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十篇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十篇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5:07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1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宗旨。不断提高我校少先队工作的品位和特色,增强队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促使我校少先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工作目标:

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

2、结合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增强安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3、抓好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安全教育等。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5、组织和开展校科技节、体育节以及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

6、结合本校实际,创德育特色学校和瑞安市绿色学校。

工作重点:

一、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1、辅导员队伍建设

(1)大队部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中队辅导员会议,落实本月工作主题。

(2)加强对新辅导员的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辅导员岗位。

(3)开好校级主题队会研讨课(每学期三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4)鼓励辅导员撰写少先队论文或心得,积极参赛或投稿。

2、加强小干部队伍建设。

(1)推行小干部竞选、轮换制。推行大队委、中队委干部竞选制,轮换制,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锻炼的岗位和机会,以增强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

(2)建立小干部例会制。各中队每个月要组织召开一次中队委例会。大队部定期举行大队委员、红领巾监督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培训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力争五星循环竞赛量分做到公平、公正。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爱乡教育

(1)规范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队室等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利用德育阵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和建队六十周年。根据共青团中央对开展“民族精神月“活动要求,我校将组织学生通过看电影、讲故事等形式,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以作文、书画、大合唱等方式抒发爱国之情;以参与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2、传统节日教育

   一年中有许多传统节日,是向学生教育的绝好机会,各中队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等)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教师节开展感谢恩师“五个一”活动:召开一次以“献给教师的歌”为主题的中队会;制作一张“感谢师恩”贺卡;举行一次有队员代表发言的国旗下讲话;号召队员真诚地向老师问好;中队出好一期板报。

“年年过中秋,今夕月更明”。开展“团团圆圆过中秋”的主题教育活动。队员们要以小主人、小帮手、小当家的姿态,参与家庭的中秋团圆活动,准备好对老人、父母的祝福语,增添晚宴的诗情画意。各中队辅导员要引导队员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收集相关诗词、图片等,高年级同学可收集整理成册。在赏月中体验合家团圆的浓浓氛围。

3、行规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学期将继续抓好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锦湖实验小学一日行规》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4、校园文化建设

   大队部将以《了解瑞安历史,弘扬家乡文化》课题为主题,努力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有特色的课间活动、有特色的文明礼仪等。

   各中队要结合本班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班风和学风,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本学期,大队部将举行特色中队授牌仪式。

   继续开展中队黑板报刊出制度。三至六年级由学生自己组稿、版面设计、书写,坚持每两周刊出一次;一、二年级则在教师引导下,每月刊出一次。以起到宣传教育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5、安全、法制、禁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红领巾广播台、宣传窗、晨会、讲座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消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举办一次消防演练,开展一次以安全为主题的中队会,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学习自护本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6、做好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7、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

8、继续实行读书卡激励机制,让读书成为习惯。

9、开展红领巾护绿行动。各中队成立“环保小卫士”小组,结合学校创建市绿色学校,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护绿行动。并制定本班的环保公约,让队员注重环保和节约教育,让队员从关注身边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各月活动主题和内容:

九月:主题:新学期、新目标,安全及行规养成教育。

1、制定少先队工作计划,布置班容。

[1]

以下内容与本文秋季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相关,可查阅参考:

【返回栏目列表】

2、安全及行规教育。

3、庆祝教师节活动。

4、大、中队干部竞选,组建红领巾监督岗。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始。

6、一年级新生入队前教育,组织新学生参观队室,了解少先队历史。

7、各中队可开展以“规范自我,做文明的学生”为主题的班队会。

8、推普周活动。

9、瑞安市绿色学校、特色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星级学校创建申报。

十月:主题:了解家乡、歌颂祖国。

1、“祖国在我心中”学生大合唱(以中队为单位)。

2、各中队出一期庆祝“国庆节”黑板报。

3、各中队开展“庆国庆”主题队活动。

4、10月13日举行一年级入队仪式,

5开展“我爱我校,我为红领巾添光彩”主题班队会。

5.校科技节(具体活动见细则)

6、各中队利用重阳节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7、10月14日是国际减灾日。

十一月份:主题:刻苦锻炼、为班争光

1、校体育节活动(校田径运动会)。

2、消防演练。

十二月份:主题:学做小主人

1、开展“学伟人、寻足迹、谈思想”主题活动。

2、以中队为单位,开展“走近伟人”、“伟人的故事我来讲”、“伟人给我的启迪”系列教育活动,出一期“我心中的伟人”为主题的黑板报。

3、纪念日主题队活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2周年纪念日。12月20日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日。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6周年纪念日。

4、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一月份:主题:勤奋努力,做学习的标兵

1、庆祝“元旦”文艺汇演。

3、德育资料整理归档,评优评先。

4、本月黑板报主题:“庆元旦”。

5、进行假期安全教育,指导假期生活。

(2)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2

全班人数40 男生21 女生19

单亲家庭学生名单男李建磊潘波宇 王鹏 女宿凯雯

本班的学生男生占多,所以整个班表现比较好动。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做事能力差,速度太慢。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该班学生已初步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但离理想还太远。所以,需要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多培养有能力的班干部和学习积极分子带动全班一起进步。

二、工作目标

1、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从细节着手,抓细抓实。重点抓好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和文明礼仪。

2、结合学校的“礼仪教育”,全面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养成。

3、教育和促使学生自觉做好“两操”;按时完成每期的墙报,培养学生养成有责任感的好习惯。

4、关注最末一名学生,保证班级良好的教学秩序。

三、主要教育内容

(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建立班集体。

1、狠抓纪律,保证学生遵章守纪。

2、各项集体活动做到集合快,纪律强,效果好。

3、早操,眼保健操要人人会做,人人求好。

4、建立正常的卫生值日制度,班级卫生人人有责,实行班级垃圾袋装化。

5、培养团结协作的优秀小干部群体。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以此为范,导之于行。

2、结合教师节和9.28孔子诞辰开展尊孔敬师爱生活动。

3、结合建国60周年开展赛歌、讲故事比赛、手抄报评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开展“让读书声在校园回响”、“同读一本书”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

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5、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6、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

7、探索“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评比活动,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通过走访和家长联系册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四、班队务管理措施

1、常规教育

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几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本学期我们将首先从常规抓起,争创常规管理优秀班。

2、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会学生正确的自我服务的方法;采取“以大带小”的形式,请大哥哥大姐姐帮助弟弟妹妹;同伴间相互学习,树立典范,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及时表扬、鼓励。

五、班队干培训内容及措施

(一)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二)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及措施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建立班队干部的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三)弱势生辅导措施

1、课堂上多关注弱势生,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到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让弱势生学习是快乐的事。

2、帮助弱势生做好预习工作。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3

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商务局党组关于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和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大队实际,现将2015年执法大队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双峰县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阳林浣同志任组长,阳喜娥、葛建平、赵新民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大队办公室,具体由阳喜娥负责联络与日常工作。并制定了《双峰县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二、稳步推进工作。一是澄清底子。10月26日,我支部参加了局党组组织各支部书记召开了商务局2015年党员队伍秋冬季培训整治行动预备会议。10月27日,我支部参加了局党组召开的商务局20XX年党员队伍秋冬季培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会议。从10月28日开始,我支部积极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的“双找”活动,经支部核对、修订姓名和基本信息造册,建好了党员管理台账,并对党员档案进行了清理。我大队原有党员20人,因机构改革,现实有党员11人。二是集中培训。集中学习期间,向每位党员发放《》与《双峰县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党员读本》、1枚党徽,要求党员进行自学。11月2日,我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双峰县商务局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动员大会。11月18日,我支部全体学员佩戴党徽,参加了双峰县商务局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专题党课,时间为期一天。11月19日,我支部在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XX年党员民主生活会,会上,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双峰县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学员读本》与《双峰县商务局党员队伍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副局长王璐作了发言,他重申了开展党员秋冬季集中教育整治行动与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意义要求,他提出党员干部要认真查找问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自己纠正错误,发扬优点;查摆问题多找主观原因,少找客观原因,认真梳理,建立好工作台账,细化落实整改措施,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会议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办法,逐个进行。每个党员干部根据自身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自已的不足,纷纷表示积极改正自身缺点。并对每个党员进行了评议,评选出了优秀党员。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总结,我支部紧紧围绕“提升素质、纯洁队伍、发挥作用”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通过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促进全局商务综合执法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6冬季个人工作总结(二)

今晚没有晚自习,难得清闲一下。我计划着泡上一杯茶,放松一下,品茶的同时顺便品味一下这段即将过去的美好时光。

烧上热水,拿出茶叶,我下意识的计划着放上多少茶叶,倒上多少水,才能让这杯茶更合我的胃口。

依稀记得二月十七日,寒冷的冬季我们乘坐着去往承德县的汽车,由此开始了我们的顶岗实习生活。我们都起得很早,从石家庄到承德,路途遥远,说实话连续坐这么长时间的车还是很累的,但我还是没有睡觉,一面看沿途的风景,一面憧憬着接下来的这段生活。我细心着做着计划,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如何给孩子们上课,如何让自己进步。

