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9:50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跨界融合特征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二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或者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一、办学主体的跨界

职业教育已经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它已走进社会教育的领域,与行业、企业、社会密不可分,从办学主体来看,除教育主管部门办学以外,还有行业办学、企业办学、社会贤达个体办学、校企合作办学。从办学的内容来看,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到行业、从教材到岗位,都远远超出了教育主管部门的界域。

二、生源类别的跨界

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贤同仁已能够坦然面对中职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的现实,从原来的尖子生源到现在的末等生源,从原来的“招生办”到“找生办”,即使这样,还是不能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职业教育形势。

取消中职招生分数线、取消应历届的区别、中职学籍有效期由三年变为六年、具备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可以申请入学、退伍军人、下岗工人、转岗工人、失地农民等人人可以上职高这些改变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是无界域、面向人人的普及民生技能的惠民教育,是培养全民劳动者职业意识和素养的教育。

三、师资队伍的跨界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而技能人才的培养光靠理论传授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实践才行。聘请企业、行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或在社会公开招聘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如果只局限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机械地强调学历、职称、专业等,那职业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规划发展纲要》和安徽《创建职教大省》也提到职业学校实训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企业、行业、社会)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

四、教学资源的跨界

普通教育是不出校门的教育,而职业教育不仅要在普通教室上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教室上专业理论课,还要在实训室上实训课;不仅要在学校里学习,还要到行业、企业参加教学见习与定岗实习,学生不仅接受学校的校园文化,还要熟悉企业文化,这就需要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校企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五、课程体系的跨界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学校办学要紧紧瞄准企业与市场,要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指导意见中也提出,专业对接企业,课程对接岗位,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上不能学校一方来决定,要学校、行业、企业根据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来共同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该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的课程,是集教、学、做、练、测、评于一体的跨界课程。

六、评价主体的跨界

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是否毕业,能否毕业由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毕业质量评价,便可决定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标准。而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虽然没有门槛,但是否符合毕业标准却不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说了算,必须要有行业、企业参与其相关专业技能的评价并获得相应的等级资格,同时参与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评价。

七、人才规格的跨界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2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内容;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3-02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不断完善过程。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该走向何处?高职教师该如何发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或方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信息化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的速度,信息化之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领域二者的作用是同等强烈的。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紧迫的推动压力。

(二)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pC机;第二阶段以网络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第三阶段以普适计算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电子书包和移动无线设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源动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教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是电子书包与移动设备的应用,高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这是基石。同时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高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习得的实践经验与专门技能。信息化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必备的信息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产品等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相对松散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能力等。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理念、信息方法和信息技术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这包含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教学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科研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科研与学习表现为科研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使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专业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基于所从事的专业纵向的以及横向的认识与积淀。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综合体。信息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仅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还要求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集合体,是贯穿体现于教师教书育人与职业生涯发展各个环节的素质与修养。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与时代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时代和职业需求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得以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现代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高职教育教师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并且以信息化思想和技术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二)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专门训练主要靠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形式一般有教师进修、校本培训、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

高职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高职专业随着社会变迁和职业升级而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容和规格,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追求、道德品质的传播,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与体验。信息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电化教学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也是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锻炼在时间上可以是集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分散进行的;在内容上可以是生产实践,也可以是技术指导。学历提升主要是针对学科专业,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三)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是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后记、个人博客等不断反思。现代教师教学实践主要是信息化的教学,教学场地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有利于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是积极开展科研。高职教师不应仅是教学能手,而且应是科研能手。高职教师科研既可以是科技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既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单独研究,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科研的手段和方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文献检索、虚拟仿真、网络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现代科研已经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四)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联盟。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网络虚拟社区、讨论组、QQ专题群以及主题论坛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高职教师群体共同成长。高职教师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是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或是行业的技师能手,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跨时空的开展交流沟通,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其次,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播,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家尤其是一线能工巧匠通过共同体平台,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分享实践工作经验、上传工艺资料、推广技能技巧,能有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五)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素材型教学资源建设、课件型教学资源建设、网站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型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3

关键词:教育生态;经济社会;职业教育

一、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菲利普·库姆斯认为,教育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就业之间不相适应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与知识的快速增长以及学生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生态教育迅速发展并成为时代趋势。譬如,1998年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宏图》报告中,美国教育促进基金会首次提出“大学生态系统”的教育理念,指出一所理想的大学应该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

进入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教育问题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教育生态主义从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教育本体是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与其他事物及环境的相互联系中体现自己的属性、功能和价值。生态教育不仅是教育内容的生态化,更是教育本体的生态化,在发展演化进程中,形成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在系统内部,教育主体(学生及教师)、教学活动和各种教育资源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同时与系统外部环境又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和生态有机体。因此,生态教育系统不仅应充分考虑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应将一个个子系统放在教育大系统中考察,从生态学的角度,建立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和协调机制。正如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所指出的,教育生态学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旨在研究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二、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新福特主义主张减少国家或组织干预经济,通过建立完善、灵活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主张通过政府、工会和雇主的合作,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高薪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实体经济竞争加剧,后福特主义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先后把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阶段,经济增长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经济结构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优化转变,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输出优质的人力资本、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机会和畅通的社会流动路径,保持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公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教育生态本性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教育生态理论认为,教育在发展演化进程中,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资源、能量交流,诸要素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系统网络,并维持基本平衡,实现整个系统良性运行。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功利化破坏了教育本身的生态平衡,出现教育危机。如高等教育在结构上表现出教育类型、层次结构、专业设置、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失衡;在管理方面如政策拟定、科研导向、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都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和良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显而易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结构合理、组织完备,形成内在协调性,避免或减少内部冲突和矛盾,现代职业教育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才能实现。因此,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三)教育主体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教育生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以促进主体的职业发展、人文精神和生命质量为目标,尊重教育主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诉求,着力塑造主体人格和精神思想。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就是要按照教育生态系统要求,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的多元化需求与全面发展,满足不同的人生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这种理念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满足人的主体性和现代性需求,从而有效避免职业教育生态失衡。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是尊重人的主体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现代职业教育在提供人们就业、生存、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基本需求的同时,更能够创造合理的社会流动平台和通道,提高社会底层及广大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发展需求,找到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帮助人们参与社会竞争与选择,从而获得幸福,享受美好生活。

