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十篇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十篇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04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1

【关键词】建筑;法律法规;作用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不断完善起来,而建筑工程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成了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及完善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国建筑业转入市场机制以后,与建筑活动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与完善,为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法制建设创造了一个全新局面。在新世纪里,特e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们将面临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市场中的各种行为。

一、概述

建设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指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是在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它包括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及其相关的民事关系。建设法规是以市场经济中建设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建设活动的监管、市场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其所涉及的行业包括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等。其中《建筑法》主要调整企业的资质管理、经营管理、工程承包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等活动及其社会关系。《建筑法》对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制、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等内容也作出了全面的规定。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如此迅猛时期,建筑行业已成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还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法规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一)建筑法律法规能够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

与建筑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后,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建筑工程活动的监管力度。如《招标投标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在法律制度的轨道上,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规范、更加公平竞争的崭新局面。采用招标投标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将竞争机制引入交易过程中,减少或杜绝了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以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在工程资金的使用上更加节省、合理,最为关键的是,关于招投标的相关法规的出台,更好地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此外,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加强了市场准入管理,对于建筑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实行建筑许可制度,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及法律法规中对于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许可的规定,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建筑企业严格依法清理,禁止参与到建筑活动中,同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通过建筑法律法规,不仅使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也有效地减少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为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地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建筑法律法规能够规范、指导、保护建筑行为。

人是社会人,人在社会中的每一种行为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在合法范围内,我们做出的行为才会被国家承认,从而得到国家的保护。建筑活动作为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同样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建筑法》的颁布与实施,使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步入了依法治业的新局面。其中,《建筑法》对某些建筑行为进行了命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正是有了这些法律的规定,参与建筑活动的主体才更加明确自己必须做、不能做、可以做的建筑行为的范围,从而接受相关法律的指导与规范。而建筑法律不仅仅能指导规范建筑行为,它也为合法的建筑行为提供保护,对不合法的建筑行为进行处罚。这些都对我们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国民。

(三)建筑法律法规可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建筑生产活动具有人员流动、产品固定等特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为了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欧诺个城质量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两法三条例”,即《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各建筑主体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责任,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对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加强检查与巡视,发现问题不放过,及时上报、处理。在法律法规的实施下,大家对工程的安全与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大力度,对安全检查不断强化,全国的建筑安全与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四)用法律手段规范监理市场

要明确监理人工作水平的衡量标准。一是应该在建设岗位上工作,二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并获得资格,三是应该经过注册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岗位资质,三者缺一不可。另外,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还规定,监理单位必须在核定的监理范围内从事监理活动,不得擅自越级承接建设监理业务。明确监理人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对建立在各阶段的工作依据和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材料物资采购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合同管理阶段,监理工程师都有着不可代的作用。法律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中必须聘请监理工程师,这是对监理工程师重要性的肯定,同时也是对监理工程师的信任。另一方面,监理工程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五)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个人身安全

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工地中,受伤的事情在所难免,一旦发生严重的意外事件,威胁到了人身安全,就涉及到了如何解决这件事情,而比较有效、合法的手段,就是根据建筑法的规定来进行申述、辩诉,从而维护自身利益。这样有关部门就可以视情节的轻重,来给予受害方一定赔偿或给予赔偿方一定的处罚。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加快和加深、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完善,我国的建筑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为我们的建筑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如此,建筑法规在实际工程的实施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与前进提供更加强大更加有力的法律基础与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景波,钱美忠,建筑法规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科技风》2011.17.

[2]刘剑,浅谈建筑工程法规体系,《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2

本文作者:石正义工作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确定教师法律地位应考虑的因素

教师法律身份的定位,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技术问题,既要符合法理,也要便于实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第一,要考虑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明晰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确立教师法律地位的理论基础。就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而言,实际上存在三种法律关系:公勤关系(或行政关系),劳动关系,民事关系。民事关系对于所有用人单位与其职工都存在,属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共性关系,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余下的只有公勤关系和劳动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公立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体现为两重属性,即公勤关系属性和劳动合同关系属性同时并存[4](p217)。所谓公勤关系,即公法上的勤务关系,存在于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学校不是行政机关,但它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行政主体,能对教师实施行政管理,如教育法赋予学校对教师行使奖励和处分的权力,国家授权学校为教师评定职称的权力,这些行为都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集体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虽然学校与教师签订的是聘用合同,不是劳动合同,但从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来看③,聘用关系也完全符合。有学者认为,聘用合同本质上就是劳动合同,[7]聘用关系本质上就是劳动关系。鉴于教师与学校具有公勤关系和劳动关系的特点,教师的法律身份也应该具有两重性,一是公法上的教育者,二是劳动法上的劳动者。第二,要考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过去教师一直被赋予国家干部身份,列入公务员队伍。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三类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先从机关和企业入手,先后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和《劳动法》(1994),以后又修订颁布了《公务员法》(2005)和《劳动合同法》(2008)。相比之下,事业单位由于主体多样,涉域较广,关系复杂,职能特殊,改革相对滞后。鉴于事业单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国家首先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分类改革,划分为监督管理、经营服务和公共服务三大类,然后对三类事业单位区别对待,采取的方法是回归、改制和保留,即对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回归行政序列,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公益服务类保留事业编制。文化、教育、卫生和科研院所属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为了解决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的依法管理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转发了《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随后国家又对该“意见”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国务院法制办于2011年11月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可以预见该“条例”正式文件不久将会正式颁布,这将是事业单位一部非常重要的法规。以《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标志,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类不同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纵观近二十年的改革,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业单位不再实行机关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将独立于机关和企业,成为第三类独立的组织。事业单位自成一类后,虽然会有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管理制度,但由于机关和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先于事业单位,因此事业单位有些管理制度仍然会比照机关和企业的成功管理模式。那么事业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管理是更多地参照公务员管理,还是参照劳动者管理?从改革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项中可以窥见一斑:一是大部制改革。由于聘用关系和劳动关系性质的相近性,国家开始将人事管理与劳动管理进行融合,以统一人力资源市场,2008年将人事部、劳动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二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颁布和实施。过去,我国事业单位聘用纠纷适用的是人事争议仲裁,企业劳动纠纷适用的是劳动争议仲裁。2009年1月1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颁布并实施后,结束了我国多年人事争议和劳动争议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将劳动、人事“合二为一”。另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六十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处理”。三是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这一政策表明,在社会保险制度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劳动者没有区别,实行相同的制度。从以上几项重要的改革动作中可以看出,劳动管理和人事管理在许多方面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公务员队伍分离后,事业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许多方面参照企业对劳动者的管理,少数事项参照机关对公务员的管理,这就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这一改革走向表明教师的公务员身份逐渐淡化,而劳动者身份则逐渐显现。第三,要考虑与现行法律规范的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地将教师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说明公务员法没有为教师聘用纠纷的法律适用留下空间,也就是说将教师定位为公务员无法与现行法律相衔接。但是劳动法等相关法规并没有拒绝事业单位,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3号)第一条指出:“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法函[2004]30号)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程序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实体处理应当适用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但涉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权利的内容在人事法律中没有规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法》吸纳了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法函[2004]30号)的意见,《劳动合同法》第96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劳动法等相关法规从来就没有排除聘用纠纷的法律适用,一直为聘用纠纷留有适用的空间。《劳动合同法》第96条提出这样一个法律适用的原理,即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在法律适用方面,我国法律规定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先适用特别法,特别法没有规定的再适用一般法。对于教师来说,这里的特别法指的是教育法、《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以及即将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一般法指的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因此,从当前现行的法律规范看,《劳动法》为人事争议留有适用空间,但《公务员法》则未留空间。也就是说,将教师定位为公务员的可能性为零,而将教师定位为劳动者则能够与现行法律规范很好地衔接。第四,要考虑教师职业的性质和劳动特点。教师不是公务员,但教师也不像企业职工一样是普通的劳动者,必须承认教师与普通劳动者的区别。教师是教育者,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所以国家针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劳动特点,对教师进行专门立法,通过教育法律法规特别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薪酬待遇、工作条件,以及国家和学校对教师实行管理的教师资格制度、职务制度和聘用制度等基本制度。同时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可以对其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和处分,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时制度。法律法规对教师的这些特别规定,都是企业等普通劳动者所不具备的。

