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39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1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进行分析,了解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含义,并且对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发展对策

0引言

想要让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系进行完善,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将农村金融的体制改革进行不断的深化,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重要保障。目前,从我国农村的贷款情况、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农村金融的服务覆盖面、农村政策性金融以及小额信贷的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下一步就是将农村政策性金融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作为基础,整体上形成一种分工合理、适度竞争、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形式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该农村金融体系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1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和含义

1.1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特点

1.1.1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有多样化的需求

农村金融建立起来的服务行业,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村中的企业以及农民用户,除此之外,还有农村地区建设的基础性设施等。在农业方面,农民用户与农村中的企业,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两者的性质,以及两者需要的规模都不一样,它们在金融方面表现出来的需求性就出现了具有多层次性的特征。不一样的类型需求主体,它的金融需求形式、金融需求特征以及金融需求的满足手段和金融需求的要求也都不一样。

1.1.2农村金融的资金具有匮乏性

长时间以来,资金都表现出逐利性,金融中的资源都连续不断的由贫困地区朝着发达地区方向流动,资金资源从农村流向了城市,除此之外,资金资源还从农业产业方面流向了非农业产业,最终导致农村金融中的资金出现了严重的匮乏现象。同时,农村用户的收入支出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十分不稳定,该种情况对农村用户获取金融资金的能力遭受到了限制,农村用户中,绝大部分的收入都属于非资金、非稳定的资金收入,这样的收入往往会遭受到很多方面的要素影响。因此,对于农村用户而言,支出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收入量的不稳定,都导致资金的获得难度越来越高,流动性能也越来越差,这种情况对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阻碍[1]。

1.1.3农村金融的服务情况具有周期性

对于农村金融来说,它的原本服务对象就是针对农业方面的生产,然而,农业方面生产的特殊性经常使金融活动变得无法把握,难以预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因为农业方面的生产自身大跨度进行周期性的收入和支出,同时还有农业产品的价格出现十分剧烈的波动,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一个方面是金融资金极有可能出现十分严峻的风险,而另一个方面是农业方面的生产人员对生产性金融资金产生了普遍的依赖。

1.2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含义

金融服务指金融机构通过应用货币进行交易的手段,然后融通有价物品,给参与金融活动的参与人员提供可以获得满足以及共同受益的活动。金融机构则是指代专门从事于货币信用活动中的中介组织机构。多年以来,农村的金融体制不断的经历着发展和改革,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相关机构主要有以下这样几个: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农村金融体系,该农村金融体系其中包括了合作性、政策性以及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在内,将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作为核心,把民间借贷作为补充。而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2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情况分析

2.1农村金融服务的产品有效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主要的服务产品就是涉农贷款,该方面的数量金额一直处在大幅度的增长过程中,支农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2010年,涉农贷款的总金额高达117662.3亿元,占了总贷款金额的24%,与2007相比,同比增长30.1%,其中农用物资与农副产品的流通货款达到了11828.6亿元,占了贷款总金额的2.4%;农林牧渔业的贷款为2345.6亿元,占了4.6%;农村基础设施的的建设贷款为15622.5亿元,占了3.2%。

2.2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分析

农村金融的贷款能体现出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汇总的需求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体现出对金融服务的整体满意程度,因此,农村金融贷款的规模也就是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衡量指标。表一为我国2010年,31个省的贷款余额数据统计。

2.3农村金融机构从事行业的人员数量分析

相关方面的从业人员数量对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关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素质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存在不同程度影响,这也是不同城市,从业人员人数差距的原因。

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在发展中的建议及对策

3.1合理的配置农村金融贷款业务

在该方面,首先要构建起一个循环资金的财政投入机构,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都依赖于政府投入,政府是农村经济的投入主体,一定要发挥出财政性的投入作用;其次要构建起循环资金信贷的投入机制,信贷业务是农村金融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点;最后是要构建起循环资金导向的激励机制,政府所提供的信贷资金都是有限的,如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建立起相关机制,并且发挥出机制的作用。

3.2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立的推进力度

为了更好的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需要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进行不断的增设,加大其覆盖的密度,有效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率。首先,要对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进行提高,要让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共同发展,其次是要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地域差异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很大,因此,采用的方法,模式都要有所不同,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模式[2]。

3.3加大农村金融的人力资源投入

从业人员是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从业农村金融的人员,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早期,相关方面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城市金融机构汇总挑选出来的,这样的从业人员往往无法长时间留于当地展开工作,想要更好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就要建立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其次是要加大相关方面从业人员的整体密度,不同省市中的从业人数相差太大,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快速的发展,地方的政府应该对农村金融的从业人员进行编配和整合。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目前的现状中我们所能得出的问题在诸多地区中都表现的相对比较明显,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村金融服务需要更加长远的发展,让城市金融发展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是最佳的发展办法。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2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产权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52-02

从2007年3月1日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拉开村镇银行试点的序幕发展至今,村镇银行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村镇银行是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伴随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带着政策的光环诞生的,是政策的产物。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组织。就正规金融体系而言,这样一个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组织为主体的框架,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1.1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产运营目标难以得到至上而下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业务委托农业银行,一方面农业银行的营利性特征让它有足够的动力来挪用这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过分局限于粮棉收购,对于亟待政策资金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乎漠视。

1.2农业银行的撤离造成农村商业金融安排空位

自1979年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农村金融。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类银行业务的交叉使农业银行不再固守农村金融这一传统领域,而逐步将眼光转向农村金融以外的业务领域。在商业化的思路指引下,农业银行更明显的以一个商业银行的姿态参与同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营利性成为其首要目标,并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洗脚上岸”式的战略调整,大量拆并县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业务中心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农业银行的撤离,必然造成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体系中打开缺口,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产生供给空白。

1.3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问题

1.3.1产权归属不清

信用社发展到如今,信用社的产权关系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并没有将信用社当成是农民的,而把他当成是商业银行看待,为农意识淡薄;一些农民也不把信用社当成是自己的,而是把他当成是国家的或是商业的银行。

1.3.2不良贷款比重高,资产质量差

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性和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农信社的农业贷款面临较大的损失风险。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近些年,农信社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但从绝对比重来看,其比率依然很高。过高的不良资产比率使农信社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不得不审慎对待农村贷款,限制其农村业务的开展。

