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十篇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十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00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1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p.96)民族院校由于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复杂性,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较为明显,从而使其校园文化的特征与一般院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怎样科学有效的协调这种差异,尽可能地避免由此而引起的民族文化冲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民族校园,这是民族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点、建设意义和策略来分别论述和分析。

一、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一)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受民俗宗教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而且宗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十分深远。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瑶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深远的影响。宗教教义中的与人为善、待人真诚、慷慨大方、扶危济困、修身爱国等积极的思想有利于校园思想文化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其积极地引导,而对其信神灵、天命、风水、阴阳等消极的思想要加以克服和引导。藏族雄浑粗犷的锅庄、壮族热辣清脆的山歌、维吾尔族的高亢豪迈刀郎等艺术文化;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龙舟节等节日文化;满族的旗装马褂、藏族的藏袍氆氇、苗族的银饰蜡染等服饰文化;还有民族的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器具文化等都对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产生影响。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发展背景,这就共同构建了多彩璀璨的中华文化。历史上不但形成各具地域色彩的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而且也形成了以多民族为特色的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纳西文化等,一些地区还形成宗教为色彩的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来自不同区域的民族学生必然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积淀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因子影响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我国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各民族的学生共同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我国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多民族的文化融合渗透,互相借鉴,吸收各自优秀的精华成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共同创造了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

在民族院校的校园内,多民族文化汇聚交集,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现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多种民族文化要素的统一体,也更好的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

(四)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制度要素的特殊性

在民族院校中,校园的布局和人文景观富有民族特色,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图书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计一般会带有民族的风格。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在校园里,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审美标准、等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构成民族院校独特文化背景,也为民族院校的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铺垫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民族院校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都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只有根据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被广大师生员工自觉的遵守和执行,既体现了一种制度文化,也有效的保障了校园文化的顺利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和繁荣多民族的文化

作为培养文化精英的大学,对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是培养民族人才的摇篮,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纽带。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灿烂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民族高校要结合民族地区的情况和本校的情况,培养各民族的文化人才,为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出贡献。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

文化具有整合、导向、凝聚、调控等功能,文化作为群体成员沟通的中介,通过整合共享不同民族文化中共同蕴含真善美的价值,来达到消除隔阂、有效沟通、协调行动、促成和谐发展的目的。民族院校要培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引领师生成长成才,在和谐融洽的民族团结氛围中促进学校事业的蒸蒸日上。

(三)有利于多民族的团结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并颁布和实施了一些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积极地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对提高民族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深远意义。”[2](p.813)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基地,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文化遗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让他们感到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的地位和意义,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教育民族同胞和凝聚民族力量,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同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通过培养少数民族的文化人才,提升少数民族的文明素质,发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旅游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发挥文化的辐射与影响,对于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以此为行动纲领,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建设的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一方面,学校可以要通过课堂、广播、报刊以及网络等载体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理论的宣传教育,让师生能够接受和认同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作高质量的优秀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思想的力量、艺术的魅力感召师生、打动人心,在生活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体系。

(二)民族院校的党政领导要重视和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学校领导者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他们身体力行的感召力,使学校造成一种利于育人的环境、气氛,他们的决策权力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条件,他们的重视保证校园文化育人渠道的畅通。”[4](p.814)民族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民族高校和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确保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把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任务来对待。要关心和爱护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听取文化建设队伍的意见,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要配备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班子,特别要注意培养和选拔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文艺工作和具有管理能力的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云集的民族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建设

首先,学校要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具有人文与科学气息的现代校园环境,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其次,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既教育了广大师生,又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制定和落实完整的规章制度,从制度、组织机构和队伍三个方面确保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三个方面全面、协调的发展,将有力地保障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我们应该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审视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资源,深入挖掘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院校必须根据其地域环境、民族特征、历史传统、校史校情,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发掘其文化特长,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提升其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要准确定位,加强校园文化品牌的科学规划,营造精品校园文化的意识,“创一流”、“创特色”、“创品牌”,引入企业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注意校园品牌的传播策划,通过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提高其在院校群体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尚宏.校园文化建设在远程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对策及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10).

