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6:45

资源环境要素篇1

关键词:资源约束环境规制全要素生产率环境Dea方向距离函数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16-03

一、研究综述

对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注始于古典经济学时期。马尔萨斯(1798)和李嘉图(1821)先后研究了土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土地约束会导致经济零增长。德内拉・梅多斯等在《增长的极限》中对资源消耗影响经济增长进行模拟,得出不可再生资源稀缺导致经济增长持续性差的结论。thomasHomer-Dixon研究发现,资源约束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约束。罗浩(2007)、黎贵才(2011)研究认为资源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而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房林等(2008)通过宏观经济微观分析,引入社会地位和资源两个因素通过传统效用函数,研究了资源约束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关键。Bjurek(1996)使用从产出和投入两个角度考虑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作为HmB生产率指数。Fareetal.(1994)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两个成分,发展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张军等(2003)估计了1952-199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王兵等(2008)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apeC1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04年包含Co2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刘兆征(2009)从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运用基于产出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非参数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了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提高或降低)根源。

本文将在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规制下运用环境Dea技术(eDt)和方向距离函数(DDF)研究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促进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环境Dea(environmentalDeatechnology,eDt)

一个地区或国家需要投入的总生产要素为X,(X=(K,L,e,w∈Rn+)),K表示资本投入,L为劳动力投入,e为能源投入,w为水资源投入。产出函数为F(X),F(X)=(Y,C),Y为国内生产总值,C为二氧化碳排放。其中,Y为期望产出,C为非期望产出。所有产出集记为t,可以表示为:

t={(K,L,e,w,Y,C):(K,L,e,w)可以生产(Y,C)}(1)

eDt假设所有要素投入(K,L,e,w)与期望产出(Y)是可自由处置的(FreeDisposability)。要素投入(K,L,e,w)的自由处置表示为:如果(K,L,e,w,Y,C)∈t并且(K',L',e',w’)≥(K,L,e,w),则(K',L',e',w’,Y,C)∈t。期望产出(Y)是可自由处置,表示为:如果(K,L,e,w,Y,C)∈t并且(Y')≤(Y),那么有(K,L,e,w,Y',C)∈t。

(二)DirectionalDistanceFunction,DDF

DDF是在生产可行集t下,根据固定投入,描述产出变量最优比例的一种函数。根据孙传旺(2010)的方法,方向距离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0(K,L,e,w,Y,C;gy-gc)=sup{β:(Y+βgy,C-βgc)∈t(K,L,e,w,Y,C)}(2)

情形一:没有资源约束,并且方向向量沿着纵轴方向,也就是说方向距离函数实际上等价于计算传统的Shephard距离函数。即B=(Y,0)。该情形只有一种期望产出,数学规划式为:

zti≥0,i=1,…,i

情形二:存在资源约束,方向向量g=(Y,-C)要求同比例的增加经济总量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且非期望产出(C)具有弱处置性,数学规划式表示:

zti≥0,i=1,…,i

(三)曼奎斯特一鲁恩博格(maltnquist一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Chungetal.(1997)为评价减少非期望产出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利用环境Dea技术与方向距离函数,提出了曼奎斯特――鲁恩博格(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简称mLpi)。考虑资源约束、环境规制时,第i个决策变量的mLpi可以表示为:

全要素生产率mLpi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效率变化(eFFCH)和技术进步变化(teCH)的连乘积:mLpi=eFFCH*teCH

上式中,mLpi>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否则为下降。同理,eFFCH>1表示效率改进,否则为恶化,teCH>1表示技术进步,否则为退步。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指标设置

根据第二部分的研究方法,为测算资源约束、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必须构建基于环境Dea技术的方向距离函数。我们收集了2004-2012年中国13个主要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要素投入(包括资本投入(K)、劳动力投入(L)、能源投入(e)(本文以各地区一次能源消费量作为能源投入指标)和水源投入(w))期望产出(国内生产总值(Y))与非期望产出(二氧化碳排放量(C))。

表1给出本文的统计性描述。

(二)不同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1.不同情形下全国生产率全要素的比较。根据第二部分介绍的方法论和设定的两种情形,本节分别测算了中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地区2004年-2012年,在没有考虑资源约束、环境规制与考虑了资源约束、环境规制两种情况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计算结果来自于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eneralalgebraicmodelingSystem,GamS)22.1版本软件包。

tFpi和CtFpi指标分别表示在没有考虑环境规制和考虑环境规制情形下,2004年-2012年间全国主要煤炭资源型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从表2得知,中国在该期间12个省的tFpi为0.988,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下降1.2%;CtFpi为1.062,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6.2%,明显高于不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形。从时间段上来看,2007中国提出坏境规制目标,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在2008年―2010年中国经济运行受到的能效与环境约束要比2007年之前更加明显。CtFpi与tFpi在2005前后的显著差异进一步表明了采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情形一)无法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无法同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通过分析上图,2004-2012年中国碳强度不断下降,累计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比较分析后发现,累计的CtFpi能较好地解释碳强度的变化情况。CtFpi提高,意味着效率得到改进,碳强度就会下降;CtFpi出现降低,碳强度就会上升。

2.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从表3中看到,资源约束、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效率变化指数(eFFCH)与技术进步指数(teCH),并且技术进步的作用相比效率变化的改进要明显地多。

四、结论

本文运用环境Dea技术(eDt)和方向距离函数(DDF),构建资源约束、环境规制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通过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修正了由于忽视碳排放造成的扭曲。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本文对中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能够与碳强度目标相吻合,实现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较准确的评价。

中国煤炭资源型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造成的。

[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山西省低碳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2013041001-03)和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山西省综合改革实验区低碳转型成熟度评价及对策研究(晋规字2014)和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山西省煤层气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2015041009-1)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尔萨斯.黄立波,译.人口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大卫.李嘉图.周界,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HotellingH.theeconomicsofexhaustibleResourc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31(39)

