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外经济与贸易十篇对外经济与贸易十篇

对外经济与贸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08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1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1实证分析

1.1样本数据及分析方法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取自《2006广东统计年鉴》,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增长水平,im表示进口额,ex表示出口额。样本区间选取1987-2005年度数据。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进出口值分别用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进出口值;最后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把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ex)、进口(im)换算成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值。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并能使趋势线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异方差的影响,提高模型的拟合程度,所以对gdp、ex与im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lnex与lnim表示。

本文主要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研究,所有计量分析,都使用eviews5.1进行。

1.2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1987年,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仅210.37亿美元,其中出口101.40亿美元,进口108.97亿美元,净贸易逆差7.6亿左右。到2005年,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280.02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0.1%,出口2381.71亿美元,进口1898.31亿美元,实现外贸顺差483.4亿美元,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广东省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9%。历年进出口与gdp如下两图所示: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原始的进出口与gdp样本序列都呈现共同的上升趋势,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趋势消失。初步判断,原始的数据序列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稳的。进口、出口和gdp之间存在一长期稳定的关系。

1.3样本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出现虚假回归,在利用ols等传统方法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之前,应先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中所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t=0表示不含有时间趋势项,当adf检验值大于临界值时,表示序列不平稳

表1的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即lngdp、lnex和lnim都是一阶单整过程,据此可以进一步检验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1.4样本数据的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lngdp、lnex、lnim三个变量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们用johansen的最大似然法(mle)进行协整检验。根据对初始数据形态的分析,确定数据有确定性趋势,协整方程有截距项,选择滞后期为1。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表示.

由表2,有42.9025>35.1928;16.3510<20.2618;于是迹统计量检验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一个协整向量存在。说明在样本区间内,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如下:

lngdp=0.4555lnex+0.5096lnim+1.1409(1)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约为0.46,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约为0.51。这表示,出口每增加1%,将拉动广东省gdp增长0.46%;进口每增加1%,将拉动广东省gdp增长0.51%,说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和进口都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1.5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grange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存在。

由协整方程(1)可得误差修正项ecm=lngdp-0.4555lnex-0.5096lnim-1.1409,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d(lngdp)=-0.2211ecm(-1)+0.1573d(lnex)(2)

(0.0229)(0.0497)

(-9.6573)(3.1630)

(2)式中的第一组括号中的数字为回归系数的标准差,第二组括号中的数字为t统计量的值。可以看出,模型的回归系数基本上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短期调整系数(-0.2211)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但模型的拟合系数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重点考察的是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省略了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式中的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差分项表示的是相关变量的短期波动。误差修正项系数的t统计值为-9.6573,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它表明dgdp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协整关系对gdp的增长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项系数-0.2211表明,lngdp在每年的实际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差距约有22.11%在下一年度得到修正或清除。由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为4.5,可知短期波动调整到长期均衡的周期约为4.5年。(2)式还表明,出口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出口每增加1%,gdp增加0.16%。

1.6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1969)提出了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的方法,称为granger因果检验法。笔者采用这种方法对样本区间内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一般来说,对外贸易的变化会对第二年的产出产生影响,所以本文选取滞后一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表示在滞后1阶和5%的显著水平下,出口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一结果符合凯恩斯的外贸乘数理论.表3还表明,在gdp与进口之间在滞后1阶时不存在因果关系。

为了考察gdp与进口是否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因果关系,本文还对gdp与进口在滞后3阶和4阶时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5所示。表4表示在滞后3阶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口是gdp的granger原因,gdp不是进口的granger原因。表5则表示在滞后4阶和8%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口是gdp的granger原因,gdp不是进口的granger原因。我们认为原因在于进口中引入的资本品和机械设备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效应并不会立竿见影,其对gdp的贡献的滞后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4年,所以从较长时期来看,进口促进了经济增长。

 

2结论和相关理论分析

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于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广东省的gdp与进出口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变量,广东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三者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2)协整方程显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从短期来看,出口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且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4)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经济理论一般重视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政策取向也多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我们的实证检验证明进口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进口中往往包括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另外进口还具有弥补供给缺口、诱导国内需求的作用。

3政策建议

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理论分析的结论,我们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实施科教兴贸战略,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促使出口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使我省的出口贸易增长能真正通过刺激技术进步的机制,发挥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在新的增长方式下,维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2.在重视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而且在连续数年保持巨大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巨大的情况下,目前我们具备了增加进口的内外部条件。应该优化进口结构,实施效益发展,大力增加战略性商品的进口,主要进口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省内或国内又无法提供的商品和技术,特别是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从而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我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省经济走上开放型的良性增长的轨道。另外,在进口产品和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诸如效率观念、信用意识等,通过思想进步和制度创新来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77-1998[j].世界经济,1999,(12).

[2]孙焱林.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0,(2).

[3]石传玉,王亚菲.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3,(1).

[4]王坤,张书云.中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2).

[5]张昱,陈光兵.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6,(8).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2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

第一、国际贫易的规模较战前大得多,增长速度也快得多。1900年全世界贸易总额为331亿美元,1938年为461亿美元。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90。一193了年的出口额从115亿美元增一长到16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仅为工.1%。1948年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为5了1.9亿美元,到1981年出口总额增长到19,666亿美元。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普遍经历了恢复发展(1946年一1957年)低速发展(1957一1970年)高速发展(1970一1980年)三个阶段。1948一一1957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贸额从358亿美元增长到72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8.8%;1970一1980年,又从2,203亿美元猛增到12,69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1.5%。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不仅大大高于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据统计。1981年,商品出口额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的已达十四个国家,比利时的比重最高,达57.4%。其次是荷兰和爱尔兰,分别为48.9%和47.5%,挪威的比重为32。3%。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比重最高的是西德,为25.7%。1981年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比重在20%以下,其中美国最低,为8%,但同五十年代相比,增长也有明显的(1950年只占3。6%)。这就说明,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商品出口实现的。一商品出口的增加与否,以及增长的程度,对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国际贫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强。

