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2:41

村级财务情况篇1

一、改革的背景

(一)履行法律法规赋予财政部门管理农村会计工作职责的需要

《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会计工作。《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和有关配套文件指出:县级财政部门、经管部门要加强乡镇和村级财务管理,继续完善会计、村帐站审制度,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切实规范会计核标工作。为此,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财政部门也具备了开展农村会计服务的良好基础。一是各财政所已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零户经管,配备了开展集中核实的硬件设施和业务骨干,积累了集中核标工作的经验;二是财政部门农税征收主体到位后,财政干部与农户的交往增多、熟悉农民家庭收支情况,有利于财政部门开展会计服务,如实反映农村会计信息。

(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需要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村级财务管理出现了诸多新情况,一是财政直接管理的转移支付资金、农业两税附加、民政优抚资金、农民灾欠减免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在农村财务收支中的比例将逐渐增大;二是“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成为村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三是村组债务锁定和化解成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对农村能否实施有效管理,将直接关系农民负担能否真正减轻,关系农村税费改革的成败。因此,需要采取配套措施,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三)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需要

由于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我区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具体表现在:一是收支无计划,开支随意性大。往往造成入不敷出,寅吃卯粮只得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二是帐目不清,往来不明。部分村长期不记帐、不结帐、不对帐,有的会计师离任多年不办移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数据不全;三是资产管理失控。有的村干部直接插手现金收付,原创:坐收坐支甚至混水摸鱼,贪污、挪用等经济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村干部长期欠款、借款,由于清收不力,使“活帐”变成“死帐”。部分村新增固定资产不入帐,个人长期占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四是监督乏力,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由于有的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搞“一言堂”,村民理财小组没有直正参与村级财务管理。有的村长期不公示财务,即使公示也是内容不全,数据不实;五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队伍不稳定。村级财务人员大都没有接受专业培训,而且无证上岗现象非常普遍,财会人员说换就换,极不稳定。鉴于以上情况,农村财务管理亟待加强,以改变管理混乱的现状。

二、改革的设想

农村财务管理要想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混乱现象的发生,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为此,我们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在全区推行农村会计服务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和程序如下:

(一)设立机构。各乡镇(街办)(不含龙泉)财政所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零户统管中心合署办公。中心是接受村组委托、代管村组资金,办理收支结算,会计业务,保管会计档案的中介组织。行政上接受本级乡镇(街办)党委政府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区财政局的指导。

(二)清产核资。各乡镇(街办)应从财政、审计、经管、监察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对所属村组的财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以理顺帐务,核对往来,锁定债务,核实资产。

(三)接受委托。在实行服务之前,由各村向中心提交服务书面申请,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与中心签订委托协议。中心向各村作出确保资金“三权”不变,确保及时办理经济业务等主要书面承诺。

(四)两个取消。一是统一取消各村现有银行帐户,将现金和存款余额转入中心开设的银行帐户。二是统一取消各村会计岗位和机构。各村只设一名报帐会计,负责领取备用金,办理收支结算。

(五)统一核算程序。

1、统一记帐程序。中心按一村一帐的要求进行分户核算,统一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准则》。并实行会计电算化。

2、统一审批程序。村组的各项开支先由村负责人审批,然后每月一次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进行集中审核并盖章,达到一定数额的还要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最后再由中心根据有关要要求进行审核,对不合规的条据予以退回,不准入帐。

3、统一报帐程序。各村报帐员凭在中心领取的《资金结算手册》进行收支的结算。

①收入报帐程序:各村取收的一般性收入应在24小时内缴存到中心在银行开设的帐户内,并与中心办理收入报帐手续,对于区财政局拨付的转移支付和两税附加及农业税减免款,中心在收到拨款通知单后,根据明细分别记入各村帐户,并填写《收入进帐单》与报帐员办理收入报帐手续。

②支出报帐程序:中心按各村业务量的大小,对每个村核定一定数额的备用金,各村发生的一般支出由报帐员用备用金开支后,将原始凭证按审批程序审核审批后交中心报帐,中心根据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结存情况,对原始凭证再审后办理支出结算,补足备用金,对于村干部的工资,农业税减免、民政优抚金,农户拆迁补偿费等由中心根据花名册直达到个人,并填写《支出报帐单》与报帐员办理支出报帐手续;对于一事一议项目经费,村级道路建设经费由中心根据工程预算按进度直达到项目,并填写《支出报帐单》与报帐员办理支出报帐手续。

4、统一档案保管程序。中心统一负责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和装订成册工作,并妥善保管,三年后移交村民委员会管理。

5、统一会计信息反馈程序。一是中心在次月5日之前,向各村提供月度财务报表,交由报帐员加盖村委会公章后返回中心做帐;二是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的要求,在季度终了后的十日内,向各村提交财务公开所需的会计信息资料,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三是每半年开展一次财务收支分析,指导村组加强财务管理,及时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六)制定管理制度。一是制定票据管理制度,统一使用《湖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税收据》。票据的发放、回收、销毁等票据管理工作由中心负责;二是制定财务公开制度。季度、年度终了,中心负责向村民委员会提供各项资金的收、支、存明细情况及其他会计资料,由村民委员会向农民如实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中心设置电子触摸屏,方便农民查询;三是制定内部工作制度。中心统一建立凭证审核制度,资金对帐制度,内部岗位责任制等内部工作制度,以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廉政建设。

三、改革的预期效果

推行会计委托制,对村级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从而从源头上堵塞了各种漏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由乱变清。实行记帐后,由于做到帐目日清月结,支出审批手续齐全,收款票据和支出条据规范,帐证、帐实、帐帐相符,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村级财务情况篇2

一、村级财务现状

1、财务档案得到规范的管理。

以前村级的财务档案都没有得到规范管理,如:记帐凭证上的回行针、大头针已锈,也不取掉,没有装订成册;讲究点的就拿张报纸或塑料口袋简易装一下,不讲究的就散放一堆;有的财务档案被雨水打湿,字迹也看不清楚;有的被老鼠啃掉,如要查看有关财务资料,半天都找不到。现实行制后,各种帐册、票据有了专人的保管,分类编号,装订归档管理,并实行了档案查阅登记手续的程序。

