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0:48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1

4月21日,由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广东省信息协会共同主办、《it时代周刊》协办的"2005中国信息化战略峰会"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叶葆定堂如期举行,来自it、电信、金融、制造、传媒、物流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管理精英们,与卡尔森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的学者教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信息化管理"的突围之策,解密"信息中国"的布局谋略。网易商业报道对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以下为广东省邮政局副局长陈必昌的发言实录。陈必昌: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陈必昌:尊敬的许厅长、舒院长,各位朋友,很感谢大家给我也许一个机会,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在信息化实现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互相交流的体会。刚刚许厅长已经把我们广东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蓝图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这个报告对我们广东邮政企业实现信息化未来的道路上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这里我引进借这个机会把我们广东邮政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些思考问题和我们的体会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希望大家在我汇报过程中,在散会后和我们晚上的交流时给我们给多的指点,使我们广东信息化在实践中道路走得更加的顺畅。通过今天下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通过介绍企业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从这两个角度来了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关系,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影响提高信息技术管理的水平,重点介绍技术和业务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因为我们是一个服务企业,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今天我们CHmeBa这个项目组织信息化方面的话题我们觉得负责有必要,随着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产生的影响已经是如此之大了,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创造性的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来改变企业和行业在竞争中的游戏规则,可能就会带动一个企业走向发展的"康庄大道",出去一个企业不注意自己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不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无论这个企业现在多大多强,它存在的危机是显然的。有一个可以说明的例子就是我们邮政储蓄,大家都知道邮政,一听到就是知道搞实物传递的,粗浅的认识就是送信送报纸的,事实上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的一些行业的游戏规则我们也在占领我们传统业务领域以外的一些新的业务。比如邮政储蓄,通过十年的信息化建设,在这个各个中,使我们一个不是银行的企业,到今天已经有超过12000多亿人民币储蓄的银行了,我们靠的是信息化,实现了全国几万的网点的联网,实现了全国几万的网点在邮政金融、服务业上面,信息化做到统一的处理系统。也正是由于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把我们一个传统的邮递类企业变成了一个"准银行"的新的企业,国家已经批准要我们成立中国邮政银行,当然在挂牌之前,我们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从邮政储蓄的发展,一个非银行的企业,做成一个企业需要成立银行,重新显示一个信息化改变游戏规则,我们利用我们传统的网点和传统投递的线路,把点线通过信息化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的汇兑汇款到用户手上,汇款直接到你的家门,不像银行做到的汇款到帐户,因为到帐户要去银行取的,我们改变了这个游戏规则。就拿我们恩平市邮政局,每年通过我们邮政储蓄汇进我们系统光是外币就超过3500万美金,如果我们没有这些信息化没有信息化的改造我们的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收益,这就证明了一点,信息化可以基础企业竞争中的游戏规则,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的规则,使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这里今天我就简单的通过六个方面讨论给大家一起来就信息化的问题达到一些共识和给我们自己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讨论信息化,我们认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必然经过四个阶段,第一的阶段要实现信息化。这一点在我们邮政企业也是非常显著的,因为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初步阶段,我们都是以手段作业为主的,但手工作业的基础上,配备一些计算机,但是由于这些信息化水平不高,整个企业的管理还是靠以人决策为主,"拍脑袋决策为主"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必须第一步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在讲信息化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来评价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呢?首先要对什么是it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it=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一些商业工具?这是我们大家需要一起探讨的,我们认为it有严格的区分,i是我们企业发展战略的源泉,t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懂了,所以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实现你的it过程中,首先要把你研究的发展战略问题放在第一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发展战略,就会去研究地在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收集了什么样的信息,明确了信息的范畴,你再去考虑这些信息用什么手段来处理,使通过数据的处理,得出对企业发展有效的决策参考,甚至帮助你决策,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关系,不是盲目的it的概念,用电脑和网络,实现网络化处理和办公自动化等,这些都不是企业要做的it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概念。那么it的水平如何评价?是不是说我们的网络已经覆盖整个公司,系统处理的能力非常强就说明it水平高呢?我们认为,系统处理信息对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网络很全,应用也很多,但是这些系统对企业实现企业战略价值贡献到底有多大?如果没有达到一个期望贡献值,这样的it水平对你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价值不高,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企业it水平就是不高的。在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实现集成化,这个目的很显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发展相对应的,如果一个业务实现你了信息化,大家都知道信息共享的水平就很低,只有在原有的信息化基础上再提成,实现集成化,他们我们整体的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就会提升,这是在集成化的基础是要实现信息化。有了集成化以后,还要实现网络化,这个网络化不单单是用互联网,要使你所管理的企业和客户,都是在你全球服务范围内,能够24小时做到管理的和你需要做的工作。实现网络化还要实现智能化,也就是说有了信息化和集成化和网络化以后,使你在办事过程中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和系统帮助你规范管理流程,规范你的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但是这是机械式的,真正发挥信息化的水平还要实现智能化,让信息系统帮助你决策,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在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企业管理方式发展的趋势,我们这里认为有三个模型。一个企业管理方式分散型,主要的特点是每一个业务各成一体,企业内部有很严格的组织划分。这尤其在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在70、80年代的时间我们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属于这样管理,一个企业不管大小,要讲究"大而全、小而全",每一个业务有自己的研发和生产,盖有自己的仓库、销售,资源非常分散,这是企业管理的初级阶段。第二个企业管理方式是集约型,特点是实现集中管理,以求达到企业资源的最充分利用。第三个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是在专业型方面,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我们邮政也是在这方面走到专业型管理模式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接下来在网上可以看到关于邮政实现专业化管理的文章及我们也要一个专业一个专业的实现邮政银行在金融方面实现专业,包括我们去年开始实施我们内部的把快递业务做成专业化管理以后,并且我们自己投入飞机,实行全国第一个全夜航,白天寄的东西我们晚上处理,第二天就可以拿到了emS的邮件,这是我们实行专业化管理以后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第一是促进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跟企业组织的运行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企业运行方式没有达到一种从分散型到集约型到专业型的梯度,实现信息的手段超前也是没有作用的,提示我们在实现信息化展业管理过程中,要把适度性把握好。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是固化流程的作用。如果没有实现信息化,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关系、人情尤为突出,有了信息化,就不靠人情关系来操作了,就是必须按照信息化的流程来操作和规划流程的管理。第三是对信息共享的作用,也包括企业的资源给客户的共享,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做的赴港澳签证次业务,公安厅跟我们合作,首先一条是信息化水平到了什么地步,信息化管理自己内部的,那么你给客户能享受什么,我们展示了我们的信息化,我们所有的快递在网上每一步都可以查到,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信息共享,不但拿到了神公安厅全省的港澳签证,我们还拿到了美国移民签证,这些都是我们这方面的业绩。最后一个是对提高信息透明度的作用,减少了人为因素。这些是我们归纳的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这里面首先的问题就是Cio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我们广东邮政企业的Cio我们感觉到我们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it的应用,确保信息技术在本企业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并适应飞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在企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初级阶段,信息技术一般都是在企业中技术层面的角色-技术人员,在70、80年代的时候体现最明显。第二个是渗透阶段,在80-90年代期间,我们的信息技术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不是纯真的开发而是中层管理干部中充实一些信息技术的人员中层考虑的问题是考虑的信息技术的问题。扩展阶段,尤其在1994年末期,已经到了中高层企业都必须知道信息化,也需要充实信息化的人员。集成阶段包括企业的Ceo都要了解信息化,认识到信息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信息技术给企业扮演的角色从最底层逐步走到最高层。纵观以上四个阶段也明显的看到了信息技术的演化有一条主线从生产控制到管理运行,从提升效率到提升价值,从专业技术人员到管理者从追求面上多功能到追求质上的竞争力,从技术战略转移到商务战略。业务与技术的关系:一、战略层面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以技术为依托,你在考虑业务的战略过程中,必须考虑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依托你的业务发展和战略的制定。二、信息化项目建设层面上业务主导技术,建设一个信息化的项目不是光技术人员的实行,应该以业务主导技术怎么样建设信息化,使信息化项目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满足你的业务需求,在这个结合过程中,搞业务管理的同志就觉得信息化是it部门的事不是自己的事,而缺乏业务对技术的指导作用。三、系统运行层面方面,必须是业务服从于技术,因为这个系统已经开发完了,投产以后又说不好,业务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从开发一直用下去,不断的应用下去,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搜寻新的需求,作为已经项目的铺垫。业务与技术的关系:一、从业务策略方面,我们由技术业务的策略指导企业的架构,由企业的架构看it架构,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二、从技术发展潜力来看,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我们it的战略目标,由it战略构建我们的it架构,就是真正搭建企业it架构过程中,必须从两个方面比较完整的看待这些问题。三,从竞争方面来看,从it发展战略和it发展预测来指导企业的战略,使企业的战略进一步提高,提高了以后,企业战略再指导企业的架构,这样循环指导。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方向。it部门在制定战略过程中要考虑到搭建什么样的架构服务于企业的架构,因为企业的战略、架构一定是为了客户的的满意来搭建的。信息技术的体系架构,我们分为五级:从Cio角度来看,要看企业的战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技术战略和企业的技术规划,以及企业it的技术架构,在过去有了这些it战略规划和架构,再来制定你的任务和目标、技术现状的分析,包括用什么设备,有效的资源的运用,原有的应用跟新的运用的结合,最后决定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案,这些确定了以后,包括体这个项目的清单、标准评估等等,最后拿出一个预算。分开来看,上面是信息体系架构,一开始回到主题,到底i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i包含企业战略层管理层、知识层和运行层,覆盖了体的经营、管理、投资部门整个层面还需要考虑你的业务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这些领域里的信息都必须要把它整体架构里收集起来,有了这个信息技术,再来搭建你的技术架构,首先要基于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那就是我们许厅长给大家提供的,对一些企业提供政策和公共平台,我们企业就要利用政府的政策和平台,首先作为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搭建自己的硬件、软件、信息库等,这两个部门结合起来,才能搭建好信息技术体系架构。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

