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绘画入门教学十篇儿童绘画入门教学十篇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4:53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1

关键词:幼儿绘画兴趣培养

一、学玩结合,培养兴趣

古希腊的柏拉图普说:“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成为少年做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动力喷涌,欲罢不能。”孩子天玩,学与玩虽然对立,却又可以统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把玩的要素渗透到学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比如:“捉迷藏”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在玩之前,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要认真观察,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在纸上作画,人物形态各异,这样一幅生动鲜明的“捉迷藏”图便跃然纸上了。

二、给儿童创造良好的画画环境

当儿童拿笔到处乱画时,简单的制止不如给他准备好颜料、笔和纸,任他尽兴涂抹。儿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源于模仿,家长和老师常用笔和纸引导他们画画,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儿童的成就感会促进他们对画画的兴趣。

三、运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兴趣

美术教学中,上课时应利用童话语言,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幼儿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幼儿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用生动灵活的语言更能激起幼儿的绘画兴趣。童话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很重要,每次在讲新课前用谜语导入,趣味性故事导入,这大大增强了儿童的绘画兴趣。生动有趣的语言,能使美术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尝试新材料

给儿童尝试使用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人吃东西需要调换花样增进食欲,新鲜的绘画材料也会提高儿童绘画的兴趣。例如,4,5岁的儿童手腕力度不够,可以先用水彩笔作画,水彩笔色彩鲜艳,书写线条流畅,适合幼儿画画。水彩笔的颜色是透明的,深颜色可以遮盖浅颜色,两种颜色交织混合会显出一种新颜色,孩子从中可以了解、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是初级阶段便于掌握的绘画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步加入油画棒,油画棒色彩鲜艳丰富,容易涂到纸上,学龄前孩子适合使用。油画棒的色彩可以重叠遮盖,深色可以遮盖浅色,浅色也可以遮盖深色。在绘画效果上有更好的表现力。再大一些的孩子画画,可以使用水彩颜色或水粉颜色。既锻炼了毛笔的握笔姿势,又使画面更整体,在不同颜色相调时,使儿童了解了不同颜色的由来。在每次的调色过程中都有不同的发现。使儿童更加喜欢色彩了。绘画用具很多,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绘画用具很重要。所以,了解和掌握儿童绘画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是必要的。

五、兴趣和好奇常紧密联系着

好奇心常是引起兴趣的先导。儿童的好奇心重,对新鲜的、有意思的事由于好奇常会引发兴趣,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好奇心还会引起探索的兴趣,激发创造性活动热情,引发创造思维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奇怪的、能引起幻想的题材会使儿童感兴趣,绘画创作效果也比较好。例如,太空实验室,海底世界,恐龙世界等等。都是儿童很感兴趣的绘画题材。

六、大胆鼓励,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画得好坏,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多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在讲评孩子的作品时,对不满意的作品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说:“你画的是什么,撕掉重画!”如果这样批评孩子,孩子对绘画不但没了兴趣,还会失去信心,伤害他们的自尊。无论幼儿的作品多不理想,教师都应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欣赏,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老师的关怀,从而增强绘画的兴趣和信心。

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也是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而老师的表扬、鼓励、肯定等,则是这一目的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对于幼儿的绘画活动及“成果”,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性评价,这样才能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七、绘画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绘画时儿童不但可以锻炼手腕的灵活度,而且还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动作的协调和动手能力、观察事物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通过了解和关注孩子们的绘画过程和作品,可以发现儿童绘画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些你预想不到的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通过眼、手、脑的配合,真切地感受到创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并在教师给予的引导和鼓励下,获得克服困难的体验,从而产生的成就感,使儿童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他们的绘画中闪耀着儿童创作的灵性和美丽的梦想,他们稚嫩的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将使儿童受益终身。

学画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许是唯一一个永远都没有枯燥的重复、永远都不会出现固定法则的学科。美术永远有新的课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永远需要不断去尝试、不断去感受、不断寻求自己的观念与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这种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让一种优秀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意识,才算真的具有创造性。

八、学画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孩子绘画时需要自己准备绘画工具、绘画过程中的构思、构图、造型、涂色、修整……从始至终所有的全过程,(无论是动手还是动脑)都是完完全全独立完成而且永远不能和其他人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在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训练上,没有任何一种活动能与画画相比。

总之,幼儿有了绘画的兴趣,教师再给予正确指导,幼儿的绘画能力就会日渐提高。在教学中我一直追求能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要面对新世纪、新要求,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层次差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教师应把如何启迪、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作为组织活动的关键,让孩子们能在自由的空间里发挥自身潜能,养成良好习惯,自发主动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用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去描绘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2

关键词:儿童美术;绘画创作;培养

面对即将入学的无数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学生,如何从中找出较聪明的一批学生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其一,对一至三年级的学龄儿童进行智商测查。其二,对他们进行绘画测试。

只要教师稍关心一下学生的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他们涂鸦在墙角、地上或心爱的书报上的“大作”。这些人像、动物和景物画得多么单纯、天真、赋予幻想,每条线又那样粗犷、简练、明快,多似《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不知教师可曾注意到,学生作画时那样认真,那样地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就连陌生人在旁围观时,也不胆怯、畏惧。每当他们的大作告成之时那种得意忘形、兴高彩烈、手舞足蹈的神态,又是那么天真、无邪。这说明学生用他们的绘画技术,来表现对周围世界的再认识。喜爱绘画是儿童的共性,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儿童进行探索性的绘画测试。