[2]秦志华,李可心,陈先奎.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2).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2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社会主义价值民族教育

引言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途径。

1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在民族地区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能够凝聚和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对于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价值对民族地区的渗透和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具有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因此在民族地区应当把政治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言以蔽之要让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科学思想的指导和统领。

1.2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入批判旧的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去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作长期的、彻底的斗争,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包括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倡导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系统的、基础性的文化工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高校的性质和方向,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的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当前,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国内和国外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各族师生头脑,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民族地区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形成、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演变规律,针对各族师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做出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答,帮助各族师生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1.3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是根本,坚持用校园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文化因素去引导师生塑造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它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和灵魂,确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揭示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动力,规定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环境,以及民族地区高校内部特殊的主体构成,使得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此外,由于历史、宗教以及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加快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校园和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不同民族师生员工的交往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对于增进各族师生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培养各民族合格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各族大学生是未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和制约着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实现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赢得了未来。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高度来认识民族地区高校建构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树立共同的理想,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培养各民族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的合格人才。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议

2.1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高等学校和广大青年学生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争夺和渗透的重点。民族地区严峻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好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如何办好高等教育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我们更需要强调和坚持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重视和巩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在读学生的理想信念,确立和壮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必须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执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确保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到清醒、坚定、有作为。

2.2民族之间的“和合”教育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师生要弘扬和合精神,并不是抹杀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而是要特别强调同族师生之间的协作,使各民族师生在沟通和交流中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分,实现个人成长的提高和升华,达到所谓的“和合而生”。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各族师生必须以和合精神为理念,用这个精神支柱团结起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战略目标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我们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允许和而不同的多种价值观的存在,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做到“和”就要控制多种价值观的冲突,这就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一元性,即要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而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前提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师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2.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有效载体。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通过开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无形的价值理念直观化、具体化。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力图建设高品位、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精神。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校传统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学校优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独有的文化因素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价值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必须要坚持和发扬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具有民族地区高校特色的精神。要对学校传统深入挖掘,特别是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传统,如爱国主义传统、民族团结传统等。要加强校史研究,加大校史馆、人物展等展示学校传统的展馆的开放程度,鼓励各族师生参观,积极推进学校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一些广受学生欢迎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校园电影节、名人访谈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化,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以事述理,以理服人,以行动促教育,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2.4发挥政治理论课的渠道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探索新途径,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运用各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各族师生所感知、所认同、所喜爱、所接受,以在脑海中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必须接受大学学校教育所代表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和要求。然而这些主流文化价值和要求必然会与母体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冲突。所以有必要实施文化精品品牌战略,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以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应加强对理论教育工作的特色管理,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还应该做到加强对理论教育阵地的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牢牢掌握理论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2.5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要做到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把少而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员,从兼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分离出来,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把一批适合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的干部,从正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中培养一批德育专家,从事德育研究活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必须使广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使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工作能力。

3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引领的功能,从社会价值取向上巩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高校作为社会各种思潮的生产、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和整合,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稳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主导各族大学生价值追求。文章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除了要应对与内地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外,还必须正视由于地缘、人文历史潮流、风俗习惯等因素带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一定要在高度关注其特殊地位、特殊人群、特殊的教育背景和方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体现人本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3

第一,有效整合,控制数量,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美。我们已经提到了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层层递增又缺乏创意的内容特点,其活动形式上也没有推陈出新。活动组织大都只是因袭或者按部就班——照着做或者仿着做,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形式美是自然和社会中的线条、形状、声音、色彩等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地直接接触到美的事物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即人们接触这些形式而无需考虑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能产生美感。”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并没有在参与节目的线条、形状、声音、色彩等方面下足功夫,活动的形式美感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强化。我们认为,无论是校方、还是具体的举办部门,均应该严格把握活动的数量,对传统的活动项目进行有序清理,并施以有效整合,把活动组织的流程简洁,美化活动的感性质料,优化活动(节目)的构成法则,以美丽多元的形式质料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张力。

