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程度差异十篇文化程度差异十篇

文化程度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31

文化程度差异篇1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家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并购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05;C93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5-09

作者简介:张宁(1978-),女,山东单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理论与实践;李海(1970-),本文通讯作者,男,内蒙古杭锦后旗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和人力资源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0BGL02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JY049。无论国内并购或跨国并购,文化差异都是并购双方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它往往是并购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但处理不当则会成为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并购中对文化差异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即组织文化差异和国家文化差异,也有少数研究聚焦于其它文化层次,如职业、职能、行业文化差异。然而,研究者对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中文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常常得出混合的、甚至是相反的结果(Cartwright,2006)。本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文献,就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如何,在哪些情境下这些影响会有所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一个研究框架。

一、国内并购中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国内并购的研究中,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往往只涉及一个层次,即组织文化差异,只有少数研究会涉及到其它文化层次,如职能文化的差异(Krishnanetal.,1997)。大多数研究认为,并购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对并购结果有负面影响:组织文化差异导致了并购中的冲突(marks,1982);文化差异与对对方极端的、负面的评价相关,与并购方成员和目标企业高管团队之间的焦虑和民族优越感相关(Sales&mirvis,1984);降低了被并购方员工的承诺与合作(Buono,Bowditch&Lewis,1985);导致员工抵制进而影响并购协同实现(Larsson&Finkelstein,1999);与财务绩效负相关(Chatterjeeetal.,1992);降低经理人员承诺及整合过程的效率(weber,1996);与目标企业高管团队的离职率正相关(Lubatkinetal.,1999);限制了信息系统整合所带来的协同作用,负面影响了并购绩效(weber&pliskin1996);与员工抵制正相关,而员工抵制与并购后协同实现负相关(Larsson&Finkelstein,1999)。然而,Krishnan等(1997)对1986-1988年间完成的147个美国国内并购的研究发现,并购双方高管在职能背景上的差异与并购后的财务绩效正相关,与被并购方高管团队的离职率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职能文化的差异与并购绩效正相关。而Zollo(2003)的研究则表明,管理风格的不相似与累计超额回报正相关,而管理风格是组织文化的表现之一,即组织文化差异也有可能带来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国内并购的研究中,文化差异主要关注的层面是组织文化差异,多数研究的结论是并购双方的组织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负相关,但也有部分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文化差异和并购绩效的操作不同。

总第437期

张宁: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回顾与研究框架的提出

····

商业研究

2013/09二、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在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与微妙,因为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要面临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双重文化适应”(Barkemaetal.,1996)。相应地,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也往往涉及到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的文化差异(olie1990,1994;David&Singh,1994;weber、Shenkar&Raveh,1996;Veryetal.,1996;Veryetal.,1997;Krug&Hegarty,1997;Larsson&Risberg,1998),但也有一些研究只关注国家文化差异(Kogut&Singh,1988;Calrietal.,1994;morosinietal.,1998;Lubatkinetal.,1998)。国家文化的差异常被称为“文化距离”(culturaldistance)。“文化距离”假设认为与跨文化接触相关的困难、成本和风险随着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文化差异的增加而增加(Hofstede,1980;Kogut&Singh,1988)。然而,在跨国并购中,国家文化差异有时呈现为一个并购双方致力于克服的障碍,有时却是吸引并购企业的一个潜在的并购成功因素。

(一)国家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国家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绩效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在国家文化对并购影响的早期研究中,olie(1990)认为,国家文化的差异可以导致组织成员的民族主义偏见。Kogut和Singh(1988)认为,由于整合一个已经存在的外国公司的管理体制的困难,国家文化差异对并购模式尤为重要,国家文化差异与一个企业选择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可能性负相关。中国的经验证据支持了国家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绩效负相关的观点。阎大颖(2009)通过对2000-2007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进行研究,发现国家文化差异越小,并购后的绩效越好。孙俊(2007)分析了电信、家电、机械、能源四个领域中的22个大企业集团的跨国并购,结果显示,国家文化差异对绩效有负向影响。但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国家文化差异不一定对并购造成负面影响。例如,morosini、Shane和Singh(1998)分析了52家意大利和英国企业在1987-1992年间的跨国并购,结果表明国家文化距离越大并购绩效越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这是由于接触到了不同的惯例,而这些惯例是嵌入在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文化中的。Calori等(1994)研究了英国、法国与美国公司之间的75个跨国并购中,国家文化的三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女性化)对并购后整合方式(正式的/非正式)选择的影响,结论是公司的控制形式影响了公司的并购绩效,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并购公司经理人员非正式的个人努力都与被并购方态度方面的绩效提高正相关。

(二)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最早同时关注到并购中的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学者是olie(1990,1994),其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差异和国家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影响被整合程度所中介。David和Singh(1994)又把职业文化加入到文化差异的范畴内,认为并购中文化风险来自两个公司间国家、组织和职业文化差异。现有的实证研究大多通过对特定国家的国内和跨国并购进行对比,来分析国家文化与组织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由于选择作为并购绩效的结果变量不同,且研究涉及到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之间的相互影响,或比较这两种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呈现出的结论比较复杂。

在一项文化适应压力对并购后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中,Very等(1996)以社会运动理论(socialmovementstheory)和程序公平理论为基础,指出文化差异未必意味着文化适应压力(acculturativestress),它也可能带来文化适应吸引力(acculturativeattraction),而国家文化差异对文化适应压力的影响,要依赖于所涉及到的国家和具体的文化维度;文化适应压力与并购绩效负相关;一些文化问题在国内并购中比跨国并购中更严重,进行跨国并购时不仅要考虑国家文化差异还要考虑组织文化差异。这一有关文化差异的观点在Very等(1997)的研究中被进一步明确。该研究指出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之间没有绩效上的差异,有时国内并购比跨国并购更难,国家文化差异可以对并购绩效有正向影响。

另一些研究关注文化差异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Larsson和Risberg(1998)的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差异大的跨国并购实现了最高水平的文化适应,并取得了最高水平的协同效应,其员工抵制程度低于组织文化差异大的国内并购。这可能是由于相比文化差异不受重视的国内并购,跨国并购有更强的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跨国并购有更高的结合潜能和实现这些潜能的整合程度。weber,Shenkar和Raveh(1996)对1985-1987年间52家被并购方为美国公司的国内和跨国并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并购中,组织文化差异在并购后整合阶段产生了负面影响,它导致更低的高管承诺和双方的合作;在跨国并购中,国家文化差异比组织文化差异更好地预测了压力和对并购的负面态度,而组织文化差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一个关于国家文化差异与组织文化差异对被并购方高管离职率的影响的研究中,Krug和Hegarty(1997)对1986-1988年270家被国内和国外公司并购的美国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国外公司并购的美国公司离职率高于被国内公司并购的美国公司,这是由于跨国的组织和个人差异大于国内公司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跨国并购的研究中,总的来说研究结论不相一致:关注国家文化差异的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与并购所涉及的具体国家不同有关,而同时关注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差异和并购绩效的操作不同,以及对二者关系的中介过程和情境因素的关注不同。

