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十篇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十篇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2:38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1

[论文摘要]“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道德;社会治理;价值环境;柔性约束;制度基础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4-0045-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价值建构与实践转化研究”(11XZX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永青(1972-),女,西安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等的研究。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会安定,国家祥和;社会动荡,国亦倾覆。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需要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道德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柔性约束,始终渗透于社会治理实践的始终,产生着持久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社会治理实践的推进,道德也逐渐内化为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性因素,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道德是确立社会治理主体的基础性要素

治理在本质上是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解决公共事务与公共服务问题,实现跨部门共治的一种制度安排与结构设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用“社会治理”取代了以前“社会管理”的提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这一变化反映的却不仅仅是概念的转换,而是实践主体和实践理念的变化。“社会管理”强调“政府负责”,政府部门是单一主体;“社会治理”强调的则是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自治力量都作为主体共同承担社会治理职责,是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而在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确立和发展中,道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素。

首先,从政府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到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道德可以为多元权力主体的存在及其治理行为提供合理性论证,为社会治理奠定基础。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者国家公权机构,由政府颁布法规命令、制定和实施政策来实现;而社会治理的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1]这些多元组织要参与到社会治理实践中,必须获得民众的认可,必须在民众心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众的道德评判而不是国家或者政府的强制。

其次,现代社会治理主体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处理好这个多元化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需要道德力量的介入。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它运用多元主体的互动合作,突破传统单一

主体集权的管理模式,通过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方面公共支出的转移性分配来实现人们的起点与机会公平,在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公正地分配公共资源,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往往存在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那么如何才能兼顾到社会多元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畅通不同阶层、群体和社会成员的意见表达渠道,增进不同阶层、群体与社会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呢?这些都要求多元化系统中的各个治理主体能够基于共同的治理目标和特定的互惠要求,在自主、平等、诚信、互惠等原则下展开合作,这也需要用社会道德的力量来加以制衡。

再次,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治理主体秉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运转。道德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上层建筑,是形成治理主体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根本性因素。道德“通过对主体的行为目的、动机、手段的选择,通过对行为效果、从事活动的社会关系状态的评价,以及通过对主体行为态度的作用,获得实践性品性,并存在于实践的全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伦理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本身虽并不直接是具体感性的,但它却始终有要转化为感性现实存在的态势。人的一切自由意志行为,都贯穿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人类实践中隐而不露又无所不在的灵魂”。[2]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德治传统的国家,“道德”作为一种民族基因,已经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中,影响到社会生活和工作、家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实践中,需要通过道德的提升来强化对主体行为的引导与规范,凝聚社会主体的共识,继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从而大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推动社会治理的良好运行和有序开展。

二、道德是社会治理过程中制度运行的有力保障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致良知”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Z013)02-0122-04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德育意旨

什么是“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是圣贤之道,既是人的“命”,也是人的“道”,是人存在于世的根本道理和终极目标。要解释致良知,王阳明从良知说起。什么是良知?良知可以等同于“良心”或者“对良知的感受”,人们常说的“良知未泯”说的便是第一种情况,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的存在状态,不动即为心,就是人的命,动则为内心的延伸与发挥,化为圣贤在世处事的道理,因此良知既是一种天赋,包含了孟子所说的“四心”,但对它的自觉把握又必须借助后天的致知活动。致良知,从命的角度指向存在,作为存在于世与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的方式,是根本的存在方式;从道的角度则指向生活世界,归结为主体的自我修养,就是致力于主体自我道德重建,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达到完美无缺、尽善尽美的地步。

如何“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最初不过是一种本然(自在)之知。如果停留于此,则“虽日知而犹不知”。(《大学问》)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活动,主体才能自觉地把握之,这种致知工夫,具体即展开于行的过程之中。“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并进之体,不益较然乎?”(《传习录中》)不难看出,王阳明实质上把致良知的过程看作是知与行的合一,而后者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粗知上升为自觉之知。知与行的这种动态转化可以概括为如下公式:知(本然的天赋之知)――行――知(自觉意识到的天赋之知)。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并进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格物以达到天赋良知的过程。

在肯定天赋良知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才能达到的同时,王阳明又强调,致知工夫的展开本身必须以良知为前提:“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传习录中》)所谓体察,既是指感知,又是指理性的思维。在王氏看来,若无良知,则感知与思维活动皆无从发生:“盖吾之耳而非良知则不能以听矣,又何有于聪?目而非良知则不能以视矣,又何有于明?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答南元善》,《王阳明全书・卷六》这里的良知,主要即是以“心之条理”为内容的意识结构。概言之,良知虽然一开始并未为主体所自觉把握,但它却作为本然的意识结构而制约着主体的体认、省思,并构成了后者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致知过程是与德性培养相融合的过程。王阳明所说的知,包括一般的道德意识,而他所理解的行,则基本上是道德践履。这样,由行而致知的过程,同时也就表现为通过道德践履而培养德性的过程。总的来说,道德修养上的诚意与认识论意义的格物致知构成了同一致良知过程的两个方面:“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传习录中》)格物而致其知,是指对天赋良知的自觉,诚意则指通过返归至善而成圣。这样,主体自在(仅仅具有成圣的根据)到自为(由诚意而成圣)与主体意识从本然到自觉便统一于“就事上”展开的“著实”工夫。

二、“致良知”与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王阳明的“良知即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这一思想却显现较大的积极意义,即能够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一点与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间性”的取向是相一致的。实际上,“致良知”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1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重要地位,强调人自身修养的重要

王阳明的“致良知”有格物与格人的意味,放在格物,就是要求去探寻世界的道理,君子学器不学道,这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指导我们形成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放在格人,则要求把握人的命,依照道去生活,回应“三道”、“四心”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格与人心修养。

