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5:46

区域发展内涵篇1

一、建立政府部门和街镇督导机制,合力推进内涵均衡发展

发展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履职到位,内涵均衡发展才能有保障。我们坚持开展督政工作,全面落实“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的各项规定,形成区委政府抓总、部门街镇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教委安心管理、校长安心治校、教师安心执教的教育发展格局。一是建立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镇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制度和督导公报制度。二是组织政府专兼职督学坚持定期对编委办、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安监局、环保局、房屋管理局、审计局、税务局、公安分局、国土资源管理分局、规划分局、西部新城管理委会、迈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新闻中心、公安消防支队等16个部门、24个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履职情况开展过程督导。三是坚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听取部门和街镇年度教育工作汇报制度。四是坚持开展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形成激励机制。

二、坚持中小学校督导制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对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促进内涵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落实规划促动。聚合教育行政、教育督导、教科研部门力量,共同研制《关于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均衡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各中小学内涵发展工作计划、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论证和评审,对各中小学内涵发展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和指导。通过多方全程联合联动,强化内涵均衡发展工作的责任落实,提高了内涵均衡发展的科学管理水平。

二是依托专家促动。我们与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聘请该中心5位专家教授组建成中小学内涵均衡发展专家指导组,从专业的角度督促、推动内涵均衡发展工作。专家组成员经常深入校园实地调研论证,帮助学校选择内涵发展路径,谋划内涵发展策略,同时为全区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提供专业引领、技术帮扶和理论指导。同时,确定4所中小学为内涵均衡发展试点学校,加大对学校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过程监督和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均衡发展。

三是片区督学促动。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布局,我们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7个督学责任片区。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发展性、研究性、诊断性、目标导向性督导评估,实施督前诊断、督中调研、督后指导“全程式督导”和点对点、缺什么就补什么的“问题式督导”。通过责任片区督学对中小学的经常性督导,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四是科研课题促动。根据我区独立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总体部署,开展“区域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研究,科学构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和引导内涵均衡发展。

三、创新教师评价制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制订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建立完善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均衡发展的关键。坚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评价。我们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念是“让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发展性、层次性等基本原则,既考虑到“一般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在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不同发展过程的共性,又兼顾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和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的教师。因此,在评价内容上,由重升学率的单一评价转变到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由重自上而下的他评为主转变到以教师内在需求发展的自评为主;在评价结果上,由重甄别优劣、高利害处理转变到激励教师主动自觉发展;在评价重心上,由重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到形成性评价为主。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是多元的评价,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评价。我们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发展情况。师德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课程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我们构建了由师德水平、课程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4个a级指标、13个B级指标和18个C级指标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评价体系,做到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现实与可能有机结合。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教师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我们建立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学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一是开展教师自评,将评价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二是开展教师互评,有利于加强沟通与融合,了解同伴长处,比较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同伴互助,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建立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各类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考核评价组,有利于帮助教师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提高专业发展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四是中小学生、家长等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结果的运用。一是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实现专业发展的信心,激励主动自觉发展;二是帮助中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幸福,创设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帮助教科研和教师培训机构了解中小学教师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指导,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四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准确掌握区域教师发展情况,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五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教师、科学评价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四、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提高课堂教学优质化水平

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是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是坚持开展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我们遵循导向性、系统性、实效性原则,制定实施《小学课堂教学规范(试行)》和《小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采取实地观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学生学业成绩测评等方法,通过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教学质量的定期检查、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渠道,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同时,建立小学课堂教学巡视制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励制度等,对学生学业成绩、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工作情况等进行专项监控与评价。学校是教学质量与监控评价的实体,是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常态监控的最有效、最关键的环节。注重督促学校根据监控与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实施细则,加强对各学科、各年级、各教学环节实施动态监控、常态监控,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科学分析,及时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是坚持开展中学教育质量增值性评价。我们坚持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切实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开展教学增值性评价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评手段,从初、高中学生入口看出口,客观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业、体能、品行、心理等方面确立“最近发展区”,注重过程,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增值,不断确定新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区域发展内涵篇2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22-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都将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内涵,才能够找到促进创新的最有效途径。结合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创新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就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和基本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研究中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一次使用创新驱动一词,他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就创新驱动阶段来说,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通过创新的驱动,可以实现在减少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加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1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根据波特的理论划分,创新驱动阶段是从要素驱动阶段到投资驱动阶段递进演变过来的。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迅速而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2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略。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体制、机制、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驱动是指利用新知识、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制度及商业运行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源等有形要素资源进行的新组合。使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增长要素,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了内生性增长。同时,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应用和扩散,形成了创造性的增长要素。显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社会成果。

2濮阳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不足

近年来,濮阳市在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实施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

2.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建设不断壮大。2011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77项,其中国家项目42项,争取资金1589万元;省项目132项,争取资金3766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3项,市科技进步奖120项。申请专利2918件,授权2117件,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截至2012年,共建立了以光电子、家具制造、精细化工、羽绒及服装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等各类不同产业特色的省定产业集聚区8个;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濮阳市创新型示范企业27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濮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2家。2012年濮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占27.2%。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7351人。

2.2各类创新基础要素进一步增强:第一,濮范台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战略机遇;第二,濮阳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自2011年起的5年内,可获得中央转型专项资金共约15亿元,对濮阳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健全的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2012年濮阳市科学技术支出18385万元;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207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4%。第四,由濮阳市科技局牵头,着力打造的“企业号”、“农业号”、“进步号”、“持续号”四支部级科技航母舰队,为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平台。

