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十篇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十篇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9:38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1

眼睛周围有六条肌肉,它们分别负责眼球的旋转和各个方向的运动。如果眼睛周围的肌肉不能协调眼睛的运动,就会导致眼睛位置出现异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斜视眼,而“斗眼”仅仅是多种斜视眼的一种类型。所谓“斗眼”,是指一只眼睛向内斜,或两只眼睛同时向内斜,形成眼球偏向内侧,看上去就像两只眼睛向内互相挤压,所以俗称“斗眼”。

为什么会有“斗眼”现象呢?宝宝有了“斗眼”会有何危害?“斗眼”该怎样进行治疗呢?

“斗眼”发生的原因

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肌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等等,都可以导致婴幼儿“斗眼”或其他斜视眼的发生。遗传因素在“斗眼”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宝宝的眼球较小,眼轴偏短,多为远视眼,宝宝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需要用力向内转,因而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眼睛内斜视。这种内斜视被称为调节性内斜。婴幼儿时期,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宝宝斜视发生。另外,其他一些少见的原因,如婴幼儿眼部外伤或颅内支配眼睛肌肉的神经受到伤害,也会导致“斗眼”的发生。

“斗眼”的危害

“斗眼”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美容。二是影响视功能。

美容方面的缺陷会导致宝宝及宝宝家长的心理负担。使宝宝与其他宝宝相处时容易出现不和谐现象,例如被其他人起绰号等,从而导致心理阴影,易引起性格孤僻、不合群等异常行为。

另外,“斗眼”宝宝除了不如正常人看物视野开阔外,更重要的是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即两只眼睛不能将同时看到的影像融合为一体,不能准确分辨物体的前后距离。所以成人有“斗眼”现象的人不能从事诸如飞行驾驶、普通驾驶、外科手术、登高测绘等需立体视觉的专业工作。

“斗眼”的治疗

“斗眼”的治疗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斗眼”的治疗原则是及早就诊,尽早治疗。因为早期治疗不但可以矫正斜视,而且可以使丧失或发育不良的双眼单视功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理想目的。如果延误治疗,错过宝宝的视功能发育期。则双眼单视功能不能建立,将导致头颈部骨骼畸形、代偿头位(由于斜视,用偏头的方法来看正面的东西)等异常。即使以后通过手术矫正了斜视,也仅仅是美容矫正。对宝宝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目前,治疗“斗眼”的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轻度的调节性“斗眼”可以通过配戴眼镜、矫正视力的方法来使“斗眼”得到纠正。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肌肉异常以及外伤等导致的严重的“斗眼”。则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关于治疗的时机要听从眼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一般经过治疗。绝大部分“斗眼”宝宝都可以恢复正常的眼位,从而消除“斗眼”带来的危害。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2

什么是屈光不正简单的说光线穿透眼睛的过程称为屈光,由光所形成的影像在视网膜上聚焦才能产生正常的视力,若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视力就会模糊称之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了散光、近视及远视等。

什么是散光散光俗称“乱视”,是指物体透过光线所形成的影像有两个或好几个焦点且在不同的平面上,因此看东西不清楚,甚至会有重影的现象发生。散光大多是因为角膜的弯度不平整或扭曲造成的,有散光的人角膜的形状不是圆的,比较像橄榄形而不是圆形。散光通常会在其中一个角度的弯曲度比其它地方大,称之为“规则性散光”,而“不规则散光”呢?顾名思义就是角膜上的变化度没有一定的规则,在视网膜上的焦点就不只一个或两个了。

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常与遗传有关,可能一出生就有散光,往往终其一生散光的度数都不太会有变化;但是少部分的人散光有可能是因为后天的疾病或受伤造成,这种后天的散光有时候会随着时间的增加,度数也会慢慢增加。

散光可以治疗吗散光无法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配戴柱面镜片来矫正,或者是配戴硬形眼镜矫正,高度散光也可以考虑做散光的手术矫正,不过通常无法完全矫正。

什么是近视近视的人只能看清楚近的物体看不清楚远方的物体,以医学的观点来看,近视就是光线透过角膜、前房、水晶体、玻璃体之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模糊称为近视。近视必须配戴凹透镜来矫正,使焦点可以重新集中于视网膜上。近视可分为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两种。

对于不会查视力的幼小儿童,家长可通过观察小儿的行为举止进行判断,如比同龄儿的行动缓慢、准确程度降低、显得有些笨手笨脚等,有无眼斜、眼球震颤等。可做一个简单的试验:用手遮盖小儿一只眼,观察小儿的反应来判断视力的好坏,如发现对遮盖某一只眼有厌恶情绪,则被遮盖眼即为视力好眼。年长的儿童主要以观察孩子看电视时是否趋近,是否常揉眼睛,是否眯眼视物等。绝大多数3岁儿童都能配合视力检查,因此,此年龄的儿童应进行常规的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或视力不正常,首先应到正规医院的小儿眼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如散瞳、验光,确定是否患有屈光不正、斜视及其它眼疾,切不可轻信长大再治的错误说法。

有些高年级的小学生或中学生说,看书时间长了眼睛会感到灼热、发痒、干涩、胀痛,还会出现字迹重叠串行的情况,这时抬头看面前的物体,有种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这些症状都极有可能是“近视”的前兆。

如何治疗近视目前,最普遍的方法就是配戴眼镜来矫正,年龄再大一点还可以戴隐形眼镜矫正,至于何时需要配戴眼镜则需要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来帮大家评估,并不是有近视就一定要戴眼镜的。因而准确的验光和配镜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定要到技术过硬、信誉好的医院确定是否患有近视,配戴合适的眼镜。不要盲从或迷信一些夸大其辞的治疗药物和仪器,一定要在专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生长过程中,视力、眼镜度数、瞳孔间距都会有所变化,远视度数也有一个逐渐降低的生理过程,从小到大都配戴同一度数眼镜,不仅会引起眼睛的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引起视力继续下降,甚至导致斜视。因而应每隔1-2个月前往医院复查,每隔半年至一年验光一次,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伴有斜视可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手术时机。

其它比较特殊的治疗方式:1.配戴oRtHo-K镜片:这是一种硬式的隐形眼镜,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配戴,以利用改变角膜弧度的方式改变度数,以达到矫正度数的效果。

2.激光近视手术:目前最流行的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利用激光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以达到治疗近视的效果,目前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是一项相当安全的手术。

什么是远视远视的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跟近视的人刚好相反,由于眼轴的长度较一般人短,光线穿透眼睛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而形成模糊的影像,不过轻度远视的人看远也有可能会清楚,但是会比较吃力,若看近就更加吃力,而高度远视的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必须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如何治疗远视一般来说,远视除了配戴眼镜之外比较少做其它的治疗,尤其是小朋友跟青少年随着发育眼轴的长度会越来越长,光线的聚焦会越来越接近视网膜。通常远视的度数会慢慢减少;年轻人跟小孩子的水晶体有很强的调节适能,纵使有远视也能清楚地看远看近。不过,老年人因为睫状肌退化与水晶体硬化的关系,所以一旦有远视视力就有可能受到影响,这时候就要以凸透镜来矫正,另外也可以配戴隐形眼镜及做角膜的屈光手术来治疗。

什么是弱视弱视是眼球组织本身没有病变,但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使得视力在儿童早期没有办法正常发育,以至于一个眼睛或两个眼睛的视力不好,矫正视力无法达到0.9以上称为弱视。