水开了,水蒸气顶开壶盖,发出呜呜的响声,提示着我一切准备就绪。

终于到了承德县,我们仅仅休息了两天,大家再一起还来不及互相认识,就再一次各奔东西。我们十个人一起来到了承德县南部的中学——安匠中学。同样,我们这十个人才刚刚简单的介绍了自己,第二天就要去上课。对我来说,这一切来的太快了,一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当我拿起语文书,将要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准备好,一切就绪。

我往杯中放进茶叶,提起那急躁的呜呜作响的水壶,毫不犹豫但却小心翼翼的把水倒进去。

第一节课,我向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了自己。接下来,进入正题,开始讲课。可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睛,我竟连话都说不清楚。我故作放松,实际上我甚至听不到自己所说的话。我的心里不断挣扎,挣扎了再平复,平复了再挣扎,就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我知道,我还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这里,我要不断的锻炼自己,提高素质,使自己成长,成熟。

此时,茶叶也再谁的冲泡下,不断的翻腾,旋转。它如此倔强,硬是没能舒展开来。我没有喝,就这样静静盯着它,等待着它,等待着它慢慢散发出清香。

教学的任务比较重,尤其是语文。我需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是自己成熟起来,做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去听课,不光是语文课,许多老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都很值得我去学习。各位语文组的老师,教学主任,还有其他老师也都来听我的课,他们指出我所存在的问题,告诉我应该怎样改进。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4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福建师范大学秋季开学时间安排_福建师范大学师大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福建师范大学秋季开学时间安排科学谋划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工作

针对全国及属地疫情情况,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增强等特性,科学研判,提前谋划,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师生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采取“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形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坚持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按照属地要求,综合研判确定秋季开学时间,一校一策,制订细化开学返校工作方案。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要求及时调整完善防控措施与开学安排,学校要把相关防控要求和返校安排及时逐一通知每一位师生员工,确保人人皆知。

在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城市低风险地区,以及有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城市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暂缓返校;待所在城市所有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等方可返校。在省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要提前返泉,并在泉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等方可返校。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等方可返校,到校后再进行核酸检测。各地各校要引导师生在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提倡采用私家车方式返校。各地各校要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完善教学工作预案,制定在线教学应急预案;要综合考虑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线上线下随时切换。

福建师范大学师大简介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9个(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8千多人。校本部拥有1839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3.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3.6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部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部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7项。26部教材入选部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先后获批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部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流本科课程53门次,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项目)8个,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部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1项,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7个师范专业完成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各1个。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创业大赛等部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大学体检不合格有什么后果一般不是太严重不会影响就读。如果不符合条件根本就不会录取。既然被录取基本不会被取消入学。

根据教育部规定,在体检中发现一些严重疾病的考生,可不录取,具体如下:

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

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

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5

一、总体工作思路

1、争建市级“五四”红旗团委

市级“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程,也是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上一学年团组织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学校团队工作的建设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校团委将继承上一年宝贵的经验,真对照省级五四红旗团委的创建标准,查找不足,不断完善,争取在这一学年高标准建设成优秀基层团委,真正做到“五有四好”,即: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队伍、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并适合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经费和阵地;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

2、围绕学校“埋头苦干一学年,志在必得创辉煌”的有关安排,踏实认真地做好服务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团委班子建设,提升团队工作集体决策的能力;

2、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3、探究团干、班干培养模式;

4、强化共青团舆论宣传功效;

5、文艺汇演。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上学期

时间

项目

九月份

1、召开团代会,改选新一届团委。

2、改选新一届学生会。

3、新生团员关系转入。

4、团委会例会。

5、启动20xx年校园元旦晚会筹备工作。

6、布置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宣传栏。

7、与体育组合作协商秋季田径运动会系列分赛事宜。

8、筹划新学年社团工作。

9、教师节“老师您辛苦了”感恩活动

10、周末影吧、校园广播启动。

十月份

1、结束团员关系的转出入,整理团员档案。

2、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收取团费,上缴团市委。

3、元旦文艺汇演节目编排工作。

4、秋季田径运动会系列分赛开赛。

5、课余团校开班,培训新团员、新老团干。

6、抽查班级团支部建设情况。

7、团委会例会。

十一月份

1、开展“我心中的奥运”主题征文比赛。

3、继续元旦文艺汇演节目编排工作。

4、继续秋季田径运动会系列分赛。

3、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通报班级支部建设抽查情况。

十二月份

1、与语文组联合编辑20xx年上学期校刊《起点》。

2、迎新年板报比赛。

3、一二九歌咏赛

4、元旦文艺汇演

一月份

1、团委各委员、学生会各部门学期总结

下学期

时间项目

三月份

1、团委会、学生会、社团、班级支部总结上学期工作、计划本学期工作。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雷峰月活动

3、六·一文艺汇演筹备工作启动。

4、上学期系列常规活动启动。

四月份

1、“绿色永安、绿色心灵”植树活动

2、抽查班级团支部建设情况。

3、六·一文艺汇演节目预选赛。

五月份

1、五·一“我爱我家”感恩活动

2、向初中、高中毕业班学习活动。

3、“拥抱奥运”活动。

4、迎评“五四红旗”团委

5、继续六·一文艺汇演节目预选赛。

六月份

1、联合小学部少先队,六·一文艺汇演

2、与语文组联合编辑20xx年下学期校刊《起点》。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6

农村和农业问题,并非改革开放之后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梁漱溟等人的乡村建设理论,在二三十年代有相当的影响。还有不少学者,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实证工作。自1929年起,学者陈翰笙、钱俊瑞和孙冶方等人,在苏南无锡和华北保定开展农村经济调查,到1998年春共进行了4次。锡山市(原无锡县)的行政村----华三房村就是这项追踪调查的对象之一,也是1998年第四次调查我所负责的调查村之一。

1929、1957年的两次调查,对象限于今华三房村的两个自然村--张塘巷(本文简称a村)和华新池(本文简称B村)的农户。两村实际上联为一体,两次调查视其为一个自然村。1987和1998年,在继续对a、B村进行挨家挨户的"农户经济调查"的同时,还将整个行政村的经济状况列为调查内容。但后两次调查以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为主,基本不涉及人民公社时期的村经济。这对全面了解苏南乡村近七十年的经济、社会变迁,似显不足。加上无锡又是所谓"苏南模式"的典型之一,要深入探讨苏南模式,也有必要研究人民公社时期的经济状况。

本文以华三房村和a、B两个自然村的调查资料为主,补充其他资料,对人民公社时期该村的经济变化问题,作一初步的个案研究。出于行文的方便,首先探讨该村的生产和分配问题,然后对该村农民的纯收入试作估算。一个行政村的个案,尤其是那些繁琐、枯燥的数据分析,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已不太容易获得的实证资料;若将它置于七十年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长河之中,并与其他十村已有的调查资料联系分析,或许有它的现实意义。当然,这更多地是下一步的工作。由于资料所限,本文主要分析七十年代的情形。为了便于比较,某些问题在时间上有所上溯或下延。相关的指数都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除耕地纯收益指数是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计算的外,其余均按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950-1984年,此时尚无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85年迄今)计算。

华三房村位于长江三角州腹地、苏南锡东平原上,西距无锡市区约18公里,今属鸿声镇。全村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下辖18个自然村(今为18个村民小组)。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公路纵横交织,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当地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土地。以a、B村为例,1952年两村人均耕地1.736亩;1957年人均1.538亩。[1]华三房村(当时是农业合作社)的耕地面积无资料可查,据当地村民介绍,与公社时期差不多。到人民公社中期的1968年,全村(当时是大队)有耕地约1600多亩。其中集体有1400多亩,社员自留地有126亩多。耕地总面积直到1982年,都无变化。人均面积在1973年约0.98亩,1982年约0.95亩[2],变化不大。

另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表1是本村若干年的常住人口数。但不清楚劳动力数量和受教育的程度等情况。

表1、华三房村的人口状况

份|1948|1952|1957|1969|1970|1972|1973|1976|1977|1980|1982|1997

常住人口|不详|不详|不详|1565|1608|1608|1652|1704|1704|1707|1693|1694

其中a、B两村人口|186|189|205|271|273|273|279|303|301|302|303|1694

两村户数|46|46|49|59|57|不详|63|不详|82|80|89|290

两村户均人口|4.04|4.11|4.18|4.59|4.79||4.43||3.67|3.77|3.4|3.67

资料来源:村会计资料;历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表中所列只是户口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数,他们有权参加年终经济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反映在各种报表上的人口数稍有差异.如分粮人口和经济分配人口有的年份会相差数人,但对我们的分析影响不大.

