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5:19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1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在价值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和集中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价值规范。它的构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反映它的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和有利于维护该制度的巩固;二是反映在该社会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核心利益。可以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本质和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核心利益在社会主导价值中的凝结。它是核心价值,因为其支配和主导整个社会中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各个领域人们行为的基本价值规范。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本质和功能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不例外。

每个具体社会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又具有不同社会形态的共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风貌各异,但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西方领主庄园制与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各具特点,但都可称为封建社会形态。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每个社会的具体社会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而且可以发现它们拥有同一种社会形态赋予的共同特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强调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原因就在于它们属于同一社会形态。从社会形态高度,从不同社会形态阶级关系变化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不同社会核心价值的本质。离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往往容易陷入关于核心价值本质的抽象争论。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它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利益,反映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不同于以往阶级社会核心价值的特点。它的基本制度特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它的利益主体是全体人民。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不存在继承,因为社会基本制度和利益主体不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同时也是以往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的变革,但可以批判地继承作为人类文化和道德积累的基本价值规范中的积极因素,改变其内容,构建社会主义中人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仍然需要自由、民主、平等、人权,需要讲忠讲孝、讲仁讲爱、讲信讲义,要知廉知耻,但不是简单把它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规范,因为核心价值的构建不是原有一般价值概念的移用,也不是简单的文化的吸收和继承,而是要凝炼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全体人民核心利益、具有特色的主导价值规范。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时,我们会发现其中可能包含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挪用。如果不注入新内容,而是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构成要件,就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人民地位的根本变化。因此,离开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核心利益,单纯在概念和范畴组合上下功夫,很难真正凝炼出符合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符合人民根本利益,能为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实行的核心价值。

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的形成,都经历过一个或长或短的理论化和实践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正在构建和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可能见仁见智,各有所说。笔者以为,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人民地位变化和核心利益的价值规范,是否可以概括为“人民至上,集体优先,富裕公平,幸福和谐”。这些价值范畴作为相互关联、彼此依存的规范,不是单个的词语,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没有的,它只能产生和出现于社会主义社会,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人民地位的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对其他基本价值或价值规范,可以说是普照之光。在它的指引下,人类发展中形成和凝结的政治、道德、文化以及各个领域中的基本价值规范可以得到合理的吸收。由于核心价值的转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普照之光的照耀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价值规范,获得新的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当然需要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人身自由以及其他在人类进步中获得的自由权利,但它必须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成为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人民利益的自由,而不是相反。而且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超越了原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界限,它的更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自由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结合的;民主也是如此。

其他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如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等,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导下获得反映新社会人际关系的内容。忠,不是忠于个人而是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孝,不是父权制下的绝对服从,而是对父母的感恩和物质赡养与精神孝敬。仁爱万物不是众生平等的宗教精神,而是社会人际和谐与人和自然和谐的科学与人道相结合的精神。应该清洗礼义廉耻规范中的封建杂质,使其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可见,同样的基本价值规范,在不同核心价值主导下会有不同的内涵。如果核心价值不发生根本转变,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的单纯移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从未停止。十后,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迎来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高速发展。中国目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未来的五到十年将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究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本质、本质属性的概念辨析

从哲学上讲,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自身的独有的规定性。而“本质属性”,则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界定。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指的就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外在表现。两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二、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新时期,邓小平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不断解答实践中各种困惑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在回答社会主义到底能不能搞市场经济问题时,完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着体制漏洞、效益不高、结构失衡、腐败蔓延等问题,致使人们对改革去向产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过分注重了改革的市场取向、忽视计划指导造成的,主张回到计划经济为主的老路上去。另一种观点认为:问题在于市场取向改革深化不够。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症结在于市场经济是否必然姓“资”。针对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邓小平强调:“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那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在哪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完整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标志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最终形成。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是党在新世纪里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十报告用24个字高度凝练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也是迄今最为完整的理论概括。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探究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先进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一个“不变”与“变”辩证统一的过程。不变,是指决定社会主义本质和性质的根本制度不能变、决定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发展前途的基本要素不能变,否则,改变了“根本制度”,丢掉了“基本要素”,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就有可能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失败;“变”,是指在“根本制度”和“基本要素”不变的基础上,必须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不失时机地革除陈旧的体制和制度,改变落后的观念和做法,在变革之中求发展。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孕育、形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就是“不变性”与“可变性”有机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党明确指出,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和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革命性变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另一方面,我们党又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不可动摇,比如“四项基本原则”,比如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正是这样“变”与“不变”有机统一的改革观,指引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制度。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是没有尽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当代社会主义本质研究认识的总体性概况,是阶段性的。中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就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要继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探索,因此现阶段基于当前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必然是不全面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还具有发展性。在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长久不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3

【关键词】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1]十六大修订的党章也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p14)这样在理论上明确而郑重地提出政治文明概念,在实践上强调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明”这个概念,马克思在150多年前曾提到过。他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说到“执行权力”时,提到“集权制和政治文明。”[3](p238)然而,究竟什么是政治文明?马克思没有作具体解释。大概他的意思是,政治文明就是指文明地(而不是野蛮地、专制地)执行政治权力。此外,马克思多次讲过社会“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活”,但没有再提“政治文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也都没有明确使用过“政治文明”概念(当然,这不等于他们没有说到过属于政治文明或者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东西)。大约在1990年前后,我国学术界开始有学者提出并研究社会政治文明问题。不过应当说,是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一次高层次的、全国性的大会上,首次明确而且郑重地提出政治文明概念,并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江泽民还把政治文明概念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写入工作报告之中。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准确界定“政治文明”这个概念?笔者认为,政治文明应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先进的政治理念指导和支配下制定出来的社会政治制度,贯彻实现政治制度的社会政治管理以及人们政治行为的总和。也就是说,政治文明包括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管理和人们的政治行为三大部分。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中基本的政治领域和主流的政治生活。笔者看到,也有的论者说政治文明“包含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4]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政治意识不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应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准确地说,只有先进的政治意识、政治理念,才是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可是,政治制度跟政治意识不同,政治制度虽然是在先进的政治理念指导、支配之下制定和贯彻实施的,有着观念特征,但毕竟表现为条文性的、带有强制性的政治管理原则和规范,且有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人们的政治行为作为客观保障和贯彻实施手段。某种政治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就会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力量,强制性地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影响社会的秩序、面貌和发展进程。所以,政治制度不等于政治意识,不属于精神文明,而应是属于政治文明。政治制度还是政治文明中最主要的东西。社会的统治者、管理者就是直接按照政治制度来进行政治管理的。一个社会中的不同政治力量,也是主要针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来进行或者维护之、或者改革之、或者推翻之的政治活动的。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知道,社会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范畴。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会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越来越提高,这就是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关于社会文明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作出不同的分析。

由于人类社会的最基本领域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即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所以,标志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社会文明,就可以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大文明。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是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改造自然界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标志这个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一定社会的精神文明,是这个社会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积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标志这个社会在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