2.3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濮阳市共有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实验室16家,博士后研发机构5家,院士工作站2家,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目前,濮阳市已有260家企业与185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合作项目325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22项,项目总投资达35.7亿元。随着创新主体和载体不断壮大,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濮阳市今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薄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不愿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认为当前通过低价竞争、粗放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把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科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仍很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三是社会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濮阳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层次比较低;科技人才总量不大,专业结构、人才分布结构均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拔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随着濮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

四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对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截止2012年底,濮阳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家,占全省1850家的0.37%;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占全省59家的1.69%;有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占全省18家的5.55%。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对策

3.1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转化成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行动。把创新驱动发展教育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年度培训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创新之风。

3.2推进制度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

3.2.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创新。开放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全健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以金融投入为支柱,以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2.2落实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工作。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

3.2.3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3.2.4建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果作为自主创新驱动的根本目的和主要评价指标。要把转化应用前景好的科研成果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把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科技贡献率作为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

3.3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人才工作重心向企业转移,将科技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将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参与实施重大重点项目的研发,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眼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

3.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载体建设

3.4.1培育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抓住濮阳市被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发展机遇,着力培育以新材料、光电子、生物、节能环保、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新兴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濮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依托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自主研发基地和联合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载体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4.2积极发展科技型孵化基地建设,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模,整合资源,推进濮阳区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团发展,打造“企业号”科技航母舰队,申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享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资源。支持濮阳市孵化基地以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开展事关濮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学术交流。

3.5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在创新的理念层次上达成共识,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并主动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濮阳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

3.6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引进一批涉及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培养挖掘本地创新人才。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引导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唐启国.邵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创新驱动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12.11.

区域发展内涵篇3

紧贴市场需求加快专业建设

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始终坚持以深入市场调研、把握产业发展脉搏为逻辑起点,以产业群和企业行业的具体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支点,以实现学生的理想就业和长远发展为终点,有效确保了专业设置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培养目标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设计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

“十二五”期间顺义区将要打造汽车和航空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学院及时调研开发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民航商务两个新专业,同时将原有的9个专业调整为18个专业方向,汽车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3个新专业正在论证申报中。2012年,民航商务专业和汽车制造专业实行了自主招生,通过实行“笔试+面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知识+技能”的选拔模式,进一步选拔出综合素质过硬、动手能力较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优质学生,从而更好地确保为航空产业和制造业培养输送优质技能人才。全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打造双师队伍确保教学质量

学院在专任教师中实施了“124”工程,即每名教师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至少负责或参与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与本专业的两家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调研和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改革教学方式;与四名工程技术人员交朋友,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实施层面推进校企合作。对于新教师,学校采取“拜师结对”方式,促教师专业成长。新教师要与1名本专业老教师进行结对,每个教研室的年轻教师要与1名实训车间指导教师或企业兼课技术人员进行结对,通过拜师的方式发挥老教师的骨干作用,提高新教师专业教学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来学院进行技术指导,推进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一体化的进程。

创设科研环境,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学院教职工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推动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在现有的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21门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每个专业教研室至少保证建设3门项目化教学课程,每个教研室保证有1门院级以上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院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常年聘请50名左右具备高级职称和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内涵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师资基础。

推行“四证书”教育打造高职特色品牌

学院结合人才市场需求,推行“四证书”培养,即每名毕业生都要取得“现代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现代职业技能高级资格证书、现代职业道德素养达标证书、现代职业体能素质达标证书”。“四证书”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素质、健康的外在体现和客观证明。

学校将“四证书”培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体能素质”设置为专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课程,学分在第六学期累计。“职业资格证书”则采取“课证合一双轨制”,使100%的毕业生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技能水平,80%以上的毕业生达到高级工水平。学生“学历证书”的获得将依据道德证书、技能证书、体能证书、学业成绩、荣誉证书、奖励证书、就业岗位、薪级工资、工作业绩、企业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四证书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

搭建三大平台确保内涵发展

学院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积极搭建三大平台,促进学院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一是实施问题管理制度,搭建问题管理平台,调动每一位师生参与学院发展的积极性,确保将主人翁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的推动中。二是实施创新项目评比,搭建工作创新平台,为每个岗位的每一位教职工提供展示机会,形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的学院文化。三是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搭建发展平台,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学生评价、市场评价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实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激励为主,正向评价、绩效推动的考核评价文化,为干部、教职工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和谐环境。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德技双馨人才

区域特有的优势为学院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办学过程中,学院采取“产教对接、校企联合、订单培养、定向输送”的办学模式,依托政府的行政协调,发挥有关委办局的职能作用,建立校企对接工作机制,先后组织了与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100多家企业的对接会,获得了学生、家长、企业的良好赞誉。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学院与企业共同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与企业的合作育人、共同发展,及时为企业发展培养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中,学院了解到企业对学生“德”的渴求。因此,在育人过程中每年会在全体师生中分类、分层、分阶段、系统化开展“读写经典,立德立行”教育活动,用《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师生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提升国学修养,规范言行举止,塑造高尚品德,教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先立德再立业。这一做法得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度肯定,提前解决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忠诚度、岗位稳定率和企业归属感的问题。

