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道困难原因十篇呼吸道困难原因十篇

呼吸道困难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07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1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呼吸困难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72-02

急性喉阻塞,呼吸道异物,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病死率较高,呼吸困难较严重时常需行气管切开术。由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较多,随时可能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所以,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细心良好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1临床资料

例1男4岁。急性喉炎,Ⅲ°呼吸困难入院。入院后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术后呼吸困难迅速缓解。但三小时后呼吸困难再现,进行性加重。初次清洗内套管时单纯用吸痰管插入内套管抽吸分泌物,吸痰管达远端无阻塞。用棉丝置于气管套管口可见棉丝随呼吸飘动。请内科、儿科会诊后疑肺部感染,给加大抗生素量及强心,利尿,脱水,给氧等治疗均无效。第二天患孩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又同入院时。给拔除内套管,用细棉纤插入内套管行拉锯式清洗,见有较粘稠血痰粘附于内套管壁上使管腔狭窄。重新插入内套管后数分钟,呼吸逐渐好转。抗炎治疗后顺利拔管出院。

例2男2岁。因急性喉炎,Ⅲ°呼吸困难入院。入院后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在气管将要切开时呼吸、心跳骤停。加速气管切开后于气管内吸出大量分泌物。经抢救约两分钟后呼吸、心跳逐渐恢复。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次日呼吸平稳,通畅。颈部轻度皮下气肿,给取去气管导管下垫压之纱布。第三日颈部皮下气肿加重,波及到胸、腹及阴囊。呼吸困难再现,伴轻度烦躁及缺氧征。检查气管内套管通畅。用棉丝置于气管套管口可见棉丝随呼吸飘动。用吸痰管插入内套管吸痰时到达远端受阻。用血管钳撑开切口见气管套管已浮出气管外。撑开气管切口,重新插入气管套管后呼吸困难迅速好转。

例3男28岁。因颅脑外伤昏迷,术后下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术后七天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反复吸痰后呼吸困难仍无好转。给更换新气管套管后呼吸困难好转。检查更换下气管套管,发现远端近气囊处有大量粘稠浓痰粘附使管腔变窄。

2讨论

气管切开术过去主要用于解除咽喉部呼吸道阻塞。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各种原因引起的上下呼吸道阻塞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困难,都可行气管切开术。如果选择运用得当,往往与千钧一发之际使病人转危为安。但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较多[1-6]。据国内文献记载多达28项[4]。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0―45%[1]。气管切开术后呼吸困难大多得到缓解,医护人员常以为呼吸困难已解除。然而临床上气管切开术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并非罕见。而且一旦出现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仍可随时发生窒息死亡,致使前功尽弃。气管切开术后呼吸困难再次发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2.1套管阻塞

气管切开后,早期由于原发疾病如炎症及套管刺激,手术损伤等,气管内分泌物往往较多。加之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经套管进入气管及肺内,失去了上呼吸道对空气的湿润、加温和过滤作用,使呼吸道干燥,分泌物易于阻塞。所以术后维持套管通畅显得非常重要。如例1,术后仅三小时呼吸困难又逐渐加重,因仅用吸痰管插入内套管吸痰无阻塞,用棉丝置于套管口可见棉丝随呼吸飘动,误以为气管导管通畅未彻底清洗内套管而按心衰、肺部感染处理。而此时内套管虽通气但已狭窄。所以气管切开术后除应保持一定室内温度(18--20℃)及湿度(80%)外,护理时定时彻底清洗内套管非常重要。一般术后24小时内每两小时清洗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至四小时一次,无明显呼吸困难者,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清洗金属内套管最彻底可靠的方法是先煮沸内套管,然后用一根有弹性的细棉纤插入内套管后作拉锯式反复清洗,这样才能使粘附于内套管壁上的粘稠分泌物彻底清除。对分泌物多而粘稠的患者应给予每日1-3次的蒸汽或雾化吸入。

2.2脱管

脱管是气管切开术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多见于咳嗽、颈部过粗、皮下气肿、挣扎、切口过长(套管上下滑动)、套管过短、套管系带过松,套管下纱布垫压过厚、换药时牵拉套管或病人将套管拔出等。一旦发生脱管,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并由安静转为烦躁,发出声音。如例2因颈部皮下气肿将导管拔出浮于气管壁外。因气管切开处瘘管形成,仍可少量通气,此时置棉丝于套管口仍可见棉丝随呼吸飘动。但用吸痰管插入吸痰时吸痰管到达套管远端受阻。所以后者才是检查是否脱管最可靠的方法。一旦发生脱管,必须迅速查明原因,重新插入气管套管。

2.3一次性气管套管远端阻塞

目前一次性气管套管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其优点是气管套管远端有气囊,可防止脱管及上端分泌物、伤口渗血流入下呼吸道,同时因一次性气管套管无内套管,护理相对方便。但一次性气管套管的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如需长期带管需更换为金属气管套管。放置一次性气管套管时间过长(超过一周)呼吸困难再次出现时多为套管远端近气囊处有大量粘稠浓痰粘附使管腔变窄。多因分泌物过多过稠不易吸出,或过于干燥在气管内结成痂块。最好处理方法是更换新气管套管。

2.4纵膈气肿气胸

纵膈气肿或气胸,是气管切开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为气体经气管切口沿气管前筋膜进入纵膈形成纵膈气肿。手术时损伤胸膜顶或肺泡破裂等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小量气体进入胸膜腔或纵膈时多无明显症状。如积气较多时,可见患者呼吸困难重新加重。心浊音界缩小,心前区或胸骨下疼痛,胸部摄片可见纵膈加宽,如为气胸可见肺不张。对于手术后套管通畅而呼吸困难又逐渐加重者,应考虑到气胸或纵膈气肿可能。

