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十篇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十篇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8:58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1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可以无限发行,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在短期的上涨,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常的经济秩序,生产经营活动规则,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消费什么,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在通货膨胀期间,物价水平变化较大,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此起彼伏地发展,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国际结算状况恶化,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所以,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但是,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五.结论

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政策。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平、廖强.当代货币政策理论的新进展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谢平、刘斌.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最新进展中国金融论坛(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8)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2

关键词: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汇率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通货膨胀原因总析

宏观看来,致使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读国内外大量文献,不难发现,引发中国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

(一)预期与通货膨胀

由于工资和价格存在刚性以及公众的通胀预期,往往会使上期通胀对当期通胀产生压力并导致“预期自致型通胀”的发生,因此通货膨胀的预期被认为是推动通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显。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确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它们是滞后相关关系,滞后的时期大约为一年,即经济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滞后一段时期的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不是有益的,高的通货膨胀并不能刺激经济较快增长。

(三)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从目前文献来看,当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诱发通胀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第一,对外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导致中国外汇储备显著增加,并最终成为通货膨胀的诱发主因之一。第二,货币供应超长增加。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论,这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三,银行体系存差继续扩大。第四,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带动价格上涨趋势由上游产品传到下游产品,形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四)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

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对于有大量能源、食品和原材料进口的国家,将会产生影响。以国际石油价格变动为例,我们发现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有三种,即输入性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和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货膨胀。

(五)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

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这既可以减少出口的数量,降低出口过度拉动总需求扩张的压力,同时,也可以降低进口产品的进口成本,降低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而可以成为抑制通胀的常用工具。但有些学者则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以升值遏制通胀的观点不宜推广,加速升值的策略更需谨慎实施。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相互作用之后,效果到底怎样,升值能否抑制通货膨胀,这就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了。

(六)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

近年来,股票和房地产是中国家庭和企业的两项重要的资产,其价格上涨往往给资产的拥有者产生财富效应,会促使他们扩大投资和消费,可能推高通货膨胀。相反在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存在亏损者(或财富缩水者),这又反过来约束他们减少投资和消费,进而对通胀产生向下的压力。两者相互抵消后,其净影响到底是什么。资产价格的变化能否影响通货膨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也需要我们的实证分析。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至于治理通货膨胀,需要结合引发通胀的具体原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下面将从不同的视角讨论治理之药方。

(一)从货币供应量过多的角度看

弗里德曼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印钞机的问题,即货币供应量过多。自然医治通货膨胀的根本方法就是政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因此,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提高汇率机制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定义一个确定最优货币供给量的公式,这将成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第一道防线和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二)从通货膨胀预期的角度看

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为公众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期的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媒体传播政策的公告效应。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政策的示范效应,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示范效应。弗里德曼认为,治理通货膨胀时可以事先宣布一个逐步地、稳定地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并坚持执行,使政策最终得到人们的信赖。进而使市场参与者形成理性的预期和采取恰当的行动。

(三)从所处国际环境的角度看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需要浮动汇率制,即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共同建立这样一种汇率:它主要是由私人交易在公开市场上决定,与此同时,政府也要放弃对外汇交易的直接控制。结合中国国情,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变动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既要对结售汇制度进行改造,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加;又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调整,并稳定汇率预期;并且要改造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理。

(四)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角度看

经济过快增长,势必推动成本的上升,进而间接引发通胀。所以我们应当在总体上保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适应,避免经济的过快增长引发过高的通货膨胀。当然,我们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时,要特别注重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增长乏力时,则要想方设法恢复经济增长的活力,而不是单纯的指望通过提高通货膨胀来促使经济增长。

三、小结

尽管以上选择性的运用了大师弗里德曼的主张,但是诚如弗里德曼所言,我们应该明白治理通货膨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会产生副作用,就如同酗酒成性的酒鬼选择戒酒就必须克服种种不良反应一样,暂时的副作用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要找准根本,及时医治,只要能逾越这个困难阶段,最后的结果就是称心如意的了。

参考文献:

[1]龙革生,曾令华,黄山.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实证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8,25(03):20-26.

[2]李强.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研究.金融研究,1997(07):12-15.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3

关键词: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汇率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政府为了救市,启动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如此巨大的货币投放,为本轮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原因分析,试图找出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中国通货膨胀现状

   弗里德曼称“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当通货膨胀被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快速上涨时,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同意弗里德曼的论断,认为货币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2010年之前,我国通货膨胀没有引起重视,当时cpi为负值。2009年11月开始,cpi呈波浪形上涨,2011年7月达到峰值,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创37个月以来新高。本轮通货膨胀从食品消费类开始,随后推动各行各业物价上涨,最后形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分析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近近几年经济发展与cpi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政府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调控思路,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超过了市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据统计,2005年之前,我国每年新增贷款一般低于2万亿元,2009年之后,信贷量则大量增加,到2010年,信贷增量为7.96亿元,引起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我国货币供给分为三个层次m0、m1、m2。通过m2与m1的增长率变化,可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如果m1的增长率在较长时间高于m2的增长率,说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相反,如果m2的增速在较长时间内较m1的增速高,则说明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2009年,我国m1的增长率为33%,m2的增长率是28%。2010年m1的增长率为20%,m2的增长率为18%。m1的增长率超过m2的增长率,通过月度数据相比,m1的增长率普遍高于m2增长率。数据根据东方财富网货币供给量整理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前两年经济发展扩展迅速,货币投放量大,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长期贸易顺差。我国是出口大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90年代以来,我国仅1993年出现贸易逆差,1993年以后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并且差额越来越大。2006年以后,贸易顺差高达万亿,其中07、08两年,贸易顺差都超过2两万亿元人民币。长期以来,我国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中央银行被迫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量满足日益增加的外汇需求,较多的货币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引起物价上涨。

   第三,其他因素。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推动中国经济虚假繁荣。热钱进入楼市,推动房价上涨,炒高楼市泡沫。同时热钱进入股市,对农产品进行炒作,推高物价,促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除此,通货膨胀预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推动了通胀。

   三、解决措施

   如何有效治理本轮通货膨胀,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紧缩性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双管齐下。2010年至今,存款准备金率14次调整,已达到20.5%,对收回流通中的货币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提高存款准备金之后,银行没有多余的资金放贷,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转向民间高利贷,使民间非法集资火爆,大量的资金流向民间借贷,流向实业的资金更少,致使实业企业更难以生存。因此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征收合理税收,使闲置资金流向中小企业,降低实业企业成本,当利润率回归正常水平,消除成本上涨带动的通货膨胀。

   第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当下贸易顺差大,国内的商品涌向国外,国内商品供应减少,而

