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24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科技创新指导企业方向

总书记在党的十上讲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它同样可以指导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科学地把握企业的命运,而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的地位。

企业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地发展。盲目的发展必然使企业处于巨大的市场风险之中,稍有不慎,企业就有可能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所淹没。而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一个不注重科技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是我国从事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企业,多年来,公司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把科学管理、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途径,使得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施工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业务范围不断地扩展,产值不断地提升,始终站在科学施工和科技创新的前沿,成为我国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企业中的一支王牌军。

地下防渗墙施工是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的一个主要施工项目,它是在地下开挖出一段段深度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的深槽,然后用混凝土浇筑成一道连续的墙体,用以防渗或承重。墙段是分段施工的,因而墙段之间接头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接头质量不好将严重影响防渗效果,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成败。按有关规范要求,墙段接头部位不能是平面,一般是一个圆弧面,否则就起不到防渗的作用。多年来,施工单位采取的施工方法都是在已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墙段(简称一期槽段)端头部位,利用冲击钻机打出一个圆形孔,然后再进行二期槽段的开挖施工。这样的施工方法除要打掉已经成型的部分混凝土墙体、浪费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外,更为严重的是该施工方法效率太低,少则十几天,多则数月时间,严重制约着施工工期,这对主要靠冬季枯水季节施工的水电工程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有的工程因不能按期完成,不得不拖到第二年进行。更有,对于深度超过60米的防渗墙而言,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往往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我国以往的地下防渗墙工程都不能做的很深。针对上述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我国相关的施工企业都在寻找着新的施工方法——拔管施工法应运而生。拔管施工法是在已经成槽,但还没有浇筑混凝土的长形槽孔两端、事先下设两根直径约与槽孔宽度相等的钢管(俗称接头管),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接近凝固时,用外力将其拔出,使该段地下墙体两端形成两个深孔。拔管施工法具有节省材料、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极大地缩短施工周期,并能保证施工质量。但是该方法有着巨大的风险性,掌握不好就会将接头管筑在混凝土里,尤其深度超过40米的墙体施工中,更是事故频出,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工程留下隐患。80年代初期,很多相关施工单位都曾进行过尝试,但都没有取得圆满的成功,筑管事故不断发生,给施工单位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尽管拔管施工法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其巨大的风险性使得各施工企业不得不望而止步,因此在深度超过20米的墙体施工中,该项施工方法不再使用。

面对巨大的风险,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没有退缩,而是用科学的态度,用发展的眼观面对困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试验。经过多次研究、攻关设计和工程试验,终于,于2002年,公司研制出最新式、最实用的卡键式拔管机,并在我国东北尼尔基水电工程施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孔径80厘米,深度40米,连续拔管224孔无事故的历史性的记录,为该工程赢得了整整一年的施工工期。然而,尼尔基防渗墙的深度只有40米深,还体现不了拔管施工的质量优势,只有在深度超过60米的防渗墙中,才能够真正发挥拔管施工的质量优势,因为地下墙体超过60米后,用传统的打接头孔的施工方法已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所以以往的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深度一般不超过60米,对于覆盖层较厚的水电站基础,不得不采取加大开挖深度的办法,这即延长了水电站的施工周期,也增加了建设成本。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从科学发展的眼光,经过认真地研究探讨,认为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可能的。因此,公司加大了科研力度,向着更大的拔管孔径,更深的拔管深度挺进。

充分准备,精心施工,2003年5月,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在河北省黄壁庄水库防渗墙工程施工中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创造了孔径80厘米、拔管深度63.4米的记录。随后在四川省瀑布沟水电工程施工中又创造了孔径120厘米、拔管深度64.7米的记录,科学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那时起,在深度60米左右的防渗墙工程施工中,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均采用了拔管法施工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如当时的公司总经理宗敦峰所说,自从卡键式拔管机发明以来,我公司多承揽了两个亿的工程任务。2003年,卡键式拔管机取得国家专利,同年获得天津市职工技协科技进步一等奖。

百尺竿头须进步,拔管深度突破60米大关并不意味着此项技术课题的结题,某种意义上讲,深孔、超深孔拔管施工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我国四川、云南和等地区水利资源丰富,西南地区地势山高谷深,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场所,但该地区的河床覆盖层普遍比较深厚,有的厚达数百米,由于河谷的狭窄,深度开挖十分困难且投资巨大,比较好的方法是在水电站大坝坝体下修建超深混凝土防渗墙,这对防渗墙接头的施工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拔管施工还要向更深发展。

为了祖国的水电事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为了充分利用我国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为祖国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在科研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向百米深墙进军!

在世界防渗墙建设史上,很少能看到百米深墙的纪录,因为如此深的地下连续墙不但施工难度大,另一个主要的因素也是受到墙体接头施工难度更大的制约,国外拔管施工的深度一般也不超过70米。邓小平同志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发展,首先要发展第一生产力,向百米深墙挑战,是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领导和科技人员一个大胆的设想,是用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一高难度课题的。“攻坚克难,科技领先”,这就是他们提出的口号。

经过科学的计算,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准备,他们终于向前迈出了这大胆的一步,2006年,在四川省狮子坪水电站,由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施工的防渗墙工程、拔管深度突破了86米,同年下半年,在四川沙湾水电站创造了三个月连续拔管一万米无事故的高强度施工纪录,其拔管深度多次突破80米,离百米深墙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四川省泸定县,滔滔的大渡河从这里经过,巍巍的铁索桥见证了当年红军抢渡天险、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奇迹。2008年,国家要在这里修建水电站。大渡河山高谷深,水流喘急,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场所。水电站大坝基础必须扎根在岩石上,但这里河床的覆盖层厚度超过百米,加之这里地势狭窄,超深度的开挖即加大工程投资,也会大大地延长施工周期,因此建造深度超过百米的地下连续防渗墙是最好的选择。

2008年初春,大渡河再一次见证了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新的奇迹,由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施工的泸定水电站防渗墙工程,拔管深度达到了105米,第一次突破了百米大关。