三、现代职业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指导思想

教育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和研究教育与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揭示其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由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育发展产生各种作用和影响的环境要素构成,如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政策、文化、道德、民俗等要素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等,教育本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以不同的路径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转化,并表征教育发展的生态特点和规律,如动态平衡规律、发展协同规律等,教育生态系统只有在良性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综合效益和功能。同时,在系统内部,在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同样存在着信息交流与资源转化及其生态特征和规律。因此,在教育生态观下,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之与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和谐相处,而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或技能。为此,高等教育应该把人置于教育生态系统中促进其生态性发展,并通过这种和谐机制反哺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

(二)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从系统的观点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生态属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系统性原则要求以系统的发展眼光,注意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综合考察对象,才能正确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生态互动关系,从而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生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整体功效,实现整体优化,保持其发展的整体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2.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职业教育长期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内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功能畅通,信息和物质等资源在系统内流动自由且高效,各子系统之间形成积极、健康的动态互动关系,这体现了系统内部的和谐性。同时,职业教育在内部和谐的基础上,完善体系结构,优化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融合贯通,避免矛盾和冲突,形成良性的生态互动,这体现了系统外部的和谐性。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内对外的各个正向功能才能实现。

3.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应当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接,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

它表现为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两个方面,内部适应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能够适应不同教育个体的需求和发展,通过提供形式、内容、方式、层次不同的教育,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阶段发展需求,这体现了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多样性特征和多元化需求。外部适应性是指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转化,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系统由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循环往复中演化发展的。

4.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性原则首先彰显了现代职业教育动态、开放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等,通过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形成共融互通、协同发展的环境,充分吸纳、利用外部资源并转化、输出,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发展性原则其次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生态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依靠内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作用,完善、优化原有的层次、结构,实现内部层次、结构的自我运动、自我演化。

在此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地实现了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吸收及转化,能够将历史的传承性与时代的发展性紧密结合,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由无序、简单、低级向有序、复杂、高级演化发展,增强体系的活力和功能。

(三)建设路径

从系统的视角看,“环境、体系、主体”是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共生,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

所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职业教育内容的修补和完善,而应该是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涉及多个关系、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

在宏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与系统”之间关系的矛盾。在这一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之间形成的互动共生关系,即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必须以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为依据,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以职业教育提供的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基础,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避免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因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从“环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相关的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运行提供条件保障。

在中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在明确内涵的基础上,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可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标准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主体在空间维度上的多重需求,在时间维度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生态发展,实现改革目标。

在微观层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在宏观层面解决“环境与系统”、在中观层面解决“系统与主体”之间关系的矛盾,从而在微观层面解决“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矛盾,培养“主体”适应“环境”的生存选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主体”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功能来看,在现代职业教育共生系统中,“主体”既是“系统”发挥价值的活的要素,又是“系统”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在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以满足“主体”生存、生活为基本要求,以促进“主体”自由、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构建大职业教育体系,帮助“主体”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闫智勇。系统论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探赜[J].职教论坛,2013(19)。

[3]杨近。复杂适用系统视野中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

[4]张海霞。从教育生态学视角透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4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性;适切性;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01-0014-04

收稿日期:2013-11-14

作者简介:陈智行(1969-),男,江西永新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那么,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实现加快发展的基础。

一、相关基本概念的分析

要分析“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必须先剖析“现代”、“教育”、“职业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一)“现代”及“现代性”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现代”的解释为:现在这个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现在这个时期。这将“现代”看作一个时间概念,解释的是“现代”的本义。时至今日,“现代”的含义除其本义之外,还明显含有扬弃“前现代”而成的“先进”之义,如“现代农业”等词语中的“现代”就既含“现时代”之义,更含“先进”之义。含有“先进”意义的现代事物必有其相应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现代事物的现代性。事物的现代性外显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及其发展状态,内隐于决定人们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等思维方式。现代事物的现代性,表现为影响事物发展的人的思想及其行为的先进性,以及在此行为作用下事物发展状态的先进性。当然,事物的现代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事物的现代性是绝对的,是指现代事物必定包含“现代性”的一般特征;事物的现代性是相对的,是指事物的现代性从纵向上看处于动态之中。

(二)“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含义

今日之“教育”包含多种含义[1][2],本文认为教育包括以下两种基本含义,即作为“活动”形态的教育和作为“制度”形态的教育。因教育现象和人类认识的复杂性,教育学界对教育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有从广义、狭义等不同层面来定义的,有从社会、个体等不同角度来定义的。不少学者将“教育”定义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实践活动”[3],这是一个综合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的定义。纵观文献中“教育”的定义,主要反映的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开展的“活动”形态的教育,即微观层面的教育。今日之“教育”不仅包括“活动”形态的教育,还包括“制度”形态的教育。“制度”形态的教育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4]。“制度”形态的教育从其工作上看是一种“同教育相关的工作”[5],属于教育的管理层面,具体表现为教育目的、政策、学制、规模、结构、体系、布局的确立和调整等。教育培养人的任务正是通过微观层面的教育活动和宏观层面的教育管理共同完成的。