为强化专业技能,学院每年举行技能大赛,并对接顺义区和北京市大赛。2012年作为北京市、顺义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赛举办单位,学院共组织参加了汽车维修工、数控车工、仓管员、广告设计、青年文明号服务创新等8个工种的比赛;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报关、物流、英语口语5个项目在北京市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的汽车营销项目首次进入了部级比赛。

发挥学院优势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为企业培养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了“服务社会工程”。

一是开通运行了“校企互动平台”。该平台涉及企业调研、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技能培训招生、毕业生服务等15个子系统,为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师资培训、学生求职就业、科研项目开发等搭建即时、互动的沟通交流空间。

二是利用学院的师资优势、办学条件,与首都知名高校联合办学,举办在职硕士、成人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等学历提升培训班,为企业员工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综合素质搭建平台。2012年,学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工商管理2个方向的“专升本”班,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工商管理2个方向的本科网络课程班,共130人接受学历教育。

三是利用学院的实训基地、师资条件,结合企业技术人员的发展需求,组织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技能水平提高等短期培训班。为mpS肉类加工机械(北京)有限公司员工提供182学时的《机械制图》培训。选派10余名教师协助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完成《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学分银行计划”相关培训工作;与顺义区安监局合作,组织18名教师参加了维修电工、焊工、叉车等工种的安全师资培训。

区域发展内涵篇4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 办学特色 

 

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是在高职院校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制约而形成的,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它对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指导与制约作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根据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合理进行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确定办学模式所应进行的内容之一。《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其实质是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进行了概括,即高职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促进这一特色的实现,《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实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目标,形成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独特而鲜明的办学特色。自2007年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发展调研,深入研究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与特点,科学规划并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建设,逐步打造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与专业群布局,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 

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自2000年建院以来,学院在专业布局与调整方面一直坚持“立足区域经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依据学生就业率信息、地方职业供求信息以及学院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状况,及时增设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逐步改造生命力不强的传统长线专业,先后进行了三次专业的申报、论证与调整工作,使专业数量达到15个。自2007年以来,为配合学院2008年迁址至沈阳沈北新区的发展规划,更是重点加大了对沈北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调研,以推进学院发展步入快速干道,增进发展的后劲。通过调查,制定了学院发展规划,针对沈北新区致力于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光电信息、文化创意、生命健康、商贸地产等主导产业的建设思路,将15个专业调整成粮油食品、幼儿教育、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电子信息五个专业群,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群的集群力量,全方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五个专业群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途径,均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群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粮油食品专业群包括粮油储检技术、粮食工程、食品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其中的粮油储检技术、粮食工程是全省独有的专业,学院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依托,针对其粮油食品产业带的飞速发展,主动与驻区新建粮油企业密切联手,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提高了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知名度,两个专业先后均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品牌专业”。该专业群的教师陆续获得了“辽宁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名师”“辽宁省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粮食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粮油品质检验技术”是我国高校粮油食品类专业的第一门,也是现今唯一一门部级精品课程。正是这一系列专业建设优异成绩,不仅形成了“变实习实训为预就业、变‘松散培养’为‘订单培养’、变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为卖方市场”的办学特色,促成了订单办学模式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校企双赢,而且还促成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申报,拉动了粮油食品专业群的全面发展,以专业群的集群力量,为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经济管理专业群由物业管理、工商文秘、电算化会计、商务英语等专业组成。该专业群结合沈北新区作为沈阳经济发展新区域的特点,针对工商文秘、电算化会计、商务英语三个专业人才需求、实习安排人少分散的实际特点,确定了以物业管理专业为龙头,发挥物业管理专业与驻区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均有新建建筑,实行物业管理)接触广、信息灵、人员需求多的特长,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建设发展。目前该专业群在校企合作方面成绩显著,学生实训实习保障有力,就业订单逐渐增加,已超过学生就业岗位的50%以上,初步彰显订单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以校企合作为媒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质量过硬的合格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这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是由要面向区域经济、服务社会需要的基本定位决定的。 

校企合作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整合并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将校、企各自优势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育人平台的办学模式。《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对此,学院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学院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高职办学特点与企业要求,我们认为“工学交替制”的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有效载体。“工学交替制”就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由合作企业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实现边学习、边工作的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院一方面要求各专业要认真落实《意见》关于“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一致性,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采用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指示精神。同时更强调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依据专业、区域行业背景的不同,紧抓高职教育动态性、多样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工”为手段,达到“学”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工学结合,实现高质量培养人才。 

紧扣上述精神,通过齐抓共管,学院各专业均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粮油储藏专业根据粮食企业春晾秋收的特点,在秋冬粮食收购与春夏粮食晾晒季节,组织学生到粮库实习,参加秋收晾晒劳动,既服务于企业,又通过生产一线现场教学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探索出了“产教结合、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电算化会计专业尝试了“2+1分段制”教学模式。“2+1”即两年理论教学+一年实践教学(一学期校内模拟实训+一学期校外顶岗实习),具体明确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模块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计算机专业实行了“模块式教学”的培养模式,即“三块四线”式。理论教学采用“三个模块”:计算机硬件模块、计算机软件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实践技能上采用“四条主线”: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组装与硬件控制应用训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训练、组网建网网站维护训练。“三个模块”与“四条主线”相互融合,交替进行。物业管理专业进行了“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间,采取两学期理论学习与一学期下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等。 