那么造成弱视的原因有哪些呢?斜视、高度的远视、近视、散光、不等视(两眼视力差距太大,导致其中一眼的发育比另一眼来的慢,久而久之便懒得用它)、遮蔽性眼疾如先天性白内障、眼睑下垂等,以上几点都是导致眼睛没有办法接收到清晰的影像及光线的刺激,而使脑部神经组织的协调发育迟滞造成弱视。

另外,有些儿童通过验光配镜后,视力仍达不到正常,这不是一般的近视,而是“弱视”。原来在人出生几个月到8岁左右的生命早期阶段存在一个视觉发育敏感时期。在此敏感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如远视、散光、近视、斜视等,使视觉信息输入减少以及输入的信息质量低劣致使大脑视觉中枢发育障碍,就可以造成患儿视功能低下从而形成弱视。

弱视要如何治疗弱视的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错过时机,终身遗憾。弱视治疗的黄金时期是在四至六岁,过了九岁以后视神经的发育就完全停止了,治疗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弱视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依照医师的处方配戴眼镜。

2.遮眼治疗,把好的眼睛遮起来,强迫小朋友去使用弱视的眼睛。

3.弱视训练,需配合遮眼治疗及配戴眼镜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4.有斜视或其它先天性眼疾者须先开刀治疗。

什么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近距离的工作或读书时间太长,负责调节水晶体曲折的睫状肌因为过度疲劳而产生痉孪,而使视力变得模糊。如果点睫状肌松驰剂来治疗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真性近视真性近视是指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影像无法于视网膜上聚焦引起视力模糊,因为这是眼球结构上的因素造成焦点往前,所以这时候点睫状肌松弛剂也无法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告诉孩子怎样保护眼睛、怎么知道眼睛疲劳了

看东西模糊了,有重影。

眼睛发红,有刺痛、瘙痒感。

眼睛干燥,有酸涩感。

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肩酸,甚至头痛、恶心、呕吐。

怎样使眼睛得到休息孩子们往往以为,只要放下课本或作业就是休息眼睛了,比如玩会儿电脑,看看课外书等,其实,这样只能使大脑得到休息,眼睛却依然处于疲劳工作状态。要想真正休息眼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5米以外的东西。在学校时,应到教室外活动10分钟;在家,则应到阳台或窗前向外眺望10分钟。

多看绿色能保护眼睛吗绿色对眼睛有好处,并不是指绿色本身对眼睛有什么好处,而是说远眺大自然的景物可缓解眼睛的疲劳状态。如果看33厘米以内的东西,即使是绿色的,对眼睛也没有益处。

晚上看电视关灯好还是开灯好不少孩子晚上看电视时,喜欢把房间的灯都关上。他们感觉,这样电视屏幕显得亮、清晰。其实这对眼睛是不利的。电视屏幕与周围景物明暗程度的较大差别会增加眼睛的疲劳程度,所以晚上看电视时,不应把灯全部关上,而应让房间保持一定的亮度,比如开一盏3~8瓦的灯,但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

小贴士

上网用眼方法

每隔1小时休息一下双眼,不要持续操作。

持续使用电脑时,要经常眨眨眼睛,防止眼睛干涩。

眼睛距离35厘米大的屏幕不应少于60厘米,距离38厘米大的屏幕不应少于70厘米。屏幕应放在略低于视平线的位置。

将屏幕的亮度与清晰度调整到适当水平,以眼睛感到舒适为准。

要经常擦拭屏幕。屏幕过脏会使图像模糊,造成眼睛疲劳。

小贴士

一生如何监测眼睛

(1)出生到三个月:早产儿或有猫眼、牛眼、眼皮下垂者,要在出生后尽早求诊。

(2)三个月到一岁:发现有斜眼、泪眼、“眼”者要求诊。

(3)一岁到三岁:请医生做一次简易的眼部及视力检查。

(4)三岁到五岁:视力检查(3岁裸视在0.6-0.7,5岁达到0.8)。

(5)上小学前:检查视力并检查有无屈光不正或斜视、弱视。

(6)学生时期(六岁到二十五岁):每半年做一次视力检查。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3

【关键词】眼病;筛查;保健;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75-01

引言:人类智力发育过程中通过眼睛接收的信息量占到83%,听力占11%,其他如触觉、嗅觉和味觉仅占6%,由此可见,眼睛对一个人的一生是何等重要。正常的视觉可以给人们带来正常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正常的行动和思维。而人类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取决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学习,在学习中建立和巩固视觉经验。0~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期间的眼病疾患被忽略,将严重影响幼儿视力的正常发育,导致终生视力低下甚至失明。因此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眼部疾病的筛查尤为重要。我院采用眼病筛查方法对门诊0~6岁体检及前来就诊人群进行眼病筛查。眼病筛查是根据儿童眼及视功能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眼病筛查方法,对0~6岁人群进行眼部检查和视力筛查,有效地早期筛查出影响眼及视力发育的眼部疾病,使疑似或明确有眼病的儿童转诊到专科门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早期矫治眼病,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行眼病筛查的婴幼儿10857例,男5618例,女5239例,年龄为10天至6岁。

1.2眼病筛查的内容和方法

1.2.1眼的发育状态检查(全部筛查人群)

(1)外眼检查:依次进行眼睑、结膜、泪器、角膜、虹膜、瞳孔的全面检查。对于可疑病例行手持裂隙灯检查。

(2)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观察眼球的位置、眼球运动有无异常。通过角膜映光法观察角膜反光点位置、遮盖试验(包括交替遮盖法和遮盖去遮盖法)、眼球有无规律性摆动、单眼或双眼运动等眼球运动检查,及时发现有无斜视和眼球震颤等。

(3)屈光介质及眼底检查:用带状或点状检眼镜进行红光检查,红光反射异常者行散瞳后直接眼底镜检查。

1.2.2视力筛查(年龄在6个月-6岁的婴幼儿):包括屈光筛查;普通视力检查。

(1)屈光筛查: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通过测定儿童屈光度来间接判断视力发育状态。可以用来筛查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等,也可对屈光介质疾病,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等眼病进行筛查。

(2)视力检查:儿童在3岁以上开始检查视力,远视力检查3岁左右采用标准的儿童图形视力表,4岁以上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判断标准:>3岁,视力低于0.6,>4岁,视力低于0.8,>5岁,视力低于1.0,或两眼视力相差≥2行,为视力异常。

2结果

10857例中,筛查出有眼病婴幼儿2154例(19.8%),其中屈光不正1171例(10.8%),结膜炎649例(5.98%),泪道堵塞151例(1.3%),斜视58例(0.53%),倒睫16例(0.15%),霰粒肿59例(0.54%)先天性上睑下垂18例(0.16%),先天性眼球震颤23例(0.21%),先天性白内障7例(0.06%),瞳孔残膜2例。

971例屈光不正的患儿在眼科门诊就诊治疗,649例结膜炎患儿经眼科门诊治疗已基本痊愈,泪道堵塞其中96例患儿通过保守治疗,26例进行泪道冲洗,29例最终通过泪道探通术痊愈。倒睫的16例患儿经按摩眼睑并观察发育情况,大部分有明显好转,3例倒睫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目前定期门诊观察。18例先天性上睑下垂中13例患儿为轻度,不影响视线,暂未手术,5例已行手术治疗。58例斜视中由屈光不正引起者目前在我科矫正,9例需手术治疗转眼科医院,23例先天性眼球震颤转眼科医院治疗,3例先天性白内障已行手术治疗,余4例白内障不严重定期门诊观察中。

