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44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会计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内涵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与《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资产定义的规定,人力资源已具有构成企业资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当企业聘用某一劳动者时,企业就应向受聘者支付相关费用,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现实资产;②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当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企业通过支付工资、奖金等报酬形式实质上已取得或控制了人力资源聘用、培训与解雇的权利;③资产会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其创造的价值总是远大于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成本),具有服务绩效潜力,能够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一项资产。由于人力资源是以劳动力为载体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只能在观念上、意识上感知;人力资源只能在受雇期内被企业长期使用,其价值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地说人力资源是一项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规模经济和要素质量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其中由于人力资本的增量而导致的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规模经济和物质资本质量的作用,即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贡献率远远大于物质资本。事实上,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能在二战后物质资本严重受损的条件下,经济迅速恢复、崛起,很大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保存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使用给予了高度重视,而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上未给予高度重视,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量,而质却不高。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可促使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的特点,为了在经济上尽快赶超先进国家,我国应积极促进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推行。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现已为我国会计理论界所认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人力资源的流动、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都有了其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只要合理借鉴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的先进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加之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鼓励国内学术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探讨,鼓励企业界,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试行,在我国尽快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并付诸实践是完全可能的。

二、人力资源的定价

有的人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分成三部分:一是发给员工的工资性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成本;二是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培训费支出予以资本化,在受益期内摊销:三是将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管理能力和经营网络的人员确认为资产和资本,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并由全体投资人或资产评估机构测算确认其价值。我认为上述观点之三受人为因素影响,其可行性值得商榷。把人力资源确认为资本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难题是人力资本价值的确定。目前,主流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历史成本法,以人力资源的投入价值为计量基础:二是未来收益贴现法,以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为计量基础。即,人力资本=净资产×净利润率÷行业或社会平均利润率-净资产;税后利润分配时,人力资本应占税后利润的份额=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净资产);人力资源享有的税后利润=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净资产)×净利润我比较赞成后一种方法,因为它能够反映人力资本的本质,符合现财学关于资本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未来收益的贴现理论,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管理当局的努力程度,并有科学的依据对管理当局及所领导的管理人员进行评价,进行激励,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把财务资本出资者的利益与资本出资者的利益科学地结合起来。

三、关于人力资本计量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有未来工资贴现法、商誉法、经济价值法等。1.未来工资贴现法是企业预计未来支付职工工资的现值,并以此计量人力资本的方法。如前所述,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中V部分在每个会计期间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劳动者,是劳动者每期付出的劳动力资源的等价补偿,应在当期予以费用化,而不应将其资本化。人力资本反映的是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应为扣除了工资后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未来工资贴现法计量人力资本不可取。2.商誉法是将企业过去若干年超过本行业正常盈利的部分作为商誉,然后乘以人力资源投资率求出积数,并用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几个问题:(1)“过去若干年;(2)企业正常盈利情况下人力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未予考虑与计量。同样是人力资产创造出的价值,有什么理由将其排除在外呢?3.经济价值法要求以企业未来收益现值乘以人力资源的投资率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其中人力资源的投资率指人力资源投资占用企业总投资额的百分比。这种方法符合劳动者权益的定义,但人力资源投资率却难以确定。其他方法,如拍卖法、评估法等也是计量人力资本可取的方法。

四、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对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就是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内容,即增设相应的账户,并在会计报表中增加披露人力资源信息的指标(项目)。(一)账户设置。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要求,需增设以下几个账户:“人力资产”账户,属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借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减少数,其余额在借方。“人力资本”账户,属劳动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劳动者权益的增减变化情况,贷方登记劳动者权益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劳动者权益的减少数,其余额在贷方。人力资本价值的确定,应采用未来收益贴现法。该账户应按具体的劳动者设置明细分类账。“人力投资”账户,属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及摊销情况,借方登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予资本化的部分,贷方登记每期摊销数,余额在借方。“人力费用”账户,属期间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费用化的部分及人力投资(资本化部分)的每期摊销数,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数额。由于该账户的设置,传统财务会计中与核算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有关的账户(如“管理费用”等账户)的核算内容应予调整。(二)账务处理。人力资源的业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投入与退出、工薪报酬的支付、对人力资本的期末利润分配及发放、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调整等。关于人力资源的各项业务的核算方法如下:1、人力资源的投入。人力资源的投入一方面使企业获得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增加了人力资产,另一方面也使职工成为权益人,增加了人力资本,两者数额相等,应借记“人力资产”账户,贷记“人力资本”账户。2、人力资源的退出。人力资源的退出与其投入恰好相反,应借记“人力资本”账户,贷记“人力资产”账户。如果退出时还有未摊完的“人力投资”,则列作损失。3、工薪报酬的支付。支付的工薪应视作职工预支的利润,以“利润分配――工薪报酬”户来反映。借记“利润分配――工薪报酬”账户,贷记“现金”等账户。4、结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应借记“人力投资”账户,贷记“人力资源开发”账户。5、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应借记“人力费用”账户,直接费用化的部分,借记“人力投资”账户(资本化的部分),贷记“现金”等账户;摊销人力投资时,应借记“人力费用”账户,贷记“人力投资”账户。6、期末,结转人力费用时,应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人力费用”账户。

五、关于人力资产摊销的问题

这里说的人力资产指与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人力资产部分,即仅指劳动者投入的人力资产,而不包括企业为取得与开发人力资产而耗费资源的资本化部分。我认为,该部分人力资产不应被摊销。首先,劳动者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获得更多的经验与知识,增加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因而,人力资产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同时,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包括V和m两部分。V部分作为对人力资源消耗的等价补偿,已以工资的形式记入当期费用。剩余价值m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应通过税后利润分配的形式补偿给劳动者。若将其在税前作为成本摊销,则企业创造的利润从何而来呢?摊销额计入当期费用,又是对何种劳动资源消耗的计量呢?因此,不应对这部分人力资产进行摊销。在企业吸收劳动者,人力资源增加时,应借记“人力资产”,贷记“劳动者权益”;当劳动者退出企业时,则做相反记录。同样,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人力资产重估增值时,以增值额部分借记“人力资产”,贷记“劳动者权益”;反之亦然。可见,这部分人力资产所反映的企业现时拥有劳动力资源的价值,即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

六、关于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把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传统财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适当的调整,把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上,有关人力资产的数据,可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于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之间。人力资产是由对人力资源投资而形成的,且持续期限往往大于一年,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相应地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可以增设“劳动者权益”项目,用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及其劳动者权益构成。此时,会计平衡公式就由原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同时,应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下设立“未分配职工利润”明细项目,以反映尚未支付给职工的利润,而传统会计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改为以“未分配利润”项目下的“未分配利润———投资者利润”明细项目进行反映。在利润表上,可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用以反映企业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不应资本化的费用和人力资产的摊销,同时对原“管理费用”账户反映的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在现金流量表上,对为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和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现金流入,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和流入)下单独列项反映。

