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32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1

 

【关键词】双一流;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与一流的学科[1]。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均为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2-4]。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和育人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是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国家“医教协同”背景下,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对高等学校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须对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实践为研究内容,分析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从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从而助力实现高校办学目标,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5]。首先,学科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学科发展的关键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位列“双一流”五大建设任务之首,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和引进一流的人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培养中青年教师和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6]。由此可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助推“双一流”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次,纵观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主要是依赖于拥有优秀杰出的教师。优秀的师资队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输出前瞻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优秀的师资队伍可以作为高校的一张“名片”,能够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世界上高度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无论是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全球大学排名还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或者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师资队伍的水平都是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7]。由此可知,我国“双一流”建设要把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础。

 

2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2.1临床教师对教学工作思想认识不充分

 

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临床工作量随之也大幅增加;另外,临床教师因为职称晋升、科室临床工作指标和科室奖金分配等问题,将大多精力用于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导致临床医学教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和重视程度降低,常常采取应付的态度。另一方面,临床教学难以见到直接的经济效益,教师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临床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学工作,造成了临床师资队伍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稳定。

 

2.2对pBL等新型教学方法认识不深刻

 

为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普遍应用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逐渐被运用到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通过pBL教学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pBL教学效果更好?部分教师表现为对新型教学方法理解不够深刻,定位不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型教学方法[8]。

 

2.3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采取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对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临床师资队伍缺乏这方面建设。在医院的考核指标中,医疗任务指标占绝大比重,而教学任务在考核中所占比重甚少,这就给临床教师造成了重医疗而轻教学的错误导向。另外,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临床教师进行考评,不能全面反映老师的教学能力,这会挫伤临床教师的积极性,比如,仅从教学效果上看不出明显的差距,优秀临床教师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认同。

 

2.4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

 

教学是医院的职能之一。医院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多由医院独自承担,然而由于教学工作投入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没有明显回报等原因,医院在对教学的经费投入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9]。同时,在医院奖金分配上,科室成员的奖金分配一般不与临床教学工作挂钩而与承担的医疗工作量相关,这就造成了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之间的矛盾。临床教学工作耗费时间和精力、任务繁杂且成效低,临床教师所得教学收入一般是按照职称的高低发放的课时费,教学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这也直接影响了广大临床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

 

3“双一流”背景下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1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医院教师具有教师和医师双重角色和双重压力,虽然临床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仍需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临床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首先,思想上应重视教学工作。医院管理者及临床教师要改变“医疗为主、教学为辅”的错误思想,把临床医疗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推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其次,管理上应采取有效激励和奖惩机制。各种激励和奖惩措施是调动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包括薪酬、声誉和考评激励等,通过对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放津贴、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带教老师、与职称评定挂钩等激发临床医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能力。与临床医生的培养不同,临床师资队伍培养不仅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还需要刻苦钻研教学技能,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2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12月,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入选首批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助推学校创建“双一流”建设,医院在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建设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3.2.1思政引领课程,培养优秀师资人才

 

党的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10]。医院高度重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环节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师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自2017年开始,每2年举办一次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引导全院广大教师要崇尚师德、爱岗敬业,肩负起塑造灵魂的时代责任。

 

3.2.2利用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

 

医、教、研三位一体一般被高校附属医院作为协同发展的理念渗透在医院发展目标中,但是,“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教学工作得不到重视[11]。学院根据师德师风考核、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等,将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职称评定、工资晋级和岗位聘任挂钩,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在评选中优先考虑,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教学工作业绩突出的教研室进行表彰,每年评选若干个优秀教研室及十佳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并在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及教师的职务评聘、评选先进、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和选派出国等方面优先考虑。通过此举措,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

 

3.2.3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培养教师教学综合素质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不断拓展教师的培养途径[12]。学院鼓励并积极协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进行临床教学及英语能力的培训,以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此外,根据学院制定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双语教师培训班管理办法(暂行)》,连续举办了八届“双语”教师培训班,培训学员300余人,并先后派遣30余名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英语学习,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英语表达水平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在安徽医科大学国际学生的临床授课以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英语授课大赛、优秀教案评比、示范公开课等方式进行教学技能培训。2019年医院举办的首届临床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省内外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的50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班;2019年8月邀请专家对医院的16个教研室、整合课程系统的25名教师代表进行了为期2天的pBL教学师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和培训,为青年教师创造了展示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互相学习优秀选手的教学技巧,也激发了教研室及广大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3.2.4开展教学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进步的动力,也是检验学院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3],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中期教学检查、学生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和督导专家评价等,从不同角度客观评价临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带教能力、教学质量,综合、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素质。在反馈方面,教学管理部门通过教学评价发现存在异常的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各教研室,要求及时跟进与整改。

 

4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是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当前存在临床教师不重视教学、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院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激励机制调动了临床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热情,多途径的教师培养方式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等。但在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还需继续探索完善考核机制和教学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临床师资队伍,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助力高校实现高水平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婷.“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0(1):45,5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

 

[2020-06-07].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2017-01-26)[2020

 

-06-07].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rmb10xJClmemtqa_D7Uohpdagv4ssryJ2ki0H4d8Ji3a3mlRzfpLR2.

 

[4]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6-07].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6247.htm.

 

[5]袁春艳,苗梅梅.“双一流”战略视域下中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5):10-15.

 

[6]余燕,黄胜开,乐长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1):71-76.

 

[7]曾令斌,陈钦勇.“双一流”背景下西部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5):114-118.