2、摸清各村村务的家底。

本镇大多数的村在未实行委托制前,根本就没有认真对各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作过清理,帐目含糊不清,时间拖得过长,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固定资产有其名无其实,无专人管理,无安全存放,存在这些现象,给村级集体资金流失创造条件,集体资金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应收、应付的款项也不及时兑现,失去信任感,给群众干部带来不良的影响。我镇托管中心在村级财务移交前进行了认真调查,清理了各项往来款项和固定资产,在清理进程中能兑现的及时兑现;能作调整处理的及时处理,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存放地,专人保管,确保村级资金的安全。

3、收入来源明白。

我们对村干部、群众反映的个别村瞒报集体资金收入,收入不进帐的现象作了一次调查清理。了解近年来各村从区级部门、镇级部门和其他社会单位对该村的补助、捐赠款项是否入帐;本级收入应该收多少,实际已收到多少,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并对未入帐的部分进行了一次追缴,现以入帐。给了干部、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4、支出民主化。

在未实行委托之前,村级的各项支出基本上都是由村主任或支部书记一个人签字说了算,未征求村支两委其他同志的意见,或未通过社员大会讨论,搞得村支两委的其他同志意见较大,群众不满意。现实行委托制度后,按委托办法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甚至各村在某些项目的支出票据上,或正常的业务支出票据上,同时有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签字,方能做帐,实行了公开、民主的办法,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

5、财务实事求是,按时公开。

在未实行委任代表以前,村级财务有时不按时公开,公开的内容有时不齐全,应付了事,经不起群众的监督,老百姓不满意。现实行制以后,实事求是,按时公开,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有问题及时作了认真的调查、解释、纠正和处理。

6、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我镇制定了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出纳岗位责任制、报帐员岗位责任制、收支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会计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章立制,对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开支审批核准、财务处理程序、财务公开的时间和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存在的问题

1、对委托的认识不够。

大多数的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始终抱着“村民自治”管理的观念不放,认为实行委托是取代了村级财务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得不到自由。不象以前那样,村级想怎样管理就怎样管理,无视有关财经的规章制度。

2、报帐员履行的职责力度不够。

少数村级报帐员都是以村支两委主要领导的意见来对付村级财务管理,发生的财务没有按实际的事实来处理,变向合理、合法化时有发生。报帐员起不到应尽的职责,即起到了“”的作用。

2、审计力度不够。

认为本镇各村的财务收入都无其他资金来源,全靠镇级拔付的资金来维持工作,村级有点资金收入都不多,认为没必要进行审计。根据上级要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须进行调查、审计的事项,有时讲求人情,走一下过场,应付了事,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管理的职责。

三、今后的工作和建议

村级财务情况篇3

一、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村一级预决算制度流于形式,村级财务开支随意性大,投入规模超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承受能力,没有做到量入为出。

2、部分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缺乏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致使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很多。据抽样调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违规设立账外账。如有些村土地管理经费实行专项独立建账,未纳入村级统一的财务核算;二是票证管理不规范。有些村存在着村干部自领收据和收据保管不完整的情况。三是原始凭证不规范,许多都是白条入帐。

3、财务人员尤其是村会计、村出纳人员经常调整,移交手续不规范,钱款未结清。有的村原任干部在办理移交手续时甚至连公章也不交,使新任干部无法开展工作。

(1)违反规定乱开支。尽管农村税费改革中规定村级不允许有招待费、自行设立的奖金之类的费用报账,但有的村还是我行我素。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漏洞多,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3)会计核算不规范,影响会计记录真实性。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未达账项”、会计收支无依据、记账不及时、账务记录差错的现象。

二、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原因

1、管理意识淡泊。有的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的村干部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搞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无法完整反映村级财务整体面貌。目前各地存在着会计账目不规范,凭证混乱,审批不严,记账方法简单,结账不及时等情况。这就给有不良动机人员借机伪造、变造凭证,甚至纂改帐目,贪污挪用开启了方便之门。

3、财务公开不到位,管理不民主,监督乏力。许多地方没有透明度,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导致村级财务管理乱上加乱。

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而且许多农村基层会计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1、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在实现“双增”和保障农民群众权益中的作用,当前重点要规范村级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管理制度、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村级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等,使财务人员有章可循,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乡镇政府要加强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财务检查,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重视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要借助贯彻《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之机,认真开展一次自查和重点抽查,要求各村财务都要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薄和救济物备查薄、会计档案柜等。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及核算方法使用会计凭证进行会计核算,按期把账薄、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整理造册、登记、归档、妥善保管。实行统一账薄、统一凭证、统一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不断完善民主理财制度、资金审核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行为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要切实加强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即村账乡服务中心人员和村级财务报帐员应相对保持稳定,县、乡两级财政应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强对村账乡会计人员和村级报帐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村级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需要。

3、群众参与监督要充分,业务监督要及时。群众监督关键是要抓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由群众推选,并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选举通过,报乡镇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除参加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会议外,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村内所有收支凭证进行集体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群众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转项核查处理。

业务监督,就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监督。乡镇政府(农经站或财政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辅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把规范村级账薄、凭证和会计档案作为财务会计检查或审计的一项内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专职或兼职农村财务审核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以保障村级财务审计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提请乡镇政府或区委、区政府对侵害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村级财务情况篇4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问题探析

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过多种管理模式的探索。最初的村账站管、村财双代管,到后来的乡村农村财务结算中心,都在确保农村发展,规范财务管理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财务管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的问题。由于农村财务的双代管方法是在宪法以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农村财务经管的部门的管理方法往往是对于财务管理事务的。对于村干部的考核以乡镇政府为主导,经营管理部门没有管理村级财务的权限。

现行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实行的是农村经营管理站和财务核算中心合并办公的方式,由于内控机制需要完善,因此监管上普遍缺乏力度。

