的铸造成型为例说明案例教学的设计。

(1)案例作业题目。案例教学题目应给出完成某项工作或工程的目标,并提出一些基本背景和条件等,针对铸造空心钢球对成型质量的要求不同,所考虑的工艺细节和所采用的成型方法也会不同,教师必须提出必要的工艺约束条件,使学生聚焦思考,但同时又不能约束得太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中规定材料为45号钢,直径为Φ200mm,壁厚为15mm。成型后,钢球表面光滑(允许打磨,但不允许实施补焊),造型方法为砂型手工造型。

(2)任务布置。提出完成案例题目的有关要求,应包括技术要求和教学安排,如完成铸造空心钢球成型工艺设计可以采取任何工艺措施,但不能在球外表面进行补焊,可以打磨等;设计出铸造工艺方案,画出铸造工艺图,并制定工艺卡;学生自由组合成5人一组,确定组长,确定各自的任务和分工;案例教学的实施是在相应章节课堂讲授内容结束后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并运用所学铸造成形知识完成案例作业;时间为两周等。

(3)分组实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有关知识,查阅资料,充分思考和讨论,集思广益,组长把各位同学的研究成果汇总成案例报告。

(4)课堂报告及讨论。在课堂教学课时中专门安排1个学时,报告会由任课教师主持,请各小组组长采用ppt的方式报告各自完成的案例,教师对学生的报告内容及时提出质疑,要求本组或其他小组思考并回答质疑。

(5)教师点评及总结。任课老师根据各组的报告,积极肯定学生正确的报告内容,指出错误的概念、方法和工艺,从个别到一般,总结归纳出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总结出要求同学们自学掌握的一些知识点。

(6)学生完善报告。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教师点评和总结,对本小组的案例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最终报告提交任课教师。

(7)教师评分及反馈。任课老师查阅学生提交的最终案例报告,给各个小组的报告评分并撰写简要评语,将评分和评语反馈给他们。

案例教学中,在说明案例题目和任务布置过程中,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方式,预先提出案例的难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对案例题目的兴趣;实施过程要强调自学和查阅资料,鼓励在科学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鼓励学生借助计算机软件表达工艺思路、方法和设计,如采用Solidworks表达工艺思路、方法,以CaD绘出工艺设计图等。案例教学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需要教师熟知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等。

三、铸造空心钢球案例教学实践

1.案例作业题目及任务布置

以液态成型案例教学为例,总结案例教学实践内容。

案例作业题目为采用铸造成型的方法制备空心钢球,外径Φ200mm,壁厚15mm,造型方法为砂型手工造型,成型后,钢球表面光滑(允许打磨,但不允许实施补焊)。

该案例的教学目标是巩固课堂讲授的液态成型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学生以该案例为载体自学课堂上讲授枯燥、但又需要掌握的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工艺规范和工艺卡等知识,加强对他们实践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完成了液态成型教授内容后,提出并布置该案例题目,强调在不采用任何焊接方法条件下,只采用液态成型方法制造出空心钢球的技术难点,以此激发同学们的思考热情和积极性,淡化材料种类、钢球尺寸大小等与案例教学目标关联不密切的内容,同时说明按照小组报告质量,同组成员获得同样成绩的集体评分方法。

2.分组实施及撰写报告

案例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针对空心钢球的技术难点,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思考,通过自学和查阅资料,分析讨论,能够准时完成教学案例报告。此外,在集体荣誉感的推动下,小组成员积极投入案例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课堂报告、讨论及点评

铸造空心钢球是一个开放式案例作业题目,无标准答案,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和尝试。教师在评定学生课堂报告时,要注意把握工艺方法和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工艺设计的技术经济效果,基本理论运用,技术内容以及工艺细节的规范性。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加强课堂调控能力,及时并积极肯定学生细小的合理创新想法、方案和技术细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案例教学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鼓励同学们解答质疑,引导深入思考和学习,活跃课堂讨论,达到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效果。

空心钢球铸造工艺方案之一是采用金属型芯和芯撑工艺措施,见图1。这两项工艺措施在教科书中是没有的,课堂教学也不讲授,但学生带着“如何形成空心”和“如何保证壁厚均匀”两个问题查阅资料,是可以找到类似的解决答案的。一旦有学生在报告中体现类似的方法,教师不仅要积极肯定他们的方案设计,还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效果。如果同学们的报告中没有金属型芯和芯撑工艺措施,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报告内容,质疑如何做出空心和保证壁厚均匀这两个问题,或引导其他同学提出有关的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答案。教学实践表明,同学们是可以提出解决方案的,并在该过程中会出现活跃的课堂讨论。