 

[8]黄斐,周红,沈志华,等.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13-15.

 

[9]丛一博.医院临床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10):197,204.

 

[10]朱信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双一流”建设的规定性和指导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6):3-8,50.

 

[11]谢丽媛,李风森.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及调控机制探讨[J].新疆中医药,2020,38(1):48-50.

 

[12]李娟,江敏,陈鸿雁,等.临床医学师资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31-33.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2

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的教学团队、导师团队与临床实践基地的护理专家组成了一支应用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更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队伍的复合型主要表现在来源的多元化,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工作岗位、中医和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及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工作岗位的;有来源于中医和西医护理教育背景、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及其他不同学科专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这种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保证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中既有理论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为建设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了保障。我校专职护理教师21名,17名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4名有医师执业资格证书;10名教师(47.6%)具有高级职称;18名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5.7%),其中8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正在就读博士,攻读方向有护理学、临床医学、循证医学、信息学、基础医学。专职教师中9名(49%)具有中医教育背景,其中3名为中医医疗背景,6名为中医护理背景。为了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规定工作5年内的青年教师必须有2年的临床工作时间,工作5年后平均每年完成100h以上的临床工作。除专职教师外,在我校3所附属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聘请护理专家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兼职导师。为了保证专家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聘请的兼职导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有10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且目前全部在临床一线工作,涵盖了内、外、妇、儿、急救、重症监护、社区保健等各个领域,中医、西医兼具,以保证护理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科领域选择合适的兼职导师。

2课程设置突出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区别于西医院校培养的研究生,最重要也是最具自身优势的就是中医特色。我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均设置了中西医结合课程,包括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实践基础和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部分学时,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高级护理实践技术。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观念上,将研究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融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用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前沿的专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既强调经典理论的知识继承,又兼顾知识的获取方法和创新;在考核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以及书面考试成绩3大部分之外,对学生自主研究所得的学术交流报告和学术论文水平做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在交流报告时提出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3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重,课程体系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科学型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前者是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整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校都推行“以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专科技术为重点,以实践理论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围绕职业技能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开设了高级健康评估、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等与就业相关的培养实际运用能力的专业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要进行出科考核。此外,学校要组织阶段性考核,对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衡量,考查学生独立处理临床专科领域中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转科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阶段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力争做到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校与临床实践基地的配合,强化学生临床能力的训练,重点加强专业技能课程和护理实践性教学环节,使之尽可能地符合护理职业岗位需求。

4引入循证思维,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3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三级医院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医院药学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趋势。药学由原本单纯的药品供应向临床服务转变,在此背景下,临床药师的作用及重要性也越来越大[1]。临床药学是指医院药师结合临床开展药学工作,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到临床治疗中,提高患者药物利用率,发挥药物疗效[2]。临床药学对于"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实现以及对医院药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1临床药学的发展背景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兴起了"临床药学"学科,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临床药学的培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及临床医疗服务模式[3]。此外,美国还设有部级临床药师专业协会,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全面的制定了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服务规范等标准,为临床药师规范、系统化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临床药师的培养稍显艰难,发展较为缓慢。1989年我国卫生部最早颁布了医院药剂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了药剂科应结合临床来开展药学科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药物的使用安全有效。2002年,卫生部再次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药学服务中的新理念"以患者为中心";随后又陆续提出了其他活动,以期能达到推进临床药学发展,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2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必要性

2.1临床药学的重要性在许多国家的医疗体系中,临床药学已经成为医院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药学是药师结合临床探寻药物的应用规律,是促使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开展临床药工作,使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治疗中,利用其专业知识服务于医护人员及患者,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较为安全有效且经济适用的药物,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医师的合理用药及医院药学的实际发展。有研究显示,有临床药师参与的治疗团队可以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费用花费也可降低近1/3。

2.2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培养现状及不足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内容[4],虽然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在我国一直以来却未得到大众以及专业人员的足够重视,常将药师与配药拿药等琐碎的工作对等;而部分临床药师还有认识上的偏差及不足,认为临床药学就是进行科研、做实验,背离了临床药学的初衷;再加上我国的医疗及保险体制等的影响,导致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在我国发展进程缓慢。

在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提出了医院要逐步的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开展各项药学工作;在我国的医院管理评定标准中,也有要求三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在这种背景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三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使药师参与到临床治疗团队中,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全程、立体化等多种药学服务模式,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的专科临床药师。但不同医院之间在医疗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临床药师的培养方式也因院而异,不能相互照搬照抄,临床药学的培养尚未行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3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药品的安全使用及效果也日渐重视。因此,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医疗机构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时代不断进步的需要。

3.1改变观念,明确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与普通药师不同,不仅仅局限于药品的处方调剂、配药及核发药物、药剂制备等一般工作,还需要走进临床,与医护人员一起参与到临床诊治中,与患者直接接触,了解患者病情,并为临床医生合理开药提供建议。临床药师要认识到其主要任务不是一味的科研、做实验,而是在临床实践中促进医生的合理用药,使药物治疗趋于科学合理,尽量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及医疗质量,向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较为专业的技术服务与知识服务。

3.2全面开展临床药师培养工作,强化综合技能对于临床药师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学校里的临床药学教育以及在职临床药师的培养。目前开设了临床药学教育的高校并不多,且培养模式也较传统药学无太大差别,与临床实际需求不相符[5]。因此,构建新的更贴于实践的临床药学培养体系十分有必要。

在职临床药师的培养是为了改进医学院校的教育不足,从各方面弥补药学专业人员的医学知识。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在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已有较为完整的培养模式,但还有其他部分三甲医院尚未行成自己的培养模式,这些医院应继续加大临床药学的培养,尽量调动药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药师能够把药医结合重视起来,早日形成完善的临床思维,提高其临床综合业务能力。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基础上,争取早日达到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安全、高质、经济的临床药学服务。三甲医院作为先发展者应当好领头,为二级以及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甄健存,王育琴,孙路路,等.关于加速构建临床药学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1):849-852.