国外的货币涌入国内,造成货币供给量增加。因人民币的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一直比较稳定。当外汇增多,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以增发基础货币的方式收购外汇。基础货币在存贷过程中形成货币乘数,使流通中的货币成倍增加。如果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汇率由货币供需量决定,保持外币与本币的平衡。这样可降低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消费者是通货膨胀中的直接受害者,同时盲目投资的消费者也是通货膨胀的推动者。多数购房者唯恐房价上涨,透支买房,使大量货币流向房地产。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民工荒引起工资上涨,导致房产成本增加,引起价格上涨。物价上涨之时,消费者要量力而行,缩小非必需品的消费。引导消费者认识到,市场价格波动是正常的,政府会采取政策使物价回归合理,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具有历史性、外生性、内生性。流动性过剩、汇率机制不完善是本次通胀的重要原因,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通胀刻不容缓。本轮通胀问题不是短时间就是治理好的,必须持之以恒、治标治本,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快又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董剑.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学术交流,2011(12).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4

【关键词】通货膨胀供给管理流动性过剩

我国今年3月份的通胀率维持在中央确定的4%的目标之下,并且似乎呈现了一种缓和的走势,而韩国的通胀率则降至20个月以来的新低。但是有关学者称,其他数据显示,物价压力在2月实际上出现了回升,工厂支付了更多的资金来购买原材料。也就是说,我国的通货膨胀依然没有完全退去,随时有走高的风险。[1]下面就围绕本次通货膨胀,谈些个人的浅见。

1.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

首先,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2011年9月,在8大类消费品中,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持平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为上涨;最为明显的食品类价格自6月以来连续上涨幅度均在13%以上,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幅度均在10%以上,居住类价格也保持着5%以上的涨幅。

其次,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今年4月食品Cpi已经高达7.5%,远高于3.5%的平均水平。而在食品类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粮食、水产品、油脂价格又领先于其他商品的价格,与去年的鲜菜、鲜果价格的上涨形成了轮涨。

第三,本轮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中仅2009年,从年初到年末,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的房价都翻了一番,而政府的房价调控措施见效甚微。各类收藏品、高级酒等可以储藏的商品价格也大幅度上升。[2]

所以,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物价普遍上涨的局面,这种局面包括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商品价格的上涨两个部分。其中,资产价格的上涨从时间上领先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涨幅也远远超过商品价格的涨幅;而在商品价格的上涨中,食品类价格、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幅度又高于其他商品价格的涨幅。

2.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这与以前的通货膨胀有所不同。我国以前的通货膨胀多数为需求拉动型的,现在,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的通货膨胀中成本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大。[3]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是货币超量供应,流动性过剩。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根据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0年1月到4月份外汇占款达到了24.1万亿元,巨大外汇占款增加了国内货币的流动性,巨额流动性若不能迅速被生产领域消化,就会流入资产市场,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导致土地、房价飙升,然后再从资产层面逐步向商品层面扩散,引起价格全面上涨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

第二是投资规模过大。09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和信贷迅猛增加。在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目标下,政府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以政府主导投资形式推高经济增速,使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各级政府和企业拼投资、上项目。从而导致投资规模过大,引起价格上涨。在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和就业增加,但也加速了通货膨胀的形成。

第三是生产成本的过快上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无论是人工成本、土地价格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明显,2011年我国民工荒加剧,农民工工资将进一步上升,此外,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新国八条等政策的出台使大量闲散资金由房地产市场流入农产品市场,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升。今年以来,原材料原料等成本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此外,劳动工资的上涨、利率上调都会使企业成本上升,从而使物价总水平上升。

第四是国际市场影响。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已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市场变化则通过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和价格预期等多种渠道对国内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受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和2011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大因素影响,包括石油,农产品和基础原材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加大了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不仅如此,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还会通过利差使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并强化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助推通货膨胀的形成。这是我国历次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

3.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3.1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上采取适当从紧政策

主要有:(1)调控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以来,共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1年末首次下调,12年2月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目前已稳定在20.5%,虽有部分增加流动性的举措,但不难看出,从紧仍是主流,调低十分谨慎。(2)发行央行票据,至2011年10月13日,央行共发行73期中短期央行票据,以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控制各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3)提高利率,二年来,连续5次加息,以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从而抑制通胀。(4)窗口指导和加强对商业银行各类融资性理财的管理。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采取措施防范风险。以上政策充分加强了流动性管理,控制了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更有效地适当收紧银根,努力减少新增货币供应,开放投资领域、吸收和消化不断增加及被动超发的货币。

3.2强化市场调控监管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一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监控。2010年6月的房地产“国十一条”、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及之后的部分城市的房产税、限购令,土地调控相关政策也在上半年密集出台,还实行了指令性保障性住房政策等等,以控制需求和稳定房价。二是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召开关于水利建设的会议,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以达到稳定粮食价格的目的。三是调节企业税收政策,治理和规范各项收费。企业增值税和出口退税等税收项目上进行了调整,减轻了成本通胀压力。通过并出台整治不合理收费项目,在电信收费、高速公路收费、药价以及标准过高的国家机关收费等新规,降低了各种成本上升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3采取“发补贴、提工资、减税负”等措施

财政支出的重点由基本建设转向“三农”社会保障,大幅度增加农业、教育、医疗、社保支出比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通过改变个人所得税税率而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税赋,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在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调整,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

4.政府政策的理解

本轮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综合性通货膨胀。治理这种综合性通货膨胀,单一的供给管理或需求管理难以奏效,政府从供给、需求、市场、预期等多种管理上对通货膨胀进行了抑制。

4.1供给管理

一般而言,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只强调增加商品有效供给,忽视成本管理,难以治理通货膨胀特别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此,政府从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安居工程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以降低供给成本,缓解成本推动力,力求将价格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具体包括:

4.1.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是抑制价格上涨和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完善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和农民种粮补贴机制,才能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其价格稳定。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大宗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同时,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将农业财政预算优先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调节机制,保障其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4.1.2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增加廉租房、保障性住房供应。房地产价格刚性上涨,是本轮通胀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抑制房价上涨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点之一。政府在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加强改善了供给,落实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资金及其他优惠政策,限期各省市安居工程的建设目标,并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以平衡房地产供求,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

4.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货币的有效分流,化解通货膨胀。一方面加大力度将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重点来抓,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淘汰落后耗能的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力从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4.2需求管理

在目前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启而不动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需求管理的重点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财政性和货币性需求,改善需求结构,使之既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又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政府主要采取的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投资结构、适度从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挥利率杠杆调节总需求,以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4]。具体有两方面:

4.2.1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充分提高政府投资效率。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它可以调节总需求,影响经济走向,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在优化投资结构,政府将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还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城乡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民众对价格总水平波动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着力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4.2.2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控制流动性的必备良方。加强金融监管,优化信贷结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当前商品、服务价格上涨与资产价格上涨并存的复杂形势下,货币政策应对各种价格变动作出前瞻性和预见性反应,根据Cpi、ppi和房价变动趋势,相机采用货币政策中的数量工具调节货币流通量,抑制资本流入房地产对其价格的冲击。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3市场管理

市场规范与否有关,与通货膨胀也有一定关系。若市场不规范,出现投机、炒作等就会加剧通货膨胀。去年以来,国家以增税、限购等手段多次调控房产市场,挤出违规资金、取缔不合理收费、规范民营资本管理、严厉查处瘦肉精、地沟油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为价格稳定创造条件,保护消费者权益。