4.评分和评语

为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报告、讨论及点评后,要求学生根据讨论和点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案例教学作业,对提交的作业评分,同时给出简要评语,学生查看评语后,会进一步提高有关知识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是研究性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例教学也是一种双向的教学形式,有助于促使教师加深思考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吕军书.浅析案例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以哈佛案例教学为实证[J].经济研究导刊,2011,(6):254-255.

[2]任国强,罗啸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1):85-86.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9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并趋于成熟的教学方法,其独特的教学原理和教学模式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在成人案例法教学中如何选择和加工课堂案例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文章以成人案例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成人教学课堂案例选择的重要性,提出了课堂案例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及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成人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成人;案例教学;选择与加工

经过在军事、法学、工商管理等不同教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和不断改进,案例教学已发展成为日趋成熟的一种教学方式,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法原理,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都在运用这种“知行合一”的方法开展教学。那么,在这种教学手段和模式中,是否同一个案例适合于不同院校及不同层次呢?不然,因为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背景,对案例理解和分析的角度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作为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生而言,对案例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一般用于未接触过社会实践的全日制学生的案例并非适用于成教学生。所以,运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必然根据成人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成人案例教学中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重要意义

在针对成人进行教学时,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课程案例选择和加工也就变得更得重要。其具体表现在:

1.1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成人学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案例了解非常深刻,甚至于对其背景、过程熟悉程度更高于教师,如果教师授课时对案例没有精心的选择与加工,就会导致有的案例过于随意,或者涉及理论太多,或者根本就是一个事例,无法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成人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加工,并且还要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加工,加工成与所教课程理论知识点相关的案例,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于是,必将要求教师花更多的精力、时间去准备课堂案例,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2是调动成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虽然案例教学法本身以其具体的实例来吸引学生,但如果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也无法深入其心,更不要指望学生能有正确的分析了。所以,只有选择成人学生熟悉的甚至于是其企业本身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3可以成为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拓性思维教学法,在一定案例背景下,成人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案例背景,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所使用的案例没有任何针对性,也未经任何加工,学生分析起来就会无所适从,或者说牵强附会,教学效果如何也就无法考核。而通过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并迫切希望解决的案例,其分析结果是否有利于实际操作?就可以成为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2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原则

在成人教育中开展案例教学,相对而言,难度比较大,要求教师有充足的准备。但一旦运用成功,则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而要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案例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2.1针对性原则。即针对具体课程、具体知识点、具体对象,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案例必须针对某一门课程中的某一个理论知识点或某一具体问题,即使是综合性的案例也不例外。如果案例没有针对性,所涉及问题必将泛而无主题,学生拿到手上后无所适从,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学生,相对而言实践经验丰富而结合理论不够准确,没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时没有明晰的思路,甚至于有的学生就会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复述一遍,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2适用性原则。选择和加工案例时,大部分老师都是将社会现实中的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加工,但也有老师喜欢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自己编写新的案例。但不管是哪一种,最后拿到课堂上的案例必须要适用所教课程、适合于所面向的学生和适用所涉及的问题,否则,将会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2.3具体性原则。由于成教学生大都有具体工作经验,对于实践问题非常熟悉,但若用理论来解释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教师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一定要具体、明确。即本案例分析究竟是为了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案例越具体,学生就会能理解,而一旦当学生学会了解决较小的具体性强的案例后,再有步骤地引进大型综合性案例,此时案例教学的优势也就呈现出来了。

2.4熟悉性原则。由于案例教学法为各高校、各个层次、各专业所广泛采用,因而,各种各样的案例集也大量被编写,于是一些老师便随意选取,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成功企业的案例被广为采用,如海尔经营管理模式、五粮液集团的营销案例,甚至于一些国际性的案例常常进入到课堂,让学生进行分析,殊不知,这些案例虽然著名,但毕竟离学生较远,学生分析起来也只会人云亦云,独特的见解较少,所以,在成人案例教学中,最好选择那些成教学生身边的案例,甚至于可以考虑将成人学生所在的企业实践情况编写成案例来进行分析。

