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控制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2:41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1

【关键词】现场签证;成本控制;价值工程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22-0042-03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在此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问题,容易发生与计划不符的情况。基于此,按照合同约定,承发包双方代表可就合同外的责任事件作出相应的签认证明,这就是现场签证。现场签证管理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重要的工作,且施工时间越长,其发生的概率越大,管理越难。在建设项目投资全程中,项目施工阶段的资本投入占总投资的比重最大(如图1所示),可见,强化现场签证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对项目施工阶段乃至整个建设项目运行过程的投资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场签证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

(一)价值工程的内容

从工程投资的视角看,现场签证的产生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成本控制。建筑行业中,常用价值工程法(Valueengineering)控制成本。价值工程主要是从研究对象的功能和成本费用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用最低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并获得最高价值[1-2]。其公式为:V=F/C

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系数,现场签证的必要功能;C――费用系数,签证的寿命周期成本。

上述三个系数的任意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工程法进行成本控制会产生多套方案,其核心任务就是找出并确定最佳方案(如图2所示)。图2说明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总能找到一个最低点Cmin,此时功能达到最适应的水平。

由此得到启示,在建设项目现场签证的成本管理中,首先,对现场签证的实质进行分析,找出并剔除不合理及过剩的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价值。其次,确定影响现场签证管理成本的因素,并分析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从价值工程的角度看,现场签证管理的成本受制度体系、设计过程、现场管控、合同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如图3所示)。若成本控制出现多个方案,还要从方案的可行性、准确性、经济性等角度进行验证,选择最佳控制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对现场签证进行成本控制,控制的并非签证这个行为,而是签证的必要性。因此,从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实现成本控制,并不是简单地降低投资成本,而是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现场签证的管理效果和效益。

(二)价值工程的应用

某写字楼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几项工程变更,其引起的成本变化及功能评分与价值系数如表1、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特大暴雨造成停工的价值系数约为1,说明由此工程变更引起的成本增加接近于实现此功能的最低成本,是比较合理的变更,应予以签证;合同以外零星工程的成本系数小于功能系数,说明该工程变更存在功能过剩;而擅自修改施工图内容及隐蔽工程验收造成的价值系数小于1,说明这两项工程变更造成了成本偏高,签证时应谨慎处置,适当控制。

二、现场签证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一)在结构上把握,建立成本管控体系

一是建立成本管控体制。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耗时长、环节多、成本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成本管控效果、严控工程变更数量、规避不合理变更、提高签证的经济效益,可以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建立层次分明的成本管控组织体制,各主体按比例承担工程的收益和风险,从不同角度发挥优势,推进现场签证环节的成本优化。

二是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建设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量变更是可控甚至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变更。因此,为提高现场签证的成本效益,应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与方法,突出事前成本控制的作用,在成本控制目标制定时,逐步分解量化责任目标,把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现场每个环节、部门和人员,根据责权利划分签订相应责任书,达到规范管控的目标。

(二)在源头上控制,严格设计管理过程

一要确保图纸设计深度。图纸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有近60%的变更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给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带来极大的障碍[3]。基于此,在设计施工图时,要严格按照设计程序和标准,规范设计行为和质量,严禁人为压缩设计时间,避免边设计边施工,确保达到设计深度和质量要求后再施工,从而降低设计修改概率,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二要完善设计变更制度。有些学者认为现场签证的成本控制就是减少甚至杜绝变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设计变更在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较为普遍,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变更制度体系,以落实设计变更检查制度,检查是否按设计组织施工;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新技术、材料等事务,要及时检查由此引起变更的可靠性及必要性;建立设计变更问责制度,剖析设计变更的原因,对可规避的变更要追究设计单位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三要加强设计变更审核。施工过程中,有些设计变更是难以避免的,但有些人为造成的变更是完全可以规避的。因此,严格审核设计变更,合理确认签证,将直接影响到签证管理的成本控制。具体来说,审核设计变更通知书的完整性,明确变更的原因、签发时间、签名印章等相关手续;审核设计变更的真实性,规避随意更改设计造成的成本控制风险;审核设计变更的经济效益,从技术经济的角度综合权衡变更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后再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四要科学评估设计变更。为避免口头变更和随意变更现象的发生,在现场签证执行前,先要对施工工期、造价以及变更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变更的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等方面展开,全面权衡变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设计变更一旦没有通过评估,要想执行生效,其变更通知书就必须由监理、设计、建设和施工四家单位共同签字,且要加盖公章。

(三)在制度上限制,完善工程合同管理

一是审慎合同条款。工程变更的主要参照对象就是施工合同,合同条款的科学严谨与否,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程变更率及现场签证的数量,这就进一步强调了合同环节的重要性。因此,要做好现场签证的成本控制,必须审慎合同条款,完善合同内容,在合同签订前,全面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合同,细化合同条款,力求合同精细明晰。

二是控制合同变更。如前文所述,工程变更无法完全杜绝,要想确保成本最优,就必须合理控制合同变更。在合同中设置约束条款,制定变更标准与条件,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规避或严控不必要的变更签证,防止其无限扩大,从制度上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对难以控制的工程变更,要谨慎审查其变更情况、原因及内容,及时将内容补充到合同里。

三是强化索赔意识。在严控变更数量的基础上,成本控制的另一途径是强化索赔意识,这就需要熟悉合同索赔程序及内容,对发生的合同违约事件,要及时提出索赔,办理好相关签证手续,做好现场原始资料采集,争取使变更引起的损失得到补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四)在措施上约束,加强工程现场管控

第一,增强现场成本控制意识。现场签证管理的成本控制,归根到底还是一项管理工作,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能力,从思想上重视成本管控,并落实到行动上[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现场签证管理规定,认真审核承包人提出的变更请求,做好应对措施方案的比选,辨清责任主体,做到不随意签证,不弄虚作假,从施工技术和技术经济层面上做好签证的确认。

第二,严控现场签证发放范围。项目实施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变更都能进行签证,现场签证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及筛选。因此,加强现场签证管理的成本控制,应严控现场签证范围,对设计变更通知书、招标说明书、定额等明确规定不应签证的项目,坚决不予签证;对存在虚假、不必要变更及存在争议矛盾的项目,要坚决不予签证。

第三,明确工程变更签证权限。工程变更签证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优价值,必须做到权限分明、审批严格。应建立专业分工明确的签证制度,根据专业的不同,授权专业技术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实施现场签证。除此以外,根据签证费用的大小,明确各类项目签证人员的审签权限,建立多层次的签证审批制度。

第四,健全现场签证审核制度。现场签证对工程投资控制影响极大,有时签证单的一字之差,就可能引起总投资的大幅变化,给工程结算带来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工程变更时必须符合签证范围,且数据准确,内容真实,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签证审核制度和程序。可由聘请的专家检查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检查现场签证的签认程序及手续,对有关合同变更的条款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尽可能控制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数量,实现建设项目现场签证的成本管控。

(五)在执行上配合,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一是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特性。施工合同的价格调整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其专业性并非短期的培训能够掌握,必须由造价工程师这类专业人才来完成。因此,加强现场签证管理,提高成本管控力度,必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配备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造价工程师,负责工程变更签证的审核和签署,实施工程造价管理。

二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经济性都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在现场签证的审核把关中,一个小举动都可能给工程造价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除具备造价师的专业性外,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严格按章签证,不弄虚作假。

三、结论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受内外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发生在所难免。做好建设项目现场鉴证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降低不必要签证概率,对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开林.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J].会计之友,2013(6):40-43.

