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十篇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十篇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7:54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1

abstract:Highervocationalenglishteachingisanimportantlinkofvocationaleducation.Basedonthesurveyandtheanalysisofthecurrentenglishteachingstatusoftenvocationalcolleges,thearticleanalysestheseproblemsexistingcurrenthighervocationalenglishteachingandputsforwardtheenglishstreamingteachinganditscorrespondingreforms.

关键词:西部;高职英语教学;分层次教学

Keywords:westernarea;vocationalenglishteaching;streaming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78-02

0引言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在既定的公共英语教学设置下,有效形成和提升与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这样的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又必须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总体目标。[1]

为了了解西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使英语教学的改革更具针对性,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笔者于2009年9月以问卷的形式对西部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作了一个调查:参与抽样调查包括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渭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参加调查的均为在校大二学生,收回的有效问卷超过1,123份。本文将基于本次调查讨论西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1陕西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1.1陕西高职生源现状以及分析陕西高职生源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来自于高考第五批录取的普通高中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简称普高生);二是来自于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生源(简称三校生)。由于高职新生一次性到校率不高,不得不再三降分补录,由此造成新生入学时英语分数悬殊较大。生源的多元化结构导致生源学习能力基础(以下简称学力基础)落差显著,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出的五个班级(检测0803,数控0801,电子商务0801,自动化0803,材料0805)的学生生源地调查发现:3.7%来自中等以上的城市,21.3%来自县城及小城市,其余全部来自农村,其中5%来自边远山区,而且家境贫困学生比例较大。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影响,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较为落后,尤其体现在英语听说方面。而且来自农村的学生本身又不同程度的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甚至思想比较偏激等不对英语学习不利的现象,这些对西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造成很大障碍。

从目前调查的7所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英语学力基础)来看:介于60-89分的学生比例为40%;介于90-119分的学生比例为44%;低于60分的学生比例为11%;高于120分的学生比例为6%。处于60-119分落差区域的学生比例是84%,为分数集中区域。以上数据分布状况说明高职生英语学力基础在存在较大落差,而这样大跨度的英语学力基础落差,指望通过一个统一起点和目标的教学过程,推动所有学生的英语能力形成和提升显然是不现实的。强制运行的结果,也只能迫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抑或迫使其放弃对英语能力形成和提升的努力。因此,推动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个有志于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与自己学力基础相匹配的接受英语教育的机会,对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2陕西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2.1大部分学生有“英语疲劳”症状在接受调查的10所高职院校中,其他课程与学生原来的教育背景(中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差异较大,也就是对学习者而言相对比较新鲜,故其存在的厌学情绪不那么强烈,其取得的学习成效也相对比较明显。但对于英语课程,学生普遍有多年的学习历程,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个人学习习惯。所以,学习成效远不如其他一些课程那么明显。调查中就发现:通过一年的公共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成绩比和入学相比,提高较大的占15%,基本持平的占80%,退步的占5%,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的英语成绩总体上提高不大。

1.2.2教学内容与形式落后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课程基本上是围绕培养学生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来设置的,存在3个缺陷: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严重忽视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就业方向的指导,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到岗后进入角色慢;课程内容与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脱钩,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严重忽视学习语言的习得规律,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成就感。

在调查中发现文管类学生更加倾向于习得基础英语,而工科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学习与专业相结合(见图1)。

1.2.3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提高较难西部高职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差,一些农村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导致一些英语课堂无法全英语授课,甚至英汉对半,而且多数时候教师唱独角戏。

2陕西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实施情况

在对实施英语分层次教学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渭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4个学校回收的344份问卷进行调查发现英语分层次教学持支持、反对、无所谓态度的比例依次为59%,26%,15%;其他6个未实施英语分层次教学院校的比例依次是45%,39%,16%(见图2)。

从不同类别(文管类、工科类)专业来看,文管类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分层次教学持支持、反对、无所谓态度的比例依次为50%,33%,17%;工科类专业的比例依次是45%,40%,15%。以上数据分布表明,按照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能力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并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中融入行业知识,在学生的认知中具有明确支持的倾向。但是不可否认:在调查的10所院校中,仅有4个学校实施分层次教学,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尚处于院校自发的认识与组织状态,这与全面推进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也需要上级部门的统一、科学规划和管理。

3改革思路

3.1改革目标:使所有学生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改革主体,教师应该承担起改变目前公共英语教学始终不能尽如人意这一现状的历史责任,推动并最终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让每个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对象都能接受到与其学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教育。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但应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还应该为专业服务,从而实现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服务的总体目标。

3.2推动分层次教学改革按照学生英语学力基础的不同层级,实施分层次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可按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基础划分,层次的划分为3个层次:低起点层级、正常起点层级和高起点层级。各层级起始点的设置,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各学生的英语学力基础状况自主选择。每个层级都应该为学生留有自主选择和拓展的余地。

每个层次学生所获得的英语学分应有所区别,高起点的学生在达到考核标准以后,会获得更多学分;而低起点学生则相应获得较少学分。学生的学分差异通过多选修一些专业拓展课程来弥补,这样将会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个性化学习。

3.3对特定教学对象尝试“学分替代”政策不可否认,在高职院校,确实存在着极少数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和基础的学生,这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可回避的现实。对于这样学生,没有必要把他们圈在教室,让他们花费极大的精力去应付英语考核,最后还是无法通过考核。学生因为英语度过了三年痛苦的大学生活,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却毫无进展,特别是家庭贫困而又存在这种情况的农村学生,极有可能会为给他们留下心理阴霾。对于此类学生可以区别对待。例如可以让他们通过在课外从事与专业有关的顶岗实习,由学校考核并规定多少个工时对等1学分,从而替代公共英语课程的学分,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摒弃短处,实现个性发展。当然这类学生的划定要有科学的标准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数量,否则会给公共英语教学造成不良影响。

3.4配套改革

3.4.1课程设置在充分考虑和权衡高职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构成、英语教学基本特点以及学生接受英语教育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高职公共英语的学期与学时以3学期、周4学时最为适宜。课程设置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基本导向、以分层次教学为基本特征、实现“2学期基础英语+1学期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在第四学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相关的英语提高班。学校应提供相应的选修课程:英语听说,科技英语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报,对于有志继续学习的学生实现英语学习三年不断线。

