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运营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7:24

商业运营方式篇1

内容摘要:地方性门户网站竞争日趋激烈,网站的经营者该如何提升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实施何种运营策略,采用何种赢利模式,都是经营者应该慎重考虑的。文章阐述了地方性门户网站运营策略及目前常见的网站赢利模式,并简要分析了地方性门户网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门户网站网站运营赢利模式网络受众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数量的不断激增,地方性门户网站已很普通,而如何运营好地方性门户网站,使其既服务地方、又赢利自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山东青岛市门户网站―青岛信息港分析入手,探讨地方性门户网站的运营策略及发展前景。

地方门户网站首先是“媒体”

如果说媒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是一种信息载体,那么互联网应该是不同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的“第四媒体”。地方门户网站应该是同地方电视台、地方报纸、地方广播一样的地方媒体。因此,地方门户网站的运营也可借鉴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如:新闻资讯采集的方式方法、招商广告的运营模式、自身品牌的推广营销等。但作为新兴媒体的地方门户网站,又有着地方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

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的最大特色,地方门户网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开发出更多人性化的、实用高效的交互式功能,吸引更多受众,达到最大盈利。如青岛信息港不仅推出了新闻资讯的互动搜索及评论,还设计有在线交友、聊天、在线博客、在线影院等交互特色栏目,在方便受众、聚集人气的同时,也获得盈利。

实时性。网络媒体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只有网络媒体才真正具备随时的可能,报纸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版,广播、电视一般要进行制作后在特定栏目时间才播放等,都对实时性有所限制。门户网站的这种实时性正满足受众对资讯要“新”的需求,进而培养了一大批忠实受众。青岛信息港在“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开通的全运频道,及时跟踪报道全运会期间青岛赛区的赛事报道及金牌情况,受到网民的极大好评。

大容量及多媒体化。报纸版面有限,即使再扩版,还是有限的;广播电视有时间性,即使连续不停地播放,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而网络没有时间和版面空间的限制,并能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模式,可以是网状的,让受众自由选择。不仅如此,传统媒体是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则是立体媒体,可融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为一体,从而对某一专栏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宣传。青岛信息港开设的栏目近四十个,而且每一栏目都自成一体,内容详实,多媒体资料丰富,这是其它地方性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易检性。易检性也是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色,各种资讯可全部保存在数据库里,查询以前信息及相关新闻都比较方便。如青岛信息港的房产频道,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同类房子,如:价位、地点等,并可稍作比较,极大地节省用户时间。

根据互联网的这些特性,地方门户网站应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合适的品牌与应用,形成自己的特色,抢占受众资源,拓宽运营渠道。

地方门户网站应坚持服务地方的策略

地方门户网站的主要受众是地方群众,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群众的需求应是地方门户网站始终应坚持的策略。

首先,在网站的栏目设置上,应多考虑地方性。地方受众多,网站才具有更大商业价值。地方门户网站中,地方新闻栏目是了解当地人、当地事的首要途径,一般地方门户网站应考虑设置。资讯多应以本地为主,兼顾其它,决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因为要看其它地方新闻资讯,大可上新浪、搜狐,显不出地方门户网站的地方特色,而且,全国及至国际资讯多而广,挑选、采编精力消耗就会更多,栏目质量也自然会降低。除地方新闻之外,地方群众上网查询最多的是房产信息、人才信息、婚介交友信息、二手信息、本地各类服务机构的电话信息、商户的促销信息等,以及服务本地受众的便民信息,也应该大受本地群众欢迎,如青岛信息港设置的本地天气预报、航空时刻、公交线路、青岛地图等栏目,极大地方便岛城民众的出行;再如青岛信息港设置青岛景点、青岛美食、酒店预订等,方便本地群众的同时,为外地受众提供相交信息,服务了地方经济,提升了网站自身知名度。因此,合理设置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栏目,是网站运营要慎密考虑的问题。

此外,地方门户网站坚持走地方路线,会让网站更具亲和力与生命力。

互联网的魅力在于互联,用户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匿名或“网名”交流。地方门户网站相比起传统传媒,更为有利,可化咫尺为见面,打破网上网下的距离,多举办线下活动和聚会以及注册商户的促销活动等。在网民的心目中,网站不再是几个字母的组合,而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和纽带。因此网站作为重要的平台、桥梁、纽带,很自然地在受众大脑皮层中建立起稳固的映像点。从这个角度而言,真正具有亲和力的网站,其流量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地方门户网站,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可以让广大网站用户参与进来,人人都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和网站内容的分享者,也都是网站内容的接受者。接收、分享、制造,网站的影响力不断扩散,再加以适时的亲和活动,让受众真正融入其中。

地方门户网站的运营应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

网站要生存,肯定需要资金。因此地方门户网站的运营也应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当网站通过合理的栏目吸引力、高质量的互动性、超强的亲和力汇聚起一定数量的受众后,地方门户网站才会有大的发展。然而,这个受众的积累是比较缓慢的,有很多地方门户网站开始有着很好的规划,但是盈利缓慢,运营1-2年后都没有很好的效益,就会丧失经营的兴趣,减少投入。尤其是个人站长运营地方门户,在运营之初一定要仔细计算网站月度最低开支多少、多少时间后收支平衡、多长时间后盈利、多长时间后纯利润达到目标收入,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撑到达到盈利目标的哪一天等?因为这个行业随时随地会诞生出很多竞争对手,如果不能快速实现盈利目标,就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持续发展。

受众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公益性的宣传栏目,真正能产生投资回报的栏目不仅技术含量高,需投入较多人力开发,而且相对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因此在这类栏目的投资上,地方门户网站应仔细研究。尽管没有哪个网站功能或栏目可以保证投资稳赚不赔,但是,有一些功能被普遍认为是值得投资的,而另一些功能则是可能会给网站带来消极影响的。

值得投资的功能有:搜索:成本不高,但能帮助客户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从而把客户维系在网站上。博客:这也是一个技术、时间投入都不大的功能。活跃的博客们能给网站带来价值。播客:图片、视频比单独的文字能更吸引人。而如今的数码设备让这一功能越来越便宜。

要谨慎投资的功能有:注册:遇到需要注册时,受众很容易会离开,他们更愿意去那些不需要注册的网站。

音乐:有些用户觉得网站的音乐让人厌烦。因此,提供这一功能前要确信有充足的理由。

多语言支持:看起来提供多语言支持的网站比较专业,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根本不需要这样功能,建议节省开支。

地方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

首先,作为地方媒体,地方商户加盟费是主要盈利来源。地方商户加盟费,可包含商家联合优惠会员卡销售收入、页面广告费、Vip会员费、频道冠名收入等,其中尤以页面广告费收入最多,网站及商家也最重视。以青岛信息港为例,网站在广告服务宣传栏,根据商家在该信息港主要精品栏目(如首页、房产频道、教育频道、旅游频道、婚庆频道等)投放广告的具置、具体形势、具体版幅及具体价格作了清晰的说明,根据该说明,地方商户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栏目、相应形式投放广告,这样对商家而言,广告的投放更具针对性,收到的实际效果也最佳。当然,地方商户加盟的数量及费用与网站会员多少及网站知名度、美誉度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提供相应的网络技术服务来盈利。地方门户网站不应同于传统的地方媒体,不能单纯地靠企业或商家主动,还应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比如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企业建站、主机托管、域名注册、虚拟业务服务等相关业务,既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收获盈利,又可进一步扩大网站的影响力。青岛信息港依托青岛网通技术力量,开发智能建站系统,根据该系统,已成功开发出艾米儿国际花艺网站、青岛市弘文星现代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网站等,已收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以上常见且实用的盈利模式外,地方门户网站要想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超越竞争对手,创新是最好的途径。技术上的创新为网站提供新服务、新业务的技术支持,是网站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而盈利思想、盈利模式的创新则是网站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壮大的助推器,本文介绍几种目前较为成熟的商业网站盈利模式,以供借鉴。

信息“wappush”服务费(短信):这是最有特色的赢利模式,同某一移动运营商合作,将某栏目或某业务的最新资讯链接,通过短信发送到支持wappush功能的对此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手机上,用户只需要阅读这条短信,打开短信中的链接,就可以直接访问业务了。

移动增值业务:选择优质的Sp业务商,通过短信、彩信、彩铃等无线形式,网友可以通过网站平台给自己的亲人点歌等,来获得提成收入。当然,增值业务还有很多,比如企业黄页等,形式多种多样。

电子商务:可借助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在线推广一些本地商品,通过B2B(如全球采购123trading.省略)收取相应的利润,而且B2C比较适合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希望建立B2C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市场潜力不小。

3G相关业务:目前3G网络相关业务方兴未艾,地方网络门户要予以关注,一旦某一赢利模式或业务成熟,要积极跟进。

以上是大多地方门户网站的赢利模式:努力挖掘客户设立特色栏目吸引特色人群(集聚效应、口碑相传等营销方式)投入适合该群体的广告及电子商务开发新技术新思想等创新手段,这一赢利模式贯穿网站经营的整个环节。

地方门户网站发展前景

地方门户网站是地方媒体的有效组成部分,有其合理存在的意义,只要认真调研、合理规划、精心操作、持续经营发展,必然能在地方媒体中获得一席之地。但未来地方门户网的经营存在着诸多风险:首先,信息的管控风险。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从技术和政策上,都难以科学地、有效地、有理有据地进行,当控制不力的时候,网站就会面临关闭,这是许多地方门户网站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巨大的投入很可能会因为论坛或其它某篇文章导致被关停。其次,竞争的风险。未来地方门户网站的竞争必然激烈,各大网站的地方分站连锁加盟、地方传统媒体的强势介入、新人新公司的不断进入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各种创新变化,网站经营者都应积极面对。另外,各方面潜在的风险。地方门户网站必然会涉及到地方的人和事,不可避免的会有企业、个人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这些因素,趋利避害,也是网站经营者应仔细考虑的。