检查对象中0~12个月龄的幼儿3289例,其中屈光不正683例,结膜炎187例,泪道堵塞149例,霰粒肿15例,先天性内斜视8例。结果显示,这一阶段屈光不正、结膜炎和泪道堵塞发病率较高,容易引起幼儿视力损害。屈光不正大多数是散光,过早地看电子产品习惯,光照等因素损害着婴幼儿的视力健康,经指导避免有害因素后,半年后复查多数能恢复到正常。结膜炎的发生与不正当的用眼卫生有关,多由于接触引起,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消毒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泪道堵塞大多数是先天性的,但早发现,早治疗(按摩泪囊区),使多数婴儿免除手术烦恼。

检查对象中1岁~3岁的幼儿5859例,屈光不正562例,结膜炎354例,霰粒肿48例,斜视39例。这个阶段的幼儿由于眼睛调节性强且视野范围广,不正当的近距离用眼习惯,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都容易引起屈光不正。在视力发育成熟以前,屈光不正都会引起弱视,弱视若能在这个年龄段发现,尽早矫正屈光不正,避免弱视进一步发展,降低治疗难度和缩短疗程。斜视主要与眼外肌疾病有关,病因复杂,除了影响外观外,主要是影响视力,破坏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发育。斜视、弱视都使儿童缺乏立体视觉,影响视力的健康发育,但治疗的年龄与治疗的效果关系很大,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在检查人群中屈光不正1171例,其中有857(73.1%)都是散光,年龄越小散光发生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散光逐年降低,余245例(21%)是远视,斜视58例(5%),近视11例,发病率较低。

3讨论

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发现,婴幼儿早期发现的眼病,经治疗后预后都比较好,因此在婴幼儿健康体检中增加眼病筛查项目是很有意义的。婴幼儿的眼睛生长迅速,正常的视觉功能全靠正常的眼部结构和正常的用眼习惯,如果出现眼部问题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往往造成终身的视功能缺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婴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眼部异常全靠家长的细心观察,一旦错过等到儿童长大才给予治疗,往往丧失了最佳恢复年龄,所以,采取措施进行婴幼儿眼病筛查意义重大。在初级眼保健门诊,6个月以下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如果没有成套的眼底筛查设备,是很难对这部分婴儿进行详细的眼底筛查即早期发现眼部疾病的,我们在进行眼病筛查过程中发现其实这部分婴儿可以也可以通过光刺激反应、外眼检查、红光反射及直接眼底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眼病筛查,尽可能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转诊。

开展儿童眼病筛查需要家长及保健医生的配合,早期进行婴幼儿的眼部保健,增强家长对幼儿的眼睛保健意识,养成幼儿良好的用眼习惯,合理搭配膳食,保证眼睛发育的正常营养供给,发现眼部疾病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并进行追踪观察等,充分保护婴幼儿心灵之窗的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4-715.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R246.8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索中药和针灸有机结合治疗外展神经有效疗法。方法:将76例外展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穴注组以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双侧肝俞为基础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药,再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的腧穴和注射药物,西药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36天统计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4.7%,西药组为76.3%,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眼球运动度、外直肌的恢复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后天性外展神经麻痹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主题词]眼肌麻痹/穴位疗法;内斜视/穴位疗法,水针,当归注射液/投药和剂量;@后天性外展神经麻痹

后天性外展神经麻痹是麻痹性斜视中的一种,其主要症状为眼位内斜,头向健侧歪斜,复视或伴头痛,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近年来针灸中药等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较多。为探索中药和针灸有机结合治疗外展神经有效疗法,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注射制剂穴位注射治疗该病,取得较理想临床疗效,并与西医传统疗法相对照,现总结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76例均为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和眼科就诊的后天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其中住院患者58例,门诊患者18例。根据患者就诊先后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穴位注射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0~73岁,平均42岁;病程1~66天,平均27天;其中外伤所致14例,炎症因素12例,脑血管病6例,糖尿病4例,不明原因2例,西药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5岁,平均42岁;病程1~71天,平均29天;其中外伤所致16例,炎症因素12例,脑血管病4例,糖尿病5例,不明原因1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及有关文献标准,本研究的每例患者均经眼科专家确诊后纳入。排除病因为颅内、眶内、鼻咽部肿瘤压迫患者和重症肌无力患者。

1.3穴位注射组中医辨证分型

(1)风邪袭络:黑睛猝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起病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苔白,脉浮等表证。

(2)脾虚气弱:目珠偏斜,转动不利,素体虚弱或病后正气亏虚,伴食少懒言,面色萎黄或觥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3)肝阳化风:黑睛突然偏斜不动,头晕目眩。患者素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舌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滑。

(4)气滞血瘀:黑睛猝然偏斜,伴头痛或胸闷等症。或因患者平素情志不畅,烦闷抑郁而致气滞血瘀;或因外伤瘀血,瘀阻于目系脉络所致。

1.4检测指标

眼球运动度:测定患眼目内眦至瞳孔中心的最大距离,单位:毫米(mm)。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各测定1次,所得数据用(x±smm)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治疗方法

2.1穴位注射组

(1)主穴主药及操作

取穴:患侧阳白、四白、睛明、瞳子,双侧肝俞;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国药准字:Z36020138)。操作方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容量5mL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3mL,针头0.45mm×16mm,缓慢进针约2/3,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药液,肝俞穴每穴注入1mL,其他穴位每穴注入0.2mL,拔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签压迫局部以防出血。

(2)配穴药物及操作

风邪袭络型:配风池,药用柴胡注射液(国药准字:Z14021460);脾虚气弱型:配脾俞,药用黄芪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1776);肝阳化风型:配太阳,药用天麻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3046);气滞血瘀型:配膈俞,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14020768)。操作方法:操作同上,每穴注入相应药液1mL。

治疗每日1次,10次一疗程。疗程期间休息3天,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2.2西药组

(1)西药治疗:三磷酸腺苷(国药准字:H20013207)40mg、注射用乙酰辅酶a注射液(国药准字:H3402479)100U、细胞色素C注射液(国药准字:H34021203,使用前做过敏试验)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500mL内混合静脉滴注,每日1次。VitB1、VitB1口服,每次各20mg,每日3次;肌生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03123)肌肉注射,每次2mL,每日1次。

(2)遮盖单眼法:每日遮盖单眼,两眼交替进行。

连续治疗36天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治愈:无复视和眩晕,眼球运动自如,眼位基本正位,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可舒适使用双眼;好转:眼球运动基本正常,眼球运动度有明显改善,时有复视眩晕;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大部分存在,干扰正常工作和生活。

3.2治疗结果

(1)2组疗效比较见表1。

各型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4讨论

眼内外肌和眼球运动由3对脑神经支配,即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可引起其支配的外直肌麻痹而发为本病。后天性外展神经麻痹多由炎症、血管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肿瘤、外伤等引起,属神经眼科学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风中经络,导致眼部受邪一侧的经络气血运行不利,使筋肉失养而迟缓不用。《内经》云“诸脉者皆属于目……肝受血则能视”,病因与肝脏关系密切。故确立其治则为祛邪通络,使气血运行复常,调肝养目。分析其病因病机,其发病又与全身病情及体质相关。根据不同体质因素临床分为4个证型:风邪袭络、脾虚气弱、肝阳化风、气滞血瘀。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综合护理;屈光参差性弱视;满意度;散瞳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8-131-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childrenamblyopia.methodstheclinicaldataof200childrenwithamblyopiatreatedin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5toJanuary2016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accordingtothedifferentnursingmethods,thechildren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of116casesweretreatedwith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andthecontrolgroup(n=84)wasgivenroutinenursingcare.theclinicalefficacyandsatisfaction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0.52%,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66.67%),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8.426,p