三、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制或过程

深入讨论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研究只关注文化差异是否对并购绩效有影响以及有怎样的影响,而倾向于把影响的过程或机制视作“黑箱”。然而,如果只关注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似乎意味着一桩并购成功与否在其进行并购时已然注定。现实中,并购不是一个一次性的现象,而是一个不断展开和变化的过程,并购之后的公司管理行为、整合过程决定了并购的潜在价值的实现程度(Cyert&march,1963;Jemison&Sitkin,1986a,1986b)。一些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文化过程即文化适应来解释绩效(nahavandi&malekzadeh,1988;Larsson,1993;Veryetal.,1996),认为成功的整合可以依赖于文化整合如何被管理而不是依赖于最初的文化相似性(Schweiger,2002)。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包括“任务整合”与“人员整合”两个子过程,这两个子过程的互动促进了并购价值的实现,偏重哪个过程都可能给并购绩效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Birkinshaw等,2000)。此外,并购方选择不同的整合策略,会导致并购双方不同程度的接触,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即整合策略中介了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关系(teerikangas&Very,2006)。

由上述可知,并购绩效并不完全由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来决定,并购之后的组织整合过程也会影响并购绩效,如果忽略不同组织在这些动态性因素方面的差异,就会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目前,大多研究没有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影响过程,少数关注这一影响过程的研究,往往也只聚焦于人员整合过程,忽视了对任务整合过程的研究,更少关注上述两个过程的互动。

四、影响文化差异-并购绩效关系的情境因素

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可能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相关度和整合水平(Datta,1991;Larsson&Lubatkin,2001),权力和规模的差异(Larsson&Finkelstein,1999;Schoenberg,1996),被并购方保留的自主性(Haspeslagh&Jemison,1991;Hambrick&Cannella,1993;Veryetal.,1997),接管的方式(Hambrick&Cannella,1993;Stahletal.,2003),并购方先前的并购经历(Finkelstein&Haleblian,2002;Singh&Zollo,2004),行业类型(weber,1996),并购发生的时间(walsh,1989;Krug&Hegarty,1997;weber,1996;Veryetal.,1997;lubatkinetal.,1999),多元文化宽容度(Cartwright&Cooper,1993)。这些是相对静态和结构性的变量,它们既可能调节文化差异与整合过程的关系,也可能直接作用于整合过程或并购绩效,在研究中应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相对于这些静态和结构性变量,那些更具有动态性和过程特征的情境变量则只被少数学者所关注。David和Singh(1993)指出在并购过程中,组织可以学习、管理甚至操纵文化差异。在一项纵向现场实验研究中,Schweiger和Goulet(2005)比较了并购后的整合中,组织对文化差异的管理和干预,即深层文化学习干预(Deep-levelculturallearninginterventions)、浅层文化学习干预(surface-leverculturelearning)和不实施文化学习干预对有益于并购绩效的员工感知和态度方面的影响,发现深层文化学习干预导致了比浅层和不实施文化学习干预更积极的结果。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中关注的情境因素大多是静态的、结构性的,只有少数研究关注了更具动态性和过程特征的情景变量,即组织学习、管理文化差异的主动行为,关注这些变量对于组织的并购实践可能更具有指导意义。

五、研究展望

由上述可知,无论在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中,关于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的研究,都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简洁明了的研究结论,其中的一些研究呈现出的结果尤为混乱。为了尽可能厘清、明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及不同层次文化差异之间的互动。文化包括很多层次:国家、组织、地域、行业、职能和职业文化。跨国并购中双方会面临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数只聚焦于一个层次(国家文化差异或组织文化差异),少数研究聚焦于两个层次(国家文化差异和组织文化差异),个别研究关注到其它层次的文化差异(如在职业、职能或行业文化上的差异)。关注不同层次文化差异的研究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此外,并购面临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以动态的方式相关、相互连通,这导致了研究的混乱:一方面,同时关注多个层次文化的研究中,对于哪些方面分别属于哪些文化领域有些混乱;另一方面,很难去掉不同层次文化之间的连接而分别研究它们(teerikangas&Very,2006),相应地很难把它们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截然分开;此外,不同层次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动态性,也增加了衡量它们的难度。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例如涉及到跨国并购的研究,至少应关注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的文化差异;此外,不能孤立地研究不同层次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要关注不同层次文化差异的互动。当然,这样做在具体的研究设计和操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2.关注文化差异的测量问题。首先,在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国家/组织文化差异常作化为不同的衡量方式。其中,国家文化差异或者以Hofstede的国家文化分数来衡量(morosinietal.,1998;Barkemaetal.,1996;Datta&puia,1995;markides&oyon,1998;Krug&nigh,1998;weberetal.,1996;Kogut&Singh,1988),或者仅用跨国并购对比国内并购表明存在国家文化差异,并不关注差异的具体大小(Lubatkinetal.,1998;Krug&Hegarty,1997、2001;Larsson&Lubatkin,2001);而组织文化差异的测量通常使用自我汇报的方式,如管理风格相似性(Chatterjeeetal.,1992;Dattaetal.,1991;Larsson&Finkelstein,1999;weberetal.,1996;weber,1996;Lubatkinetal.,1999;Zollo,2002),文化适应压力或文化相容性(Veryetal.,1996、1997),高管团队的互补性(Krishnanetal.,1997)。文化差异衡量方法的复杂性使不同研究之间很难进行比较。其次,测量方式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组织文化差异的测量多采用自我报告的感知到的文化差异,其理由是: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是由其感知而不是“实际”或“客观”的环境决定的(Rentch,1990);即使间隔10年调查态度和行为的数据,其准确性也不会降低(Gutek,1978;pettigrew,1979)。一些研究也发现这种方法具有高的信度和效度(Chatterjeeetal.,1992;weber,1995)。然而,回顾性数据的使用会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导致二次感知偏差(percept-perceptbias)(Stahl&Voigt,2004)。此外,有研究者认为,组织文化差异的测量只抓住了调查那一刻对文化的“感知”,忽视了这种“感知”会随着并购整合的进展发生变化(teerikangas&Very,2006)。理想的情况是,应该在并购发生前调查组织文化差异,与并购后的数据作比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谈判最终都会导致并购,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企业退出,获取这样的大样本数据非常困难、且花费很高,所以,现有研究多采用横截面研究,这限制了因果关系的推论。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国家文化差异的测量大多采用了Hofstede(1980)的国家文化分数,虽然Hofstede的国家文化分数是一种较客观的外部数据,但它的数据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收集的,尽管Hofstede(2010)认为国家文化可被视为“既定事实”,“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或气候一样稳固”,但基于几十年前的数据预测现有的结果变量,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未来研究对文化的测量除采取主观方法测量组织文化差异外,应采用客观的外部数据测量国家文化差异,并采取更新的国家文化分数以适应目前的研究。

