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十篇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3:51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1

20__年以来,作为民生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区妇联积极行动,把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作为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件大事,对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和安排。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在15个乡镇建成面积为至少2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内设儿童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美术室和室,各乡镇明确了分管责任人和联络员,共征集“爱心妈妈”500余名。区妇联统一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活动室卡片和幻灯片。省妇联为活动室配送了书柜、少儿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价值2万元。20__年市政府副市长杨宏春亲临头铺镇留守儿童活动室揭牌;乡镇管理人员利用固定开放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到活动室阅览图书、体育等活动,爱心妈妈们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好评。

一、留守流动儿童基本情况:我区现有72万人口,约有2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创业,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农村少年儿童脱离了父母的监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总数24804人,其中小学13855人,初中10949人;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留守儿童活动室15个,实现全覆盖。

二、领导重视广泛宣传两年以来,区妇联把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由于人员变动,对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了调整,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组织召开乡镇妇联主席会议,传达《安徽省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安排各活动室加紧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及资料整理工作。三是制定五河区《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我区建设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目标任务。四是指导乡镇成立了留守流动活动室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妇联、团委、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责任成员。

为让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民生工程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区妇联印制《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等宣传资料3万多份,组织乡镇妇联利用乡镇逢集时机,对全区群众进行宣传。二是利用民生工程宣传月,区妇联每年制作宣传板块2块,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万福广场宣传活动。三是在各活动室刷墙体标语,扩大民生工程政策宣传力度。四是向家长宣传,强化家长责任。利用“双合格”报告会,家教讲师团演讲,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

三、整合资源完善功能目前15个乡镇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实施资源共享,开展活动,实现了全覆盖。省妇联为活动室配送了一个铜牌、4-5组书柜和少儿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价值2万元。同时各乡镇分别为活动室配置价值近3-8千元不等的桌椅、VCD、电视机、电脑等设备,区妇联为活动室统一制定了有领导小组、留守儿童活动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体育器材管理等制度牌。

四、创新工作开展活动

创新活动室工作建设模式为把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成为亮点工程。一是组织新建活动室的乡镇妇联主席到已建好留守儿童活动室参观学习。要求各活动室要创新思路,体现特色,结合实际,把活动室建设成为亮点工程,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二是为保障留守儿童活动室有专人管理,确保建成后定期开放,并确定乡镇妇联主席为专职管理人员。三是为15乡镇统一制作ppt光盘,并分别为活动室制作活动卡200份。四是联系区电信局为所有活动室免费安装一部亲情电话。

加强监督检查为确保活动室建设完善,切实发挥作用,区妇联、区民生办分管领导经常到各活动室通过现场检查、指导,对近两年已建成留守儿童活动室,进行检查督促。建设期间,对留守儿童活动室经常进行抽查或督查,对活动室布置及图书、体育器材的管理及使用进行了具体指导。

成立关爱队伍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广大儿童“心有人护,难有人帮”,各活动室吸纳乡镇干部、党员、教师等组建了500多人的爱心志愿者和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如头铺镇建立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使全镇各村两委干部都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留守儿童活动室领导组每个成员包保2至3个村,每个村的村两委成员包保一至两个村民组,每个村民小组长包保10名左右留守儿童。为使包保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了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包保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做到“三个至少”:每周至少与儿童交流沟通一次,每个月至少利用电话或网络与儿童至少联系一次,每年至少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一次。

开展丰富活动经常开展关爱活动,特别是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各活动室分别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去年5月份,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佑文等一行6人到大新镇检查指导留守儿童工作;区妇联牵头组织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六一”慰问活动。一是到临北回族乡慰问15户两女户特困留守儿童家庭,为她们送去了牛奶和夏凉被等价值20__元的慰问品;为大新镇、浍南镇的100名留守儿童发放救助款15000元;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书画比赛,选送69幅儿童书画参加市妇儿工委的书画展;头铺镇妇联、团委、联通公司到头铺镇给留守儿童送来了价值1500元的学习用品,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头铺中心小学近200名留守儿童参加了此次活动;8月份,市关工委主任胡德新等到我区头铺镇检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也考察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情况及教育关爱情况。9月份,沱湖乡党政班子成员到活动室慰问留守儿童。与38名留守儿童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在暑假的生活、学习情况,向留守儿童送去铅笔、本子、儿童读物等学习用品共120多件,并向家庭困难的送去慰问金;双忠庙镇镇长百忙中在镇留守儿童活动室,为救助女童发放“春蕾女童”助学金。三是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谈心活动,了解孩子们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四是开展留守儿童“亲情书信”活动。如浍南镇等在国庆期间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依托,以庆国庆为内容,组织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开展亲情书信主题活动,同学们用最真挚的语言写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出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这次活动的开展为留守儿童和远在他乡的父母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五、存在的问题我区各活动室建设目前硬件基本具备,活动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室配套资金不足,活动载体不多、活动室管护人员都是兼职等。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2

一、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留守儿童2101人,其中:女生97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XX.55%,父亲外出打工的XXX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XX.30%,母亲外出打工的456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21.70%,跟随爷奶生活的XXX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7.07%,跟外婆外公生活的XXXX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9.9%。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政府重视

镇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此项工作与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进村入户调研、实地察看等了解情况,掌握全镇留守儿童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具体指导,积极解决,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

(二)建立关爱帮扶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体系

1、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社会关护体系。

镇、村、学校、部门、企业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担负起牵头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责任,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如XX中学团委真情付出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发挥团委的主体作用,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指导中心”。全镇建团的部门、单位、村委、企业大部分建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个各类培训、活动10余场次,XXXX余名留守儿童接受了必要的心理辅导,得到关怀。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活动。从开展活动以来,已累计举办类似活动3次,捐款捐物达XXX多元。镇团委联合学校团委为留守儿童搭建四个“爱心园”。一是绿色学园。对黄豆坪小学的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教学,对留守学生24小时教育和管护;

二是健康乐园。组建留守儿童爱心医疗队进学校、入家庭,使XXX多名偏远贫穷留守儿童享受到上门的医疗服务。三是心灵花园。在学校开设留守儿童咨询室和“心灵驿站”,及时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四是社会“同心园”。组织两新组织、卫生院、银行部门等单位,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体系。

自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以来,镇团委就得到了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求各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及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基本动作,深化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关心帮助留守儿童,与他们“手拉手”、结“对子”,为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三)部门配合,上下联动,措施得力

镇团委协调各中小学校、圩镇各部门、各村(居)委、两新组织、企业等热心人士密切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1、镇团委通过村的“两室三栏”、宣传单张、广播等大力宣传留守儿童现状及关爱留守儿童的意义和典型事例。

2、镇团委发起了《在全镇招募志愿者》的倡议,号召全镇赏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的爱心使者伸出援助之手与留守儿童结队帮扶,全镇共招募志愿者2108人。

3、全面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一方面通过电话信函等各种途径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家教知识,全镇已举办专栏3栏,设咨询台10个,下发宣传资料600多份。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参与关爱工程,积极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4、以“进村、入户、帮人”活动为主题,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

镇团委全镇机关、单位、部门党员、团员进村入户,调查摸底,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详细掌握留守儿童本人情况,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庭状况,家长姓名及打工地点、联系电话、临时监护人情况,重点记录儿童的主要表现。目前,镇团委已为全镇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在此基础上,镇团委还要求各村委、学校,针对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帮扶内容。帮扶内容包括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来自团委及社会各界的关爱。