现行的村级财务监督机构中,村级财务监督民主理财机构的机制和人员一般都是不合乎规范的,村级负责人制定人员担任职责的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使得村级财务管理的指导存在盲区,缺乏让民主理财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和监督[1]。

对于村镇一级的资金划拨,财政所不能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使得资金拨入和划出缺乏统一的管理,形成了漏斗型的管理。由于这种管理中的缺漏,导致针对农业和扶贫资金出现很多不一样的账目,如先保障后拨款,使现行的财务中心的核算中心的记账方法,总是以农业部门的报账为基准,而真正的资金状况只有经办人才知道,容易留下财务隐患。在村账由于站管后,各地的资金报账由出纳负责,条块分裂的情况加剧,村级的资金收支无法全面得到反应。

(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由于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尽管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财务管理制度,在源头和过程中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但是依然存在管理和服务脱节的情况,无法实现农村财务和模式的统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政策的出台,管理制度被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例如关于村级债务债权,村级资产管理等等,拟定了很多预算、决算管理制度,但是依然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制度的管理一般都是蜻蜓点水一样,真正的制度流于形式。再就是越俎代庖的操作问题,有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本身不懂财务管理,或者不了解财务物管理制度,因此,对于财务收支只限于审批权限和工作流程的管控,真正的财务管理村内空白。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重大事项和集体资产的处置呈现不稳定的现象。本该由村民大会和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或者由村委讨论通过的问题,往往由一个人就决定了,使得相关的制度规定形同虚设。

(三)农村财务监督机制的问题。由于村内的财务内控监督机制存在失衡现象,因此村级财务管理中,一把手如果失去控制,那么就会导致整个村级财务出现时空的问题。村级财务的审计工作中,很多经济问题都是由于村主要负责人出现了问题,暴露出来,最后导致村干部的分配指令都无法落实到位[2]。

农村财务核算中心的内部记账出现的监督机制的不合理的问题,是缺乏成熟的记账业务造成的。这部分的工作本应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进行,但是往往记账人员的主观意识决定了实际工作,造成了记账工作的良莠不齐。

(四)货币控制的松懈问题。由于货币资金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是较为活跃的资产,也是最容易流失的资产,因此日常管理活动中,往往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货币资金的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插手较多,很多农村干部经手财务工作后,由于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就不愿意轻易防守,一个村出现了很多个出纳,从书记到村主任,再到调解组的组长,都愿意经手货币资金而不肯入账,当经手的资金用的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后,就用零金额进行结报。另外对于现金的库存管理也容易出现超限额的情况,虽然再实行了制度后有所好转,但是依然存在现金存放超预支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公私部分的情况,农村出纳在对集体的资金进行管理的时候,无论长款还是短款,都喜欢统一进行管理。不分公和私。当对公账户出现亏空,甚至从私人账户进行提取以填补空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结报的不及时,当集体财务需要节能型日清和月结的时候,拖欠结报的情况十分盛行。甚至出现过有的村的出纳用随货联进行报销,时间隔了很久又用收据进行报销的情况,这种重复报销的现象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经常出现,让一些出纳利用固定检查的时间空隙,为自己获取利益。

(五)挥霍公款的情况严重。在农村的财务管理中,出现收支失衡,非生产型开支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村集体收入少,正常的开支难以维持的情况,村干部却大手大脚,有钱就花,不想没钱的时候该怎么办。有的村级集体虽然经济情况较好,但是村干部贪图享受,用公款购置小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游山玩水等,导致公有账户亏空严重。

(六)对于村级的账目管理混乱,是由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的手续往往不全面,账目混乱不清,因此在财务科目设置上存在流水账,不规范的情况,真正的财务收支的情况以及查账的力度不够。专业的财务人员的缺乏,使得很多账目是一笔笔糊涂账。尤其是近些年来,经济情况好转的情况下,有的农村干部大肆分钱分物,村集体缺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助长了不正之风,也使得账目没有得到统一保管和使用[3]。

二、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由于农村的财务监督渠道的不畅通,使得司法机关的监督缺乏力量。对于农村经营管理中的贪污等职务犯罪,检察院等监督较为松懈,对于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公安机关也没有进行及时的立案侦察。村干部的党员违纪行为,纪检部门虽然也查处,但是力度上比较松懈,村民对于农村集体的财务管理,不关心,不过问,使得民主管理流于行驶。所有的问题导致了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缺乏力度。违纪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震慑,问题听之任之,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解决。

(二)农村财务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的问题,也是导致农村管理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乡村干部普遍存在重税费、轻管理的认识短板,因此在管理意识上,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调查不研究,面对财务管理的低水平不提高不学习,助长了务管理的混乱情况的蔓延。即便是财务政策是好的,但是在实施上却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有的额主观财务的村干部甚至不懂财务,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造成财务管理的新老问题堆积成山,造成一片混乱的局面。

三、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村干部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端正为农村群众和产业建设的服务意识,加强财务管理。

(二)建立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对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加以控制。实行会计委员会制度,根据农村实际,实行全社会公开招聘财会人员的机制,培训考核和择优录用相结合,开展民主理财制度,做好财务审批和集体收入分配的工作。重大的事情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资金的使用要进行审核,村干部的支出要定期公示等等。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实行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因此日常的财务管理,要紧跟时展,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加强新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科学优质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营体系。

参考文献:

[1]生雪莹.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4(2):17-18.