多年来,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含义一直争执不休,就连对这一类型教育的称谓都难以统一,先后出现过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多种提法。现在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大职教观,这里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这一称谓,其真正含义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6],其是指职前、职后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总称。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

现代职业教育是存在于现时代的具有现代性的职业教育,其现代性表现在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状态等方面,反映在职业教育的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现代职业教育应是基于现代社会背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引下,在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行为方式和效果上胜于前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也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十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应是既具有当前世界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共性特征,又体现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个性特征。具体来说,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体现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教育行为的适切性和行为效果的良好性。

(一)理念的先进性

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首先体现为理念的现代性。当前教育领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性尤其应体现在理念内容的以人为本性、面向社会性、可持续发展性等三个方面。现代是一个含有“先进”之义的相对概念,如果与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比,前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未树立或未真正树立的话,那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就是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真正树立。

1.以人为本性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性首先体现为以人为本。其一,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乃至现代社会的共同要求。如果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难以呈现出世界性的“现代”气息。其二,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尤其是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做法和提法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如果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难以呈现出国家性的“现代”气息。其三,以人为本是扬弃当前我国前现代教育理念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还存在教育(工作)者人本理念不清晰、不稳定、不真实的状况,还存在一些工具主义的前现代教育理念,如果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难以呈现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的“现代”气息。其四,以人为本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它的树立与否、清晰程度、真假状况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主体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等其他理念的树立与变化。

2.面向社会性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是指职业教育发展要紧密服务社会、依靠社会。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性要体现为面向社会性。其一,面向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突出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还要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社会的联系比普通教育更紧密,尤其是现代社会新产业、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为现代社会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使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层次、结构等方面更好地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得到来自于社会和产业方面的支持。其二,面向社会也是扬弃我国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理念还未广泛树立。如果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忽视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理念,就会导致职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与社会、产业关系不够融洽的传统阶段,也就难以呈现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的“现代”气息。其三,面向社会的理念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影响着教育开放化、教育多样化、教育终身化等其他理念的树立与变化。

3.可持续发展性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性还要体现为可持续发展性。其一,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功能持续发挥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教育要实现持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健康发展。其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扬弃当前我国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现实要求。近十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偏重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提升,校际之间同质发展、恶性竞争,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不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不畅等不利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如果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会导致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停留在不够科学的传统阶段,同样也难以呈现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的“现代”气息。其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它的树立与否影响着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等其他理念的树立与变化。

(二)行为的适切性

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不仅应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理念上,更应体现于现念指引下的教育行为上。因为理念的现代性还只是潜在的现代性,只有现代性的行动才能将事物潜在的现代性转化成现实的现代性。根据前文分析,现代职业教育行为的现代性应体现为:现代职业教育行为在微观教育和宏观教育两个层面都比前现代职业教育更具科学性。

从微观层面来看,更具科学性的行为体现在教育者运用教育影响学习者,促成学习者职业化和职业个性化的教育活动中。由此可知,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不主要体现在现时代学习者的广泛性、复杂性(学习者的身份、年龄、素质、需求不一)上,也不直接体现在教育者理念的先进性、师德的高尚性、业务的精湛性(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驾驭现代教育手段能力)上,而是集中体现在教育者更加科学地运用教育影响学习者的教育行为上。具体来说,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教育者能够始终选择适切于相应层次学习者的先进内容上,能够灵活运用适切于具体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各种教育方式方法和包括现代教育手段在内的各种教育手段上。其行为的科学性取决于行为的适切性,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在微观层面充分体现在教育行为对学习者需求、发展的更加适切性上。

从宏观层面来看,更具科学性的行为体现在职业教育的管理活动中。职业教育管理行为的科学性不主要体现在促成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教育体系的完整上,而是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学地确立或调整职业教育的制度、政策、规模、体系、结构等行为上。具体来说,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体现在职业教育工作者确立的职业教育制度、政策、规模、体系、结构等方面更加适切于经济社会的需求、发展和水平上,更加适切于职业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上,更加适切于人的需求和发展上。其行为的科学性也取决于行为的适切性,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在宏观层面充分体现在管理行为对经济社会、职业教育和人的需求、发展的更加适切上。

(三)效果的良好性

职业教育的现代性还应体现在职业教育的效果上,没有效果的现代性,是不完整的现代性。职业教育效果的现代性体现在教育行为效果的良好性上。职业教育效果的良好性表现为通过实施适切性教育行为更好的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即人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人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社会因此得到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自身更加健康,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1.人民满意性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我国教育又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在效果上理应表现为人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人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实现,人民对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得到提高。人民对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接受职业教育的近期价值(即教育及其质量对学习者当前需求的满足情况)和长远价值(即教育及其质量对学习者将来发展的满足情况)的高低,取决于接受职业教育的便利程度(即教育对象的全民性、过程的公平性、选择的多样性等情况)。具体来说,更高质量、更易获得、给人以更强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是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是人民更加满意的职业教育。因此,同前现代职业教育相比,更高质量、更易获得、给人以更强发展潜力,是职业教育效果现代性在人民满意方面的具体体现。

2.社会满足性

面向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我国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形势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在效果上理应表现为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满足程度取决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状况。人才培养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进而能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是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因此,同前现代职业教育相比,人才培养质量更高、数量更充足、结构更合理是职业教育效果现代性在社会满足方面的具体体现。

3.教育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样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并为其持续输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在效果上还应表现为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不仅取决于自身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上,还取决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性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性。注重质量、适应需求、内部协调的职业教育是健康的职业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因此,同前现代职业教育相比,更注重质量、更适应需求、内部更协调是职业教育自身建设效果现代性的具体体现。

总体来看,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实质是教育的适切性和可持续性,因为这两个方面反映了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性,涵盖了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又兼顾了职业教育的当前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3][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4.94.