教师的法律地位———公务劳动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教师的法律地位作出这样的设计:第一,由于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关系存在公勤关系和劳动关系两重属性,因而教师的法律地位不可能是单一的,即不可能是单一的公务员或单一的劳动者,而应当是双重的,即公务员性质与劳动者性质并存。第二,考虑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和与现行法律规范的衔接,特别是《公务员法》排除了教师,而《劳动合同法》则为解决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人事争议留有适用空间,因此应当将教师归入劳动者。第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不能将教师简单地与普通的劳动者同样看待,而应作为劳动者中的特别群体,在管理制度上区别对待。鉴于这样的分析,教师法律身份的正确定位是———公务劳动者(或特别劳动者)。这种定位的理由在于:一是考虑了教师与学校存在公勤、劳动两重法律关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两重身份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事业单位与工作之间的聘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基本上相同于企业对职工的管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奖励处分和考核又基本上类似于机关对公务员的管理。二是考虑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特殊的公务劳动者。三是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是一致的,将教师从公务员队伍中分出,同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之别,将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一并纳入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四是可以与现行法律规定很好地衔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教师聘用管理中的纠纷首先适用特别法,即人事法规和教育法规;人事法规和教育法规没有规定的再适用一般法,即劳动法规。五是与公立学校的法律地位一致,公立学校的法律地位是公法人,学校首先是法人,同时又是公务法人,教师的地位与之相对应,教师是劳动者,而且又是公务劳动者。六是国外也有先例,如美国、英国将公立学校教师定位为公务雇员,这里的“雇员”类似于我国劳动法的“劳动者”。需要指出的是,有学者担心,将教师定位为劳动者,会使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向“私”法关系发展。本文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劳动法并非私法,它是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产物,是公法和私法兼有的社会法。教师作为公务劳动者,某些方面纳入劳动法调整,并没有改变教师职业“公益”的性质,而是有利于对教师权益的保护,因为劳动法主要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3

所谓依法合规,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相符合。依法合规,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要做到依法合规,首先要做好自身适用法律法规的识别工作,找到企业遵守的对象,即明确依什么法,合什么规。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部(法律事务室)是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法律事务室通过事前提醒、事后公告、季度抽查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法律法规识别工作,旨在促使各职能部室开展专业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识别,防范企业违法违规风险。截至2015年8月,公司共识别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2398条。然而,法律法规识别工作的效果有待提高,这在公司历次体系内、外审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的完整性方面

识别不完整是指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没能被识别出来,或者虽然识别了该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却没能将其中适用于公司的条款识别完全。根据《上海石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的要求,法律法规识别的范围包括: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国家、地方、行业、地方规范、规章、标准等;集团公司下发的相关规章制度;中国共产党党规党纪;其他相关方(如银行、行业协会、顾客、社区等)的要求。通过季度检查发现,识别不完整的情况主要存在于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识别上。此类规范性文件与生产经营联系密切、专业性强,同时颁布频率高,数量大,是识别不完整问题的高发区。

2.识别的及时性方面

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从生效实施日起,就对企业产生约束力。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从颁布日起,虽然还未生效,企业已经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整自身的行为状态,以适应新的要求。根据《上海石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的要求,各部门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识别。其中,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颁布与生效时间不一致的,须在该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颁布后15日内进行识别;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颁布与生效时间一致的,须在该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识别。实践中发现,识别滞后现象仍有所存在。各部门往往并不是以制度规定的“15日”或“5个工作日”为时间节点来开展识别工作,而是根据自身的工作习惯,每季度,或者每半年,有的甚至是每年识别一次,导致法律法规识别不及时,埋下企业违法违规的隐患。

3.识别的到位性方面

企业开展法律法规识别工作的目的,不是罗列一个清单,而是要将国家、地方、行业以及社会对企业的具体要求识别出来,内化为自身制度,加以遵守和执行,从而防范企业违法违规的风险。因此,形成法律法规识别清单只是其中的第一步,法律法规识别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首先,各部门在法律法规识别过程中应明确企业适用的具体条款。但是,部分部门在具体识别过程中,存在识别不细致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漏识和错识。漏识是指适用于企业的条款没能识别出来;错识是指不适用于企业的条款却识别出来。其次,各部门应对新识别出的法律法规组织符合性评估,对于未能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目前,在识别清单2000多项法律法规中,所有的符合性评价均为“Y”(符合),没有一项列出整改措施,这与公司内审、外审的结果有较大差异。第三,各部门对于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应给出公司现有情况的合规证据。从实际情况来看,各部室只是填写“符合要求”来代替合规证据,并没有对公司合规这一客观情况提供证明材料。综上所述,避免新识别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任重而道远。

4.其他方面

以上三点是在季度检查或内、外审中发现的问题,除此以外,法律法规识别还存在部分法律工作联络人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有人错误地认为,法律法规识别是与法律有关的工作,属于法律部门的业务范畴,应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去完成。他们对任何岗位的人员,都要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的要求,认识得还不够深刻。值得指出的是,按专业条线开展法律法规识别工作,符合“业务工作谁管理,法律风险谁承担”的原则,也是保障企业合法合规经济务实、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改善公司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管理工作的建议

1.引入专业法律信息库,建立高效的法律法规识别途径

目前,公司专兼职法律人员搜集法律咨询的途径主要有4个:通过电视、网络上的新闻资讯,掌握法治动态;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或地方政府网站,主动查找搜索;通过集团公司下发的“法治简讯”,被动接受信息;利用“北大法宝”,作为相关咨询来源的补充。然而以上这些途径,并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对法律法规识别工作的要求,普遍存在凌乱分散,搜索工作量大,更新滞后等问题。因此,引入优质、专业的法律数据库辅助完成法律法规识别工作十分必要。一个合格的法律数据库,可以及时、完整、有针对性地提供企业适用的法律咨询,节省人工检索法律信息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法律法规识别信息系统,提高法律法规识别管理水平

依法合规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管理工作愈加从严务实。建议建立法律法规识别工作信息系统,达到以下4个目标:公司法律法规识别清单体系化,分层分类,方便检索;与制度管理对接,保障落实法律法规的制度转化工作;促使符合性评价工作更加到位,加强符合性证据管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使全公司合规状态清晰明了,动态更新,有力保障企业合法合规。另外,法律综合管理系统上线后,合同管理、工商事务、商标管理、法律纠纷、法律风险及法制宣传等各项工作都基本实现信息化运作,然而法律法规识别工作却没能包含进去。为了做好法律法规识别工作,中石化内部部分兄弟单位已经建立了法律法规识别信息系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3.加强识别技能培训,提高合规管理意识

目前,公司现有的法律法规识别人员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专业条线,大多是兼职的,平时并不处理法律事务,也没有岗位任职要求,更没有相关的培训。因此,他们在具体开展法律法规识别的过程中,既对法律法规识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因法律基础相对薄弱而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鉴于此,建议今后在法律人员培训中,增加对法律法规识别人员的培训项目,宣传贯彻《上海石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等要求,提高识别人员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法规识别技能。

4.秉持从严管理,严格落实考核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4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物业管理法。

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物业管理才于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引入内地。[1]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挂牌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大陆物业管理的诞生。

虽然物业管理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物业管理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住宅建设,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但是,由于物业服务的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房地产业的发展,及人们对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物业管理中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一、物业管理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调整物业管理活动的法律,而是散见于各部门法或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形式出现。[3]。

1.宪法。宪法中关于住宅、城市管理、经济管理、公民权利等方面的规定及原则,在物业管理法体系中具有最高层次的法律效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我国多部法律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物业管理相关法律制度。私法方面,如:《物权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公法方面,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等。

3.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的规范性行政法规和文件。如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规定》、《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及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2007年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物业服务立法进一步完善。

4.国务院各相关行政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颁布的物业服务的行政规章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国务院的行政部门中以建设部的规章居多。例如1990年《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1990年《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2004年《物业管理收费管理办法》等。地方性物业法规如《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物业服务法律法规的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物业管理实务中主要涉及的法规及问题。

(一)物业管理招投标。

通过物业管理招投标是物业管理市场发展、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需要。2003年建设部印发《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虽对前期物业管理招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招标方式等做出了规定,但并未对哪些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哪些可以通过招投标或其他方式选择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哪些不宜进行招投标进行规定。《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只提到国家提倡通过招投标的方法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

目前物业管理的招投标法规还未制定,给物业管理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留下了可钻的空子,使竞争者参与者无法可依,也无法对有关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物业管理服务。

建设部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以加强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但对于物业管理模式的问题,最高层次的专门立法《物业管理条例》只允许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企业委托管理模式,与其上位法律《物权法》的规定存在冲突。《物业管理条例》第三章从大体上规定了招投标的方式、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与物业服务合同在期限上的衔接、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移交的总体规定,缺乏对承接验收更为严密的规定,对前期物业的开始时间界定不清,容易造成建设单位选聘前期物业企业不规范,前期物业合同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现象。

由于物业管理服务十分复杂、牵涉主体广泛,要求采用书面形式的物业服务合同。为规范委托管理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物业管理全过程的内容,更充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意愿,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997年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示范文本)》。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仅对物业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了规定,但其内容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并且对物业服务合同性质没有明确界定。

我国《合同法》分则规定了15种典型合同,而今对物业服务合同的性质存在不同认识,导致实践中对物业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各行其是。[4]。

(三)物业装饰装修管理。

装饰装修是指为了使建筑物、建筑物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使用装饰装修材料,对建筑物、建筑物外表和内部精心修饰处理的工程建筑活动。我国对物业装饰装修管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法律文件中:《物业管理条例》的第四十六条和五十三条的规定。建设部2002年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四)业主自治。