综上所述,地方门户网站要想在未来的经营中规避风险,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要立足本地、突出特色、拥抱新技术、创造差异化服务,努力提升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各个环节,便能站稳脚步,挤掉泡沫,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康峰.商业模式的概念分析[J].江苏商论,2003.5

2.孙学文.我国B2B网站盈利模式创新与发展[J].商业时代,2007.10

商业运营方式篇2

[关键词]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运营模式

当下“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字眼。自2002年起,国际各大运营商开始陆续宣布他们即将或已经开展了移动支付方面的具体业务。到目前为止,移动支付在日本、韩国、欧洲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在日本,i-mode服务成为移动支付的一种成功尝试,使用手机可以直接购买电影票或在商场购物;在韩国,每月会有超过30万人购买具有移动支付终端功能的手机;在欧洲,英国的手机支付早就可以允许汽车驾驶员使用手机直接付停车费。

在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应用尚属于初步阶段,但相关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了移动支付的广阔前景,各方正在积极推进移动支付的相关业务应用,力求在移动支付这场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然而,移动支付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及应用。因此,本文在对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构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移动支付现行的几种运营模式,对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运营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加以分析。

一、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移动支付业务涉及面广泛,其产业价值链由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和用户等多个环节共同组成。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成员的多元关系及竞争关系决定了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的复杂性及多元性。

1.移动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是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之一,负责搭建移动支付网络,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在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移动运营商在品牌和客户资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为移动支付提供信息交易平台,负责协调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控制着整个产业的核心资源,并肩负设立行业标准的责任,因此移动运营商在产业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否有效地与产业链的参与各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否督促产业链中各主体都发挥所长实现自身的发展,都是产业链赋予移动运营商的职责,它决定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竞争优势。

2.银行

银行是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的另外一个核心。银行作为与用户手机号码关联的银行账户的管理者,需要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一套完整、灵活的安全体系,从而保证用户支付过程的安全通畅。与移动运营商相比,银行不仅拥有以现金、信用卡及支票为基础的支付系统,还拥有个人用户、商家资源。

在韩国,银行独立运营手机银行的模式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主要原因在于韩国的银行对移动支付相当重视。因此,银行作为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的核心,需要看重长远利益,加强与产业链上其他主体的合作,力推移动支付的使用。

3.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是指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服务之外,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和银行的支付结算资源,进行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的支付服务商。

作为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衔接环节,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构建移动支付平台,并与银行相连完成支付,还可以充当信用中介,为客户提供账号,并且还为交易的进行承担部分担保责任,另外,随着业务的发展,为获取更多的业务增值点,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开始进行交易资金代管,由其完成客户与商家的支付后,定期与银行统一结算,或者与银行密切合作,实现多家银行卡的直通服务,充当第三方支付网关。

4.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

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是连接用户的最后环节。从终端的角度来看,移动支付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移动终端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随着移动通信跨入3G的时代,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提供集通信、娱乐、记事、个人iD、支付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终端设备。这些类型的终端被厂商推出市场,为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移动支付运营模式分析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是由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中各方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原则决定,需要充分考虑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利益共享与利益平衡。移动支付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呈现着多样化的特征,依据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不同,以及参与者相互依赖关系不同,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以银行为主导的手机支付运营模式

银行独立地提供移动支付服务,手机只是作为支付的媒介,对于信息的传递,只是借助移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并交付信息服务费。移动运营商不参与运营与管理,只负责提供信息通道。用户将手机与银行账户进行绑定,直接通过语音、短信等形式完成支付过程。银行作为用户银行账户的管理者,拥有一套完善的体系,能够保证用户支付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模式中,主导地位的确定能为银行带来几方面的收益:第一类收益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每次银行移动支付所获得的交易费及服务费分成。第二类收益是移动支付中手机银行账户上用户的预存款,这有利于增加银行的储蓄金额。第三类收益是有助于唤醒睡眠卡,目前银行卡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存在大量的睡眠卡,然后手机银行可以通过移动支付业务去激活银行卡的使用。第四类收益是借助手机的功能将手机终端扩展为银行服务的渠道,有助于巩固和扩展用户规模,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一类收益是能够有效地减少银行营业网点的建设,减少其运营成本。

2.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支付运营模式

此种模式是以移动运营商代收费为主,银行完全不参与其中,所需的技术成本比较低。运营商可以完全控制整个产业价值链,由于提供了移动网络的接入,有机会引导用户在手机上浏览,获取盈利的机会,同时移动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中还可以同时提供支付服务与内容集成等。在进行移动支付时,一般是将话费账户作为支付账户,用户实现购买移动运营商所发的电子货币来对其话费账户充值,或者直接在话费账户中预存款,当用户采用移动支付形式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交易费用就直接从话费账户中扣除。

移动运营商基于通信服务的同时提供支付服务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额外收入,通过提供定位信息、支付处理,就能控制服务的关键参数,获得更多的用户群体,并开发用户贡献率。除此之外,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中还能从众多内容提供商、广告商和其他参与者获得收益。由于这种模式没有银行的参与,大多属于小额支付,安全级别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应用在购买、电影票、游戏点卡、付费下载等领域。

3.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主导的手机支付运营模式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该模式中的主导地位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了手机支付平台,并与银行相连完成支付。其次,充当信用中介,为客户提供账号,并且还为交易的进行承担部分担保责任。另外,随着业务的发展,为获得更多的业务增值点,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开始进行交易资金代管,由其完成客户与商家的支付后,定期与银行统一结算,或者与银行密切合作,实现多家银行卡的直通服务,充当第三方支付网关。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取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向运营商、银行、商户收取设备与技术的使用许可费;二是与运营商及银行就用户的业务使用费进行分成。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该模式的所处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市场对其在市场能力、资金运作、技术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三、三种运营模式对我国移动支付发展适应性分析

移动支付在日本、韩国发展的比较成熟,日本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是以运营商为核心,而韩国主要使用以银行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各国具体国情不一样,日本韩国成功的移动支付运营模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移动支付业务来说,这三种都有一定的不适合性。

对于我国移动支付业务来说,它是在通信技术和金融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必成为移动支付价值链的两大主体。两者都希望在支付产业链中获得强势地位和超额价值。但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两者都不适合做主导者。对于以移动运营商为核心的运营模式来说,如果移动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那么就会出现大量的沉淀资金,这会与国家的金融政策发生抵触。其次,银行也不会同意移动运营商单独经营移动支付业务,因为移动运营商拥有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这样会危及金融行业本身的利益。同时,移动支付技术的信用体制没有银行的信用制度健全。对于以银行为主导的运营模式来说,也存在很多问题:手机移动支付所交易的资金都是小额资金,并且使用移动支付的人不多,而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对支付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并且要支付给移动运营商大量的租金。可见银行并没有得到丰厚的利润回报。

对于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核心的运营模式来说,虽然第三方支付服务运营商可以协调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运营商之间的利益,但是单凭第三方的力量远远不能驾驭产业链的发展。因为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业务创新能力、市场反应能力、资金运转能力,以及全面的协调能力等有欠缺。

从上面几种运营模式本身来说,不适合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另外,我们从顾客的要求来说,这几种模式也不能有力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发展。移动支付在推广初期,顾客对移动支付交易的安全性、手续费用是否昂贵等方面有质疑。这些因素给移动支付的发展带来了挑战,目前,我国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新颖的运营模式促进支付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适合我国移动支付需要的运营模式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这三种商业模式均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对移动支付产业链进行整合,策划出一种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运营模式。首先,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的两大主体必然是产业链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根据上面对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分析可知,我们只要引入一个第三方,来协调移动运营商和不同银行之间的合作。这种模式既结合了以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以及以第三方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又克服了两种运营模式存在的不足。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作为移动运营商和银行机构的桥梁,可以使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支付平台之间分工明确;可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运行效率,实现跨行之间的支付交易;可以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促进价值链的高效运转。

在我国,目前采取的移动支付模式已经考虑到引入第三方。例如中国移动发展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是移动运营商与银联合资的模式。银联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一方面可以使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建立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户的支付过程。移动运营商与银联合资的模式已经为中国移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个运营模式还有缺陷:即在这种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只有银联一家、没有形成充分的竞争优势,银联逐步发展成垄断企业,不利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展。

可见在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中引入多个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并且这些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由运营商独立组建的运营方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方案。一来,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由运营商组建的,所以用户资源充足;二来,削弱了银联的垄断地位,形成多个第三方服务商竞争的局面,更有利于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相信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以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而分别由银联和运营商组建的多个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协助支持的运营模式会成为移动支付行业的标准。这是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

商业运营方式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管理制度

运营管理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工业企业生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运营管理是现代企业三大职能财务职能、运营职能、营销职能之一,通过运营管理,企业能够把投入转换成产出,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逐渐由小到大,数量逐渐有少到多,现代管理理论认识到企业的运营管理职能和财务职能,营销职能的重要性。可见,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要想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就必须要重视银行自身的运营管理。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制度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营与管理制度已经落后了,为了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为了学习国内外先进银行的管理实践,各大银行纷纷的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模式中走出来,逐步的向现代商业银行模式转变,确立了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制度。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为了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了股东创造财富、为了自身稳健经营而进行的防范风险的过程。通过运营管理使得经营中的各种要素、经营项目的各种排列组合,以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虽然各家商业银行追求目标侧重点的不同,由此形成各不相同的管理理念,各家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作用的对象却是大体一致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向着前后台分离,后台业务集中的新型运营与管理制度的方向改革。

二、国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许多先进商业银行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在运营管理方面发展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框架。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选择其中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以达到指导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现代运营管理制度的目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制度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有的运营能力不能适应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的需要、目前的金融市场产品增长迅速,交易数量、交易方式和处理方式的变化大大增加了银行运营管理的复杂程度。同样的,金融市场的需求也从最基本的流动性、安全性向着信息化、便利化转化。综上所述,这些对于银行的安全、快捷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所不能做到的。(2)现有的运营模式不能适应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在金融市场上的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无疑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各大商业银行因此就必须重视与客户的关系,让客户不需要接触银行内部复杂的流程就能为客户提供一整套服务,同时提高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满意度。传统的这种“网点全流程、柜员全功能”的营运模式显然与“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银行市场运营的要求相矛盾。