有关部门应加强价格监管,消除物人价过度上涨的另类因素。目前影响市场价格稳定的因素较多,流动性过剩、投资规模过大、经济粗放增长、行业盲目扩张、资源价格改革、自然灾害多发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相互交织,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要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宽松的价格环境。就要坚决摒弃“只管政府定价、放任市场调节价”的错误思想,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同时强化市场监管,才能逐步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交易环境。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投机行为和恶意操弄会破坏市场秩序、助推价格上涨。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为抑制价格上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查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而大幅提高销售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查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查处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等非法和违法的行为对抑制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作用。

4.4预期管理

炒作通货膨胀预期比现实通货膨胀更具危害性。非理性通货膨胀预期会把人们的思想搞乱,扭曲资源配置、误导经济行为、形成虚假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发展,加剧通货膨胀。所以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政府在预期管理上政策的透明度还是不够,所以政府应在增加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方面要采取更多的有效途经和更多的手段,来正确引导人们的思想,避免由非理性通货膨胀预期加剧现实的通货膨胀。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政策信息制度,提高政策透明度。管理通货膨胀要通过媒体明确宣示保持价格稳定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稳定价格的信心。公众与政府相比处于信息劣势,如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不透明,就容易产生对政策的怀疑,甚至认为政府可能存在为了刺激经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因此,建立政策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时间,向公众传达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及调整政策的理由,说明制定政策的依据、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等,以使公众能够准确地把握政策取向,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同时,加强政策、形势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解释政策实施意图,及时传递政策信号,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公众对经济形势以及政府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其对稳定价格的信心,避免产生非理性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采取的不理智经济行为。政府要及时传递正确信息,积极主动引导公众对通货膨胀形成合理判断,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政府调控市场价格的决心和信心,缓解通胀预期给群众带来的心理压力。

总之,本轮通货膨胀目前虽然应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成因的错综复杂,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要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就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形成增加供给、改善需求、规范市场、稳定预期的政策组合。从当前已出现的通胀拐点对照我国现行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来看,现行的调控政策正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国《纽约时报》网newYorktimes专家警告亚洲仍需严防通胀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政策优化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15-02

引言

自中国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以来,通货膨胀问题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周期性的出现,并且中国目前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深刻地感受到物价的飞涨,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如果国家不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目前的通货膨胀,它很可能会发展成恶性通货膨胀,给国家的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的灾难。而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认识和运用逐步得到发展。所以说在认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如何控制通货膨胀进一步威胁中国的经济环境,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近几年,特别是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之后,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的效果成为国内外讨论的热点。如何从前几次治理通胀的经验,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来防止中国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保持经济良好、稳定增长,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变量选取

通货膨胀指在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非货币性因素和货币性因素。了解经济变量怎样影响通货膨胀,对于更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来治理当前形势下的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eviews4.0软件,引发通货膨胀的几个经济变量进行实证检验。

由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原因,1993年前后中国货币发行量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1993年之前是国家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统计口径,1993年之后为央行明确的口径,这就造成了前后数据不具有可比性。1994年以前,中央银行或政策采取直接跳空手段,货币政策的类型表现为扩张与精索政策的循环交替,而在1994年以后中央银行开始逐渐采取间接地调控手段,因此本文将1995―2012年为样本区间,GDp增长率、货币发行量m2、通货膨胀率π、外汇储备fr、存款利率i的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见下页表)。

得到以下方程:π=0.192854m2+0.1938102gdp+1.178217fr-

0.486601i-29.44848

(4.190397)(2.684085)(3.901466)(-3.651314)

括号内是回归系数的t检验量。在lu此回归方程中,m2、gdp、fr、i前的系数表示广义货币发行量、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以及存款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大小。

(一)拟合优度检验

由下页表可以看出,本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68618,接近于1,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地较好,即解释变量能对被解释变量95%的离差作出解释。

(二)显著性检验

针对原假设H0∶β1=0、备择假设H1∶β1≠0进行检验。由下页表可以看出,m2的参数0.192854的t值为4.190397,取α=0.05,查t分布临界值表,得t

0.025(17)=2.110,所以|t

(0.225347)|>

t

0.025(17),所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GDp的参数0.1938102的t值为2.684085,所以|t

(1.595713)|>t

0.025(17),也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FR的参数1.178217的t值为3.901466,所以|t

(1.178217)|>

t

0.025(17),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i的参数-0.486601的t值为-0.3651314,所以|t

(-0.3651314)|>t

0.025(17),拒接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同时表明经济增长率、广义货币发行量、外汇储备和存款利率都对通货膨胀有影响,但货币发行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

(三)方程的经济学意义

由方程可以看出,GDp、m2和FR的系数为正数,说明经济增长率、广义货币发行量、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率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GDp增长越快,货币发行量越大,外汇储备越高就越容易发生通货膨胀。而存款利率i的系数为负数,说明利率与通货膨胀负相关,利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

结论

结合以上分析,要进一步的控制通货膨胀,首先,在控制货币发行量的同时,也要控制基准利率的水平。其次,把握调控力度,避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出现,造成经济环境的巨大波动。第三,要时刻把稳定物价作为治理通货膨胀地首要目标,营造合理、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四,完善金融市场,创新货币工具手段,多渠道的作用于市场控制通胀。第五,减少外汇储备量,同时要控制人民币的升值的速度。最后,央行要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对通胀预期的不稳定性。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国家对两次通货膨胀所实施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趋利避害,优化当下的货币政策,从而可以取得更好的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数据资源有限和本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欠缺,对于影响通货膨胀因素的实证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aBriefanalysisonHowtopreventFutureinflation

wanGYing

(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08,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datashowthat,sinceJanuary2011,China’sconsumerpriceindex(Cpi)rose5.0percent.amongthem,consumerpriceindex(Cpi)inmarchrose5.4percent,whichhavebeenmorethanthepreviousmarketexpectationsandsettinganewhighlevelof32months.inflationisexpectedtosignificantlyincreasethesametotheupwardpressureonprices.theyarebecomingtheprimaryconcernoftheimpactofmacro-economicgrowthandsocialstability.monetarypolicyisoneofthebestwaytocurbinflation.thispassagedemonstratestheimpactofthemoneysupply,thegrowthofeconomywiththeinflationthroughempiricalanalysis.then,analyzingtwoseriousinflationafterreformingandopeningupandconcluding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monetarypolicy.Becauusetherearemanysimilaritiesbetweenthecurrentandtheprevioustwo,wecanoptimizethecurrentmonetarypolicytoachievebettereffectaccordingtothepreviousexperience.