《物权法》首次在法律上为建立业主自治机构提供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业主的法律范围。《物业管理条例》第二章对业主和业主大会进行了规定。为了规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活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建设部制定了《业主临时公约(示范文本)》,供建设单位制定《业主临时公约》参考使用。

国内现行法律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运作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规定,业主自治机构的民事主体资格不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资格缺失,就有关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而发生的某些诉讼,主体发生缺位,业主的权益就有可能受损。

(五)物业使用与维护。

《物权法》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分为:专有权、共有权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物业管理条例》第五章规定了物业使用和维护的内容。另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城市异产毗连房管理规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都直接或间接为物业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当前法规未对物业的专有部分和共有部分做出明确的划分和界定,使得这方面的纠纷特别多。另外,《物业管理条例》对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对其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责任未细化,使物业公司维修责任被强制扩大。

(六)物业服务收费。

涉及物业服务收费的相关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业管理条例》、《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都是调整物业服务收费的相关法律。我国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实行的是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在指导价范围内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物业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收费标准的争议,对车位费、停车服务费、车辆保管费的界定不一,物业管理费收取及管理权的归属错位,物业管理收费监管责任不明等问题。

三、物业管理的立法完善。

在国家立法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部在行政法规以上的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专门的物业管理法律。最高效力的专门立法《物业管理条例》层次低,与《物权法》存在冲突。各地的物业管理发展水平不一,立法者对物业管理立法的理解不一致,制定出来的物业管理条例在内容上大相径庭,与国家的规定不相一致,破坏了我国物业管理立法的统一性。只有从理论上科学认识和寻求物业管理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通过立法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5]。

(一)加强理论研究工作,提高物业管理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国物业管理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于物业管理的实践。必须加强物业管理的理论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紧密结合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现状,深入研究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发展模式。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提高物业管理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物业管理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出台物业管理的专门法律《物业管理法》。

出台《物业管理法》,充分考虑已出台的上位法律相关规定的配套和细化,以现有的立法内容为基础并吸收近年来物业管理立法的成功经验,从法律层面上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规定,使其具有操作性。明确规定住户(业主和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业主大会的职责、召集和决议方式,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物业服务合同的定义、性质,合同的内容或事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合同的解释,对合同法的适用,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规定物业管理收费的原则,收费用途,收费标准的制定,对收费的管理和监督等。这样一部专门法律,不仅提高了物业管理的立法层次,更重要的是使得物业管理各有关方面的工作都有法可依,消除之前的法律盲点。

(三)做好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法律协调工作。

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即上下位法之间)应当互相衔接、不互相抵触,同一层次的有关规范内容协调配套,不互相矛盾。在已制定的法规中,有与其上位法律明显冲突的地方应及时予以修订,如:《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主体的规定与《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不一致,要予以修改;为避免地方性法规之间不协调,较高层次的法规应对物业管理在体制、收费等原则性问题上进行规范,但不宜太具体,以保证各地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细则的自主性;各级部门应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物业管理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物业基础保障型的法律规定,建立物业纠纷处理系统。

完善物业管理的司法保障制度,明确业主个人、业主集团、业主委员会等诉讼主体地位,对诉讼程序进行规范,并对监管、物业验收和保修等方面做出细致规定,保障物业质量及配套机制的完善,为我国物业管理的长远和高效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建立专门处理系统,以解决物业管理纠纷为专职,不仅能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同时也有利于及时、高效地处理物业管理纠纷。

参考文献:

[1]蔡华。物业管理法律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国中河。物业管理问答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德钦。物业管理法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5

关键词:国际工程;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一、国际工程概念及承包法律依据

国际工程概念

工程管理就是通过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协调,最大化利用项目有限资源的过程,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国际工程即对外工程,是指通过与多个国家的企业合作,按照国际上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

二、国际工程承包面临的国际法律风险

(一)合同相关法律风险

1、合同条约理解差异风险:不同的企业,尤其是来自多个国家的企业对共同合同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工作范围边界的明确、工作接口界限的划分、投标时对招标文件及业主要求的理解三个方面。工作范围边界不明确是指工程中各环节范围方面的定义不清晰;工作接口界限划分问题是指由于各系统间接口较多,工作范围和责任会出现接口模糊,分包商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甚至交叉部分无人问津的局面;投标时对招标文件及业主要求理解错误是指承包商对合同中的一些内容在理解上与业主产生了不同,但都没有过问,最终导致问题的出现。

2、合同内容相关法律风险:合同的内容是合同相关法律风险的集中点,尤其是与工程质量、价款、工期有关的内容。质量、价款、工期三者是承包合同的实质条件,如外在突发变动造成的工期延误和工程成本的增加,如果业主不愿意补偿,承包商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终止合同。另外,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瑕疵或工程质量事故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如果只是质量瑕疵,在工程尚可返工修复的情况下,承包商仅需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承包商在工程建设中因施工过错导致了质量事故的出现,承包商除要承担民事责任外,还会涉及行政甚至刑事法律责任。

3、事故索赔风险:国际工程事故主要包括普通事故与安全事故,可能承担的责任如上所述,而事故发生后处理索赔问题时的依据不同会引起无法确定责任是业主还是承包商的情况。

(二)劳工相关法律风险

承包商在开展国际工程承包时经常遭遇劳工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如下三个方面:各国与劳工有关的法律内容存在差异,且在诸多法律法规中均有相关的内容,国内承包商很难对每个目标国的劳工相关法律法规有全面系统地了解,这就会引起劳工相关法律风险;二是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国家与企业文化均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各国劳工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会使企业面临一些难以预防的风险;三是国内与国际的法律差异,我国的做法与国际通行做法有所不同,如果承包商将国内的某些习惯带到目标国,可能会引起当地劳工的反感。

(三)税务相关法律风险

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中,常见的税务风险包括:

1、成本抵扣风险:各国对境外企业在其国内发生的费用有特别的规定,抵免额的减少会使企业所得税的负担加重,这会影响企业原本的获利水平,进而影响工程造价。

2、关税风险:一方面,目标国是否加入wto会影响企业的关税税率,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所承包的项目属于较特别的行业,那么目标国在对相关进口产品认定时有较大差异,认定结果不同,企业承担的关税税率也各不相同。

3、定价转移税负风险:定价转移风险主要是指当地税务机关重新调整关联交易的价格进而造成企业税负增加的风险。

三、菲律宾马利万斯项目分析

面对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可能出现的一些国际法律风险,企业应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本节内容通过与菲律宾马利万斯项目结合,提出了一些防范、解决法律风险的措施,供其他跨国企业参考。

(一)菲律宾马利万斯项目简介

菲律宾马利万斯燃煤电站项目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巴塔安半岛马利万斯港口附近,是由东电一公司承建的中国在海外承揽的第一个60Hz300mw等级燃煤机组epC项目,也是第一个采用项目融资结构的epC项目,对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以及中菲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采用FiDiC标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由于多年没有国外施工经验,虽然公司在中标前期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但是随着工程的进展,遇到了越来越多未知的问题,一些法律方面的风险开始显现出来。

(二)项目面临的法律风险

1、分包过程中对当地施工队伍资信不了解的风险:国外施工必然会使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与当地施工队交流的过程中,对一些公司的资信、背景项目部没有透彻的了解,这就为工程的进行埋下了隐患,包括合同上的陷阱、支付纠纷等都可能发生。

2、对当地劳动法、合同法、环境法、税法等不熟悉带来的潜在风险:尽管菲律宾经济比较落后,但菲律宾沿袭的是欧美国家的法律规则,在环保、劳动保护等方面要求都较国内法苛刻和严格,此情况在1#锅炉水压后废水的排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国的移民政策,包括对输入劳务的限制,都对顺利履行合同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法律程序复杂,一旦在当地发生法律纠纷,必须要有专业律师团队介入,诉讼期限长,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菲律宾政局动荡、经济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虽然不能完全相同,但有关联性,政权的更迭、工人罢工、恐怖活动以及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均会对工程是否能全面按期完成、公司的人员、设备、财产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产生重大影响。

(三)法律风险的防范

1、合同法律风险

在建设合同商讨和签订阶段,承包商应通过规范每一项合同条款,尽量做到合同的合理化,从而尽可能减少合同相关的潜在风险,在谈判和签署建设合同时应做好以下措施:

(1)约定工程范围及责任,明确法律使用和争议解决条款:承包商应在承包合同中明确清晰地完整的界定出业主与承包商的权责范围,另外工程的工期、质量标准、延期赔偿费用等具体内容也要详细的规定出来,对未来存在的不可控风险进行预判,并规定出相应的免责条款,明确因政治、社会、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相应损失应由业主承担。

(2)确定分包合同内容:总承包商在对项目进行分包时,要注意明确以下内容:分包商工作内容、工程期限、分包商义务及责任。首先总承包商要详细了解分包商的背景,并让分包商提交合规的履约保函,在分包合同中,应清晰地规定出分包商的施工期限、人力数目、工程设备、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完工前分包商的责任等内容,以此来降低总承包商的相关风险。