[2]杨朝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意识探究[J].会计之友,2011(10):31-32.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2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变更;控制;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行业的建设步伐得到不断加快,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加,这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及经济效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的程序及工程需要,对施工方案的材料、工艺、功能、功效、尺寸、技术指标和工程方法等任一方面的改变。由于许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长、工况较为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部分建设项目会涉及到经济利益及法律的关系,导致建设项目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一旦管理不当则会引起合同双方的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到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变更就成为建设单位面临的难题。

1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主体行为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建设项目主体行为是影响工程变更产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业主、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主体行为对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业主对工程项目的部分功能、用途、规模、标准的调整;设计单位对图纸的修改,以及解决设计不完善和专业之间相互矛盾的变更;施工单位从施工方案出发,对设计图纸提出的变更等。无论是哪一参与主体提出的工程变更,都将对项目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程变更的发生直接影响项目投资与进度。频繁的工程变更将打乱正常的作业顺序,造成变更项目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和相邻工序的停工和返工现象,尤其是处于关键路线上的变更项目,其延误必将导致建设项目工期的延长。

其次,工程变更将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降低项目管理效率及劳动生产率。频繁的工程变更往往会增加业主和监理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及难度,打乱其正常的工作程序。同时,工程变更也会对现场施工的生产作业效率产生影响,增大施工单位的生产成本,对于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的难度也将大幅增大。

再次,工程变更将产生较多的施工索赔及合同纠纷。由于工程变更会对项目投资与进度产生直接影响,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当业主与监理确定的变更价款和工期难以满足施工单位的要求,双方利益分歧无法协商的情况下,将会引起施工单位的施工索赔,甚至发展为合同纠纷。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为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投资、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其他目标,必须对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实施严密的控制。建设项目的变更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业主对工程变更实施有效管理,对控制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设单位工程变更管理的影响因素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指出,在项目管理全过程中,项目整体变更控制是控制造成变更的因素,确保变更带来有益后果,判断变更是否已经发生,在变更确已发生并得到批准时对其管理所需要的过程。建设单位要对工程变更实施有效管理,则应对影响工程变更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建设单位对工程变更的管理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建设单位的企业管理模式。建设单位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管理层次两个方面。组织结构的问题是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组织结构是否清晰,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是否明确,内部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合理,管理层次之间以及各个管理层次内部工作界面的划分是否适当,都将对具体项目的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2)工程变更管理流程。工程变更管理要求对工程变更实施系统的、综合的控制,需要形成一个由总体到细节,包括各个参与方、各个职能岗位严密的、多维的控制体系,确保项目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工程变更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流程规定了管理活动的阶段划分以及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重要环节、各参与方、各活动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流转的过程。

(3)建设单位工程变更的评审机制。建设单位工程变更的评审机制使业主单位内部对工程变更的请求进行综合审查,做出是否批准变更的一系列过程。无论是积极的、合理的,如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实施进度以及节约工程造价为目的的工程变更,还是带来消极的不合理的工程变更,甚至是恶意的工程变更,都需要建设单位给予认真对待,必须对工程变更的方案进行评审。

(4)对工程变更的实施监督情况。变更请求得到批准后,可能需要编制新的(或修订的)成本估算、活动排序、进度计划、资源需求以及风险应对方案。

3建设单位工程变更管理控制要点

(1)建立适合的企业及项目管理模式。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各部门、各管理层次之间的有效协作与相互配合,建立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高效信息传递、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机制是项目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因此,根据企业基本情况与人力资源现状条件,结合所管理建设项目的特点,建立适合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项目管理模式将有助于建设单位对各个项目的变更管理实施有效控制。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工程变更管理的方式,其确定的原则应是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运作,以高效完成项目整体任务,满足建设单位的建设目标的相关要求。如某业主企业针对一定时间范围内承接的项目群管理任务实施两级管理,其组织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图1)在上述模式下,机关各职能部门对于具体项目没有直接的指令关系,但是对于具体的技术及业务确存在审查或审核的关系,因此信息能否得到及时、准确的传递尤为重要。

图1某建设单位组织结构模式

(2)建立规范的变更控制流程。工程变更的实施过程应当有清晰明确的流程。一般来讲,变更审批的环节越多,越容易控制变更的数量和变更的费用,而且各部门在审批中相互补充、制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繁琐的变更审批流程需要较长的流转时问,往往会影响变更的及时实施,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因此,业主建立规范的变更控制流程,并正确处理好变更控制与效率的关系,是做好工程变更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前述业主单位组织结构模式,建设单位内部工程变更审批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

图2某建设单位内部工程变更审批流程图

需要注意的是,以企业及项目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工程变更管理的授权体系是做好工程变更管理控制的重要控制要素之一。在前述案例中,由于公司实行两级管理,依据变更费用额度以及变更性质等的不同,确定相应的管理权限,由此确定工程变更的审批主体与流程。明确的授权体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界面,对相互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在前述案例组织模式情况下,公司与项目部对于工程变更的审批权限将决定公司对于项目的具体控制和管理程度以及深度。

(3)制定良好的工程变更评审机制。由于工程变更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图2的流程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工程变更的费用额度以及变更性质处于哪一审批权限,严谨、科学的技术经济论证是工程变更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对工程变更的方案进行综合的全方位评审,确定该项工程变更所带来的影响是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降低项目工程变更所带来的风险。

对建设单位来说,由于工程建设的阶段性,一般业主单位不会有太多的专业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及相关的经验。这一现状与专职从事工程施工的承包商单位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建设单位需要根据相关的变更管理流程与授权体系,在内部组织相关部门或者借助外部专家及专业技术顾问公司的力量与经验,采用各种形式,对变更的要求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与判断,判断提出的变更请求对于项目的技术、费用、进度、质量、安全及环保等建设目标的综合影响,预见引发的风险,从而做出详细的分析与判断,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弥补建设单位技术和经验不足的缺点。在具体评审中,工程变更评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即分析研究变更设计方案和技术,论证变更的必要性;分析变更工程量和投资增减,论证变更的合理性;分析预测变更对合同价以及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影响控制,论证变更的可行性。

(4)注意加强对工程变更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工程变更管理涉及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业主以及监理单位一般都把对工程变更控制和管理的重点放在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但是一些工程变更,特别是重大变更往往潜伏在项目的前期研究策划阶段。特别是这个阶段用户需求面积的确定、使用功能调查、建设标准确认、目标市场预测等工作的不足,将导致设计缺陷或设计偏差,造成较大的变更,对项目的进展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工程变更管理控制要树立全过程管理的思想,以预防为主,加强事前控制,减少重大设计变更。同时,要做好设计审查工作,具体还可以辅助采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等技术手段,在设计阶段通过给予三位模型的碰撞检查与纠错,实现各专业综合设计优化,减少因专业设计缺陷造成的设计变更。

