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十篇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十篇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33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1

关键词:电子文件档案化;传统档案管理;区别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办公室工作向自动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各个单位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续繁琐的办公文件,更多的日常工作内容直接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传统的文件一样具有形成、管理与处置阶段,进行电子文件档案规置并交由档案部门集中管理。本文主要探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的区别。

1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归档时限的区别

传统档案管理与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归档时限具有差异性。传统档案的归档时间是在完成了所有的档案资料之后,由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或者文书的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统一的收集,并合理而及时有效的归档与保管。而电子文件档案更加容易复制与调配阅读,在归档之后不会对相关部门查找和利用档案资料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电子文件档案在文件办理完成之后或者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就能对档案进行归档,归档时间更具灵活性,通常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不用延长。

2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归档方式的区别

2.1传统档案管理的w档方式

对传统档案进行归档,要求档案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的特点。在进行档案归档的时候,要注意档案资料的整体性以及完整性[1]。对所有的案卷进行归档时,要以案卷的顺序为基础,根据其正确次序进行系统地排序,保持卷和卷之间的相应联系,归档的档案资料要有完备的归档手续,保证档案工作的准确性。

2.2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方式

介质传递和网络传输这两种方式是电子档案归档的主要方式。通过电子档案进行归档,电子文件的方式表现的内容不够直观,在归档过程中,从外观上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无法直接地发现档案的内容。所以,在进行电子文件归档时,首先要对电子文件的产生以及形成的方式有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同时,在电子文件归档时,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要提供必要的技术说明,说明内容尽量详细可靠,并配套地提供完整的磁带、光盘的档案号、名称、主要内容以及版权和档案著作人。另一方面,在电子文件归档时,由于电子档案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会造成档案资料的遗失。所以,在归档时要对档案进行备份处理,一份为电子档案原件,另一份为纸质档案资料。

3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的收集范围的区别

3.1传统档案的收集范围

从信息与载体的关系来分析,传统档案收集的范围主要是档案信息和与之密切联系的档案文件类型,主要包括所有的纸质文档和浓缩型的档案等[2]。以档案的收集对象来划分,传统档案收集方式主要包括:(1)现行机关档案,现行机关的主要内容是指正在进行的日常活动的独立机关。在日常档案管理过程中,具有保持和查考利用价值的所有档案资料。(2)撤销机关。撤销机关工作中保留的各种档案资料,具有长久的保持与参考的价值。收集的资料一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事,包括革命政策档案以及旧政权档案等。

3.2电子文件档案的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档案收集的范围不但要以《档案法》相关规定、国家档案局里的相关文件要求为基础,还要结合电子文件档案的自身特点灵活地进行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所以,电子档案的主要收集内容包括:(1)本机关职能行使和行政管理或业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文件,要针对一些需要保持草稿的重要性文件,在进行资料修改时也要将原文保留,加版本号后进行累积,草稿与定稿要一起进行归档。(2)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做辅的设计、制造以及检测等技术形成的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各种类型的电子文件。(3)收集本机关制作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文件,例如:数据库、图形库或者方法库等。(4)机关制作的一些文本文件、图形、模型或者其他数据文件,各种程序的命令文件,其中包括: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控制程序和管理程序等。(5)与电子文件有关联的各种类型的纸质文件。(6)在对电子文件进行读取时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或者电子文件读取软件等技术支持,所以,电子文件档案在收集过程中要对技术设备操作和读取资料时需要相应操作软件资料进行收集。

4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查询方式上的区别

电子文件档案的查询方式与传统档案具有差异性。对于电子文件档案而言,只有符合相应的条件的客户才能注册,登记并成为电子文件中心的会员,会员可以进行远程登录,在电子文件中心对会员身份确定无误后进行可进行档案查阅,并查阅相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同时要在网上记录借阅登记记录和缴纳相应的查询费用[3]。而传统的档案,任何人都能进行查询,通常采用人工编制的检查工具进行检索。对传统档案进行查询的人需要拥有我国的合法身份证件,对于已经满了应管期限的,可以利用较开放的档案进行查询。

5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性的工作。传统档案管理与电字文件档案管理具有很大的区别,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之前要善于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碧英.论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J].管理与财富,2014,25(02):36―38.

[2]张丽鸿.浅谈电子文件的档案化管理[J].陕西档案,2015,79(01):96―101.

[3]徐晶.论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J].科学与财富,2014,69(06):32―36.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等纷纷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冲击着人们早已习惯的文化信仰。为了解奉贤区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城乡居民传统文化意识,根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要求,奉贤调查队于XX年5月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在全区范围内共抽取了10个行政村(居)委,按照随机等距抽样的方式,共抽取了200户城乡居民家庭作为本次专题调查的调查样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各100个;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91:109;年龄段以26岁至45岁、56岁至65岁年龄段为主。

本次调查以入户开展问卷调查为主,问卷共24个问题,涉及市民文化活动现状、市民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情况及现状评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三题到第十四题涉及市民传统文化意识。

二、当前我区城乡居民传统文化意识现状及特征

1、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是市民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从调查对象整体来看,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及口口相传是居民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途径。200位调查对象中,有63人选择电视广播、46人选择网络媒体及44人选择口口相传,占比分别为31.5%、23%及22%;仅有48人选择书籍和报刊杂志、学校教育及其他。但由于互联网使用情况受年龄影响较明显,46岁以上被访者表示以广播电视、口口相传及书籍报刊杂志为主要途径。

2、近半数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影响较大

当问及“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世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时,在200名调查对象中,有67人选择影响较大,31人选择影响很大,占比分别为33.5%及15.5%。分别还有76人、19人及7人选择一般、影响不大及没有影响。

数据显示,年龄越大,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程度也越大。12名25岁及以下调查对象中,仅1人选择影响很大,占8.3%;52名26-35岁调查对象中有8人选择影响很大,占15.4%;96名36-55岁调查对象中有13人选择影响很大,占13.5%;27名56-65岁调查对象中有5人选择影响很大,占18.5%;13名66岁以上调查对象中有4人选择影响很大,占30.8%。

3、是否选择以一定方式过节受法定假期及收入状况影响较大,洋节日则更受年轻人追捧

春节毫无疑问是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数据显示,200名调查对象中,197人表示对春节比较重视并且会用一定方式度过。

而庆祝其他传统节日则受法定假期影响较大,有151人表示会庆祝中秋节,占75.5%;有149人表示会采取一定方式度过清明节,占74.5%;但有些未设定法定假期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仅65人选择,占32.5%;腊八节,仅6人选择,占3%;七夕,仅21人选择,占10.5%。

从收入水平角度看,收入水平越高,对节日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如图1),尤其是需要一定消费的节日,如传统节日七夕、中秋节等;还有一些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

图1:各个收入水平调查对象选择过节的占比情况(单位:元)

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更受年轻人的追捧。数据显示,64名35岁及以下的调查对象中,有20人表示会过圣诞节,占31.3%;有18人表示会过情人节,占28.1%;而136名36岁以上调查对象中,仅17人表示会过圣诞节,占12.5%;仅11人表示会过情人节,占8.1%。

4、对传统思想及论述的认同度较高,但传统着作精读率偏低

据调查,200名调查对象对一些传统思想及论述的认同度较高。有143人及45人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71.5%、22.5%;有135人及56人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67.5%、28%;有135人及46人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表示认同及部分认同,分别占67.5%、23%。

200名调查对象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24人,专科31人,本科及以上45人。受文化程度影响,对一些中国古典名着及西方名着的精读率偏低,大部分表示只粗略读过(如图2)。从调查对象整体情况看,在问卷所列名着中,精读率最高的三本中国传统名着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精读率分别为16%、14%及12%;精读率最高的三本西方名着是《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及《傲慢与偏见》,精读率分别为10.5%、9%及7%。

从文化程度细分来看,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对中西方名着的精读率相对较高,但仍偏低。45名本科及以上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四大名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红楼梦》)的精读率分别为35.6%、35.6%、28.9%及24.4%。

图2:各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中国传统四大名着的精读率

三、增强市民传统文化意识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同于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单是课程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市民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文化的营造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完成,如广播、报纸、社区宣传栏、横幅、草坪中的警语等,让市民在一点一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能更具吸引力,更深入人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社区应大力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活动,如讲座、征文、演讲等,在这些活动中,市民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中,市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整体规划设计

2.1规划理念

2.1.1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规划布局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建筑形式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空间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色彩与材料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景观设计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整体规划设计

2.1规划理念

2.1.1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规划布局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建筑形式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空间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色彩与材料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景观设计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4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历史文化;岭南建筑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urbanization,moreandmoreoutstandinghistoricdistrictdestroyedundertheimpactofthemodernurbancivilization.thecityregionalcharacteristicsandculturaltraditionsalsowillbelost.inthispaper,aCaseStudyofLingnantiandi.makeanalysisonconser-vationandrehabilitationofthespatialandarchitecturesformtheLingnantiandi,andmakeasummaryevaluation.thepurposeisprovidesomereferencetoconser-vationandrehabilitationofthehistoricstreet.