特别是在“良知”的“致”上面,王阳明强调人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强调人自身修养是为成人成圣的根本途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实际上是从功能的角度把教育的功能做了划分:一种是知识积累,一种是以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即人性的因素。对于前者,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是它蕴含着对人的理性的肯定,是一种强调经验理性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了人是社会化的存在,个人与社会、知识与道德的平衡构成了“致良知”的内在意蕴。在这两个方面中,王阳明更为强调的是后者,即人自身天赋良知的发现与发挥,王阳明认为知识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行动。良知是人的天性,但它是被遮蔽的东西,它需要长期熏陶和教育。因此,如果不处理好这样两种教育,可能学生最后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蔽了。

在王阳明看来,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报告指出了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里明确了我国道德建设的人民性和社会性的原则。

就历史和政策的全局来看,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上,分为四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倡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帮助人们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高度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等等;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教育,教育人们树立高尚的爱情观念,建立和谐的家庭,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做好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注重道德主体的实践性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实践品格非常突出的教育理论。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传习录中》)“知行合一”论的核心内容是“知行本体合一”,而“知行合一”论的重点在于强调“行”,知不离行,强调“践履”、“笃行”,在解决道德认知问题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践履”,以求道德精神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王阳明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强调“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反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背离,这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行为、培养道德行为的做法是一致的。道德行为作为道德意识的表现形式,是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也是检验道德意识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判断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高低,并非根据他对思想政治意识、知识了解多少,而是要看他“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调实践。

良知说具有道德实践性。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他所讲的道德主体,不仅普遍内在于人的主体意识中,也不仅抽象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他所讲的良知还具有实践性的一面,这样就把他的学说推向了现实社会,摆脱了空洞的、抽象的说教。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最初不过是一种本然(自在)之知。如果停留于此,则“虽日知而犹不知”。(《大学问》)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应用科学,与很多学科相比,它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很多时候被当做同一概念使用。相对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含义更突出实践性,即要组织人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但是,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直接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延伸,要以实践作为其经验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它研究的资料直接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从资料的分析中引出结论,提出新见解,并反过来验证已有的理论。从整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兼具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之一。概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它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校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完善。

3重视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身规律,强调因材施教

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师从孔子之处甚多,其中尤以因材施教比较突出。孔子教人,针对性强,说理于实际生活。王阳明将这种方法总结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王阳明全书・卷三》意思是,人的面皮各异,性格参差,觉悟能力和兴趣爱好也有不同,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必须承认的,不能用强。王阳明认为:“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王阳明全书・卷王》医者治病救人,对症下药,治标治本,皆有缘由,如果用强,则疗效甚微。师者同样如是,此为格物与格人同为一理,格物以求理,与格人以求义,乃有分殊;格上等资质之人,与格中等资质之人,有分别,况格下等资质之人,更为不易。

除去资质的差别,王阳明还详细地区分了教育对象的年龄之异、才能之异和禀性之异等,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以不同的内容。首先,他根据学生的年龄之异,把教育分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把“社学”作为初等教育,把“书院”作为高等教育,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害怕管束的特点,他主张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游戏的方式、循循善诱的态度进行教育,要爱护儿童天真烂漫的童真,发见儿童懵懂未知的天赋,对他们的教育宜直不宜曲,不能用强,就像园艺造型一样不能按照教育者自己的意愿随意压抑儿童的天性。这种尊重教育的规律、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方法和理念,不仅在当时来说是很进步的,即使在今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对于成年人,王阳明认为,也同样必须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第一,要根据学生的才能之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说:“学校之中,唯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王阳明全书・卷二》在德育首位的前提下,在教育方面要因才而异,“益精其能”。第二,要根据学生的禀性之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王阳明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王阳明全书・卷二》“狂”与“狷”是两种不同的禀性,“狂者”气势猛烈,敢作敢为,这就从勇敢方面去培养他。“狷者”小心拘谨、洁身自好,这就从小心谨慎方面去成就他。从上述因材施教的方法中,人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活动中看菜下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对于教育对象,应该知其长,知其短,在教育活动中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既要自己讲,讲自己,发挥自己的理论和知识素质优势,又要为学生讲,讲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致良知”说对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独立思考的权利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根据,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事实。个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元素,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工具,对人的教育应该围绕人的生活和生命而展开。

当王阳明讲“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的时候,他的意思是胸有万壑而心外无物,一切皆从心而来,由心而得。万心皆从此理,然而心与心之间又有分殊,难以沟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一重,也是一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二重,也是二心;看是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三重,也是三心。于同一个人,也是同一道理,天时四季,人有三秋,有懵懂岁月的见识,有中年时的坚毅,也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晚年觉悟。因此,从心无外物出发,达到“深入心通”的境界,此为匠心独运,个人的思考与践履。这就是所说的:“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乎孔子者乎!”《王阳明全书・卷三》王阳明以“吾心之良知”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而非“一心”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王阳明曾经批评他的弟子兼女婿:“。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王阳明全书・卷二》

王阳明的相对主义观念肯定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强调个人践履的重要性,这是正确的。王阳明说:“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为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是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王阳明全书・卷二》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是非、善恶、优良与卑劣,实无理论上的具体可操作标准,只有放到实践中,由实践来检验道理的真伪与对错。

2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教育的重要与可贵之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除心中贼”。如何利用“致良知”的方法加强自身修养?王阳明主张通过外部诱导与自我省察两种方式进行。外部诱导即教育,自我省察为无事时静坐省察、有事时事上磨炼两种方法。既然良知是一种‘天赋,然而由于人的心中贼作怪的缘故,未能时时发现自身隐藏的良心,那么就只能借助外界的偶然刺激,比如一个声音、一件突发的事情等,使良心的天赋喷涌而出。然而依靠突发的、偶然的外界刺激,终究是可遇不可求,几率太小,没有普遍性,对于成王成圣的普世理想来说帮助甚微。因此王阳明认为,应当推广教育,使之成为间接性的、主动的“刺激”,帮助人们回复良知。