(二)“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学院的“订单”培养思路越来越明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我们的“订单”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2007年以来,粮油食品专业群以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依托,联合沈北新区30家企业召开了校企合作会议,与新区20余家粮油食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订单协议287人;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三个专业组成的电子信息专业群,与沈阳东软集团、沈北新区大宇宙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幼儿教育专业群包括含学前教育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其中的学前教育专业为辽宁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和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以学生弹唱与绘画技能培养为重点,与音乐教育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学生幼教岗位能力突出。2009年,学院一年的订单培养总人数已达到545人。 

(三)通过内投外联,深化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条件是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训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基础办学能力的重点。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与完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布局,重点开发,使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得扎实有效。 

区域发展内涵篇5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内涵特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概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或看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1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基于区域水资源总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特点,通过可持续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等综合因素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

第二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以区域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水资源总量能够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能力。

2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1)生态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内涵包含两层内涵:1)水资源承载力不是无穷无尽的,具有生态意义上的极限,任何形式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均不能超过这种极限;2)正因为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上述极限的涵义,所以当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极限时,可视为相应的生态极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2)技术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具有主观性特征的一个概念。水资源承载力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背景,这体现在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极限与区域技术经济水平有关,也体现在可以在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相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

(3)社会经济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内涵包括:①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内涵,社会经济系统的丰富和完善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②社会经济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与传统的GDp指标相类似的生产性经济收益,应该包括所有生态经济服务方面;③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着最大的可持续人均水资源效用水平。

(4)时空内涵

①从一定区域尺度上考虑,水资源承载力是水生态系统——这一相对独立系统的承载力,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的水资源量具有不同的承载力水平;②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它限定因子如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都具有区域性;③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在时间上是一个发展的、将来的概念;④水资源承载力又是一个长期性的概念,即它反映了自然水生态系统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尺度。

3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1)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水资源承载力是有极限的,但这个极限是相对极限。如果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相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区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水资源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辅以相应的社会发展时期。

(2)动态性

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承载力水平。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水资源系统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以及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导致其承载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也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

(3)多样性

多样性体现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多样性上。这些多样性使得某一区域的供需水量各异,且相关的发展指标差异也很大,从而导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仅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也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有关,应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衡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如何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支撑适应区域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

(4)不确定性

目前,由于受自然气候、区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文系列的变异,人们对水资源系统的预测无法达到满意的精度要求。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变化,是一个更为庞大、更为复杂的系统,也直接决定了需水系统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此外,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然规律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决定了在具体的承载指标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5)可增强性

随着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水资源承载力是可以增强的,其社会表现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在上述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范围,如地下水开发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资源化等都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的举措;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水资源的使用内涵,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

参考文献:

姚治君,王建华,江东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J].水科学进展,2002,13(1):111-115.

张丽,董增川,张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4):1-4.

张戈平,朱连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理论及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2):148-150.

区域发展内涵篇6

论文摘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针对区域的科学发展评价,是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是引导、约束、调控主体功能区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内涵、实质、意义、动因及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等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来完善区域绩效评价是“十一五”规划的新提法、新亮点。它是针对长期以来我们无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潜力及发展内涵和路径差异,统一按照行政区并主要采用经济指标进行区域评价所带来的盲目攀比和无序开发等问题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是完善区域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而绩效评价又是引导、约束、调控主体功能区开发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

一、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内涵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以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为评价的地域单元,通过建立与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发展绩效的综合评价。它是从发展的角度,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域的发展方式、发展成就和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导向、激励、调节和监控作用。因此,实施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要任务。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实施空间载体是以主体功能区为组织框架的国土空间,是针对异质区实施的差别化绩效评价,在对区域及区域属性与功能的认识上进了一步;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依据是在更大范围的区域所承担的功能以及区域科学发展的要求,并将重点放在人的发展上。这不同于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只关注自身“地域繁荣”的绩效指向;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立足区域差异,注重主体功能协同、开发秩序规范的区域协调发展,而传统区域绩效评价更热衷于竞争与排序,关注的是区域的赶超与趋同。

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实质

(一)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针对区域的科学发展评价。人们在不同发展观下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同,从而对区域绩效的认定就有所不同,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就会有所差异。人类发展观经历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四个阶段,而对发展的评价也经历了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社会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四个阶段。而科学发展评价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主体功能区划充分体现了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差异、现有开发密度的差异、发展潜力的差异及发展内涵、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差异,依据主体功能定位所作的绩效评价必然是差别化、有所侧重的绩效评价。

(三)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发展内涵、方向、路径的经济分析过程。我国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根本出发点。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本质是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发展内涵、方向、路径的经济分析过程。一个区域的绩效形成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其中,绩效可看作是发展的标志,区域绩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无非是对区域绩效因素的分解与说明。因此。区域绩效评价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分析,它不能脱离经济分析而存在。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来完善区域绩效评价,实质是对各种主体功能区绩效产生机理的经济分析过程。

三、推进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动因

我国现行区域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三方面:(1)无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潜力及发展内涵和路径差异,主要采用经济指标进行区域评价带来的无序开发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盲目开发已带来很多区域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2)主要以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区域绩效评价带来的盲目攀比。统一按照行政区并主要采用经济指标进行的区域绩效评价直接与部门工作绩效及干部考核体系挂钩,使不顾发展条件的盲目攀比难以避免。同时,行政区之间争夺项目与投资也人为阻碍了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3)使用同一标准评价带来区域调控失灵。对发展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内容不同的区域使用同一评价标准,难以找出并解决不同区域面临的急迫问题,也难以发挥不同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来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要在我国做出这样的布局,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须相辅相成。从目前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实践看,推进困难的焦点还在于绩效评价的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应弱化地区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