Keywords:Historicstreet;onser-vationandrehabilitation;historyandculture;Lingnanarchitectures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3-68(5)

引言

历史街区由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群、历史环境等共同构成。历史街区是历史遗存的积累或体现,反映着现实生活与文化的多样性;它是城市发展进程的实体记载,承载着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同时附着着建筑、街区、社会形态等重要的历史信息。历史街区同时又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的生活场所,担负着城市居住、商业、游憩、交通等多种职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用地需求的日趋高涨和城市内无序的开发建设,城市大量的历史街区被拆除,传统的城市肌理被破坏,传统生活形态被丢弃,这些导致了具有历史感染力的城市空间的缺失。

因此,通过有选择性地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内部调整和改变,可以保护好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传承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达到引导城市发展、恢复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护历史建筑风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佛山岭南天地保护性更新,是以创造岭南传统文化的价值为核心,以完善城市功能、显示历史特色、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思路。

1岭南天地概况

佛山市地处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扼西、北两江之冲,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佛山历史悠久,“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发达的农业以及交通优势,使其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从唐宋时朝起逐步发展成为岭南的大都会。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是世界闻名的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美食之乡。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佛山成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域的佛山老城,则是城市的“古城”所在。老城蕴涵了佛山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了最集中的历史文化建筑,承载了最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化。

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街区)地处佛山市中心,是老城中核心的历史街区,由北面的人民路、西面的祖庙路、南面的建新路和东面的福贤路围合而成的祖庙片区和福贤路以东、兆祥路以北的东华里片区共同构成。项目占地面积达65公顷(净用地面积5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50万平米。

岭南天地是佛山历史文化遗产保存最为集中的片区,以祖庙、东华里、历史风貌区为发展主轴,用现代化的手法改造片区内的22幢文物建筑及众多优秀历史建筑,延续历史街巷,创造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并充分运用骑楼、镬耳山墙、瓦脊、雕花屋檐、蜿蜒街巷等岭南建筑特色,使得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得以传承,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007年初,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禅城区委区政府将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列为“三旧改造”的龙头项目和“一号工程”,年内启动了包括祖庙东华里片区在内的旧城改造工程。

岭南天地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分布有数个历史街区及大量的文物古迹,并且有便捷的联系,如传统民居、宗教及民间信仰、传统中医药、传统小商业及行业会馆、私家园林、汾江河景观、名人宅第等。因此,岭南天地开发定位为岭南历史文化底蕴和滨水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伴以佛山粤剧、武术、剪纸等文化载体,打造有独特岭南风格的旅游目的地。

2岭南天地空间形态更新设计

设计结合佛山中山公园与核心历史风貌区的建设,从佛山的地域文化中吸取设计元索,尊重佛山的历史环境与传统资源,保持原有城市机理和街巷系统,注重整体形态的完整性和景观设计的连续性,体现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历史人文气息的城市区域。

2.1岭南天地总体城市空间形态塑造

城市形态采用边界限定、组团布局、机理规整、疏密有致的整体格局,以“点、脉、网、面”四种形态意义上的多种空间要素组织,突出佛山禅城区空间形态的重点。

“点”是在禅城区内形成绿地、水系、步行空间与核心建筑组群相结合的城市空间节点;“脉”是结合禅城区城市空间格局,选取步行走廊与绿化水系走廊两类线性空间要素,构造城市空间骨架;“网”是在禅城区内形成开合有致、交互错落的城市开放空间网络与城市慢行系统双重网络,优化城市生活品质;“面”是在历史文化核心区内设置公共绿化公园与历史文化风貌区,而核心区建设高层的现代城市风貌区,呈现岭南滨河古镇与现代繁荣都市交相辉映的城市印象。

2.2岭南天地街巷空间塑造

一般而言,建筑是界定街巷空间的主要因素,建筑形体和建筑相互之间的关联组合决定了街巷空间的形式、大小、尺度。街巷空间尺度是否合理,是在街巷保护更新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岭南天地拆除了街坊中一些价值较低的旧建筑,改建成了内步行道,具有明显的设计成分。它使各街巷的连通性加强,适应了现代功能的需求;道路时宽时窄,空间尺度丰富多变,这些由一系列小广场围合的街道形成了一种满足现代人休闲的市民空间。位于祖庙大街中,保留了部分传统巷道,供人们观赏、追忆。岭南天地的道路空间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形式。由于在整体设计上坚持现有尺度的改造更新,同时注重对人们活动方式的引导,使得改造后的街道空间更加亲切宜人。

2.3岭南天地节点空间塑造

历史街区中的节点空间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同时也是保护更新关注的焦点。历史街区的节点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交通节点空间:指街巷道路的交叉点。传统街区多是自况下逐渐形成的,其交叉点呈现出多种形式。岭南天地的交通节点空间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例如:根据地形高低起伏设置尺度宜人的几级台阶和无障碍人行坡道(图3)、在道路分叉处设置方向指示牌(图4)、在巷道交汇处设置休闲茶饮商业(图5)等。

(2)广场空间:

广场空间是街区为满足多种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中国古代广场的功能是依附其他功能存在的,如依附于庙宇、宗祠等宗教建筑,进行宗教活动;用于集市贸易的商品交易场所;供人看戏的戏台空地等。因此对广场的保护和更新意在使其焕发新的活力,让他们再次成为人们聚集的场所。从岭南天地保护和更新的角度来看,广场空间不仅是简单的创造空间围合和视觉美感,它还保证了新老建筑的主从协调关系和时空连续;保护空间中原有的古树、植物、石材的铺砌、围墙等界定空间界面的构筑物;保护广场良好的空间比例尺度,人们应能看清周围的边界情况;提供休息娱乐服务;组织好人流交通等等多方面的保护设计内容。广场空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富有情趣的场所,对当地居民与游客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3)院落空间:指建筑或墙围合成的半私密空间。岭南天地的龙唐诗社的庭院保护更新,保留原来院落的格局,庭院空间错落有致,环境幽雅,古树婆娑,供人们观赏、追忆。身临其景,让人心旷神怡。

3岭南天地建筑保护与更新

3.1建筑功能保护与更新

功能更新原则:《佛山市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详细规划》将街区建筑分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一般建筑(与传统风貌无冲突)和一般建筑(与传统风貌有冲突)5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建筑功能更新的具体原则(表1)。

由于街区在改造前大多为居住建筑,还有部分产业建筑用房,所以民居建筑的更新与产业建筑的再利用是岭南天地建筑功能更新的重点。在岭南天地内,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力求达到“修旧如旧”,供人参观、追忆,或作为品牌店的高档场所,例如,简氏别墅、龙唐诗社等。

3.2建筑风貌与建筑高度

为更好地形成有序的历史文化城市风貌,城市设计对建筑风貌采取分类、分区控制的策略。在体现城市建筑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兼顾地域特色与时代要求,准确传达和体现佛山地域历史与文化特征信息。城市设计在五个层次分区控制建筑风貌,分别是传统地域建筑风貌区、现代地域建筑风貌区、混合风貌区、现代建筑风貌区和以地域建筑为主的传统建筑风貌区。具体的措施有:为了保证使岭南天地建筑整体风格统一,建筑的修缮或新建,大都利用了拆迁时保留下的材料或构件,如青砖、花窗、彩瓷、装饰画等等。然而,在保证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却不缺少创新,有不少新的建筑元素加入到建筑中,如为适应现代功能更新,将新旧手法结合,对传统木雕窗框的玻璃窗、岭南特色趟栊门加玻璃外窗。

设计对建筑高度实行分区控制,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在历史文化核心区外,允许布置高层建筑;核心区近距离边界区域建筑以小高层为主,核心区以内的建筑高度尊重现状;节点区域尊重城市肌理,建筑高度限制为低层,使其与周围历史建筑协调。

4岭南天地保护性更新评价

4.1业态的更新――可持续的商业开发

对待传统城市空间,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全然不顾传统空间的文化价值,全部拆除,然后进行所谓的三通一平,在旧址上重新建立现代化的城区。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节省成本,大大减少开发难度,但是对文化的漠视和抹杀是十分残酷和反动的。另一种,则采取保守的方法,将古城区看成文物一样保护下来,即使是更新也要求修旧如旧。这种开发模式,虽然将古城区保护了下来,却是不可持续的方法。因为没有经济的支持,政府和个别的保护单位没有能力维持偌大的一个低经济效益的城区的持续存在。因此,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街区,就必须注入新的业态,活化产业结构,与旅游业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结合,从而使古城区焕发新的青春华彩。

在佛山岭南天地项目中,规划者看到了文化的价值、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利益的存在。与上述两种方法不同,规划进行另一种理念的旧城改造,对传统城市空间进行再利用和现代化。例如简氏别墅等建筑文化价值很高的私人别墅,规划将其改造成西餐厅、咖啡厅或者品牌店的高档场所,旧城区成为购物、娱乐、休闲中心。新的业态在传统空间中洋溢出时尚的气息,现代与传统取长补短,交相辉映。

4.2整体环境质量的提升――城市空间的重塑

在对旧城区进行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只重视建筑立面的改造。国内的旧城更新大部分是穿衣戴帽式的对建筑表皮进行翻新,然而结果却是人气不足,不受欢迎。其原因在于,人们忽略了对空间系统的改造。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行为不只是观看建筑立面,而是在整体的公共空间系统中活动。

佛山岭南天地项目十分注重公共空间系统的重塑,通过改善原有的公共空间和增添新开放空间,保障足够的公共空间面积和个体数量,形成以低等级、小尺度空间为主题,大尺度、高品质大型城市公园为中心的合理结构。环境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健康与舒适感,通过整治绿化和水等开放空间,设置多样的休息、绿化和美化设施,以不同程度的绿化营造不同的景观环境。岭南天地巧妙保留了原来街道的肌理,在此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步行街、露天广场、有顶街道、中庭等一系列公共空间,聚集人流,增强城市活力。重视建筑与人的相互联系和步行空间的连续性、道路网络化、商业建筑前后铺面联通,增强道路交通的通达性。方案将原有的私家花园改造成公共花园,将一些价值不高的建筑予以拆除,作为城市广场,布置重要的商业建筑,形成现代化的商业空间。