3.综合多种指标衡量并购绩效。现有研究对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多种多样,有高管离职率(Krishnanetal.,1997;Krug&Hegarty,1997;Krug&nigh,1998;Lubatkinetal.,1999;Krug&Hegarty,2001;Schoenberg,2003)、文化适应程度(Larsson&Lubatkin,2001)、员工抵制(Larsson&Finkelstein,1999)、整合过程效率、高管承诺、合作、压力(weberetal.,1996;weber,1996)、财务绩效(Chatterjeeetal.,1992;Dattaetal.,1991;Krishnanetal.,1997;Larsson&Finkelstein,1999;Lubatkinetal.,1998;morosinietal.,1998;Schoenberg,2003;Veryetal.,1996、1997;weber,1996)等。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可划分为股票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以及社会文化整合绩效(socio-culturalintegrationoutcomes)(Stahl&Voigt,2004)。这三类衡量方法各有特点:股票市场绩效反映了投资方对并购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效果的评估,往往用“超常收益”(abnormalreturns)来衡量;财务绩效衡量了相对长期的并购绩效,往往以“资产回报率的提高”或“销售增长”等财务指标来衡量;社会文化整合绩效衡量了并购所引起的员工和经理人员社会文化水平上的冲突和压力的程度,往往以“员工抵制”、“文化适应压力”、“自愿离职率”、“高管承诺”等来衡量,这类衡量方法不同于前两类指标,属于非财务方法。财务类指标和非财务类指标抓住了并购过程的不同方面,并且其衡量的时间、所依据信息的来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也常常大不相同,选择不同的衡量方法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Stahl和Voigt(2004)的研究表明,文化差异与社会文化整合绩效负相关,与并购后财务绩效不相关,与并购方股东的非正常回报正相关。由于现有的研究往往只采用一类指标来测量并购绩效,单一的绩效指标难以全面衡量并购绩效,限制了对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制的更清晰的认识,未来的研究应综合多种指标衡量并购绩效。

4.对于新兴市场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应采取动态的、过程的研究视角,以揭示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现有研究大多将并购后的整合视作一次性的策略选择,而忽视了整合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整合策略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这一研究倾向与现有研究中并购双方的特征有关。现有研究中,并购方主要为发达国家企业,目标企业或者同为发达国家企业,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较少存在针对并购企业的心理优势。并购方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整合策略,并且自始至终一以贯之。但当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成为并购方,而发达国家的企业成为目标方时,后者往往存在针对前者的心理优势,抗拒来自被认为劣势一方的文化整合。此时,不论并购方的终极整合策略和目标是什么,在开始阶段的策略可能最好以安抚或妥协为主,保留目标企业的原有文化,择机再以自己的文化去影响、渗透对方。已有研究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如Kale,Singh和Raman(2009)在比较新兴市场企业与传统跨国并购的差异时指出,前者整合速度是“渐进式”的。在实践中,中国企业联想的做法值得借鉴。联想的整合是分步进行、循序渐进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在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后,才进行下一步的整合。例如其业务整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过联想国际、联想中国并行阶段,而文化整合也经历了联想和iBm两种文化并行以及引入戴尔后的三种文化并行的冲突与融合期,直到形成一种全新的国际化文化。由于新兴市场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要面对所谓的“劣势文化”整合“优势文化”的问题,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问题,相应地,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采用动态的、过程的视角,揭示新兴市场跨国并购中文化差异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这需要更清楚地认识并购的过程和组织维度,方法上则要求更多地采用纵向研究和扎根理论。

六、研究框架的提出

综上所述,未来的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研究应该(1)考虑多个层次的文化差异及文化差异的互动;(2)在结果变量的测量上,综合使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以更全面地衡量并购绩效;(3)揭示文化差异究竟如何影响并购绩效,以及其他因素怎样影响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由于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并购实践,深入探讨这一过程,对于面临“劣势文化”整合“优势文化”问题的新兴市场跨国并购尤为重要。

本文认为:(1)尽管文化差异会给并购绩效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其大小并不能直接决定并购绩效的好坏,整合成功与否才是并购绩效好坏的关键。整合过程包括任务整合和人员整合两个子过程。现有文化差异方面的文献往往仅关注人员整合过程,而忽视任务整合过程。本文认为,任务整合是整合过程中“硬”的、相对“有形”的过程,人员整合是“软”的、相对“无形”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文化差异通过这两个过程影响了并购绩效,忽视哪一个过程,都无法全面地认识这一影响机制。(2)组织对文化差异的学习、管理和干预的程度,会影响到任务整合和人员整合能否顺利进展,能否达到预期整合程度,在文化差异-整合过程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然而目前很多研究忽视了这一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关注这一因素,探究企业主动行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可能对企业的并购实践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3)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其它影响文化差异-并购绩效的因素,如相关度和整合水平、权力和规模的差异、被并购方保留的自主性、接管的方式、并购方先前的并购经历、多元文化宽容度、行业类型、并购发生的时间等,可能是通过整合过程影响并购绩效,也可能对并购绩效有直接的影响,这些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纳入控制变量的考虑范围,再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以期对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有所借鉴。

图1文化差异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1]BirkinshawJ,BresmanH,HakansonL.managingthepost-acquisitionintegrationprocess:Howthehumaniintegrationandtaskintegrationprocessesinteracttofostervaluecreation[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0,37(3):395-425.

[2]CaloriR,Lubatkinm,Veryp.Controlmechanismsincross-borderacquisitions: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J].organizationStudies,1994,15(3):361-379.

[3]ChatterjeeS,LubatkinmH,SchweigerDm,etal.Culturaldifferencesandshareholdervalueinrelatedmergers:Linkingequityandhumancapital[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2,13(5):319-334.

[4]DattaDK.organizationalfitandacquisitionperformance:effectsofpost‐acquisitionintegratio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1,12(4):281-297.

[5]HofstedeG.Culture’s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work-relatedvalues[m].London:Sagepublication.1980

[6]KogutB,SinghH.theeffectofnationalcultureonthechoiceofentrymo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88,19(3):411-432.

[7]KrugJa,HegartywH.postacquisitionturnoveramongUStopmanagementteams:ananalysisoftheeffectsofforeignvs.domesticacquisitionsofUStarget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8):667-675.

[8]LarssonR,Risberga.CulturalawarenessandnationalversusCorporateBarrierstoacculturation[a].GertsenmC,Sderberga-mandtorpJe.(eds),CulturalDimensionsofinternationalmergersandacquisitions[C].Berlin:DeGruyter,1998:39-56.

[9]Lubatkinm,SchweigerD,weberY.topmanagementturnovermRelatedm&a’s:anadditionaltestofthetheoryofRelativeStanding[J].Journalofmanagement,1999,25(1):55-73.

[10]morosinip,ShaneS,SinghH.nationalculturaldistanceandcross-borderacquisitionperformanc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8:137-158.

[11]nahavandia,malekzadehaR.acculturationinmergersandacquisition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88,13(1):79-90.

[12]olieR.Cultureandintegretionproblemsininternationalmergersandacquitions[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1990,8(2):206-215.

[13]teerikangasS,Veryp.theculture-performancerelationshipinm&a:Fromyes/notohow[J].BritishJournalofmanagement,2006,17(S1):S31-S48.

[14]StahlGK,Voigta.meta-analysesoftheperformanceimplicationsofculturaldifferencesinmergersandacquisitions[J].academyofmanagementBestpaperproceedings,neworleans,2004:i1-i5.

[15]Veryp,Lubatkinm,CaloriR.across-nationalassessmentofacculturativestressinrecenteuropeanmergers[J].internationalStudiesofmanagement&organization,1996,26(1):59-86.

[16]Veryp,Lubatkinm,CaloriR,etal.Relativestandingandtheperformanceofrecentlyacquiredeuropean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8):593-614.

[17]weberY,Shenkaro,Raveha.nationalandcorporateculturalfitinmergers/acquisitions:anexploratorystudy[J].managementscience,1996,42(8):1215-1227.

[18]CartwrightS,SchoenbergR.thirtyyearsofmergersandacquisitionsresearch:recentadvancesandfutureopportunities[J].BritishJournalofmanagement,2006,17:s1-s5.