2.5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后空气不再经鼻咽部过滤而直接进入肺组织。支气管肺炎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2.3%。这类患者肺部听诊多可发现阳性体征,胸部摄片可以助诊。加强护理及空气消毒,适当应用抗菌素药物,可以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2.6急性肺水肿

呼吸道阻塞较久者,气管切开后肺内压力骤减,肺内毛细血管壁的渗透力增加,因而发生肺水肿。这类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又逐渐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明显水泡音。处理方法是在气管套管口接一单向活瓣“Y”行管,呼气时使气体通入一水瓶增加阻力,吸气时侧通过另一管并无阻力。水瓶内的水量逐渐减少,两天后解除呼气时阻力。严重者可静注利尿剂。

2.7套管选择不当

套管过长,弯曲度过大,套管远端与气管前壁抵触,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此外颈部过粗及气管内有原发性新生物的患者也可发生呼吸困难。套管过短,呼吸困难得不到改善。更换加长套管后呼吸困难往往可改善。

2.8呼吸衰竭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起呼吸机能不全而行气管切开者,其目的在于加压给氧及防止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以术后仍存在中枢性呼吸困难。此类患者在气管切开初期应结合5%二氧化碳的氧气吸入,同时适当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3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越来越广泛。只要选择运用得当往往使上下呼吸道阻塞的危重病人迅速转危为安。但术后如护理不当,稍有粗心大意,随时都可再次出现呼吸困难而使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吴学愚,等.喉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34―246.

[2]萧轼之,等.耳鼻咽喉科手术并发症及意外[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28-243.

[3]殷明德.耳鼻咽喉科急症与急救[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56-400.

[4]黄嘉裳.耳鼻咽喉科病案100例[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73-290.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2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呼吸困难;病因;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052-02

Significanceofnt-probarinnatriureticpeptideinidentificationofcardiogenicandnon-cardiogenicdyspnea

HUanGFang

(theFirstHospitalofChangshaCity,Changsha41000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ignificanceofdiagnosisofnt-probar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inthecauseofdyspnea.methods:83casesofpatientswithdyspneawereselectedfromSeptember2009toFebruary2010accordingtothecauseofdyspnea,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cardiogenicgroup(causedbyleftventriculardysfunction)andnon-cardiogenicgroup(causedbyairwayinflammation).40healthycaseswereselectedsimultaneously.thelevelsofnt-proBnpinthreegroupsweredetected,and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weredetectedbyechocardiographyincardiogenicgroupandnon-cardiogenicgroup.Results:thelevelofnt-proBnpincardiogenicgroupcomparedwithnon-cardiogenicgroup,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nt-proBnp;Dyspnea;Cause;Diagnosis

呼吸困难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症状,需要在病因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迅速给予处理,否则患者的死亡率就会增加。呼吸困难原因很多,即使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和一些实验室检查,仍存在难以确诊的可能。所以寻找到一种快捷、简便、准确性较高的客观指标协助呼吸困难的病因诊断,对临床正确实施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呼吸困难患者体内的脑钠肽前体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0年2月呼吸困难患者83例,以上患者均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心原性呼吸困难43例设为心原性组,主要是左心功能不全所引起,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4岁,平均(67.3±10.5)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18例,高血压心脏病14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40例为非心原性呼吸困难设为非心原性组,主要为气道炎症性疾病引起,其中,男22,女18例;年龄44~75岁,平均(66.8±9.7)岁;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支气管扩张症8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肺炎10例。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4岁,平均(66.4±7.9)岁;本组排除心血管、肺、肝、肾等疾病。

1.2方法

正常对照组、心原性组和非心原性组,均行常规体格检查,抽取静脉血2ml待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采用超声测定心原性组和非心原性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舒张末内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超心动图仪,在二维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定左室内径、左房内径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三组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心原性组与非心原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三组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结果比较(x±s,pg/ml)

tab.1Comparisonofplasmant-proBnpconcentrationdeterminationresultsinthreegroups(x±s,pg/ml)

与非心原性组比较,*p

2.2心原性组和非心原性组心脏超声测定心脏相关指标结果比较

见表2。由表2可知,心原性组左室射血分数和非心原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心原性组和非心原性组心脏超声测定结果比较(x±s)

tab.2Comparisonofcardiacultrasoundmeasurementincardiogenicgroupandthenon-cardiogenicgroup(x±s)

与非心原性组比较,*p

3讨论

心脏内Bnp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其中右心房含量比左心房多3倍,心室的Bnp含量为心房的1%~2%,这与心脏释放的Bnp主要来自心室,而心室Bnp分泌量大储存少有关。在房间隔、房室瓣、主动脉、肺动脉与肺静脉壁内亦含有少量Bnp。人类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编码含有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proBnp主要由心肌组织产生,分泌到血液中通过切酶作用由羧基末端proBnp,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熟Bnp,剩余部分为nt-proBnp。因此,血液循环中同时存在Bnp和nt-proBnp。Bnp半衰期约为20min,nt-proBnp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2h,。一般情况下,nt-proBnp的浓度要高于Bnp,在呼吸困难患者中血浆测定nt-proBnp(1~76)与Bnp一样具有价值,nt-proBnp具有比Bnp更高的血浆浓度,因而nt-proBnp测量显得更有意义[1]。

在本研究中,心原性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原性组,并且两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心原性呼吸困难与气道炎性疾病组均可引起nt-proBnp浓度的升高,但心原性呼吸困难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气道炎症性疾病组。所以在临床排除心原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测定nt-proBnp值,如果此值轻度增加,此时可以排除心原性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再者,有些呼吸困难的患者,其余的症状和体征却不典型,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了困难,在过去,失代偿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的诊断,常常把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射血分数下降作为标准,但是,有时因患者病情严重,患者失去了很好的配合能力,再加上检查者的主观因素,均会影响到射血分数的检查结果。nt-proBnp形成部位主要是心房和心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中Bnp和nt-proBnp的浓度与包括左室在内的大多数心肌区域内Bnp的浓度及其mRna表达量密切相关,使得Bnp和nt-proBnp成为很好地反应心室负荷过重的指标[2-3]。

射血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脏解剖结构的异常,可反映长时间心脏功能的改变,并不能完全反映某一时刻患者心功能的改变,射血分数检查结果受操作医师的经验影响很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4-5]。所以在临床评估心功能时,可以把nt-proBnp与超声心动图相结合起来,更好地对心功能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韩冰,李铁志,潘莉莉.血清脑钠肽对呼吸困难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865-866.