4.3建筑文化特征的保留和提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佛山岭南天地保护更新中,十分重视佛山岭南建筑独特的建筑学价值。一方面,对传统岭南建筑和受南洋风格特征影响的建筑,方案予以保留。另一方面,并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对文化价值不高的建筑进行了二次改造,简化了多余的建筑语言,并增加了新的元素。岭南传统建筑封闭性较强,小门小窗,通透性不够。由于商业建筑的需要,方案将一些沿街首层立面墙体以玻璃替代,加以岭南风格的门窗。这样,既满足了商业建筑展示性的需求,又与传统的建筑语言相统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种对传统建筑恰当的改造,用新材料进行局部的更新,不但没有对岭南传统建筑学的价值造成影响,反倒增加了古建筑的吸引力和活力。岭南天地的优点在于把握好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意识的平衡,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技术方面的做法,岭南天地始终强调对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的运用,强调使用真实的传统的材料,避免用现代的材料替代;坚持传统的工艺制作,避免用现代的仿古做法,仿古虽然形似,却完全失去了传统手工的韵味。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使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例如岭南天地运用素混凝土,真实地表现现代材料的质感,没有半点仿古的意味,现代与传统相融合,充满了时尚感。先进的机械通风技术,巧妙地改善了传统城市空间的微气候。

岭南建筑文化特征的保留,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真实的技术做法和高质量的工艺水平,体现出老城的文化特征和价值。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所有传统城市空间和建筑价值的体现,都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人们珍视和体验的也正是文化价值。

结语

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保护与更新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目标都在不断扩充,因此保护与更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城市历史街区发展的动力复杂多变,人类的活动和交流方式也千差万别,这些都使得历史街区非物质因素的分析不够准确:在具体分析城市历史街区时,往往仍偏重于某一阶段的可见物质形态的研究而忽略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岭南天地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希望为其他地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林林,阮仪三.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06,(3).

[4]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晓红.保护历史街区的浙江模式[J].建筑与文化,2004,(3).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5

关键字:坡地别墅;立体院落;空间传统;文化神韵

重庆铁山坪山房坡地别墅位于重庆渝北区玉峰山森林公园风景区的核心,且在园林景观、户型布局、院落设置等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山水园林风格,引入江南园林造园理念和手法,并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以改造,使其既富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传造出了一种全新独特的民居文化。同时,铁山坪山房坡地别墅不同以往别墅一味的表现豪华铺张,而是充分利用借景对景,以及空间渗透等园林设计手法,以小见大,色调简约,含蓄婉转,显示了对山水林泉之乐的显然平静的情趣和追求,求利用自然坡地的有利条件及景观要素,传造出了一个集居住、养老、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高档山水园林的别墅居住区。

1设计构想

作为景区森林公园,充分尊重玉峰山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山地自然地形地貌,根据建筑与道路、地形关系采用上坡式别墅、下坡式别墅、吊层式别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道路顺应等高线,结合地形地貌设计。尽可能保护和美化原生态环境,减少对基地的大规模的平整、开挖等,保护自然植被。

2山地院落空间设计

2.1结构空间

在重庆铁山坪山房坡地别墅中,设计人员由中心向依次进行划分,形成“中心开放空间--组团开放空间--院落空间--建筑空间--私密空间”的递进层次。利用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和连续性提供不同的邻里交往空间,并从中体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图1、图2)

在入口区与中心区的空间处理上,设计师将入口区结合会所形成入口公共空间,在入口区与中心区之间通过道路、景观轴线形成一个过渡带,使入口区与中心区既互相联系,又保持一定的隔离,减少入口公共建筑对小区内部的影响。而中心开放空间与组团空间通过放射状景观轴线的联系,使组团与中心区在视线与空间关系上取得连续而有变化的组合。

图1坡地院落别墅空间效果图图2院落空间内向与外向、空间序列图

组团与院落的空间处理上更重要的是完成从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的过渡,通过建筑底层的局部架空、建筑间距的设计、地形处理、绿化和人行道的设计形成空间序列、院落到建筑庭院的过渡主要是形成从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的联系。这个层面上重点要解决的是回家时能够有一个连续的空间,体验到明显的归属感。

内庭的巧妙利用也是玉峰山甲第的显著特色,每个建筑单体中设计了一个内庭,将内庭的采光、通风功能和空间过渡效果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家庭内部的交流场所,并为内庭周围的房间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

2.2场地剖面设计

在设计中,项目拟建场地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下坡地,长约900米,最宽处约280米,东北高、西南低,最大高差约80米,建地西侧地形顺山势而下,直达山下,视野开阔。用地北侧为山势形成的山谷,高差近20米。地形的起伏变化,不仅构建了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视线条件,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景观,往往给游人带来惊喜。

铁山坪山房坡地别墅通过对地形的处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形的视觉轮廓、观看地形的视点变化、地形与建筑的比例关系和地形坡面肌理等可视景观的潜能,建筑上运用台、错、挑、吊、坡、靠、退、爬、架等建筑与山地地形结合的手法,别墅应不同的地形需要分为上坡式别墅、下坡式别墅、平坡式别墅等。结合地形合理布置可达到依坡就势减少土方挖填量,并可降低挡土墙的高度,达到节省造价。在道路设计方面,用人车分流实现对人的充分尊重和关怀,在保障步行空间的安全舒适,减少汽车尾气,噪音对人的影响的同时,采用一条道路两边入户的方式,将后院完全隔离,成为组团内人们进行私密性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半开放的前花园则实现了与组团绿地之间的相互渗透。高差错落的院落空间营造出立体的山水园林生态景观住区(图3)。建筑与院落巧妙利用高差关系,把各类用房有机组合起来,每户别墅均有前庭、后院及侧院等多重院落空间,宽敞的观景平台,室外温泉泡池,游廊及观景亭。前后两户的后花园组合成大的院落空间,增加空间的层次,创造更多的邻里交往空间(图4)。

2.3环境空间

环境设计构思围绕独特的玉峰山景观,将传统融入时尚,形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体系。一方面,通过对地形、道路、水体、建筑、植物、气候以及其他元素的合理组织。注重体现重庆和玉峰山的特色与文化底蕴,玉峰山的季节性色彩是体现玉峰山文化的重要方面。并且充分运用花、草、树木、水以及石等自然景观元素,赋予玉峰山特有的自然生机和活力(如图5)。

另一方面,汲取传统文化和建筑形式的符号,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通过对山石、地面、水池、院墙等构件的处理,形成统一中有变化的完整的景观体系。由于整个地块形状成矩形,且地势陡坡,因此设计师们在环境设计上,通过借景、衬景、对景等不同的造景处理,即不均衡对称,创造出更多的空间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丰富景观体验。空间布局设计上采用隔墙的方式将庭院分成几进院的形式,增加空间的层次,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

2.4建筑风貌再现传统文化神韵

本别墅设计以传统的园林建筑为造型特点,力求其参差错落,轻巧通透,与院落空间和谐统一,使其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使用价值。屋顶是园林建筑级富于表现力的部分,设计中采用的卷棚硬山顶,具有柔美的轮廓;卷棚歇山顶,翼角轻翘,造型多变。建筑色彩为粉墙灰瓦,栗壳色的栏杆、梁柱、挂落,组成素洁明快的色彩。

纵观此园,布局紧凑且灵活,不同意念的空间设计,各自表达出了不同的院落主题,创造了不同的空间韵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赢得了各方面的满意。建筑设计汲取传统文化和建筑形式的符号,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将门窗、墙面、檐口等建筑构件的处理与空间的铺装相结合,形成统一种不失变化的建筑景观序列。同时,通过与其他景观元素的组合搭配,创造统一中有变化的完整的景观体系。(如图6、7)

3结语

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对建筑功能、立意的诠释,基本来自于建筑空间的传承和更新。将院落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要以人作为院落活动的主体,即满足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规律,才能使院落空间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通过细致地分析院落空间,坡地别墅通过对场地的处理,根据建筑与道路、地形关系采用上坡式、下坡式、吊层式等,结合坡地合理布置达到依坡就势,营造宜人的山地立体山水景观环境,传承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理念,同时借鉴和学习江南园林,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诠释和发扬传统建筑的内涵,也是为当代别墅建筑设计寻求传统的根源。

参考文献: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6

一、相关国际法文献中的“社区”

如果重温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社区”一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社区保护”、“社区参与”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国际法体系的一个基本理念。

早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于1989年通过了一个《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该《建议案》对“民间创作”(folklore)的定义,曾对后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cibleculturalheritage)所下的定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该建议案的定义是:

民间创作(或口头与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传承。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www.lw881.com”’