[4]Schoup.pollutingnon―renewableResourcesandGrowth[J].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2000(16)

[5]wrightGCzelutsaJ.Resource-BasedeconomicGrowthpastandpresent.StanfordUniversity,2002

[6]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6)

[7]黎贵才,卢荻.资本深化、约束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J].经济学家,2011(5)

[8]房林,邹卫星.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6)

[9]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李涛,王智勇译.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刘兆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2)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资源环境要素篇2

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自21世纪初期才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在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2002)率先研究了政府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及实施的技术方法,把政府环境审计的产生主要归于外部条件。张以宽(2003)教授提出了审计环境应由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和文化环境四个部分组成的观点。姜毅(2003)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研究了各项审计环境的影响,认为环境审计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发展。刘志军(2006)指出构成环境审计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审计环境的正面影响因素和反面影响因素,认为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及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资源状况急剧恶化也会成为促进或刺激环境审计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与其他环境审计理论要素的研究相比,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较注重环境审计环境的重要性及构成要素的研究,而对资源审计与环境审计环境的整合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具体影响关注不够。即使有些成果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环境审计环境的构成要素,但对各要素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对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要素结构与理论定位进行审视,对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具体影响及优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审计环境的二维透视:要素结构与理论定位

(一)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构成

1.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内涵

界定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既应考虑资源环境审计的外部因素,也应考虑其的内部因素。从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发展,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来看,外部的经济增长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社会发展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与社会承受度,以及国家治理与政治文明要求下生态文明、法制文明的等的外部环境是其主要推动因素和影响方面。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是促进资源环境审计产生、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开展、影响资源环境审计质量、决定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利用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2.要素构成

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要素。经济环境是指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基本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制度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所有政策、法律、法规及其他依据的总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令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审计法规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惩罚性措施、奖励性措施;有关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相关规定;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如资源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生态环境通常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森林、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重点物种、水资源等生态系统。社会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生态文明理念及社会关注度等因素。政治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政治体制以及对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

(二)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合理定位

1.资源环境审计环境具有可认知性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环境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人们借助于一定的方法,通过对资源环境审计外部因素分析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它能为审计人员及社会公众所认知。

2.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资源环境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资源环境审计是一个大系统,包含了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如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依据审计环境等。从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本身来说,它也是一个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联的综合系统。其中,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是资源环境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其审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基础

研究审计环境是为了使审计目标与其相适应,使审计的发展与它所处的审计环境相适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活动也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修正。以资源环境审计有关环境为基础进行研究,不但能使理论保持适用性,而且能使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无论是资源环境审计理论、还是资源环境审计实践,都应以资源环境审计环境为基础展开。

三、审计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影响

(一)对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

1.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涵盖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态等多个因素,但又不拘泥于这些环境因素。如此众多的环境要素所涉及的学科是多样化的,既涉及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又涉及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如何使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其环境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

2.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应用理论的深入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在2013年5月份的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在这种环境下,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如何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建立与目前经济、政治、组织内部等环境相适应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需要我们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应用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强化资源环境审计目标、主体、依据、业务范围和审计事项、方法、环境责任审计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3.推动国际资源环境审计研究向纵深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5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如何使中国的资源环境审计真正融入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明确国际资源环境审计的学科定位,并对国际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审计技术、未来趋势搞清楚。

(二)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1.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近10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保持了7.5%以上的高增长,而经济增长的粗放型、资源依赖型与环境消耗型特征使生态、资源与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经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环境污染的加大与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应增长。根据环境染污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曲线,发达国家通常在人均GDp达800010000万美元时出现环境拐点,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5000美元时环境就开始好转了(於方、蒋洪强、王金南,2004)。到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500美元,应当出现环境污染的拐点,即使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以每年7.5%的GDp增长率和目前的人口增长比率和汇率,到2016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8000美元,也应出现拐点。然而,根据渠慎宁、杨丹辉(2011)的测算,不加干预情况下,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的拐点大致出现在2023年前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究其根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遵循传统国民经济核算模式以及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环境经济核算与评价,这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严重失衡。现实状况要求我国需要大力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以审计推动环境治理,通过其监督、评价、信息公开、宏观调控等职能,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使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出现。

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审计关注对象较多。涉及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划、实施,中央与地方的产业政策,矿产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活动,地方政府负责人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政府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与治理;区域污染(如海洋、河流)与大气污染的治理,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交通运输部门、能源供给部门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供给行为;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重点物种等生态方面的等。受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多样化影响,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促使审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具体包括审计、会计、环境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统计、环境工程技术等。

2.政治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thompson和wilson(1994)指出,在过去,环境审计的主要驱动力是担心被起诉和满足监管方的要求。环境审计被视为组织为识别和减少负债的一项活动。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增加和环境治理成本的加大,环境审计的驱动力增加,政府、机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等都对环境审计给予了不同的关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提到,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应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该规定仍然是以经济责任为主,并未细化环境责任的内容。这样,可能导致政府主要负责人难以重视资源环境审计、企业领导在配合资源环境审计中产生道德风险,使资源环境审计难以向纵深发展。

另外,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同样受到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如审计机关实行同级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双重领导模式,导致审计在组织、经济和人事的配置方面都依附于政府,可能削弱资源环境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行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模式,使政府审计编制极为有限,导致审计机关在安排繁重的资源环境审计任务时左右为难。

3.社会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多。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公众进一步警醒,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以某公司对北京市2013年第四季度热点问题的调查为例,污染问题已成为北京市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提及率59.05%,较上季度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与2013年第三季度相比,污染问题从第4位升至第1位。

面对人类的日益觉醒,Stanwick(2001)认为,环境审计的角色在过去二十年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开始认识到环境审计可以帮助他们管理环境风险。随着社会公众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逐步关注,无形中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在确立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任务时,主动向社会公众关注的方向发展。如审计署2009年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而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1995至2012年期间所进行的7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得到积极发展。