我国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和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收益,减少成本投入,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是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战略管理仍然是起到的辅助作用,关键还是需要依靠企业选择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方法来决定。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指出企业战略管理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以及提高企业基于信息技术下,采取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的理论和方法。

一、企业战略管理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企业想要快速的发展,就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虽然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信息技术毕竟是企业成长的辅助手段,企业想要正常健康的发展,还需要选择才正确的战略管理。但是企业战略管理如果缺少了信息技术的辅助,则不能再当今社会立足和发展。因此,信息技术和企业战略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所以,企业想要顺应社会发展,就需要对社会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且提高自身的管理技术。而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和方法,能够制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大体的框架,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善企业发展的目标内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明确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完成多少,以及在实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目标完成的进度和质量如何,都是需要有信息技术帮助的。所以,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战略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具有必要性的。

二、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现状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企业虽然借助于信息技术,采取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独立特色的,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是因为我国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战略平台没有科学的,完美的与信息技术结合,导致虽然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但是取得的效果和预计的效果具有一定较大的差距。而我国企业战略信息化的现状就是,没有依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建立科学信息化管理体系,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觉到信息技术范围成为了企业发展的负担和阻碍。但是在信息化社会,如果不使用信息技术,又会被其他的企业所赶超,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还不得不使用并不适合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技术。所以,想要企业快速的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让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由繁入简,简化了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对于完成达到企业战略目的十分的重要。因此,企业确定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对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十分的重要。

(二)企业战略管理过于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的辅助手段,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但是现代企业在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上,都过于以来信息技术,导致失去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始终认为只要采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完成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但是往往企业会被信息技术所束缚,反而达不到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因此,企业战略管理应该借助于信息技术,但是不能过以来信息技术。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也就是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阿狸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收集进行分析,达到校正企业发展方向的主要目的。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可以拜托对信息技术的以来,但是又可以合理科学的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发展企业。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源于国外,1938年,管理学家C.i.巴纳德提出的该理论。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本质就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分析和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生存问题。也就是企业如何在信息化社会和经济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研究课题和目标。因为企业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所以,企业的战略管理,是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以及长期性,竞争性的特点。也就是企业战略管理强调了企业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工作内容,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安排管理。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中,可以加快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工作效力和连接性,这样减少了因为企业各个环节连接不畅通,导致工作效率底下的原因。而且,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提高了企业的运转的连续性,不会简单的分割企业各个环节,而是统一进行管理。所以,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是贯穿于企业管理整个内容部的。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经济学管理论与方法