3.4.2教学组织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不能适应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这种模式也无法取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认可度低至3.5%)。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公共英语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共识,教学组织模式必须选择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化实现的形式。由于地域限制,西部外资企业较少,无法给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英语运用环境,因此在校内组织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成为有利的辅助手段。这一点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认可度为85%)。因此,有组织地开展诸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职场实训等有助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形成和提升的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的网络平台。

3.4.3考核体系考核评价模式应该实现多元化评价模式,使之促进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而在实际调查时发现:2个高职院校在考核中确实存在不同层次学生用同一张试卷考核的情况,这样势必丧失了分层次教学的意义。但是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试卷考核,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个问题,既低起点的学生在难度较低的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甚至在分值上超过采用难度较大的高起点学生,而这为学生在学期末的奖学金评定时造成了难度和不公正的现象。在实践中完全可通过多次抽取不同起点的学生每次用同一试卷进行考核,用回归方程来预测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数分布区域,得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数分布置信区间。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试卷进行考核,并对分数进行转换,实现分层次教学考核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4结束语

总之,西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漫长的系统工程,新的教学模式从建立到成熟运行,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只要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愿意承担这一历史责任,并肯于付出持久的努力,进行不断的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切困难,最终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2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民办高校;商务英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97

1港区发展亟需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

1.1港区发展需要商务英语人才

2013年3月7日,国家批准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由此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部级航空经济发展实验区,同时标志着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根据《规划》,到2025年时,郑州航空港区将成为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以及航空偏好型产业集聚地。进出口额达到2000亿美元。所有这些目标,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和专业的人才保障。从马云投资的“菜鸟网络”在港区启动,到一月后京东宣布建立中原运营中心,继富士康后,微软也正式登陆郑州航空港区,一大批国内外企业争相抢滩郑州航空港区,许多享誉海内外的企业巨头和高端产业也蜂拥而来,随之而来是对人才专业的精准要求,而郑州航空港区的产业结构、国际化营商环境都决定了,有商务英语教育背景的人才为港区人才需求之最。

1.2河南省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大力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必然会进一步推动河南国际商贸活动的巨大发展,这也给河南省商务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河南省高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现状却完全不容乐观,特别是省内民办高校。首先,截至目前,河南省只有十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这十所高校分别是: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其中只有黄河科技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这五所院校为民办高校,毕业生数量很少,每年毕业生数量低于1500人。其次,留在河南从事外贸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少。根据对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15届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追踪调查,共52名毕业生,其中自主创业2人,考取研究生3人。其余47人中前往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的学生16人,约占总人数的34%。留在河南31人,且外贸进出口行业仅有7人,占总人数的13%,其余毕业生流入英语培训机构和房地产等公司。最后,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的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未很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以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2014届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82人,考过专四27人,通过率仅33%。2015届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52人,考过专四15人,通过率29%。2017(2016届未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届商务英语本科学生62人(大三在读),考过专四11人(截止目前仅参加一次考试),通过率19%。学生专四通过率低,说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倍受用人单位质疑。

2港区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

2.1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郑州航空港区涉外企业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与河南省民办高校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实际能力的差距。从而发现河南省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做出进一步改正。

2.2调查对象和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走访了美国瑞姆科技公司、澳洲奥瑞克(集团)集成电器有限公司、泰国华彬集团航空运营公司、台达电子、台湾林德物流、汇鸿货运(烟台)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和瑞上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这八家外商独资或者合资的港区企业,对八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现场问卷调研。在走访的基础上,还向港区30家有涉外业务的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发送了电子邮件,收到27封回复。共收回35份有效问卷。

2.3调查结果及讨论

问卷是调查对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和商务英语专业证书的看法,采用李科特五级量表形式,并进行归类汇总。选项“1-5”分别代表:1=极其重要,2=比较重要,3=一般重要,4=不太重要,5=不重要。图1和图2列出了港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和证书重要性的评价,同样按照用人单位所选择的所有“极其重要”的数目从多到少进行排列。

图1专业技能类调查结果图1显示,港区用人单位都认为“商务英语口译”和“商务英语笔译”很重要,说明港区用人单位普遍看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语言功底。“国际商务礼仪”的紧随其后,这说明在涉外商务工作和活动中,了解各国的习惯和做法,尤其是欧美等英语国家,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之间商务活动的开展。外贸跟单、外贸销售和国际物流的重要性居中。而国际商法重要性比较靠后,用人单位表示,国际商法牵涉内容专业性强,往往会选取相关专业人才,所以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没有过高要求。

图2专业证书类调查结果图2显示,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排在重要性的第一位,说明港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说最为重要,这一结果也与图1中用人单位对语言功底的评价性是一致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计算机能力也很看重,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量化指标,即熟练操作miCRoSoFt办公软件和熟悉互联网使用,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而对商务英语笔译和口译证书的重视程度和表一相同。相较于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对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和BeC证书的要求普遍较低。

3基于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民办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3.1规划体现职业特色的民办高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黄河科技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这五所河南省内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民办高校,其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商务英语主干课程和商务英语技能课程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郑州航空港区所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调查,和河南省民办高校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而新的课程体系将由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实习实训四个部分组成。专业素养课包括: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高级英语语法、西方礼仪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基础会计、经济学导论等商务英语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译、电子商务英语、实用文体翻译和商务英语写作等在商务领域中需要用到的语言和沟通技能;专业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商务英语谈判、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训等,学校可以和港区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让企业参与学生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发和制定,请企业员工进入校园课堂为学生讲解和指导。还可以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以期实现毕业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3.2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郑州伊赛诺商贸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创建基于工作流程的商务英语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由学院提供场地和硬件设备,企业提供企业指导师和产品,学生在实训室以外贸工作人员身份学习网站维护、产品开发、联系客户、商务单据制作、外贸函电书写和商务英语口语交流,由企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和辅导,实现了商务英语实训内容的全真化,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偏重理论知识、欠缺实践能力的问题。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全方位服务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更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民办高校专业人才培育有重要意义。

在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后,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郑州伊赛诺商贸有限公司继续通力合作,在伊赛诺公司挂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签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协议规定,企业每年无偿接纳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参与实习的学生和其他公司职员一样,甚至需要从求职、面试开始,企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同时企业和参加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双向选择,企业可接收受训学生毕业后在企业直接就业,解决工程与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40157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Q4098)。