文化程度差异篇2

【关键词】差异性资源;差异性教学;文化价值;实现途径

一、解析:学生差异性资源的文化价值

在多元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多重价值需求日益提升的社会背景下,人本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差异性”和“差异性教学”也倍受关注。差异反应的是个性,学生的差异性就是指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认知水平、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性格特质等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1)尊重差异,教学过程存在的基础。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学生间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在总体教育目标调控下的差异性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差异性教学的人本价值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性教学的教育学价值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差异性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推进整个社会的民主进程;差异性教育的文化价值是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2)促进主体间差异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教育社会学的“互动原理”指出,在一个教学群体中保持一定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而适当的互动是维系人际关系、促进交流和形成集体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传承决定了教师要成为一种教育者的角色,而同时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点也影响着教师的人格、性格及专业化发展,因此教学过程具有多向性,教师也成为学习者,成长者。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3)教师的角色——学生差异性资源的组织者、促进者。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实质也是在寻求一种尊重学生差异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成为学生差异性资源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当代社会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一种差异教学意识,保护好每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努力去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对特质学生多一些关注,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二、探求:开发学生差异性资源的具体途径

开发学生差异性资源即差异性教学。目前的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进行差异性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开发好,组织好、利用好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即进行差异性教学。在教学中,如何将此落实到位,一直是教育实践者所困惑的问题。

(一)鉴别差异,差异性教学的前提

(1)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人与人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先天遗传上,还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上。因此其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等方面也会有区别,最终能达到发展水平都也是不相同的。差异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感知上的分析与综合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差别、情感表达上的外显与内隐的区别、兴趣指向的差别、气质、性格等类型的不同等等。

(2)鉴别方法的多样化。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掌握鉴别差异的心理测量方法。要结合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实际,通过对学生活动及各学科教学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有效地对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进行鉴别,这也是进行差异性教学的前提。

(二)划分差异,差异性教学的条件

(1)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更重要的依据是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班级中一般都有几十名学生,学习基础、认识兴趣、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要制定出对全班学生都适用的唯一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具有一定范围,让学生对于目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下限,了解达到怎样的水平才是基本合格的。

(2)教学内容的分层。在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的教育时代里,对于教学内容加以分层以供学生选择,这样对于集体教学中的全体学生的智力发展的促进和提升都是利大于弊的。

(3)课程编制的分层。学校教学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统一进行教学,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快有慢,接受能力有高有低。课程标准的统一是教学所必须遵循的,而对于课程的编制则是要求教师必须区分对待的。

(4)课堂练习的分层。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中,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使我们分层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实,让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都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侧重点,对于知识的巩固也要有所侧重,有意识地按不同层次训练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差异形式,差异性教学的体现

(1)分组方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性别差异、文化背景等因素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习活动,在这样的合作活动中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激励,获得自身的有效发展。

(2)促进生间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希望看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相依的真正互动。

(3)实施开放性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编在固定的班级,而开放式的教学则要求把学生按照某种差异因素来进行分班,目前我们学校实施的特长选修课就是一种开放式的走班教学。学校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开设同一课程,呈现出不同进度的同一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去自愿、自由地选择自己要学课程的进度,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很好面向个别差异。

(4)网络化教学的选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一种更切实的可能,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学习过程中,还可建造可参与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与创新环境的交互作用,获得知识和能力。

文化程度差异篇3

差异教学思想;高职院校;文化基础教育;必要性;应用路径

摘要:

差异教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差异教育思想应用于高职文化基础教育的必要性源于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职文化基础教育的价值实用性和行业渗透性。应用路径包括提供多元化教学方案、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和进行常态化测评诊改等,最终形成一套能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文化基础教育教学模式。

文化基础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创新高职院校文化基础教育,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在高职文化基础教育中引入差异教学思想。

1差异教学思想概述

1.1差异教学的定义

差异教学的定义较多,其中最广为使用的是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一书中提出的:“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这里的学生个性差异既包括性格、兴趣方面的差异,也包括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上的差异。

1.2差异教学思想的核心内涵

差异教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反思了传统划一式教学的弊端,适应了人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2]。差异教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2.1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无论教育者采取何种态度,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都客观存在。差异教学就是要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把学生的多样性当成是教育资源,通过教学前、中、后期的多种形式的测查和诊断,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趋势和个体差异,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提供依据,使教与学始终保持高度匹配。

1.2.2进行有差异的教学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差异教学以班级为依托,但不局限于班级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要,灵活安排大班讲座、小班讨论、小组合作、独立练习乃至课外自主学习、网络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内容、进度和成果上,差异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通过对教学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要素进行差异处理,为不同起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提供不同质量的学习内容、不同进度的教学安排和不同形式的考核方法,使基础水平各异的学生都面临稍有挑战性但在教师帮助下可以完成的任务,推动他们超越原有水平不断掌握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3]。在教学方法上,差异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类型的学生。对起点较低的学生可多呈现直观材料,起点中等的可多用辅助练习,起点高的可多提问题、布置任务或项目等。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力求启迪学生思维、扬长避短,同时注重情感交流、动态调整,以增进教学效果。

1.2.3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天生我材必有用,教育不应只用一个模子塑造人。差异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特殊性,通过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两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轨迹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当前我国人才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教育更应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尊重个性,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个性、成就个性,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2高职文化基础教育引入差异教学思想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然而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职文化基础教育的价值实用性、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行业渗透性都体现出了引入差异教学思想的诉求。

2.1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呼唤差异教学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和日益严峻的招生压力使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持续拉大,而且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动机严重分化。

2.1.1准备水平差异巨大

高职学生入学时的基础课准备水平普遍参差不齐。以常州某普通高职院校为例,2014年新生入学时进行的摸底考试结果显示:英语平均35.6分,标准差13.9,极差达到80;数学平均58.4分,标准差22.2,极差高达90,两科成绩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统计分析表明,高职新生的基础课起点水平差异极大,无法定义一个明显占大多数的中间群体,划一式教学模式失去了适用的前提。

2.1.2学习动机严重分化

除学业水平外,高职新生的基础课学习动机也有明显分化。以英语课程为例,随堂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多达4~5种之多,分化严重,有感兴趣为掌握英语交际技能的,有为考试及格拿B级证书顺利毕业的,有为通过英语四级以求更好就业的,有为升入本科的,还有一小部分学习目标不明得过且过的。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如果用同一套标准来要求,必定会令部分学生潜能受到抑制,部分学生感到望尘莫及,教师难以取舍、无所适从。因此,引入差异教学思想,提供多元化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根据准备水平、兴趣爱好进行合理选择,是适应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2.2高职文化基础教育的价值实用性要求差异教学

高职文化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落脚于实用,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那么问题在于:文化基础课程体系中哪些内容“实用”?学多少“够用”?显然,对我国高职教育40000多个专业点、800多种专业来说,回答不能一概而论。例如经济与贸易、旅游、涉外服务等行业一般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中、英文应用能力,而机械、电子、it等行业对毕业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就相对较低[4]。要贯彻实用、够用的理念,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就必须体现出质和量的差异,应用差异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适用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用”和“够用”标准。