[2]符春晖,陈丽媛,严华,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脑利钠肽水平与左室构型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2):172-174.

[3]王家宏,黄永麟.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5,25(7):657-658.

[4]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等.脑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6):434-436.

[5]陈义民.脑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39,142.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3

【关键词】成人;急性呼吸困难;病因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082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而主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端坐位、张口呼吸、严重的甚至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1,2]。呼吸困难常为急危重疾病的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多样,预后不良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准确掌握呼吸困难的病因,正确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作者对本院急诊科就诊的1236例成人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诉来本院急诊科就诊患者1236例,年龄18~97岁;男597例,女639例;按年龄段分为青年组(59岁)625例。

1.2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病史查询、体格检查和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心电图、心肌酶学、D二聚体、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胸部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进行心脏彩超和胸部及肺血管Ct,同时积极治疗,缓解病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青年组男78例,女104例;中年组男235例,女194例;老年组男289例,女336例,各年龄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急性呼吸困难病因构成急性呼吸困难病因分类:1236例成人呼吸困难中以肺源性呼吸困难为主,为575例(46.5%);心源性呼吸困难402例(32.5%);神经精神疾病性呼吸困难169例(13.7%);其他原因90例(7.3%)。见表1。

2.3常见的具体病因常见具体病因包括肺部感染227例(18.4%)、支气管哮喘113例(9.1%)、慢阻肺急性加重121例(9.8%)、胸膜疾病46例(3.7%)、肺梗死68例(5.5%)、充血性心力衰竭176例(14.2%)、急性冠脉综合征117例(9.5%)、心律失常86例(7.0%)、脑卒中107例(8.7%)、焦虑症44例(3.6%),其中以肺部感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最为常见。其他疾病还包括: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上气道异物、急性喉炎、一氧化碳中毒、药物过敏、甲状腺疾病、破伤风、贫血、农药中毒等。见表2~5。

3讨论

急性呼吸困难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其病情紧急,极易危及患者生命,近年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呼吸困难产生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呼吸系统的机械负荷增加、呼吸驱动异常、呼吸反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下降及精神异常等综合因素有关[3,4]。导致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很多包括: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部占位等所致通气机械功能障碍;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所致呼吸泵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等所致呼吸驱动增加;肺栓塞等所致无效通气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异常等[5]。本组患者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以心肺疾病为主,常见病因青年组依次为: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焦虑症、胸膜疾病,心肌炎。中年组依次为: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心律失常。老年组依次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

据报道20%~3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心力衰竭,且经常被误诊,测量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等多个标志物因子对鉴别诊断以及预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高危可疑人群以及病因不详的呼吸困难,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进行D二聚体及肺血管Ct甚至动脉造影检查明确[6,7]。

作者的研究发现青年组及中年组焦虑症患者所致呼吸困难较多,尤其是女性,临床上表现为焦虑状态、过度通气、手脚麻木,可以采取暗示治疗或者是镇静治疗,但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另外农药中毒所致呼吸困难不可忽视,注意询问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患者就诊前周围的环境。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急性喉炎或上气道异物导致呼吸困难,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导致窒息而死亡,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气喘和吸气性喘鸣,常有明显的呼吸窘迫,应迅速缓解气道梗阻,保持通气,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性呼吸困难是临床上极为危重的一种症状或体征,需要首诊医师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置,在处理原因暂时未明确的急性呼吸困难时,应首先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紧急症状及生命体征是否平稳,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紧急症状表现,应该迅速判断评估,提高对致命性疾病的警惕,及早发现病因,防止误诊漏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6-81.

[2]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35.

[3]parshallmB,SchwartzsteinRm,adamsL,etal.anofficialamericanthoracicSocietystatement:updateonthemechanisms,assessment,andmanagementofdyspnea.amJRespirCritCaremed,2012,185(4):435-452.

[4]Dyspnea.mechanisms,assessment,andmanagement:aconsensusstatement.americanthoracicSociety.amJRespirCritCaremed,1999,159(1):321-340.

[5]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组.呼吸困难诊断、评估与处理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4,53(4):337-341.

[6]Christm,HeppnerHJ.theCopD-patientwithacutedyspnea.therUmsch,2009,66(9):657-664.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4

关键词气管切开管拔管堵管试验

气管切开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治疗措施。随着气管切开管的改进,气管切开管拔除方法也随之更新。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1天塞住1/3,第2天塞住1/2,第3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传统的试行分次堵管24~48小时拔管的方法存在不足。2006年以来我们试行堵管试验阳性后立刻拔管的方法,并与前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气管切开病人40例,原发病包括头颅外伤10例,脑卒中8例,心肺复苏后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12例,肺部感染9例,顽固性心功能不全4例,淹溺4例。病人均使用无内套管的一次性带气囊硅胶管。堵管试验结果为阳性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为C组,即更换较细金属气管切开管并进行堵管,观察24~48小时无异常后进行拔管。观察组为Ⅰ组,即病人立即拔管。