(一)美国、西德、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七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战前,七大国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7。7%;战后,1948年上升到50.4%,197。年又上升到58.2%,到七十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七大国的比重到1971年下降到51.7%,1980年又降到49。3%。上述数字表明,七大国在战后国际贸易中一直占首要位置,即国际商品市场的一半为这七国所占据。

(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七大国中每个国家在战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例如,美国和英国在五十年代,在世界贸易中曾占显著地位,到七十年代,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地位便急剧衰落了。加拿大在战后初期曾是第三位,到七十年代末退居第八位。西德和日本,战后三十多年来贸易发展很快,西德从第十位跃为第二位,日本则由第十九位跃为第三位。法国在战后初期是第四位,到1979年仍维持不变。意大利则由战后初期第八位上升为第五位。

(三)到七十年代初,美国、日本和西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1957年,美国、日本和西欧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占58。2%,到1970年上升到61.9%。七十年代中期,由于石油危机使这三个经济中心的贸易地位有所下降,但到1979年仍占到52。8%,到1980年又上升到53.3%。这三个经济中心的贸易地位比七大国还要高(三个经济中心1980年占53.9%;七大国占49。3%)。

此外,欧洲共同体市场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迅速增长,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2957年占34.9%,1970年占40%,1980年虽受石油危机影响,但仍占到36.1%。

第三、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出口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增长,进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相应下降。以美国、西德、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七大国为例,195。年—1979年,出口制成品由70.1%增长到79.6%,初级产品则由25.5%下降到18.5%。

(二)国际贸易地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57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仅为205。20亿美元,仅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总额的27·9%,到1980年跃增到5077。63亿美元,占40.8%。同样,1957年欧洲共同体(六国)之间的出口总额仅为113.84亿美元,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总额的15.5%,而到1980年则跃增到3565.39亿美元,占28.7%。事实证明,欧洲共同体己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方敢同它有分寸地相对抗。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的三边贸易关系越来越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支柱。

第四,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有了急剧发展。

近20余年来,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之间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正是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个中心的主要标志。

美国与西欧共同体之间贸易,是三边贸易关系中最重要的“一边”。美国对共同体的出口到1980年达到546。27亿美元,占美国出口的24.7%,说明美国出口商品有四分之一需要依赖共同体这个庞大市场。198。年欧洲共同体对美国出口达到372.4。亿美元,占共同体出口的5。6%,说明共同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太大。

美国同日本之间的贸易也是引人注目的“一边”。美国对日本出口1980年达到270。9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9.4%。198。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达到319.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5%。上述事实说明,战后美国、日本贸易关系有了急剧发展,日本出口贸易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要比美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高得多。

欧洲共同体与日本的交易关系出,是不容忽视的“一边”。共同体对日本出口198。年达到63.82亿美元,占欧洲共同体出口总额的0.95%。日本对欧洲共同体出口1980年达到172.86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3。3%综上所述,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贸易是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边”关系急剧而不平衡地发展着,而这种经济关系的发展不仅使三国经济中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宜也使之在整个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日趋提高。

二、八十年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在八十年代,由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将继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可能会相对下降,预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从1980年的69%下降到65%左右。美国的贸易地位仍将继续下降,西德和日本的贸易地位将迅速提高,西德在出口方而有可能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出日贸易大国。

上述数字说明美国、西德、日本、英国法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八十年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将低于七十年代(年平均增长率6%),估计上半期不过4%或更低些,下半期可能达到6%。

八十年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结构方面也将发生一些变化。

在商品结构上,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向节省能源的更高级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将有更多的尖端科技产品提供出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口制成品比重将进一步增长,估计到八十年代末,制成品比重将占到出口贸易总额的85%左右,而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将相应下降。在进口商品结构上,制成品将上升到60%左右,初级产品将下降到40%左右。

在地区结构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主要方面,约占出口总额的65%左右,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将占25%,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将增到5%,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也将增长到5%左右。

三、关于世界经济形势

第一、对西方经济的近期预测:战后最严重、最持久、最深刻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80至1982)1983年2月初己到谷底,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均处在不同程度的回升之中。由于三年危机己经起到足够的’“放血”作用,通货膨胀率暂获控制,能源价格短期内难以上涨,私人消费近期有较大增加,企业存货需要大量补充。里根连任总统后势将尽最大努力来维持住这次复苏的势头,使之稳步前进。因此,材r计美国这次爪升将有可能持续两年或更长一些时间(1984一1986年)并有可能获致一定程度的高涨,西欧、日本情况也会跟着好转。

第二、对西方经济的中期预测:这次西方经济回升主要是由于周期性因素(生产过剩)的暂时减弱,它将是微弱的,不稳定的。

第三、付西方经济的长期预测:从十五至二十年的长期看,西方经济不可能出现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那样持续二十年的高速度增长。相反,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仍将在低速增长、基本停滞、结构失调和周期频仍中度过。原因:

—西方国家迄今还没有找到能够解决经济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各国而对国内一系列经济矛盾只能头痛治头、脚病医脚、穷于应付,反而使矛盾更加深刻化。

—西方工业国家迄今还没有找到能够导致相互经济合作的办法,纷纷以邻为壑,相互转嫁困难,特别加重剥削第三世界,因而加深了区域化、集团化的影响,加剧了世界财政金融体系的高度不稳定,相互争吵也不断加剧。

—科技发展目前着重在微型电算机和机器人等节省人力劳动的工具上,但目前还难以广泛应用,一则由于投资利润率太低,不能引起资本家对固定资本大量改建、新建的投资热情;二则由于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反对,使这样的工业改组不得不放慢步子。这些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影响了通过科技应月j而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最早在八十年代末,甚至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有可能看到这种情况的改变。