2设立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2.1培育了新的农村金融主体,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空位”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必不可少。所谓“交易成本”是指利用经济制度的成本。即交易成本=签约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成本。

交易方式或交易机构的选择取决于实现交易成本的最低。在交易层次比较低的时候,民间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优势比较明显,而当交易层次提高以后,伴随资金交易的扩大,商业金融的规模效应就会体现出来。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相应的弥补资金风险的信息成本会增加,这些通过大额资金借贷的高利率体现出来。但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现有的安全评估成本会因为资金规模的增加而降低其单位水平,同时单位签约成本也会因此而降低,如图1所示。

图1

所以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不同的金融机构应有自己不同的市场定位,民间金融和合作机构应着力于分散性、小额性的资金需求,而对于集中性、大额性和共性化的市场需求,则安排商业性的金融机构能使交易成本最低。

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本来包含有商业金融的安排,但是,农业银行的“洗脚上岸”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直接形成商业金融的缺位,导致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交易成本的非最优化。我国村镇银行是按照公司制新组建起来的企业法人,或是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从性质上来说,它属于商业银行,按照商业性的原则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它的设立弥补了农行撤离所留下的农村商业金融空位,也缓和了这种空位下的交易成本问题,从而保持了原有体系的完整。

2.2创造竞争环境,推动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不应该只单纯依靠设立几家新的金融机构,对原有金融机构组织的改革同样重要,对于农信社来说,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合作制。

另一个关键在于竞争机制的培养。村镇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入住农村,从业务来看,它和农信社存在很大的交叉领域;从水平上来看,农信社属土生的金融,管理技术和水平远不如下乡的这些村镇银行。

2.3带来协整效应,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供给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3

关键词金融电子化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模式

一、金融电子化的含义及作用

(一)金融电子化的含义

金融电子化具体是指银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实现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客户之间电子化处理业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为银行客户提供各种金融增值服务及有关的金融信息服务。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规划与开发金融电子化系统工程在基本完成银行电子化综合业务处理的前提下,转移工作重点到防范与化解金融电子化风险以及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支付系统这两方面。

(二)金融电子化对银行业的作用

(1)金融电子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的时代完全利用手工操作处理银行业务已经几乎没有可能,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深刻影响着银行业,不仅迅速提升了银行处理业务的水平,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一体化发展,也为银行不断创新业务、研发金融服务新产品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重点已经从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到资产负债业务加上各种中介业务。在网络时代,金融电子化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是指开发基于网络的金融服务、研究与实施银行业务,具体包含了网上银行、电子储汇等。当代银行经营实践说明,银行利润的来源已经不能仅从传统的存贷款利息差额中获得,而是利用先进的网络银行体系向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并且从这些服务中获得服务费等利润。作为特殊类型的银行企业,势必需要从销售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中得到经营利润。因此,积极通过新技术,研发金融新产品,便成为发展银行业的原动力。

(2)有效提高了银行生产力水平。第一,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在货币发展过程中,从普通商品形式的以物易物逐渐发展为货币铸造形式历经了较长的时期,在人类经济生活中货币与纸币制造始终存续并且使用到现今。然而从出现计算机到现在,在经济生活中这些传统货币形式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并且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信用卡与银行卡已经作为了主要的支付方法,在发达国家成功替代了支付现金形式。而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电子货币的产生又对交易商品的货币支付与结算方式进行了改变。第二,虚拟银行概念。在从前的几十年间,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从传统的营业柜台形式逐步形成一些新兴的模式也就是银行业务概念。例如,利用电话委托银行业务,改变了客户一定亲自到银行营业所办理银行业务的方式。尤其是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的时期,客户接入网络以后,利用键盘鼠标操作就能轻松处理银行业务。将来借助互联网的银行仅是一个虚拟的营业场所,而不需要实物形态,这便是网络银行发展的远景,在网络银行中,将不会出现银行营业大厅,没有银行人员,仅有连接网络所必需的设备,网络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约束,发展为开放性的银行。将网络银行作为枢纽开展各类电子商务活动,一方面在极低的投入增量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银行业务量;另一方面利用电子商务形成的商品贸易势必转变传统的商业模式。第三,银行服务方式的改变。实际上,自助的atm机、poS系统、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查询设备等无人操作的银行服务项目已经出现在传统银行服务范围内,人机交互自助完成的系统逐步替代了人与人对面的银行服务方式。第四,电子支付的发展。面向企业的信息交换,即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利用同步通信卫星产生的天地对接、利用网络实现的实时汇总等各种电子交易模式,都需要由电子货币进行支付,这一电子支付方法最大程度上加快了银行资金的流动。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基础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缺失,农村金融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虽然表面上产生了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三位一体的较完善的机构,但是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机构没有发挥作用。我国金融机构也出现了二元化的特点,并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从农村内部分析,农村仅剩下农村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关系着涉农服务很少的农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与之对应的是较为活跃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但是作为体制外的金融形势,政府又对这些非正规金融活动进行严厉的管制。农村金融保险的短缺,以及民间借贷的名不正与规模限制,这些因素整体造成了新农村金融系统形成的制度性供给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产生局部断层或者空白,很难符合农村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弱化

第一,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随着逐渐缩小的粮棉流通领域政策性空间,农业发展银行收购粮棉贷款迅速降低,而科技兴农、建设基础设施却无法获得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机构不能体现出导向作用。第二,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的弱化。由于缺少合理的激励制度,农村经济独有的特点无法吸引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投入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极少,并且随着不断深化改革的金融体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加快的调整结构步伐,国有银行开始上收贷款权限,迅速减少了原来的信贷、结算及代收业务,萎缩了县域网点功能。第三,农村信用社规模较小,为农村提供的资金极少。通过新的改革,农村信用社减轻了历史包袱,经营情况已经好转,但是由于制度、结算渠道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支农作用也由于资金限制受到了削弱,支持三农能力不足。

三、农村金融服务中金融电子化的应用

(一)农村金融电子化服务模式创新应用的整体思路

充分应用我国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的成果,通过当前在农村地区较为普及的电话网、宽带网,积极发展惠农卡等银行卡的金融产品载体,以转账电话、atm机、poS机、电话银行等电子化服务渠道,以短信通为服务手段的、遍及农村广大地区的金融电子化服务网络。通过创新服务制度与模式,达到农民对金融服务提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对由于农村物理网点缺乏产生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有效解决,最终构建普惠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帮助广大农户享有农村金融基础服务。