气管切开管拔除指征:①神志清楚,或基本清楚;②营养状况可;③脱离呼吸机,血气分析正常;④呼吸道保护性反射恢复;⑤呼吸道分泌物少;⑥肺部感染已基本控制。

方法:满足拔管指征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充分吸氧,并准备气道开放的应急设备。堵管后嘱病人发声或用听诊器听颈部气流声,如能发声或有气流从上呼吸道排出,则为堵管试验阳性。C组病人更换较细金属气管切开管并进行堵管,至少观察24~48小时无异常后进行拔管。Ⅰ组病人立即拔除气管切开管,并用蝶形胶布拉紧粘贴漏口周围皮肤,密切观察24小时。24小时内未重新进行气道开放视为拔管成功。

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及性别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组留管时间短于C组(p

讨论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因此临床医师均应掌握这一抢救技能。

气道开放可破坏呼吸道加温、加湿等防御机制,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病人语言交流、吞咽或引发切口感染、出血、水肿,甚至使气管切开管气囊压迫处气管软化、瘢痕形成等。因此气管切开病人满足拔管条件后,应尽快拔管。而长期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狭窄是拔管失败的一个原因,可能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切开管引发气管软化、瘢痕形成等。本研究中即有3例病人因鼾症和气管软化而进行了二次插管。

手术时,若节开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术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气管切口太小,置入气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管,术后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均可造成气管狭窄,导致拔管困难。此外,插入的气管套管型号偏大,亦不能顺利拔管。有个别带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害怕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当堵管时可能自觉呼吸不畅,应逐步更换小号套管,最后堵管无呼吸困难时再行拔管。对拔管困难者,应认真分析原因,行X线拍片或Ct检查、直达喉镜、气管镜或纤维气管镜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酌情处理。

传统拔管法为试行分次堵管24~48小时后拔管。其不足主要有:①堵管后,病人仅能利用气囊排气后切开管与气管间的间隙通气,这增加了呼吸困难和拔管失败的可能性,尤其对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人;②增加了留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在本试验中,传统拔管法组的留管时间显著延长;③增加病人痛苦。

在堵管试验阳性后,病人立即拔管同样可保证病人安全。本研究中,立即拔管组的成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但该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失败后可增加开放气道后的多种并发症。因此拔管前需谨慎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并需备好抢救措施。

综上所述,堵管试验阳性后立即拔管,减少了留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淼,乔小平.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方法改良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960.

2邱海波,主编.iCU主治医师手册.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11-237.

3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手术学全集-耳鼻咽喉科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83-485.

4廖圣芳,陈汉民,张银清,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直接拔管的临床研究.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16-1117.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3-0336-02

中图分类号:R767.11文献标识码:Bお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小儿。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因喉头水肿而引起喉梗阻,发生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全身衰竭而死亡[1],救治工作必须争分夺秒。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急性喉炎患儿4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等临床表现,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及时抢救,精心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收治急性喉炎47例,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年龄为6岁,平均年龄为1岁8个月;其中女性患儿12例,男性患儿35例,均符合急性喉炎诊断标准[2],其中41例起病前有发热,咳嗽等诱因,Ⅰ度呼吸困难12例,Ⅱ度呼吸困难31例,Ⅲ度呼吸困难4例,除1例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用呼吸机抢救复苏,患儿清醒8天拔气管套管12小时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家人选择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急救护理措施

1.迅速准确判断病情患儿进入病房,接诊护士应当立即观察患儿有无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及吸气性喉鸣,进行初步评估,同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病情要点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准备好吸氧、吸痰装置。

2.急救处置方法①给氧:急性喉炎患儿常伴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如患儿为轻中度呼吸困难可用鼻导管吸氧,吸入低流量氧气,切记勿插入导管过深,预防导管与鼻腔黏膜接触引起疼痛、鼻衄等;若患儿呼吸困难明显,出现面色口唇发绀、精神烦躁、多功能参数监护仪显示Spo2有下降时即给予Cpap机吸氧甚至呼吸机辅助呼吸。本组有1例喉头水肿并重度窒息患儿因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并注意听诊两肺呼吸音,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患儿心跳呼吸很快复苏、意识转清,呼吸窘迫逐渐改善,但因患儿痰多无法配合咳嗽排痰,于插管48小时后拔管改行气管切开术,经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抗炎支持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能用笔写字进行交流,但在第8天拔气管套管12小时后,患儿再次出现明显吸入性呼吸困难,经解痉、吸痰、吸氧、压缩雾化等治疗后病情稍微缓解,但家属因经济能力有限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②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首选地塞米松,2~5mg/次,病情危重且静脉通道未建立者可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静脉通道后可大剂量反复多次静脉滴入,同时可将药液进行超声雾化吸入(雾化液用生理盐水20ml+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每天2~4次,每次15分钟。由于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收缩局部黏膜血管、减轻喉部的渗出、水肿。若患儿痰多黏稠难咳出,给患儿雾化吸入后协助患儿拍背排痰;若患儿出现喉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可根据医嘱点滴氨茶碱注射液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或使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剂进行空气压缩雾化以解除呼吸道痉挛,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③镇静患儿:患儿呼吸困难往往会出现烦躁、哭闹等,可加重缺氧。这时可选用适量的镇静药物,如冬眠灵或异丙嗪,剂量为1mg/(kg・次),可使患儿保持安静,以减少氧气的消耗,改善缺氧。另外家属对患儿出现的呼吸困难会感到焦虑、恐惧,护士应和家属多沟通,讲解小儿喉炎的有关知识及用药情况,使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劝说患儿配合治疗,同时嘱家属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现烦躁、面色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加重等,以便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缺氧征改善状况注意保持氧气吸入畅通;注意观察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变。本组部分患儿表现烦躁不安,呼吸极度困难,口唇发绀、出汗、三凹征明显,显示病情危重。给予持续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情况,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儿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4.支持治疗及饮食护理小儿发生急性喉炎后,常常出现拒食,一方面是由于疾病影响患儿食欲,另一方面与进食时加重咽喉疼痛有关。因此饮食以流质为主,如果喉梗阻严重,暂时禁食,注意按医嘱给予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等静脉点滴,准确计算出入量,防止引起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

护理体会

由于小儿喉腔狭窄,黏膜后组织疏松等特点,导致急性喉炎和喉梗阻的病人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因此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急救中争分夺秒,迅速准确、细心沉着,并在较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抢救措施;急救仪器设备要“五定”管理,保持完好备用状态;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使用和管理仪器设备,密切配合救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重症病人病情有无反复,严防错失抢救时机。

参考文献

[1]薛晓茹,戴永利,黄静,等.急性喉炎患儿的护理急救统筹[J].护理学杂志,2003,18(5):349.