而由于人类社会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有机体,是人们组织结合起来的自控制、自管理、自更新的统一整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依赖并相互交错,才造成了具体社会的存在,由此便就又形成了社会结构中的经济、文化和进行社会控制、管理的政治这三个方面,所以,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也会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分别表现为社会经济建设、经济生活中的物质成果,和社会文化建设、精神生活中的精神成果,这也就分别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便是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标志一定社会在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面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定社会的文明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的。”[5]而在社会文明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政治文明不仅是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还起着特殊的控制、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的作用。我同意这样的说法:“从人类文明的横断面看,政治文明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前提,又是联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桥梁。”[6]

社会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内涵不同和存在形态不同。物质文明的存在形态是物质成果。精神文明的存在形态是精神成果,即人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观念。政治文明的存在形态是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管理和人们的政治行为。

同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单就政治文明来说,它要依赖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要以物质文明为物质基础,依赖于物质技术条件。因为,一定社会中政治制度的制定和贯彻,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程度作为客观基础,还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技术手段作为前提和保障。政治文明还要以精神文明为精神基础,受一定社会中先进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观点的指导。反过来,政治文明也会通过社会行政管理和法律约束等渠道,影响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从而影响物质文明发展的速度,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与速度。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述关于政治文明概念的内涵来推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指导、支配下,制定出来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贯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政治管理以及人们的政治行为的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点在于实行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高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具体表现为高度的、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权利;社会中有着完善的政治管理机制,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公务员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勤于政务,廉洁自律;不同政党关系融洽,相互合作,共谋国是。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应当全面地表现在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形成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我们党正是这样认识和组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这里所说的“富强”是就物质文明而言的,“文明”是就精神文明而言的,“民主”便是就政治文明而言的。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胡锦涛也说:“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也是我们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完成好的重大任务。”[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只有在社会中有了社会化的大生产,有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了迅速安全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有了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体(这些属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并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了社会主义信念,有了高度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有了健康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才会有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才会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健全的法制,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政治秩序,才会有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些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在社会中有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健全的法制,有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秩序和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那才会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如果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不努力搞好,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社会管理秩序混乱,腐败现象严重,那肯定是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三、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我们当前必须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什么呢?

第一,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上面已经说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广泛的人民民主,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应当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充实,而且还应当使人民群众享受高度的政治民主,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8]但是,我国当前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应当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是执政为民,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仅包括力求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而且还包括力求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愈来愈充分的民主权利。江泽民说:“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

第三,这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上面已经说明,政治文明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它们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如果哪一种文明建设受到忽视,也会牵制另外两种文明建设。就政治文明建设来说,它无疑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和影响,但它也会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政治制度和法律保障,影响以至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我们只有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现高度的政治民主,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和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和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实施,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9]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四,这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决定的。人民群众毫无疑问是要求享受充分的民主权利的。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要跟着中国共产党闹革命?其根本的愿望要求,就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翻身解放做主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人民群众则既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经济利益,又要求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因此,人民群众希望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法制,即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我国当前尤其迫切需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因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是明显滞后的。我国的民主制度尚不健全,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尚没有在体制和措施上得到有力的维护和保障。广大普通老百姓还没有真正充分地享受到国家、社会主人的权利,有些普通老百姓甚至还要遭受到个别“公仆”的摆布和欺压。法制也不完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乃至于徇私枉法、以权压法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行政管理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区、有些层次的官僚主义、专制主义还相当严重。这种状况,不仅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格格不入,而且还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尽快加以根本改变。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搞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所讲的内容,其实就是指的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努力去做的诸方面工作。我认为,我们尤其需要重视的是:

第一,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1]我们要建设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明,不能混同于别的性质的政治文明。因此,我们不能赶时髦,不能因为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来搞西方的那一套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具有相互的依赖性、相容性、一致性,要努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10]使它们相互促进。

第三,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1]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清除原有政治体制中的弊端,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行政效率不高,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力,等等,以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第四,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着重点是:“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1]一般地说,政治制度可以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基本权力结构层次,第二是权力运行规则层次,第三是权力运行状态层次,第四是具体政策层次。这四个层次构成的政治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积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能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和保障。

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任务,我们应当积极地、认真地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但是,我们也应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政治既是受经济所决定,又是受人们的素质和思想观念影响的。我国的生产力尚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社会物质财富还不丰富;历史上缺乏民主法治传统,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目前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影响;教育文化落后,社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较多,民主主体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等都不够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避免操之过急,既要注意搞好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又要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注意采取稳妥的措施,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求是,2002,(22).

[2]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虞崇胜.政治文明概念辨析[J].北京:理论前沿,2002,(4).

[5]秦宣.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3-01-18(3).

[6]曾狄.“政治文明”为“政治”正名[J].天府新论,2003,(1).

[7]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2-12-05(1).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4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制度;评价;人的全面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37-04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这段论述,突出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是对当下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然涉及到如何认识和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问题。

当然,认识和评价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有多重标准或参照系,但是其中必有一个是根本性的。马恩分别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维度、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维度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得出: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它是否尊重和有助于人类那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否促进了社会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才是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最理想的制度。

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践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一个趋势就是:“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形式的思想。”[2]100也就是说以全社会利益代表的面貌出现的抽象普遍性的思想观念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而使用的一种形式,抽象性在真正意义上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其中“抽象的人”就是资产阶级社会“抽象化”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学者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的出发点。而马克思超越了资产阶级学者的“思辨的抽象”和“单纯的直观”的狭隘眼界,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众多违反“人类本性”的社会现实,用现实的普遍性化解了抽象的普遍性,克服了哲学意义上从抽象的人出发无法做到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局限性。

1.现实的人的实践是马恩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起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他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马克思从社会制度根源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的实践出发,扬弃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以及主客体理论的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质,克服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局限性。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如果曾在天国的幻想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3]3只有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实践中去理解和体会现实世界、现实社会制度的合理与否,才能真正明白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人遭受压迫和苦难产生的原因不是在于人与神的地位颠倒,而是源于现实社会中制度与思想的东西的错乱和颠倒。[4]15-16因此只有把“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3]4不断揭露、批判、终结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让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人摆脱锁链,拥有真正的自由和价值。

2.实践着的现实的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进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一不是由人们世世代代的绵延不绝的实践活动所推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从事着生产劳动实践的现实的人却被完全异化,使其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类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的类本质相异化。这种异化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扬弃人的异化和消灭私有制的根本途径在于工人的政治解放运动,即开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以达到人的全面复归和彻底解放。但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3]504即现实的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的指导下。实践虽然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它又超越了主观认识的范围,是一种变革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正因为实践既包含着主观的因素、又具有客观性,因而它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实际,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然而“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320在马克思看来,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就是能够实现消灭旧制度和创造新社会、建立新制度“思想”的可以使用的“实践力量的人”。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力维度