四、提高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措施

现代级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的变革需要对现有的运营模式进行彻底的颠覆,需要进行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内部管理能力的培养,涉及的问题非常多,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其中主要有如下这些方面的关键要素。调整商业银行运营组织构架。(1)适当的调整银行的组织机构。可以在总行和一级分行以及二级分行专门设立运营管理部门,主要统一管理全行的运营业务。在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单独设置后台中心,主要负责集中作业、集中清算等业务,目的是为各分行网点作业提供后台的支持。设置的“后台中心”将会随着运营改革的发展而不断提升,从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发展为现代化得“主动式管理”,并且借助网络信息的支撑,逐渐的向更大的业务集中方向发展。(2)实现前中后动。由于分设的前、中、后台归属于不用的管理部门,那么部门交流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因此,一是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交流合作,促进前中后台的员工彼此合作,加深了解,从而保持银行的业务程序流畅。二是在前、中、后台实行管理一体化得要求。三是合理的统计各项业务的峰值和峰谷,并且在此基础上合理时间安排,优化员工安排。(3)建设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要开发能支持业务快速发展且具备优秀业务处理能力的服务平台,研发效率高、可升级的业务处理系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此,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就是要建立这样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宗少俊,周明,孔新荣,张绍峰.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9):46~50

商业运营方式篇4

[关键词]运营商;电信产业;产业链;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53-1.5

随着宽带用户和网络规模的急剧增长,宽带已经成为固网电信运营商主要的收入增长点,其战略地位已充分显现。火爆的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影视的流行以及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节节攀升……多家电信运营商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丁宽带业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还存在滞后与不足现象,企业的运营策略、市场培育和拓宽、资源优化、管理模式等方面也有待提高。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缺少现代市场经济思维、市场意识薄弱、客户意识差以及企业商业模式研究匮乏是根本原因。部分电信运营商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思考还停留在旧有体制范畴,缺乏研究商业模式的意识,导致在管理创新方面显得有些盲目,商业模式也不清晰。

一、电信运营的变化模式

商业模式的变化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演变。以前,电信行业是在政府严格管制下运营的,运营商处于主导地位,其商业模式以垂直生态链的形式存在,上游是增值业务提供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下游是广大客户,电信运营商只要采取建网、放号、收费这类简单的商业模式就能开展业务。而新型的电信产业价值链打破了旧有模式,其庞大的网络在各价值参与主体之间构成了复杂的价值创造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要求运营商在商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产业价值链的发展。相对于目前比较单一的价值链,未来多赢格局的商业运作模式将会在产业生态链中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产业价值链分化、整合将进一步深化

从目前的趋势看,电信运营商整合内部资源已势在必行,其结果将导致业务提供部门从网络运营中剥离出来,成为一家全新的公司单独运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以往运营商各自为战的局面将演变为运营商联盟之间的竞争。

(二)由单纯竞争向竞争合作转变

以往运营商的商业运作模式相对封闭,其表现形式为单纯的市场竞争,今后这一局面将得到改观。以固网和移动为例,这两个不同种类的网络将形成互补,双方的合作将增强整体实力和市场占有率。另外,网络资源互补还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总体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运营商主导选购设备

如今的客户见多识广在选购服务项目时也显得更为挑剔,为了满足用户种类繁多的业务需求,运营商在选购设备时就会以自我为中心,重质不重量,尽量挑选市场畅销品种。作为掌握固网资源和宽带互联网业务的电信运营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资源,依靠固网和移动业务的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优势,创造一个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二、电信运营商在运营模式创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信运营商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优势固然明显,但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合理定位产业链中的自身价值

长期以来,独享业务全部收入是电信运营商在经营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理念;但是随着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其在电信价值链中的领导地位将变为核心地位。这就要求运营商主动放下身段,和其他市场主体通力合作,紧密联系,合作伙伴为运营商提供丰富的商业内容和先进的服务理念,运营商则利用其掌握的资源与战略联盟共享营销渠道、电信基础网络和客户,体现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各取所长、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所以,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当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在价值链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如何才能形成为顾客提供服务的网络,发挥出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协同效应。 核心 核心

(二)盈利模式创新,分配制度是基础

在传统的语音通信时代,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比较简单,仅仅依靠其铺设的网络线路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而且没有其他企业能够与之竞争。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未来的电信格局将是运营商、网络业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

目前,运营商正处于由语音通信服务商向综合信息提供商的转型期,电信业务的“盈利模式”已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如何获利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产业链上各成员如何获利、如何分成的问题。电信运营商通过与服务提供商在价值链上的深度合作,可以使其根据客户不同种类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综合信息,扩大收入来源。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的创新基础在于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合作共赢的盈利模式将成为未来电信企业的发展趋势。

(三)从渠道、价格、服务和促销四个方面创新营销模式

电信运营商在传统的通信时代,只向客户提供语音产品,客户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推销方式。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曰益个性化、多样化,传统的推销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因此,电信运营商应在市场调研和细分的基础上,从渠道、价格、服务和促销四个方面创新营销模式。渠道创新要求运营商仔细研究消费群体的热点和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销售渠道。价格方面的创新,要求运营商在推出产品的同时,确定合理的定价方式,还要兼顾产品特性、运营成本等多种因素,不要因为过度强调电信产品的融合而忽视其他产品的价值。在服务创新方面,电信运营商应加强品牌战略,注重开发产品的差异性,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从而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促销手法的创新是企业经营思路转变的重要体现,其表现形式为增强客户对业务的认知度和感知度,注重体验式营销和实施捆绑营销等,并通过平台为顾客提供更多服务。以竞争严重的政企客户市场为例,要想攻破竞争对手制造的壁垒,就需要特别重视协同攻坚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切入的方法,抓住信息化和3G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固话、移动、宽带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融合业务的行业应用,并集中资源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加强全网协同营销,发挥跨域优势,提升竞争优势。

(四)“服务,与“效益”紧密结合

把网络视为企业重要资源加以经营是网络经营的核心思想,在保证网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增强网络运维效益和运维服务水平,已经提到运营商议事日程上来,网络经营的实质是强化“服务性”和“效益性”,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发挥信息化服务、网络服务和运营分析的优势,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提升运营商市场营销、经营决策和创造效益的能力。

网络经营还要求网络运维部门主动适应当前的市场形势,迅速提升自身的市场观、服务观和效益观。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提升网络营销的能力:以客户为核心,提升客户价值创造和各类网络服务的能力;以效益为目的,整合网络软硬件资源,发挥网络最大价值。

商业运营方式篇5

后向收费,

拓展流量经营之路

当前,整个电信市场已从以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的语音时代转变为以数据业务为主的数据时代,话音业务和短信业务趋于饱和也使得运营商的人口红利基本触顶,电信业务重心的转移和市场角色的变化,迫使运营商从传统的话务经营向数据流量经营转型。对于运营商来说,流量就是今后收入的源泉,未来成功的基石。破解利润微增长难题的法宝正是流量经营。

流量经营就是要把运营商管道里的流量和用户的消费需求进行最高效和最精确的匹配,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同时给运营商带来更高的商业收益。流量经营是运营商未来发展的重点,只有搞好流量经营,运营商才不会沦为纯管道,而搞好流量经营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电信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为前向收费模式,而步入流量经营时代,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将越来越普遍。2013年10月,广东移动与广发银行合作,广东移动用户访问广发银行官方wap网页或客户端进行操作时所产生的一切流量费用全部由广发银行承担,开启了国内运营商流量经营后向收费的先河。

随后,包括腾讯、阿里、新浪微博、网易、搜狐等在内的主要互联网企业,围绕以流量资源作为营销方式,先后与国内运营商们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后向收费模式为用户卸下了“资费高”的包袱,给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同时也给运营商的流量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长点。

固网宽带业务如何流量经营

相较于后向收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逐渐深入,在固网宽带领域显然远未成气候。目前国内运营商对固网宽带业务的经营基本还是停留在卖带宽速率的前向收费模式。固网宽带业务在技术实现、计费模式、用户习惯等方面都与移动互联网业务有较大区别(见表),是导致宽带业务的流量经营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是不是宽带业务就无法实现流量经营呢?其实不然。纵观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后向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向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售卖“后向流量”,由它们整合自身业务后以“定向流量”方式赠送给用户;另一种方式是与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进行深度的业务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定向流量”与特色业务的整合服务,然后进行利益分成。

宽带业务也可以借鉴其经营思路,运营商可以借助其得天独厚的宽带资源优势,通过加强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合作,给宽带用户提供基于业务和应用的带宽保障,从而保障用户差异化的带宽需求。一方面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运营商在宽带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电信提出的“智能应用提速”,就是国内运营商对固网宽带业务流量经营的首次尝试。“智能应用提速”对宽带业务首次引入后向经营理念,开启了宽带运营新模式:运营商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进行利益分成合作,向宽带用户提供基于应用的差异化、有保障的网络能力,将宽带业务体验直观传递给用户,实现宽带提速价值的直观化和增值化。这样的运营模式给互联网价值链上的三方(宽带用户、运营商、互联网业务提供商)带来了三赢的局面:对于宽带用户来说,只要为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应用享用高体验付出相应的费用,不用纠结于花高价提升整体带宽;对于运营商来说,针对业务提升的带宽虽然不一定直接从用户那获得了收益,但通过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合作获得了利益分成,且运营商根据业务实际需求开放网络带宽能力,从传统的管道提供者到真正参与了互联网的内容运营,提升了带宽价值;对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来说,用户体验的提升必然会提高用户忠诚度、带来付费用户数的增长,大大提升互联网业务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中兴通讯Sto方案,