一一由于必须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正在进行长期的扩军竞赛,争取军事优势,大量国际军费的开支将是长期的,这也会影响美国的工业。

四、我国对外费经贸易工作今后的任务和对策

中央书记处指出,到本世纪末我国进出口总额要实现倍增,达到1,600亿美元。这就要求出口翻两番,进口翻两番。这一目标实现以后,中国在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23%提高到2一3%以上。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名列前10位左右的出口贸易大国。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发展来看,外贸实现倍增,出口平均每年递增7.6%并不算高。1950—1980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比工农业增长率高30%,而在未来的十年,基本上是按同一速度增长的,留有相当的余地。所以,人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自然的。

但是,我们在实现这一目标时,还必须看到国内外对我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以便及时研究、预筹对策。

对我不利的方面:

—保护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竞争能力强弱不等。在各国普遍发生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和失业剧增的情况下,为了向外转嫁危机,争夺市场的斗争大大激化。一些竞争能力相对软弱的国家,越来越多地转向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日,以给本国工业保留更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一位西方人士指出:现在己经不是选择自由贸易还是部分保护主义,而是选择部分保护主义还是彻底保护主义的时候了。

对‘我有利的因素:

联系上述关于西方经济的预测,考虑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我们认为下列几点是应当注意利用的:

—由于低速增长,资本主义国家还会有大量设备闲置或等待更新换代,资金技术也会处于过剩状态,这就形成对我有利的买市场和借贷环境。即使在它们进入周期性的复苏乃至高涨阶段,这种情况也不会有大改变。这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西方日益加剧的重重矛盾,争取买到一些不易买到的东西。

—今后西方经济发展虽然是长期在低速增长中进行,但仍受周期性规律支配,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等阶段仍将相继出现,周而复始。每个阶段的出现,对我们都有利有害,问题在于我们要善于预见发展、把握时机、利用矛盾、趋利避害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针对上述有利条件,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外贸增长速度问题,前十年(1081一1990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考虑在7一8%左右,后十年(1990一200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考虑在8一9%之间。我们认为,九十年代的增长速度应高于八十年代。前十年,进口可以大一些,出口相对小一些。因为我们巫需进口技术设备和短缺物资。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不景气,形成买方市场,有利于我进口,以便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至于贸易逆差,可用非贸易收入及外资来解决。

后十年,出口要大一些,进口相对小一些。因为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会有好转,国际贸易将重显活跃,对我出l:1较为有利。同时,我国经济经过八十年代的调整、改革和技术改造,出口产品将更适合国际市场的需要,可供出日的商品数量将日益增多。)舀一f·年扩大出口,也有利于偿还前十年所借的外债。

一一从我国出卜叮‘品结长。来看,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初级产品。在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三种产品都有。在这三种产品‘护,怪纺产品所占比贡最大,机电产.异:和化一助“:品所占比重很小。这说明当前我国优势仍在于具有比较熟练技术的廉价劳动力。这种情况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上竟争日益剧烈,保护主义越来越历害的现实,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首先着重巩固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况1的优势。例如,加速轻纺一l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发展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还应发挥我们特有的资源优势,开采地下资源(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白行加工,然后向外出口,换回急需的资金、技术和设备。

一一迅速建立有效的国际经济贸易情报系统,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外资翻两番,l戊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国际经资信昏洁报工作远远不如美国、日本的一个大垄断公司或商社,这是难以容忍的。应该尽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经资信息J卜兮报系统,认真掌握国际商品市场行情、有天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产品、消费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汇率等动态,加强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规律和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3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运行态势

   我国经济增长概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增长了49倍多,年均年增长9.4%。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1%左右提高到近4%,在近30年时间里保持这种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现在,我国的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六位。迄今为止,只有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3个经济体在20世纪连续40年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的记录。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我国的外贸规模已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2004年的第3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2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600多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7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308亿美元。

   继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相当于2001年的2.8倍。2005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98.1亿美元,创当月进出口总值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200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48.1亿美元,增长21%。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与前6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见图1)。

   综合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运行轨迹的趋势基本一致,即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外贸易也随之发生波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往往不景气。由此可见,二者呈现出较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日本经济学者小岛清的观点是,要揭示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把贸易量的扩大同国民经济的增长加以对比更为合适。因此,本文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上加以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包括外贸整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三种。就世界范围来看,在2000年当中,世界总贸易依存度为25.1%,发达国家为21.8%,发展中国家为35.6%。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为20.5%,发达国家为17.4%,发展中国家为30.1%,中国为21.1%。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为4.6%,发达国家为4.3%,发展中国家为5.5%。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30%以上,2000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44%。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当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51%,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60.2%,2004年上升到约70%,2005年上升到80%(见表1)。

   表1说明,我国外贸依存度不仅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水平,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目前的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为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的问题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结论与对策建议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很明显的时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进口是对经济增长的漏损,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失业,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拉动进口的增长;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

   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供给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进口消费资料和进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加速通货膨胀,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的生产能力,导致国民收入下降,这就是有名的“贸易贫困化”理论。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总量和质量。经济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果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这些目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对外贸易才能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外贸易结构失衡,效益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尤其是纺织业,大大超过世界水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寥寥无几。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是当务之急,了解世界的需求并顺应需求,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增强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不能忽略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占有。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主要依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经济管理经验等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但一个国家的经济若长期依靠“外力”,不加快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将会给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来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合日趋紧密,全方位的竞争将明显突破地域的限制,我国只有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在国际交换中取得最大的利益。而我国的对外贸易才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4