七、结论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2

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规划为复杂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应基于信息工程理论为科学引导。该理论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并研究开创了企业管理模型、数据以及过程模型。相比于以往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理论外延更为广泛,实现了多重技术以及学科知识的全面融合。本文基于该理论进行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工程规划模型的探讨分析,研究了业务以及数据模型,对企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信息化系统框架

基于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业务要求以及信息化标准,立足全局,由功能、信息体系以及设施架构等层面做好科学规划。功能架构为制造企业信息系统发挥丰富功能的核心整体,包括内部信息、供应链管理以及决策支持体系等。信息体系为各个子系统的集合组成,基于数据以及应用互相分离,还可将其划分成应用体系以及信息资源架构。前者实现资源应用,有效应对现实问题,将整体应用体系进行了综合描述。后者核心内容为数据建模,借助数据库设计完成各类资源的科学组织以及有效维护。基础信息体系架构对企业处理信息综合能力以及实践水平产生作用影响,包括硬件、网络系统以及软件。

3制造企业信息化工程规划

制造企业基于信息工程理论下的信息工程规划涵盖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办公、集成管理以及硬件建设等内容。其中生产过程涵盖辅助设计体系、工程体系、工艺以及制造体系、柔性生产、仓库管理等,借助该类方式可令制造企业完成由设计分析直至优质生产建设的现代化、智能化、高效性发展。管理信息化涵盖资源计划、一卡通以及条形码应用体系等,可真正实现协作化的信息流管理、资金流应用、现代物流管理、可视化管控。办公信息化涵盖自动化体系、数字化监控管理、网络电话以及视频会议等模式,可完成制造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高效优质互联,强化工作时效性。集成管理系统包括数据中心以及系统主页等,可创建优质的数据平台,辅助决策层完成高效、精准理性的调节管控,并可为经营方针供给优质的数据参考支持。硬件基础包括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软硬件系统调节配置等内容,为实现信息化工作目标的有效系统平台。

4构建实施框架,提升信息化管控效能

基于制造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信息化系统架构,应创建演示以及讨论方式的过程控制模型。演示及讨论为企业信息化规划阶段中,借助直观演示以及综合探讨,同各类实施关联人员展开科学的沟通与全面交流,进而快速的发觉有可能包含的弊端问题。并利用对员工知识经验的全面汇集综合,有效的创建可行科学的应对解决方案。过程模型涵盖硬件基础层、扩展层、软件应用以及他类应用层等。其中硬件基础层涵盖网络基础构建以及互联网系统创建。前者涵盖对服务器系统的科学配设,完成专线的有效连接、网络接入、设施采购配置、设备连接等。互联网络系统则涵盖创建网络服务器、、完成主页的设计,实现网络采购以及销售管理,并组织开展视频联系会议等。

硬件扩展涵盖电话以及网络安全体系,前者应做好交换机的科学配设与组网建设,应用可视电话体系、创建网络电话系统等。网络安全涵盖内网、数据信息以及外网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等。软件应用层涵盖资源计划管理、自动化办公、管理软件服务应用等。资源计划之中的辅助管理涵盖企业一卡通的应用以及工业管理系统。一卡通可辅助企业实现高效的考勤管理,安全管控、餐费管理等。工业管控体系则需要应用条形码手段,创建立体化的仓库管理系统,并完善设备管控。另外还有一些他类应用层,具体包括电子化的信息档案管理存储、安全保障系统创建应用、监督管理系统应用、创建多媒体技术中心以及内网建设等。

通过框架创建,制造企业借助规划模型可完成逐级的优质信息化管控,并实现各类数据信息同供应链企业的集成共享,提升获取相关信息的综合效率以及精准高效性。企业生产现场将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令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管理水平更为优质,办公管理可实现智能化,令各单位均可实现既定目标。企业将进一步完善健全管控体制以及工作流程,实现有效的重组与整合,提升应变水平与综合竞争效能。应基于演示以及讨论方式作为科学引导,就企业实践阶段中包含的问题以及设计规划的不足性实施有效的整改与全面的优化管理。

5结论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3

[关键词]信息网络;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政策引导;财政支持

农村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转化。农村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自然过程。在我国,随着农村经济中非农经济成分的日益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动趋势的日益加剧,农村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能够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职称论文。

1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实现道路分为外延式与内涵式两种方式,外延式城市化道路是指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扩建或新建城市及其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工商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扩大城市的人口和地域范围,减少农村的人口和地域范围,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是指主要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进的理念、制度、技术、教育和生活消费风尚融入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内涵式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质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属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一般体现在人和物的自身效能的提高上,实现同样的资金投入可以发挥更好的效益,是一种可以持续的良性发展,无须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来支撑正常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两相比较,内涵式城市化道路更具优越性,也是现实可行的。

2信息网络服务在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中的作用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信息网络服务在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巨大作用。

(1)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农民可以选择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机械、种子、肥料和其他辅助性的农业生产资料,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最好的城市帮助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也是内涵式城市化最为实质的表现和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坚实基础。

(2)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传统农民不进城而实现生活方式社会化。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向农村渗透现代城市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使村民在思想意识、消费习惯、休闲项目等方面城市化,从而破除一些封建迷信观念,扬弃固有的习俗,扩展他们的思维,引导农民的消费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同时,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村民的生活依赖于社会化的运行,从而活跃我国的消费市场,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细化农村经营中的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开阔农民的眼界,能够有效地促进“管理民主”。

(3)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农村共享资源开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公共信息,使农村与城市处于同一信息、政策、科技、资源利用平台上,实现投入对等、信息对称、政策公平、科技适用,使农村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最经济的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提高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之改变。

(4)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我国约64%的人口在农村,人均耕地少,单位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都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要使农民致富,就要减少传统农民的数量。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农民的低素质已经成为他们进行农村非农经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并存。所以,政府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是农民非农化的最好措施。

(5)通过信息网络服务,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向合理化与高级化转化。信息网络服务可以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现代信息和现代管理思想渗透到农业生产中去,使农业生产要素的质量与城市工业生产要素质量水平日益接近,为新兴绿色农业产业的兴起创造条件,农业分工细化,多种专业化农业经营渐成规模,农产品深加工飞速发展,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布局,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农业产业化必然会成为现实。

总之,信息网络服务,是推动农村内涵式城市化的重要平台。

3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农村信息网络服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信息意识方面,农民对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政府信息、医疗信息等有较强烈的需求。调查发现,有78.6%的农民认为他们对与农业相关的信息有需求,希望能及时了解农产品信息、政府信息等动态信息。但对信息源、获得信息的手段等却不甚了解,农民满足需要的行为远未达到自觉水平,不能获得的信息最后就不了了之。二是在信息能力方面,由于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不足,加之农村人口密度相对城市来说要小得多,投入费用大,使用率低等原因,使得现在90%以上的农村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乎为零。调查发现,很多农民除了偶尔在电视中看到计算机外,甚至从来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计算机,有的即使知道有计算机,但从未用过,就更不用说互联网了,也就谈不上使用这些工具来获取所需信息了。