3成人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加工

了解了课堂案例选择和加工的意义及原则以后,如何选择成人教育教学课堂案例呢?由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教学目的也要求采用不同的案例,因此,究竟如何选择课堂案例是没有定势的,因人而异、因课程而异。但即便如此,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教师也应尽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亲自编写课堂案例,并使案例格式规范化。由于目前有关案例非常多,采用案例教学的层次也不同,究竟什么样的案例才适合成人教学呢?笔者以为,放弃那些规模大的、大众化的、离我们较远的案例而选择成教学生所在企业的成败案例是最可行和有效的,并且具有独特性。因为来自于成教学生身边的企业案例很少有现成编写好了的,如果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获得原始资料,自己编写案例,就会形成明显的特色。在案例编写时,教师最好使规范化,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统一,每一个案例都要求有案例标题、案例正文、案例结束语和案例思考题等内容。

3.2课堂案例的选择尽量本土化。由于采取案例教学的主体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因而,教师在选择课堂案例时应尽量做到本土化。本土化的案例使学生有兴趣利用业余时间调查,分析起来资料充实,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效果明显,甚至于为企业间接解决了问题。

3.3对课堂案进行分类整理。课堂案例的选择时应力求体现理论与实际结合,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选择不同层次的案例类型。一般而言,根据其难易度来确定,选择的类型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专题型案例。专题型案例是案例分析的最低层次,即只针对某一问题、某一具体方面、某一因素进行剖析。这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最大优点是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涉及的问题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分析时把握案例重点,思路清晰,对于问题的因果关系、难点所在、关键问题、运用理论十分明确,不至于无所适从,比较适合于初学者,分析容易入题。但由于这一类型的案例都是一些小案例,内容简单,有的学生过于轻视,忽视课前准备。

(2)综合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所涉及的背景材料、理论问题等比较全面而系统,常交叉运用多种理论依据,反映了完整而多元化的运作顺序,它既可以是某一门课程的综合分析也可以是某几门课程的交叉,众多的理论问题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上案例分析课之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否则对于庞大复杂的案例就无从下手,不能分清主次,更不能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讨论。这种的案例最常见于各类间接资料来源,但若是教师自己动手编写,则编写难度是最大的,它要求教师编写时付出较多的心血,因为涉及到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或多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如果教师对所在专业相关课程不熟悉或熟悉而不会综合运用,就无法整合、加工好案例。

(3)讨论型案例。这是案例分析的最高层次,这种案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积极配合,案例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学术探讨性。如果说前面两类案例分析的结论相对明确、固定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则允许几种结论、几种观点的存在,这些结论和观点之间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究竟对错如何,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学生所依据的理由及方法的对错。讨论型的案例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所选用的案例在实际活动中带有明显的连续性和客观性,由于结论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因而更能启迪学生、培养能力。但由于头绪众多,有时学生无所适从,把握不住。如果选择这类案例,其自由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教师编写时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观点,不过案例内容必须在所运用知识的范围,否则,就无法实现理想效果。

生态文明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提出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授课方式和考核办法,构建研究生课程学习支持体系,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继续推动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双一流”的推动建设也给研究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点下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硕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如何让课程能够满足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研究生对于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关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组从“立德树人”出发,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在注重课程系统性和前沿性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工程师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职业资格融入教学全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环境类高层次专门人才。

1理论与实践结合,完善教学内容

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中的专业课,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满足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需求,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相对稳定性,教学内容设置要求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其内容应反映本领域的前沿与发展趋势;二是对课程体系起到具备基础性、框架性、关键性支撑。围绕这两个目标,教学内容设置包括三个模块(图1):