[摘要]本文论述了对外贸易理论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学术界对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状况与争论,并着重分析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增长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又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都会涉及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晚期重商主义学派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绝对利益论,再到后来的比较利益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剩余产品出路说和“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等都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事实,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提出了置疑。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巴格瓦蒂的“贫困化增长”模型。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地带,中心控制,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附于中心国家。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论”表示反对。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二、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他认为出口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本国需求的产品没有机会成本的付出,因此必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后来的大卫·李嘉图也指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材料,就能稳定物价,阻止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才有人提出美国能保持如此久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中国廉价的商品输入是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新贸易理论将进口贸易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技术进步,认为进口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通过进口技术先进国家的产品,可以使其包含在产品中的先进技术扩散到本国,工业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国内的劳动生产力。对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具体如下:1.进口贸易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口国外的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干中学”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的溢出效应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产品,会给国内企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2.进口贸易有利于稳定物价。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获得较便宜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资源,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保证利润。这一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3.进口贸易与FDi相互促进。随着进口国进口额的加大,出口国企业为节约成本,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直接到其国内投资;而FDi的进入又会派生出间接的进口贸易,而且会带来技术和管理上的新理念。无论对外贸易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增长,我们都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尽管在现在的国际分工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会处在不利的位置,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但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对外贸易是不可避免的,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开放,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当中去。当然,现在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出口贸易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然而我们也忽略了进口贸易的作用,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单独介绍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对外经济贸易;问题;措施

一、电子商务对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

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每一笔交易都是通过固定的交易场所来进行的,需要很多资源,例如大量的实物单据等。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改变了传统对外经济贸易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作方式改变。电子商务在信息环境下运行的,在这个环境下的对外经济贸易是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交易,而不是面对面的方式。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方式的类型可分为完全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和不完全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二者的区别就是能否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交易。完全电子商务能够把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不完全电子商务而是要借助一些外力来进行;(2)流程改变。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流程的改变,形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方式。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对外经济贸易其营销模式也发生了改变。(1)网络互动式营销。(2)网络整合式营销。(3)网络定制式营销。

二、传统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

1 配额商品招标管理存在问题。目前参加投标企业的范围越来越大,加之招标类别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招标的具体事务工作也随之增加,而面对如此之多的文件,如果仍然采用手工操作来进行,那么工作效率明显较低,甚至难以完成。并且使得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招标秩序也变得越来越混乱,难以避免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主管单位之间的矛盾发生。

2 配额许可证管理存在问题。海关等监管部门由于手工方式而使其工作更加困难,导致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出现且难以避免,如越权发证、无配额发证、超配额发证、伪造许可证等。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操作,比较周期较长,而且很容易出现差错,难以控制。

三、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电子商务的问世,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为政府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1 安全问题。如何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研究的核心领域。作为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系统,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和安全的数据库服务器显得如此重要。实现Set协议安全支付的必须且重要的条件就是Ca认证中心,但是就我国而言,目前Ca认证权的归属问题还没有确定好。

2 融资问题。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应用的初期需要建设大量的设备,因此,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是根本办不到的,就只能去银行贷款。对外经济贸易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融资的方式较为单一,目前还不能实现从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他们融资的唯一渠道就是银行贷款。而目前,随着银行贷款安全性和风险性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越来越困难,银行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企业中应用无法顺利进行。

四、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具体措施

1 正确树立电子商务的观念。我国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观念。电子商务是时展的产物,其将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善,朝着高效益、市场全球化、低成本、企业协同竞争的方向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必须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将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另外还要真正理解互联网的运作机制,把电子商务作为未来企业的生存之道来对待,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战略项目来做。要认识到电子商务是世界潮流,代表国际贸易的一种新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全社会公民的诚信问题。电子商务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诚信制度的建立。

2 完善安全体系。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企业对安全的防范应该从技术上进行。要做好数据采集体系工作,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将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构建好。在加强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时还必须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和挖掘技术。电子商务活动在涉及到有关个体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应制定相关规定,并规范这些信息的使用,保护隐私权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在安全方面,一是安全认证。电子商务认证系统作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二是网络保障。必须确保能够提供24小时服务。三是防黑客袭击。另外,要加速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从而构建好计算机病毒防范系统。

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对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短时间内,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总而言之,应用电子商务有利于创造对外经济贸易良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增强国家对进出口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推进外经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我国步入一个更加开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纪元是需要电子商务来辅助的。

参考文献:

[1]黄芹: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探究[J].财经界,2009,(11).

[2]曹虹峰: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

[5]欧阳青东: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4).

[4]蔡国军:浅谈国际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及中国外贸企业的应对策略[J].大众科技,2004,(07).电子商务与对外经济贸易/吴吉中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已经表现出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电子商务应用到对外经济贸易是时展的结果,电子商务不经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为很多中小企业提供了面对世界的机会。本文主要对“电子商务对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传统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对外经济贸易;问题;措施

一、电子商务对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

传统的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每一笔交易都是通过固定的交易场所来进行的,需要很多资源,例如大量的实物单据等。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改变了传统对外经济贸易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作方式改变。电子商务在信息环境下运行的,在这个环境下的对外经济贸易是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交易,而不是面对面的方式。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方式的类型可分为

完全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和不完全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二者的区别就是能否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交易。完全电子商务能够把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不完全电子商务而是要借助一些外力来进行;(2)流程改变。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流程的改变,形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方式。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对外经济贸易其营销模式也发生了改变。(1)网络互动式营销。(2)网络整合式营销。(3)网络定制式营销。

二、传统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

1 配额商品招标管理存在问题。目前参加投标企业的范围越来越大,加之招标类别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招标的具体事务工作也随之增加,而面对如此之多的文件,如果仍然采用手工操作来进行,那么工作效率明显较低,甚至难以完成。并且使得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招标秩序也变得越来越混乱,难以避免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主管单位之间的矛盾发生。

2 配额许可证管理存在问题。海关等监管部门由于手工方式而使其工作更加困难,导致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出现且难以避免,如越权发证、无配额发证、超配额发证、伪造许可证等。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操作,比较周期较长,而且很容易出现差错,难以控制。

三、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电子商务的问世,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为政府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1 安全问题。如何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研究的核心领域。作为对外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系统,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和安全的数据库服务器显得如此重要。实现Set协议安全支付的必须且重要的条件就是Ca认证中心,但是就我国而言,目前Ca认证权的归属问题还没有确定好。