然而要回复良知,教育始终是外在的、间接的,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主观努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无事时省察”,具体来说,是静坐体悟。在静坐的过程中,息心静虑,安定思绪,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一回忆,分析辨明,总结是非得失,排除杂念,拔去病根。第二,也是致良知的关键,即“笃行”,善存恶去,笃信一性,使省察所积得的思虑与是非知觉,在与外物接触的过程中克服私心杂念的干扰,进一步树立正气,才能使良知真正确立下来。思而行,行而思,这就是强调了自我教育的两个程序、两个步骤,或者两个阶段。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人生、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教育,从这个角度看,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然而从人自身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来说,受教育者本身就是主体,因为外在说教的内化,以及道德本身从他律转化为自律,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自我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和实践范式。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4

一、实施“以德治校”的必须抓好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充分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领导干部不仅是决策者,也是教育的实践者、耕耘者。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本身硬。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领导应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事事严以律己,为人表率。学校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校领导干部都要带头执行,为广大教师做出榜样。领导干部的感召力不仅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更主要的来自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斗在前,荣誉在后;奉献在前,利益在后。”的工作作风。历史一再证明,我们党的领导的成功,不仅是靠她伟大的思想理论武装民众、正确的路线方针指导民众,而且是靠党的各级干部无私奉献的形象、奋斗在前的行动去感召民众。今天,高校推进德治,仍需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发挥这一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全体师生的表率,成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

(二)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和教化作用。师德建设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甚至影响到社会风气,广大教师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因为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起着主导和率先垂范的作用,在道德建设中,是有力的倡导者、组织者,而且首先应成为带头实践者。又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古人说得好:“修德以正身,修其身才能治其国。”

实践证明,教师如果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修身育人、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道德行为教育、感染、陶冶学生,就会使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感召下,加强自身修养,使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教师的地位和职责的决定,在学校道德体系中师德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以德治校就必须建构起以师德为核心的学校道德体系,充分发挥师德的示范、辐射和教化作用。

(三)营造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高层次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制约作用。高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特别是认清自己在科教兴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宣传栏、阅报栏、党校、团校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通过欣赏评论协会、心理成长协会、语言艺术协会、曲艺协会、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体育运动会等,使校园成为先进文化创建、交流的空间。营造健康进步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净化网络信息,最大限度地监控清理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和违背科学精神、社会道德的内容,营造开拓、创新的校园学术科技氛围,以校园科技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大胆创新。营造富有特色的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为师生提供安全文明的工作和学习的良好空间。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逐步影响和熏陶学生,形成心灵感应和精神升华,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的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二、对实施“以德治校”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善于吸收先进道德思想。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以德治校,必须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发挥传统道德对时代精神塑造的积极作用。

例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伦理道德和政治统治融为一体,作为政治的根本。再如《易经》中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宽厚坦诚、朝气蓬勃的民族精神,当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优良的传统道德,对我们高校的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传统道德必然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和继承,而应当有批判地继承,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科学分析,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在学校道德建设中,应着重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先人后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二)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以人为本。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同志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法”讲他律,“德”讲自律,前者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后者具有内在的自律性,虽然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以德育人。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高校德育更能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成才意识,不仅能够担当起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而且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三)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空洞的说教容易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德育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道德教育不但要重教化更要重实践。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行,而单纯说教,往往很难达到德育的目标,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因此形成“双重人格”,即可能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但同样会做某些不道德的行为。知、情、意、行是一个有机整体,道德实践有利于内化道德观念,积淀道德素质。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有的机会,借助每一项活动以及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实践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追求,培养个体道德修养能力,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在亿万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应努力把德育的理论性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利用寒暑假或其它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山区、开放地区、革命圣地等,多了解国情、民情、乡情。通过调查和今昔对比,更深切感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的同时,思想也得到教育,提高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另一方面就是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自然科学处处放射出辩证法的光芒,是最具理性力量的德育素材。缜密的求证、严格的解释、发现的喜悦等等,都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自然科学家的优良品格本身就是巨大的德育宝库,自然科学界的佳话往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价值,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绝好教材。

(四)坚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高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跟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后面被动、消极的适应,而应该是积极的适应,是要面向市场经济,从道德发展本身的要求出发,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内涵,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道德环境,从而构建起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导向。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最先进的道德,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普遍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高校德育目标模式的构建需要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高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日益成为广大师生所乐意接受的广泛性道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和完善为先进性道德要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韦文联.对加强师德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3).

[2]谭西振.试论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德治[J].北京大学学报,2001.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5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学习体会(1)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强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学习体会(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法治与德治关系怎么看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但同时也要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觉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强力约束;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则可以给予惩戒。可见,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齐抓。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国既有久远的法制传统,又有厚重的道德传承。从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到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荀子提出“隆礼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大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二、怎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我国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个词就是“爱国守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赫然在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一项就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可见,守法不仅是法律义务,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之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各地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以及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都应把尊法守法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

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道德教化,就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的过程,也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在文化传承中涵养法治精神。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以法为本”“缘法而治”“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思想精华,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在文明创建中促进法治实践。道德重在践行,法治也重在践行。要把法治文化活动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广泛开展以法律援助、普法宣讲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强法治意识。

三、怎样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我们常说,法理不外乎人情;西方也有法律谚语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法律一般都体现着道德判断、体现着道德取向,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才能被人们所信仰、所遵守。

立法要立良法。道德观念是法律规范的重要来源。自古以来,各个国家一般都把社会中基本的道德规范、重要的公序良俗,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我国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一些法律法规的某些具体条文和内容,存在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不协调、不“合拍”甚至相悖的问题。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加强与道德的协调和衔接,将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还应注重对法律的道德效果和道德风险的评估,对有违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废止或修改,使法律体系更加彰显道德的力量。

执法要扬正气。执法既是法律行为,也体现鲜明道德导向。严格公正执法,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也是对先进道德的彰扬;而执法不严不公,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必须通过执法行为,发挥法治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社会功能,促进清风正气的弘扬。执法要严格公正,对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等行为及时予以规诫遏制,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执法要文明规范,体现人文关怀,既遵从法律标准又符合道德标准,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防止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使执法活动获得坚实的道义基础。

司法要辨善恶。司法断案最能体现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法律很多时候只能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司法人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真正起到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效果。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