人们的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思想实践等,它们最终都会落根在是束缚还是解放生产力上。社会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制度的更替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固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制度的进步当然包括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但是在马克思看来,“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正如“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一样,[2]775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领域产生的比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也并不能以此断定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因为好的社会制度不但包括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好的社会制度还必须包括合理的生产关系、进步的社会价值观念等,也就是说:1.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衡量生产关系的优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例如,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5]36但是马克思看到:“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5]580显然历史上曾起过革命作用的资产阶级根本没有把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自觉地用于人民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提供每个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没有体现出尊重社会成员自主的、创造的个性,而是无情地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用更加“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2]275总之,在表象光亮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贫困的积累;一边是产品的完美、物质财富的丰富;一边是人的畸形、人性的贫乏。其背后两极分化(包括国内的国际的两极分化)和人性异化的致命缺陷注定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也摆脱不了被否定、被炸毁的结局。正如马克思所言:“这个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2]27

2.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衡量价值观念的好坏。好的社会制度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更要能够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优美的心灵、高尚的志趣,远大的理想和健全人格,而这些正是无法简单地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和实现的。虽然“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6]109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相互之间物质、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但是资产阶级一方面像地质变革创造地球表层一样为新世界创造着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7]34“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5]34在马克思看来,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生产力多么发达、物质财富多么富裕,都是注定要被否定的制度。因为它违背了人类应当“了解自己本身,是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8]250所以“只有在伟大的社会变革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2]773

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人的全面发展维度

人的全面发展,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是作为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存在于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之中。马恩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深深地植根于对人类发展的历史、当时的现实和人类本质这三个方面的洞察,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这里获得了科学的形态,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和实现。

1.人类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趋向。面对有据可考、有史可查的人类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是在认识和解决与生俱来的人自身的生存需要时形成了社会和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人类诞生之初面对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靠个体单独行动不行,必须联合行动,而要使联合行动达到目的,就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联合方式即社会。社会一产生就把本来平等的各成员按其天赋能力或机遇划分成不同类型的有差别的存在。由于社会“这样的一种现实基础,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因为现存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2]78社会制度应运而生。从此,人类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促使人类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着的改造自然的需要而去改造社会,另一方面又推动着整个人类不断探索摆脱构成社会制度后越发不能忍受的不平等乃至剥削和欺压而重建适合自己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活动一方面是展示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一方面又应当是推动和有利于他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相互作用着的不同个人的活动都朝着各自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人类活动这种具有超动物性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同于靠大自然的赐予满足需要的动物,而是用人类的创造性的活动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任何束缚和不尊重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都注定是被否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命运就是如此,它把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完全地、彻底地钉在了“对物的依赖”这根“耻辱柱”上,不过资产阶级不自觉地锻造着“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2.人类全面发展的状况直接检验着社会进步的程度。社会是有生机的、进步的,还是滞颓的、退步的,不在于别的社会制度下的人们怎么评价,也不在于该制度下的某些人的自我评价,而在于在该社会制度中生活的现实的人的感觉和他们的发展状况。因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3“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的发展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7]43这就是说,无数的个人组成了社会;无数人的全面发展促成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切能够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都是好制度;而一切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无论一定的人们怎样论证它的美好,都注定是要被否定的制度。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自它构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以后,便形成了一种被他称为“异化”的现象,尤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闲暇时间,时间就是人类发展的空间,正如马克思所言:“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9]532个人享有充足的自由时间,也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展能力和展示个性的空间。然而,这一时间即人发展的空间却被资本无情地剥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变成了人性畸形和异化的残酷现实,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个这样的联合体所代替,“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53在那里,“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10]85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10]516真正实现“早晨钓鱼、中午打猎、晚上搞批判的批判”[2]85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四、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人类既是一个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尊严的存在物,社会自身的一切观念和行动都应当有助于促进而不是剥夺他们的自主性、扼杀他们的创造性;人类又是一个诸个体向着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的存在物,社会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应当围绕着提供而不是破坏这种环境和条件而进行。虽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物质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它的经济制度也比较健全,但是它根本没有把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自觉地用于推动劳动人民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没有提供每个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环境,没有体现出尊重社会成员那种自主、创造的个性。可见,马恩非常主张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这一思想对当今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制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决策、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魅力和优越性、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诉求。马恩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评价并不否认生产力标准的正确性,“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即得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5]43每个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力的发展现状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的。“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141-142然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从最终意义上讲的,是从历史本体论而非历史价值论意义上讲的,从价值论上看,首先,发展生产力并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更幸福生活才是发展生产力的旨归;其次,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地恰当地反映社会制度的优劣,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不仅要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还要能够建构一个合理的生产关系、进步的文化观念以及人性完善和给人带来可持续的幸福,假如缺乏后者,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人的因素毕竟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如果片面地把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制度的唯一尺度,就可能会用社会制度的手段把人们的事业和精力局限于生产、效率、效益上,从而忽视更重要的方面,如社会成员的发展、对未来的关切。其实,多年来由于盲目追求单纯的物质生活,以物障目,经济决定论、资本本位论导致社会上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等种种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全面进步、和谐统一的基本要求,背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诉求。显然,这些后果与片面地把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检验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不无关系。

2.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科学决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彰显。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里,国家的真正职能并不仅仅在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更在于从一开始就把尊重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高社会管理的自觉程度和协调程度,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和现实方针,正如“物质的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的空虚不是社会主义”一样,任何社会都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完整统一,人们的精神状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协调一致,这样的社会制度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并且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地摆脱贫穷;相反,违背这一指针的资本主义无论生产力多么发达,物质财富多么充裕,也必然会走向真正的贫穷,即“人”的贫穷。所以只有“物质不贫乏”和“精神不空虚”的社会主义,才是能尊重和有助于人类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能促进社会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社会。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员不仅应该是享有丰裕物质生活的一代新人,更应该是文化知识丰富、心灵优美、精神志趣高尚、具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新人。由此可见,当今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正是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魅力和优越性的科学决策,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顺应。

结语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5

对高职教育进行社会评价,能够从根本上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随着职业化教育的日益推进,高职的教育也要与社会建立起广泛地连接,以不断地满足高职教育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一个合格的人才必将能够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不断地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这正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评价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促进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

2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现状分析

(1)建立社会评价制度得到国家倡导和鼓励。高职教育的社会评价制度得到了国家的倡导和鼓励,比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对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要采取领导、专家和用人部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求高职教育要面向社会,要求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求学校培养更多创新型、实践型、应用性人才,以便服务社会。由此可见,社会评价制度已经从国家体制层面得到了广泛认可,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根本走向,这对高职教育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社会评价制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2)高职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建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确立是大势所趋,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方法,能够从根本上帮助高职院校解决既存问题,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只有通过社会市场的评价来衡量。高职院校的最终使命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要的优秀人才,人才的质量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最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从根本上说,不管是高等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要进入企业,融入社会,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进行高职教育的社会评价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所有高等院校都无法回避的,也正是由于社会评价制度的存在,才反作用于高职院校,督促学校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研究