Keywords:inflation;economicgrowth;policyoptimization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6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影响不同,对有些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会给他们带来有利的影响;而对有些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会给他们带来福利损失。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了解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治理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的投资消费效应

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全面上涨,居民的消费会受到极大地刺激,从而居民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也会随之受到影响。通货膨胀意味着纸币贬值,货币的购买力下降,此时居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和速度,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人们为了不让自己的收入贬值,宁愿把货币在预期物价上升之前花掉,从而刺激了消费的增加、储蓄的减少,投资也会随之减少,经济的增长率下降。

2.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再分配的改变,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通货膨胀的发生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比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居民及工薪阶层等,他们的收入都是固定的,通胀时期工资的上涨速度落后于物价的上涨速度,使得他们的实际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到消费的增长。相反,那些靠浮动收入生活的人,则会在通货膨胀中获得收益,他们会通过资产的保值增值来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使得他们的收入随着物价的上涨而提高;而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则没有资产或者其他财富存量来实现保值增长,这样以来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被扩大了。

3.通货膨胀的资产价格效应

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通货膨胀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股票、房地产等投资品。通货膨胀高涨时,居民在持有货币带来的损失和实际利率为负的刺激下,处于规避通胀风险和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将资金大量投入股市或房地产等领域。房价和股价的上涨,可能会制造出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虚假繁荣,从而吸引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使房价和股价的供需严重脱节,最终造成资本市场的泡沫。

二、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1.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机制优势

我们俯瞰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经济发展对政策驱动的强烈依赖。国民生产总值大部分的贡献度归功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一个受到外部病毒侵袭的经济体可以靠药物刺激渡过一时之难,却无法终生依靠外力存活与发展。经济内部的复原力与活力的恢复,往往要依靠自身的调整,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驶向新的均衡。这个过程需要市场机能的逐步适应与消化,虽然效果与进展不及政策刺激显著和及时,但经济体的抗压和抵抗力却在严重危机的洗礼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考验,而一旦经济体从危机中最终复原,便标志着整个国家的产业调整与经济结构升级的目标趋近实现。这时的经济体也更接近于健康、有序的状态。危机中有“危”更有“机”。在这个特殊节点,中国更应该把握住这次经济全面调整的契机,更大地让利于民,推进市场化机制的完善。

2.完善收入分配制改革

在改革进程中,首先便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总体的比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最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对国有垄断企业改革,完善价格听证制度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财税体制改革,调节过高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发放财政补贴,加强对基础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私人慈善事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3.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显然政府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将逐步解除,银行风险敞口也会愈加扩大,因此,为锁定并尽可能地平抑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与经营业务的扩大化、金融工具运用的多元化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通货膨胀治理问题而言,纵然利差收窄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其倒逼机制会迫使商业银行更加拓展自己的盈利范围和业务模式,表外业务的扩张,不仅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更会为风险平抑与分担提供巨大的支持。而就企业与公众而言,获得资金的成本愈加低廉,银行的金融服务与软件建设更为其自身业务开展提供了便利。同时,存款利率的提高也增加了企业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在开源节流的效应下,企业与个人会有更多的资金与抵抗力去应对价格波动。

4.汇率市场化改革

一国的价格水平与本国的汇率水平波动息息相关。他们之间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本国货币升值,该国的物价水平下降,即汇率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起到了一个无形的屏障作用。而当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升值之时,其货币购买力也逐步增强,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诸多能源、黄金等进口品购买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福音。纵然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形成了一定的挤压,但单纯依靠贬值而创收的企业,实际上是在依赖本国的通货膨胀支撑企业业绩。自身产品竞争力薄弱的弊端,会在人民币升值的现实下依靠市场力量最终显现。这种倒逼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剔除落后产能,真正地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配置与发展转型。未来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生产具备异质性与创新性商品的出口企业才能得以立足。

自信用货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每轮通货膨胀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都有差异,因此政府不能简单的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而需要了解引起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取相应的政策,从源头上遏制住物价的持续上涨。

参考文献: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7

这种寻求经济增长(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平衡的努力,在宏观经济学中,被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一条曲线,表现为一个在两者之间的替代抉择关系(英文中叫trade-off)。值得注意的是,温总理的这段话没有被翻译为“替代抉择”,而是被直译为“平衡”(balanee)。诚然,替代抉择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译员未必习惯使用之,但是,选择平衡这个用语,实际上更反映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不是要在非此即彼的条件下,选择到底是要多一点通货膨胀,少一点失业,还是多一点失业,少一点通货膨胀,而是要达到尽可能好的平衡。这个平衡有可能达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美国经济中既出现过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的“滞胀”,也出现过低通货膨胀与低失业同时存在的平衡。也就是说,不是非得进行替代抉择,而是能够取得平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平衡呢?这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理论?

对于“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这个政策目标,有人对其中“结构性价格上涨”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是含糊其辞,从而违背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货币现象”这个至理名言(周其仁,2007)。这句名言出自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伦敦大学的一次演讲(Friedman,1970),是弗里德曼货币数量理论最浓缩的概括,指出价格水平的变动原因、方向和幅度,是货币存量变化的结果,标志着对凯恩斯长期以来在通货膨胀成因和对策解释上统治地位的根本颠覆。

这个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也应该成为我们认识通货膨胀现象的出发点。但是,从这种认识出发,许多建议者认为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不二法门就是运用货币政策,缩减货币供给,却未必是正确的推论。至少有若干理由使我们不能把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看作是万应灵药,简单套用去理解和应对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撇开这种政策推论对于我们面对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对症不说,这样做的结果,其实也往往导致对弗里德曼该理论本意的违背。

首先,该理论并不完全排斥通过结构性的分析,理解通货膨胀成因中的具体的但是重要的要素。事实上,就在弗里德曼旗帜鲜明地鼓吹和捍卫“货币数量理论”的同时,他也没有根本否定,在短期当中及在较小的价格波动中,货币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弗里德曼,1991,第387-388页)。另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弗里德曼实际上是一个进行结构性分析的典范。例如,针对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他将失业进行了结构性的区分,即与宏观经济周期性相联系的失业和与此无关的失业,后者即自然失业率或人们所称的“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英文简写为naiRU)。弗里德曼认为:“惟有通过加速的通货膨胀才能将失业保持在自然失业率之下;或者,惟有通过加速的通货紧缩才能将失业保持在自然失业率之上”(弗里德曼,1991,第454页)。由此,他有条件地承认了菲利普斯曲线。

其次,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动的关系,需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显示出来,而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效果,既需着眼于长期治本,也需要着眼于短期治标。例如,弗里德曼根据美国的经验指出:“平均来说,货币供给变动率达到高潮的时间比一般的商业高潮大约早16个月;而货币供给变动率达到低潮的时间比一般的商业低潮早12个月以上。”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与较长时期的波动相比,商业周期内货币存量,与收入、与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方向,较为不清晰和较为复杂”(弗里德曼,1991,第396-397页)。

第三,我们面对的是现实的经济问题,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可能造成对经济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而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理论的彻底性。所以,我们在重温弗里德曼告诫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所存在的替代抉择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寻求不以减少就业为代价的手段,来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避免在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造成失业率提高从而使居民基本生活遭受另一方面的伤害。

二、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直接成因

在超过10年的过去时间里,即使不说是生活在通货紧缩的阴影中,我们的确远离了哪怕是轻微的通货膨胀。直到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4.8%,2008年的最初几个月中,价格上涨到一个新高度,使我们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过,不管人们是否喜欢“结构性价格上涨”这个说法,迄今为止的价格上涨,的确是主要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的。也就是说,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提高中,食品价格提高的贡献率超过80%。而后者则是一些新的发展现象的结果。