第二,提高文化含量,内化活动深度,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美。“以文化人”应是文化活动的重心之一,高校学生是一个社会中的重要群落,处于青年时期,易于接收外界信息,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极具文化气息的高校则为这个群落的文化养成提供了生成环境,因此,文化在这个特殊的群体认识世界、优化自我中起到了媒介作用。但是文化活动“不文化”已是校园文化活动屡遭诟病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是部分高校指导教师将活动的内涵弃置一边,活动的文化深度遭到严重剥离。所谓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形式化、表明化的简单陈列,活动的教育意义被掏空。针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认为,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需要认真考虑活动的内蕴与实际意义。首先,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动的文化承载,尽力增加活动的文化因素。如组织演讲比赛,组办方应要求学生的演讲稿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能仅限于呼告、号召等简单粗暴的形式主义表演。又如,举办诗文朗诵比赛,也应该要求参加者必须深刻了解所朗诵诗文的内在含义、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组织学生将一段既定内容诵读即可(这样的方式也并非诵读的根本要求)。其次,减少“喧闹”,增加“宁静”,给校园文化活动注入思索的空间。纵观各级各类高校主办的文化活动,体育类、歌舞类文化活动居多,而在迎新、“12.9”、元旦、国庆等节庆等时节组织的活动可谓名目繁多。高校校园并非中小学,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增进并不是几项活动所能一蹴而就,闹哄哄的校园所表征的是表面的繁华与喧嚣,并没有在学生思想的养成,思维的演练中发挥作用。因此,大学校园在“喧闹”之余更应该多一些对于“宁静”的追求,何妨不在端午、中秋、重阳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节日浓墨重彩,以极具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和承继意义的活动显示在学生面前,让高校学生多一份“思考”与“沉淀”,在“诗”和“思”中完成自己的人格、品质养成。

第三,改变言说方式,凸显地方特色,树立文化自信。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实则是一笔丰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它通过课程、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进入到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均已经把地方文化纳入到课堂,众多的研究者也将自己的研究视角聚焦于地方文化,力图从中获取研究资源和成果。但是,地方文化纳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例子却是寥寥无几。我们对贵州某民族高校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该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其他高校一样,任务承办和常规性活动成为了该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成,民族性的文化活动根本没有进入设计者视野。另外,一些民族性表演,仅仅是作为活动开场、活动暖场、活动结束几个时段的点缀。笔者所在贵州省,有“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天、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美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世居少数民族就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7个。在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深厚的美育意义。但是,贵州高校却少有组织者将其纳入校园文化活动范围,这实是一大缺憾。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文化进入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展开努力。一方面,组织开展个别的民族性文化活动,对部分民族的文化事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将其中最有观赏价值和教育意义的节日、风俗、歌舞等内容单列,为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提供条件,同时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的所在;另一方面,组织大型的民族文化展演活动,集中将多个民族的文化活动进行统一展示,从歌舞、婚嫁、节庆、建筑、服饰、饮食等各方面进行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盛宴中得到美的熏陶,在试听的多元撞击中获取民族自信。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4

【摘要】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正确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是学校和社会都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民族主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1.1爱国主义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1.2.1要教育青年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尊严,树立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因为爱国主义要求人民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而奋勇献身,并使人民懂得这是高尚的追求、美好的追求。

1.2.2教育青年投身于现代化建设,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在当今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建功立业。再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教育青年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2.3要教育青年从具体事情做起。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符号,爱国主义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对于青年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好知识和技术,为建设祖国做最充分的准备。