针对农村信息网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进行制度创新。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源,也是农村信息网络服务落后的根源。要使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化,必须先从制度的改革开始。在宏观上,国家必须改革现存的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管理与公共品供给制度,保证农民能平等地拥有财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权利,在制度上保证农民享受同等的信息网络服务权利,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益。 (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以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区域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土地利用、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应以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为原则,形成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低成本、城乡居民就业生活消费行为便利的交通通信网络。通过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供水、供电、技术咨询、科技培育、文化教育、市场信息、环保等公用服务的共享度的提高,改变乡村封闭落后状态,进而推动城乡产业和人口融合。

(3)增加对农村网络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网络平台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计划等部门的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基建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除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和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网络延伸的建设外,其他农业项目中投资用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的建设内容也属于网络延伸的范畴。

(4)争取多方支持,搞好信息服务。各地要争取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对农业系统网络信道租用和农民上网费用给予优惠;各级农业部门网站栏目内容,要无偿向农村信息服务点开放。

(5)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各地要依据农业部制定的《农村信息服务点认定暂行办法》和《农村信息员资格认证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6)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信息知识的系统培训,挑选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将其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信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能力的专业人才。再由这一批人来影响带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让大部分的农民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7)社团式自助机制。社团式自助机制是以农民协会的会员自筹资金开展自助式的信息服务为主要特征,采取自我投资、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形式。以社团为主体的组织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按照专业化生产对科技、市场和日常生活等信息的需求将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的自发性的自助组织。它直接面对农户,减少了政府式服务所需的中间环节,服务效率提高,容易得到农民的信任,在组织机制上具有一定优势。另外,社团组织开展农村信息服务以自身需求作为驱动力,以实现协会成员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利用信息产生的收益分配相对公平,能够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

(8)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针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的断层问题,在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时,一是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机构,成立县农业信息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信息服务站,在各村设立信息服务点,配备信息员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服务等工作。二是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合作形成集信息的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形成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的氛围。

总之,网络信息服务能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中国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实现农村内涵式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政府应加强投入、引导和管理,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杰.简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n].光明日报,2005-11-08(6).

[2]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J].求索,2006(6).

[3]许建红,黄国勤.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34-0013-06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从高职教育“萌芽”到“扩张”的前几个阶段标有显著的“外延扩展”印记。自2006年11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并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内涵建设的抓手是什么,人们都在进行探索,内容也包括许多方面,但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具有核心牵动力。对此,教育部有明确政策导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提出“开展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1]。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场新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已经在大学拉开大幕,如何利用资源库项目“以点带面”联动高职院校整体内涵建设的推进?上述问题对高职教育发展都很关键但却又不甚清晰,如能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化上述问题的剖析,将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出台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快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达1341所,年招生348.43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在校生1048.61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捣直鹫几叩冉逃的47.22%和39.94%。表明我国已在人才培养数量上成为了世界职业教育大国。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2020年之前,我国要坚持‘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不动摇’”的目标相契合。但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也遇到了问题,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与吸引力不足并存、政策持续重视与教育质量提升困难并存、学生高就业率与低层次低收入就业并存等[2]。从办学主体的内因层次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大问题:专业设置和建设与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升级不够对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现代产业特点;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还不能完全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步伐;技术技能服务能力较弱,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有待丰富与提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3]。众所周知,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出,使得高等教育进入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也进入了新常态:教育发展理念已从“高等教育信息化”向“互联网+高等教育”转变,培养方式从传统校园教室等物理空间向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生涯终身化、学习标准国际化趋势发展。种种转变都预示着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强盛发展的内涵建设新阶段。

(二)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之后,关于其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还没有一个全新的界定。从逻辑学的范畴分析,“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对象的范围。在此,可以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界定聚焦到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高、公平的普及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发展的均衡和院校创新发展的提升等方面。可见,内涵建设不再单指质量问题,但凡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相关的都可视为其内容。有学者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出发,将专业与课程建设、双师结构团队、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培训服务、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质量评价体系、职教体系等方面作为院校内涵建设微观层面的构成内容[4]。也有研究者从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出发,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管理体制等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5]。是否划归为“核心”内容,发展时期不同,其目标不同,需要也不同。从高职院校个体层面出发,笔者对《行动计划》中所涉及的主要任务与举措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最终提出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学生学风建设等作为高职院校今后一段时期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建成一个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信息存储容量大、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公共管理平台[6]。遍历2010-2016年的项目申报、建设和验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不断引领着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与实践教学创新。项目建设目标定位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服务对象从以往单一校内学生学习到为全国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从单一院校的专业发展到带动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过往主要面向个体院校人才培养到整体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调研所建项目运行情况和研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7]、《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指标体系》(以下称《运行指标体系》)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验收评议重点和指标(2016)》(以下简称《验收指标》)发现[8],项目建设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新的目标与功能要求。

(一)更为注重资源的教学适用性和应用绩效

《指南》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已从“辅教辅学”提升为“能学、辅教”。功能定位的变化,旨在解决前期建设所建资源系统规划不足、可用性不强的问题,也同时对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资源建设内容,项目更为强调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和岗位的对接度以及资源体系重构的及时性、科学性;对于资源应用目标(支持个人自学、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与认证),更为注重资源设计的融合性,即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运行指标体系》和《验收指标》中的权重指标都指向资源的应用导向和持续更新建设。实际上,资源建设不再是完成“量”的建设,现在更为强调应用绩效考核导向下的“质”与“量”并重、“建”与“用”并举。

(二)更为强调平台的用户体验和课堂教学对接

《指南》从2015年的“选择‘数字校园学习平台’或‘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作为共享平台”发展到2016年“申请项目可自主选择符合《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要求的运行平台,并提供实际运行数据接受管理系统的监测”。不规定平台选择是为了形成平台多方竞争以推进功能迭代的导向,有利于解决前期项目建设存在的平台教学交互支持不够和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以便能更快地对接课程教学融合创新应用,落实基于资源库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平台数据监测功能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数据反馈优化资源更新和保障资源应用绩效,也是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更为注重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趋势。

(三)更为关注项目的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功能发挥

《指南》明确资源库项目建设期要实现项目团队校企融合、优势互补,为行业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验收指标》中的资源应用和资源更新两大主要指标也突出了“企业为学校提供资源建设支持”“建设成果为企业员工、社会大众培训学习所用”等观测点。上述指标导向旨在保证资源建设与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对接时效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资源库项目建设在校企合作中的中介粘合作用,从而保障校企双方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长效双向互动共赢。

上述项目建设目标定位和功能要求的新变化表明,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进一步强调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可用性和持续性,更加明确了项目建设整体带动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等内涵建设主要内容提升的目标。