仅仅在十年前,如果谁提出拔管百米的想法,人们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正是我国的水电基础人用坚定的科学发展观,科学施工,科技创新,创造了这天方夜谭般的神话。2007年,拔管施工技术被中国水电集团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该法被正式列入国家工法。如今拔管施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水电基础工程,城市建设工程和其他地下连续墙工程,在旁多水电站工程施工中,拔管深度达到了150米。

同志讲道:“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类发展困境;以人为本;伦理取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145-03

作者:田述,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两课部讲师/匡小阳,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副教授;江苏,苏州,215009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现实效果和长远影响,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尝试从发展伦理的视角,对这一课题作某些预备性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有关专家同仁和实际工作者。

一、发展困境将发展伦理推向时代前沿

任何发展都必定会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关系问题,前者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集体与集体、社会与社会等关系,后者包括个人与自然、集体与自然、国家与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两大关系,发展才是可能、有效的,而任何关系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因此,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与伦理问题原本是紧密相关的,任何国家或政党的社会发展观都有相应的伦理诉求。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发展的伦理诉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使发展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本身成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丛集和渊薮,它也反过来成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即所谓“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最终是否能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伦理的考虑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发展日益伦理化:同时,伦理道德问题也日益发展化,当今社会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无不与发展相关,无不染上发展的色彩,“一切社会在过去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现在都已成为当代的发展问题。”伦理发展化或发展伦理化正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种发展特征又是由当代社会发展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人类发展活动都有着宏大的规模,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半径和波及厚度空前扩大;第二,现展的科学技术因素日趋复杂,其因果祸福往往难以或短期内难以预料;第三,全球化使地方乃到民族国家很难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更不用说个人;第四,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这使人们对变革作出谨慎应对的时间大大缩短。上述特点使人类在发展中可能面临更大风险。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愈来愈尖锐的各种问题,由此形成了“发展困境”。什么是“发展困境”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认为:“所谓‘发展困境’,就是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发展的预定目标正好相反的趋势。用世界眼光看,大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完全相反――很想发展,就是发展不起来或很难发展起来,例如非洲的一些国家。第二种是部分相反――发展起来了,但不少方面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发展的预定目标正好相反。这是属于总体发展顺境中的‘发展困境’,也可叫‘类发展困境’。”我国发展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困境就属于“类发展困境”。发展困境或类发展困境普遍地存在于第三世界各国的发展中,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战略未能导致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社会进步的结果,而是或出现持久的动荡、战乱现象,社会陷入苦难的深渊;或出现贫富悬殊、政局动荡、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发展停滞或减慢的现象,社会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窘境。发展困境或类发展困境不仅存在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它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经济发达国家,是一个全球性困境,事实上,当今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是真正可持续的。种种发展困境,使人类认识到,我们传统的发展模式及其相应的文明形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样式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设法进行克服和救治。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人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是我们所需要的?什么样的发展措施才是合适的?

基于此,发展伦理学近年来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行动领域。发展伦理学的任务就是“判断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引导公共政策抉择,并澄清围绕这些问题和政策中的价值困境。”从逻辑上讲,任何发展战略都必须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谁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美国发展伦理学家德尼・古莱认为,“一个国家如能对这些问题提供满意的规范性与体制性答案,它就能兴旺发达”

二、审时度势制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党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努力。勿庸讳言,我国这些年的发展也产生了日益深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出现了较严重的“类发展困境”,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们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转型、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最大规模的资源开采,从而导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大规模的资源浪费、最大规模的下岗分流、城乡和地区差别空前扩大、个人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容回避。同时,在未来的几十年来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水平。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的发展最容易产生发展困境,许多国家在这一阶段出现贫富悬殊、失业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到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3

X射线发现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及放射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医学科学、临床医学的进程,为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

1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将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学科

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将推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医学生物工程的结合.将加速预防和诊治技术的更新。另一方面,社会、地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两者微观和宏观因素的结合,将促进医学科学各领域的发展,甚至使其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面对这一新形势,医学影像学将如何发展。

1.1随生命科学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生物和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疾病基因组学)等,将深入和影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和影像学的进程和发展。实际上,生理、功能和代谢成像以及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并将进一步深入影像学诊治及基础研究、所谓生物医学成像,分子、基因成像已提上日程。

1.2随医学生物工程和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进展,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设备和器械,如多层面螺旋Ct、mR(如脏、神经)专用机等的开发、功能的改进、各种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和显示新技术(如三维仿真成像、mR频谱以及各种图像的融合)和精确度的提高等;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和(或)疾病特异性对比剂的开发和应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将不断拓展新领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1.3随信息科学的进展,由于影像学的数字化、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和远程影像学、远程医学系统,智能型计算机和工作站,计算机辅助诊断和治疗等的进展和应用,网络影像学将会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人)将会用于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操作。

1.4社会、地理和环境因素。受人类卫生保健的影响,对重大病痛如癌症、脑血管痛等发生、发展的意义应有新的认识,国内外资料表现,约40丧病的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与环境因素有关。随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人们健康的认识和医疗服务体系的转变,广大人民对安全、有效而微或无创性诊治技术的要求将会不断提高。影像学诊断将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或)基因成像过渡;对比增强由一般性向组织和(或)疾病特异性方向发展,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介入治疗含基因治疗向实时、立体、少或无射线介导,进而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相融合方向发展。对疾病及发生机理的认识,将从器官、细胞向分子、基因水平深入,从个体诊治到群体的卫生保健,如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的筛查等,对疾病防治将具有新的含义。