(1)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的社会评价制度,首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一方面,要立足于多元化的立场,打破单一评价方法,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以使评价更加准确合理。另外在评价主体上,根据学生专业以及就业情况,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分析,综合听取各个方面的见解,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这对于提高学生本身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努力地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力求为高职评价提供更多的思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说,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完善与否,这对于学生本身素质的提高和高职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2)实现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评价方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客观、规范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以学生服务社会的程度作为最终指标进行相关的量化,确定相应的参数,不断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要善于借用可以量化、数字化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评价,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比如专家评价法、学生问卷调查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第三方评价等等,将不同的评价结果加以权衡和分析,综合得出全面的评价结果。总之,对于高职的社会评价制度来说,只有有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评价方法作为支撑,才能够让高职院校在以后的发展中更有发展前景,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效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社会竞争力。(3)建立专业、稳定的评价机构。实现高职院校社会评价制度的准确性,要建立专业的、稳定的评价机构,可以在行业企业、学校等多个场合建立这样的评价机构,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素质,同时评价机构也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反馈资源,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认识自己教学上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专业、稳定的评价机构,即通过将专业的评估人才引入评价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性。总之,专业、稳定的评价机构能够从客观上约束和督促学校教学,有效的人才评估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4)社会评价制度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宗旨。提高学生本身的内在自觉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想从根本上完善社会评价制度,必须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提高学生本身的内在自觉性。学生作为社会评价制度的主体和核心,只有不断地提高个人的能力,提升个人的素质,才能够让社会评价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训练,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只有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制,才是最合理、最符合时代要求的。因此,在高职社会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增加学生个人能力的评价比重,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创新性的优秀人才,不断地促进高职素质教学的进步,促进素质教学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不断地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创造条件和原动力。这同时也是高职教育评价制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这方面讲,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与社会评价制度的最终归宿是相同的。

4结语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6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开辟了自觉创造历史的条件,使人类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根本趋势,并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改造社会和人类本身。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页。)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种自觉的自然历史过程,并非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活动可以超越社会发展规律,而是说人类开始进入了能够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建立一个更合乎人类生存需要的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是自觉建立和发展的社会,这种自觉性主要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无产阶级政党依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规划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为其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目标是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精神的文明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现代化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的民主化表现为政治文明;社会精神的文明化表现为精神文明。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发展就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自觉建设和有机统一,并最后落实在自觉塑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同志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大还明确将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写进了。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社会发展规律有着自觉而清醒认识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觉建设和发展的社会。

第一、自觉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征。无产阶级政党首先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根本任务,并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根据和根本规定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明确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身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由于任何私有制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程度都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任何私有制最终都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即使是最高级的私有制形式——资本主义制度,尽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由于其占有方式与社会化生产力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因而它最终也将成为自身发展的桎梏,并被自身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所突破。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生产力的解放才是无限的,因为公有制形式与社会化生产力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的。而其不适应的方面可以通过改革,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使其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由于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它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邓小平对美国记者华莱士所说:“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由此可见,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294页。)列宁也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提出了将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党的十六大则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兴衰与更替,变革与革命,其最终决定力量都是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的根本任务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们并不懂得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只是在人们对物质利益需求的驱动下自然发展的。而统治阶级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则取决于它们的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是否一致。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其经济和政治行为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统治阶级处于没落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趋势相悖,其经济和政治活动势必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无产阶级政党通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自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如果不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共产党就会蜕化变质。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还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三个基本前提,即建立社会化大生产、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现代化大生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此,只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才能最终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再次,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问题,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注:《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6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则进一步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只有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明确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政党和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标准,作为判断政党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

第二、自觉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标志。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志,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社会制度的总和。无产阶级政党将建设先进的社会制度即建立新型的政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首先,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释了政治文明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的社会制度视为超历史的永恒的制度。马克思主义则透辟地揭示出:历史上依次演替的社会制度,对于它所由存在的社会条件而言,都是合理的、必然的、有根据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社会条件面前,它们又都变为不合理的、失去必然性和存在根据的了。(恩格斯)(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任何社会制度都只是政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在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让位给新的更高的政治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历史上新型的政治文明。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的制度说成是超阶级的唯一合理的制度。而马克思主义则揭橥了任何政治文明都具有阶级性。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虽然如此,资本主义始终是雇佣奴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主义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注:《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页。)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列宁指出:“这种民主制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制,与资产阶级所歪曲的民主制绝对不同,这是向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和使国家能开始消亡的条件的过渡。”(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正是对绝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而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都多次论述过无产阶级(在中国是人民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社会制度,是对少数人的和对最广大人民的民主。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提出建立真正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的目标。因此,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就不仅仅是一般的新型的政治文明,而且是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根本的质的飞跃。

再次,社会主义切实建立起政治文明的社会制度。

在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从而消除了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剥削阶级与剥削制度,实现人际关系的平等,并使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归为己有,从而为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第一次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民主成为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任何资产阶级政党都掩饰其民主的阶级性,标榜其民主为全民的民主。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论其形式如何,实质上都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政党则致力于建立最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人民民主。

第三、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保证。

精神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化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境界水平的标志。从基本类型看,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思想方面主要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教育和知识的状况。精神文明中的科学文化方面不具有阶级性,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物质文明)直接决定的。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则具有阶级性,受特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物质文明只能在最终的意义上间接地决定它。由于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思想道德性质的不同,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即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自觉建立的文明,这主要表现为:

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提出:“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对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先进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而且必须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只有在创造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能够产生多数人的共同理想和道德标准,从而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正如邓小平所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也必然为世界上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为思想苦闷的人们所钦羡。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而且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因此具有以往社会所不具有的科学性。邓小平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他还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和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再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指导、有目标、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无产阶级政党将精神文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根本任务和优越性所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地位、作用、目标、方针、步骤作了详尽的决议。(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3页。)党的十六大则从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如此自觉、科学而全面地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论述和决议。

第四,社会主义的自觉发展最终表现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建设;原则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followingaspectsaboutsocialismpoliticalcivilization,suchastheessentialcontent,thenaturefeature,systemconstructionandtheprinciplestoabideby,etc.italsoprobesforthewaystostrengthenthepoliticalcivilizationofsocialismandbuildawell-offsociety.