作者简介:丛成铭(1990-),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化学;指导老师:董岁明,教授。企业在劳动力方面的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3.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担任商务英语课程类教学任务的教师全部毕业于英语语言和英语教育专业,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存在商务英语学历背景,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几年里也没有经历过商务知识的培训以及学习,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并不了解。说明外语学院实践教学师资缺失严重,实训环节十分薄弱。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全真的工作环境下由专业人士指导来完成,我院商务英语实训指导教师师资匮乏,无法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有力指导,导致学生的实际综合职业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此,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与郑州伊赛诺商贸有限公司继续签订了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的互培互聘协议,协议规定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将我院每年不少于十位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驻派伊赛诺商贸公司,进行每年不少于30天的顶岗学习和挂职锻炼,以期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还通过选拔,聘请伊赛诺商贸公司高专业水平的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设计实训课程,并且对学生整个实训过程进行跟踪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n].河南日报,20130408.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题发言[eB/oL].[2013-10-30].http:///20131030/n389228440.shtml.

[3]许卫红,李鑫.河南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J].安徽文学,2011,(8):231233.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3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建构主义自主性学习

很多人,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公共课的教与学本身就存在误解。公共课的全称是公共基础课。侧重是基础。何谓基础?就是你工作学习的基础,不可或缺。但是很多人把公共基础课当成了一门不是很重要的课程。公共课就等同于不重要吗?相对于专业课来说,或许公共课在对学生的要求方面不会做到那么严格,可能不会是你工作的重点,但是绝对不等于不重要。就拿计算机来说,它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很难想象现在坐在办公室的人对计算机一窍不通。英语的学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就和平时我们所使要掌握的电脑基础知识一样,不能很好地掌握的话,说寸步难行是危言耸听,但是会对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转变对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英语在生活当中用的频率越来越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不管你的专业是不是英语,英语的学习只会让你的资历更上一层楼。

那么,公共英语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具备哪些能力呢?我们在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反复强调听、说、读、写、译。其实这些能力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他们不可能像英语专业的学生那样会对某个语言问题、文学问题及跨文化问题进行研究,他们所缺或者所用的正是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译。所以公共英语课的教学应该努力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

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状况比较复杂,每个学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很多本科高校把大学英语四级作为拿到学位证书的一个要求,每个学校也都在探讨目前形势下比较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体上来说大体分为两个类型,一个就是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另外一个就是目前正在被大家尝试采用的英语多媒体教学。那么这其中存在着什么缺点和不足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呢?

1.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

很久以来,很多学校的大学英语公共课堂大都是这个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单词、语法、课文,讲完了之后和学生一起处理课后练习题,通过这样的途径,让学生们掌握单词、语法,并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备战我们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校扩招之前,每个班的人数大约是三四十左右。目前,高校正处于大规模扩招之际,每个班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一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英语教学要求。现在,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灌输,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高等学校扩招以后,一些学校的英语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满堂灌”更是成为个别学校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这与语言教学规律是相悖的。现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主要还是由三个要素构成: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师授课的手段不少也是简单的“三步曲”:讲授、板书、录音,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还是在教师教授的课堂上,学生还是学习英语的被动者。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是很明显的,具体到工作生活当中就是高分低能,很多人在考试中成绩优秀,甚至在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中成绩突出,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阅读能力很高,语法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能开口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一点放在二三十年前,可能问题不大,但是看看现在的社会形势: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互动的加强,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所以如果你这方面能力欠缺,就是学习的一大弱点,而这一点正是我们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所欠缺的。

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而现在正在实施阶段,改革过程当中更多用到的就是多媒体英语教学。

2.多媒体英语教学

2.1目前大学英语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英语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普及,很多教师开始致力于探索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模式因其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多媒体课件的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对大学外语教学无疑会起着促进作用。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多样。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根据个人学习需要,获取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料;可以摆脱过去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更方便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获取帮助;可以随时评估学习效果,优化学习方案,调整学习重点。这样看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多多,好像是很现代的教学。但是目前在我们中国,绝大多数学校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所指的多媒体还是很简单的: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控制台,大屏幕。教师把自己备课的内容放到屏幕上,给坐在一个大教室的好几个班的学生看,其实这种方法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差无几。

2.2.多媒体教学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应该说,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进行这种情景创设的利器。然而,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存在着以下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舍本逐末,换汤不换药,外语课堂成了电脑功能演示厅。

教师在花精力制作花哨、精美的电子课件以拒绝学习者的“审美疲劳”方面做足了工夫,但恰恰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既没有对教育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也没有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学生在课件中漫游,教师在讲台上不停按动鼠标,电脑成了插足的“第三者”。这样的课堂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不如传统教学。

误区之二:画蛇添足,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忽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

有的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不论什么教学内容,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甚至摒弃了板书教学,这显然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而绝不是大学外语教学的全部。

误区之三:仓促上马,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清,技术掌握不够。

由于新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教师囿于传统习惯与观念的影响,对课件的认识不深,因此,课件“制作旧瓶装新酒”,仅停留在教案+板书+资料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缺少说服力,课件在质量上也很难有所突破。

2.3多媒体教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前景展望

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教学最优化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使用哪种媒体,而在于教师所持的教育观念。“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机共灌”。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再强大,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只是为大学外语教改提供了一种可能,但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包揽一切,喧宾夺主。对它过分地依赖,反而会失去人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课堂上各自的角色定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得好,关键在于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主动性。因此,即使此时仍然只是教师的讲授,但此刻的教与学和后者的教与学有本质的不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教与学的立足点是学还是教。优秀教师是把教师的教融化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是手段,是为学生更好地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观念的转变远比一种教学法或教学方式要重要得多。多媒体教学方式,究其实质,它终究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显然不能替代全部教学模式。唯有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教学设计,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实现大学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网络视听说及各种各样的自主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除了能够完成课本上的基本内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放到网络上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学习相关知识。不过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提到日程上来,这个时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能只是起到一个从旁协助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呢?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学习评价系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自主学习的时间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但是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无论如何,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身的学习态度是关键。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凭心而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我们学习的时候其实就是以苦为乐,所以作为学生,一定要有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事情,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学方法的改进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