三、以资源库建设推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的策略

综合上述内涵建内容分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功能剖析可知,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目前能够串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各核心要素,并使之整体提升的最有效载体之一。项目在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学风建设、教学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一)扎实推动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第一核心要素,大部分内涵载体要素都是围绕专业建设聚合并互为影响的。据统计,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9所之多;参与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4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数一半以上,可见项目覆盖院校范围之广。其中,高职示范、骨干院校达到167所,体现出高职院校中的“名校”几乎都参与了项目建设。高职院校利用资源库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直接参与项目建设推进院校专业共同发展。通过对历年立项建设项目申报方案进行数据统计发现,联合开展项目建设的院校数从2010年的平均14.6所/项目发展到2015年的平均25所/项目,见下表1,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建设院校数达到了83所。可见,项目“共建共享”机制获得了认可,建设成果也正逐渐辐射到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之中。二是通过利用项目所建资源推进相关院校专业协同发展。澳大利亚taFe教育成功的主要大因素是依托行业技能委员会定期更新职业教育培训包,从而使得各院校专业建设有标准可依。“对接行业,及时更新”的专业标准和优质资源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的一大短板。然而,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该问题的解决。遍历2010-2016年的项目申报指南,都明确了所建设的资源体系应突出专业和资源库两大特点。通过资源库项目建设,绝大部分专业在建设方案中都提出了引入国内外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建设思路,并依托行指员、教指委或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标准库”材料的制定,使得诸如专业介绍、专业调研报告、行业标准、岗位技能(或职业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等都得到了较为系统、规范和权威的设计(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就开展了31个省市的岗位调研报告)。同时,项目在资源建设思路上一直注重“普适性”和“个性化”相结合,强调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通过拓展模块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因而,专业教学资源库所建内容不论是专业标准层面的参考借鉴还是课程资源层面的直接引用,都将助推相关院校同类专业的协同建设。

(二)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石。据统计,五批立项项目申报方案拟建设课程数合计1073门,见表2,且历年申报方案拟建课程数呈现逐年增加、所建课程范围逐渐扩展(从以往单一的核心课程向专业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群课程等范围拓展)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依托资源库项目所建课程大部分都被确定为不同层级的质量工程项目,如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或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这都成为课程建设成效的标志之一。同时,在课程资源内容建设上,从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单元转向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主的、适配移动微型学习应用的资源建设。“边建边用”和“以用促建”更是资源库项目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这一方面表现出课程建设成果要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也反映出基于数据反馈推进课程迭代更新开发的互联网思维。资源库项目的开放教育资源属性,意味着其为教师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知识更新服务的开放共享属性。因此,对于如何依托资源库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此作出如下分析:一是对于库中匹配度较高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基本一致的),可以通过“直接采用”的方式,实施基于资源库的全课程或模块化混合教学改革;二是对于本土化、个性化较强的课程,同时拥有较先进教学平台的院校,可以采用引用、重构、聚合、更改和本土化等“二次加工装配式”方法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平台建设滞后的院校,也可采用“引用部分优质资源库资源+添加自建资源”的形式开展基于资源库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

(三)有力推动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过往校企合作的痛点在于缺乏来自“企”方长期参与的动力,利益输送过于单向,导致合作大多停留于表层形式。大部分“企”方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较少、成效较低[9]。然而,在资源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了校企合作的形式。除去企业对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案例资源支持之外,项目平台通过开设“企业风采”“院校风采”“人才需求”“新技术应用”“就业与创业”等栏目,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教研合作、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逐渐成为了企业需求平台、员工培训平台、学生求职平台、教师知识更新平台。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建设至今,参与项目建设的行业企业已达1377个,每批次立项项目的参建企业数呈递增趋势,见表1。这之中合作企业数最多的项目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有49个合作企业(不含行业协会)。从上述数据统计分析可见,资源库平台已成为校企双方合作双赢的一个有效中介平台。后续项目在推进校企合作上可进一步深化的策略为:一是深化平台的企业员工培训功能。随着学习型社会及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的推进,基于云端服务的企业员工培训将是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不可缺失的,资源库项目提供的优质资源和优秀学习平台正好能够满足所需;二是深挖项目成为企业用人选拔的平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推进资源库平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的功能,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协助企业直接通过平台学习能力数据反馈开展人才选拔。

(四)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践者和引导者。高职院校要提升内涵层次,必须建构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专业师资队伍。资源库项目联合建设院校数和行业企业数不断增多的现象反映出了项目建设和应用的师资队伍正不断壮大。这对于双师队伍结构团队建设来说大有裨益。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高水平的团队及与时俱进的项目属性带动参建教师专业发展。按照“组建一流团队”的要求,每个项目都组建了一只由“行、校、企、政”优秀人才构成的建设团队。在这一团队中,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启发的过程,自然更有共同提高、整体发展的过程。同时,项目验收指标要求“项目主持学校相应专业教师使用资源库进行专业教学的学时数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达60%以上,项目联合建设学校该比例达40%以上”。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应用和不断更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将由此形成,参建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论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还是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资源建设能力、教学实践水平上都能得到极大提升。二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渠道。依托项目平台的开放特征,使得未能参与资源建设的专业教师也可通过开放资源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组建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等方式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也可以通过常态开展“国培”“省培”等线下课程教学设计、观摩、研讨等活动,促进专业教师解决资源开发后应用场景不明确和评价方式不清晰等问题。综上,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培育效应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效的,其正催逼教师站在理论和实践的第一前沿,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有力推动学风建设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拥有职场成功的技能和正确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而影响社会。良好的学风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随着基于资源库的互动学习推进、基于项目的混合学习、基于游戏的进阶学习、基于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等都将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经历和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应用绩效的数据增量考核导向将助推更多院校开展基于资源库的课程教学。同时,基于学习轨迹的全程记录和学习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也会推动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分析发现,资源库项目助推学风建设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从传统课堂定时空、授课教师的学习转向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时间、选择教师的学习。二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记录功能和基于微信的课堂教学互动功能(如课堂签到、课程讨论、随机提问、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的课堂嵌入)保障了学生课堂互动的频度与深度。三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基于平台提供的学习调查能够更好地让教师开展“因材施教”,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实训软件为学习者开展预习、复习、强化训练提供有效途径。同时,大多数资源库项目在开展资源建设的同时也组织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竞赛,这都有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当然,在学风建设方面,不论是教师个体还是院校层面,都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来落实。从教师层面,角色定位转化第一位,须从过去教学的主导者转为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利用资源库开展更多的互动教学来推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从院校层面,完善学分转化和学历认证机制、教学激励机制,从而给师生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提供更多的条件保障。

(六)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也明确了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要求。可见,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了考核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产物之一。项目建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再生产或再加工”;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数据监测和基于数据的教学反馈。上述教育与技术的“三结合”将对参与项目建设院校的信息化能力、运用环境提出新要求,即提升院校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网络环境、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