2及时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有针对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2.1要及时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青年是最敏感的,最容易冲动的群体,同时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较高,社会经历也较为简单。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很容易能够接触到民族主义的思想,受到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接受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民族主义的活动。所以必须时刻关注青年人的思想动向。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更多的是受网络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网上抒发民族主义的情感,让社会很难把握和控制。这就要求社会和学校积极的进行调研,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座谈的形式或是其他的形式,重要的是得出结论之后根据结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情况。青年人对于任何大事件的看法都是很重要的,国家、社会、学校、老师都要时刻的注意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并且适时的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2.2有针对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有针对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是指适时的、及时的、针对不同事件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的教育。

2.2.1是在国家做出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之后,学校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决定。

2.2.2是国内发生重大事件之后,学校应及时准确的国家关于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并能够使学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事件。

2.2.3是针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学校也应该积极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引导同学正确看待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

2.3“名人课堂”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名人课堂”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具有权威性的形势政策教育的形式。从2004年9月开始,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名人课堂》方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南昌航院《形势与政策》是必修课,主要以《名人课堂》的方式授课。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通过“网视宝”向二十几个教室同步传输播出;全部由学校教务处排入正式课表。从2004年9月到现在,南昌航院共聘请了30多名省内外和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员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例如: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聘请了湖北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做了讲座;针对青年人比较敏感的中日关系问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副主任进行了讲座。从学生每次讲座之后的笔记和课程结束之后学生的小论文,可以看出这种以“名人课堂”的形式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非常好,能够使青年学生随时随地的认清形势和事物的本质,不至于情绪激动,进行不理智的活动,能够有效的防止偏激行为的发生。

3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

3.1校园文化具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按照先进文化的方向来进行。

3.2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8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和充实民族精神的内涵,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在当今还要弘扬和培育与时俱进精神、和谐共赢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等时代精神。在学校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纪念活动的同时就是进行这些精神教育的关键时刻,首先,可以发挥学生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社团的作用,开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的活动,通过文艺的形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可以运用学校校报、广播台、网站、黑板报、壁报等各种文字与电子传播媒体,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刊登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事例,推介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厚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结,从而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最后,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开展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题活动。

4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4.1防止狭隘民族主义滋生,必须加强校园网建设。

互联网的特点决定必须加强学校网络的建设。互联网上信息十分繁杂,而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民族主义的许多言论就是首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互联网这样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各种组织和团体利用的对象。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贴等多种方式,散布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论,煽动民族主义的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另外许多民族主义的活动也是通过互联网组织的。互联网是各种民族主义思想和言论传播的载体,是民族主义思想和活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方式。因此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必须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建设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是各个大专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4.2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校园网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又一重要的途径和渠道。要利用校园网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特别是发生重大问题或是国家有重要的政策出台的时候,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不利于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16号文件教育部共青团颁布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校园网的建设提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利用校园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按照《意见》进行校园网的建设,使得校园网能真正的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例如: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新概念,校园网就应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

4.3要时刻加强校园网的管理。

建设校园网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对其加强管理。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4]所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团组织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是推动高校校园网络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体现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全面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同时掌握校园网舆情,引导网上舆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团组织和高校要主动工作、正面引导,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校园网舆情研究,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准确把握本地区高校校园网整体舆情动态;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密切关注校园网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各高校都要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使校园网能真正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方式。

4.4专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站、频道、网页,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滋生。

在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站。其中要包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典型人物及事迹的介绍和学习,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的介绍和分析,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介绍和分析,临时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追踪和分析。这样内容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站,能够使学生明确党和国家所提倡的民族精神,使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正确的分析形势和政策。学生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民族精神的教育。学校在建设民族精神教育网站时可以借鉴互联网上已经有的关于民族精神的网站,如:中华民族精神网就有民族精神、中华英雄、中华概况等栏目;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也是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网页。校园网也可以采用链接的方式,链接互联网上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站,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同时也能够在学生中间“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5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5.1要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国家高度重视对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16号文件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党团组织正确的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文件要求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其在发生重大事件的过程中不至于发生过激行为,并且能够帮助其他学生消除过激思想和行为。另外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5.2利用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