(3)考虑各类工程影响因素:在准备标书时,承包商应清楚地了解工程目标国的政治社会背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并综合各类因素预先做出合理的判断,如目标国是否存在政局动荡的情况,目标国的气候环境是否会影响施工等,在菲律宾马利万斯项目应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自然灾害、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

2、劳工法律风险

项目所在国家的劳工政策极大地影响着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对于马利万斯这样大型的工程,劳工政策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与进展情况。因此做好劳工方面的法律风险防范至关重要,防范的具体措施以下两点:

(1)了解所在国的具体政策:通过项目目标国尤其是所在地劳工政策的详细调查研究,可以知晓当地对雇工要求的条件、对外籍工人的雇佣要求、当地法规中关于解聘、雇佣、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定,杜绝强迫职工劳动、加班、使用童工的现象,在解雇员工前应提前通知员工等。

(2)调查项目所在地的人文环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宗教文化,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工程编排进度时应全面考虑这些人文因素对工进度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并对某些可预见的突况作出处理预案,尽量避免施工时间与当地特殊习俗时间的冲突。

3、税务法律风险

在承包国际工程的时候,税务风险并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税务风险会对工程造价、成本及相关费用却十分重要。在项目筹划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合同模式、支付手段、操作细节等,作出合理的税务规划,做到合理避税。具体措施如下:

1、明晰相关的税务法律法规:企业应充分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税务法律法规,尤其是与国际工程有关的部分,当地的税务体系也是企业应该了解的重要因素,具体内容有税收原则、相关税目、相关税收部门、会计核算方式、纳税方式、纳税时间、纳税手续等;另外还要注意工程相关税种的税率,因为税率是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因素;各地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影响项目的定价与收益,通过与当地税务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好充分的沟通,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为项目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应注意相关税收优惠项目的条件,在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免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当这些优惠项目条件无法达成时,承包商可以从业主处获得相应的补偿。

2、编制有利的组织方式和合同主体:在项目初期,承包商在项目所在地应成立代表处,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将代表处转变为子公司或分公司,同时要注意避免对子公司重复征税的情况出现,在转化时应根据合同做出整体的安排与规划。

3、“国际税收协定”合作:如对外工程承包涉及的金额较大,承包商可协调本国相关政府部门通过与项目所在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协商,确定“国际税收协定”的书面协议或条约。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工程项目承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由此带来的法律风险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要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法律风险,稍有疏忽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建设过程中,法律风险的评估防范工作将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朱红章: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梁咏: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与风险防范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6

[关键词]劳工权益;劳务输出;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31-03

近些年来,我国海外职工的劳工权益频遭侵犯,对这一人群的劳工权益保护也随之成为焦点问题。加大保护力度有很多途径,法律保护无疑是最为有效和彻底的。法律保护的首要问题在于法律依据,都有哪些法律文件直接或间接地给这一人群提供法律上的支持,这一问题值得归纳和分析。文章将从国际公约、中外条约以及国内立法三个层次分析对海外劳工的法律保护问题,梳理这些法律文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海外职工劳工权益保护的基本概念分析

(一)中国海外职工

中国海外职工,包括国内中资公司为海外在建工程项目派出的公司员工、通过合法劳务中介公司到海外务工的中国劳工以及以各种名义出国打工的中国公民。这两类型海外职工因建立的法律关系不同适用的法律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和俄罗斯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短期劳务协定》就对这两类劳工及其权益适用的法律进行了区分,其中规定对于执行劳动者本人与接受国法人雇主达成劳动协议的劳动者,也就是,该类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其他劳动条件由同俄罗斯雇主签订的劳动协议予以规定;其医疗保险及在劳动期间发生的由劳动直接造成的工伤、职业病和其他健康损害的赔偿,还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都按照俄罗斯的法律来处理;而对于执行具有劳动关系的长期居住国企业法人与接受国企业法人或自然人签订的有关完成工作或提供服务的协议的劳动者,也就是上述的第二种海外职工,其劳动报酬和其他劳动条件由同中国企业法人所签的劳动协议予以规定;其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在劳动期间发生的由劳动直接造成的工伤、职业病和其他健康损害的赔偿,还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都按照中国的法律来处理。

(二)劳工权益

劳工权益是指现代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的各方面的全部权利,概括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伦理道德方面的,涉及到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权利,如结社自由权、进行集体谈判权和参与社会民事和政治事物的权利、就业自由、禁止童工、消除就业歧视等;二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经济利益方面的权益,如工人的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工作安全条件和健康保护等。

二、侵犯中国海外职工劳工权益的主要实体

(一)“黑中介’

我国海外职工劳工权益受侵犯的首要源头来自于“黑中介”,“黑中介”是指不具有商务部颁发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和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的违法违规经营者。它们打着“劳务输出”的幌子,肆意非法敛财,造成大量出国务工人员上当受骗,在经济和精神上蒙受重大损失。

(二)国外用人单位

对我国海外职工劳工权益的侵犯除了“黑中介”之外,还有就是来自于我国劳工工作地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日本“研修生”制度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证。欠薪、超长加班、居住条件恶劣、护照和通讯工具被非法没收等遭遇在“研修生”中间屡见不鲜,一些人甚至丢了性命。根据日方研修生项目的主要负责机构——财团法人国际研修协力机构(JitCo)提供的数据,2008年,在日工作期间死亡的外国研修生为35人,其中16人死于心脏和大脑疾病;2009年有27人死亡,其中9人为心脏和大脑疾病,另有3人自杀。外国人研修生问题律师联合会秘书长安孙子理良认为,研修生大多是青壮年,出国前都通过了体检,而死于心脏和大脑疾病的比例却相当于同龄日本人的两倍,因而极有可能是因为劳动强度过大造成。

(三)国内承包商

我国现阶段有大批的在外承包工程项目,多集中于非洲地区,这些承包商会从国内带出去一批职工,在承包工程所在地从事劳动。这些职工的劳工权益有时也会受到来自国内承包商的侵犯。

以上就是对我国在外职工劳工权益构成最大威胁的三类实体,中介机构,国外用人单位以及国内承包商。对于劳务中介机构和国内承包商,主要是由我国的相关法律进行规制;过于国外用人单位的行为,则主要是由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相关法律规制。另外,我国会和主要劳务输出国就劳务合作问题签订条约或联合声明,通过规范我国中介机构和国外用人单位的行为来保护我国在外职工的劳工权益。

三、中国海外职工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

(一)国际公约

《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的文件都对劳工权做出规定,成为国际上劳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

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些规则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和监督效力,而且不同国家在推进跨国公司保护劳工权利方面程度不一,很多公约就很难得到广泛认可,适用范围就比较有限,以国际劳工组织的8个核心公约为例,中国只批准其中的4个,而美国仅仅加入了其中2项。

(二)中外劳务合作条约

为规范和保护我国海外劳工的权益,我国已和多个国家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双边协议,如中国和俄罗斯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短期劳务协定》,中国和巴林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林王国政府关于劳务合作及职业培训领域的合作协定》,中国和约旦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约旦哈希姆王国政府关于双边劳务合作的协定》,中国和毛里求斯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关于双边劳务合作的协定》等双边条约都是规范这一问题的。

中外劳务合作条约中一般涉及三个主体:国外雇主、中国劳务经营公司和中国劳务人员;三项法律关系:国外雇主和中国经营公司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劳务合作关系,中国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间通过劳务派遣协议形成的劳务关系,国外雇主和中国劳务人员通过雇佣合同形成的劳动关系。中外劳务合作的基本的流程如下:首先,中国在国外的大使馆向该国提供我国劳务经营公司的名单;然后由国外雇主和我国经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提供雇佣合同文本;最后我国经营公司根据协议上雇主的要求开始挑选、培训并派遣劳务人员。劳务人员一般在出境前就须和国外雇主签订好雇佣合同,该雇佣合同一般都要求须和该受雇国的法律、法规相一致,雇佣合同要包括一些基本条款:工种及工资、工作时间、加班费、病假和年休假、住房及生活用品、医疗保险、合同终止和赔偿、国际旅费和护照、合同期限、保险及争端的解决等。

(三)国内立法

1.我国相关法规

我国在对外劳务这一领域的立法主要由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构成。2012年5月国务院新颁布了一项《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弥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长时间的立法缺漏。其次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如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布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商务部印发的《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对外劳务合作备用金暂行办法》等也都是规范对外劳务秩序的。还有一些相关组织制定的行业准则,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制定的《对纳米比亚劳务合作业务小组成员公司行为准则》,以及国务院及其下属部委签署的一些法令,例如对外经济合作部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派劳务人员(研修生)培训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也都是规范对外劳务的相关管理秩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我国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法律适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的,适用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