5、以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工作。

201x年5月29日,镇团委联合镇妇联、太东村委、太东小学举办了“太东村儿童友好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辅导活动”、“太东村儿童友好社区家教知识讲座”;

201x年6月1日前后,镇团委联合各乡小,幼儿园、企业举行了“快乐六一亲子游”活动,活动当日为留守儿童捐献了书包56个,书120本,童鞋50双,童装45套,扇子300个。并为黄豆坪小学、木利小学156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心理健康咨询,安全知识讲解等活动,使留守儿童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我镇中心小学、太东小学、太东村委、丽塘村委、黄豆坪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组织了50多名党员志愿者与特困留守儿童结成对子,有针对性地向留守儿童传授音乐、舞蹈等艺术知识,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通过了半年的工作实践,在调研中,我们清晰地发现,随着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深入开展,对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快乐心理、平等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们推进青少年事务管理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记录二一位07级学生队长、6位08级精干学生及下车乡政府的2位大学生村官为队员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今年7月份在灌云县下车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携手明天、共享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团委响应江苏共青团省委“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号召,我院采取“双赢”政策,将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小分队成员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回归到实际中去指导社会实践,突出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受到了淮海工学院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先后多次召开服务团成员会议,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行前准备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分工。对于实践方案的制定,也力求科学化、合理化、创新化,经过服务团全体成员的几天努力,一套思路明确、实际结合紧密并结合学科特色的方案出炉。

为了使此次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院特别邀请了历年来多次指导学生暑期实践工作的资深教师佟瑛亲临指导。小分队成员是由院学生会主席为分队队长、08级各班学生中经过层层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和自愿请缨加入的当地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大学生村官的加入为此次实践活动增加了筹码也是历次实践活动所没有的成员,不管是师资队伍还是实践团队,可以说,此次实践活动我院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二、扎根基层、服务社会

1、村官加入,如虎添翼。

服务团成员到下车乡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同时下车乡两名村官自愿请缨加入。由于村官长期居住于此,对下车乡实地情况相当了解,有他们的加入更能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在的生活情况、心理问题等各方面,因此也更有利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进行。村官加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如虎添翼。

2、指导老师也成了“服务队员”。

此次实践活动,文学院指导老师佟瑛亲自带队,与队员们一起生活、一起开会讨论、一起和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完全成为一个“小大人”,成为服务团队员,他没有架子,没有教师的严肃,很多孩子们都很愿意和他交流。

3、领导亲临,指导监督。

在实践开营式上,校团委书记金芙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芦海英等一行人冒雨前来现场指导慰问,给实践分队成员极大鼓舞,大家当场表示认真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案。

4、活动多样,孩子们受益匪浅。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开拓思路集众人之力想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缩短了孩子们与父母的距离,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达到了亲子情感互动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留守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爱心家教,让孩子们能在暑期得到免费的辅导,解决了孩子们学习中的困难;世博宣传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深深扎在孩子们心中,开启了还在们放眼看城市的窗口等等。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增加了见闻、增长了见识。

5、家访,感触颇多。

时间后期,在指导老师佟瑛的带领下,服务团成员们自筹资金买了一些文具、水果等慰问品,以表他们的关切之情,看到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队员们都感触很多,让队员们知道生活的不易,大家当即表示要趁次机会好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让生活绚丽多彩。

三、及时总结、收获丰厚

实践期间,成员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开会,大家发表各自意见、交流思想以及对服务内容进行分阶段性整理补充。并且每天编辑通讯稿。每天实践归来,队员们都会齐聚在临时办公室,对当天的实地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分享实践心得,并及时发现并改正在实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免再犯。

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大家及时分析数据,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体会、调研查报告。在短短的一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全体实践队员收获颇多,在时间服务过程中大家懂得如何运用理论结合实践,让专业知识又得到质的飞跃,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识在队员们的心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作为大学生,每当我们打开电脑、电视,翻阅报纸、杂志,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数字,一声声呼喊,时时刻刻如惊涛骇浪般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为了一家老小生活的充实与富裕,全国有1.2亿农民去城市打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城市,美化着城市,给城市的居住群体带来便利,带来服务,带来快乐,带来希望。但伴随着这一切,又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甚至一筹莫展的严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两千多万留守儿童或隔代相守或寄人篱下,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被迷茫、孤独、自卑和冷漠所包围。他们之中,有30%的孩子与替代监护人很少或从不沟通,50%的孩子不愿意随父母进城过他们认为“低人一等”的生活,87%的孩子一整年只能见父母一两次,88.2%的孩子只能靠电话或书信与父母联系,90%以上的孩子渴望父母回家与他们一起生活……面对这一组组枯燥却又最具说服力的数据,在触目惊心之余,带给了我们沉重的思考:家庭问题累积成社会问题,继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说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没有情的沙漠,是缺少爱的荒原,那我应成为播撒爱心的使者,让充满亲情的火炬照亮孩子们阴暗孤寂的心房,让爱化成阳光雨露洒遍大地。

记录三

7月1—9日,新乡医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的大学生们,深入辉县拍石头乡等豫北乡村,为留守儿童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在“放飞梦想”环节中,有过半孩子的梦想都与父母有关,有1/3孩子的梦想是“天天和父母在一起”。

7月5日上午,新乡医学院的大学生们冒雨来到了拍石头乡中心学校,为近30名孩子组织“我的中国梦”活动。

主持人首先将大学生和孩子们分别分为三组。为了烘托气氛,以有奖竞答开场。主持人不断抛出较为简单的问题,孩子们竞相抢答,不断得到各种奖品,笑声欢呼声不断。

在晒梦想环节,9年级的郜书贤鼓起勇气跑上去,说我的梦想是去杭州旅游。其他孩子也相继走上去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有想当老师的、有想成为歌手等。

最后是放飞梦想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不断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将便签“放飞”到黑板上。

大约只有2/3的孩子将便签贴到了黑板上。记者走近,认真观看孩子们贴在墙上的便签。

一个匿名便签:第一个梦想是去杭州旅游;第二梦想是每天和父母在一起。这个应该是郜书贤的梦想。

又是一个匿名梦想贴:希望我的父母能够多陪陪我和弟弟,我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理解我。

随即看到了那个想当歌手,叫李丽的孩子的梦想贴:因为现在有很多家庭因为贫困抛弃了自己的儿女,我当歌手的目的是想用我的歌声告诉他们,贫困并不可怕,只要一家人和睦,能够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一个叫刘俊芳的孩子的梦想贴:爸,妈,我知道你们在外面很辛苦,但在我面前,你们把最灿烂的笑容送给我。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时间长了,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我对你们的爱……我爱你们!