本村生产的手段和技术水平的变化,资料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了解,解放前的生产手段多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灌溉长期靠水车。也有用机器抽水的。如1929年,a、B两村有抽水机1部,水车2部。抽水机安装在农船上,行动便捷,可灌溉90%的农田。这种情况直到1957年,也没有多少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农民的收入也没有增加多少。例如,1957年a、B两村人均纯收入76.1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甚至低于解放前的三个调查年点。[3]当然,解放前是不能与共同富裕的1957年相提并论的。这里的比较只是表明,生产力水平未得到明显提高。因此,还必须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这个新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人民公社。

1958年,政社完全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华三房村由农业合作社改称曙光大队,隶属鸿声人民公社(今改镇)。此时的人民公社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一大二公"登峰造极。1962年以后,人民公社的体制不得不加以调整,形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华三房村的经济体制并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当时"政治挂帅"的泛政治化对经济活动有着影响;"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自力更生"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主导思想。

华三房村(大队)的18个自然村,先后分作21、13、14和18个生产小队,如现在的a村曾分为三个小队。后期还设有农科队。大队有"革命生产领导小组"。一年之中,生产是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如何对生产加以计划、组织和管理,是大、小队干部的头等大事。

首先是制定各种规划。这项工作主要由小队来落实,一般是以上年的实绩为基础,稍加修正。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农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等种植业)和副业(蚕茧、牧、渔、副业及其他等业)的产量、收入、成本和积累与分配等项,相当详细。重要指标都要与上年的实绩作对比,通常是产量、收入、积累等高于上年,支出、成本低于上年,税金基本维持不变。其中,"产量指标"最为重要。它涉及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亩产、总产、养猪头数、外出劳务等,包括了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

不仅有全年度的计划。每年夏收之后,还要作出秋季和次年春季的生产规划。

小队要负责规划的落实。春节后要向大队上报各项指标的落实情况。夏收后要上报本年秋季和次年春季生产规划的落实情况。

实绩通常与规划稍有出入。例如,1973年水稻亩产计划1230斤,实为1203.9斤,基本相同;水稻产量计划1814134斤,实产1688777斤,比计划少125357斤。1973年的收入指标应为326200元,实为323949元,比计划少2251元;社员分配计划占54.85%,实为49.8%;人均收入计划109.3元,实为97.55元,稍高于上一年的95.31元。[4]但若加上"家积肥"收入,就是120.06元,高于计划。

规划都是纸面上的东西。要落实规划,关键是要安排好生产。为此,生产队经常实施成本分析;检查生产进度。成本分析逐月实施,有3个步骤。首先,各小队要提供一份详尽的成本分析对照表(当年与上年),包括每项支出的实物数量、金额、当年与上年对比的增减金额数。然后,再将该表加以分类、加总;最后是各生产队农、副业支出的汇总、排名。

有的年份还要逐月提供支出指标与实际支出的对照分析。表2提供了1973年截止6月底华三房村(曙光大队)的农业、副业支出分析汇总表。

表2、华三房村1973年6月底农业、副业支出分析表单位:面积:亩;金额:元

项目|总计|其中:张塘巷|华新池

水稻面积|1402.8|95.3|77.4

种子金额|19089.67|1447.17|1255.11

每亩金额|13.30|15.185|

16.21

名次||?|

14

化肥金额|13973.17|746.04|

556.31

每亩金额|9.74|7.83|7.18

名次||2|1

农药金额|2464.02|196.96|120.60

每亩金额

|

1.717|

2.07|

1.56

名次

||?|?

积肥柴金额|7955.24|790|477

每亩金额|5.545|8.29|6.16

次||14|11

农具添置费|637.22|144.09|26.58

每亩金额|0.444|1.51|0.36

电器添置费|384.93|70.78|15.57

每亩金额|0.268|0.74|0.20

农具修理费|766.37|15.32|11.56

每亩金额|0.53|0.16|0.12

支|2357.83|583.66|95.76

每亩金额|1.643|6.12|1.23

支出合计|47949.30|3994.02|2558.40

每亩金额|33.42|41.68|33.05

次||14|9

副业支出:|||

养蚕金额|2203.90|500|62.40

每亩金额|1.536|5.24|0.862

养猪金额|4108.48|413.01|34.42

每头金额|51.35|103.25|17.21

每亩金额|2.863|4.33|0.445

资料来源:村会计资料。由表中的金额和每亩金额推算,水稻面积应为1435亩,但原资料均为1402.8亩。本表仍采用原资料数据。

各生产队还要上报"当前生产进度情况",要求将本年度与上年度截止12月27日的生产进度进行对比,以便了解农用田的平整、施农家肥、浇氨水、水稻积肥等情况;了解桑田的整枝、翻土、积肥情况;以及油菜的加工和施肥情况等等。例如,全大队1972年平整田地9.3亩,1973年为29亩;水稻积肥1972年为33490斤,1973年达55930斤。

以上只是华三房村农业生产的计划、组织和管理情况。至于队办工业,限于资料,只知道在七十年代初,本村有了第一家企业----榨油厂,手工和机器并用。后来,又设立了锻件厂(机械厂),修理、制作小农具和减速机件等。在1973年底,设家用电器厂,主要生产胶木电器件,如插头、插座和灯头等。其经营、管理情形,今已无从详细了解。据会计资料,1973年本村有"队办工业收入"44323.11元,约占当年全村总收入的13.68%。各生产队还通过工资提留和"靠工分"(按上交工资数评定工分)等方式来管理务工和务副的社员。

如果仅从生产方面来看,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大队就像是一个企业,各小队仿佛生产车间。其政企合一、无市场机制、没有或极少有自主权、"企业办社会"等种种特征,与国营企业如出一辙。然而,农业生产不像工业那样整齐划一,无法实施标准化生产;生产手段以手工为主,同时要指望老天帮忙,现代化程度极低;劳动记工分,而不支付现金;各项保障也远不如工人;如此等等,公社体制下的统一经营,难以形成对社员积极性的有效激励。尤其是,直接生产者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多少自主权,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此外,以农为主、相当单一的生产结构也制约着生产和经济。

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队的生产绩效、收益分配等问题,值得关注。

根据村会计资料和历年a、B两村的调查资料,表3列出了若干年主要农作物的收获情况;农、副业的收支;种植业每亩纯收益和劳动日的单价,并按可比价格分别算出了指数。为了便于比较,补充其他若干年的数据。

表3、华三房村的生产绩效

[1]主要农作物的收获

单位:面积:亩;产量:公斤(蚕桑另计)

年份|1948|1957|1968|1970|1973|1977|1980|1982|1977

粮食播种总面积|不详|不详|不详|不详|2260.4|2277.8|2217.6|2374.7|约2100

总产|不详|不详|不详|不详|966267.5|1048275|942758|997901|838480

平均亩产|(55.6)|(102.6)|不详|不详|688.8|747.26|672.05|711.36|698.73

其中:|||||||||

夏粮面积|不详|不详|876.2|900.83|857.6|875|814.8|827.7|1000

总产|||145882.8|124832|121879|96852|301647|331845|200000

亩产|32|49.5|166.49|138.57|142.12|110.65|370|400.92|200

秋粮面积|不详|不详|不详|不详|1402.8|1402.8|1402.8|1402.8|1100

总产|不详|不详|不详|不详|844385.5|951405.5|641111|666056|634480

亩产|211.5|225.5|||601.93|678.22|470.7|474.8|576.8

油菜面积|不详|不详|109.7|89.9|120.12|93.1|142.5|167.9|不详

总产|||13925.75|11426|13886|4797|10061.5|20987.5|

蚕桑面积|不详|不详|不详|不详|172.9|166.5|116.5|不详|62

人均|0.2|0.163|||0.105|0.098|0.068||0.037

养茧·张|不详|不详|不详|不详|394|403|520|不详|不详

鲜茧·担|不详|不详|不详|不详|23880.4|29971|39423.4|不详|不详

说明:夏粮主要是指三麦,秋粮主要是指水稻;1948、1957两年的数据是a、B两村的;1968年夏粮产量包括豆产902公斤。平均亩产是以实有耕地面积计算的亩产。

[2]农、副业的收支情况

单位:元

年份|农业收入|支出|副业及其他收入|支出|管理费|净收入|净收入占总收入%

1972|226237|101737|86644|11792|1782|197562|65.15

1973|235493|106488|88456|14044|1739|201678|62.26

1976|293739|132124|126782|18827|1903|267667|63.65

1977|238837|133516|143995|15643|1872|231791|60.55

1980|204804|162546|273476|50362|2120|263252|55.04

1982|245156|146139|358933|92371|2512|363064|60.10

[3]每亩纯收益和劳动日单价及其指数(1980年=100)

年份|纯收益·元|指数|纯收益与成本之比|总工|劳动日单价·元|指数

1948|31.26|202|1.5523||0.85|121

1957|不详|||||

1972|88.76|416.9|1.2239|217061|0.73|96.47

1973|92.1|429.1|1.2141|221205|0.73|95.29

1976|115.34|520|1.2237|310985|0.65|84.71

1977|76.43|347.3|0.8030|260288|0.736|94.12

1980|30.1|100|0.2596|243103|0.85|100

1982|49.28|151.1|0.4730|397369|0.78|88.24

1997|335.21|264.8|0.6870||20~30|631.8~947

说明:纯收益指数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计算。1948、1997两年的纯收益是a、B两村的,且1948年的纯收益和雇工价格均以1957年现价表示;1997年的纯收益是税后数,但包括蚕桑收入。1997年的劳动日单价是当地的市场价格;1948年的劳动日单价是当地农业雇工的平均价格。