2 融资问题。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应用的初期需要建设大量的设备,因此,前期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是根本办不到的,就只能去银行贷款。对外经济贸易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融资的方式较为单一,目前还不能实现从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他们融资的唯一渠道就是银行贷款。而目前,随着银行贷款安全性和风险性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越来越困难,银行对其要求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企业中应用无法顺利进行。

四、电子商务下的对外经济贸易具体措施

1 正确树立电子商务的观念。我国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观念。电子商务是时展的产物,其将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善,朝着高效益、市场全球化、低成本、企业协同竞争的方向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必须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将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另外还要真正理解互联网的运作机制,把电子商务作为未来企业的生存之道来对待,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战略项目来做。要认识到电子商务是世界潮流,代表国际贸易的一种新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全社会公民的诚信问题。电子商务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诚信制度的建立。

2 完善安全体系。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企业对安全的防范应该从技术上进行。要做好数据采集体系工作,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将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构建好。在加强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时还必须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和挖掘技术。电子商务活动在涉及到有关个体信息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应制定相关规定,并规范这些信息的使用,保护隐私权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在安全方面,一是安全认证。电子商务认证系统作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二是网络保障。必须确保能够提供24小时服务。三是防黑客袭击。另外,要加速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从而构建好计算机病毒防范系统。

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对对外经济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短时间内,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总而言之,应用电子商务有利于创造对外经济贸易良好的国内环境、有利于增强国家对进出口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推进外经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我国步入一个更加开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纪元是需要电子商务来辅助的。

参考文献:

[1]黄芹: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探究[J].财经界,2009,(11).

[2]曹虹峰: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1-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对外贸易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长率都呈现出顺经济周期变化的态势。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而2010年我国的GDp达到6.27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110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显然,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当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深入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应对这些因素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对外贸易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就成为当前我们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认清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地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课题。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特殊的外贸发展环境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今后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二、定义变量与数据描述

在变量的选取上,本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度量全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用进口总额(m)和出口总额(X)来度量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本文采用的数据为1978—2010年中国年度数据,所有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对数据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处理:第一,因GDp和进出口数额受价格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用GDp平减指数(1978=100)对所用数据进行平减和修正,以此来消除价格因素对各变量的影响。第二,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避免因数据变化带来的剧烈波动,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变换后的变量用LGDp、LX、Lm表示。

本文进行实证分析所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7.0。

三、我国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在建立时间序列的计量模型时,要求采用的数据必须具有平稳性,即残差不具有时间趋势,不然就会导致“伪回归”。本文采用aDF方法对LGDp、LX和Lm进行单位根检验,同时依据各变量检验方程中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的系数显著性来判断方程设定的合理性,滞后阶数的选择是基于赤池信息准则确定,检验结果见表1。

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12检验类型(c,t,d)12aDF统计量12临界值(5%)12伴随概率p12结论12LGDp12(0,0,1)123.1112-1.95120.999112不平稳12D(LGDp)12(c,0,1)12-3.8312-2.96120.006812平稳12LX12(c,0,0)12-1.6812-2.95120.429912不平稳12D(LX)12(c,0,0)12-5.5112-2.96120.000112平稳12Lm12(c,t,0)12-2.8812-3.56120.181512不平稳12D(Lm)12(c,0,0)12-4.1812-2.96120.002712平稳注:(c,t,d)分别代表所检验的方程中含有截距,时间趋势及滞后阶数;D(X)表示X的一阶差分。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GDp、LX、Lm是非平稳序列,而其一阶差分序列是都是平稳的,记为i(1)。

(二)VaR模型的建立与Johansen协整检验

为了进行后面一系列实证分析,必须首先构建VaR模型。根据赤池信息准则,同时考虑到样本容量问题来进行VaR模型滞后阶数的选择,经检验最佳滞后期为3。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变量进行检验,以判别三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通过对初始数据的形态分析,确定协整方程中无截距项,但有趋势项,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进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为:LGDp=0.24LX+0.13Lm+0.88trend+μ

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进出口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对国内生产总值均有着正向的影响,说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可见,改革开放30年来,进口和出口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只是出口的作用更大,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外贸驱动”迹象。

(三)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只是证明了GDp、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选取多个不同的滞后期对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出口是GDp的Granger原因;而GDp不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第二,进口在前7期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从第8期开始才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进口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转化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GDp总体看来是进口的Granger原因。第三,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而出口不是进口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出口与进口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

(四)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更具体的展现Granger因果关系的过程,以及更为形象地说明GDp、出口和进口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下面将利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它们的动态特征。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对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它能够形象地刻画出变量之间动态交互作用及其效应的路径变化。图1、图2和图3均是基于VaR(3)模型采用正交化方法和Cholesk分解技术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图中的横轴表示新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单位:年),纵轴表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值,两侧的虚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在模型中将新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设定为10年。

图1GDp对出口和进口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由图1可见,GDp对来自出口的新息冲击,从第1年开始就呈现出正向效应,随后逐步增强,到第4年时正效应达到最大值,之后显现出缓慢衰减的趋势,在第8年之后这种正向效应开始变得平稳,这说明出口的变动在短期内对GDp可以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长期来看,这种推动作用便得平稳且影响时间持久。而GDp对来自进口的新息冲击,在开始的2年多内体现为微弱的负向效应,第3年后变为正向效应,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正向效应缓慢平稳增长,在第10年达到最大值。总的来说,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促进作用。

图2出口和进口对GDp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由图2可知,出口对来自GDp的新息冲击,一直呈现出正向效应,但这种作用较小,成波动变化的态势。而进口对来自GDp的新息冲击,在前2年的正向作用表现的很明显,在第2年以后这种正向作用会下降,从第5年开始的1年多时间内呈现出负向效应,在此以后又变为正向效应并缓慢上升,最后变得稳定。因此,GDp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进口有显著的影响,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