[2]王铁,袁芳,张希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33.

[3]菅凌燕,何晓静,汪珊.美国临床药学发展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13(10):39-43.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4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5-02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预防医学课程实习需要在医院、疾控中心等各个地方开展,同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立足于基层社区,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将医学教学和社区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提升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水平奠定基础。

1新医改背景下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对于预防医学非常重视,前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新医改政策,确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同时中央财政每年也不断增大了对预防医学研究的投入,旨在将公共卫生服务等列入到我国医改重点的改革工作内容中,最终在2020年实现人人健康的医学目标。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慢性疾病对国民健康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和不良影响,之前的传染病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危害,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我国的医疗卫生视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状况,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民身体健康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及时有效地消除这种差距,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非常必要。

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落后,当前我国关于基层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搭建六位一体的基层综合医疗需求。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虽然对临床医疗能力培训模式引起重视,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而新开设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很好地和新的时代要求相结合。而很多的基层单位对于学生能力、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没有正确认识,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使得学生完成学业后无法很快适应基层社区工作岗位,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非常不适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范围不断扩大,落后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学生的知识面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实践技能不高。这都是在传统预防医学教育理念下,导致教学工作对本科教育这一基础教育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和定位。

与此同时,我国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知识架构、课程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目标定位不当,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都会对人才培养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认识和兴趣,在学习时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学理论和实践互动相脱节,预防教学当前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实践课程开展比较少,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也无法正确认识到基层医生综合岗位职能。

2新医改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结合当前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发生的较大变革,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变,逐渐形成以医疗保健、预防保健为主的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以建立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下的人才的主导地位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式,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时可以更多的面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第二,培养要求改变。在制定了目标后,需要对培养要求进行改变,能够从职业思想道德、培养教学知识、教学技能等各个方面确立适合的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领悟,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创新实践培养等,能够从多角度对培养要求进行认识和把握,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过程。

第三,课程体系优化。新课程体系以培养要求作为基本依据,重视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新医改要求,能够紧跟学校发展理念,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自然科学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人文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等多方面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运用,更好吧开展预防医学教学工作,将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工作相结合。同时临床实践课程内容需要对临床技能、临床实践操作、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融合,为学生进入社会岗位后提供保证。

当前我国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大量的具备临床丰富经验同时又对预防医学知识掌握良好的医学人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践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在教学工作中,充分认识到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出现的理论知识无法充分运用到实践岗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情况等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需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医学实践相关知识内容。

第三,教学方式改变。预防医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技术,比如以网络平台开展职业病案研究和探讨、利用网络平台增加更多日常的实践考核,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缺乏的新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中发现病案,通过调查研究对病案深入分析,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将调查问题进行统一整理,调查工作结束后,教师组织研讨会,各组学生将本组调查情况进行统一汇报,之后各组之间开展讨论活动,将调研工作开展时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思考和探索,发现问题诱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社区实践活动中,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语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培养模式变革和完善,搭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并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不断努力,持续构建适合我校的预防医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双波,刘清国,刘慧,等.新医改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063-

1064,1113.

[2]郑玉玲,张大伟.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6):4-6,11.

[3]郑川,李勇,李阳倩,等.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思考――基于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5(4):208-211.

[4]张伟丽,郑小菊,李先维,等.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36-38.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5

1.1临床教学的重要性不明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的进步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由于我国医院均实行成本核算制度,医护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医院效益有直接关系,临床教师并不明确临床教学的重要性,收到个人利益的影响,重视医疗环节,轻视教学环节。

1.2临床教师专业背景及培训渠道受限

目前大多数临床教师来源于临床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缺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教育背景,对教育教学的经验积累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在实践教学环节,尚可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床边示范或模拟教学,但对理论教学中的课堂规范、授课艺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教学目的、大纲、考核等的把握和分析,非多年教学积累不足以成就。在实践中,少有单位会安排临床教学专门去进行教学方法、技巧方面的培训,临床教学也不会愿意放弃医疗工作安排脱产学习,导致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天份和自主学习积极性。

1.3教学条件和手段更新不够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众多医学院的临床老师数量、质量都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医学生临床教学需要,就医患者数量的增加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也不适宜在真正的病人身上进行更多的床边临床教学,由此,大大刺激了以仿真教学模型和计算机设备为教学手段的现代模拟医学教育。

1.4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传统的教学思想使得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流于形式,标准不规范,内容不完整,形式不统一。师生关系的松散,学生在科室间的频繁流动,使教师更注重临床技术学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纪律监管,更疏于进行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创新精神、批判意识等教育。导致教师对学生表示不满,学生亦对教师不够认可。

2.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途径

2.1改变传统观念

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需要从改变传统观念开始,重视临床教学,强化临床教师的教学热情,加强临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通过临床教师的教学资源,吸纳更多优秀医学人才,提高临床教学的整体师资水平。