学习应该是件充满欢乐和幸福的事情,但其前提是学生对此有兴趣,厌倦学习的学生不会从学习中找到任何乐趣,他的学习就不会有任何幸福可言。李希贵在他的新著《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说:“惟有学生生命成长花开果熟的声音,惟有学生们内心深处的诗情画意,才是学校成功的真凭实据。”我们需要寻找这一学校成功的“真凭实据”,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领略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在内心深处酝酿学习的“诗情画意”,使他们生命的成长充满“花开果熟的声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计,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应首先进行,当我们看到学生离开校园,离开教师的教导还会主动地充满乐趣地学习求知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的教育的最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程卓,田平.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思考.教育与现代化,2004.01.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4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英语课程“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必备基本技能。然而长期以来地处偏远的湘西民族地区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对英语缺乏认识,学习动机不明确,以至于高职英语语言能力应用差,尤其是在运用职场英语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变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扩招给湘西民族地区的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给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多方面压力,基于多种因素使得一些理论上优秀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施,严重影响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是公共英语课是高职大专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英语基础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英语素养,在一定程度运用英语在实践工作中更好地拓展自身的职业技能。而就我们湘西高职院校而言,在教材方面,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二是据调查结果显示,基于湘西民族地区的高职学生一般都来自农村,普遍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课程学习的认知度不够,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老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以词汇语法讲解、课文翻译为主。课堂上,教师逐字逐句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的详细讲解,学生则埋头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既没有时间消化吸收教师讲解的内容,更没有时间与进行师生互动交流。长此以往,英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使用英语进行实践活动的难度增加,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削弱。

三是湘西高职学院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英语人才稀缺。这对于只具备英语专业技能外,而没有第二门技能的教师而言,要驾驭整个课堂具有很大的挑战。加之,地区高职院校由中专学校合并而成,大部分教师尚未转换角色,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实际的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很难。而项目化教学则要求老师既要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水平与宽广的知识面,又要必须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最大化的挖掘出学生们的内在潜力,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环节与职业问题的设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难以真正地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项目化教学改革不能真正实施。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

1.课程教材

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而教材改革又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环节。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高职英语教学要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就要把英语作为学生提高应用技术的工具,为专业学习和服务。结合项目化教学结改革的需要,组织相关教师到具有代表性的岗位,向处于第一线的职工了解从事该职业对英语的需求,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并以此来选定教材或自编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针对性。而且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征对英语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所偏重,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不应该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面面俱到。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偏向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偏向听说能力的培养;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该偏向听说及写作能力的培养等。

2.师资力量

高职学院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一定的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如健全教师业务进修制度,通^学位进修、短期业务培训外增设计算机、实验技能等相关专业方面的职业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双师型”英语人才,更好地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

3.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高职选修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英语教学课程,老师应根据所在专业所授选修公共英语课的特点选择考试形式。《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传统的“对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ofLearning)”转变为“为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forlearning)”,采用“全实践”评价理念,形成“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综合对学生能力进行测评,教师通过教师反思对教学不断完善。目前,湘西高职院校对学生采用的考试评价依据是:平时表现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这种形式过于单一。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项目化教学改革必须采取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这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总之,通过运用各种考评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英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公共英语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很好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实践证明,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某些工作活动项目,让学生在使用中学英语,在实践中用英语,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在职场使用英语处理实际工作业务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培养目标。当然,高职公共英语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这还有待于继续思考和研究以期探讨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础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5

一、民办英语学校的含义、特征和地位

民办英语学校是民办教育的一个部分,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外语学校或其他外语教育机构,同样具有民办教育的三个特征:1.举办人不是国家机构;2.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3.面向社会举办学校。根据以上特征可以推演出民办英语学校两个对立又统一的特点:“一方面作为学校,和公立学校一样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属于公益性事业,为大众的公共利益服务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作为民办机构,具有营利的目的,具有增值、回报资本的功利性。”[1]

公益性和功利性时刻在影响着民办英语学校的前进方向,摇摆于育人和赚钱之间。我国对民办学校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了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确定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的任务。

二、民办英语学校和公立小学外语教育的关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公办小学外语教育和民办英语学校的职能和角色定位是清晰的,公办学校外语教育的社会职责和使命是面向全体公民提供普遍的、无差别的公共外语教育服务,满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办外语学校存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主要在于其公共性和公平性,任何损害教育公共性和公平性的做法都是与公办外语学校社会使命相背离的。所以公办外语学校在教育体制中主导地位是确定的,从学生培养的角度,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能够科学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而言,而民办英语学校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其服务对象不具有普遍性。由于民办学校主要靠受教育者支付的学杂费维持运营,因此,其服务对象往往局限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个人或家庭,他们提供的通常是公办学校无法提供的、带有某种私人产品性质的选择性教育,用以弥补公办学校的不足。民办英语学校尤其是地方小规模的民办英语学校应当是作为公办英语教育的补充。但同时,在教育服务市场当中,两者又处于一种竞争的关系中,二者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资源等多个方面存在竞争。

在绥化市所属十个县(市、区)中,“民办英语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农村只有少数英语教师临时补课性质的补习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民办英语学校。在绥化市及所辖城区中,英语辅导学校也呈现出正规民办英语学校、临时英语辅导班级及英语家庭辅导等多种形态,性质也有所区别。”[2]

英语家庭辅导分布广泛且数量巨大,任教中小学教师、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及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其他人员均进行英语的课外辅导,这些人员教授对象零散,课程不成体系,辅导时间随机性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办英语学校;临时英语辅导班级集中出现在小升初或各种考试之前,以英语专职教师为主要辅导主体,以教授考试考试规律、考题特点为手段,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但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条件作为学校的硬件不足,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所以绥化市城区内,符合按前文定义的严格意义上的民办英语学校并不多,以北林区为例,规模较大的民办英语学校只有哈北、佳音、泰伦、神童等几所,而且这些民办英语学院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园和小学外语辅导。其他县(市)情况与北林区大体类似。基于这样的特点,绥化市民办英语学校对绥化市公立小学英语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不同于大城市的特点,既很难构成对公立学校的竞争,只是公立学校的有力补充,在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立学校的不足,但也造成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一)教师素质方面民办英语学校普遍高于公立小学英语教师。据调查,公立小学绝大多数教学一线上的英语教师并非英语科班出身,却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从最高学历来看:专科学历占72%,本科学历占16%,硕士及以上学历无。然而最高学历大多为进修或函授获得的,教师在校学习培训时间很短,对于其本身的业务水平提高帮助不大,所以根本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教师地实际水平。从全日制学历来看情况更不容乐观:师类学校毕业的教师为56%,中师学历的为36%,专科学历的为20%,本科生及以上无。[3]