(二)农村金融电子化服务模式应用途径

当前与农村相适合的电子化金融服务产品包含:惠农卡、转账电话、atm机、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综合这些产品的特征,可以利用下列途径建立农村电子化金融服务网络:

第一,积极推广惠农卡。惠农卡是电子化金融积极实现的重要载体,体现的功能是小额贷款、支付结算、代收代付等,可以有效达到农村对金融基础服务的要求。为了实现建设电子化渠道的规模经济,应把惠农卡覆盖到每个农户家庭。第二,大力推广与创新小额先进流转制度。转账电话属于一种与我国农村地区相适合的金融电子机具,具体功能包括查询账户、转账、缴费等金融服务。按照农村各个地区的真实情况,在相对人口流动感较大的百货商店等地方放置成本低廉的转账电话,提供给全村应用,进一步为实现惠农卡各种功能创造优良的条件。此外,可以在种植大户家中布置转账电话,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村应用电子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对转账电话的小额先进流转模式积极探索与创新。当农户需要存取小额现金时,就可以利用在商店安装转账电话实现存取现金,之后通过惠农卡利用转账电话实行逆向转账,以便帮助农户存取现金,商店店主可以适当收取费用,而商店店主可以把平常经营的周转资金应用在流转小额资金中,并且在进货过程中实行调剂。这一制度促使电子化金融服务的外部经济表现更加突出,有效节省了农户往返物理网点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也可以令商店店主获得合理的回报,有效增加了农村社会整体福利,利用这一服务制度与创新技术,电子化金融服务对不能提供现金服务的弊端有效进行了解决。第三,有针对性的布置atm机和自主银行。由于购置atm及自助银行形成了极高的成本,因此可以通过将atm机及自动银行布置在较大的镇,符合集中居住农户及各个村庄店主对大额度、频繁存取现金的需求等。第四,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将差异化服务提供给乡村高端客户。当前购置与使用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需要极高的费用,仅在高端客户中适合推广,符合这些客户的个性化和私密化的金融要求。

(三)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模式

第一,三网融合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一是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积极实现的三网融合,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为创新金融模式提供了重要条件。通过分析可知,我国形成了较高的电话机普及率,但是电话机要想实现金融功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由于普及家用计算机普及率不高,并且购置成本较高,低于农户家庭来说边际效用不高,利用网上银行广泛覆盖金融服务缺乏可行性。而移动电话与电视机具有极高的普及率,尤其是彩色电视的普及率超过了90%。二是开通电视银行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费用。三网融合是指整合网络功能,实施三网融合之后,利用农村地区电信网就能够很好连接银行系统,农村通过遥控器便可实行银行转账、缴费等当前网上银行可进行的全部金融服务。三是电视银行功能优势巨大,其在农村地区更加适合推广。足不出户便可实现电视银行的金融业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其操作利用电视机的屏幕就可以完成,直接简单。第二,阿里小贷对农村金融的启示。一是商业银行可以构建针对全国农户的数据库系统。在充分应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前提下,完善农户的经营信息,并且不断更新与维护这些信息。构建针对全国农户的动态数据信息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节省农村信贷所需的成本。二是通过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应当积极发展与创新小额现金流转模式,在农村中拓展这一模式,帮助农户不出家门就可以支付、转账与存取现金,同时掌握农户的生产生活信息,进一步对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解决。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4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5)

摘要: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农村金融又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又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怎样建立一个高效健康有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农村金融未来更好地发展所首要解决的难题。文章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了构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正规金融;民间金融;金融机构;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1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能对“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适合的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达到充分支持和配合“三农”发展的战略要求。

1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农村金融的概念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一直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和研究该问题,首先要明确农村金融的含义,通过阅读文献分析,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农村金融”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还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长期以来,有些人只是简单地认为,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基础上,冠以“农村”二字,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但是却忽略了金融的本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事实上,“农村金融”在其产生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已引申出了他的本质所在,其定义所反映的正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农村金融现实在人们观念中的具体反映。依据这一哲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深入分析后发现,可以把农村金融定义为: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其定义可以进一步透视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本质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2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更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全局。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好农村金融,因此,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十分必要,这也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

首先,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大,人均收入增长却十分缓慢,并且在享受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2011年,我国农民的纯收入是6977元,城镇居民的纯收入是21810元,是农民收入的3.13倍。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在支持农民增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目前,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增加农民的收入:一种方式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种方式是鼓励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有序转移。因此,在这两方面农民的资金需求主要是自主创业、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经济、专业技能培训、家庭成员教育等。当前,我国对农民的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财政补贴以及发放小额贷款,基于此,要不断地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容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

其次,我国的农业生产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包括: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5.5亩的1/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于农村环境遭到破坏以及过度开发生物资源等,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防范和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我国农业的科研水平总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用于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也不足,农业科技贡献率(2012年为54.5%)低于发达国家(70%~80%)普遍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以半手工劳动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改进农业的生产条件、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因此,农业的资金需求主要表现在改善和推动上述方面的发展,以及在农业生产周期出现资金困难时投入资金支持。

第三,农村经济不发达,有限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政府财政、金融机构等投入资金不足,致使农村的生产性基础建设、生活性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城市水平,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因此,农村的资金需求主要是改善农村的落后状况,消除城乡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文化、教育、医疗、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风险的防控等公共方面的资金需要应以国家财政提供支持为主,金融扶持为补充。对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国家财政和金融要共同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农民、小微企业等生产性的资金需要,应该以金融支持为主。上述的融资问题也是我国金融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空缺

截至2011年底,全国乡镇金融机构空白仍有1696个。项继权、操家齐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的金融空白点,接近40%的金融机构离村民的距离在3km以上,“金融网点少、离家距离远”是农民普遍不满的问题。农户对农村金融服务总体满意度不高,对改进服务期望很大。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存取款不方便”、“网点少、离家远”、“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上,尤其是农民普遍反映“贷款太难”。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困难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可抵押的财产和担保。因此,如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完善农民的信用和担保体系,是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2.2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不匹配