2.2重视知识结构创新

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往往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医疗工作者,而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医学院校也出现了许多年轻的临床教师,这些临床教师对临床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规律掌握较浅,因此医学院校应当重视临床教师资深只是结构的重组和创新,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和深造,加强临床教师的创新能力,并制定与教师自身条件相符合的培训计划,不断补充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强化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

2.3强化临床教师自身建设,完善管理体制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6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关系;沟通能力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向,我国医患关系也逐步发生变化,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近几年,全国医疗纠纷事件成上升趋势,恶性伤医事件连续频发。提升医学生沟通能力是增进医患互信、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1临床医学生培养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1.1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缺乏平等、互信、互谅,医患矛盾由此滋生。相关研究表明[1],医学生具备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是帮助其在诊疗过程中准确获得疾病诊断所需的相关信息、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的基本前提。医生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这一敌人,医患之间只有是相互支持与配合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加快速有效发现疾病的真相与诊治措施。医患之间如缺乏有效沟通,不仅阻碍病情诊断,也同时造成医患双方失去信任与相互理解,导致医患矛盾逐渐恶化升级。

1.2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医学院校都高度重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美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相关技能课程,注重培育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而我国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仍未走出重视专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医学人文教育仍被边缘化,医学生人文素质、医患沟通能力培育都未受到足够重视,造成医学生职业信仰淡化、沟通技能欠缺、人文关怀缺失等弊端。病情诊断并非只针对“病”,更需关注“人”,疾病的产生与患者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职业背景、行为习惯等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如果不深入了解这些疾病背后的产生原因,势必对病情诊断的精准性有所阻碍。而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与背景,必须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技能,才能有效探知病情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就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仅能有效地引导患者主动诉说原因,而且缓解患者家属的猜疑与顾虑。此外,疑难病情诊断需要团队协作,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而言,十分必要和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讨论,这都需要注重加强培育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2医患沟通所处现状的深层原因

2.1医学生的培养

从临床伦理的视角,在临床诊断决策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掌握患者疾病的信息,探寻患者的忧虑、期望、生活背景、家庭及经济等因素,这对培养医学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有效引导患者主动倾诉的能力、使患者充分理解信息的说明技能、赢得与患者共感互动的能力等。而目前由于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主要是学习文化课,大多为书本上的基础专业知识,缺乏实践性,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使得学生沟通技能薄弱,且在面临突发事件时缺少灵活的应对能力。此外,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患者对自身权利的认知、公平的意识、人文关怀的需求等都不断提升,这对刚进入临床工作实践的医学生来说,如何积极面对患者,有效化解矛盾,是必须应对的实际挑战。临床医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存在部分医疗技术问题都是导致当今医患关系的紧张的原因。研究表明,目前医学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紧张胆怯、亲和力不足、自身信心不足”等问题[2]。因此如何使临床医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结合于临床实践、培养良好医患沟通能力成为医学生培育的重要课题,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育势在必行。

2.2先进仪器的普及

先进仪器的普及日益简化沟通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查设备为医疗过程带来极大的方便,减少了医生繁琐的劳动强度,但为医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这些冷冰冰的器械减少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真正的交流时间,淡化了医生从职业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而大部分病史信息正是通过医生与患者的直接沟通所获得的。“病人”对医生而言,治“病”必须重视全面的“人”,疾病背后有患者的生活、职业、家庭、环境等背景因素及深层原因,并非显而易见,有些患者对于难以启齿的病史会有所保留,不愿向医务人员透露,医生通过良好的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缓解患者的戒备、理解患者的痛楚、建立彼此的信任,引导患者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患者的诊疗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

2.3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由于目前国内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门庭若市,让忙碌的医务人员和病患之间根本无暇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造成了医患之间不信任和不理解,使得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不到缓解。由此可见,医患关系的日趋激化,医患纠纷的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医患纠纷,因医患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占49%[3]。这样的大数据更是说明了,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良好的医患秩序,应当从医生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开始,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从大环境入手改善医患矛盾突出的现状。

3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3.1在校期间

首先,在专业课中渗入沟通理论学习。作为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必不可少,只有自身的知识储备过硬,才能既在临床工作中充满信心,又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然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往往会忽视了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医学生缺少医患沟通的意识,极度欠缺医患沟通技巧。据研究发现,国内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的8%左右[4]。即使开设一些课程,也因教学理念落后、方法陈旧、缺乏合理的考核与评价,得不到师生的重视。所以,高校应做出合理的课程的安排,改革教学,加强师资,完善考评,在无形中使医学生重视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医学院校应在各个学历层次有针对地对医学生加强教育,力求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加强医学生自身意识能力方面的培养。其次,在理论学习中渗入医患角色扮演。早期医患沟通理论学习期间,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与患者接触有限,所以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医患角色扮演来模拟医患沟通过程,以此来进一步了解医患关系。医学人文课程教师参与教学的组织是十分必要,此外,应聘请临床骨干教师、科主任、专家等参与授课,提供临床真实案例,通过在教学中场景再现,或请患者或标准化病人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场景之中。通过模拟练习,既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而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3.2实习期间

在实习阶段应引导医学生增强医患沟通的意识,主动提升医患沟通能力,为顺利向临床医生过渡做好充分准备。可以在寒暑假期间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医院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早接触患者,感受医院紧张的工作环境。也可以加入导医团队,增加与患者的接触机会,通过与患者的沟通真正了解患者的需求。医学生通过早临床的实践学习中应该意识到,作为医生,治疗患者的疾病为首要职责外,更需要给予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和关怀。医学生要始终牢记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3.3职业期间