这样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显然不能满足现今英语人才培养的需求。绥化市规模较大民办英语学校如佳音、哈北的英语教师是通过竞争选聘的,一部分来自绥化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一部分来自绥化市一中等高中或靖宇、一曼等中小学中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英语教师。因为民办英语学校自身的功利性要求和授课教师的收益都与学生数量直接挂钩,所以很少有公办学校中低素质教师存在。

(二)教学方法方面民办英语学校教师优于公立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城乡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仍未改观,他们觉得只有学生成绩才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只有成绩搞好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被认可和肯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以考试成绩提高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在课堂上强调的依然是单词、句型、语法等所谓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加死记硬背。在课堂内外都反复强调语言点的记忆,而忽视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4]“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无疑会导致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同时也导致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思考能力下降,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习得僵化,而且占用大量的时间,也会影响到学生德体美等其他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相比之下,民办英语辅导学校没有应试的压力,辅导教师也采取更加灵活、生动和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喜欢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哈北教师会采取舞蹈、歌曲等方式配合教材进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佳音则更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民办英语学校的教学方法,在性质上是对学生学习外语的有益补充,在对学生英语掌握的成效上则远远优于公办学校。

(三)班额设置方面民办英语学校比公立学习灵活。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安排班额,并根据班额组织教学班级。原则上普通中学每班学生45~50人,城市小学40~45人,农村小学酌减。然而这一班额设置规定在当前绥化中小学现实中形同虚设。以2009年第一学年一曼小学为例,平均每个班级的学生有65人左右,这种违背教育规律随意扩大班额的做法,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当前,教学方式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多了,那么,相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单独训练(如:答问、演示板)的机会就相应减少了。30人的班级在一堂课上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单独训练的机会,而60人的班级则无法在一堂课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单独训练,个别学生的思维障碍或薄弱环节因此而隐藏下来,教师就不能得到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反馈。久而久之,差生面就越来越大。因为学校教师编制、教学设施和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限制,公立学校很难通过增加班级数量而把班额减小。民办英语学校班额设置十分灵活,能够根据学生数量灵活调整班额,能够保证小班额授课,最大程度上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教育效果,减少差生面,比如在哈北一名教师一个班的班额不超过30人,如果学生增加就由该教师分班教学。

四、绥化市民办英语学校在教育资源上的浪费

绥化市民办英语学校对公立学校的不利影响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公立中小学英语教授主要采用人教版或外教版指定教材,教材编排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教材起点低,与身体检查一样,定期对人的容易变化的各种指数进行监控。如果公务员及领导干部能经常了解自己在近一段时间的情绪指数、认知指数、行为效率指数,对其提高行政能力和效率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三)健全行政机关的心理服务机构。可在员工较多的单位设立心理服务中心,如果无编制,可在高校或社会心理咨询中心设点。

(四)定期对公务员及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对策有多种,笔者建议可采用以下形式:

1.可聘请心理专家作专场讲座。国内常见的讲座内容:“自我认知战略”、“个人发展战略”、“生涯规划”、“职业规划”,“人际沟通与交往”、“提高执行力”、“提高决策力”、“提高操作力”、“个人分组及互动”等。

2.可定期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常见的训练有:自信心训练、人际关系训练、团队训练、抗挫折能力训练、潜能开发训练、适应能力训练以及减压训练、增效训练、放松训练等。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6

关键词:性别表达方式;原因;差异

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对人类语言机制和规则的任何总结概括都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1]。在研究汉语性别表达方式的时候,我们应该将其与英语性别表达方式作对比研究。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语是孤立语,英语是屈折语,两者在区分性别时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往学者对汉语性别表达方式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将不再做过多赘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动物和植物三个方面归纳了英语的性别表达方式,然后对英语和汉语的性别表达方式做出对比,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英汉性别表达背后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研究,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以期取得更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而能对英汉性别表达方式研究有所帮助。

一、英语性别表达方式

(一)英语中人的性别表达方式

1.在表示男性的名词后面添加阴性后缀表示女性,阴性后缀主要有:-ess,-ine,-ette,-enne,-ress,-trix等[2]。这部分表示男性的词通常是中性词,它们可以指两类人的性别,如果专指女性需要添加性别标记来标明[3],如演员(actor)、女演员(actress)、作家(author)、女作家(authoress)。

2.加词表示性别。(1)通过添加male、female。“male、female”在英语中是一对万能性别词,可加在人的名词前边表示性别特征,如在reporter前面加上“male、female”构成“malereporter和femalereporter”表男女。(2)通过添加man、woman。通过添加man、woman表示性别,有的添加到名词前面,有的添加到名词后面,如在patient前面加上“man、woman”构成“manpatient和womanpatient”表男女,在police后面加上“man、woman”构成“policeman和policewoman”表男女。(3)通过添加其他表示自然性别的词语,如boy/girl,lady/gentleman,father/mother,son/daughter,he/she等,如在friend前面加上“boy、girl”构成“boyfriend和girlfriend”表男女。

3.本身就表示性别的词。有些词本身就能表示性别,如表男性的词单身汉(bachelor)、新郎(bridegroom),表女性的词老处女(spinster)、新娘(bride)。

(二)英语中动物和植物的性别表达方式

1.英语中动物的性别表达方式。在汉语中一般用“公、母”或“雌、雄”来区分禽兽的性别,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名称,甚至小动物也另有名称。(1)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分别用不同的名词来表示,如公牛(bull)、母牛(cow)。(2)在中性动物名词前加上“male、female”来区别动物的两种性别,如雄麻雀(malesparrow)、雌麻雀(femalesparrow)。(3)在表示雄性动物的名词后面添加上表示阴性的后缀-ess,如雄狮(lion)、雌狮(lioness)。(4)用表示人类性别的代词“he/she”来区别动物的性别[4],如雄兔(he-rabbit)、母兔(she-rabbit)。(5)用男孩名(Jack,tom等)和女孩名(Jenny,tabby等)来区别动物的性别,如公猫(tom-cat)、母猫(tabby-cat)。(6)通过添加比较常见的单独表示动物性别的词,如“bull/cow,dog/bitch,buck/doe,cock/hen”等来区分动物性别,但是他们的分工也有不同[4]。