[2]金一鸣.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8-9.

[5]陈桂生.略论“教育”概念演变的轨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l):87-91.

[6]和震.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65-67.

analysisonthemodernityofmodernVocationaleducation

CHenZhi-hang

(JiangxiVocationalCollegeofBi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330200,China)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5

关键词: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胜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97-01

一、外关于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对这些开发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

第一,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课程开发模式上学科论取向依然浓厚,对职业论的取向仍然停留在表面,甚至是流于形式;第二,国内课程开发模式大都是对世界主要课程开发模式的简单的演绎与“拿来”,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课程开发模式缺失本土特色,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导课程开发的理念;第三,已有的课程开发模式理论和实践是“两层皮”,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假设经不起推敲,缺乏逻辑性,对新的理念的执行力不够;第四,在这些课程开发模式中,具有专业和职业特色的课程稀少,仍不足以影响和改变高职课程的现状。因此,如何构建适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课程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二、外关于课程实施的综述

关于课程的实施,一般而言,国内外存在三种取向,即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忠实取向者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相互适应取向则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不断调整,互相适应的过程,创生取向者则认为课程只是实施时的一个参考,不应该课程本身所束缚,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情景进行创设,倾向于对师生所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及整个过程的学习,也就是说课程的真正开发者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而不是学科专家。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9种模式,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实施模式。但由于自身条件等原因,这些模式往往停留在理论探索,对于其具体运用的研究的文献则很少。袁玲等通过探究发现实施工作导向课程体系对现有的职教师资是一种挑战。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按“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的,在教学中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顺序,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决策、实施与评估、工作与环境融为一体,要实施这样的教学必须是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学校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历和有教学经历的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陈金伟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认为技工类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行“meS”教学模式。叶四山等则以教育实践为依据,指出应该整合不同教育方法,这样更有利于CBe模式教学实效的取得。同时还分析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对CBe(等)教育实效的取得深层次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双元制”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谢辉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课程改革中要借鉴taFe课程在培养方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诸多方面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社会变革和职业转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蒋乃平、姜大源、石伟平、徐国庆等也对各自所研究课程开发模式下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探索,并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策略。

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理论的推演,缺乏必要的实践作支撑,缺少具体的实施路径,所提取的课程实施仅仅局限于一种呼吁,一种理论化的诉求,而没有具体到如何教,如何做。

三、外关于教师胜任能力的综述

胜任力的提出源于对传统人才测评模式的质疑,哈佛大学教授mcCelland《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的发表标志着以胜任能力来开展人才测评时代的到来,他也因此被公认为胜任能力方法的创始人。在这篇文章中麦克里兰呼吁人们回归现实,从原始资料中去寻早影响工作业绩的胜任能力。此后人们对胜任能力进行的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胜任能力的定义、特征、模型建构方法等方面,下面主要就胜任能力的特征进行综述。

目前,对于胜任能力特征的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在个体方面,麦克里兰提出:①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②人的积极期望;③快速进入当地的政治网络是胜任力的主要特征,时至今日美国政府仍然将其作为选拔FSio的主要依据,后来美国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专家timHall教授提出元胜任力的概念,标志着对胜任能力特征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在组织方面,组织胜任力的提出标志着对胜任力的研究从个体领域走向组织领域,主要的代表者有prahalad和Hame,他们认为组织胜任力的主要特征为:①提供进入变化市场的潜能;②对终端产品的有意义的贡献;③对竞争者来说很难模仿的竞争优势;在管理方面,英国mCi(managementcharterinitiative)在英国开发本国人力资源思想的指导和支持下,致力于研究通过增强经理人员的才能来提高英国组织的绩效以及美国领导效率工程等都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从多角度对教师胜任力进行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建平对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胜任力结构模型进行的探讨;许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探讨;顾海根运用调查法,对理想教师最重要的人格特征的探讨。而这些研究表明优秀教师除了具有教师共有的胜任特征之外,还包含有额外的品质。当然,还包括对高校、高职教师的胜任力的研究:顾倩、杨继平(2004)研究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任嵘嵘、史学军、王金玲等人(2007)对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何向荣(2005)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绩效管理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陈连生(2005)指出高职教师的胜任特征与其任务绩效都有正相关,张议元、马建辉(2006)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胜任特征研究,认为高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则是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岗位的需求,注重教师潜能的开发和教学效果的统一,更人性化和科学化。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研究对象出发,对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对教师胜任力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清晰、明确的胜任力模型,对教师的胜任力研究还不够突出其行业特点。

综上所述,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还不够细化、深入,对教师胜任特征的概括不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针对性,和其他行业相比缺乏区分度,教师的评价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标准。基于对高职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实施以及教师胜任能力相关文献的综述,结合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师胜任能力的研究,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8~94.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行业特色;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15-03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以育人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每项具体任务都离不开文化引导、熏陶和渗透。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以外,更有着鲜明的地域性、行业性和职业性特征。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大多为地方或行业办学,决定其生存发展更多地受区域经济、人文历史和行业需求的影响,其办学宗旨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因地域不同而呈现文化差异性,因行业背景不同呈现专业文化的独特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新兴的一种办学类型,一方面由于历史短暂,缺少历史文化积淀,加之激烈的生存竞争造成的急功近利的应对,使文化建设这个学校恒久生命的所在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传授与文化脱节、能力培养与人文修养背离、单纯技能的提倡和强调淹没了文化建设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通过中职转制或合并组建而成,缺乏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其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对中职校园文化的全盘继承,更多的是对普通高校学术文化的“模仿”甚至简单“移植”,专业特征和行业特色都不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不利于高职院校走内涵建设、实现品牌化发展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要从自身所处的区域特征、历史传承和行业背景等具体情况,着力于营造有别于普通高校、符合自身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