在列举的年份中(不含1997年),纯收益以1976年最高,1980年最低;劳动日单价正好相反,以1980年最高,1976年最低。这表明农业的收益在下降,工副业在农村收益中的份量趋重。而且,公社时期的劳动没有市场价格,表中所列仅作参考。当时国营农场一般工人的日工资,约在0.8~1元左右,依此价格,其指数就应高于表中所列。粮食亩产量,人民公社时期较以前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改革后的粮食亩产量并无多大的增加。纯收益也不及公社时期。为了减小物价总指数不够符合当地情况所造成的误差,表中还计算了各年现价纯收益与成本之比。从结果来看,与纯收益指数所反映的趋势十分接近。只有1948、1972两年稍有差异,尤以1948年为甚。这有可能是1948-1957年的价格指数不准确。如果是这样,1948年的纯收益会比表中数据高很多。其原因究竟何在,有待研究。

经济结构方面,七十年代农业收入超过62%,若加上蚕桑、饲养的收入,传统农业收入的比例当更高。

当然,生产队也不是绝对地以粮为纲。各村都有社员外出做工。表4是1973年华三房村14个生产队社员外出做工的情况。

表4、社员外出做工的工资及其分配

村名

外出人数

总工资·元实际上交·元个人净得·元

评靠工分

张塘巷25

5321.86

4422.41

4422.41

华新池15

4911.39

3112.47

3690.62

三介村18

4709.02

2900.15

3851.78

周更上15

4890.65

2775.51

4079.55

梁介里6

842.55

636.55

808.1

跨东10

2587.6

1585.7

2715

跨西5

1672.05

775.85

1543.2

大小洚6

1365.3

1027.4

1159.89

翁更上7

2240.28

1773.92

1863.03

木介坝6

1885.61

1661.3

1412.31

华三房19

3452.92

1049.51

2796.1

沈更上11

1857.9

1084.6

1748.94

陈介里15

4336.28

3580.09

3688.52

旺介里16

4327.95

4005.4

39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174

44401.36

30410.66

13990.7

37737.45

资料来源:村会计资料。

表4显示,外出做工人数占常住人口的10.53%;上交工资占全村当年总收入的9.93%;做工者每人净得80.41元。当年集体年终分配也不过120.06元。此外,每位做工者所获工分,年终还可分配到15.83元。进入八十年代,工副业的收入更高。个别生产队的比重相当高。如在a村,1980年副业收入(包括社队工业的工资)占总收入的52.77%。由表3得知,各年农业收入的比例分别如下:

1972年72.30%;1973年72.69%;1976年69.85%;1977年62.39%;1980年42.82%;1982年40.58%。

传统农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就业结构也可看出经济结构的变化。

1980年,全村953个劳力中,农业劳力有610人,占劳力总数的64%;社办企事业单位劳力有317人,其中在社办工业中的有223人;此外,到社以外全民和集体单位的劳力有12人;外出半年的劳力有14人。也即36%的劳力或64.26%的人口从事过非农业。

1982年,全村979个劳力,务农劳力481人,占49.13%,务副118人,务工306人(其中社队企业有291人),也即工副业劳力占了43.31%,或71.59%的人口从事过工副业。需要注意的是,做工者大都是亦工亦农。这也是所谓乡土工业的一大特色。但在1978年以前,做工者临时"打工"的特点更鲜明些,是十足的"副业"性质,这似乎可以视为传统农家农业和家庭副业相结合的扩大;1978年以后,外出打工相当多地升格为"正业",这既是农村走向工业化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当然,"正业"者仍兼顾承包地的经营。

人民公社时期的分配,是农村经济生活的又一件大事。

在"队为基础"的体制中,收入分配主要是生产队的工作。有这样一些特点值得注意。首先,生产队的分配是有计划的分配;其次,分配方案的确定和监督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第三,社员分配"按劳"与"按需"结合。

分配的计划性,其依据是人口、总工、产量等实况,并不是凭空臆造的。

一年中的分配有两次,即夏季预分和秋季预、决分;分配类型有两种,即粮柴(实物)分配和经济(现金)分配。

当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隔绝,农民只能向土地讨生活;队为基础,参加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基本生存。只有那些户口在本村的常住人口,才有权参加分配。

粮柴分配方面,一年之中,生产队要分别进行夏季粮食分配和秋季粮食分配,以及全年的粮柴分配决算。夏季粮食的"预分"一般在夏收之后进行,主要分配麦子和双季稻;秋季粮食的预分、决分和全年的粮柴分配决算,当然是在秋收之后进行,并在当年的12月底全部完成分配(包括现金分配)。当然,在"秋粮分配总方案"上,体现的是全年(包括夏粮)粮食分配情况。

收获的粮食首先要满足国家的统购统销任务,然后才是"三留"(种子、饲料和口粮)。关乎农民生存的口粮分配,按规定需经自报、公议和厘定的程序。实际情况是,"吃平均粮"(按需分配)、吃"按劳粮"(按劳分配)以及"按人粮分等"(按年龄大小分粮,实际是按需分配)相结合。

例如,1973年a村计划产粮(所谓"三定总产")101904斤(麦、稻、豆),实产134324斤;国家征购6568斤,超购8660斤,实际完成"国家任务"25228斤,占总产的18.78%;尚有119114斤粮食供集体和社员分配。其中,除掉留种、饲料、人口迁出、死亡等其他用粮、储备粮等,还有94507斤用作口粮。按161人分配,人均587斤。其中,17人按587斤"吃平均粮"9979斤,占10.6%;余下的80137斤,以17%即14370斤为"按劳粮"(占口粮总数的15.2%。17%这个比例是大队统一规定的),按26132个总工分配,平均每个工0.55斤。剩余的70158斤再按年龄分配,当时称作"按人粮分等"。具体标准为:1--3岁的250斤,4--7岁的400斤,8岁以上的513斤。其中,1--3岁和4--7岁的口粮标准是大队统一规定的,未满1岁和8岁以上的口粮标准由生产队自定。

社员分得的粮食中,若将口粮加上猪饲料等生产性用粮9885斤,则社员共分得104392斤,其中由于生产(养猪)、劳动(劳动粮)共得24255斤,占社员所得粮食的23.23%。以上是张塘巷生产队自己制定的秋季粮食分配总方案。它与该队的粮柴决算明细方案的数据有微小的差异。

从1973年全大队的粮食分配来看,"按劳粮"占社员所得粮的13.6%;加上饲料粮约占社员所得粮的23.54%。[5]

1977年,全大队社员分配粮食1002125斤,人均588斤,其中按人口分配844751斤,占84.3%;余下按工分分配。[6]1980年,全大队社员分配粮食1100946斤,人均637.86斤,其中按人口分配818305斤,占74.33%;按工分分配282641斤,占26.67%。[7]无论那种计算方法都表明,农村粮食分配仍以按需分配为主。实行承包制后,口粮田也是按人口均分的。当然,粮食是消费品,耕地是生产资料,两者对劳动者的激励不可同日而语。

粮食的分配情况列为表5。补充人民公社之前和之后的数据,是为了便于比较。显然,人均口粮呈上升趋势。

表5、华三房村的粮食分配

单位: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总产上交国家比例

饲料社员口粮比例饲料和口粮参加分配人均

%

%

共占%

人口口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8

319.06

1957

409

1973

192166759786031.1188316974769

50.73

55.32

1652

590.05

1977

209678081533138.8897501100036747.71

52.36

1701

588.11

1980

195825345591023.28167123107565454.93

63.46

1722

624.65

1982

199580258021529.07152981107565453.89

61.56

1701

632.36

1997

1693

709

────────────────────────────────────────

资料来源:村会计资料。其中,1948、1957和1997三年的人均口粮数是对a、B两村调查所得的数据;且1997年的口粮数实际是当年人均占有的粮食数量,因为此时粮食完全由家庭生产,不存在统一"分配"的问题。1980年采用"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表,其他各年采用"粮食产、购、留结算表"。不同的统计报表的数据稍有差异。例如,分粮人口数与经济分配人口数不完全相同;粮食总产量也不尽一致。但差异极小,不影响分析。

现金的分配,根据全家的人口、工分数,也经过自报、公议这种象征性的民主程序进行,实际分配是按全家的工分数来分配的,换言之,即"按劳分配"。每个生产队的分配方案,需经队长、贫协主任和会计(制表人)签名。

也不是户户有余。例如,1973年a村每个工值0.69元,有13户收不抵支,占40户的32.5%,社员人均结余11.28元;B村每个工值0.75元,有4户亏损,占25户的16%,社员人均结余25.39元。当然,这里不包括家庭副业等方面的纯收入。

表6是秋季分配经济方案的汇总。这也是全年的经济分配方案。

表6、华三房村秋季分配经济方案汇总表

单位:元

───────────────────────────────

年份

1972

1973

19761977

1980

1982

户数

?

397

?