“bull/cow”常用来区别大型动物的性别,如公象(bullelephant)、母象(cowelephant)。

“dog/bitch”常用来区别犬科动物的性别,如公狐(dogfox)、母狐(bitchfox)。

“buck/doe”常用来区别鹿、兔等的性别,如公兔(buck

-rabbit)、母兔(doe-rabbit)。

“cock/hen”常用来表示鸟类、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的性别,如雄麻雀(cock-sparrow)、雌麻雀(hen-sparrow)。

2.英语中植物的性别表达方式。

雄花-maleflower雌花-femaleflower

雄蕊-androecium雌蕊-gynoecium

转贴于

二、汉英语不同性别表达方式原因初探

1.从语言类型的角度。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从语言类型来看,英语是屈折语,词形变化丰富,构词灵活[5]。在区分性别时通常用表示男性、雄性的词或词缀指男女双性,或者通过添加阴性后缀的办法,构成相对应的阴性词。而汉语是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5]。在区分性别时,多数不能靠添加词缀来区别,而是需要添加表示性别区分的词如“男、女”“公、母”“雌、雄”等来区分性别。如“演员”,在需要做出性别区分时,英语中通过词缀变化,用“actor/actress”来区分,在汉语中需要通过添加“男、女”,用“男演员/女演员”来表达。

2.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对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从人与动物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这与中西文化不同的文化起源,以及动物在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有关,西方文明是诞生在海洋中,商业发达,中华文明则是植根于一片江河所滋润的大陆,农业文明发达[6]。在中国农业文明的进程中,农畜主要扮演了辅助农业生产的角色。西方人常把宠物看成是家庭中的一员,和人是平等的地位,因此英语中在区分动物性别会使用人称代词he/she来称呼,将其看做是家庭成员;但在中国人眼中是把动物看做是畜类,看做是比人低贱的东西,是不能和人平等的,所以在区分动物性别时一般不会使用“男、女”来区别。

3.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角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5]。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5]。语言上的差异,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在表达性别区分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就是西方人侧重个体思维,中国人侧重整体思维。

英语偏重具体事物的个性,因此,男演员(actor)、女演员(actress),公牛(bull/ox)、母牛(cow)等等,都用不同的个体词汇加以区分,甚至幼小的动物也有单独的词语表达,小牛(calf)、小鸡(chick)等。而对于性别区分作用不十分明显的词语,在需要标明性别特征的时候则分别冠以male/female这样一对万能性别词。

汉语重视归类表达,对于人、禽兽、花鸟等分别用男女、公母、雌雄等语素来构词区分。这种组合很有规律,便于记忆。先用“公、母”将动物从性别上分为两类,再附加到具体的动物名词上,从而达到区分性别的目的,这就体现了从整体着眼来把握局部的思维。这种英汉语表性别词语的差异,其背后反映的则是不同民族文化和认知的差异。

4.女权运动对英语的影响。英语比汉语有更多的中性词汇,这主要归因于女权运动的兴起,带给英语词汇很大的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女性意识的增强,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开始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欧洲和美洲国家兴起了女权主义运动。一批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如法国的西蒙·波伏娃、克里斯多娃,美国的肖瓦尔特等非常重视对男性语言的批判。她们认为,首先应该从语言上颠覆男权统治,主张创造没有性别歧视的词汇或用中性词替代具有明显性别差异的词汇等[7]。许多以男性词为规范的词语逐渐被中性词所取代,如people取代mankind;person取代man;用chair或chairperson代替chairman;用policeofficer取代policeman等等。

英国政府用法律来维护男女平等的权利,就业平等委员会规定了招工广告用语中性化的要求,要求慎用男性词指代男女双性,要用兼顾两性的heorshe,himorher等。美国政府也很重视女权主义者改变性别歧视语言的呼声,尽量避开性别歧视的语言。

参考文献

[1]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4):5-12.

[2]苏晓玉.谈谈英语词汇中的女性后缀[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24-25.

[3]李振莲.浅谈英语在“性别”方面的差异[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47-53.

[4]李学金.英语动物名词的性别[J].大学英语,1991,(3):59-60.

[5]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21.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7

关键词:英语人才;教育目标;中原经济区;适应性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当前,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了实施步伐,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力求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展,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水平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F·Vaillancourt指出,如同通过工作经验或通过诸如数学和历史学科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这种人力资本又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它既有先习得的母语也有后习得的第二语言。语言作为人力资本之一,能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这表明语言就是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成为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的资本。这是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就外向型企业而言,不使用英语就无法实现同世界交流,更无法走到世界前列。因此,从语言经济学角度说,英语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河南省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需要运用到英语的农业技术、钢铁、汽车、环保等行业的高端部门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区域内对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将成为大学公共英语及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调整和发展的契机。这使得区域内的高校英语教育目标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英语人才需求的对接尤为重要。

二、区域英语人才需求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反观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多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河南对诸如翻译、外经外贸、会展、涉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迅速提升。掌握一定的英语同时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持续走红,熟悉外国法律、金融,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焦点。

然而,目前河南英语人才现状不尽如人意。英语人才总体数量不足,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缺乏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熟悉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管理人才。比如,由于翻译人员的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翻译工作由各高校英语院系毕业生或大学英语教师来完成。这些翻译人才在英语知识方面堪称优秀,但因欠缺翻译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造成单科性翻译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这严重制约了河南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这说明,河南的英语人才已经难以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1998年,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然而,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仍然未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006年3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外语教学长期存在费时低效等问题,不少学生外语能力还停留在中低端水平,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仍然严重缺乏,某些小语种人才仍然稀缺。2007年3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张炳阳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一文,该文指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三个趋势:对高端外语人才(如同声传译和书面语翻译)的需求,对既有专业又懂外语的“双料”人才的需求,对小语种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三类外语人才正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严重缺乏的,因而成为社会外语人才需求的迫切目标。