村级财务情况篇5

村级财务管理是困扰农村基层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全面了解我县村级财务管理情况,促进该项工作规范发展,县政协经济委在周雅英、华实佑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经济委部分委员,并邀请县农业委、财政局有关人员于8月中下旬对我县部分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按照山区、湖区、坂区、洲区四种类型选择了北浴、千岭、凉亭、汇口四乡镇八个村作为调研点。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看帐册、走访农户等方式,重点调研村级财务管理、农村财务“乡村联管”运行情况、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情况。调研组未到的乡镇,同步开展了书面调查,广泛听取和了解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成效和经济状况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全面推行财务“乡村联管”的实施意见》,大多数乡镇基本按照《意见》做到“四不变”(即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独立核算权不变,村债权债务管理权不变,经营自不变)和“八统一”(即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民主理财制度,统一财务公开制度,统一记帐方法,统一使用票据,统一报帐时间,统一审核记帐时间,统一帐据归档保管),对提高全县村级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

建立了管理机构。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农村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级财务的监管。

推行了“乡村联管”。大部分行政村由乡(镇)农经站对村级财务实行帐据代管。在代管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形式:一是村级财务档案乡镇管理,每季或每月集中在乡镇记帐,接受财政所、农经站的指导和监督;二是村级财务档案乡镇管理,帐务由财政所代记;三是仅仅管理了村级财务档案和票据;四是设有联管办,但基本上没有管理。全县出现了参差不齐的情况。

严格了审批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离不开民主监督,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小组是对村级财务实施监督的组织。各行政村在民主监督中要求,对每一笔开支,经办人均要在票据上注明开支事由,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批。

实行了财务公开。广大群众对农村集体财务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从调研的情况看,全县绝大多数村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财务公开工作。

同时,在村级财务运行中,除极少数村(社区)外,经济状况不容忽视:

村级收入匮乏。调查中发现,村级集体经济总体水平落后,运行十分困难。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的支出全部由转移支付资金承担,仅仅用于村干工资、五保户供养和办公费支出,其它收入很少。从而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村级组织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的功能,制约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村级负债沉重。在调查的八个村当中,除少数几个村经济状况较好外,大部分村是负债运转,少的负债几十万元,多的几百万元。形成债务的因素主要有以前村级垫付的农业税款和兴建村部办公楼、村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教育费用支出、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配套资金和贷款利息等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调研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联管”不到位。在推行村级财务“乡(镇)村联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县农业委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县财政局为会计工作主管部门。由于各乡镇农经站一般只配置1名人员,财务管理业务水平不高,参加乡镇中心工作任务重,受精力和能力的影响,致使村级财务联管工作走了过场。部分乡镇把该项工作交给财政所,但财政所做起来也觉得师出无名,困难不少,因而对联管工作疏于管理,形成了大家都未管的“真空”。

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建帐不及时。个别村会计工作拖拉,不及时建帐,更为严重的是少数村存在“包包帐”、“断头帐”问题。二是明细帐设置不全。有的村应收款和内部往来科目虽设置了明细帐,但其它科目仅在摘要栏中作了记录。三是总帐与明细帐不相符。由于会计与出纳对帐不及时,有的村会计和出纳员甚至长期不对帐,造成总帐与明细帐不相符。四是帐务处理错误较多。村级会计在进行帐务处理时,经常是以收抵支,差额入帐,不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处理。五是票据管理不规范。收据、自制单据、“白条子”入帐,以借条、欠条抵库,坐收坐支现象等极其普遍。六是会计档案管理不善。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个别村会计档案保管不完整。

民主理财不民主。少数村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走向了极端。一种情况是,个别村的理财小组成员与村干部关系较好,对不合理的开支进行否决时当了“老好人”;另一种情况是,在行使监督权时夹杂着个人的好恶和私心,做了“死对头”。同时,少数村在财务公开上遮遮掩掩,对受托查阅审核的村级财务帐目有时被加以限制,影响了民主理财的效果。

会计队伍不稳定。由于受村级三年换届一次的影响,会计人员变更快,调换随意性大,导致村级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落选会计中,一部分人不及时办理财务移交手续,导致村级财务管理脱节;有些人出门打工,不交帐务,造成接任会计财务记帐从零开始。由于人员更替频繁,有些新任会计基本不懂业务,而主管部门也不能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直接影响了村级财务的管理水平。

转移支付不够用。转移支付资金是取消农业税后,为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而下拨的财政资金。近几年来,资金额度一直没有增长,根本维持不了村级的正常运转,甚至连村干的工资也难以兑现。

三、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村级财务在经历了从“三提五统”到“转移支付”、从“取”到“予”的转变之后,一些在变化了的形势面前采取的应变措施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加上撤村并村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更加引发了一些新的财务管理上的矛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乡村提出的村级财务委托的体制模式可以施行。在乡镇设立专门机构,由村委托乡镇管理,村里只设报帐员。这样做,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围绕这一重大体制改革举措进行参政议政,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既立足于财务管理又跳出财务管理谈管理,力图侧重于宏观上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放在发展的大平台上来审视,分别从舆论引导、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工作运转和减债增收等方面作一些思考,是以为建议。

宣传引导与依法办事相配合才能不反复。实行村级财务委托,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一是要向群众宣传清楚。村级财务委托是维护群众利益、让村级财务得到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财务上送群众一个明白,使村级财务真正步入良性管理的轨道。二是要提高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在调研中,多数村干赞同这一改革举措,认为可以还干部一个清白。但一些财务状况较好的村干有顾虑,担心村级财务委托后,不能再象以往一样,财神爷要饭——装穷,害怕从此在项目和资金上得不到乡镇的照顾,一些合情不合规的开支受到限制。我们在制度的制订上要给他们吃上定心丸和放心丸。三是要履行法律程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民利,遵循自愿原则,在民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善有关法律手续,实行依法委托。四是要引起乡镇领导的足够重视。要加强领导,实施前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不可简单行事,要防止把矛盾集中到了乡镇,给工作带来后遗症,造成新的不稳定。可以按照“先清理,后”或者“暂时搁置过去,努力规范现在,逐步化解矛盾”等办法进行,通过周密的部署安排,顺利地过渡到新的管理体制上。

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相协力才能不折腾。村级财务监督和管理是上级农业主管部门赋予农经管理部门的职责,但由于我县农经力量薄弱,形成了在该项工作上的“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局面。目前,村级财务工作管理得较好的乡镇,基本上是由财政所在承担此项业务,但财政所管理起来又名不正言不顺,加上自身工作压力就不小,这样一来,又会造成“有能力”、“没精力”的不利形势。鉴于“三农”政策主要依靠农业和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为既方便与上级部门相对接,及时掌握有关政策精神,又发挥各自优势,既分工又合作,我们认为,在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比较适宜,以财政部门为主管单位,负责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帐务处理、资金管理和村级报帐等工作,农经人员负责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和监督。在实行这一管理体制时,要协调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同时,乡镇财政所当前又承担了大量的为民服务、民生工程、一事一议、惠民资金发放、家电下乡以及本次施行的村级会计委托等工作。要切实增强其协调能力和业务素质,提高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水平。

