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2:57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1

一、预算管理改革及其变化

(一)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财政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精神,现阶段预算管理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此项改革是建立在预算科目改革基础上的,目标是编制科学、规范、明细的部门预算。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即每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扩大预算编制的范围,将部门全部收支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2.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即预算执行改革。此项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所有的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并通过国库单一帐户系统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和劳务提供者的帐户上,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3.实行政府采购。此项改革建立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同时又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相关。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的形式使用财政预算资金、获取货物、取得工程和服务,并在全面推行政府采购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大宗物品供物制,调节物品需求、平衡余缺。

(二)预算管理改革带来的变化

本次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涉及财政收支管理体系的改变,由此而带来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不再与代收部门收入挂钩,财政资金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2.预算单位经费全部由财政预算拨款解决,改变了以往既有预算内拨款、又有专项补贴、还有预算外提留的收入结构多元化的拨款体制。

3.财政过渡性拨款减少,资金直拨用款单位和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单位,财政资金层层下拨、层层占用等现象将得到明显扼制。

4.预算编制、审核与预算资金拨付实行分级管理。

二、预算执行审计的调整

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预算监督的领域进一步拓宽,不再局限于预算单位;预算审计的内容不断深化,必须根据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而不断完善等。面对这些变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应作适当的调整。

(一)构建全新的审计组织体系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在国家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统揽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组织方式,应在局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以财金审计处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处室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

(二)建立新的“同级审”运行机制

要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题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考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

1.总体规划。在计划的安排上,制定审计总体工作方案并报政府批准,有关处室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分别制定招生方案并分头实施。

2.沟通协调。在实施审计中,各处室紧紧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这条主线各司其职、互通信息、审计资源共享,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网络形整体。

3.分类汇总。实施审计结束后,各处室分别按所审项目形成审计报告或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由综合部门按审计方案要求对审计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提炼和分析,形成完整的“两个报告”。

(三)扩大审计对象

预算管理改革后,由于财政支付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由此而带来审计对象的变化。按照改革后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和主要流向,财政审计对象可划分为三大梯次:一是负责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的财政部门,二是受政府委托预算拨款职能的专职机构(政府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三是具体用款的预算单位、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单位。

预算执行审计应根据预算管理改革后的变化情况,调整审计对象。审计中除了应继续加强对负责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财政部门的审计外,要根据财政资金的走向,强化对预算拨款和支付职能的专职机构——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的审计,促进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同时对面广量大的具体用款单位,要根据朱容基总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审计,确保每年有一定的审计覆盖面,促进有关部门依法理财、遵纪守法,以进一步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调整审计内容。

1.强化预算编制的审计。预算编制改革后,实行部门预算,改变了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因此,在预算执行审计中,

一是要加强对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审计,看其编制依据是否充分,编制程序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二是要加强对预算编制标准、定额的审计,看其标准和定额的制定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一般规律,是否根据执行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是要加强对预算单位编报预算的审计,看其有无有虚报、高估和漏报等情况。

2.细化预算资金拨付的审计。预算支出改革后,财政支出除部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外,大量的拨付管理工作,主要通过专职机构——政府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来具体组织实施。因此,财政审计中除了应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部门资金拨付情况的审计外,

一是要加强财政结算中心的审计,检查其是否严格按批准预算拨付资金,是否按序时进度拨,对专项支出还要检查是否按用款计划和实际需要拨款;

二要加强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审计,重点审计采购管理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和竞争的原则,采购支出是否体现节约和效益的宗旨,采购资金的划拨和结算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2

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云南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体制机制及形势变化等方面的原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积累了支出边界不清、结构固化、项目较多、零星分散、执行不快、绩效不高、管理不严、信息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并存,影响了财政资源的统筹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制约了政府管理职能的发挥,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改革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推进难度较大。例如,云南省财政厅从2004年开始推行的专款切块到县试点改革。这项改革是针对云南省县级财政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专款下放、权力下放、责任下放”的原则,将省级专款在核定包干基数的基础上调整为对各县的财力性补助,并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将财政补助资金由原先省级各部门分散决策、指定专门用途,改为由县级政府自主用于除“吃饭”以外的所有“办事”项目,扩大县级政府自,探索财力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政资金分配模式。十年来,这项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年形成的专款分配体制难以打破,专款切块改革不够彻底,制约了此项改革的全面推开,并未解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中的各项问题。

2014年,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云南省改革和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方案》,为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云南省财政厅在编制2015年省级部门预算时,按照新《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和省委、省政府整合专项资金的有关要求,对省级专项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整合,通过“撤销一批、压缩一批、归并一批、调整一批”等措施,省级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比2014年压缩46%,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比重由53%下降为48%,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相应提高了5个百分点。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围绕建立与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遵循“增一般、减专项、促监管、提绩效”的改革精神,坚持厘清政府与市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边界,加大整合力度,明确管理职责,构建设立、执行和退出评估长效机制,改革完善分配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实现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2017年达到60%以上的目标,云南省财政厅着力推进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云南省财政厅出台了《云南省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设立和项目清单目录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基层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3个配套文件,形成“1+3”改革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改革。

云南省财政厅将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改革精神全面贯彻到2016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中:一是全面清理整合。省级一个部门设置一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将纳入改革的36个部门涉及的76个专项整合为36个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压缩比例达到52.6%,从根本上改变专项资金碎片化的现状。二是实行项目清单目录管理制度。建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设立、执行和退出评估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设立随意、有进无退、利益固化等问题。三是改革分配机制。实行以因素法为主的资金分配方式,从重项目资金分配向重资金绩效和监督管理转变,出台了《云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办法指导意见》等制度,指导省级各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四是推进简政放权。构建权责对等的监管体系,促使省级各部门逐步做到只分配专项资金和强化监管,不再审批具体项目。五是加强基层项目库建设。强化各州、市、县、区政府的项目实施责任,各地积极推进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储备。六是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管理贯穿于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设立、分配、使用全过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以公开促公平、促竞争、促绩效。