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能够针对发生的敏感事件组织开展讲座和其它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和发展状况以及国家的政策和态度。如果在大学生可能发生如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的过激行为的时候,学生会研究生会,要及时的与学校领导联系,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劝阻活动,这样才有利于防止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过激行为。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5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和高雅的育人环境,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重要载体,而高校党建又为校园文化确定方向和塑造灵魂。如何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高校发展的领导,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就成为新时期下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重大课题。

1.把握宣传舆论阵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党的组织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大家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要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学校教育的凝聚和积淀。

其次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党组织在组织和人才上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和手段司以多种多样,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我们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也是不容忽视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并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坚持以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等新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和谐之声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培育高校文明风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育人质量为重点建设和谐校园。好召和鼓励我们的党员,把工作重心放到学校内涵建设上来,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推进高校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为新世纪的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唯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坚持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当好~名党员教师,成为党员中的优秀者,教师中的佼佼者。党员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党员教师要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党员教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永不松懈地学习,日臻完美。站在终身学习的高度,力求把握机会,拓展未知领域,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挑战。党员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全方位的工程,必须调动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更需要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中坚,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他们可以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重要精神、信息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反映给学校,是党组织连接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组织建设,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领导干部要努力践行优良作风,并把它转化成领导干部自重的准则、白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学用相长=的表率、求真务实的表率、艰苦奋斗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发扬民主的表率、修身立德的表率。通过组织建设,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育人、办学的各个重要环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理论联系实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和谐校园建设。要把握根本着眼点,把是否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事业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和评价标准。要把握规律,研究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着眼长远,打好基础,注重实际。要把握重点,研究和把握影响校园和谐的各种矛盾,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努力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项事业优质协调发展、科学管理民主公正、师生员工权益

充分保障、和谐文化共建共享、高校与社会和谐互动。要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利用矛盾、化解矛盾中促进和谐。和谐不是没有差异,而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坚持以创新促和谐、以和谐保创新。

3.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融为一体,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应该是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

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提炼有益思想价值。我们要充分利用党组织在学习理论知识上的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做学习传统文化的先锋。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要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注重从祖国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我们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协作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发扬光大的。

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凝固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可贵的精神。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这些精神的挖掘,并保护好寄托这些精神的遗产。例如大连医科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愈挫愈奋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勤奋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爱校精神”的大医精神。而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个精神的形成和凝练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广拓载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党的组织要把这项任务当成是自身工作的一部分。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包括会议、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置有传统特色的课程,培养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精神。积极利用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网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4.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引导师生积极创新,把校园文化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思想、道德、知识、智慧的集萃,而且更在于它是精神的旗帜和思想的导向。正因为这样,它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才能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而文化要具有这样的先进性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文化创新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师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文化创新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文化创新的各个环节。党的组织要及时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讲给广大师生,并用它统领文化创新,解决文化创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6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好坏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不可忽视,它位于社会文化的高层。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1社会文化的本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社会文化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而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是包括高校校园文化在内的全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一种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对于一个国家和政党来说,是一面旗帜;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则是前进的方向。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根植于大学生的心中,使他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不忘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1.2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社会文化形成的有效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当代青年所树立的意识,就会形成今后整个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到社会文化能否始终朝着先进的方向前进。高校校园文化位于社会文化的高层,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很强辐射及示范作用。这不仅表现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还表现为在文化建设的模式上为社会提供范例。[2]

2高校校园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示范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将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2.1高校校园文化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形成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进而形成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正确舆论导向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精神。谋求个人与集体的和谐、激发人的自觉精神和潜能、调整规范师生言行的精神力量,它明确地对违反预定价值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予以拒斥,对符合者则予以接受和褒扬,有明显的导向性,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唯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会将中国梦的实现视为己任,为这个梦的实现努力向前。