一、启迪性的命题

针对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命题应易被儿童接受、领会、理解和发挥,能测出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我选定这样一组简单的几何图形,即:“o”“D”“”“”和“”。在每份试卷上印上其中一个图形。

二、轻松愉快的应试

测试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进行,不给儿童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要求他们看清自己试卷上的图案,比一比,谁在原有图案的基础上,改画得更妙、更巧,比谁画得美,画得快(限定时间为10分钟)。通过座次和试卷的组合,使前后左右参加受试的十名儿童,在他们的视线内见不到相同的图形,有意地制造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三、忧心忡忡的家长

被隔离在试场外的陪同家长们,当他们获悉测试命题的内容和要求时,都为自己的学生操心,有的说自己的孩子要交白卷了,有的讲题太难了,有的说要求过高了,有的气愤地评论这是刁、难、怪。

四、别开生面无一类同的答卷

“o”画成太阳、气球、花朵、西瓜、苹果、头像、甲虫、金鱼、扇子……

“D”画出月亮、小船、蘑菇、帽子、雨伞、香蕉、降落伞……

“”画成雨伞、山、亭阁、鱼类……

“”画成房子、箱子、书包、书本、汽车、风筝……

“”画成窗户、屋子、汽车、拖拉机、书包、手帕、旗子、电视机……

除了一张是白卷外,真是千变万化,无一类同,当家长们参观这些作品时,话题变了,“想不到我的孩子这样聪明”“他们的小脑袋真灵”“我真没有想到”……从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笑容可以想到,我们的测试是成功的,得到了家长的谅解和信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五、从绘画中发现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们的学生是聪明的,但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评论这些作品的优劣,应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去探索,从画中去寻找和发现儿童的生活情趣。在这些儿童绘画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儿童画都是现实主义的,他们所描绘的对象,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也是他们最熟悉和最喜欢的。如太阳、水果、帽子、气球、房子、花朵、书包等。在这些画中又可得到第二个结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甲虫、降落伞、鱼类等是书本中学来的,不经过学习是很难想象出来的。

从相同的画题中很难发现他们形象思维能力与观察力的优劣,如将“”绘成雨伞,简单的只添一根有弯钩的柄,有的画出了伞筋和花纹,更巧妙的变化有飞檐有宝顶有柱子的亭子。又如把“o”加线成了一只升空的气球,但同样画气球,有的再补上几圈,加上竖条条成了一串“有色”的气球,更复杂的画上眼,生上尾成了一条活泼的小金鱼。

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试卷中,我发现了一幅独特的画,原有的圆成了一道粉墙中的月洞门,门内墙里有假山,亭阁……线条简单老练,途中远中近三景层次分明,不论构图、布局、造型都属极佳。在十分钟内能画出这样的画就连大人也想不到、画不出。我们与家长面谈后,才知这个名叫安正阳的小朋友,两岁开始学画,天天画已坚持了四年,五岁时作品曾多次在学校幼儿园举办的画展上得奖。

七、跟踪验证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评比,我们从绘画中发现了一批思维敏捷,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的新生,与前面智商测查结果作了对照,发现考核的结论是相似和相近的,也可说是合拍和同步的。一年后对测试优秀的学生跟踪验证,这批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在班级的前茅。教师一直反映,他们普遍特点是: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接受领会新知识快,错别字比普通学生少,书写能力比一般学生更出色,可以说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是略胜一筹。如2010、2011年,由全国少年儿童书画摄影展览展示活动组委会举办的“飞天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摄影展览展示活动中,我校连续两年组队参加的79名学生的135幅绘画作品分别荣获儿童组金、银、铜奖项。参赛学生的135幅获奖作品全部获得大型画册《全国青少年儿童美术书画摄影作品集》珍藏版的入选资格。

八、为什么绘画好的学生较聪明些呢

智能的高低决定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而接受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通过绘画可以直接训练儿童的观察力;通过绘画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构图过程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通过着色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所以说绘画的过程是他们能力的一种综合练习。通过这些练习,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智能的提高,而绘画是最容易被儿童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已被众多的家长所接受,作为早期开发儿童智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绘画训练的儿童,入学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一般儿童强。在小学工作多年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凡绘画成绩好的,其它成绩都好。反之,成绩优良的学生绘画能力普遍都不差。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3

第一,绘本阅读能够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绚丽多彩的图画对于刚刚迈入校门的孩子来说其趣味性远高于生涩的文字。精致的绘本板式、精美的绘画构图对孩子们的视觉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能够引起孩子们产生愉悦的情绪。例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文中,图画上狐狸的贪婪、狡诈的眼神让孩子倍感紧张;而《月亮的味道》所展示的薄薄脆脆大月亮饼子直观地激起了孩子们的食欲。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容娱乐学习于一体,享受着文学,感染着美学。