二、高职文化特色类型分析

“特色”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校园文化特色就是校园文化所表现的独特的风格,其独特性缘自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学校发展所依托的区域经济社会特征或行业背景的不同,由此可以将高职院校文化特色分为历史传承型、区域文化型和行业特色型等。

1.历史传承型。依托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传承中发扬光大,进而形成品牌特色。如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91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技术教育高等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99年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该校至今仍承袭践行张謇亲笔题写的校训“忠实不欺,力求精进”,形成了“求实、创新、和谐、进取”的优良校风,履践“将欲行之,必先习之;有课本之学习,必应有实地之经验”的职教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传承型文化品牌。我国高职院校多属新建校,只有为数不多的文化特色属于此种类型。

2.区域文化型。依托地方优势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与区域文化融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型校园文化风格。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立足港城、服务社会、产学合作、争创一流”为其办学理念,实行“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现代高职教育模式,体现了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多元化育人模式,融合了区域企业文化因素,构建了与区域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相当数量的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均属此类型。

3.行业特色型。以行业为背景,以产业为依托,传承行业风范,对接行业理念,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型校园文化。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超过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紧贴行业的办学实践,积淀了深厚的建设行业和专业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明确了“依托行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培养建设行业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理论、会操作、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被誉为“当代鲁班摇篮”、“建设英才基地”。其体现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精心打造的、体现了该校浓厚行业背景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百米建筑历史文化艺术长廊”获得2011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下面将以该校为例探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问题。

三、行业特色型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途径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7

基于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特征,其职业体育教育应在锻炼学生身心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增添有关职业性教育的相关内容。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院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之外,也非常看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且他们所学的职业大都是重复的、局部的体力活动,因此在增强学生身体能力的同时,发展和强化他们的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将教育内容同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发生职业病的概率。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实用性较强的职业体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展和实施职业体育教育的有效构想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具有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以增强的学生的自身体质为目的。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高专等专业性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因此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应将教育、娱乐以及健身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体能融入到职业体育教育中来,切实的将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以及特征在职业体育教育中体现出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和熟悉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以及练习手段之外,还应确保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几种技能和方法。并让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以争取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需求。此外在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设计体育教育内容,并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体育能力的锻炼及培养。

2制定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教学计划

现代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经济生产建设所需要的实用性以及专业性的技能人才,而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恰恰与其相符,而体育课程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其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培养与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依据一定目的和标准。高职院校应将其教学计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普及体育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主要选择同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有关的体育项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强化学生职业体育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积极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改革

同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一样,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大都是安排前两个学期,也有部分学校在第三或者第四个学期也会开设体育课,但大部分学校大都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些学校也即使进行课外教学,因设备有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都还是沿用着以往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教育,并没有将高职院校的自身职业特点以及特征考虑在内。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学生在不开设体育课之后,无法自觉、主动的坚持锻炼身体,导致自身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以至走上社会之后,无法承受未来的工作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在职业体育教育过程中,将课内教育以及课外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围绕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基本特点以及特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

4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

4.1依据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应在考虑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上,结合各专业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合理、有效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有目的性的选择一些科学、合理的体育项目来锻炼学生的高空平衡能力、灵敏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和上下肢力量等。这样科学、有效的锻炼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同时也为其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发生职业病得概率。

4.2依据学生日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大都是专业性以及实用性较强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有很多学生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者职业对身体的某个部位产生过重的负荷,时间一长往往会对学生的身体产生较多的不良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体育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特点,重点选择有利于预防和矫正职业病的教学内容,比如以后将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学生,由于会在电脑旁边长时间静坐,比较容易患上腰椎以及颈椎等疾病,因此应在跑步以及健美操和羽毛球的等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练习以及锻炼;以后从事纺织等职业的学生由于会长时间的战力,比较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等疾病,因此应在倒立以及慢跑和举腿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练习以及锻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3依据学生以后所从事职业的劳动量,来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在毕业以后会较长时间的从事于肌肉收缩等方面的体力劳动,应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适当的选取拉伸项目练习,比如臂上举以及旋腕和摆腿等练习;如果是身体的局部关节较长时间的处于一种局部负荷过重的情况时,应在体育教育过程,重点加强和强化对称部位的练习和锻炼,比如经常进行伸展操联系等。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确保体育教育的正常、有效运行,应不断的增强和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也要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对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在了解和熟悉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基础之上,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学生所学职业的劳动特点,及时掌握最新资料,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此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有着特殊性的专业,体育教师可以在教材欠缺的情况之下,依据其专业特点以及特征,合理、大胆进行教材编写和实践,并通过不断的应用和改进,来进一步的提高和增强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结语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8

一、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应该说,在这两个法未作下次修订之前,对高等职业教育这基本的法律地位是无可置辩的。如果在认识上对高职的地位定错了,那未其他问题就都容易错了。目前的错位认识土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为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是在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具体地说,就是认为高职是为进不了其他高等教育的考生而准备的教育,于是它的入学要求、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都被认为是较为“次等”的。