1.1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12学时)该部分具有前沿性和基础性特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基础理论:不同类型污染物在水、气、土、固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原理(物料与能量衡算,分离、生物反应等);(2)前沿动态: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环境政策等。具体学时与内容设置如下:(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与管理体系(2学时)。(2)我国环境政策(4学时)。(3)环境工程基本理论(物质与能量守恒、吸附、吸收、沉降、膜分离、生物反应)(2学时)。(4)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4学时):水体污染与自净(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质量与大气污染、土壤环境与土壤污染、声环境与物理性污染控制。其中课程思政重点内容蕴含在我国环境政策中,包括生态文明建设[1]、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重金属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让研究生从思想上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学习该课程和从事专业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1.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2学时)该部分内容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践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点学科方向:水环境与水资源、土壤污染、固体废物资源化、矿山生态环境等,紧紧围绕环境问题的识别、现状评价、影响预测、污染防治,学会正确应用导则与标准,识别不同要素的环境影响,系统培养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工程分析(2学时);(2)工作等级划分、评价范围与标准(2学时);(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学时);(4)环境影响预测(2学时);(5)环境保护措施(2学时);(6)风险分析、损益分析与公众参与(2学时)。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包括;系统学习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到依法遵规、公正诚信、忠于职守、服务社会、廉洁自律,做到恪尽职守的前提的是具有宽广扎实的业务基础,将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整理。

1.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12学时,6类案例,每类案例2学时)基于一、二两部分教学内容,从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案例分析考试中筛选案例,旨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方法的理解,并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实用性和研究生自身需求,教学内容主要聚焦一下六类案例分析:冶金机电类、轻工纺织类、水利水电类、采掘类、社会区域类和交通运输类。

2知识与能力结合,优化教学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课程面向研究生,应当以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为重点[3-4],同时兼顾研究生生源来自不同层次本科院校,尽可能采用研究性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研究性课堂。同时,由于课程内容范围广,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强,无法做到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深讲透,同时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尤为重要,以最优的方式将系统、前沿、实践的教学内容展现,引导学生高效、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与课后思考中,既夯实了理论基础,又提升科学思维与科研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图2)如下:(1)线上与线下结合。由于学生中约20%-40%属于跨专业,本科期间未学过环境类基础与专业课程,但课程总学时仅为36学时,基本理论部分内容为6学时,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内容,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作为线上资源,让学生在课余自学,课堂上教师将涉及的所有的理论进行整理与巩固,让学生进行对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漏补缺。(2)讲授与任务驱动结合。针对环保政策、导则与标准等内容,采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课堂上则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传插讲授政策的由来,导则与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这样在学生预习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与点评,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果与效率。例如:在环境空气与大气污染防治部分,从我国2013年的雾霾事件入手,引出国家在立法层面的措施,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随后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总结归纳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防治标准,不同标准之间的适用范围,比如准确使用《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前提是明确锅炉与炉窑之间的差别,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及时给与点评与纠正,让学生能够高效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点。(3)案例与翻转课堂结合。环境影响技术方法和案例两个部分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记住并正确使用技术方法是关键。该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将课程组教师主持参与的环评项目、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案例等进行精心筛选,列入课程教学案例,在案例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环评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影响评价等不同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翻转课堂,通过给出案例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分析,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3-4个完整的环评报告书,从头至尾,将环评各个技术章节进行详细讲解,每个章节中使用了多少个技术方法,同类的经典技术方法还有哪些进行引申讲解;在此基础上,采用翻转课堂,给出6-8个简洁版案例题干,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上集中讨论分析,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环境评价实践能力,也为毕业后考取职业资格、从事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过程与结果结合,改革考核评价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测评,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了解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5]。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量身定制,课程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三个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测验、报告、案例分析、分组作业、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对理论、方法的掌握与案例分析能力。测验采用线上题库形式,用于对基本污染迁移转化理论的考核,占比10%;环保政策部分,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占比10%;环评技术方法部分,通过给出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各部分的技术方法,占比10%;环评案例部分,通过翻转课堂,分组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占比20%;期末则采用闭卷形式,给出4个案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各个案例中的问题,占比50%;总体平时成绩占比50%,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考核,期末成绩占50%,综合考察学生对理论与方法的灵活使用,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锻炼环评的实践能力。

4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内容逐渐完善,教学方法多元化,逐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程兼具广度与深度课程,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能够迅速全面的了解环境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框架,通过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学生能够感性、深刻的理解环评中的重点与难点,且课程组教师领域交叉,开拓了学生视野,不同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结合,锻炼了学生的文献阅读、归纳总结、分析讨论的能力,提升了科学思维能力与科研实践能力,为其今后开展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秀云,黄中华,田爱军,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20(11):135-13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林广宇“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思考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25):23-25

[4]孙秀云,王连军,黄中华,等校企合作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究-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5(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