通过改革,有效压缩了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种类,从制度机制上切实解决当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权责明晰、设立规范、分配科学、讲求绩效、监管到位、公开透明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将进一步提高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绩效。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新《预算法》颁布一年来,云南省财政厅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与新《预算法》的衔接,把《预算法》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行为准则,预算的法治性和约束力得到了明显增强。首先是预算编制完整性进一步提高。构建起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机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其次是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建立新的省级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将省级所有财政专项资金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三是预算平衡机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由年度平衡扩展到周期性平衡,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年度预算与中期财政规划衔接机制,制定云南省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四是财政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清理规范“挂钩”事项,对重点支出根据改革需要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五是预算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明确省本级各季度支出进度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采取收回预算指标、约谈、停止资金调度等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从严控制预算调整事项,扎住追加预算口子。六是预算透明度进一步提高。除内容外,所有涉及财政资金的情况全部向社会公开,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部门预算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类进行详细说明,“三公”经费预算细化公开。七是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对各项财政资金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省级全面开展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跟踪评价,建立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相衔接的结果运用机制。八是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制定出台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制度办法,建立财政存量资金收回和定期报告制度,有效减少财政资金沉淀。九是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全面实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顺利完成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券首次自发自还和首次政府信用评级工作。

政府间财政关系更为规范

作为省级财政部门,云南省财政厅同时担负着落实中央各项政策及有关要求和指导省以下各级财政的责任,要处理好与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为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一方面,云南省财政厅积极参与财政部关于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反映地方诉求,汇报实践成果,支持改革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各项转移支付补助政策,加快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构建地方税体系研究,在坚持税收法定原则下争取中央赋予地方更多的税收政策权限,允许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可依照实际需要,运用税收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调控。另一方面,积极指导各州、市、县、区财政部门做好新《预算法》实施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工作,将《预算法》各项规定落实在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从着眼于向上要钱转变为着眼于向下管理,依法理财;督促各地根据中央和省里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地区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把《预算法》关于政府预算体系、预算公开、转移支付制度、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内容,贯彻到各项改革措施中,扎实推进本地区改革。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3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其实质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行开设的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以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01年国务院通过了财政部提出的《财政预算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随后,根据财政部提出的改革方案,各级各地陆续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建立)工作的逐步深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我国公共财政的改革毕竟才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所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以更好地推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使财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目前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想认识尚不够统一。

(二)作为国库集中支付基础的部门预算,其编制和管理还不够规范。

(三)部分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国库支付制度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使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四)“小金库”仍未绝迹,有抬头的可能。

(五)是相关的配套改革尚未跟上,成为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的瓶颈。

二、顺利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做好宣传和协调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应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必须明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变各部门和单位分散支付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只是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变革,资金的审批权、使用权、开支渠道、预算定额均不发生变化,也没有弱化各部门和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责权限。充分认识到“集中”不是“集权”、“收权”,也不是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财权的转移和重新分配,而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发展要求,必须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诚然,要对几十年来的支付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革,确实需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及时纠正各种错误观点,对出现的利益问题进行协调,做好相应宣传解释工作。

(二)继续推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程,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

一是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来核定具体支出额度,并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专项资金应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只有在细化了的单位预算和年初预算到位的情况下,单位用款计划编制准确,集中支付才能确保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二是在部门预算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一方面应在集中支付环节强化预算执行,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建议建立合理、规范的预算调节机制,赋予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一定的预算高速权力,使预算单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快捷、简便、高效地调整预算。这样既能保证预算单位按预算列支,又可以促进其预算编制水平的逐步提高。

(三)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各单位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财会人员的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一是应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至少应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经培训仍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一律调离,重新安排工作,把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较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吸收到该岗位上来;二是建立起单位财务人员业绩考评机制。由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国库支付中心和各单位配合,每年对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一次客观、全面的考核,对业绩突出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表彰,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业务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

(四)监督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人行等部门,定期对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设举报电话,对举报人保密,并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及举报中发现的“小金库”现象,对其单位负责人从严处理,追究其相应责任,避免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

(五)必须深化配套改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必须进行配套改革,这些配套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紧制定和完善改革的配套制度办法,以适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需要。如及时修订《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抓紧做好《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及相关资金清算等办法上升为法律或部门规章等工作,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法制建设,增强改革的权威性、合法性与不可逆转性;研究修订《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研究制定改革后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国库支付凭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银行财政业务手续费的支付标准和预算单位提取现金管理办法,既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又保证改革规范有序进行。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4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大跨越。财政改革不断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财政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初步建立起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1994年,我国全面推出分税制改革。1998年,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财政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转向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服务。从1999年开始,推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管理和政府采购改革。2007年起,全面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和绩效考评试点。

第二,财政分配关系获得调节,实现了更加规范化的预算收入管理,能够保证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的更加规范化。在最近的几年,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达到了分开中央地方管理权限和范围的目标,有利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扩大,能够保证财政向中西部地区的倾斜。1994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不包含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根据33%的税率来进行征收,能够保证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的更加规范化,能够将各种包税办法和对国有企业的调节税取消。

第三,预算支出结构达到调整和革新,财政资金主要倾向于民生领域。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数额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来,扩大了数十倍。尤其是随着国家对于民生的逐步重视以及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更加重视农业的生产,财政资金更加倾向于农业方面的投入。另外,财政资金也大量花费在社会事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重视对于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以便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并且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水平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保障房建设方面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以切实有利于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的解决。

二、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目前财政改革不断深入,预算管理不断规范,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监督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其中面临的问题。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所述。

(一)财政政策、编制、执行和监督之间缺乏有效制衡。当前的财政政策、预算、执行和监督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合力,缺乏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财政部门内部的预算、监督等机构出现多重设立的问题,导致出现职能的交叉,从而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管理口径,不能够真正区分清楚不同的职能部门的责任所在,最终导致财政工作的效率低下,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互相推诿的问题时有出现。与此同时,财政政策、编制、执行和监督因为存在着职能方面的重复设置,会出现做同样的工作的问题,并且会导致不同的文件之间的分歧,不利于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决策,也导致财政预算执行部门很难决策。另外,财政预算监督也存在着问题,不能够较为详细、具体的编制预算草案,不能够保证预算报表所列科目的具体性,所有科目的规模数额都存在着扩大的问题,并且不具备较强的公开透明性。