建设单位对工程变更进行评审、批准与确认后,还必须在变更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变更被正确地执行。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工程变更的事后控制,对工程变更进行分析对比,尤其是针对中标价与结算价出具分析报告,提高业主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4结语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有时会给建设项目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到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建设单位应通过分析工程变更管理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出一些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以提升项目的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实施进度以及节约工程造价,从而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3

刘晓娟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讨论了施工过程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对施工过程工程成本控制要点分析,并提出改进成本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监理制

 

   1.施工过程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获取将由过去的只注重市场等粗放型管理,日益转向为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用挤成本出效益日益变得更加重要,成本控制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环节,其实现高度关系着企业的利润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良性发展。控制好了施工成本,建筑企业将会在竞争中获得很大的优势,工程成本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上缺乏过程管理和规划的有效执行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多施工成本过度重视其结果的是否达到,没有给予过程控制以更多精力,过程监控没有做到很好地贯彻,使得施工过程中实践得到的经验得不到总结和推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总结和吸收,这样成本控制根本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管理控制程序施工企业应当建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评审程序和评审组织,评审组织根据评审程序,定期检查成本控制人员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行为是否按照已建立的评审程序和方法进行;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

指标控制程序施工企业应当确定施工项目成本目标及月度成本目标,搜集项目成本信息,监控成本形成过程,同时要分析偏差原因,到底是客观原因还是人为之故,及时制定对策并予以纠正,保证项目成本没有超出预算。用成本指标考核管理行为,用管理行为来保证成本指标。

2.2施工过程成本可控制上,还没有有效地贯彻经济责任制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是技术人员只关心技术,财务人员只关心成本,管理人员只关心进度,缺乏从总体上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的最终负责。应当坚持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相结合的原则,赋予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控制体系的最高权力和最大责任体制。这样才能使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有专人负责,更好地被贯彻实施。

2.3工期、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没有被正确处理好

某些施工企业为了做到按期交付,一味只注重赶工期赶进度,却忽视了对成本的控制,造成成本的失控增加。而且为了赶工期而采用了不适当的施工方法和原材料,也会造成质量的下降,如果更坏地进一步造成返工和停工,这样又会导致经济损失。反而得不偿失。

2.4非生产性费用占施工成本比例过大

随着施工规模的越来越大,项目部门的机构设置也越来越臃肿,管理人员越来越增多,导致各种费用也跟随着增多,造成非生产性费用的高企。这是由于财务预算管理贯彻不严不力,经济责任制贯彻不到位导致费用开销随意,不按计划行事,超标浪费现象时而发生。另外非生产性固定资产购买过多,造成相关的折旧费、修理费、损耗支出等增多。

3.施工过程工程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3.1建立施工预算管理的落实保障体系

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整体的、全过程的、多层次的动态管理,需要有一套实现施工预算管理的落实保障体系。其中包括有落实经济责任制、抓好制度建设、健全核算价格体系、建立建设监理制。具体论述如下:

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完成所分担的责任,才有推动履行职责的动力。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一定要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即其价格必须以市场动态的即时价格进行测算。大到单项工程,小到每道工序,都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将各方面的费用进行细化、准确测算,并进行整理和系统分析,科学地编制合理的内部成本价格,逐步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的核算价格体系。

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3.2从技术措施上展开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充分论证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从经济措施上展开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

3.3施工过程工程成本控制具体做法

加强对材料计划、采购供应、消耗过程成本控制:项目部生产、施工等部门根据当月生产计划和施工预算编制《产品使用计划表》,由项目部有关领导根据生产计划、任务和产品消耗情况对《产品使用计划表》进行评审、研究,要求计划要有准确性、时间性、严肃性,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供应科根据《产品使用计划表》编制《产品采购计划表》,经项目经理批准的实施,对五大材要按照《比价采购管理办法》的要求,尽可能采用招标方式集中采购,要广渠道联系货源,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同时要注意严格把好质量验收关。严格领料制度,在施工中严格组织管理,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避免使用不当引起的材料浪费。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对劳动力消耗的控制:合理调配劳动力,安排好生产计划,避免窝工现象的发生。对施工人员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同时降低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施工机械的控制:保证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合理调配,减少调遣费。同时各种机械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认真抓好合同管理,注意监控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随意工程变更,认真审核变更是否需要,必要时对材料供应商及施工单位不履行约定义务,要及时发现并提出反索赔以减少工程索赔,索赔款作为或有费用,强化合同管理,加以降低对于施工成本控制有非常重要积极意义。

3.4加强工程变更后期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经常发生变化,工程变更必然会导致到施工要求和施工方法随之改变,从而也必然会造成项目成本费用的变动。必须广泛收集原始数据提供变更依据,提出设计变更理由,必须由监理、设计人员和业主代表一起讨论,施工单位要按合同条款和业主的要求编制设计变更资料,要切实抓好变更设计的关键环节,确保变更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4.结语

   应当结合管理和技术,贯彻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施工预算管理的落实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原材料、人力、机械、和索赔款、后期变动这几个细节上的管理,已更好达到降低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1]王本军,王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J].东北水利水电.2004(6):21-23

[2]宋伯约.加强工程成本控制,提高建筑企业效益[J].中国建设信息.2004(24):17-19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4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是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往往专注于项目实施阶段的实体工程的造价管理,而忽视其它阶段特别是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本文提出造价控制应重视加强对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即应对项目造价进行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管理。

关键词:

规划设计;造价控制;技术管理;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内容]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管理工程,时间长、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需要诸多专业配合,且贯穿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结算各阶段全过程。然而,现实中很多房地产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仍沿用传统的造价管控模式,存在着重视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轻视前期特别是规划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和控制,重施工现场管理,轻视技术管理;殊不知在项目造价控制全过程中,费用仅占工程总造价2-5%的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影响要占到50-70%左右。

施工阶段,对同一个建筑物而言,当施工图设计一旦完成,工程造价实际上也就确定了,这是因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采用的是政府统一制订的预算定额标准和计算方法,针对同一建筑物双方计算出的工程造价基本是一致的,同时从管理的学的角度讲,不论施工图纸出来以后所做的工程预算还是工程竣工后所做的工程决算,都属于一种事后控制管理,这个过程对造价的变动控制干预性极小。

设计阶段,对同一个建筑物而言,由于设计人员经验、技能以及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考虑不同以及对国家设计规范理会的不同,不同的设计单位和不同的设计人员所做出来的施工图设计,按照相同定额预算,其工程造价结果是有偏差的,偏差大的可以达到10~30%之间,个别甚至会更高,这是因为不同设计人员对项目所需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设计用量不同而导致,出现这种不同的结果,设计人员并不违反国家颁布的设计规范。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我们知道,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房屋工程的主要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高层房屋材料价格要占到房屋总造价的60%以上),因此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来说,要想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将影响工程造价的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通过对规划、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对项目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和优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主要材料用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的控制,

因此从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角度而言,必须高度重视规划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而对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技术管理工作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技术管理工作。

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应该从立项开始入手,以规划设计阶段为头,竣工结算阶段为尾,加强前期技术管理,实施全过程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实现造价控制目标。