制度健全与常抓不懈相结合才能不失控。我县主管部门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制订了不少好的制度,在实施村级财务委托前只要认真加以完善并切实实施,就能收到实效。在制度的制订上,一是要坚持科学性,做到能用、管用、好用。能用就是符合实际和特点,如要求村做到“零招待”和“零白条”就值得商榷。管用就是要有效果,要做到“管而活”,又如许多村是靠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来维持正常运转的,在制度设计时应实施正向激励,不能捆住了发展的手脚。好用就是可操作性强,在执行中可以对号入座,让死规则能够看守活世界。二是要做到完整性。从事前、事中到事后,要环环相扣,从帐务处理、公开监督、考核奖惩等,要构建一张完整、立体的制度网络,因为绳子总在细处断,财务管理的缺口往往是从制度不完善处打开的。三是要做到合法性。制度的条款要符合法律精神,否则,发生纠纷引讼时,败诉的必定是制度的制定者。四是要坚持创新性。制度的完善是相对的,不完善是绝对的。要适应实际,与时俱进,既不能超越现实,也不能墨守成规。五是要坚持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制度是用来执行的,执行制度靠人。凡是村级财务能够规范管理的,那里的干部素质就高,反之亦然。制度的科学性和到位的执行力相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就能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村级财务情况篇6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目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之中的核心环节。当前在许多的基层农村却存在有大量的审计工作不规范、不合理、走形式过程等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形式、审计结果等四个方面来就目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并结合本文研究提出了完善内控制度、提升人员素质、实施公开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村级;财务审计监督;问题;对策

开展好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是确保对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内容及任务,是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保障与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目标与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依然存在有制度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情况,以使得村集体的财产流失情况加剧,一些违规问题不断出现。本文将主要就在对目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基本情况概述

本文试以福建长乐市古槐镇竹田村为例进行研究,该村下辖有村民小组31个,现有农户数1396户,其中人口5440人,全村劳动力人数2850人,可耕种土地面积共计1650亩。村两委干部8人,村民代表59人,党员93人,民主理财成员5人,财务按月公开。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36元,年均增幅12.5%。

2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文对竹田村基本情况的概述,同时结合以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下文将主要就目前在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当中,较常出现的一些审计问题予以阐述,具体包括有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形式、审计结果等四方面的问题:

2.1审计对象

目前在一些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之中审计资料还存在不够完备及规范的情况。村一级的财务机构因为内部控制度依然不够完善,依然存在有较多的现实问题,例如:部分存在以大额度现金付款、入账发票不正规、工程项目的财务结算未经审核便予以保障等情况。因而在针对村一级的财务工作进行审计时,出现会计资料不太齐全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还有其他一些村财务未能够设立相关的专有登记账簿、核查账簿等,一些村财务所设置的账目出现缺失无法核对,未能够依据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予以财务审计,一些账目信息依然采用流水式的账簿记录形式,对于原始的账目记录凭证未予以保存,亦或是保留的财务凭证有缺失。此外还有一些票据的办理人、证明者与审核人员,以及相关的民主理财人员对于财务公章的签订未予以详细的核对,所记载的各项会计活动不够详细,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

2.2审计主体

在村一级的审计工作当中往往相关的审计机构不够健全,相关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也较为有限,而政府部门对于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在政府财务部分针对村一级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及审计之时,大多地方都未能够设立以专业的村级财务审计部门,同时也未能够配备以专职审计人员。一般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是由乡镇一级的审计人员所承担管理的。但是这些乡镇一级的审计人员往往其本身还需要承担一些工程、项目以及单位内部的审计活动,而村一级的财务审计仅是其众多工作内容当中的一项,因此必然无法投入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之审计量较大、人员稀缺等因素的影响,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无法得到较为良好的落实。并且一部分的村级财务审计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程度也有所欠缺,对于审计业务的知识内容掌握的也较为有限,审计能力较为不足,以上诸多因素均直接或间接性的限制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3审计形式

由审计形式方面来看,村一级的财务审计工作对于审计结果的公示透明性较差,财务审计的公示过程往往会流于表面。针对目前村级财务审计来说,审计结果公开在村一级仅限于村两委成员中,要想更大范围的做到审计公告的公开、透明依然还存在有极大的困难性。而村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则必须要对全体村民负责,要做到详细、公正、高效的依靠于人民群众,将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出来,促使财务审计与广大群众民主理财相结合,利用对审计结果的通告公式,来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以使得更为广泛的村民群众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到村集体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在村级财务管理与经营过程之中所出现的问题。

2.4审计结果

在村一级的财务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责任的追查机制缺失,责任问责难以落实。当前因为审计结果应用不合理、联动机制不完善等情况的存在,致使审计结果的责任追查、问责无法落实。①乡镇以及未能够建立起相关的审计结果应用制度,为能够将审计结果与村干部的任期考核、年度考核、评优争先等相结合起来;②未能够同相关的检查部门进行联动,使得对于审计结果的应用严重不足。针对审计结果所提出的各类建议及改进要求,使得问题被搁置、拖延,基本无法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来针对其进行处罚并下发整改通知,因而致使审计工作走向困局;③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十分复杂,人际间的关系处理往往是基于人情世故,致使广大村民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走过场的理解层面,质疑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使得审计工作的权威与公信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通过对上述四方面出现的审计监督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同时结合以竹田村的财务审计情况,指出了竹田村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非生产性开支过大;②水利卫生费垫付较多;③集体资产资源没有按规定进行招投标;④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赔青未落实等情况。

3解决村级财务审计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应对上述村级财务审计所出现的四方面问题,以及结合以竹田村的实际情况,下文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3.1完善内控制度