(二)预算管理工作有待健全。在现阶段,仍然没有形成绩效预算机制。项目支出不具备可供参考的立项标准,专项支出也能够保证绩效预算的原则得到反映,专项资金安排仍然没有形成较为科学有效的评审机制。事前并不能够对项目支出预算做出真实、合理、科学有效的绩效评审工作,在事中,也不能够科学有效的对项目支出预算做好督导工作,在事后,不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与此同时,预算调整也不科学。随时调整预算收支,改变预算科目的现象经常出现。资金分配也不均匀,从而造成部分单位为了得到资金而形成预算编制的浮夸和随意性的问题,导致财政预算不具备权威性。另外,预算执行存在“散、慢、弱、低”的问题,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非常低下。

(三)财政监督法制、体系、方法有待健全。在现阶段,财政监督的法制保障是非常落后的。当前的法律对财政的监督主要是停留在原则性规定方面,不具备较强的操作性。与此同时,不具备较为健全的财政监督体系,并没有理清楚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经济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也不科学,时常出现交叉工作的问题。另外,不具备较为规范的财政监督机制,相关的监督方法也不具备多样性,监督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检查的方式来进行,不符合当前的财政职能转变的要求,外部监督机制也比较缺乏,不能够有效发挥出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的监督作用。三、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财政体制改革的观念

只有转变财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才能够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建立新的财政体制改革制度,更加有效的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坚持大局观念。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割改革在财政各项改革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定要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来理解他们的重要作用。其次,一定要坚持责任观念。再次,一定要坚持民主法治观念。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应该是民主的,必须坚持民主原则,保证我国财政的所有收支行为必须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最后,必须坚持绩效观念。预算管理和监督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必须取得最高的绩效。另外,也应该坚持诚信观念和危机观念。

(二)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

大胆借鉴国外做法,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政府职能,具有法律约束,科学、规范、高效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是深化分税制改革,完善分级预算制度,坚持财力下移,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公式化、均等化的改革方向。三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和复式预算,以保证预算的完整性。四是推进财政机构改革,建立财政政策、编制、执行、监督四权相对分离、相互制衡机制。

(三)加强财政外部监督工作

加强财政外部监督工作,就是要做好人大监督、审计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等各方面的监督工作。实现这方面的监督效能的全面加强和提升,从而保证我国的财政部门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切实秉承公开、公正、透明的财政改革原则,不断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工作,不断突破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的瓶颈。加强财政外部监督工作,就要求不断修改和健全《预算法》及相关条例,从法律的角度做好预算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也应该逐步建立健全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并且,要做好预算编制、执行和结果的审计工作;另外,逐步做好“阳光财政”工作,保证财政改革的公开透明程度。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5

“预算跟着计划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财政盘子只有一个简单的“概算”,财政预算只是向中央政府报告,并且没有决算制度,真正的财政预算制度没有构建起来。从财政预算制度所具有的基本法律要件而言,财政预算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1955年,因为从这一年起国家预决算开始向全国人大报告。

自1955年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央和地方都依赖“传统工具”执行其职能,尤其是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及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控制。这一时期,预算管理具有较为浓重的中央集权和行政主导色彩,预算功能尚未健全。

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预算没有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制度体系,而是基本跟着国家计划走。一是预算收入制度是一种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收入制度,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有企业利税。二是财政预算公共事务与企业事务不分,公共性特点不突出。特别是在财政支出方面,预算包揽一切,不仅要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还要负责为国有企业进行直接的资金投入和弥补亏损,代行了部分需要由市场承担的功能。三是财政预算附属于指令性计划,预算功能严重缺失,对经济社会运行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而且预算编制简单粗放,预算只是一个简单、粗放的财政收支计划,根本谈不上法律性、权威性、严肃性。

“解冻”后的探索

1980年以后,伴随着意义深远的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预算逐步从“计划的奴隶”发展为各级政府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放权让利”,预算管理模式随之进行了积极探索,其基本思路也是下放权力,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

从1980年起,在行政事业单位逐步试行“预算包干”办法,年度预算核定的经费全部归单位掌握使用,年终超支不补,结余留用。1988年开始,根据事业单位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对事业单位预算实行分类管理,形成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形式,在基本支出方面实行定额管理。这些改革调动了单位的理财积极性,提高了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模式的探索,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预算管理框架,促使预算管理制度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预算管理制度探索还保证了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为形成放开搞活的改革局面做出了贡献。

当然,这些探索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初衷只是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并非着眼于市场经济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设计,因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中央与地方的分成是由双方谈判决定,从而形成了“鞭打快牛”、地区之间“苦乐不均”的状况。其次,财政包干直接导致中央财政收入持续下降,中央财政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下降。再次,由于财政供给范围的不规范,导致了预算外收支不断扩大。这些制度弊端的显现,促使决策层下定决心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变革。

市场化破题为制度转型铺路

1994年,我国施行分税制改革,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此后几年,在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预算收入制度、改善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之间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结束了各地区财政体制不一样、不规范的局面,确定了一个清晰、稳定、统一的体制框架。二是确立了中央财政收入的良性增长机制,为提高“两个比重”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所得税收入分享和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效果显著。

通过分税制改革,基本上构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预算收入制度框架。与以往改革相比,这次改革从过去的放权让利思路转变到依靠制度创新,从过去的只是着眼于解决眼前现实困难和问题转变到长远机制的构建,从过去在计划经济制度框架下的小改转变到向市场经济体制下预算管理制度的过渡。可以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为预算管理制度由包干制时期的初步探索向市场经济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铺垫了道路。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管理改革

预算管理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与调整,但直至分税制改革,也没有伤及计划经济预算管理制度的筋骨,特别是预算支出制度,在分税制体制下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加速推进和公共财政框架的确立,预算管理的一些局限性开始暴露出来,如预算编制仓促、预算下达滞后、预算事后监督不力等。事实上,分税制改革后的几年,市场经济预算制度改革仅仅迈出的第一步,许多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而这又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契机终于到来。1998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都进入加速期,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改革目标。很显然,通过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逐步解决日益突出的收支矛盾,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的需要,成为了预算管理改革的内在动力。