Keywords:socialismpoliticalcivilization;systemconstruction;principles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党的历史使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状态,人类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就是人类政治实践所形成的积极成果,具体表现为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的相对先进阶段和进步状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比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更加进步,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以解释为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意识提高、政治体系完善、政治行为进步、政治发展先进的阶段和状态。然而,进步与先进总是相对的,政治文明也是发展的、相对的。同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文明一样,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有其产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同社会主义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应当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国情的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并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文明建设。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内容,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第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原则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通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及各项事业中来。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

第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决策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其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体履行职能。与此同时,党的领导机关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论证制度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第五,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总的要求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此外,维护社会稳定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表明我们已经初步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框架,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首先,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共产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又要注意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是民主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稳定、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有步骤地推进,循序渐进,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任何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作法,都会阻碍和破坏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

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人民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就没有制度保障,现代化建设也就无法顺利进行。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享受最广泛的民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并且依法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归根到底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能代替人民当家作主。党和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所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组织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再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按规范有序进行,社会良性运行,其功能和效益得到最大发挥,这是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只有以法律为依托,才具有可靠的保障,法制只有以民主为基础,才具有至上的权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过程,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在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因为政治制度带有权威性和强制力,反映多数人的意志,一经建立对一定体系内的所有成员都发生效力。同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他进一步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邓小平的这一深刻论述,对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快各项制度建设。这对我们的制度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建设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从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来看,制度建设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强基本制度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制度、"一国两制"等。这些制度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对民主政治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党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制度的具体细节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基本制度,从而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充分的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另一方面,完善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具体制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操作性强,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化。在我国,如国家公务员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基层民主制度、行政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民主选拔制度、人民举报制度、质询与评议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失察失误追究制度等。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可以切实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而要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使党内民主制度化。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执政党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和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有两层含义:一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和发展党内民主生活,确保广大党员民主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实现;二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没有党内民主,也就难有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及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大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先从党内民主做起,这是因为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前提。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建国以来的民主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什么时候党内民主生活正常,什么时候人民民主的发展也就正常。什么时候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人民民主建设也就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摧残。发扬党内民主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民主和集中是民主集中制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不能用民主取代集中,也不能用集中取代民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是对集中性质上的规定和制约。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民主集中制要求所有党员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在人格上、政治上、党规党法上,都是平等的,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一律平等。坚持党内民主,必须反对个人崇拜,防止夸大个人的作用。

只有使党内民主制度化,才能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真正的民主管理,也才能真正从制度层面确保全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我们党才能永存在生机与活力。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则

全球化大潮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败、得失、利弊,有一个客观而不容置疑的标准,即必须利党利国利民。具体来说,必须做到五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而不是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降低其工作效率;有利于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而不是否定和瓦解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而不是分离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不是压制、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社会的倒退和人民的贫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已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正确和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在坚持这些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使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第二,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众多民族和人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不能脱离现实进行空想式的研究,凭主观愿望采取这样或那样的举措。我们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已经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的政治文明建设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方针大计和切实可行的政策。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走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历史的经验证明,政治文明建设不能从书本出发,不能拘泥于已有的理论框框,不能照搬别国的做法和模式。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这是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提法和新精神,也是我们党更加成熟、更加开放、更加进步、更加自信的标志。应当承认,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界定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没有益的;如何判断哪些成果可以借鉴,哪些成果不能借鉴。当然,借鉴不等于照搬,即使有益成果,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第三,必须正确认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本质关系,使三者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物质文明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属于基础性建设,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失去了依托。其次,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政治实践的积极成果,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一定条件下,政治文明影响、制约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整个社会文明中起着主导和保障作用。最后,精神文明作为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积极成果,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产物,又是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可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和谐统一的,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因此,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三者协调发展,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2-05-31(时事政治上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公平正义与制度的关系,针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公问题,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设计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关键词:公平正义;制度;质量管理;基本公共服务

一.公平正义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应有之意

(一)公平正义的内涵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指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1]。罗尔斯认为,“公平即正义”“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2],并提出了差异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①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②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3]这个原则着重于解决分配平等问题,以来保障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后来罗尔斯强调社会的制度安排应当优先考虑社会底层最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以便使该社会制度安排产生最有利于社会最不利者的实际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普遍的社会公平正义。[4]我们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根本目的,通过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逐渐缩小地区、城乡和人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公平正义与制度的关系分析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5]他形指出制度是一种“游戏规则”,目的在于规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组成。我们认为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总和。

1、公平正义是制度设计的根本依据。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良序运转。社会中无数不同利益的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种合适的制度来分配,以维护社会稳定。此外制度的设计要准确把握公平正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涵义。

2、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制度规定了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的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6]制度赋予社会成员基本社会权利,这就能保障他们拥有基本平等的发展起点。制度能够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制度通过制定公平正义的社会游戏规则,奖励规范行为,惩罚违规行为。制度整合人们的心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使公平正义价值观深入人心。制度能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首先,制度对现有社会资源初次分配,保障社会成员公平发展起点。其次,对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的资源再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公正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严重不公平问题,我们必须建立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二.基于公平正义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质量管理引入公共部门,用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并成为公共管理趋势。iSo认为质量管理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7]。

(一)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原则

1、以公众为导向。公平正义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归依。政府部门要鼓励公众表达利益需求,了切实维护公众利益。根据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内容,应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

2.全员参与。罗尔斯的公平原则中,机会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原因在于政治领域的权利是实现公民在经济领域利益的基础。参与权是公众基本公共服务利益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条件,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机会。政府部门须保障公众参与权,鼓励公众参与。另外,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要重视领导作用,鼓励全体人员参与。

3.明确职责与权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公正性,体现其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明确合理的职责与权限划分。划分职责与权限也就是分配质量管理活动的权利与义务,根据管理需要,合理规定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同时,还要明确各个员工的职责和权限。

4.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政府部门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得到不同的服务质量结果或与质量目标存在偏差。所以,必须对质量结果进行改进,保证服务的公平性。此外,要根据变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标准。

(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总体规划设计

(1).统一思想,培训宣传

服务部门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者,要对质量管理理论有明确认识,遵循公平正义的质量管理原则。领导者要起到模范作用,深刻领会质量管理精髓。全体员工学习先进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2).收集需求信息,制定质量方针目标

收集公众需求信息,了解公众需求,是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方案的前提。因此,政府部门须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了解社会底层公众的需求。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要以公平正义思想为指导。质量管理方针以公平正义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质量目标的制定以质量方针为依据,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1.确定服务实现过程,明确职责

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本公共服务所需全部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具体职责配备相应资源。同时,根据标准对各个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和分析,以保证服务结果符合标准。最后,根据评价和分析的结果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2.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的具体安排

在我国,政府部门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公共服务实现经过以下过程:(1)政府部门分析公众需求,评估服务能力,制定总的方针目标,对基本公共服务工作总体布局;授权下级,配备活动所需资源;(2)具体公共服务部门,如社会保障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根据政府部门的总体布局,对本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划;(3)具体服务单位,如医院、学校等,执行本领域服务任务;(4)一线员工依标准,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如医生、老师等向公众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3.基本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

政府部门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价主体,但政府部门也需拓展参与渠道,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内外结合的监督评估方式,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社会公众监督可通过社会群众组织和政府部门设立的反馈机构,实现监督。提高公务信息的透明度,是确保社会公众监督效果的前提。在政府部门内部建立服务监督机构,保证它的相对独立性。评估应以公众满意度为首要内容,注重对公众公平感的调查,调查可通过问卷调查、与公众直接沟通等方式进行。

4.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必须要以群众需求为客观依据。按照统一标准,提供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也要相应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进,要本着全员参与原则。首先,必须重视领导的作用。领导者要树立质量改进的意识,提供相应的资源。其次,必须提高下级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5

[2][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67.