上述定义,实际上认定并强调了所谓“民间创作”是以“文化社区”为基础的;而“民间创作”即便只是由社区里的“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来表达的,它也应该是符合“社区期望”,适宜用来表现该社区的文化或社会特性;进而,不言而喻地,“民间创作”通过多种形式表达的准则和价值,也主要是在社区内部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第155次会议,于1998年11月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其“宗旨”或目的开宗明义,就是要“鼓励各国政府、各非政府组织和各地方社区开展鉴别、保护和利用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条例》援引了此前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的表述,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定义基本上是继承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对“民间创作”的解释,其中“来自某一文化社区”和“符合社区期待”等关键性表述得到复述,唯在有关的表现形式种类中增加了“传播与信息的传统形式””。此外,在列举了上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还提出了“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所谓“文化空间”,是指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也包括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季节等)为节律而举行特定文化活动的时间,显然,此种文化空间的存在取决于以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也一样是以社区的存在为背景、为依托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还进一步规定,“希望被宣布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候选材料应经有关社区同意”,然后才可以由各会员国和准会员政府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提交申请”;而在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指南》评审“标准”里,“是否扎根于有关社区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史”、“是否能起到证明有关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特性的作用,是否具有灵感和文化间交流之源泉以及密切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对有关社区是否有文化和社会影响””等,均把“社区”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提交申报候选材料时,《条例》还要求附上“关于为使有关社区参与保护和利用自己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应采取之措施的说明”,以及“有关社区和(或)政府中负责保证使提交的候选材料中描述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状况今后不会改变的机构的名单”。《条例》还特别要求评审委员会在确定代表作的名录时,要充分考虑“为使有关社区的所有个人成员了解有关遗产的价值和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而采取的措施”,以及“该计划赋予有关社区的作用和该社区从中得到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保护和利用有关遗产而在地方社区内采取的措施”,也就成了评审委员会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作资格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在履行其定期向会员国或事涉的任何一方寄发已经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清单(名录)的义务时,还必须“标明其来自哪些社区”。

与此同时,人们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也开始注重“民间文学艺术”的区域性保护。如1999年非洲知识产权保护组织(oapi)一改其1977年通过的《班吉协定》对“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的广义界定,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定义为:

由社区或满足社区愿望的个人创造或传承,体现传统艺术遗产特色要素的产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诗词、民歌和器乐、民间舞蹈、宗教仪式中具有艺术表达性质的庆典活动以及民间艺术产品。

上述界定突出了民间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性。由于保护层次以及保护手段的差异,有关“民间文学艺术”的“社区参与”保护理念,对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私权进行保护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法律文件等并无太大影响。

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在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公报》(istanbuldeclaration)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历史和自然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从主要方面体现了各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生动活泼以及实践、知识和表现可以不断再创造的整体,它可以使社会各层次的个人和社区都能够通过各种系统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来表现自己的世界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在社会中产生归属感和连续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这份已于2006年生效的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法文件。《公约》的第一章“总则”所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的明确定义为:

转贴于中国http://

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上述定义虽然将群体、个人和“各社区”相提并论,但依然是将“各社区”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此定义为基础,这份国际法文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上区分为五大类: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中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第三章,题为“在国家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明确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应该有“各社区、群体和有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特别是“第十五条”,更是以“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参与”为题,规定缔约国“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社区保护”无疑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相关国际法文件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重视社区保护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体系得以形成,其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参与。正如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申报、登录和保护等工作,始终分别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各国专家所提供的专业支持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也始终得到了各国主要是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专家们所提供的学术支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起草的相关国际法文件,曾组织各国专家反复进行了研讨论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里所反映的有关“社区保护”的理念,其实是与国际民俗学界和文化人类学界对于“文化”的专业认知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重视“社区保护”乃是国内外有关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生效以来,由缔约国选举产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与会的各国专家根据《公约》第十五条的精神,深入讨论了社区参与的有关问题,反复强调了“社区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7年5月,该委员会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一届特别会议,通过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标准”,其中第四项就涉及了“社区、团体或有关个人的参与和同意”。委员会一致认为,有关社区、团体或个人的参与对于编写提名文件、制订和执行保护措施至关重要。这次特别会议重申了社区或其代表、执行人员、专家、专门知识中心和研究机构参与《公约》执行工作的重要意义。2007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政府间委员会第二届常会,大力呼吁各缔约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社区参与”。2008年2月,政府间委员会第二次特别会议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开,进一步就社区代表及专家和有关研究机构参与实施《公约》的指南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特别会议突出强调了社区、群体、个人和研究机构参与《公约》实施的重要性,认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发挥核心作用;会议还指出,缔约国有责任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社区充分参与各自国内的各项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工作的各种专家们看来,虽然社区和社区保护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立场,但仍需要向各国重申、强调和呼吁对“社区参与”的重视。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博士在2003年12月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发表的《致辞》中所指出的那样:“2001年通过的《全球文化多样性宣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实施的项目,鼓励了中国地方社区,利用中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契机,担负起遗产保护的责任。……表现形式和知识的传播对文化社区至关重要,社区的保护和推动将促进我们的未来发展,并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政府的积极性、学者的研究和社区的努力,有助于受威胁的传统及生活方式积极地去顺应变化,或稳定自身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我国学术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社区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说也是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的。曾经参加和见证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国际立法进程及中国国内的批准程序,并多次出席政府间专家会议的法学家梁治平撰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的社区和群体甚至个人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除了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外,还应该特别重视社区或者社群、个人的参与。民俗学家周星主张,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因为基层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存续的“传承母体”。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由生活在各种社区里的人们创造、享有并传承着的,地域社会或其内部的复数社区,可被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滋生、扎根和延续的社会土壤、基本条件和传承母体。因此,如何维系社区及其文化传承的机制,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保护工作的关键。另一位民俗学家贺学君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除了处于决策、组织和统筹之地位的政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社区民众。社区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享有者”,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利害相关、诉求最多的一方。此外,刘魁立先生主张的“整体性保护”和黄涛先生主张的“情景保护”,其实也都内含着社区保护的学术思想。

转贴于中国http://

三、我国有关社区保护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酝酿、起草、反复讨论及最后通过的全部立法过程;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第十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该《公约》,使中国成为第一批缔约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迅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公约批准书的国家(第6位)之一。为了履行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国政府也进一步加速推动国内的相关立法进程。继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后,2003年11月便初步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的草案拟定工作;为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表述与精神相接轨,该法律草案于2004年8月被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目前,它正在接受广泛的咨询、听证,处于不断完善修改的过程中。中国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具有行政法规属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也表现出对于社区保护理念的重视:

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在作为上述《意见》之“附件”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虽然没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畴中提及“社区”,但“第四条”指出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而且,在“第六条”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设定的评审标准中,第二款即为“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在“第七条”中也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措施”之一即为“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第十一条”还进一步为“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开辟了“联合申报”的路径。

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2日发出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并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分,增加了通过建立“文化生态区”实施保护的内容,指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应该说,这些要求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在社区或在基层地域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本思路。

近10年来,中国政府在全社会的积极推动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包括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认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登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文化遗产日”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并实践着以社区为背景、为基础的各种保护性的活动。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经验,例如,贵州省的西江干户苗寨,其重视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机制以及兼顾保护传统和市场发展的经验,就非常值得重视。

2003年10月,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并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共认定了44个历史文化名镇和36个历史文化名村。虽然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也涵盖在内,而且也都是要求在村镇这些基层社区进行全面或整体性的保护。正如青岛泰之博士在其另一段“致词”中指出的那样:“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物质形态和保护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当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在论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还应该提到文化部于2008年11月3日的《关于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此次对963个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乡土艺术特征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认定,可以说既是对以往基层文化艺术工作的总结,同时又为进一步在基层社区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如果能够将它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管理、保护举措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奖励机制等相互结合起来,那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将切实地在基层社区得到很好的落实。

但毋庸讳言,由于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具有自上而下展开社会动员的特点,而且,也由于必须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部级、省级和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于是,由文化行政强力主导的宣传、动员和申报工作紧锣密鼓,却也多少产生了某种只热衷于“申报”而忽视切实保护的倾向;此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脱离基层社区,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享有者等“当事人不在场”等主体性缺失方面的问题。

笔者在本文中重温相关国际法文件里的“社区参与”原则,回顾国内法规的相关规定,总结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重视基层社区的经验,都是为了突出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所属的社区以及广大基层民众和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才是今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终成功的关键。

转贴于中国http://

中国 注释:

①该《建议案》本可直译为《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案》,由于其中的folklore也被翻译为“民间创作”、“民间文学艺术”等,且现已在中文文献中被广泛采用,故本文在涉及《建议案》时使用“民间创作”、在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时则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以表示同一个问题在公法(国际条约)与私法(知识产权法)两个层面的保护。

②文化空间,又被译为“文化场所”,它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及其《申请指南》中多与“文化表达形式”(forms0fculturalexpression)并列出现。参考文献:[1]unesco,第二十五届大会记录[eb/ouhttp://portal,unesco,org,2010-09-25,[2]unesco,proclamation0/masterpieces0/the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q/human讧7:guide扣rthepresentation0/candidaturefiles[eb/ou,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46|124628eo,pdf,2010-09-25。[3]oapi。agreementrevvingthebanguiagreement[eb/ou。http://www,wipo,int/wipolex/en/text,jspfile_id:129231p653_29778,2010-09-25。pl)unesco,thirdroundtable0/ministers0/culture-intangible

cuhural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7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新校区文化建设遇到问题的分析,提出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

1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提起航海院校,人们便联想到严谨、勤奋、敬业、服从,这些都是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优秀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操、人格、信仰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与其他类别院校校园文化相比,航海院校校园文化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内涵。

1.1校园物质文化

航海院校一般都具有浓郁的远洋特色,对校园环境的打造不仅从宏观的整个校园着手,而且具体到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雕塑等,都可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除此之外,专业用于远洋船员训练的教学科研设备,如航海模拟器实训室、雷达模拟器实训室、自动化机舱、柴油机综合拆装实验室等都鲜明地标示出院校的专业类别。