(1)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不足。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仍以正规金融为主导,如网点和市场占比较大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其他还有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都属于法律认可并受保护的正规金融机构的范畴。但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功能缺失,在利率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上的“金融抑制”,农村正规金融供需错位,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合作性金融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农业保险缺失也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紧张。

(2)民间金融不受保护却占据市场供给半壁江山。民间金融被视作高利贷而受到政策和法律禁止,是法律打击的对象,但实际上长期存在,“地下”运行,主要是由于广大农村和农民的金融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得到满足,民间金融成为弥补这一缺口的主要渠道。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消费支出与生产需求上已不可或缺,但无法获得合法经营地位并接受规范监管,使得农村金融市场陷入“分割”状态。

2.3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更好的体现为农村服务

从21世纪初,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普遍的改革措施是股份制、商业化、规模化运作,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入股成为大股东,多数省份出现信用联社和以信用联社为基础改建的农村商业银行。伴随着资本规模的扩充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利润最大化顺理成章成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而为农村和农户服务手续繁、成本高、利润小,显然与之经营目标相悖。于是,从广大农村和农户手中吸收的存款更多地贷向城市,原本植根于农村的信用社出现了脱离农村和农户的“异化”倾向。这种异化现象同样发生在部分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身上。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机构身上的信贷资金“农转非”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在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重现,“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流于形式和概念。

3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对策

3.1大力发展微型金融以弥补农村金融空缺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意愿不强、数量不足、效率低下,是目前农村金融问题的现状,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具有产权结构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金融效率优势、信息优势的微型机构需要积极发展,以实现金融服务的包容式、普惠式。微型金融机构可以借鉴社区银行的经验(社区银行在一些欧美国家发展很好),灵活地按照地域性和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培养属于自己地域的长期客户。在向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尤其涉农企业提供均等化的金融产品时,微型金融机构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有效对金融业的垄断格局形成冲击,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升区域整体金融服务的效率。微型金融机构由于设立的门槛较低,资本规模较小,鼓励了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而资本规模小的特点,使微型金融机构在内控方面要求自己比其它商业银行拥有更强的财务约束,保证了审慎稳健的经营方式。

3.2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非正规金融组织的作用

(1)维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前期要承担一些改革成本,给予一定的政策照顾和财政支持,吸引金融机构在行政命令“缺位”的情况下愿意在农村市场投入人力、物力。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最大化地服务农村经济。具体来说,农业发展银行不能仅限于粮油收购贷款、专项储户贷款,还要着力拓宽贷款领域,向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资源与农村技术的升级与推广转变。农业银行相比其它农村金融机构财务制度健全,能够提供的资金量大,可以让资金更多地流向具有规模的乡镇企业,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并通过扶持具有地方产业优势的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地方农民服务地方经济,地方经济富裕地方农民的良性循环;深化邮政金融改革,建立邮政金融支农机制,结合邮政储蓄的存款额划拨一定的贷款资源,贷款对象可以按照市场原则发放给微型金融机构;信用社自身要加强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完善,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和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

(2)规范民间金融以维护、引导合理的农村金融秩序。民间借贷行为实际已长期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对这一客观现象,既要看到它对农村金融带来的积极一面,它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看到它的存在可能诱发的一些危险后果。这不仅需要政府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还要制定相关法律合理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比如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上限、引导银行与民间借贷团体如浙江的摇会、标会建立关系,这样,既能保证不会因为乱放贷、高利率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保护借款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又能通过与银行间形成的互助关系得到数额较大的金融资源,切实保障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3构建服务“三农”的新金融体制

改变传统农村金融体制的弊端,重新构建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需要的新金融体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新金融体制应当更加突出地反映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盈利是每个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追求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目的,国家当初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就是针对旧体制下的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传统农村金融组织过于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困境而作出的决策,新体制的构建应当与国家的决策意图相吻合,充分调动起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为促使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为增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福利服务。

第二,新金融体制应当解除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只要是有利于协助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也可以吸收为正规性金融机构。很多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协助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业务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完全对称,因此,新金融体制应当在严格审批制度的基础上,吸纳部分民间组织成为正规性金融机构。

第三,新金融体制应当包含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贷款定价机制的构建。进入21世纪后,在西方国家有关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研究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方式是彼得·S·罗斯提出的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参照4项指标来加以确定,分别是商业银行筹措贷款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非资金经营成本、补偿商业银行预期违约风险的资金以及商业银行期望的利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借鉴这种定价模式,但是在借鉴的同时需要结合自身与商业银行的异同来加以综合考虑。基于此,新金融体制中对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贷款定价机制的构建应当遵循这样的指导原则,即贷款利率的下限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成本率和期望利润率,否则将难以实现金融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贷款利率的上限为商业银行的利率,否则将违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

4结语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力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历次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较之农村经济发展仍存在金融功能供给不足的问题。过往在机构范式指导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更多是牺牲金融效率或违背市场发展方向为代价,缺少对农村金融功能的关注。因此,如何建立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并且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功能的需求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对农村金融功能的供给二者的平衡,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海峰,蔡四平.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效能提升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功能视角的组织重塑[J].金融教育研究,2013(1)

2冯梦雨,党丽娜,常艳.探析小额贷款公司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金融经济,2012(10)

3宋立.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J].人民论坛,2011(27)

4吴宇,张明艳.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困境分析与对策选择——基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1)

5国晓丽.基于金融排斥现象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反思[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

6郭长虹,齐俊英.现行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J].商业时代,2010(26)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信贷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10-0180-03

[作者简介]叶国全,中国农业银行龙南支行副行长、纪委书记,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江西龙南341700)