[3][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8-61.

[4]万俊人.罗尔斯的政治哲学遗产(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1).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9

内容提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破坏力影响度极大的有组织犯罪,其成因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从经济视角分析其犯罪投入和犯罪产出,可以发现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增加现实成本中的行为性成本和物质性成本的投入,可以相当大比例降低心理惩处成本和预期惩罚成本,进而从广度和深度上相当规模的拓展和垄断地下经济,使之几何级倍数增加犯罪收益,从而有可能达到犯罪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动因,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一、“地下经济”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之所以极其猖獗、影响力、破坏力极大,是有其违法犯罪活动经济基础的,其经济基础就是“地下经济”。那么何谓“地下经济”?“地下经济”一般是指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可谓无所不在,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经济黑洞”。地下经济在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其生存状态不尽相同。关于“地下经济”的称谓很多,各国对这种经济的名称饶有趣味他说明了它在各国的经济构成和伦理地位:德国称之为“影子经济”,法国名之为“秘密经济”,意大利冠以“潜在经济”之名,英国和印度则呼为“黑色经济”。一直到70年代后期,意大利经济学家杰尔吉·弗阿(giorgiofua)提出“地下经济”这一概念,国际上才算是统一了这个称呼。www.133229.com对地下经济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经济与管理大辞典》概括得比较全面:“地下经济是指官方控制不到的经济活动,这类经济活动不纳入官方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内,不向政府申报和纳税。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对外不公开的非法经济活动,如地下工厂、黑市交易、地下金融机构、毒品买卖、非法卖淫等等,这类经济活动可以称之为黑色经济活动。2.通过合法经营单位取得非法收入的经营活动,如第二职业、偷税漏税经营等等。这类地下经济一般只向税务部门申报一项经营活动,对其它经营所得少申报或者不申报,从而获取非法收入。”地下经济的存在是全球性的现象,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不同的政策下,地下经济的生存状态各不相同而已。

   那么为什么会有地下经济呢?首先,一般来讲,转型国家的法治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或者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经济往往处于由过去的高度计划,由国家掌控经济资源到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法治没有建立起来,就给地下经济留下了空间。过去,由政府全权掌控经济资源,没有民间社会力量控制资源的空间,但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逐渐淡出以前掌控的部分资源领域,留给市场,但是市场没有同时建立起相关的防控制度,就相应给别的产业留下机会。所以,转型国家在完成转型之前,往往也会给地下经济留下发展的空间。

   其次是转型国家税收制度不健全。国家本身不产出物质,是要靠税收作为经济活动基础,总是要征税的,但征收体制不健全,征收难易度不同,层次差异就显现出来。就在收得到的地方,比如在规模相对大的民营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征收的力度大一些,为了保持国家有一定的税收,能够收得到的税,税率就偏高,这就导致很多经济做不起来,不是很赚钱的中小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税收压力,为了逃避税收,为了生存,就会加入到地下经济里面去。从博弈论的角度,这就叫做逆向选择。税收体制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迫使部分经济形态不得不转向地下发展。

   再次,经济选择的差异性。我们知道,国家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组成的。在一个国家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心理契约”抑或“社会契约”:被统治者为统治者提供税收和劳役,而统治者则为被统治者提供安全方面的保护,包括组织抵抗外来的入侵和实施国内的法律稳定社会秩序等。在一个国家或社会里,可能有一些人不愿意与统治者或者人“签立”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契约,无论是“心理契约”还是“社会契约”。当然,这样的人就得不到国家或统治者的保护,得不到法律保护。在这个文明社会之外,游离着这些不愿意与统治者“签立”契约的人这样一些人组成的小范围的社会群体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什么会有人不愿意与统治者或人之间“签立”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契约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契约中,通常会有若干规定被统治者行为范围的准则。也就是说,统治者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统治,或者为了兼顾广大被统治者的共同利益,不得不对被统治者(或者说愿意与其“签立”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契约的人民)的行为范围进行约束、规范,这就是法律的形成。我们知道,法律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适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有一些人觉得契约约束了他们的行为范围,使得他们的利益没有不被约束情况下那么大,他们就可能放弃与统治者“签约”,选择不加入文明社会,而进入黑社会。同时,当这些人进行了这样的选择时,统治者或文明社会也就不对黑社会中的人提供法律保护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在竞争高额利润机会的过程中不能够选择暴力手段的约束不满意。黑社会在与文明社会中的企业进行产业资源竞争时,它的竞争手段可以比其对手有更多的选择,或者说可以更加不择手段。它在选择非公平竞争手段时,就比对手更有可能取胜。因此,如果他们不参加文明社会,不接受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认为“霍布斯丛林”中的“狼群法则”更加可取,他们就会选择进入黑社会。贩毒、色情行业等。在许多国家,由于受社会价值和伦理观念的影响,文明社会一般不接受公开的贩毒和色情行业,但是,由于很难完全杜绝这些现象,打击的后果是使得这些行业成为高度垄断的行业,因为对于吸毒和色情消费的需求总是存在的,不因为打击而减少,打击的唯一后果是减少了对于这些行业的供给。经济学的供求分析告诉我们,政府打击的一个重大消极后果就是提高了这些行业的垄断性,从而提高了垄断利润。高额的垄断利润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投资回报提高,因而一些人不惜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而铤而走险。

 

二、经济微观分析

   微观层面,犯罪人为什么选择黑社会性质组织来犯罪,这就要从另外一个视角即成本-收益来具体的探究。犯罪经济学由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首创,他第一次系统规范地对犯罪行为作了经济学上的分析,将犯罪行为与经济行为如消费、生产等等同起来,认为“犯罪”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活动或产业,也存在成本与收益及最优状态等典型的经济学问题,因此对于犯罪的预防也应考虑到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以“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来考察违法犯罪人,存在一个假设,理论上,犯罪人与普通人一样,都是有理性的,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预算既定的限制下,犯罪人也会选择最适宜的谋利方式来追求最大的效用和最大的利益,或者在固定的效用或利润下追求最小的成本投入或支出。黑社会性质组织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去谋划犯罪组织形式上的变化发展的。犯罪效益表示为犯罪收益与犯罪成本之比,即犯罪效益同犯罪收益成正比,犯罪效益同犯罪成本成反比。犯罪收益指犯罪人从犯罪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其中包括经济、政治、生理满足等犯罪收益。犯罪成本是指行为人因实施犯罪或将要实施犯罪所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代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为完成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机会成本、刑罚惩罚以及由此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生命、自由、名誉、财产、权利的损失。其中主要包括现实的犯罪成本和预期的惩罚成本。现实的犯罪成本包括:行为性成本、机会成本、物质性成本和心理惩处成本;惩罚成本包括:法律惩处、社会惩处以及定罪概率。因此,犯罪人为提高犯罪效益,通常由以下途径实现:其一,在犯罪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犯罪成本。其二,在犯罪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犯罪收益增加。其三,犯罪收益和犯罪成本呈同向变化的情况下,犯罪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犯罪成本增加的幅度,或犯罪收益下降的幅度小于犯罪成本下降的幅度。其四,在犯罪收益和成本反向变化的情况下,犯罪收益提高而犯罪成本下降。