四、怎样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道德是柔性的自我觉悟,源于人们良心的感召。而对于缺少道德自觉的人,道德教育容易变得软弱无力。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的道德防线轰然倒塌,失德行为屡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于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单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

明规矩,划定行为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屏障。要重视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绝不能做。要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让道德动摇之人心中有所忌惮,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针对目前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6

一.“君子”概念的双重属性 

学术界公认,孔子的道德思想可以表述为“成圣之学”,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成圣之路而展开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在儒家思想中,能够负载儒家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现实主体就是君子。在《论语》中,孔子虽然经常表达出对圣人的仰慕之情,但他更多地是把君子人格作为生活的楷模和实践的目标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他经常将君子与小人对举,以表明自己的价值倾向和道德追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固然是儒家道德实践的最高理想,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应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的道德,逐渐地向着成圣之路趋近。 

在孔子生活时代,“君子”是对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的通称,所以君子这个概念自始就是一种身份概念。《诗经》有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由于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而且由于他将君子品格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传授给他的学生,因此,在现代一些学者看来,孔子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界限,使君子这个称谓由身份概念转变为道德概念和文化概念。这样一种认识误以为身份概念与道德概念是相互矛盾的,故对一方的肯定就必然伴随着对另一方的否定。没有意识到身份本身就包含有对特定的行为模式的要求,本身就包含有一定的道德内涵。中国道德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道德要求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所有的规范均依身份而定。如“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其中既包括了对身份等级的确认与肯定,也包含了相关的道德要求。身份构成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对身份的确认和维护,两者相辅相承。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它表现为一方面旧的等级秩序以及附着于这一秩序的行为规范已不再能有效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越是出身低层的人越是渴望享有在传统等级制度下不能享有的特权,以显示自己所获得的权力和地位。“八佾舞于庭”、“季氏旅于泰山”等现象就充分表明虽然传统的等级制度已不再具有权威性,但人们的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所以孔子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要将人们的等级观念转变为我们今天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平等观念,而是要为当时的社会寻找到重新划分社会等级的依据和尺度,从而为等级制度的恢复和巩固奠定更加牢靠的基础。孔子对周朝礼乐文化的继承和改造,表明孔子只是抛弃旧的划分社会等级的血统标准,而将人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成就作为证明等级制度合理性的理由。 

如果我们详细分析孔子在使用“君子”这个概念时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君子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在孔子那里是始终一贯的,孔子固然赋予君子这一称呼以更多的道德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君子概念所固有的等级内容的否定,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重新确立了君子在社会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君子在孔子那里首先是身份概念,其次才是道德概念。孔子心目中的道德只能是“君子之德”,即代表贵族阶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礼仪传统和行为规范,而不可能是体现一般人价值倾向和利益要求的普遍性道德。孔子之所以经常从道德角度来评价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别,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使君子与小人成为不同道德境界的人格象征,更是为了突出君子身份的优越地位,以确证等级秩序和统治关系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毕竟,孔子所理想的社会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不在大夫、庶人不议”的有道之世。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等级的确定不移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对孔子来说,等级意味着文明,君子的生活方式代表着真正属人的生活。所以,孔子作为心仪于周朝礼乐制度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君子等级中道德内涵的重视和弘扬丝毫也不意味着他对传统等级秩序和社会身份意识的否定,恰恰相反,孔子通过他的教育、他对各种谮越行为的谴责以及他对传统等级制度下行为规范的恪守,表明他始终把社会的等级结构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且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差别看成是无可置疑的。只有君子才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才有可能践履孔子的道德理想;而小人不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其作用只在于为君子的道德实践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实践对象。例如: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对于这句话,历来的注释都语焉未祥,连最权威的朱熹编纂的《论语集注》也只给出谢氏的简短注解。而且从注解与原文的关系看,谢氏的解释也是非常牵强的。如果按照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即君子小人的称谓在孔子那里只具有道德意义而不再是身份等级的象征,那么这句话确实无论怎么解释都显得强辞夺理。但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孔子自己一贯的贵族主义倾向,就可以一眼看出这里所谓的君子小人,其实都是身份概念而不是道德概念。孔子的这句话不过是反映了他对不同阶层在实践道德伦理方面的一个态度。在孔子心目中,小人不是道德实践的主体,行为不具有德性,故不能以“仁”相许;而君子虽然是道德实践的主体,但由于德行只能通过人的实践才能获得,所以也不能认为凡是君子必有美德。换言之,孔子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君子中有仁有不仁;而小人中则无仁可言。君子小人群体中的个别成员可以由于各种缘故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等级差别是不能抹平的。此外,在《论语》中,以“君子”、“小人”分别指称统治者与被被统治者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孔子除了突出君子阶层所内涵的道德属性外,还喜欢用带有明显道德色彩的称呼来指称统治者或上流阶层的人。譬如: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这里的“仁者”、“善人”均指君子阶层中具有儒家美德的人。从这些对君子阶层的美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始终是把君子阶层看成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将统治者看成是落实儒家道德理想的推动力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明确指出“仁者”来自于“士”,即君子阶层。与上文孔子关于君子中有仁有不仁的观点相印证就可看出,对孔子来说,君子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故道德只能是君子之德,是通行于贵族阶层的价值倾向和礼仪规范。但这些东西并非与生俱有,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孔子心目中,君子阶层内部也是有等级上下之分的,划分君子阶层内部不同等级的标准就是道德修养。真正的仁者、善人只属于君子阶层中的少数人。既然君子尚且不能全部实践孔子的道德理想,那么处于君子之外的小人和野人更是与道德无缘。由此可知孔子虽然经常强调君子阶层的道德品质,但他的本意只在于强调不同阶层所代表的不同道德层次,强化人们对以君子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的崇拜意识,而不是要改变当时社会所通行的身份等级观念。在思想史上,为了证明某种社会秩序具有内在的合法性,故意赋予某一阶层以更多的道德色彩,这种做法为许多社会思想家所采用。孔子对君子阶层道德内涵的强调与弘扬,即是通过将贵族的生活方式道德化、神圣化以达到凝固社会等级目的的又一显例。 