图3出口和进口对彼此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图3显示,出口对来自进口的新息冲击一直呈现出正向效应,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进口对来自出口的新息冲击在第6年之前呈现出微弱的正向效应,此后出口对进口几乎无影响。结合前面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认为出口没有带来进口的显著增长,相反,进口却对出口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若干结论,并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一些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启示。

(一)实证结论

第一,协整检验表明,尽管我国进出口和GDp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均衡结果表明,进出口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只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进口的作用较小,这是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采取“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战略,出口通过对现有剩余资源的利用,带动就业和促进资本积累等方式拉动了经济发展;而对进口的作用不够重视,从而导致进口规模相对较小且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比例偏低,这些因素导致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

第二,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发现: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多用,而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导向性”作用较明显,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技术水平还不高等因素阻碍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长期效应,在短期表现为负效应。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三个因素,进口的增加会通过相对减少内需、淘汰落后的厂商、导致外汇流出等途径起作用,这时进口的作用就表现为短期的负效应;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进口的商品中往往包含大量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会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并产生“溢出效应”扩散到整个国民经济,从而促进GDp的增长;此外本文的分析还表明进口能有效地促进出口,它会通过促进出口的增加间接地再次拉动经济增长,即通过进口更多的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来增加产量,从而使出口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长期。而当经济发展了,必然会带动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促进进口的发展。因而,总的来看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对出口而言,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应继续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要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使出口贸易尽快实现从劳动力和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向资本和技术为主的集约型的出口方式的转变,以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出口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即从“代加工”向“代设计”乃至自创品牌发展转变,使我国成为全球先进制造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和研发基地,实现我国从“候鸟经济”向“榕树经济”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要促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即要避免与发展中国家形成过度竞争,又要防止拉美化风险,减少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从而转变我国的外贸发展方式,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使我国真正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第二,对进口而言,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长期效应而不是没有作用。因此,一方面我们今后应重视进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抓紧研究进口信贷、进口融资担保等政策,为促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引进,真正引进优质外资与先进技术,利用其外溢效应来提升国内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促进规模经济、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真正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中从低端向高端发展。这样才能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缓解当前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稳定人民币币值,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第三,要积极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很多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纷纷倒闭以及国际上对我国反倾销等问题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重视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国内消费和投资,协调好“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做到内外发展的平衡,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从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方法与建模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53-385.

[2]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3(3):779-794.

[3]沈坤荣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3(5):32-40.

[4]石传玉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1):53-58.

[5]冷眉,费方域上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当代财经,2006(11):103-107.

[6]姚树洁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的互动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7(10):163.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7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面板分析

2000~2006年,广东GDp年均增长率为13%,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4.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4%,进口年均增长16.8,形成了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双双高速增长的格局。2006年,广东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019.48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160%左右。广东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比较开放且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依赖度较高的省份。

有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人们普遍倾向于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但是大多人却忽略了进口与出口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进口,而进口则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他国长处来推动本地的发展,并且出口的增长要依赖于进口增长为其提供原材料以及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承认出口对经济增长推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进口对推动经济增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中国以及广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这些文献中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还很少。本文的研究与以上研究不同之处在于避开了因只对单个整体的研究分析造成了结果的不显著性缺陷,本文对一个总体的影响具体到小层面,利用paneldatamodel,研究进口、出口与GDp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证明各市间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消除序列相关的题。

一、计量方法

面板数据模型是结合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经济的一个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协方差分析检验。

(一)面板数据模型

简化形式如下:

yi=αi+xiβi+ui

协方差检验主要检验以下两个假设:

H1∶β1=β2=…=βn

H2∶α1=α2=…=αn;β1=β2=…=βn

若接受H2,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无需进一步检验;若拒绝H2,则需要检验H1,若接受H1,则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若拒绝H1,则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检验此假设常用的方法是F统计量。

(二)变截距模型分为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

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假定各个成员方程中的截距项为跨截面变化的常数。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把变截距模型中用来反映个体差异的截距项分为常数项和随机变量项两部分,并用其中的随机变量项来表示模型中被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变量的影响。

(三)模型的选择原则

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的总体的所有单位时,选用固定影响模型较佳;当个体成员单位是随机的抽自一个大的总体时,若仅仅是对样本自身进行分析,选用固定影响模型较佳,若要用样本结果对总体进行分析时,则应该选用随机影响模型,即把反映个体差异的特定常数项看成是跨个体成员的随机分布。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

本文选用2000~200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07》,选用的是广东21个地级市。以GDp为被解释变量,出口以及进口为解释变量,其中进口、出口额均用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为单位的额度。从趋势图上对进口、出口与GDp之间关系做一简单分析(限于篇幅原因,本文不再给出图形)。广东的进口与出口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现出口一直高于进口。广东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基本呈上升趋势,并且在100%水平之上,这说明广东进出口的增长要快于GDp增长,也就是说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的增长,进口和出口依存度分别在60%和70%以上。不难看出,进口、出口及进出口总额与GD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下面利用定量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直接利用总量分析而忽略了实质问题,从而导致关系不显著及自相关严重,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个地级市中三者的关系。不仅可以表征省、直辖市间的差异,而且可以有效消除序列相关的题。

本文所选数据包括了广东所有市,依据变截距模型选择规则以及Hauaman检验,可知选用固定影响模型较佳,且该数据符合的模型为变系数模型。

三、回归结果

(一)单回归结果

对各省市面板数据回归之前,首先对广东总体情况进行简单回归,从而得出经济增长的进口弹性和出口弹性,结果如下:

lnGDp=5.4+0.72×lneX

lnGDp=4.3+0.79×lnim

由结果可知,进口弹性为0.79,出口弹性为0.72。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此,从全省总体情况来看,进口与出口都能带来经济增长,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各市的GDp为因变量、各市的进口与出口为解释变量,回归估计出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和贡献度,运用eviews5软件,采用pooledeGLS法对模型估计的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从进口与GDp关系来看,除梅州、阳江、湛江、茂名的系数不显著之外,其他市的进口作用项系数都比较显著,R2也比较高,并且Durbin-watsonstat也较为显著。从出口与GDp回归关系来看,除茂名出口作用项系数为负之外,其他各市的出口回归系数均为正,即出口能推动经济增长,并且出口作用项系数比较显著,且R2比较高,Durbin-watsonstat也较为显著。从总体上,各市的出口、进口对GDp都有促进作用。