2.2高校校园文化提高师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当今时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能塑造出具有凝聚力的大学精神,这是学习、工作、生活追求的主导力量。并能从各方面把大家团结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并肩作战。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有这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和奋斗。

2.3高校校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高校校园文化民族文化传承

校园文化,指的是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由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学风、教风、制度规章、社团文化、物质环境等构成。大学校园文化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开设的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开展的特色研究等。“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校园文化建设关乎学生的成才成长,建设优质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涵养、情操、审美、兴趣、个性、气质等。中国的很多著名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有的高校突出精神层次的校园文化,如北京大学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倡导的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很多高校的校园硬件环境已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升到文化景观,成为学校一张文化名片。如清华、北大成为北京的热门景点之一,武大的樱花,厦大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也吸引很多游客慕名前往。在中国,有很多带有“民族”二字命名的民族学院或民族大学,也有很多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这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沿袭中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模式上,糅合进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传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学子热爱祖国文化和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具有以下意义。

(一)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

高校是保存、挖掘、传承、传播和创造高深文化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的第四大职能就是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同样具有传承、传播、创新中华文化及本土民族文化的使命。“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肩负着有别于普通高校的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意识、有倾向性地传承传播所处地区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履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职能。

(二)增强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感

“中华民族”是国家层面上的民族概念,内部又可以划分为更多的少数民族或族群,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记忆、、风俗习惯、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会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各族群的人难免会产生“误会”或文化碰撞。这些族群之间的文化碰撞和摩擦,在来自不同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身上也会有所表现。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播大量的关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会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化解不必要的冲突,起到良好沟通效果。

(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导向,传承和传播的是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文化,弘扬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文化,学习和借鉴的是别国优秀的文化和智慧,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处于边缘化状态。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主的民族高校以及少数民族集中地区高校,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会引导他们更加热爱本民族文化,更加积极去传播本民族文化,更加积极去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校园的物质环境凸显民族元素

高质量、有内涵的物质载体本身就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校园设施可以将民族特色的呈现和现念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起到唤醒和重建民族文化记忆的目的。学校的大门、院墙、教学楼、大礼堂、读书长廊、校史馆、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主体建筑结构,可以打造为本土地区某民族或某几个民族的建筑风格,或是在现代化建筑风格中融入民族元素。如丽江的两所高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设计了民族特色的建筑群,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学校建筑群设计获得“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丽江师专的民族文化墙、指路石碑具有独特性。微观层面,学校的校徽、校车、指路牌、校刊封面等都可以打造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特色。绿化美化景观方面,可以根据地方地理环境气候等特征,种植适合地方植物生长的花草树木,而不是千校一面地去追求银杏大道、樱花大道等在全国高校随处可见的自然景观。如大理大学冬季的樱花景观、云大旅游文化学院的雪山倒影湖、厦大的海滩等物质文化景观,其设计理念就是考虑了地域的人文风貌和地理环境,已经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成为有形的校园文化“遗产”。

(二)举办民族文化节或民族体育节

各民族学生在校园内容易形成自己的派别性,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惨长带有群体性特征。搭建民族文化节平台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民族学生的来源和数量特点,常规化的举办民族文化节,让学生或教师展示各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饮食等。如贵州民族大学举办“民族文化周之苗族文化节”得到苗族学生、苗协会等高度认可;广西民族大学“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壮乡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师生的团结进步及校园和谐稳定;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每年招收上百名的藏族学生,学校为了增强藏族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藏族学生和其它学生的交流,每年都举办藏族文化年,其效果良好,备受藏族学生和其它学生的好评。在一些民族节日,学校可以开展与民族文化相关知识竞赛、文化讲座、文体表演。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等项目中,可以增设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三)开设民族文化课程