另外我们还需搞清楚的一个历史事实是,那种以财产来划分人的社会地位的观念,只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价值观,是近代文明才有的现象。在包括中国和欧洲在内的许多前资本主义文明当中,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划分只与各自所处的社会等级有关,而与财产的多少无关。而且往往是财产随地位而来,而不是地位随财产而来。故贫无立锥之地亦可为君子,而富可敌国却未尝不可是小人。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小人的区别固然与贫富无关,但却与各自的身份和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孔子的一个学生颜回,因为安贫乐道、恪守本份而得到孔子的赏识;而他的另外一个学生樊迟由于向孔子请教有关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而被孔子斥为“小人”,说明孔子虽然打破了以宗法血统来划分等级的传统观念,但他取代这一传统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信奉的平等价值观,而是建立在另外一个标准上的等级观念。固然,我们可以说,相对于传统而言,孔子以美德而不是血统作为划分社会等级的标准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孔子具有我们所理解的平等意识,甚至认为他的思想比当时古希腊雅典的平等观念更为先进和人道。无论是雅典人享有的平等还是我们今天所享有的平等,都是建立在对共同政治身份的确认上面的。而儒家所承认的平等,只是一种人性论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不能导致现实生活的平等,而恰恰是为现实的不平等作辩护的。 

二.君子成仁之路与权力的占有 

孔子道德的实践主体是君子,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仁者”、“善人”;而君子实践孔子道德的活动有赖于一个小人阶层的存在。小人虽然不是道德实践的主体,但小人为君子成就圣人的事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实践对象。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着眼点并不是社会政治,他孜孜以求的是人的实现。”这一观点由于忽视了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孔子对社会、对人的基本理解,因此很难说它触及了孔子思想的本质。儒家伦理中的人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处于一定伦理关系中的社会人。包括孔子在内的历代儒家思想家,他们的思维视角始终是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和规定人的行为的。因此儒家把社会既存的等级关系看成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亘古不变的“道”和“理”。也正因为孔子及其学生将不平等的社会等级结构作为他们思考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理论归宿,所以他们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对社会提要求,而是站在社会的立场上对个人提要求。道德的具体规定由古代的圣王为全体人民制定,而不是个人作为天性自由的理性存在物为自己制定。而为着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按照社会事先分配给他们的义务行事,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政治统治机器的存在就成为落实孔子道德理想的必要条件。道德的起源决定了道德自身的不自由以及处于这一道德约束之下的人的不自由。这样,道德就具有了压迫的性质。同时,对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事业的追求,也使得孔子及其学生将政治活动看成是实践儒家道德的主要形式。道德与政治的合而为一,不仅是孔子道德思想的逻辑结果,而且也是孔子及其学生所孜孜以求的最终目标,按照儒家的一贯说法就是“内圣外王”。所以,通过实践儒家道德而实现的“人”不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而是作为某一道德观念的载体和特定政治秩序的环节的道德人与政治人。 

西方的传统政治观点将政治活动看成是社会共同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向着某个共同价值目标趋近的过程,而中国自古就将政治看成是对被统治者进行管治和教化的过程。由此道德灌输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对道德的关切也相应地结合着对政治目的的认知来进行。在《论语》中,凡涉及道德价值与道德内容之处,无不着眼于道德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道德的目的不是自律,而是治人。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论语》中俯拾皆是。如: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篇第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第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第二》)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篇第八》)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如果我们只是个别地来研究这些论述,那么它们似乎只不过是一些源自于生活经验的道德训诫。但把这些散见于各章并包含有大致相同意义的语录编排到一起,孔子道德思想中所蕴含的价值倾向和实践目的就非常突出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由此我们发现,对孔子而言,道德的价值只在于它能体现社会各等级阶层的地位和彼此间的界限。由于道德能使一个人知道他在社会中所占据的等级地位和相应的行为规范,因此道德就成为统治者据以驯化被统治者精神的最佳手段。正如孔子所指出的那样,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只能使被统治者表面上显得很顺从,而要真正使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接受统治,就必须使他在内心深处认同既存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和统治者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接受社会强加给他的地位和行为规范。“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这里我们看到,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家由于偏重于直觉而在逻辑思辨能力方面逊色于古代希腊的同行,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逻辑依然默默地发挥着它的支配作用。不管孔子如何看重道德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意义,由于他把道德看成是内在于统治权力本身的一种属性,因此他的道德思想必然以等级制和统治关系的正当性作为理论的前提和归宿,他所倡导的道德必然要以一个庞大的被统治阶层的存在作为统治者解决自身生计的必要条件和从事道德实践的中介。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一种将道德作为统治他人工具的道德观是否还属于道德的范畴、美德能否成为一个人凌驾于另外一个人之上的充分条件是大可商榷的,而对孔子及其学生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问题。 

对儒家道德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对统治者是有利的,而且对于实践者本人也是有利的,因为它是使个人获得高贵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生活保障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从孔子关于道德价值的论述中所得到的又一个教训。孔子固然不鄙视穷人,但他却鄙视那些试图通过所谓的“小人之业”来改变自己的贫穷状况的人。在孔子那里,一切单纯的谋利行为都不具有道德属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然而义利之辨在孔子那里并非真正的义利两分,而是义中有利、本中寓末。这表明在孔子的道德思想中,蕴含着超出道德之外的、强烈的利益诉求和功利主义倾向。追求道德的事业之所以高于单纯谋利的事业,并非因为心灵的安顿比物欲的满足更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因为儒家道德本身就包含有物质利益成份在里面。所以真正的君子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道德来获得利益,而不是企图通过某项“小人之术”来谋求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地位,那样会得不偿失。“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表明孔子所谓的“道”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如何治人而食于人的统治术,美德被视为是只存在于统治活动中的一种属性。故樊迟请学稼,就被孔子视为“小人心性”;而他的另一个学生南宫适以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事实来证明行善是有利可图时,孔子却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崇尚德性的思想。说明孔子完全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道德的价值。行为的道德性要依它所追求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而定,而与行为自身无关。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善行河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用