对大学生而言,其学习英语的收益分为直接收益和预期收益。直接收益为非货币收益,体现在英语学习给他们的学业、精神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如通过各种考试或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等。预期收益是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其经济价值表现在: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从而取得经济效益;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人们的就业及收入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便不难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英语不仅在对外合作交流以及学习借鉴国外信息和成果方面,而且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性和应用越来越凸显。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没有足够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大部分高校仍采用分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结果,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只能在低水平的必修课程里重复学习,这种内容的重复引起部分学生自满、懈怠,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只是强调专业性,学生技能相对单一,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虽然部分院校已在本科阶段对英语专业划分了如国际贸易、旅游等不同侧重的专业方向,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增加几门相关方向的课程而已,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和实践应用。

三、河南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适应性调整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无论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还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第二产业工业,或是第三产业的广阔领域,生态农业技术、高精尖工业技术、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发展模式的建立与维持,旅游、文化、商务服务、公共卫生的内外交互式发展等,英语教育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改革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体系的人文性和复合性,坚持“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为主、金融和商务专业知识为辅”的原则,尝试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做相应调整:一是改造现有的英语技能课程;二是增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加强课程体系的人文性;三是改造金融商务类课程,强化课程体系的复合性。对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与其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或双语教学,而第二外语的选修也应在所有专业中进行推广,而不是仅限于英语专业学生。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可以采取与他校合作,多个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为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应在进行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教学。以中原工学院为例,新生入学后根据英语成绩,编入三个不同级别的英语起点班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设了外教口语、英语视听、涉外礼仪、英美文化、基础英语翻译、多学科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新闻英语及其翻译、语言与文化等五级、六级选修课和第二专业商务英语等一系列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大学英语学习的延续性,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能够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另外,建立特色专业的培养机制、开展社会公共英语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也是重要的应对举措。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增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有针对性意义的专业,特别是理工科和管理类专业,采取一门专业加一门外语的培养模式,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为防止人才流失,作为特殊人才给予优厚待遇,并采用阶梯竞争化任用。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社会的各个行业都越来越多地需要英语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资源富余,但被闭锁在“象牙塔”内,公益性的团体和个人的英语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这一现状,可由政府规划,在高校中设立独立的英语咨询服务部门和公益性的培训机构,为公共行业的对外发展和社会民众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同时也为各行业储备了人才。高校在培养英语人才时,要努力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精通英语、外贸和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从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看,无论需要何种人才,英语能力都成为应聘者必备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高校与各类大、中、小型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第一,高校与企业间开展的项目交流合作可以促使高校根据本区域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区域英语人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针对性,同时也加强了英语学习在市场运用中的具体性和实用性;第二,这种合作可以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英语交际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避免学生在寻找实习场所时的盲目性和无组织性;第三,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学习体会市场运作机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市场运用效果。高校也可聘请企业界人士担任校内学生导师,与当地的企业合作设立实训基地,安排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研究意义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最终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英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且往多语化方向发展。作为人才战略的一部分,英语人才的培养可称得上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拥有高水平的英语人才队伍不仅是河南整体对外形象的一个缩影,而且影响了河南在对外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因此,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英语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笔者基于建设区域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从高校英语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了如何利用本省高校培养大批适应和服务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等英语人才。河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育需要审时度势,着力反思与改革,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积极探索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河南日报,2011—10—09.

[2]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3]唐庆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8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来自教育部网站的最新消息,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同时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某校的基本情况调查:民办高职院校英语专职教师年龄主要是35岁以下,主要是毕业后直接任教,具有本科学历的专职教师占近90%,专职老师。“双师型”教师占17%。

二、民办高职院校开设英语课程情况及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开设英语课程主要分为三类:公共英语(高职类)、商务英语之类的英语专业课程及基础英语(自考类)或英语专业(自考类)。

1.教师层次不合理

民办教师呈两极化趋势,一边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另一边是退休后想继续发挥余热的老教师。年轻教师虽然有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但缺乏对课堂的总体认识和和自我角色的认知。而老教师由于在身体上等一系列的问题,只能做到对现有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解,没法做到与时俱进。笔者曾经看过一个六七十岁的老教师颤颤巍巍地站在讲台上上《基础英语》,学生怎么能够接受?

2.教师性别比例严重不协调

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以女性偏多,有的院校男女教师比例在1:15左右。在教授语言上女性有着先天的优势,但由于结婚生子后家庭琐事增多,女性比男性要付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平衡事业与家庭。而民办学校工资偏低使得男性英语教师偏少。

3.教师发展受限,人才流失严重

相对于公办院校的教师,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由于年轻教师基本上是由一个学校跳到另一个学校,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高职教育本身就需要与本科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培养是以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开设公共英语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及在职业岗位中从事简单涉外商务活动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为行业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但教师本身没有在实际岗位中实习或工作,又如何让自己的课程有说服力呢?另外社会上对民办教育存在偏见、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高学历英语教师引进困难,且英语教师基础上一有机会,就会跳到公办学校或较好的外贸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4.教师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

民办高校教师在心理和身体上承受着双重压力。教学负担过重,平均周课时在十四节以上。由于专业英语教师的缺乏,教师一般要承担一门以上的教学任务。备课、上课等需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事实上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下降。高职分数线低,招进来的学生英语听不懂,提不起兴趣学,到考试又着急。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考试通过率低以及学生态度差更使得英语教师备感压力。中国高校扩招,但参加高考人数下降,各个学校展开生源大战。民办高校更是承受招生的压力。教师有时也需要参与招生工作。另外,民办高校的教师工资水平低,英语教师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兼职工作。生存状况不佳使得英语教师往往都会找一两份兼职工作。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从而导致教学工作变得机械化、敷衍;科研上减产甚至无产。

5.公共英语组教师教学目标尴尬

历来公共英语组承担了一所高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受众面广,但不受学生待见。学生最头痛的科目之一就是英语,加上有的高职要求学生毕业时通过B级考试。公共英语组教师不得不为了通过率而努力。

三、思考与建议

1.加强高职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管理建设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师资培养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教师继续培训是教育系统经常不断变革和革新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高职英语教育被赋予了新任务、新内涵和新要求。英语教师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各级政府应该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扶持,吸引更高学历的英语教师;同时对现有的英语教师队伍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提高新青年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领头人队伍。目前在有的民办高职院校中已开展了教师互动团队建设,如在笔者所就职的学校,精品课程团队有商务英语类的课程获得省部级精品课程。但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英语类精品课程多是专业英语类的,少有公共英语类精品课程。这是今后民办高职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