助力宽带流量经营

城域网中,BRaS/mSe设备作为宽带业务的接入网关,是宽带运营和管理的基石,宽带业务的流量经营自然离不开它的作用。中兴通讯BRaS/mSe设备上的Sto(Smarttrafficoperation)特性可以协助运营商开展宽带的流量经营。Sto使BRaS/mSe可以动态地创建、修改、删除每用户每业务的QoS属性及aCL属性,并可以实现基于业务的流量统计,可广泛使用于宽带用户的智能提速、双速网、企业访问互联网控制等场景。

以智能应用提速为例,BRaS/mSe作为智能提速业务的策略执行点,通过Coa接口与智能提速平台进行接口对接,智能提速平台对BRaS/mSe动态下发和撤销应用提速模板,每个用户可动态叠加多个应用模板,BRaS/mSe将用户与内容/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管道即时提速到所需的带宽速率,保障不同应用各自独享指定带宽,且可基于不同应用统计流量使用情况,并将不同应用的统计信息区分上报给aaa或智能提速平台,实现用户后向应用流量的统计分析和计费,为运营商与互联网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分成提供统计依据。

商业运营方式篇6

传统电信业务利润急剧下降,电信运营商正在从多方面寻求收入的来源,发展iptV和移动电视,通过宽带或与广播电视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电视类业务正是方兴未艾的热点。

产业链从封闭走向开放

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电信业务逐渐由传统的封闭业务体系向产业链开放的业务体系发展。目前,独立的内容提供商(Cp)和业务提供商(Sp)在产业链中的出现已经成为许多具体业务开展的需要,此时,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Cp=>Sp<=>业务平台<=>网络<=>终端,而现实中的产业链模式可以通过该模式变化得到,如下表所示。

图1所示的iptV业务产业链中,主要角色包括内容提供商/业务提供商(Cp/Sp)、业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终端用户。业务运营商具有iptV业务运营资质,通过业务运营平台保证业务的提供和管理运营,起着业务主导的作用;内容提供商为业务运营商提供内容,业务提供商向业务运营商提供增值业务,使得业务中的内容和种类丰富多彩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内容提供商和业务提供商一般能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获取收入分成;网络运营商通过提供基础网络和接入网络服务保证业务的传送和质量;终端用户通过使用终端设备选择和使用业务,并支付相关费用。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电信运营商在iptV产业链中居于主导地位,但与广电部门的关系仍然需要理顺,才能真正在ip网络上发展好视频类业务。图2示意了电信运营商在iptV中的位置。

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的原因

由于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在tV类业务发展中各持己见,从外表上看,似乎电信运营商发展tV类业务是要侵蚀广电部门已有的电视业务市场。然而,这是一个误解,事实上,通过在ip网上提供电视业务本身并不能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利润。首先,由于在中国有线电视的资费很低,ip上的tV业务本身也不可能获得可观的定价;其次,尽管交互式电视、高清电视、移动电视对用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短期而言,电视业务的收入远远不能抵消它对网络资源的占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电信运营商愿意花大力气发展tV类业务呢?以下四点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拉动宽带需求:目前宽带业务依靠个人电脑pC发展,但pC普及率很低,如果能通过(机顶盒+电视)发展,则电视庞大的用户量将大大增加使用宽带的用户数。

■提供内容消费、拓展增值业务,提高宽带aRpU值:在电视业务的基础上,电信运营商将通过(机顶盒+电视)发展内容消费和宽带增值业务,真正实现宽带用户从量到质的飞跃。

■通过Voice+Data+Video增加用户的忠诚度:已有的研究显示,tripleplay(三重播放)将大大增加电信业务对用户的吸引力,增加对用户的粘着度。

■促进电信运营商向服务提供商、信息提供商转型:电信运营商通过发展宽带tV和宽带增值业务,真正实现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服务提供商、信息提供商的转型。

三大策略

■内容管理运营策略

内容管理运营是目前广电部门把握tV类业务最有力的理由。事实上,广电部门在音视频内容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内容审核方面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运作体系,在音视频内容监管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电信运营商需要在承认广电部门内容审核权基础上与内容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

在实际合作中,以下两种方式是主要的:

内容运营商和业务运营商建立信任关系,内容审核作为相对独立的功能存在。

在该模式下,内容审核在内容提交到业务运营平台前完成,同时,面向业务运营平台的内容提供者只能是具有内容运营牌照的企业。当然,电信运营商也可以根据内容运营商的要求,建立专门的内容审核系统,Cp提交的内容通过了内容运营商的审核后才能进入后续流程。

内容运营商和业务运营商互不信任。

在该模式下,内容运营商和业务运营商各自建立自己的业务平台,接口、交互流程和收入模式通过协商解决。

电信运营商在内容管理运营方面可以考虑如下策略:

电信运营商和内容运营商可能在初期无法直接建立信任关系,但一定要在合作的过程中推动与内容运营商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样才能减少重复工作,节省运维总成本。

电信运营商在发展电视类业务时,需要在业务功能方面进一步细化,最终通过谈判与内容运营商在权、责、利方面达成一致。

电信运营商可以以终端的管理维护和业务QoS端到端保证为筹码,争取在谈判中处于更主动的地位。

在手机广播电视和CatV+宽带ip模式中,由于广播网络一般不会由电信运营商建设和运营,内容具有直接审核发送的需要,可以让电视业务和宽带业务有所分离,将直播电视等业务放开给广电发展,并通过反向通道给广电部门做好业务支撑。

■业务和网络运营策略

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是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所在,需要电信运营商通过自己的能力建设牢牢把握,可以考虑如下策略:

业务运营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是电信运营商必争的环节,运营商需要通过在业务引擎和业务管理方面的技术能力,保持自身的优势和主导权。

通过业务运营平台和终端的紧耦合,构建安全、灵活、有质量保证的业务环境,取得业务运营的主导权。

通过与网络运营的紧密结合,保障业务的质量,降低整体运维成本。

商业运营方式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能管道运营商转型

2012年12月,微信荣登央视《焦点访谈》,被解读为受欢迎的“危信”。随后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抛出了“腾讯”重磅炸弹,矛头直指这一产品。中国联通宽带在线总经理何华杰也曾对外表示,如果按照用户数量来衡量,腾讯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运营商。对于这种情况,与其说是腾讯给运营商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不如说是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已经对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造成了冲击。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移动运营商处在转型的阵痛期,如何避免“沦为管道”?如何利用好移动运营商自身最大的优势――“管道”,深度挖掘其潜力,重构产业价值链?这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冲击下的移动运营商运营现状

(1)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移动业务运营带来巨大冲击。据行业权威咨询机构的研究显示,随着大量智能手机用户使用聊天应用软件代替传统的短信服务,截至到2012年底,全球电信运营商将在短信收入这一项损失230亿美元。由于传统短信服务向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让路,预计到2016年,电信企业损失可能会增加一倍多,达到540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全球运营商损失收入分别为87亿美元和139亿美元。全球主要国家的移动运营商都已经感受到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威胁。

(2)运营商遭遇成长瓶颈,竞争激烈致aRpU值下滑。三大运营商因用户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正在消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新增3G用户合计达948.4万户,相比之下,2G用户增量市场显得惨淡,中国电信2G用户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中国移动当月新增2G用户68.4万户,中国联通2G用户仅新增7.8万户。对于中国移动,即便加上3G,其新增用户也已倒退至2005年,当年12月份,中国移动新增用户396万,接近于中国移动2012年11月数据。不仅如此,在aRpU值方面,三大运营商收益也在持续下降。中国移动2012年一季度的aRpU为65元,同比下降3%,较2011年第四季度下滑12.2%。2012年一季度,中国联通3G业务和2G业务aRpU值分别为93.9元和34.9元,同比分别下降了约19.9%和10%。

(3)“去电信化”已成为共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行业的利润重心加速由网络层向业务层转移。为了避免被边缘化,演变为管道提供者,各大移动运营商已经深刻认识到“去电信化”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转变运营理念,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且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争取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赢得主动。

二、移动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下面临的问题

(1)appStore(应用商店)模式打破了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的垄断控制。早在2000年,中国移动就正式推出了移动数据业务的统一品牌“移动梦网”,英文名为monternet,意为“mobile+internet”。这是全球很多运营商在当时采取的数据业务的经营模式,此种模式基本让运营商掌握了整条产业链,因为不管是入口、管道还是内容和收费等方面,运营商对移动网络实现了绝对的全面掌控。但在2007年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彻底改变。随着苹果手机及其应用商店的出现,以及后面涌现的安卓手机及其应用商店,对运营商原有的封闭系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业务的入口不再单一:苹果通过自己搭建的内容分发平台,成功地绕开了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的封锁。更重要的是,android千元智能机的普及催生了数量繁多的android市场。“移动梦网”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和用户的消费习惯,运营商内部也在对这种模式进行调整。到2011年,中国移动对梦网的支撑公司卓望进行一系列调整后,已经基本宣告了梦网模式的终结。至此,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由攻转守。

(2)语音、短信两大核心业务正被“微”革命。当手机刚出现时,其无处不在的语音对话功能和方便的短信操作成为了用户通信的主要通道。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利用手机的聊天应用软件免费“传信”,甚至通过语音传送功能,连手机自带的语音通话也用之甚少。在移动互联网语音的强大冲击下,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增长一路放缓。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9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1601.3亿分钟,同比增长5.2%,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8.4个百分点。点对点短信量受到移动互联网ott(overthetop)业务的冲击,在移动短信业务量的比重首次降至一半以下,为48.5%,比去年同期下降8.5个百分点。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达到47.5条,同比下降13.7%。同时,运营商的aRpU值也呈下降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免费的沟通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如果说应用商店模式只是削弱了运营商的增值业务,那么类似于微信、微博等ott应用的普及和Voip的快速发展则是对运营商的核心业务造成了致命伤。