一、引言

“善行河北”是河北省自2012年2月起发起的大型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善行河北”活动立足河北实际,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厚德重义的燕赵风骨,将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融为一体,以在全省范围内大兴互助之风、诚信之风、敬业之风、孝敬之风为重点,以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孝老敬老、知恩图报为核心要求,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两年以来,形成了各地主题活动异彩纷呈,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各群众团体踊跃参与,河北好人层出不穷的良好态势,在全国打响了“善行河北”品牌。“善行河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河北大地的生动实践,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全国道德建设创造了新鲜经验,对于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做好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有效途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的迫切而重要任务。“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有效载体。高等体育院校要注重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善行河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善行河北”走进高校,走进大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体育人才。

二、“善行河北”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善行河北”丰富了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善念、善心、善行,积极开展“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学习诚信“油条哥”刘洪安、“大孝女儿”周汝珍、卖房助学的“中国好奶奶”徐凤英、“中国人民的好医生”刘琼芳等为代表的新时期河北道德模范和以“沧州好人”、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93(01)班等为代表的新时期河北道德群体。这些模范人物和群体身上所具有的互助、诚信、敬业、孝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厚德重义的燕赵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和运用这些学习资源,学习宣传新时期河北道德模范和“善行河北”活动精神,可以使大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受到感染和教育,增强明辨是非美丑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善行河北”为新时期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和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并通过这些形式与教育对象进行互动以提高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养的过程。其中所采用的教育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的联结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传输教育思想、增效教育效果、增强主客体互动和检测教育成效作用,是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所以,积极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善行河北”活动的成功开展无疑说明其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新型载体。“善行河北”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贯穿于道德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话剧演出、巡回报告、创建网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在社会营造向善的良好氛围,一方面使能够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参与关注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思考、辨别和取舍,从而逐渐提高思想认识,从而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积极推动“善行河北”活动进高校,将“善行河北”活动与高校“立德树人”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善行河北”活动中,将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极具活力的有效载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提高教育效果。

3.“善行河北”引领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方向。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思想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滋长蔓延,道德滑坡、损人利己、诚信缺失现象司空见惯,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高校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体育院校大学生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做事容易冲动,很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侵蚀,变得功利化、世俗化,淡化了理想信念。“善行河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和细化。“善行河北”将凸显时代精神与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在河北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寻根溯源,寻找“善”的因子,以彰显其时代生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到社会、职业、家庭三个方面,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挖掘和宣传大批“河北好人”和道德模范,用鲜活的典型来体现时代精神,引领向善、扬善、行善的社会主流思潮,从而树立起社会价值的坐标。“善行河北”厘清了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感染人、教育人,形成了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辨析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4.“善行河北”有利于提升大体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及素质教育的实施都对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虽然体育院校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实效性较低。一方面部分体育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另一方面,教育内容与生活脱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因此,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强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善行河北”活动不仅传承了燕赵大地的传统美德.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明确了社会价值导向;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涌现出的大批真实生动的道德模范,通过榜样引领,变传统的理论教育为生动的生活教育,增强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活动“意在善、贵在行”,注重实践导向,有利于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在道德实践中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了实效性。

三、“善行河北”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等体育院校要高度重视开展“善行河北”活动,将“善行河北”与“立德树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贴近学生,创新形式,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健全机制,保证道德实践活动持久长效开展。

1.筑牢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推动“善行河北”活动在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应用,把“善行河北”活动中涌现出的善行人物、善行故事写进高校教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使之为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推动“善行河北”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加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方法手段创新,一要用“善行河北”活动中的鲜活事例去充实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变单一的理论灌输为多样化教学形式,融入善行人物先进事迹的讲述评议等活动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三是改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故事短篇等增强课堂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

2.营造育人环境,将“善行河北”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将“善行河北”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一要抓宣传,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板报、校内广播站等校园传统媒体以及网站、贴吧、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营造崇德扬善的浓厚氛围;二要抓示范,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善行善举,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开展“年度大学生”“感动校园人物评选”“自强之星评选”“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举办宣讲会、报告会、座谈会,弘扬正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材;三要抓学生活动,将“善行河北”活动与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节日教育、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学雷锋”活动、书法绘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3.搭建道德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获得提升

“善行河北”从一开始就大力倡导“意在善、贵在行”,强化实践理念,强调群众的参与和实践,号召广大群众不光要“向善”,更要“行善”,将善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体育院校要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调动大学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广大学生深入西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扎实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受到教育,激发道德情感,获得意志的磨炼、道德情操的陶冶;引导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内化到外化的升华。

4.建立完善活动机制,保障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体育院校要建立和完善活动机制,将“善行河北”活动作为推进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常态工作来抓。首先,健全奖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学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大学生不以善小而不为,自觉向善、行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次,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完善考评措施,建立学生道德档案,将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考核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第三,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常抓常新。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为“善行河北”活动长续开展提供保障。加强道德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推动道德实践活动根据时展和育人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庆黎.善行河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河北实践[J].求是杂志.2012,(24):40-42.

[2]李一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行河北建设与河北人才培养[J].河北学刊.2013.1,33(6):173-175.

[3]张峰,苗富强,杨瑞芬.“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在高校开展的意义和途径[J].德育研究.2013.10,(29):56-57.