2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和特征

1972年Ct的开发和应用,使放射学进入了一个以体层成像和电子计算机图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50~60年代单独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和超声诊断,也逐步发展成为放射性核素和超声成像。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多种成像技术,包括Ct、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X线数字成像、核医学和超声成像组成的影像诊断学,结合介入治疗共同构成了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介入治疗现已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技术。因此,现代医学影像学是临床诊疗科室(专业),以高科技为基础能向广大人民和病员提供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和服务。从而必须改变人们对影像科室和影像医师的认识:既从事诊断又从事治疗。医学影像学作为一个科室(或专业)必须诊治兼备,包括影像诊断、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亚专业分工,同时又要划分神经、胸部、腹部、骨关节影像学等,各有分工侧重,协调发展,与其他科室相互配合,共同前进。这样才能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3医学影像学科建设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计算机方向意义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块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普及度,就是因为他的通用模块化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后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样也不会牺牲这方面优点,而且还会将它发扬光大,不但在内置板卡中实现模块化,甚至可以提供多个外接插槽,以供使用人加入新的模块,增加性能或功能,具有高性能、高扩展性、高可靠性、很好的升级性以及低花费的特点,最终实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块化。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化

追求自由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计算机的无线化风潮同样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讲的“无线你的无限”有所不同的是:未来的计算机将实现网络和设备间的无线连接,这将意味着未来在家中和在外面工作都很方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线化。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门化

其实并不是每一件工作都需要一部高性能计算机才能完成,甚至是有时候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还有可能带来麻烦,因为高性能势必带来高能耗、高发热量等不良的负面效应。将来的计算机由于从事的工作不同,在性能上在外形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将以专业化来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身边也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比如售卖的终端、商场里的收银机、银行的终端等等,多是为了提高某一项工作的效率和减少成本。也许这样的趋势出现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专用的“家庭调控计算机”将成为家中的电器控制中心,为我们控制家中的电灯、冰箱、微波炉、空调等等,把我们的家变成一个智能的家。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具备了智能化,这些现象将促进家电与计算机的网络化进程,家庭网络分布式系统将逐渐取代目前单机操作的模式,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着各种家电的运行,并通过互联网下载各种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以增加家电的功能,改善家电的性能等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可以提前让家中的电器做好饭,煮好菜,开空调等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化。

(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环保化

随着计算机的性能的提高,能耗也将越来越大;而且计算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运行的时间也将变长。为了不让计算机成为家中用电量最大的电器,技术人员也先进各种方法让计算机的能耗降低,比如通过上面提到的专门化的计算机,让计算机的效率大幅提高,从而可以让低性能的硬件系统具备专业的功能,减少能耗。另外通过采用新的架构环保型的计算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制造计算机的材料方面有很大的变化,重金属和不可回收的材料的比例将会进一步降低,可再生材料大行其道,也想到了那个时候,pC也想现在的报纸一样,可以在失去使用价值以后。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

作为未来人类的工具和家中的控制中心,计算机需要和使用人进行非常多的交流,才能更好为使用人服务。这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计算机的现代化。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计算机要实现的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

计算机的现代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单机走向联网是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计算机生活化,是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结构。网络化的目的是使网络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能被网络上的用户共享。大到世界范围的通信网,小到实验室内部的局域网已经很普及,因特网(internet)已经连接包括我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共享和处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参考文献:

[1]何文瑶.计算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创刊,2013(05).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5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安全工程学;关系研究;学科发展

引言:

在现在的科学进程中,对于科学学科的分工是更加具体的,这些学科从整体上来说都是有共性的,它们的存在都可以促进人类进程的发展。但是具体上来讲又是不同的学科与学科之间又是不一样的,学科专业研究的领域是不一样的,但是学科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往往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安全工程学是狭义的人机工程学,二者是有一定关系的,今天探索一下这两门学科的关系和发展方向。

一.人机工程学与安全工程学的关系

(一)人机工程学科是从安全工程学科演变出来的。安全工程学这门学科是有一定历史的,中国的很多科学家为了安全工程学的研究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安全工程学中包含着相当广泛的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等,知识是比较杂的。由于现在社会的具体需要,学科内容进行细化,就演化出了一门新的学科: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和人体机能有关的学科,研究人的能动性,让后在机器的研发中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研发成果。人机工程学知识的属于安全工程学中的一部分研究内容,后来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将人机工程学科单独划分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析。

(二)人机工程学科和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是有很大的重合性。人机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面就是“人性”的研究,研究人体的各项机能并且研究相关的应用,在安全工程学科中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内容的重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是可以包含到安全工程学科之中的,研究方面的重合性可以使二者的联系更为紧密。

(三)人机工程学科和安全工程学科发展是紧密结合的。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其中一门学科的发展进程得到提高,另一学科的研究也可以得到发展。例如,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成果一样可以应用到安全学科工程中。;如果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即使不是人机工程学科方面的,对其的发展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人机工程学科和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的方向分析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下,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科技的发展得到更多的保障。国家也随之增加了对科学工程研究资金的投入,工程科学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人机工程学科在现在的社会中受到更多广泛的关注,例如现在比较常见的一些人工智能就是人机工程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机器的智能化,仪器的可视化等,在平常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中,产生影响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工程技术的提升,质量的提高,相对于人机工程学科来说,是更加笼统的。

三.促进人机工程学科和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的途径

(1)扩大发展,开发更大的市场,在市场中寻找更多的动力。在一个科技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就是发展的最大动力。在市场中进行相关产品的概念推广,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认识到人机工程科学和安全工程科学的潜力和前景。例如可以在市场中宣传人机工程的相关科研成果,调动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和需求感。人机工程学科的研究本身就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一些,科研成果和人们实际生活是更加贴近的,对于安全工程科学来说,科研成果是比较广泛的,前景相对于其他类的学科是更加光明的,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与这门学科是更加接近的,对于安全工程学科投入的关注也是更多的。

(2)利用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发展条件,可以向相关的政府寻求帮助。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可能会出现经费的困难,场地紧张的问题,专业人才的缺乏等等。这种困难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的,研究的进程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相关方面要对科研进行一些扶持。在国家层面上来说,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科学研究的进行,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国家是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发展,愿意为其提供便利,但是国家需要考虑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远水解不了近渴,科研人员可以向地方政府寻求相关的帮助。地方政府可以提供的帮助是比较多的,可以为科技研发提供相关的有效场地。在地方上,是有很多的空闲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合法的手段批下土地进行科研使用。