(七)逐步提升教育国际化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不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行动计划》都强调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建设。相关研究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合作与交流活动等方面[10]。为落实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当前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主要有: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行业企业规范、国际职业技能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并融入资源建设“专业标准库”和“链接资源库”;引入世界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建立强化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的专业英语课程;组织教师参与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等。因此,资源库项目在资源建设上的国际化趋势正逐步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后续项目建设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层面的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和国际生交流;基于课程资源层面的国际化包装和输出(如清华学堂在线类的国际化课程输出),并利用国际化标准的资源进行教育与培训。

四、结语

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十年,其在内涵提升上的效果显著且仍具较大提升空间。随着《行动计划》及后续配套政策文件的推出,尤其是专业诊断改进机制的实施,将不断倒逼高职院校开展更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坚持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地位,把握资源建设的应用绩效导向,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布局,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继续深化对接,常态诊断反馈,必将保障高职教育内涵核心载体要素的可持续建设和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2016-8-21].http://.cn/web/xdjh_zl_new.aspx.

[3]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

[4][9]董刚.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2-34.

[5]冯新广.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0):41-45.

[6]汪善锋,赵明珍,邢军,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1-54.

[7][8]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6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6-125].http://.cn/web/articleview.aspxcata_id=n003&id=20160506142702898.

[10]保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2(1):15-18.

StudyontheStrategyandpathofimprovingConnotation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heoreticalandpracticalanalysisBasedon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

ZhouJiansong,ZhangGuomin,GuoFuchun

abstrac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assteppedintoanewphaseofconnotationconstruction,and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hasbecomeaneffectivecarrierforconnotation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playssignificantrolein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aspectsofspecialtyconstruction,curriculumreform,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eachingstaffconstruction,learningatmosphereconstruction,informationalizationandeducationalinternationalization.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5

1如何认识高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中定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从概念上来看,教育信息化是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侧重以有关信息技术的观念、思想、设施、设备、知识和技能等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理解这一概念,不能片面地认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只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是要从宏观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方能准确把握其概念,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的丰富内涵。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2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明确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高等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一般包括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建设。其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组织建设是保障。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几乎涵盖了高校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各个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会因为各高校的思想认识、办学定位、办学传统、经济实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差异,就环境建设与资源建设方面,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平台。二是个性化门户。三是应用支撑系统。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服务器等硬件环境建设。个性化门户是将应用集成起来,为用户提供单一访问点的个性化服务。在应用支撑系统方面,应当起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强化了教务管理的职能,涵盖了教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教师系统、学生系统、课表系统、自动排课、成绩管理、教案管理、考试系统等。

(2)教学与学习系统。教学与学习系统可以帮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现全面的信息自动化。主要包括信息点播系统、视频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制作系统、电子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智能答疑、BBS等。

(3)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全面提高办公管理效率和质量,使烦琐而枯燥的日常工作变得简单、轻松而快捷。主要包括文件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公告管理、请示报告、总务管理系统等。

(4)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使师生员工在校园中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与其身份相关的活动。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牵头环节,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电子钱包和校园电话系统等。

(5)目录服务系统。随着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校园网上设备和应用系统的增多,要用户记住自己有权访问的设备与服务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与服务越来越显得烦琐和困难,因此,使用户能够从单一的入口,快捷、轻松、安全和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网上资源就需要采用目录服务系统。

以上五个方面的应用系统是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均应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教学学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牵头环节,目录服务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以上五个方面的应用支撑系统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而言,缺一不可。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6

要]

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部门开拓景点,充实旅游内容的所依赖的支撑点之一;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丰富了特色馆藏,完善了服务体系,繁荣了图书馆事业。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业是低消耗、低污染、多关联、可持续、投入少产出高的优秀产业。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4.6;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相关产业可增加收入10~20元;每增加1个旅游从业人员,可增加相关就业人数5人以上。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群体增长,旅游事业构筑了一个向外界展示地区风情风貌、资源配置情况、经济建设状况的平台,通过游客的流动展现地区的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促进旅游事业的繁荣。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在2003年9~10月份,就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节会活动,其中规模较大、效果较好的有: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东阳横店农民旅游节、金华黄大仙文化旅游节。通过各种节会的举办,营造旅游品牌,开拓客源市场,提升旅游事业。同时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金华市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状况及其优势,形成强势产业群体,吸引资金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金华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本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团队前往香港、上海、南京、杭州、温州等地举办各种展示会,展开各种宣传,做大做强金华的旅游产业。

旅游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招徕众多的游客,促使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非凭空臆想而为,需要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开发出具有高档次、高品味的旅游产品。承担着"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科学知识"职能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可分为3类:一是以山水风貌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二是以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人文资源,三是包含民俗风情、民间曲艺在内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针对这3类资源的开发。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需要充分的考证、挖掘,才能得到开发利用。即使是怡情怡性的以名山大川为主的自然风貌,也只有注入文化内涵后,才能显示其魅力。图书馆长期收藏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中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能很好地支援旅游资源的开发。

1.1 图书馆支持旅游景点的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旅游景点的建设,只有建好旅游景点,才能凝聚人气,开拓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旅游景点的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对古寺名刹、文物遗址的重建和修复,如杭州西湖景区重建雷峰塔、修复净兹寺。二是依照景区的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说增建相关景点,如金华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故宫的建设。三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如绍兴柯岩风景区"鲁镇"的建设。旅游景点的建设都必须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三步实行。在进行旅游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相关的信息进行查全、考证,才能建设成蕴含文化内涵的景点,重现景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才能构成人无我有的吸引力。图书馆应运用信息资源和人才的优势,积极参与旅游景点的建设,为景点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等有关信息,帮助相关部门快、好、省地建设旅游景点。金华市鉴于黄大仙(原名黄初平,东晋时浙江金华人,传说于金华赤松山修炼成仙)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的影响力,决定在黄大仙修炼得道之所--赤松山修建黄大仙故宫,以吸引港澳及外资的投入。金华市图书馆闻讯而动,搜集、整理有关黄大仙的资料以及浙中一带道观建筑风格的图片,提供给相关部门,使黄大仙故宫在短时间内就建成,并对外开放。并通过今年的黄大仙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取得了旅游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1.2 注入文化内涵,深化文化旅游。

旅游者是因为了解异质文化的需要才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活动的。现时,城市人喜欢到农村旅游,农民以到过大城市为荣,吸引双方互动的原因就是农村简朴的生活、淳厚的民风和城市的繁华所体现的文化本质。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只能短暂地吸引游客的目光,无法震撼游客的心灵,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最终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发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记录着历史长河中点滴事迹,积淀着各种文化。图书馆应结合各地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增添景区的文化魅力。东阳横店影视城里建有各种古致而宏伟的建筑,如秦王宫(仿秦阿房宫而建)、清明上河图,初听其名,令人神往。可走进秦王宫一览,里面只见亭台楼阁,水池和回廊环绕其中,而楼阁廊柱间却是空白一片。如果在建设秦王宫时,有图书馆的参与,通过查找相关历史图谱及相关资料,各幢建筑分别给予宫名,在各处门口或廊柱间配上对联,使游客置身其中,或赏联玩味,或触景联想,在游玩的过程中定能增添许多乐趣,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源。