[2]王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5-276.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6

关键词:呼吸机依赖;撤机;护理

呼吸机依赖是长期应用呼吸机建立人工通道的患者导致撤机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表明使用呼吸机72h以上,患者就会对呼吸机产生明显的依赖性,从而造成撤机困难。2005年1月~2006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有3例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而产生呼吸机依赖的患者成功脱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例住院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3~51岁,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术后使用Siemens900或熊2000支持呼吸机方式间歇式正压通气(SimV),Vt=230~670ml,呼吸次数pR=12~20次/min,患者病情稳定,但2周后脱机时已对呼吸机产生明显的心理及生理依赖[1],采取间断脱机、锻炼呼吸肌、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均成功脱机。

2术前护理

2.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给予氧气吸入,3次/d,30min/次,改善心肌缺氧状态[2-3]。训练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励患者吹气球、练习憋气达45s以上,锻炼肺功能。2.2 禁烟至少1个月,保持口腔卫生。术前请口腔科洁牙。每天刷牙4次,5次漱口(3%双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3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

3.1 肺内因素与肺外因素:撤机困难是肺内和肺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6个因素具有显著意义:f/Vt>105次/(min?L、apaCHeii评分,低血清白蛋白、粪潜血阳性、留置尿管、情绪焦虑[4]。只有全面把握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才能达到有效的预防目的。

3.2 代谢因素:机械通气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原因是应激激素释放增加,且通过细胞因子介导引起蛋白质代谢异常和负氮平衡,导致全身性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时,肌体靠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引起呼吸肌的肌力和功能下降,呼吸做功的能力减退,增加了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5];而营养过度时,会增加Co2生成,导致pao2升高增加肺通气负荷和氧耗。因此,合理营养支持应降低总热量的摄入或脂肪乳取代部分或大部分碳水化合物[6],正确估算蛋白质摄入量(氮丢失量+2)×6.25,维持正氮平衡,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足够的微量元素对呼吸肌功能有重要作用,低钙、低镁可降低呼吸肌收缩力,必须维持酸碱平衡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监测及补充微量元素,维持正常水平。

4撤机方法

4.1 撤机方案:撤机前以自主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辅助通气(SimV+pSV)的通气模式,逐步降低潮气量和频率。pSV开始使用的压力为0.98~1.47kpa,随呼吸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压力直至停机。pSV具有减少患者呼吸功消耗的优点,呼吸时间、潮气量、吸气流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患者自身控制,使用SimV+pSV效果更好。术前心功能低下,复杂病变,撤机时应尤为慎重。需用同步间断强制换气(SimV)模式做阶段式的过渡,参照Rosrio[7]制定的临床撤机综合指标:①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动力学参数平稳,在吸入氧浓度40%时,pao2>80mmHg(1mmHg=0.1333kpa),吸入空气时pao2>70mmHg,Sao2>90%;②过渡撤机模式为SimV<4次/min,pSV<5cmH2o(1cmH2o=0.098kpa),持续时间≥1h,吸入氧浓度Fio2≤7.98pa;③肺功能指标满足以下两项以上:最大吸气负压pimax≥-20cmH2o,每分钟通气量<15L/min,潮气量Vt>5ml/kg;④镇静剂和肌松剂停用24h以上;⑤没有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⑥感染基本控制,体温<37℃;⑦撤机后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并经鼻插管吸氧,流量为2~3L/min;⑧循环功能稳定在无血管活性药物下,血压、心率平稳,四肢末梢循环温暖。尿量维持在1~2ml/(kg·h);⑨自主呼吸平稳,呼吸频率<30次/min;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基本稳定,神智清醒,不抗拒,不躁动;?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清晰

4.2 撤机困难的判断:撤机观察6h后,出现以下任一情况者判定为撤机困难:①撤机6h内,出现明显呼吸窘迫及循环不稳,呼吸频率>30/min,心率或收缩压升高20%;血气显示pH≤7.3,Sao2≤88%;需再次连接呼吸机;②同样原因导致拔管48h内重新插管。

5参考文献

[1]宋立强.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失败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10(22):603.

[2]胡明艳,杭小华,郭桂芳.呼吸机依赖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急救医学,2005,16(6):56.

[3]张纳新,王 平.249例机械通气脱机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2):116.      

[4]高 芳.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637.