2.3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行业渗透性需要差异教学

较普通本科教育而言,高职教育不是“量”的压缩,而是有“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和更强的职业敏感性,需要持续推进与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转型升级相配套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才能保证高职毕业生很快能在对口岗位就业,在人才市场上适销对路[5]。这就要求高职文化基础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还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行业特点和职场需求,面向不同专业或专业群提供多种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和考核方式,为搭建学生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筑牢文化地基。

3差异教学思想在高职文化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要贯彻从差异出发,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教学思想,高职文化基础教育需要重新审视现行教育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运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成果,在实践中常态化地进行质量诊断和改进,逐步形成一套能适应学生需求、发挥教师特长、体现学校特色的高职文化基础教育模式。

3.1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案

文化基础教育的时空范围不应该局限于课程表上规定的时间和教室,而应该覆盖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时间跨度和线上线下的所有学习空间。课程团队应立足全校,宏观分析生源层次结构、专业类别分布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案和整个高职阶段的文化基础素质提升路径,并配备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完备的答疑指导。组织形式上,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相结合,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课程内容上,不同难度的基础模块和服务各类专业的行业模块相结合;教学方法上,基于任务、问题或案例的交际型和启发式教学法与基于识记、练习、模仿、运用的刺激-反应-强化式行为主义教学法相结合;考评方式上,纸质考试与口头汇报、作品展演、解决方案、创意方案、创新创业项目、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相结合。面对多种教学方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考自己入学阶段起点水平测评的详细结果和专业背景、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等因素,并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案和素质提升路径。

3.2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视频技术的迅猛发展,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信息化教学、移动学习、大数据等新教育理念和手段不断涌现并迸发出惊人的活力。新的教育技术不仅适应了学生作为数字时代原著民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一个视频内容,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偏好、时间安排和接受能力调节观看的时间、地点和频次,并且能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节奏不同步带来的干扰和焦虑,从而能更加轻松和专注地投入学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获得进步。教师可以实时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数据,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这一特点与差异教学思想的要求高度契合,真正做到了尊重差异和照顾差异,因此合理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并促进其在高职文化基础教育课堂中落地,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3.3实施常态化测评诊改

差异教学思想给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教学实践中还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涌现,学生差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必须实施常态化的教学测评、诊断和改进。根据差异变化而变化,才是差异教学思想的真谛。班级层面:每个学生在每堂课、每天的学习中,收获都是有差异的,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的差异会发生变化。教师就需要通过提问、活动、作业、任务小测验或大规模考试等各种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变化趋势数据,才能跟上学生的差异变化,满足新的差异要求。在学校层面:需要汇总来自各个班级、教师的源头数据与信息,作为开展内部教学质量诊断和改进的依据,通过多元诊断的方式及时发现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问题,以开放动态的标准,吸收管理方、举办方、实施方、成才方及其他相关各方的诊断意见与知识成果,保证差异教学思想有效实施,提升学校文化基础教育的质量[6]。

4结语

加强学生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品牌树立的重要内容[7]。以人为本应用差异教学思想是改革学科本位传统教学模式,改善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创新选择和有效手段。应用差异教学思想的关键在于全方位、全过程贯彻“从差异出发,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差异化发展”的理念。应用路径包括提供多元化教学方案和素质提升途径,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助推作用,实施常态化的测评、诊断和改进。应用目标是保持教学活力,保证教育质量,逐步形成一套能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能最大限度发展每个学生潜力的高职文化基础教育教学模式。

作者:黄英明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基础部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卡罗尔•安•汤姆利桑,阿兰.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m].杨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究报告[J].中国外语,2010(4):4-7.

[5]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文化程度差异篇4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 手段 效果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试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幅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手段之一的“差异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研究与应用,成为新时期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根据学生群体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提出相对应的差异化教学措施,通过教学课程的实践,总结了差异化教学的效果,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差异化与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指主体在个性、能力等特征方面体现出来的异质性,是针对群体的同一性体现出来的个体非同一性。学生的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同一性形成,却不能也不应该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个性的差异化。

差异化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差异化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不同学者侧重于不同出发点,形成了两类不同的定义。如华国栋以学生为基点,认为“差异化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而汤姆·林森则从教师的角度思考,认为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准备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来主动设计和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

尽管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两者涵义基本一致,都倡导教育是把差异化作为教育教学系统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遵循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强调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努力,最终达到学生能力提高的核心目的。

二、差异化教学设计

1.定义

本文的差异化教学设计指在尊重学生差异化的前提下,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思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无法一一计量,所有非态度、能力维的因素,都作为误差影响因子,归于个人背景,定义如下:

态度(X):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但又可影响行为发生的潜在因子。因此,态度主要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倾向,表现为愿意不愿意的程度。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有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抗挫力。在其他条件基本相等的条件下,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学习效果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

能力(Y):指促进顺利完成学习内容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同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最终判断依据是学习活动的效率。效率高指短时间内完成较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的学习,表现为学习能力较强,否则表现为学习能力较弱。能力无法直观评判,本文以智力水平计量。

个人背景:泛指一切影响学生学习的、除态度和能力之外的相关因素,如年龄、健康状态,家庭富贫程度,个别特殊事件等。

2.建立差异化矩阵

基于以上两个主要指标,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以智力因素代替),按弱(1)、中(2)、强(3)分别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组合。结果如表1所示。如(11)表明该学生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弱。将实验学生分别编入九个模块中。

3.设计差异化教学手段

针对以上分类,在同一教学内容基础上,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针对性教学手段:

针对(11)类:多辅导+多鼓励+批评;(12)类:适度辅导+批评辅以鼓励+提要求;(13)类:少辅导+多批评+提要求;(21)类:多辅导+多关心+多鼓励;(22)类:适当辅导+适当关心+多表扬;(23)类:少辅导+提要求+多表扬;(31)类:多辅导+多关心+多表扬;(32)类:少辅导+适当关心+多表扬;(33)类:少辅导+高标准+适当表扬。

如此操作的依据是,能力弱的同学需要较多的外部辅导学习才能提高效率,而态度弱的同学需要激励措施。批评和表扬是激励其学习的惯常手段。

4.评判手段

评判差异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是在与实施非差异化教学手段效果相比较而得出的结果。

因此,在具体操作时针对同一批次教学班学生,期中考试前,采用单一制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单一教学计划和大纲,无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无差异化考核;期中考试后采用差异性教学模式,以差异化矩阵为前提,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期末进行无差异化考核,与期中考试成绩比较。

确定学生成绩情况:成绩下降5分以上,为下降;成绩变动在[-55]间,为稳定;成绩增加5分以上,为提高。进而,采用描述性统计,得出结果进行分析。

三、差异化教学效果

通过对2个专业3个班级的共146名学生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分别以态度和能力维层次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差异化教学手段后,学生成绩变动情况呈现如下特征:

1.不同态度维学生成绩上升显著

以态度维进行统计,三维度学生成绩上升(>=5)比例分别为33.33%,22.39%和19.57%,下降(=5)比例分别为33.74%,34.33%和15.03%,下降(

2.随态度维增加,差异化教学效果下降

成绩变化显著的(>=5)学生比例由态度维1的33.33%下降到态度维3的19.57%。总体上反应了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规范能力较弱,仍停留在中学教学过程中逼迫学习阶段。老师关注多则多学精学,反之少学粗学。态度维低的学生需要老师较多的关注。

3.差异化教学手段对于低能力维层次学生的影响更明显

能力维1和能力维2的学生成绩提高(>=5)的比例分别为33.74%和、34.44%,能力维3的学生该比例为15.03%。表明,差异化教学对于自学能力强,能力层次高的学生作用相对较弱。