[Keywords]Comprehensivenursing;anisometropicamblyopia;Satisfaction;mydriasis

弱视(amblyopia)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儿童发病率为2%~4%[1]。国际上对于弱视的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规定将矫正视力低于0.8而无眼睛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定位弱视[2]。弱视本质上是双眼视觉发育紊乱,可分为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弱视,已成为很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3]。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如传统的遮盖法、Cam法、压抑疗法等,如果错过治疗时机或治疗方法不,可导致终生视力低下和不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采用综合的治疗与护理,疗效显著,弱视患儿视力提高明显[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门诊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弱视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121例,年龄在4~15岁,平均(8.0±3.8)岁,其中斜视性弱视5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47例,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的标准[5]。根据患儿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16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中男41例,女75例,年龄5~14岁,平均(7.8±4.6)岁,斜视性弱视29例,屈光参差性弱视85例,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1例。对照组84例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4~15岁,平均(8.2±6.7)岁,斜视性弱视2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6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弱视分类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眼科综合治疗弱视,对照组8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由专业人员对患儿进行正规的眼科检查,根据弱视的不同类型进行系统专业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散瞳护理目前普遍使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或美多丽滴眼液,前者是每晚睡前一次,连续涂眼3d后验光,半个月后复查配镜,若用药后如出现面色潮红,口干等中毒反应,轻者多饮水,以加速毒素排除,重者立即停药对症处理,美多丽散瞳是短效散瞳,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瞳孔大小,实施准确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促进感光细胞的兴奋性[6],减少持续通道功能抑制,促进眼球发育。完成视觉发育屈光正常化过程,是弱视治疗的关键。

1.2.2戴镜疗法与护理弱视多伴有屈光不正,我们只有正确的散瞳验光,佩戴正确的矫正眼镜,才能在戴镜的基础上配合弱视训练,让清晰的物像反复刺激视网膜的视觉中枢,提高视觉的敏感度,由于测视者的年龄小,不能象成人正常的描素,所以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亲切的话语,取得患儿的信任,以配合检查,验出最真实可靠的度数。护理人员要协助患儿选择质地较轻的框架,避免因为佩戴眼镜而影响患儿的鼻子的发育,指导患儿正确戴镜,对活泼好动的患儿要在眼镜腿上系绳,以免在活动时眼镜滑落。要求家长每日监督检查患儿戴镜的时间,电话随访患儿,告之坚持治疗。

1.2.3遮盖疗法与护理遮盖疗法[7]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配合戴镜及弱视治疗仪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遮盖疗法有多种:(1)单眼遮盖,适合双眼度数不同的患儿,用眼罩遮盖度数较轻的眼睛,强迫视力差的眼睛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2)双眼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单眼斜视性弱视,如果弱视双眼度数相等,左右眼分别遮盖3d,如果双眼视力有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4∶1的方法,就是先遮盖视力好的眼睛4d,然后再改换遮盖视力较差的眼睛1d,交替进行,使视力差的眼睛能够快速得到锻炼[8],促使视力提高的快些,以求双眼视力能尽快达到相等。

1.2.4治疗仪的应用与护理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患儿的治疗仪,每天坚持1~2次,20min,为提高疗效,多进行集中式治疗,在治疗中避免相互打闹、上厕所、进食。为避免患儿在治疗中感到枯燥乏味,可在室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营造安全舒适宽松的治疗环境。

1.2.5精细化训练如串珠子、绘画、剪纸的刺激视觉发育,每天1~2次,鼓励家长陪同,每次时间在15~20min,避免时间过长让患儿产生逆反的心理,每个疗程30d复查一次视力。

1.2.6饮食指导用眼卫生鼓励患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户外活动,增进患儿的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鱼蛋、蔬菜、水果、、粗面杂粮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9],遮盖的眼罩要勤换,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手机、电脑、看书等,学习时保持光线充足,做眼保健操,学习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保持好的坐姿。

1.2.7心理护理由于弱视治疗主要是遮盖疗法、精细训练,长期反复的做同一动作,时间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患儿不能长期坚持,导致半途而废。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和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理解同情患儿,与患儿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要及时评估患儿的心理情绪,了解患儿的个性、心理特征,主动向患儿介绍相关诊疗和病情情况,使患儿了解治疗的过程,增进患儿对自己的信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患儿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及治疗的过程,能够保持最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学会倾听,倾听患儿诉说疾病的症状,和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并给与理解与同情,倾听时态度要真诚,对患儿的配合给与适当的鼓励,向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5],让患儿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与患儿的学校取得联系,让周围的同学不会因患儿遮盖眼睛而取笑患儿,减少自卑心理。

1.2.8随访坚持门诊随访,弱视治愈后仍应按照复诊,及时矫正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前6个月,每月复诊1次,以后每半年复诊1次,直到3年为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在自然光下五米距离进行实力检查,疗效评估[10]:治愈。矫正视力≥0.9;好转。矫正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无效。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下,或不提高。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在护理结束后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表的选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26,p

2.2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4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8,p

3讨论

弱视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对儿童的生理以及心理危害都很大[11-13]。儿童弱视的护理[14],是我们长期需要探讨的话题,孩子是我们的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弱视的患儿越来越多,这是需要我们家长和社会共同重视的问题。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具有y计学意义(χ2=8.426,p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与宣教使弱视患儿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弱视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细心、耐心、爱心。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护理模式,采用综合的治疗与护理,弱视患儿视力提高明显,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吕秀芳,杨浩江,张莉,等.不同方法治疗中度弱视儿童的临床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3,21(1):18-21.

[2]徐江姗,王宏伟.儿童弱视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302-305.

[3]王玉,刘莉,刘红,思利巴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2):126-128.

[4]常敏,武镪,冯雪亮,等.儿童弱视发病相关因素的1:1匹配对例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22(3):8-12.

[5]王洪峰,王恩荣.儿童弱视愈后防治的对策[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277-280.

[6]王媛,高玉英.护理干预对儿童弱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使用医学,2012,7(12):238-239.

[7]郝淑琳,张萍,胡晓艳,等.儿童弱视集中治疗与分散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22(2):38-42.

[8]马蕊,薛春丽,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训练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29-230.

[9]翟佳.视光学理论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9.

[10]刘晓,阮世晓,张文华.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及年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4,14(4):55-56.

[11]杨玲,毛金铭,魏建兰.弱视儿童的视知觉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2,32(9):893-898.

[12]张胜利,刘俊秀.30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3):374.

[13]梁婉红.学龄前弱视儿童弱视眼屈光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19(1):163.

[14]谢明丽,陈平,关注现今的儿童弱视与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606,610.