(3)在科研资金分配中加大技术研究所占的比重。科研资金的分配是科研工作进行的前提,科研资金需要满足科研工作各方面的要求,比如场地的安排,科技人员的薪酬,整个团队的食宿问题等,这些方面的资金都是要从科研基金中拨出来的,资金的合理分配对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如果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团队的科研工作是可以顺利进行下来的,如果科研资金不能进行合理的分配,科研工作是很难能够进行下去的,更别提科研成果的面世了。在科研资金的分配中遵循合理的原则,保证科技投入的充足,科研成果能够顺利面世。

四.结语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工程学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科技在以前可以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在现在仍旧可以对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为科技的发展制定了优惠政策,为科技的发展清楚道路上的阻碍。在社会层次上也应该增加对科技的重视,可以在社会中进行一些科技宣传,让群众们了解科技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一定角度上来讲,兩个国家的竞争就是两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竞争。要不断的提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在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中,要争取多方面的助力,多方面一起,通力合作,为学科的发展扫清障碍,促进学科研究的早日成功。学科研究成果的一经面世,引进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非常的影响们提供更多的便利,,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吴超,杨冕.25条安全学原理的内涵[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02). 

[2]吴超,杨冕.安全科学原理及其结构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周报.2012(11). 

[3]杨宏刚,赵江平,郭进平,景春利.人机系统事故预防理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2).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6

一、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础:尊重幼儿的探究欲望

《纲要》和《指南》都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年龄特点和需要。也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幼儿。在成人看来弄脏、弄乱、破坏性行为,正是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表现。

我班植物角的鱼缸里养着几条小金鱼,由每天的值日生给小鱼喂食,幼儿闲暇时可以观察小鱼和小鱼一起游戏。这天,牛牛刚吃完早饭,突然把他喝剩下的半碗豆浆倒到了鱼缸里,我被他这一举动吓了一跳,我马上问他:“牛牛,你为什么把豆浆倒到鱼缸里啊?”牛牛笑嘻嘻的回答我说:“老师,豆浆有营养,我也给小鱼喝一点。昨天我也给我家的小鱼喝豆浆了。呵呵。”看着孩子可爱的样子,我觉得有些可笑,正想和他说这是不可以时,转念想:孩子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使小鱼也变得强壮,如果我直接告诉他这种行为是对是错,还不如让孩子们一起来尝试一下。这时,其他幼儿都关注着这件事,于是,我随机问孩子们:“你们说小鱼喝了豆浆会像小朋友一样长得壮吗?”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不可以,这样小鱼就会死了,有的说可以,小鱼也需要营养嘛。我说:“那我们一起来观察观察吧,看小鱼能不能喝豆浆。”最后,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小鱼和小朋友不一样,是不能喝豆浆的。

幼儿有着由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科学家一样,是天生的科学家。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件小事,正是幼儿探究事物的基点,作为教师不应武断的判断幼儿的是非对错,应该尊重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幼儿充分体验探究过程,从而得出结论。

二、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保障:探究过程中允许幼儿犯错

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幼儿动脑、动手操作的过程。由于孩子的年龄小,大脑发育和手的灵活程度都和成人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幼儿会偏离成人的意想,出现所谓的“犯错”,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指导并正确认识幼儿的这种“错误”,给幼儿“犯错”——“纠错”——“改错”的机会,给幼儿营造一种安全的探索氛围。

春天,我带着孩子们到小公园散步,青青的草地让孩子们觉得无比开心,可是行人为了方便,在草地上踩出了一条条的小路,这时,有幼儿提出种小草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支持他,我问孩子们打算从哪里找小草种子呢?这时有孩子提出,拔一些小草的叶子种在土里就能发芽长出小草了。作为教师,我没有评价孩子想法的对错,于是我让孩子们亲自来试一试,看一看种小草叶子到底能不能发芽,长出小草。

我用这种自然反馈的结果来帮助孩子调整认知结构,丰富他们的经验。

夏天孩子们在水池中玩积木,塑料、木头的积木都浮在水面上。可是有个幼儿的空心塑料积木破了个洞,里面灌满了水,他的积木就沉到了水底,他还和小伙伴们显示说:“看,你们的都飘着,就我的能沉在水底。”他的话让其他小朋友也有了想我自己玩具沉在水底的想法,孩子们通过观察、玩耍,发现了问题,是因为他的积木破洞灌水才沉下去的,于是,好几个幼儿就开始把自己的积木也用牙齿咬破,让它可以灌水,可以沉下去。当然,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和对话,逃不出我的眼睛,对于孩子们的“犯错”,我并没有职责,而是和他们一起参与了进来,帮助他们用剪刀弄坏了几块空心的塑料积木,让他们都来尝试一下。当孩子们玩得尽兴之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了为什么空的塑料积木灌水后就会沉下去。

看着是幼儿的一种破坏性行为,但幼儿能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允许幼儿犯错,支持幼儿探究。

三、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关键:在探究时和幼儿一起操作

尊重幼儿和允许幼儿犯错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先做到这两点幼儿才能在一个安全、尊重的氛围中喜欢动脑、喜欢探究。那么作为教师,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握时机和幼儿一起探索,在探究活动中和幼儿打成一片,让幼儿能在教师有效的指引和启发下获得更多经验。

(一)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探究工具,与幼儿一起分享新奇事物、一起寻找问题答案