[4]张保文.论推进“善行河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5-7.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构成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对于进一步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丰富多彩,而单一的“基础”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辟和拓展实践教学,才能直面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更为重视大学生课外思想实践、道德实践、法律实践的感受、感悟和提升,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为取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基础”课属于高等学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它的教学过程与一般知识课教学过程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基础”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传授课程,而更强调大学生的德性养成和素质提升,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基本的法律素质作为目标,因此,实践教学成为该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当前“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当前许多高校在“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建设性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少数高校的“基础”课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与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少数“基础”课教学以社会需要取代学生需要。该课程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确立政治信仰,规范政治行为,为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奠定坚实根基。然而少数高校的少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成人化趋向,以社会需要取代学生需要,以社会要求排斥学生需求,即把大学生作为成熟的社会个体来开展教育,使这种德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完美而全面,忽略了大学生特殊的身心特征,与他们还处在人生成长的过渡阶段的实际相背离。这种片面强调社会需要的成人化教学趋向,既易于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心理上潜在地抗拒课程教学,阻碍教育目标实现;又易于导致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法律认知与道德法律实践上产生矛盾冲突,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其次,少数“基础”课教学以理论知识取代现实生活。该课程教学应综合关注其适应性和适用性,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教师在上课中片面注重知识性,忽略生活性,淡化意识形态性。如果把该课程当作纯粹的知识性传授课程,会导致这一课程演变为哲学课、伦理课和法学课,具有强烈的专业课程特点,这与该课程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基础”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目标,均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系统性和融合性特征,单一强调课程某一方面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均不能较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教学要求。

再次,少数“基础”课程教学以权威灌输取代互动交流。由于当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知识总量的激增、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接受和信息占有处于越来越均等的地位,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的知识信息优势被不断削弱,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主导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同时网络上各种泥沙俱下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拒绝集体、淡化政治、远离崇高等思想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一度蔓延,增加了该课的讲授难度。在这一时代境遇下,“基础”课教师相对于学生的权威地位正被不断降低,少数教师不能正确认识、面对和接受这一事实,不能及时地进行教学观念转变,在课程教学中依然进行着单方面的权威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与之相适应的互动交流应逐渐成为替代权威灌输的重要教学方式。

最后,少数“基础”课程教学以学生活动取代实践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少数高校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该课的实践教学处于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状态。对该课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较少,无法满足课程所需的实践资源。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一些高校往往只安排了课堂教学学时,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唯一的教学方式,而实践教学课时、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基地等却极少配备。同时,少数高校还把学工部、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党团活动等同于“基础”实践教学,变相削弱了该课的实践教学。

三、加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提高对“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认识的前提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学行为目标的实现。要转变该课程教学观念就是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如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效益观、教学价值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等。首先,管理上,学校领导集体应将实践教学放到与专业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教学投入、科研力度,丰富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其次,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一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与社会责任感;二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和学生;三要掌握现代的教育理论;四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开设“立体”课堂。总之,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内容,丰富形式

“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民主法制的教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师要不断突破教材框架,修正补充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教学。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状况的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和学生现实的思想中去,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一是教学内容应以职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这种职业导向性应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部过程。二是实践教学内容应坚持理论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难点进行分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基础”课实践教学应在课堂、校园、社会三个渠道中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实践主题,可采用研究讨论型教学、讲演辩论型教学、情感体验型教学等。在校园实践型教学中,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布置与大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如参观校史馆、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等。在社会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等。

(三)健全机制,创造方法

创新“基础”课实践教学,要在不断完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中,运用新方法达到教学实效。首先,完善领导机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领导机制的弱化会影响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一是党政挂帅组成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党、政、工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二是明确分工、职责,保障实践教学的落实。其次,完善运行机制。实践教学主体涉及教师、学校各部门、学生、社会各单位,保证他们之间的通畅,需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一是形成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商讨实践教学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二是形成沟通渠道,设立实践教学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落实、联系等常规工作。再次,完善保障机制。建立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申报、立项、评估和考核制度,将其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保障实践教学正常运转。加强学生活动场地、基地建设,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组成实践教学导师队伍。最后,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督,将实践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和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将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专家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指导工作中。将实践教学过程、结果与学生成绩、综合素质测评衔接起来,在评优评先、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考虑。同时,还必须运用创造性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借鉴:首先,基地化建设。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我院在校内建立了如大学生素质拓展、科技文化、教学团学一体化、学风建设等10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校外根据农村和社区需要,建立了15个结对共建单位,建立了110个实习实训基地。这既有利于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的建立,又满足了基地发展的需要。其次,项目化建设。项目是获得支持的根据,也是达到效果的保障。我院将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根据实践的总体要求、活动内容、规划和方案,予以审批。不同的实践教学规划、要求、方案,审批的结果也不一样。再次,制度化。实践教学要做到规范、科学,正常化运作,就要制定囊括管理、机制、人员、考核等在内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实践教学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最后,是特色化。实践教学实效提升还必须考虑“专业化”道路,立足各专业学生专长,结合学生和社会需求,选准活动载体,扎实推动实践教学特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纪要[J].教学与研究,2006,(07).

[2]陈秉公.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J].江汉论坛,2007,(06).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法治人格;主体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9-02

法治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人的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建设,必然要求公民法治观念、法治精神的培养与塑造,最终表现为公民稳定的法治人格。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稳定的法治人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法律素养的重点课程,肩负着帮助大学生立志求知、树德做人的重任,应该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培养作用。

一、《基础》课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是法治人格培养的基础

现代法治人格是以人格平等与独立人格为基础,因此法治人格的养成是以主体独立为前提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体现,自主、创新是主体性的基本要素,因此要“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成为一个人”就是自主创新,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尊重他人为人”就是他人能够自主,他人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发挥。在《基础》课教学中师生是教学矛盾体中的两个方面,学生主体性是核心,教师的主体性则体现为主导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自身是其法治人格养成的内因,法治人格的养成是自身自觉学习的结果。但教师作为主导是大学生法治人格养成的外因,在大学生法治人格养成过程中是非常重要,教师的主导这一外因可以发挥引领、促进以及纠正的积极作用,也可能起着相反的消极作用。因此,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大学生法治人格养成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