[15]李维瑜,刘静,余桂林,等.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5,30(6):107-110.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6

家长们常常埋怨自己的孩子学习粗心、看书串行、抄笔记时把黑板上的字抄丢;有些孩子一看书就犯困、易疲劳,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坐不住椅子,总是不停乱动。但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上述情况可能与小孩子的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如果孩子的双眼视觉功能不正常,不但会出现上述表现,还可能出现做精细动作时手眼协调性差、近视发展速度过快等症状。

双眼视觉更精确,异常情况要检查

双眼视觉是以单眼视觉为基础,是人类长期以来不断实践和锻炼发展而形成的。良好的双眼视觉功能不仅能清晰看远,还能持久舒适阅读。它不是把双眼看到的东西进行简单叠加,而是具有三维立体视觉,从而更精确地反映外在的实际空间,使手眼协调更准确。三维立体视觉可分为3级,即:1级同时视(即双眼可同时看见物体),2级融合视(即双眼看到的物体可以叠加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像),3级立体视(即我们常说的深浅、远近以及物体的三维形状)。

若双眼视觉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注意力无法集中、近视发展过快等。检查双眼视觉功能的项目很多,主要内容包括双眼平衡检查、立体视检查、worth四点检查、远/近距隐斜检查、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调节功能检查、集合功能检查等。当然,并不是每一项检查都需要做,眼科医生会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选做检查,查之前还需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

视觉异常分两类,非斜视性易忽略

双眼视觉异常分斜视性和非斜视性两类功能异常。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可以通过手术、佩戴三菱镜等方法矫正,因为斜视大多比较明显,家长和老师很容易发现小孩斜眼,所以诊断和治疗都会比较及时。而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则比较隐蔽,容易被忽略。如果确诊存在非斜视性视觉功能异常,那么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视觉训练治疗。其原理是通过光学、心理物理学等方法,对视觉系统产生一定的高于正常需求的认知负荷,进而提高双眼视觉的适应能力,达到矫正视功能异常的目的。具体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有经验的眼科医生会根据每个小孩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特别的训练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家长和小孩的配合,因为治疗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阶段性。

对于不适症状轻、双眼视觉异常情况不严重的小孩,可以使用简易的训练工具(聚散球、卡片、字母表等)在家自己训练,定期到医院复查视功能恢复情况即可。

对于不适症状重、双眼视觉异常情况严重的小孩,大多需要在医院专门的视觉训练室中进行训练,需使用特殊的训练器械(如红绿立体图、裂隙尺等),最好在相关医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且需在评价训练效果后对训练方案做出相应调整。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7

人的正常视力并非生来就有的,它有一个发育和锻炼的过程。新生儿视觉器官的发育很不完善,眼球前后轴较短,呈远视状态,视网膜黄斑也未发育成熟,因此视功能低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眼的各部得到发育,视力才逐渐提高。一般来说,半岁左右的婴儿开始有了有意识的双眼注视,到2岁时视力约为0.5,到3岁时提高至0.7,到5岁时达到1.0以上的正常视力。因此,从出生到5岁期间,如果孩子视觉器官的发育受到了某些因素的阻碍,则极易形成弱视。

弱视的病因比较复杂。弱视大致可分为五类:⒈斜视性弱视。患儿的眼球位置偏斜,最常见的是内斜,其次为外斜,由于斜视眼的视轴偏离注视目标,因而视力下降。⒉屈光不正性弱视。孩子的患眼因高度远视、近视或散光,不能双眼单视而造成视物模糊。⒊屈光参差性弱视。当双眼屈光度相差250度以上时,双眼物象放大率的差别大于5%,大脑中枢无法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物象合二为一,这时只好将屈光度数较高的眼的物象抑制住,久而久之这只眼便会形成弱视。⒋遮断性弱视。因某些先天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遮挡光线进入眼内,因而剥夺了视网膜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影响了视网膜黄斑的发育,造成弱视。⒌先天性弱视。这种情况可能与新生儿期损伤视网膜有关。以上五种弱视中以前三种多见,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相当大,而后两种弱视虽然较少见,但预后较差,不易恢复到正常视力。

弱视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轻度弱视者视力稍差,在0.8~0.6之间,中度者为0.5~0.2,重度者在0.1以下。弱视程度愈轻,治愈的可能性愈大。此外,弱视的治疗效果还与孩子的年龄密切相关,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般来说,6岁以前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者,其疗效较好,7岁以后治疗疗效较差,成年后则基本上无治愈希望。由此可见,弱视的治疗有明显的年龄限制,这与近视相比很不一样。

对于斜视性弱视,由于眼球偏斜,很容易从外观上发觉。不过,半数以上的弱视患儿眼部外观异常是不明显的,怎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呢?最重要的就是密切关注孩子眼睛的发育状况。对4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检查前应将视力表挂在家中光线充足的地方,耐心地教孩子指认,以便更好地与医生配合,从而测得准确视力。如果孩子的视力低于0.8,应进一步做散瞳验光等检查,一旦发现高度屈光异常或屈光参差在200度以上,并伴有视力减退等症状,基本上可诊断为弱视。

明确诊断后,首先应按照验光的屈光度数配戴眼镜,而且要经常戴。有些家长担心散瞳验光和戴眼镜会对孩子的眼睛产生不良影响,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经常戴眼镜,能使物象在眼底清晰聚焦,恢复眼球的调节与集合两者之间的平衡,有助于改善斜视度数和提高视力。尤其是高度远视的内斜患儿,坚持戴镜半年左右,常常会收到完全恢复正常眼位的良好效果。此外,由于孩子的眼球发育较快,应每隔半年验光复查一次,眼镜度数不合适要及时更换。

弱视患儿配戴矫正眼镜后,应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弱视训练,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遮盖疗法和家庭训练法。

遮盖疗法是采用遮盖物(戴眼罩或在眼镜片上贴黑纸、包布套等),把视力好的健眼遮上,只使用弱视眼,以强迫弱视眼在频繁使用中得到锻炼,使视力逐渐改善。这种疗法的效果与能否严密遮盖有关,如果全天都坚持严密遮盖,则视力能较快提高,甚至每1~2个月能提高0.1左右。遮盖疗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如果发现健眼因长期遮盖引起视力下降,则应暂停遮盖。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8

园园4岁了,长得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但幼儿园体检发现视力只有0.3,父母连忙带她到小儿眼科诊治,被诊断为远视散光、弱视,医师建议其配戴眼镜,这时,年轻的父母却犹豫起来,爷爷奶奶更是极力反对,他们担心:(1)孩子年龄太小,不会自觉戴镜或不小心摔破眼镜后刺伤眼睛。(2)戴镜后度数越来越深以致终身摘不下眼镜。

其实,以上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担忧而放弃给孩子戴镜,将耽误孩子的治疗,造成终身遗憾。因为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我们将因功能因素引起的矫正视力低于0.8称为弱视,弱视治疗越早越好,3-5岁是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过了6岁效果便越来越差。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和斜视,矫正的最好方法是配戴眼镜,通过光学镜片使目标物的像重新回到视网膜上,使视觉系统得到刺激而正常发育。所以,给孩子戴镜并不可怕。

为什么不要怕给孩子带眼睛?一是儿童配戴眼镜,属医学行为,绝大多数可提高视力,矫正斜视,小儿初戴眼镜1周内暂时不习惯而拒戴,家长耐心劝告并予物质奖励。因戴镜后看得更清,几乎所有小孩在1周后都会乐意戴镜。如今有质地轻巧,抗冲击的树脂镜片,不会因镜片打碎而刺伤眼球,还可减轻镜架对鼻梁的压迫,戴用时更舒适,特别适用于年幼好动的孩子。