一、龙南县新农村建设概况

龙南县,位于江西最南部,与广东省的和平和连平县接壤,下辖8镇5乡2场,94个村委会,11个居委会,县境总面积1640.55平方公里,总人口2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33%。有蒙、回、藏、维吾尔、朝鲜等20个民族。龙南县交通便捷,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纵贯南北,京九铁路横跨东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山川秀丽、风光如画,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主要有稀土、钨、煤、石灰石、铁矿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重稀土的含量和质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重稀土之乡”。该县依托丰富的地下地表资源,扬优成势,发展生产,“恒泰花生”、“龙南腐竹”、“龙南大蒜”、“龙南板栗”、“龙南盆景”等众多名优特产品早已久负盛名,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龙南县党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五好一新”为主要内容,以“珠三角”市场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古村新韵”型和“橙园新村”型新农村特色,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全县农业经济驶上“快车道”。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3亿元,增长16.8%,农业总产值达到10.61亿元,增长11.47%;农民人均收入3777万元,增长11.42%。农业产业发展壮大,以脐橙为主的果业面积达1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2.5万亩,蚕桑面积2万亩,花卉苗木面积5300亩,生猪饲养量达到38.74万头。2007年荣获首届“江西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全省“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先进县,2007年度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客家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做法在今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在农村信贷供给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1.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小。据调查发现,该县没有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乡镇金融机构很少。桃江乡、安基山营林林场和黄沙管委会没有一家金融营业机构,九连山营林林场仅有一家邮储机构,致使这些地方的农民存取款业务要到临近的乡镇金融网点办理,很不方便,农户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只能向亲友借钱或借高利贷,上述四个地方成了被金融遗忘的角落。

2.县域各项贷款快速增长,但农户小额贷款增幅较小。从银行有关报表来看,2007年底,龙南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2614万元,其中涉农贷款46779万元,占45.59%。2007年在贷款净增2.13亿元的情况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2006年仅增加421万元,占1.98%。调查表明,各家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偏向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按揭等,“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很难得到金融业的有效支持。

3.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嫌农爱城,资金“农转非”趋势不减。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员轻农贱农思想严重,不愿发放涉农贷款,生怕贷款放后收不回追究责任,所以把在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投放到县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房屋装修和稀土、钨、铁、煤等资源开发的项目上,以及投放到其他短期收益高见效快的非农企业。据笔者在该县部分乡镇调查发现,真正能得到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仅仅是农村少数较富裕的农民和在圩镇开店的个体工商户,绝大多数农户是难以获得贷款支持的。贫困农民贷款难问题不解决,农村小康社会就无法实现。

4.贷款形式与产业周期不匹配。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仍沿袭春放秋收的传统做法,贷款以短期为主,且很少跨年度使用,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多元化的周期规律不相适应。

5.产业风险明显,制约金融支农。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尽管农业科技发展较快,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经常会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农产品价格等多种因素导致收益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有年成无收成”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涉农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6.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突出。农民受传统思想影响,担心承担连带责任,普遍不愿与别人联保,农户联保贷款难以执行。同时,按目前法律规定,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贷款抵押物,给金融机构信贷支农带来障碍。

7.电子化水平低,结算渠道不畅。目前,该县乡镇(不含县城)没有1台atm机和poS机,银联卡还不能在农村使用,资金结算不能实现“一汇通”。乡镇农信社还不能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

8.相关法律、政策滞后和中介服务缺失。相关法律和政策过分强调贷款要以不动产抵押担保,并缺少科学有效的信贷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失信披露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同时,广大农村普遍缺少信用保险、信用担保机构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也削弱了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9.外部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一是法制环境缺失,金融维权困难。调查发现,“九五”以来,该县金融诉讼案件454起,胜诉100%,胜诉标的1722万元,收回820万元,案件执结率仅47.6%。二是征信建设滞后,信息严重不对称。涉农客户信用信息缺乏,使贷款调查、效益分析、风险监测难以落实。加之“务工经济”快速发展,农户流动频繁,贷款主体难以落实,贷后管理难。三是道德风险高,资金再投入受影响。部分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骗贷、逃废债等不诚信行为,影响了金融机构再投入的积极性。

三、对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做好“三农”工作,是我们党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历史任务。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金融部门务必树立全局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面向“三农”、支持“三农”发展的责任。在目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各金融机构要优先支持新农村建设,并着力在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出产品、多投资金、多作贡献。

1.农业银行要真抓实干,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业银行来说,必须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高度来认识服务“三农”的重要性,从推进实施蓝海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服务“三农”的必要性,以全局的视野、战略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勤奋的劳动,扎扎实实做好面向“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坚决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农行的面向“三农”、服务县域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各级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三农”发展战略,建立面向“三农”的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开发适合“三农”细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面推进管理、技术、产品创新,积极发展银行卡、保险、基金、电子银行、理财等业务,加大atm机和poS机在农村的布放力度。要调整信贷结构,将农户小额贷款放在突出位置,满足农户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确保农业和农户贷款有明显增加。同时,优化调整农村网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充分发挥农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并将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配置向县(市)支行倾斜。此外,农行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三农”服务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网点网络优势和投资经验,积极支持各地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经济,择优支持农村公用事业,大力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

2.农村信用社要担起重任,着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对“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拓展支农的新领域。在目前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政策环境下,要突出信贷投放重点,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优先保证“三农”的信贷需求。农村信用社每年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例应占当年贷款投放的70%以上,以扩大支农覆盖面,切实解决贫困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区别不同情况,适当放宽信用贷款额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最高应放宽到5万元,超过5万元的可实行农户联保和担保抵押。要创新支农产品,满足农户金融需求。要改进结算服务,提高资金汇划速度。要健全支农考核机制,防止信贷人员“重商轻农”和“重城轻农”的放贷心理,力保农村资金不进城区、不出乡镇、不闲置使用,发挥效益。此外,贷款利率应区别情况,区别对待,服务于“三农”,让农民得实惠,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3.完善县(市)邮储银行服务功能,力促邮储资金快速回流农村。邮储机构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户,建立面向农村的邮政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网络和面向农村的邮政产品体系。继续加大邮储资金通过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向农村投放的力度,充分发挥自身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和网点优势,加大农户小额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做好服务“三农”工作,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使邮政金融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4.多策并举融通资金,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一是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要主动出击,牵线搭桥,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非金融性的机构和信贷资金到龙南落户,共同参与和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经验,涉农金融机构应与妇联携手,启动面向城乡妇女发放的低利率、期限短、小额度、多人联保的小额贷款业务,支持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种养、开展多种经营、自办微小型企业、从事个体工商等,积极为妇女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三是引导民营资本或外资组建中小银行、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便民金融机构。四是根据“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建议要求县域年产值在1000万以上的所有企业,必须与一个乡镇挂点,并根据自身财力,量力支农。五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乡村组建农村社区发展基金会。由本地村民参与,共同出资,接受捐助,会员共同讨论制定基金管理办法、运行机制、积累分配、监督制度、利率、周期和额度等,无需抵押,基金账目公开,不以盈利为目的,利息用于社区的公益事业,使贫困农户贷款不出村,真正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此外,要通过合理引导和规范,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人民银行在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控制非农贷款,力保“三农”信贷需求,切实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同时,要围绕当地“三农”发展的战略目标,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增加支农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速,促进农民长期增收、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快速增收。各级银监部门要强化对涉农金融机构执行支农贷款比例规定的监督检查,凡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对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对高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力促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