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就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幅度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都明显降低(蔡,2007)。作为就业扩大的结果,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著加快,收入分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蔡,2008a)。由于中低收入家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他们增加了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支出在食品消费上,而这便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例如,2006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为35.8%,而收入最低20%人群的该比重为44.7%;城市居民食品支出中粮食和肉禽及制品的支出比重分别为7.9%和17.5%,而最低收入组人群的这两个比重,则分别为12.3%和21.5%。由此可以看到,普通家庭收入增长对消费特别是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进而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逻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却无法直接看到货币发行量的类似效果。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或不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特别是食品价格指数变动的因素。从广义货币(m2)上看,其变动在观察的时间内,与价格指数变化没有任何显著的关系,当我们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时,发现不仅不显著,甚至显示出是负数。但是,价格的变动,却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动密切相关。后者与滞后一年的食品价格之间,相关系数高达84.8%。可见,即使我们并不能断言,上述关系证明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短期内并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的结论,或者证明了任何人关于此轮价格上涨与货币发行无关的结论,然而,我们从可以观察到的关系看,却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短期内认识价格上涨,消

费的扩大比货币的扩张更为相关。

一旦我们确定,食品价格的上涨因素主要产生于国内,则加快人民币升值就不是一种恰当的政策选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升值与通货膨胀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即升值会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提高出口品的价格,从而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Keidel,2007)。中国正处于一个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相对平衡乃至结构性短缺的发展阶段,推进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并不是问题所在,并不需要依靠进口来稳定价格,因此,从加快升值中,我们获得更多的是其负面效果,但对于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却无济于事。

三、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选择

不过,上面的实证结果也有被滥用的危险性。由于是普通劳动者务工收入的增长导致能够引起食品价格上涨的消费增长,有人竟然把“防止务工收入过快上涨”作为缓解通胀压力的政策手段之一(参见谭朝阳,2008)。按照这样的逻辑,既然就业扩大是普通劳动者从而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扩大的原因,是否应该把“适当放慢就业增长”也列入政策备选方案里呢?尽管近年来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以往有较快的提高,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工资增长速度下,并且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2007年中国制造业工资仍然远远低于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图2)。如果我们没有忘记治理通货膨胀的出发点是保障人民生活,则这种政策建议是不能接受的。

作为前面分析的结论,把“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结论当作教条,简单地认为减少货币量、控制信贷,或者将人民币升值就能够治理通货膨胀,也是天真的愿望。不仅如此,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用货币手段压经济增长,则无异于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这是因为,在银行系统存在大规模存差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收紧银根的信号和上级银行限制贷款规模的指令,都是与基层银行的激励相悖的。由此导致,它们在对货币政策信号做出反应或执行上级银行指令时,一定会按照最有利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原则进行,这就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项目结构和企业结构,具有一种二元的性质,即一端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单位投资的就业吸纳能力比较低;另一端则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和小项目,是当前就业创造的主要力量。而在一个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面临的两难处境便是:由于货币政策信号的导向和上级银行的强制要求,贷款规模必须压缩;同时,由于庞大的存差规模的存在,又不能不贷,贷款质量必须绝对保证。“理性”选择的结果则是,一方面压中小企业和小项目贷款,既满足政策要求,又保证贷款安全;另一方面给大型企业和项目更多的贷款,以相对安全的贷款实现“堤外损失堤内补”。

每一轮宏观经济调控,中央政府都会强调不要“一刀切”,要“有保有压”。但是,中央调控当局与基层银行激励不相容及其产生的目标不一致,最终必然导致压的是符合比较优势、有利于就业的小项目和中小企业,保的是投资周期长且处于产业链条上游的大项目和大企业,甚至是一些违背比较优势的不良投资(mal-investment)或过度投资(over-invest-ment)项目和企业。宏观调控的结果最后与其初衷南辕北辙,并非仅仅一种担忧,而是人们在历次宏观调控时期经常会观察到的实际情形(蔡,2008b)。

在面对食品拉动的结构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要避免调控目标与调控结果的脱离,必须走出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在货币发行量的认识误区,尤其要慎用单纯控制货币量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要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防止通货膨胀之间的良好平衡关系,应该从认识直接拉动农产品价格的几种因素人手,把目前政策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推动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第一个因素,是由于原油价格攀升导致的一系列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的任务是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刺激农产品供给。例如,通过现行的粮食直补和农用生产资料购置补贴的渠道,加大补贴力度,弥补因外部因素造成的成本上升。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并不能长期建立在这种补贴基础上面,所以,这类补贴手段的应用范围应该限于防止通货膨胀。或者说,它们属于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范畴。

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扬导致的国内粮食价格跟进,是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第二个因素。针对这个因素,短期内国家可以适当调整农产品的进出口政策和安排,把国际市场价格的提高变为国内供给的刺激因素,而不是增加出口的刺激因素。很长时间里,中国粮食等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主要的表现就在于国际市场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于国内价格的水平上。例如,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的很多年里,国际粮食价格处于走低的态势。但是,这种状况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不久就逆转了。尽管中间出现过波动,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从2006年以来一直处于向上的趋势,并且上涨到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按照有些人的预测,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今后将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实也为中国农业重新获得比较优势创造了条件。当前的主要任务无疑是利用国际市场居高价格,扩大和稳定国内农产品供给。长期来看,为了建立一个粮食供求的稳定平衡,根本解决务农收入问题,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应该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最终出路。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相互关系;政策建议

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一种什么的关系,是经济学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改革初期,我国通货膨胀都经历过较大波动,其中严重的通货膨胀曾出现过3次。1985年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分别达到88%和93%。商品零售价格在1988年和1989年曾出现过185%、178%的上涨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在1988年和1989年分别是188%和18%。1994年我国又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达到21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达到241%。我们可以发现这3次通货膨胀是一次比一次厉害,1985、1989、1994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分别是88%、178%、217%。同时,国内产生总值(GDp)在这段时期也经历了大幅度的波动。例如,1985年GDp增长率是135%,而1986年就下降到88%;1988年GDp增长率是113%,而1989年就下降到41%。物价和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引起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我国开始经历了一个低通胀高增长的时期,1996-2006年GDp平均增长率是88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平均只有0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平均也只有16%,其中,在1998-2000年期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为负[1]。