(3)持续的网络建设投入换来的只是“增流不增值”的尴尬局面。ott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蚕食着运营商的相关业务,同时,业务带来的爆炸式的流量增长对移动运营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移动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公司可谓是“爱恨交织”:一方面,运营商与移动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的竞争关系明显,移动互联网公司替代传统短信和语音业务的应用软件杀伤力巨大;另一方面,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的增长离不开移动互联网巨头相关业务的发展。尽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遭受到冲击,但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筹划各自网络的扩容升级计划,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同时网络投资回报率降低的风险也在增加。流量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剪刀差日益扩大,未来几年的差距可能达10倍以上,企业难以长期健康发展。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运营商转型的对策建议

(1)布局智能管道,优化计费模式。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各大运营商正在不断地开展宽带提速行动。然而,网络的带宽并不是运营商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而是宽带网络的性能。因此,必须推动宽带网络由粗放式发展向智能化发展转变,实现精细化网络运营管理,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精准化、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智能管道需要新的计费模式――更加灵活的定价模式,这将扭转运营商利润下滑的趋势。“云计算”的核心理念就是按需获取it能力、弹性计价。同样对于移动运营商,在网络繁忙与空闲的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计费方式以及按照数据价值收取费用将是更加精细化与更大弹性的计费模式。通过忙时与闲时的价格区隔一方面缓解了业务流量分配,与网络压力,并能提高收入。有价值的数据流收取更高的价值将更能体现服务的重要性与提高整个网络的服务水平。

(2)全方位开放平台资源,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运营商是以网络资源为主,提供部分的内容和运用。互联网公司则是以内容和应用为核心,但是缺少基础网络资源,在产业链里面,双方有着很好的合作切入点,运营商可以将他丰富的网络平台能力,通过开放平台的形式,提供给各类的应用提供商,共同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条件下,开放对于运营商不仅仅是一个业务的驱动,也包括多重的战略意义。第一,通过开放可以直接盈利,对第三方挖掘能够刺激潜在的消费需求,促进业务的销售能力;第二,与优秀的互联网应用公司深层合作是创新的一个价值基础;第三,运营商以前主要是对于单纯网络或网络+业务的运营,未来运营商也将向网络+业务+能力的方向转型。所以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运营商构建开放平台,通过开放服务支撑,可以凝聚广大社会合作伙伴,打造具有产业影响力的新的生态系统,也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3)探索新机制,推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的专业化运营。

1、移动互联网

①针对自身优势业务,加快其公司化专业的运作步伐。对于运营商传统的优势业务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快其公司专业化的运作。这些业务已经具有较大的客户规模和用户粘性,公司化的操作有利于其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正面竞争。另外,运营商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终端公司,利用运营商自身的客户规模、渠道优势、业务优势,结合客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终端,从而加大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掌控。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新的产品和业务。移动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用户身份识别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中,移动终端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用户身份设别可以通过终端识别完成。二是收费途径的优势。移动运营商渠道优势、便利性优势以及潜在的客户优势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大力发展移动终端支付业务。另外,运营商可以与影响力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新的产品和业务,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商业运营方式篇8

这是一个太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太坏的时代;这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这也是食物紧缺的严冬,在这样一个时代,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同样,盲目前行也意味着迈向深渊。

1谁束缚了iCt的手脚?

洪蕾周成国

如果想感受通信信息技术的蓬勃朝气,首站非英国莫数。无论是城市公交车上上演的通信业竞争秀,还是繁华街区经营得红红火火的沃达丰专营店,又或是素有“蓝色格调”之称的o2门店,英国作为技术革新的先驱,随处都彰显创新科技的时尚魅力。

在iCt领域,英国电信也是瞻前者之一,自然也不是唯一将橄榄枝抛向iCt的运营商。iCt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话题和趋势。2004年,“iCt: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第36届世界电信日主题;2005年10月,“iCt中国・2005峰会”召开。综上种种,无一不折射出iCt在中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欧亚版图的这一端,中国的iCt产业由一小股流泉已壮为今日波澜是缘于it和通信厂商的双手推动。一个是在it服务领域骁勇善战的传统it厂商,一个是在利润空间挤压下以转型投石问路的传统价值链盟主,两者对iCt的集体示好铺垫着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未来发展之道。当两种不同类型企业共同向前大步迈进,实现融合的进程中,利益的博弈与商业模式的重组是步履沉重的关键因子。

当麦当劳将第一个玩具呈于店堂时,也许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全球第二大快餐连锁集团会在玩具零售业市场上开枝散叶。优势资源与创意营销的完美融合成就了麦当劳在零售市场上的一番成就。在开启这扇创新业务大门之前,必须首先完成强化专业素质的功课。

Ct:电信完美侧身遭遇尴尬

2005年,深圳电信的Bluenet――蓝色魅力企业定制信息化服务业务曾经“征服”了近12000家中小企业,这项iCt领域的涉水业务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特点,采用aSp的商业运作模式,由深圳电信牵头组织多家软件企业参与运作,通过整合电信基础业务产品与电信增值业务产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或许这算得上是传统运营商在转型契机下在企业信息化市场吹响的第一声号角。时至今日,通信与it的融合已经成为更多丰富电信应用诞生的基础条件之一。在iCt这块试金石的指引下,传统电信在向众人展现“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完美侧身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尴尬。

面对新的产业市场,作为公用网络平台的独有者,电信运营商利用网络优势在提供基础服务时,附上各种增值服务和应用具有先决优势。但iCt业务的知识服务特殊性也对服务提供者提出了高素质诉求。在个性化方案定制和全程服务提供过程中,尤其是售前人员,承担偏向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的咨询顾问角色,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对行业it的整体情况也必须熟悉。而在运营商的人员构成中,智能布线、视频、交换机、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人才缺失,而具备it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对企业客户而言,总包总揽的服务对其最大的兴奋刺激点无疑是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实施过程中,it产品与企业业务、管理流程无缝契合,而传统运营商在对客户行业知识的了解上不占先天优势。相比较而言,it服务业的行业管控体系和经验业已成熟,紧抓行业用户需求点的功力着实不浅。对此,运营商强化专业素质是必备功课。

“抓住一个客户,就是让它把每一笔钱都给神州数码”,这是神州数码领头人经常用上的一句话。这也是it服务业紧抓行业客户,从金字塔顶端往下做业务的生动写照。的确,靠近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有利。但在资金实力、渠道开拓、业务创新等方面,传统it厂商功力尚浅。

it:金字塔顶端难以承受之重

在行业市场上,传统it厂商的优势不言自明。iBm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中国金融服务事业部,渗透行业市场的力度可见一斑。神州数码公司面向建设银行的服务提供部门即为一个上百人的事业部,服务内容呈现多元化。

行业信息服务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在资金实力、渠道战略以及业务开拓等着眼处,传统it厂商面临修为不足的现状。由于本地it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金有限,在资金周转过程中,资金预垫往往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包袱。另一方面,客户关系管理需要“重金打造”,这些在成本考虑中突出的矛盾焦点使it企业面临资金门槛威胁。

另外,it企业售前只盯重点的习惯性操作方式往往会造成项目需求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正是由于企业分支网点的繁多对资源协调和集中调配形成很大挑战,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网体系尚未形成,传统it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中,难以迅速协调各地资源,或承接来自任一网点的业务。

在创新领域,it企业需要第一时间洞悉企业客户的利益诉求点,针对企业提供个性化方案。对此,传统运营商更显竞争优势,其产品线长,业务众多,较易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与iCt业务进行捆绑销售。同时,在Ct专业特点明显的某些iCt类业务上,固网运营商也具有独特优势,如呼叫中心外包。

在全球性信息化服务浪潮所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下,传统it企业及电信运营商两大主角均投身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信息服务等贯穿于产业链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在运营商转型的号角声中,运营商向提供iCt综合化服务提供商转变,这使得运营商与传统it厂商之间的关系由简单的服务价格比较下的初级服务关系,上升到“it+iCt”的紧密结合,运营商与企业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it企业排头兵的威慑力不可抹煞,对行业市场的了解,对专业领域的深入意味着it企业将位于产业链条上的中坚地位。

业界观点

企业iCt服务应注意三点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需要依赖外部网络条件而存在的需求,如办公自动化(oa)等等;第二种是需要依赖外部网络而存在的需求,如电子商务(e-Commerce)等。当internet逐渐普及后,第二类需要开始成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主流。但对于国内的很多企业来说,第一类、第二类需求是并存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企业用户对信息化的需求可谓千差万别。

在企业iCt市场,该如何满足这些差异性很大的企业信息化需求呢?