4.制度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尚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立法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评价的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等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环境会计与财务制度和资源环境审计的专门法规;很多被用于资源环境审计依据的法规并非为资源环境审计而制定,也很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专门对资源环境审计事项进行规范。这就客观地导致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因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只能以资源环境资金审计为主,即使是加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但还没有全面提升到绩效审计的层面。统一规范的审计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缺乏,不仅导致审计尺度的不一致,审计依据及评价意见的权威性不强,还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由于缺乏上述评价体系与标准及相关的操作指南,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控制也比较难,很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四、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核算体系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压缩过剩产能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支持退出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转型发展,降低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及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克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同时,国家发改委可会同国家统计局、环保部、国土部、财政部共同构建绿色GDp核算框架,为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和资源环境审计监督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二)改革审计模式以及对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

为增强资源环境审计独立性,建立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在人员配备方面,中央与地方编制委员会可适当扩大人员编制,以减缓审计编制与审计任务不相匹配的问题。同时,为弥补审计人员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审计、评价存在人员或技能不足的困难,可建立资源环境专家库,吸收资源环境专家参与审计。修改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10年12月),明确企业、政府党政领导人的具体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及相关处罚的具体规定,同时改革对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弱化对传统GDp的评价考核,强化对资源环境保护指标的考核,建立终身追踪问责制度,在官员调任后仍能追究其执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以提高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

(三)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依据,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的良性发展

研究表明,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理念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毕颜杰,2004)。为此,需要借助政府教育机构和宣传部门的推动,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培养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立法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现有资源环境审计依据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单独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未来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应涵盖资源环境财务审计、资源环境绩效审计、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范围和事项,可分为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内部资源环境审计准则、社会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对于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与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共同探讨在我国建立与西方国家相似的宏观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和企业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

资源环境要素篇3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学研究离开了生态环境因素,就无法正确考察、分析人口现象和过程,包括人口数量增长、结构变动、人口模式及其转变、迁移和流动、人口分布、城市化以及人口素质等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1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

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

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例题分析:

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逐年减少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程度应该高于发展中国家。选择B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2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

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

难点解析二:

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

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

①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

②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

难点解析三:

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表现:

①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

②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

例题分析:判断对错

①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答: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

②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

答:正确,死亡率高,往往说明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较低,在此情况下,生育率会偏高。当然上述说法同时用"往往"二字避免了绝对化,因为有些时候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也会在一些特定的时段出现死亡率升高的情况。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3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

知识要点:

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

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制约因素

①资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难点解析一:

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通过影响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

①(长期的)不确定性: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

②(短期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

难点解析二:

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用土地资源。

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

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乐观: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7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

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

①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

②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4第四节人口素质与环境

知识要点: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难点解析一: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难点解析二:

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

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难点解析三:

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保)、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进,人口、环境、经济得以协调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文化素质低,资源观(资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现有资源,大量开采,必然造成资源压力)、环境观(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破坏)、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落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呈现一种恶性循环。

例题分析: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环境大量索取资源,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

②人口素质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环境意识淡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环保。

难点解析: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人口素质提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控制,环保实现

人口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实现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5第五节人口迁移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

①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②这种空间移动必须是永久性或长期的

2、分类

分类标准:地理范围、迁移方向

①地理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小范围的有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②迁移方向:城市至城市、乡村至乡村、城市至乡村(逆城市化过程、知青下乡)、乡村至城市(城市化过程)

难点解析一:

知青下乡的原因:政策因素,为解决城市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难点解析:

自发性迁移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引发的?

答案: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战争

难点解析:

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变化

原始社会:为食物--农业社会:为土地--工业社会:为优化劳动力配置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环境要素篇4

关键词:西安市;投资环境

引言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市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尤其近两年增幅较大,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7个;批准合同外资额14.05亿美元,增长33.0%;外商直接投资5.71亿美元,增长107.0%,比上年全年增加2.95亿美元,创西安市历史最好水平。

尽管西安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发展迅速,但从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不足。首先,从全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形势看,西安市利用外资相对其它省市仍很少。其次,从吸引外资的行业结构来看,近几年吸引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电通讯这些行业的投资额为零。因此,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找出影响西安市投资环境的关键要素。

一、投资环境的各要素及其内涵

投资环境指影响投资活动各有关环境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法律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

投资环境包括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投资硬环境指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状况及人力资本水平等物质因素的总和,通常包括区位特征、运输系统通讯系统能源系统水处理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六个要素。投资软环境指影响投资活动的政治文化法律政策市场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通常包括法律法规环境金融税收政策环境市场制度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和公共安全环境五个要素。

本文对西安市招商引资中投资环境的分析主要以区位特征、运输系统、通讯系统、能源系统、水处理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法律法规环境、金融税收政策环境、市场制度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和公共安全环境十一个要素作为分析内容。

1.投资硬环境

(1)区位特征:指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2)运输系统:指该特定区域的水陆空立体交通情况的总和,通常用运力和运量来表示。

(3)通讯系统:指该特定区域各类通讯通道的总和。通常用通讯工具数量,通讯载量和电信,邮政实际业务量来表示。

(4)能源系统:指该特定区域各类能源供应渠道和能力的总和。

(5)水处理系统:指供排水通道和处理设施的总和。

(6)公共服务设施:指土地标准厂房住宅酒店学校医院文化体育休闲健身和商业服务。

2.投资软环境

(1)法律法规环境:指国际投资法规和本国涉外法律法规公司法合同法外商投资企业法涉外合同法;鼓励外商投资条例,改善投资软环境的规定等。

(2)金融税收政策环境:指提供市场准入和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的指导性规定。

(3)市场运行环境:指与法律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的经济运行环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等的外部规范和商业惯例及物流网络。