但比较表1可知,除珠海、韶关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小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之外,其它各市的进口作用项的系数大于出口作用项的系数。整体而言,进口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边际产量要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边际产量,即进口对GDp的推动作用比出口大一些。该结果与梁碧波雷友发(2004)指出进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进口对广东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陈冬平(2001)指出进口与出口都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进口对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出口、郝雁(2006)指出广东的出口、进口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进口对GDp的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的观点较为一致。正因为广东各市区的进口以及出口都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并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弥补了其他学者的不足,从实质上说明了整个广东的情况,即进口与出口都能带动经济增长,并且进口的推动作用大于出口推动作用。

四、结果分析

(一)进口层面

进口与出口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通过eviews软件计算可知,出口与进口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3。省内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技术都必须通过进口来提供,它们直接服务于出口行业,促进了出口行业经济的增长,进口的增加带动了出口的增加。同时从外部进口的材料及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会对非出口部门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对非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才会得到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

(二)出口层面

外部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门槛越来越高,国外技术把贸易措施当作其贸易保护的有效工具,而广东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口由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约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内部原因主要是:省内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出口的商品中主要是初级、增值系数低的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经济;出口企业不注重品牌、不注重研发投入,把过多的精力仅仅都用于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和维持上;2000年,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持续低迷停滞不前的衰退,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广东的出口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出口遭到损失。与2000年相比,2001年广东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缓,致使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率较低;利用外资方面,广东可谓是我国领军省份,外资的引入,带来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并且也带动了出口的大幅增加。但是所增加的出口所得中真正起到推动增长的部分所占比例很少,大部分出口增加所得都以利润形式流出。因此,出口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

综上所述,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广东要大力发展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保持进出口的平衡。再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上,广东应该在保持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和技术开发,提高员工知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口虽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但不能因此而放松对进口的改进与重视。应注意的是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不等于引进了先进技术。因此,在进口中应该多引进先进技术,而不仅仅进口先进技术设备。

参考文献:

1、梁碧波,雷友发.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4(2).

2、陈冬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1(6).

3、郝雁.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2).

*本文系广州市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课题编号:07B6)和2007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外贸与引资战略转型研究:基于自主创新视角”(07JDtDXm79004)的阶段性成果。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8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1实证分析

1.1样本数据及分析方法

本文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取自《2006广东统计年鉴》,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增长水平,im表示进口额,eX表示出口额。样本区间选取1987-2005年度数据。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进出口值分别用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进出口值;最后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把地区生产总值(GDp)、出口(eX)、进口(im)换算成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值。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并能使趋势线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异方差的影响,提高模型的拟合程度,所以对GDp、eX与im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lneX与lnim表示。

本文主要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研究,所有计量分析,都使用eViews5.1进行。

1.2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1987年,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仅210.37亿美元,其中出口101.40亿美元,进口108.97亿美元,净贸易逆差7.6亿左右。到2005年,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280.02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0.1%,出口2381.71亿美元,进口1898.31亿美元,实现外贸顺差483.4亿美元,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广东省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9%。历年进出口与GDp如下两图所示:

从图1、图2可以看出,原始的进出口与GDp样本序列都呈现共同的上升趋势,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趋势消失。初步判断,原始的数据序列是非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稳的。进口、出口和GDp之间存在一长期稳定的关系。

1.3样本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出现虚假回归,在利用oLS等传统方法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之前,应先对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中所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t=0表示不含有时间趋势项,当aDF检验值大于临界值时,表示序列不平稳

表1的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即LnGDp、LneX和Lnim都是一阶单整过程,据此可以进一步检验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1.4样本数据的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LnGDp、LneX、Lnim三个变量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们用JoHanSen的最大似然法(mLe)进行协整检验。根据对初始数据形态的分析,确定数据有确定性趋势,协整方程有截距项,选择滞后期为1。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表示.

由表2,有42.9025>35.1928;16.3510<20.2618;于是迹统计量检验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一个协整向量存在。说明在样本区间内,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如下:

LnGDp=0.4555LneX+0.5096Lnim+1.1409(1)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约为0.46,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约为0.51。这表示,出口每增加1%,将拉动广东省GDp增长0.46%;进口每增加1%,将拉动广东省GDp增长0.51%,说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和进口都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1.5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Grange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存在。

由协整方程(1)可得误差修正项eCm=LnGDp-0.4555LneX-0.5096Lnim-1.1409,采用eG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d(LnGDp)=-0.2211eCm(-1)+0.1573d(LneX)(2)

(0.0229)(0.0497)

(-9.6573)(3.1630)

(2)式中的第一组括号中的数字为回归系数的标准差,第二组括号中的数字为t统计量的值。可以看出,模型的回归系数基本上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短期调整系数(-0.2211)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但模型的拟合系数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重点考察的是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省略了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式中的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差分项表示的是相关变量的短期波动。误差修正项系数的t统计值为-9.6573,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它表明DGDp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协整关系对GDp的增长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项系数-0.2211表明,LnGDp在每年的实际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差距约有22.11%在下一年度得到修正或清除。由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为4.5,可知短期波动调整到长期均衡的周期约为4.5年。(2)式还表明,出口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出口每增加1%,GDp增加0.16%。