446

479

人口

1658

1652

17041704

1707

1693

───────────────────────────────

总收入312881323949.5420521382832478280604089

其中:农业226237235493.9293739238837204804245156

副业及其他8664488455.63126782143995273476358933

───────────────────────────────

总支出115312122271.57152854151014215028241025

其中:农业101737106487.9132124133516162546146139

每亩平均

75.86

94.1796.89

104.18

副业及其他1179214044.3918827156435036292371

管理费

1782.31739.28

19031872

2120

2515

───────────────────────────────

净收入

197569201677.95267667231791263252363064

───────────────────────────────

税金

14879.315026.66151451414717182.618623

───────────────────────────────

公共积累

2471225386

489023479038638

35715

───────────────────────────────

社员分配158027.8161265

203617191608207432308726

人均

95.31

97.55

119.46106.95121.6182.35

加"家积肥"

120.06

123.54

196.9

───────────────────────────────

资料来源:村会计资料。这里的"农业",仅指粮食种植;"副业及其他"包括林、牧、副、渔等业。

人民公社后期经济的活跃已影响到收入分配。如在1977年a村的总收入中,副业占了57.26%;而在副业收入22831.2元中,除了传统的养蚕业仍占较多份额(约20.8%),工资已占到62.9%。1980年,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2.82%,在社员分配中,务农社员分配额占64.26%,务工社员分配额占33.78%,奖金占1.96%。1982年,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0.58%,在社员分配中,务农分配占62.8%,务工分配占34.5%,务副分配占1.13%,奖金分配占1.54%。

从收入构成看,种植业在1980、1982年已降到42%以下。不过,仅从社员收益分配的角度看,当地农民的主业仍是种植业。

尽管公社体制下的收益分配有严格的计划,按劳、按需兼顾,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但因总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以及当时城乡隔绝、无市场机制等大环境,社员分配的水平还不高。

最后,对公社时期社农民的纯收入试作估算。

表6有社员从生产队经济分配中所得的收入,但不包括:社员从事工副业的净收入(即扣除上交生产队提留后的收入);得自自留地的纯收入;家庭饲养得到的纯收入。加上这些,就能估算出社员纯收入的最低数。因为家庭副业较繁杂,转移性收入也无法得到,所以,农民的全部收入太难估算。

1973年,全大队人均分配120.06元。七十年代,华三房村有自留地126.26亩,按当年每亩纯收益92元计,共11615.92元,人均7.03元。另外,社员外出做工所得净收入8.47元(由表4推算)。家庭养猪共出售肉猪808头,约重56560斤(每斤约0.58元);加上饲养家禽所得,人均纯收入估计有25元。因此,人均纯收入共有160.56元。集体分配的超过70%。

1977年,人均分配123.54元。自留地纯收益以每亩73.46元计,共9275.06元,人均5.44元。做工净得约8.5元,家庭养殖增加25元(由1973年推算),人均纯收入就是162.48元。

1980年,人均分配121.6元。至于社员得自工副业的净收入,限于资料,只能根据当地承包前的实际情况,将农民得自工副业的净收入与分配收入的比例定为1:1。由此,人均纯收入可调整为243.2元。自留地的纯收益(每亩30.1元)共7224元,人均4.23元。社员出售和自宰肉猪约1200头(每斤0.6269元),加上家禽等收入,人均约34.57元。这样,人均纯收入共280.05元。

在280.05元中,农、林、牧、渔等业收入占41.76%,工副业收入占58.24%。集体分配的收入占43.39%。

1982年,自留地扩大到240亩。当年经济分配人均196.9元。至于得自工副业的净收入,不妨看看a、B两村的情形。

在a村,全队196人,劳力122人,有47人在队、社和县办企业工作过,也即23.98%的人或38.52%的劳力曾经务工,有工资收入29778.58元,人均633.58元;集体从中提留了2221.36元,占7.46%。人均自得586.32元。此外,有24人曾外出打工或经营,共收入16940.95元,人均705.86元;集体提留2274.9元,占13.43%。人均自得611元。工副业加起来,计算总人口,则人均总收入238.36元,人均自得215.42元。(参见该生产队1982年务工、务副等"经济收入分成、交积累分配结算"表)。这年,该生产队社员分配32432元,人均分配165.45元。但农民得自工副业的净收入已超过分配所得。由此推算,人均纯收入可能有380.87元。

B村的情况与此相近。全队107人,有劳力54人,15人在社队企业,1人在县办企业,另有7人曾外出打工或经营。(其中1人既在队办企业工作,又曾外出,因而实有22人务工务副。村报表作23人,不确。)也即有20.56%的人口或40.74%的劳力务工或务副。他们有工资收入6963.12元,人均316.5元;集体提留1781.76元,占25.59%。人均自得235.52元。计算总人口,则得自工副业的人均总收入为65.08元,人均自得48.42元。这年,该队社员分配14330元,人均133.93元,加上工副业净收入,可以推算人均纯收入约182.35元。

综合两村情形,人均纯收入就是310.77元;集体分配收入154.32元,是纯收入的49.657%。由此推算,全大队1693人,人均纯收入应从196.9元调整为396.52元。当年自留地纯收益(每亩49.28元)约11827.2元,人均7元。加上饲养业的收入42.71元(售猪约115343斤),人均纯收入就是446.23元。集体分配收入占38.07%,这远低于全国水平。(当年全国为52.88%。)

根据有关的价格指数,华三房村人均纯收入列为表7。为了比较,表7还列出了其他若干年的纯收入数。当然,它们只是a、B两个自然村的情形。但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权作华三房村的估计数。

表7、华三房村人均纯收入及其指数(1980年=100)

年份|纯收入(当年价,元)|指数|全国平均农民纯收入(当年价,元)

1948|89.5|51.5|不详

1957|76.12|32.9|72.95

1973|152.09|60.9|不详

1977|153.98|59.8|不详

1978|不详||133.6

1980|280.05|100|191.3

1982|446.23|152.8|270.11

1997|4001.96|383.5|2090

由表7,1957--1977年的20年间,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速度约为3.3%,与同期全国水平相同。1980--1997年的17年间,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速度约为8.23%,可能高于全国水平(1981--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7.1%)。

人均纯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看到,地处苏南的华三房村,在人民公社时期,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相当缓慢。改革开放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主要得益于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例如,在1997年a、B两个自然村的人均纯收入中,种植业纯收入仅占5.62%。在总收入中也只占9.2%。因此,种植业已不是农民的主业了。[8]

仅从一个村(大队)的个案研究中,我们还不能得出什么一般性的结论来。不过,我们仍能看到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中,生产队的生产是有计划的,但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市场支撑,也缺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自主权,还要靠老天帮忙;生产过程有较严格的管理(包括经常性的成本分析),但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缺乏对社员劳动积极性的有效激励,也不适应农业生产无法标准化的特点;生产队获得的外部投入也微乎其微。只是到了人民公社的末期,改革进程开始,非农产业和个人、家庭的经营才由配角逐渐上升为经济活动的主角。收益分配有周密的计划,有监督机制,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但总的生产力水平严重制约了社员收入的增加。直接生产者农民(社员),只是承担生产任务、接受集体分配的被动角色。他们是集体经济兼顾的对象,其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没有市场为之定价,只能在全村的评议中通过"评工分"确认其劳动能力,在夏秋通过实物和经济分配来确定其劳动成果。他们是集体经济的依附者。然而,集体经济绩效的好坏,又恰恰取决于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社员既要付出劳动以创造劳动果实,但又只能被动地受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兼顾",处境尴尬。

与今天相比,公社体制的致命缺陷是,经济的计划和命令性质,集体、统一性的劳动方式,加上泛政治化的氛围,使广大农民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严重缺乏自由。农民的创造性受到压抑,农村经济的活力受到极大的制约。改革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解除了加在农民身上的种种束缚,从而使生产力中最积极的要素--人得到了解放。

提要

1929-1998年对无锡、保定22村的经济调查,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经济变迁,提供了难得的实证资料。本文以历次调查的对象之一――无锡县(今锡山市)华三房行政村为个案,着重分析了七十年代该村的生产、收入和分配等问题,并估算了该村农民的纯收入。为了比较,时间不限于七十年代。文章提出,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大队和小队的生产有一定的计划和成本核算,但脱离市场、没有或极少有自主权。经济结构虽非绝对地以粮为纲,但还是比较单一。分配方面有计划,也有监督,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结合,但分配水平不高;农民的收益也没有市场为之定价。在全部经济活动中,直接生产者农民很少有自主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家和集体的生产安排和利益"兼顾",处于相当被动的境地。改革使农村生产力中最积极的要素――农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

tHepRoDUCtion,inCome,anDDiStRiBUtioninHUaSanFanGViLLaGeoFwUXi:1970-80

Huasanfangisoneofthe22investigatedvillagesinwuxi-Baodingruraleconomicsurveysduring1929-98whichaffordusvaluableandpositivematerialsforstudyingChina'sruraleconomicchangesinmoderntimes.Basedonthedataofthesurveys,thispaperfocusedondiscussingtheproduction,income,anddistributioninthevillagein1970sandtriedtogiveanestimationontheaveragelevelofpureincomeofthepeasantsthere.theauthorpointedoutinthispaperthatunderthepeople'sCommunesystem,bothproductionanddistributionledbythecollectivewerecarriedoutunderplansinwhicheventheproductionbrigadesandteamshadlittlerightsinkeepingtheinitiativeintheirownhands.althoughbeingmadewithcertainconsiderationsoncostaccountings,theproductionplanswereporcedfrommarket,andunderwhich,thestructureofproductionwasrathersimplethoughitwasnotabsolutelytakengrainsasthekeylink.intheaspectofdistribution,whichwascarriedoutaccordingtoworkandneedandsupervisedbythecollective,theincomeofpeasantswasratherlowandalsoporcedfrommarket.itwasonlythroughtheruralreformsince1978,peasantsasdirectproducersbegantotaketheirdestinyintotheirownhandsandacquiredmoreandmorefreedominbothproductionanddistribution,andtherefore,increasedtheirincomegreatly.