(4)工作、生活环境:指涉及投资活动的社会和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出入境管理劳动就业管理土地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教育管理社保管理社区公共服务等。

二、分析投资环境中的关键因素

下面通过建立解释结构模型来找出影响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然后从关键的因素入手,提出改善投资环境的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是根据一个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个可达矩阵,然后按一个因素影响的其他因素的多少进行排列,找出单位矩阵,再根据单位矩阵的个数,画出一个层次图,从而得出解释结构模型。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找出影响投资环境的十一个因素如下:

硬环境中的区位特征(p1),交通系统(p2),通讯系统(p3),能源系统(p4),水处理系统(p5),公共服务(p6)和软环境中的法律法规(p7),金融税收政策(p8),市场运行(p9),工作生活环境(p10),公共安全环境(p12)。

经从事招商引资研究工作的有关人士的评判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论证后得出:区位特征(p1)影响投资环境(p12),所以在区位特征这一行中找到与投资环境两列相交叉的空格,记上“V”;法律法规(p7)影响公共服务(p6),则在公共服务这一行中找到与法律法规两列相交叉的空格记上“a”,依此类推。如果上面的因素影响下面的因素就在两个因素交叉的空格处记上“V”,如果下面的因素影响上面的因素就在两个因素交叉的空格处记上“a”。如图(一)所示:

按图所示的关系建立可达矩阵。如第一行的因素与第一列因素可达,即p1与p1可达;则在可达矩阵第一行第一列的位置上记上“1”;又如,p1与p4,p12有关,故在第一行的第4列,第12列所交叉的位置上分别记上“1”;因p1与p3没有关系,则在第一行与第三列交叉的位置上记上“0”。依次类推,可建立下列可达矩阵:如图(二)所示:

在矩阵中按“1”的个数由少到多从上到下排列,然后找单位矩阵,得出结果如下:见图(三)

根据单位矩阵得出如下结构简图:图(四)

根据结构简图得出解释结构模型如下所示:图(五)

从解释结构模型可以得出,影响投资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区位特征和法律法规。

第一,在区位特征上,西安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方面无法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西安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进一步改善交通设施。如能建立起更加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使投资者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加上西部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科技实力雄厚的优势,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来西安投资。

第二,法律法规是影响投资环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它不仅使招商引资的过程规范化、程序化,而且也是实现东道主和投资商双方利益的法律保证。因此,政府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更加完善的规章条例,制定出切合西安市的实际政策,从而改善投资环境。

另外,根据解释结构模型看出,应通过改善第二层的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来进一步改善第三层的公共服务环境;根据西安市所处的区位特征,加强能源建设、电网建设,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改进城市供水等工程的建设,突出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改善第二层的能源系统和第三层的水处理系统;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保险业的发展。通过改善第三层的公共安全服务公共服务体系水处理系统来改善第四层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从整体上改善西安市的投资环境。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要素篇5

【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要素回顾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环境会计的作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以回顾和评述近年来我国环境会计研究中要素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未来的环境会计研究提出一些基本想法。

一、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虽然环境会计是围绕环境问题而展开的,但人们对环境会计的具体概念与本质却有不同的认识。徐泓在《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中指出:环境会计是从企业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环境事项进行核算,提供有助于本企业环境管理的会计信息。徐泓所探讨的各个层次的“环境会计”强调的仍是货币计量假设。再就是张白玲在《环境核算体系研究》以及相关论文中提出:从微观层面上看,环境会计核算是以特定单位为会计主体,并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企业生产活动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计量与核算、企业环保支出的成本与效益以及纳入环境因素后的企业绩效分析等层面的会计事项等。总的来说,徐泓和张白玲对环境会计的定义都是从货币计量的角度出发的。

二、环境会计的要素

关于环境会计的要素主要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等分类观点,笔者比较赞同的是环境会计“四要素论”,即环境资产、环境支出或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负债。下面就我国四要素理论中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回顾。

(一)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确认的研究基点应当是建立在对环境资产的正确认识之上,但目前在会计学界的看法却并不一致。如汪小英认为环境会计是围绕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这一主题,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对各会计主体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门新兴学科。孙兴华、王兆蕊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全部自然资源环境。柏连玉认为环境会计是以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形成的会计学科。这些学者的观点显示出,环境资产就是自然资源资产。再如王冬莲、曹建安认为在环境会计中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确认为资产,实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偿耗用制度。他们所指的环境资产是特定主体(主要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给特定主体带来未来效益的环境资源资产,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资源资产。

(二)环境支出或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曾尚梅、王婵娟、刘文丽等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为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负效应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王金惠则认为其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环境管理成本、环保支援成本[8]。环境成本或支出其发生与保护自然环境或自然资源有关,但是对于其应包括的范围和应纳入会计核算的部分持有不同意见。

(三)环境收益。

环境收益是企业从自身角度对环境保护活动所带来经济效益做出的评价,它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有观点将环境收益分为显性环境收益和隐性环境收益。显性环境收益是指可以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的各种经济利益。隐性环境收益是指从环保活动中间接取得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不能直接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如因为环境状况改善而引起的销售增加、费用节省、能源使用的节约等。

(四)环境负债。

环境负债是由于企业以往的经营活动或其它事项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肖序认为,对于环境负债的确认,应主要经过三层次的判断:第一,判断未来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第二,判断环境负债对期间的相关性。如果是由于过去事项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未来事项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第三,现实负债依据其可否计量作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可否带来未来收益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根据稳健原则的要求,对不能带来未来收益的契约负债应作提取环境损失准备金处理,具有未来收益的则可自愿揭示。

三、评价与展望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许多的理论概念上缺乏共识,在实证研究中的发现也是众说纷纭。尽管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的来说,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多数学者较为注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环境会计理论,而对转借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应当如何运用于环境会计实践的操作性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虽然环境会计的“四要素论”被学术主流普遍认同,但是对于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环境收益的界定各学者还是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对于这四要素的具体核算原则、标准以及方法目前还没有具有实践性的研究成果。所以,针对目前环境会计要素理论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推进环境会计的发展,环境会计要素综合权威的概念界定以及系统全面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会计技术方法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曾尚梅,王婵娟,刘文丽.试析企业环境成本[J].财会月刊,2007,(32).