无论从态度维,还是能力维进行评价,成绩保持稳定者比例较大,最大值为73.58%,最小值为48.94%,印证了考核难度的相似性和稳定性。

四、总结

通过对差异化和差异化教学的讨论,以态度和能力两个维度,把实验学生潜在的分成九个模块,实施不同的教学应对策略。以描述性统计为手段,发现差异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对于不同的态度维和能力维学生,作用的显著性不同。不足之处在于,差异化的教学手段是以日常教学关系中形成的老师对学生认知为基础,设计不全面,缺乏有效的设计原则规范。

参考文献:

[1]汤姆林森著,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文化程度差异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地域;文化差异;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初中英语存在的地域文化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在进行交流和融合,英语成为一种国际化的交际用语。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正确的英语语言知识,在日常的国际交际中,也无法很好的掌握口语知识。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好这种知识才能获得笔试和口语双赢的效果。对英语单词进行准确的翻译和理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国家间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社会条件、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这些条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英语语句的含义,不能实现流畅的国际交流,地域条件的限制阻碍了英语语言的教学和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英语语言交流技巧,和国际友人进行简单的沟通,要特别注意地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限制。再将英语和汉语进行相互转化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差异,对应于的了解和翻译通常要在语境中进行。地域文化差异会造成语言理解出现偏差,两国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导致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对英语理解不透彻必将造成英语口语表词达意的不精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良好交流,但由于两国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其交际对象、文化内涵都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灵活的掌握英语语言,大多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初中英语,阻碍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国际交际用语。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最早接触专业英语学习的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初中英语的本土化,当地的地域特征、风俗人情对本地的初中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此大量的不同地域的英语衍生出来,形成了世界各地英语多元化的局面。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其差异性就越明显,英语口语的统一性难度就越大,这就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受到阻碍,这一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二,初中英语教学为解决地域文化差异采取的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不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干扰,必须将所有的变体英语进行分析研究,对英语地域类型进行有效的划分,并综合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和差异化问题得到改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对英语地域类型进行总结划分。一般来说,国家教育部门相关单位根据英语的变化渊源将其划分为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两大类,选定其中的一种作为国家通用的英语语言形式,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学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地区英语教学差异过大导致的英语本土化问题。另外,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英语所在国的地理位置对其进行划分,由于国家人口较多、英语使用范围广的国家,所属的公民的语言差异性越大,其语言的多元化特征也越明显,无论是在词汇,还是语音语法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统一,才能解决初中英语的学习差异问题,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统一。

2.对初中英语认识层面的改善。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意识到英语口语的多样性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并最终导致英语多元化。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英语形式就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英语地域文化差异,导致了英语口语的差异,但是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标准的口语和语言形式的出现,只有对英语的认识层面进行改善,寻找最合适的英语语言形式,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完善和提高。

3.对初中英语行动层面的改善。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导致的英语语言交流问题,应该在行动层面得有有效的解决,在英语语言和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国外的风俗人情和文化现状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在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上,多采用情景反应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要刻意的让学生去记住单词的意思,而是教会学生理解性的记忆,在一定的英语语境下让学生理解单词或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透彻。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其中一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好英语口语并实现交流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听力训练,长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听力和口译联系,能够使得学生更加良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特点,多听专业性的国际英语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在一定的语境和语言氛围中理解初中英语知识,使得英语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一些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改善英语学习所受到的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总结

在初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单词、句子的理解,还是对英语口语的学习,都要充分考虑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和学习带来的影响,根据地域文化的特征,对英语语言形式进行划分,并在认识层面和行动层面对其进行改善,采取语境教学模式,加大语言学习的力度,注意英语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风情、等进行了解和分析,才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到语境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成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起,对英语水平的和国际交流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治强,英语区域性变体之认知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4):58-59.

文化程度差异篇6

1.心理学视角的理论解释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人格差异是明显的。从认知差异的角度看,人格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智力的差异。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别,其差别在于个体在选择信息加工方式时所持有的一种兴趣爱好。智力差异主要是指个体间或群体间智商的高低差异,虽然智力对人的学习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2]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从人的性格角度也为差异性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创造促进学生经验学习的氛围,形成学生自我指向的学习。心理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但在现实中的很多情况下,人的心理差异不是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的理论指导而是用于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选拔的一个理论借口,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教育的分层选拔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教给学生特定的生活规范,而在于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个体间的心理差异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形成有差异的发展结果,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对学生进行划等评价。学生的心理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只有尊重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才能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2.哲学视角的理论解释

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差异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世界在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和谐,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和谐。系统科学哲学也认为,“系统的存在、系统的运动、系统的发展、系统的演化,必然依据差异的存在、运动、发展和演化为前提。有差异才有涨落,而涨落是对系统事物平衡的一种偏离,是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因素、不平衡的因素。通过涨落而达到系统事物的有序态,这是系统演化的机制。”“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控制自组织的方程,本质上是非线性的。”[3]中国传统哲学也认为差异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异的同一。哲学的差异理论给教育的启示是,差异均衡是基础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合理选择。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体现着教育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校均衡不是单一扁平的低水平的均衡,而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高水平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是在动态过程中形成的均衡发展,在政府提供均衡的资源分配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必须求诸学校的内涵发展,从学校的内部生成教育发展的动力,通过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文化的内部变革促进学校走向高水平的发展。

二、基础教育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表现

1.地理区位的差异性

学校的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大的方面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理区位差异悬殊,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区别很大;从小的方面看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学校的地理区位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城市的市区学校和郊区学校,地理区位规定、限制着学校的发展。如果把这种“规定”“限制”看做学校发展的一种不足和劣势,则这种“不足和劣势”必定制约着学校的均衡发展。我们在基础教育学校的调研中发现,许多学校在分析学校发展的条件时总是把这种区位上的“不足和劣势”作为阻碍学校发展的一条主要的客观原因。地理区位的偏远被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利因素,如郊通的不便、社区环境的不良、居民素质的不高、经济发展的不足,表面上看似乎是很客观的分析:外在的不利因素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先天性的不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一所“薄弱学校”是由学校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从一个不懂教育真义的非教育专业人员的视角来看,也似乎很有道理,地理区位造成了学校间的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生源素质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形成了学校发展的薄弱状况。但如果从问题的另一面来看,以上所述的这些“不足和劣势”是不能作为对一所薄弱学校发展现状的科学解释的。笔者在对南京市义务学校发展状况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物质条件已经不是一所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最严重问题,以该市六个老城区中的栖霞区为例,栖霞的地理位置处于北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但该区对基础教育义务学校经济投入是均衡的,除了几所正待改建或搬迁的学校之外,各学校间的基础设施没有非常大的区别,有几所学校的教学设备甚至在全市都是领先的,但学校内部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却存在着很大的水平上的区别。站在学校的围墙外面很难看出一所学校是薄弱学校还是优质学校。因此,地理区位的差异不是一所学校是否优质或薄弱的决定性原因。