民族文化课程是系统学习了解民族文化的最好形式。目前高校文化教育重心在汉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现代技能,而少数民族的文化学习处于边缘化。如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一谈起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时,娓娓道来,而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出现了文化断层。学校可以结合地域情况、师资力量、学生民族成分和数量等因素,在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通识课等课程中,设置民族文化课程,如《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少数民族宗教史》《少数民族艺术史》等课程,也可以开设语言课程。如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内课程设置方面,开设藏语班、蒙语班等选修课程。学校的教学实践课程,可以对接少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古村落、古镇、古遗址,可以开展田野调查,直接体验和认知民族文化。

(四)创办民族文化社团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平台,需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心灵、性格、精神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五花八门的社团中,要有民族文化社团,给热爱和关心民族文化的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民族研究机构,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些学校的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学术资源。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位于民族地区的丽江师专也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研究作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力求打造滇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学生中间也创办了“东巴文化研究社”等社团。

三、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民族文化,不能脱离现代大学精神的主流,不能脱离主流价值观弘扬和践行,也不能丢弃已形成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特质和内涵深入理解基础上,用规范、典雅、正确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切忌对民族文化庸俗化、媚俗化及流于形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对已有民族文化成果的融合,还应该承担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铭彬.论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05).

[2]巍巍,祝小宁.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07).

[3]陈宇,韦霄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民族文化的调查和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7).

[4]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0,(03).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8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校园文化?理论界、教育界有多种说法。一般来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它是在社会主体文化主导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高校校园文化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即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手段和载体。

校园文化的功能集中体现在“育人”二字上,具体说来具有教育示范、价值导向、规范约束、凝聚激励和提高素质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民族院校承担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园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精神纽带,作为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各项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是高等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培育优良校风学风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研究和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全国高校开始把校园文化建设提上学校议事日程,从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21世纪以来,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更加明确,探索力度加大,建设步伐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高校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多方面的有益经验。

回顾和总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正确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高等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师生头脑,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弘扬时代主旋律。从而形成了体现先进文化要求的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体现学校特色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在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民族院校根据自身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特殊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取得了积极成果。西北民族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了民族特色鲜明的团结、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支持。

3、开展系列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高校主动为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课余学术、科技、艺术、体育、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校大力支持马列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各高校积极开展社团文化、食堂文化、公寓文化、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扩展到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西北民族大学将学生公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校园文化活动进公寓、学生社团进公寓、学生自律组织进公寓等六进公寓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更贴近学生,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打造文化品牌

高等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发挥引导作用,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辐射效应。新世纪以来,高校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品牌的育人功能。经过探索和积累,各民族院校已经拥有了一批在校内外有影响的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主题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品牌项目。这些品牌项目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5、优化校园环境

优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是各高校普遍关注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建立了新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甚至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高校在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人文景观以及各种教学活动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问题,提高了新校区的文化品位,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民族风格结合起来,为55个民族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了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

6、建设网络文化

针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民族院校都将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议事日程,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部署。各院校积极探索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的方法和途径,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有些学校还建立起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上档次的校园文化网站。

7、培养骨干队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文化修养较高、组织能力较强和热心肯干的工作队伍。近几年来,一些院校在引导和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同时,开始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通过这些骨干的积极工作,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有的学校选派有较高理论、学术、艺术造诣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和顾问,提升了社团活动的文化含量。

8、推进制度建设

制度和机制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从制度和机制上进行支持、管理和引导,在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一方面,一些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有的学校还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机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另一方面,许多高校针对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制定了一些专项管理规定,明确了活动的要求和目标,保证了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三、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校园文化功能举措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