随着河北省部门预算改革经验被中央认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在全国逐步推开,并由此引发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场轰轰烈烈的预算管理革命正式拉开帷幕。一是编制部门预算,初步建立起管理职责明晰、预算程序规范、编制方法科学、决策过程透明、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动了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机制性变革,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三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迈入法律规范的轨道。四是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在整顿财政分配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统一预算创造了条件。五是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增强了财政透明度,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

通过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我国确立了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时代呼唤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公共财政框架目标下,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突飞猛进,成绩喜人。但也应该看到,总体上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够,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不利于依法治税和人大监督。事实表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具有不完善性和不稳定性,改革还面临不少挑战。

近日,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首次大修,传递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并提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为此,我们应积极作为,在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以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为目标,深入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转变公共财政框架内的改革思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新预算法为改革导向,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各负其责,增强新预算法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二是推进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不仅收入是全口径的,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三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收入预算应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四是抓紧研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五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六是借鉴国际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实施步骤,逐步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6

“十一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进展

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过去5年,财政发展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国家财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财税政策不断完善,财政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财税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不断加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促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各级政府的收入划分和支出责任总体保持相对稳定。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归并和清理专项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调整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并由地方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财政支出,有力地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二)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政府预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财政预算,全面编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推进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启动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工作。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开展。预算编制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继续强化。预算公开工作加快推进。

(三)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规范。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公平了税收负担。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完善了增值税制度,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理顺税费关系,建立了依法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调整和完善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税收制度。

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保障了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较好地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同时也要看到,与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目标相比,现行财税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省以下财政体制尚需完善;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有待提高,财政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税制结构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迫切需要通过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按照《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根据《建议》精神,结合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以往财税改革的经验,“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明确方向,服务大局。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穿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体制保障,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二是整体设计,协调联动。妥善处理政府与纳税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财政与金融、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划,全面设计,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加强各项财税改革之间以及财税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三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既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又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精心谋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完善财政体制。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健全税收制度。完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财产税、环境资源税及其他特定目的税相协调,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和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

“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财税体制;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坚持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素质。

(一)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逐步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力争首先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同时,结合推进税制改革,按照税种属性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研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完善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弥补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收支缺口,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并从监管制度、技术操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规范省以下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强化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责任,提高民生支出保障程度。在注意处理好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经济管理权限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因地制宜深化乡财县管改革。

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把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满足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需要,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完善奖补机制,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十二五”后期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二)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公共财政预算,提高公共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提高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政策,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加快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规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扩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报范围。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的基础。继续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建立规范的收入管理体系。完善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结合修订预算法,明确预算公开的原则和主体,完善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三)推进税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强化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在实施和完善消费型增值税的基础上,结合增值税立法,稳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从制度上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问题,逐步消除重复征税,促进服务业发展。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充分发挥消费税促进节能减排和引导理性消费的作用。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全面改革资源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开征环境保护税,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完善消费税制度,进一步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按照强化税收、规范收费的原则,继续推进费改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完善财产税制度。按照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级次的要求,健全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培育地方支柱税源。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税、共享税的立法权、税种开征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等,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对于一般地方税税种,在中央统一立法的基础上,赋予省级人民政府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税权,并允许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实施办法。

2011年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2011年财政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财税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7

【关键词】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财政支付

一、醴陵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

按照财政部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目标,从2014年4月1日起,醴陵市全面实施乡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围绕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收支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构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制度屏障等改革目标,从理念设计、制度建设、权责划分、管理模式、流程设置、要素完整等方面建立与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

(一)遵循五权不变原则。遵循了“资金所有权、资金管理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债权债务管理权”五权不变原则。各乡镇仍是乡镇财政预算的执行主体,对其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实行全面负责。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市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资金归乡镇管理,资金使用按规定程序由乡镇审批。乡镇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二)实行五统管理模式。实行了“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预算统编、工资统发、支付统办”的管理模式。将乡镇视同为市本级预算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结合“乡财市监管乡用”改革,市财政全面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三)实现五项改革目标。实现了“规范账户设置、规范预算管理、规范收入管理、规范支付程序、规范账务处理”的改革目标。健全与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取消各乡镇在各金融机构的原有账户。建立健全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与拨付管理体系,实行票据“限量领用、定期缴销”,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做到票款同步、以票管收。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求,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指标管理、计划管理、支付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同时,进一步完善村账乡代管办法,加强与规范“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财务管理与监督。

二、醴陵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醴陵市纳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乡镇31家,从2015年1月1日起至10月30日止,共支付资金86,276万元、27,107笔,其中直接支付85,854万元、26,393笔,直接支付比例为99.51%;授权支付421万元、714笔,授权支付比例为0.49%。

(一)建立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本地实际的乡镇国库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资金支付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业务流程等;推进乡镇收入全面预算编制,分大类项目逐项定额编制支出,使乡镇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全面预算基础之上;制定了市财政与乡镇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加强对乡镇资金与财务的指导与监督。

(二)建立了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了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明确市财政局为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撤销了不符合改革需要的原乡镇账户,相应开设了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乡镇零余额账户、乡镇其他资金结算户,通过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乡镇资金进行集中直接管理,堵塞了资金管理,增强了财政调控能力。

(三)实行了乡镇资金零余额管理。乡镇资金集中保存在人民银行国库或财政专户,并根据乡镇企业每日办理支付业务情况,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或乡镇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有利于资金统一调度,减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规范了分月用款计划管理。乡镇根据预算指标结存与收入进度情况,编报分月用款计划,财政部门当日即可批复后申请用款,增强了乡镇使用预算资金的计划性,提高了预算单位的用款及时性,财政部门也可以从源头上监督与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

(五)运用了信息网络系统。乡镇用款计划管理、资金支付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均实现了网络联接、网上申报、网络查询,实现了实时支付、当日清算、适时查询、信息共享,提高了支付效率,加强了资金监控。