二是儿童戴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视力,建立立体视觉。幼儿配戴的眼镜多为远视镜,度数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部分儿童在10岁左右可取下眼镜。少数儿童如弱视不稳定,患近视、高度远视、散光者,为了能看清物体,以便更好地生活、学习,需长期戴镜。亦可在18岁后待屈光度数稳定2年以上通过角膜屈光手术摘掉眼镜。若从小不通过镜片矫正屈光不正和斜视,成人后即使戴镜手术也无法获得良好的视力和立体视觉。

三是近视眼度数的加深并非戴镜所致。人眼屈光的发展是由远视正视近视,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7岁前即患近视的儿童,多为先天性近视或进行性近视,近视度数是逐年加深的,预后不良。一旦发现孩子患近视,必须通过彻底散瞳,认真验光后配戴眼镜,并治疗弱视。通过光学镜片让物像清晰地映在视网膜上,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若不及时戴镜矫正,可引起视疲劳而更易导致近视加深,且不能让其弱视在有效治疗时机内得到及时治疗,成人后即使戴镜视力也低下,且无完善立体觉。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9

【摘要】目的:探讨用乒乓球运动疗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164眼6-9岁近视性弱视患儿(包括单纯近视、单性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引起的弱视),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7.0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病例数为43例,两组病例均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复查佩戴校正眼镜,同时行传统遮盖,红闪治疗以及精细目力训练,3-6月复查一次,根据比例调整遮盖比例和戴镜度数。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坚持放学后进行乒乓球训练1h/次,每周四次。观察期2年,并分为轻中重度弱视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轻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61.5%,试验组基本痊愈率92%,中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39.1%,试验组基本痊愈率72%,两组之间疗效均有显著差异性.而重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0%,试验组基本痊愈率22.2%,p>0.05,疗效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近视性弱视儿童患者(轻中度患者)的传统治疗上辅助乒乓球运动训练,既可以防治近视加深,又是一次有效的目力训练过程,疗效安全可靠。儿童患者易于接受,有效降低治疗成本,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对重度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近视性弱视;儿童;乒乓球运动疗法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0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1978-02

theeffectoftabletennismotortherapyinmyopicamblyopiaZhaomeng-shan,LiZhi-hui,ZHaoFen-tu,tanGXue-fupeople'sHospitalofSHundeaffiliatedtonanfangmedicalUniversity,Foshan528300,Guangdong,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abletennismotortherapyinmyopicamblyopiamethods:eighty-sixcasesofchildrenwithmyopicamblyopia(includinganalysis、simplemyopicastigmatism、compoundmyopicastigmatismamblyopia)thatselectedbasedonmydriaticretinosopyandeyetestsamonyamblyopicchildren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thetrialgrouphad43cases,andthecontrolgrouphad43cases.twogroupshavethetraditionaltherapy,thecontrolgroupwillgotoplaypingpong1hourafterschool,fouraweek.allcaseswerefollowedupfortwoyears,andtheywerealsoplacedintolow,mediumandhighgradegroups.therefractionchangeandtheeffectivenessofthetherapywasobservedandcompared.Results:inthelowgradecontrolgroupthereare16eyes(61.5%)werebasicallycured,thetrialgrouphad23eyes(92.%)werebasicallycured,inthemediumgradecontrolgroupthereare18eyes(39.1%)werebasicallycured,thetrialgrouphad36eyes(72.%)werebasicallycured,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herapyinboth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ecomprehensivetherapywithglasses,covering,colourbreak-up,andtabletennismotortherapyisaneffectivemethodintreatinglowandmediumgrademyopicamblyopia.thehighgradegroupsshouldexplorethenewtherapy.

【Keywords】myopicamblyopia;Children;tabletennismotortherapy

弱视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疾病,而屈光不正是造成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弱视形成后必然影响双眼视觉的正常发展,进而影响立体视觉的形成及发展,因此在学龄前儿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弱视是十分必要的。近视性屈光不正(包括单纯近视,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造成的弱视在儿童屈光性弱视中约占16%[1],疗效欠佳,治疗手段较少,有必要探讨一种新的不同于现有训练方法的远视力刺激训练。作者从2006年始,对门诊部分近视性弱视患者,在佩戴校正眼镜,同时行传统遮盖,红闪治疗以及精细目力训练的基础上,坚持放学后进行乒乓球训练,观察2年,并设置对照组进行疗效研究,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来我院门诊的6-9岁屈光不正患者,通过散瞳验光及试镜,筛选出86例164眼近视性弱视患儿(包括单纯近视、单性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引起的弱视),男45例(85眼),女41例(79眼)。均未发现眼底病变。其中轻度弱视51眼,中度弱视96眼,重度弱视17眼。

1.2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2]。轻度弱视:屈光不正校正后远视力0.6~0.8。中度弱视:屈光不正校正后远视力0.2~0.5。重度弱视:屈光不正校正后远视力

1.3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就诊时均检查视力,眼位,眼底,注视性质,眼球运动。快速散瞳验光,用日本拓普康公司的Kr-7100p自动验光仪验光后,再用带状光检影镜检影确定屈光状态,复光以矫正到最佳视力之度数配镜。半年后复查整镜片度数。所有患者均佩戴校正眼镜,对单眼弱视者采用传统遮盖法,所有弱视眼均用穿珠,描图等精细目力训练,红光弱视治疗仪治疗。试验组43例参加乒乓球训练兴趣班,坚持放学后进行乒乓球训练1h/次,每周四次。随访2年,并将各类弱视分为轻中重3组进行疗效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规定的标准[3]。

1.5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性,检验水准a=0.05。

2.随访与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按1996年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分类和疗效评价。无效:视力减退、不变或提高1行;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

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或以上者;痊愈:经过3年随诊,视力保持正常者。

2.2结果:对照组未出现失访,试验组脱失1例(第12个月移居外地失访)计无效。

表1两组患者24个月疗效p

表2轻度弱视各组疗效比较p

表3中度弱视各组疗效比较p

表4重度弱视各组疗效比较p>0.05

3.讨论

弱势是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未见黄斑病变。文献报道,儿童弱视中远视、近视、及混合性散光都是十分常见的原因,其中近视性弱视主要是由于近视眼长期妨碍外界物体对眼内视网膜的刺激,导致视网膜成像模糊,在未及时治疗后导致视机能发育受到抑制,使图形识别能力低下,视觉发育延迟所致[4]。作者在临床上发现学龄前儿童中,轻中度的近视患者由于近视力尚好,一般不发生弱视,弱视者多合并散光或近视度数较高,一般有先天因素,自身发展规律决定其近视度数逐步加深,现有的弱视训练,没有针对睫状肌的肌肉训练,不能有效的控制近视的发展,导致疗效欠佳。毛娅妮等[1]也提出近视性弱视患者多不存在近视力的异常,异常的是远视力,缺少的视觉刺激是远距离目力的刺激是远距离目力的刺激。现有的弱视训练都是针对近距离的目力设计的,在治疗过程中,增加的是近距离目力的使用,这可能也是近视性弱视疗效较差的原因之一。这提示我们对于近视性弱视的治疗,可能需要不同于现有训练方法的远视力刺激训练。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予以佩戴合适的眼镜,行遮盖、红闪治疗治疗,基本痊愈率42.5%,与相关文献相似[5],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做乒乓球运动训练,基本痊愈率达到72.6%,两组之间疗效有明显差异性,并分为对轻、中、重度弱视分别进行疗效比较(见表2-4),其中轻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61.5%,试验组基本痊愈率92%,中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39.1%,试验组基本痊愈率72%,两组之间疗效均由显著差异性.而重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0%,试验组基本痊愈率22.2%,x2为3.6,0.25