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是确保其它财务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因而乡镇一级政府部门应当协助各村建立起村级内控制度,以促使村两委能够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并且做好相关的会计审计工作,即要求对于审计的资料要做好完善、齐全,各类会计报表的登记、编制工作要做到进一步的规范,从而降低财务审计工作的难度,提升其工作效率。

3.2提升人员素质

开展有效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保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要促使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能够长久健康的开展,则应当构建起一支政治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能够依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及时、高效的审计工作。相关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上级审计单位所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以及自身平时的自我学习等途径来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将理论应用与工作时间予以更加良好的结合。

3.3实施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在完成审计工作后,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规制度,对所审计的内容予以公示,确保审计工作的透明化,促使每一名村民都能够明确掌握村集体财产的审计情况,以及在审计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尤其是针对一些人民群众所热切关心、反应最为强烈的,同群众利益联系最为密切的审计项目上,要采取更为详尽、客观、公正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告知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3.4加大执法力度

针对审计过程当中所查出的不规范问题,要坚决予以打击处理,加强审计执法的力度,不断完善并健全审计责任追查制度,切实做到执法从严、违法必究。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当地纪检部门的合作,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对于出现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保护村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对于竹田村目前所存在的财务审计监督问题,现依据上述应对策略及《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提出了几点整改意见,其主要包括有:①村干部要按照村财支出有关规定控制总额和限额,增收节支。②村干部应立即商议研究,并根据村民公约和公告等民主程序,督促包区人员及时收回应收代垫款项,保证村集体资产利益不受损。③村干部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未登记在册的集体资产资源闲置事宜进行商讨研究,并按规定进行发包发租招投标,增加村集体资产收益,更好地为村民服务。④村干部应按上级要求的标准及时发放未发放的赔青款。

4结束语

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关乎着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要事、大事,是促使党与群众加强密切联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途径,因而健全并增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至关重要,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并将村级财务审计落到具体的实处。

作者:潘杨东单位:长乐市古槐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金莲.试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0).

[2]彭广军.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4):64.

[3]靖昉.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3(11):182~183.

[4]李小满.浅议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7):173.

村级财务情况篇7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根据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县各乡镇经管站的2009年度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计对象

全县各乡镇2009年度村级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二、审计内容

(一)财务活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村级财务收支、费用支出控制、报帐程序,村干部固定工资及各种福利补助发放,村级债权债务往来,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等。

(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会计任期及离任审计。

(三)强农惠农资金管理情况:主要包括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是否按规定使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以及其它各种惠农补贴资金是否发放到户;上级划拨或接受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涉农收费情况:向农民收取的有关费用是否开具了减负部门和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专用收据;是否存在乱收费和搭车收费;上级有关部门或单位是否委托村级组织向农民收费;是否将部门或单位经费的缺口转嫁给村级组织等。

(五)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情况:是否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操作,资金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的使用等情况。

(六)会计基础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工作机构设置、财会人员配备、岗位责任管理;会计核算的科学规范,账簿记载的清楚、准确、连贯和完整,会计票据的使用,会计科目的运用,会计凭证的装订,会计档案资料保管等情况。

(七)财务公开情况: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

(八)推行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情况。

三、审计方式

本次审计由县农业局组织县经管站实施,采取实地审计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以乡镇为单位,集中在乡镇经管站实施审计。

四、审计时间

审计工作从通知下发之日开始至今年12月底前完成,各乡镇具体审计时间另行通知。

五、审计职权

(一)要求被审单位报送和提供有关账簿、会计报表、文件和有关资料。

(二)对审计中发现违规增加农民负担,非法侵占集体资产以及挪用、私分集体资金的行为,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三)相关单位和个人对审计定和处罚既不申请复审,又拒不执行的,依法强制执行,有权建议并追究经办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四)对阻挠、拒绝和破坏审计工作的单位,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封存其账册,冻结其银行账户,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五)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有关负责人的事项,应如实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政府报告。

村级财务情况篇8

一、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监管模式粗放,财务情况形势严峻。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财务工作缺乏严明的纪律,村集体资产严重流失。一些地区,在开展集体土地、集体资金租赁等活动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地监督,以至于出现了收入不记账、发包、私自运作、独吞集体财产等违法活动,最终致使集体资金消失于无形当中,损害了农民自身的利益;其次,胡乱举债,使村集体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发展村级经济时,尤其是建设新农村时,某些村落不考虑自身情况,随意借债,导致村级债务越积越重,严重削弱了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二)村账代管工作薄弱,代管行为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工作存在着很多弊端,一些乡镇并未执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政策或只是划拨部分资金来委托管理;第二,记账、管理并未分离,缺乏必要的监管。一些乡镇并未遵守“会计委托协议”,负责农村账目的经管站通常采取的是记账,同时又负责监管及审计工作的不合理模式;第三,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村账代管”本来是一种镇村共同监管的新型财务监管模式,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一些村把账务移交给镇相关部门后,不再过问,没有意识到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三)内控体制不完善,监督体制虚同摆设。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村级财务工作采取的是粗放的管理模式,有许多内在体制问题亟待处理,如那些重要的财务决策没有采取民主投票的形式,许多财务开支没有履行合法的程序,相关的招待费、职务消费缺乏必要的监控。虽然一些村设置了自身的内控制度,但因为落实不到位,致使所谓的监督只是一种摆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财务账目不透明,违规问题十分普遍。虽然我国很多的村落都采取了会计委托的财务模式,但就目前的形式来说,各地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层出不穷。“村财代管”只是统一核实了农村的账务,由于农村自身监管结构不完善,理财部门流于形式,没有实现监督或约束村领导相关活动的目的,一些村领导甚至是独断大权,村财务账目不透明,村民对于财务问题一无所知,致使一些村干部以此牟取私利、中饱私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经费投入不科学。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很多政策逐渐倾向于农村建设,财政补贴逐渐提高,但是投入于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经费相对来说还是偏少。村级会计人员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不能完全理解教材内容,缺乏同外界沟通的机会,以至于自身水平没有显着提高。在我国,绝大多数“村账乡管”的机构没有足够的经费购买会计电算化系统,导致会计人员如古代的“账房先生”一样,每天手动记账,工作量大而效率低下。