第二,绘本与儿童的世界紧密相连。在绘本中,词汇是孩子的词汇,儿童文学家利用这一特点构筑了令孩子们着迷的情节、内容丰富的故事。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与孩童的生活贴近,它们是孩子们熟悉的玩具、动物及与自己同龄的伙伴,故事情节源于生活。例如《鼠小弟的故事》,它贴近于儿童生活,易激发儿童的学习、阅读兴趣,从而进入儿童的生活,故一版再版。

第三,绘本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简练的语言、丰富的图画使得孩子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构思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第五个》一文中,每一个受损的玩具走进那道门,出来之后,又变得鲜亮丽。门后面有什么样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一个个想象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浮现,洗涤着儿童们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启迪。

绘本对于低年级孩子像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作为教师如何组织绘本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深情导读,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发儿童绘本阅读的兴趣

当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把故事用最好的语言并带有自己深情的声音读出来,并辅以动作神态进行演绎,阅读的这种乐趣、美感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深刻地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例如低年级的孩子在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猜猜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的形容如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和自己尽力跳的一样高时,兔妈妈将会进行怎样的回答?阅读完这一故事要求孩子想象对某人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呢?通过切身体会、角色互换,孩子们会本能的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去感受、思考故事。

二、引导读图,让儿童们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学习阅读

绘本的形式是图文结合的方式叙述故事。在绘本里面,图画是主体,是生命。绘本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识字不多的孩子仅通过看画面的感受读出故事的大意。

例如在《逃家小兔》一文中笔者以下面方式指导孩子们通过彩图感受母亲的爱:第一幅彩图让孩子想想妈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的原因,从而使得孩子明白只有妈妈最了解自己。第二幅彩图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想象妈妈找小兔子时面对危险的高山做的准备有哪些?从而体会母爱无惧艰险,母爱如山。

三、巧妙设疑,引导孩子积极地猜想,提高绘本阅读的能力

优秀的绘本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在无形中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其想象力,升华其精神境界。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在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中自由驰骋。

比如在绘本《逃家小兔》的教学中,当教师问到“为什么小兔会逃跑?”时,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但由于经验的局限,回答还是比较集中,教师又问:“它会遇到什么危险呢?”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都奔着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了。

四、创置意境,激发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绘本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在对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通过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目的引起孩子们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促使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或身体动作对绘本故事做出回应。在游戏的情境中低年级孩子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

例如我们在绘本阅读学习中,首先安排阅读《逃家小兔》,继而开展语言游戏《兔妈妈找兔宝宝》,后者让孩子们孩子扮演不同变形的小兔与当兔妈妈孩子进行语言接龙游戏。

五、总结经验,体悟内涵,在绘本阅读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绘本里浅显易懂的故事娓娓道来,使孩子们的情感认知及生命哲理得到犹如清泉般的洗礼。

例如在《我爸爸》一文的中,通过阅读感悟,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丰富了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心。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4

一、善交流——让绘本阅读轻松化

“放轻松”就是要把阅读的目的藏起来。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绘本阅读中“多让孩子表达”,“把阅读的快乐交给孩子”。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孩子根据画面中的细节进行大胆地猜想、推理,体验阅读的乐趣。

如问:“这个故事你喜欢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呀?”或者说:“我好喜欢里面那只小熊,你呢?”在阅读中,教师应敏锐地多注意孩子的反应(困惑、惊讶、欣喜等情绪及语言表述),从中见缝插针地提问,常能引发一些有意思的对话与讨论。与孩子的对话,不要过分企求每一次的对话有深刻思辨和意义。因为每一次交流的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建立的这种方式没有约束,没有压力,轻松、自然,仿佛朋友间闲聊。儿童喜欢这种平等轻松的交流,绘本中美妙的图画,精彩的情节也在这轻松的一问一答中得到充分认识,而这一切是不着痕迹的。

二、重体验——让绘本阅读自主化

绘本阅读自主化就是学生能自由地展开阅读,自觉地投入阅读,充分发挥自己在阅读活动的主体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常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觉投入。如何让儿童对绘本自觉投入呢?首先要选择优秀合适的绘本。优秀绘本的基本要求是:应该以儿童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兴趣;应该以审美功能为主,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应该关注儿童心灵世界,着眼于儿童精神成长;选择故事的语言浅近,富有乐感的绘本选择图画富有视觉美的绘本,这样才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其次要尊重儿童阅读的体验。如《月亮的味道》这则故事不长,但是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上可爱的动物们叠罗汉,不得不让人喜欢。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挖掘故事内涵时,没有那么老套地问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我就顺其自然地问:“动物们吃完都安静地睡了,看看它们脸上的表情,这是一群怎样的动物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孩子们读懂故事了,他们的回答是“聪明、团结、幸福、可爱、与别人分享……”。尊重儿童个体阅读,儿童就会还你一个惊喜,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铺平一条五彩的路。

三、倡感悟——让绘本阅读立体化

绘本的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图书形式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阅读,或者说,绘本的功能远远不止是阅读,它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朗读、交流、表演、绘写,我们可以构建一种多渠道的立体化的方式去亲近绘本。绘本语言浅近、形象;句子单纯、短小,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这些富有音乐感的文字是非常好的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的材料。其接近口语化的语言,会让学生如说话一样轻松自如地走进绘本。