   (一)现实的犯罪成本

   现实的犯罪成本包括行为性成本、机会成本、物质性成本和心理惩处成本四个方面。1.行为性成本。行为性成本,是指犯罪人为实施犯罪所必须作出的行为支出。不同的犯罪行为,其行为性成本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抢劫者的行为性成本高于盗窃者的行为性成本,抢劫的犯罪客体相同时,犯罪对象的强弱决定了行为性成本的大小。黑社会性质组织由于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而且领导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其行为性成本一般来说往往高于其他犯罪形式,而行为性成本的加大反过来会进一步促使犯罪向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以实现“规模效应”来降低其成本投入消耗。2.时间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一个人地一部分时间用于犯罪,那么通过合法活动谋利的时间就会减少,因此自动放弃的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纯收益既为犯罪的时间机会成本。3.物质性成本。物质性成本是指犯罪人用于做犯罪预备、实施犯罪、逃避侦查等所支出的费用。单个人及一般的共同犯罪由于资金能力限制,无法从事需要较高投入的犯罪活动,其犯罪规模也停留在较低层次上。黑社会性质组织则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通过加大物质性成本的投入,扩大组织规模,购买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甚至枪支弹药,使犯罪规模不断扩大,犯罪水平不断提高,以获取巨额犯罪收益。4.心理惩处成本。心理惩处成本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前后所经历的恐惧、惶惑、悔恨等消极情绪的成本。黑社会性质组织使犯罪人摆脱了单独作案时的势单力孤和易受打击的心理。一般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同主流文化相对立的犯罪价值观,组织成员之间意气相投,相互强化了反社会的心理,降低了责罪感。同时,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分工协作、共同犯罪,又通过各种方式编织保护网,提高了犯罪的成功率,降低了受法律惩处的风险,因此,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恃无恐。由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心理惩处成本大大降低。

   (二)预期惩罚成本 

   惩罚成本是指犯罪人因犯罪受到可能受到惩罚而遭受的损失。惩罚成本,这是一种或然性成本,即犯罪被司法机关侦破并判处刑罚对犯罪人所造成的生命、自由、财产的损失。惩罚成本是预期成本,因为犯罪人因犯罪而受惩处只是一种可能性,即其可能遭受惩处也可能逃脱制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同其他的犯罪形式相比,具有较强的自我防护能力,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仅能够采取反侦查手段以及在案发后具备较强的逃跑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往往通过金钱、物质、女色等手段腐蚀贿赂拉拢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编制保护伞,为黑社会性质组织通风报信,开脱说情,为查处黑社会性质组织设置障碍,或不依法履行职责而放纵黑社会性质组织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使其能够逃脱打击,在较长时间内,为非作歹,称霸一方,极大地降低了惩罚成本。

 

二、犯罪收益

    犯罪的收益是指犯罪人从犯罪中所得到的利益。犯罪人作为理性人情况下,当犯罪收益>(犯罪成本)×被判罪处罚的概率,此人就可能会从事犯罪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犯罪收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广度和深度上大规模拓展犯罪市场。单个人和普通共同犯罪由于自身犯罪能力的局限性,其犯罪市场是局限的。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两方面:犯罪地域的限制和犯罪行业的限制。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凭借其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较强的资金和先进的装备能力,则能突破这些界限。从地域看,黑社会性质组织可以实现跨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犯罪活动;从犯罪行业看,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仅可以从事走私、贩毒、、欺行霸市等非法活动,同时还以合法名义开办各种企业,大规模介入工商活动。(二)垄断犯罪市场,获取巨额垄断利润有市场就有竞争,同样,在犯罪市场上也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可以分为合法力量与非法势力的竞争和非法势力与非法势力之间的竞争。前者如公安机关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打击,后者如不同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的内讧。黑社会性质组织同一般的共同犯罪、犯罪团伙或者犯罪集团相比处于有利地位,往往在竞争中获取进而控制一定地域或垄断某些行业,获取巨额垄断利润。同时,在竞争中,不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间为了自身利益也可能达成协议,划分势力范围进行合作。从经济理论上讲,只要有犯罪效益,犯罪就有可能存在,我们可以看到,黑社会性质组织基于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加大对行为性成本和物质性成本的投入、大幅度削减心理惩处成本和惩罚成本,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和垄断犯罪市场,使之几何级倍数增加犯罪收益,从而有可能使犯罪收益最大化。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动因复杂多样。黑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共存看来在可以看得见的将来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残留着的动物性与成长着的理性在进化过程中的长期较量。同样,要根本的消除犯罪,我想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预防控制,抑制其嚣张气焰。要解决诱发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而要解决社会问题,就要依靠良好的社会体制。构建这种社会体制,目标不是仅仅局限于控制犯罪,而在于整个社会的改良和完善,在于调整、润滑社会关系,所以科学的理性的社会体制会带来更为丰富的社会收益。在构建这种社会体制时,如果从犯罪成本效益最大化角度来及早计划,以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来寻找和创新控制、预防犯罪的手段,有可能以最小的社会防控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收益,进而将这种犯罪抑制到最低限度,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文明。

注释:

 [1] 詹姆斯•s•科尔曼.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1999.

 [2] 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

 (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 张 穹.关于“严打”整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问题[n].检查日

 报,2001,(3).

 [4] 赵秉志,于志刚.论我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j].法商

 研究,1999,(6).

 [5] 黄京平,石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特征刍议[j].法

 学家,2001,(5).

 [6]徐品飞,魏佳.法律经济分析:可能性及其限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3).