工程建设各阶段工作内容不同,造价控制内容、控制目标、控制方法也各有不同,不同建设阶段造价控制的要点如下:

一、规划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控制目标:合理的规划、设计参数,合理的结构体系,合理的主材如钢材、水泥、混凝土、砌体用量。

控制方法:规划设计阶段,影响房屋造价的因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计标准以及平面形状、房间跨度、层高、总高度、结构形式、设计参数、通风采暖、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

在规划设计阶段之前的项目论证阶段,房地产公司应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并让设计工程师提前介入参与,组织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对影响造价的不同设计因素进行技术分析,根据对市场不同类型建筑物主材消耗用量状况,与设计工程师进行沟通交流,综合分析,多方案论证比较,宽松设计时间,进行优化设计,从而确定出一个符合房地产公司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又符合安全、经济、合理适用的规划设计结果。

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控制目标:合同目标的实现,施工进度、质量、投资,施工变更,现场合同外签证。

控制方法: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施工合同条款的约定,施工过程中质量、工期、投资计划与实际偏差的控制,施工变更、现场签证。

合同条款中涉及造价控制需要注意明确承包计价、变更签证、付款的方式和办法,明确预决算办法、依据,争议的解决办法,明确技术性变更和工程范围调整变更的处理办法,如技术性变更可不予调整造价,防止工程量变化造成的结算价格偏高。

对工程所用材料价格以及对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价格在施工期间发生变化的调整范围、调整方式,风险责任以及索赔内容、条件、标准等也需要事先予以明确。

合同条款中关于造价控制内容要求房地产公司要熟悉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规范和规定,熟悉工程定额预、决算的计算规则、计费规则、组价方式等相关内容。

如果采用清单招标,则应重点审核单价构成是否合理,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防止投标单位投标时单价低的多报工程量,单价高的瞒报工程量,造成决算时的较大偏差。

施工过程中造价的控制要注意按图施工,按计划目标控制进度、质量,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对施工单位书面提出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明确答复,杜绝或减少施工单位索赔条件的产生。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现场签证,特别是施工单位提出的涉及造价变动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的变更,严格控制合同外签证,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技术性变更要特别予以注意,因为很多情况下施工单位提出的技术变更是属于施工方的技术加强措施或变通,而不应该由建设单位买单,所以这类技术型变更应该拒签或应事先明确费用不调整。

三、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控制目标:将总造价控制在项目初期确定目标范围内,变更签证资料齐全无误,定额子目套用合理符合或接近工程实际。

控制方法: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问题是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工程量的核对及定额子目适用选择。

对同一建筑物而言,一般的来说,不同人员对工程量的计算偏差不会太大,容易统一到合理范围,但有些项目在套用哪个子目问题上,由于预算人员经验、水平以及对定额条款子目理解不同,容易产生分歧,所以这就要求预算人员必须熟悉定额子目解释,同时如果意见实在不能统一的可以向定额站咨询或申请裁决。

最后就是要注意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防止重复计算和变更调减工作但施工图预算未作或漏做调整。

作者简介:作者:田勇,男,1961年6月出生,汉族,籍贯:河南省南召县。

现供职单位:河南南阳海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总工程师,中级(工程师)职称,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5

1.1部分概算批复水平偏低或不合理,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资金需求

(1)水利部在水总〔2002〕116号文中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是南水北调工程概算编制、审核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116号文制定时间较早,其部分费用标准偏低,已经不能反映中线干线工程批复时的市场价格水平,由此导致按照116号文批复的一部分工程的概算水平偏低或不合理,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资金需求,实施过程不得不增加投资。如116号文独立费用标准中建设单位人员经费标准为3.93万元,远低于工程建设当期的实际水平。又如水利工程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实际成本涨幅很快,特别是近期国家拟出台政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向一线工人倾斜,而现有概算中,中级工的工资标准仅为35元/工日,按此批复的人工费用均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目前已有部分承包人以合同争议方式就人工费调整向业主单位提出要求。再如按116号文批复的监理费用,只相当于2007年新监理计费标准的50%左右,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水平。(2)执行116号文时是按一个单项工程计算有关费用,并未考虑到一个单项工程由若干个设计单元工程组成,且一个设计单元工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管理对象,导致部分批复费用与实际资金需求差距较大。如某单项工程包含19个设计单元工程,而批复建设管理费用时按照一个单项工程统筹考虑,分解到其中一个投资近5亿元的设计单元工程定员仅为4人,项目建设管理费用仅为49.17万元,而实际费用远高于批复费用。又如某单项工程按一个工程批复监理费,尽管批复时执行的是2007年新标准,但分解到其中一个设计单元工程仅为687万元。如果将该设计单元工程单独审批,其监理费用应为1530万元。通过招标,该监理中标价实际为977万元。(3)工程概算审批时,部分主体工程费用批复偏低,导致即使在目前招投标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部分项目招标结余率仍很低,给今后实施过程中的投资控制造成困难。如某设计单元工程建安工程招标结余率仅为3%,总干渠某穿越工程没有招标结余,少数设计单元工程甚至招标超概算。(4)部分跨渠交叉工程或附属工程在审批时没有充分考虑沿线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批复规模偏小、标准偏低,导致实施过程中不得不提高规模和标准,使投资大幅度增加。如工程沿线的铁路交叉工程、跨渠桥梁工程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部分项目招标准备不充分,造成投资控制存在隐患

中线干线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工程建设,往往是初步设计审批后,立即启动招标工作。由于项目开工时间要求紧,招标周期被压缩,部分项目的招标准备不充足,造成招标设计深度不到位,招标文件的编制、审核及评标工作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招标文件质量不高,给投资控制留下了隐患。这些已经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来。如某土建施工招标,由于工期时间紧,在初步设计审批后一个月内完成了招标,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现场条件采用的是初步设计文件资料,但现场实际变化较大,造成中标价格超过各标段分解概算。又如某渠道工程,由于招标准备不足,招标文件编制时土方开挖全部按软岩开挖考虑,但实施过程中,实际有相当部分的硬岩需要钻爆开挖,施工承包方就此提出变更,该变更费用高达数千万元。

1.3多种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多,导致工程投资增加较大

(1)由于前期勘测设计深度不够,实施过程中施工条件与初步设计、招标设计阶段发生较大变化,为保证项目正常进行,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如渠道沿线弃土弃渣运距变更,仅320km渠线工程,就增加投资数亿元。(2)由于实施阶段提高设计标准,发生了许多设计变更,导致投资增加较大。如某管道工程防腐变更,招标文件给定厚度为400μm,实施中调整到600μm,增加费用近2000万元。又如某单项工程,由于渠道渗控措施标准改变,增加投资近亿元,由于渠道工程防冻措施按SL23-2006《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提高标准,增加投资数千万元。(3)由于优化设计条件考虑不充分,导致出现了从设计角度讲投资有节余而实施过程中投资反而增加的设计变更。如某渡槽工程单向预应力改为三向预应力的变更,设计变更审查时认为是对原方案的优化,预计节约投资约100万元,但实施过程中,因施工难度增加、工序增多、工效降低,该项变更反而增加费用1600余万元[3]。