2.生源师资的差异性

首先,看生源的差异性。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生源,学校间的生源差异是存在的事实,择校也是家长的自愿选择,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学校无法改变这种现象。但学校间的生源差异不应影响基础教育义务学校发展的性质,也不应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质量。这是由义务教育学校的义务性特点决定的。“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4],这是义务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的发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要在基础的底线上做功夫。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不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还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不论是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学校,还是非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学校,人们都把学校的生源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条件,生源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各个学校从每年的三月份起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生源大战,生源被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有的学校甚至为了抢到“好”的生源而采取明显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的措施。这种做法是对基础教育性质和教学质量的一种误解。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学校没有选择生源的权利,“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是学校招收学生的基本原则,这种生源的差异性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差异性。从学校的视角来看,义务教育学校的生源不能有好坏的区分,更不能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学校的责任是培养合格优质的国家公民,能把所有的入学儿童培养成为优质公民的学校就是优质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合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的规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简单地模仿其他条件不同的学校,而是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开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采取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其次,看师资的差异性。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我主体的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不能忽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主体意识的积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教师主体内部的需要,而不是来自外力的督促,自我主动的发展应该是教师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师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师作为考评的对象,教师管理制度是为了使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管理制度的刚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应该是一致的。

3.历史文化的差异性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没有多大差异,具有同质性,很难找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区别。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夸大了学校发展的同质性,忽视了学校历史文化的差异所形成的学校发展的异质性。如果不割断学校发展的历史,从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间的历史文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学校的历史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厚重的人文积累,不管学校历经怎样的变迁,学校历史所留给学校的印迹是不会改变的。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了各自学校特殊的历史积淀,这种特殊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学校间的差异性发展。但在现实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学校发展的历史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割断。笔者在参与指导南京市栖霞区各义务教育学校研制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这种比较明显的割断学校历史发展脉络的现象。该区曾经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一片基础教育的沃土,当年陶行知、黄质夫都在这片沃土上践行过自己的美好教育理想,他们的思想从当年的晓庄、燕子矶、栖霞山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但当我们如今走进这些学校时,却发现了教育文化断裂的现象。尽管学校仍旧沿用着原来创办时的校名,墙壁上仍然贴着教育家们当年的办学口号,但我们很难在师生的活动中找到教育家们的精神理想。校长们在分析学校发展不利因素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学校缺少文化积淀”。这其实是对学校文化发展的一种错误理解,学校文化需要主动地承传和创造,学校的发展不能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只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才能使学校的发展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而不是不利条件。

三、差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1.优质均衡是一种价值均衡

差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学校优质均衡是一种价值均衡,这种价值均衡首先表现为学校所拥有的价值是具有育人的普遍性特征,这种普遍性特征是由学校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不能因为一所学校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师素质等方面有差别就否认学校价值的共同性特征。就基础教育而言,学校价值的共同特征就是要使学生具备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学生个体是丰富多样的,因而学校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有差异的。价值均衡的特点要求科学理解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我们的评价体系却常常过于强调人才的选拔和输送作用,这与基础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是相矛盾的。“人才输送论培养目标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质,人们不是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只是从学校发展的外在功利性需要出发来提出学校的培养目标。”[5]优质均衡的学校发展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但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厚实的人格基础,是在具备了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全面素质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发展,学校需要培养精英,但学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基础教育学校尤其如此。不能为了“精英”而改变基础教育学校自身的价值,如果只是为了“精英”就会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2.优质均衡是一种过程均衡

均衡不是平均,平均是一个静态的目标或结果,均衡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均衡的动态过程表现为形式上有差异,但其总体趋势是均衡的。优质均衡不是要消除学校间的差别,而是要在保持平稳中有各自差异性特色的基础实现学校间的动态发展。这种动态发展不是靠外在的力量的拉动实现的,而是靠学校自身内生的力量实现的。外在力量实现的均衡是通过高投入来实现的,地方政府常常为打造本地区的所谓“窗口学校”“名星学校”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这些少数学校,试图以这些“窗口学校”“明星学校”的力量带动区域内的学校优质发展,但是这种品牌打造行为往往使“普通学校”和“窗口学校”“名星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优质教育资源更集中,家长择校现象更严重,使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其结果势必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落空。相反,政府应该通过区域内的教育财政实现对各个学校的资源进行统一调控,对那些条件较差、基础薄弱的学校给予更多的物质投入和师资调配,使这部分学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3.优质均衡是一种文化均衡

文化程度差异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差异;策略

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现如今,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工具,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翻译,可以向其它国家或个体展示了本国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翻译,可以获得更多地他国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超出了本文化范围。换句话说,跨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现实角度讲,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在实际中遭到许多困难,有效性与实效性大为受限。从语言复杂程度讲,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词汇、日常用语、纯文学作品三个方面。

第一,生活词汇差异。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源语言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代表着一种词义空缺。而且,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这种词义空缺具有重要的价值,如粽子、炕、元宵等,都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英语中,这也存在着许多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如marimba、uptown等等。此外,在现实中,对应词汇缺失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等,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对于翻译者而言,如何向外界传达缺失的文化是一项既十分复杂又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与词汇空缺一样,词义移植也是影响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词义移植,就是指“词汇相同而含义不同”。例如,在翻译中,英文“dog”和汉语“狗”字面含义相同,可以进行互译。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者却有着不同的感彩和引申义。具体而言,在英语文化背景下,“dog”代表着亲密和忠诚,是一个褒义词;而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狗”虽然也带有忠诚的含义,但更多地时候是一种贬义词。此外,在中英文环境中,同样的词义会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例如,对于“胆小”这个词义,英语中常用chicken或rabbit,也就是鸡或兔子来代表,而汉语中常用mouse,也就是“老鼠”来表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词汇的深层次含义,实现汉语和英语的融会贯通。

第二,日常用语差异。众所周知,日常用语大多建立在生活词汇之上。然而,与生活词汇相比,日常用语的差异性更大。在有些情况下,简单的日常用语词汇却代表了令人费解的深层次含义。例如,“dogday”代表了“大热天”的含义,而不能直接翻译为“狗日子”。再如,“keepone’schinup”代表了“保持乐观”的含义,而不是“保持下巴向上”的意思。可见,对日常用语来说,它经常会出现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不相符的情况。对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有效。

第三,纯文学作品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纯文学作品差异是最困难的事情。这里所说的纯文学作品,主要是针对生活用语而言的。在希腊谚语中,人们对文化翻译的本质作了这样的界定:“要么忠实而丑,要么不忠实而美。要想保持作品的文学性同时又不破坏其真意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而要注意创新,赋予文学作品以新的含义。

二、文化差异环境下的翻译策略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差异环境下,要想将翻译工作做好,就必须讲究翻译策略。在现实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比较常用的翻译策略。纵览文化翻译的历史,美国学者韦努蒂最先提出了异化和归化问题。这里所说的异化,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将读者有效地引向作者。在实践中,异化翻译的方法有很多,如直译、音译、半音译等等,都是现实中比较常用的异化翻译方法。通过这些异化翻译方法,可以很好地传达译文内容。这里所说的归化,就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知识范围,使其囊括译后的语言文化,用本土化的语言来表达源语言,从而实现译文作品的本土化。也就是说,归化翻译要实现汉译英时的英化以及英译汉时的汉化。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讲,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但是,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在现实中,翻译必然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这是无可避免的。而异化和归化策略恰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倾向。奈达曾说过:“共享信息的性质与数量存在巨大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可见,翻译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功能,就必须努力弥合信息在性质与数量上的差异。在实践中,无论是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都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翻译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翻译工作的失败,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与其文化背景不相适应。因此,在文化差异环境下,一方面,我们要对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要采取各项有效举措,权衡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增强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化差异环境下,加强翻译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要想将该项工程做好,就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对加强文化差异环境下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最后,我们要对文化差异环境下的翻译策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翻译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实现翻译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腾飞,孙恺.中英文化差异在词语翻译中的体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刘勇士.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9期.