[5]钱倩健,周 嫣.实用手术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323.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7

关键词:急性会厌炎半卧位禁食水喉痉挛气管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0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5-02

急性会厌炎(acuteepiglottitis)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会厌急性感染,也可由变态反应、物理、化学剌激引起。起病急,发展快,易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是一种会厌部急性炎危常由细菌感染所致。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会厌急性感染,也可由变态反应、物理、化学剌激引起。起病急,发展快,易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是一种会厌部急性炎危常由细菌感染所致。因为会厌舌面部粘膜比较松弛,所以红肿以此处最显著,可使会厌肿胀较正常增厚数倍,有时也可侵及杓会厌壁,很少深入声门以下。此病也可由外伤,如异物剜伤或吸入化学气体引起,少数病例可发展成局部脓肿,溃破后,逐渐消退。现收集本院就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急性会厌炎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以其获得较全面的认识,供临床参考。其中22例因饮食水虽出现喉痉挛至喉梗阻症状后,采取半卧位,经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抗组胺类药物后,喉梗阻症状很快缓解;1例因口服水剂药物出现呛咳后,立即出现喉痉挛至喉梗阻症状、窒息,做气管切开。现收集对急性会厌炎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关于饮食水及采取对急性会厌炎病人病情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本院收治急性会厌炎临床资料30例,本组患者中男21例(70%),女9例(30%),男女之比为2.3:1;年龄25~60岁,其中位数42.5岁。30例均由受凉、过于劳累引起,其中21例有吸烟、饮酒史,2例伴有被鱼刺划伤外伤史。多为咽喉部不适、气紧、胸闷、吞咽疼痛、食欲减退,无明显三凹征,无发绀及喉鸣,无发热、寒颤全身症状。专科检查:会厌舌面黏膜急性充血、肿胀,无法窥及声带。在治疗过程中,30例在进食水后,有8例无任何症状及加重;有22例患者突然呛咳,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紧,其中21例数分钟后呛咳、喉痉挛可自行缓解,1例呛咳后出现并加重喉梗阻症状,施行气管切开。

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2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主要症状为咽部有物阻塞、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因而食欲减退,无呼吸困难、全身酸痛。其中8例患者有走路时觉胸闷、气紧、呼吸不畅而在检查时无明显呼吸困难体征,不伴声嘶,说话含混,不愿张口,仅1例病情发展极速,入院后3h,饮用食水后呛咳加重喉梗阻,施行气管切开。

1.3病变范围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舌面黏膜充血、肿胀,或水肿如球。有时小角结节、杓会厌襞、会厌谷或口咽部也受累。偶伴有溃疡(多见局部外伤患者)。炎症累及会厌喉面者,会厌多水肿如球形,多伴呼吸困难。可有舌骨大角、甲状软骨板外缘、下颌角等处有触痛。颈部偶可发生肿胀。

1.4治疗方法及结果。以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主要治疗原则。本科对于急性会厌炎患者,立即使用足量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给予雾化吸入,抗组胺类药物,备气管切开。而本科临床治疗观察30例中,对于患者饮食水未加以限制。其中有8例无任何症状及其加重;有22例患者突然呛咳、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紧,其中21例数分钟后呛咳、喉痉挛可自行缓解;在未交代患者时,有22例患者平卧位时明显胸闷、气紧、呼吸不畅,改为半卧位后呼吸不畅等症状减轻。间接喉镜下见:会厌舌面黏膜略红肿,可窥及声门,发声不含混;1例呛咳后出现并加重喉梗阻症状,施行气管切开;此例患者肥胖,会厌肿胀如球形,病情发展迅速,有外伤后感染及过劳病史。

2讨论

急性会厌炎(acuteepiglottitis)是急性喉炎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喉科急重症之一,是一以会厌为主的声门上区喉黏膜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容易造成上呼吸道的疾病,又称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全年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早春、秋末发病多见。因会厌的静脉血流均通过会厌根部,会厌根部如受到炎性浸润的压迫,使静脉回流受阻,会厌将迅速发生剧烈水肿。

急性会厌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临床观察3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均起病急骤,常因咽喉疼痛无法吞咽、拒食就诊。其中出现吞咽困难,发生很快者2例。重者饮水呛咳22例,觉有物塞于咽部。其中2例发生张口困难,且并发呼吸困难多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伴有高音调吸气性喘鸣及呼气性鼾响,饮食水时1例发生呛咳至喉痉挛、喉梗阻,而施行气管切开,另1例却未发生呛咳、喉痉挛、喉梗阻症状。但多数患者伴有咽喉疼痛,有物塞于咽喉部,说话含糊,经检查常为会厌急性充血、肿胀,无法窥及声带,部分患者不愿张口或张口困难,病情发展极快,常可迅速引起窒息;由于会厌明显肿胀,使声带、声门无法看清,不宜直接用直接喉镜检查,据本科临床观察一般不做硬管喉镜检查,减少刺激,以防意外;为避免病情发展迅速,待病情平稳后,有条件者可行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

急性会厌炎较危险,可迅速发生致命的呼吸道梗阻。国外报告,急性会厌炎患者多安置在监护病房内观察和治疗,取半坐位,均禁食、禁语,湿化给氧,加强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教科书重点提及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其他未提及。笔者临床观察30例中,未交代患者时,有22例患者平卧位时明显胸闷、气紧、呼吸不畅,改为半卧位后呼吸不畅等症状减轻。在教科书中急性会厌炎患者鼓励饮食,但多因患者咽喉疼痛及吞咽疼痛而拒食,或少量饮食。本院临床观察3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饮食水时,8例无任何症状及加重,22例多为饮食、饮水时或喝水剂药物时出现突然呛咳,出现喉痉挛,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轻者一般可缓解,重者可加重病情导致喉梗阻,迅速窒息,本科临床观察中,21例在经过数分钟喉痉挛后,自行缓解,仅1例因多种原因加重病情至喉梗阻明显,引起窒息,施行气管切开。笔者体会急性会厌炎患者饮食水可随呼气气流冲至声门下腔时或接触到喉黏膜,也可引起呛咳,导致严重的喉痉挛,出现并加重呼吸困难,而迅速窒息死亡,而采取的也可加重或缓解呼吸困难。因此,本院对于急性会厌炎患者提倡禁食水,采取半卧位,预防在急性炎症时突然诱发并加重病情,引起窒息,导致死亡,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会厌炎的诊治和护理。方法:分析70例急性会厌炎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70例患者均有咽喉疼痛,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其中一例行气管切开术。结论:治疗急性会厌炎的关键是控制炎症扩散,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多方面护理必不可少。