肥皂、纸圈、电池、曲别针、磁铁、铁钉、毛巾、梳子、搓衣板、水瓶等等材料,都是老师提供给孩子的探究工具。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的材料,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在操作这些材料的同时,老师和幼儿一起分享周 围新奇、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和幼儿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不用手,怎样让纸圈滚动起来?小胶囊是怎样在纸上翻跟头的?塑料的梳子是怎样把碎纸屑粘起来的?为什么纸做的小鱼会在小朋友画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二)用与幼儿相同的方式使用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和废旧材料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特色取胜已成为高校办学的一种共识。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与国家高等学校相比,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劣势,因此,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策略便是其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今,特色学科是高校显著的标志之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如果拥有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或学科群,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目前在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趋同化”问题,完全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导致学校发展的同型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也造成了地方高等学校发展的困境。本文试图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在学科建设中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并使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一、高校学科建设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学科是在教育、科学领域内按专业知识划分的知识门类,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的内涵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其划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科学研究;二是指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元,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由于学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知识发展单元,其外延也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从宏观上讲,学科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学科领域中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单元。划分学科明确了相应的科研方向和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内容和任务,这将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二是从微观上讲,学科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应该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基本单元。学校建设应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因为它的建设最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影响力。学校应将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基本建设单元,其建设内容全面、系统地覆盖了学校自身业务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三大功能,可以避免人事部门单独强调队伍建设、教务部门强调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科研部门单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及促进作用这样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学校资源更好地合理配置和利用。

学科建设分为一般学科的建设和重点学科的建设。通常人们讨论提及的学科建设主要是指重点学科建设,而不是泛指的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就是根据社会当前需求和时展需求,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科学地选择本单位众多学科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运用科学的、强有理的管理手段,采取突出重点,择优支持的倾斜政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建设,使其成为领先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成为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支撑点和平台,同时,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以更好地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梯队、构筑基地,以及强化科研。(1)凝练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方向决定了学科发展的走向,方向把握不准,就会走弯路,甚至走进死胡同,无论在学科申报还是学位点申报中,学科方向都是重要的一个指标。怎样确定学科方向?在此问题上,学科带头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科带头人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就能在纵向上把握学科前沿的方向,准确判断学科发展的总体走向;在横向上掌握左邻右舍的学科动态,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和特色。(2)汇聚学术队伍: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重要的内涵建设,队伍是学科的灵魂。学科水平的提高实质上是学科队伍中人的能力的提高,只有把学科创新理念赋予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才能通过学科建设产生的效应推动学科的发展。一支优秀的学科队伍体现在三个坐标上,①有一个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即领航式的人物,这是学科的标志;②有一个优秀的学术团队,这个团队既能在各学科方向上独立作战,又能在整体上优势互补,形成学科发展的合力;③有一个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包括知识结构,学历、职称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都要合理,以利于学科的持久发展。学科的学术队伍包括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学科带头人是队伍的核心。所谓学术带头人就是对某一学科方向有较高的研究水平,能够掌握该学科方向的发展动态,创新、协作和交流是学术骨干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学术作风。(3)构筑基地:物化的资产配置,是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具体包括实验室、资料库、研究机构等。(4)强化科研: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没有载体的学科建设就是空洞的、无意义的。

总之,学科建设作为高校的基础性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

学科与专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类,通常提及的学科指二级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也就是说,学科偏重知识体系的划分,而专业则偏重指社会职业领域,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个学科综合,而一个学科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应用。多个同类学科或交叉学科构成专业门类,专业门类的基础是二级学科,专业门类相当于一级学科。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几点:

1.学科与专业的区别。

(1)内涵不同。如前所述,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是指对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2)构成要素不同。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的系统化构成了知识体系,即为学科;专业的构成要素则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所培养的学生;(3)划分的原则不同。学科划分遵循的是知识体系自身发展规律,专业则是按照市场经济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业人才的需要设置的;(4)目的不同。学科及学科建设的方向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它以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专业及专业发展的目标则是以为社会,为市场经济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

2.学科与专业的联系。

(1)两者有交叉关系;(2)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两者实施的主体相同;(4)两者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课程实现的。

谈到学科建设,不能不涉及到课程建设。尤其在当代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一些新课程的设置成为联系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桥梁。因此,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还须搞好课程建设和资料建设,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总之,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而学科建设的发展会大大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三、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的路径

1.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实意义。

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核心。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讲更是如此。地方本科院校是高校中一个较特殊的主体。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一大批地方高校创建起来,它们中除了新创建的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专科升为本科发展来的。它们中的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办学定位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毫无疑问,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在地方本科院校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些地方本科院校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老牌高等学校相比,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竞争劣势,且在发展中略显后劲不足。集中表现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不牢,实力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新建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点还是体现在学科建设上。特色学科建设正是创建特色地方高校的关键之一。只有以特色学科建设作为突破口,才能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突破口,这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要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的路径。

关于如何促进我国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讲,学科建设应有自身的特点,这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

(1)把握本地区经济技术发展优势,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布局。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因此,本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优势将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布局的重要依据;地方高校学科布局,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以重点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的发展。

专业建设是高校依据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构建的,也就是说,专业建设是根据职场需要建立的。因此,地方高校的强势专业通常是本地区较发达的经济门类或强势产业。如果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都能以本地的经济优势、技术优势为重要依据,重点学科建设就成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专业建设的摇篮。高校强势专业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声誉,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3)借助地方经济服务平台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互动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属。因为再高的树离不开土壤,再好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所在地的经济。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目标定位的基石是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借助地方经济服务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其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借助地方经济服务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搭建校企联系合作的桥梁,既为地方经济服务,又能提高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水平。实现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仕新,李均.当前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

[2]任彬彬.地方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2008,(5).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8

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包括学科理论、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产生的“摇篮”和新技术发展的“起爆点”。对地方科研单位机构,学科既包含学术维度,还包含区域维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新形势下调整学科建设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方式,既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总体方针,也顺应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更是提升地方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基础。

1.1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应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务院正在全力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现有科技计划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现象,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层面的科技计划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如何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建设如何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发展重大问题,是应对新一轮科技计划改革的关键所在。

1.2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变化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持续变迁和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和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群。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学科体系建设呈现2个特点:一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种类越来越多;二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在加速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成为十分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逐渐涌现出一系列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于农业学科来说,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多,更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实现创新。

1.3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支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核心纽带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许多地方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业“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科技进步需要通过强化学科建设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托