这项条款是对我国海外职工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一项概括性规定,依照该条款规定,我国海外职工的劳工权益保护一般适用的是劳动者工作地的法律,通过劳务派遣出去的,也可以适用我国的法律。

(2)《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新出台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弥补了我国立法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主要对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与劳务人员、对外劳务合作有关的合同、政府的服务和管理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问题予以规定。其中规定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符合企业法人条件;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人民币;有3名以上熟悉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管理人员;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法定代表人没有故意犯罪记录。而且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商务、旅游、留学等名义组织劳务人员赴国外工作,否则将由商务主管部门吊销其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该条例第三章“与劳务合作有关的合同”,弥补了我国以往立法的空白,该条例未出台之前,我国有关涉外劳务合作的合同都是由《劳动合同法》予以规制,而《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国内劳务关系的,其对涉外劳务关系适用的确定性和合理性一直存在诸多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在《条例》中基本都得到了解决。该条例规范的与劳务合作有关的合同包括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国外雇主签订的书面劳务合作合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劳务人员订立的书面服务合同。

(3)《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

200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了《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宗旨是为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

该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从事对外劳务(含研修生)合作的经营资格管理,也就是对国内劳务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根据该办法,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须经商务部许可,依据本办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该办法也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列明了相应的处罚办法: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国家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定,由商务部给予警告或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办法的实施抑制了“黑中介”问题的蔓延,对我国出国务工的劳动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004年我国商务部颁布的《外派劳务培训管理办法》宗旨是为了加强外派劳务培训管理,有了新出台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我国在外职工的劳工权益获得了立法上的基本保障。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立法上存在冲突,就如《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地区企业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而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中规定企业的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人民币。《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是规范对外劳务合作的一般法,是新法;《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是规范对外劳务合作中劳务合作企业经营资格的特别法,是旧法;在发生冲突时,是以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适用《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还是以新法优于旧法,低位阶法不得与高位阶法冲突而适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这都需要我国相关立法部门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2.劳务输入国相关法规

劳务输入国对于外籍劳工的法律规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籍劳工工作准入的限制规定,这一般体现在一国的《移民法》、《外国工人雇佣法》等之中;另一方面是对外籍劳工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劳动保险等规定,这方面规定主要集中在该劳务输入国的《劳动法》之中。

(1)对外籍劳工的特别规定

首先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劳务输入地的法律对于外籍劳工的特别规定,这方面规定一般会在相关国家的《移民法》、《外国工人雇佣法》等法规中予以规定,各国对外籍劳工的限制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有所不同,主要会通过配额限制、工作准入限制、岗位限制、资格限制等来规范对外籍劳工的管理秩序。

(2)劳务输入国的劳动法规定

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在立法上都逐步采取开放的态度,采用国际通行的规则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导致许多法律规则和法律内容都很相近和相同。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别、劳工政策导向的差异、法制传统和法制发展水平的限制,各国劳动法还是体现出很强的国内法的色彩,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国家在工资、工时、工伤赔偿、劳动保险、解雇等方面规定都有所不同,所以,劳动者在出国务工前,应了解务工所在地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自己权益的保护依据,也会减少不必要的劳资纠纷。

综上,可看出我国海外职工的劳工权益受到相关国际公约、中外条约、国内国外立法的保护。我国的法律主要规制国内劳务中介机构和相关的劳务合同,就如上述中所提到的,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正在不断地完善,但也会出现一些立法上的冲突,这需要我国立法者进一步的解释,以减少适用上的不确定性和不统一。国外立法也是我国海外职工劳工权益保护的主要依据,但在相关国外立法本身就构成对劳动者的侵害之时,就如日本的研修生制度,我国如何加强对海外职工的保护也是一个问题。我国应加强和相关劳务输入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和对话,通过政治协商及双边协议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廖小健.中外劳务合作与海外中国劳工的权益保护[J].亚太经济,2009(4).

[2]张一明.多边贸易体制下国际劳工权益的法律保护[D].东北大学,2009:17.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7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依法办事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各种法律事务日益增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广。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作为铁路建设行业协会,为了满足会员单位的法律服务需求,在其内部设立法律事务机构,架起法律事务沟通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一、从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的服务职能来讲,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更好地为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服务。

1.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法律体系的日趋完善,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确定后,作为直接掌握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道部,明确提出了“坚持依法治路、依法行政,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促进铁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伴随着依法治路和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主管铁路建设的相关政府部门涉及到越来越多铁路专业方面的法律服务,若我们协会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建言献策,处理相关法律事宜,全面推进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进程。

2.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更好地发挥铁道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特色,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及法院的立法和司法改革。首先,对政府部门而言,随着铁道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制度的陆续制定和出台,对于参与起草这些法律文件的专家学者来说需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如果能在协会中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则可以通过协会了解会员单位的工作实际,广听大家的建议,再形成统一的立法建议或意见,呈报相关部门,以推动立法工作的开展。如此可以在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充分体现会员单位的利益和需求,促进政府部门的立法工作更加科学和合理;其次,对法院而言,若协会成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则可以利用行业协会的性质和作用,结合法律规定,形成合理的司法建言,使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更符合铁道工程建设实际,促进法院的公正、公平执法,进而提升法院办理铁道工程建设方面的案件水平。

3.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更加有效地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与会员单位之间的法律事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职能应是中立的裁判员,但铁道工程建设领域却存在很大的特殊性。任何一个铁道工程建设项目均投资巨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例如青藏铁路建设。铁路建设项目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直接投资,因此政府部门在铁道工程建设领域的参与程度明显大于其它行业,监控与管理在整个项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协会会员单位的各施工企业与铁道建设主管部门的各种法律事务已明显增多,因此,协会应双向服务,协调关系,充分利用自身的法律及专业知识,办理好政府部门与会员单位涉及的法律事宜,从而共同推动建设任务的完成。

4.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更好地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首先,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贯彻,使大家能及时了解和学习;其次,协会可结合实际,发挥其职能部门作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再次,可以通过协会对会员单位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使大家深入理解和掌握政府部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从而促使法律法规更有效地贯彻执行。

二、从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的服务职能来讲,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更好地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

1.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依法为会员单位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协会中大多数会员单位都已完成公司制改革,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主体,独立行使管理企业的职能,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法律事务成倍增加,企业的招投标、合同管理、企业改制等等,无不与法律相连,面对纷繁复杂的法律问题,有时仅凭自身的能力很难得到解决。若协会成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则可以借助协会集中的法律人才优势,拓宽法律知识范围,通过咨询服务,为大家答疑解惑,顺利化解大家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2.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会员单位之间的法律事宜。现在,我们大多数会员单位已脱离铁道部。但是,由于历史和行业的特殊原因,使我们各会员单位经常在业务上出现交叉和交流。在交往中难免出现利益的冲突,甚至产生法律纠纷而对簿公堂。若我们在协会中设立法律事务机构,则可以协调解决所发生的经济纠纷,使我们协会会员单位化干戈为玉帛,同时也可以为会员单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8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经委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普法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为经委系统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原则

1、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针对经委系统工作特点,针对全市工业企业的实际状况,大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通过普法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企,使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要建立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效果,注重灵活多样学习形式,适时请专家搞好集中辅导。单位要确保时间、资料等必要学习条件,每人每年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50小时、自学学法时间不少于90小时,要有学习笔记。

3、坚持点与面相结合。普法学习宣传要在公共法律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面促点。与经委工作密切相关的重点法律、法规要组织系统重点学习;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单位、机构要注重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学习。

4、坚持内与外相结合。经委机关普法要与企业普法相结合,重点抓好专业法律法规在企业的普法宣传学习,使机关普法与企业普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

(三)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经委系统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和依法治企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机关和企业的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具体目标是:

l、经委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经委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理论水平和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依法决策能力明显提高,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全面熟悉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和专业法律法规,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2、经委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各级机关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基本建立,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职能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能够正确理解、熟练掌握和应用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能够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3、全市工业企业依法经营和治理状况普遍改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顾问机构和人员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依法自觉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有法不依、违法经营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依法诚信经营、依法管理的氛围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学习宣传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政策、方针和理论,牢固树立宪法的权威意识,培养干部职工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保密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2、深入学习宣传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国家公务员要认真学习行政法学基本理论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基本法律,通过学习认真把握好所实施的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法定权限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3、深入学习宣传与经委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机关和企业都要认真学习、宣传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及经委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资源、电力、石化、科技、投资、公司治理、企业并购以及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用法律手段确保我市工业经济和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及时学习新颁布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要及时将“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期间新颁布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章纳入普法学习内容中,认真学习掌握并结合实际工作贯彻执行。

5、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深入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当中。

(二)通过普法推进依法行政

1、认真积极推进经委系统普法学法。围绕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积极加强节能监察、电力工业管理、企业减负、资源保护、煤矿安全生产、民营经济等方面的普法、学法,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随时做好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推进经委系统法律体系建设。每年一月份委属煤炭局、盐务局、电力处、资源处等执法部门都要制订年度学法计划,按月组织好学习,并报委法规处备案。