(六)理顺了乡镇财务管理。在原“乡财县管乡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岗位设置、规范操作系统与流程、组织业务培训与指导,并按照全年无遗漏、分月有计划的管理模式组织对乡镇进行财政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保证了改革后乡镇财务正常运行。

(七)明确了村账乡代管。制定了《村账乡暂行管理规定》,明确乡镇财政所要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管理,开设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集中专用账户,并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财政部门及市直部门拨付村级的资金全部通过乡镇财政所下拨,并由乡镇财政所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与核算村级会计服务业务。

三、醴陵市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机制性的变革,是财政管理的根本性创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所确立的一整套管理流程,对预算执行的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化、程序化要求,体现了科学理财和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和预算信息的透明度,将为醴陵市继续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带来深远影响。要围绕财政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剖析目前乡镇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与财务管理运行情况,在预算编制分类较粗、职能划分不清晰、管理流程不完善、预算执行环节不严谨、财务管理分散无序、财务数据统计不完整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推进考核等进行思考与解决。

(一)乡镇部门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细化。乡镇部门预算编制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基础,目前虽然实行了收入支出全面预算管理,但部门预算编制还未细化到具体执行的相应功能科目与经济科目,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分类支付、指标调整比较繁琐,不利于进一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加强乡镇财政收支管理。

(二)分月用款计划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实行分月用款计划管理主要是规范预算执行、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行网络系统管理可以方便乡镇编报计划与财政下达指标,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但仍存在仅以预算指标与收入进度简单控制拨付进度,乡镇基本支出与业务性专项简单以授权方式下达,乡镇年度预算可使用指标超进度预拨等现象,财政部门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上所体现的管理职能不强、发挥效率不高。

(三)乡镇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乡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要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对本乡镇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部分乡镇人员配置缺乏、财务素质欠缺,对改革政策认识不充分,对规章制度理解不到位,财务管理与核算不规范、不准确、不及时,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增加了进一步完善与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难度。

(四)财务信息统计数据有待进一步优化。乡镇会计单独核算分散、乡镇领导认识重视不够、财务管理基础参差不齐、列支项目比较任意,且有些乡镇人为地通过授权支付方式避开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稽核审计,导致财务核算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相关财务指标难以完整准确及时统计上报,难以有效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财政监管提供准确明了的依据。

(五)支付核算软件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目前,国库集中收付软件使用的是方正春元系统、乡镇财务核算使用的是U8系统,软件系统需要交叉使用、相互查询,也为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支付系统与财务系统使用网络联接,网络速度比较慢、联接不稳定等因素也影响正常业务办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如何有效结合国库集中收付与财务管理核算,达到进一步提高软件使用效率、促进工作开展的目的。

四、完善醴陵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设想

新预算法即将施行,贯彻实施如何不打折扣至关重要,其关键是要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财政部已明确提出,将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中央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规定,同时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管理要求,也要求我们积极适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行动、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全面深入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要加强对外、对内的政策宣传与业务沟通,提高财经纪律意识,掌握政策规定精神,抓住业务管理环节,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外”就是学习与宣传中央与省级出台的一系列作风建设规定,倡导乡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面规范公务支出行为、统一规范津补贴发放、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确保政策规定落实到位;抓好与人民银行、各银行,特别是与各乡镇的密切配合,做好政策的解读与宣传工作,使改革得到理解和支持,也为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奠定基础;积极主动搞好乡镇财务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乡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大力提格执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确保支付改革工作得到乡镇领导与财务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对“内”就是要积极争取领导与业务股室对改革政策的认知与业务的熟悉,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配套方案与执行措施,形成职责明晰、协作配合、相互牵制、操作简便的财政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二)加强监督、预防风险。要分析建立乡镇财政财务监督风险点,并围绕风险点建立相应系列防范管理制度与业务规程,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与财政规范管理。通过建立与完善“政策安全、业务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信息安全”五个安全监管机制,抓好政策规定落实、业务审核监督、资金运行监管、人员廉政建设、财务信息保密等工作重点环节,全面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一是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进一步理顺财务报账业务流程,完善稽核审计规定,规范报账业务审核要素,坚持分级牵制稽核制度,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二是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乡镇财政资金拨付前,预算、国库、业务股室、采购办、财政评审等相关业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乡镇的资金申请额度、性质、类别等,要进行分析鉴定、监督审核,确保支付安全。三是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建立银行、支付局、乡镇定期对账制度,及时进行票证传递与核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业务安全。四是实行跟踪问效,强化事后监督。建立由乡财局、支付局、监督局对乡镇的财务行为进行事后监控与跟踪问效的联动制度,督促与检查乡镇严格执行改革文件规定与财务制度;推进乡镇预算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单位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确保人员安全。五是建立乡镇财务数据报送制度。明确规定报表时间、编制内容、报送范围,及时掌握分析乡镇财务信息,支付局建立办公性行政经费等财务指标动态备查账,为执行分析、数据统计、财务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建立软件内网封闭运行、档案归档借阅规定、数据查询报告制度、信息审批备案等制度,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保密纪律,自觉保守财政机密,确保信息安全。

(三)严格支付、规范运行。严把支付节约关、支付时间关、支付内容关、支付方式关,坚持做到了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相结合,构筑了资金运行的“快捷安全通道”。一是要形成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的支付格局。明晰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范围划分细则,严格执行相关文件操作规程,严禁将应该实行直接支付或转账支付的项目改为提取现金或变相实行授权支付,限制提取现金作为备用金的行为。二是根据乡镇预算项目分类情况,年初科学合理核定预算单位授权支付上限额度与比例,扩大乡镇工资、津贴补贴统发范围,防范下达授权支付资金的随意性。三是要规范分月用款计划乡镇申报、财政审核机制。督促各乡镇在预算指标内,按资金用途分月编报用款计划,预算股、国库股、乡财局根据预算指标与业务性质认真区分、确认与批复用款计划。