四、主体功能区调整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有利于区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对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主体功能区进行绩效评价,充分体现了对发展规律和发展内涵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按照经济规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地区发展的思维定势,标志着我国区域开发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使区域从追求发展的均衡转向公共服务的均衡。

(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现了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实施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贯彻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体现,它将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必然推动现有区域政府和工作机制的革新。现行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对地区发展进行评价主要是GDp增长速度、投资规模和税收情况等,地方政府易忽视本地经济资源特点及资源环境承载力,非理性投资于资本集中型、高利税的产业。而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实施政绩评价,更具针对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

(三)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区域绩效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按各级行政区划进行。这虽然有利于调动行政区的积极性,便于区域政策操作,但容易导致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并对地区发展的评价和区域政策有失客观。按照主体功能区调整生产力布局,构建区域发展格局,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可使区域评价更有针对性,也使区域管理能遵循区域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五、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提出,又进一步回答在哪里发展的问题。所以,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反映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内涵、发展方向,反映主体功能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进展和差距。

(二)把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与“十一五”规划指标相结合。“十一五”规划是在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所以,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衔接“十一五”规划指标,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进程中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三)把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主体功能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结合起来。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有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强化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问题;有的开发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好更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有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统筹协调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有的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难点,直接关系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成败,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纳入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统筹考虑。

(四)把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成熟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人们对发展理解的不断深化推进了发展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日臻成熟。如,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体系、现代化指标体系、千年发展指标体系等等。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借鉴现有成熟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念和技术方法。一方面使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也可在国际背景下,衡量主体功能区开发的绩效。

(五)把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结合起来。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约束和扭转GDp导向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所以,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必须与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接,通过主体功能导向来引导、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不改变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主体功能区的推进不可能实现。

六、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应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切开发活动的重要原则。在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就是要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评价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就是从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问题入手,切实改进主体功能区绩效。

(二)注重实效和可操作性。主体功能区是承担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单位。影响一个地区主体功能发挥的关键绩效因素较多,但只要抓住关键绩效因素,也就抓住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如,自主创新能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结构优化升级等构成了关键绩效因素,也就成为绩效评价的重点。突出主体功能定位,把握关键绩效因素,是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则。

区域发展内涵篇7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拓展构建模式

从我国内部情况看,开发沿边地区经济有助于我国全面开放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对沿边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党的第十八届第三次全体会议重点提出:加速进行沿边开放,准许沿边地区的重点口岸区域、边境城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对人员交流方面、加工方面、物流方面、旅游方面等进行特殊对待;设立具有开发性质的金融机构,加速与周边国和周边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共建,促进丝绸之路区域的经济带建设以及海上区域的丝绸之路的发展建设,构建全面开放的崭新局面。

一、对内涵进行拓展

(一)静态内涵

在传统观念上认为,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是将丝绸之路所有交通通道作为展开点,依托其沿线交通所具备的基础设施以及沿线中心城市,将优化区域内生产贸易作为发展动力,通过统筹区域内经济,以推动其飞速发展与带动周边经济为目的的由中国至中亚国家形成的带状经济开发合作区域。其实,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应该从“带状区域”转为“大十字形状区域”。据讲话内容,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是建立在古代丝绸之路之上的崭新的经济开发区,从东至西连接亚太地区经济圈与欧洲地区经济圈,沿途覆盖四十几个国家包括30亿人口,横跨整个亚欧大陆,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潜力最大的经济走廊;在现今高科技的信息网络以及现代化的交通通道下,将其沿线各个国家紧密连接在一起,不断推动各国之间的政策相互沟通、道路相互联通、贸易相互畅通、货币相互流通和民心相互沟通,形成各国之间经济平等、共赢合作发展的新局面。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在布局上表现为“大十字形状区域”,主要从波罗的海延伸到太平洋,从中亚开始向北延伸到俄罗斯、向南延伸到印度洋与波斯湾。整个区域从中国出发,借助中亚地区,通过俄罗斯国家以及欧洲地区,向北非延伸。正确将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进行分段、进行分区是对其进行共同建设的前提条件与基础。

(二)动态内涵

推动我国与沿途各个国家进行全面、多领域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在经济共建的“带动”下,推动我国与沿途各国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和反恐领域等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并提高我国的世界影响力。经济建设在共同建设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中占据首要地位。因为此区域处于内陆地区,所以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落后;我国同中亚各个国家在经济结构方面、经济总量方面存有差异,但是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质;许多中亚地区国家主要开发资源性质的产品,而不具备生产成品的能力;我国对资源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双方进行能源合作的前景十分宽广;保障中亚地区稳定需要基于各国达成共识,推动全面合作,需要各国在其核心利益方面进行协同、互助,需要各国在发生分歧时积极进行解决。所以,可借助经济方面合作与共同繁荣,推动其他领域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推动全球在经济版图方面发生新变化。2013年,联合国有关开发计划署的署长在中亚博览会上讲话:“亚欧地区已是带动整个世界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的大力发展,将会是促进亚欧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形成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典型范例以及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培养具有开放型特征的经济发展优势,促进我国西部区域的大发展。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通过低成本、汇率、和政策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在开放类型经济方面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应该积极开拓新的途径、培育新的优势,在目前极为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下不断巩固并且不断扩大所占市场份额,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以及在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共同建设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并且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可一边继续发挥其传统优势,一边培育新优势,更好地推动西部地区的大发展与社会安定和谐。