……

整个黑板上,有过半孩子的梦想都与父母有关;有1/3孩子的梦想是“和父母在一起”。

记者来到郜书贤身边询问情况。她告诉记者,她和弟弟跟随爷爷奶奶在家上学。这两天弟弟说头疼,今天奶奶带弟弟下山看病,她也跟着顺路来到了学校。她还告诉记者,她的爸爸妈妈努力挣钱,已经在山下买了当地政府开发的一种“贫富房”,下半年就能够把爷爷奶奶接到山下“享福”去了。说到此处,小姑娘满脸幸福的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15岁的女孩儿李俊芳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上学。她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唯一的姐姐也已经出嫁。她告诉记者和实践队员,平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总是报喜不报忧。但她非常羡慕那些父母都在家的孩子,她认为最开心的事就是和父母一起吃饭。实践队员纷纷擦拭眼里,大学生孔亚丽在实践感言里写到:“我们认为的最平常的事情,在她心中就是最开心的事情。我想给她一个我拿手的太阳般的笑,但眼睛一眨,泪却不自主的掉了下来。”

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的一位实践队员一直在用DV为孩子们录像。带队老师孙国鹏介绍到,他们将把拍摄好内容制作成微电影,刻成光盘邮寄给孩子的父母看;同时还将通过qq视频和借助返乡实践队员的力量等拍摄其父母工作和生活的场景给孩子看。还将把微电影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

实践队员王云凤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所做的活动也许只能给孩子们带去片刻短暂的欢快时光。我们更想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并不孤单,社会还有他们的家人只是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爱他们。

“我们的到来可能不会解决太多问题,但是我们要相信,每来一次都会有一次的作用。至少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因此,我们三年中坚持每年来2—3次。”随同前来的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蒋利国给有些失落的实践队员们讲到。

留守儿童活动记录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600名6~16岁的留守儿童中,

父母外出务工达3年以上的占28.1%,42.9%的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儿童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据调查称,目前全国有2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孩子,而且数量还在增加。父母成了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当地的特殊情况,青年父母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很多,父母不在身边给留守儿童所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生活问题值得大家的广泛关注。

二、活动目的:

1、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号召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3、向社会展示天堂大学学生的优秀素质

4、为同学提供锻炼机会

5、通过义教,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新知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送爱心,送关怀,从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6、通过志愿者活动唤醒人们的关爱之心,号召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走近西河小学,走近留守儿童.为西河小学的孩子出一份力

三、活动主题:

“走近紫溪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

四、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a、组织报名,通过考核确定成员,根据特长明确分工。

B、联系团委盖章,制作证件,写介绍信,便于活动开展。

C、联系紫溪镇中心小学小学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活动开展

a、时间:星期六(或星期天)早上9:00-17:00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

B、地点:紫溪镇中心小学操场和教室

C、对象:紫溪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

D、活动内容下已详述(看望留守儿童,通过交谈,游戏等了他们的需要,给与他们关怀,

同时给他们好的引导,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五、活动形式:

1、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首先宣布成立心理咨询热线和手拉手活动。此后请相关老师讲话,然后请心理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代表交流心得体会,最后进行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一帮一”搭配同时赠送礼品。

2、游戏环节:将志愿者和儿童的组合分为两组,分别同时进行相关心理游戏,以达到打开留守儿童心扉,拉近志愿者与儿童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具体游戏内容和环节由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心理部和志工部设计和开展。

3、心理咨询:请相关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志愿者)到现场设置心理咨询点,为留守儿童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们开通心理热线(即心理中心办公室电话),留守儿童也可电话咨询我校学生工作处的心理工作人员。

4、深入交流:心理咨询后各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深入交流,可一起参观校园、谈心等,互相留下联系方式(达到一对一帮助),以便后面活动的开展。

5、结束:深入交流20分钟后到指定地点集合,然后离开学校。

六、活动流程:

a.游戏环节:

该环节大致由3个游戏组成,包括跳长绳,丢手绢,脑筋急转弯。游戏时遵循

有奖励,有惩罚的活动规则,给大家带来开心和快乐的活动氛围。

3.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游戏说明:选出2组成员,每组由4人组成,包括3名小朋友和1名“三下乡”

成员,该游戏有3个环节,包括:猜谜语,猜物品,猜词语,比

赛时通过硬币选出各队的比赛顺序。(注:每个游戏阶段由1名小

朋友和1名三下乡成员,小朋友不可重复出塞)

活动流程:a(猜谜语)下发谜语题目单,给三下乡成员1分钟时间熟悉,然后

比赛开始时自己选择题目念给小朋友猜,(主持人手中也有一份同

样的题目单,会提示正确和错误)。回答正确则继续下一道题,错

误则继续答题,小朋友和三下乡成员可通过叫出“过或者pass”

进入下一道题。游戏时间3分钟,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当计时员表示比赛时间到时,结束答题。

B最后赢的队伍全队每人获得奖励作业本一本和笔一支。,

B.心理咨询环节:

该环节大致由个方面组成,包括。共计一小时。

1.收集祝福或者愿望:

活动说明:想在座的各位小朋友发放小纸条和笔,让他们写上自己想对自己父

母说的话或者自己的愿望。(采用不记名形式)

活动流程:讲收集起来的小纸条放进一个箱子,我们以抽签的形式抽取10个名

额进行分享,并进行一定的阐述和说明

2.分享我们的祝福:

活动说明:向小朋友分享我们学校一些同学想给予他们的祝福,鼓励或者心里话

活动流程:将准备好的一些祝福,鼓励的话语分享给大家。

七、后期活动

1.汇总总结问卷调查,请有关老师指导修改,形成规范的调查报告,用以投稿给相关部门以及对紫溪镇中心小学的教学形式提出适当建议,使我们的行动有实际意义.

2.整理志愿者活动日记及小结

在整个“走近紫溪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将要求各志愿者写出日记记录心得体会及活动小结,整理相关调查报告及论文,制作网页及制作优秀团队展示。

3.制作活动图片集及VCR

用镜头记录活动的悲喜哀乐

4.宣传成果展

在校园以图文海报形式展示我们的活动,引起大家对贫困地区的关注以我们的努力唤起大家的爱心通过制作博客等网络途径宣传,扩大影响力度和范围.联系各大报纸,电台,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后续报道.

5.后续联系

可和紫溪镇中心小学进行长期联系,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实践基地.呼吁大家采取一对一形式,长期关注当地学生,通过写信,财务帮助等。

八、活动注意事项

1、服从组长的统一安排,不得单独外出行动,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选择安全方便的交通工具,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

3、禁止一切有安全隐患的活动如游泳等.

4、注意个人修养,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期间应注意言行,礼貌,遵守当地的政策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群众友好的相处.

5,带好个人所需,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带好必须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6、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寻求正当方式解决,避免冲突,第一时间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并速与带队领导联系。

7、活动过程中注意饮食卫生,不乱吃东西,不喝不净生水。

8、工作人员佩带青年志愿者工作证.

附:部分活动展示:

1、托起幸福

游戏目的:热身、互动

需要场地:室内|、无风的室外

需要道具:气球,背景音乐

游戏人数:不限

游戏时间:15分钟

游戏程序:让所有学生不分彼此的托起所有气球,等学生都充分的活动之后便可以结束。

建议讨论:

1)才的活动你看到、听到、感觉到什么?

2)刚才我们总共托起多少个气球?如果只有一个人能托起几个气球?

3)我们还能托起更多的气球吗?

4)能只管自己的气球吗?