如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我有选择地让孩子学小鸟飞、猴子爬树、拉长鼻子、伸脖子等动作,同时引导他们加上角色的语言进行对话,这样既让孩子体会了鼠小弟摘不到苹果的失落与伤心又能感受到袋鼠、犀牛通过自身优点摘到苹果的成功感,从而加深幼儿对绘本情节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培养孩子继续探究绘本的情节发展并感受绘本情节的诙谐和有趣。用图画描绘是对绘本阅读的另一种诠释。绘本是文学与绘画的完美融合,我启发学生也尝试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对于一些绘本中的留白进行补充。模仿绘本的样子,会写的字就用字写,不会写的字或意思用图画来表示。同时在学完故事后,也尝试做一定的延伸,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的续想、续编中,引导孩子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5

关键词:提高;特殊儿童;兴趣;策略

一、激发兴趣,奠定特殊儿童美术学习的基础

众所周知,兴趣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是最好的老师。在特殊儿童的美术学习中也是如此。我们如何去激发特殊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是开展好这门课程的前提条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游戏活动是激发特殊儿童美术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他们,让特殊儿童毫无学习的思想压力,在娱乐、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我们在选择课堂游戏活动时,要勇于创新,寻找孩子熟悉而又喜欢的活动,从而更好的激发特殊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由于与生俱来的缺陷,导致特殊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去思考、去思维,对于名家名作,即使老师讲解了,他们也可能不理解。因此,我们要从特殊儿童身边的自然环境入手,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厌其烦的引导他们学习。使得特殊儿童通过这些熟悉的、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来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等到他们的认知有一定高度时,等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再提高他们美术学习的层次,这样一来就会水到渠成,容易一些。

二、凸显美术学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美术学习对于特殊儿童来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让特殊儿童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上帝在给特殊儿童关闭了一道门的同时,也为他们开启一扇窗———特殊儿童对美的感受更加灵敏而又独特。尤其是聋哑儿童,他们通过美术来向周边的人传递大量的信息与内心的情感,美术使得他们与社会增进了距离、与老师、同学、家人增进了感情。美术学习让特殊儿童更好的懂得了集体的含义,比彼此之间更具有协作性。大多数特殊儿童都比较自卑,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美术学习可以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让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彼此互相交流、互相协作,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展现出特殊儿童的潜力和才华,表达他们独特的思想活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以特殊儿童为主体,来展开课堂教学。由于特殊儿童的先天缺陷,我们要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感受。这样便会让特殊儿童更能接受我们,向我们打开他们心中紧闭的那扇门,从而很好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三、注重特殊儿童的差异性,多样化教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要想在特殊儿童美术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注重特殊儿童的差异性,把握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摸清班级每一位特殊儿童学生的真实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等。作为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发展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教育计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从而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真心的去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动手、去思考。我们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差异性,准备多张示范画册,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绘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要让他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实践;对于能力较低的孩子,我们要鼓励他们大胆下笔,消除畏惧感。当他们完成自己的画作时,我们要真心去欣赏、去表扬,从而让特殊儿童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自己想象的美妙世界,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我们美术教学中,要保持一颗童心,去感受特殊儿童所想,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展现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把脑海中想象到的事物通过绘画呈现出来。美术教学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特殊儿童的想象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对色彩与构图的感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认识,还能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绘画学习与练习,特殊儿童的思维会更加灵敏、更具有创造性。通过美术学习,特殊儿童变得开朗大方起来,自信的与同学、老师交流,更好的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提升了特殊儿童的认识与追求。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6

教学主张:画写结合,追求图文综合的美术教育特色,发展审美创新思维。

虽然不是画得最好,但我可以争取教得最好

我喜爱美术,没有理由地喜欢。因为喜爱美术,学生时代的我几乎利用了所有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绘画。然而,师范毕业后,我却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直到1990年的夏天,福安师范附小向全市招聘美术教师,我参加了应聘,才真正成为一名专任的美术教师。

初到福安师范附小任教,承蒙附小叶安绍校长的信任,我担任了美术教研组组长。当时学校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为我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我带着一丝疑问,带着一份真诚,带着一份责任,带着一种希望,开始探寻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我向美术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校长吴鸿锦老师学习,向校内外优秀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同时,我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不断地进行写生练习、创作,力图不让自己落伍。因为我坚信,只要肯下决心去拼搏,去钻研,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小学美术教学,在许多人的眼中是一项非常简单轻松的工作,无非是照本宣科地在黑板上涂鸦几笔,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而且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被冠以“副科”称号的美术学科,不仅得不到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甚至在同行中似乎也要低人一等。刚由语文教学转投美术教学的我只能在心底勉励自己: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用实力去证明我的美术教学是有价值的!不能让日复一日的简单教学,扼杀我的教学生命!

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美术学科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的“科班”人士加入了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我这半路出家的显然又少了些底气,不由得产生些许自卑感。可是,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自卑?有什么理由自卑?起点低固然成为我前行的绊脚石,但是只要有坚定的进取信念,我一定不比他们差。于是,我一方面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另一方面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总结和理论学习。我坚信,只要刻苦钻研一定会有新成果。我虽然不是画得最好的,但我可以争取教得最好!