二、构建经济带

因为各个国家在发展情况上各不相同,可将重点且具有优势的产业、、重点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区域等作为首选进行合作;要优先重点建设核心以及始发地区,再逐渐向周边进行拓展与延伸;要将推动经济贸易更加便利作为突破口,促进区域内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安全领域等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要通过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合,促进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的发展。使运输更加便利;加大建设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尤其要大力推动南线、中线、北线这三条铁路线的有关建设。促进我国同中亚地区各国进行相互设立对外经济方面的合作区,我国可在中亚各国建立一些产业园、商贸城等;建设大中亚能源方面的俱乐部,用于协调各国工作,加大在能源资源方面的共建。

三、结束语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是我国的战略方针政策,在推动全球经济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对世界经济以及全球政治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对我国而言尤其是我国西部区域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机遇。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界定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的准确涵义,应该积极开拓其内涵,这也是共同建设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带所需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内涵篇8

一、经济脆弱性的提出

脆弱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反向问题。全球环境、气候变化等新课题的提出,使得脆弱性问题的研究日显重要。2000年5月,在台湾召开的关于SiDS(SmallislandDevelopingStates)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研讨会上,岛国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成为研讨会的一个主题。2002年,在纽约曼哈顿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年会上,论坛的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教授将保证安全和减少脆弱性列为目前世界面临的六大挑战之一。

关于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突破了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的传统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区域的脆弱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研究方面,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已有研究或者只单纯涉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或者只从区域差距这一个侧面来探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对经济脆弱性的研究明显不足。另外,由于认识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学术界关于脆弱性的定义仍存在争议,经济脆弱性的内涵尚不清楚。这影响了对经济脆弱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是现今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从理论上探析经济脆弱性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二、脆弱性内涵研究综述

了解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脆弱性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把握经济脆弱性的内涵。脆弱性的概念是由地质学者timmen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的。此后脆弱性频繁地出现于风险和灾害等方面的文献中。总体来看,自然科学工作者往往从研究环境变化去定义脆弱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的生态系统;社会科学工作者注重造成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其他权利结构的脆弱性,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人文系统。经济领域脆弱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方面。

生态环境脆弱性在自然系统脆弱性研究中运用最广。例如,前苏联地理工作者B.Kochunov(1993)指出,不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其动态功能过程密切相关。如果系统在受到扰动之后仍有能力恢复,则它是稳定的。否则,当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失去恢复能力时,系统就开始走向脆弱。中国学者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刘燕华(1992)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一种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脆弱生态环境至少应包括三个特征:稳定性差、变化机率高、幅度大;抗干扰能力差,敏感性强;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周劲松(1997)认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即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机制作用下,容易由一种状态演变成另一种状态,遭变后又缺乏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如果这种机制来自于生态系统内部,则属于自然的脆弱性,如果来自人为压力,就属于人为影响脆弱性等。王凤慧(1989)认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一般指处于大的稳定生态系统边缘或它们之间过渡带的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当人类活动的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和弹性调节限度之后,即发生一系列的环境退化过程。

人文系统的脆弱性研究有个体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之分。联合国救灾组织(1982)认为,脆弱性是一种损失度,即某一或一系列要素在某一强度自然现象发生时遭受损失的程度。Bohle(1989)指出,人文系统脆弱性最好定义为是对人类社会福利的综合量度,是对一系列有潜在危害的扰动的防御能力。Downing(1991)认为脆弱性有三层涵义:指一种结果(如饥荒)而不是一种起因(如干旱);暗示一种不利的结果;是一个度量损失的相对计量单位术语,该术语随社会经济群体和研究区域的不同而不同等。

刘燕华(2001)指出,脆弱性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它表明该系统、群体或个体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第二,该系统、群体或个体对外界的干扰和变化(自然的或人为的)比较敏感;第三,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该系统、群体或个体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并且难以复原。国外学者对经济脆弱性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只作了定性分析或利用部分统计资料进行某一侧面分析,缺乏系统性。

三、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内涵

笔者认为不同学科固然有其研究对象,不应相互混淆和盲目追求一致,上述研究成果在其各自领域范围内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探讨。但上述成果对于区域经济脆弱性研究仅仅具有参考价值,而方法论上的参考价值将大于理论本身。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在区域经济脆弱性研究研究过程中,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可以将生态、经济、社会等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但不能将其单独割裂为各个孤立的部分。

在理解经济脆弱性内涵时,首先不能将其狭义理解为生态环境的脆弱。目前对生态环境脆弱有三种理解和认识,第一种指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限度,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不可逆变化,失去恢复能力;第二种指生态系统发生根本变化,影响了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时;第三种指当环境退化超过了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发展的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时。杨勤业(1992)指出,第一种属于纯自然的理解,回避了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种属于人-自然的理解,虽然看到了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但忽略了系统外部变化对区域的影响;第三种属于人-自然-社会的理解,做到了把区域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与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上述对生态脆弱性的理解,尤其是第三种理解有助于理解经济脆弱性,但不能等同于经济脆弱性。

其次,明确区域经济脆弱性问题研究的目的是理解区域经济脆弱性内涵的基础。这并非循环论证。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是正反两个问题,研究脆弱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脆弱性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脆弱性,防止区域经济出现恶化,或使已陷入恶化境地的区域经济得以恢复与重建,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入手是理解区域经济脆弱性的一个重要视角。区域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而且这种不稳定性和敏感性往往使区域经济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朝着不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化。