通货膨胀按照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也不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治理的方式也存在差异。依据物价上升的幅度具体细分为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的通货膨胀;按照不同商品价格上升的差异程度,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平衡通货膨胀和非平衡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基本相同,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按照实际的通货膨胀与人们预期的是否相吻合,包括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但最典型的、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最有益的分类还是依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很显然是由于需求的冲击造成供求关系的不均衡引起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又称为超额通货膨胀,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将其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总需求按照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又区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而任何一种或者几种需求的增加在社会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都会导致供求的失衡,而这种失衡最重要通过物价的上涨斫行调整已达到均衡状态,通货膨胀预期也随后形成。而各部分需求上升的其体原因主要碜圆普政策、货币政策、国际市场需求状况的突然变动超出人们的预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西方经济学家从供给方面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作出的合理解释,认为:“在总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纯粹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按照具体的对象又划分为工资推动型、利润推动型和原材料推动型三种形式。除了从供求方面矸治鐾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之外,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是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标准下出现工资增长率与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偏离,即工资增长率高于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结构性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归因于经济结构本身,实质是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生产部门,但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生产部门生产率提升的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有的慢,甚至有的生产部门在衰落直至消亡,生产率提高速度快的部门其工资率增长很快,绝对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效率高拿高工资这是自然地。但是在社会一定程度的公平标准下,生产率增长速度慢的部门要求工资水平向高的部门看起,或者说缩小差距,从而使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引发通货膨胀[2]。

当然低通胀与经济增长都是一个国家或社会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从理论上硭担为实现低通胀和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措施有存在矛盾的地方,我国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在历史上西方国家也存在过“滞胀”现象,我国目前也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并存的局面,因此综合权衡各种利益、矛盾,协调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任务艰巨。

总体而言,不能因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需要而人为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不能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针对目前我国改革建设的实际、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状况,对待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要把它们放在一个宏观的解释框架内,否则采取的经济政策最终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而当前基于我国转型期经济的特征,治理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科学合理的优化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具体政策建议如下[3]:

首先,加快商品价格市场化进程。虽然,我国大部分商品价格已基本放开,但对于一些重要商品和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依然很低。例如,石油、医药、电信、水、电、交通等,它们的定价依然由政府控制。所以,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对一些重要商品放开价格管制,让价格由市场形成。同时,对于一些仍然需要由政府管制的商品,政府要寻求科学的定价方法,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能反映市场供给状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商品价格市场化程度其实取决于政府如何完善价格体制,如何科学地给一些公共产品定价,如何对一部分重要商品放开价格管制的问题。

其次,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产效率。虽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这里面依然有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革。例如,石油、通信等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滞后运行率偏低等。这就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还没有完,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而就如何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继续推进国有业股权的多元化,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的结构,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的运行,同时,加快培育国有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健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最后,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市场化进程并不代表着政府对经济采取放任自由的政策,反而恰恰与之相反,由于市场中存在着外部性、市场失灵等,为了加快市场化进程,政府更应该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良好的运行之中。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需注意以下几点:政府要加快其职能的转变,注重在市场经济中辅助作用的发挥;加强法规建设,逐渐改善市场经济中的制度环境;在宏观调控实施力度的把握上,要做到有节奏地多次小步微调,以尽可能地保持经济平衡快速运行;在宏观调控方法上,要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辅。(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献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05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9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物价出现了快速上涨的势头,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也给中国政府带来了一定程度压力和负面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为什么会出现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出现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种情况呢?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比较多,如供求关系、自然灾害、战争和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有两大因素即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国现阶段物价上涨过快这种现象。物价上涨并不等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从而纸币的贬值和物价的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成因也同样是多方面的,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以及结构型通货膨胀等基本内容,而这次通货膨胀往往是多因素混合型的通货膨胀。具体来说,这次物价上涨,主要因素是:

(一)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1.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政治策略,就是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或者实行所谓和“颜色革命”,这一政策迄今美国没有变。正如1953年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增说:“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会看透马克思主义的荒谬性,愈来愈反对强求一致,国民对消费品要求越来越高,国内的这种压力必然会改变共产党政权的性质。因此,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根据美国中情局总结它半个世纪对中国的十条规律(即美中情局《行事手册》中有关中国部分)第7条“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的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比如,近一段时间里,在中东、北非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或者演变这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幕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目前中国物价过快上涨是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比如石油,在去年石油的价格基本保持在70美元~80美元一桶,但是到了现在,石油的价格已经上涨到100美元左右一桶,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涨,必然拉动国内油价的上涨,而老百姓看到的汽油价格没几天又在涨,这必导致老百姓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对政府失去信心,这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希望的结果。

2.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主要经济国家如美国继续实行过度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贬值,因此,国际垄断组织与国际过剩流动资本结合起来故意炒作,不断哄抬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的价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的价格快速的上涨。这样必将引起国内的相关的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的价格快速的上涨。比如亚洲的粮食,今年亚洲的粮食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较,上涨了近20%,这必将影响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

3.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引发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若人民币升值,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会增加即对中国来说就是“限制出口,扩大进口”,这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称为“欧元之父”的经济学教授蒙代尔曾指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至少产生六大影响。首先,将影响中国出口,给中国出口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次,将使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导致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和银行坏账可能因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增加,进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

4.国际资本大举并购国内企业,逐渐掌控并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的价格:比如,2004年,华尔街的金融资本高盛资本进入中国,首先收购了猪肉下游加工厂雨润集团,2006年再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双汇。2008年以3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湖南福建几十个养猪场,这样高盛就成为了中国唯一掌控上、中、下三游的企业,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就能够主导中国的猪肉价格。最近有市场消息传出3月底4月初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涤类日化用品全线涨价,涨幅为5%~15%。为什么他们能在中央稳定物价的政策之下敢于逆势涨价,因为他们经过近二三十年在中国的发展,逐步消灭了中国本土的的日化用品生产企业,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日化用品产品。所以他们敢于逆势涨价。

(二)国内因素的影响

1.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中央明确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因此,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预期指标。所以,中国近一段时间通货膨胀预期强烈,这将导致末来几年时间里中国国内的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

2.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实施了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致使货币发行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导致社会总需求的骤增,加速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引发通货膨胀的趋势。

3.国内流动过剩的资本对一些大宗商品和基础农产品过度的炒作,哄抬物价:比如去年游资对棉花、绿豆、老姜、大蒜的炒作等等,导致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扰乱了中国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

1.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通货膨胀的治理多是采用货币政策或汇率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运用。目前中国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利率手段、贴现手段、存款准备金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和长期实行货款限额管理制度。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央行已经连续四次出手,一次加息、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的新高即20%。这些手段的实行,对于稳定货币、抑制通货膨胀、控制信贷总量、减少流动性、合理调整贷款结构以及抑制需求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全社会的流动性货币就会减少,但生产要素的成本并不一定会降下来,企业也可能出现资金短缺,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因此,需要合理地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2.要适度控制和把握货币发行量:自从金融危机和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国一直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张。2010年全年信贷总额突破7.5万亿元,m1增速为19.3%,m2增速为18.1%,比计划调控的水平略高。因此,中国国内货币的流动性依然保持较为宽裕的状态。与此同时,国际的热钱继续向中国流动,因此,要继续加大对热钱的防控力度,继续加强对国内外热钱进入房地产业和股市的监控,坚决遏制资产泡沫的形成和漫延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对大宗商品要实行积极的干预政策,建立健全应对物价波动的常态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了应对国内外炒家对大宗商品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中国应全面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监管和调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管理好大宗商品的价格,建立健全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常态机制。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大宗商品的价格监管力度以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通货膨胀治理的基本对策篇10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6-0031-05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涵义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独立的含义通常被理解为将特殊的职能赋予特定的机构。中央银行独立性主要是相对于政府(行政机关)而言的。在极端主义者眼里,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的主张是,对货币的控制是可以与立法、司法或行政权力相提并论的政府(广义)的基本职责。这种主张的合理延伸便是,让中央银行具有大致与立法、行政、司法方面同等的权力,成为与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同等的独立政府部门,其行为受制于司法部门对法律的解释,这便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最极端的解释。以此标准衡量,几乎没有独立的中央银行。只有德意志联邦银行等少数几家接近这一标准。