学科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科研的基本单元,科研单位的人才、团队、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而发挥作用。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发展活力决定着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占据某些学科领域制高点,才能吸引和积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取得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学科,促进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支撑全国、省域、生态区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体系,拥有近10万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069个,其中部属农业科研机构59个,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2个,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48个。部属、省属、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52%、43.22%、51.26%。从行业来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9.68%、12.44%、10.48%、4.96%、12.44%。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职工数量最多,占总从业人员的64.48%,而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仅占总从业人员的5.85%。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于一体和覆盖绝大多数产业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科技国家队相比,我国地方各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竞争力还不够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

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机构之间学科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学科建设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色学科基本都是从传统粮棉油、增产型技术研究等衍生而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学科的发展脉络、服务面向、成果积累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差。不少特色学科发展定位比较模糊,很多都在被动适应市场,缺少学科建设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有的特色学科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同时又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导致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2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看,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导致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方面,部分学科尚未凝练成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科仍然围绕各级各类项目指南设定研究选题,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科学思考和系统规划,导致学科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部分学科协同创新不够,难以形成合力。纵向看各科研机构内部研究单元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横向上学科间的相关支撑与融合不够,学科内涵和外延还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虽然不少省份都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但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拉郎配”、流于形式等问题,学科内“个体户”现象仍然存在,研究成果难成体系,学科集成创新优势难以形成。另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参与部级科技计划布局谋划的程度不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限,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2.3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但总体上看学科领军人才都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型、领军式的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尤其是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缺少具有组织学科和带动学科的领军人才,在部级重要学术团体和有关学术机构中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人物不多,某些学科后继乏人,缺乏学科稳定传承,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还较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科团队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地方科研机构主动设计学科梯队较少,人才成长和培养以自我发育和自主发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4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较慢

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落脚点在学科,技术系统的集成与配套落脚点在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新兴学科在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缺少新的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支撑平台还显薄弱。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导致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多以自发性和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多局限在一般性技术集成层面,使学科产出的成果难上水平。

2.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增高,不少省(区)如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区)财政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自主创新,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学科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较为分散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分解不够明晰,学科整体的统筹规划、调控不够,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

3进一步强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区域性、全国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实行与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同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这一根本,强化学科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学科发展设计,强化农业科研组织方式转变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效配置自主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全力扶持新兴学科,着力培育特色学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由学科数量扩张转移到学科内涵发展上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发展定位清晰的学科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合理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学科布局,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提出如下举措:

3.1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依托优势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学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选题、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精心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梳理把握学科基础和优势,切实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3.2注重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区域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这根主线,确定自身学科布局、选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确保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回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建设形成与高校、部级农业科研单位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道路。

3.3注重重大科研项目设计

围绕重大农业科技需求,主动策划重大科技选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强化大联合、大协作和“多学科集团军作战”方式,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不同学科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和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升特色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单位的联合协作,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借势提升学科发展影响。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密切关注新兴学科的兴起,敏锐地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研究方向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进行攻关,以求取得突破。

3.4注重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

从重大成果产出角度谋划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遴选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研选题,建设重大项目库,争取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占位水平和份额。建立学科内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咨询论证制度,对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产出、目标方向调整进行严格论证考核。突出产业引导和学术引导,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通过推进成果要素建设,将成果培育落到实处,实现重大成果的连续产出和持续突破。

3.5注重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学科团队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事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做成事的人事制度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科技任务,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高素质的专业支撑辅助人才,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6注重强化条件能力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域和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鼓励联合建设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合作充分、运转经费充分保障的科研基地。加强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放大已有资源效益。重视新建和已建平台的共享,明确平台共享的范围,保障平台共享运转的经费,建立将平台共享纳入考核的机制,提高基地与平台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力度,力争在国内有影响、区域有优势的平台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3.7注重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9

一、转型期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

1.困境何在——学科建设困境现状

(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学科意识淡薄。一般说来,教学型地方高校普遍重视教学投入,而忽视科研投入,这使得教学资源结构失衡,科研平台建设苍白无力,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与此同时,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学科意识淡薄,加之规模扩张所致办学经费不足、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更难以保障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教师科研精力投入,学科建设始终难以突破低水平循环的怪圈。

(2)学科建设存在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所谓观念之争,是指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理念不清晰,一谈到学科建设,好像就是为了争取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一谈到学科建设,似乎只是研究生教育的事情,甚至认为会冲击本科教学。学科定位盲目攀高求全,存在着是向名校看齐还是面向地方之争。而所谓结构之困,是指办学与学科发展中存在着“大一统”的趋同性竞争现象,缺乏个性与特色,尚未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3)学科队伍不强,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短板。教学型地方高校最为明显的现象是:教学人员多,学科带头人少;单兵作战多,团队合作少;低水平重复多,高层次成果少;随机选题多,集中研究少。这使得学科资源没有优化配置与利用,学科方向不集中,学科团队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上不能顶天下不能立地,很难形成高水平学术成果。

(4)缺乏政策与经费支持,学科建设被边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的是由政府主导的重点建设制度,其结果必然使高等教育的各种建设资源向国家有意扶植和支持的部分重点高校大量倾斜。各省因袭国家重点建设制度,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基本上也不会在教学型地方高校安家落户。如此一来,由于既无品牌优势又缺乏雄厚实力,在规模扩张后的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只能位属“第三世界”的教学型地方高校,在重点建设机制中得不到政策与经费支持,这类高校及其学科建设被边缘化了。

2.学科困境原因分析

(1)转型发展中,资源短缺,矛盾凸显。教学型地方高校大多经历了“三段式”发展。即专科到本科的层次提升,从千人高校到万人大学的规模扩张,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发展。不管是哪个阶段发展,教学型地方高校都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背负起沉重的债务:为实现专升本,他们集中各种资源加强建设以满足本科教学评价的要求;为适应规模发展,他们大兴土木以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为实现内涵发展,他们再次面临高成本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在现行投入机制约束下,原本不足的办学资源因客观外在压力和竞争,更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特别是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下的重点建设制度,成为高校分层与博弈的焦点。进入“211”、“985”工程就意味着获得巨额的政府投资,这些资金对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难得的稀缺资源。与此同时,重点学科不仅获得了政府大量的经费投入,更获得了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总体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大学在资源配置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政府投资不断流入,社会资源也遵循“锦上添花”的流动方式,这种“马太效应”使教学型地方高校无缘进入资助与扶持行列;使综合性研究大学学科建设呈良性循环,吸引着众多院校由单科变多科、由多科向综合发展,引发了我国高等学校整体性升格热与趋同发展倾向,引发了学科建设的攀高求全发展之风。