基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理解,并结合人文系统、自然系统脆弱性的含义,笔者如下定义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度,指某个地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差、对外部经济条件改变反映敏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经济替代能力弱。

四、经济脆弱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的脆弱性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度,经济脆弱性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区域经济向负方向发展,并使得区域的发展产生振荡;如果这种负方向发展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脆弱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甚至走向崩溃。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是一个相对概念,离开其所存在的大区域的可比对象,脆弱性可能随之消失,这是区域经济脆弱性与自然地理脆弱性的区别之处。造成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因素除了经济系统自身因素之外,还可能来自自然、社会系统。

区域发展内涵篇9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主要沿海国家纷纷关注海洋经济研究,并着手研究海洋经济理论,在制定的相关法律或的报告中,对海洋经济的概念也进行了界定。各国对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虽然有共识,但对海洋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却存在较大差异,各国海洋经济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亦不尽一致。

1各国对海洋经济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目前,有6个国家对海洋经济有明确定义。

(1)中国。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海洋经济由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构成,包括20个门类、28个大类、107个中类和380个小类。其中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12个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

(2)美国。海洋经济是指来自海洋及其的资源为某种经济直接或间接地提品或服务的活动[2]。海洋活动主要包括海洋建筑业、海洋生物资源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修造业、旅游与休闲娱乐业、交通运输业、海洋研究与教育、海洋保险和海洋工程与设计等。

(3)加拿大。海洋产业是指在加拿大海洋区域及与此相连的沿海区域内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及其依赖于这些产业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不包括内陆水域的产业活动。按照《北美行业分类体系》标准,加拿大海洋经济涉及加拿大国民经济的19个行业(门类),48个大类和85个小类。

(4)澳大利亚。海洋产业是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或是海洋资源作为主要投入的生产活动[3]。《澳大利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将海洋经济活动划分为水产养殖、新兴产业、渔业、海洋油气、造船、海上运输服务业、支持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旅游与娱乐九大产业。

(5)新西兰。海洋经济由产业和地理共同界定,是指发生在海洋或利用海洋而开展的经济活动,或者为这些经济活动提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并对国民经济具有直接贡献的经济活动的总和[4]。

(6)日本。海洋产业定义为“对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活动”。日本海洋经济分为3类,即a类海洋产业、B类海洋产业和C类海洋产业。其中a类海洋产业的业务活动主要发生在海上。如,海洋渔业、航运业、拖船业、矿物、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污染防治和海洋工程建筑等。这些活动不只发生在水面,也可能发生在水中、海底和底土。B类海洋产业主要为a类海洋产业提品和服务。如,造船、钢铁和电子工业等。这些活动并非发生在海里,而是发生在陆上,沿海到内陆的区域。C类海洋产业的产品由a类海洋产业提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如,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化工业等。这些产业购买并接受a类海洋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5]。

2我国与国外海洋经济范畴比较

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关于海洋经济内涵的界定,其来源有国家法律,如日本海洋产业的内涵;有国家标准,如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内涵;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如美国、加拿大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内涵;也有研究成果,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内涵。对比分析我国与国外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内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项特点。

(1)我国与新西兰、日本对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内涵的阐述最为相似。从海洋经济内涵来看,我国与新西兰对海洋经济的理解既包含开发利用海洋的经济活动,又包括与直接开发利用海洋经济活动相关的活动。从海洋产业内涵来看,我国与日本对海洋产业的理解都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活动。

(2)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对海洋产业内涵的理解更为宽泛。除利用海洋资源的产业活动之外,我国海洋产业的范围还包括为海洋保护发生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澳大利亚对海洋产业的阐述,仅指利用海洋资源和以海洋资源为投入的产业活动。

(3)中国、美国和加拿大都将“与海洋及其资源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活动”纳入海洋经济或海洋产业范畴。但是,鉴于对海洋认识的不同,三国对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外延的扩展是不同的。美国将海洋经济的地域范围界定到海洋、海岸带和五大湖水域,而我国对海洋经济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海岸带,但对海洋及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联的产业活动的认识较美国更为广泛;加拿大与我国从地理范围上对海洋产业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从产业范围来看,加拿大对海洋产业的认识较我国广泛,基本和我国对海洋经济的理解相同。

3海洋经济概念的共性分析

涉海性原则是各国划分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和其他经济体系的首要原则,各国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均统筹考虑地域上的涉海性和产业上的涉海性。一是地域上涉海。各国都是以海岸线作为划分沿海地区的主要依据,拥有海岸线的地区都在沿海区域划分的范围内,基于地缘政治界定海洋经济活动的地域范围。例如,我国的海洋经济活动范围主要是指11个沿海地区,美国的海洋经济活动范围指沿海和五大湖沿岸的州,加拿大海洋经济活动范围指海洋区域以及与海洋相连的沿海区域。二是指经济活动原材料和产品的涉海性。各国都认为使用的原材料来自于海洋及其产品、提供涉海服务或为涉海活动提供服务的活动都属于海洋经济的范畴。例如,新西兰将为海洋经济活动提品和服务的活动也纳入海洋经济范畴,澳大利亚把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海洋资源作为主要投入的活动都列为海洋经济活动。

4海洋经济概念的差异性分析

虽然海洋经济的界定都涉及区域和产业划分,但由于不同国家间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不同和文化差异,各国对海洋经济外延和海洋产业组成的理解差异较大。