首先,低成本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从趋势来看,iCt技术在企业市场应用虽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创收的能力,创造更多的商业利润,但一开始总是强调对成本的节约,如通信成本等等。

其次,服务内容涵盖范围要广泛,应该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的信息化需求。与多样化的需求相对应,企业iCt服务的涵盖范围也应是相当广泛的,在目前条件下,无论单一的it企业还是单一的电信运营商,都很难完全以自身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因此,这一市场需要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盟。从国外运营情况来看,企业iCt服务的内容大致分成如下四类:

网络服务需求。ip是目前网络互连的事实标准,以此为基础,传统的网络服务延伸出了大量网络服务需求。

it服务需求。对信息终端进行维护管理,对企业网站、企业e-mail系统进行托管服务是典型的it服务需求。

应用服务需求。这类服务通常需要对客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很好的理解,之后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企业流程管理需求。这一服务需求来自企业客户核心的业务处理流程,企业客户最终希望通过上述三类服务的应用,使其效能能够在企业流程管理中得以体现,并产生增值作用。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iCt服务必须以提高企业效率,创造商业利润为最终目标。企业信息化最初的目标是节约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能,最终的目标却是要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商业利润。

2运营商:iCt的最大挑战是组织和人力

(张炎滨)

电信运营商是iCt服务提供商的后来者,从传统的电信服务到面向iCt服务转型,运营商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企业的方案和商业运作越简单越好,最好不要牵涉运营商里面更多的部门,这样才减少很多麻烦。”可见,在运营商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

运营商部门协调之困

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某物流企业因为业务需要,准备建一个本地话音网。该企业有分支机构20~30个,遍布整个城市。除了要实现话音业务这个当务之急外,结合该企业实现更多业务的长远设想,他们也考虑建设一个遍布全国的网,因为业务不断在扩大,将来国内很多城市都会有分支机构。

于是,某供应商根据需求设计了两套方案,一个本地的话音网,只能满足当前需要;一个是可以遍及全国的组网方案,不仅解决了本地通话,同时,长途话音通过租专线方式解决,还可以传数据,也解决了报表及时汇总的需要。

但是,最后,该用户还是选择了前者,因为拥有本地线路资源的当地运营商不同意他们组全国的网。而不组全国网的根本原因在于专线业务的收入不算本地运营商的,算集团公司的。这个时候,用户明知道全国组网对他们有利,但是,用户没得选择。因为线路资源在本地运营商手里,人家一天不给开通本地话音业务,他们的业务就要损失很多。

以中国联通为例,集团公司有大客户部,他们就要有考核,有业务指标。而各地都有省级联通公司,从联通的整体业务体系上来看,考核以省级分公司为单位。也就是,北京联通、天津联通就有可能和大客户争夺北京或者天津的当地客户。

这也就是前面这个案例最核心之处,运营商内部的结算体系乃到考核体系的复杂,他们自己也是能避免就避免。当然,这个用户的业务不大,顶多也就是一个中小企业客户,对本地运营商的依赖性强,自然也就没有说话的份量。而像大的行业用户,自己有一个成熟的宽带数据网,就可以和运营商来谈条件,服务不到位,立刻换运营商。

今天,为企业提供iCt服务已经成为运营商转型的重要方向,大多运营商都在考虑如何为企业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服务。运营商不仅为iCt服务而努力,也同时在iCt服务上开始了新的竞争。如果从组织结构上保证运营商能够进一步树立核心竞争力,这或许是更需要思考的。事实上,部门协调之困境也涉及到运营商转型的问题。

运营商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观念转型、业务转型、网络转型、经营转型、机制转型、管理转型、组织结构转型等七个互相关联的部分。其中,网络、业务、经营等方面的转型相对比较容易,最难的就是组织与人力资源的转型,但这两方面也是运营商转型成功的根本保障。未来,以客户为中心调整组织结构不仅是企业转型的需要和发展趋势,更是成为iCt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基础。

针对用户个性定制的外包服务商业模式重构对国内运营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快速地建立一个完整的it服务外包市场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整合的运营支撑模式,对iCt产业的发展更是非常重要。

iCt之外包模式:建立整合的经营和运营支撑体系是关键

以服务种类区分的话,运营商在iCt服务上有三种方式:管理服务、外包及托管模式三种。其中,管理服务就是这种提供线路资源的传统电信服务。运营商其实最开始就是单纯提供线路资源的服务供应商,不仅中大众消费者提供服务,更为众多的企业、行业用户提供线路资源。而企业、行业用户因为具有通信业务种类多样、通信业务量大、电信使用费高、需要跨区域联网,具有发展潜力等特点,而被运营商称之为大客户。运营商分拆之后,大客户就更成了运营商竞争的一个重要市场。今天,企业通信种类已经越来越丰富,运营商在提供线路管理服务时必须还要突出面向企业个性需求的管理功能。

外包服务,是企业将通信及it服务全部外包给运营商来做,这是目前运营商正在着力发展的一项业务。据Gartner预计,截至2006年,美国的外包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314亿美元。infonetics表示,从2001年到2006年,使用外包服务的小型企业的比例将从大约25%跃升到75%。德勤咨询预测,在未来10年中,美国的外包企业通信服务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国内运营商目前已经注意到外包服务的广阔市场,前不久,中国网通就专门成立了系统集成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努力拓展新业务,并尝试建立新商业模式。中国网通系统集成公司负责张杰说:“目前,不少客户要求我们能够提供单一购买、服务支撑一点受理、服务质量通签SLa协议这样的服务,但这需要我们在给客户提供it外包时不仅能够提供网络服务、设备服务,还要能提供财务的服务,需要我们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但这种客户急需的外包服务的商业模式,中国网通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不仅是中国网通提供iCt服务的难题,对国内其他运营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何尽快地熟悉以it为特色的数据业务,如何尽快把握企业、行业用户的需求,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组网方案?这些才是运营商在向iCt发展中面临的最基础的挑战,也是运营商面临的艰巨的转型重任。

iCt之托管模式:打好合作这张牌

在管理服务和外包服务之外,运营商的iCt服务还有一个重要模式,就是托管服务。这种管模式实际上就是企业用户自己购买系统,但由运营商提供网络连接及对系统及网络的维护管理服务。事实上,在托管模式当中,随着市场的不断演进,又出现了很多新的托管方式。如通常是用户自己买系统,但是,有时,客户没有相应的人力去购买系统设备时,或者运营商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运营商就根据用户对系统设备的喜好,自己去跟相应的厂商谈,从厂商处“买”或者“租”产品,一块提供给用户。“买”或者“租”,也就是运营商与厂商之间新的合作方式。目前,已经有不少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为用户提供托管服务。最终,可能一直在为用户提供it维护的管理者有可能是运营商的人也可能是设备厂商的人。

托管服务模式是把运营商、厂商和用户三方拉到了一个桌上。事实上,这是一个三赢的服务模式,对用户、运营商、厂商都是好事。用户得到了实惠,厂商则是卖出了设备,而运营商除收中继费外,服务方面也会有所收获。但是,在托管服务中,运营商是绝对的主角,这就需要运营商能够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同时,还要能够做到让设备商“为我服务”,这样,就需要运营商打好合作这张牌,把各方的利益点、合作的模式建立好,形成顺畅、稳定的服务链。

除上述几种服务模式外,运营商在发展iCt业务时,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服务模式,就是彻底地当个集成商。中国电信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中国电信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已经为公安部、新华社等大量行业客户提供了集成服务。此外,其他运营商也都先后成立了大客户部,目标就是企业及行业用户提供业务咨询、组网方案设计、进网受理、电路调度、调测开通、技术支持、网络优化、网络管理及发展规划等全业务综合服务和端到端“一站服务”。

iCt业务是运营商的增值市场,运营商拥用通信网络资源,在发展iCt业务时,有着别的iCt服务商不具备的先天优势,但同时,iCt业务也对运营商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最熟悉的是电路交换,如何尽快地熟悉以it为特色的数据业务,这些才是运营商在向iCt发展中面临的最基础的挑战,也是运营商面临的艰巨的转型重任。

用户观

大连烟草:iCt即信息通信技术,这种表述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电信在信息时代自身职能和使命的演进。iCt指标体系包括核心指标体系和影响力指标体系,其中iCt核心指标体系列表包括iCt基础设施指标,家庭和个人iCt接入、使用指标,企业iCt接入和使用指标这三个部分。核心指标体系已经成型,而iCt影响力指标仍处于研究过程中。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政府组织进行的有关企业iCt调查工作收集的信息内容看,目前企业iCt的接入与使用着眼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接入,看企业是否拥有计算机或因特网接入;二是使用,看企业使用什么方式接入因特网以及企业是否有网站;三是电子商务,看企业是否利用因特网进行商品买卖;四是看企业使用iCt得到的益处和遇到的障碍。

it系统现状:现有的网络为4mDDn线路接入,网通、电信各2m,目前,企业在网咯架构基础上搭建了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满足了远程实时交流的需求。

典型应用:网络接入,财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未来增长点:通过网络传输商品,省掉配送费用,提高配送效率。

・记者手记・

iCt产业之所以如火如荼,原因就在于发展的压力。当前,无论是基础电信运营业、it产业还是it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今天,企业iCt市场已经成为it和电信业中产业链各方角逐的新市场。以iC产业和计算机网络产业为代表的基础类产品,以及以移动通信终端、数码音像产品、节能节水设施、汽车控制电子、医疗保健电子、教育传播电子、娱乐游戏电子、生态环保电子、安全防卫电子等为代表的应用类产品将迎来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

但是,发展企业iCt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单一的it企业还是单一的电信运营商,都很难完全以自身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因此,市场需要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盟,需要从经营思路、管理模式及人员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融合。事实上,iCt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蓝海”,最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需求”,人们对沟通手段的无止境的追求。新的生产力摆在面前,面对iCt时,it和通信业的融合需要更多的变革与生产关系的转型。从运营商到设备制造商需要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及合作模式,合作才是最佳的发展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市场越来越关注的就是it生态圈的问题。只有生态圈的完善,才能完成在信息如此渗透的市场中生存,而在这样一个市场中,服务质量和管理也永远是要面对的话题,对产业界来说,挑战最大的应数运营商。

产业链声音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Ct战略观:iCt的产生将使产业链变得更为复杂和庞大,产业链上的各方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这种共生的关系使得相互间的合作机会大大增加。

运营商从以前垄断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向多元化的业务供应商转变。除传统的语音业务之外,他们必须开发出更多的增值业务,满足终端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从“电信设备制造商”向“全面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正是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以用户为核心的宽带世界。

对运营商而言,他们不但关心网络的建设,更关心的是网络的运营效益问题。因此,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帮助他们实现投资的最优化,降低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同时通过业务应用开发,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整合产业链上的各方,加强合作是战略之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盛大网络、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合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与此同时,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还通过与咨询公司合作,为运营商提供业务咨询。

对非运营商而言,他们的通信要求更是多元化。在这个领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要一直致力于不断加强系统集成能力,以客户化方案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iCt发展观:it和通信产业的融合使得传统电信技术和it技术的分界越来越模糊。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宽带数据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甚至视频通信。这种融合最终会使网络一步步向nGn网络发展。