(四)强化预算、做好审核。建立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约束、预算调整、预算绩效的完整预算管理体系。一是建立预算编制体系。按照新《预算法》的规定,推进乡镇预算精细化。乡镇要认真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把所有项目资金都编入部门预算,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详尽地反映财政支出的金额、类型和用途,强化预算、规范执行、完整决算,并探索推进乡镇预算公开。市财政要加强乡镇预算的编制指导与审核,为完善乡镇预算资金分配程序和规范预算资金支付方式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建立预算监管体系。要加大财政业务股室审核职能,业务股室应详细审核乡镇分月用款计划,做到“八审核”,即“审月份进度、审乡镇、审预算科目、审支出要素、审金额额度、审支付方式、审资金用途、审专项说明”,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款项和额度的建议数。三是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要通过财政部门与乡镇两级预算绩效评价与资金绩效评价,合理划分市乡村三级财权与事权,继续逐步加大市财政对乡镇、村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资金使用跟踪问效,确保乡村两级正常有效运转。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8

关键词:县级部门预算改革深化完善

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及完善方面,比较注重实践性,结合预算改革的现行状态,研究预算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深化与完善的方式,纠正预算改革中的缺陷,改进弊端,优化县级部门预算的分配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改革,控制县级部门的支出,做到公平、准确的资源划分。

一、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现状

(一)传统思想深厚

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过程中,仍旧保留了传统的思想意识,缺乏预算改革的理念,县级部门无法准确认识到预算改革的运用。例如:县级部门人为,实行预算改革,严重增加了支出的费用,而部门会陷入被动的状态,手中财务权力明显减少,由此并不支持预算改革的实施。

(二)缺乏财力保障

县级部门财力保障比较低,财政信息较为落后,县级部门在财政收入上的形式非常少,集中在上级转移支付上[1]。例如:某地区县级部门,专项投资非常多,如教育、医疗等,增加了财政配套的经济项目,县级部门无法将此类财力编制到预算内,由此缺乏了财力的保障。

(三)改革现象表面化

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过程中,仅仅是表面化,并没有在实际上实现预算改革,导致县级部门的收支上出现了矛盾,国家出台的县级部门预算改革政策,也不能落实到位,逐步降低了县级部门财政预算的能力,打破了经济财力的平衡。

二、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

(一)树立预算改革意识

县级部门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预算改革的意识,准确认识预算改革的实践意义。例如: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中,应该以海报、视频的方式宣传财政改革的内容,获取县级政府领导人员的支持,明确意识到预算改革中,编制的主体仍旧是县级工作部门,体现出县级部门在预算改革中的重要性,由此调动县级部门在参与预算改革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具备预算改革的意识,以便落实预算改革的方案及政策。

(二)增强县级财力能力

县级预算改革内,要增强县级财力的能力,县级财力稍低时,政府要采取转移支付的方法,保障财力能够支持改革[2]。政府需清楚的划分收支与责权,用于明确上下级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支持县级预算改革,县级部门要主动优化自身的财政资金配置,为县级预算改革,提供较强的财力保障。例如: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过程中,区域中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采取均等化的方法,重点发展有潜力的社会事业,以便获取财务经济,支持县级部门的预算改革。

(三)深化预算改革应用

预算改革不能只关注表面,而是要深化预算改革的应用,采取预算管理精细化的方式,体现预算改革的科学性[3]。例如:某县级部门综合安排财务收支,运用预算编制的方法,在根本上实现预算改革,合理规划非税收入的预算,考虑到县级部门的运营情况,管理好非税收入的预算,强调县级部门财务改革的合理性。

三、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完善

(一)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机制是县级部门完善预算改革的首要措施,提出勤俭节约的要求,在县级预算改革中落实管理机制,以此来降低县级部门的运行成本。预算管理机制采取周期性管理的方法,完善的规划县级预算改革策略,经过预算管理机制,制定县级部门预算的指标,提高指标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养

财务人员在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财务人员的素养,有利于完善预算改革的过程[4]。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内,加强财务人员的配置,将财政信息系统引入到县级部门预算内,积极提高预算改革的水平。财务人员具备主动性的特点,提高其素养、技能,辅助完善县级部门的预算改革,达到预算改革的目标。

(三)明确划分预算权责

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完善方面,明确划分预算的权责问题,遵循“谁主管”、“谁公开”、“谁负责”的依据,县级部门规划好总预算并公开,由各个部门实行职责的运用,县级部门的审计单位,转型为立法序列,拓宽审计的具体范围,以便达到预算改革的要求,杜绝预算改革中出现权责问题,完善预算改革的过程。

四、结束语

我国一些县级政府已经在积极响应厉行节约和公用经费零增长的各项政策规定,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完整性、绩效性。但是县级预算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县乡经济的发展。县级部门预算的改革现状,表明了预算改革方面潜在一定的需求,根据改革现状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深化与完善的措施,作用在县级部门预算实施方面,有规划的分配预算改革的方法,加强县级部门预算规划的控制力度,站在预算改革的角度上,落实深化与完善的措施,改善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现行状态,加强预算改革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皮志君.论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3

[2]黄菱.深化广西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2,41:13-18

[3]李胜平.浅析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完善与深化[J].中国市场,2014,47:79-80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9

【关键词】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财政支付

一、醴陵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

按照财政部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目标,从2014年4月1日起,醴陵市全面实施乡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围绕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收支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构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制度屏障等改革目标,从理念设计、制度建设、权责划分、管理模式、流程设置、要素完整等方面建立与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

(一)遵循五权不变原则。

遵循了“资金所有权、资金管理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债权债务管理权”五权不变原则。各乡镇仍是乡镇财政预算的执行主体,对其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实行全面负责。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市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资金归乡镇管理,资金使用按规定程序由乡镇审批。乡镇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二)实行五统管理模式。

实行了“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预算统编、工资统发、支付统办”的管理模式。将乡镇视同为市本级预算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结合“乡财市监管乡用”改革,市财政全面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三)实现五项改革目标。

实现了“规范账户设置、规范预算管理、规范收入管理、规范支付程序、规范账务处理”的改革目标。健全与完善财政专户管理制度,取消各乡镇在各金融机构的原有账户。建立健全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与拨付管理体系,实行票据“限量领用、定期缴销”,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做到票款同步、以票管收。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求,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指标管理、计划管理、支付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同时,进一步完善村账乡代管办法,加强与规范“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财务管理与监督。