注释

[1]据1929--1957年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计算。

[2]据村会计资料计算。

[3]笔者估计,a、B两村1929、1936和1948等三年的纯收入分别是90.26、84.29和118.26元(1957年价)。关于1929--1957年本村的经济,将专文讨论。

[4]参见村会计资料"1973年各项指标落实表"。

[5]参见"1973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表。该表数据与"粮食产、购、留结算表"稍有出入,但对本文的分析影响不大。本文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报表,原因在于各表的细目不一,只能视可以利用的数据而定。

[6]参见"1973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表。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7

今天这次林业专题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召开的,旨在总结上半年林业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制定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动员各乡镇、办事处和开发区立即行动起来,紧紧抓住我市今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这一大好机遇,充分利用秋冬季造林的优势,迅速掀起植树造林高潮,高质量完成全年林业生产任务,推动我市林业稳步向前发展。下面,结合我市林业生产实际,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不足,增强造林绿化工作的紧迫感

今春,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完成造林5000亩,四旁植树50万株,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4.4万亩,育苗105亩。分别占全年任务的50%、100%、146.7%和52.5%。

总结过来的林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热情高涨。今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就把林业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几次召开林业专题会议,对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各乡镇办事处和开发区也都把林业工作列入工作重点,把各项林业生产指标及时分解到村,把责任落实到人。3月16日和18日,市四套班子的领导同志与市直87个单位的3800余名干部职工分别在青塔乡千里堤尚书段、辛中驿镇大石路和于村乡史庄村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共植树12000余株。在市、乡两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很快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植树造林活动高潮,植树“突击月”期间,很多干部群众自发地参与到绿化工作中来,人们的绿化意识发生了根本转变,把“要我植树”变为“我要植树”,把渴盼绿色的心愿变成了播种绿色的行动。

二是使用本地苗,造林质量高。近两年,我市苗木销路不畅,积压严重,给育苗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保护广大苗农的积极性,今春我市造林全部使用本地苗,这样既解决了全市65万株杨树苗的销路问题,又保证了苗木质量,确保了造林成活率。

三是技术水平强,服务质量优。为普及林果科技知识,市林业局技术人员自带修剪工具,到莫州庞林河、西环路白塔、四平公司和长丰金袁村等7个村的果园,义务为果农修剪12次,现场技术培训13次。春季造林结束后,市林业局抽调了12名技术骨干,组成4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分别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分赴全市19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对其林业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共开展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20余次。

四是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和谐发展。为解决我市林业资源北强南弱的突出问题,早日实现“生态任丘、和谐任丘”的宏伟目标,今春对津保路沿线及以南的11个乡镇、办事处和全市93个文明生态示范村的绿化,无偿提供杨树苗70万株、国槐苗2.8万株,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绿化进程,逐步走上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区以北的林业资源相对丰富,城区以南的林业资源相对匮乏。二是个别乡镇对林业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迟报、漏报现象。三是各乡镇上报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数据偏大,但实际方田路上树木偏少,远远达不到防护效果。四是由于今春造林实行无偿供苗,部分群众因无需自己掏钱,所以对幼树管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加之植树期间干旱少雨,造成新植幼树成活率偏低。五是第三代杨扇舟蛾发生严重,防治工作跟不上。

虽然近几年,我市的造林面积不断增加,但与其它兄弟县市相比,仍属林业薄弱地区。实践证明,只有先绿起来,恢复生态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生态任丘、和谐任丘”的美好愿景。在国家明令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植树的情况下,如何不断提升我市的绿化水平,是摆在我们各级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切实把任丘的绿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市林业局和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要联合组织力量,深入造林现场,搞好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在任务分解上,要力戒形式主义和数字游戏,要把任务真正分解到村、到地块,以扎扎实实的态度打一场秋冬季造林攻坚战。

二、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迅速掀起秋冬季造林高潮

一直以来,人们仅习惯于春季植树造林,认为秋冬季造林成活率低,所以,我市的秋冬季造林也很难开展起来。不过科学指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据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秋冬季造林成活率要比春季高10—15%,主要原因是秋季土壤墒情好,水分蒸发量小,苗木水分流失少,新栽幼苗在冬季就可萌芽,加之冬季降雪有利于保墒,所以幼树易成活。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倡导秋冬季造林。今年,我市争取到了1.5万亩的退耕还林指标,造林仍享受每亩补助45元的待遇。各乡镇要把这一优惠政策通过标语、板报、村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把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迅速调动起来。

会后,各乡镇办事处、开发区要立即行动起来,紧紧抓住秋冬季造林的大好时机,牢牢把握国家的优惠政策,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攻坚破难,在全市迅速掀起秋冬季造林高潮。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8

×一季度,我们教育局围绕市政府上半年工作目标,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总结,深入调研,原创:确定全局××年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形成并下发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

×二、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指导学校师生寒假生活,组织开学跑面,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秩序的稳定。

×三、召开开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下发教育局下半年主要会议活动、检查评估项目书和干训、师训计划表,规范项目管理。

×四、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常州大学城、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等按序推进,教育招商引资积极拓展。

×五、认真展开教育布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调研论证,初步形成了教育局“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和“××年中考中招工作意见”。

×六、及时总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及时调整课改实施策略,为秋学期课改扩面做好准备。

×二季度是我们本学期主要的教育教学时段,招生考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着力压减会议活动、规范检查评估,突出重点、确保中心、确保稳定,在此基础上,加快事业发展,稳妥推进教育改革。主要工作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稳妥地做好招生考试工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今年小升初、中招工作方案;细化操作程序,原创:严密组织中考体育考试、文化考试、单招考试和全国高考,确保万无一失。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常州大学城要按秋学期大学生入驻的目标倒计时推进建设;常州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将竣工交付使用;北郊中学新北校区项目争取破土动工;市二中改造方案完成前期论证。继续拓展教育招商引资渠道,积极组织有关项目参加市城建招商会。

×三、出台并实施“常州市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意见”,做好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审等前期准备;开展“双语教学”调研,制订“加快提高教师外语教学水平的办法”。

×四、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入调研论证,适应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需求,积极推进包括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在内的教育结构布局调整。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9

一辈子和田土打交道的农科专家李桂莲,出生在贵州安顺一个普通家庭。

从中学起,她爱上生物学并深受“米丘林学说”的影响,立志献身农业科学。那位享誉世界的前苏联农科界巨人米丘林,毕生培育出果树新品300多种,这一造富世人的创造发明成为少年时期李桂莲仰望的一个目标。

经过40年的摸索和研究后,在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中,李桂莲为贵州蔬菜全年供应及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她常被群众亲切的称作贵州贫困山区的“女财神”。

1964年,20出头的李桂莲就开始从事蔬菜育种,蔬菜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工作。40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基层农村第一线,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和命运紧紧相连。在黔南自治州罗甸县8个区创办5000亩早熟蔬菜生产基地的5年中,李桂莲平均每年在该县农村呆上9个月时间――从头年的10月一直呆到次年的6月。后来,谈到那5年的蹲点生活,她却只轻描淡写地说:“苦!但值!”那时,交通、食宿非常不便,李桂莲说:“坐拖拉机、啃馒头、住农家对我来说都不是难事,最艰辛的就是‘沟通’!”