企业发展想要加快速发和壮大,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减少企业成本的投入,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时候,就需要选择符合企业的经济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每个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不同,所以除了选择统一的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以外,还需要选择具有企业发展特点的经济学理论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持。首先,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应该选用的是网络经济理论,利用网络收集数据并且进行分析,而且由于网络数据更多的代表民意,所以企业可以根据网络数据的分析,调整企业的发展内容和方向,并且最终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首先,使用互联网经济,能够提高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和产品的完善,而是用企业的专业化和产品的模块化,可以在互联网经济中得到更精致的提高。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可去掉中间销售环节,直接是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基于信息就输选择的企业经济学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更好的企业的战略管理和发展目标。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系统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才能在战略管理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企业想要快速的发展,首先需要确立企业系统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这样才能为使用信息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提供帮助。由于信息技术平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庞大性,所以对其中包含的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可以有效的分析和管理。由于这些理论都是交叉在一起,所以,其组成的复杂的特性,让信息技术管理变得更加的不容易,因此,首先需要明白不同理论之间的特性,然后依据不同理论中间的共同特点,建立企业系统科学管理理论,以及找到合适的管理办法。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主要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制定目标和方向,是一个综合的管理工作,而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核实的企业管理学理论和方法。首先,企业重组理论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选择,现代企业不仅要求产品质量高,还要求服务质量高,所以企业重组理论就是把消费者认为重要的,和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元素进行重新的组合和配置,让企业焕然一新,在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其次是组织学习理论,因为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所以企业管理者想要企业健康的发展,更随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从企业管理者到企业员工,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才是企业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核心。

四、结束语

我国企业采用的企业战略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但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信息技术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助手,但是很多企业过于以来信息技术,没有完善自身的战略管理和方法,所以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反而导致企业的经济下滑。所以,需要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在企业战略管理重点应用。因此,本文对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合理的阐述,找到了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办法。

参考文献:

[1]倪义芳.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D].浙江大学,2010(07):231-218

[2]丁振华.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评价与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2):133-134

[3]蔡红.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研究[D].东华大学,2013(04):146-148

[4]胡霞.企业信息化驱动机制及其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12):133-138

[5]王敬标.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D].安徽农业大学,2010(07):145-148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企业信息管理;影响;现代化

前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对企业来说,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能够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章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展开探讨。

1信息技术的发展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如下:

第一,语言的产生。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语言的产生使得原本储存于人脑中的大量信息得以传播和交流,是信息由抽象转为具体的重要阶段,由于语言的使用,使得人们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第二,文字的出现。人们将各种信息用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需要的时候读取信息,使得信息得以保存下来,使信息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而随着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互译,使信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第三,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记录有了媒介,书籍、报纸等的出现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分类记录以及有效传播和共享。

第四,通信技术的出现。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是将语言、文字等信息通过电信号的方式传递出去,并在接收端将电信号转化为文字或语言的技术,在近一个世纪,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例如光纤的使用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得到飞速提升,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使通信终端脱离了线缆的限制,大大增强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性。

第五,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的出现和不断升级使得信息处理的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变革。

2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撑,而信息技术对于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1策略资讯系统

策略资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而为企业提供竞争策略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在外部竞争和内部管理中建立策略性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创造策略,还能根据现实情况对竞争策略进行改变,以使其为企业信息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际工作中,策略资讯系统的工作大体上可区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首先,在对外策略上,企业能够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或顾客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其次,在对内策略上,企业通过优化管理策略,可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

2.2办公自动化

传统的办公方式一般是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信息的传播靠人工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下,而办公自动化是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以使各部门、各岗位协同、高效地工作,是现代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办公自动化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2.3生产自动化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生产型企业可以在产品的开发、制造、营销等全过程实现计算机化,同时也使得物料管理、成品仓储管理等相关工作实现自动化,其带来的好处有:第一,最大化地节约物料和人力成本;第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率,提高成品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2.4人工智能系统

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可模拟人类智慧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的工作,尤其是信息量大、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在处理了大量的信息后,根据信息描述做出有利的决策。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

3.1加强了企业通讯能力

通讯能力的高低可以作为企业内外业工作效率的衡量标准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的业务谈判以及内部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电话、传真等方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内部网络的建立使得企业的通讯能力不断得到加强。一方面企业在外部环境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将采集到的信息迅速传递给企业决策者,因此能够更快做出响应,使外部变化不对企业造成影响或将负面影响降为最低;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信息可以实现共享,在下级向上级汇报以及上级对下级做出指令时能够第一时间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在企业内部实现良好的运转状态。

3.2提高了企业办公效率

对企业来说,办公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自从有企业以来,对于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保存和传递就构成了企业办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以往,在信息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企业办公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以信息记录和处理来说,需要办公室人员按照信息的分类和特点进行整理和记录,并进行归档,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对人们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原本由人工完成的信息处理部分或完全交由计算机进行,使文字和数字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空前的加强,信息交流变得畅通无阻,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信息量,为企业的高效运转保驾护航。

3.3节约企业信息管理成本

企业信息管理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较大的支出,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例如,以往信息的载体主要是形成的纸质文件,企业需要配备专职人员对这些纸质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并开辟空间存储这些文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存储媒介由纸质逐渐转移到硬盘、光盘、网盘上,实现无纸化,有利于为企业节约开支,同时无纸化还具备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编辑修改的优势,为企业信息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对于企业的信息管理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企业必须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伴随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内容及管理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目前这个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社会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早已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此,企业在开展其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才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及其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影响下所存在的问题