(3)教学型地方高校因区域发展要求提高,结构矛盾尖锐。一方面,面对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专业设置急剧膨胀而带来的资源短缺的现实;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办学水平实力准备不足、尤其是学科建设水平不高与日益多元的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难以适应的窘境。这种微妙的“两难”境地,无疑是许多教学型地方高校的真实写照。教学型地方高校以教学为主,疲于应对教学,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学科建设结构性矛盾明显显现,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科研平台缺乏,教师创新能力不强。能否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自身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影响这类高校的办学实力、持续发展甚至生存状态。

二、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出路

1.项层设计——学科建设发展策略

(1)在学科建设项目上求精,不唯大。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适时调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追求建设学科精品,打造学科品牌,以质量取胜,防止盲目求大。

(2)在学科结构布局上求优,不唯全。扬优扶重,顺势而为,准确捕捉学科发展机遇。不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力争做单项冠军,而不追求全能冠军。

(3)在学科发展方向选择上求实,不唯新。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注重另辟蹊径,在学习他校成功经验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内化,务求通过创新形成突破,努力形成学科优势与特色。

2.解困之举——学科建设发展出路

(1)明确学科定位与价值取向,着力化解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教学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从认识上,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以增强学科发展实力为核心,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内涵提升遏制边缘化发展。从操作层面上,就是要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着力培育学科特色,使之成为“立足之根”和“竞争之本”。

由此,在考虑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时,尤其要注重转变观念,尽快实现从政府导向型向社会需求导向型转变。从自身特点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出发,结合区域需求来确定社会服务的功能取向,以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参与开放的高等教育需求市场的竞争,以避免因目标趋同导致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要在充分预见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本校优势专业、学科的前沿和交叉地带,通过创新与融合培育专业和学科特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和多元的受教育机会,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量的需求和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2)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着力化解创新短板与低水平循环之困。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底子簿、资源少、实力弱,要在强手如云的高等教育格局中,突破低水平循环,占据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巧妙”设计发展路径,“巧”可以“四两拨千斤”,“妙”则可以“曲径通幽”。

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巧妙设计发展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及产学研服务协同发展。学科建没起步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总跟在别人后面走,没有自身的特点。作为教学型地方高校,要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将学科链与产业链相结合,将学科专业实验室与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相结合,坚持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学研服务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机制。

将高水平的学科发展特色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结合起来,巧妙设计发展方式,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合纵连横,扩大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突出应用研究,练好内功,强调学科建设对地区主导产业的支持与促进作用;组建战略联盟,围绕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力量联合攻关;通过学科组织活动、产学研服务强化教师知识储备与科技创新能力,并使优势学科的研究方向更紧密地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培育精品成果,形成竞争优势与特色。

将高水平学科建设任务与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积极争取著名高校强势学科“强扶弱”对口支援与扶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身学科。坚持与国内一流大学及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姻”,选拔优秀的尖子人才通过参与高级别科研项目,在参与、协作中学习,在联合、开发中成长。采用“引智”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外聘高水平学术专家来校主持和指导学科建设,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建设优势学科,以带动学术队伍成长,促进学科快速发展,并不断扩大优势学科覆盖面,形成特色学科群。

科学的发展方向篇10

关键词:中共惠州市;科学发展观;政绩导向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6-0026-0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靠正确的政绩观作保证。没有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就不可能形成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机制,也就很难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2008年,广东省惠州市结合被中央确定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市这一契机,对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开展创建“科学发展好班子”为平台,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县(区)党委政府正职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和职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等“三大政绩考评体系”为抓手,初步形成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建立科学发展政绩导向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タ蒲Х⒄构垡求正确的政绩观,现实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引领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机制。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机制对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先导、表率作用的领导干部的思想与行为发挥着导向、制约作用。

ィㄒ唬蒲Х⒄拐绩导向机制对领导干部带头科学发展起着“把关定向”的政治保证作用

タ蒲Х⒄拐绩导向机制是建立在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正确的政绩观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既是发展的质的规定性,也是发展方向的规定性。建立科学发展政绩导向机制,能促使领导干部形成一种政治自觉,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前进。这样有利于激励和促使领导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有利于消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能力,使领导执政行为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ィǘ)科学发展政绩导向机制对领导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产生强大的激励与约束力量

ブ贫取⑻逯啤⒒制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是长效机制,它产生着强劲持久的驱动力,制约和规范着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从政行为。一方面,它激励领导干部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常态行为,克服主观随意性,增强科学性,提高实效性,为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这种机制摆脱了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形成了科学规范体制,以其创新性和突破性特质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ィㄈ)科学发展政绩导向机制的形成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タ蒲Х⒄构凼钦攵缘鼻熬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入“误区”和“盲区”,出现了只顾经济增长而不能创造就业岗位的“无工作的增长”、收入分配失衡导致贫富分化的“无情的增长”、破坏多元文化导致传统文化失却家园的“无根的增长”和掠夺开发导致环境恶化的“无未来的增长”等不正常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既与个别领导干部的从政动机不纯有关,也与我们过去对政绩认识不足而形成的不正确的政绩观和政绩导向机制有较大直接关系,即所考核的政绩不是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而科学的发展目标也不是政绩所努力的目标,二者相互脱节是造成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和导向机制存在缺陷的结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对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新的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机制。