2.加强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主线。以福建省为例,在省各部委联合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施计划》中提到2008~2010年职业院校优先为旅游业、商贸业、物流业等10个专业领域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这当中有好几个与英语相关度较高的专业。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更应当鼓励专职英语教师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实际的操作流程,有利于教学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3.提高民办教师待遇,鼓励英语教师学做教学科研

2012年6月18日教育部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的实施意见”。文件中肯定了民办教育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教育事业发展。民办高校的硬、软件建设都是依靠自身筹集,加上近年来招生困难这无形中给民办高校不小的压力。因此,民办教师待遇一直无法提高。人才无法“请进来”、“留得住”。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应该在财政上适当的予以补贴,政策予以倾斜。提高民办教师待遇,让教师能安心教书,安心做教学科研。民办英语教师缺乏教学科研,更多是安于现状的当一名“教书匠”,这样不利于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没法达到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此需要有专业的带头人引导、建设大学英语教学科研团队。教师间应该改变以往上完课拍拍屁股走人,有要求参加活动见下面的情况。多增加互动,进行任务分配、合作研究。

4.明确高职公共英语组教师教学目标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组教师大多还是为了B级或四六级等英语水平测试为目标。违背了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各高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完成不同的教学要求,多实践,少做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每个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完成的。

参考文献:

\[1\]赖铮.国际视野下的英语教育\[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107.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9

【关键词】城市公式语;汉英翻译;实例剖析;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语言结构差异巨大,在语言的使用上更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公共标识语(公示语)包括街头路牌、商标招牌、宣传语、警示语、旅游简介等。在使用中英双语的标识语时,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交际障碍,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中英双语标识语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随着温州城市的发展,它的对外形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公示语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风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温州市的主要公共场所的标识语配上英文已是常态,城市公示语的英语译文就成了外国游客了解城市的窗口。然而,据调查,在温州的这类文字的翻译中,各种语言错误比比皆是,在各公共场所或窗口行业,错误或不规范的英译随处可见,这不但有损于温州这样一个开放城市的国际声誉,甚至会有损于整个国家的形象。本文依托大量实例,尝试剖析城市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同时结合具体案例的特殊性,从实用的跨文化交际角度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

二、实例剖析。

在温州街头巷尾的公示语汉英翻译中,主要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未真实传递交际信息。在温州茶山风景区,一个指示牌上把“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分别译为“toURiStConSULtationteLepHone”和“CompLaintteLepHone”。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对telephone的解释为:asystemfortalkingtoelseoverlongdistance,usingwiresorradios;amachineusedforthis.意思为电话,电话机,与此处的“电话”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hot-line在字典中的意思为:aspecialtelephonelinethatpeoplecanuseinordertogetinformationortotalkaboutsth.意思是电话咨询服务专线,热线。由此可见,Hot-line比telephone更符合中文意义。另外,在《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第2部分-景区景点》(DB11/t?334.2-2006?)有对游客咨询电话明确的翻译,游客咨询电话:inquiryHot-line;游客投诉电话的标准翻译为,游客投诉电话:ComplaintsHot-line.

大学英语和公共英语的区别篇10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验证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分级考试的效标关联效度,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不同语言能力的考生在分级考试中的表现和在高考英语中的表现有什么差异?第二,分级考试与高考英语的效标关联效度如何?

(二)抽样的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山东省某农业大学2010级学生中抽取127名作为样本,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中文专业两个班和计算机专业两个班。

(三)数据的采集

2010级新生入学后,该校组织了大学英语分级考试。参加考试前,学校相关部门详细向考生说明了本次分级考试的目的及意义。分级考试的试卷由阅卷机批改,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考试结束后,笔者统计了127名样本受试者的高考英语成绩。笔者采用SpSS软件对受试者的成绩进行了数据处理,首先比较了两次考试的正态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布朗(Brown)的难易度计算公式[5]计算出两次考试的难易度与区分度,最后对两次考试的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分级考试与高考英语的正态分布比较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次考试的成绩基本都呈现正态分布。分级考试的标准差是14.774,而高考英语的标准差是11.29,表明分级考试的数据分布离散程度高于高考英语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也就是说,与高考英语相比,分级考试能更好地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从表1可以看出,分级考试的偏态系数和高考英语的偏态系数都小于零,说明两次考试成绩的频数分布都呈负偏态形式,而且高考英语的偏态系数∣-0.877∣大于分级考试的偏态系数∣-0.126∣,说明高考英语的高分段人数多于分级考试的高分段人数。分级考试的峰态系数-0.533﹤0,表明频数的分布比较低阔,呈负峰态,也就是说考生在分级考试中的分布没有达到正态分布式的集中;而高考英语的峰态系数0.968﹥0,说明峰态比较高狭,呈正峰态,也就是说考生在高考英语中的分布比正态分布更集中。

(二)分级考试与高考英语的难易度比较

分级考试实行的是百分制,而高考英语的满分是150分,根据布朗(Brown)的难易度计算公式:p=得分/满分,我们可以计算出两次考试的总体难易度。根据表2中的数据,分级考试和高考英语的平均值分别为:63.92和115.68。因此,分级考试的难易度p1=63.92/100≈0.64,高考英语的难易度p2=115.68/150≈0.77。分级考试的难易度显然高于高考英语的难易度。

(三)分级考试与高考英语的区分度比较

根据布朗(Brown)的区分度计算公式D=p1(27%高分组难易度)-p2(27%低分组难易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分级考试和高考英语的区分度。分级考试27%高分组和27%低分组的平均值分别为:82和46;而高考英语27%高分组和27%低分组的平均值分别为128和101。因此,分级考试的区分度D1=82/100-46/100=0.36,高考英语的区分度D2=128/150-101/150=0.18。分级考试的区分度显著高于高考英语的区分度。这与上文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四)分级考试与高考英语的相关性分析

高考英语的满分是150分,而分级考试满分是100分。为了对两次考试的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需要对分级考试成绩的平均值进行微处理,即乘以1.5的系数,63.92*1.5=95.88,然后再用SpSS对两次考试的平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分级考试总分与高考英语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47(Sig.=0.000),这表明两次考试的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