2、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经委要认真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明晰执法权限,规范执法程序,做到行政执法工作实体合法,程序合法;完善和推广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案卷评查制度。

3、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有错必究制度,加强经委系统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加强行政听证、行政复议等制度建设,加强上下级机关、机关之间以及机关内部法制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和配合,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在普法中加强依法治企

企业要通过开展普法活动,积极推进依法治企工作,企业经营管理者要积极参加法制学习,要重视和加强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作用,加强对企业法律顾问的继续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企业要成为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遵纪守法企业。

三、普法对象和主要措施

(一)普法对象

经委系统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是:经委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及企业法律顾问。

(二)主要措施

1、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普法取得实效。市经委成立“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经委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法制工作的副主任担任,有关处室为成员单位。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市经委系统“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机构,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察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法规处,负责普法日常工作,对全市经委系统的普法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难收;制定并组织实施市经委系统的“五五”普法规划;总结并宣传推广各县(市)区、经济局和有关单位的普法和依法治理经验。

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等平台,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等,保证每年以党组名义进行二次以上法制讲座;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全,继续利用好法制培训、法制讲座等传统法制教育形式,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条文,做好读书笔记,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可以采取“以案说法”、庭审旁听、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形式,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利用网络平台,创建具有经委系统自身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站,建立法律法规资料库、典型案例资料库等;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向社会公示经委的行政职责、职权与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3、加强机关和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企能力。各机关、企业要建立学法制度,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制定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建立健全学法登记制度,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重点和要求,加强学习掌握与本行业、本单位职能有关的法规规章,执法人员、法制工作人员要定期参加法律知识培训,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文化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法治教育和法制培训,要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作用,做到在法治框架下规范企业运行机制。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着力完善普法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检查制度,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控索法制宣传教育量化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进行阶段性和年度考核,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法。每年12月15日前要向上一级部门报送本地当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反映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年度普法工作安排。

5、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各单位都要成立“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人,具体负责对“五五”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交流,彼此配合,保证普法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建立健全人员保障机制。要配备懂业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专门负责普法工作,要保证普法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各单位法制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骨干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将普法工作经费列入本部门的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该专项经费的投入,积极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普法规划从20__年开始实施,到20__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制定规划阶段(20__年下半年)

经委系统各级单位要做好“五五”普法的基础性工作,制定出详尽可行的普法工作方案,20__年年底前上报市经委“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法规处)备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至20__年)

经委系统各单位企业要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市经委“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将组织专门人员对普法规划开展年度检查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__年)

市经委“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将结合本规划方案,制定公布普法验收方案和标准,具体组织对各单位“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评选市经委系统“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上报省、市有关部门进行表彰。

附件:1、__市经委“五五”普法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分工

2、重点学习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目录

附件一:

__市经委“五五”普法

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分工

一、市经委“五五”普法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宋吉元(党组书记、主任)

副组长:刘长青(党组成员、副主任)

成员:张刘智、庞传义、朱冰厚、郭社会、张儒、林虎、赵亚平、原惠香、吴延春、陈春兰、阮久昱、王维民、王瑞春、哈元杰、高荣禄

2、领导小组办公室

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委综合法规处,负责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五五”普法工作分工

全市经委系统“五五”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委机关普法工作按省经委要求和我市工作惯例由机关党委负责,办公室、综合法规处参与;委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由综合法规处负责,各有关业务处配合实施。

附件二:

重点学习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目录

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

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刑法》等。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9

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9月18日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在全国实施后。《劳动合同法》实施没有导致大规模、永久性的缩减用工,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农民工的就业率。

例如:根据安徽省人事厅的统计,安徽省有602万名农民工外出务工,其中445.5万名农民工返岗回到原企业务工,外出重新寻求就业岗位156.7万人,返乡后选择重新出去务工的人占到了安徽民工数90%以上。总体来看,2009年春节后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好于预期,就业形势基本上是稳定的。

农民工的就业待遇主要体现在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两个方面。近几年农民工就业的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在1400元左右。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水平有所提升。以医疗保险为例,根据2006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有1.2亿左右的外出务工人员,再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农民工总数约2亿人,而2006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367万人,参保率不足12%.到2008年底,全国农民工就业的总量是2.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是1.4亿,截止2009年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则为4153万人,参保率达到并超过21%.

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显示,37.6%的农民工在服务行业工作,24.3%和16.9%的农民工分别在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工作。农民工的就业领域呈现行业集中化、地域密集化的特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在100个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分别占9.15%、1.46%和0.37%,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我国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技能专业性不强。在农民工基本知识技能不改变的情况下,就业领域局限性客观存在,短期内不会因《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其就业领域和劳动强度。

二、《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不足

(一)对农民工作为主体地位的确认不足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并没有改变农民工劳动者具有诸多的就业劣势导致其就业弱势性地位的格局。因为法律并未就农民工这一特殊主体作出特殊规定,从而形成了他们与城镇劳动者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在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民择业后与城镇居民待遇相同的人口比率为61.2%;而在西部地区,此比率仅为35.6%.农民工劳动者的天然就业劣势地位导致了事实上的法律适用不平等,最终使农民工劳动者的群体弱势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尽显。

(二)实际操作中尚难以实现真正的就业平等

就业歧视是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不无关系。户籍制度人为地给农民工打上深刻的身份烙印,制造了种种就业障碍。《劳动合同法》并未能从事实上消除这些就业障碍,难以完全塑造一种脱离身份而完全以职业为基础的雇佣关系。

1.就业机会不平等。

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各地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各项创造就业机会的举措不断出台,现在沿海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民工荒”.但是,这些现象恰恰是就业机会不对等的一种表现,因为无论是“解雇潮”还是“民工荒”都说明了企业对农民工劳动者的用退自由,对农民工的雇佣机制和辞退机制都是在低成本操作下实现的。

2.就业待遇不对等。

《劳动合同法》三处提到“同工同酬”问题:一是新录用劳动者在没有劳动合同约定和集体合同规定依据的情况下,与原有企业职工实行同工同酬的情况;二是劳动者就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与用人单位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而又协商未果时,按集体合同规定实行同工同酬的情况;三是劳务派遣职工与企业自身雇佣职工之间实行同工同酬的情况。

根据这三条规定,涉及到新员工与老员工、劳务派遣制职工与企业自身职工两类职工身份关系对比的平权性。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在城市劳动者和农民工劳动者之间,农民工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薪酬协商机制下,极度弱势的用工地位导致了农民工事实上难以实现同工同酬。

3.就业保障水平低。

当前的农民就业保障水平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力度都是不够的。从广度上看,参保率不高。截止2009年6月底,全国2亿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仅为2380万人、4153万人、5054万人、1518万人。

从深度上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层次不高,目前能够享受到的也只是基本社会保险待遇。从力度上看,《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依旧不能使绝大多数农民工改善就业环境,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法律监督手段缺失,法律惩罚力度不强。即使在江苏这个农民工参保率相对较高的省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仅为15%左右。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可总结为“两低一高”,即参保率低,社会保障待遇低,农民工退保率高。

4.就业权利不平等。

有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有单位内部层级划分明显,不仅员工之间的薪酬不对称,而且享有的权利也不平等。农民工受雇于这些单位,作为最底层的劳动者,对单位事务的知情权、话语权缺失,更勿论享有谈判权、决策管理权。在作为劳动者的权利被埋没的情形下,自然会形成待遇不平等、机会不平等种种不公平局面。

用人单位无法保障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由于《劳动合同法》作出了关于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农民工的劳动具有较高可替代性的特点,导致用工企业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规避行为,客观上使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难以保障,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民工对企业和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就业稳定性的缺失带来比较直接的问题就是:一是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增加;二是企业降低了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成本投入;三是劳资双方的对立情绪加大;四是职工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意识淡化。

(三)《劳动合同法》无法从事实上消除就业不平等问题在新的城乡统筹体系没有真正得以建立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也难以得到保障。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农民工就业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劳动与所得失衡。农民工月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实际小时工资只是城镇职工的1/4.二是“同工不同权”,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的调查数据,目前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的比例,分别为33.7%、10.3%、21.6%、31.8%和5.5%,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仍由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来承担,由于企业“用而不养”和城市“取而不予”,使大量农民工游离于城市社保体系之外。三是“同工不同时”,农民工劳动条件较差。劳动时间被任意延长,却得不到相应报酬。

(五)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开始觉醒,但深层次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够2008年1月1日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有大幅度提高。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的签合同率大概达到了90%以上,小企业还差一点,福建的小企业大概是70%左右,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广东达到了80%.尽管外出务工农民的维权意识增强,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绝大多数农民工劳动者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够。

法律赋予为劳动者维权功能的工会组织在劳动者中影响甚小,有的企业工会甚至沦为企业下属机构,工会主席听命于厂长、经理,脱离了企业职工,造成了农民工对加入工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组织主体缺位,提高农民工劳动者法律维权意识任重道远。