【关键词】急性会厌炎;气管切开术;护理体会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以声门上区会厌为主的急性炎症,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喉科急重症之一,病情发展极快,死亡率极高[1]。它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因此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本科至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急性会厌炎患者70例,经及时诊治,精心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质料

1.1一般质料本组患者70例,男58例,女12例,年龄27~76岁,平均住院8.09天。首发症状均为咽痛,吞咽时疼痛加重。Ⅰ~Ⅱ度呼吸困难59例,Ⅲ度呼吸困难10例,Ⅳ度呼吸困难1例,发热53例。体温37~39.7℃,白细胞(10.1~21)×109/L。

1.2治疗方法及结果

全部住院治疗,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激素对消除会厌水肿缓解和解除喉梗阻有明显效果[2]。同时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促使炎症消退,减轻水肿。吞咽困难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呼吸困难者予氧气吸入,其中一例Ⅳ度呼吸困难,吸氧后呼吸困难不能缓解,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者,治疗11天后,经堵管观察,呼吸平稳,顺利拔管。其余患者经药物治疗和吸氧后均治愈。

2护理

2.1心理护理急性会厌炎症起病急骤,进展快,常在夜间急性发作,患者及家属缺乏对本病的基本知识,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护士应耐心细致的介绍本病的病因、发展、治疗及预后,使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取得家属的支持和患者的配合。入院后护士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同时让患者认识到各项治疗护理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

2.2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会厌炎病情变化快,可在短时间在发生窒息,危及患者生命。护士应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及血氧饱和度、准确判断呼吸困难的程度,对伴有呼吸困难及病情发展快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或会厌脓肿切开,以确保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全身应用药物治疗,还应给与雾化吸入,其目的是保持呼吸道湿润、稀化痰液及消炎作用。患者取半卧位,有利痰液咳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3饮食与口腔护理患者咽喉疼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重,常拒接进食,为提高机体抵抗力,应鼓励患者进食。给患者高热量、告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加强口腔护理,由于炎症的影响,易出现口腔感染、溃疡等,应在患者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4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因为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的联合应用,仍是目前治疗急性会厌炎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所有患者若合并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应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若血糖、血压偏高,应同时加强降糖、降压等治疗,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史者加用护胃治疗,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2.5气管切开护理会厌炎可引起会厌急速充血水肿而致呼吸道梗阻,常需行环甲膜穿刺或紧急气管切开,护士应配合医生备好各类抢救物品。气管切开后给予半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由于术后患者发声受限,出现语言交流障碍时应用纸笔与其沟通。当气管切开后3~5天病情稳定后,堵管观察24小时无呼吸困难者,可以拔除气管套管。

2.6出院健康教育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的生活习惯,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

3小结急性会厌炎病因以上呼吸道炎症、烧伤、异物、外伤及烟酒过量刺激为多见,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治疗以控制炎症扩散,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为原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都良好。因此,严密观察呼吸道情况,判断呼吸困难程度和病情的发展是护理的关键。本病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夜班护士应加强巡视,以免意外发生。总之,正确的病情判断,早期治疗,可避免发生生命危险

参考文献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9

【关键词】简易鼻塞式Cpap;新生儿;呼吸困难

新生儿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1]。简易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是一种使用简易的装置通过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以患者的自主呼吸为基础,在患者整个呼吸的过程中保持气道内的正压水平的通气模式,操作较为简单,价格比较便宜,并发症少,是近年来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2]。我院通过对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同时进行精心、全面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38例,日龄1h-12d,平均为5.5d。出生体重2500g为10例。病情:新生儿肺炎、窒息、胎粪吸入、早产儿呼吸暂停等。将8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儿使用鼻导管吸氧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根据不同患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一次性硅胶双鼻塞吸氧管,将患儿的两个鼻孔分别放入深度为1cm的鼻塞乳胶管,妥善固定并避免漏气。确保连接正确之后,将鼻塞的一头连接湿化瓶、氧流量表、氧气,另一头插入水封瓶中,深度的大小是持续气道正压数值,根据患儿的病情调节氧流量3-5L/min,H2o3-8cm,氧浓度0.8-1.0。

1.3护理方法

1.3.1一般护理患儿采取平卧位,肩下放置厚度为1-1.5cm的拣点,保持颈肩部轻微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的日龄、体重,将其放置于婴儿抱暖箱或者远红外辐射床上,保持正常的体温。患儿在接受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的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密切的监测血压、呼吸、心率、深度、Sao2的变化,根据血气监测结果,适当的调整氧流量与压力。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呼吸暂停、吸气三凹征等缺氧症状,记录患儿液体的出入量,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其进行处理。

1.3.2预防感染护理人员进入新生儿的病房进行操作前,应戴好帽子和口罩,彻底洗手并消毒,做好对患儿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病房的通风,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每天使用动态空气消毒进行2次空气消毒,室内物品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洗。

1.3.3压力控制Cpap临床治疗的关键是压力的控制,如果通道连接不紧密、不牢固,会导致导管扭曲、折叠,影响气道的通畅,而且漏气、分泌物阻塞也会影响压力的稳定性。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气道的密闭性、通畅性,保持新生儿的安静,如果有必要可遵医嘱使用安慰奶嘴或镇静剂,控制好压力,保持气道封闭。

1.3.4营养供给开奶后可以吮吸的患儿,可使用奶瓶或者滴管进行喂养,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急造成呛咳。无法自主吮吸的患儿可使用鼻饲或者静脉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供给。

1.3.5预防并发症长时间的鼻塞吸氧可损伤鼻部的皮肤,固定过紧可压迫鼻部皮肤,严重者可造成鼻粘膜、鼻中隔组织损伤,治疗过的过程中应做好患儿鼻部皮肤的护理,做好预防损伤措施,每隔4h检查一次患儿的鼻塞情况和鼻中隔皮肤。