2.认为高职只是短年制的专科层次教育。我不否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但它是具有特定培养目标和内在特征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它不仅应该有本科层次,而且,从长远看,今后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材主要将由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3.在放策上不视同仁,给高职以不利的竞争地位。今年对扩招部分的高职所规定的若干特殊政策,问题不在政策本身的是非曲盲,而在于唯高职特有,从而客观上强化了把高职误认为是“次等教育”的认识,使许多考生及其家长望而却步。因此,有些省级政府宣布,高职学生毕业时将在省政府政策权力范围内实行一视同仁,应是理所当然的事。

二、特色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有与其他高等教育共同的规律,同时又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有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即该事物质的规定性。否则,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更没有发展的必要。它的特殊性一般可以表述为这类教育的基本特征。

目前。对如下部分高职特征的认识正日益趋同,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或称技术型人材)为主要目标;二是按照上述培养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特别重理论与实际结合,重实践能力培养;三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入学水平要求,多数专业既要有高中文化基础,又要有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四是强调用人单位位参与;五是办学条件(主要是教师与设备)要符合高职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

当前对高职基本特征的认识颇不致,这在发展初期是正常现象,甚至未必不是好事。但是如果已经办了高职,招了高职学生,还不明白高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高职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自然更不懂得如何办好高职,那天就有可能按照培养学术型人材的高教模式来办高职。结果,在短年制的情况下,既达不到学术型人材的培养要求,又形不成技术型人材的培养特色,如不及时改变,势必使学生失望,用人单位也失望,背离国家发展高职的初衷,搞乱高职的形象。

三、质量问题毕业生质量是高职形象的集中表现,是高职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可是恰恰又是当前最令人担忧的要害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自然有它自己的质量标准,这个标准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必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又以高职的基本特征为依据,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指标体系在过去的改革进程中已有一些雏形,正待进一步完善。

今年的高职扩招,幅度大,时间紧,有些学校有办高职的良好基础或有较充分的准备,但是,有的学校则出于各种原因,仓促决定;有的学校迫于上级指令,被动接受任务;不少学校则准备不足,“先上马后备鞍”。如果后续工作跟不上,必将严重影响本届甚至近几届学生的教育质量,而本届学生数量多,影响大,社会各界都对他们的质量特点和水平拭目以待,他们的质量状况将决定人们今后对高职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也将决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职发展的兴衰成败。

为保证高职教育的基本质量,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各有侧重地采取如下措施:

1.组织对有关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培训。首先,要端正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办学思想,不能仅仅为了“创收”而办高职;不可认为办高职比办别的高等教育容易,实际上,有办普通高教的条件未必就有办高职的条件;普通高校办的高职,不能把它当成附带的、次要的任务。其次,要普及有关高职的基本知识,认识高职的基本特征,求大同而存小异。第三,借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及成人高校多年改革的经验,借鉴普通中专学校长期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的经验,充分利用各地各行业的成功典型,推动高职系统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探索和逐步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

2.加强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需求,主动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相互参与的伙伴合作关系。

3.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特别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根据高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保证资金投入,充实教学设备,尤其是实训设施。

5.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调整好专业方向,修订好教学计划,编写或选用合适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6.建立高职的评估制度,加强对高职的督导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教育督导文件,根据《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对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北京市政府督导室今年已经按照这一文件要求开展了有效的督导工作,开创了我国高职督导工作的先河,值得各地重视。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51-02

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围绕职业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并开展体育模拟教学训练,凸显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加强与职业特点相关的身体素质、实用技能、健身理论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身心素质,应对未来职业挑战。职业体育教学要顺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生职业现实出发,设置个性教育教学措施,为学生职业服务,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方面采取教学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在具体教学中要以职业为导向。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调查,针对学生未来职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强化学生职业素质,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

(一)展开职业调查。现代企业发展迅速,其职业要求也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职业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电气化方向发展,这就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崭新的要求。为此,教师要针对职业发展现实展开调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如电力企业、机械类企业,对从业人员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都很高,如果教学只重视学生技能训练,其市场竞争力肯定会受限。如果能够强化实用体育技能训练,多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就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使学生适应未来职业之需求。展开职业情况调查,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重要改革意识,属于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要具备这样的教学思想,为具体展开体育教学做好坚实铺垫。

(二)精选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自身特征,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是现代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由于职业呈现多元化特征,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也有所不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策略,体现体育教学的职业特征。特别是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这是体育职业教学设计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高职体育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资源可以利用,但职业要求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教师要关注职业发展特点,随时对教材学习内容做出适当调整,要加大教材筛选力度,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合度。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整合优化,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体育教材课程资源丰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未来职业特点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如耐力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种训练方式,适时引入体育竞赛、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热情,形成体育运动训练重要成长点。如韵律操运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改造韵律操训练形式,引入表演展示等形式,在提升训练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身体协调性、音乐感知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形成重要支持力量。

二、围绕专业设计,凸显体育教学针对性

现代企业职业多样化导致职业要求向细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贴近其职业属性,需要教师有分层教学意识,对课堂教学方法展开多元优化,适当调整教学课时,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训练的个性需求。

(一)优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做出教法选择。不同职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也不同。如站立性职业劳动强度较大,对体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具备高度的精力关注度、足够的耐力,以及手、腰、腹和下肢的力量。对此,可选择开展长跑、游泳、篮球等体育项目。伏案类职业以脑力劳动为主,手指、手臂等局部肌肉群活动较多,长期采取低头姿势。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力和协调性。对此,可选择开展中长跑、中距离游泳、健美操、瑜伽等体育项目。全身综合类职业往往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需要长时间行走或者操作。这就需要具备坚韧的品质、控制能力、全身协调性,上肢、下肢力量。对此,可选择开展游泳、散打、武术、跆拳道等体育项目。