如何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有不同的方法。1980年英国考察金融机构职能委员会提出了5个条件:一是归谁所有,是私有还是国有;二是其总裁与理事的职权及其任命和任期;三是其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有哪些法定职责,履行这些职责时是否受政府支配,双方有矛盾时如何解决:四是其同政府有关部门是否有人员交换或人员之间的联系,政府在中央银行理事会中有无直接代表:五是是否直接向议会汇报工作。1990年,国际中央银行研讨论会指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体现是,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政府财政透支的干扰;能独自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定。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一般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应是指中央银行能够免受政府和其它政治力量的干预;享有确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选取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所选目标的自由。理论的表述大致可归纳为几类:

一是政治独立与经济独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首应体现为政治上的独立,这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权力机构――理事会主席及其成员的任命程序和中央银行主要官员的任期、中央银行章程中是否明确载明其职责是维持物价稳定等内容。政治独立反映了中央银行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自由追求稳定物价的目标而免受其它政治权力干预。经济上独立则指中央银行是否有权决定向政府提供信贷的规模,并自主确定对这些贷款的利率水平。中央银行经济上的独立性还体现在能控制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的监管和再贴现率水平的确定等等。

二是工具独立和目标独立。工具独立意指中央银行没有义务直接或间接地为政府预算赤字融资,并且应享有决定利率的权力。目标独立意指中央银行有权不受干预地决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也意味着中央银行有可能认为产出稳定比物价稳定更重要,进而采取相应行动。

三是法律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独立。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法律上的独立性至关重要,而发展中国家主要看其事实上是否独立。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所体现的独立性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第一种:中央银行在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政府,直接向最高权力机构(国会、议会等)负责,典型者如美国、德国、瑞典、前南斯拉夫等,这样的国家主要是一些联邦制国家,为数不多。第二种:中央银行与财政部平行,等于内阁的一个部,都向政府首脑负责,如原苏联、东欧国家丹麦等国,我国现在的人民银行也是如此。第三种:中央银行在名义上隶属于财政部但实际上独立性较大,如法兰西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等均属此类,日本银行直属大藏省,大藏省派员作为政府代表参加日本货币政策最高决策机构一一银行政策委员会的会议,但政府代表无表决权。英格兰银行本不是一个政府部门,1946年英格兰银行法规定,财政部对英格兰银行负最后责任,财政部有权向该行命令,但财政部几乎没有使用过该项权力。也有的国家中央银行隶属财政部,但实际独立性较小,如意大利和韩国,韩国银行始终隶属于政府之下的韩国财政经济院。无独立制定宏观货币政策的权力。不难看出,上述关于独立性的提法并非完全不同,许多方面是相互包含或交叉的。

二、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

从理论层面看,虽然多数经济学家强调中央银行的重要性,但对中央银行是否保持独立却莫衷一是。其中,赞成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理由是:

其一,中央银行听命于政府会使货币政策带有通货膨胀的偏向。在赞成派看来,民主社会的政治家是目光短浅的,他们总是为下次选举获胜的需要所左右,他们不可能重视诸如稳定物价这样的长期目标,相反,他们对寻求诸如高失业和高利率之类问题的短期解决方案有兴趣。赞成派相信,一个政治上被隔离的中央银行,将更能关注长期目标,从而成为健全的货币和稳定的价格水平的保护者。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支持这一观点,该理论认为:每当选举即将来临之时,政府便实行扩张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和利率。待选举过后,上述政策的不良后果(即高通货膨胀和高利率)便会出现,需要采取不得人心的紧缩性政策,但由于距下次选举尚远,政治家便希望选民在下次选举之前忘却。大量证据证明美国便存在此类政治经济周期,而处于国会或总统控制下的中央银行可能会使这种周期比业已存在的更为显著(米什金,1990;梅耶等,1987)。把中央银行置于政府的控制下,使之更多地受财政部的影响,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样做为财政部利用中央银行筹资或直接从中央银行融资以弥补财政赤字提供了便利。从美联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痛苦经历(marquis,1996)可以发现,中央银行直接购买财政部债券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大,导致通货膨胀发生,而独立的中央银行则能较好地抵制来自财政部的压力。

其二,货币政策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因此不能把它交给一群政治家去控制或由政治集团所操纵。政治家一再表现出缺乏对重大经济问题作出决策所需的专业知识。一些政治家可能为了当选而支持通货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在私下里却反对这项政策,此即D,诺斯所谓的一个好的经济政策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政治主张。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能够推行政治上不得人心然而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政府易受政治势力及选举周期的左右,常常被视为经济动荡的祸根,而中央银行的技术管僚制定的政策较为客观(如果不受干预的话)。前美国联储主席威廉,马丁严正指出“联帮储备系统的独立性是自由企业体系的基本防线,当它从属于政治利害和私利的支配时,坚实货币的基础也就受到了损害”(toniolo,1988)。

反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理由是:

其一,把影响社会经济中几乎每个人的货币政策

交给一个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少数精英集团控制是不民主的。货币政策的确要注重长期目标,但政府官员也就长期政策(如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进行决策。公众认为应对本国经济福利负责的是政府,故政府应控制在决定经济健康运行方面很可能是最重要的机构――中央银行。为了协调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当互相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依靠非正式协商的程序无法达到,只有把货币政策交给同时亦控制财政政策的政府掌握,才能防止这两种政策为互相矛盾的目标而行事。如果中央银行为政府的一部分,那么它的意见就更会受到政府的重视。

其二,独立的中央银行并非总是成功地运用其自由决定政策的权利。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实行过一种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助长了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而在1930年代又偏好于紧缩政策,造成大量的失业。实际上,中央银行为保护其独立性,不得不周旋于政治漩流之中,它并不能摆脱政治压力,而且独立性有时可能鼓励它追求狭窄的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在反对派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是极端重视货币政策作用的弗里德曼,他认为。中央银行的职能应仅限于对货币发行量设置外部限制以及防止伪造活动,独立的中央银行在政治上是不可忍受的,让如此之大的权力集中在独立于任何种类的、直接的和有效的政治控制之外的团体手中,是明确的彻头彻尾的独裁主义和极权主义:独立的中央银行几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责任的分散,从而促成了不确定与困难时期的责任逃避。因为中央银行几乎从来都不是政府中拥有基本货币权力的唯一权力机构。权力的分散必然导致责任的分散;独立的中央银行导致货币政策过分地依赖于个人的品质。并促成由于中央银行负责人及其个性方面的偶然改变而造成的不稳定,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治的体制而不是一种法治的体制。独立的中央银行几乎不可避免地过分重视银行家的观点。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鼓吹者,他担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将会使其权利扩展至某一不适当的程度。即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结构扩展至决定个人之间的资源分配,这无疑是自由主义者不能容忍的。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意义