三、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法律原因分析

(一)法律自身原因

《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调整存在的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法律本身的刚性不足导致的执行力度不够。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申请支付令手段对农民工讨薪确实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在面对经用人单位异议失效的支付令后便无计可施。鉴于此,法律应提供更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实现,必要时可以将部分行政措施上升为法律措施。

2.法律规定的模糊性

法律界限的模糊是《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先天性不足,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对社会保险问题的有关规定没有细化。其次是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中涉及到的连续性问题之规定含糊不清。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采取了不连续用工和前后两次签断档合同的做法,造成了工人的短期失业现象加剧,加大了塑造和谐的就业环境的压力。

(二)农民工自身就业存在的局限

由于大多数的农民工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法的知晓程度不够,因而对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认识不足且维权知识欠缺。由此,农民工作为被侵权的对象往往不能在劳动执法部门和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无法通畅执法部门了解违法用工信息的渠道。

(三)补救手段不足

《劳动合同法》的漏洞可以通过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填补,但其执行不能通过这些方式变更。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用工需求降低,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刺激就业,但是法律自身的缺陷仍没有通过相关法规或部门规章补足,法律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此为法律执行力的后生性缺陷。

(四)法律维权制约了农民工就业的实现

农民工就业的尴尬处境现实地产生在法律维权与就业机会之间的博弈之中。对广大农民工而言,如果维权伴随的是就业机会的丧失,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维权,法律此时便失去了其作为农民工保护自己权益的利器之作用,法律维权与就业机会之间的现实抉择制约了法律执行力的实现。

四、《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的完善策略与建议(一)确认农民工作为劳动合同法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立法规定,确认农民工作为劳动合同法的调整主体地位的同时,针对其群体特点给予更加特殊的保护。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劳动合同法》将农民工主体单列一章,针对目前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门规定。根据人社部的统计,2009年1到11月,在全国发生的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的百人以上群体事件中,因为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56.6%,成为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一个突出问题。

1.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立法改革举措近年来,各地出台多种具体举措敦促农民工工资的及时支付,以安徽省合肥市和马鞍山市为例,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查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整治活动,并实行“黑名单”管理和诚信承诺书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主动规范自身劳动用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论文格式马鞍山市在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整治实行领导包案处理的工作责任制的同时,还设立专项应急资金解决工资被拖欠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包括农民工工资支付“月结季清”、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五个一”工程等措施在内的工资支付长效监管机制对清欠农民工工资起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令人遗憾的是《劳动合同法》却没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手段供执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遵循三个原则:一要通畅农民工信息获知渠道;二要注重执法措施的可执行性;三要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

2.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尚无系统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调整社会保障领域问题的规范只散见于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中,立法层次较低且系统性不足。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由于城乡二元化体系尚未改变,在缺乏“人情社会”的生存根基的情形下,农民工本质上仍然是农民的一分子,往往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和体制性障碍导致了农民工劳动者无法与城市劳动者同等地享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和福利待遇。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迫在眉睫,社会保障立法应该着力破除制度性障碍,建立起流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统筹管理模式。

(二)消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下的就业歧视

规范执法行为,消除城乡二元化机制下产生的身份性就业歧视,建立起职业基础性劳动关系。

衡量劳动合同管理规制效果的尺度应该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职业关系而非身份关系。制约职业基础性劳动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短期内难以通过制度性变革完全消化,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却完全可以通过制度构建得以实现。因此,需要加强相关行政立法、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完善工作,对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加以规范并明确相关责任。

(三)加强基本法律的完善

1.从《劳动法》角度加以完善

尽管《劳动法》的颁布实行对解决劳动关系领域中的一些矛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关劳动者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规制却是世界先进立法技术,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其颁布时间较农民工群体尚早,农民工群体在当时仍处于“盲流”范畴,国家在当时还是处于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状态,因此,要对其就业进行积极的引导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实属不现实的问题。故而,该法对有关农民工就业服务相关的规制却是微乎其微。要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环境的需要,就必须对其加以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尤其是要在一定意义上对有关农民工就业服务方面的内容加以明文化。

此外,在处理程序上,将农民工就业服务相关争议的案件与一般的劳动争议案件区分开。按照《劳动法》第八十三条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必须先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再提起诉讼,对于一般的劳动争议案件这样处理可以体现处理案件的经济型原则。而对于农民工就业服务相关案件按照这样的程序处理,笔者认为则不能体系法律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因为,农民工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够稳定的农民工,根本没有经济基础和充足的时间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折腾。仍要这样做的唯一结果便是广大农民工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而忍气吞声不予追究。因此,建议在此条后增加“在处理有关农民工就业服务相关案件时,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规定此类案件的审限为一个月”作为第二款。因为这样的案件的一些事实及法律关系都较为简单明确。

2.从《劳动合同法》角度加以完善

尽管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时,我国的农民工就业与农民工就业服务相关问题已经日益暴露,但由于本文仅从狭义的农民工就业服务角度(即为农民工正式就业前提供就业信息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加以论述,而这部法所规定的内容属于在建立劳动关系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自然也不会涉及太多相关内容。仅有该法第二十二条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专项培训费用的一般性规定。当然,这一规定对于劳动者,尤其是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对职业技能需求更大的农民工群体来说更具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一旦涉及农民工就业培训争议时,该条规定便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因为这一规定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保护不够。所以,建议将“公司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未完全履行服务期的,培训费用由用人单位和政府平分”一款增加在其后作为第四款,从而减轻农民工的负担。

3.从《工会法》角度加以完善

我国现行的《工会法》是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修改的。据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首次以中央名义做出重要判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且如前所述,农民工这一群体已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故建议对《工会法》进行第二次修改,一方面要扩大《工会法》的调整范围,即将农民工这一群体纳入其规制范围,另一方面也要严厉惩处违反《工会法》及侵犯农民工有关《工会法》规定的权益的行为,加大侵犯农民工工会相关的权益的法律责任,以便完善关于农民工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说,应该将农民工纳入我国《工会法》的调整范畴,在工会组织中规定特定比例的农民工名额。此外,还要加大对违反《工会法》有关组建工会及工会运作规定的法律责任。

4.从《就业促进法》角度加以完善

《就业促进法》颁布实行是我国劳动法律部门的又一次突破。但是其在规制有关农民工就业服务方面的一些内容却仍显苍白。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没有明确的将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等明确化,或者说没有形成统一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构是该法的一大不足之处。正如法谚云:“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将制定良好的法律予以公正、及时的实施,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之效用,这是所制定的良法与其实效发挥的桥梁。要对我国现有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法律体系加以完善,其实质就是我们要拥有制定的良法外,还要能够让所制定的良法得以准确公正的执行的执法机关,以及要有在执行违规时得到及时的纠正的司法系统与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之法律体系,保证善良法律的实效。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健全的执行机构,即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机构。

根据国际劳工公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由国家建立并在其领导或监督下开展工作,政府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二是由中央主管部门、地区性和地方性就业服务机构组成,形成网络并保证足够的数量覆盖全国各地;三是工作人员由公务员组成,确保相应的工作地位、条件和职业稳定,使其不受政府变动和不适当的外部干预的影响;四是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Zweifel,Zaborowski(1996)系统研究了公共就业服务和私营就业服务,发现这两种服务机构不仅仅目标有所差异,同时他们也面对不同的限制,特别是公共服务机构没有拒绝申请人的权利。因此,在规制农民工就业服务机构及其运作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

农民工就业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方面,县级以上的各分支机构借鉴如检察院、国税局等国家垂直领导机关的领导模式实行垂直领导,即上级对下级拥有领导权。此外,还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给当地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分派一定的任务(长期和短期任务的结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在合理时间内统一不定期的对各个省级农民工就业服务机构间的合作情况进行考核与检查监督。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地域差距较大,尽管我国农民工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相对数较少,但绝对数仍是比较大,如果不实行垂直领导模式,不便于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也不利于农民工输出地和农民工输入地密切的配合,农民工就业服务权就不能顺利实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现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分散而导致了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隶属于同级政府,其财政支出完全依赖于该级财政部门或政府,故在行使就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它们某种程度上的制约与干预,因此,这无疑于是将就业服务机构的“手脚捆绑”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之功效,而且,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个下属分支机构,不得不执行、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决定、命令,由于前述原因的存在,这必然导致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所作出的规定、决定不能够完全得到落实,也就必然导致了即使有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相关规定,最终因为无法完全施行落实而成为一纸空文。

5.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农民工的权益包含很多方面,需要一部完善的法律加以保护、规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来看,缺乏一部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对农民工的权益没有一个系统的保护,也是农民工权益维权纠纷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这也是一直以来学界所呼吁的一个热点。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加以了一定的论证,笔者就不再做重复工作。以期待《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能够尽快出台,为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笔者认为,就业服务权应属于农民工众多权益中最为重要的权利之一。只有法律将此项权利予以明文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对这一权利提供保障,否则会出现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未来出台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中专章将农民工就业服务权加以规制。一方面要明确将农民工就业服务权加以确定,另一方面要有关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机构及其运行作一定的规定,与《就业促进法》中关于农民工就业服务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保持一致。但由于《就业促进法》的调整范围更为广泛一些,因此,《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要对《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加以一定的细化,更为具体的将这一机构及其如何运作加以规定。