《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基础》课的结构设计为绪论和八章内容,所有的内容只要深入发掘,发挥好师生的主体主动性,都可以促进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第一,以成长阶段的转变为契机,使大学生人格自主性得以确立。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生理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理的逐渐成熟。现代的中学生,一方面,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促使其社会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身份和考学的压力使得其对社会与自身关系的发展认识又非常肤浅。崭新的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既新鲜又充满困惑,如果引导不好,一些学生就可能迷失自我。作为基础课教师,通过《基础》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不仅仅是介绍大学学习、生活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信、自律、自立、自强。在教学关系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鼓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知求真精神,同时关心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遵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道。例如通过采用讨论的方法探讨入学以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新情况,启发学生对珍惜和宽容的思考;通过调查大学生生活消费等问题,引起对自身形象及与家人、社会的关系的思考等。通过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学生的认真参与,大学新生就会逐步脱离人身依附和思想依赖,实现相对独立的主体人格。第二,通过专题教学的生动深入,使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内在品质得到培养。国家是国民发展的大环境,为国民的权利实现提供基本的条件,而国家的发展是由国民这一主体通过承担责任、实现权利的过程来促进的。这一过程正是个体创造人生价值的过程。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与大学生自身很近的正反事例进行讲述,在教师的精心辅导下,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演讲的形式将个人不同层次的理想、国家的命运与个人责任的承担、权利的实现紧密融合,使学生深入思考其人生价值中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性,达到促进大学生法治人格内在品质养成的目的。“法治专题”的课程部分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为目标,重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法治素养。法治部分虽然占教材的少量内容,却是以“法律思想观念引导”为核心的法理学、宪法学和其他部门法学的内容整合,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习主体,以宪法精神为核心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的培养是该部分教学的中心内容,具体法律知识和案例则是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材料。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将法治理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以理性的批判精神观察法律现象,使学生的法律素养得以提升,逐渐积淀其稳定的法治人格。

三、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的自我教育进行法治人格的自我培养

《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依据《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外在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使其直接获得思想道德和法治方面的真实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这种直接而真实体验的教学方式可以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我们进行的实践教学分为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两种形式。在集中实践教学活动中,实践地点由教师选择,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某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实践主题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实践。此种实践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突出,教师在带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同时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充分体现。例如,我们在以“农村孝老爱亲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白天师生深入农村进行访谈调研,晚上师生一起交流感想、讨论道德与法治问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以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观察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成长生活的经历,从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身份出发,感受道德的力量,深刻理解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内涵,从微观的家庭单元到宏观的社会发展,理解作为社会主体,“宽容”与“耐心”是社会发展规律所要求必备的客观品质。而在分散实践教学中,实践地点由学生选择,围绕教师所确定的大的实践主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践内容,由学生自愿组队进行,提交实践报告,举办实践经验交流会。此种实践教学形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选择实践内容的广泛性上可以看出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观察社会的角度比较独特,在学生所提交的实践报告中不乏深刻的思考,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论是集中实践还是分散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深刻的自我教育促使其法治人格的自我培养。

道德与法治实践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个人品德建设时代价值迫切性着力点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1]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意义重大,因为在党中央的文件中提出“个人品德建设”还属于首次,彰显了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一、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建设结合起来,并把“个人品德”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彰显了个人品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个人品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的运行、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市场发挥了重要的基础调节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规律激发了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精神和效率观念,使人们焕发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具有强烈的趋利性和内在的自发性,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同时,市场经济还容易把市场交换原则、求利原则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由此诱发出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丑恶现象和丑恶行为。这些不良现象和行为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仅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还不够。[2]还需要道德文化的支撑,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个人品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治的传统比较浓厚,法律只是君王统治人民的工具。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国观念的确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2]然而,一些人开始极端地认为只有法制才能救中国,恨不得将社会的一切行为都法律化。由于对道德作用的忽视,社会上一些领域和地方开始出现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的现象。可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仅仅靠法制还不够。还需要道德力量,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三)个人品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我国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时期,悠久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悠久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封建主义糟粕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外来资本主义的种种诱惑和侵袭同在;新的与旧的、自觉的与盲目的、科学的与迷信的东西交错。面对新形势,如何在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广大社会成员中树立起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2]答案自然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因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志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可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力量不可少。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四)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

我国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时期。总体来说,我国的社会是和谐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和谐社会的特征正逐步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题。当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因此,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尚待进一步提高。并且,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综合症”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进步,使一些领域和地方发生不和谐声音。针对我国新时期的现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局出发,加强我国的法律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必不可少。同时,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行以德治国也不可忽视。而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个人品德建设是基础。因此,可以说新时期“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个人品德建设的迫切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各条战线上也涌现出一批批先进模范人物。应当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道德观念相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流。[3]当然,新时期我国的道德领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的人,人生观模糊;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4]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引起了全社会的公愤,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伟大的时代反而产生巨大的道德缺失和缺憾呢?

客观地说,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其中包括历史因素的延伸也包括转型期的“综合症”、市场经济自身消极的负面效应以及对外开放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等社会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也有主观的原因,其中主要应该是个人品德修养的缺乏。根据马克思主义内外因作用的辨证关系理论,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人忽视个人品德修养造成的。因此,从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事业的大局出发,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三、个人品德建设的着力点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面对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原由,清除各种影响和偏见,提出既具有理论可操作性又具有现实实践性的个人品德建设的着力点。

(一)强化道德教育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教育是基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是与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道德教育密切相关的。因此,在道德教育方面我们要紧紧抓住影响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把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形成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在内纵横交错、全面结合的教育网络,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规范、道德传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使人们懂得怎样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观念来评价、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地明是非、知荣辱,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注重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修养是关键。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二者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道德修养更具有内在性。因为道德修养是道德的内在发生机制,集中体现了道德的自律性特征。外在的道德教育只有通过个体的思想斗争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如果没有个体的道德修养,道德教育也就无法奏效,个人品德建设自然也就成为空谈。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优秀的个人品德修养的国家,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智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在道德修养方面,我们要善于批判地继承传统美德,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状注入新的内涵为当今所利用。

(三)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个人品德建设,道德实践是根本。[5]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相比之下,道德实践才是目的与归宿。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去理解,如果说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注重“认识”的话,那么,道德实践则注重“实践”。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我们说道德实践更重要,更具有根本性,它能够比较有效地促使人们言行一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因此,我们要重视道德实践,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方面,我们要积极探索有益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2]田秀云.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几个认识问题[J].北京:红旗文稿,2001(23):8―10.

[3]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