[2]王金惠.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会计问题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28).

资源环境要素篇6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环境

一、资源型企业及其经济学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指集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初级品,以赢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特征如下:第一,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较短的生命周期。资源型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资源的特征所决定。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为耗竭性资源,这就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企业的寿命。第二,经济效益波动性大。资源型企业的产品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上游产业产品,始终受制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制于最终消费的层次和数量。无论价格还是产品的需求,都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波动及景气状况、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资源型产业的剧烈波动。并且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当储量较高时,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反之,当储量较少时,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第三,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一般制造业也存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资源型企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也是地面沉降、坍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诱因。第四,资源配置中自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边际收益递减。与其他加工型、服务型、知识型产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它需要追加大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人力等,特别是前期勘察费用多,采掘成本高,设备投资比例大,其相对收益呈逐步下降趋势。特别是采掘业,大量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无法持续地发挥投资效益。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恰是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高频率发生期,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资源瓶颈。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概述

1、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研究情况

(1)国外。随着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从原始社会出现管理需求的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没有对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的研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控制环境构成内容问题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问题;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三要素之一。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范畴包括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由五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构建的基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部环境”概念提出,提出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八要素之一。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提出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不再是以内部控制为中心。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内部环境”的概念,取代了“控制环境”。将内部控制的组成内容增加到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2)国内。国内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也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董事会,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及外部影响八个方面。其代表观点主要有:王世定(2001)认为控制环境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董事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及管理控制方法等内容。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应包括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李心合(2008)认为内部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管理者素质);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新增因素(包括会计信息、流程再造)。

2、政府等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规范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定义。其中上交所更关注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深交所则更侧重于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制定并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其中明确提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等。《基本规范》被看作是“中国萨班斯法案”,主要是因为它是以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制定的。五部委于2010年4月15日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简称《配套指引》),将《基本规范》里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并入组织架构中,新增了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两个内容。即将内部控制环境界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五要素。《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出台,要求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由此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CoSo还是国内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都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环境既包括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也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对内部控制系统有着影响作用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本文暂不讨论外部环境。

美国CoSo更强调“人”的重要性和“软控制”的作用,认为内部控制受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同时它主要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内控意识、公司文化等。我国政府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引用了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热点词汇,对控制环境内容的划分主要借鉴美国CoSo框架的观点。

可以说,《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框架性、原则性要求,如何把这些要求细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可操作性标准及做法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性。对其内部控制环境内容的界定既有一般企业共性的一面,也有一般企业不同的一面。我们认为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应当设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1、组织架构方面

《配套指引》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架构的概念,范围比原来宽了很多,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中把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合并在一起,这种处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两者都以企业为责任主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者密不可分。组织结构是权责分配的基础,同时组织结构要靠权责分配来落实;而权责分配要以组织结构为框架。对资源型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将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放在首位或重中之重。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发展战略方面

《配套指引》将发展战略纳入内部控制环境内容比较科学的。由于资源型企业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所以发展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企业各种战略的总战略,是统率其他企业战略的最高战略,其整体性在企业各种战略中更加突出。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其中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效地保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发展战略或者发展战略不科学,就是盲目发展。可以说,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是该类企业实现发展的纲领与灵魂,它也决定着要实施控制活动的范围及如何实施这些控制活动。反过来说,控制活动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发展战略应作为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人力资源政策是招聘和保留有能力的人员,以使公司计划得以执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策。CoSo报告认为,人是控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控制因素,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营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型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存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4、企业文化方面

资源型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文化对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有直接影响,并且会越来越多。对于资源型企业这种非持续性企业来说,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资源型企业只有企业文化实施到位,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本文并不赞同将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其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比如要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职工方面的关系;又有企业外部的,如要主动承担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义务。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任何企业都该履行的职责,更何况资源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理应担当起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们认为用社会责任来概括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宽泛,而且不好把握,过于宽泛的概念很难具体明确、很难制定规范,也不便于执行规范。并且CoSo、法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没有包括社会责任。因此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责任。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编号:Ja10276S;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项目编号:JBS10200。)

【参考文献】

[1]谭秋贤: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2001(11).

[2]田翠香、蔡炯、郭兰英:试论纳入环境因素的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08(5).

[3]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6]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7]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出版社,2008.

资源环境要素篇7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开发途径区域环境

当今世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即使在一国范围内也往往因为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人口特征的不同而导致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首要资源,因而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发区域人力资源、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进而以区域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增长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然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不是一件可短时间完成的简单任务,它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多个环节、多种关系、多种环境变量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认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结构与特征,探寻其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结构概述

所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正规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和全社会性的启智服务,以使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并发挥其效用的活动的集合。一般来说,区域人力资源在闲置不用时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因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时间价值的内涵,它的成本发生于近期,而收益则表现为远期。故而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必须考虑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并非孤立的事件,其开发活动本身是具有其特殊的系统结构的,同时,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又将必然地与区域环境中的各类要素发生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可以说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要素、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系统,同时它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获取的系统构成要素。

首先,如图1所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实现区域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本价值的整体提升,即实现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及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

其次,图示也表明要实现上述目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系统考虑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与途径,即应恰当地选择和优化组合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等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使之产生有效的合力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向前发展。这些要素及其组合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选择、取舍、协同、平衡及约束状况将深刻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效。

第三,图示反映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本身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同时它还必须与区域环境要素进行必须的交互和联系,以实现其功能和目标,而这些直接关系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成效的环境因素是多样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类: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区域人文环境要素和区域人口要素及人的特征。