6.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增强“三农”御险能力。根据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户种养业投资周期长、季节性强、自然灾害不可预期等风险因素和农村保险市场需求,尽快组建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保障高风险农业、长效性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御险能力。开发设计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保大病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在种养业、养老、健康、意外伤害等方面的保险需求。

7.强化政策激励引导,确保支农运营持续。一是建议国家明文规定,在近10年,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产业化链条相关的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涉农贷款,一律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运营成本。二是县(市)、乡(镇)政府应定期提取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风险准备金,启动支农信贷资金风险管理和利益补偿机制,对涉农金融机构扶持“三农”业务中遭受的损失,比照政策性金融机构补偿标准及时给予一定的补偿,最大限度调动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三是国家应明文规定,在近10年,农村金融机构每年发放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最低比例,以有效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四是国家应修订和完善有关担保法律法规体系,把林业产权、土地经营权、农产品收获权、鱼虾捕捞权、牛羊猪宰割权、竹木砍伐权、果园经营权、小水电和自来水的收费权等纳入贷款的担保抵押物范围,努力破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五是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的政策要求,在财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支农贴息和呆账损失弥补。

8.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力促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为着力打造和谐新农村,县乡两级政府必须高度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和措施,强力推进“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户信用观念,严惩失信行为,着力降低农村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力促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6

“效率”一词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在论述问题时被广泛应用。帕累托将其定义为“对于某种资源的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的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称为“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更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不能使一部分人受益同时又没有其他人受损,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此时经济恰好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谢作诗认为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是指资源配置实现了最大的价值,经济效率的标准含义和帕累托标准是等价的[2]。金融效率是衡量金融组织好坏的标准。在所有的经济体中,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西方或者东方,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关于中国的金融效率已有多人进行研究,但对金融效率没有一致的概念及统一的标准。王振山认为金融效率指的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也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货币和货币资本)进行最优的配置以实现最有效的利用[3]。郭新明认为金融效率指一个金融结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开始金融交易活动,降低交易费用,激励金融参与者更加用心地工作,促使储蓄更有效率地转化为投资,效率指标是衡量金融制度是否健全的关键指标[4]。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都认为金融效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配置效率、运行效率和适应性效率。2003年以来,国内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一种观点则认为非正规金融的配置效率较差,如刘民权等(2003)认为由于受信息和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非正规金融的业务活动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才有效率。其他人则对非正规金融制度的配置效率进行整体上的分析[5]。另一种观点认为非正规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崔慧霞(2005)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对于降低成本、减少内部人控制、减少道德风险、节约信息和监督成本有重要的作用[6]。周天芸(2004)认为中国的非正规金融制度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7]。卢峰、姚洋(2004)则证明了中国非正规金融中商业信用配置资源的相对效率比一般的是要高一些[8]。但这些看法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持,对于运行效率和适应性效率的关注相对较少。 

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在资金方面给予经济发展大量的支持与帮助,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城市到处可见,服务品种遍及存款、贷款、理财、信用卡等多方面,而且服务态度良好,与之相对应的农村情形却大不相同,在西部偏远农村,村民要翻过几座大山才可以见到一个小小的储蓄所,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本文从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配置效率 

对配置效率的衡量更根本的是在产出方面,即在当前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资金是否被运用到产出最高的领域。这可从单位贷款所支持的经济增长量(GDp增量)加以考察。通过表1看出,农业GDp/农业贷款、乡镇企业增加值/乡镇企业贷款和全国GDp/全国贷款相比较均有较大差距,这恰恰说明农村剩余资金大量流向城市这种制度安排没有在资源配置上起到应起的作用,如果减少农村资金外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三农”,则资源配置状况将会更加优化[9]。 

相比较而言,当前增加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放量引致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更加明显。从配置效率的角度衡量,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是缺乏效率的。当然,这种低效的资金配置的存在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的渐进转轨做出了贡献,可认为是改革的成本,或是为取得制度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一方的支持所做的补偿。当前传统农业己在向现代农业转变,而乡镇企业也与标准的现代企业日益趋同,资金已成为紧缺的生产要素,增加对农业尤其是对农村企业的资金供给,不仅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7

而微型金融不仅包括信贷服务,还有储蓄、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小额信贷组织是指专门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小额度信贷服务的商业机构或民间团体。按照业务经营的特点,小额信贷组织一般分两类: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和福利性小额信贷组织,也称为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组织和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组织。前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后者则更注重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一般认为,小额信贷具有如下特点:贷款的对象是特定的——贫困地区的农民;实行信用贷款;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贷款手续简便,贷款利率优惠。

(一)政府补贴型贷款政府补贴型

贷款是一项惠农的政策性贷款,主要包括由政府主导的扶贫贴息贷款和财政贴息资金。该类贷款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农业政策目标,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等实施的金融支持。它是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的界定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主要职责,间接或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持和扶贫政策的一种特殊性的资金融通行为。政府补贴性贷款具有公益性、区域性、低利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商业性贷款的有益补充,实行的是“政策性贷款,商业化管理”的模式,即既要执行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又要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管理要求和《贷款通则》来运作,其贷款项目难以统一,主要根据当地政府据实制定。但是补贴性贷款集中用于发放农户贷款,重点解决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储运和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不得挪用其他用途,其本质体现了政策性和优惠性。扶贫贴息贷款的补贴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中央财政贴息,实行统收统支的方法,即由总行与财政部统一结算后,再于各地区分行结算:

(2)地方政府财政贴息方法由各省区分行于地方财政部商定:

(3)部门贴息,由主管部门将应补贴的贷款利息直接贴给借款人。

(二)商业性小额信贷

所谓商业化的小额信贷,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以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束维持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可以表示为机构的生存能力,即在不需要政府补贴和捐赠人捐赠的情况下小额信贷机构可以独立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状况。它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的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的含义;第二,保证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含义。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完善或规范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就是将严重依赖补贴运作的小额信贷转化为在商业基础上运作和管理的小额信贷机构,并将其作为规范化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小额信贷的管理成本高于较大额贷款的管理成本,因此,能覆盖小额信贷运营成本的利率通常要高于正规金融机构主导性的商业贷款利率。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是农村金融整体框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商业性小额信贷,既可以被视为是在政策性的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和商业性的可持续与盈利原则之间,走出的一条超越传统农村金融的创新之路,也可以被看作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和制度环境中,对私人资本开放农村会融市场的一次审慎尝试。

二、补贴贷款中的政府作用

在农民获得的补贴贷款中,体现的是一种农业政策性金融对贫困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因为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时常会因为信用风险,高交易成本等因素导致市场失灵,这时补贴性贷款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手段便能有效弥补市场对农业准公共产品即服务配置资金社会合理不足的缺陷,而实现配置资金的公平。通常情况下,农民被认为面临流动性约束,因而缺乏投资和使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农民过于贫困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高度垄断导致高利贷盛行。商业银行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不愿向农户贷款,因此,由政府提供贷款缓解约束被认为最容易刺激农户投资,提高信贷使用,增加农产品的途径。在这一阶段,农业信贷补贴论成为了农户信贷管理论的主流,该理论认为: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民没有储蓄能力,农业产业特性决定了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农户提供资金,其中直接的信贷补贴变成了通行的做法。

1.制订了鼓励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优惠政策,如对农户小额信贷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降低农村信用社的成本,调动其发放农户小额信贷的积极性。

2.加大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帮助农村信用社核销一些呆坏账,逐步消化农村信用社因保值补贴而增加的亏损,减轻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负担。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8

农村潜伏着巨大的信贷需求,而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撤离造成了农村金融资源的严重短缺,新型农村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这些小型合作金融组织中,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以下简称“互助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在我国吉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安徽等省出现了许多互助社。这些组织以成员入股集合资金,为生产生活中需要资金的组织内部成员(农民)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在促进农民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互助社弥补了农村资金需求缺口。近年来,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日益明显,金融机构“去农化”倾向趋重,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加剧了小额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缺口,极大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资金互助社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引导入社农户自愿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互助资金,为加大对小额农业信贷产品供给提供了保证,较好地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其次,互助社一定程度满足了农民创业资金的需求。由于农民资金互助社孕育于农村,扎根服务于本乡本土,因此,互助社的人员能够深入到村组、农户、田头,及时为有需求的农户分期分批办理小额借款,使其在发展生产时能方便快捷地借到钱、办成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增收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再次,互助社有效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民资金互助社作为小型金融组织,在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比大型金融组织更具优势,是现有农村信贷市场的必要补充,是商业信贷市场之外的一种“微型融资”新途径,已逐步成为推动扩大“农村资金洼地”的有效载体。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格局,成功实现了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错位发展。最后,互助社进一步遏制了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势头。随着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的民间资本规模不断壮大,不规范的民间借贷交易势头日盛。而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使农户有了交易成本较低的融资渠道。农民资金互助社客观上为民间资本提供了一条由“地下”转入“地上”的合规平台,从而有效遏制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间高利贷的生存空间,引导民间金融资源的合理、有序配置。

但互助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第一是融资困难,互助社成了无源之水。《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第四十一条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以吸收社员存款、接受社会捐赠和向其他银行机构借款作为资金来源。在这三种资金来源中,因为受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等条件限制,社员本身是需要资金的群体,没多少存款。而“暂行规定”又限制了吸纳互助社员的范围,所以吸收社员存款难度比较大。社会捐赠是偶发性的,不能作为融资的主要来源。第二,监管专项法律缺失,互助社没有合法的“身份证”。虽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但由于长期缺乏一部关于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法规,互助社的合法身份受到质疑。由于“身份证”颁发部门不统一,没有一家资金互助社能得到监管部门的指导和认同。最后是互助社自身的问题,由于互助社由村民入股组成,其管理者从股东中产生,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金融知识知之甚少,并不具备成熟全面的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加之没有合适的制度约束,造成有章不循、合作性不强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增加了互助社的运行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互助社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

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概述

1.概念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具有类似或关联生产的农民共同发起、拥有和管理,为了获取便利的融资服务或经济利益,按照资本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的互助组织。

2004年7月吉林梨树县闫家村出现了一种与农村经济合作社共生的、新型的资金互助组织,标志着这类组织在中国农村地区的正式诞生。2005年,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共同在全国部分省(区)开展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旨在通过搭建农户自主参与的组织平台,为贫困农户提供更直接的金融服务,既探索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的新机制,又推动农村内部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金融的新发展。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强调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2006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与财政部在全国确定14个省的2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进一步出台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农村资金互助社示范章程》等,确定首先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农村地区开展试点。

具有合作性质的互助社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根源:城乡差距是其社会根源,互助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把农民联合起来,以组织的形式谋求农民的自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其体制根源,互助社的产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农民的弱势地位导致其金融服务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满足;社会均衡是其制度根源,互助社中财政扶贫资金的注入正体现了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视;比较优势是其市场根源,互助社具有信息成本低、管理层次少、运营成本低等比较优势。

对互助社的类型划分,从监管角度可以分为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两类;从是否依赖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角度可以分为内生于或不依赖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互助社;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基地(公司)管理模式和村委会管理模式两种;从推动力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政府主导型、自发引导型及融合共生型等。

2.特点

当前互助社的主要特点有:

(1)运作模式较规范

互助社均经当地农工办批准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都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牌匾,运作模式参照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设有独立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核算软件,凭证印制和格式都基本一样。在合作区域上,以镇级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主,坚持区域性、内部性。互助资金的吸纳与投放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只在区域范围内和社员内部进行,不对区域以外、社员以外人员办理业务。

(2)资金来源较零散

农民资金互助社多以发起人原始出资、社员入股资金和存入互助金为资金来源,其中发起人股金与一般社员股金统称“社员基础股”,其余皆为“互助金”。资金互助社所吸纳的互助金普遍额度较小,且较为零星、分散。