2、心有千千结

类别:团队合作,混乱中恢复

活动目的:体会团队合作的快乐,体验团队合作与信任。体会每个人都恢复力,需要耐心和支持。

道具:节奏较强的背景音乐和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

活动场地:室外空地

参与人数与类型:每组10—20人

参与者年龄:8岁以上

建议时间:30分钟

活动程序:

1)让每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的左右手相握的人

2)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中,大家放开手,在圆圈内随意走动,音乐一停,脚步即停。

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左右手必须想原来握的人)

3)小组中所有人手彼此相握,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在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中,

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其复原成大圆圈。

4)合并两组,再做一次

5)建议讨论:出现死结怎么办?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信心

提醒注意:不可引入竞争

游戏变通:时间允许,可以变成三组合并,四组合并等

留守儿童活动记录五一、活动背景: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正需要的关爱。十堰小草义工协会特此发出倡议和策划走进留守儿童身边,弥补他们内心的空白。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这是所有儿童最喜爱的节日,留守儿童期盼和亲人一起过节的愿望愈加强烈。十堰小草义工协会准备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游十堰活动,使这些小朋友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节日的快乐,体现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

二、活动主题:

“走出大山看世界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活动

三、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

十堰市小草义工协会

十堰市亚新国际影院

郧阳小草义工协会

东城经济开发区国税局

协办单位:

十堰市图书馆少儿部

十堰市绿色生态公益促进中心

十堰市豆蔻文化餐厅

十堰市柏和心理服务中心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小草义工服务队

十堰市小草义工协会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

支持单位:

十堰市博物馆

十堰市人民公园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意在通过组织农村留守儿童游玩人民公园(动物园)、参观十堰博物馆、汉江师范学院等途径,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和自强不息、大学生孜孜以求的工作和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视野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科技知识,开阔视野,拓展科技创新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能力,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同时以培养小草义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让现代的独生子女更加懂得满足自己的现在生活,懂得将自己的爱分享给那些幼小的心灵。并且宣传这一现象,让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

五、活动内容:

为了给以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内心的空白可以更少一点,让他们的童年可以更加有色彩,以“牵手相伴,共享阳光”为口号,以“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化、项目化,立足社会,服务社区,面向社会”为发展思路,十堰小草义工协会特此发出倡议和策划“走出大山看世界”大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我们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事业单位能够支持我们的活动,参与到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六、爱心单位:

十堰市亚新国际影院(提供车辆、看电影、午休)

十堰市图书馆少儿部(参观十堰市图书馆)

十堰市博物馆(参观了解历史)

十堰市豆蔻文化餐厅(提供留守儿童及志愿者午餐)

十堰市柏和心理服务中心(全提供留守儿童心理陪伴和引导)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大学,与大学生互动)

十堰市人民公园(动物园)(待定)

东城经济开发区国税局(完成20个“爱心书包”)

七、详情分工:

总负责人:

总协调人:

留守儿童对接负责人:

八、活动流程及详细安排:(略)

九、参加人员

1、留守儿童30(含护理人员、陪护老师)人;

2、十堰小草义工协会义工15人;

3、凡参加本次活动的留守儿童、老师、陪护人员一切费用全免,费用来源由社会爱心企业提供!

十、人员招募安排:

为保证活动安全及活动质量招募15名义工,招满即止。(根据人员进行分组)其他人负责安保机动。

活动联系人:高队长:

十一、活动预期效果

此次爱心活动预计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本次活动的小草义工以及企业员工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1、对农民工家庭而言,此次爱心活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一定的帮助,为农民工子女带去温暖,同时呼吁社会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

2、对志愿者而言,可以从实践中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增强对农民工子女的了解和关注.同时提高自己的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感受和弘扬志愿者精神。

最后,对福利院孤残儿童而言,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让他们感受爱心人士对他们的殷切关怀。

3、志愿者在网上发表对此次志愿服务的感想

4、通过这次爱心活动的志愿服务,每个志愿者都应该会有所感悟,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用文字的方式在网上展示出来,让更多人去认识,了解这项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行列中来。

5、后期走访

这次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结束后,我们往后的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再到学校了解他们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一点适合农民工子女的活动。

十二、对参与活动人员的要求:

1、认同民间公益组织,有参与民间志愿义工活动的愿望。认同十堰小草义工协会的操作模式及理念。

2、身体健康,服从安排,尊重他人,遵守时间,团队合作;

3、有小草服装、胸牌的志愿者请着小草服装、胸牌,保持小草形象。

4、进入郧阳区社会福利院内不得大声喧哗,一切行动听从领队指挥,不得影响院内老人正常生活秩序。

十三、特别承诺

1、参加本活动的志愿者同意,如果因为参加小草活动过程中(包括途中)受到意外伤害,志愿者同意自行承担所有的相关责任,并放弃向活动组织者和其他成员主张赔偿的权利。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3

根据团省委、团州委的工作安排,结合挂职工作要求,我利用端午假期,查阅、收集、梳理了相关资料,对***县共青团系统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特别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西南缘,面积555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09个行政村,有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总人口7.3万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山区县。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务外出工人员数量的激增,留守儿童、妇女和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突出。其中,留守儿童因父母亲情缺失、隔代教育局限等问题备受关注。我委也在团州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结合本县实际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情况

为切实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我委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在团县委牵头,会同关工委、少工委、未保委等部门成立“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组”的基础上,下一步拟会同教育局、文体局、财政局等部门,成立“***县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广泛争取各方支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同时,我委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通知》等文件指导乡镇团委、企事业单位团支部等开展工作,并将建立农村留守学生之家列入2011年重点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为确保建好农村留守学生之家,目前我委正在部分乡镇开展调研和摸底工作,选择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数量多、分布集中、需求迫切的乡镇优先建设,并为其他乡镇的后续建设工作积累经验。

三、开展摸底及结对情况

据统计摸底,全县共有中、小学38所,均属教育部门备案。在已进行摸底的30所中、小学中,乡镇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为9所,在全县所有11所乡镇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中占82%;已与志愿者组织结对的学校25所,其中乡镇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11所;已摸底的30所学校中有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486人,在已结对工作的25所学校中有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学生459人,工作力度比较集中。

四、关爱工作开展情况

我委一方面依托各中、小学校的团委、少先队组织,充分发动教师的力量,一方面积极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服务队,采取定期到留守学生之家开展集体关爱活动和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关爱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和爱心捐赠等5项服务内容开展工作:留守学生之家的学业辅导以学校教师志愿者为主,入户学业辅导则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主;亲情陪伴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骨干,以各乡镇本地青年志愿者为主力;拟在今年7月依托夏令营组织农村留守学生感受城市,并邀请公安干警、武警消防中队战士和医护工作中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今年已开展3次针对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爱心捐赠活动,并正在积极通过志愿者争取东部发达地区力量,资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

五、阵地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已依托庆宁乡中心校建成“***县庆宁乡留守学生之家”1个,运行情况良好,面积20平方米,总投资2万元,其中硬件设施价值2元,其他设施由乡政府和学校负责解决;该阵地每周集中开放一次,年运行维护费用约为5千元,目前暂由团县委、乡政府和学校共同承担。

除团县委定期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学校教师志愿者去开展工作外,各乡镇党委也越来越重视留守学生之家在青少年教育、引导和服务方面的作用,依托各乡镇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站),积极配合团县委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当地致富能手的赞助投资,努力将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得更好。

志愿者队伍方面,目前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活动的志愿者队伍约24个,人数约420人,其中,大学生80人,企业人员30人,机关事业人员90人,民间组织220人。

我委高度重视对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严格考勤考核,对注册志愿者实行准入制度和末位淘汰,确保服务质量。拟于今年8月集中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预计今后每年进行大规模培训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近2年来,因志愿服务事迹突出,已被团州委授予先进集体2个,团省委、团州委表彰先进个人3名。

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4

生活学习方面。生活上缺少关爱和照顾,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生活上仅限于温饱,在吃、穿、用等方面与其它孩子存有差距,给孩子带来自卑感;学习上缺乏必要的监管,学习成绩普遍不佳。