1.2校园制度文化

航海院校教育与海运业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海运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国际性,所以有关的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从提高船员素质、保障海运安全、减少海损事故、防止污染环境等角度出发,制定和颁布了许多具有强制性的国际规范和行为准则,航海院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将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精神。

1.3校园精神文化

航海类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在远洋船舶上工作,工作环境相对独立和封闭、工作相对辛苦和单调,这就更需要他们严谨、勤奋、敬业、团结的精神。各航海院校也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1.4校园行为文化

远洋船工作本身的艰苦性、危险性、涉外性和复杂性要对航海类院校的学生要求非常特别。半军事化管理恰恰能适应航运企业全面提高船员素质的特殊要求。在培养人的敬业精神、集体精神、吃苦精神、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是其他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半军事化管理体现航海类专业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专门管理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严而不僵、活而不乱,既是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也是养成学生良好作风的有效途径。

2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许多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但新校区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容易出现建设初期和一段时间内的匮乏且与老校区校园文化不对称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航海院校同其他类别的高校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1)由于地价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新校区大多建于郊区,生活不便,教师较少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结果造成了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同时,新校区建成后,入驻的第一批学生通常是新生或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仍住老校区,这样造成了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联系的隔离,低年级学生难以得到高年级师兄姐的言传身教,体会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导致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很难传递和移植到新校区。

(2)选址的偏远也导致了新校区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仅交通不便、购物不便、休息娱乐设施缺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而且缺乏城市社区文化的“雨露”,并且周边相对落后的城郊文化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3)新校区缺少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个性文化上的差异。”[2]

3对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的思考

虽然新校区具有大气且特色鲜明的建筑单体,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但这仅仅是魅力的外在形式。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校区都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荒芜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在老校区悠久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才能相得益彰。

3.1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

新校区建设伊始,是一张空白的纸,脱离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新校区不占丝毫优势,传承老校区传统的、引人自豪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最佳的路径。对于航海院校的新校区文化建设来说,传承老校区特有的“航海”特色文化精神也是笔者推荐的。要从航海院校自身具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特质下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石、制度文化为屋架、行为文化为砖瓦、精神文化为砥柱,逐步形成与老校区具有质的同一性的校园文化。

3.2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

“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传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尚的同时,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文化。

(1)网络创新。在当今网络时代,新校区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为师生员工提供的公共服务,到部门和师生的个人活动的数字化。

(2)社区文化创新。帮助学生建立立足于大学生“内围社区”的社团组织,同时,学校应当主动加强同周边城镇或农村“社区”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用开放、包容、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去影响的人、物、事,彼此渗透、互相吸收。在这方面,航海院校由于其体育运动设施的特殊配备和先进性,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发挥校园的社会功能和带动效应,从而使新校区校园文化得到升华。

(3)环境创新。校园环境建设是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建筑物的风格及装饰,文化景点布设,校园绿化、美化等手段,营造出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文化景点的布设,应纳入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更要有创新意识。

总之,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汲取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精华,继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统筹规划、逐步实施、精细操作、在更高层次上丰富和发展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立博大、深远、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各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校园文化不因异地办学而湮没,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云琴.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J].中国远洋航务,2007.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8

   (一)学习型城市与教育品牌。教育品牌一是指学校名称或办学项目的标志,这是作为一般品牌的识别功能;二是指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各要素的综合,即品牌的利益功能及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构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学习型组织,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学习型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来主导,以整合、创新各类社会教育资源,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和社会文明建设需求,构建优质的学习文化与环境,体现教育的公共属性。因此,学习型城市品牌是传统教育品牌的新发展,是一个城市各种教育品牌的综合象征,具有教育品牌的基本属性。

   (二)学习型城市与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塑造城市的独特风格与差异化个性,增强吸引力、认同感、归属感,以品牌来发挥城市的辐射、引领效应。城市品牌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要进行延伸与扩展。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学习型城市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终身学习环境与文化,从而实现以学习促进社会及成员科学发展。因此,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提供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这样看来,学习型城市品牌文化不但是宏观层面的,更是广大市民能随时随地体验感受的微观学习文化,是城市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型城市品牌是城市品牌的延伸,属于城市品牌体系范畴,学习型城市形成的学习文化是城市品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以上分析可知,学习型城市品牌本质上是教育品牌的发展,广大市民是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教育目的是提升市民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与创新,要求整合教育资源,以创新性的学习项目为突破口,以多样化的社区教育来开展个性化服务。同时,学习型城市品牌又是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学习文化来塑造城市品牌文化个性,是城市品牌软实力形成的重要路径。因此学习型城市品牌是城市总品牌的一个子品牌,也就是说城市品牌是学习型城市品牌的背书人,在城市品牌的家族体系中,学习型城市品牌可以具有独立的识别功能及形象个性,是活化城市品牌的重要因子。

   学习型城市品牌化建设策略

   (一)学习型城市品牌的形象系统建设。品牌形象是一种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度、忠诚度、联想度等资产,这是强势品牌的基本特征。学习型城市品牌具有教育品牌和城市品牌的双重特性,而形象的形成需要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塑造形象识别是学习型城市品牌化建设与推广的基础。实践证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品牌形象塑造与推广的最有效方法。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以企业识别标志为中心,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组成。其中,理念识别是灵魂,是形象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统领后两者;行为识别是企业运行的所有规程及策略,是一种动态的识别系统;视觉识别是最活跃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学习型城市品牌形象系统要建设好理念、行为、视觉三个识别子系统。理念识别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理念,同时要体现地域城市的文化个性;行为识别系统要制定服务市民指导性策略,规范行为;视觉识别系统要表现品牌理念,规范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宣传推广活动。设计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以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才能更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便于广大市民的选择、监督、评价,强化城市品牌的竞争力。

   (二)建设形象展示、个性化学习、教务管理一体化的网络远程学习门户网站。适应社会学习者需求是有效推进终身学习的基础,适应学习需求表现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内容与方式的个性化选择等。首先,网络远程学习网站是学习型城市品牌学习的集中展示窗口,是与学习者沟通交流的常规渠道,通过网站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参与方式、效果保障等传播,以激发广大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其次,通过网站提供的各类数字化学习项目,连接各类学习资源,便于学习者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个性化辅导等提供多样化选择。再次,通过网站提供的学分银行形式的教务管理,以个人学习账户方式实现非学历与学历教育的一站式转化,打通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开放学习机制的技术障碍。如上海等城市建设的终生教育网站。

   (三)创建市、区二级共享性的特色学习项目。即创建适应全市、全区共通性学习需求或城市发展需要的特色学习项目。学习项目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学习型城市建设依托于社区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过市、区级的特色学习项目建设与共享,给街镇提供有力支持,便于提升服务层次和提供便利选择,如广州建设的数字化学习港在主要社区遍布的示范学习中心。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区级需求建设通用性的学习项目,提供满足区域学习需求的学习服务,另一方面各街镇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建设与推广学习项目,如果发展成熟而且能适应市、区共同需要,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市、区共享性学习项目。如针对农民工、城中村的市民化教育问题的项目等。这样使教育超市、教育菜单源源不断得到优化和充实,有效保证学习项目的活力。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9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色彩文化创意经营【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化的创意与开发经营,不仅应重视民族、国家的文化,而且也应重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地方发展的宝贵资源,具有凝聚人心、和谐社会的功能,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创意、打造各类地方品牌、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色彩文化彰显出一个地域特有的精神气质

色彩文化是文化领域中一个不太受人重视的门类,但却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发源于皖南地区的徽州文化,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醇厚鲜明的人文传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其中尤以别致出众的色彩文化最具代表性。色彩文化根植于皖南地区的族群基体,渗透于当地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卓然不群的地域风格。

在美学内涵上,色彩文化与传统地域、族群的人生价值观念等精神意识相互交融,彰显出一个地域特有的精神气质。色彩文化善于通^色彩元素来体现当地居民勤勉坚韧的修身认知、宣扬和睦共兴的齐家意识以及思行进取的行世理念,这在建筑实体与起居器物上表现得最为集中。

伴随着各地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也得到了重视与合理定位。各地都在积极利用别具一格的地域色彩来进行文化创意,并对其开发经营。这样一来,就在建筑外观、器物框架、装饰形态、观光旅游等众多产业中融入了文化底蕴,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承续弘扬与当代产业升级转型的互促共进。

着力开发地区的色彩资源潜力,构建视觉产业群。将散落于民间各地的色彩资源进行统一收集、合理配置,并进行科学地加工开发与商业包装,将会构建出一批独具特色的视觉文化创意产业群。如将暂时分散的民间艺术加以集中改造并进行商业运作,打造出如视觉文化主题公园、民间曲艺视觉体验店、特色视觉打印屋等新型产业集群,无疑能够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完成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良性转化,保障地域色彩文化的传承更新。

释放地区色彩资源,打造旅游景观区域。积极利用地域色彩文化,并将其延伸至旅游行业,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景观区,使得传统色彩文化在重焕活力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开辟新路径。

凝聚地区色彩资源价值,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助力,能够有效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各地应通过不同宣传途径,向社会大众介绍地域色彩文化所具备的历史传统、人文底蕴和经济价值,提高社会大众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吸引商业机构进行调研投资,使之成为带动当地就业、助推产业升级的动力。