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

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

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2]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民间文化;校园文化;文化整合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1]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民族情怀、养成民族性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的材料来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保障。[2]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少中小学纷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小学特别重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以此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打造相得益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际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常见的失误就是建成“他人的校园文化,他人的传统文化”。让师生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缺位。须知,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师生,享受者也是师生,不能得到师生的认同的校园文化就仅仅是被悬置的符号,不是有意义的文化存在。而且如果缺失了师生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承与意义生成也会失去了“人”这一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都以客观形式存在,如果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必须让其实现从客观到主观转化。为此,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实现“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四点:第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格化的学校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因此,让校园文化在展示其承载的社会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要彰显独特性质的办学理念,而这个理念应该是集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气质修养的精神文化底蕴。我们说,物化的形式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但是思想才是一个人、一种文化能看多广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第二、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校学生的文化性格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综合涵养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身上再现的体现。因此,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培养起自身的民族情感,陶冶出自己的民族性格。第三、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中的“人”天然包括学校中的教师,教师除了担负着教学工作,在校园文化中他们还扮演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基本的要求,还对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挑战,让教师参与传统文化建设也是让他们自我提升和实现文化育人的过程。当今的学校都是多元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共存的地方,更加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者和传承者心灵与精神的修养要求,这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督促着教育者用毅力、用梦想、用灵魂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递。同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小学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反过来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塑造也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尊严与信仰。

2意义生成:扎根学生生活世界

传统文化是人们为了优化和服务自己的生存而创造的,所以从产生之初就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但是文化一旦被浓缩和符号化之后往往容易给人一种远离生活世界的感觉。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合传统文化,肯定不能把文化只以符号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为了影响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的前提下更容易习得知识。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文本内容层面的知识意义和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意义。所以,在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过程中,要实现意义生成,需要注意两个个问题。第一、需要关注儿童的视角。一些学校机械照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的文本或者符号,虽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但是却完全是学生生活世界。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视角,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文化现象,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理解、接受并分享的。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参与。如果学校认为学生只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建设中来,就忽视或者杜绝学生的参与,那就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关联不大。相反,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的时候专门留有学生专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影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并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文化。我们认为,学校通过实现传统文化的时空延展和意义再生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以学生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让学生习得传统文化,延续文化基因,记录民族智慧,发扬文化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让文化进入并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3]而一旦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有可能激荡学生的心灵,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的现实和未来。

3横向关联: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当我们谈及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理解为是国家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包括不同层面,从被分享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在国家层面被分享的国家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4]前者是指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内的各民族各阶层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规范、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后者是指是被某一民族或者在某一地域内人们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或者地域特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学校和学生所生活的区域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更大,而且因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地方文化往往与国家传统文化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将,地方文化也是理解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重视与历史深度的纵向联系,还应该注重与地方文化的横向关联。学校始终只是一个连接的纽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学生们培养成才,并输送到社会,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做贡献,这是一段从“小家”走向“大家”的必然过程。社会变迁使得很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注重普遍性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社会之间的地域差异性和文化特殊性,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割裂了与地方资源的联系。社会中可资利用的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变迁的社会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地方文化是属于民族社会的文化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社会的文化,它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能够平等、和谐地促进学校师生接受现代教育,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地方文化融合,也能够让民族学生、家长逐渐认同并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社会中的民族资源的参与还能够为学校提供新鲜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校园文化将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建设视野,可以极大提升民族师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去,对整个文化教育环境改善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还要积极努力地改变部分家长传统而保守的淡漠教育的观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唤醒、激励家长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和关心,从根本上实现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稳步整合。要知道,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一种文化单向地、简单地接受另一种文化,而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共荣共生。

4潜移默化:重视学生思想陶冶

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但是文化的核心还是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四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统筹共建,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陶冶,让传统文化铸魂育人,[5]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思想上让学生认同文化精神,践行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够从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相互联结。要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陶冶不能生硬灌输而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习得知识而很难改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传统文化生长于过去,当下的学生已经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文化解读才更有利学生明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厚重与实用的同事增强文化的认同、内化文化的价值。第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层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并自觉在改善学习生活习惯,确定人生理想等方面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第三、要整合多方面资源。学校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让传统文化资源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塑造、陶冶等功能,通过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基础开始培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正力量。第四、让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兼容并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J].教育研究,2015(11):25-29+48.

[2]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6-42.

[3]卢德生.从普遍境域到特殊境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06):123-128.

[4]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