电信网络与it技术的融合注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实惠,比如说更好的性价比,更加丰富的并有个性化的服务以及全新的利益增长点,而这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将成为增加产业收入,推动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无论it企业还是通信企业,如果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双方都必须适应这种融合。

电信网络由于其使用环境具有很多特性,如高可靠性,安全性,QoS保证,oam,拓展性等,使得传统电信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传统的电信网络技术与ip网络技术结合,电信企业将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运营商级别的企业用户解决方案。

nGn的演进趋势和新技术的发展,也使从事企业级网络技术的it行业可以从各种渠道进入电信领域,成为新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信息化正成为企业创新的驱动力

1+1>2:没有独胜的英雄

文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绎明宇博士

iCt融合产业升级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谁束缚了iCt伸展的手脚?或许是传统厂商的固步自封,也许是电信企业的大包大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产业链上注定没有独胜的英雄,iCt产业融合的升级注定要以“分享”、“竞合”作为注脚。

电信运营商在向iCt方向整合和转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是从通信技术应用者向通信技术应用者和技术服务者结合的方向转型;其二是从基础信息通道服务商向“信息通道+数据应用”服务者结合方向转型。目前,以香港盈科电讯为代表的海外电信运营商已实现向信息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结合的方向转型,其信息集成能力非常强,而这也正是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业务属性因为信息技术而整体上从语音的传递嬗变为信息的交换,或者仅仅是业务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得以扩展,iCt都对电信业、it产业的变迁注入了催化剂,为整个电信业畅快淋漓的创新体验提供了想象空间。

同时,国内目前无论是基础电信运营业、it产业还是it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能使三方都获得新增长点的最终途径是重新构造产业关系,而在新的产业关系形成过程中,企业iCt市场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电信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而中国网通提出了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目标;中国联通也提出了“十一五”总体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全息服务提供商。虽然称谓不同、发展方向也有所差异,但各大运营商的主导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基于网络信息平台向各类用户提供整合的个性化的整体信息解决方案。

一体化解决方案:独木难成林

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是利用各类通信网络平台来向各类通信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因而其通信技术能力的积淀

普遍不多,未来向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一体化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也不可能完全达到iCt设备厂商的技术程度。

有鉴于此,各大电信运营商采取了有限进入的策略,主要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集成服务、通信工程建设、终端服务等非研发型环节介入。同时,与通信设备厂商采取技术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而对于一些技术复杂度比较高的通信网络服务,目前尚没有能力直接介入。

不论是哪个细分iCt技术服务领域,目前在中国都还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各类通信用户对于收费服务的接受程度尚不高,且iCt服务市场基本被各大电脑厂商、网络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等所把握,另外,现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实力尚不足,这使得各大电信运营商的iCt服务转型的步伐并不顺利。

对于一些大型政企用户,移动运营商主要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移动虚拟网(Vpmn)和集团短信、集团彩铃;而固网运营商则主要推广其广域集团电话(waC)和数据专线(或iDC)等,这些产品组合其实均是电信运营商既有产品线的简单组合,根本没有实现满足政企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也就很难被多数政企用户所接受。一个明显的事例就是,中国移动在近年的行业用户市场开拓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广种博收的试验方式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希望通过建立10大行业示范基地的方式来争取先进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且针对iCt市场进行服务的创新,通过每省负责一个行业的方式来争取形成多行业整体突破的局面。

由于电信运营商自身的it技术力量有限,可与各类信息化服务商(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建立广泛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从企业日常办公、经营活动的需求出发,研究开发行业用户的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随着行业市场的逐步开发,电信运营商需大力吸纳在行业市场拥有优势资源的合作伙伴,并与其在业务研发、业务运营、服务提供上展开深层次合作。

以“超级女生”为代表的公众参与型电视音乐活动就是将电视台与移动增值服务商(Sp)、移动运营商结合起来的一项成功运作,在此活动中产业链相关各主体均是共赢的结果。

数据业务:与产业链共赢

由于语音业务增长速度放缓,各大电信运营商目前均十分看好数据业务。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数据业务主要是指宽带接入业务;而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数据业务则主要是移动数据应用业务(移动增值业务)。随着互联网的重新崛起,宽带业务成为互联网接入的主流方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宽带接入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不论是传统的语音业务,还是宽带接入业务(也包括专线接入业务),电信运营商在其间都只是提供信息通道,而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则是各类数据应用业务。目前数据应用业务基本上都是由增值服务商(iCp和Sp)提供的,主流的基于固网的数据应用业务包括网络游戏、即时通讯(im)、电子商务、网络搜索等业务,例如盛大公司的传奇游戏服务器就在全国各主要电信节点上分散分局,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合作;基于移动网的数据应用业务包括短信、彩信、彩铃、iVR、wap等,如中国联通与中国建行合作推出基于移动支付和移动短信的电子钱包业务。

由于数据应用业务的种类繁多,而且即使是同类业务,不同的增值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单靠电信运营商来开拓数据应用业务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均把与增值服务商(特别是信息内容提供商)合作作为其数据应用业务发展的主要途径,并不断地通过规范来促使自身在数据通信产业链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另外,与各类应用软件商、iSV合作,向行业通信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也成为电信运营商向数据应用服务市场开拓的重要途径。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也要努力完善自身的it技术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方面,固网运营商已走在了前面。如中国电信的不少省级公司均设立了增值服务子公司,不但涉及各类增值应用的开发和合作,而且向网络集成服务等领域渗透,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iCt下一站:产业链竞合

由于技术进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iCt技术体系。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向通信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拓展,期望通过通信服务与信息技术服务的整合,在满足各类用户差异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的同时,增加自身的技术含量,进而在与其他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提高自身收益。

商业运营方式篇9

【关键词】商业资产资产管理创新

商业地产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商业物业的年租金收益越高,其资产价值也就越高。商业地产是对商业物业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投资,不同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其具有运作周期长、资金投入高、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双高的特点。商业地产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对商业地产的资产管理不够重视,造成商业物业的保值、增值目标实现困难。因此,本文探讨商业地产的投融资以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商业地产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将资产管理理念嫁接到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管理中,实现商业地产的资产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商业物业的净利润的最大化,提升商业地产开发的投资收益率,促进商业地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商业地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链管理形式单一,缺乏完善的资金循环机制

商业地产不同于其他房地产项目,商业地产的开发对资金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商业地产与金融市场的结合关系十分紧密。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发达,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在投融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来实现商业地产开发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商业地产后期的运营来回收资金并偿还银行债务,积累进行下一个项目开发的资金。商业地产在资金链的衔接中由于结构的单一和资金循环机制的缺陷,造成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的不足,影响商业地产的开发管理和资产安全。

2、产权分散,资本市场参与度不高,未形成外部循环机制

我国商业地产的开发资金压力巨大,因此,商业地产在建成之后,大部分会进行出售。开发商以产权商铺的形式解决商业地产的投资资金问题。但是这种方式通过分散产权、资金迅速回笼的方式,使得商业地产开发商能够及时回款并获得大量利润,地产经营管理公司获得物业的运营权。但是这种模式造成商业地产产权分散,造成商业地产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整体效益难以实现,甚至影响商业物业的发展前景。我国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健全的金融体系,导致资金的外部循环机制未形成,商业地产资产保值增值目标难以实现。我国行业地产在投融资管理中由于战略投资者的缺乏,造成商业地产开发商兼顾投资人的职能,造成资金运转的压力。而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得不到有效的运用,企业在投资商业地产中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严重影响商业地产运作效率的提升。

3、商业投资模式比较低端落后

商业地产开发商由于各自的资质和项目规模以及类型的差异,造成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不同。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应该充分地结合自身特点和项目情况进行科学的投融资。商业地产的投融资应该贯穿于企业开发、经营、管理的全程。但是目前我国商业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采用落后的资产运营模式,在商业地产竣工后通过出售等方式进行资金回笼,这种模式相对低端,造成商业地产开发的筹资困难,造成融资渠道的狭窄。商业地产投资模式的落后对商业地产资产运营和管理造成严重的后果,造成商业地产管理者的经营能力的下降和资产运营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投资者和商铺散户的商业利益的实现。

4、开发商商业地产开发和资产管理经验的缺乏

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我国许多房地产企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对地产开发已经积累相当经验,但是,许多开发商在进行商业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对商业地产资产管理和运营模式缺乏经验,导致商业地产的销售以及项目运营存在混乱。商业地产的开发缺乏具有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经验的专业人才,导致开发商对商业地产项目的资产管理缺乏专业的掌控能力,严重影响商业地产的运营效益。商业地产对商业规划、商业招商、商业运营等经验的不足,导致商业地产的资产运营和管理的效率低下,以及商业地产保值、增值目标存在困难。

5、商业地产的开发利润高于商业经营利润

商业地产的开发是一个高利润行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达到了20%以上,许多地方的商业地产的利润甚至超过100%,商业地产的价格要远高于普通房地产行业的价格,因此,许多商业地产的开发商热衷于商业地产的开发。但是,由于商业地产的开发利润较高,造成许多开发商急于将商铺销售出去并利用资金进行下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这造成商业地产开发商过分的重视商业地产的开发,而忽视了商业地产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商业地产开发成为开发商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导致开发商重视地产开发的短线操作,而不重视资产的长期运营和管理。

二、加强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给商业地产资产管理带来租金收入

商业地产的租金范围的确立是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科学的测算方法,确定商业资产的租金水平及其变动,通过加强对商业地产的资产管理,能够科学地掌握商业地产资产运营管理,获得租金收入。

2、能够促进商业地产的保值增值

商业地产通过有效的资产运营管理,其资产价值也会随着经营过程中的租金价格的变化产生变化。商业地产的资产价值的上升可以为地产开发商带来巨大的效益。有助于提高商业地产开发商的形象,改善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融资能力,资产升值之后,开发商可以处置升值资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3、促进商业地产整体效益的提升