后来,福建教育学院举办“中学骨干教师美术培训班”,我好不容易到教育局争取了个名额,在叶安绍校长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到福州进修了三个月。在这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美术专业知识,还有幸得到省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许金宝教授的指点,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之后,我又自学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美术课程,参加了西南大学研修学习,此外还创作了大量的黑白钢笔画作品。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美术作品及美术教学论文渐渐发表于报刊上,越来越多的作品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并且顺利加入了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在美术教育教学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

将儿童画还给儿童,用画笔勾绘多彩的童真

尽管我在美术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在闽东当地的众多学校中也积攒了些许声誉,但是,当我冷静地审视自己的美术教学,我发现自己更多的是在追求创作形式和创作内容的创新,而忽视了儿童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美术本是一门可以让儿童尽情彰显童真的课程,却为何逐渐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丧失了这门课程应有的活力?在潜心研读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美学原理》《艺术论》《创造力开发》等专业书籍和大量关于美术教学的文章的基础上,我开始对儿童画作品的形式、内容、立意、类别等进行反复研究,思考如何让儿童画表现出儿童的本真,如何引导儿童用画笔勾绘出自己多彩的童年,而不是在成人模式下被迫地进行毫无生趣的绘画。同时我还参观了省、市许多大型的儿童画展览,从中吸收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独特而大胆的构思,也对一些失去“童真”的作品进行了剖析和审视。

我领悟到,缺乏“儿童”的艺术教育是不行的,没有特色的教学是没有出路的。要将儿童画还给儿童,用儿童自己的画笔勾绘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画出儿童的生活,画出儿童的感受。让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才是小学美术教育的真谛所在。小学美术教育,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以及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并不一定要往专业艺术人才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艺术教育,长大之后未必就要报考专业艺术院校,成为专业画家。如果美术教育能够在学生学习成长的历程之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在今后的求学和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话,这才是真正成功的艺术教育。苦苦思索之后似乎寻到了一线光明,我顿时对自己的教学信心倍增。

探寻画写结合的美术教学新途径

之后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大胆地去表现自己的想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创作儿童连环画,通过连续的画作和少许的文字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探寻画写结合的美术教学新途径。

边画边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可以积累儿童对绘画造型的原始表现经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反思,我开始大胆地尝试图文综合艺术教育,将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画写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日记画是其中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创作形式,学生用画来表现自己的日记,每完成一页,都必须注明日期和写上事件题目,也可以写上简单的几句话加以补充说明。这种方式的绘画训练,宛如让我的美术教学呼吸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我的“画写结合”特色美术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的创造性逐渐被激发出来。此后,学生的绘画日记、美术作文、漫画书信、插图故事等开始应用在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许多学生的连环画作品还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等高级别的荣誉奖项,一些插图被选编进入教材。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7

关键词:幼儿画;特点;原则;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跟随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儿童绘画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重视,通过儿童画创作的实践活动,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高尚情操。笔者从实际教学中总结了几点指导儿童画教学的切实的教学方法以供推敲。

1启发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1.1范围要想得“广”

即打开儿童的思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例如在指导儿童命题画《窗趣》时,只要启发得当,儿童作品就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让儿童从不同地点(窗外是城镇或农村、街道、高楼、山林、田野、大海等);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深夜等);不同内容(窗外是人或动物、植物、景物等),甚至窗帘的不同、窗台的摆设不同等等方面来构思。儿童从这五个“不同”或是更多的“不同”中展开想象,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会“千人一面”了。

1.2题材“新”

“绘画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儿童画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儿童在表现时题材要“新”,要与众不同且与己不同。《家乡新貌》、《海底世界》、《宇宙探索》等题材过于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启发儿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新题材。

1.3构思“妙”

新颖的题材确定下来后,还要有绝妙的构思才会显得锦上添花,如鱼得水。一次题为“爸爸”的命题绘画活动,结果一位儿童画了一位夜间骑摩托车的爸爸,后座装了两只箩筐,更有趣的是箩筐里竟然装了两个小孩,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原来他所表现的是一位父亲用摩托车带着双胞胎孩子出游的情景。“爸爸”这一主题,在孩子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他并不直接表现自己的爸爸,确也十分切题,画面看了很感人。

1.4命题有“趣”

给一张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命题一定要用儿童的语言,富有童心童趣最好。如一位小朋友画了一个地球,在她的周围有许多身穿太空服、手拿卫生工具在劳动的小朋友,或许一下子还不能明白这幅画意,加了《我给地球洗个澡》这个的题目,也就使人一目了然。再如一位小朋友手拿抹布擦着一片蓝色的背景,但加上了《擦天空》这一题目,就突出了主题,并且感受到这张画意趣横生了。

2指导儿童绘画的几个法则

鉴于儿童年龄特征,方法的实际运用亦有所不同。归纳如下“八法”,以求抛砖引玉。

21增补法

运用增补法可以满足这些儿童的绘画“饥饿”心理。例如一年级《画青蛙》一课,有小朋友问:“我可不可以再画几只青蛙呀?”“我可不可以画些小蝌蚪呀?”等等。小朋友自己想象,提出增补一些内容。这时启发再加以引导。小朋友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上联想,进行增补,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从中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我真行”、“我真棒”。