(二)调整教学课时。高职院校体育课时有比较固定的安排,一般前两年每周安排2-4个课时,到第三年大多选择停课。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显得过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时间严重不足,这对塑造学生身体素质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提升学生职业需求的身体训练品质,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适当增加体育课时数,以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教师也可以拓展体育课训练域度,将课内体育训练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训练,自觉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课外体育训练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需要观照学生专业特点。如机电信息专业,与电子信息技术有较多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平台搜集相关运动信息,从改善运动维度品质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像跆拳道训练,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相关视频片段进行模仿学习,在学生宿舍,在学生家里都可以实现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设计课外体育运动内容,符合现代教学意识要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会有积极影响。

三、结合劳动训练,体现体育教学模拟性

职业特征有个性化,为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教师要多设计模拟性教学训练内容,以贴近职业工作实际。教师要对训练方法和职业特点进行全面比对衡量,采用特定的形式模拟工作行为,以加强学生劳动技能。

(一)设置模拟训练。教师针对学生职业方向展开模拟教学,需要考量学校体育训练实际。如果学校没有太优良的教学设施,教师要因地制宜展开训练活动。如机械类职业需要职工有较强耐力和爆发力,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工作场地,让学生通过搬运杠铃等体育设备来提升肌体力量,或者是设计中长跑训练。

(二)展开个性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训练形式上进行创新改进,提升训练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对体育运动有个性爱好,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倾向有一定调查,设计个性化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高职体育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要面对体育基础差距较大的学生群体,如何设计适合度更高、覆盖面更大的体育教学方案,需要教师做出全面衡量和预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正常现象,教师给出差异性教学设计,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认知。

如足球运动训练,教师可以引入足球游戏展开教学,以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像运球接力竞赛,让学生分组展开有球接力跑竞赛,既带有竞赛性质,也具有游戏特点。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身体素质。再如长跑运动,教师可以组织多种个性长跑训练,像男女混合分组跑、分组追逐跑等,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其运动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教师展开个性教学设计,促使学生产生运动热情,并逐渐建立运动体验和认知,在不断训练中形成体育素质。

四、强化安全保护,确保体育教学健康性

职业有职业保护,体育训练也有特定安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不受伤害。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更多安全保护知识,在职业操作过程中形成保护意识。

(一)创新防护体系。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安全要求和保护举措。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强化运动安全保护教育,减少体育运动给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教师要对体育运动伤害有特殊敏感性和预判性。学生大多血气方刚,有运动热情,但安全意识较低,教师要在学生运动过程中做出多种安全预设。人的生理技能存在共性特征,教师要针对学生身体特点做出安全保护设计。如肌肉损伤,这是常见运动伤害,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做好预备活动,加大检查力度,防止个别学生因偷懒而出现意外情况。教师不妨安排专人进行安全措施落实检查和监督,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活动,尽量减少运动伤害。

(二)增加健康理论。职业安全伤害更为剧烈,对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也会更突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安全防护,还要传授安全保护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安全保护意识。职业习惯性病症有共性特征,其发病率也很高,这都说明职业者安全保护知识的匮乏。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更丰富、更全面安全保护常识。要努力提升学生自我防护、自我调节、自我锻炼能力,特别是运动习惯的养成和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已经成为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共识。

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民工的涌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民工问题,我国政府、学术界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用以解决农民工问题。诸如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整治行动、“两为主”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等等。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环境,推动了他们社会融合的步伐。另一方面,社会融合的国际经验表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技术、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培训,即可提升移民对流入地的适应能力,实现移民的融合。因此,近年来,我国也大力倡导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希望以此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职业教育及培训与农民工社会融合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既有的研究中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国外有关移民经济地位获得的研究中发现,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其经济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1]。我国相关实证研究指出,人力资本中的教育年限、培训、工龄等变量对农民工工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3]。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缺乏的现状,是造成农民工收入低、职业选择和就业空间狭小,以及就业竞争和替代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可以增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其经济地位。

职业教育与培训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意义和价值毋庸置疑。然而,既有相关研究中,“农民工个体”是缺位的,我们在制定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计划时,还鲜有对农民工的特征、需求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我国既有政策遵循的假设,然而,若对农民工的特征和需求缺乏深刻了解,职业教育与培训实难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

二、新生代农民工特征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渐成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不再仅仅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报酬而暂时来到城市,大量的实证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愿望非常强烈,他们具有很强的市民化和城市化倾向,希望获得城市居民的地位和身份,享受市民权利[4,5]。因此,在制定“社会融合”取向的职业教育政策时,必须考虑“农民工”群体的这一变化,特别需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如下特征。

1.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职业的正确认识,敬业精神不足,职业流动较为频繁

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较高、见识较广,他们对职业的认识远非父辈那样认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然而,从他们的职业选择行为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也表现出了较为感性的一面。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一般而言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对大量缺工的家政、餐饮等服务业兴趣都不大;工作缺乏持久性,不能踏实工作,不是因为待遇低,就是觉得没面子,受不了一些客户的脸色等;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闹情绪、提要求,甚至辞职,对企业的计划执行不认真,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经常让企业蒙受损失等[6]。此外,一项针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差,且职业流动率高,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而50年代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仅为0.08次,其跳槽频率是其父兄辈的近6倍。深圳2010年的调查也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老一代农民工在一个单位最长工作年限的平均值为7年,新生代在一个单位工作年限的平均值为3年;新生代每年平均更换工作0.63次,老一代平均每年更换工作0.26次。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不足,更惶论其“爱岗”[7,8]。