二、村级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成因

(一)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重复,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农村财务的管理工作一直是由经管部门负责的,该部门不但要聘请会计人员来登记、核实财务账目,还要主管审计监管工作,工作内容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重叠且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

(二)工作人员缺乏法制意识,民主理财流于形式。一些村领导缺乏法律意识,会计人员不熟悉相关的财会法律法规,财务体制不完善、不按规章制度来办事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财务缺乏透明度,导致某些村领导任意使用集体资产为自己牟利,不愿意彻底地公开财务状况;一些村民担负着监督的使命却没有必要的补偿,再加上文化水平低下,不了解系统的财务知识,慢慢地不再参与农村理财活动。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没有强大的会计队伍。当前,绝大多数的村级会计工作者都没有从业资格证书,此外受到村换届选举等制度的影响,人员流动较大,会计人员无法接受一整套的培训学习。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农村会计人员还有自身的事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管理账目,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致使农村会计工作者的流动性特别大,没有条件组建一支强队的专业会计队伍。

(四)财务收支缺乏科学计划,预算监管难以操作。预算监管在村级财务工作中很难有效的展开。财务收支没有科学的计划,盲目性很大,村财务收入、赊欠挂账现象普遍,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资产情况不明,导致民主监督、财务公开形同虚设。尤其是那些自身条件优越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财务工作却严重滞后,财务状况不透明,导致村民产生了不满情绪,不利于地方的稳定。

三、改善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村财监管的意识。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要想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村级财务组织必须管理好、科学高效地运用这些资金。完善村级财务监管工作不但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同时更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它关系着农民自身的利益,关系着农村面貌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地方的稳定,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速度及力度,所以我们必须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颁布相应的政策,以改变我国村级财务工作的现状。

(二)牢固会计基本工作。第一,要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来办事,务必实现收有凭、付有据,保证账目数据的真实性、透明性;第二,要打破当前村级会计工作者多部门管理的现象,全部纳入到财政机关加以管理,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构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及评价体制;第三,上级财政机关要加强扶持力度,依据实际情况逐步落实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落实会计委托及民主理财政策,规范村级会计活动。第一,依照《会计法》等规章制度的要求,正确梳理账务管理和监督间的关系,按要求构建并完善财务监管规章制度;第二,增强村民的理财观念,坚持执行财务公开政策,努力避免财务信息不透明、监督制度形同虚设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坚决执行村民自主参与讨论重要财务问题的政策。

(四)加快建设内控制度,杜绝监督漏洞的出现。在全面宣传财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民主理财观念的前提下,把握村级财务监管的不足之处,加快建设不相容职务分离操控、授权和审批操控、预算监管、资金安全操控等内控制度,务必确保财务收支实现依法办事,杜绝资产凭空流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财务数据真实透明。

(五)努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加快会计队伍建设步伐。务必做到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构建村级会计人员奖惩制度,为会计人员创造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村级财务情况篇9

一、目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务管理混乱。集中表现在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财务制度不健全,无专职财务人员,财务收支混乱,开支不透明,不公开,部分村官新官不理旧账,后任不管前事,只接钱不接账,致使职责不清,经济责任难以区分;部分村组干部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浑水摸鱼,乘机挥霍浪费集体资财,甚至挪用公款、;大部分集体资产管理无序,村干部任职一届,债务增加一层,“富了和尚穷了庙”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干群关系不融洽,群众信任度不高。

二是现行的“村财乡管”制度仍有缺陷。“村财乡管”制度解决了村级组织无专职、专业财务人员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组财务的规范化。但由于管理范围大、涉及面多,再加上各村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很难摸清村级财务的实际情况,管理也就流于形式。另外还由于“乡管”在报账程序、发票审核上的正规要求。致使大部分未能取得正式凭证的支出改头换面堂而皇之的列支,甚至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采取虚开发票报账,村级组织重新记账分配支出,一方面导致“乡管”账务成了假账,真实性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小金库”以及由此引发的隐患。

三是监督缺失。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配合实施“以发展城市经济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每年用于农业农村的专项资金日益增多,在主客观上都要求对村级财务收支加强监管,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而原有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村干部钻空子,乱支乱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甚至贪污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致使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不满意见增加,干群矛盾激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和稳定。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同程度既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损坏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开展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杜绝与防治这些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村级组织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促进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

二、开展村级负责人审计的基本思路

200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及此前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中纪委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意见》的任务分工要求,分别将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以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明晰化,这为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使这项工作在制度上有了支持和保障。

但是毕竟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相对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审计的组织、实施以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及评价方面都没有规范性的操作规程,所以应该坚持本着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指导原则,在计划安排上慎重考虑,既要积极应对,更要加强风险控制,特别是针对村级组织财务混乱的现状,在审前调查阶段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尽量考虑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特殊性,不可依照常规性审计去推断并据以制定审计重点。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更是要突出保证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点,做到严谨细致,力求审计结果客观公正,最大程度的降低审计风险。

另外村级组织财务形式属集体经济,而《宪法》和《审计法》没有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的职权。而村级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势必要涉及村级经济,所以审计的法律依据必须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地方人大或政府制定的法规、规定、办法、制度等,这就要求在审计思路上一方面更加慎重健全,做到师出有名,有理有据。同时也呼唤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跟进,积极赋予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主体具有执法权,并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农村集体经济有关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做出处理、处罚。切实为村级组织审计提供有力的保障,使之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一)审计内容和方法