2.2组合法

儿童作画并不能凭空想象,丰富表象的储备是想象内容更为生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有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直观素材,让儿童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进行自由组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如为幼儿提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请幼儿选一个主题将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有情节的画。再如《童话故事》设计为造型、表现课型时,向儿童提供了一只睡觉和一只跑步的兔子、一只乌龟的造型以及蘑菇、树等背景卡片造型,问:“哪位小朋友最动脑筋,能画出连老师也想不到的'龟兔赛跑'的画。”这样以来,儿童的思路打开了,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儿童奇妙的童心和大胆的创造力。

2.3延伸法

课题延伸是指在坚持有利于儿童主动发展的前提下,对教材中原有的命题作适当的补充或改变。如《夜景》一课,在原课题的前面添加“(地方)的”、“上的”等,换成半命题的形式,儿童易于思索;再如《蔬果动物》一课,课题改成《蔬果动物园》,蕴涵合作精神,这样的内容范围广,“质量”也高。

2.4潜移默化法

在儿童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作品欣赏、气氛感染而达到的儿童画创作的积极性。如为儿童经常性地提供优秀作品或本班、本年级儿童的优秀作品欣赏,丰富儿童视觉感受,激发竞争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绘画创作兴趣。

2.5重叠法

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经常性会画一些有关节日性的画面,如儿童节、国庆节等。内容重叠法是指将一内容与另一内容重叠后形成新画面的方法,具体是指引导儿童将需要的内容进行夸张想象,破除儿童原有的绘画形象,将常画的内容与想画的内容重叠,经过想象创造描绘出新形式的儿童画。譬如前面所列举的儿童节,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儿童常画的内容气球,但如果我们将气球进行夸张想象,将儿童想表现的画面体现在几个“大气球”里,相信这样的画面安排更趋新颖,更富新意。

2.6正反思维法

正反思维法是指从正反两个角度对所要描绘的内容进行想象的方法。如在指导《想象中的房子》一内容前,从正向思维角度出发,则考虑人类居住的房子将是如何的好;而从反向思维角度出发,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怎样解决当前的各种矛盾,使想象中的房子表现在良好的环境之中?启迪儿童进行想象,提高认识,开发智力,这样的引导,产生的画面是将人类移居海上,将房子建于树上和可移动房子等各式各样真正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2.7仿生想象法

仿生想象法是指将所画之物模仿成另一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儿童画教学中甚为常用。例如:在启迪儿童画《想象中的太阳》这一内容时,儿童对太阳作拟人化处理一般都能掌握,从太阳公公引导出太阳奶奶、太阳叔叔、甚至太阳警察、太阳邮递员等较为容易,但这并非能满足儿童的想象欲望,继而分别出示长耳朵的太阳及西瓜形的太阳,再加以引导、鼓励,想象中的太阳画面一一呈现。这种仿生想象法在相关美术领域教学中可以称得上是儿童创作中启迪想象力的一把“金钥匙”,能充分开启儿童智慧和想象的大门。

2.8学科结合法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很多勇于开拓的教育者已着手探索美术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努力尝试学科与学科间知识的结合转化教学。在儿童画教学中,也可以将其作出另一种诠释,与音乐等学科知识结合转化,从而表现具有想象力的画面。

儿童画指导教学法,只是笔者近几年儿童画教学指导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其中的每一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画教学领域,有的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教学领域;每一方法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全文形成,旨在有更多、更新、更佳的教学法诞生,以丰富儿童美术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光荣.儿童绘画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9.1.

[2]姜宏.姜宏儿童画教学100课[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1.1.

[3]魏明坤.全国学前教育(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童画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1.

[4]杨颜.藏在儿童画中的秘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12.1.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8

现今,无论是在学校教学还是校外培训,简笔画都为流行已久的美术教学内容,它主要重视绘画技法训练,学生模仿指定的造型,这大大限制了儿童的发散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阻碍了他们情感的表达与发展。针对目前儿童绘画教学现象,开拓并丰富传统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意儿童线描画教学模式的创建

创意线描画,是指灵活运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物体的形态及其结构的一种绘画形式,同时也是儿童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点、线的随意或有序排列组合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效果,绘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线描画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帮助,还能让他们轻易地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从观察和想象出发,融合情境性和创新性,以表现对象的基本造型、形态为出发点,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点、线、面及黑、白、灰的安排组合,把不同的线条与图案互相组合,画出自己所思、所知、所感的个性化作品。艺术教育本身是一个注重自主性的过程,创意线描画正是以发展个人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而这也使得创意线描画教学和其他教学区分开来的。创意线描画使用简单的工具,用线进行平面的、意象的、想象的、表现的、装饰性的描绘。由于使用工具简单轻便,而且不强调绘画的色彩等技法因素。所以学生能够从枯燥而艰辛的技法的学习中抽身出来,专注于对象的全新造型和画面的构思,专注于创意的思考。而不是同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一样,仅仅只是对物体造型本身的机械化识记,而相对忽略了学生自主观察与再创造的过程,创建创意线描画教学模式,旨在避免传统绘画教学模式的弊端,强调对于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应时而生。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培养儿童的兴趣,从而显得至关重要。