1.4疗效诊断指标治愈:正压给氧2小时内患儿的呼吸困难、、青紫完全消失,血氧饱和度>90%,血气分析恢复正常;好转:正压给氧2小时内患儿的呼吸困难、、青紫未得到缓解;死亡: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1.5统计学方法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5.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结果

实验组的治愈率为24(55.81%),好转率为12(27.91%),死亡率为7(16.2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1(25.58%),好转率为14(32.56%),死亡率为18(41.8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新生儿呼吸困难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尤其是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的几率越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吸气三凹征、呼吸不规则等[3]。传统的机械通气损伤较大,气道管理困难,并发症较多,而单纯的提高吸氧浓度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和改善氧合,且头罩吸氧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氧浓度监测,我院通过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在保证患儿通气量的基础上,减少了治疗创伤,降低了医疗成本,操作简单,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加上精心、全面的护理,显著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冯玲玲.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困难[J].中国综合临床,2012,18(4):382-383.

呼吸道困难原因篇10

通讯作者:张德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3例院前误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例,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2例治愈,治愈率为92.3%;1例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症状危重,表现不典型,与肺心病、哮喘等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极其相似,病情发展快,应尽早作X线或Ct检查并及时处理,以降低误诊率、病死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误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多存在较严重的肺气肿。由于气道长期狭窄,形成阻塞性肺气肿,易合并肺大泡,当咳嗽或肺内压突然增加时易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由于CopD有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并发气胸后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原发病急性发作不易鉴别,容易漏诊、误诊,延误诊断和治疗,可直接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13例于入院前被误诊,现将其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住院患者,年龄45~85岁,平均(63.7±6.5)岁,其中,男性9例,占69.2%;女性4例,占30.8%。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学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1]。慢性支气管5例、支气管哮喘4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4例;有陈旧性肺结核病史10例,有气胸病史8例。入院前误诊13例,分别误诊为哮喘持续状态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例,肺气肿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并经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确诊并发气胸。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发绀、胸痛、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鼓音和呼吸音消失等。有诱发因素的患者10例,其中呼吸道感染7例,用力过度3例,其余患者无明显诱因。气胸类型:闭合性气胸者11例,张力性气胸2例。根据X线胸片结果判断肺压缩程度:20%~50%者9例,>50%者4例。

1.2方法全部病例均予以CopD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化痰、雾化平喘,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缓解气道痉挛。进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常规行胸部X线摄片或胸部Ct检查,对病情危重、对症处理效果不显著者行诊断性胸腔穿刺,排除气胸可能。根据病情需要应用呼吸兴奋剂,需要时适当使用利尿剂、强心剂、抗凝剂等。同时根据气胸的类型及肺压缩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1)对气胸面积>30%或虽

2结果

本组患者12例治愈,治愈率为92.3%,11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后治愈,1例胸腔闭式引流达20d仍未愈合,效果不佳,转外科行肺修补手术后治愈;1例张力性气胸患者由于来院较晚,行诊断性穿刺发现气胸后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并行床边X线胸片检查证实气胸,但由于就诊太晚,肺部感染严重,最终死于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全组患者随诊4个月~3年,自发性气胸复发7例,复发率58.3%。其中复发1次4例,2次1例,3次1例,均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肺泡内长期压力增高,肺泡毛细血管供应量减少,肺组织营养障碍引起肺泡壁弹性和耐受压力减弱,容易发生自发性气胸[2]。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的呼吸内科急症。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和循环障碍而危及生命[3],病情凶险,如果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患者可能转危为安。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易被原发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等掩盖,患者常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故并发气胸时常考虑为CopD急性加重,引起误诊、漏诊。因此,对CopD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呼吸急促时,应警惕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及时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本组患者入院前误诊13例,分别误诊为哮喘持续状态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例,肺气肿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4例,病情危重,经急诊胸部X线检查或胸腔诊断性穿刺而确诊。

根据本组患者特点,总结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误诊原因:(1)患者原有基础疾病较重,当发生自发性气胸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心悸、发绀、大汗、气管向健侧移位等,容易误诊为原有疾病的急性发作,如哮喘持续状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等;(2)患者年龄较大,对痛觉反应迟钝,胸痛反应发生率偏低,且胸痛程度不剧烈,容易被忽略;(3)临床症状较重,表现不典型,起病较急,进展快,易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失去进一步检查确诊的机会。

根据本组患者特点,总结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1)患者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居多,与CopD多见于中年男性患者相符;(2)患者胸痛程度不剧烈,胸痛发生率较低,考虑与年龄较大,痛觉敏感性低有关。临床症状较重,表现不典型,起病较急,进展快,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心悸、发绀、大汗、气管向健侧移位等;易被原发病症掩盖,自发性气胸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或胸闷,与肺心病、哮喘等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极其相似,容易被误认为CopD急性加重而误诊。(3)呼吸困难程度与气胸面积并不成比例。即使气胸面积很小(肺压缩<30%)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心、肺功能衰竭。这可能与患者的原发病致肺功能损害、肺潜在代偿功能下降有关;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稳紊乱,并发气胸时,由于大多数临床表现无典型特异性,容易发生误诊、漏诊致病情恶化。(4)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较长,考虑与患者胸膜破口较大,不易闭合有关。

因此,为了避免漏诊、误诊,当发现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史较长的患者或既往有自发性气胸病史的患者出现CopD急性加重时,除常规内科治疗外,一定要考虑合并自发性气胸可能,应尽早作胸部X线摄片或Ct检查,必要时可以行诊断性胸腔穿刺确诊,以减少误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陶仲为.自发性气胸诊治的五个问题.临床肺科杂志,2004,9(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