(3)风险控制较粗放

农民资金互助社基本能够按照办社《章程》、宗旨和办社原则进行运作,禁止跨地区投放、大额投放、高息投放,切实规范自身健康发展。在互助金投放风险控制方面,一般采取担保方式,坚持短期小额分散投放,每户借款额度控制在1000-20000元,期限一般在3—6个月,最长不得超过1年。

(4)人员结构较单一

互助社的工作人员都是当地常住人口,职业均为农民,大多是原信用社代办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或当地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其中尤以农经人员为主要力量。

三、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面临的主要风险

1.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风险是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是金融实务和金融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宽泛常用的词语。到目前为止,对风险的定义和解释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风险是结果的不确定性;

(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3)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的偏离度;

(4)风险是导致损失的变化;

(5)风险是受损失或伤害的危险。

本文认为风险具有下面四个基本特点:

(1)风险是对事物发展未来状态的看法,时间是形成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基本因素之一。

(2)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是形成风险的基本因素之一。

(3)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主体对相关信息的掌握,信息是影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4)风险使得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必然包含不利状态的成分,如损失或低于期望值的回报,损失也风险的基本因素之一。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9

在交易视角下,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只有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资金融通只是农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农村金融本质属性。农村金融不论其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是不同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活动,它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构成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农村金融系统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不足的问题。基于交易视角,农村金融形态的变迁应该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只是其功能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

(一)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

(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

(三)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

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由特殊主义信用向普遍主义信用的发展,实体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经济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信用、持续信用形成的信誉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农村金融交易风险和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保证。农村金融发展归根到底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

在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属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农村金融的功能、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功能范式意义上理解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足够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为其使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交易的自我扩张动力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失灵。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将处于低水平的均衡,进而进入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使之超出金融交易的扩张的一般内涵。无疑,政府干预对早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重建并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十分有效。但金融展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脚,必然使政府对金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对金融发展的过度干预,进而越来越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因缺少有效的市场制度而停滞。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

参考文献:

[1]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曾康霖.金融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农村金融的含义篇10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由于我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导致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这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金融制度的理论分析

制度是确立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亦是如此,它是农户、农村基层政府、中央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人等就界定农村金融资源的所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一系列权利而达成的一组正式和隐含契约。在当前经济金融制度结构安排下,这组正式或隐含契约使得各利益主体的互动博弈很难导出高效率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

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据此,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理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行政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广大农村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非常低,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的抑制。由于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零散性,以及小农经济所蕴含的高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所追求的资金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造成了农村金融网点的撤并和金融业务的收缩,呈现出明显的机构布局抑制特征,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为广大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其次,农村金融信贷发放抑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将贷款审批权上收,致使县级以下网点变成上级行吸纳存款的“机器”。再次,农村金融业务抑制。随着农村发展性农户和市场性农户的增多,对金融服务也产生多样化的需求,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落后,缺乏创新,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矛盾突出。第二是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首先,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信贷资金向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和产业转移,导致农村资金大量转移。其次,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调整,其在县域内的营业机构和信贷规模也相应萎缩;有的金融机构甚至在农村只存不贷,挤占和流失了大量农村资金。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正式金融机构支农作用弱化

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其目标是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以及体现并实施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但在实践中,其支农职能不断弱化,已演变为专门从事粮棉油收购贷款的银行,并没有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应有的作用,而且其职能定位也发生了偏离。

农业银行是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有商业银行;随着商业化改革的提速,农业银行已完全转变为商业性银行,从以支持农业为主转变为以支持工商业为主,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涉农贷款比重明显降低,目前其农业贷款所占比例已降到10%左右,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日趋弱化。虽然农业银行在大多数地区都设有县级分支机构,但是由于其实行严格的贷款权限控制,普遍只存不贷或存多贷少,致使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更加尖锐。

农村信用社主要定位于为农户服务,但长期形成的弊病如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历史包袱过重,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潜在的经营风险很大;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虽然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但基本上停留在内部组织机构体制和行业管理体制的层面,没有实质性的制度突破。使其在支农过程中的作用被严重弱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已经正式成立,但是“只存不贷”的单一金融服务功能没有完全改变,抽走了大量的农村金融资源,其65%的储蓄余额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

(二)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作用凸显

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就是民间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典当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民间自由借贷等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由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已经成为农村借贷的主要渠道。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借款大约为来自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额的四倍。对于农民现实金融需求的满足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已大大超过正规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众多问题说明,农村金融制度必须改革,必须从整体着手,重新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及农村信用社进行功能重新定位和调整,并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制度。

三、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要研究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加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8年10月,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余额仅为10224亿元,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26.17万亿元的3.9%,其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仅为446亿元,占农业发展银行总贷款的4.4%。国家必须对其实行政策性扶持,实行积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二)发挥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支农作用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目前,农业银行在我国县和县以下有28000多个营业网点,具有扶持“三农”的网点优势,是农村金融业的骨干。同时,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生力军的作用。邮政储蓄银行拥有36000多个网点,拥有一体化的电子网络,资金实力雄厚,存款余额近16000亿元。鉴于商业银行的趋利性和大量分流农村资金的状况,建议考虑借鉴国外做法,明确各行分支机构在城乡的资金使用比例,或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用于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

(三)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对原有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要继续执行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为“三农”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四)创新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新型微型金融机构及微型金融服务

为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应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

(五)积极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努力培育农村金融多元化主体

要突破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适当地发展民间金融,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民间金融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它消除了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信息不对称和借贷壁垒的桎梏,应当给予其合法地位。民间金融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市场的准人机制,不能比照城市设立商业银行的标准设立,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准入标准,并加以严格执行。

同时,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人手,引导和鼓励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使其合法化、公开化和规范化,并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同时,还要通过积极鼓励城市各类银行的金融网点向农村延伸,鼓励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使农村金融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

(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扶持及健全普惠、保障机制

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政府能够且必须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如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制定更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及更为灵活的利率政策;引导涉农部门及财政、社保资金存人农村信用社,增加粮食主产区支农再贷款的额度,并延长贷款期限等;降低直至取消对农村信用社征收的营业税;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村的作用,实行农业贷款财政贴息、风险损失补偿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从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并推进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农业保险领域逐步拓宽,险种已达160多个,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强,农业保险法律缺位,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再加上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显现加剧趋势,灾害事故的破坏力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因此,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