1.3

挖掘民间曲艺,充实旅游内容。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民俗风情、民间曲艺更具吸引力。笔者在北京游览民族公园时,就被其中的民族节庆活动和歌舞的表演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详细地记载着各地民俗风情和民间曲艺。图书馆应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挖掘这份财富,通过编排,在旅游景区内进行表演,定能增强景区的竞争力。浙江永康的"十八蝴蝶"和"九狮图"就是挖掘出来的民间曲艺节目,它们相继在法国桑特民间艺术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走红。如能通过缩编,在永康方岩刚开发出来的南岩广场上进行表演,不但充实了方岩景区的旅游内容,而且能提高景区的影响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1 促进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各类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风涌而起,冲击着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组。图书馆只有具备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提供特色服务,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在信息服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最显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某一地区的地方文献是

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缩影,它包括记载着与某一地区有关的人、事、物的所有文献资料。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针对地区的人、事、物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正是地方文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由于各地的关联性和人物的流动性,地方文献中有很多重要的资源流传于本地区之外。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借助于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完整的文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查寻、走访外地的名人或者名人后代、馆际互借,等等;挖掘流传于民间的传闻、传说及其相关的曲艺节目等。通过搜集、整理,不断完善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促进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建设。杭州西湖景区的主要景点环湖而设,在南线有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更有与北线的岳坟齐名的于谦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说明了当时环湖景区的风光。不知何时起,南线景点逐渐冷落,游客渐稀。对面的岳坟却是热闹胜过往昔。为了重振南线旅游风光,杭州市有关部门决定从重塑于谦形象而起。"于谦史迹万里寻踪"就是在此背景下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牵头,由相关部门实施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行动,于2003年9月9日启动。图书馆应跟踪而行,为有关单位提供于谦生活的足迹,以便更好地实现"寻踪行"的目的,并在"寻踪行"的过程中求得相关文献信息,充实馆藏资源。2.2 促使地方文献科学地开发利用。图书馆收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被用户所利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文献单元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只有通过对文献信息中包含的知识的开发、提炼,提供知识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主动介入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通过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现时情况,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分析综合地方文献,抽取文献中与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信息内容,通过整合、组织,及时地提供给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节约时间和金钱,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通过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应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状况,主动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如:通过分析名人录以及相关媒体的人物报导,将有关地方名人的情况提供给相关部门,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挖掘地方文献中的传统文化,与有关部门或者社区配合,为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原料。

2.3

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图书馆长期以来深处闺中,只是被看作是收集文献资料和借还图书的场所,其价值不能被人所认识,这种境况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展示了图书馆工作多元性及其价值;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旅游资源服务,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展现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应全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宣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价值和功用,营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图书馆经历漫长的历程,在今天依然保持着昌盛的局面,正是不停地紧跟历史潮流,不断地深化着内涵的结果。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是一种与时俱进、提高服务层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品位,其自身也深有得益:通过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丰富充实了馆藏特色资源,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加强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 华. 论图书馆对《道藏》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2)

2刘莉. 对西北地区地方文献开发的思考. 甘肃高师学报, 2002(3)

3曹诗图, 袁本华. 论文化与旅游开发. 经济地理, 2003(5)

4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人文地理, 2001(6)

[作者简介]

陈高潮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内涵式;市场;政府

随着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业界人士对于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模式尤为关注。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为着力点,力图挖掘学校内部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有差别的、内在的均衡”[1]21,它强调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旨在调动各级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相对于政府主导教育资源分配而言,有利于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学校特色发展潜力的深层次挖掘。然而,这种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体制内的发展方式存在着颇具争议的因素,这从本质上源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对市场缺陷的研究是探索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沃尔夫在《市场或政府》中指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社会活动都会产生其外部性,好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积极的外部性,而不好的影响则为消极的外部性。教育活动具有典型性的积极的外部性,“笼统地说,教育是除了由接受者直接产生利益之外.公认的为社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性(受益)活动的一个例子。”[,2]15毋庸置疑,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外部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对于承担着办学过程所有费用的机构或者个人来说,这种外部性是没有效率的,政府部门有必要通过津贴予以补偿、鼓励,否则他们办学的积极性则会受到重创。更何况,教育活动也存在着消极的外部性,比如学校所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污染着周边居住环境,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所消耗的费用,是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的,或通过税收、或通过罚款等手段以限制这种过量的、偏离期望的市场产出。

市场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报酬递增现象。即生产者都努力追求以逐渐减少的边际成本来获得愈来愈多的报酬,直至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赢得最高的报酬,其结果便产生了市场垄断现象。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虽然调动了各级学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残酷的“优胜劣汰”现象不可避免,这种远离预期的教育垄断严重地阻碍了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市场竞争的结果也许稳固了各级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但是也偏离了均衡发展的方向。此时,政府有必要通过“有形的手”,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或通过各类竞争保护机制予以补偿。谈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报酬递增现象,不得不分析其分配上的绝对公平特征。市场经济一贯倡导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其目的旨在追求资源与分配上的绝对公平,这好比“圈地运动”,能力愈强者圈地就越多。教育领域的“圈地运动”现象并不少见,各类学校所努力追求的高升学率、高名牌学校上榜率,都是“圈地”现象笼罩下能力的象征,“圈地”的能力是保障充足生源的致胜“王牌”,这也许便是教育领域频频出现“择校热”现象的根源。显而易见,“择校热”、“圈地运动”等现象是有悖于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初衷的,教育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为了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而不是为了提供学校之间的竞技场,政府部门需要通过行政手段予以矫正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健康的教育活动现象。

最后,沃尔夫强调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市场不完全性影响也不可小觑。市场不完全性指“市场中的价格、信息和流动性的特征严重地背离了实际市场中通行的特性的地方”[2]23,这种不完全性不仅阻碍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与机会成本之间的认识,甚至是因为信息滞后性所导致的选择域的限制,而且由于部分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相关信息的缺乏,不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的机会成本。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了解,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亦或是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的阶段,都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朝着优质均衡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对教育领域最新的信息进行传达,将“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市场活动才能更加透明、健康地运行,我国义务教育也才能朝着内涵式均衡方向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8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

引言

我国的批发市场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7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承担着近70%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但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仍以外延扩大、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多数批发市场仅具备产品集散、价格生成等基本功能,对手交易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收取摊位费是批发市场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土地资源紧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卖难买难现象频发的今天,如何完善批发市场功能、提升批发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式发展型转变成为批发市场首要的任务。