医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有高水平的诊疗技术,还需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充盈的人文情怀,运用高超的沟通技能,得到患者的充分理解与信任,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与激化。钟南山教授曾说过:“如今中国的医生差的不是技术,而是医德,是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因此,良好的医患关系应从医患沟通开始,而良好的医患沟通则应从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做起。只有医生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底蕴,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社会、心理需求,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才能做出最适合的诊疗决策[5]。医学生在刚步入工作岗位后,因为年轻的外表、临床专业知识应用不自如、体格检查等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熟练等都会遭受患者及其家属的质疑和不信任,出现患者排斥刚进入临床的年轻医生,甚至出现对其询问爱搭不理、不屑一顾的现象,严重打击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热情和信心。医学生应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尽快进入临床医生的角色,应以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耐心与患者沟通,获得必须的病史信息,同时赢得患者的信任。在工作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等的综合能力提升,加强服务意识,充盈人文关怀,善于倾听、耐心解答、共享信息、对患者的感受积极做出回应,努力与患者搭建平等、人道、互尊、互信、互谅的沟通平台,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自信。在工作中,注重业务培训,加强沟通技能专业培训,结合日常临床实践工作心得,融会贯通,逐步提升沟通技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注,医患关系的和谐,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育极为重要。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整合、丰富教学方法,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医学生应该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更好的人文关怀成就更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2]李正关.医学生和谐医患关系意识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0):700-701,712.

[3]王新萍.教学中应渗透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药与保健,2015(1):3.

[4]李凯军,崔荣军,胡江平.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3):89-90,94.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7

[关键词]pBL教学法工学结合护理教育人才培养应用

[作者简介]卞龙艳(1982-),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王群(1961-),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盐城224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校院合作强化执业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JSJG1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37-02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护理高职教育实施院校合作办学,是以医院、社区等卫生服务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护理专业从2009年开始实施“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现传统教学法不能适应甚至制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2013年我院与东台市人民医院合作,在院校合作办学的班级中采取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pBL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1.pBL教学法突出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倡导教师讲学生听,实施满堂“填鸭式”灌输。学生在理论考试中,往往通过“死记”课本或题库答案取得好成绩,在操作考核中通过熟练模仿教师的“标准”动作得到高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结果是将学生培养成简单的操作工,忽视了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的差距,背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法,构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下能力本位的教学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将其引入护理教育,目前已广泛用于研究生、本科、专科教育,但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展pBL教学法在国内尚未有报道。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起引导作用,在设定的教学情境下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该法将学生置于临床情境中,将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护理高职教育中改变传统教学法,开展pBL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2.院校合作办学为pBL的实施提供临床资源。pBL教学法实施的背景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在学校教学中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利用校内仿真的实训基地模拟临床情境,编制病例,提出问题。此方法由于受人员、用物、资源以及环境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反映临床真实情况,往往达不到甚至偏离教学预期目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pBL教学法,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设置一系列情景问题。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面对真实的病人、真实的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资料、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小组汇报本组成果,其他组成员讨论或提出补充意见,在讨论和争议中,又会出现新的质疑、新的问题,使护生不断深入研讨,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并对各组护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评价。这种教学法直接将课堂搬到临床,将标准病人变成真实患者,将护生变成“护士”,促进临床与教学的零距离。因此,在院校合作办学中开展pBL有先天的背景优势。

二、pBL教学法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应用

1.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我院邀请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与盐城市3家三级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护士长、护理骨干人员以及行业专家,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参照职业能力标准,共同讨论和制定pBL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临床护理岗位主要包括五大岗位群,即门诊岗位群、病区岗位群、手术室岗位群、产科及产房岗位群、急诊中心及iCU岗位群。教学内容宜选取临床常见疾病的护理,由于临床病种受时间、地区、气候、环境、种族、性别、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制订计划时需结合医院的实际病种发病率选择教学内容。为制订出适应临床背景的pBL教学法的教学计划,需将原有授课顺序予以重新规划,使之最终形成与护理工作岗位配套的模块实施授课。为使计划的可操作性强,应将措施细化到每天,以“外科护理”骨科病人护理教学为例,首先教师结合临床现有骨科常见病类型,确定护生见习和跟踪的病例;第1天,教师介绍骨科护理岗位的特点以及学习任务,围绕病例,提出情景问题;第2~4天,护生5人/组,每组跟踪一个病例,组长分工,完成资料收集、分析、讨论等,准备汇报;第5天,各组汇报,组间提问、讨论,根据汇报和讨论结果布置第二次见习要求和问题;第6~7天,第二次见习,在上一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资料、再分析、再讨论等,准备第二次汇报;第8天,第二次汇报、讨论,教师总结补充。

2.保障软硬件投入,完善教学条件。pBL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场地和设备的支持。提出问题后,护生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医院和学校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保证护生信息的通畅。这些教学资源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畅通的网络环境、便利的文献检索、配备有多媒体的教室、必要的教学器具和实验设备、良好的师资队伍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等。工学结合模式下实施pBL教学法对医院的要求较高,最好为三级乙等以上的医院,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学校与医院共同成立院校合作办公室,构建学院职能部门与医院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3.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师资培训。pBL教学法虽然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及临床教学中已有开展,如万盈璐等将pBL教学法应用本科临床护理查房,李立新等在本院实习护生的护理临床教学中研究和实践pBL教学法,但在工学结合的教学中广泛实施pBL尚未有报道。工学结合的教学主要由临床兼职教师承担,其均为一线骨干护士或专科护士,工龄在5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带教经验,但她们自身受传统教学影响,对pBL教学法尚无认识,因此实施教学前应对临床兼职教师进行系统性培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变灌输式教学为开放式、启发式教学。一方面,我院教学督导室和高教研究所安排影响专家对校内教师、临床教师进行pBL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组织观看pBL常见问题处理技巧的示范录像或观摩资深导师的pBL教学过程等形式帮助导师提升控制pBL过程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建立教学办公室,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