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中存在的两大短板

用色体系过于浮华艳丽。作为最为直观的视觉元素与感官形式,色彩的运用与呈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主体的综合表现力,无论是在绘画、建筑,抑或是在雕塑、工艺之中,色彩都被放在了极为关键的位置。然而,一些地区的艺术行业过度强调新潮先锋、一味模仿西方艺术、整体色调艳丽浮躁而混乱飘忽,这种用色风格很难让人们产生精神共鸣感,因而亟待调整。而传统色彩文化是极具生命力的独特资源,蕴含着悠久醇厚的人文底蕴与艺术精华。将其合理融入当前的艺术行业,调整其偏于浮华、不切实际的用色体系,有助于形成清新淡雅的用色风格,既能消除当前部分地区艺术行业的用色瓶颈,又能凸显独具韵味的地域特色。

用色空洞沉闷。当前,受一部分艺术创作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影响,为了抢占旅游艺术消费市场、快速获取经济效益,一些地区的艺术行业对色彩元素的使用逐渐趋于僵化,基本用色的整体设计表现出空洞牵强、迎合低俗审美趣味的倾向。许多创作者基于批量制作的盈利目的,直接将一些流行的色彩元素进行移植涂抹,并未真正体味色彩运用的艺术诉求与实际定位。因此,通过将地域性色彩文化融入视觉艺术创作,着力纠正业已偏差的色彩运用,广泛吸纳地域色彩传统、表达地方特色艺术,形成清新别致、卓然出众的色彩新风,将会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传统地域色彩文化的创意经营之道

吸纳厚重的深色意蕴,营造具有画面美的建筑外观。建筑外观是视觉感官的直接体验形式之一,基于营造具有独特画面美的视觉目的,吸纳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中厚重、醇远的博大意蕴,有益于彰显悠久深邃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从而给予观看者浑厚绵远的视觉感受。如在明清古村落保留较为完整的歙县、黟县以及祁门地区,就可以仿照遍布本地的古村落建筑的基本构造与用色手法,尝试建造一批乌顶灰墙的古代风俗活动体验馆、朱门青壁的旅游纪念品店、靛瓦碧檐的仿明清茶室等。要重点在客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地带进行布局,既可以采取同一亮度色彩建筑物集中分布的手法,也可以采取三角形、菱形等多线组合的形式,将不同亮度色彩的建筑物交叉分布,构成错落斑斓的画面美。

凸显灵动的淡色气韵,构筑具备造型美的器物框架。器物内饰是建筑群落的内在组件,也是文化旅游视觉标识体系建构的关键对象。文化旅游兴起之后,建筑群落内部的各种器物成为了细致展示一个地区文化传统与人文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中的淡色气韵,展现其灵动飘逸的特征,逐步构筑具备造型美的各色框架,继而完成视觉标识体系的多样建构。如在徽商文化极盛的绩溪、休宁等地,私家园林之内的各式精巧家具、精美内饰以及精致装潢都颇具吸引力。鉴于此,我们可以着重将传统徽州色彩文化之中的淡浅之色,融入文化观光旅游景观的室内装饰之中,营造出细腻丰富的视觉体验。

添加独特的色彩风韵,创设具有别致美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根植并脱胎于自然社会系统的旅游形态,既有自然景观的淳美,也有人文景观的风雅。为了配合视觉标识体系的建构拓展、释放传统优秀地域文化的价值功效,添加其独特的色彩风韵,继而创设具有别致美的文化旅游新形式,文化旅游的新兴地区应当因地制宜地开展独具地域色彩的文化景观造势推广,着力打造以传统地域色彩文化为内容的地方民族曲艺文化节、全民自助游览,以及新区文艺推介会等活动,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来景区参观并实地感知传统色彩文化资源在改善旅游体验、提高休闲质感上的切实效用。

聚合丰富的色彩资源,构建具有文化美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后起之秀,包含建筑、美术、绘画、舞蹈、服饰等诸多文化门类,对于观光旅游的辅推动颇为显著。聚合地区的丰富色彩资源,构建具有文化美的创意产业集群,进而协助视觉标识体系的深入延伸。如在歙县、黟县以及休宁等传统徽州文化的发源地,统一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种色彩文化资源,着重将其中厚重沉绵、清新淡雅、绚烂精致等不同色彩元素进行包装,既可以由此创设各种体验性以及互动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能够开发出形式多样、意趣丰富的工艺饰品,完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产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快速转化。这样就能在传承并弘扬本地区传统地域色彩文化的同时,贯彻对视觉文化标识体系的具体实践,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为协调。

(作者分别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柏杨:《安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②章尚正、周伟伟、朱莲:《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产品体系开发》,《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第1期。

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篇10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年,中国政府开始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2006年,国家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确立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文化部专门设立非遗司,各级政府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由此可见,我国的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正逐级走向制度化、有序化、常态化、健康化发展道路。

伴随着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全方位启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工作也愈加受到各级政府重视。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民间舞蹈)和乌钦(民间说唱艺术)等518项均在其列。在我国迎来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新疆达斡尔族的沃其贝节被纳入到第三批部级非遗名录中。黑龙江省先后于2007年2月、2009年6月、2011年8月将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达斡尔族萨满舞、达斡尔族扎恩达勒分别列为省级第一、第二、第三批非遗名录;内蒙古自治区先后于2007年6月、2009年8月、2011年10月将达斡尔扎恩达勒、木库莲、鲁日格勒舞和乌春(乌钦)分别列为自治区级第一、第二、第三批非遗名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9年8月将塔城地区申报的毕力多尔舞列为自治区级第二批非遗名录。

笔者自2005年至今近8年时间里,致力于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调查与研究,先后21次前往达斡尔族聚居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以下简称梅里斯)、哈尔滨市,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鄂温克自治旗、呼和浩特市,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以及阿西尔乡、恰夏乡、阿布杜拉乡等)进行实地调查,多次采访在北京生活工作的达斡尔人。受访者有达斡尔学者、民间歌手、职业歌手、文化干部达200余人次,以及小学、中学、高校、乌兰牧骑、文化馆站等机构。在此,通过调查所获得的材料,来探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歌舞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一、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的一般情况

基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使笔者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近些年来在达斡尔族中间,人们在不同层面上,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对本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一)在不同层面上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1.个体行为的保护与传承

个体行为的保护与传承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个人为主体这个层面上。这种保护与传承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保护者个人自觉把所了解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记录、整理、研究,并适时地传承给他人。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保护者以个人为单位开展活动,例如:鄂温克旗的特木热(男,达斡尔族,2010年采访时65周岁)是一位退休中学物理教师,自幼喜爱达斡尔族民歌。退休以后,开始整理达斡尔族传统民歌,并将整理好的曲谱和唱词拿给社区合唱团的人学唱;呼和浩特市退休中学教师乌兰托娅(女,达斡尔族,2011年采访时58岁)退休以后开始搜集、整理达斡尔族传统民歌53首,并于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间,自愿在网上教唱达斡尔族传统民歌;莫旗文化馆原馆长金花(女,达斡尔族,2011年采访时72周岁)退休以后主动教授、辅导乌兰牧骑和文化馆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们跳鲁日格勒舞。

2.民间团体学会行为的保护与传承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调查和了解,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时期的沉寂之后,随着国际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逐步形成,随着我国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推进力度的日渐加大,达斡尔人对民族身份认同度也在逐年提高,对民族文化复兴愈加有着强烈的诉求。以学会这一民间组织为单位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主导作用。学会通过节日、民俗活动、年会来组织歌舞演出、比赛,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进行专题研讨。这其中,尤以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以及下属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学会、富拉尔基区达斡尔族学会,以及内蒙古莫旗达斡尔族学会的工作为突出。

3.政府行为的保护与传承

指政府职能部门、专业院团、文化馆站、专业院校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采取的保护与传承行为。如: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2008年开始,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招收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自觉承担起了本地区少数民族(包括达斡尔族在内的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省内七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传承人培养责任;莫旗民族歌舞团创编大型歌舞《神奇的达斡尔》于2009年相继在北京和台湾成功上演;内蒙古电视台近年内两次举办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歌手大赛2012年6月,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黑龙江省文化厅、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了风情音画《达斡尔人》参加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社会反响强烈。个体学会政府三个保护层面,涵盖了自下而上的全部主体层面。其中,个体保护与传承行为是基于个人自主、自愿发起,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定期性,非常态化进行;学会虽为民间机构,但确是学者云集的组织,有些学会因成立时间较长(如: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成立于1982年8月,至今已经30年了),多年来活动较为规范并常态化,加之有些学会的活动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所以,由学会组织的大型活动通常会吸引众多达斡尔族同胞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可以说,学会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会是沟通个体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民众的热情参与,是在学会这一层面上保护、传承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活力源泉。一个良性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应该是涵括各保护主体层面的,其中,政府层面理应成为保护传承非遗主体中的主体。政府应通过其政策导向、精神引领、资金支持、鼓励示范等具体方式自上而下地发挥其他主体层面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真正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应该由当地民众自己主导。只有民众具有了充分的文化自觉意识,认识到非遗是与其生活的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中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采取不同方式对非遗项目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歌舞进行保护与传承