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发市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专门为农产品批发提供交易的场所和条件,并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

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形成于三种方式: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或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是在原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

三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超市的兴起和发展,经由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份额逐年扩大,但批发市场仍是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据统计,目前多数城市消费的鲜活农产品80%-90%仍由批发市场提供。即使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如北京,70%以上的农产品也经过批发市场流通。

总体来说,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现代化的批发市场应具有商品集散、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交易结算、信息中心、主题会展以及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但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功能单一,多数市场还仅具备商品集散等初级批发市场所具备的简单功能;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通过收取摊位费而维持市场的运转。因为摊位固定,批发市场一般通过扩建或收购兼并其他市场进行发展,通过规模的提升来增加成交量,提高经营收入。以数量或规模的增长为特点的外延式发展方式是目前批发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主体地位不平等

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规则的确定和完善直接关系市场运行的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而目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交易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双方的地位也相对不平等,一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一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的采购商。交易双方这种地位、能力的不对称,难以形成公平的价格,也难以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纵观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拍卖已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链条中的主体均从中受益。

3.经营环境较差,产品质量难保障

正是由于摊位制管理的特点,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少也很难在改善整体经营环境上下功夫。平时路面不平、菜叶满地,下雨天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场景绝不是个别农产品批发市场才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农产品采购者兴味索然,更重要的是,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品质更加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农产品的损耗率也因此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增值率却随之下降。这不仅影响农户/供应商的收入,而且由于品质降低造成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

4.经营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难拓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多为露天或简易大棚市场,经营设施简陋且不完善,信息化的支撑手段更加缺乏。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相继配套了检测、储藏等设备设施。但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普及率较低,配套设施(如冷库)的应用率也比较低,设施不足和设施闲置的情况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的市场虽然已有所开展,但多数也只是建立市场门户网站、所在市场农产品的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单一的原因,这对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增值、运输、食品安全以及为经销商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指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达到提高成交量、成交品种乃至成交金额的发展方式,即在不增加经营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收入,即提高单位经营面积的投入—产出效率。内涵式的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

1.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批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用地的矛盾越发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延式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降低城市的容量,削弱城市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由于批发市场带来的大量人流、车流,也会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城市运转效率,损害城市形象。以“修炼内功”为特点的内涵式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2.激烈的竞争,促使批发市场“修身养性”自上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兴起以来,经由超市流通的农产品比例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开展,也为超市自营或联营生产基地提供了动力,超市到生产基地/合作社直采的比例与日俱增。这不仅对进入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货源造成冲击,也使原本到批发市场采购的超市数量或采购数量相应减少。而且由于超市具有方便快捷、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等良好形象,吸引了无数终端消费者的拥趸,这也对批发市场的客流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基地按超市的要求进行生产,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加上环节减少引起的流通成本降低、损耗小等特点,能使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的主体从中受益,供应链整体效益得以提升。

这些因素的出现再加上批发市场相互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竞争,使得批发市场必须摈弃以前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3.卖难买难问题的频发,敦促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近些年来,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频发,尤其是卖难问题,已成为伤农害农的顽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的丰产增收,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进而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作为当前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批发市场,掌握着丰富的进场交易主体的信息资源,如能在摊位管理的基础上扩大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比如采集交易的品种、产地、价格、销量、购买者、交易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在农产品出现卖难之前或初期传递给相关主体,势必对缓解卖难有很大帮助。同样,批发市场将生产者/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给需求方(采购方),需求方的买难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方式

内涵式发展主要通过拓展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范围、本质上提升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具体体现在经营理念的提升及技术手段的改进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完善设施及功能

设施设备是发挥功能的前提条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创新管理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摊位制管理的经营模式,增加冷库、包装、加工、质检、物流、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提供冷藏、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的同时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入来源渠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造血机能”。其次,要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和设施,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准确的、代表性强的价格信息,实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开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信息化的实施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协调性,以及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量追溯等问题。

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需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相关的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软件方面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不仅包括批发市场和入场商户之间的结算,也包括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服务)、拍卖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协同商务系统、质量追溯系统以及信息采集和平台等方面。其中协同商务系统是指将批发市场置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和主要环节的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采集市场信息,加强与入场交易的供需双方的联系,搭建供需双方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并吸引原未入场交易的主体利用平台信息达成交易,拓展供需双方的交易渠道。通过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展,不仅拓展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批发市场的收入和核心竞争力,而且能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链条的效益和效率。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涵式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1.观念不到位

观念是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和经营者尚未认识到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内涵式发展的好处和前景,这影响了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顺利开展。

2.资金不足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工程。目前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流动资金匮乏,运作成本昂贵,在巨额的投资面前往往望而却步,减缓了批发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农产品标准有待完善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多样性以及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性,使得农产品尤其是果蔬类的农产品很难像其他商品一样实现标准化,这给农产品的拍卖式交易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还存在资金、认识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但内涵式发展方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产品批发市场必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在提高农民收入、节约物流成本、保障消费安全、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天天.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市场·商品交易市场,2008,(4).

[2]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联合编著.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操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9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档案馆;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1—0112—0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持续高涨,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进一步加强,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为大力发展数字档案馆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我国数字档案馆的发展也开始起步了。继2004年深圳市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数字档案馆之后,许多城市的数字档案馆也实现了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文件资料著录、数字档案内容管理、档案借阅与全文查询、档案的内容关联管理及图文声像一体化等应用功能,这些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进程。

一、数字档案馆的内涵

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期一样,20世纪90年代末,电子档案馆、虚拟档案馆、没有围墙的档案馆、全球档案馆、超级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等新名称不断见诸报端。随着数字图书馆从概念变成现实,档案界对于数字档案馆的表述也渐趋统一。

然而,对于不同的研究者而言,数字档案馆仍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档案界、计算机界、国际标准组织机构以及档案用户等,都在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概念。

信息系统论是当前档案界对数字档案馆概念描述中的一种主要提法,其核心是将数字档案馆定义为一个超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定义强调数字档案馆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没有给出信息系统的确切内涵。而持信息仓储论这一观点者通常将数字档案馆定义为“信息仓库”、“知识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站”等,最终实现“数字档案馆”,它强调了数字档案馆的信息存储和传播功能,但对数字档案馆本质属性的描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信息环境论将数字档案馆看作是一种“信息组织模式”,其对数字档案馆本质属性的表述显得比较宏观与抽象,环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难以具体认知。功能拓展论将数字档案馆定义为传统档案馆利用现代技术拓展服务功能的一种方式。其它还有一些类似的释义,不再一一列举。从以上几种定义来看,多为描述性定义,差异较大,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所得到的数字档案馆概念。

那么,怎样才能从当代信息科学与档案学的角度来对数字档案馆这一词语的含义进行认定和概括,使所有数字档案馆建设者都能够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的目标呢?只有对数字档案馆这一信息时代“新生儿”的本质属性与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才能得出相对比较完整和清晰的数字档案馆定义。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定义:数字档案馆是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利用数据库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获取、存储、处理、交换与数字档案信息的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是各级政府和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数字档案馆的特征