第四,图示还表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联不是静止和短期的,而是动态和长期的,即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将作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约束与作用

如前所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将受到区域环境中诸要素的约束、作用和影响,而这些环境要素的约束和作用也客观上构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界诱因和内在动机,形成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下面将分别对各类环境要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见图2):

(一)区域自然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压力

区域自然环境要素既包括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构成与分布,也包括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状况,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这些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将作为区域系统的影响因素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作用。当前,由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而自然环境中所具有的各类资源的量是极其有限的,随着人类索取的增长,其未来的剩余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的降低,简言之,即环境资源的有限与人类对资源索取的无限这对矛盾将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以替代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这些新方式既包括新的技术的研发、也包括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来部分替代对资源的损耗。因此。当前的自然环境特征要求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对于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极其有限的区域,这一压力则将更加突出。以我国为例,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多、而区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有限且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生态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这些区域相对于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区域人文环境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

区域人文环境是一定区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集合。如区域的社会结构、群体特征、行为规则,区域中的民风民俗,区域内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等。现代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些区域人文环境特征不仅是人文符号,它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切实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也是如此,区域人文环境也必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如:一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如年龄结构)和群体构成(如受教育程度)的特征将会影响该区域内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而一定区域内人们的价值理念倾向(如对教育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和民风民俗(如对离家外出打工或流动迁移就业的看法)也将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产生实质上的影响。

(三)区域人口环境和人的特征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象。而人力资源即具有劳动能力、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口,可以说人力资源是从属于人口的范畴的。因此,区域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状况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与成效。一般来说,若一定区域具有较大的人口基数、相对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合理的人口分布,则该区域能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中占有相应的优势,具有更为广阔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实是,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突出导致有效劳动力的构成相应下降;同时,虽然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合理,加之自然资源有限性带来的自然环境压力也导致人口环境不断恶化,人口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被不断削弱。这也就导致当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实现人力资源数量的扩张,而主要在于实现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在于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稳步增长。

同时,作为人口要素的最基本构成元素,人及其本身的特征也是影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表明,人本身是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但有一点是被普遍认同的:人相对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却往往具有无限的需求,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不断地为自己设置不同的人生奋斗目标,且往往会在原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设置更高的新的目标,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对令人们困惑的矛盾:人们需求的无限发展面临着自身能力与素质有限的限制与制约。对此,人力资源开发无疑是指出了一条可行之道路,即通过人力资源开发、通过不断强化和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来服务于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有效地认识人自身的这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系统性分析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普遍接受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的观点,将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正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企业以外的组织未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迁移及其成本等。简言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包括教育、培训、迁移和流动、保健和其他途径等几种基本方式。

教育,即区域政府或社会通过教育投资,对区域人口中的适龄或其他对象进行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意图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由于其开发对象的普遍性、投资的长期性和成效的显著性,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

培训,通常是指在职培训,即企业或组织为提升组织员工工作所需的技能或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的短期性或周期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它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形式。但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培训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职培训和对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应该根据区域差异而多样化。

迁移和流动,通常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区域或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解决区域或产业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带来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和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经验和经历,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

保健,通常是指通过医疗、保健和卫生投资等改善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提升其体质和体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量。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除了上述内涵之外,还应包括对区域人口中相关人群的医疗卫生和保健投入以提升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降低人力资源的健康损耗等。

而其他途径则是指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不能囊括在前述四种途径中的其他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如对人力资源的心理健康的投入,对劳动者的人际关系维护的投入等。

(二)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成效差异分析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表明上述几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每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于受众对象的投入和产出效果是存在相应的差异的。

成效的年龄差异。由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面对的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数量众多。年龄各异,普遍性地对所有人力资源采取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或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其成本难以承受,而且实施效果也将因受众的年龄差异而有别。

由表1可见,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保健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医疗卫生及保健的投入关系到人的基本健康特征,而健康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资源属性。而教育投入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对于少年和青年人口或人力资源,教育是其知识储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该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具备其知识素质的最关键时期。同样培训投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也具有显著差异的成效,一般对于青年和中年人力资源而言,由于在该阶段的职业工作需要较高的工作技能,因而其培训投入也是该阶段的最主要的投资之一。对于流动和迁移投资而言,其最重要的投入阶段也是在青年和中年阶段,且以青年阶段为主。

成效的职业差异。职业是人力资源运用并实现其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平台,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直接作用的工作领域,可以说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差异将直接体现为劳动者在其职业工作中的绩效差异。同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也反映出不同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对不同职业活动的绩效影响是有差异的。其中,教育及其所具有的知识产出对于教育、培训和研究类等知识性职业(如教师、研究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培训及其所具有的技能产出对于从事于技术、技能型工作(如技术工人、技术员)影响重大;迁移和流动的投入及其所带来的经验和经历的产出则对于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职业(如销售人员)和需要多方面经历和经验的管理类工作(如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意义重大;而保健则对于从事于体力劳动的职业从业者(如搬运工)的绩效影响显著。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选择和优化

综上所述,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口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虑各类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势、不足及其特征,对各种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选择和平衡,进行必要的结构组合,以优化的方式实现其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区域人力资本价值,进而科学而可持续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发目标。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

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这几类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是当前各国、各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的主要选择。这也构成了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同构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不同区域即使采取相同的“先进”开发技术所取得的开发成效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就在于系统的“同构异功”性。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各要素将通过一定的关系构成一定的特殊结构,而这种特定的结构将会导致其系统整体功能的特定性,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最终的功能实现还需要系统与区域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实现。故而,在实践中,即使我国的东西部不同地区的决策者采取了同样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相同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组合,其实施效果也将是显著差异的。