此外,还要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明确侵犯或违反农民工就业服务权的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毕竟农民工就业是农民工其他各项权益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的权利,只有这方面的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之后,才可能充分实现其他权益。因此,相对其他农民工权益侵权行为而言,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加以更为严厉的惩罚,加大对直接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从而更好的保护好农民工就业服务权的实现,保障广大农民工实现充分快捷的就业。

6.制定《监督法》

“法律监督”一词,在我国法学界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监督。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和督导。在法的一般理论中,法律监督是指广义而言。

法律监督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需,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备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必须,其本身也是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融合体。程序的正义总是被与通过程序而达到的结果正义联系起来考虑。实体的正义一般是很难实现的、能显示“应当如此”的一种指标,与此相对,程序的正义则必须反映在现实采取的程序之中。只有同时保证二者得以实现,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正义。“该给农民工的政策都给了。可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问题呢?作为持续跟踪研究农民工问题的资深专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洪远自问自答:这正是当前迫切需要搞明白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执行政策。”这也说明了我国制定专门的《监督法》的必要性,只有对有关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制定、执行进行严格的监督,才能真正保证农民工就业服务的贯彻落实。

工业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65-02

社会保险基金是是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的根本保障,社会保险基金问题始终是社会保障的首要问题。由于对我国劳动保障机制的严重毁坏。我们的社会保险体制发展一度脱离了科学发展的正轨,而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保险作为劳动制度改革的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并为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经济高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保险立法工作的滞后。相关法规操作细则的不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险征缴现状还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影响征收的瞒报、漏报和拖欠社会保险费的现象还存在不止。如何行之有效的规范社会保险的缴费行为,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法治公平的良好环境。是我们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课题。

一、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现状

(一)随着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相关实施配套细则应及时出台以加强法规执行的操作性

随着《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国家又相继出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等多部指导社会保险规范化管理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正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对社会保险征缴和使用的监督和检查有了比较规范的钢领性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社会保险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开展的基础和起步的时间差异,对执行国家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和深度有较大差别。在全国社会保险所覆盖的区域内,由于实施办法和操作标准的不统一,如电力行业、金融行业、教育行业等行业化管理的单位仍然在延续各自行业统筹的办法,和各自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难以统一,从而形成了在同地区,同单位,甚至同岗位因为用工形式(原在册的老职工和新招用的合同工)不同而在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上存在的明显差异等不正常现象。而各地区在执行社会保险征缴的相关业务如社会保险缴费的申报方式、缴费基数(工资总额范围的界定)的认定标准等地区性法律法规时存在着执行政策不统一、审核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缴费基数核定和稽核的整体效应。客观形成了用工单位在履行社会保险责任和义务时的攀比和心理不平衡的负面作用。也影响了我们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执法效果。而且,由于相关社会保险稽核的法律法规对具体实施稽核工作的主体---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缺少权威、可行、有效的职权赋予。对违反国家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具体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条款还难于起到法治的效果。

(二)实施稽核工作的主体机制设置不到位,稽核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行政策法规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情况进行的核查。”明确了实施稽核的主体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但是由于各地区对社会保险征缴的经办机构设置不同,甚至机制设置也不同。有的社会保险机构已经升级为社会保险局,而更多的是设在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现阶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很难有一个统一准确的名称和机构。而且各自的行政执法资格不同,如代收社会保险的地税部门和社会保险局具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执法资格,而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在机构设置上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在体制和职能上都无法和国家机关相左。因此在执法的过程中显出力度不够,底气不足,违法者不惧的状态。

由于各地区相关部门对社会保险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程度不同,很多地区的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和相对薄弱的状态,从事稽核工作的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高。有关社会保险稽核方面的政策法规和业务交流的培训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定期化。稽核工作人员在开展稽核工作之前还缺少必要的专业政策和业务方面的培训,各社会保险单位在选用稽核工作人员时还缺乏从德、能、勤、绩的综合能力角度来考核任用。因此影响了社会保险稽核执行的权威性和法治性。

二、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在认识上还有待提高,社会保险稽核的执法环境需要社会的支持

由于社会保险工作开展环境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差异的原因,以及社会保险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和完善的滞后,特别是全国各地区执行社会保险有关业务的标准的不规范、不统一,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较之国家有关的税法和其他法规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对违法用工单位的震慑力明显显弱。这与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同有直接关系。如国家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明确详细地规定了一些违法行为按构成犯罪而追究刑事责任。而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在违法方面的处罚规定上明显较弱且缺乏连续操作的实用性。因此这也是多年来一些用工单位把“瞒报”,“漏报”社会保险费作为企业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屡禁不止的原因。而且,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今天,诸多劳动者对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意识淡薄,缺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有的农村劳动者为了不愿从个人收入中扣除应该由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部分甚至和用工单位签定私下协议自愿放弃用工单位为其参加社会保险的权益。助长了用工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行为。

在社会保险稽核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查实处理阶段,经常会由于因相关法律法规在实施执行细则方面的主体不明确性和不连续性以及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挠和干预。特别是经稽核确认漏缴社会保险数额较大,具有代表和影响力的缴费单位。经常会利用其投资和被招商的理由,利用多种手段动用社会各种关系说情,导至各方面的阻挠和干预致使稽核工作有时处于有始无终的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稽核工作实施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极大地破坏了稽核工作的执法环境。

三、改变稽核现状的方法

(一)加快完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建设步伐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随着《社会保险法》和其它一些社会保险方面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正在逐步走向健全法制和规范的发展道路。行政执法,依法行政也已成为我们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者在具体执法过程中的工作准则。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现阶段经济发展程度和地区特点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只依靠宏观的《社会保险法》和其他相关的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标准我们的具体工作行为显然不足,我们各地区(起码应该是省一级或省级城市)应当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制定一整套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法制性的相关法规性实施细则。用于具体指导和强化我们依法行政的工作行为。例如在近期国家出台的《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在宏观上确定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应参加社会保险的原则,但在实施的操作过程中尚需要具体实施细则在具体内容上的支持。对于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缴纳社会保险的基数、登记的方法、证件、享受社会保险的标准和具体办理方法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实施细则。否则,各地区很难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法规性的依据作为标准来实施。也影响了有外国人就业的各类用工单位为外国就业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如《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于用人单位违保险法规的具体行为有了更准确的处罚标准,但对实施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处罚的执行主体只是指定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这样比较不明确的说法。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行政职能和职权的细则来明确依法实施国家职能的部门,那么,我们的依法行政就缺乏严谨有效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尽早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与国家《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是保证《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根本和关键,也是我们社会保险工作者特别是稽核工作者依法规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行为的有效法律依据。

(二)明确社会保险稽核部门职权,提高稽核队伍综合执法素质,加大法治的力度,依法促进社会保险缴费行为的不断规范

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刚刚起步,法规、政府、全社会的支持犹为重要。社会全体公民对社会保险事业重大意义的理解程度,当地政府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险工作开展的支持程度等因素都是我们社会保险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对稽核工作的具体职能和执法权限有一个更明确的定位。地区政府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险方面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从而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者创造一个依法查处,依法行政的执法环境。

政策制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法规健全之后,执法者是决定因素。因此提高稽核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非常重要。首先要选用品德高尚,业务能力强,政策法规精通,廉洁公正原则性强的人员来充实和担当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建立定期对社会保险稽核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方面解析、专项业务案例交流等综合方面的专业培训机制。确保社会保险稽核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不断发展和健全的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对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机制,利用各种形式扩大对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在社会上的宣传和影响,推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愈来愈强。应当建立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加强对社会保险在劳动者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法律法规的详细解析方面的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社区这个能和大众密切沟通的有利平台来普及公民对社会保险重大意义的深度理解。营造全社会公民共同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健全对用工单位从社会保险登记时进行社会保险专项的政策法规解析、业务流程指导等相关的综合培训制度和不定期的新法律法规解析的培训制度,详细解读如工资总额应含括的内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具体组成部分等可能影响企业规范缴纳社会保险的概念性名词。使用工单位从开办之时就能及时在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准确指导下合法运行,依法规范。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投诉举报机制,充分发挥媒介的社会影响和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健全一整套社会保险专项的投诉和举报制度,对社会公开社会保险投诉和举报渠道。建立起稽核与社会和劳动者沟通的信息平台,在电话、网络、信箱等媒介中建立联系方式。充分发挥劳动者和社会力量保护合法权益的积极性,为我们稽核工作者提供更直接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便以我们查处违保险法规行为准确性和及时性。

社会保险工作是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石,它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亿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我们社会保险工作者依法维护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亿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共享改革成果的需要,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险稽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