1.4沿线地方政府和跨行业部门利益诉求多,导致部分交叉工程或附属工程投资超概算严重

中线干线工程涉及沿线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多家铁路、交通、市政和电力等跨行业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和相关跨行业部门,都不同程度地通过提出变更要求来实现其利益诉求。当工程建设与地方政府、跨行业部门利益相矛盾时,为缓解这些矛盾,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很多情况下项目法人不得不以提高标准或规模来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由此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如某单项工程有16座交通桥,应地方政府的要求扩大规模和标准后,变更增加投资近1亿元。又如某单项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批复了18座跨渠生产桥(注:为沿线居民生产劳动方便而设置的跨渠桥梁,一般规模较小),工程投资为1305万元,因难以满足当地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不得不进行变更,为此增加投资6000余万元。

1.5工程变更与索赔发生频繁,造成投资控制形势较为严峻

工程变更与索赔,是引起投资增加最主要的因素。以某单项工程为例,建安监理类合同签约金额114亿元,而各类工程变更与索赔金额接近32亿元,占合同金额的28%。由此可见,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已成为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引起工程变更与索赔的主要原因为几点。(1)村民阻碍施工导致的工程变更与索赔,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对工程进度和投资控制影响较大。施工承包方进场后,在施工过程中受民扰的影响,造成正常施工受阻或停工,由此承包方有的提出停工,有的提出窝工费用索赔,有的被迫改变施工方案而导致较大的工程变更。如某管道工程石方爆破施工中,村民以爆破危及其房屋安全为由,经常阻止承包方爆破,在多方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承包方不得不将常规爆破施工方案改为静态爆破方案,构成较大变更,增加费用近8000万元。(2)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业主常常出现不能按期提供施工用地,或不能及时提供施工图纸等业主违约情况。不能提供施工用地,是引起索赔的主要原因。业主违约引起的变更和索赔,其成本很大,不仅要承担工期索赔,还要承担费用索赔。由于业主违约,有些项目后期需要赶工,业主还不得不承担赶工费用。如某单项工程,由于业主不能按时提供施工用地而造成业主违约需承担的索赔费用将超过3亿元。(3)部分项目建管单位和监理单位合同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投资控制意识不强,引起大量工程变更与索赔。(4)初步设计审批迟缓导致工期过度压缩,施工承包方由此提出高额索赔。

1.6投资控制考核制度尚未能真正实施,导致项目建管单位投资控制积极性不高

2006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联合财政部制定了《南水北调工程投资控制奖惩办法》,对各项目法人和项目建管单位的投资控制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根据该办法,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但由于该办法本身的规定和实施操作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尽相符,使得各项目建管单位对考核制度反应并不积极,投资控制的积极性也不高,投资考核制度未能得以真正实施。主要表现为:①从实际情况看,非项目建管单位原因导致的变更较多,而按照考核办法,这些变更引起的投资增加没有新增资金渠道,需从建管单位管理的其他项目中调剂解决,由项目建管单位承担这部分投资增加的风险,将抵消一部分投资节余,如某泵站项目,新增进口设备关税3700多万元,占工程部分静态投资的6%,但国家没有为此批复新增投资,而要求项目建管单位自行统筹解决;②按照考核办法,重大设计变更要纳入动态投资也是带有附加条件的,即只有重大设计变更增加投资超出该设计单元工程静态投资部分,经批准后才能够纳入动态投资,该规定只是减轻了一些本来不应该由项目建管单位承担的投资控制风险;③投资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而目前没有实施中间考核,项目建管单位没能获得现实激励,不利于发挥其积极性;④投资考核要等到项目完工结算之后进行,时间过长,有些项目建管单位对奖励是否能够兑现信心不足。

2加强中线干线工程投资控制的措施建议

结合中线干线工程实际情况,项目法人单位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完善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投资控制工作。

2.1明确投资控制目标,强化投资控制责任与考核

①以项目管理预算为主线,以初步设计单元工程为单位,以项目建管单位和相关部门为考核对象,将批复的项目管理预算分解到相关单位和部门,以此确定各单位、各部门的投资控制总目标。②根据职责分工和管理内容,依据投资控制总目标,建立分项投资控制子目标,以分项子目标的落实确保总目标的实现。③完善考核制度体系,建立分阶段奖罚制度,把投资控制与奖惩考核真正挂钩,充分调动项目建管单位投资控制的积极性[2]。

2.2加强设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各阶段设计工作质量

①通过组织好初步设计文件初审及上报,认真落实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尽量不将初步设计审查阶段提出的问题留到招标设计阶段解决,以免影响招标设计质量和进度。同时要考虑到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依据工程实际,合理编制概算,为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更与索赔引起的投资增加留出合理的消化空间,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②认真组织好招标设计,建立完善的招标设计审查制度,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和因设计变更导致的投资增加。③强化设计单位的投资控制意识,鼓励设计单位在招标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真正有利于投资控制的优化设计,同时要避免有可能出现的从设计角度讲投资有节余而实施过程中投资反而增加的情况。④督促设计单位按照供图计划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图纸,避免因供图不及时造成承包商窝工或赶工引起的索赔。

2.3严格执行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程序,加强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中的论证工作

①要严格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程序,除现场紧急情况外,变更项目必须履行相关程序后方可实施。对投资控制影响较大的工程变更与索赔,实行提前报告制,对限额以上的变更和索赔项目,在审查之前,要提前报告项目法人参加审查。②分析工程变更与索赔成立的条件时,要严格按照合同条件,必须做到论证充分,证据翔实,依据合理。③对投资影响较大的工程变更,要结合中线干线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降低工程变更成本为首要目标,从中选出经济合理的最优变更方案。④要充分发挥设计、监理、技术和经济专家在工程变更与索赔论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有关咨询机构的作用。⑤要提高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的时效性,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及时完成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⑥合理编制和安排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严格进度计划的组织管理,既要按计划工期完工,又要避免或减少各种索赔事件的发生。

2.4加大外部协调力度,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①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加大征地移民协调力度,努力实现按计划移交施工用地,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因工期延误造成的窝工或赶工等索赔事件的发生。②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积极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因民扰问题导致的工程变更与索赔。③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印发文件的基础上,加强与铁路、交通、市政和电力等跨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最大限度地控制交叉工程和附属工程建设的投资增加。3.5加强投资控制的过程监管,及时掌握投资控制总体情况①加强投资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变更与索赔台账、投资控制台账,以及基本预备费使用情况台账等报表制度,定期提供投资分析专题报告。通过信息化管理,及时、全面掌握工程整体投资控制情况。②定期召开投资控制专题分析会,认真总结投资控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投资控制的对策与措施。③建立巡查机制,组织有关专家小组,不定期地对投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④充分利用对工程进行审计稽察的机会,认真落实审计稽察提出的有关整改问题,查缺堵漏。

3对中线干线工程投资控制工作的思考

3.1项目建管单位在投资控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项目建管单位处于工程现场管理的一线,是投资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其有效的管理工作是实现投资控制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提高项目建管单位投资控制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引导他们在工作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和规范合同管理,抓好变更索赔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对设计、监理和承包方等的管理,加强投资控制数据分析和预警,才可能在实现各项目建管单位投资控制子目标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中线干线工程投资控制的总目标。