二、惠州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サ车氖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这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亟待探索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2007年初,新一届市委班子解放思想,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要全面落实中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关键在于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于是便对县(区)委书记的考核评价办法进行探索创新,率先在全省建立实施县(区)委书记责任考核制度,通过市委书记与县(区)委书记签订责任状形式,对各县(区)委书记完成任务的责任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各县(区)也参照市的做法,对各镇(乡、街道)党委书记和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进行考核,初步在全市建立起县(区)、镇(乡、街道)及村(居委会)三级梯次结构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全市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人人有目标、事事有责任的局面,创造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竞争、奖勤罚懒的良好环境。2008年,惠州市结合被中央确定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市这一契机,在修改完善《县(区)委书记责任考核办法》的基础上,以开展争创“科学发展好班子”活动为平台,建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县(区)党委政府正职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和职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等“三大政绩考评体系”,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激励他们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政绩,形成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

ィㄒ唬岢治镏饰拿鳌⒄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全面政绩”

タ蒲Х⒄构鬯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是符合“五个统筹”发展要求的政绩。这就要求政绩评价体系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到既看经济建设成果,又看社会进步;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变化;既看“硬环境”的加强,又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既要追求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因此,在设计“三大政绩考评体系”时,坚持“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的理念,做到既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同时又突出特点、各有侧重,精心设计出符合地方和部门职能特点的评价要点和关键指标。其中,对县(区)委书记的责任考核,侧重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五大建设”内容上,共设置了43个定量考核指标,两个定性考核指标;对县(区)长的责任考核,突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生态发展和文化发展等“五大发展”内容,也设置了43个定量考核指标,两个定性考核指标;对市直部门正职的考核,涵盖了服务发展、服务和谐、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创新等“五大服务”内容,共设置了17个共性指标,同时要求市直机关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和实际情况,自行设置一定数量的自选指标。

ィǘ)坚持“解近忧”和“谋长远”相结合,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环境友好、永续发展的“绿色政绩”

ト丝凇⒆试春突肪呈强沙中发展的三个基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降低人口总量,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着力解决资源短缺的发展“瓶颈”问题;努力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降低发展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在对县(区)党政正职进行责任考核时,要求县(区)党委政府正职立足当前,紧抓发展这一中心不放,围绕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又着眼长远,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农田保护、污染减排、节能降耗、环保投入和污水处理等绿色环保指标纳入考评体系。如果有一项“绿色指标”不达标,就要给红牌,一票否决,当年考核结果如果是“不称职”,就要接受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改正,甚至责令辞职、免除职务或者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处理。这些举措,有效有力地引导地方领导干部创造“绿色政绩”。实践证明,实行责任考核1年多来,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环保准入“门槛”普遍提高。仅今年上半年,就有700多宗较大投资项目因影响环保而被拒绝引进,较好地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减少排放和降低能耗。最近,省环保局对惠州市进行环保考核,惠州市环保工作责任考核名列全省第一,惠州市的环保工作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好评。

ィㄈ)坚持“抓发展”和“解民瘼”相结合,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爱民利民、造福一方的“惠民政绩”

チ斓几刹考绺喝嗣衿谕和组织重托,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创业绩。目前,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只关注GDp增长,不注重关心弱势群体,不重视解决群众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健康、社会安全等问题,以致出现“经济总量上去、生活质量下降”问题,产生“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等现象。为了引导地方政府和市直职能部门,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解决好民生问题,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惠州市将科技投入、医疗卫生、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地方党政正职和市直部门正职的考核体系中。今年上半年,市、县两级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到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都投入到民生建设中,使地方财政成为“民生财政”和“民心财政”;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生活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村卫生站建站率达到100%的目标;扎实开展“东江亮剑”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ィㄋ模岢帧吧霞犊肌焙汀叭褐谄馈毕嘟岷希引导领导干部创造上级肯定、社会满意的“公认政绩”

ズ锦涛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对领导干部所创造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在考核方式选择上,改变过去那种重视领导评价而只看“领导眼色”、轻视群众意见而不看“群众脸色”的做法,把上级考核与群众评议监督结合起来,通过采取民主测评、民意调查、检举申诉等形式请群众当裁判,由群众说了算,最大限度地落实人民群众对政绩评价的知情权、评价权和监督权,使群众评价监督成为决定领导干部政绩优劣的重要标杆、影响干部进退去留的“检验尺”,从而更好地强化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自觉做到“眼睛向下”,多做一些利民便民惠民的好事实事,有效遏制了极少数领导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只怕领导不高兴,不怕群众不满意”的从政行为。

三、建立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政绩导向机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ィㄒ唬治方向原则

ソ立科学发展政绩导向机制要坚持的最根本原则是政治方向原则,就是始终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紧紧围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标的认识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是关于发展的科学观。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建立政

绩导向机制的指导方针和判断标准,才能端正领导干部的从政动机,规范从政行为,促使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好“一个中心”与全面发展、增长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等矛盾,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ィǘ)科学全面与突出重点原则

タ蒲全面设定政绩考核指标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形成科学政绩导向机制的关键所在。在设计考评指标时,要重点突出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约束性的指标,引导领导干部集中精力抓大事、议大事、管大事,力戒“平均用力”和“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要淡化GDp指标,增加民生、环保、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指标,使政绩考核成为“指挥棒”,引领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进步。

ィ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原则

ヒ磺惺挛锉3肿约禾匦缘母本之处,就在于它质的规定性。政绩考核工作离不开对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量化,但也要防止政绩与数字划等号以及“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因此,就必须把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定量考核能够较好地减少和克服主观随意、感情好恶等因素对考核评价的影响。定性考核能够对一些无法直接提供数据的指标和整体工作情况进行概括性了解,从而弥补定量考核的不足,使责任考核更加合理、科学和民主。只有两方面考核互相印证、互相结合,才能得出公正客观、令人信服的考核结果。

ィㄋ模┥霞犊己擞肴褐谄酪橄嘟岷显则

ピ谡绩导向机制中,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要将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官意”与“民意”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要通过充分发挥统计、审计、财税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做好量化指标进行核实、分析、审定等工作,防止“注水政绩”。对由群众参加评议的定性指标的评价考核,可考虑让专业部门或第三方部门负责,使政绩考核工作置身于社会监督之中。

ィㄎ澹┦导检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