文化程度差异篇8

【关键词】北京;干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目前,针对北京地区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尚未见报道。我们于2005年3月~12月对在我院体检的1055名干部采用SCL-90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来自于2005年3月~12月在我院体检的干部。按来体检时间先后次序隔一入选共1055名。其中女251人,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51.09±5.6岁;男804人,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51.11±6.18岁。受教育程度:硕士以上306人,本科617人,本科以下132人。婚姻:已婚1049人,未婚4人,丧偶2人。民族:汉族1025人,其他民族30人。职业:行政859人,企业管理54人,司法机关84人,教师40人,其他18人。

1.2方法采用北京安定医院监制的心理测试软件系统中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每项均采用5级评分制即1分―无:无该项症状;2分―轻度:自觉有该症状,但发生的并不频繁、不严重;3分―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

严重程度为轻度到中度;4分―相当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5分―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频繁和程度都十分严重。按统一指导语,让被试者自行在计算机上答题,计算机自动计算出结果。

1.3统计处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最小显著差异法(LSD)。

2结果

2.1不同性别之间各因子均数的比较(表内显示的均为有差异的因子)见表1。

表1显示:①在躯体化因子的均分上,女性高于男性,差异非常显著(p

2.2不同文化之间各因子均数的比较(表内显示的均为组间有差异的因子)见表2。

表2显示:①在阳性症状均分上,本科以下组高于本科和硕士以上两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文化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在强迫症状因子的均分上,本科以下组高于本科和硕士以上两组,且与本科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2.3不同职业之间各因子均数的比较(表内显示的均为组间有差异的因子)见表3。

表3显示:①在焦虑因子的均分上,行政干部高于司法机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恐怖因子均分上,其他职业的干部高于行政和教师,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在偏执因子均分上,企业管理的干部高于行政和司法机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在精神病性因子的均分上,企业管理的干部高于教师和司法机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其余各因子的均分在不同职业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略)。

2.4不同年龄之间各因子均数的比较(表内显示的均为组间有差异的因子)见表4。

表4显示:①在阳性项目数的均分上,31~40岁组高于41~50岁和51~60岁两组,且与41~50岁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在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其他因子的均分上,41~50岁组均为最低,且与51~60岁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在偏执因子的均分上,31~40岁组高于41~50岁和51~60岁两组,且与51~60岁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因子的均分上,31~40岁组高于41~50岁和51~60岁两组,且与之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⑤其余各因子的均分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略)。

3讨论

在性别上,女性躯体化表现的严重程度高于男性,男性敌对、偏执表现的严重程度高于女性,这与国内常模中的男女之间在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有一定差异[3]不同,这可能是与干部的职业特点和男女两性表达自己心理感觉的方式不同有关。

在文化上,本科以下的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分高于本科和硕士以上两组,说明文化程度越低,强迫症状、抑郁越重。阳性症状出现后,严重程度的自我感觉也越重;这可能与在现今这个发展迅速、充满竞争的年代,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文化程度较低的干部对自己要求严、标准高、做事要求完美有关。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洞察个人和社会的能力较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故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在职业上,行政干部的焦虑分高于司法机关,原因待研究;其他职业的恐怖因子分较高,因为我们这里的其他职业主要是艺术、技术、财会,这可能与这些职业特点和样本例数少有关。

企业管理干部,在偏执分上高于行政和司法干部,在精神病性因子分上,高于教师和司法干部,这可能与企业行业要求企业干部有更高的相对自主性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关。

文化程度差异篇9

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1]。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2],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3]。

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

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

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

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5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4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5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5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

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

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3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3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3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

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

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4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4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1月.

[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4]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1).

文化程度差异篇10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反映了企业特有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一、合资企业存在的文化差异和冲突

每个企业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由于地域、发展程度以及固有的文化积淀不相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因此,合资企业的投资各方不可避免存在着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在战略、经营管理、形象等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败。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企业形象等方面。

1.价值观的差异。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合资各方价值准则不同,价值目标、投资动机各有不同,决定了发展取向和追求价值目标的整体差异,这些差异很多时候难以达到一致协议,矛盾层出,难以协调。

2.经营理念的差异。合资企业的管理通常是由双方各派高层管理人员形成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在经营行为上很明显会带着显著文化特征,他们对决策方案和管理制度理解不同或执行不同,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和摩擦,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权不能合一,决策实施和统一行动变的困难。

3.管理方式的差异。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从决策到运营各个方面的流程和程序也不尽相同。这种不一致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在合资企业形成双重指挥系统,造成管理工作的不协调和冲突。

4.企业形象的差异。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部特征和显性表现。一般而言,投资方都希望合资企业能够显著体现自己公司的特点和文化,文化差异直接导致文化管理的矛盾,进而产生企业形象的差别。

?@些差异和矛盾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管理工作的绩效。从企业外部经营看,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公司组织协调的难度增加,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和企业形象。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由于不同的管理高层在决策和日常管理中的要求不一致,员工无所适从,管理费用增大,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合资企业要实现成功发展,必须解决这些文化差异。

二、正视文化差异,实现企业文化融合

南希?爱德勒认为,解决组织内的文化差异有凌越、折衷和融合三种方案。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着统治者的角色,折衷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全新的组织文化。从三种方案看,凌越由于压抑其他文化,极易导致其他成员产生强烈的反感,加剧冲突。折衷表面上看非常和谐稳定,但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融合相比其他两种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通过文化的多元化,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实现管理互补,而且能够兼顾双方利益,减少文化冲突,增进雇员的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促进企业文化融合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最有效手段。成功的合资企业更是文化方面的联合和融合。实现企业文化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正视差异,正确对待企业文化矛盾。双方开展合作,都是本着促进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望,这决定了合作双方不应当回避文化摩擦,而是要正确识别、正确对待文化差异。首先要正视文化之间的迥然不同,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判断对方的文化及行为准则等,不要忽视或冷落对方文化的存在;其次,不要规避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而是要尊重、理解对方的文化,避免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三是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充分理解对方的用意和目的,求同存异,共同决策,合作共赢。

2.互相尊重,逐步构建共同的价值观。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讲,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合资企业科学管理的障碍,企业应该有一套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来消除跨文化弊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连续性。价值观整合好了,其他层面的文化整合就迎刃而解了。价值观的整合与重塑必须立足企业的实际,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结合点,引导企业员工冲出各自狭小的文化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协同,为企业的长期顺畅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手段。

3.融合创新,形成共同的管理文化。文化融合不是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多种文化优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上创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有机整合。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创新。这种新文化既含有各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又能适应新企业的文化环境,充分体现了合资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是强化培训,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文化的融合具有双向性,双方母公司都应当选择最佳人选,加强管理培训,包括德才兼备的管理素质和创新的管理理念,包括相关的法律、贸易和管理知识以及合作伙伴背景等情况,提高管理人员对不同文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二是消除思维定势,鼓励开放性的思维交流。提倡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协作精神,形成荣誉感、团队感和责任感,凝聚成一个开放性的企业文化,一个实现双赢的同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