心理品质方面。由于缺乏亲情教育和心理沟通,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道德行为方面。留守儿童的家长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培养教育不到位,经济条件好的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经济条件差的,整日为了生计忙碌,更是疏于对孩子的管护和关爱。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部分存有迷恋网络、打架、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严重的引发青少年犯罪现象。

__区总工会把关爱帮教留守儿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人士、基层工会组织,协调乡镇、相关科局、企业的力量,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给予留守儿童“五心”关爱扶助,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悉心呵护,做留守儿童的“家长”。学校工会组织动员广大教职工,为留守儿童当“家长”和“爱心妈妈”。全区各学校工会组织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从育人成材的大局着眼,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着手,给留守儿童过生日、帮孩子洗衣梳头、检查作业辅导学习,让孩子在无忧无虑中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促其健康成长。

热心引导,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全区学校工会组织发动广大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让广大教师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引导教育。组织城镇中小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交朋友,让他们相互帮助、增进友谊,克服心理障碍,培树健康心理。

诚心扶助,利用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区总工会加大对困难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帮扶力度,在每年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助的同时,重点在精神层面给予关爱,经常性地与孩子面对面谈心、心贴心沟通,让孩子感受的社会的温暖与关心,培树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区总工会积极与区关工委、团区委、区妇联、区教育局齐心协力,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一)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壮大乡镇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变外出打工为当地务工,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5

乡镇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宣传活动总结【1】为营造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春节期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近日,莲云乡采取有效措施,面向流动人口和留守人群开展各项卫生计生关怀关爱专项活动。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村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资料、横幅、网络通讯、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在全乡内大力宣传和传播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信息;在流动人口就业和居住集中的公共场所,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活动以及公共卫生计生科普知识咨询服务。

加强留守儿童健康服务,开展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健康促进活动,集中对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对于没有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与他们取得联系,并进行健康宣教,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乡计生协会到失独老人家开展走访慰问,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娱乐活动,对来流入地探亲团聚的流动人口家庭成员,主动提供帮助,给予亲情关怀,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过一个祥和快乐的节日。

关爱返乡农民工,畅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诉求渠道,通过走访、扶助等方式,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困难和需求,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排忧解难,形成全社会关怀。

乡镇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宣传活动总结【2】为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营造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氛围,1月16日上午,威远县连界镇卫计办、镇计生协会、镇妇联、县三人民医院在连界广场联合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活动。

活动现场,共发放计生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参加义诊87多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周到的服务深受群众的欢迎。

当天下午,连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红英组织卫生计生干部、协会成员到5个社区走访慰问贫困流入人口并发放慰问金,让她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以及社会的关爱。

据了解,近年来,连界镇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工作,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流动人口返乡和流动频繁的有利时机,多形式开展开展专项活动,加强宣传倡导,走访慰问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员,落实有关政策和各项免费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通过此次活动,宣传了卫生计生服务政策,使流动人口了解和掌握与维护和促进其健康关系最密切的19条关键信息,极大地促进了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乡镇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宣传活动总结【3】流动的是人口,不变的是服务

近日,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团然村抓住春节前后流动人口集中返乡这一有利时期,针对将要返乡的流动人口,开展了以关爱流动人口,你我健康同行为主题的2017年春节期间关怀关爱流动人口宣传服务活动。

跳马镇团然村在镇计生、妇联的大力支持下,把春节慰问与帮扶计生对象结合起来,积极为流动人口解决实际困难,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在新年来临之际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品,让这些流动人口在团然村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6

__,现年76岁,原任__县政协主席,1994年离休后,担任县关工委主任。十几年来,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__县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0年前后,由于学费高和家庭经济困难,在农村许多孩子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回家,__同志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痛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让这些失学儿童重回校园,他积极向县委反映情况,在征得县委同意后,他组织关工委成员带头,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捐资的活动,他本人也从自己微薄工资中捐出2000元。当年,就使全县5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了校园。

留守儿童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加速转型的新形势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__同志认为如何关爱这些缺失家庭温暖和父母呵护的留守儿童,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带领县关工委一班人在县委的重视、支持下,配合团县委、县残联和教体局,在周口中英文学校、新世纪学校和白寺镇周庄春天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试点工作,探[!]索关爱途径,摸索和总结经验,多次召开主任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订了加大工作力度的措施和计划。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试点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赞誉。__年,为了推广经验,推动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广泛的开展,在县委的重视、支持下,县关工委会同团县委,县妇联和教体局在周口中英文学校召开了__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场会。目前,全县共有1000多名共青团、妇联干部和教师自愿担当起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知心妈妈;有500多名团干和机关干部与500多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

在__同志的带领和指导下__县关工委组织农、牧、林等方面的老专家成立科技组围绕科技兴农,服务三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生产,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县乡领导的赞誉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农、牧、林业生产关键时节,县关工委科技组的专家们分别到乡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面对面向农民群众讲解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播种和管理,果树病虫害防治,家畜禽饲养管理等技术。每年现场都要发放技术资料一千多份,受到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关心下一代报》多次报导这一活动。在__的提议下,县关工委还组织12位农业专家和16位在乡镇退休的农业科技人员,分别在县城内和乡镇设立了“科技兴农服务基点”、“农用物资和技术服务部”。多年来,这些农技人员以“服务基点”和“技术服务部”为阵地,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服务当地的农业生产,深受当地农民朋友的信赖。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7

一、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劳务输出量不断增加,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1.5万人,其中男性6.3万人,女性5.2万人。留守妇女总数29012人,平均年龄为34岁,占全县农村妇女总人数的34.1%;留守儿童22665人,占全县农村儿童总人数的38.2%。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各镇(社区)、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在明确任务和夯实责任的基础上,确定了“抓两头,促中间”的基本工作思路。同时,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进行了摸底统计,建立了信息档案;并通过县公众信息网、党务公开网和县电视台、《今日县》等媒体开专题、设专栏进行集中宣传;在开元广场隆重举办了县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启动仪式;县政府一次拿出1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首个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带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上百万。目前,在全县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各界参与”,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是由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县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一是缺少劳动帮手,农忙劳动压力大。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由于妇女从丈夫的贤内助一下转变为家里的顶梁柱,一个人承担了夫妻双方共同的家庭劳动。特别是在果树疏花疏果、套袋施肥、喷药的农忙季节,农活时效性强,家家争分夺秒,农村劳力极度短缺,就是花钱也请不到好劳力,更何况没太多的钱雇请劳力,只好重任一肩挑。二是缺少文化知识,教育孩子压力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都期望儿女品学兼优,长大好有出息。然而留守妇女大都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只能管好儿女的吃穿,至于怎么教育孩子,怎么辅导孩子的功课,则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无能为力。看着孩子学业平平,贪玩贫耍,甚至染上一些小偷小摸,抽烟泡网,结伙打架的坏毛病,要么以奖代管,过分溺爱,要么拳脚相加,恶言相向。三是缺少创业技能,家庭增收压力大。留守妇女大都没有一技之长,光靠地里的一点收成和丈夫打工收入拮据度日,大量时光白白浪费。对于一些家里无地的农村留守妇女,整天带个孩子,稀里糊涂做几顿饭,时间一天天流逝,看着左邻右舍都富起来,自己又不能离开穷家去打工,又没啥技术,不能给家里创造一些收入,干着急,没办法。四是缺少情感交流,情绪缓释压力大。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基本是过年时才回家一趟,一家人四零五散,平时的苦、平常的累无处诉说,平常的牵挂、平常的幸福无人分享,儿女的病痛儿女的烦恼无人分担,有家却不像个家的样子。五是缺少娱乐活动,融入群体压力大。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日趋减少。家家户户基本白天围着承包地转,晚上围着自家电视转,有的甚至沉迷于小麻将,东家长、西家短,是非不断。大家在一起交流沟通的时间少了,情感淡漠了,凝聚力减弱了,乡情也缺少了载体。六是缺少创业自信,实现发展压力大。通过一周的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有不少的农村留守妇女缺少创业自信,对家庭发展前景无计划,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幸福指数上有很大的压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是情感脆弱。农村留守儿童在最需要亲情关爱和呵护的成长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长期远离他们,唯一的亲情交流方式便是电话,你在这头,他在那头,缺少了眼神的对视,导致亲情疏远,甚至是缺失。亲情固然可以从爷爷奶奶那儿获取一些,但严父慈母般的亲情却难以体会。二是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阶段,正处在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人生发展的起跑线上,农村留守儿童输在了教育上。不管是祖父母管养、亲戚代养还是母亲单方教养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和学校教育管理出现的漏洞,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课业水平下滑,正确人生观难以形成,沾染上各种不良习气,影响自身健康成长。三是性格孤僻。由于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短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其主要表现为或者孤僻怪异,胆小怕事,不能融入集体;或者遇事无主见,随波逐流;或者不受约束,想干啥就干啥;或者崇尚暴力,以过激行为解决纠纷。