二、醴陵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醴陵市纳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乡镇31家,从2015年1月1日起至10月30日止,共支付资金86,276万元、27,107笔,其中直接支付85,854万元、26,393笔,直接支付比例为99.51%;授权支付421万元、714笔,授权支付比例为0.49%。

(一)建立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体系。

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本地实际的乡镇国库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资金支付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业务流程等;推进乡镇收入全面预算编制,分大类项目逐项定额编制支出,使乡镇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全面预算基础之上;制定了市财政与乡镇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加强对乡镇资金与财务的指导与监督。

(二)建立了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建立了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明确市财政局为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撤销了不符合改革需要的原乡镇账户,相应开设了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乡镇零余额账户、乡镇其他资金结算户,通过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对乡镇资金进行集中直接管理,堵塞了资金管理,增强了财政调控能力。

(三)实行了乡镇资金零余额管理。

乡镇资金集中保存在人民银行国库或财政专户,并根据乡镇企业每日办理支付业务情况,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或乡镇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有利于资金统一调度,减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规范了分月用款计划管理。

乡镇根据预算指标结存与收入进度情况,编报分月用款计划,财政部门当日即可批复后申请用款,增强了乡镇使用预算资金的计划性,提高了预算单位的用款及时性,财政部门也可以从源头上监督与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

(五)运用了信息网络系统。

乡镇用款计划管理、资金支付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均实现了网络联接、网上申报、网络查询,实现了实时支付、当日清算、适时查询、信息共享,提高了支付效率,加强了资金监控。

(六)理顺了乡镇财务管理。

在原“乡财县管乡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岗位设置、规范操作系统与流程、组织业务培训与指导,并按照全年无遗漏、分月有计划的管理模式组织对乡镇进行财政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保证了改革后乡镇财务正常运行。

(七)明确了村账乡代管。

制定了《村账乡暂行管理规定》,明确乡镇财政所要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管理,开设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集中专用账户,并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财政部门及市直部门拨付村级的资金全部通过乡镇财政所下拨,并由乡镇财政所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与核算村级会计服务业务。

三、醴陵市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公共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机制性的变革,是财政管理的根本性创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所确立的一整套管理流程,对预算执行的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化、程序化要求,体现了科学理财和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和预算信息的透明度,将为醴陵市继续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带来深远影响。要围绕财政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剖析目前乡镇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与财务管理运行情况,在预算编制分类较粗、职能划分不清晰、管理流程不完善、预算执行环节不严谨、财务管理分散无序、财务数据统计不完整等方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推进考核等进行思考与解决。

(一)乡镇部门预算编制有待进一步细化。

乡镇部门预算编制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基础,目前虽然实行了收入支出全面预算管理,但部门预算编制还未细化到具体执行的相应功能科目与经济科目,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分类支付、指标调整比较繁琐,不利于进一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加强乡镇财政收支管理。

(二)分月用款计划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

实行分月用款计划管理主要是规范预算执行、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行网络系统管理可以方便乡镇编报计划与财政下达指标,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但仍存在仅以预算指标与收入进度简单控制拨付进度,乡镇基本支出与业务性专项简单以授权方式下达,乡镇年度预算可使用指标超进度预拨等现象,财政部门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上所体现的管理职能不强、发挥效率不高。

(三)乡镇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

乡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要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对本乡镇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审核和监督的责任。部分乡镇人员配置缺乏、财务素质欠缺,对改革政策认识不充分,对规章制度理解不到位,财务管理与核算不规范、不准确、不及时,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增加了进一步完善与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难度。

(四)财务信息统计数据有待进一步优化。

乡镇会计单独核算分散、乡镇领导认识重视不够、财务管理基础参差不齐、列支项目比较任意,且有些乡镇人为地通过授权支付方式避开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稽核审计,导致财务核算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相关财务指标难以完整准确及时统计上报,难以有效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财政监管提供准确明了的依据。

(五)支付核算软件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

目前,国库集中收付软件使用的是方正春元系统、乡镇财务核算使用的是U8系统,软件系统需要交叉使用、相互查询,也为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支付系统与财务系统使用网络联接,网络速度比较慢、联接不稳定等因素也影响正常业务办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如何有效结合国库集中收付与财务管理核算,达到进一步提高软件使用效率、促进工作开展的目的。

四、完善醴陵市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设想

新预算法即将施行,贯彻实施如何不打折扣至关重要,其关键是要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财政部已明确提出,将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中央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规定,同时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管理要求,也要求我们积极适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行动、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全面深入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要加强对外、对内的政策宣传与业务沟通,提高财经纪律意识,掌握政策规定精神,抓住业务管理环节,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外”就是学习与宣传中央与省级出台的一系列作风建设规定,倡导乡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面规范公务支出行为、统一规范津补贴发放、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确保政策规定落实到位;抓好与人民银行、各银行,特别是与各乡镇的密切配合,做好政策的解读与宣传工作,使改革得到理解和支持,也为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奠定基础;积极主动搞好乡镇财务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乡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大力提格执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确保支付改革工作得到乡镇领导与财务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对“内”就是要积极争取领导与业务股室对改革政策的认知与业务的熟悉,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配套方案与执行措施,形成职责明晰、协作配合、相互牵制、操作简便的财政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二)加强监督、预防风险。

要分析建立乡镇财政财务监督风险点,并围绕风险点建立相应系列防范管理制度与业务规程,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与财政规范管理。通过建立与完善“政策安全、业务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信息安全”五个安全监管机制,抓好政策规定落实、业务审核监督、资金运行监管、人员廉政建设、财务信息保密等工作重点环节,全面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一是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进一步理顺财务报账业务流程,完善稽核审计规定,规范报账业务审核要素,坚持分级牵制稽核制度,以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二是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乡镇财政资金拨付前,预算、国库、业务股室、采购办、财政评审等相关业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乡镇的资金申请额度、性质、类别等,要进行分析鉴定、监督审核,确保支付安全。三是完善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后续监管机制。建立银行、支付局、乡镇定期对账制度,及时进行票证传递与核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业务安全。四是实行跟踪问效,强化事后监督。建立由乡财局、支付局、监督局对乡镇的财务行为进行事后监控与跟踪问效的联动制度,督促与检查乡镇严格执行改革文件规定与财务制度;推进乡镇预算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单位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确保人员安全。五是建立乡镇财务数据报送制度。明确规定报表时间、编制内容、报送范围,及时掌握分析乡镇财务信息,支付局建立办公性行政经费等财务指标动态备查账,为执行分析、数据统计、财务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建立软件内网封闭运行、档案归档借阅规定、数据查询报告制度、信息审批备案等制度,牢固树立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保密纪律,自觉保守财政机密,确保信息安全。