社会制度的本质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伦理,道德

   社会保障制度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总称,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伦理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础性手段,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的制度安排,有些内容还能够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面,从而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而言也是如此。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伦理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深厚的伦理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它是一种公私利益的观念集合。社会保障权力主体和社会保障对象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们面对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时会产生冲突,双方伦理道德的选择就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时,摒弃特殊利益和个人利益,维护公共利益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对双方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其次,它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的集合。由于公共利益至上的本质规定,作为权力主体的公务人员只有履行了应尽的义务,社会保障对象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权力主体必须以义务为本位,履行公共职责。而社会保障对象要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也必须先履行应尽的义务,如缴纳社会保障费,以及在享受社会保险时的如实告知等义务。再次,它是一种公平与效率的集合。从伦理层面讲,制度的安排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相协调。公平与效率作为理念,不仅贯穿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始终,而且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内容上力求充分展现的层面。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伦理原则,社会公平则是效率的核心价值。最后,它是一种特定的伦理性的管理文化。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制度本身会产生一定的伦理价值,而社会保障主体也会形成一定的道德积累,久而久之,这些伦理价值和道德积累会形成一定的伦理风尚,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成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是特定的心理定势、文化积淀和潜移默化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伦理传统的集合体。

   一、社会保障制度反映伦理的特质

   1.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具有伦理色彩

   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扶危济困的道德力量发扬的结果,是人类社会为了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符合人道的标准,使现实社会更加人性化而进行不懈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无论是宗教团体或官方或民间的慈善活动,都含有乐善好施的慈善观念和人道主义的影子。社会保障就其本质来说,是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需要某种特殊帮助者提供物质和货币保护,这就使这一制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从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工业国家最初的残忍,到现代社会日益重视对人权的保护,从有限的慈善活动与济贫事业,到现代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它所揭示的并非只是制度的变迁,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伦理道德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前提之一。

   2.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体现人道精神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人道精神。这个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失业者、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者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生、老、病、死等问题,也难免会碰到疾病、伤残和自然灾害等不幸事件。而以公平和效率为根本特征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由于人先天的智力、体力、家庭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带来优胜劣汰,甚至导致贫富差距。竞争中的失败者、失业者因失去收入而陷入贫困和生存危机。目前,这一弱势群体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存在的,也是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为这个弱势群体提供人道精神的基本生活保障,使遭到不幸、遇到困难的人渡过难关,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达到实现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3.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体现互济性、福利性和公益性

   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的扶助,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障的互济性、福利性和公益性。就保险业而言,目前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这三种保险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资金,对劳动者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实行强制性投保。另外,我国的保险还包括各种商业保险,如财产保险、“中国职工互助保险”等。投保的人很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每个投保人都遇到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因此,这些保险大都体现互济的特点,即由多数人“共济”少数人的损失和风险。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这些社会保障项目是国家和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所给予的物质上的支持和抚慰。它们的资金来源一是国家财政,二是个人捐助,基础都是承认他人需要和利益的合法性,是对他人感情和思想上的理解、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从社会心理基础和动力机制来说,这是一种道德同情,前者属社会道德同情,后者属个体道德同情。正是社会保障这种人道性、互济性、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利益调解机制,营造了全社会的道德氛围。同时,也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进行再分配的调节,使市场经济中的效率和公平矛盾、贫富差距矛盾得到缓解,促进社会公平和安定团结。

   二、社会保障制度体现制度伦理的发展成果

   制度伦理主要是指以社会基本制度、结构和秩序的伦理维度为中心主题的社会性伦理文化、伦理规范和公民道德体系,如制度正义、社会公平、社会信用体系、公民道德自律等等。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社会保障制度也不例外。社会保障制度尤其需要制度伦理的支撑,具体地说,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结果,它无处不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伦理价值为圭臬,因此必须经过受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人的伦理精神的关照。它不仅需要以其有效性来证明它自身,也同样需要以其道德伦理的正当合理性来证明自己,从而使社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制和选择具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和普遍有效的社会合法性。

   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与制度伦理本身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者是制度伦理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与后者有着亲缘关系,二者起源上同根同源,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支撑,特点虽有异处而又义理相通。基于此,制度伦理为·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提供伦理依据,而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则是制度伦理发展的重要成果。具体来说,一方面,制度伦理所确认的基本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正义,罗尔斯在其《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两部代表作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思想就是,对于一个值得人们欲求的现代民主社会来说,正义、效率和稳定(秩序)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同等意义的价值目标。制度伦理的研究主题就在于,社会的制度化实践过程是如何体现、且在多大程度上体现这三大价值目标。而这三大目标正是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所追求和力求实现的。在这一层面上,制度伦理是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标志的当代规范伦理学的复兴使得社会制度伦理的研究成为现代社会伦理文化的合理期待和现实课题。而制度伦理研究的兴起又成为对社会保

   障制度伦理层面研究的先兆。它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基本价值理念、道德论证和社会伦理资源,成为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伦理审视的伦理依据。与此同时,作为制度伦理的一个分支;对社会保障制度伦理层面的研究也促进了制度伦理学的蓬勃发展。三、社会保障制度与伦理道德互动发展

   1.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一方面,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尔斯曾指出,人们对社会制度的选择,“不仅建立在经济基础上,而且建立在道德和政治基础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制度,与人类其他制度形式一样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些思想除了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外,还包括道德思想。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伦理道德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础。首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因此,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也就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在社会竞争中的起点、过程和终点的公平。其次,人类社会源远流长的扶弱济贫、友谊互助道德观念,产生了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的英国的《济贫法》和“友谊社”,而后各国相继建立起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个体同情和社会同情。可见,没有伦理道德的支持也就不会有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另一方面,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早已上升到法律层面,个人捐献作为社会保障活动的主要财政来源也已经被国家税收或强制性征缴保险费所取代。社会保障制度也由国家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但是任何一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都不能忽视道德因素的作用,因为只有得到普遍的道德赞扬和道德认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才能被社会群体所接受,比较容易实施,否则恰恰相反。而社会保障制度正是获得了社会普遍的道德赞扬和道德认同,因此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支持。此外,社会保障制度又是由在一定道德观念支配下的社会群体来实施的,社会群体的道德状况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外在环境,成为它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

   2.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伦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个人伦理道德的发展。仁爱道德和扶危济困的精神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强调人应当爱护自己的同类,同情人、帮助人。社会保障制度内在本质也是一种互济互助。推动个人伦理道德的发展,加强自我保障意识建设,是社会保障的基础性思想道德建设。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政府包揽了全部社会保障义务。这种“大锅饭”制度使职工只有“等、靠、要”的惰性思想,而没有自己的道德责任,缺乏自保意识。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强调劳动者应当对自己负责,积极交纳社会保障金,为年老以及万一出现的灾难、风险储备解困资金。这就在强调政府、社会的责任时,把个人责任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使道德责任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刻,这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责任意识,促进个人责任道德的发展。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以一种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公平的制度形式出现,坚持一视同仁,所有人不分性别、年龄、等级在享受社会保障权益方面是平等的,这就使人们在享受社会保障公平权益的同时,也受到公平道德的教育,促进了公平道德的发展;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最具人道主义的事业,突破了以往慈善活动的局限,使其空间更为广泛、时间更为持久、形式更为多样。除了捐献钱物之外,

   还包括捐献身体器官、无偿献血、提供法律帮助、智力服务等。这些行善活动不仅对行善者和接受者,而且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种道德教育,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人道主义的发展,促进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

   四、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伦理意蕴的核心

   正义是公共行政伦理的首要原则,一项体现正义的制度安排就是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即社会的公平、公正、合理。政治的产生起源于公正分配利益的需要,凡是与政治相关的制度建设都必须将“正义”作为首选的评价标准,因此,它也被看作是制度安排的主要原则凹。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领域,并辐射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所派生的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正义的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是符合人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分配正义的延伸,在其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要把正义原则作为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