为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区域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根据本区域的环境状况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而不可盲目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或做法,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具体而言,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中,开发途径的差异化选择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状况,明确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压力(如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在需求(人们希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愿望程度和希望提升的素质预期等)的特征,并了解其重要性程度和紧迫性程度的状况。据此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方案。

其二,界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供给状况,包括清晰辨别区域内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及其服务能力和投入产出特征,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

其三,收集和理解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发展信息,并根据本区域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生态状况,本区域的人文精神特征、民风民俗及社会结构与特征;本区域的人口的量和质的特征等对备选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进行分析和选择、取舍。

其四,寻找适合于本区域特点的差异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与方式。虽然当代人力资源开发途径主要集中于教育、培训、流动和保健四类,但又不会仅仅包括这四类,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应根据本区域的实际需要,寻找和探索适合于本区域实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新途径。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中,开发是一项项投入的集合,并且这些开发投入或投资不是一次性的,而往往具有多次性和长期性。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系统而动态地考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考虑其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关系就成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为此,进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实现区域资源和条件约束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长期收益的最大化将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选择与优化着眼点。

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优化中必须考虑到教育投入的巨大性、长期性,培训投入的特定性和短期性,保健投入的普遍性(人人享有)和差异性(不同人群的不同投入),迁移和流动投入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产业性,以及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特异性和不确定性等。通过上述系统性考虑以逐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和效果的优化。

资源环境要素篇8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其他控制要素是否有效,取决于控制环境的强弱程度,其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健全性的发挥。资源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特有一些经济学特征,其内部控制环境的内容也有些不同,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一、资源型企业及其经济学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指集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初级品,以赢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特征如下:第一,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企业较短的生命周期。资源型企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资源的特征所决定。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为耗竭性资源,这就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企业的寿命。第二,经济效益波动性大。资源型企业的产品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上游产业产品,始终受制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制于最终消费的层次和数量。无论价格还是产品的需求,都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波动及景气状况、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资源型产业的剧烈波动。并且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当储量较高时,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反之,当储量较少时,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第三,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一般制造业也存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资源型企业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也是地面沉降、坍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诱因。第四,资源配置中自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边际收益递减。与其他加工型、服务型、知识型产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它需要追加大量的资本、设备以及人力等,特别是前期勘察费用多,采掘成本高,设备投资比例大,其相对收益呈逐步下降趋势。特别是采掘业,大量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无法持续地发挥投资效益。

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恰是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高频率发生期,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资源瓶颈。因此,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概述

1、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研究情况

(1)国外。随着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研究发展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从原始社会出现管理需求的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还没有对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的研究;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控制环境构成内容问题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问题;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三要素之一。1988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范畴包括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提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由五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构建的基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内部环境”概念提出,提出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八要素之一。2004年9月,coso又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提出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不再是以内部控制为中心。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内部环境”的概念,取代了“控制环境”。将内部控制的组成内容增加到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2)国内。国内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也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董事会,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及外部影响八个方面。其代表观点主要有:王世定(2001)认为控制环境包括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体系,董事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及管理控制方法等内容。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应包括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李心合(2008)认为内部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管理者素质);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新增因素(包括会计信息、流程再造)。

2、政府等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规范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都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了定义。其中上交所更关注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深交所则更侧重于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制定并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其中明确提出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等。《基本规范》被看作是“中国萨班斯法案”,主要是因为它是以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制定的。五部委于2010年4月15日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简称《配套指引》),将《基本规范》里的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并入组织架构中,新增了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两个内容。即将内部控制环境界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五要素。《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出台,要求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由此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内容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coso还是国内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都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环境既包括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也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对内部控制系统有着影响作用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本文暂不讨论外部环境。

美国coso更强调“人”的重要性和“软控制”的作用,认为内部控制受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同时它主要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内控意识、公司文化等。我国政府制定的内部控制规范引用了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热点词汇,对控制环境内容的划分主要借鉴美国coso框架的观点。

可以说,《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是框架性、原则性要求,如何把这些要求细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可操作性标准及做法正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殊性。对其内部控制环境内容的界定既有一般企业共性的一面,也有一般企业不同的一面。我们认为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应当设定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

1、组织架构方面

《配套指引》在《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了组织架构的概念,范围比原来宽了很多,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和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中把组织结构及权责分配合并在一起,这种处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为两者都以企业为责任主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者密不可分。组织结构是权责分配的基础,同时组织结构要靠权责分配来落实;而权责分配要以组织结构为框架。对资源型企业来说,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将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放在首位或重中之重。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发展战略方面

《配套指引》将发展战略纳入内部控制环境内容比较科学的。由于资源型企业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储量决定了其生命周期,所以发展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企业各种战略的总战略,是统率其他企业战略的最高战略,其整体性在企业各种战略中更加突出。发展战略与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其中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效地保证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发展战略或者发展战略不科学,就是盲目发展。可以说,资源型企业发展战略是该类企业实现发展的纲领与灵魂,它也决定着要实施控制活动的范围及如何实施这些控制活动。反过来说,控制活动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保证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发展战略应作为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内容之一。

3、人力资源政策方面

人力资源政策是招聘和保留有能力的人员,以使公司计划得以执行,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政策。coso报告认为,人是控制环境中一个最活跃的控制因素,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应该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营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型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存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

4、企业文化方面

资源型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文化对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有直接影响,并且会越来越多。对于资源型企业这种非持续性企业来说,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世界500强之所以强,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以文化力制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资源型企业只有企业文化实施到位,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最后,本文并不赞同将社会责任纳入资源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容。其包括的内容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比如要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者、管理者、职工方面的关系;又有企业外部的,如要主动承担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义务。可以说社会责任是一个较大的范畴,任何企业都该履行的职责,更何况资源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禀赋,理应担当起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我们认为用社会责任来概括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过于宽泛,而且不好把握,过于宽泛的概念很难具体明确、很难制定规范,也不便于执行规范。并且coso、法国的内部控制环境都没有包括社会责任。因此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责任。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项目编号:ja10276s;龙岩学院校立服务海西项目,项目编号:jbs10200。)

参考文献:

[1]谭秋贤:资源型企业周边地区稳定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师,2001(11).