1.在民族文化活动中的保护与传承

各地达斡尔学会自成立之日起,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如前所述的节日、民俗活动、学会年会等。抹黑节是达斡尔族的传统民俗,每逢春节正月十六举办。仅2012年春节期间(正月十五至十六),就有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达斡尔族学会举办的嫩江起舞达族同胞庆佳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学会举办的第30届阔德格乌渡日大庆市达斡尔族学会举行的抹黑节活动;莫旗达斡尔族学会举办的抹黑节活动;鄂温克旗达斡尔族学会主办,巴彦塔拉民族乡党委、政府以及伊兰工作室承办的霍乌都日联欢晚会等。祭祀敖包是达斡尔人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的6月份,各地达斡尔人都举行有自己的地域特色的祭祀活动,如:莫旗的斡包节、梅里斯的库木勒节、新疆塔城的沃其贝节。在上述节日、民俗活动中,展演(比赛)、交流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是活动中的主体内容,突出了民族的传统歌舞艺术在达斡尔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活动此起彼伏,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作用。

2.以搜集、整理、出版、研究的方式加以保护与传承

可以说,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没有间断过,以音乐家通福、陈清漳等人搜集的《四样红》等民歌为标志,先后有安波、魏作凡、色热、王羊、敖登挂、杨士清、巴尔登、甲子、何今声、何银柱、乌嫩齐等人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搜集整理了大量有价值的达斡尔族传统民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启动了被誉为文化长城的全国十大志书的搜集整理编纂工作,该志书历经30年终于全部完成。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曲艺集成》(内蒙卷、黑龙江卷、新疆卷)中都有达斡尔族民歌、舞蹈、器乐被收录进来,其中,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卷、黑龙江卷、新疆卷)中就收录了345首达斡尔族传统民歌。集成的出版,使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以文献的方式永久地保留了下来,这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是一个质的突破。近些年来,在民间不断有人本着一种文化自觉进行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莫旗离休干部图木热、文化馆干事郭斯琴卦,海拉尔退休少年宫教师敖淑珍、退休干部巴图德力格尔,梅里斯文化馆馆长鄂忠群等人都在为此而努力。

在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关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音乐形态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可以说,文献所起到的保护与传承作用是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3.以学校教育传承为渠道的保护与传承

当前,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最主要渠道,学校教育也同时在传承民族艺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领域,莫旗尼尔基第一小学(民族小学)和第二小学均走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他们在传承达斡尔族民歌方面已经开始尝试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自己民族的歌的教学活动。学校教育传承中另一条主要渠道是专业艺术院校教育。2011年7月初,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学院精心打造了一台以弘扬、宣传地域音乐文化为宗旨的大型综合歌舞节目《阳光下的达斡尔人》,内容包括了达斡尔族传统歌曲、舞蹈、服饰以及代表性体育项目曲棍球的舞台展示,参与表演的近一百人全部为在校的声乐和舞蹈专业本科生,教学对象中除了有达斡尔族学生,还吸纳了一批汉族学生和部分蒙古族学生的共同参与。

4.以现代科技信息传播方式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遍及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有了网络,人们可以零时间、零距离地接触和感知世界。网络的发达,使达斡尔人也十分受益,人们通过网络来畅叙友情、交流心得、信息。网络还成为了达斡尔人传播音乐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达斡尔人欣赏、学习到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缺失的一课唱自己民族的歌。呼和浩特市退休中学教师乌兰托娅,从2010年3月开始,在UC网的达斡尔聊天室教唱达斡尔族传统民歌。每天早晨八点至十二点,网上都会聚集着全国各地的达斡尔族年轻人学唱本民族民歌,同时在线的有二、三十人,最多的时候达到四、五十人。这种以网络传播民歌的方式波及范围广,受益人数多。此外,年轻的达斡尔族优秀女性梦迪自筹资金建立达斡尔族论坛网站,义务担当起坛主的责任,网站在引领达斡尔人进入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同时,也成为了展示、传播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一扇窗口。

二、梅里斯区文化馆对于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舞、

乌钦说唱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情况上述,笔者根据近些年来田野调查所获信息,就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了概述。这其中,尤以部级非遗项目哈库麦勒、乌钦保护依托单位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馆开办传承人培训班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与传承这一工作为突出。梅里斯文化馆以开办传承人培训班这种方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舞、乌钦说唱培训班简介

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民间歌舞)和乌钦(民间说唱艺术)是达斡尔族十分珍贵的传统音乐舞蹈艺术。在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改变,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间已经很少有人唱和跳这些歌、舞了,能熟练掌握这些传统歌舞的人们大都已经年迈。由于在民间缺少表演这些传统歌舞的文化氛围,当下的年轻人没有学习的机会和场合,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和乌钦已经处于严重的失传和濒危状态。2006年开始,梅里斯文化馆承担起了实施哈库麦勒和乌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工作。梅里斯区文化馆从2007年3月以来,连年举办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舞、乌钦说唱培训班。在学术顾问杨士清、文化馆馆长鄂忠群的带领下,培训班在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等齐齐哈尔地区的各乡、镇、村里进行选拔,广泛招收那些天赋好、有学习热情的中青年学员。每期学员约30人左右,其中,培训哈库麦勒的有20人左右,培训乌钦的有10人左右。梅里斯文化馆为学员免费提供早晚餐和住宿,每日定额发放30元伙食补贴。每期都有计划地聘请文化馆专职教师和资深民间艺人进行为期3至7天不等的辅导和培训。截止到2012年8月,共举办了13期,培训学员达400余人次。经过培训班培训后,学员们的基本功有了很大提高,如:何静英、何静芸已经被选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多次代表梅里斯参加表演并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和喜爱。培训班有如下几个特点:

1.目的明确

集训班的办班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对非遗项目哈库麦勒、乌钦进行系统的保护和传承。

2.制度创新

在体制上,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学会、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学会,特别是梅里斯区文化馆作为具体保护单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非遗保护政策的颁布,要求必须有确定的依托单位来代表该民族实施保护与传承工作。梅里斯文化馆正是在这种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下,成为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承载单位而得以有机会发挥作用。

3.形式多样

过去,民间文化都是在自然状态下保护与传承的,是松散的、随意的、无组织、无系统进行的。而现在,有了培训班这种形式,在培训班里有专职辅导教师分别进行集体授课和个别指导。教学中除了教师口传心授,还让学员自己记写唱词以增加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文化馆还组织部分教师自编教材。此外,文化馆还组织专家收集已有乌钦、哈库麦勒的研究成果,经过整理、归类后正式出版,作为培训班参考资料,充实了培训内容,提升了培训的学术层次。

4.有相对固定的培训对象

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分别来自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富裕县等地的乡、镇、村,以中青年人为主体,他们中大多数为农、牧民,也有小学教师以及自由职业者,以女性居多。这些学员中年长的将近50岁,最小的17岁,他们大都自幼热爱民间音乐,有着一定的音乐天赋,在乡村里都是文艺骨干。

5.有师资力量

培训班的指导教师有的来自文化馆、梅里斯达斡尔族学会等基层单位,如:梅里斯文化馆的色热(已故)、安宏、杜贵祥,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学会的陶贵水;有的来自于民间,如:那音太(已故)、鄂彩凤、沃玉丽等。他们都能够熟练掌握当地的传统歌舞、乌钦。他们在培训班教学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搜集民歌和舞蹈以及乌钦,将搜集到的音乐舞蹈资源及时地用于教学。

(二)培训班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1.突显了非遗保护依托单位团队的力量

作为非遗项目保护的依托单位,梅里斯区文化馆举办的培训班整合了众多的力量,突显了非遗保护依托单位团队的力量。从组织机构方面看,有政府做主导,有区主要领导(副区长)总负责、亲自抓,有文化馆内部各部门之间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从学术方面看,有达斡尔族著名音乐家、理论家培训班顾问杨士清先生提供的智力支持;从师资方面看,有来自基层单位和民间的专职指导教师;从培训对象方面看,有精心选拔而出的天赋好,又热爱本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积极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既能唱又能跳,其中还不乏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创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他们的传承年龄梯队结构合理;从物质条件方面看,有专门的培训场所(梅里斯文化馆大排练室、办公室),有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的支持。梅里斯培训班这种形式改变了以往民族文化保护散兵游勇、单兵作战的状况。

2.突出了文化的持有者作为保护与传承主体所应发挥的作用

哈库麦勒和乌钦是达斡尔族祖先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当代的达斡尔人理应成为哈库麦勒、乌钦的第一文化持有者,对这些传统歌舞艺术形式的保护与传承,一定要有达斡尔族民众的参与和介入。梅里斯培训班对哈库麦勒和乌钦的保护与传承,真正做到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不能让民众缺位。培训班所有学员均为达斡尔族,他们接受的培训内容全部为在齐齐哈尔地区广泛流传过,当前几近失传的哈库麦勒、乌钦这些地方性知识。在培训班里,教师从舞蹈的基本步伐教起,从每句唱词教起。据文化馆辅导教师安宏介绍,在几年间,歌与舞一同教,共教给学员《四季歌》、《树与鸟》、《杭盖》、《胸前带花的毛衣》、《四样红》、《绣花鞋》、《咱俩成亲的那一年》、《出嫁时的教诲》等30多首达斡尔族传统民歌。学员们学会唱歌之后,在跳舞时就要求他们边唱边跳。乌钦由陶贵水、沃玉丽任教,共教了《祖国颂》、《少郎与岱夫》、《燕子》、《库木勒》、《敖包歌》、《我的苦恼对谁说》、《歌唱家乡》等十余首乌钦。

通过培训,学员们才逐渐感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逐步认识到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其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催生了学员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唤醒了他们对民族属性的回归感,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训班将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化持有者们作为保护与传承的主体,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员们在没有任何待遇,在耽误了自家生产务农,甚至有的人放弃了收入可观的经营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培训班的学习和活动中来,这些都是基于文化持有者对自身文化的深度理解和深厚感情。__