4.以“学生为本”,正确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pBL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高,而高职学生底子薄、学习能力较差,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接受传统教学,改变教学法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关键。一方面,在思想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针对学习方法、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和培训,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如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咨询等了解学生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指导他们尽快掌握学习技巧;另一方面,在行动上预演pBL教学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医学基础课程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pBL教学法,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有了思想和行动的准备后,新教学法才更加可行,更易被学生接受。

5.建立客观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pBL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更科学、更全面、更及时便捷地评价和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我们分别采用3份自制量表对小组成员、组间、临床老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临床学习评价表包括10个条目,分别从仪表、文明礼貌、学习态度、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纪律性、总体评价进行评分。该表是由临床兼职教师填写,考核学生个体临床学习情况。临床课程“pCmC+pBL”模式学习评价表包括10个条目,分别从认真度、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感染力、合作性、参与性、创新性、纪律性、总体评价进行评分。该表用于学生组间评价,考核小组团队学习情况,由其他小组填写。临床指导教师评价表包括10个条目,分别从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感染力、启发性、评价反馈、创新性、全面性、严谨性、总体评价进行评分。该表由学生填写,考核临床兼职教师教学能力。3张表格中各条目均按照优、良、中、较差、差5个等级评分,分别对应的分值为10、8、6、4、2分。评分标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80为合格,低于60为不合格。

三、pBL教学法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缺乏专用的教材。虽然在我国pBL教学法已经在护理专业各层次的教育中开展,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适用于pBL教学法专用的教材,高水平、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是pBL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医院的教学资源丰富且复杂,教师应用背景资料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引出问题,因此,建议在没有专用教材的情况下,学校和医院可组成编写团队,集思广益,借助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攻克难题。

2.缺乏全面、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pBL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讨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传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形式单一且不能达到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如何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以及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指标,还在研究中。

3.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工学结合下的pBL教学法,由于以医院真实情境为背景,受医院收治病种的限制,有些疾病临床可能没有,这部分内容就需要采取传统教学法来补充。所以,在实施教学时,不能单一使用pBL教学法,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法,不同教学法之间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李立新,谢小华,郑碧霞,等.pBL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4(4).

[2]卢玉仙.以护理岗位为切入点深化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

[3]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江华,姬萍,李明子,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2(2).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8

以课程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不能适应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特点。现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以课程传授作为主要模式。然而,临床医学研究生三年学习中只有第一年是集中授课,因此,能够接受课程传输人文素质知识的时间较短,而且学校能够开设的课程类别也十分有限,如在我国医学院校中,公共人文课程一般有大学外语、大学语文、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几门课,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重点放在课堂,无法满足临床医学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素质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新的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深、更新的人文知识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关系处理、职业发展素养等问题。从调查来看,进入实践阶段的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觉得有很大帮助的仅有18%。这不是说明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笔者认为主要是医学院校没有在空间(不同环境,如教室、临床)和时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同阶段)两个维度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人文素质教育忽略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多样性背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来源不一,有从本科直接读研的,有工作后继续读研的,本科教育、工作经验等人文背景不尽相同,已有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同阶段和不同背景的医学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同背景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价值观、社会技能等方面也存在区别,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必须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学校的集体授课、导师统一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导师忽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多数医学院对研究生导师考核主要停留在两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里面的导师职责,二是科研成果,由于规章制度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向。另一方面,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和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3]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身处实验室而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甚至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素质能力较本科阶段有所退化。以上现状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重科研轻临床,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文关怀精神以及主人翁精神等人文素质水平较低。有调查表明,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4],见表1。不少学校和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方面,如廖虎等(2009)提出在课程、师资、教材、考试改革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5]然而,目前专门针对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也是将焦点集中在课程设计、氛围营造、导师作用等几个层面,[6-7]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特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结合起来研究的更少,笔者认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是集学生、师长以及医生为一体的高等级专业人才,他们的角色特点与人文素质教育是有联系的,正是因为医学院对其角色认识存在缺失,造成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盲点,本文从角色认知视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全方位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

二、临床医学研究生角色认知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

笔者认为从角色认知视角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研究是有可行性的。医学生的角色占有与人文素质内涵的联系历来存在,如我国古代医家认为“医者意也,医者艺也”,明确指出医学是一门哲理思辨、观念理性的学问,表明医生不仅是具有技术技艺,还是一名思想者;“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下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的观念,更是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联系、高度概括,认为医生应该是一名博学者、有责任感之人;西方医学的奠基者希波克拉底是医学人文科学的先哲,他对医学的人本思想有深厚的见解,强调医术是“一切艺术中最美好、最高尚的艺术”,医生“应当具有最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爱丁堡公报指出“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代言人、出色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卡琳•卢特菲(KarenLutfey,2005)认为医生必须扮演多种角色,教师、谈判专家、侦探、商贩、程赞者和警察等。基于对以上关系的认识,笔者建立了临床医学研究生角色认知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模型,见图1。