三、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发展变动着的复杂问题。

1.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首先,我国农村人多地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入蓬勃发展的大城市就业。其次,城乡二元制度壁垒造成遗害深远的“三农”问题,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只是“三农”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第三,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均衡,自然资源地区差异性大,在不均衡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更加突出。

2.从家庭劳动分工的情形来看。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特色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下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分工的独特表现。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盛行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导致长期以来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延续到今天,具体到我县,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劳务输出工程的连续实施,这种模式演变为男的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女的守家带孩子。近年来,我县劳务输出量逐年上升,这一现象和问题越加突出。

3.从留守妇女自身的状况来看。在所有的农村留守妇女中,15%为小学毕业,多年的生产劳动使她们早已将原先所学忘得一干二净,具体的文化运用也仅是签个名,算个简单帐而已;10%的妇女为初中毕业,年龄大约在20—45岁不等,大多都是为了孩子而没有创业的打算;个别的还有高中或大专以上学历,但因为刚结婚生子,不具备创业或连同丈夫一同外出的条件;还有一些彻底是文盲,且年龄均在55岁以上,操持着一家人的吃穿住行,别无他求。极多的农村留守妇女表示没有任何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业务技能培训。整体素质偏低,加之没有一技之长,决定了农村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4.从接受文化教育的层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使其没有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

5.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对农村留守妇女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方向,虽然镇(社区)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主要的组织者——村两委会班子,对农村留守妇女关爱不够,特别是村级妇代会组织不健全或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妇女缺乏教育,你的,我的,一盘散沙,不能形成一股合力来共同发展产业或副业来增收。

四、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长远看,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性别歧视的发展制约;从当前来看,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仍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妇联组织的正确引导及各社会团体的全力支持与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心关怀,应采取“政府投、企业捐、各界帮”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具体的政策扶持和有效措施,逐步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产生活及学习状况,创造更多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与生存能力,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

(一)党政合力,政策保障。一是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以及各镇(社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出台《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五年规划》、《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方案》,通过制定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考评等方法和措施,全面推动我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逐步向常态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二是建立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委牵头、政府落实,妇联、团委、教育、卫生、计生、农业、扶贫、社保、民政、综治、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阵地。依托农村留守妇女之家,整合村委会、学校等资源,分期分批在全县247个行政村,建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完善配套设施,构架起有力、有效的服务网络,开展各类关爱扶助活动,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进行帮护、管护、保护,让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与其他妇女儿童同享一片蓝天。四是逐步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依照自愿原则,通过土地转包,降低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合适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防止土地撂荒,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而且有利于农村留守妇女摆脱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从而与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或转向手工业、养殖业、商业等行业。五是建立创业支持制度。首先,鼓励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用地、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政府贴息小额贷款担保门槛,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其次,配齐村级妇代会主任,落实村妇代会主任报酬。村妇代会组织是妇女之家,是活跃在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的基层妇女组织,但目前我县村级妇代会主任报酬尚未落实,严重影响了妇代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议县委、县政府把妇代会主任纳入村级班子,并将其工作报酬列入县财政预算,以调动妇代会主任参与本村妇女儿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三,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及时发现、培养、鼓励、任用农村留守妇女中的致富能人担任村两委会正职或副职,逐步提高农村妇女政治地位,激发农村留守妇女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二)基金扶助,产业带动。一是用好关爱基金。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建立关爱阵地,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舞起关爱行动的龙头。二是提供创业扶助。充分利用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小额信贷担保基金等各类扶助资金,按照“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各镇筛选2-3个示范村,发放贴息小额贷款,扶持妇女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乡村旅游业、手工艺品等致富产业。培养树立一批农村留守妇女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创建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示范效应强的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示范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农村留守妇女自立自强、创业致富的信心。三是强化素质培训。依托妇女之家、农民学校,在留守妇女中开展扶志、扶业、扶技活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市场经济、创业知识、家庭教育知识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技能和家庭教育水平。四是增加就业机会。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方式。大力发展城区的二、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我县,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数量。五是鼓励回乡创业。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动员、鼓励有专业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使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实现本地创业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8

一、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多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万。留守农村的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产生了学习滞后、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急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区小县城,城区有三所小学:实验小学、民族小学、第二小学,共有小学生5000多人,每个学校大概有留守儿童200名。各小学门口布满各色保育室,仅实验小学周遍就有8家,按每家20个同学计算,就有160个学生。保育院只能保证他们的吃穿用。基本上在双休日,这些同学就无所事事。他们的年龄都在6--12岁之间,我访问了其中45个孩子,都反映想看书,但都有“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他们平均每年拥有图书的情况是

精神生活的匮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去接触这些精神食粮。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孩子更需要文化的养育,从书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甚至可以找到支持我们人格的力量。有一个《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讲述的是海力布在打猎的时候救了一条小白蛇,原来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海力布。从此以后,海力布把宝石含在嘴里,打猎非常方便,打的猎物就更多了,分给乡亲们的猎物也多了。就这样过了几年,一天,海力布又像平常一样去深山打猎。从一群鸟的谈话中得知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这里的村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去催大家搬走。但是乡亲们不明白原因,不肯搬走。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违背了龙王的忠告,把这件事的原委全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一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乡亲们含着泪水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乡亲们走在路上,忽然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淹没了村庄。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当你一个人的安危和那么多人的安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或者把个人的安危置于度外。我们要读一些书,不读书,我们就是乌合之众。这里的“乌”不是当黑色讲,是“乌有”,乌合之众就是被运动着,别人怎么运动你怎么跟着做事,这种被运动可能有时也会被某种情绪化左右,叫做集体无意识,乌合之众才会集体无意识。通过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他们接受。怎么才能让他们读到更多的好书呢?图书馆应发挥社会教育职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服务,唤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