4.1在沿海区域划分上,区域范围不同

各国公认的原则是以海岸带为基础进行划分,但对沿海区域的具体划分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国外的划分比我国更加灵活和宽泛。例如,美国推行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管理政策,在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以海岸带及其流域作为划分沿海区域的基本依据,将海岸带以及对海洋与海岸带产生影响的五大湖流域均纳入海岸带管理范畴;相比较而言,我国对沿海区域的理解仅限于海岸带区域,在沿海区域的划分上严格以海岸线为标准进行划分,而与海洋具有密切联系的江河流域都未纳入沿海区域范畴。同时,美国的沿海州、流域县和海岸带县3层沿海区域层次都包括并不拥有海岸线的地区;而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带3层沿海区域层面只包括拥有海岸线的区域。#p#分页标题#e#

4.2在海洋产业划分上,分类体系和依据不同

我国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涉海产业活动进行提取,按照海洋经济活动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重新组织与分类,并对国民经济行业原有分类进行了延伸和压缩等特殊处理而形成的,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类。美国涉海行业分类并未建立海洋行业分类的相关标准以及独立的海洋产业分类体系,只是按照《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aiCS)对海洋经济相关活动进行归类,同时从产业和地理两个角度综合确定海洋经济的行业范畴。加拿大按照新执行的《北美行业分类体系》(2002naiCS)标准按三次产业划分海洋经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产业分类》对海洋经济的构成进行归类。日本将海洋经济分为3类,包括业务活动主要发生在海上的海洋产业,为发生在海上的海洋产业提品和服务的产业,以及由发生在海上的海洋产业提供、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海洋产业。

5启示与思考

区域发展内涵篇10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经过一定的研究得出,区域创新体系当中的产业集群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产业集群还是该体系建立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提供巨大的动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以及产业集群两者的内涵,并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基于此,详细地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当中产业集群的一些有效的作用路径。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集群;内涵;关系;路径

1简单分析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

1.1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指在根植性制度下,企业或机构交互学习的一个特定的系统。因为该系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以及多样的类型,因此,至今还能没形成一个共同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却有着相同的内涵,具体为有地域空间范围;该体系的主体为各种高校、企业等机构;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

1.2分析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

通常来讲,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的结构以及具体的布局。产业集群指的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当中存在联系且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集中的机构或者公司的一种集合[2]。同时,产业集群具有很多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聚集对形势同一产品周围的企业以及机构;聚集的载体为地域空间;内部企业由于竞争以及合作形成网状。

2阐述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的关系

根据上面提到的这两者的基本内涵可以明显看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相似性,这就造成很多学者产生混淆,然而,这两者不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代替。将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清楚的梳理,是对作用路径进行研究的基本前提[3]。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构成要素方面

从这方面来讲,两者之间的构成主体存在着非常重要的重叠与相似。其中,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为企业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中介以及金融方面的机构等[4]。而区域创新体系包含了一个地区当中全部的机构等,有着更加广泛的范围以及更多的系统。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

2.2地域空间方面

在地域空间层面来看,这两者都是区域经济的范畴,载体均为某一个特定的区域空间,空间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重合,这两者均有着比较开放的边界[5]。这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是产业集群边界的衡量标准关联的具体程度,而区域创新体系的边界为行政区域。

2.3功能方面

这两者所具有的功能均是对创新的生成以及进一步的推广进行有效的促进,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在创新内容上[6]。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是相应企业之间技术方面的一种创新,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容除了技术上的创新,还有知识、生活、思想以及制度方面的一些创新,有着更广泛的范围。

3探讨区域创新系统中产业集群的作用路径

3.1在区域创新体系当中产业集群提供网络结构基础

现阶段,社会经济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单个企业根本不能实现创新,这就需要对创新网络进行依靠。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聚集了大量相关组织的积极参与,这就形成了创新的网络[7]。在该网络当中,各种辅助性的机构均紧密围绕产业集群来进行联系,它们之间属于相互学习依存的一种网络性的关系,不断地进行创新,最终全部融入区域创新的大环境当中,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

3.2对于区域创新的实际能力,产业集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来讲,在产业集群当中能够聚集很多的优秀企业,对于专业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可以提供就业的机会以及发展的广阔空间,这就会聚集很多的人才。在产业集群当中,有着良好的培养人才的体系以及经验的交流,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提高了创新的意识[8]。在产业集群当中聚集的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有着非常相似的产品,这就造成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这就迫使企业进行各个方面的创新,更好的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

3.3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产业集群对第一产业的相关劳动力进行了吸收,降低了劳动人口,这就提升了其他产业当中的劳动力比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一定的转移,进而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一定的优化[9]。除此之外,产业集群还增强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整合资源的相关能力为区域的竞争提供了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区域创新系统当中,产业集群所呈现出来的促进作用的本质原因是其本身包含的具体特征,所具有的特征使得集群有更多的功能,进而产生相应的一些效应,之后,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实际发展实现促进作用。所以,要想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当中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应该增强建设自身,对产业集群的实际形成以及具体的发展进行准确培育,进而来对产业集群的相关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还应该对这两者之间的融合进行有效的加强,建立区域创新的有效体系,对相关的促进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应该对区域当中的创新文化进行有效培养,进而建立健全创新的服务体系,营造创新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2]马永红,王展昭.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路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06):122-125.

[3]张忠德.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6(03):22-25.

[4][5][6]吴先华,郭际.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