如今,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逐渐趋向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这些技术的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突显出来,比如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比较落后这一问题就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造成严重影响。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需求,企业资产结构在目前经济背景下主要是将知识当作核心基础软件、商标、品牌商标、人才储备等,这些无形的资产在企业的资产中的比重与传统的经营形式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企业中固定的投资对象及储备资本主要就是无形资产,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中并没有涉及到较多无形资产,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重视无形资产在其财务管理中的价值及重要性。而该财务管理理论却只适合应用在产业经济时期,在目前信息化的经济时代中早已不能大大企业的发展、管理需求。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知识储备比较落后也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信息时代如何对企业获取知识信息的准确性、速度进行提升。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与低膨胀的形势中,企业财务的负担也随着减少,但各个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却便得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面临发展机遇之外,同样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市场挑战。企业想要实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储备充足的信息知识才能更好的应对财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2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的对策

2.1企业应该将财务管理当作中心工作来促进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

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各种信息的交汇点。企业的管理中心主要就是财务管理,且财务管理的中心理念是资金的管理,其是企业中公认的一种共同理念。信息技术及财务管理在目前的一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思想中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是企业对其财务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及监督的主要选择。因而,企业应把财务管理当作主要的工作,进而使企业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企业应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并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及趋势来推进企业的发展。

2.2企业应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团队及人员

企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影响下,一定要转变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及方法,逐渐转向以计算机网络、电子算法为基础的财务管理模式,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更多与信息技术、软件相关的知识,且应善于利用相应的软件程序、数据库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编写,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及实现信息的交流提供便利。

2.3企业应实现财务及业务的一体化

推进企业的财务及业务一体化是目前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最高水平,企业应该对其所使用的各种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统一,把企业的业务流程及财务管理的信息进行融合,并将新型的技术引用到去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应对其财务、业务中使用的各种一体化的管理软件进行开发,进而使其财务管理的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及实现规范化的管理。软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必须和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形来对其财务管理的相关软件进行开发,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竞争压力。企业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应对其财务管理制度及模式进行改革,把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在其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新的方向。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柯军辉.刍议财务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0):726-727.

[2]王淑珍.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42(19):241-242.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5

关键词企业技术中心;体系机制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tD672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6.03.073

2008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规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认定为技术中心的企业在自身完善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效率、管理水平,成为当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设计

企业技术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以提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为目的,在确立技术中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循序渐进进行。

1.1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依托于其运营模式。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1)商业化独立运营模式,此种模式下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以独立的专业化公司形式承揽企业内外部技术研发推广业务。(2)企业内部独立业务管理模式,此种模式下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独立业务部门,依托企业内各级研发平台及技术管理序列,组织成立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研发层的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管理企业内部创新工作,属于紧密联系生产的松散型管理模式。

1.2企业技术中心机制建设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工作一般围绕研发项目、研发工作开展。研发项目以科研攻关管理为目的,针对研发项目进行调研立项、调度指导、鉴定验收、后评价全过程管理。研发工作以研发业务管理为目的,针对单位科研工作进行资源管控、检查整改、考核评价全过程管理,以职责明确化、资料标准化、工作流程化、管理制度化保证实施。

1.3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主要工作

企业技术中心应采用信息化管理,主要工作为:对研发项目进行调研立项、调度指导、鉴定验收、后评价全过程管理和资料存储;对研发工作资源管控、检查整改、考核评价全过程管理和资料存储:科学分析研发投入产出关系及影响因素,不断提高研发能力、研发水平,研发效益;内外部信息共享、;实现研发资源合理分配,研发成果合理引进,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

1.4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构成

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人机交互、信息管理、统计分析三大功能;实现高效管理、辅助决策、信息共享三大目的;具备易用性、安全性、扩展性三大特性。(1)软件部分由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报表、内部信息交流、外部信息交流、即时通信、研发辅助七大系统组成。系统部署及架构如图1、图2。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填写上报、审查修改、审批通过的信息录入存储过程进行研发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系统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辅助决策;信息报表系统依托信息管理、分析系统,自定义生成各类报表;内部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交流技术研发信息;外部交流系统面向社会科技供求信息,展示创新能力;专家在线即时通讯系统作为企业内部科研人员即时通讯交流工具;创新辅助系统创新方法以及相关新技术,指导技术研发。(2)硬件部分由主服务器、数据存储、内部信息服务器、外部信息服务器、即时通讯服务器组成。主程序服务器部署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报表系统;内部信息服务器部署内部信息系统、研发辅助系统;即时通信服务器部署即时通信系统,可共用企业办公平台及其客户端实现;外部交流服务器部署外部信息系统。部署及架构如图2。

2新矿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概况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于2005年成立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集团技术研发部作为企业技术研发业务主管部门。中心总部设在新矿集团总部,各二级单位设分中心,并对应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由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技术中心办公室、各级研发机构组成的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研发层组织机构体系,构成技术创新业务管理网络。2015年技术研发部按照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的技术研发工作管理和以技术项目研发为主的研发项目管理为两条主线设计了新矿集团技术研发管理模型。通过技术研发工作管理主线,建立企业各级研发平台所属研发人员、研发装备等企业研发资源分类基础数据,中心、分中心两级在权限划分的基础上实现建立编制录入、审核通过、审批存档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资料文本。以检查整改实现各平台研发工作循环改进,通过年度考核实现各平台研发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通过技术研发项目管理主线,各研发平台制定技术研发规划计划,按照立项评审、过程管理、鉴定验收、推广评价的技术研发项目全过程管理,对项目进行标准化研发流程、标准化资料文本的信息化管理,通过项目调度进行项目监督支持,通过项目后评价实现技术研发循环改进。按照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设计过程,新矿集团搭建了由信息管理、信息报表系统组成的新矿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信息管理平台。平台用户层基于ie浏览器、B/S结构,eoimS采用即时通讯客户端。通过对应用层的调用,形成具体的应用功能模块和面对最终用户的用户界面。应用层支持多种基于J2ee标准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产品,包括tomcat、JBoss、Beaweblogic、iBmwebsphere等;应用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便于扩展。数据库服务层支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数据库平台如:mySql、SQLServer、DB2、oracle等,采用o/Rmapping+hibernate等实现数据持久连接,业务逻辑通过Struts2、Spring等框架实现业务逻辑的封装,前台展示通过extjs框架供应用层调用。支撑平台由主机、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组成,构成支持系统运行基础。应用当前主流pHp+mYSQL网站建设新矿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网站,实现内部技术创新信息、创新方法共享,并通过网站论坛建设实现了企业内部技术交流。应用集团公司广讯通企业即时通信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人员即时信息传递,通过建设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网站,实现了面向社会技术供求信息,展示企业创新工作。通过企业技术中心信息管理和平台的投入,基本实现集团公司研发项目立项评审,项目过程管控,研发成果交流推广的研发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并基本实现研发资源管控,研发工作规划、计划、总结,季度检查整改,年终绩效考核的研发工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程序运行顺畅、功能搭配合理。