3.2实现有效的投资控制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有效的合同管理是实现投资控制的重要保障。中线干线工程的合同管理是全员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参建各方,仅靠项目法人自身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项目建管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共同努力。项目法人单位只有结合中线干线工程特点,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明确划分参建各方的合同管理责任,并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才能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切实实现投资控制目标。

3.3“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制度的落实应符合中线干线工程的实际情况

①投资控制考核时,应体现投资控制风险分担的原则。重大设计变更、重大政策变化以及为兼顾地方和其他行业利益不得不进行的变更并非项目建管单位所能控制,项目建管单位不应承担因上述变更而导致的投资增加风险。可将基本预备费的一定比例专门用来解决上述变更引起的投资增加,投资增加累计超出基本预备费给定比例的部分纳入动态投资,或将上述变更直接纳入动态投资,而不占用项目建管单位的投资节余指标。②落实投资控制中间考评制度,有条件的可按年度考核,以提高各项目建管单位的积极性,打消参建各方对投资节余奖励最终能否兑现的顾虑,激发他们投资控制的积极性。③在目前的价差调整政策下,人工费尚未纳入价差调整范围,导致多数承包商因无力承担人工费上涨的高额额外费用而陆续向项目建管单位提出人工费调差的诉求。为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应将人工费纳入价差调整范围,免除项目建管单位因人工费用大幅上涨而承担的投资控制风险。

3.4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外部协调和有关审批工作的力度

①应建立健全征迁工作激励机制,在征迁专项资金中设立适当的地方协调配合费用和奖励基金,对征迁和协调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励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②后续工作中,可在初步设计批复前先行拨付征迁资金,以便尽早启动征迁兑付工作,促进工程尽早开工,为工程建设争取时间。③应进一步协调并明确地方政府维护施工外部环境的责任,以求共建和谐建设环境。④严格各类跨渠交叉工程的变更审批,避免中线干线工程涉及的铁路、交通、市政和电力等跨行业部门或地方政府以各种理由在合理的范围之外提高建设标准导致投资增加。⑤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处理非施工承包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规程,而是设计方案不尽合理等因素所导致的噪音、爆破等扰民问题。涉及到噪音、爆破对村民影响的,可指定权威机构鉴定,分清责任,妥善处理。

4结语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6

关键词:施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64-02

1前言

施工建设阶段对应于波特基本价值链的生产经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开发程序中的工程建设环节。生产经营阶段是将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土地、资金、生产设备、建筑材料)转化成最终房地产商品的过程。房地产商为了保证施工建设的高质量的完工与顺利进行,包括工程监理、施工规划等活动在可控范围,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更要注意工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如房屋设计、施工规划、质量管理。

2房地产企业项目工程成本管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处于发展阶段,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2.1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不被重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目前许多的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只是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体现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2.2工程成本信息不准确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偏离实际

工程成本信息在成本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都是建立在企业成本信息的基础之上的。但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工程成本信息并不能反映企业成本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了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偏离了实际。

2.3责任成本制度不健全导致项目工程成本浪费情况严重

责任成本制度是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思想之一,把成本与责任相结合可以使成本处于受控的状态,出现异常可以找到相关的责任人落实原因。但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工程成本管理并没有引入责任成本的管理思想,工程成本与管理人员利益无关。

在以上问题存在的情况之下,存在于房地产项目之中的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就显得很有必要,下面本文就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做简要研究。

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

3.1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方进行施工作业的纲领性文件外,还是发包方质量、工期、成本目标控制的主要依据,也是承发包双方正确处理索赔、工程变更的重要依据。

3.1.1项目开工前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得到建设单位的审核认可;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过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如需对其内容做较大的变更应在变更前获得建设单位的同意。

3.1.2审核施工方案时,要选择优秀的施工方案,减少由于不合理的方案或不必要的措施所带来的额外费用支出。

3.1.3施工进度计划即要保证施工任务按时完成,又要减少赶工等费用的增加。

3.1.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利用对非关键线路工序的调整,进行资源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3.1.5施工机械的审核,施工机械不同承包商工程报价也会不同,工程索赔费用也不相同,所以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可以减少工程费用。

3.2严格控制工程款的支付

3.2.1当工程进度达到合同规定的付款要求时,工程师也要根据工程计量的结果,扣除不合格的工作量,及时支付进度款。

3.2.2当工程进度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付款要求时,不能提前支付工程款,尽管提前支付对缓解承包商的资金压力有好处,但这样就会造成开发商投资控制的失控。

3.2.3当工程进度达到合同规定的付款要求,工程师也出具了付款依据时,开发商不能拒绝或拖延付款,否则,将会对承包商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承包商有权向开发商请求延期付款索赔。

3.3工程变更的控制

建设工程具有成本高、工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勘察设计工作粗糙,以至在施工中才发现许多事先未考虑的因素,不得不改变设计,从而引起工程量变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许多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因素变化,带来了设计修改、原材料更换、工期延误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都将带来投资变动的后果。

3.3.1降低设计变更的数量;

3.3.2密切与设计单位合作,挖掘能科学合理降低成本的设计变更;

3.3.3制定严格变更程序,控制不合理的变更;

3.3.4对工程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变更实施;

3.3.5合理确定工程变更价款。

3.4工程索赔的控制

3.4.1认真研究合同中索赔条款,减少索赔情况发生;

3.4.2注意资料的收集,收集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

3.4.3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事件;

3.4.4加强索赔的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3.4.5熟悉相关法规的规定,运用法规综合处理索赔事件;

3.4.6加强反索赔管理。

4施工现场成本控制措施

现场成本控制也就是项目从开始施工到工程竣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创造商品价值的基本活动。在这个环节上成功地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提升本项目在市场上的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施工过程成本在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中的一个主要的工作。

4.1施工期间成本影响的因素

在施工建设期间,找出影响现场成本控制的因素是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一般说来,主要影响施工期间建设成本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4.1.1规章制度不健全以及管理组织不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以及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不及时,造成成本失控。如不能按照按设计施工图施工造成质量事故或返工、施工进度无故发生了误工拖延、合同执行不严格出现偏差等等都是造成成本失控的因素。

4.1.2由于没能很好的控制设计变更,导致合同工程量增加经济洽商大量出现,致使了成本的失控。

4.1.3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将要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进度风险估计不足,当风险一旦发生之后,形成了工期延误、质量事故等等损失,引起施工企业的索赔,造成工程成本加大。

4.1.4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控制不力造成工程返工、工期的拖延,以致造成延误了最佳的施工季节使得整个项目周期加长,资金回笼周期加长,资金投入成本加大。

4.2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

工程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目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实施操作:

4.2.1建设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意义更大。工程项目也是一个动态的投资,在做好事前控制的同时,做好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尤其是工程量增加的洽商、变更的控制也是不能放松的。施工过程中,对招投标、合同、采购的管理应该都算是事前控制的内容,同时作好施工图纸核查校对以及做好技术交底,也是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一环。这是现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步,也是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重要基础。