2.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吃苦精神,重视“做什么”而忽视“怎么做”

新生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当中不少人具有下列特征:家中的独子、城市中出生长大,“农民”这一称呼对他们而言只是对父母“出身”的继承。因此,他们中的不少人缺少吃苦的精神。例如,新生代农民工在技能学习时,只愿意学电脑、开车、外语等看似轻松时髦,实际却已普及、缺乏特色专长的本领,而不愿意学焊工、厨师等真正需要专业本领但比较辛苦的工作。除此以外,他们一定程度还存在着上进心不强、依赖思想残存、忧患意识不足、得过且过以及功利性与保守性等一系列的消极心理特征[6]。此外,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非常关注自身发展,但是他们往往重视“做什么”而忽视“怎么做”,有点好高骛远,缺乏踏实做事的务实品格[9]。

3.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的是纯官能享受性活动和被动消极的观看活动

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需要一定的空闲时间。农民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较少,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他们会选择学习或培训吗?一项基于北京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闲暇价值理解得并不深刻。在“闲暇生活最主要的目的”的选择中,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放松休息(38.2%);娱乐(29.4%);愉悦精神(20.1%),而选择“自我发展和提升”的仅占10.6%。可见,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还意识不到闲暇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是把对闲暇价值的理解放在放松身心、追求快乐等直觉体验上,进而呈现出对闲暇认识的世俗性特征[10]。

4.新生代农民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客观上阻碍了其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我国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往往将新生代农民工排挤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他们常常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2012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平均每周工作54.6小时,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11]。各城市的相关实证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现象。王春光的调查表明,农民工中只有54.3%的人享有8小时工作权利,有45.2%的人每天工作达9-14个小时,还有少数人每天工作多达15个小时以上,处于超强度的劳动状态[12]。超长劳动时间带来的不仅仅是高强度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自由支配时间的减少,客观上阻碍了其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5.农民工工作环境不理想,不友好的工作环境阻碍其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学者曾将近年来农民工工作持续时间短、工作流动性高称为“短工化”,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趋势尤其明显。“短工化”包括“高流动”和“水平化”两个方面。高流动体现为农民工换工频率高,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短,前后两份工作之间的待业时间较长。水平化则体现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无论是在用工单位的内部,还是通过变更工作从而实现用工单位之间的转换,其职业地位都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高流动”性的原因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对用工单位不满,超过六成的受调查农民工是因为对用工单位条件不满而离职。“水平化”则强调结构性的制约,农民工在用工单位的内部发展机会相当有限,被调查的2000多个农民工中,约有三分之一认为自己在单位没有获得任何提升,而获得提升的方面主要是薪酬待遇的改善,用工单位管理层级的改善所占比例仅为一成左右。

“短工化”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不友好工作环境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工作环境实质性的改善,甚至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讲,频繁的换岗会降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反而不利于其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

三、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建议

1.基于农民工职业观的特征,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置于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位置

当前我国相关政策在谈到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时,总是习惯性地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摆在首位。政策制定者认为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定的技术,即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想法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观。从上文的分析可知,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爱岗程度欠缺导致他们的职业流动非常频繁。职业流动频繁本身就为职业教育提出了难题,因为职业教育还没有完成,他们可能就已经换工作了。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树立正确职业观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很难认真对待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而使职业教育培训达不到预期政策目标。因此,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时,首先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然后才是职业技术上的培训。

2.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其树立长远打算,为其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打下心理基础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付出包括时间、金钱等一系列的机会成本,相对而言,其收益可能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漫长的等待。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职业的长远规划,面向其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不会成功。因此,需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职业规划的思想,惟其如此,他们才能视职业教育与培训为“合理”。此外,前文提到新生代农民工重视“做什么”而忽视“怎么做”的问题,归根结底,也与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有莫大关系。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农民工对职业发展做出清晰的定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应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置于自身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位置。

3.倡导积极的休闲观,引导农民工自主地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个人发展事项优先列入休闲时间表

在功利主义的就业观的驱使下,在缺乏职业规划的情况下,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闲暇时间里追求纯官能享受性活动和被动消极的观看活动,不重视利用闲暇时间去“自我发展和提升”。因此,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职业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应倡导积极的休闲观,引导他们利用休闲时间从事与个人发展有关的事情。力争让职业教育与培训占据其休闲时间的主要位置。

4.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方式上进行科学设计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点意味着其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从而客观上阻碍了其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因此,统一时间、集中面授的传统方式有很大局限,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形式和方式上需要进行灵活的安排和有针对性的设计。

5.通过立法、财政等手段增强雇主的责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权利

鼓励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离不开雇主的支持。利润最大化支配着雇主的用工行为,却损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长远利益。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境遇。因此,目前在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时,必须增强广大雇主的责任。通过立法确认雇主的法律义务,通过财政手段保障经费的落实,通过税收杠杆激励雇主主动参与等措施,从而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赵东延,等.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02,(4):8-15.

[2]刘林平,等.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1,(4):1-21.

[3]姚先国.城市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及其人力资本的约束[B/oL],2003.

[4]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兰州学刊,2009,(7):71-73.

[5]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2011,(5):1-24.

[6]卞桂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世界:主体意识及其培养

[J].理论学刊,2011,(6):70-72.

[7]高荣政.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聚焦和探究[J].农村经济,2010,(12):9-12.

[8]深圳市总工会.深圳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B/oL],2010.

[9]刘会贵,龚波.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J].中国特殊教育,2011,(5):69-73.

[10]马淑芹.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