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质上是对其在集体领导负责制下所扮演的角色的审计,即所肩负的经济责任审计。对“村官”经济责任审计什么,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工作效果。村级组织负责人在经济方面的职责决定了对其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村级组织的实际,注意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二是真实、合法、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勤政和廉政并重的原则;四是突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原则。做到既突出重点,又不挂一漏万。按照上述原则,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应涵盖以下主要内容:①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②集体资产、负债的真实和完整性情况;③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效益情况;④村委会较大投入项目的管理、效益情况;⑤土地、林木等资源使用权的出售,出让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情况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收支情况;⑥国家发放给农民的粮食、低保、医疗保险等补贴资金实际到位情况;⑦“村官”本人勤政廉政情况等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但在实际操作中,村级组织的经济结构、规模、形式大相径庭不一而足,审计内容应该根据审前调查所了解的详细情况有所偏重,抓住实质内容,比如对经济规模较小的村级组织可以偏重于财务管理和本人廉政情况等方面的经济责任,而对经济发展规模较大的就要兼顾重大活动决策等方面的经济责任,以利于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效果。

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立足于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并据以分清村级负责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而鉴于上述的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相对混乱又长期缺失监督的客观实际,所以在审计方法上应当突出采取账内和账外相结合,内查和外调相结合,审计组织和村民理财小组相结合的具体审计方法。在审前调查中,应分别召开由村“两委”、村民理财小组、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审前座谈会,宣传审计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村级组织和村民的顾虑和误解,争取理解与支持。在实施审计中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在摸清村级集体经济家底的同时,突出对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涉及集体资产出租及处置、债权债务管理、土地发包承包、征地款处置、专项资金管理、村干部收入分配,乡规民约的制订与执行、财务公开、重大投资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开展重点审计。同时注意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由于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管理制度,部分村规民约与国家有关规定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审计人员必须在坚持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充分的考虑,不能搞一刀切,要灵活处理,审计定性上需要慎重、处理宜灵活。

(二)审计报告和评价

村级财务情况篇10

一、目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务管理混乱。集中表现在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财务制度不健全,无专职财务人员,财务收支混乱,开支不透明,不公开,部分村官新官不理旧账,后任不管前事,只接钱不接账,致使职责不清,经济责任难以区分;部分村组干部财经法规意识淡薄,浑水摸鱼,乘机挥霍浪费集体资财,甚至挪用公款、;大部分集体资产管理无序,村干部任职一届,债务增加一层,“富了和尚穷了庙”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干群关系不融洽,群众信任度不高。

二是现行的“村财乡管”制度仍有缺陷。“村财乡管”制度解决了村级组织无专职、专业财务人员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组财务的规范化。但由于管理范围大、涉及面多,再加上各村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很难摸清村级财务的实际情况,管理也就流于形式。另外还由于“乡管”在报账程序、发票审核上的正规要求。致使大部分未能取得正式凭证的支出改头换面堂而皇之的列支,甚至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采取虚开发票报账,村级组织重新记账分配支出,一方面导致“乡管”账务成了假账,真实性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小金库”以及由此引发的隐患。

三是监督缺失。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配合实施“以发展城市经济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每年用于农业农村的专项资金日益增多,在主客观上都要求对村级财务收支加强监管,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而原有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村干部钻空子,乱支乱用集体资产和资金,甚至贪污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致使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不满意见增加,干群矛盾激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和稳定。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同程度既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损坏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开展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杜绝与防治这些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村级组织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促进村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

二、开展村级负责人审计的基本思路

200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及此前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中纪委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意见》的任务分工要求,分别将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以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明晰化,这为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使这项工作在制度上有了支持和保障。

但是毕竟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相对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审计的组织、实施以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及评价方面都没有规范性的操作规程,所以应该坚持本着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指导原则,在计划安排上慎重考虑,既要积极应对,更要加强风险控制,特别是针对村级组织财务混乱的现状,在审前调查阶段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尽量考虑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特殊性,不可依照常规性审计去推断并据以制定审计重点。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更是要突出保证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点,做到严谨细致,力求审计结果客观公正,最大程度的降低审计风险。

另外村级组织财务形式属集体经济,而《宪法》和《审计法》没有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审计的职权。而村级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势必要涉及村级经济,所以审计的法律依据必须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地方人大或政府制定的法规、规定、办法、制度等,这就要求在审计思路上一方面更加慎重健全,做到师出有名,有理有据。同时也呼唤着相关法律法规的跟进,积极赋予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主体具有执法权,并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农村集体经济有关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做出处理、处罚。切实为村级组织审计提供有力的保障,使之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一)审计内容和方法

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质上是对其在集体领导负责制下所扮演的角色的审计,即所肩负的经济责任审计。对“村官”经济责任审计什么,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工作效果。村级组织负责人在经济方面的职责决定了对其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村级组织的实际,注意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二是真实、合法、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勤政和廉政并重的原则;四是突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原则。做到既突出重点,又不挂一漏万。按照上述原则,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应涵盖以下主要内容:①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②集体资产、负债的真实和完整性情况;③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效益情况;④村委会较大投入项目的管理、效益情况;⑤土地、林木等资源使用权的出售,出让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情况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收支情况;⑥国家发放给农民的粮食、低保、医疗保险等补贴资金实际到位情况;⑦“村官”本人勤政廉政情况等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但在实际操作中,村级组织的经济结构、规模、形式大相径庭不一而足,审计内容应该根据审前调查所了解的详细情况有所偏重,抓住实质内容,比如对经济规模较小的村级组织可以偏重于财务管理和本人廉政情况等方面的经济责任,而对经济发展规模较大的就要兼顾重大活动决策等方面的经济责任,以利于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效果。

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立足于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并据以分清村级负责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而鉴于上述的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相对混乱又长期缺失监督的客观实际,所以在审计方法上应当突出采取账内和账外相结合,内查和外调相结合,审计组织和村民理财小组相结合的具体审计方法。在审前调查中,应分别召开由村“两委”、村民理财小组、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审前座谈会,宣传审计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村级组织和村民的顾虑和误解,争取理解与支持。在实施审计中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在摸清村级集体经济家底的同时,突出对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涉及集体资产出租及处置、债权债务管理、土地发包承包、征地款处置、专项资金管理、村干部收入分配,乡规民约的制订与执行、财务公开、重大投资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开展重点审计。同时注意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由于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管理制度,部分村规民约与国家有关规定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审计人员必须在坚持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充分的考虑,不能搞一刀切,要灵活处理,审计定性上需要慎重、处理宜灵活。

(二)审计报告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