临床医学研究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一是来源于课堂教学,二是导师指导,三是临床实践,在不同的角色环境中表现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上,一方面他们是接受知识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来说,他们承担了部分专业课带教的任务,是小老师的角色;在临床实践中,他们既是向临床带教老师学习的学生,也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临床指导的师长,另外,他们还是病人眼中的医生;在导师眼中,他们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研究者,是未来医学事业的执行者。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角色占有归纳为学生、师长以及医生。医学院校要抓住学生、师长、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要点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培养,具体表现为角色实践,在图1中反映为6个要点。临床医学研究生角色认知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模型反映了医学院校可以在不同的角色环境进行角色实践,最终达到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每个角色占有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要求。

三、角色认知下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笔者认为可以从角色认知角度出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建立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角色认知体系,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完善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首先,课程设置能彰显临床医学研究生多样化特点。目前,不少大学在寻找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做法,如首都医科大学实施的“多平台、不同模块设计方案”,从公共必修课程平台、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基础实验课程平台、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六个方面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素质培养,中山大学医学院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采用了理论教学—调查研究—撰写总结相结合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学、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会调研等教学方法融入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正如笔者在之前提到的,他们的背景具有多样性,笼统的课程不能最大范围满足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因此,课程设置在模块化和程序化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课程设置应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达到每个层次和层面的学生都有人文素质的提升,通过师生有效互动,最终赋予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最广泛的意义。

其次,利用角色扮演加强人文教学效果。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鲜明的角色特点,因此,运用角色扮演不失为强化他们自我认知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根据已有文献,对于医学生角色扮演的研究大多关注护理专业,其他医学专业涉及较少,针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角色扮演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同时,不少角色扮演的研究停留在对某一课程的效果评估上,而将角色扮演理论用于系统课程设计的研究较少。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角色扮演方法的原理和规律,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多角色的平衡发展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

第三,将职业素质拓展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威廉•古德(williamGoods,1957,1960)认为,医学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初学者相比要经历更加严格的社会化过程,大多数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此阶段将初步接触社会并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诱惑和需要学会解决的问题很多,围绕树立医德观念并掌握相应的社会知识技能进行职业素质拓展是这一阶段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尤其要注意利用临床实践中发生的医学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对待医患关系、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展医德案例教学与讨论,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责任感,同时教给学生需要的关系沟通、法律、社会经济等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其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人文素质。

第四,充分利用“隐性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载体。隐性课程是指能够让学生无意识地获得各种经验的途径或方法,它包括教育的空间环境、教风学风营造和素质教育活动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生认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隐形课程很重要。尤其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在传统课程模式不适应的情况下,“隐性课程”是重要补充。医学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隐性课程”,一方面,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要加强塑造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建设,通过人文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新载体。尤其要指导学生开展自愿参与性质的兴趣小组、论坛、讲座、竞赛以及各类活动,建立能够符合不同需求的个性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渠道。另一方面,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根据调查,有92%的研究生希望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临床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医德教育,教师言传身教是研究生最喜欢的教育形式,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各种角色形成时期最直接的模仿者就是导师,导师正是对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人选。隋允康(2010)就提出过导师应该拥有亦师亦父、亦仁亦德、亦示亦言、亦道亦术、亦德亦才、亦慈亦严的师贤标准,[13]可见导师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为此,要重视导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提升,健全导师考核和责任机制,增强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与投入,通过导师的亲身示范、人文关怀和思想行为指导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其人文素养水平。

第五,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医生”角色与临床部门的融入,将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医院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相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中完成,从事与医院同级别医务人员类似工作,科室与导师共同对研究生进行日常管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学医院一般都是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卫生部对此也有强制性的要求。虽然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参与医院员工教育体系有强制性规定,但多集中在病案讨论、学术活动等专业技能领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参与缺乏相关要求。因此,医学院校应当注重与教学医院间的衔接与沟通,将医学院以人文理论为主的课程学习体系与教学医院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员工教育体系贯穿衔接起来,对临床研究生参与医院员工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作出具体要求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建立人文素质教育“院—院”共同管理机制,借助医院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模式既有益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学医院的优良文化和服务水平也是一种促进,能够获得“双赢”效果。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9

但是,非医学考生跨考医学还是相当有难度的,首先就是初试的专业课,医学门类的专业课都是300分,所以要思考好在复习过程中专业课对复习时间的占用,如果觉得专业课可以自学的话就没有问题,就需注意复试临床操作的考查,医学临床操作技能是需要一定的基础。跨专业考医学也有优点,那就是医学每年的分数线都比较低,尤其是在英语方面要求也不高。

跨考注意事项:

1、了解专业背景情况,对跨考进行可行性的评估;

2、专业课集中复习,扩展专业背景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篇10

一、我国实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下简称“并轨”)的现状

   2010年,上海市率先启动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改革项目,2011年印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办法》,为上海市各校实施并轨培养提供标准。2010~201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试点高校已经招录了三届共计1112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的成功经验'2012年开始,教育部和卫生部协同财政部经过多轮讨论,于2013年正式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结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为在我国全面推行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核心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13年5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文批准了第一批64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正式开展并轨工作,并逐渐达成以下共识:

   

   1.并轨工作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水平医师的需求医疗卫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执业医师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7.5%,职业素质亟待提高,并轨工作可以加快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成材,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