3.调动了广大民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有史以来,梅里斯区就是一个有着丰富音乐舞蹈内涵的地方,有着较厚重的传统艺术底蕴。在梅里斯广泛流传的民间歌曲曲目数量多,体裁丰富,涉及的题材广泛,梅里斯也因此被人们赞誉为歌舞之乡。自从在梅里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后,以培训班的成立为标志,梅里斯文化馆为学员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组织学员参加国家、省、市、区级文艺演出,如:自2010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09年代表齐齐哈尔市参加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自2007年非遗保护工作启动以来至今,参加每年举办一次的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此外,在每年库木勒节、阔德格乌渡日节等民俗和节日等文化活动中以及其他由政府或民间组织的文化活动中,都有培训班学员的表演。学员们每年还都有机会代表梅里斯区到省外演出,如:应邀到北京,到内蒙古海拉尔、莫旗等地进行交流演出。这样的培训模式,不但使学员的学习热情和表演、创作激情被调动了起来,同时,还影响、感染、带动、吸引了广大民众自觉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现在的梅里斯,只要有民间歌舞活动,这里的达斡尔人都会积极响应、自愿参加,群众的参与度高。2010年8月,在齐齐哈尔市马戏团演出剧场举办的达斡尔族传统歌舞邀请赛,一天的时间就有45个节目登场表演。2011年8月,在纪念齐齐哈尔建城320周年研讨会结束后举办的达斡尔族传统歌舞展演,仅半天的时间,各代表队分别表演了30多个节目。可以说,培训班在广大民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引领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4.实施抢救性保护与生态性保护并重举措

梅里斯文化馆在举办培训班的同时,还对哈库麦勒和乌钦实施抢救性保护与生态性保护并重举措。培训班本着向民间学习的理念,非常重视从民间汲取养分向学员传授。在鄂忠群馆长的带领下,组织专人深入到民间搜集、录制目前仍健在的老艺人鄂彩凤、安柳珠、多凤英等人所掌握的曲目。舞蹈教师安宏在培训学员过程中,自觉所掌握的传统舞蹈动作还远远不足,在以往积累基础上边教边学,学习的过程也是她抢救的过程。教师沃玉丽反复学唱父亲和舅舅在80年代用磁带录制的达斡尔族乌钦,自己掌握后再教给学员。他们的这些抢救工作以录制、忠实地记录、完整原貌再现为宗旨,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文字整理,一方面作为资料永久性保存,另一方面用于编纂教材。

如果说自然生态关乎的是人的生存,而文化生态则关乎的是人的精神。文化生态意味着传统的文化土壤、文化氛围,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对此,培训班做到了对齐齐哈尔地区哈库麦勒和乌钦进行生态性保护。梅里斯达斡尔族学会会长陶贵水在培训学员时主要以教授已故乌钦传承人色热先生创作的作品为主(在此之前,梅里斯区几乎找不到会唱色热创作的乌钦的人了)。在教授的同时,他还鼓励培训班学员创作反映当代达斡尔人生活、劳动的乌钦作品,培训班学员来自莽格吐村的小学教师何银柱就是在陶贵水会长的鼓励下,创作了歌颂达斡尔族英雄的《玛布岱》;赞美家乡、赞美新生活的《歌唱莽格吐》、《寒冷的冬天》、《歌唱新生活》。莽格吐村村民李金祥十几年前就曾写过《莫力达瓦美》(后由乌嫩齐作曲)这首歌的歌词。进入培训班后,李金祥的创作热情再度被激发出来,先后与鄂忠群馆长(作曲)合作创作了《采黄花》、《酸奶飘香》等具有浓郁达斡尔族风格的当代歌曲,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和好评。

三、从梅里斯培训班引发的对达斡尔族非遗保护工作的再思考

通过梅里斯培训班的举办,那些曾经被人们议论复议论的话题引发了笔者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再度思考,即非遗保护谁来保护、保护什么、怎样保护。梅里斯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梅里斯培训班的学员全部来自民间,他们大都是齐齐哈尔地区的农、牧民,他们在民间原本就是有一定音乐舞蹈基础的文艺活跃分子人。他们是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真正持有者,是本民族传统歌舞技艺的主人,是达斡尔族传统歌舞世代延续的守望者、接棒人,是通过创新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财富的践行者。培训班学员经过培训后,又回到了自己的乡村为当地民众表演,播撒艺术的种子,让民族传统歌舞艺术在自己的家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在服务于民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造福于子孙后代在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培训班教授的内容,是教师们经过实地调查,在民间文化土壤中搜集而来,或自幼跟随前辈习得而来。经过整理、筛选,他们再教给这些接受培训的人。这些来自民众生活中的地方性知识,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些遗产构成了当地达斡尔族民众的主位文化,是急需非遗保护的首要对象。这种主位文化与文化的持有者之间互为主体,他们共属于一个社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有族群的生命力,有民族身份的回归感,加之彼此的相互认同。梅里斯达斡尔人正因有如此的理念与对理想的践行,才有了对传统歌舞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二)坚持传承传统歌舞艺术原生性原则

培训班在传承中坚持原生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形态的原生性,二是语言的原生性。培训班传承的是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有史以来,在当地以农耕、渔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产生并世代相传下来的哈库麦勒、乌钦艺术,这些是嫩江流域达斡尔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出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人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征。除了传承原生性艺术形态,培训班还特别强调语言的原生性,即母语教育。培训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特别强调学员要用达斡尔语来演唱。为了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达斡尔语,教师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员听教师唱、念,学员以自己能够掌握的方式,或用达斡尔语记音符号,或用汉字标音来记写唱词以帮助记忆民族语言。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亦包括汉族方言)是掌握、保持本地区、本民族传统音乐特色的基石,在民族语言中蕴含着悠长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民歌的表达离不开民族语言,在民歌中通过歌词所表达出的语言并不亚于旋律。语言是学习民族传统歌舞的一块敲门砖,尤其对当代青年人来说语言是瓶颈,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才能更顺畅地掌握本民族的传统歌舞技艺。这种坚持原生性传承的做法,彰显的是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个性魅力,避免的是乏味的雷同。__

(三)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搜集、整理

培训班在搜集、整理现存音乐舞蹈资源过程中,注意到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音视频保存的方式。2006年非遗保护工作启动后的几年间,除了在民间不间断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录音录像,梅里斯文化馆还先后于2008年12月内部录制出版了《达斡尔族乌钦集》(色热创作演唱)、《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曲》(安宏演唱)、《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曲》(何丽霞演唱),于2009年11月出版了《达斡尔民歌(上、下)》(那音太演唱)、《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曲(上、下)》(鄂彩凤演唱),2011年5月出版了《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曲》(安柳珠演唱)、《达斡尔族哈库麦勒、乌钦集》(德新演唱)。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直至60年代进行的达斡尔族民歌曲目搜集工作,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和落后的科学技术手段限制,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没有条件进行录音录像工作,搜集者整理出来的谱子都是靠民间艺人演唱民歌时直接记录得来。由于当时没有科技手段的保存、保护,使记录民歌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如:采访者记忆的准确性、专业记谱能力、外族人对达斡尔语的掌握程度及对国际音标(或其他标注方式)的掌握程度等,这些为日后对资料做定量、定性分析研究,对传承带来了很多困难。梅里斯文化馆的这一做法,从本质上改变了以往由于搜集资料手段落后,造成民间音乐资源流失的状况。这也是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进一步规范田野工作,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博物馆式资料保存的时代诉求。

(四)发挥传承人传承与传播的作用

这里指的传承人是指被政府认可的,对所传承的非遗项目有较高造诣的人,如:已故部级乌钦传承人色热、那音太,黑龙江省哈库麦勒传承人安宏,梅里斯区传承人鄂彩凤。他们在培训班成立初期,分别以集体和个别辅导的方式为培训班培训了师资,也培养了人才。作为第一期、第二期乌钦培训教师,陶贵水就是在色热的悉心指导下才胜任培训班教师工作的;哈库麦勒教师安宏多次拜访鄂彩凤老人,请她指教;培训班乌钦传承人何青则接受的是那音太的口传心授。如今,已参加过全部13期培训的年轻一代佼佼者鄂玉杰、孟胡荣、何江南、多敏等人,也已经开始在民众中发挥传承人的作用,他们主动自觉地担当起了培养更加年轻一代学习哈库麦勒、乌钦艺术的历史重任,为传播、弘扬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以说,在传承人身上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核心载体。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保护好传承人是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如果失去了传承者及其传承和传播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存在了。因此,发挥传承人传承与传播作用的前提,即是对传承人进行抢救、保护,这才是将非遗保护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实处。梅里斯培训班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不但利用田野调查寻找到了传承人,还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帮助了传承人;不但通过命名的方式授予传承人以荣誉称号,更以配徒授业的方式让传承人真正发挥了作用。保护传承人,保护培养传承人机制,发挥传承人传承与传播的作用,就是在保护非遗的根脉,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

(五)鼓励非遗项目保护做得好的保护单位

梅里斯文化馆在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达斡尔族哈库麦勒、乌钦艺术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适应了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状况,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成功范例。对于像梅里斯文化馆这样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做得好的单位,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应继续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舆论导向,给予追加经费及其他物质、精神奖励,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应在达斡尔族中乃至非遗保护整体工作中加以大力推广、宣传。作为像梅里斯文化馆这样的单位,被政府委托为非遗保护依托单位,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代表着责任,意味着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坚守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