乒乓球台长约2.74米,对方击球时,乒乓球距离击球者的眼睛一般情况下至少为3米左右,在中远台对拉时,球与击球者的眼睛甚至可达七八米以上。而在击球者自己发球时,乒乓球与击球者的眼睛之间只有几十厘米的距离。击球过程中,击球者的眼睛必须紧盯来球,以力争对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7],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导致练习者的眼睛在看从几十厘米和数米远的物体的状态下不断交换,对近中远的目力是一种有效的刺激,同时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力的加强控制了近视的发展。其次眼球向各个方向的高速运转,使眼球血液循环增强,血供增加,也能进一步增强眼球壁的抗张能力,阻止眼球轴的增长[8]。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结合传统治疗弱视的各种方法,对近视性弱视寻求新的治疗方式,融治疗于有趣的运动中,对儿童患者易于接受,有效降低治疗成本,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对于轻中度患者疗效明显,重度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由于动作协调性等原因,难以参与这种乒乓球运动疗法,是否可设计一种远视力刺激训练仪,并可有效刺激睫状肌的锻炼值得探讨。总之,在目前近视性弱视疗效欠佳的情况下,对各种可行性方法进行探讨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毛娅妮,项道满.两种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5,13(2):54-56.

[2]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97.

[3]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97.

[4]惠延年,主编.眼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7.

[5]周红梅,项道满,林树洪.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11(1):40-41.

[6]李凤云,谭星平,刘双珍,等.儿童近视性弱视的远期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1(22):57-59.

成人眼睛斜视治疗方法篇10

问:我的孩子视力不好,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我在“电脑验光,立等可取”的眼镜店为孩子配了副眼镜。没想到,孩子的眼镜是戴上了,但看东西仍然模糊不清,还常喊头晕。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山东聊城井奕

答;您说的情况,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过。发生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不少眼镜店的服务人员对卫生部有关配眼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一无所知,有些眼镜店所进的眼镜片是不合格产品。因此,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一定要散瞳验光。当孩子视力不好时,不能盲目地用插镜片验光的方法。更不能采取电脑验光。因为,不散瞳,插镜片验光和电脑验光都是不准确的,难以发现孩子的弱视或斜视、散光等问题。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首次验光要用阿托品散瞳,12岁以上可以用快速散瞳。有些家长觉得阿托品散瞳验光前后要花1个月的时间,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这种时间上的“牺牲”是值得的。当然,为了避免耽误学习,可在孩子放假时去散瞳验光。

(2)一副合适的眼镜架对保护孩子的视力也同样重要。有的孩子戴上眼镜后一会儿就感到头晕,看一会儿书,眼睛就觉得疲劳,其中有部分原因是眼镜架不合适。镜架合适与否,取决于戴镜后的瞳孔中心是否正好对准镜片的光学中心。如果镜架过大或过小,眼睛的瞳孔中心与镜片的光学中心不一致,戴眼镜后就会发生不适之感,如果偏差过大,长期戴镜后还会产生斜视。医生开眼镜处方时,必须测量瞳孔距离,配镜师应根据瞳距和面孔的宽度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镜架。有些家长以个人嗜好为孩子选择镜架,尤其是成人镜架,这是很不合适的,因为成人鼻骨经发育后,鼻梁高,而儿童的鼻梁低,戴上成人镜架,镜片离眼睛距离远,同样影响视力。因此,要选轻巧、牢固的儿童镜架。

(3)配了眼镜就要给孩子戴。有些家长尽管给孩子配了眼镜,但并不给孩子戴,他们心里存在顾虑,一怕戴了眼镜后,眼镜就再也拿不掉了,要永远戴着;二怕戴眼镜后。眼镜的度数还会增加。这些顾虑是不对的。当孩子有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时,如果不给孩子戴眼镜,由于看东西不清楚,长期下去会造成弱视和斜视。这不仅影响孩子视力的正常发育,还会影响眼睛的立体视功能,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更易发生。如果孩子已经有弱视和斜视,所配的眼镜就更应该戴,因为戴眼镜本身就是治疗的重要一步。有些近视的孩子,配了眼镜不戴,度数反而会加重。相反,有的孩子如果远视度数不深,戴了眼镜后,随着眼睛的发育,反而可能摘掉眼镜。

(4)定期复查视力,随时更换眼镜。孩子戴上眼镜后,不是一劳永逸,随着眼睛的发育,眼镜的度数会发生变化,因此,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去查视力。如果眼镜的度数有变化了,就要及时地更换眼镜。

张佩斌

眼镜越戴越近视吗?(张旭晨)

问:有一些近视眼病人,宁可看

责任编辑:沈志不清远处的东西,眯起眼睛干着急,也不愿意戴眼镜,说是怕越戴越近视。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内蒙呼和浩特韦铭

答:戴眼镜不仅不会使近视度数越来越深,还能有效地阻止或减慢近视的发展。相反,不戴眼镜才会促进近视的发展。这是因为:①戴眼镜后可消除眼睛疲劳。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模糊,为能看得清楚些便眯着眼,这样会使眼内外肌肉过度疲劳,加速近视的发展。②戴眼镜方便学习和工作。近视的人看电视、电影时必须坐前排,上课时看不清黑板字,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对面来人或他人向你打手势,也往往“视而不见”,他人会误认为你故意不理他,影响同事关系。③戴眼镜有助于防止斜视的发生。近视眼的人由于看近物时调节较少,两眼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使眼睛向外偏斜而发生斜视。

那么,是不是戴了眼镜后近视度数就不再发展了呢?继续发展的人也是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戴眼镜后仍然不重视用眼卫生。时间久了,导致近视度数增加。②有的人由于潜在的眼睛疾病造成视力暂时下降,在没有得到明确诊断前误认为近视而配戴近视镜,造成视力急剧下降。③验光度数不准。配镜之前,首先要验光,验光最准确的方法是用阿托品散瞳后再测试近视度数。如果验光度数偏高,戴上这样的眼镜后肯定会使近视加深。④真、假近视未能区别。用眼过度一般首先引起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不必戴眼镜的,只要注意用眼卫生即可恢复。⑤眼镜质量不合格。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曾对全国装成眼镜进行了检查,结果合格率仅达34.6%。戴上不合格的眼镜无疑会给已经近视的眼睛雪上加霜,加快近视的发展。

由上可见,近视的人及时配戴眼镜,不但不会使近视加深,而且可以保护眼睛,提高视力。但应当注意,配戴眼镜之前应先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然后再配制眼镜。配制眼镜也应在医院配镜室或专业眼镜店进行,万万不可图省事、图便宜在街头配那种“立等可取”的眼镜,否则会进一步加重近视,危害健康。

张旭晨

怎样治疗烫伤留下的疤痕?(赵瑞津)

问:我女儿已2岁半了,1岁时曾被开水烫伤过,脖子上留下了一块铜钱大的红色疤痕,凸起,经常发痒,请问该如何治疗?