1.数字资源的多样性。一是依托于实体档案的数字化;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组织、加工相关数字信息形成的数字信息。

2.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依托于网络,一方面能够在线采集网上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能够针对利用者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技术的多变性。由于数字档案馆依靠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基础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等,其存储技术、载体、格式、阅览方式等,都呈现出不断进步、变化的动态。

三、数字档案馆的功能

1.信息集成功能。数字档案馆的建立,使我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对特定区域内的所有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档案实体的保管形式。通过信息集成,使中心档案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管理档案及相关信息的中心,所以,信息集成将成为数字档案的首要功能。

2.资源共享功能。无论利用者位于何地,档案保管于何处,利用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方便地查询、下载档案目录、数据乃至全文,数字档案馆这一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实现档案利用的理想化目的。

3.社会记忆功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将应用国家相应的档案政策使档案馆改变以往以党政信息档案为主体的实体保管模式,档案是社会记忆的主要工具。数字化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档案馆保存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数字档案馆能实现对电子公文、科技文件等进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对文件从生成、捕获、处理、归档、鉴定、提供利用等的全过程管理,进行数据的动态管理。

四、数字档案馆的最终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国家信息基础工程把各级各类档案馆组织在一起,把档案信息与其他门类信息综合起来,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面向全社会发挥作用。所以,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尤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应该从一开始就纳入到国家信息基础工程之中统一规划与设计。数字档案馆的核心资源主要来自相关的信息系统,同时又可与相关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共享。

五、数字档案馆的总体架构

数字档案馆应以结构化的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基于物理和逻辑两种结构,建成中心档案馆和基层档案馆两层分布式结构,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接收、信息交互、资源数据查询、数据存储与备份、归档数据管理、目录、信息的整理与利用管理等功能。按照两级模式建立的中心档案馆内容包括各门类在内的所有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基层档案馆应管理本单位经过归档流程的先行有效的各类档案数字化信息。

六、数字档案馆理论体系建设

数字档案馆的理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例如,档案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携手开展数字档案馆理论研究,势必会更加有力地推进数字档案馆理论体系的建设。但是,对于数字档案馆这一档案工作创新变革的产物,档案界似应更多地承担起建设相关理论体系的重任。鉴于档案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试图从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数字档案馆理论体系建设的内容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数字档案馆基础理论建设

数字档案馆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传统档案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对传统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

数字档案的定义及边界。例如: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对象究竟是什么?与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信息管理机构的管理对象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大档案的概念外延到底有多大?这对于当前档案部门科学构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库,合理配置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字档案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例如,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贯彻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原则,建立起科学的数字档案馆体系,推进数字档案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如何构建数字档案馆的绩效评估机制等。

狭义数字档案馆的组织架构、工作环节以及相关的工作原则与要求。例如,数字档案信息的创建、获取、鉴定、存储、处理、交换、、利用、保密等应采取哪些策略,建立哪些制度?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如何根据数字档案的形成目的、形成活动、形成过程、处理程序和职能范围来正确运用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上述理论问题,与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的推进速度相比较,档案界关于数字档案馆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显得比较欠缺和薄弱。然而,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档案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或缺,势必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和无所适从,进而加速档案工作的边缘化趋势。笔者认为,档案工作者需要学习、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需要明白自己的历史使命与工作内涵。数字档案馆既不能成为信息孤岛,也不是一个没有独特内涵、漫无边际的信息大仓库,需求不明晰往往是导致一些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与数字档案馆建设有关的法律规章建设

这方面的内容有很多,这里只能列举一些实践中遇到的、亟需解决的法律规章问题。如:档案工作的法律规章,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规章,著作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政策,保护公民隐私权、知情权的法规政策,信息共建共享的法规政策等等。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档案界应注意总结和发现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积极推进相关法律规章的修订与完善,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有法可依,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七、进一步推进区域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思考

1.坚持统筹兼顾,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

一是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注重收集档案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多门类、多载体、多途径,丰富馆藏数量,改善馆藏结构。二是实施馆室一体化。通过馆室交换,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国家档案馆之间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有效衔接和共享。三是规范数字档案馆建设,特别是要完善档案数据库建设,夯实数字档案馆资源基础。

2.坚持共建共赢,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

实现档案资源集成共享离不开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这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由于档案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规则不明确,一些地区可能将档案信息资源的产权地区化,有可能人为设置档案信息互联互通的壁垒,导致在档案信息归属上的“地区所有、部门私化”,这种格局将阻碍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因此,区域内各级档案馆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思想认识是否统一、工作是否同步,都将直接影响区域数字档案资源集成共享和利用服务的整体水平。

3.坚持分步实施,深化拓展平台建设

信息资源的内涵篇10

摘要:主要阐述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涵义,进一步讨论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得出结论:知识管理是信息科学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也是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信息管理;知识管理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这个术语自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提出以来,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尽管学者们对信息管理的内涵、外延以及发展阶段都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人们公认的信息管理概念可以总结如下:信息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社会活动。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知识管理虽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能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马斯(masie)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UanLeiL・ULeary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可见知识管理并不应被狭义地看待。它涉及了许多的相关研究领域。诸如它可以和学习、创新、教育、记忆、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心理科学、脑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等联系在一起。它并不单纯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涉及从技术到管理再到哲学的多个层面。因此,通过任何一个简单的框架或模型,也许能理解知识管理的基本涵义,但是却远远不能涵盖其全部意义,而且也无此必要。

二、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改进与发展,知识管理需要以信息管理为基础。但又对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突破,必然为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所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首先,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信息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它的创新离不开信息。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知识的搜集、检索、整理与传播,将知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和使用的过程,它需要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

其次,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不仅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而且对于减少信息的膨胀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组件技术结合起来,在系统化的空间中发现信息与环境的普遍联系,以有利于知识的发掘、传播和利用。

三、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一)在管理内容上

信息管理围绕着信息的收集、加工、检索和传播的组织、控制与利用过程进行,管理对象主要是显性知识。而知识管理不仅仅涉及显性知识,而更主要的是隐性知识。这就使其管理对象扩展到了隐性知识的载体――人上面。

(二)在管理重心上

信息管理强调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侧重于信息的加工、贮存与传播,它只是简单地对大容量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其信息的加工层次较浅、模式较机械,一般不具备信息有机合成和知识提取的功能。而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它以用户需求和行动决策为核心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让信息和知识的价值最大化体现,使组织内人力资源不断得到信息补给并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知识。

(三)在管理目标上

信息管理的管理目标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知识管理的管理目标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挖掘和知识重组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从而提高组织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发挥出知识的资本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管理是信息科学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也是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巴成贺.浅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2]孟一奇.浅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