3结论

本文分析了企业技术中心的体制建设,提出了依据管理模式、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按照研发工作管理、研发项目管理两条主线,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模型的思路;在此管理模型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功能要求,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部署架构,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新矿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管理应用,证明程序运行顺畅、功能搭配合理。适合于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推广应用,并作为成熟的企业技术中心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商业销售。

【参考文献】

[1]程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37-37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6

从广义上讲,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而言信息技术则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信息技术不但具有技术性与信息性两个特点,还具有相对性、动态性、普遍性、客观性及共享性等特性。其技术性表现在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及功能的高效性等。信息性具体表现是信息是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是其核心功能。

2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使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企业中,不但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可靠实力。然而企业信息化并不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落后的管理理念与模式,通过我国企业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行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以改变我国企业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由此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企业的管理走向现代化,而企业管理现代化也促使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体现在其不但拥有传统管理方式特点,也具备传统管理方式所欠缺的特点,这正是企业形成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管理手段发生了变化,它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也通过科学民主的现代管理手段增强了企业的管理功能。企业管理者运用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加工、处理最新的信息,做到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组织的影响体现在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等级性的信息传递方式,改为网络化的传递方式。这使得企业管理组织的结构从“金字塔”变为“矩阵”形,管理层可以直接与终端执行者联系,终端执行者的自主决策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网络化的电子商务不但使营销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也增加了营销机会。信息技术使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也产生了重大变革。生产过程逐渐自动化,生产管理趋向智能化,同时畅通的信息化使管理层对生产管理的控制力也大大加强。

3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1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中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传统等级化管理转变为全员参与、模块组织、水平组织等新型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原有限制,企业内部管理距离大大缩短。有效促进了企业内部良好沟通,使工作的针对性加强的同时也培养了下级执行者的执行力。

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的运用简化了原本繁杂的工作,例如把企业人事资料档案全部输入电脑,通过网络企业领导就可以清楚了解公司员工全面情况,一目了然,简单快捷。并且公司员工的聘用、升职、解雇等资料可随时更新。

3.2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当今企业置身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战略调整与转移就成了企业是否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规划、实施及评价、调整与转移等均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首先,企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外部环境信息,从而及时的分析出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来实现战略调整或转移。

其次,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公司发现内部优势与弱势并培育企业核心力。企业良好的内部运转管理是其具备竞争优势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战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优势,就需要及时搜集竞争者的信息、市场信息、消费者信息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筛选、归类、处理等,提炼出对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及制定战略方针有帮助的信息。

3.3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在生产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能使企业成本降低,能够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中,通过运用CaD来设计新型车型,使开发周期由原来的5年缩短到1年,由此可见其高效性。现今poS系统、eDi系统等已被广泛使用,不但能保证工作的准确与及时性,还能有效改善产品库存情况。而mRpii系统则被普遍使用在制造业中,它能合理安排生产的同时还提高零部件配套率,由此使生产周期缩短并使资金周转加速。

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产品的服务与创新,是很难被竞争者效仿的,因此提高了产品的服务差异化,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大增强。信息技术能减少企业生产与销售间的环节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加大企业成本优势。比如在零售业中,大型超市和供应商之间就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直接订货与发货,超市能够降低储藏成本,当然也减少了供应商的库存量。对于一个从事生产制造业的企业来说,原料放在库房而没有生产必将引起成本的耗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对各个分点的销售系统录入商品信息,并及时与供应商网络联系,使供应商能够快速获得库存信息并对库存进行补充,这样企业便可以最小批量进货,实现“零库存”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

3.4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处理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是财务管理的特点,财务状况对企业的重要决策有很大的作用与影响。信息化的今天,企业也逐渐拓宽了业务范围,办事处及分公司等下属分支机构也渐渐增多,这时准确实时的财务信息更突显出其重要性。财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财会系统,包括总帐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系统及应收应付账款系统等。企业在这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财务结算速度,并解决时间差和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

3.5在企业管理方法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管理中萌生了很多新的管理方法。例如在企业经营预测决策方面产生了量同归分析法、运筹决策法及投入产出法等,在人力资源分析方面出现了X理论、Y理论、X+Y理论等,生产管理中运用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方面利用基本利润分析、投资回拨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等。这些管理方法可以通过与各种软件结合从而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6在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网络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方式出现在企业市场营销领域,在市场营销中占据重要位置。网络营销的优势:首先能根据市场变化,迅速更新产品及调整价格,随时提供营销服务;其次能节省销售中间环节,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再次可供消费者随时查询信息。

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不但加快了产品技术创新速度,也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和新工艺、新产品及新思路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和企业选择的机会,并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更高效快速的联系,使企业快速的了解消费者需求、更好的掌控市场,企业能迅速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并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开发具有差别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形成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

4信息技术在未来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朝着更快、更安全的方向发展。网络作为一个通用平台建立的虚拟社会,带给人无限创新空间。未来,运用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型信息技术,使社交平台成为催生商业智能的新渠道。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技术;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现实意义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速度日益加快,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力水平,为各行各业及企业经营发展带去了极大便利,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工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基本都采用了信息技术,降低了工作强度及压力,但是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优化信息技术应用。