三、创意儿童线描画的教学方法

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曾指出:艺术教育对于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己所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出身心健全的人。那么对于如何教好儿童画,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应乐趣而生学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注重观察身边事物,感受线条魅力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等待我们不断的去挖掘与呈现它的美好。为让儿童充分感受线条的魅力,可利用带儿童秋游、春游机会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物身上的各种肌理,使他们直接感知物体线条的魅力,他们或婀娜多姿、或刚强有力,这些线条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为日后的创作活动提供基础。

(2)循序渐进,有效引导

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帮助儿童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体都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和装饰。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材料,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为引发儿童对线描画形成学习的兴趣,应注重以儿童喜欢的、身边的实物为内容,如色彩艳丽的各样花卉,草和树木、熟悉的人;如三八节当天请妈妈到班级参加活动,引导他们画出自己妈妈个性的图画来,这样就不是枯燥无味的人物画;动画片里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如以“黑猫警长”为主人公,请他们按意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在交流讨论的和看动画片的基础上进行故事绘画创作等。

(3)多学科、多材料相结合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学科的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求多学科的融合与贯通,需要多学科的共同缔造,现今,许多交叉学科也就如雨后春笋般运应而生。绘画也是一门多维度交叉学科,在绘画线描画时,不应该仅仅只是点、线、面的运用,而应该是多学科的融合,如物理、语言、文学、影视等。同时也需要多材料的结合,如报纸、卡纸、布料、颜料等的加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形式才会多样化,效果也才会更好。

四、儿童创意线描画的教学意义

创意儿童线描画结合了大学《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设计构成》的课程设计,试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去诠释绘画的新思想与新内涵。同时它又吸取了黑白装饰画的创作元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图式语言,与学生的艺术感觉、思维、个性化发展紧密地联系,从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出发,注重学生对情境的挖掘和再造,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对学生全面的美术素养与思维发展的培养,让美术的学习成为一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开启一扇与想象力、创造力思维相连接的窗口。

儿童画对促进儿童的注意、观察、识记等认知的心理发展和创造性的表现能力有重要的启蒙与开发作用。现代各先进国家美术教学,都是利用儿童画这种自发的教育资源,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开拓儿童索取知识的本领和创造、表现的才能。如果能顺应儿童画的发展规律,把儿童画引进课堂,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尊重绘画个体的个性给予正当的教学引导,将可以开辟一条儿童艺术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1)解放孩子天性,营造自由多彩的想象空间。只有给儿童绘画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孩子们才能有更多的尝试机会,才能在线描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和诱导,发挥循循善诱的爱心、耐心和才能。

(2)尊重孩子智慧,用心体会稚嫩有趣的情感世界。孩子的每一幅线描作品都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不要用成人的要求去改变它。你会发现那一幅幅充满稚气的作品是最自然的、最精彩的“艺术品”,从而给自己的心灵投去一片欣喜和感动。

(3)培养自信心,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发展。现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需要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新型美术教育,要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营造创新环境,发展其多元智能,特别是注重儿童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整体性、独特性等,将儿童天性中固有的同时又是美术活动所必需的这些智能特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潜能。

五、结语

总而言之,辅导儿童创作线描画首先要培养他们胆大心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先小幅后大幅。表现内容从少到多,先临摹、写生后创作,由此保持儿童天真、质朴、夸张、变形和极富想象力的艺术风格,不断提高儿童线描画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之具有童真童趣。儿童学习绘画将来不一定都能成为画家,主要是通过绘画培养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增长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9

一、为课程设置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壤——线描教学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绘画课上忘记带色彩工具的事烦恼,你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年级的增高,带工具的人数会逐渐减少,于是不少的学生回归到“一张纸、一支笔”的原始的状态中去了。苏教版美术课程设置了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内容,其中绘画课程的范作欣赏中也有线描画范作,但纵观整个美术课程,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线描画教学的课程,我因地制宜在美术课程意安排了两到三节线描画课,对于那些不常带色彩工具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在线描画上做足工夫。

二、儿童的本能冲动——用线描绘事物

线描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在儿童的眼中,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生命。如他们看到一根直线,会说那是一条爬动的蚯蚓,看到一条弯线,会说那是妈妈笑眯眯的眼睛。所有孩子的第一笔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因此运用线条描绘事物能够彰显儿童的生命本质,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他们的愿望可以随性表达,他们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

三、打造生态课堂——线描画展示魅力

1.感受别样的心灵诉说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就喜欢用笔涂抹各种各样的线条,诉说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些线条组成的画面,大人们有时很难看懂,但是孩子们往往把画面的内容讲得头头是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小学以后,孩子们的造型表现能力逐步增强,物象的形象也就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想象丰富,绘画极富童趣,这是引导他们学习线描画的很好的时期,老师应助他们一臂之力,经常引导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线描画,从这些线描画中感受别样的心灵诉说,开拓学生的视野。

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轻重、疏密进行写实、想象、夸张的有机变化,具体和抽象的充分统一就能使我们的绘画对象更美。一幅优秀的儿童线描画蕴涵着孩子丰富的想象,充满了神奇的线条美的聚集。比如一个孩子画狮子,狮子头上、尾巴的毛发用树叶点缀,用粗线勾画树叶的轮廓,用细线描绘叶茎,重重叠叠组合在一起,显得细腻丰富;狮子的身体用云朵状的曲线来装扮;狮子的爪子黑白分明,点缀着许多小星星……一幅狮子线描画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想象!