商业地产的资产管理有效运行,能够促进商业地产租金的提升,实现资产的价值的升值,提高商业地产的人气、品牌效益,有助于带动商业地产配套项目的繁荣。如果商业地产开发同时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商业地产资产的科学管理能够带动房地产价格的提升。通过商业地产和房地产项目的相互促进和带动,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商业地产开发和资产运营管理的整体效益实现。

三、加强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改善商业地产的运作和管理

商业地产开发商应该转变商业地产的运作和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商业地产开发向商业地产投资的模式转变。改善商业地产的运作和管理,实现商业地产的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商业地产的保值增值。首先,商业地产应该加强资产运作的计划性,通过科学的选址、充分的项目评估和市场、客群分析,充分了解商业地产开发的竞争环境等因素。其次,商业地产的运作应该具有综合性,完善商业地产开发的系统、配套功能。通过对商业资源的整合,完善商业地产的商业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等,提高商业地产区域性竞争实力。再次,提高商业地产运营管理的统一性。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应该加强同入驻店铺的协助,围绕统一主题开展商业地产经营管理工作,促进商业地产整体运营管理的协调性。只有通过对商业地产运作管理进行统一的设计规划,才能提升商业地产运营管理的专业性和协调性,实现商业物业的整体经营管理,促进商业地产的资产管理和资产升值目标的实现。

2、创新商业地产投融资机制

商业地产必须创新商业投融资机制,只有通过解决商业地产经营和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健康合理的投融资机制,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经营所需资金,提高对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的效率。商业地产开发可以采取信托、商业物业证券化和海外基金等形式,创新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缓解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商业地产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的风险投资进入商业地产开发领域,从而实现我国商业地产的开发水平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保证商业地产的产权不被分割和转移,促进商业地产的统一经营管理,从而实现商业地产整体资产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商业地产通过科学的资产管理,实现商业地产资产保值、增值。

3、大力开发混合型的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商业地产功能的提升,促进混合型的商业地产的发展,保证商业地产的开发能够充分的满足市场需求。在商业地产的开发中,通过对不同的商业形态进行组合,实现商业地产开发集合商业、休闲、文化、娱乐、运动以及公共服务等设施于一体,促进商业地产的各个功能集合的整体效能的发挥。通过对商业进行科学的设计功能设施,实现科学的功能分区,通过对动态的商业娱乐设施和静态的居住、办公、酒店设施进行混合,实现动静分区,促进商业地产的开发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活链,形成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有助于商业地产的资产整体效益的实现,保证商业地产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商业地产资产管理效益的实现。

4、加强商业地产项目的后续运营

商业地产的经营管理对商业地产而言是命脉和根本。商业地产的开发要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加强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后续经营。商业地产与传统的房地产项目不同。商业地产是开发商、商业经营者和小业主三者利益的共同体。因此,加强商业地产项目的后续经营,能够促进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商业地产而言,应该从招商管理、营销管理、物业管理和服务监督等四个方面加强对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通过对商业地产统一协调的管理和运营,促进商业地产资产管理价值的实现,保证商业地产成功运作并持续保值增值,提升商业地产整体物业的形象水平,促进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

商业地产应该重视资产管理,将资产管理理念充分融入商业地产开发管理工作当中,加强对专业化的商业地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创新商业地产资产管理模式和持有经营模式。通过对商业地产开发、销售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有效的资产管理,避免投资者的无序竞争,促进商业地产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商业地产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宝民、江禾、邓力维:商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章惠生: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的主流模式[J].城市开发,2010(3).

商业运营方式篇10

关键词:wap;移动互联网;移动业务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782-03

Discussiononthe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

wUnan1,HUBin2

(1.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2.ChinainformationtechnologyDesigning&ConsultinginstituteCo.,Ltd.,Beijing100048,China)

abstract:withthemutualpenetrationoftheinternetandmobilenetwork,mobileinternetbecomethefutureofmobileservices.thispaperintroducethefeaturesandpresentstatusofthemobileinternet,analysistherelationshipofinternetandmobilenetwork,finallygivesomediscussandproposalsforthe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

Keywords:wap;mobileinternet;mobileservice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电信网两个领域相互渗透,单一的电信业务和单一的互联网业务已不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移动中对信息感知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并交互信息,而电信网络移动性的特点和互联网丰富业务的优势相互结合,产生了质的飞跃,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主要讨论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建议,为电信运营商的后续发展演进提供参考。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大势所趋。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日韩和欧美等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及其提供的业务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相对落后。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如图1所示,从产业链来看,移动互联网涉及终端用户、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内容或应用提供商等多个环节;从标准组织来看,移动互联网相关标准涉及到itU、ietF、3Gpp等多个国际标准组织。

图1移动互联网示意图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主要优势在于移动状态下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从运营模式来看,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用户可以免费获取信息内容,盈利模式主要通过广告收入获利,这与传统的电信业务的计费模式不同。而作为移动通信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产物,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模式更多体现出包容性,从业务内容、业务下载、业务互通等多方面体现获利的需求,业务融合了电信和互联网业务的计费模式,且其中互联网对用户免费的后向盈利模式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影响较大。

从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情况看出,电信运营商最初在移动互联网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拥有的广大用户资源使其在竞争中拥有绝对优势,他们不仅扮演着网络接入商的角色,还是服务提供商,同时对终端制造行业和内容提供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几乎都可以涉足。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电信网之间围墙的打破,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丧失了对数据业务的全面掌握,同时,原有的基础电信业务也受到了互联网业务的冲击,电信运营商不能用以往封闭的心态主导产业链,而应该以开发的心态面对竞争,加强合作共赢,促使移动互联网向着健康的方向的发展。

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从移动互联网发展角度来看,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移动终端上开展业务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都取得了高速增长,比如腾讯、苹果等公司增幅都超过了百分之百;而传统电信运营商相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增长较慢,增长普遍偏低,如at&t、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基本在百分之十左右或更低,电信运营商相比互联网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相对落后,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其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仍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掌控业务控制权

电信运营商最初开展数据增值业务的时候,通过的wap、短信等平台开放出来数据增值业务掌控权在自己手中,Cp/Sp通过分成的模式是与电信运营商结算的,如图2所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运营商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掌控所有的数据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取代电信运营商与业务提供商分成结算。而这部分业务在运营商的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正逐年上升,直逼传统的语音业务。电信产业链发生变化使运营商产业链地位降低,互联网运营商在新业务服务提供上占据主动。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应该结合移动通信独有的属性,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的业务,并掌握业务控制权,从而达到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的目的。

图2移动互联网业务构架示意图

2)改变运营商盈利困境

原有的电信网更多强调控制、运营和管理,而互联网自发展之初就强调灵活、开放,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两个网络融合交汇,两个网络的融合和交汇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围墙花园模式,改变用户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而伴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逐步普及,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外部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终端的智能化使得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控制力逐渐削弱,而这部分业务在运营商的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正逐年上升,直逼传统的语音业务,电信运营商有沦为“管道”的风险。因此,运营商应积极转型,创新和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以保障企业盈利,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3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建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传统互联网在终端和业务上将逐步走向统一,在融合路径上,移动互联网将经历借鉴、模仿、复制、业务互通和深度融合几个发展阶段,对于运营商来说,在席卷而来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如何发展用户,扩大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基础成为摆在电信运营商面前首要的问题,它影响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我们需要对以下的几个方面重点关注。

1)加强业务互联互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成功的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把业务向移动终端上转移,互联互通是最终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如果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业务假如能够实现互联通,例如,即时消息互联互通能够像当初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短信互通一样。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同时,也能为运营商带来更好的利润,虽然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但是互联互通问题本身更多的是一个政策性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能够有效督导业务在不同运营商间的互通,同时建议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能够通过开放的心态去寻求合作得到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2)加强监管和安全保证

移动互联网与用户紧密联系,用户需要更安全的业务,在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需要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行业管理部门和运营商加强管理,提高移动互联网络本身的安全性,选择高性能的网络安全产品,建立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监管体系,规范运营商和Sp的业务经营;二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保护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加强互联网门户的监管和打击不法分子。

3)新商业模式和积极转型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据业务取得快速发展,运营商如果想保持其原有的收益,不简单沦为“管道商”,必须积极向提供数据业务提供商转型,而移动互联网应用,与电信应用和互联网不同,很难简单通过时间流量费或免费方式建立业务推广和盈利模式。电信运营商积极探讨并做到运营商、平台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共赢,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促使移动互联网向着健康的方向的发展。

4)开展差异化合作

与日本、韩国运营商相比,欧美运营商由于缺乏较强势的产业链地位和对新业务的开发能力,通常采取与传统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该种方式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初期,不仅能有效增加用户基础,而且成熟的业务模式对于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与传统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业务提供方式。可针对不同的互联网业务,与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国内运营商应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5)建立适合网络和支撑系统

从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发展目标来看,移动网络正在向着扁平化,原有的网络结构已经不适合于未来的全ip化的要求。在选择设备的时候,需要考虑设备的后向演进和前向兼容,使网络逐渐平滑向全ip构架过渡。此外,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网络融合的过程,融合后的资费管理模式与现有资费管理模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融合通信业务提供给用户一个集话音、视频、数据、无线等为一体的通信,用户用一个终端就可以享受顺畅的通信方式。为支持融合业务实施整合,运营商需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现有市场、客户群体以及增值业务和捆绑产品组合,需要建立合适的it支撑系统构架来更好的适应市场。

4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终端、网络的不断发展,实现技术、商业模式及参与主体的不断多元化,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与互联网上一样丰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规模将会超过互联网,电信运营商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有开发的心态,与产业链密切合作,创新商业模式,分析终端用户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的核心体系,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将真正走向融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卫.移动互联网业务逻辑──互联网正向无线世界演进,运营商受益无穷[J].电信建设,2001(3).

[2]王挚琦.创建移动互联网全新商业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09(12).

[3]张宏科.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电信科学,2004(10).

[4]张鹏.运营商、传统SnS争先布局移动互联网[J].通信世界,2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