1.6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1969)提出了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的方法,称为Granger因果检验法。笔者采用这种方法对样本区间内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一般来说,对外贸易的变化会对第二年的产出产生影响,所以本文选取滞后一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表示在滞后1阶和5%的显著水平下,出口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一结果符合凯恩斯的外贸乘数理论.表3还表明,在GDp与进口之间在滞后1阶时不存在因果关系。

为了考察GDp与进口是否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因果关系,本文还对GDp与进口在滞后3阶和4阶时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5所示。表4表示在滞后3阶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口是GDp的Granger原因,GDp不是进口的Granger原因。表5则表示在滞后4阶和8%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口是GDp的Granger原因,GDp不是进口的Granger原因。我们认为原因在于进口中引入的资本品和机械设备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效应并不会立竿见影,其对GDp的贡献的滞后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4年,所以从较长时期来看,进口促进了经济增长。2结论和相关理论分析

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于广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广东省的GDp与进出口三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变量,广东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三者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2)协整方程显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从短期来看,出口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且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4)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经济理论一般重视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政策取向也多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我们的实证检验证明进口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进口中往往包括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另外进口还具有弥补供给缺口、诱导国内需求的作用。

3政策建议

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理论分析的结论,我们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实施科教兴贸战略,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促使出口产业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使我省的出口贸易增长能真正通过刺激技术进步的机制,发挥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在新的增长方式下,维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2.在重视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而且在连续数年保持巨大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巨大的情况下,目前我们具备了增加进口的内外部条件。应该优化进口结构,实施效益发展,大力增加战略性商品的进口,主要进口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省内或国内又无法提供的商品和技术,特别是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等,从而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我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我省经济走上开放型的良性增长的轨道。另外,在进口产品和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诸如效率观念、信用意识等,通过思想进步和制度创新来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77-1998[J].世界经济,1999,(12).

[2]孙焱林.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0,(2).

[3]石传玉,王亚菲.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3,(1).

[4]王坤,张书云.中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2).

[5]张昱,陈光兵.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6,(8).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9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问题;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同时也呈现出产品创新度不够、产权意识缺乏以及其他国家对我国政策产生的误解等问题,对外贸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有必要探讨出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实力。

一、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力度不足

当前对外贸易企业当中,创新度不足,导致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创新力不足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人才的缺乏、资源利用不充分、商品特色不显著、关税政策不完善、品牌影响力不高等[1]。

(二)产权意识不明

对外贸易发展过程,知识经济逐渐占据市场主导作用,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意识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能重视品牌的树立,加强对产品商标的保护,也没有意识到产权与国家对外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企业没有对商标专用权的获取提高意识,导致虽然企业研发出核心技术,也不能利用法律对其加强保护。更有部分小型企业认为申请专利需要花费较高成本,主动放弃产权使用权利,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此外,在商标价值方面意识淡薄。知识经济不同于实体经济,在技术创造之后,容易被窃取,不能发挥其重要价值。

(三)政策理解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周边国家在对我国经济政策的理解方面存在误区。“中国梦”的提出倡导的是和平、向上的精神,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相符。不仅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部分国家将“中国梦”解释为人口的扩大以及土地的扩张。同时“一带一路”政策也被曲解成经济侵略、地缘侵略。除政策方面的误解,在我国出口关税补贴与退税政策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反对,认为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倾销意向,这些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二、对外贸易经济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提升产品质量

企业要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实力,需要提升产品附加值。产品附加值离不开创新,只有加大创新力度才可提升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产品附加值。当前对外贸易产品生产集中程度较高,企业需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合理调整经济规模,促使竞争力在产业价值链以及附加值等方面有所体现,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不断发展。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应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不断使用新技术。我国部分对外商品质量和其他国家对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尤其在高端产品中,由于其附加值不高,导致对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科研能力不足,部分企业特色技术没有被充分利用。与此同时,企业开发技术和产品的同时需要经费支持,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例如:改革国产化关税优惠政策,促使其利于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实现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升科研人员素质,将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等充分利用,促使技术研发深入落实;及时关注社会发展,掌握国际经济动向,使用和时展相适应的技术形式,将出口商品的中国特色展现出来,创新外贸商品研发形式,打造自主品牌,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稳步向前发展。

(二)提升产权意识

企业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对知识产权有明确认识,加强对其保护,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要立足社会发展,强化产权保护,可利用相关法律和法规加以保护。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完善产权意识的提升:其一,加强和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建设,细化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使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其二,强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执行力度,提升公众对产权意识,避免由于意识缺乏而产各种侵权行为。产权意识强化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新兴技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解决由于产权问题对外贸经济产生的影响。

(三)强化外交关系

当前,部分国家对于我国经济政策存在理解误区,同时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促使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環境更加复杂。此时我国应不断加强和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促使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惠及周边国家。以中国梦融入到亚洲梦当中,与周边国家形成经济命运共同体,提升其对我国经济政策的认同感。在与他国之间交流过程,为促使其明确我国经济政策,需重点加强对“一带一路”政策的解释,倡导共赢互惠,让其他国家搭乘我国经济发展“列车”,促使世界经济同步发展。同时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互动交流过程,提出的所有倡议都应立足于全局,明确中国是大国,具有高度责任感,在对外关系处理过程始终遵循友好、和平原则,和其他国家共同打造互惠共赢的经济交流。加强国际交流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制约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意识。当前世界经济受到冲击,导致大量失业人员的出现,同时薪资不足导致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积极性不足,使国际市场呈现出疲惫状态。同时全球范围存在贸易保护,促使行业出现恶性竞争。以上因素对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各国家实体经济制造行业都在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中国周边国家原材料由于成本低廉受到欧美等国青睐,这些现象正占据中国贸易出口市场份额,为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对此,中国应以积极的态度,灵活应对各项挑战,准确把握经济动态,作出相应调整,出台和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经济政策,保护对外贸易经济。此外,还应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联合体经济,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持续发展[2]。

对外经济与贸易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对进口方面来讲,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