只身一人赴罗甸的李桂莲还记得,在第一年首次推广地膜覆盖时,有个大队会计硬是不配合,不屑地说:“一层塑料膜把泥巴盖起,长出个鬼来哟!”李桂莲见说服不了对方。采用了激将法,对这位会计说:“我们先搞4分地,好就归你,不好我赔!”结果正如预期那样,首战告捷。由这“4分地”开始,研究总结出番茄、辣椒、茄子、黄瓜、四季豆等11种蔬菜反季节早熟栽培技术,并迅速在罗甸县内外进行推广。5年计划结束后,罗甸早熟蔬菜种植面积大大超过原计划的5千亩。截至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8500亩,普及16个乡镇25800户,年产值8250万元,使12万罗甸农民通过种菜摆脱了贫困。

“罗甸早熟蔬菜基地”是当时全国最早的为数不多的反季节蔬菜基地之一。该项目的实施使当地从过去传统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变为早菜――水稻一年种植两季,既使得当地农民脱贫、增收,又同时保证了粮食安全,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子。原农业部副部长朱荣和副总农艺师瞿宁康先后到罗甸考察,眼见大面积连片的果菜地膜覆盖栽培,十分赞赏地说:“蔬菜作物这样大面积连片的地膜覆盖栽培及规范化种植水平在全国都属少见,在少、边、穷山区能建成这样的果菜商品生产基地真不容易。”

少先队秋季学期工作计划篇10

这次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暨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明确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形势,统一思想,强化措施,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与此同时,今年出现的旱情,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秋、冬季农业生产,努力抓好晚秋和小春生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问题: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我讲三点。

一、肯定成绩,增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

今年以来,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12345”的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20*年10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全县共上报出生人口(含漏统)4184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63人,下降3.75个千分点;政策内生育人数为3862人,政策生育率为92.03%;全县共落实各种计划生育节育手术4962例,比去年同期增加353例,增长率为5.95%,其中男扎114例、女扎17例,安环4724例,皮埋107例;补救手术1093例,其中人流640例,引产453例;取环228例。出生人口率、政策性生育率等主要指标均低于市平均水平,基本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二)村民自治试点成功。今年7—8月,我县在社坛镇永兴村开展了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取得了实效,为全面推广作出了探索,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三)奖励扶助全面落实。今年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共计2022人,比去年新增奖扶对象699人,兑现奖扶资金约300万余元。

(四)“关爱女孩”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县政府出台了独生女优惠政策。今年享受“独生子女升大学加5分”政策的达150多人,县内独生子女升高中加分的有560多人。县计生委还组织县计生协会启动了独生女升大学助学工程,在计生战线募集助学金4200元,县计生委对贫困独女大学生开展“四个”帮扶活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相继被《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中国人口报》及《重庆人口》等连续报道和介绍推广。

(五)流动人口管理得以加强。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全县全年共约流出人口8*00人,其中,育龄妇女38800人,服务率为85%;共流入人口约3100人,育龄妇女近1400人,服务率为91%。

(六)“惠民计划”任务超额完成。我县被列为全市“惠民计划”六个项目区县。今年6月以来,我县正式启动项目工程,至9月15日全面结束。全县共免费检查育龄妇女72968人,比市下达任务多完成约3万人,并保证了服务的技术质量。项目工程得到市惠民办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七)干部培训得以强化。分期分批对全县计生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今年4月,对全县各乡镇计生统计干部培训96人次;7月,针对乡镇机改实际,分三期对全县300多名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全系统培训;9月,对31个乡镇人口信息平台的操作人员又进行了专用软件培训。

这些成绩的取得,给我们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增强了信心,也使我们看到了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正视问题,坚定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决心

当前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一些乡镇领导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一些乡镇党政一把手对计生工作主动过问的少了,研究谋划的少了,督促落实的少了,工作显得被动。

(二)工作措施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乡镇虽然出台了人口计生工作文件,但措施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另外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奖惩制约,检查督促不落实。

(三)队伍不稳,基础工作滑坡。在乡镇机改中,一些计生工作骨干变动频繁,再加之一些同志不爱钻研业务,导致一些乡镇统计数据不准确、各种台账不相符、执法程序不规范、档案资料不健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票据不规范,经费管理混乱。一是票据管理和使用不合法,有的乡镇用其它收据甚至打白条收取社会抚养费。二是有的乡镇挪用、挤占上级下拨的计生事业经费,用于其它开支,使乡镇计生办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以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三是少数乡镇计生经费开支范围不合理,没有严格按规定用于人口和计生工作,有的用于租车、招待、送礼、滥发补贴等,擅自扩大开支范围,使本已有限的计生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四是社会抚养费征收不按标准,有的甚至把征收任务分解到计生办和村,并与村干部报酬挂钩,这必然容易滋生腐败和违规违纪行为。

(五)部门配合乏力,综合治理不够。应当说,绝大多数乡镇和部门对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是比较重视并积极参与的,但也有少数部门支持配合不力,不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个别部门“一证先行、无证否办”制度执行不好,给计生管理带来困难。在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方面,少数部门借口经济困难,编出种种理由加以推诿,不制定和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在治理性别比方面,有的医疗卫生机构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制度执行得不好,主动性差。农村个体行医人员私自接生、安取环、用B超非法进行胎儿鉴定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负面影响很大,如不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势必影响今年责任目标的完成。各乡镇、县级部门务必下定决心,克服存在的问题,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实抓好整改,才能确保我县人口计生事业顺利、健康向前发展。

三、狠抓落实,保证完成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

面对困难和问题,全县上下要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开拓创新,奋力克难攻坚,切实把人口和计生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一)全面推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广大村民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行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是加快实现人口计生工作“三个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把这项工作予以推广抓落实。

今年8月,我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已在社坛镇永兴村试点结束,成效较为明显。县计生委、社坛镇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素材,汇编了资料,为在全县全面推广提供了直接的样板、经验和规范。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各乡镇计生办主任在今日下午准时参加全县村民自治现场观摩学习暨推广大会。希望同志们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委[20*]25号文件的统一部署,借鉴社坛镇永兴村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精心筹划,按程序讲质量,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县全面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工作。

(二)再接再厉,抓好以下工作。

1、下力气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首要的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一是要继续深化部门协同配合,大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和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要让富有吸引力的优惠、优待政策的实施,使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计生优惠、优待政策带来的特殊利益,进而增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法院要加大计生执法力度,积极配合计生部门破解行政执法中的“三难”问题,重点解决政策外超生“钉子户”执行难的问题,力争收到执行一户、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二是各乡镇在实际工作中,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围绕“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在强化思想教育这个群众工作的“法宝”的同时,制定和落实各项灵活多样的工作措施,扎实开展人口数量的控制工作。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要全面落实乡镇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半年报告单制度;县计生委要认真组织开展流动人口县内外信息大普查活动,做好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要加强乡镇间流动人口的协调管理,强化部门协作,建立流动人口部门互信互助互享的机制,县计生委要组织有关人员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探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以现居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

3、切实加强社会抚养费的管理。对社会抚养费的管理问题,尽管每次会议都要强调,但仍然问题不少。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四不准”,即不准用白条和非专用发票收取社会抚养费;不准座支;不准挪用作与计生工作无关的开支;不准不按规定乱收。

4、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目前,各乡镇应将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把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去统筹、去考量、去实施。要加强服务站建设。县、乡镇服务站是给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主阵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建有县生殖健康中心1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30个,太平坝乡也在乡卫生院设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以乡镇站为服务网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遗憾的是尚有两个乡镇服务站无房屋,换句话说,还有两个镇服务站是有其名无其实。希望两镇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要狠抓服务质量。我们每个技术服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服务态度和蔼可亲,技术能力精益求精,保证在技术服务中不给育龄群众留下后遗症,进一步塑造质量计生、奉献计生、微笑计生的良好形象。

5、综合治理,促进人口性别比趋向合理。要始终坚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两手抓”,即一手抓关爱女孩行动,一手抓监管督查。县计生委要组织协调各部门在原有落实关爱女孩行动的一系列优惠优待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关爱女孩行动的优惠优待政策,通过范围的扩展和增大优惠、优待的力度,在社会上尽快形成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舆论氛围和政策导向,真正促进群众从内心深处认同“生男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生育文化观念,自觉落实“生儿育女顺其自然”的新行动。

要加强工作配合。县计生委、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努力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合力。要加强考核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落实情况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重视、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惩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孕情随访、统计监测等方面的情况。各乡镇、部门要将本地、本部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进展情况列为年度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人口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乡镇、部门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认真解决。

(三)查漏补缺,迎接市县检查验收。

一年一度的市、县人口计生工作的检查验收,将在11月份进行。各乡镇要做好工作,迎接市、县的检查考核,要对照目标任务,进行查漏补缺,增添措施,开展整改。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当前正处于乡镇换届时期,对乡镇领导干部换届工作的考核考察,除了经济发展等综合指标外,还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导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重退步滑坡,其检查验收问题大的,不管其他工作成绩怎么突出,也要坚决逗硬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凡被否决的乡镇按规定,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得提拔和调动。总而言之要借助迎检工作的契机,把计生工作进一步抓扎实,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计生责任目标任务。

同志们,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如何,领导是极其关键的因素。只有领导到位,才能真正做到重视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各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坚决落实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继续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继续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细化强化责任,稳定计生干部,加强统计、信息、账簿等基础工作,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个问题: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工作,我讲五点