1目前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1应用现状

电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始于20世纪,经过几十年发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已经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财务分析转变,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就目前来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全面采用信息技术,从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到核算,再到财务处理等,信息技术渗透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1]。下面着重阐述两个方面的应用情况,一个是缴费一体化,另一个是会计工作流程。第一,缴费一体化及缴费系统与中间媒介对接。缴费方式以现金为主,以第三方缴费平台为辅,如微信缴费,基本实现缴费一体化和现代化。在银行卡缴费条件下,用户可以预存资金,系统自动扣除用户相应的花费。若存款不足,用户会接收到企业发送的信息,避免发生无法用电的情况。在一体化缴费模式下,缴费系统与中间媒介对接中的信息处理一直是财务信息处理中的难点,至今没有建立一个成熟的信息对接与处理系统。第二,会计工作流程。针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及相关处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精细化的处理流程框架,用计算机取代人工核算、检验、审核等工作,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同时,还能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精度。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及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将计算机、财务管理及前端部门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显著提高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日常工作成效。

1.2主要问题

1.2.1缺少高端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是一项综合性高、复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高端技术人才,否则难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3]。电力企业内部有各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生产人才、业务人才,但都是专业人才,缺少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电力企业对此类型的依赖性较大,而本身恰好缺少这样的人才,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影响较大。

1.2.2未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

部分电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深,认为电子工具只是手工方式的替代品,对信息资源开发不力,过于看重电子工具管理流程,对财务信息评价不够重视,不能从财务信息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财务信息评价与工作绩效考核相分离,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自身的积极价值。

1.2.3财务部门与前端部门之间的数据融合处理难度大

目前,电力企业大力推行业财融合,前端部门与财务部门间的数据融合现象越来越多,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企业虽然建立了前端部门与财务管控的一体化工作流程,但是工作规程不够细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工作水平提升。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根据当前业财融合需要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细化前端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处理流程,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改进措施

2.1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由于电力企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依赖性较大,为满足人才需求,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是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对员工进行财务知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使用等方面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此外,财务人员选聘上也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考核,提高计算机方面的要求。通过岗位培训和人员选拔两个方面的工作,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优化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为电力企业高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有力支持,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作用。

2.2创新财务管理

为提高财务管理技术水平,电力企业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应当将信息化管理融入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强化财务管理各项功能,创新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通过财务管理平台和风险监控来实行财务工作,不仅能防范财务风险,封堵资金流失等缺陷,还能实现信息共享,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针对庞大的数据量展开会计工作创新,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会计人员要把工作重心从会计核算上转移到会计信息为经济决策服务这方面上来,提高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能力。同时,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全面预算软件,为转向管理会计提供硬件基础。

2.3加快财务管控与前端部门一体化建设

财务管控与业务前端一体化建设是现场财务管理与前端业务数据融合与管理的关键,为推进业财融合,必须建立财务管控与前端部门一体化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每一部分的流程都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为建立这样的一体化流程,基于计算机的“共享”功能进行流程设计,建立业财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提高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效果,促进财务管理集约化、信息化发展。通过一体化流程,不仅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还能实现数据共享。

3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现如今,电力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日常经营不可避免的面临风险。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体现在财务信息真实性,还表现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不对称,使经营决策有一定风险。电力企业要规避这种风险,要顺应时展需要,做好信息技术应用及创新方面的工作,降低经营风险。所以对电力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降低资金流失风险,促进财务管理创新,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保证财务信息质量,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对电力企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面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系列问题,要及时进行创新,有针对性地改进财务管理,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杨.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2).

[2]曹宇红.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25).

[3]胡秋红,强.eRp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S1).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8

数据挖掘(Datamining)技术是一种从海量的数据之中通过自身算法的运行来为企业提供有用信息的计算机技术[1]。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企业来讲,从海量的应聘信息中搜索和挖掘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数据挖掘技术依靠自身优越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大幅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其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其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招聘环节的应用步骤如下所述:

(1)应聘人员信息收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依据本企业发展实际以及对于人才的使用需求,抽象地剥离出想要招募人员的特征信息,之后将该信息存入到招聘系统数据库中。

(2)数据集成。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不同的应聘者在填写个人应聘信息时所采取的格式模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此时数据挖掘技术将会对不同来源渠道、不同应聘信息格式、不同特点性质的数据信息在逻辑上或者是物理上集中并构建相应的内在关联性。

(3)数据规约。由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每天需要应对大量的应聘信息,过大的数据量将会导致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缓慢,降低数据处理效率。因而,针对此种情形,采用数据规约技术,在充分理解企业招聘需求的基础上,寻找海量招聘信息之中的有用特征,从而发现数据量及其规模,在尽可能保证数据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规范数据信息的属性与格式。

(4)数据清理。在应聘信息之中必然存在着不完整的信息内容或者是属性值错误的信息,同时,即使是同样的应聘信息在不同表达之下也会存在不一致情形。因而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Decisiontree)算法对应聘信息中所包含的数据进行清理,最终筛选出资料完整、数据信息属性值正确、特征信息鲜明的应聘信息,存入至数据库中以备检索与查看。

(5)数据挖掘。在对应聘数据信息进行一致性整理以及清理之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所筛选出来的应聘信息基本上满足了企业发展对于相应人员所提出的要求,此时可以通过恰当的分析工具对应聘信息进行分析,目前该分析工具主要包括:统计方法、事例推理、规则推理、模糊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而最终得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帮助的分析信息[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需要对最终筛选分析出来的有价值信息进行梳理,从而迅速筛选出符合本企业招聘需求的人员信息,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招聘工作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智能桌面虚拟化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桌面虚拟化(intelligentDesktopVirtualization,iDV)主要是将办公之中的电脑桌面进行虚拟化设置,在建立相应的连接通道后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任何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与其进行连接,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访问个人所用电脑的桌面系统。随着智能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能够将计算机桌面系统的运行环境以及安装环境进行区分,拆分电脑之内的配置文件,大幅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应用成本,不仅促使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应用成本方面更是显著下降,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中智能桌面虚拟化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如下:

(1)远程桌面托管。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可以对多台电脑终端通过使用统一的客户端软件形式登录到企业内容服务器中,此时远程桌面托管自动启动,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终端显示器来获取任意一台终端电脑的桌面图像资料,同时还能够通过自动搜集软件对该终端电脑操作者键盘以及鼠标所发生的各种输入信号进行收集与整理,并最终给出分析报告。采取远程桌面托管的方式能够解决日常办公过程中重要文档被任意篡改、数据信息盗用的情形,从而将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提高整个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2)远程虚拟应用程序。要想实现该管理目标,只需要电脑终端所实用的浏览器以及相应的Http,HttpS和SSL等web协议,继而创建出安全连接,实施不同电脑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图像资料的传输工作[3]。而企业管理者在实施远程虚拟应用程序所使用的电脑终端是否能够对应用程序进行管理亦或是仅仅能够打开电脑终端的显示装置,取决于远程虚拟应用程度的具体设计内容,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自主设定,当前并未形成统一的规范。

(3)远程托管专用虚拟桌面。企业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在电脑面前,因而当出现需要企业信息资料的情形时,往往可以采用远程托管专用虚拟桌面的方式与电脑终端建立连接,以服务器作为桥梁,在虚拟桌面中设计出一套独立运行的操作系统,采用笔记本或者是移动终端设备访问服务器后,能够与其他虚拟机建立良好的共享关系,继而获取共享信息或资源。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还能够获取企业办公场所中电脑终端存储的信息并以流式传送的方式将所需信息传输至正在使用的设备,以此满足在家办公的需要。

3云存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云存储(CloudStorage)是基于云计算(CloudComputing)含义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通俗来讲,云存储技术主要是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各种信息统一存储至云端,从而方便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享与使用。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工作人员均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云端相连接,继而实现数据的上传与下载。基于云存储技术所开发而来的云存储系统则是由master以及服务器所构成,在master中存放着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所生成的系统文件以及相应的元数据,通常情况下内容包括文件名称空间、数据信息存取控制、文件属性信息、存放位置信息等[4]。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每一个企业数据信息被分成了3个以上的备份,而如果企业管理者对数据进行修改时,就必须在云存储中所有备份信息进行操作,并且以使用的版本号方式实现数据信息内容的一致性。企业管理者或者是工作人员无法通过master直接对相关信息进行访问,而是从中获取到数据信息的具体存储位置后直接与服务器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交互式操作。此外,在云存储的写操作方面,移动终端必须在获得授权下方可以将更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云存储系统中各个数据副本,并且只有在所有的数据副本均收到相应指令后,才会对移动终端释放准许控制的信号。当所有写操作完成之后,才会发出最终的控制完成信号[5]。通过此操作,能够将企业各种信息予以有效管理,并且大幅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使得信息化管理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4结语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9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网络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企业逐步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大部分企业都配备了计算机信息化办公系统。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但是,很多企业对网络技术的运用都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面对以上问题,我国各企业要主动改进工作方法,并研发适合各自企业计算机信息化网络技术管理系统,提高办公效率,使我国各企业的发展深度变革,快速与世界快速接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企业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整合,以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时信息查看和共享、传递。其主要两种形式:一是企业内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财务信息等。以往这些信息主要以纸质形式存在,保存、查阅、管理难度大。以数据形式整合储存于计算机中,方便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内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内部局域网系统;二是企业外部系统。企业外部系统是企业通过p2p技术,建设网络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顾客与产品生产企业之间开展商业活动。这种网上商业交易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顾客只要具有能上网的手机或电脑,就能在任何地方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的市场也有了极大的扩展。

2我国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缺陷

2.1企业管理理念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不配套

传统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区别是传统管理以物为落脚点,重视制度的约束作用;现代管理理念则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激励。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只有在企业现代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虽然都有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企业仍然在传统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2.2企业复合性人才不足,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受阻

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精通现代企业管理;二是要有较高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能力。目前,我国很企业只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企业管理工作人员不是只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就是只具备较高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能力。企业硬件设备虽已经完善,但是企业却无法高水平开展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2.3企业对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装备了计算机。由于计算机能大幅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很多企业领导盲目信任计算机,把所有工作都推给了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只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辅助系统,人仍然是主导。企业的这种行为,最终由于本末倒置,导致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无法正常开展。

3我国企业在现代信息化管理中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3.1改变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理念

传统管理方法,强调制度的约束作用,是由上级对下级的单向管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差、主动性差、创新性差。在这种管理方式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无法发挥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只能沦为摆设。先进的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改变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民主化管理。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领导与员工交流平台,一方面能方便领导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能让员工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3.2重视复合型人才的聘任与培养

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精通现代企业管理,还要有很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甚至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能力。目前,我国各企业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降低了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各企业要主动从社会中招聘高素质的兼具以上两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对企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3.3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工作

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将人力资源信息、财务信息、客户信息等进行了整合,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但是,企业整合的信息的安全也受到了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网络攻击。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为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配备安全保护系统,设置准入权限,防止企业各方面信息出现外泄、丟失、篡改的现象。

4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应用于我国各企业的意义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在企业中的应用,一方面加快了企业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型的速度;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将人力资源信息和财物信息等以数据形式整合在一起,方便了企业信息的储存、管理;最后,企业计算机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实现实破了传统市场的地域限制,开辟了更广阔的网络虚拟市场。

5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企业相继走上了信息化、数字化的道路。绝大多数企业都配备了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很多企业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管理理念落后,与现代信息化管理相矛盾;企业管理复合性人才缺乏,不能充分的发挥出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各企业改革管理方式,使之与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相适应;从社会中广泛招聘即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又熟悉计算机信悉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正.企业现代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探究[J].智慧密集,2016(17):74.