   2.并轨工作有利于统一临床实践标准,节约医疗培训资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着相似的培养内容和一致的培养目标,二者均强调要有较强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在学位授予时需达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既然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政策制定部门就有必要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统一临床实践标准,节约人力、时间和医疗培训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医学生的教育体系。

3.并轨工作有利于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完善的医学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我国要跟上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与国际接轨和互相认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实现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素养。

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面临的困难

   1.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分属卫生部和教育部管理,两个部门的分支延伸到医院和高校,即使在医院或高校内部的管理中,两块功能也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出台的制度和政策常常衔接不够,导致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一定的矛盾,沟通协调比较困难。比如在校研究生不能报考执业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年限与硕士生学习总年限不一致等等。

2.生源背景的多样性为严格医师资格准入,加强医师队伍建设,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明确规定了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应当具备与其相一致的医学学历,2015年后入学的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目前部分学校在招生中对临床医学硕士的生源背景未作严格限制,导致热门专业录取了不少医学相关专业甚至非医学专业背景的跨专业考生。随着严格规范执业医师考试资格,就可能出现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毕业2014.6炙决袭f后不能报考执业医师的问题,这也背离了这些研究生最初想通过读研而实现从医的期望,势必会带来尖锐的矛盾。

3.导师对并轨的支持度有待提升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教育最终贯彻育人方针和政策。目前导师对并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主要原因是:①导师自身学术上的压力,需要招收与导师一起做科研的研究生;②专业型导师大部分来自原来的学术型导师,因而常会出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不到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研究生过多地投入科研工作,干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训练;③因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与导师接触较少,部分导师会产生听之任之、不管不问的心理,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

4.临床技能训练质量监控难度大并轨后的研究生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轮转于各个科室,因而他的培养需要依靠导师在内的各科所有带教医师和科主任齐心协力来完成。而我国各省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管理比较松散,虽然有出科考核、年度考核,但常常会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构建合理有效的临床技能训练质量监控体系是急需攻克的难题。

5.经费投入不足对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省级卫生厅会有相应的拨款,给予医院、带教医师和培训生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而并轨的研究生参加规范化培训时无此经费支持,仅靠各校自筹经费,他们只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因此与培训生相比其待遇有明显的差距,导致他们心理有落差并产生不公平感。与此同时,带教研究生的医师因未能获得相应的补贴,亦影响其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对策

   2012年,温州医科大学在浙江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工作,当年就有218位2012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愿签约进入该改革项目。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64所高校之一,又有275人进入该改革项目。学校积极改革与探索,确保并轨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通过制度创新理顺管理机制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属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两个处级部门管理。为理顺关系、分清职责,经过多次多形式的沟通,学校制定了《温州医科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包括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等环节;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研究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报名、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合格考核等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管理按照《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进行,研究生在校期间培养管理按照学校研究生教育相关规定进行。

在医院管理方面,各附属医院因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分属研究生处和毕业后教育处管理,为了配合改革,理顺管理机制,最后决定将研究生处和毕业后教育处合署办公,合并为一个科室,运转效果良好。

2.让导师成为并轨工作的践行者和支持者通过校、院两级导师培训会、招生复试培训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等多种途径,向导师传达新政策,宣传国家实行并轨工作的背景,说明并轨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面的优势及并轨能缩短高层次临床医师培养进程的情况。绝大部分导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逐渐表示理解和赞同。同时学校制定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时,兼顾每位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合理配比,缓解导师的学术压力,解除导师的后顾之忧,从而获得导师的大力支持。

3.推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改革由于执业医师考试管理日益规范,日益明确和严格考生的学历资格。为适应这一形势,2012年起学校严格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限定为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方能报考。为更顺畅地进行并轨衔接工作,2013年开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律并轨,在招生复试录取时与每一位拟录取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签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协议书,确保研究生入学后直接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和严格毕业考核确保并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训练时间和培养质量,修订并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在保持包括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等必要培养环节不变的同时,上课时间改为晚上和周末,临床技能培养部分全面实行省卫生厅最新方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明确为33个月,并以《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培训管理,包括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合格考核。

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是否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的关键环节。为了加强临床毕业考核的效果,避免碍面子和走形式问题的出现,2008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实行临床技能毕业考核的二次考核制度,即抽取第一次考核的后10%和任意抽取另外10%形成二次考核名单,再由研究生院聘请校外专家进行考核,二次考核不通过者延期半年毕业。通过这种反向示例达到警告和督促研究生的作用,从而确保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得到同类院校的认可,在部分院校推广[4]。

5.修订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在达到原有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的同时,还需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考试,即并轨的研究生须按规定达到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通过学校组织的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后,方授予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为了使研究生顺利毕业,2013年起学校允许并轨研究生一年级时便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项措施在2014年得到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认可。

6.优化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和带教医师的待遇由于国家财政和省财政未对进入住院医师规范研究生培养化培训的研究生提供相对应的经费保障,并轨的研究生只享受研究生的相关补助,不享受《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各种待遇。为提高并轨研究生的待遇,2012年起各医院设置了夜班补贴、加班补贴、节日补贴等项目,以改善并轨研究生的生活和保障其学习与工作积极性。为提高轮转科室和带教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2014年起将从分拨给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经费中给予常教医师适量的经费支持。

四、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思考

  1.建议尽快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全国互认工作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均由各省负责进行,各省之间未形成省际互认的机制。而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必然全国就业,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是否全国通用是研究生极为关心的问题,如果已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毕业后仍要进行重复培训,那就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失去了并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