施工过程中按照进度计划、设计图纸以及工程的资金计划进行监控,随着工程进行中发生的突况洽商或者变更进行成本投入的调整和控制,这是现场成本进行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内容,也是整个项目在施工建设期间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

4.2.2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是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订和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它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主动控制的具体措施体现在管理人员预先制定出的各项保障成本控制的一些计划、规章制度、组织保障体系,落实制度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经济洽商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办法,对资金计划的执行检查,采购成本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情况的检查、施工质量、进度和工程投资造成影响的风险预测和分析,包括施工质量和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都是我们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的内容。

被动控制是指当系统按计划进行时,管理人员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把它输出的项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再传递给控制部门,管理人员从中发现问题和偏差,提出并确定解决问题和纠正偏差的方案,然后再回送给计划实施系统付诸实施,使得计划目标一旦出现偏离就能得以纠正。这种从计划的实际输出中发现偏差,及时纠偏的控制方式称为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被动控制仍然是积极的控制方式,目前是成本控制经常运用的控制形式。

5某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分析

5.1项目概况

“锦绣华城”位于a市两条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7.6万m2,总建筑面积25.84万m2,属于一个中型住宅小区。整个小区由32栋商品房组成,在整个施工开发分为三期开发。虽然同时开工工程量较大,项目的管理难度较大,但项目执行公司制定的作业流程指导工程施工管理,项目工程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也存在不足之处,现就锦绣华城项目施工管理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

5.2施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

“锦绣华城”项目为保证施工过程的成本可控性,重点针对材料设备的选定、工程变更两方面进行控制。

5.2.1材料及设备的选定

建筑工程造价中设备费及材料费占很大的比重,”锦绣华城”项目材料及设备的选定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工程量清单及设计文件、图纸,参考施工招标期间的《X省建设工程价格信息》及相应的市场价格,编制《”锦绣华城”项目物资采购文件》,列出项目的主要材料、设备清单,做好提前采购的准备。

(2)充分调查市场供求情况,提供材料、设备的价格信息、供货渠道等。

(3)对材料、设备价格采取询价,采购竞价等方式确定价格。

(4)在招标文件及承包合同中明确主要材料、设备的采购、运输、保管方式以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做为投资控制的依据。在预选供货商时,一般选出三家以上的供货商,分别对其信誉、产品质量、供货周期、产品价格等进行考察和谈判,确定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或设备。

(5)对于项目中采用的新材料―外墙保温砂浆的选择,由采购管理部、项目经理部、预算部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对新材料的原料、价格、施工工艺、施工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最后确定供货单位。大面积施工前,先由供货单位做样板,各施工队学习施工工艺,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正确造成材料的浪费,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

5.2.2工程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造价控制

“锦绣华城”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技术、图纸疏漏等的因素,不可避免的发生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这部分造价控制的对最终造价控制目标的影响较大。在设计变更控制中规定《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并要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设计单位的章,《现场签证单》必须由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部工程师和成本管理部工程师同时在变更当日签证有效。跟踪审计人员尽量提前介入审查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而造成造价的提高。严格把关、合理计量,及时分析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对造价的影响。

5.2.3控制工程进度款支付,保证投资控制

工程进度款支付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工程进度款跟不上施工进度,必然对施工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单位地积极性,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工程超进度付款也同样对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产生很大负作用,从而加大开发商风险,为使工程款拨付与工程进度相挂钩,采取了要求施工单位每月底进度月报,详细列出本月完成地分部分项工程量及相应地工作量,现场跟踪审计单位工程师对其报表进行跟踪,审核后的报表再经开发商造价人员复核,最后按下列计算公式拨付月进度款:月进度款=每月复核工程量-应扣备料款-保修款对不合格工程不予报工作量,待返工检查合格后再支付进度款。

6结束语

本文以万科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锦绣华城”一期项目为实例研究对象,项目管理在成本方面如何计划、实施、监督,印证项目管理理论在施工阶段实施的可行性。通过对“锦绣华城”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总结房地产开发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潘蜀健.房地产项目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建中.项目管理在房地产开发程实践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8(6).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7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管理;问题;控制策略

abstract:theprojectcostmanagementistopromotetoimprovemanagement,improveenterprisemanagementlevel.onlyintheconstructionstage,agoodgraspofthelinkofcostcontrol,costcanbeareasonablecompensationconstruction,continuetotappotential,improvetheeconomicbenefitsofenterprises,ensurethereproduction.

Keywords:constructioncostmanagement;problem;control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23.3

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在保证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前提下,如何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降低工程成本,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落实,工程项目各部门、各岗位没有具体、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难于考核其优劣,没有真正将项目成本与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情况。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往往是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对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的节约控制关心较少。所以说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

二、建筑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的侧重点,有几个重要环节,分述如下:

1.推选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加强招标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通过招投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缩短建设投资的回报周期,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2.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责任和相应的奖励措施,奖罚分明,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项目部应该导组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小组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考核奖励的办法,还要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并使之与项目组人员绩效挂钩,进行奖罚,制定项目组内部的奖罚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3.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我们要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在工程项目中,我们所要进行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合同控制、材料控制、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

合同控制: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工程项目变更实行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以施工图纸和相关承包合同为依据。项目部应该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要进行严格审核,及时申报。

4.材料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①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②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③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5.细化施工管理,控制预算外费用支出。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6.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7.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应尽量是提前实现这种类型变更,减少损失,因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8

关键词:桥梁施工造价管理控制

桥梁施工造价管理的意义作为桥梁建设的重要阶段,桥梁施工的投资比重非常大,而且相对而言伸缩性也比较强,因此对桥梁施工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显得十分必要。桥梁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项目管理者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从而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的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桥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在桥梁工程项目的实施中,项目成本控制是造价管理的核心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进行较为完善的成本控制,以达到节省项目资金,增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概括起来,桥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有以下四条原则:

1、全员管理与全员控制原则

项目部应制定成本控制规章制度,由项目经理负总责,项目部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各负其责。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计划部门负责成本预算的编制、审核等工作;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等工作;财务负责核算等工作;物资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等工作;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经费的管理等工作。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都要对本岗位工作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负责,也就是说全员参与、全员控制。

2、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原则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全过程控制成本,主要是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预结算审计部门等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在成本控制时要做到各司其职,尽量减少设计调整、工程变更、施工业务联系单等情况发生,从而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在工程验收移交的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3、动态管理与控制原则

因为成本管理与控制都是在动态的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变化都会对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比如:工期发生变化,就会对投入的成本产生变化;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升降就会对材料采购费用带来变化;冬雨季节天气的变化也会使建筑成本随之变化;设计变更或方案的改变也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等等。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必须结合实际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

4、目标管理与控制原则

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具可操作性,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桥梁工程施工造价管理阶段特点

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决定性作用。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否在规划的资金限度内实现。

2、项目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战略性、全局性的作用,并贯穿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对设计的修改和变更等全过程。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桥梁的美观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设计方案的优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推行建筑方案和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投标方法,促使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不仅在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动脑筋,而且要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以便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项目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节约投资的空间很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因而仍需对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性桥梁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政策性变化、材料价格市场供应波动大,影响工程造价因素诸多。建议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尽量提前变更;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实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事情发生。