保定孙志英

答:你女儿脖子上留下的疤痕属于颈部Ⅱ。烫伤后的疤痕增生症,也叫疤痕疙瘩症。这是皮肤真皮层损伤后引起的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一般人皮肤损伤后疤痕很小,有疤痕体质的人可引起疤痕疙瘩症。这种疾病活动期疤痕增长较快,呈红色;静止期疤痕不增长,呈暗褐色。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药物治疗:外涂疤痕灵或肤轻松、皮炎平软膏,促进疤痕进入静止期。②手术切除:手术有损伤性,并有复发的可能。③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同时进行。④冷冻治疗。⑤局部注射复方平阳霉素,有良好的疗效。

你女儿年龄较小,目前比较适宜药物治疗,外涂疤痕灵或肤轻松软膏,也可用皮炎平霜或乐肤液,能达到止痒效果,并可抑制疤痕发展。另外,也可做冷冻治疗。如果以上疗效不满意,疤痕仍发展很快,影响美容或颈部活动,再考虑手术或注射治疗。

赵瑞津

患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怎么办?(魏开敏)

问:我患咳嗽达数月,初诊为支气管炎,但疗效不佳。近日在市医院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医生给我开1灭吐灵、咳必清等药,又让我加强保健,但未告诉我具体方法,请问我该怎么办?

西安杨明

答: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一种非呼吸道疾患性咳嗽。这是由于食管张力下降,胃内容物反流食管至咽部,造成反射性刺激样咳嗽,也可以是损伤食管与咽部形成炎症而出现咽炎样咳嗽。所以,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主要源于胃食管病变,若

按呼吸道疾病给予治疗,效果自然不佳。

目前,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治疗药物是灭吐灵(胃复安)和H受体阻滞药(如甲氰咪呱、洛赛克、西利)、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硫糖铝)。正如医生告诉你的那样,仅用药物控制还很不够,必须加强自我保健,将二者结合起来,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地讲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点:①宜注重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抗反流饮食,如多进食些豆类、谷类及水果蔬菜类食物,少食脂类、刺激性的食物,以减少胃酸分泌和胃内容物的反流。②每日三餐定时适量。少吃或不吃零食,特别是在睡前2~3小时内不进食任何食物和饮料,服药除外。③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夜间睡觉不要太迟,以10点前为宜;睡时可适当抬高床头,这可减轻胃内容物反流的刺激和影响。④运动锻炼有利于体质改善,增加膈肌与食管肌肉的收缩,有利于减轻胃内容物反流。活动方式如慢速行走、慢跑、登楼梯、体操、气功等,贵在坚持。应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⑤改善胃食管反流的药物要坚持服用,最好在临睡前服用1次,这样有利于防止及减轻反流。镇咳药宜慎用,只在咳嗽剧烈时使用,以减轻症状。

只有持之以恒地用药和自我保健,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魏开敏

小儿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何因?(姜松)

问:我在帮儿子洗澡时发现他颈部有肿块,已有半年之久,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扬州王丽华

答:小儿颈部淋巴结肿大比较常见,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正常淋巴结:小儿淋巴系统机能旺盛,一般在颈侧、颌下、耳前可以扪到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表现为散在的、活动的、质地柔软且无触痛的扁圆豆状皮下小疙瘩。患急性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及龋齿的小儿,淋巴结增生会明显。

(2)急性淋巴结炎:患儿有急性扁桃体炎、龋齿感染、面部疖肿、黄水疮等疾患时,颌下、颈部的淋巴结会肿大,有触痛。甚至周围软组织与皮肤红肿,伴发热、周身不适,严重者可发展成蜂窝组织炎。

(3)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患儿有慢性扁桃体炎史,淋巴结肿大如花生米大小,稍硬,欠活动,增大的淋巴结可有急性发作表现,与急性淋巴结相似。病程可延续2~3周,而很少化脓破溃。

(4)淋巴结核:患儿有结核接触史或肺、消化道结核史,颈部淋巴结肿大,质地硬,活动度差或伴有低热、消瘦、咳嗽、乏力等症状,应考虑是否患淋巴结核,需要做胸透、血沉及结核菌素试验以助诊断。

(5)肿瘤:凡颈、颌下淋巴结肿大增长快,无痛。呈球形或结节状融合者,应考虑是否有恶性肿瘤,争取早期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你的儿子属于哪一种淋巴结肿大,可带他到医院请医生进一步诊断治疗。

姜松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怎样选用降压药?(纪国安)

问:我舅舅今年70岁,曾患高血压多年,一直靠药物降压。最近被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我们很担心,不知怎样选用合适的降压药?

济南周军

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是十分常见的,某市曾普查7279人,冠心病组高血压发病率为55.62%,无冠心病组发生高血压者仅为12.96%。近年研究表明,除了高血压是冠心病易患因素之外,血脂异常可以加速形成冠心病,而且占很大比例。由于传统的降压药物都会引起血脂增高,并会形成和加重冠心病,因此对降压药物的选择,尤其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

冠心病合并轻度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开始应尽量采用非药物疗法。如限制食盐、减轻体重、戒烟、调节饮食结构以及参加健身运动等。如3~6个月疗效不明显,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一长期过程,鉴于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和某些口,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心得平、心得宁、心得舒、醋酰心安的长期服用不影响血脂代谢,甚至可以改善血脂代谢,故可以作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用药的起始药。

钙拮抗剂如心痛定、硫氮草酮和异博定对血脂也没有影响,而且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作为首选药物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对冠心病合并中重度高血压所需要的药物治疗,首推呱唑嗪作为联合用药。它对立、卧位血压均有降低作用,长期服用无耐受现象,副作用轻微、短暂,对血脂、血糖无影响,与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合用可以减弱血脂升高,也可与钙拮抗剂合用增强降压效果。

以上药物均可长期服用,降压药服用的剂量因人而异,以降压效果而定。

纪国安

怎样识别食品标签?(杜峻晓)

问:市场上日益丰富的食品,已经成为无数消费者购买的必选之物。但对食品标签,真正知道或知之甚详的人却为数甚少。请问我国的食品标签存在哪些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识别食品标签?

南京陈蓉 答:目前,我国的食品标签开始走上标准化管理轨道,食品标签的合格率逐年递增。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第一,标签内容缺项仍比较严重。一些企业不标厂名和厂址,只标“中国制造”、“香港制造”,消费者无法找到生产厂家。只标保存期和保质期,不标生产日期的标签也为数不少,使消费者无法判断食品是否已经过期。有些标签只有食品名称、厂名、厂址,不标配料表、生产日期、净含量等关键内容。第二,名不符实的饮料标签充斥市场。一些企业在饮料名称上做文章,以假乱真,坑害消费者。如用麦芽糊、糖精、柠檬酸、香精配制的果味饮料,标签上标为“天然浓缩蜜桃汁”;用桔子酱、白砂糖、水、香精调制的高糖桔汁饮料,命名为“浓缩桔子汁”等等。一些企业借口技术保密,在配料中隐瞒防腐剂、合成色素、香精、乳化剂、增稠剂等的名称。第三,进口食品包装上无中英文对照或中文产品说明,给消费者带来不便。第四,夸大、虚假的宣传仍禁而不止。有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在标签上任意美化、夸大食品的作用,滥用虚假之词哗众取宠。如“美容茶”具有“清除脸部斑点或老人斑的功效”,月饼能“延年益寿”等宣传,没有任何科学根据。更有一些离奇的说法,像“白发变黑”、“返老还童”、“齿落更生”、“防癌治癌”等等。

任何商品的标签都是显示或说明商品的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关系着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所以食品标签比其他商品的标签更为重要。食品标签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促进销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维护食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比如饮料中的粒粒橙汁饮料,它的标签中必须包括如下内容:产品名称、配料表、原橙汁含量、原橙粒含量、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产品标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