2.笔笔线条留真性

在线描画课上,选取绘画对象很重要,要让孩子画他们想画的东西。儿童眼中的世界很独特,比如一朵小花、一片绿叶、一只小兔子在他们的心中总有许多美好的想象——为它们营造一个个童话般的世界。我认真地体会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常常选取儿童比较喜欢的素材,绘声绘色地讲一段有趣的故事,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营造情境,契合孩子需要,他们自然而然地被情境中的主人翁所吸引,思绪主动地围绕素材去想象;儿童非常感性,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生活,认识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这些素材真实可感,自然而然易被儿童接受。学生对绘画内容感兴趣,他们能够调动主观能动性,以极大的热情用线条装扮物象,笔笔线条不矫饰,带着童真、童趣、童味,都是孩子们真实性情的流露。

此外,在线描画教学中需要考虑儿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尊重不同层次的儿童对事物的观察方法以及用线描造型的能力,线描画教学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容易,画得轻松。

3.与线条一起漫步

(1)孩子逐步拥有一双会审美的眼睛。学习线描画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一幅优秀的线描画是学生笔下划过的一条条线痕美的聚集,在运用线描作画的过程中,线条的多与少、疏与密、顿挫与流畅等都会时时触动学生的审美神经,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另外,让学生观察欣赏不同的范画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孩子直觉很敏感,他们能很受到范画的美,教师再适时引导,挖掘美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儿童绘画入门教学篇10

少儿美术教育心理认知开放式教学

少儿美术教育在整个美术教育中起着启蒙化的作用。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主要是以“教会学生绘画”为核心,实际上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角色,包括其身心的特点、创作潜能等方面。本文正是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一、基于少儿心理认知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

少儿由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探讨少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地关注该群体特殊的心理机制。这也是笔者在开办“佳美”少儿艺术室过程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综观历史上关于少儿美术心理学研究情况,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可知,它们均关注到了儿童画在整个未成年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地位。在皮亚杰、罗恩菲德等学者关于儿童心理学说的启示下,英国心理学者里德完善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将其分解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步骤,并构建了关于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理论。

从笔者执教于“佳美”少儿艺术绘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少儿阶段,基础性的训练必不可少,但需要掌握好“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美术价值需要通过科学性的个体经验所证实,即使是对于儿童所处的低龄阶段而言,也要将其具有主观性、偶然性、个体性的经验符合科学化的合规律性。由于少儿普遍存在着好玩的天性,作为教师引导者,则需要加以引导,在满足少儿以绘画为游戏的心理的基础上,也要有意识地融入关于绘画的技能与技巧。毕竟,少儿的绘画技能尚未成熟,需要正确地加以指导,才能够既满足少儿游戏的心理的同时,也能够对他们的绘画技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兴趣与专业相结合的少儿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绘画的少儿而言,由于思想上尚未成熟,他们更多地需要在兴趣的指引下去学习他们所喜欢的科目。如若只是在家长一味地强制下去学他们所不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势必适得其反。这一点在幼儿的兴趣教学中显得尤其突出。基于此,笔者在开班伊始就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计划,针对该年龄学员的身心特点配备相应的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有机地融入一些关于绘画的技能技巧。由于少儿接受能力有限,笔者在传授教学知识的时候,并不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是潜移默化地逐渐深入地灌输一些技巧。

笔者在每次的主题绘画课上,借助于视频、图片等媒体手段来营造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少儿学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进而展开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正是在这样兴趣与专业相长的教学模式下,围绕着造型提高、兴趣培养这两项任务,笔者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开设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例如,儿童画、水粉画、陶泥课、写生课、手工课等。同时,笔者也充分地利用好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创作活动。

三、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

我国着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的确,对于少儿来说,在有意识地向他们传授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孩子们的创作潜能。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体制之中,美术的教学观念体现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绘画,甚至强加灌输进一些成年人的绘画思想及其技巧。这样并不能达到很好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化的特点,进而可能抑制少儿的绘画创作的潜能。因此,笔者采取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并通过给出课题加以引导将孩子们的认知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践证明,笔者的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同。在2011~2012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放手,让少儿学生自己亲手绘画,教师不手把手地进行执教。从教学的成果来看,孩子们也的确能够画出优秀的作品。现以2012年2月11日画室《青蛙》一课为例展示学生作品。

其中,上述图一、图二为小朋友08年2月的作品,图一是老师演示图像资料,介绍青蛙的相关知识,生活习性,结构特征后孩子根据理解自己创造的青蛙形象,画面虽然在构图、用笔等方面还不足,但是体现出孩子对青蛙的认知,图二为教师示范后孩子完成的作品。图三、图四为7岁小朋友的作品,图三是演示图像资料后,学生照青蛙图像资料完成作品,图四为教师示范后学生完成作品。

笔者认为,在教学途径上,可以采取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法(包括局部示范法、欣赏示范法、幼儿自我示范法以及师生共同示范法)、情景再现发现法、心灵感悟体验法以及实物人形模特法;在教学评价机制上,也可以采取多元主体的评价法,例如,幼儿自评、幼儿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

四、强化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反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