4、项目竣工阶段

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项:①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核定;②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证明文件的合理、合法性认定和变更工程量的量、价认定;③按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等要求进行索赔与反索赔工作。有些企业在低价争得项目后,通常会采取变相追加投资的办法,若工程结算时把关不严,往往会导致建设资金损失浪费。

桥梁施工造价管理措施

1、微观控制措施

①人工费用的控制桥梁工程项目的人工费控制,主要是把人员的施工费用控制在预算的范围以内。控制主要是指在桥梁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把人工取费掌握好,不随便使用或超出预算。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必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组织、管理、监督好人工费的使用。具体操作要把控制分成几个部分,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指计划施工前人员选择时所计划的人工费用,要结合工程量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计算施工取费时的人员数量,技术人员人工费和整个施工周期的总体人工费。事中控制主要是指在整体工程施工进行到一半时,所产生的人工费,这部份人工费要进行仔细审核,因为施工中期会有因施工变更而产生的人工费用,审核工作要实事求是。事后控制主要是指结算阶段人工费的控制,要对责任成本人工费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查。在人工费的控制阶段,要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人工费用,劳动生产率就是调动生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来实现。而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则与人工费指标、适当的分配制度、激励办法、责任制及思想工作有关。只有理顺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②机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费用也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合理的配备和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有利于提高机械效率,减少人工费用。在施工机械的选择上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进行选择,否则工程施工将要受到影响,而且机械效率得不到发挥,造成浪费,选择施工机械要做到既适用又经济。做好工序、工种间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加强机械的平衡调度,重视机械的维护与保养,提高机械利用率。工程机械的调拨必须均衡施工生产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调拨机械设备,降低机械使用费,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做好平时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经常保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都能正常运转,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对项目外部租赁的机械设备,应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对完好率有所约定,对项目自有设备要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的维修和保养,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因此,桥梁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使用机械设备发生的费用,机械设备的合理投入和有效调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同时加强现场管理,控制现场管理费能有效地控制人、机、物的投入,也就能减少施工中的成本费用。

③材料费用的控制。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

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2、宏观控制措施

①设计变更的控制

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应尽量提前实现这类型变更,以减少重复建造带来的损失。

②技术措施的控制

降低工程造价,除了从财务角度考虑外,还应该依靠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依靠技术的进步来降低成本投入。以下是对桥梁施工中常见的路面裂缝问题进行分析,介绍裂缝处理的相关技术,以避免因返工、返修而造成经济损失。桥梁工程中常使用到混凝土材料,而沉陷和裂缝是混凝土地面常见的两大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路面的正常使用。㈠地面裂缝处理:水泥混凝土板的纵缝和横缝密封好坏以及裂缝的处理质量是影响地面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目前,一般采用开槽填补地面的方法进行裂缝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裂缝开槽:混凝土板的不规则变形使得裂缝宽度不一样,对缝宽

总之,有效地控制桥梁工程造价,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职责任务,各司其职;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就是严格检查监督项目各阶段,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审查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深入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就是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参考文献

[1]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2]夏建满,胡畏.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2002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高速度、低成本、不断创新的经济模型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会计已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效率。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显得落后于形势了,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发展

1.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2.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控制,控制的程序应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3.计算机的使用增加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因此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控制的重点是对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4.内部控制的范围变化

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以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

不少企业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手段,是会计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2.安全性、保密性差

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目前企业管理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要改变已形成的习惯方式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变更管理控制制度篇10

关键词:工程变更投资审核控制管理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显著特点就是建设周期长,工程技术复杂,造价成本高。因此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发生,影响了工程项目投资效益,造成财政资源的重大浪费。

1工程变更原因解析

(一)工程变更监管制度不完善

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性资金,项目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往往是一所单位。有些建设单位为了项目立项,故意少报计划投资额,项目实施阶段,通过工程变更成倍超投资,造成财政资源的巨大浪费。有些建设单位利用工程变更的名义,将工程项目肢解,进而规避招投标。然而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建设工程变更造成的损失,却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二)施工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设计工作质量不高,不够仔细,设计深度不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些房屋施工图设计只有建筑结构设计,而对于附属工程包括配电、消防、绿化等缺乏详细设计,这就给工程变更造成的超投资带来了隐患。

(三)工程变更签证

多数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不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的知识掌握不够,对于是否该签证的项目把握不准。施工单位为求利润最大化,对无利润的项目进行变更,建设材料价格签证不实、以次充好。而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未尽到应有的责任,允许施工单位随意变更,大量存在着结算期间补签证的现象,造成了成本失控。

2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管理

(一)制订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任何工程变更都会给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运行,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收益。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我们国家需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变更管理办法,包括进一步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细则,确定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等;成立专门的工程变更审查机构,对于需要进行工程变更的施工项目,踏勘现场,明确是否需要变更、如何变更、确认变更的工程量等,并进行现场确认审批;建立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对于建设工程变更造成的财政资金损失,落实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制订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摧毁滋生腐败的“摇篮”。

(二)严格审核项目招标控制价

财政造价审核部门应按照科学、节约的原则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标控制价进行严格审核,送审的招标控制价必须符合初步设计的批复,不能超过经批复的概算,预算范围,概算的项目不能遗漏,避免肢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行为,对设计漏项、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建议与修正。招标控制价经审核后,才可以进入招标程序。严格审核项目招标控制价,从源头上有效杜绝施工单位通过工程变更谋取不当利润,从而堵住了各方牟利的“投资无底洞”。

(三)规范工程变更审批程序

建设工程变更需由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变更理由、内容、方法;必须填报《工程变更联系单》、《工程变更估算表》,对于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加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估算书,并加盖造价人员资格章。工程变更申报与审批应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对于施工单位未按规定先报批后实施的,工程竣工结算时,工程变更增加造价不予认可;对于建设单位有意规避变更审批程序,因乱变更而增加的造价,财政部门不予认可,并提请相关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应加强对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廉政建设,严把变更签证关,从思想上堵住工程变更的漏洞。

(四)限额管理工程变更

1、单次变更造价增加额在1万元以下、累计不超过合同价2%的,由建设单位审批。单次变更造价增加额虽在1万元以下,但变更增加额累计超过合同价2%的,需报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审批。

2、单次变更造价增加额在1-5万元之间的、累计不超过合同价3%的,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审批。单次变更造价增加额虽在1-5万元之间,但变更增加额累计超过合同价3%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工程变更审查机构会议讨论,财政局即时审批。

3、单次变更造价增加占合同价5%以下且金额在5-20万元,但累计变更金额不超过合同价10%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工程变更审查机构会议讨论,财政局即时审批。

4、单次变更造价增加占合同价5%-10%或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或者变更金额累计增加到500万元以下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工程变更审查机构讨论,财政局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批。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突破原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工程造价10%的,或超过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原项目审批部门重新审批。

3结语

以上是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对于工程变更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工程的变更错综复杂,应该本着“保证质量、控制变更、保证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强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管理,杜绝“三超”工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林深.论工程变更的实施和操作.山西建筑,200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