二、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措施

1.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布局合理的服务体系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关键。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是以行政领导系统为依据划分的,纵向结构各级各类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农村乡镇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等分别隶属于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其规模大小不一,藏书内容不同,读者差异大,发展严重不均衡。各图书馆在人员、经费、管理、读者服务等各方面自成体系,相互间的业务关联少,客观上造成了留守儿童文化食粮匮乏,精神家园空虚,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对留守儿童的文化推广和教育服务的开展。因此应建立一个由宣传、教育、文化共同参加的联合组织突破体制障碍,进行资源整合,构建一个以公共图书馆为点,乡镇图书馆室为线,中小学校图书馆室为面的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2.增加馆藏资源投入、改善服务条件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基础。

(1)改善图书馆服务条件。目前作为最贴近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前沿阵地的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遍存在着规模小、藏书量小、设备简陋、经费不足、服务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图书馆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投入力度,把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问题当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事业来抓,确实改善图书馆服务条件。(2)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基础,馆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对留守儿童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等的不同购买思想性强、知识性广、趣味性浓、图文并茂的少儿读物并要强调文献载体的多样性,注重藏书综合性和地方特色,并举以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和融入观,培养其读书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3)培养高素质馆员队伍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么样,也不论看管图书馆的方法怎么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图书馆工作者。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儿童图书馆服务委员会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也规定儿童服务馆员应具备七项技能即顾客群的相关知识、行政及管理技能、沟通技巧、资料与馆藏发展、策划及学习活动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技能和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留守儿童因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不同程度的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熟练掌握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关爱他们的情感成长引导他们学习书本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3.扩充服务内涵、改善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核心。

(1)设立留守儿童流动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等活动实施资源共享解决留守儿童读书难的问题目前,因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读书难、读新书更难的窘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通过社会捐赠、增加经费投入等方法扩充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藏书数量外,各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图书馆还应开展送书下乡、送书上门等活动。由各中小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员,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文献,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流动图书馆和书刊借阅点。并定期、定量、定人更新流通点的图书。免费发放借阅证引导留守儿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借阅图书。(2)做好导读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留守儿童和其它儿童一样具有好学、好奇、兴趣广泛等心理特征,他们的读书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趋同性。因此图书馆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图书导读时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他们的阅读心理、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推荐思想正面、趣味性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书籍。同时还应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读书征文比赛、辩论比赛等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热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上进心。(3)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实,图书馆应加强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成长规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邀请相关教育工作者、家长共同帮助留守儿童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意义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农村社会和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全社会能否长久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不仅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同志也指出: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主要功能除了文化传播外社会教育亦是其社会功能之一为留守儿童服务更是图书馆的本职所在。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全方位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作用,以强有力的主流健康文化吸引留守儿童,净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使留守儿童在图书馆获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总之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教育、生活和思想道德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农的关键因素。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和公民继续教育重要基地的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己独特的精神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让图书馆成为他们可以依赖的精神依靠。

少儿阅读的深入推广离不开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世界上少儿阅读开展得好的国家,在法律政策上都有积极的规定。比如日本少儿阅读从自发性的民间团体到制定政策、法规的政府部门,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少儿阅读体系。我国对此相关的法律政策研究、制度研究等尚显不足,因此,政府的重视是各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政府应重视图书馆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稳定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将各级图书馆关爱弱势儿童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关爱弱势儿童的优惠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爱弱势儿童事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eB/oL.2008-2-27.

[2]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J.河北科技图苑20072.

[3]杨小春.发挥市县公共图书馆优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

[4]毕九江.关于构建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考以深圳市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89.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9

留守流动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现在是到了该“救救”留守流动儿童的时候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奈曼旗妇联于2013年5月至9月期间,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全面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主题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通过召集全旗部分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参与调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妇联的综合情况汇报、填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表、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全旗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据调查,目前,全旗共有17岁以下儿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儿童总数的12.19%。留守儿童1355人,占总数的0.1%;流动儿童14792人,占总数的11.17%。其中0—6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48人,7—12岁的留守流动儿童5776人,13—14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817人,15—17岁的留守流动儿童7306人。在留守流动儿童中,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902人,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6人,由其他雇佣人员照顾的有15029人。

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他们是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雇佣式的监护方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或者是忙于农活及生意,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客观上想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就讲孩子托管在学校周边小饭桌叔叔阿姨家里,家长出钱,小饭桌负责人全面负责孩子日常的生活起居、学校上学及作业辅导,这种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一种重要被监护方式,流动儿童以这种被监护方式为主。

五是监护缺失。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对留守儿童,旗妇联已初步对全旗1355名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地址等内容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组建了200多名的“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有效开展了助教、助学、助养活动,全旗549名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得到爱心人士救助。旗妇联还积极争取到内蒙古妇联香港爱心人士何崇本先生助学项目。项目用于救助我旗56名贫困孤残儿童,每年度10万元,三年共计30万元。为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制作了《留守儿童留守的爱》专题片,并在旗电视台《奈曼纵横》栏目播放。同时,在旗第四小学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家园,家园内设电子阅览室、心理亲情室、音乐绘画室、体育活动室、周末影院等,配备了17名“爱心妈妈”,1名心理教师。家园建立以来,有50多名留守流动儿童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

当前,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流动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职能保护、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建议近期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认识,把关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积极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切实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程。(二)扎实推进,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建设中,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没有改变,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很多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和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更要“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更应该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目的。

(三)强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关爱资源。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具有面广、量大、困难多的特点,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要依托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妇儿工委)实施,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政府有关部门及苏木(乡镇)年度工作考核。二要在旗县及苏木乡镇政府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关心爱护工作委员会”,在各村设立专门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组,在社区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发挥社区功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流动儿童管护责任制,列为对学校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人员、任务和责任,对每个留守流动儿童都要做到责任到人、监护到底、关爱到位。可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到留守流动儿童的服务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家长、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活动,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子,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健康保障、心理辅导、精神抚慰、安全知识教育等服务。三要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四要巩固和完善“代管家长”等制度,加强对“代管家长”和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社会各界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注,努力构建以留守流动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四)学校要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力争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全旗各中小学校要对留守流动儿童登记备案,建立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档案。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教育提供详实情况;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利用假期召开留守流动儿童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要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要重视对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设立“留守流动儿童心理救助中心”,聘用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及时发现和疏导留守流动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早化解心理危机,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等的投入。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化投入,切实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留守流动儿童家园、留守流动儿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留守流动儿童的寄宿和参加社会、集体、文娱活动的需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保障和指导、管理工作,努力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流动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10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我县现有总人口109.7万人,其中留守儿童4.5万余人,主要集中在乡镇。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非常复杂的,也是持久的。从调查的结果发现,这些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面临许多有关于日常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令人担忧。

(一)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

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饮食问题。留守儿童大多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或者是在学校寄宿,所以在饮食方面都有人照顾,89%的留守儿童每天都能按时吃饭,但有62%的孩子偶尔吃到新鲜水果,在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虽然留守儿童可以吃到饭,但质量得不到保证。分析数据得知,只有56%的孩子能坚持每天吃早餐,有44%偶尔吃或者很少吃早餐,影响了留守儿童营养和健康。饮食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监护人因素。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庭属于隔代监护,祖辈的文化程度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科学饮食,也不管有没有营养。二是饮食消费观念。消费观念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孩子们的零花钱上。农民工长年在外,不免产生对孩子有补偿心理,于是就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调查发现,他们零花钱的去处大部分是买零食,而且垃圾食品占大多数,这也是留守儿童不吃早餐的原因。