(三)严格支付、规范运行。

严把支付节约关、支付时间关、支付内容关、支付方式关,坚持做到了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相结合,构筑了资金运行的“快捷安全通道”。一是要形成以财政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付为辅的支付格局。明晰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范围划分细则,严格执行相关文件操作规程,严禁将应该实行直接支付或转账支付的项目改为提取现金或变相实行授权支付,限制提取现金作为备用金的行为。二是根据乡镇预算项目分类情况,年初科学合理核定预算单位授权支付上限额度与比例,扩大乡镇工资、津贴补贴统发范围,防范下达授权支付资金的随意性。三是要规范分月用款计划乡镇申报、财政审核机制。督促各乡镇在预算指标内,按资金用途分月编报用款计划,预算股、国库股、乡财局根据预算指标与业务性质认真区分、确认与批复用款计划。

(四)强化预算、做好审核。

建立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约束、预算调整、预算绩效的完整预算管理体系。一是建立预算编制体系。按照新《预算法》的规定,推进乡镇预算精细化。乡镇要认真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把所有项目资金都编入部门预算,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详尽地反映财政支出的金额、类型和用途,强化预算、规范执行、完整决算,并探索推进乡镇预算公开。市财政要加强乡镇预算的编制指导与审核,为完善乡镇预算资金分配程序和规范预算资金支付方式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建立预算监管体系。要加大财政业务股室审核职能,业务股室应详细审核乡镇分月用款计划,做到“八审核”,即“审月份进度、审乡镇、审预算科目、审支出要素、审金额额度、审支付方式、审资金用途、审专项说明”,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款项和额度的建议数。三是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要通过财政部门与乡镇两级预算绩效评价与资金绩效评价,合理划分市乡村三级财权与事权,继续逐步加大市财政对乡镇、村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资金使用跟踪问效,确保乡村两级正常有效运转。

(五)完善配套、积极探索。

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篇10

【关键词】国库支付制度问题改革资金

国库支付制度是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对财政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直都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经济体制转化的同时,传统的国库支付制度的弊端愈趋明显,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国库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实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了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减轻了财政的负担,更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与国际国库管理制度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目前实施的国库支付制度进行初步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国库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制度改革的认知较低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财政性资金靠财政部门来征收入缴国库,然后通过预算单位在银行设立的多头账户进行分散支付。财政的支出方式由分散支付转变为集中支付,涉及到一些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以及利益。多数部门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充分理解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对制度改革的认知较低。只一味地担心自己的部门职能是否减弱,利益是否受损,担心将资金转入单一账户后无法自由支配使用等。思想认识不到位首先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使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阻碍改革的进程。

(二)预算管理不完善

部门单位的预算是国库进行支付的基础和前提,对国库支付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地完善与改革部门预算管理。虽然近几年财政部门一直在探索改进预算管理的问题,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首先是部门预算不够精细,仍采用“基数+增长”的预算模式,虽然可以保持预算的连贯性,但也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财务部门在没有验证原有支配方案是否合理的基础上,直接追加经费。一旦对原有支配方案进行改革,因影响各单位的既得利益各方面的阻力很大。其次是预算单位自身对预算不重视,不爱惜财政资金,不关心如何使财政资金发挥余地,只关心如何在上一年度的基数上增加预算,仍存在“靠党吃饭,花完就要”的老思想。

(三)财政部门支出监控不到位

将分散支付制度改为集中支付制度,对各预算部门的资金支出方式、资金流向及资金使用效率的监控成为财政部门的重要任务。但由于目前在行的预算编制不够完善,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收款单位财政资金的比例较低,授权支付的比例过高,目前,基本上只有统发工资和政府大额采购是采用直接支付,其余都为授权支付,这就使财政资金的大部分得不到有效监督,对提取出的现金缺乏有效监控,钱如何花?花在什么地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预算目的?这些情况财政部门并不了解。而且,目前财政部门的监控软件自动化程度很低,监控标准设置较粗,针对性较低,不够精细化,需要财政人员实时监控,但由于财政部门要支付的财政资金数额庞大,财政人员的工作量也很大,不可能一一监控到位,很可能就错过了预算单位的违规操作,给预算单位提供了现金套取、挪用公款及私设小金库的机会。

(四)财政资金不能集中管理

目前,基本全国的财政部门都在进行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但也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全国的财政资金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集中管理,部分基层财政部门将财政资金笼统地分为两类——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预算内资金的相关业务是通过国库支付的单一账户进行处理,而预算外资金是通过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设立专户进行处理。内外资金的分散管理,使财政资金不能集中管理,不利于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不利于财政的整体建设,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要完善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就必须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探索新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

(五)国库支付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库支付制度的改革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系统不仅是国库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库管理改革能否成功的技术保证。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地整合升级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中心、银行和国库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信息采集、反馈、共享等方面尚待改进和提高。

二、深化国库支付制度改革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换旧思想

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已经在我国实行多年,一些人难以接受新的支付制度也是情有可原。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改革的认识,转换原有的旧思想。财政部门要主动与基层各部门联系,做好相应沟通工作,把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内容、改革措施等细节加以宣传解释。明确地向基层单位表明,改革的原则是“责权不变、集中支付、统一开户、分户核算”,虽然是统一办理各单位的资金业务,但并没有弱化其财务管理职责权限。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服从改革大局的需要,认真传达财务部门的各项宣传解释,并逐个环节加以落实,彻底转变传统观念,使国库支付制度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