[2]田翠香、蔡炯、郭兰英:试论纳入环境因素的资源型企业绩效评价[j].会计之友,2008(5).

[3]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6]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7]李心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m].大连出版社,2008.

资源环境要素篇9

关键词可持续;包容度;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系统广义矩估计

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7-01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并存的局面,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从而制约经济的长期增长。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显著弊端,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因此,要体现出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必须既要提高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又要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1文献回顾

如何判断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贡献的此消彼长成为判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标准[1],也是衡量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随着资源与环境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一部分文献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5]。这些研究虽然考虑了资源与环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忽视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决定作用,显然无法全面解释经济如何实现对可持续的包容。

另一部分文献则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角度分析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蔡昉、王德文[6]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发现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中,传统要素投入的贡献大于人力资本和生产率的贡献,但从弹性系数来看,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在未来有巨大潜力。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7]通过论证高投资、高污染、高能耗的增长模式给政府带来的宏观成本来说明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转变增长模式,指出只有采取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提高tFp和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王小鲁、樊纲、刘鹏[8]通过构建包括人力资本贡献的生产函数,实证检验说明,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数量简单扩张正在被人力资本提高的依赖取代,这反映了增长方式的转换。这些文献虽然都论证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到资源与环境因素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硬性约束,因而对于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沿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还是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贡献。都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增长模式的状态及其转变。本文试图将资源与环境约束,人力资本投入纳入到包容性增长的统一框架中,测算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程度,并实证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包容性的决定因素,从中找到实现经济可持续的路径。

本文的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节介绍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包容的理论解释;第三节介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计算方法及使用的数据;第四节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程度;第五节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2经济增长对可持续性包容的理论解释与评价方法2.1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包容的理论界定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虽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从经济增长的结果来看,包容性增长意味着经济在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同时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在可控范围。现有文献研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环境与资源可持续性问题,而本文中对可持续性的界定包括: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据此可以看出,要实现经济增长对可持续的包容,必须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2.1.1经济增长对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的包容

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的使用来讲,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因此,按照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可以分为粗放型发展方式或集约型发展方式。发展中国家在发动经济增长的初期因为生产要素的成本较低,在实施赶超战略,试图在较短时期赶上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表现为传统型、粗放型特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以及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片面追求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相应的发展方式也必须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即在适当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贡献更大,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对可持续性的包容。

资源环境要素篇10

一、不同地域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城乡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我国城乡地区由于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人员的素质、劳动力的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以及人口数量存在着差异性。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而且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空间。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的发展技术水平低的限制,维持着简单的生产。在整体上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对于原材料的应用效率较低、浪费严重,造成了农村的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的现状,农村的人口普遍较多,增加了资源环境的负担。 

2、区域环境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不同区域的人类限制消费观念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诸多的因素不同,必然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人口的消费水平层次不齐,差异性较大,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自然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其技术发展不够发达,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不高。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原有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如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了这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东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自然资源承受负担自然不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性较大。 

二、不同消费结构以及人口数量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由于现在社会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转变,受到了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多样化、享受性的发展状态,消费产品多样。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索取,以及医疗设备、保健、教育、文化等多种享受型、开发型消费,必然造成了资源环境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当前,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资源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必然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后果,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同时,自然环境必然反过来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抑制社会经济的增长,这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资源流动速度较快,跨境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模式承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期望,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大力开发和使用,对资源环境造成过重的负担,超负荷的环境资源压力,受到网络消费方式以及高新技术消费结构的影响,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之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力在持续增长。加之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同样造成了资源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生态平衡发展,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过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三、优化资源环境发展的对策 

1、健康消费 

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观念都会对自然资源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为了进一步缓解人口增长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必须要从自身的价值观念入手,转变以往消费观念、消费方式过程当中,加大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创造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氛围。加强教育的宣传,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强化健康消费观念,既能满足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同时从思想上提高了消费的意识,使得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質文明高度统一。反对享乐主义、过度浪费的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的健康消费观念,加强对于资源保护环境宣传的重要作用,强化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消费认知。 

2、合理消费 

对于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普及率消费在应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寻求健康消费的转变,合理的消费增长推动新技术、信息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居民消费增长中的教育等多个方面的消费观念方式的转变,发展以人们消费服务社会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目标,构建更加合理的消费政策,引起人们的关注。合理的消费,必然导致消费的持续发展,在我国制定了诸多的环境持续发展和消费的政策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同时,弥补人们消费的压力,倡导持续发展合理消费,并且提高了对废弃物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3、稳定人口增速 

人口增长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虽然相比于消费情况来讲较小,但是其仍然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呈现正相关的发展趋势。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必然造成对于资源的快速消耗,而且处于资源紧张的自然环境地区,过快的人口增长必然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贫困的状态,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控制好人口的增速比例,稳定当前人口增速,缓解资源环境是人口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4、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对其消费观念进行严格的要求,在思想意识上构建绿色消费、健康发展的理念,避免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浪费,造成的资源环境的压力过大,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政府加大对于教育资金的投入,对人口素质提高方面做出积极的响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实现资源的更好配置,树立环境友好发展的观念,对于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在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的范围内,人口数量的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增加环境的负担,但是环境资源的负担过重同样也会影响消费水平的下降,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这就意味着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消费水平以及资源环境利用的相关问题的共同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在自然环境有限的承载范围之内,积极的采取相关的政策行动,寻找与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又能逐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控制好人口数量。 

参考文献: 

[1]张璐璐.浅谈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J].经营管理者.2013(05) 

[2]杨帆.四川省城市化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22) 

[3]陈星月,郭怡.我国消费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观察.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