2、卫生状况变差。儿童良好的卫生状况和习惯以及生理卫生知识的有效获取和掌握,是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卫生状况下降、卫生习惯变差及生理卫生知识指导缺失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一些留守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卫生状况下降,卫生习惯变差。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流动父母有很多的抱怨,但又感到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位置的缺位,使一些留守女孩子生理卫生方面关怀和指导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比较低,留守女孩子的数量远远高于留守男孩子。留守女孩子,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女孩子的生理和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和变化的时期,她们更需要得到学校和家庭、特别是母亲在生理卫生知识方面的关怀和教导。但是,由于一些农村学校对该方面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女孩子在生理变化出现时表现出极大的恐慌和不安,并不知所措。

(二)完成学业方面问题突出

通过跟孩子的聊天发现,在学习方面,7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他们并没有大的影响,而且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54.4%会选择向老师求助,从这两点上可以看出在学习中他们更愿意依赖他们的老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没有办法照顾孩子,绝大多数孩子是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来照顾,也有一小部分由其他的亲戚来照看。由于老人们一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对孙辈较为溺爱,只重中孙辈们的身体健康,在教育方面不怎么在意。而其他亲戚因为留守儿童不是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放任自流,导致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甚至根本不管。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家长的陪同及约束,又缺乏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与普遍孩子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大部份学校中,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对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都很繁重,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特别关照那些留守儿童。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情况都不容乐观。

(三)不利于儿童健康心理人格的培养

014岁时间段是少年儿童基本思想品德、情感、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如果没有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调查发现有80%的孩子认为周围的人对他们很关心,但在平时和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时会有45.4%选择保持沉默,闷不吭声。在平时与他们的交流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很多自信心不足,而且有6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很一般,一点也不优秀。所以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性质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且心理、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等。

(四)留守影响儿童安全

调查发现,很多流动父母对留守孩子最担心的事情之一是孩子的安全问题。他们担心孩子夏天到河里游泳,担心孩子打架斗殴,担心孩子登高爬屋,担心孩子触电等等一系列潜在的威胁孩子人身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的事情。流动父母对留守孩子安全监护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确存在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和隐患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有些隔辈监护人所看护的留守儿童数量过多,造成了他们对留守孩子安全监护的真空状态。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一些农村劳动力外出很多的村庄,有些老人要负责照顾他们所有外出打工子女留在家乡的孩子,少则一、二个孩子,多则四、五个留守孩子。第二个原因是留守儿童大部分是15、16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自律性比较差,他们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对一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控制,也容易造成一些安全方面悲剧的发生。

二、涟水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关爱、服务留守儿童,既是妇联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重要责任,更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中,涟水县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四大关爱服务机制

1.组织领导联动机制。纵向上,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领导小组,各乡镇村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横向上,部门与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实现左右联动。

2.联席会议机制。我县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作用,牵头、协调、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同时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共有25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各乡镇妇联作为列席单位,定期对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讨论、研究、交流,对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办,分头、分类解决。

3.激励保障机制。一是经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出台了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把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放在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并列为县政府民生10件实事之一予以落实。二是县政府及时划拨10万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启动经费,其它所需的必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4.社会互助机制。关爱服务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其中邻里具有人员熟、性格熟、亲情熟、话语熟的优势,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我们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要求邻里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在今年夏收夏种期间,我们组织了全县27支邻里帮工队,帮助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夏收夏种。

(二)建立四大关爱服务网络

1.以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在家庭监护上,既有留守儿童自身的家庭监护,也有亲朋好友之间的熟人监护。目前,全县拥有两类家庭监护人员6.9万人。

2.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监护网络。我们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定期交流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对其监护人进行业务培训。全县所有学校都开办了家长学校,一年授课2期,每期半天,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成长之家。

3.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目前,全县已组建了6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是爱心助困服务队,让留守儿童不因生活困难而掉队;二是巾帼环保服务队,让留守儿童热爱环保,崇尚自然;三是卫生健康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身心之悦;四是家庭教育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良好教育之境;五是巾帼文体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生活之乐;六是法律维权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权益之护。

4.以村(居)社区为主体的管护网络。主要实施四个一。即:一校一警维护校园安全,一村一队接送留守儿童,一户一人呵护留守儿童,一天一巡净化社会环境。

(三)打造5+1关爱服务模式

我们主要打造妇女儿童之家、巾帼志愿者、社会救助、企业参与、就业创业等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5+1模式。

1.妇女儿童之家模式。新的县妇儿活动中心大楼即将竣工交付,全县所有乡镇建立了妇儿活动中心;全县375个村(居)社区全部建成了妇儿之家,其中大东镇施洼村等85家达县级标准,涟城镇城东社区等3家为省示范之家,涟城镇军民社区等31家为市示范之家。

2.巾帼志愿模式。县妇联重点打造百名巾帼志愿者法律维权进万家、爱心助成长巾帼在行动志愿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孤困儿童等品牌,全县目前已发展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巾帼志愿妈妈3000多人。

3.济困扶助模式。一是在今年中华缘文化节期间,县委、县政府筹集了380万元资金救助全县贫困留守儿童;二是全县建成45个寄宿制学校,配备了食堂、宿舍、球场等硬件设施以及生活教师、心理辅导等软件设施,同时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免学杂费3760万元,免费发放教科书109531套。三是县法院、司法局、卫生局、科协等部门为全县2万多名留守儿童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科普知识280余场次。

4.企业参与模式。县妇联积极争取有关企业的支持,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中,让企业献上一片爱心,尽上一份社会责任,筹集30万元作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发展基金。

5.就业创业模式。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创业是解决留守儿童不留守的根本。一是以培训促就业。依托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继续开展对妇女的各类技能培训;二是搭建群众创业平台。目前,县工业园区、乡镇集中区和村创业点共吸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近10万人。三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带动妇女就近就地就业。四是继续培育巾帼科技创新基地。县妇联积极主动,跟科技部门密切配合,在我县岔庙镇建立提子园示范基地,带动当地161名妇女依靠科技创业致富。五是做大柳编、手工编织、云锦织造等来料加工项目,使全县5.3万名妇女业有所就,劳有所得。

(四)开展关爱服务活动

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次温馨提示活动。以县委办、政府办名义给留守儿童家长寄发《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开展一次爱心结对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教师、团员、小小志愿者、五老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目前,全县已有各种类型的结对16000余对,涌现一批家长、爱心妈妈、校外辅导员、学习小伙伴,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组织一次亲子交流活动。组织农村留守儿童给外出务工父母写一封信,利用网络、视频跟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汇报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情况。组织部分长期未与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到父母工作所在地与父母团聚。开展一次爱心助困活动。组织女干部、女党员、女职工、大学生村干部、五老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帮助贫困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依托六一儿童节,组织一次送文艺、医疗、科普、法律下乡进村(社区)、进校园活动。

三、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思考

不论是留守儿童教育,还是流动子女教育,它们都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正在加大,问题正在凸显,因此,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二)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深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参与程度。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在我国,这类系统尚欠发达,类似nGo的组织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应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nGo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师生谈心制度》、《家访制度》、《心理咨询教师工作制度》、《课外学习小组活动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三是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和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构建父母子女沟通机制,铺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建议有关地方开设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机制,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