一、抓住关键时期,大战晚秋生产

今年出现的旱情,历史罕见,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导致全县粮食生产呈现严峻减产形势。目前,我们面临的现实状况是:大春粮食减产已成定局,晚秋生产也受到较大影响。大力抓好晚秋冬季农业生产,已成为灾后生产自救、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口粮短缺压力、弥补灾害损失最有效、最可行的措施。务请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抓小春、大办油菜”的号召,把秋冬季农业生产作为今年抗旱救灾的最后一道防线来抓,以帮助农民群众弥补旱灾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今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既对再生稻的发芽极为不利,又影响了晚秋作物的及时播种,晚秋生产呈现出开局不顺的局面。但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采取科学措施,推广先进技术,我们仍能打好晚秋生产这场攻坚战。近一个多月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克服重重困难,打好了抢播、抢栽晚秋作物的第一仗。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晚秋作物在土面积达到16.2万亩,从表面上看,这16.2万亩的面积比计划的20万亩有所减少,但实事求是讲,这个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在因特大旱灾使全县再生稻保收面积较计划锐减4.5万亩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冒酷暑、战高温、抗干旱、抢播栽,千方百计扩大其他晚秋作物播种面积才得以实现的。如果将再生稻的锐减情况视为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所致的话,与去年同口径相比,播种面积应该是增加了3.1万亩。这表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打好晚秋生产这场攻坚战。

那么,怎样抓好晚秋生产呢?从全县来讲,主要是抓好以秋洋芋、秋菜为重点的田间管理。秋洋芋是我县晚秋作物的重头戏,它适应面广、商品率高,是增产增收的好项目,尤其这几年我县大面积推广成功的新品种,脱毒种薯及稻草覆盖栽培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秋洋芋生产的综合效益。今年,县里在救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30万元直接补贴秋洋芋种薯,不少乡镇还相应配套了资金,对今年的秋洋芋种植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此外,秋菜、秋荞、再生稻等也都是我县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的晚秋作物,各乡镇要抓好配套技术的落实,努力提高种植效益。

二、早谋划早安排,争取明年小春生产开门红

小春是全年的第一季庄稼,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小春生产,对于掌握全年生产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县通过调整小春粮油品种和品质结构,主动调减部分劣质小麦面积,扩大优质小麦、杂粮和油菜种植面积,使小春种植效益得到了一定提高,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小春作物的积极性。特别是优质油菜,在小春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分析,按照我县目前亩产113公斤的油菜生产水平,生产每公斤油菜籽的成本为1.80元左右,而目前我县油菜籽的市场交易价格却为每公斤2.50元左右,由此推论,只要抓好良种、良法和市场开拓,农民种植1亩优质油菜便可以获得8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这在小春作物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正因为如此,市政府发出了大灾之后,“大抓小春,大办油菜”的号召,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努力做到旱研究、早准备、早落实。

我县2007年小春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改革耕作制度,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效益。以突出抓好优质油菜开发为突破口,通过推广以免耕和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两冬”开发。全县计划小春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到37.3万亩(比去年扩大3.775万亩,增加11.3%),总产达到6.622万吨(比去年增加6702吨,增加11.3%);油菜面积达到11.5万亩(比去年扩大1.5万亩,增加15%),总产达到1.3万吨(比去年增加1624吨,增14.3%)。

要完成上述目标,必须着力于“两抓”:一是抓好全县5万亩“两冬”(冬闲田、冬闲土)开发,扩大小春粮油播种面积;二是抓好科技增产促收,切实提高小春生产的科技水平。

我县小春作物的整体效益不及大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小春作物的积极性,而加工流通的滞后,更是制约我县小春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各乡镇要加强产销衔接,重视产后加工,以提高小春作物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适合市场销路的品种。同时加强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提供给农民。二是要以实施“优质粮食百万工程”为抓手,加强基地建设,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帮助农民、企业搞好对接,积极推进“订单”农业。三是要狠抓产后加工这一薄弱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发展加工企业,改进加工设备,加快传统粮食加工业的改造提升,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企业。四是要大力发展各种产销协会、合作组织,对于能够搞活流通、增加效益的营销大户和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扶持。

三、切实抓好柑橘和蔬菜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

在柑橘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保产、提质、复壮为中心,为恢复柑橘的树势、恢复柑橘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恢复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加强肥水管理防裂果、促秋梢;二是及时处理干枯枝,防治真菌病危害主枝主干;三是大旱防大涝,加强果园排水;四是及时抹除秋花,保障明年营养积累;五是认真搞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害虫;六是加强明年春季管理。

在蔬菜方面:要抓好晚秋蔬菜生产,以确保市场供应,弥补菜农灾害损失,增加收入。各乡镇应高度重视,从确保农民收入不减的全局考虑,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榨菜育苗工作,保证全年蔬菜面积有较大突破;二是抓好瓢白、黄秧白、萝卜菜、波菜、冬旱菜播种;三是管好水腾菜、红苕尖、南瓜等在土菜;四是整好土地,建好苗床,做好2007年早春菜的温室育苗工作。

四、切实抓好秋季农村灭鼠工作

我县山地多,旱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复杂,大旱之后鼠害将更加严重,极易引发流行性疫病。为了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秋季农村灭鼠工作的重要性。

县政府成立了全县秋季灭鼠工作领导小组,由杜海波同志任组长,县农办、监察局、财政局、农业局、县委督查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本项工作的组织指挥和督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各乡镇要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建立规范化毒饵供应推广站,落实人员职责,负责本项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制定秋季农村灭鼠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工作,广泛宣传鼠害的严重性和科学灭鼠的好处,积极动员全民参与灭鼠行动。本次灭鼠经费实行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县财政统筹解决5万元,主要用于县级培训和督查;各乡镇财政解决一定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鼠药;农民自筹一部分,主要提供饵料(小麦为主)。

据农业部监测,20*年农田鼠害和农舍鼠害密度已分别上升为5-14.7%和2.9-7.8%。随着鼠害密度的增加,全县20*年度农田鼠害面积超过43万亩,粮食损失达2322吨以上。各乡镇要高度认识灭鼠工作的重要性,周密部署,抓紧抓好。为确保今年秋季统一农村灭鼠活动取得实效,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建立通报制度。

目前正是晚秋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明年小春生产已经临近,希望各乡镇早谋划、早宣传、早布置、早行动,振奋精神、集中精力、精心组织,不失时机抓好秋冬季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工作环节,弥补特大干旱带来的损失,争取实现2007年农业生产的开门红。

五、狠抓落实,恢复渔业生产

今年,全县损失水产品200多吨,因池埂、进排水渠干裂、变形导致养殖设施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给后期和明年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恢复时间已非常紧迫,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好苗种的调剂,要加强信息沟通,相互调剂鱼苗。渔业技术部门应加强引导和技术指导,保障灾后鱼苗的正常供给,以便及时恢复生产。同时,应加强技术指导,做到科学投放苗种和养殖。

为确保灾后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保护养殖渔民的合法权益,行业主管部门要大力开展渔业执法。开展渔用物资质量检查,重点是鱼种、鱼药、鱼饲料的专项治理,防止大旱之后假伪劣鱼种、鱼药、鱼饲料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第三个问题:关于森林防火工作。

自7月5日以来,我县连晴高温干旱,林内植枯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加之部分乡镇农事用火等火源管理出现疏漏,致使山火时有发生。县森林防火办接警21次,发生火灾2次。特别是9月23日16时,三建乡、南天湖镇接壤地段发生森林火灾,历时17小时,于24日上午9时扑灭,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400亩,受害森林面积300亩。当前,森林火灾的发生虽有气候异常的客观原因,但也暴露出一些地方火源管理不严、制度不落实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乡镇党政领导将集中换届,更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经受住考验。我们决不能有半点麻痹松懈,对不利气候带来的严峻形势要有清醒认识,对野外火源增多带来的火险隐患要引起足够重视。

国庆节和中秋节即将来临,特别是干旱没有得到真正缓解,森林防火形势还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按照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前部署,在国庆节期间要坚决杜绝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减少一般森林火灾和森林火警发生。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五落实”。

第一,在宣传教育上抓落实,坚决消除盲区死角。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做到家喻户晓,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根本。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使森林防火宣传“进学校、进林区、进农户”。特别要加强安全防范、安全处置森林火灾和森林火灾典型案例的宣传,提高林区群众自我保护生命安全和自救的能力,切实提高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实效。

第二,在排查隐患上抓落实,坚决做到隐患必除。县乡两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分头带领工作组深入一线检查,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关口前移,狠抓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依法责令立即纠正和整改。因整改不力引发火灾的,要从严处理。要对辖区内重点火险区进行分类排查,制定限期治理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特别是烟花爆竹限放的区域,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第三,在火源管理上抓落实,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森林火灾99%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只有落实防范措施,坚决管住火源,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火灾的发生。林区各单位都要严格落实有关规章制度,严控火源。遇高火险天气,要及时令,划定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严格执行生产用火审批制度,经过批准的野外生产用火,要逐一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严格按照规程组织实施,严防失火。国庆节期间,野外活动的人员将增多,要增派人员对重点地段、重点林区进行重点防范,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一旦发生火灾,要从快查处火案,从严打击肇事者。

第四,在科学扑救上抓落实,坚决避免人员伤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认真抓好抓实。要认真贯彻市政府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要求,完善扑火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要加大防火培训力度,特别要按照防火先训“长”,扑火先训“将”的要求,加强对乡镇长、村主任、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扑火队长和扑火队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安全扑火的基本战术、火场组织指挥要领,防止盲目指挥、盲目扑火引发人员伤亡。从现在起,各级森林火灾扑救应急队要进入临战状态,集中整训,一有火情,立刻出击,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