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影响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带给财务管理的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企业管理面临的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方法都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激生了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范围、方法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化的平台,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的解决途径,扩展了财务管理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总体来看,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体现在四个层次,即: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管理方法学、财务管理实务和财务管理工具。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影响

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筹资管理阶段、资金管理阶段、投资管理阶段和多元管理阶段。相应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财务管理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相对于传统的会计理论而言,企业财务管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公认的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体系,对一些问题的认知还存在较大争论。一般认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财务假设、财务目标、财务本质、财务对象和财务职能等。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石,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一般认为,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阐述,主要有四种: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信息化环境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企业是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契约关系的总和。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信息技术环境下,各方的联系日益紧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企业作为密切联系的价值链上的一个节点,单纯追求个体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并不能提升整个价值链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获利。只有确定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才可能实现企业相关利益者整体利益的共赢。

(二)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对象的影响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流转。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现金,其他的资产都是现金在流转中的转化形式,因此,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可以说是现金及其流转。

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对象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扩展了财务管理对象的范畴,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现金概念的扩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网上银行、特别是电子货币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现金的概念。此外网络无形资产、虚拟资产的出现,也扩展了现金的转化形式。第二,现金流转高速运行。网络环境下,现金及相关的资产流转速度加快,面临的风险加剧,必须有合理的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现金资产的安全和合理配置。

(三)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

信息技术强化了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即:财务决策职能和财务控制职能。其中,财务决策是指根据企业的环境和应达到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和确定实现财务目标的最优方案。财务决策包含三个基本的方面: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决策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决策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企业战术层面、战略层面的各项决策活动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由感性决策向科学化决策的转变;财务控制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和分析,监督执行过程,并及时作出修正的过程。控制职能将在信息化环境下得到进一步强化。表现在控制范围扩展到企业的各个层面;控制手段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进行;控制实现从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转移。

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衍生出财务管理的派生职能。主要包括财务协调职能和财务沟通职能。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一个决策过程都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单纯的财务决策或生产决策都无法满足企业整体决策的要求。例如: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必须同时考虑财务计划的配合。也就是说,随着部门间横向联系的加剧,必须有适当的手段实现部门间、各业务流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的能力,财务管理将更多地承担起这方面的职能。

二、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学的影响

(一)偶然性决策向财务管理系统化的转变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具有综合特性的横向学科之一。系统及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论及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并于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目前流行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都是系统论和进一步发展。系统论是研究客观现实系统共同的特征、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从整体出发,研究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组成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系统是系统论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一种支持和辅助决策的系统,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业务手段。目前主要有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控制方法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和设计,往往侧重于某一指标的获得或独立的决策模型应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面向独立的财务管理过程,缺乏系统性。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临时性的、偶然性的决策问题;信息化环境下,要求按照系统的观点认识和对待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即: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不能仅考虑单项决策最优,而应该更多地考虑系统最优;财务控制不仅考虑对某个业务处理环节的控制,而且要按照系统控制的要求,从系统整体目标出发,自顶向下,层层分解,考虑控制的影响深度和宽度。

(二)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转变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虽然使用定量分析,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计算工具的落后,无法满足复杂的数学计算或统计分析,同时缺乏工具软件的支持,使得计算过程难以掌握;二是缺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定量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缺乏必要的来源;或者是选择的样本过小,致使得出的结论产生误差。信息化环境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建立,特别是相关业务处理信息系统的成熟,为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同时,利用工具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各项统计、计算工作,定量分析不再是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任务。

(三)简单决策模型向复杂决策模型的转变

传统的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方法受手工计算的限制,只能采用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更多、更先进的方法被引入到财务管理活动中来。如:运筹学方法、多元统计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甚至包括图论、人工智能的一些方法也被广泛使用。

三、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

财务管理实务指的是在应用财务管理理论,实现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的全过程。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实务的影响体现在对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展、财务管理过程的影响以及财务管理手段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一)对传统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

作为企业个体而言,其主要的理财活动体现在三个方面: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收益活动。相应的,也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环境下,他们仍然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第一,现代企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了连接多个企业的价值链。在完成筹资、投资和收益决策时,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决策单元,而是价值链上整体决策的一个环节。因此,相关决策将更多地面向价值链整体最优。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管理内容产生。如: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价值链企业物流管理等。第三,信息技术促进了企业与相关利益者银行、税务部门、金融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财务管理的范围也从企业扩展到相关的利益群体。诸如税收管理、银行结算管理等也成为财务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二)对财务决策过程的影响

财务决策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审查活动。信息化环境下,对上述四个过程均带来根本性变革。

第一,情报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搜集决策所需的数据,而是经历“风险评估——约束条件评估——数据获取”三个阶段。风险评估首先对决策目标及实现决策目标的风险进行合理的估计;约束条件评估则确定实现该决策目标所受到的各种外部环境的制约,明确在为了实现该目标,可以使用的资源有哪些?数据获取则避免了手工数据的整理过程,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可以大量获取所需的数据,并依靠数据仓库技术,直接获取有价值的支持决策的数据。

第二,传统的设计过程是指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方案。而在信息化环境下,这一过程实际上转变为依靠工具软件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决策模型的过程。

第三,抉择活动是指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按照一定标准选择最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这一过程在计算机环境下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方案的执行情况,从而实现最优化决策,决策的科学性大大提高。

第四,审查阶段对决策进行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并修正决策。在信息化环境下,这一过程的执行提前到决策执行环节。也就是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同时完成对执行情况的跟踪、记录和反馈。

(三)实时控制成为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

传统的财务过程,要经历“记录——汇总——分析——评价——反馈——修正”这样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科层制组织中,控制过程远远滞后于业务过程,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在信息化环境下,控制程序实现了与业务处理程序的集成,实时控制成为财务控制的主流手段。

四、对企业财务管理工具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处在较低水平。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财务管理手段,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实际上促进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提高了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利用计算机可以帮助用户完成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处理海量数据。大量工具软件的出现,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完成数据计算、统计、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任务。

(二)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仓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决策模式。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决策主题、有多数据源集成、拥有当前及历史终结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财务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的准确度。

(三)网络环境支持

网络技术不仅扩展了财务管理的内容,而且为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传统方式在无法实现的集中控制、实时控制都可以依托网络实现。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应用,为财务决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相对于会计而言,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信息化环境的日趋成熟,企业财务管理也必将接受信息技术的冲击,建立系统化的、面向企业决策的、具有控制职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未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赵纳晖,陈翔.会计信息系统(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8).

[2]杨周南.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