首先,独立的中央银行是稳定货币的必要保障。

稳定货币是中央银行的活动宗旨与主要目标,是多数国家中央银行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如果中央银行不能抑制来自政府的不合理融资要求和对货币政策的干预,稳定货币的目标便难以实现。

第一,货币政策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在目标上可能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单一目标说和多重目标说两种观点和立法模式。单一目标说主张货币政策只以稳定货币为目标,舍此无它。德国弗莱堡学派持此观点,德国中央银行法也是这样规定的。多重目标说主张货币政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我国中央银行法持双重目标说,即以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为目标,但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一般采多重目标说。理论与实践均证明。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但更多的则是冲突性,即为实现稳定货币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可能与为实现另一个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发生矛盾。如为稳定货币需要采取紧缩政策,而为扩大就业又需采取扩张政策。而且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经常变化的,政府要根据发展状况和政治需要,在不同的时期使某一目标占据政策的主导地位。当政府选择的主要目标与稳定货币不一致时。如果中央银行不具有独立性,必须服从政府的指令,那么稳定货币的目的便会落空。因此,以稳定货币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要求中央银行必须独立。

第二,政府有采取通货膨胀政策的倾向。这是因为政府有时为刺激经济发展和维持庞大的政府开支,会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当赤字是以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弥补时,便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和货币供应量增加,这实际上是向社会增收了“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政府,其收益主要包括:直接增加了政府持有的通货量,政府可以此抵补其支出:由于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减少了尚未偿还的国债的实际价值,变相取消或减轻了国家所欠公众的债务:企业和个人因通货膨胀而增加了名义收入,在累进所得税制下,纳税等级自动上升,政府因此而增加了税收收入。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将因通货膨胀而增加的财政收入用于增加实际投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因此减少,就会使全社会的实际投资有所增加,从而刺激经济的实际增长。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取得成就,显然是有贻害的。短视的政府在通货膨胀税的诱惑下,具有采取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机,因此,只有独立的中央银行,才能抵制对政府财政进行不合理融资的要求,并以稳定的货币政策时刻进行防范。美国的里特和西尔伯曾指出:“独立的货币当局唯一的目标就是防止政府求助于通货膨胀政策的必然倾向”(里特和西尔伯,1990)。

第三,独立的中央银行是实现稳定货币目标的一种制度安排。曼瑟・奥尔森的经济学第二定律指出,在某种情况下个人的理并不能导致社会的理性结果,这时只有借助于“引导之手”或适当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有效的集体结果。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作为理性的个人不会缩减开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原因是理性人都知道,对于降低通货膨胀,单枪匹马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另人这样做,并降低了通货膨胀。自己仍会享受价格稳定的利益。但是,基于人人都存有搭便车心理,则降低通货膨胀的集体理性结果就不会出现,这一结果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就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而言,它们也常常会出现这种理性的无知,例如,它们常常以投资品价格上涨、本币贬值、成本上升为理由要求更多贷款。同时反对上调利率,以补偿通货膨胀损失和风险,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要求独立的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引导之手”抑制通货膨胀,抵制不合理要求。

其次,独立的中央银行是政府经济决策的一个制衡力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要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经济学中一个经常发生争议的问题是政府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到底以什么为目标。“公共利益假设”认为政府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特殊利益假设”认为政府行为实际上是满足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自身利益假设”则认为政府行为目的是为了自身利益,其中最基本的是提高政治支持率,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争取自身福利最大化。

“公共利益假设”和“特殊利益假设”都属利他主义假设,它们均有一定的现实性。前者的现实性在于,政府是由公众选举产生的,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众的利益,至少在口头上必须这样,几乎所有的政府都自我标榜为公共利益服务。后者的现实性在于,有的政府确实在选举中得到了某些特殊经济利益集团的支持或资助,掌权后不可避免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自身利益假说”属利己主义假

设,它不仅得到了现论的支持,而且在现实中也不乏可以说明问题的实例。利己主义假设并不排斥政府的利他行为,一般而言,政府的利己目的要通过利他行为来实现,否则,公众就不会接受该政府。

作者认为。三种假设各有其合理性,但任一假设均不足以反映全部现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的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为公众服务行为与为特殊人服务的行为错综复杂地揉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政府的经济行为需要一个约束和监督机制,需要有制衡力量。

独立的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制衡。与议会、法院的制衡不同,中央银行不具有为政府活动立法、选举和监督政府领导人、对政府行为进行司法监督等职能,中央银行的制衡主要是经济政策上的制衡,即用独立的货币政策约束或限制偏颇的政府经济政策的负效应。例如:稳定的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货膨胀政策的有效制约。当议会从立法和人事上,法院从司法角度对政府进行制衡时,独立的中央银行是从经济政策的角度防止政府的不当行为。从更深层次讲,中央银行应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坚定的稳定力量和制动系统。任何一种市场经济的运行。客观上都需要有一种内在稳定装置发挥制动作用,即当一种经济趋势形成时,应有一种相反的力量对其加以约束,以防止这种经济趋势的变化超越社会可以容忍的范围,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一般而言,政府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赶超战略和快速发展往往成为政府经济决策的中心议题和全社会的兴奋点,经济失控和经济过热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常见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便是在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缺乏一种内在稳定制动系统。当驱动系统与制动系统失衡时,整个系统的稳定便难以实现。而货币政策正是扮演“逆经济风向行事”和“反经济周期”角色的社会稳定制动器。如果货币政策不能由独立的中央银行所掌握,那么经济决策制衡系统便是有缺陷的。应该讲,独立的中央银行是经济决策制衡结构中重要的一极。

再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在讲究分权和制衡的法治社会,绝对的权力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的独立性也不存在。中央银行独立性也是这样。首先,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有赖于议会的立法。而且议会有权随时修改法律。赋予或取消中央银行的职权,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其次,中央银行的领导人或由政府任命,或由政府提名议会任命,中央银行有义务与政府进行经济政策上协调,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有义务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再次,中央银行的资本部分或全部由政府持有,中央银行的盈利要按规定上缴政府财政部。因此,中央银行只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使这种相对独立性,不同的国家也有程度上的差异,严格地讲,一点独立性没有的中央银行是不存在的,或许应该说,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只是在独立性程度的高低上有所差别而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质是政府部分职能的分离和独立。在政府首脑频繁更迭的不稳定政局中,增加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尤其具有意义。明确这一点,对于完整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关系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果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事后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并得出结论,但此前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刻划中央银行独立程度从而使之具有可比性。这就是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指标或者方法。目前。在理论上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决策机构官员的任免及其任期情况;中央银行法是否以物价稳定作为其首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央银行是否完全控制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向政府直接融资是否有明确的立法限制: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是否受政府的指导、政府代表是否列席决策机构的会议、是否享有投票权甚至否决权等等。这些一般是从目前公认为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如德意志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行为模式中分离出来作为参照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